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业催化结课论文

工业催化结课论文

工业催化结课论文
工业催化结课论文

掺杂改性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研究进展

摘要:二氧化钛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低成本和无二次污染等特点,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禁带较宽致使紫外光激发成为制约其应用的瓶颈,拓宽二氧化钛的光谱响应范围、实现可见光激发是二氧化钛光催化材料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在二氧化钛光催化机理的基础上,综述了掺杂改性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的方法及掺杂原理,并展望了今后值得关注与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二氧化钛;掺杂改性;可见光;光催化

1前言

1972年Fujishima和Honda[1]发现水在受辐照的TiO2上能发生光催化氧化还原反应并产生氢,标志着多相光催化时代的开始。在众多光催化剂中,TiO2以其活性高、热性能好、持续性长、价格便宜、无毒无害等特性而备受人们青睐,被公认为最佳的光催化剂。但由于TiO2是一种宽禁带半导体,其禁带宽度为3.2 eV(锐钛矿相),只有在紫外光的激发下才能表现光催化活性,然而太阳光中的紫外光只占3%-5%,因此对TiO2进行改性,使其在可见光甚至照明光源激发下产生活性是目前众多研究者的研究热点[2]。TiO2依靠光生电子-空穴来降解有机污染物,通过金属沉积、半导体复合、表面敏化和金属或非金属离子掺杂等修饰手段可提高其光催化活性。

2二氧化钛光催化机理

TiO2产品的性能主要取决于晶型结构和各个相态颗粒的尺寸,无定型的TiO2基本上没有光催化活性,锐钛矿型TiO2的光催化活性优于金红石型,而且锐钛矿型TiO2光催化活性随着颗粒尺寸的减小而增强。纳米TiO2具有光催化特性,由其能带结构所决定的。锐钛矿型TiO2的禁带宽度为3.2eV,在波长小于400nm 的光波照射下,价带中的电子被激发到导带形成空穴(h+)-电子(e-)对,在电场的作用下,电子与空穴发分离,迁移到离子表面的不同位置。热力学理论表明,分布在面的空穴h+吸附在TiO2表面的H2O和0H-氧化成·OH自由基,而TiO2表面高活性的电子e-则可以使空气中的O2或水体中的金属离子还原。纳米TiO2光催化机理示意图见图l。

图1 纳米TiO2光催化机理示意图

由图1可知,光催化的基本原理是:当半导体氧化物(如TiO2)纳米粒子受到大于其禁带宽度的光子照射后,电子从价带跃迁到导带,留下了空穴h+,从而

产生了电子-空穴对,电子具有还原性,空穴具有氧化性,空穴与氧化物半导体纳米粒子表面的-0H反应生成氧化性很高的·0H自由基,活泼的自由基可以把许多难降解的有机物氧化为CO2和H2O等无机物[3]。

3纳米TiO2掺杂改性方法

人们自发现半导体具有光催化性能以来,就开始对半导体光催化剂改性进行研究。光催化剂改性的目的和作用主要是增强光生电子-空穴的分离,抑制它们的复合,扩大在可见光内的光催化活性等。具体可从光催化剂本身效率的提高与其应用技术改进两方面来进行。

