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抗生素中英文对照

抗生素中英文对照

抗生素中英文对照
抗生素中英文对照

抗生素分级管理制度表

为提高细菌性感染的抗菌治疗水平,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及减少细菌耐药性,预防和纠正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现象,根据《指导原则》将抗生素分三级管理: 一、分级原则 1、非限制使用——处方医师开具。 2、限制使用——主治以上医师开具 3、特殊使用——主任医师开具 二、分级管理办法 1、非限制使用的抗菌药物:指经临床长期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小,价格相对较低的抗菌药物。如青霉素、氯霉素、先锋5号等; 2、限制性使用的抗菌药物:是相对于非限制抗菌药物来说的。在疗效、安全、对细菌耐药性影响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药品价格也相对较高,这类抗菌药物应控制使用。如三代的头孢类抗生素。 3、特殊性使用的抗菌药物:是指不良反应明显,不宜随意使用或临床需要倍加保护,以免细菌过快产生耐药性而导致严重后果的;新上市的抗菌药物,其疗效或安全性任何一方面的临床资料尚较少,或并不优于现用药物的;价格昂贵的药品。 特殊使用抗菌药物须经由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认定,具有抗感染临床经验的感染或相关专业专家会诊同意,由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开具处方后方可使用。 以下为特殊使用的抗菌药物: (1)第四代头孢菌素:头孢吡肟、头孢匹罗、头孢噻利; (2)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亚安培南/西司他丁、美洛培南、帕尼培南/倍他米隆、比阿培南、朵利培南; (3)多肽类与其他抗菌药物:万古霉素、去甲基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烷; (4)抗真菌药物:卡泊芬净,米卡芬净,伊曲康唑(口服剂、注射剂),伏利康唑(口服剂、注射剂),两性霉素B含脂制剂。 三、分级管理临床应用 临床上轻度或局部感染患者,应首选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严重感染、免疫功能低下合并感染者或己明确病原菌,只对限制性或特殊抗菌药品敏感的患者,可使用限制性或特殊的抗菌药物。 患者若需要使用限制性抗菌药物,应经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的医师同意并签名。若需要使用特殊抗菌药物,应具有严格临床用药指征或确凿依据,处方需经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同意并签名。若科室上述级别的医师不在,则需要科主任签名。紧急情况下,临床医师可以越级使用高于权限的抗菌药品,但仅限于1天的用量,要做好相关的病历记录。 门诊患者若需要抗菌药物治疗,原则上只能选择非限制性药物。若病情需要使用限制性、特殊抗菌药物,分别需具有中级、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任职资格的医师同意并在处方上签名。另外,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时间原则上不得超过3-5天,肺结核、慢性阻塞性肺病等慢性感染性疾病除外。 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表(抗生素) 抗生素分级管理制度表

医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00002)

岱岳区第二人民医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 度 2015年,卫生部就出台《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要求各医疗机构根据抗菌药物特点、临床疗效、细菌耐药、不良反应以及当地社会经济状况、药品价格等因素,将抗菌药物分为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与特殊使用三类进行分级管理,明确各级医师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权限。 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是指:经临床长期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小,价格相对较低的抗菌药物。限制使用抗菌药物是指:在疗效、安全性、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药品价格等某方面存在局限性,不宜作为非限制药物使用的抗菌药物。特殊使用抗菌药物是指:不良反应明显,不宜随意使用或临床需要倍加保护以免细菌过快产生耐药而导致严重后果的抗菌药物;新上市的抗菌药物;其疗效或安全性任何一方面的临床资料尚较少,或并不优于现用药物者;药品价格昂贵。 一般对轻度与局部感染患者应首先选用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严重感染、免疫功能低下者合并感染或病原菌只对限制使用抗菌药物敏感时,可选用限制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的选用应从严控制。

临床医师可根据诊断和患者病情开具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处方。患者需要应用限制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时,应经具有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同意并签名。患者病情需要应用特殊使用抗菌药物,应具有严格临床用药指征或确凿依据,经由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委员会认定、具有抗感染临床经验的感染或相关专业专家会诊同意,由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开具处方后方可使用。紧急情况下未经会诊同意或需越级使用的,处方量不得超过1日用量,并做好相关病历记录。“特殊使用”抗菌药物主要为:第四代头孢菌素:头孢吡肟、头孢匹罗、头孢噻利等;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美罗培南、帕尼培南/倍他米隆、比阿培南等;多肽类与其他抗菌药物: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等;抗真菌药物:卡泊芬净,米卡芬净,伊曲康唑,伏立康唑,两性霉素B含脂制剂等。 抗菌药物管理制度 (一)医院将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工作纳入医疗质量与综合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明确各级责任人和各项责任内容,切实将各项管理要求落在实处。 (二)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全面负责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药事管理委员会下设“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小组”。 (三)抗菌药物管理小组的职责和任务

《抗生素分级管理制度》

《抗生素分级管理制度》 专项整治实施方案 为了加强对我省医院抗感染药物合理应用的管理,遏制抗感染药物日趋严重的滥用,特制定抗感染药物使用管理规范。 一、抗感染药物使用原则 1.严格掌握抗感染药物使用的适应症、禁忌症,密切观察药物效果和不良反应,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 2.严格掌握抗感染药物联合应用和预防应用的指征。 3.制订个体化的给药方案,注意剂量、疗程和合理的给药方法、间隔时间、途径。 4.密切观察病人有无菌群失调,及时调整抗感染药物。 5.注重药物经济学,降低病人抗感染药物费用支出。 二、抗感染药物使用细则 6.已确定为单纯病毒感染性疾病者不使用除抗病毒以外的抗感染药物。 7.对发热原因不明,且无可疑细菌感染征象者,不宜使用抗感染药物,对病情严重或细菌性感染不能排除者,可在留取临床标本后针对性地选用抗感染药物进行经验性治疗。8,凡有感染迹象,并能留取标本者,在使用抗感染药物前尽早留取临床标本,进行病原体检测和药敏试验。并按药敏结果、结合临床慎重进行选择或修正原用抗感染药物。 9.使用抗感染药物应有明确的细菌感染指征,医生应根据药敏试