3.1 过渡金属元素掺杂

过渡金属离子是电子的有效受体,因此它能减少半导体表面光生电子和光生空穴的复合。由于其掺杂是在TiO2晶格引入缺陷形成电子-空穴陷阱,所以能延长电子-空穴的复合时间。1990年,lleperumal等最先发现在纳米TiO2半导体中掺杂不同金属元素Fe、Ag、Au、Pt等后可以改变其光催化性质。这主要是因为掺杂过渡金属离子在TiO2的晶格中形成电子陷阱,进而延长了电子-空穴的复合时间,降低电子-空穴的复合率,使更多的电子、空穴到达催化剂表面,进而提高了TiO2的光催化效果。另一个重要特点是,过渡金属离子具有比TiO2更宽的光吸收范围,可以将吸收范围扩展到可见光区。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过渡金属离子掺杂都能够提高光催化性能,Choi等发现,掺杂金属离子的种类、半径、所带电荷、掺杂量对改变光催化很重要,只有当电子结构和离子半径与半导体的晶型结构、电子结构相匹配的金属离子,才有可能提高光催化效率。此外,掺杂金属离子种类和浓度的不同,可能会获得不同的效果。Choi研究认为V4+、Fe3+、Re5+、Ru3+ 、Mo5+、0s3+、Rh3+等21种金属离子掺杂对TiO2光催化性能的影响。发现在金属离子的掺杂量为0.1%~0.5%时,能大大提高TiO2的光催化氧化-还原性能。而且发现V4+、Fe3+、Mn3+、Rh3+的掺杂还会引起TiO2吸收带边的红移。另外一些研究者也表明过渡元素Fe3+掺杂TiO2能有效捕获电子,促进电子-空穴对的分离,从而提高光催化活性。众多研究对比表明了过度金属Fe3+掺杂后对提高纳米TiO2 的光催化活性效果是最好[4]。

3.2非金属元素掺杂

目前非金属元素掺杂技术日趋成熟,成功掺杂的非金属元素有B、N、C、F、P、S等[5-7]。Asahi等[8]认为,掺杂提高TiO2在可见光区的响应程度必须满足三个条件:(1)掺杂剂能在TiO2的带隙中产生能级,以利于吸收可见光;(2)掺杂剂的最小导带能(包括那些非纯态时的最小导带能)应与TiO2的一样高,甚至要高于H2/H2O的电势以保证光催化活性;(3)掺杂剂的带隙应与TiO2的相互交迭以便在光生载流子(电子-空穴)的存在寿命内将其传递至催化剂表面的反应中心。在1986年,Sato等发现了氮的引入可以使TiO2在可见光下有活性。2001年,Asahi 和刘守新等报道了在可见光具有高活性和超亲水性的TiO2-X N X(X=0.25)粉末和薄膜光催化剂,认为某些非金属元素改性TiO2可提高可见光活性。赵宏生等进一步从机理上分析认为,氮离子在TiO2薄膜中主要是间隙掺杂和替位掺杂,使TiO2薄膜的光催化活性大大提高。另外,Umebayashi[9]等研究发现,通过将TiS2置于空气中直接热处理后,TiS2即可直接转变为TiO2,并且发现有少量的S取代了部分O的位置而形成了Ti-S键,从而导致TiO2 的吸收带边缘转移到更低的

能级范围。

3.3多元素共掺杂

早期的研究主要是对TiO2进行单元素掺杂,近几年,人们已经开始关注双元素或多元素共掺杂方法,并发现共掺杂TiO2的光催化效果比单元素掺杂的效果更好。张晓艳等利用TiCN粉末在不同温度下焙烧制得C-N共掺杂的纳米TiO2光催化剂,在可见光区域比P25(纯TiO2)表现出更强的光吸收性能,但是其在紫外及可见光下产氢的活性较小,由此可见,C-N共掺杂对提高TiO2在可见光下的光催化活性贡献不大。俞慧丽等通过沉淀-浸渍法,在400℃煅烧下制备了Co 和N共掺杂纳米TiO2光催化剂,将其与Co或N单掺杂的TiO2相比,吸收峰红移现象显著,吸收可见光的性能强,且具有良好的可见光催化活性。Sakatani等制备了K+、Ca2+、Sr2+、Ba2+、Fe3+、Al3+与氮共掺的纳米TiO2,通过XPS 和ESP分析结果表明,氮原子位于晶格间隙位置,使纳米TiO2表现为顺磁性,并诱导可见光催化活性。张来军等提出了Fe-N共掺杂,并且在400℃焙烧得到的产物,具有最高的蓝光光催化降解性。杜玉扣等研究了Pt、N共掺催化剂Pt-N/TiO2,通过对三氯乙酸降解发现,当负载Pt的质量分数为0.5%时,在可见光照下所得催化剂活性最高,是N-TiO2的3倍。通过对众多实验研究比较,可以得出金属与非金属共掺杂更能有效的改善TiO2光催化剂的性能。金属、非金属共掺杂催化剂在最佳掺杂浓度和最佳掺杂条件下,催化活性远远大于相应的单元素掺杂。尤其是N-Fe共掺杂更能有效的提高纳米TiO2的光催化性能。

3.4表面光敏化

表面光敏化是通过化学或物理吸附把具有光活性的化合物(多为有机光敏材料)吸附到催化剂表面。这些物质在可见光的照射下,电子被激发后注入到半导体的导带上,从而加宽了Ti02的吸收波长(可长达600nm的近红外区),有效扩展了Ti02光催化剂在可见光区的光谱响应。已见报道的敏化剂包括一些贵金属化复合化合物,如Ru及Pd、Pt、Rh、Au的氯化物,及各种有机染料包括叶绿酸、联吡啶钌、曙红、酞菁、紫菜碱、玫瑰红等[10]。光敏化使利用太阳光降解污染物成为可能,同时提高了光催化效率,敏化染料分子的性质是电子生成和注入的关键因素。作为光敏剂的染料一般应具备以下条件:(1)对太阳光要有较强的吸收能力;(2)能有效地被Ti02捕获并牢固吸附在半导体上,以实现可见光激发;(3)激发态能级与Ti02导带能级相匹配且激发态能级应高于Ti02导带能级,以保证电子的注入;(4)敏化材料本身要有一定的稳定性。

4改性TiO2光催化剂的机理

TiO2具有较宽的能带间隙,只有在紫外光下才具有光催化活性,为使其具有可见光催化活性,必须直接或间接改变其能带结构,缩小其能带间隙。采用元素掺杂提高TiO2的可见光催化活性都是基于提高其光生电子-空穴的分离效率,抑制电子-空穴的重新结合来提高其量子效率。对于元素掺杂可见光催化,国外提出了晶格缺陷理论来进行解释,该理论认为适当的元素掺杂能够在价带和导带之间形成一个缺陷能量状态,而这种缺陷能量状态可能靠近价带,也可能靠近导带。这种缺陷能带为光生电子提供了一个跳板,从而可以利用能量较低的可见光激发价带电子而传输到导带,使吸收边向可见光移动。

5结束语

为了提高TiO2的可见光响应和量子效率以充分利用太阳能,科学研究者不断拓展研究。目前,TiO2的改性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不论是基础研究还是应用研究都还有许多问题尚待解决:掺杂物质、掺杂方式、制备条件的选择;晶体结构、能带结构、表面结构等因素与光催化性能之间的机理探讨;光催化剂的降解应用研究以及催化剂的固定化应用等。将计算化学和化学反应机理结合是目前的研究潮流,将其应用于光催化研究也必然成为今后的研究热点,因此仍需开展更多、更深入的研究工作,以期合成真实有效的光催化剂。

参考文献

[1]Fushima A,Rao T N,Tryk D A.Titanium dioxide photo-catalysis[J].J Photochem Photobio C:Photochem Rev,2000(1):1

[2]胡杰珍,邓培昌.卤族元素掺杂改性TiO2光催化剂研究进展[J].钛工业进展,2010,27(3):8

[3]于艳辉,哈日巴拉,徐传友,等.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08,22(专辑X):54-55

[4]夏晋,晋日亚,孙友谊,等.共掺杂纳米TiO2 光催化剂研究进展[J].广州化工,2011,39(12):25

[5]胡红坡,赵宏生,郭子斌.氮掺杂TiO2光催化剂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08,22(2):39-41

[6]周化岚,葛芳州,邹忠,等.C-TiO2复合光催化剂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11,25(专辑18):166-168

[7]毕珊,秦好丽.硫掺杂改性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 25(专辑18):50-52

[8]ASAHI R,Morukawa T,et a1.Visible-Light photocatalysis in nitrogen- doped Titanium Oxides[J].Science,2001,293:269—271

[9]UMEBAYASHI T,Yamaki T,Itoh H.Band gap narrowing of titanium dioxide by

sulfur doping[J].Appl Phys Lett,2002,81(3):454—546

[10]杨华明,史蓉蓉,张科.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剂改性研究进展[J].化工新型