验结果、药物的适应症、药代动力学特征及病人的病情特点,严格选药,并注意剂量、疗程和给药方法进行个性化给药。 10.一般情况下,用药48-72小时疗效不佳才可考虑换药。体温恢复正常、症状明显消失后72小时考虑停药,严重感染者疗程应适当延长。 11.联合应用抗感染药物应严格掌握指征。联合使用的指征是:(1)病原体未明的严重感染;(2)混合感染,感染范围广,考虑可能有两种以上细菌感染;(3)单一药物难以控制的感染;(4)机体深部感染或抗感染药物难以渗透的部位感染;(5)防止或延缓耐药菌株的产生; (6)为减少药物毒性反应,联合应用以减少剂量。 12.严密观察抗感染药物的毒副反应。如肾毒性、神经毒性、肝毒性、骨髓抑制性等。严格掌握小儿、老人及孕妇等特殊人群用药特点。 13.严格掌握抗感染药物的局部用药。 14.严格掌握抗感染药物的预防用药。 (1)避免无针对性地以广谱抗感染药物及 二、三线抗感染药物作为预防感染的手段。 (2)手术及侵袭性操作应以无菌操作为预防感染的主要手段。必须预防用药时,应采用“围术期”给药,术前30-60分钟单次足量给药,手术时间超过药物半衰期者可术中追加一次。并优先选用窄谱抗感染药物,尽可能避免以广谱抗感染药物特别是三线药物作为预

抗生素及英文名称

青霉素类 青霉素(G) Penicillin(G) Benzylpenicillin, 苄青霉素, 盘尼西林 青霉素V Penicillin V Phenoxymethylpenicillin, Blinvan, Ospen, 苯氧甲基青霉素 苄星青霉素Benzathine Penicillin 长效西林, 长效青霉素, 比西林, LPG, 苄星青 氨苄西林Ampicillin 安比西林, 氨苄青霉素, 安必仙, 安必林, 安比林 阿莫西林Amoxicillin 特力士, 弗来莫星, 羟氨苄青霉素, 益萨林, 阿莫仙, 安福喜, 本原莫星 巴氨西林Bacampicillin 美洛平, 氨卡西林, 氨苄青霉素甲戊酯 阿洛西林Azlocillin 阿乐欣, 咪氨苄西林, 氧咪苄青霉素, Azlin 美洛西林Mezlocillin 天林, Baypen, Mezlin, Baycipen 替卡西林Ticarcillin 羧噻吩青霉素, 的卡西林, Nonapen, Ticarpen 酞氨西林Talampicillin 氨苄青霉素酞酯, 酞氨苄青霉素, 酞氨苄西林, TAPC, Talpen 夫苄西林Furbenicillin 呋脲苄青霉素, 呋苄青霉素, 呋氨西林, 呋喃酰脲苄青霉素 氟氯西林Flucloxacillin 氟氯苯唑青霉素, 氟沙星, 福氯平, Floxapen 羧苄西林Carbenicillin 羧苄青霉素, 卡比西林, 羧苄青 阿扑西林Aspoxicillim 天冬羟氨青霉素, Doyle, ASPC 匹氨西林Pivampicillin 氨苄西林酯, 匹凡西林, 匹呋西林, 吡呋氨卡西林 双氯西林Dicloxacillin 双氯青, Dynapen, Consaphyl, Stampen, Diflor 甲氧西林Meticillin 新青霉素Ⅰ, 美替西林, Azapen, Penysol 苯唑西林钠Oxacillin Sodium 新青霉素Ⅱ, 苯唑青霉素钠, 苯甲异噁唑青霉素 奈夫西林Nafcillin 新青霉素Ⅲ, 乙氧萘青霉素 匹美西林Pivmecillinam 氮卓咪青霉素双酯, Celfuron, Melysin 仑氨苄西林Lenampicillin Varacillin, Takacillin 美西林Mecillinam Selexidleo, Selexid, Coactin, Amdinocillin, 氮卓脒青霉素 哌拉西林钠Piperacillin Sodium 氧哌嗪青霉素, 哔哌西林, 哌氨苄青霉素Avocin, Orocin, Pipril 氯唑西林钠Cloxacillin Sodium 邻氯青霉素钠, 氯唑青, Orbenin 阿帕西林钠Apalcillin Sodium 萘啶青霉素钠, APPC, Lumota, Elumota, Palcin 磺苄西林钠Sulbenicillin Sodium 磺苄青霉素钠, 卡他西林, 格达西林Sulfocillin, Lilacillin, Kedacillin 青霉素V钾Phenoxymethylpenicillin Potassiume 6–苯氧乙酰胺基青霉烷酸钾, Cillaphen Distaquaine VK, Compocillin VK, Dowpen VK Cilicaine VK, Apopen, Biopen