材料,2005,33(6):57

本科毕业论文题目大全

本科毕业论文题目大全 【本科毕业论文题目大全】 浅析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政策基于长虹和美的的股利政策的分析 关于上市公司股票回购财务效应的探析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实证研究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的行为及其治理 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防范与规避措施 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问题浅析以钢铁行业上市公司为例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 上市公司或有事项披露问题分析 上市公司无形资产信息披露的研究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诚信问题探究 上市公司虚假陈述危害与原因分析 上市公司盈利质量分析 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研究 债务重组对上市公司的影响以广东盛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例 我国现代百货企业的盈利能力分析 上市公司职工薪酬激励相关问题分析 我国上市公司中期财务报告研究 上市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探析 上市银行资本结构与盈余持续性相关研究 社会保险基金会计制度研究 实用文档

浅析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问题 辽宁省审计收费问题探析 我国施工企业现场成本管理问题的研究 食品行业履行社会责任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问题和对策分析以中国金属研究院为例 电影方向: 1,分析影片《金陵十三钗》,(叙事、造型、视听艺术等角度) 2,分析小成本电影《钢的琴》 3,分析纪录片《海洋》 4,从《艋钾》到《翻滚吧,阿信》看台湾青春电影 5,大陆与台湾(或泰国青春电影比较分析 6,小成本艺术片前景分析 7,黑色电影研究 8,中国电影的档期营销问题 9,中国式大片的市场前景 10,分析电影《失恋33 天》 电视剧方向: 11,以《职来职往》为例分析职场类节目蹿红原因 12,从明星到“民星”看电视话语权的转变 13,电视真人秀节目的本土化问题 14,电视购物节目如何创新 15,新媒体与电视的融合与竞争 16,娱乐脱 【广告设计类论文选题】 元素效应之中国传统元素在品牌设计中的影响 理性设计艺术设计中的数学 实用文档

工业催化催化剂论文

贵金属催化剂的应用 XXX (XXXX院,XX级应用化工技术XXX班衡阳421002) 摘要:叙述贵金属催化剂在技术经济领域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应用研究发展态势, 井探讨汽车尾气净化用贵金属催化剂研究进展. 关键词:贵金属,合金,汽车尾气,净化 概述 贵金属催化剂(precious metal catalyst)一种能改变化学反应速度而本身又不参与 反应最终产物的贵金属材料。几乎所有的贵金属都可用作催化剂,但常用的是铂、钯、铑、银、钌等,其中尤以铂、铑应用最广。它们的d电子轨道都未填满,表面易吸附反应物,且强度适中,利于形成中间“活性化合物”,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同时还具有耐高温、抗氧化、耐腐蚀等综合优良特性,成为最重要的催化剂材料。贵金属催化剂对于国家的经济建设与环境和公众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如化学工业和石油加工业的发展均取擞于催化反应,全世界85%以上的化学工业都与催化反应有关。1930—1980年初.美国化工部门63种主要产品与34种工艺过程的革新是由化学工业带来的,其中超过60%的产品与90%的过程是基于催化过程。一个新的催化过程商业化需要大量的投资,时问长达10一15年,催化剂的研究促使这个时间滞后减至最小。公众对于化学品与工业排放物对环境的污染及治理生存空间状况越来越关注,许多现代化的低成本且节能的环境技术是与催化技术相关的。汽车尾气排放控制是国际性的战略问题.美国和部分欧洲国家此项催化剂得到了很好地发展和应用,某些国家也在符合排放的指令性指标之上还要求在本世纪末尾气排放减至1/10E 。此外,有机废物的生物降解,土壤、污水和地下水污染物处理,净化石油污染物等都与贵金属催化剂密不可分。现代减少化学品对环境损害的三大策略是:尽可能减少废弃物、废气排放减少和整治措施,贵金属催化剂在其中将发挥巨大作用。 简史 1831年英国菲利普斯提出以铂为催化剂的接触法制造硫酸,到1875年该法实现工业化,这是贵金属催化剂的最早工业应用。此后,贵金属催化剂的工业化应用层出不穷。1913年,铂网催化剂用于氨氧化制硝酸;1937年Ag/Al2O3催化剂用于乙烯氧化制环氧乙烷;1949年,Pt/Al2O3催化剂用于石油重整生产高品质汽油;1959年,PdCl2-CuCl2催化剂用于乙烯氧化制乙醛;到本世纪60年代末,又出现了甲醇低压羰基合成醋酸用铑络合物催化剂。从1974年起,汽车排气净化用贵金属催化剂(以铂为主,辅以钯、铑)大量推广应用,并很快发展为用量最大的贵金属催化剂。贵金属催 化剂开发应用百余年(1875~1994年)来,其发展势头长盛不衰。新的品种、新的制备

汽车系毕业论文参考题目(1)

级汽车工程系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附件2: 10 说明:以下题目仅供参考,由同学们根据情况自定,题目报给指导老师后,指导老师汇总(避免重复的题目),确定题目就可以开始撰写。题目中车型可以自定,要求内容精细,不能空洞,不能大篇幅地介绍教材上的原理和结构,主要侧重检测流程与维修方法,例举实例加以分析。 (1)汽车使用类:如汽车动力的合理利用;汽车在某特殊条件下的合理使用;主要运行材料的正确选用与节约;汽车的安全技术;汽车的公害与防治等。 (2)技术管理类:如维修厂技术管理;汽车维修制度与质量控制;车辆更新与报废管理等。 (3)汽车检测与维修工艺类:如汽车检测工艺设计;汽车维护工艺设计;汽车总成(或典型零件)修理工艺设计等。 (4)汽车结构与维修:如汽车电控技术结构、原理与使用特点分析;汽车典型故障诊断分析;检测设备的选择与使用等。 (5)其他方面:如现代汽车维修企业制度的建立;汽车运输业的技术开发;1发动机排放技术的应用分析 2微型车怠速不良原因与控制措施 3柴油机电子控制系统的发展 4我国汽车尾气排放控制现状与对策 5发动机自动熄火的诊断分析 6汽车发动机的维护与保养 7柴油机微粒排放的净化技术发展趋势 8汽车污染途径及控制措施 9现代发动机自诊断系统探讨10关于****型不能着车的故障分析 11***动力不足的检测与维修 12上海通用别克发动机电控系统故障的诊断与检修 13现代伊兰特发动机电控系统故障的诊断与检修 14广本雅阁发动机电控系统故障的诊断与检修 15电子燃油喷射系统的诊断与维修 16帕萨特1.8T排放控制系统的结构控制原理与检修 17广本雅阁排放控制系统的结构控制原理与检修 18汽车发动机怠速成抖动现象的原因及排查方法探讨 19汽车排放控制系统的检修 20上海帕萨特B5电子燃油喷射系统的诊断与维修 21论汽车检测技术的发展 22奥迪A6排放控制系统的结构控制原理与检修 23丰田凌志400发动机电控系统故障的诊断与检修 24奥迪A6B5电子燃油喷射系统的诊断与维修 25标致307电子燃油喷射系统的诊断与维修 26捷达轿车发动机常见故障分析与检修 27汽车转向盘摆振故障分析 28防抱死系统在常用轿车上的使用特点分析 29汽车底盘的故障诊断分析 30汽车的常用转向系统的性能分析 31汽车变速箱故障故障诊断