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表(抗生素) 分类一线抗菌药物二线抗菌药物三级抗菌药物 青霉素类青霉素、青霉素V 钾、苯唑西林、氯唑 西林、氨苄青霉素、 卞星青霉素、呋布西 林、阿莫西林、美洛 西林、奈夫西林 美罗培南 头孢菌素类头孢氨苄、头孢替 安、头孢羟氨苄、头 孢西丁、头孢唑啉、 头孢拉定、头孢克 洛、头孢呋辛、头孢 匹胺、头孢硫脒 头孢丙烯、头孢曲 松、头孢克肟、头孢 米诺、头孢他啶、头 孢地尼、头孢拉氧、 头孢替唑、头孢美 唑、头孢噻肟、头孢 哌酮、头孢孟多 头孢匹罗、头孢吡 肟、头孢唑南 其他B-内酰胺类酶抑制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 钾、阿莫西林舒巴坦 头孢哌酮舒巴坦、派 拉西林舒巴坦、头孢 哌酮他唑巴坦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 帕尼培南倍他 米隆 氨基糖苷类丁胺卡那、庆大霉 素、阿米卡星、链霉 素 奈替米星、妥布霉 素、依替米星、大观 霉素、异帕米星 酰胺类氯霉素 糖肽类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替考拉宁 大环内酯类红霉素、琥乙红霉素、吉他霉素、乙酰吉他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 四环素四环素、多西环素米诺环素 磺胺类磺胺甲恶唑、甲氧苄啶 喹诺酮类环丙沙星、氧氟沙 星、诺氟沙星、左氧 氟沙星 氟罗沙星、依诺沙 星、洛美沙星、加替 沙星、司帕沙星、莫 西沙星 帕珠沙星 呋喃类呋喃妥因、呋喃唑酮 抗真菌药制霉菌素、克霉唑、 联苯苄唑、特比奈 酚、酮康唑、氟胞嘧 啶 氟康唑、咪康唑 伊曲康唑、两性霉素 B 硝咪唑类 甲硝唑、苯酰甲硝 唑、替硝唑 奥硝唑 青医附院抗菌药物分级使用管理规定 为进一步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有效控制感染,减少药

物不良反应和细菌耐药性,达到安全、有效、经济地应用抗菌药物的目的,根据卫生部《抗菌药物应用指导原则》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规定。 一、抗菌药物分级原则 (一)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经临床长期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小,价格相对较低的抗菌药物。 (二)限制使用抗菌药物:与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相比较,在疗效、安全性、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药品价格等方面存在局限性,不宜作为非限制药物使用的抗菌药物。 (三)特殊使用抗菌药物:包括不良反应明显,不宜随意使用或临床需要倍加保护以免细菌过快产生耐药而导致严重后果的抗菌药物;新上市的抗菌药物;其疗效或安全性任何一方面的临床资料尚较少,或并不优于现用药物者;药品价格昂贵。 二、抗菌药物临床选用原则 (一)非限制使用:对轻度及局部感染患者应首先选用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二)限制使用:对中、重度感染、免疫功能低下者合并感染或病原菌只对限制使用抗菌药物敏感时,可选用限制使用抗菌药物。 (三)特殊使用:应严格控制。对危重、紧急情况或病原菌只对特殊使用使用抗菌药物敏感时,可选用特殊使用抗菌药物。 (四)氟喹诺酮类药物:应严格掌握临床应用指征,加

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及目录(新)

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根据《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下称指导原则)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通知》精神,要求医疗机构按照“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和“特殊使用”的分级管理原则,建立健全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明确各级医师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权限。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一、分级原则 (一)“非限制使用”药物(即首选药物、一线用药):疗效好,副作用小,价格低廉的抗菌药物,临床各级医师可根据需要选用。 (二)“限制使用”药物(即次选药物、二线用药):疗效好但价格昂贵或毒副作用大的药物,使用需说明理由,并经主治及以上医师同意并签字方可使用。(三)“特殊使用药物”(即三线用药):疗效好,价格昂贵,针对特殊耐药菌或新上市抗菌药其疗效或安全性等临床资料尚少,或临床需要倍加保护以免细菌过快产生耐药性的药物,使用应有严格的指征或确凿依据,需经有关专家会诊或本科主任同意,其处方须由副主任、主任医师签名方可使用。 (四)本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见附件)由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根据指导原则的规定制定,该目录涵盖全部抗菌药物,新药引进时应同时明确其分级管理级别。 药事管理委员会要有计划地对同类或同代抗菌药物轮流使用,具体由药剂科组织实施。 二、使用原则与方法 (一)总体原则:严格使用指针、坚持合理用药、分级使用、严禁滥用。(二)具体使用方法 1、一线抗菌药物所有医师均可以根据病情需要选用。 2、二线抗菌药物应根据病情需要,由主治及以上医师签名方可使用。 3、三线药物使用必须严格掌握指针,需经过相关专家讨论,由副主任、主任医师签名方可使用。紧急情况下未经会诊同意或需越级使用的,处方量不得超过1

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和具体措施方案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行为,控制细菌耐药,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处方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抗菌药物是指治疗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等病原微生物所致感染性疾病的药物,不包括各种病毒所致感染性疾病和寄生虫病的治疗药物。 第三条卫生部负责全国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 床应用的监督管理。 第四条本办法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 第五条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应当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 第六条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行分级管理。 第七条医疗机构应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相关规定制定本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评估与持续改进制度。 第二章组织机构和职责

第八条医疗机构负责人是本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第九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抗菌药物管理工作制度和监督管理机制,由医务部门负责日常监督管理工作。 第十条二级以上医院应当在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下设立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由医务、药学、感染性疾病、临床微生物、护理、医院感染管理等部门负责人和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 员组成。其他医疗机构设立抗菌药物管理工作小组或指定专职技术人员,负责具体管理工作。 第十一条医疗机构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抗菌药物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定本机构抗菌药物管理制度并监督实施; (二)制定本机构抗菌药物供应目录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技术性文件,并监督实施; (三)对本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细菌耐药情况进行监测,定期分析、评估监测数据并发布相关信息,提出干预和改进措施; (四)对医务人员进行抗菌药物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技术规范培训,组织对公众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宣传教育。 第十二条二级以上医院应当设置感染性疾病科,配备相应数量的感染性疾病专业医师,负责对本机构各临床科室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进行技术指导,参与本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