工业催化试卷及答案

工业催化试卷及答案 Document number【SA80SAB-SAA9SYT-SAATC-SA6UT-SA18】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1.为催化剂提供有效的表面和适宜孔结构的是() A.活性组分B.载体 C.助剂 D.助催化剂 2.BET等温式属于五种吸附等温线中的类型() A.I B.II C.III D.IV 3.能给出质子的称为() A.B酸 B.B碱 C.L酸 D.L碱 4.工业上氧化乙烯制环氧乙烷的催化剂是() A.Cu/γ-Al 2O 3 B.Ag/α-Al 2 O 3 C.Ag/γ-Al 2O 3 D.Ni/γ-Al 2 O 3 5.所有金属催化剂几乎都是过渡金属,主要是因为它们______()A.易失去电子 B.易得到电子 C.易强烈吸附反应物D.有着d电子结构 6.X型分子筛最大孔径约为() A. B. C.D. 7.金属在载体上的细微程度用() A.分散度表示 B.单层分布表示 C.粒度表示 D.比表面表示 8.Ziegler-Natta催化属于() A.酸催化 B.金属催化 C.金属氧化物催化 D.络合催化 9.下面属于n型半导体的是() A.ZnO B.NiO C.Cu 2 O D.CuO 10.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电化学装置称为() A.燃料电池 B.蓄电池 C.发电机 D.燃烧反应器 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0 分) 11.一种良好的工业实用催化剂,应该具有三方面的要求,即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 12.能给出电子对的固体称为L碱。13.对固体表面酸的描述包括酸的类型、酸强度和酸量。 14.吸附的逆过程称为脱附。 15.在分子筛结构中,相邻的四面体由氧桥联结成环。 16.研究金属化学键的理论有能带理论、价键理论和配位场理论。 17.Cu的加入使Ni的d带空穴变少。 18.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中直接承担氧化功能的是晶格氧。 19.三效催化剂中Pt能有效的促进一氧化碳和HC的催化氧化。 20.催化剂的活性随时间的变化分为成熟期、稳定期和衰老期。 三、判断改错,在题后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 改正。(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21.对于工业催化剂来说,活性越高越好。 (f) 22.有机物的乙酰化要用L酸位催化。( t ) 23.X型和Y型分子筛的结构是一样的。( f ) 24.择形催化是分子筛的主要特征。( t ) 25.金属的禁带宽度很大。( f ) ()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 26.催化剂 凡能加速化学反应趋向平衡,而在反应前后其化学组成和数量不发生变化的物质。 27.超强酸 是一种酸性比100%硫酸还强的酸。H。<- 28.结构敏感反应

固定化酶结课论文

酶与酶制剂结课论文固定化酶及其在工业上的应用 学生姓名周亚楠 学号7051209210 所属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 班级13-2班 指导教师宋丽军 日期2013年4月 塔里木大学教务处制

固定化酶 周亚楠 (塔里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13-2 705120921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酶被人们广泛的应用在工业生产、生物传感器和环境保护等领域.研制开发性能优异的固定化载体,已成为固定化酶技术最为活跃的研究方向之一.固定化酶在生物及生物工程、环境化工、食品、医药等领域得以迅速发展,其中,结合现代分析仪器,固定化酶反应器(IMER)将成为固定化酶应用的一个新领域。本文对近几年来回定化酶栽体的制备及固定化醇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酶;定化酶;应用;进展 1固定化酶的定义 固定化酶是指经过一定改造后被限制在一定的空间内,能模拟体内酶的作用方式,并反复连续地进行有效催化反应的酶。固定化酶又称固相酶。在理论研究上,固定化酶可以作为探讨酶在体内作用的模型;在实际使用中,可使生产工艺自动化和连续化,提高酶的使用效率。 2固定化酶的发展历史 固定化酶的研究始于1910年,正式研究于20世纪60年代,70年代已在全世界普遍开展。酶的固定化是用固体材料将酶束缚或限制于一定区域内,仍能进行其特有的催化反应、并可回收及重复利用的一类技术。与游离酶相比,固定化酶在保持其高效专一及温和的酶催化反应特性的同时,又克服了游离酶的不足之处,呈现贮存稳定性高、分离回收容易、可多次重复使用、操作连续可控、工艺简便等一系列优点。固定化酶不仅在化学、生物学及生物工程、医学及生命科学等学科领域的研究异常活跃,得到迅速发展和广泛的应用,而且因为具有节省资源与能源、减少或防治污染的生态环境效应而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 3固定化酶的制备方法 固定化酶的制备方法有物理法和化学法两大类 3.1 物理方法 包括物理吸附法、包埋法等。物理法固定酶的优点在于酶不参加化学反应,整体结构保持不变,酶的催化活性得到很好保留。但是,由于包埋物或半透膜具有一定的空间或立体阻碍作用,因此对一些反应不适用。 3.1.1吸附法 利用各种吸附剂将酶或含酶菌体吸附在其表面上而使酶固定的方法。通常有物理吸附法和离子吸附法。常用吸附剂有活性炭、氧化铝、硅藻土、多孔陶瓷、多孔玻璃等。采用吸附法固定酶,其操作简便、条件温和,不会引起酶变性或失活,且载体廉价易得,可反复使用。 3.1.2载体结合法 最常用的是共价结合法,即酶蛋白的非必需基团通过共价键和载体形成不可逆的连接。在温和的条件下能偶联的蛋白质基团包括:氨基、羧基、半胱氨酸的巯基、组氨酸的咪唑基、酪氨酸的酚基、丝氨酸和苏氨酸的羟基。参加和载体共价结合的基团,不能是酶表现活力所必需的基团。以中国首先采用的双功能团试剂“对位-β-硫酸酯乙砜基苯胺”偶联载体和酶为例,载体结合的步骤如下页反应式。 此法曾先后用于3′-核糖核酸酶、5′-磷酸二酯酶和葡萄糖淀粉酶等的固定化。此外酶通