抗菌药物分级管理规定

抗菌药物分级管理规定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根据卫计委《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处方管理办法》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等文件精神,制定抗菌药物分级使用管理规定。 1.抗菌药物分级 根据抗菌药物药理特点、临床疗效、细菌耐药、不良反应以及药品价格等因素,将抗菌药物分为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与特殊使用三级。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由药库主管领导根据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的目录,结合医院实际制定,报医院院委会批准,定期公布。 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经临床长期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小,价格相对较低的抗菌药物。 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与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相比较,该类药物在疗效、安全性、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药品价格等某方面存在局限性,不宜作为非限制药物使用。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具有明显或严重不良反应,不宜随意使用的抗菌药物,临床需要倍加保护以免细菌过快产生耐药而导致严重后果的抗菌药物;新上市不足五年的抗菌药物;其疗效或安全性任何一方面的临床资料尚较少,或并不优于现用药物者;药品价格昂贵的抗菌药物。 2.各科室应遵循《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根据感染部位、严重程度、致病菌种类以及细菌耐药情况、患者病理生理特点、药物价格等因素综合分析,科学合理选择不同级别的抗菌药物。预防感染、治疗轻度或局部感染应首先选用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严重感染、免疫功能低下者合并感染或病原菌只对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敏感时,可选用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选用应从严控制。

抗菌药物分级使用及分级管理办法

抗菌药物分级使用及分级管理办法 各科室: 为规范我院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经济,避免和减少药物不良反应,控制病原微生物耐药性的产生,全面提高医疗质量,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抗菌药物分线使用及分级管理办法》,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订本办法及分线目录。 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基本原则 一、抗菌药物是指对细菌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的药物。主要用于细菌、真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及部分原虫等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性疾病。缺乏上述病原微生物感染依据的,原则上不使用抗菌药物。 二、在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前,应尽可能正确采集有关标本,及时送病原学检查及药敏试验,作为选用药物的依据。未获结果前或严重感染,病情急迫的情况下,可根据临床诊断推断最可能的病原菌,选择抗菌药物进行治疗。一旦明确病原菌,应根据临床用药效果并参考药敏试验结果,选用合适的抗菌药物治疗。 三、对轻症社区获得性感染或初治患者,可选用常用抗菌药物。对医院获得性感染、重症感染、难治性感染患者应根据临床表现及感染部位,推断可能的病原菌及其耐药状况,选用抗菌活性及针对性强、安全性好的抗菌药,必要时可以联合用药。 四、临床医师选择抗菌药物时,应综合考虑以下因素: (1)患者的疾病状况:感染严重程度、机体生理、病理、免疫功能状态等。 (2)抗菌药物的特性:包括抗菌药物的药效学特点(抗菌谱、抗菌活性和后效应等)、药代动力学特点(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半衰期、血药浓度和细胞内浓度等)以及不良反应等。 (3)给药途径:轻中度感染尽量选用生物利用度高的口服制剂;重症感染或因病情需要者可采用注射给药。 (4)有多种药物可供选用时,应优先选用价格低廉、抗菌作用独特、窄谱、不良反应少的抗菌药物。

常用抗菌药物中英文缩写

常用抗菌药物中文、外文名及缩写 阿米卡星amikacin :AN,AK,Ak,AMI,AMK 阿莫西林amoxicillin:AMX,Amx,AMOX,AC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amoxicillin-clavulanic acid:AMC,AMC,A/C,AUG,A ug,XL,AML 氨苄西林ampicillin:AM,Am,AMP 氨苄西林/舒巴坦ampicillin-sulbactam:SAM,A/S,AMS,AB 阿齐霉素azithromycin:AZM,Azi,AZI,AZ 阿洛西林azlocillin:AZ,Az,AZL 氨曲南aztreonam :ATM,AZT,Azt,AT,AZM 羧苄西林carbenicillin:CB,Cb,BAR 头孢克洛cefaclor:CEC,CCL,Cfr,FAC,CF 头孢羟氨苄cefadroxil:CFR,FAD 头孢孟多cefamandole:MA,CM,Cfm,FAM 头孢唑啉cefazolin:CZ,CFZ,Cfz,FAZ,KZ 头孢地尼cefdinir:CDR,Cdn,DIN,CD,CFD 头孢托仑cefditoren:CDN 头孢吡肟cefepime:FEP,Cpe,PM,CPM 头孢他美cefetamet:CAT,FET 头孢克肟cefixime:CFM,FIX,Cfe 头孢美唑cefmatazole:CMZ,CMZS,CMT 头孢尼西cefonicid:CID,Cfc,FON,CPO 头孢哌酮cefoperazone:CFP,Cfp,CPZ,PER,FOP,CP 头孢噻肟cefotaxime:CTX,TAX,Cft,FOT,CT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8-6 22:36:35编辑过] -- 作者:基督山伯爵 -- 发布时间:2006-8-6 22:32:25 -- 头孢替坦cefotetan:CTT,CTN,Ctn,CTE,TANS,CN 头孢西丁cefoxitin :FOX,CX,Cfx,FX 头孢泊肟cefpodoxime:CPD,Cpd,POD,PX 头孢丙烯cefprozil:CPR,CPZ,FP 头孢他啶ceftazidime:CAZ,Caz,taz,tz 头孢布烯ceftibuten:CTB,TIB,CB 头孢唑肟ceftizoxime:ZOX,CZX,CZ,Cz,CTZ,TIZ 头孢曲松ceftriaxome:CRO,CTR,FRZ,Cax,AXO,TX 头孢呋辛(钠)cefuroxime(sodium):CXM,CFX,ROX,Crm,FUR,XM 头孢氨苄cephalexin:CN,LEX,CEL 头孢噻吩cephalothin:CF,Cf,CR,CL,CEP,CE,KF

抗生素分级管理规范

抗感染药物分级管理规范 为了加强对我院抗感染药物合理应用的管理,遏制抗感染药物日趋严重的滥用,特制定抗感染药物使用管理规范。 一、抗感染药物使用原则 1.严格掌握抗感染药物使用的适应症、禁忌症,密切观察药物效果和不良反应,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 2.严格掌握抗感染药物联合应用和预防应用的指征。 3.制订个体化的给药方案,注意剂量、疗程和合理的给药方法、间隔时间、途径。 4.密切观察病人有无菌群失调,及时调整抗感染药物。 5.注重药物经济学,降低病人抗感染药物费用支出。 二、抗感染药物使用细则 6.已确定为单纯病毒感染性疾病者不使用除抗病毒以外的抗感染药物。 7.对发热原因不明,且无可疑细菌感染征象者,不宜使用抗感染药物,对病情严重或细菌性感染不能排除者,可在留取临床标本后针对性地选用抗感染药物进行经验性治疗。 8,凡有感染迹象,并能留取标本者,在使用抗感染药物前尽早留取临床标本,进行病原体检测和药敏试验。并按药敏结果、结合临床慎重进行选择或修正原用抗感染药物。 9.使用抗感染药物应有明确的细菌感染指征,医生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药物的适应症、药代动力学特征及病人的病情特点,严格选药,并注意剂量、疗程和给药方法进行个性化给药。 10.一般情况下,用药48-72小时疗效不佳才可考虑换药。体温恢复正常、症状明显消失后72小时考虑停药,严重感染者疗程应适当延长。 11.联合应用抗感染药物应严格掌握指征。联合使用的指征是:

(1)病原体未明的严重感染;(2)混合感染,感染范围广,考虑可能有两种以上细菌感染;(3)单一药物难以控制的感染;(4)机体深部感染或抗感染药物难以渗透的部位感染;(5)防止或延缓耐药菌株的产生; (6)为减少药物毒性反应,联合应用以减少剂量。 12.严密观察抗感染药物的毒副反应如肾毒性、神经毒性、肝毒性、骨髓抑制性等。严格掌握小儿、老人及孕妇等特殊人群用药特点。 13.严格掌握抗感染药物的局部用药。 14.严格掌握抗感染药物的预防用药。 (1)避免无针对性地以广谱抗感染药物及二、三线抗感染药物作为预防感染的手段。 (2)手术及侵袭性操作应以无菌操作为预防感染的主要手段。必须预防用药时,应采用“围术期”给药,术前30-60分钟单次足量给药,手术时间超过药物半衰期者可术中追加一次。并优先选用窄谱抗感染药物,尽可能避免以广谱抗感染药物特别是三线药物作为预防用药。不提倡联合预防用药。一类手术(除外术后体内保留人工合成材料者)原则上不得预防性使用抗感染药物。二类手术预防用药一般不超过3天,三类手术预防用药依病情而定。 (3)耐药后果严重的抗感染药物严禁作为预防用药。如万古霉素、泰能等。 15.强调综合治疗,提高机体免疫力,不过分依赖抗感染药物。 16.护士应了解各种抗感染药物的主要药理作用,准确执行医嘱,严格掌握配制要求,并观察病人用药后的反应。 17,重视药物的相互作用,特别是新药。 三、抗感染药物的管理 18.组织设置 (1)医院药事委员会全面负责抗感染药物管理,作为主任委员的院长(或分管院长)全面负责此项工作。医务处主任、感染科主任及感染管理科主任应为药事委员会成员。药事委员会下设抗感染药物管理