工业催化期末复习题完整版

工业催化期末复习题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第二章催化作用与催化剂 电子型助催化剂的作用:改变主催化剂的电子结构,促进催化活性及选择性。 金属的催化活性与其表面电子授受能力有关。具有空余成键轨道的金属,对电子有强的吸引力,吸附能力的强弱是与催化活性紧密相联的 在合成氨用的铁催化剂中,由于Fe是过渡元素,有空的d轨道可以接受电子,故在Fe-Al2O3中加入K2O后,后者起电子授体作用,把电子传给Fe,使Fe原子的电子密度增加,提高其活性,K2O是电子型的助催化剂 第三章吸附与多相催化 1简述多相催化反应的步骤 包括五个连续的步骤。 (1)反应物分子从气流中向催化剂表面和孔内扩散; (2)反应物分子在催化剂表面上吸附; (3)被吸附的反应物分子在催化剂表面上相互作用或与气相分子作用进行化学反应; (4)反应产物自催化剂表面脱附; (5)反应产物离开催化剂表面向催化剂周围的介质扩散。 上述步骤中的第(1)和(5)为反应物、产物的扩散过程。属于传质过程。第(2)、(3)、(4)

步均属于在表面进行的化学过程,与催化剂的表面结构、性质和反应条件有关,也叫做化学动力学过程 2外扩散与内扩散的区别 外扩散:反应物分子从流体体相通过吸附在气、固边界层的静止气膜(或液膜)达到颗粒外表面,或者产物分子从颗粒外表面通过静止层进入流体体相的过程,称为外扩散过程。内扩散:反应物分子从颗粒外表面扩散进入到颗粒孔隙内部,或者产物分子从孔隙内部扩散到颗粒外表面的过程,称为内扩散过程。 为充分发挥催化剂作用,应尽量消除扩散过程的影响 外扩散阻力:气固(或液固)边界的静止层。 消除方法:提高空速 内扩散阻力:催化剂颗粒孔隙内径和长度. 消除方法:减小催化剂颗粒大小,增大催化剂孔隙直径 3解离吸附的Langmuir等温式的推导过程 4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的区别 物理吸附是表面质点和吸附分子之间的分子力而引起的。具体地是由永久偶极、诱导偶极、色散力等三种范德华引力。物理吸附就好像蒸汽的液化,只是液化发生在固体表面上罢了。分子在发生物理吸附后分子没有发生显着变化。