常用抗生素中英文简索

常用抗生素中英文简索 一&—内酰胺类二氨基苷类八喹诺酮类 1.青霉素类庆大霉素Gentamycin 诺氟沙星Norfloxacin(NFLX)青霉素PenicillinG(PGN)链霉素Streptomycin 培氟沙星Pefloxacin(PFLX) 苄星青霉素Bicillin 卡那霉素Kanamycin 依诺沙星Enoxacin(ENX) 普鲁卡因青霉素Duracillin 阿米卡星Amikacin 氧氟沙星ofloxacin(OFLX) 苯唑西林Oxacillin(P12)小诺米星Micronomycin 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LOFLX)氨苄西林Ampicillin 奈替米星Netilmicin 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CFEX)阿莫西林Amoxicillin 大观霉素Spectinomycin 九其他抗茵药 2.头孢菌素类Trobicin 呋喃唑酮Furazolidone(痢特灵)第一代三大环内酯类甲硝唑Metronidazole(Miedilinjg)头孢氨苄Cefalexin(IV)红霉素Erythromycin (灭滴灵) 头孢唑啉Cefamazin(V)琥乙红霉素Erythromycin-- 替硝唑Tinidszole 头孢拉定Cefradine(VI)Ethylsuccinate 奥硝唑Ornidazole 头孢硫脒Cefathiamidine(C-18)交沙霉素Josamycin 十抗结核药 第二代吉他霉素kitasamycin 异烟肼Rimifon(INH)雷米封 头孢呋辛Cefuroxime(CXM)乙酰螺旋霉素Acetylspir—利福平Rifampin(RFP)Zinacef amycin 吡嗪酰胺Pyrazinamid(PZA)头孢呋辛酯Zinnat(CXM-A)螺旋霉素Spiramycin 乙胺丁醇Ethambutol 头孢克洛Cefaclor 麦迪霉素Midecamycin 对氨基水杨酸钠PAS-Na 头孢替安Cefotiam(CTM)罗红霉素Roxithromycin 十一抗麻疯病药 头孢美唑Cefmetazole(CMZ)Rulid 氨苯砜Dapsone(DDS) 第三代克拉霉素Clarithromycin 醋氨苯砜Acedapsone(DADDS)头孢哌酮Cefoperazone Claucid 氯苯吩嗪Clofazimine Cefobid 阿奇霉素Azithromycin 沙利度胺Thalidomide(反应停)头孢噻肟Cefotaxime(CTX)四酰胺醇类(氯霉素类)十二抗真茵药 头孢甲肟Cefmenoxime(CMX)氯霉素Chloramphenicin 两性霉素B Amphotercin-B Bestcall 甲砜霉素Thiamphenicol 灰黄霉素Griseofulvin 头孢曲松Ceftriaxone(CTA)五四环素类制霉茵素Nystatin 头孢他啶Ceftadime 四环素Tetracycline 克霉唑Clotrimazole 头孢磺啶Cefsulodine(CFS)土霉素Oxytetracycline 咪康唑Miconazole(达克宁)第四代(氧四环素)酮康唑Ketoconazole 头孢吡肟Cefepime(BMY-28142)多西环素Doxycycline 氟康唑Fluconazole 头孢匹罗Cefpirome (强力霉素)氟胞嘧啶Flurocytosin(5-FC)3.&-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米诺环素Mincycline (5-氟胞嘧啶) 阿莫西林立-克拉维酸钾(奥格门汀)六其他抗生素特比萘芬Terbinafine Augmentin 林可霉素lincomycin 十三抗病毒药 头孢哌酮-舒巴坦钠(舒普深)克林霉素Clindamycin 碘苷Idoxuridine(IDU)Sulperazon 万古霉素V ancomycin 干扰素Interferon(IFNs) 氨苄西林-舒巴坦(舒他西林)磷霉素Fosfomycin 阿昔洛韦Aciclovir Sultamicillin (复美欣)阿糖腺苷Vidarabine(Vira-A) 他唑西林Tazocillin 七(抗茵药)磺胺类泛昔洛韦Famciclovir(FCV)替卡西林-克拉维酸钾(替门汀)磺胺甲恶唑Sulfamethoxazole 更昔洛韦Ganciclovir Timentin (SMZ)拉米夫定Lamivudine 3.其他&-内酰胺类复方磺胺甲恶唑SMSco 利巴韦林Ribavirin 亚胺培南-西拉司丁(泰能)磺胺脒Sulfaguanidine(SG)齐多夫定Zidovudine(AZT)Tienam 磺胺嘧啶Sulfadiazine(SD)吗啉胍Moroxydine(ABOB)美罗培南Meropenem 甲氧苄啶Trimethoprim(TMP)扎西他滨Zalcitabine(DDC)*双嘧啶(SD—TMP)柳氮磺吡啶Sulfasazine(SASP)去羟肌苷Didanosine(DDI)磺胺嘧啶银(SD--Ag)磺胺米隆Mafenide(SML)(地丹诺辛)

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表(抗生素)分类一线抗菌药物二线抗菌药物三级抗菌药物 青霉素类青霉素、青霉素V钾、 苯唑西林、氯唑西 林、氨苄青霉素、卞 星青霉素、呋布西 林、阿莫西林、美洛 西林、奈夫西林 美罗培南 头孢菌素类头孢氨苄、头孢替 安、头孢羟氨苄、头 孢西丁、头孢唑啉、 头孢拉定、头孢克 洛、头孢呋辛、头孢 匹胺、头孢硫脒 头孢丙烯、头孢曲 松、头孢克肟、头孢 米诺、头孢他啶、头 孢地尼、头孢拉氧、 头孢替唑、头孢美 唑、头孢噻肟、头孢 哌酮、头孢孟多 头孢匹罗、头孢吡 肟、头孢唑南 其他B-内酰胺类酶抑制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 钾、阿莫西林舒巴坦 头孢哌酮舒巴坦、派 拉西林舒巴坦、头孢 哌酮他唑巴坦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 帕尼培南倍他 米隆 氨基糖苷类丁胺卡那、庆大霉 素、阿米卡星、链霉 素 奈替米星、妥布霉 素、依替米星、大观 霉素、异帕米星 酰胺类氯霉素 糖肽类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替考拉宁 大环内酯类红霉素、琥乙红霉素、吉他霉素、乙酰吉他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 四环素四环素、多西环素米诺环素 磺胺类磺胺甲恶唑、甲氧苄啶 喹诺酮类环丙沙星、氧氟沙 星、诺氟沙星、左氧 氟沙星 氟罗沙星、依诺沙 星、洛美沙星、加替 沙星、司帕沙星、莫 西沙星 帕珠沙星 呋喃类呋喃妥因、呋喃唑酮 抗真菌药制霉菌素、克霉唑、 联苯苄唑、特比奈 氟康唑、咪康唑 伊曲康唑、两性霉素 B

酚、酮康唑、氟胞嘧啶 硝咪唑类 甲硝唑、苯酰甲硝 唑、替硝唑 奥硝唑 青医附院抗菌药物分级使用管理规定 为进一步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有效控制感染,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和细菌耐药性,达到安全、有效、经济地应用抗菌药物的目的,根据卫生部《抗菌药物应用指导原则》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规定。 一、抗菌药物分级原则 (一)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经临床长期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小,价格相对较低的抗菌药物。 (二)限制使用抗菌药物:与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相比较,在疗效、安全性、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药品价格等方面存在局限性,不宜作为非限制药物使用的抗菌药物。 (三)特殊使用抗菌药物:包括不良反应明显,不宜随意使用或临床需要倍加保护以免细菌过快产生耐药而导致严重后果的抗菌药物;新上市的抗菌药物;其疗效或安全性任何一方面的临床资料尚较少,或并不优于现用药物者;药品价格昂贵。 二、抗菌药物临床选用原则 (一)非限制使用:对轻度及局部感染患者应首先选用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抗生素缩写

头孢呋新(CXM)、红霉素(E)、青霉素(P)、去甲氧万古霉素(NVA)头孢三嗪(CRO)、亚胺培南(IPM)、头孢哌酮(CFP)、头孢唑肟(CZ)、头孢噻肟(CTX)、头孢哌酮/舒巴坦(CFP/SU)、头孢吡肟(FEP)、头孢他啶(CAZ)、阿莫西林(AM)、阿莫西林/舒巴坦AM/SU、复方新诺明(SXT)、阿莫西林/克拉维酸(AM/CA)、庆大霉素(GM)、哌拉西林(PIP)、环丙沙星(CIP)AM 氨节西林/安比西林/氨青霉素AMC 经氨节西林/奥格门丁/克拉维酸 AMx 阿莫西林/轻氨节青霉素 AN 阿米卡星/丁胺卡那霉素/AMK ATM 氨曲南/菌克单/唾肪单酞胺菌素 AZ 阿洛西林/苯咪哩青霉素CAZ 头抱他吮/复达欣/头抱唾甲竣肘 CB 卡比西林/梭节青霉素/CB - - PC CC 克林霉素/氯洁霉素/氯林克霉素 CEC 头抱克罗/CCL /头抱氯氨CF 头抱唾吩/头抱霉素钠/先锋H CFM 头抱克肘/世福素/CFIX CFP 先锋必/头抱氧呱哇/CPZ /头抱呱酮 CIP 环丙沙星/环丙氟呱嚓 CMX 头抱甲肘/头抱氨唾肪哇/倍司特克 CRO 头抱三嗓/CTRX /菌必治CTT 头抱替坦/头抱双硫哇甲氧CTX 头抱噬肪/凯福隆/头抱氨唾肪CXM 头抱吠辛/头抱吠肪/西力欣CZ 头抱哇琳/CEZ /先锋V D 脱氧土霉素/DOXY /强力霉素/多西环素 DP 甲氧苯青霉素/甲氧西林/新青霉素n E 红霉素/EM FOX 头抱西丁/美福仙/CFX FM 吠喃妥因/吠喃坦陡 G 磺胺异嗯哇/512 注:" / ”示前后同药不同名。 英国进口药敏纸片 抗生素英文名全称中文名全称名称缩写浓度产品编号 A Amikacin 阿米卡星(丁胺卡那霉 素) AK 30μg CT0107B Amoxycillin 阿莫西林(羟氨苄青霉 素) AML 2μg CT0060B Amoxycillin 阿莫西林(羟氨苄青霉 素) AML 10μg CT0161B Amoxycillin 阿莫西林(羟氨苄青霉 素) AML 25μg CT0061B Amoxycillin/clavulanic acid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棒 酸)(2:1)(澳格门汀) AMC 3μg CT0538B Amoxycillin/clavulanic acid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棒 酸)(2:1)(澳格门汀) AMC 30μg CT0223B Ampicillin 氨苄西林AMP 2μg CT0002B Ampicillin 氨苄西林AMP 10μg CT0003B

江苏省抗生素分级管理制度

江苏省医院抗感染药物使用管理规范 (2011版) 江苏省卫生厅 为了加强对我省医院抗感染药物合理应用的管理,遏制抗感染药物日趋严重的滥用,特制定抗感染药物使用管理规范。 一、抗感染药物使用原则 1.严格掌握抗感染药物使用的适应症、禁忌症,密切观察药物效果和不良反应,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 2.严格掌握抗感染药物联合应用和预防应用的指征。 3.制订个体化的给药方案,注意剂量、疗程和合理的给药方法、间隔时间、途径。 4.密切观察病人有无菌群失调,及时调整抗感染药物。 5.注重药物经济学,降低病人抗感染药物费用支出。 二、抗感染药物使用细则 6.已确定为单纯病毒感染性疾病者不使用除抗病毒以外的抗感染药物。 7.对发热原因不明,且无可疑细菌感染征象者,不宜使用抗感染药物,对病情严重或细菌性感染不能排除者,可在留取临床标本后针对性地选用抗感染药物进行经验性治疗。 8,凡有感染迹象,并能留取标本者,在使用抗感染药物前尽早留取临床标本,进行病原体检测和药敏试验。并按药敏结果、结合临床慎重进行选择或修正原用抗感染药物。 9.使用抗感染药物应有明确的细菌感染指征,医生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药物的适应症、药代动力学特征及病人的病情特点,严格选药,并注意剂量、疗程和给药方法进行个性化给药。 10.一般情况下,用药48-72小时疗效不佳才可考虑换药。体温恢复正常、症状明显消失后72小时考虑停药,严重感染者疗程应适当延长。 11.联合应用抗感染药物应严格掌握指征。联合使用的指征是:(1)病原体未明的严重感染;(2)混合感染,感染范围广,考虑可能有两种以上细菌感染;(3)单一药物难以控制的感染;(4)机体深部感染或抗感染药物难以渗透的部位感染;(5)防止或延缓耐药菌株的产生; (6)为减少药物毒性反应,联合应用以减少剂量。 12.严密观察抗感染药物的毒副反应。如肾毒性、神经毒性、肝毒性、骨髓抑制性等。严格掌握小儿、老人及孕妇等特殊人群用药特点。 13.严格掌握抗感染药物的局部用药。 14.严格掌握抗感染药物的预防用药。 (1)避免无针对性地以广谱抗感染药物及二、三线抗感染药物作为预防感染的手段。 (2)手术及侵袭性操作应以无菌操作为预防感染的主要手段。必须预防用药时,应采用“围术期”给药,术前30-60分钟单次足量给药,手术时间超过药物半衰期者可术中追加一次。并优先选用窄谱抗感染药物,尽可能避免以广谱抗感染药物特别是三线药物作为预防用药。不提倡联合预防用药。一类手术(除外术后体内保留人工合成材料者)原则上不得预防性使用抗感染药物。二类手术预防用药一般不超过3天,三类手术预防用药依病情而定。 (3)耐药后果严重的抗感染药物严禁作为预防用药。如万古霉素、泰能等。 15.强调综合治疗,提高机体免疫力,不过分依赖抗感染药物。 16.护士应了解各种抗感染药物的主要药理作用,准确执行医嘱,严格掌握配制要求,并观察病人用药后的反应。 17,重视药物的相互作用,特别是新药。 三、抗感染药物的管理 18.组织设置 (1)医院药事委员会全面负责抗感染药物管理,作为主任委员的院长(或分管院长)全面负责此项工作。医务处主任、感染科主任及感染管理科主任应为药事委员会成员。药事委员会下设抗感染药物管理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药剂科。药剂科主任任办公室主任。由药剂科全面负责日常工作(按国家规范要求应为药剂科负责,目前药剂科暂不具备管理能力的医院,可由医务处负责,以后逐步过度到药剂科

医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医务科核心制度)

邢台医专第二附属医院 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明确各级医师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权限,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经济,避免和减少细菌耐药性,根据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办医政发[2009]38号文件《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和冀卫医〔2008〕49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通知》等有关精神,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一、抗菌药物分级原则 根据抗菌药物的作用特点、临床疗效、细菌耐药、不良反应以及本地社会经济状况、药品价格等因素,将抗菌药物分为“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与“特殊使用”三类进行分级管理。 1、“非限制使用”药物(即首选药物、一线抗菌药物):经临床长期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小,价格相对较低的抗菌药物。 2、“限制使用”药物(即次选药物、二线抗菌药物):与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相比较,这类药物在疗效、安全性、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药品价格等某方面存在局限性,不宜作为非限制药物使用。 3、“特殊使用”药物(即三线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明显,不宜随意使用或临床需要倍加保护以免细菌过快产生耐药而导致严重后果的抗菌药物;新上市的抗菌药物;其疗效或安全性任何一方面的临床资料尚较少,或并不优于现用药物者;药品价格昂贵。在此基础上,河北省卫生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通知》(冀卫医〔2008〕49号)明确规定,将以下抗菌药物作为“特殊使用”的抗菌药物进行管理:(1)第四代头孢菌素:头孢吡肟、头孢匹罗、头孢噻利;(2)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美洛培南、帕尼培南/倍他米隆、比阿培南、朵利培南;(3)甘酰胺类抗菌药物:替加环素;(4)糖肽类与噁唑酮类抗菌药物:万古霉素、去甲基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多粘菌素、利奈唑烷;(5)抗真菌药物:卡

抗菌药物分级使用及分级管理办法

抗菌药物分级使用及分级管理办法各科室: 为规范我院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经济,避免和减少药物不良反应,控制病原微生物耐药性的产生,全面提高医疗质量,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抗菌药物分线使用及分级管理办法》,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订本办法及分线目录。 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基本原则 一、抗菌药物是指对细菌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的药物。主要用于细菌、真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及部分原虫等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性疾病。缺乏上述病原微生物感染依据的,原则上不使用抗菌药物。 二、在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前,应尽可能正确采集有关标本,及时送病原学检查及药敏试验,作为选用药物的依据。未获结果前或严重感染,病情急迫的情况下,可根据临床诊断推断最可能的病原菌,选择抗菌药物进行治疗。一旦明确病原菌,应根据临床用药效果并参考药敏试验结果,选用合适的抗菌药物治疗。 三、对轻症社区获得性感染或初治患者,可选用常用抗菌药物。对医院获得性感染、重症感染、难治性感染患者应根据临床表现及感染部位,推断可能的病原菌及其耐药状况,选用抗菌活性及针对性强、安全性好的抗菌药,必要时可以联合用药。

四、临床医师选择抗菌药物时,应综合考虑以下因素: (1)患者的疾病状况:感染严重程度、机体生理、病理、免疫功能状态等。(2)抗菌药物的特性:包括抗菌药物的药效学特点(抗菌谱、抗菌活性和后效应等)、药代动力学特点(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半衰期、血药浓度和细胞内浓度等)以及不良反应等。 (3)给药途径:轻中度感染尽量选用生物利用度高的口服制剂;重症感染或因病情需要者可采用注射给药。 (4)有多种药物可供选用时,应优先选用价格低廉、抗菌作用独特、窄谱、不良反应少的抗菌药物。 五、抗菌药物的调整:一般感染患者用药72小时(重症感染48小时)后,可根据临床疗效或病原菌检测结果,决定是否需要调整所用抗菌药物。 六、疗程:一般感染在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明显好转或恢复正常后继续用药2~3天,特殊感染或特殊药物按特定疗程执行。 七、抗菌药物应尽量避免皮肤和粘膜局部用药,以防耐药产生。若全身用药在局部感染灶难以达到有效浓度时,可考虑局部应用。一般不用抗菌药物雾化吸入作为气道预防给药。 八、对病情复杂的难治性感染,组织有关专业人员会诊,制定给药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