护理学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大全

护理学专业论文参考选题大全(161个) ★PBL教学法在内科护理学中的应用 ★老年护理中应用角色扮演法之初探 ★护理学基础多媒体教学的探讨与实践 ★皮试进针角度对患者疼痛程度影响的探讨 ★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护理学教学质量 ★锁骨下静脉穿刺的观察与护理 ★问题导向学习在ICU专科护士培养中的应用 ★高职护理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 ★五年制高护学生培养模式探讨 ★对高职护理学生开展护理礼仪的SWOT分析 ★罗依(Roy)的适应模式与应用 ★专业待写论纹请加Q扣一五六六贰零伍 ★循征护理在鼻饲中的应用 ★启发式教学法在护理礼仪教学中的应用 ★围手术期患者心理护理方式之探讨 ★应用Orem护理理论指导脑出血者功能锻炼实践与思考 ★高职护理学生应对方式的调查研究 ★早产儿应用保温箱护理的注意事项 ★对护理学生进行实习前培训的内容与重要性 ★开设助产护理专业PDCA分析 ★开展整体护理前后护士工作满意度的调查 ★整体护理观念在临床带教中的实践 ★基础护理质量控制经验与体会 ★基础护理新技术、新业务的进展 ★护理记录书写中应注意的法律问题 ★中医“四诊”在病情观察中的作用与体会 ★中西医结合开展健康教育的实施与效果评价 ★护理教育管理的内容、特点探讨 ★高等护理临床教学管理的创新 ★护理教学评价的方法、内容、范围的探讨 ★“知情同意”的伦理与法律上争论问题的研究 ★护理心理的研究进展 ★外科临床护理中的经济、伦理、法律问题 ★外科病房陪护人员的管理 ★护理人员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调查 ★糖尿病患者住院费用分析 ★白细胞清除术辅助治疗高白细胞白血病的观察与护理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不同换血速度与胆红素下降速度的关系★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患者护理费用分析 ★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发展 ★新的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方式调查分析 ★爱护佳外科洗手液和快速无水消毒液手部皮肤消毒效果的观察

催化剂论文

负载型金催化剂的研究及应用 化工07-3 张波 摘要讨论了有关金属催化剂的相关知识并着重介绍了负载型金催化剂的发展、常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金催化剂的性能,展望了金催化剂的前景。 关键词负载型金催化剂制备性能应用 Supported Gold Catalysts for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chemicial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class of 073 zhangbo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metal catalyst-related knowledge and highlights the development of supported gold catalysts, commonly used preparation methods and application of the performance of gold catalysts and looking forward to the prospect of the gold catalyst. Key words supported gold catalyst preparation, performance, application 1金属催化剂的概述 存在少量就能显着加速反应而不改变反应的总标准吉布斯函数变的物质称为该反应的催化剂。金属催化剂是一类重要的工业催化剂。主要包括块状催化剂,如电解银催化剂、融铁催化剂、铂网催化剂等;分散或者负载型的金属催化剂,如Pt-Re/-Al2O3重整催化剂,Ni/Al2O3加氢催化剂等。?几乎所有的金属催化剂都是过渡金属,这与金属的结构、表面化学键有关。金属适合于作哪种类型的催化剂,要看其对反应物的相容性。发生催化反应时,催化剂与反应物要相互作用。除表面外,不深入到体内,此即相容性。如过渡金属是很好的加氢、脱氢催化剂,因为H2很容易在其表面吸附,反应不进行到表层以下。但只有“贵金属”(Pd、Pt,也有Ag)可作氧化反应催化剂,因为它们在相应温度下能抗拒氧化。 2金催化剂的发展 金一直被认为是化学惰性最高的金属[1] ,由于其化学惰性和难于高分散,一般不被用来作为催化剂。但是到80年代,Haruta 发现担载在过渡金属氧化物上的金催化剂,不仅对CO 低温氧化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而且还具有良好的抗水性、稳定性和湿度增强效应[2 ,3 ] , 另一方面, 作为一种贵金属催化剂, 金催化剂具有商业化的经济优势,致使人们对其催

工业催化期末复习题

工业催化期末复习题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第二章催化作用与催化剂 电子型助催化剂的作用:改变主催化剂的电子结构,促进催化活性及选择性。金属的催化活性与其表面电子授受能力有关。具有空余成键轨道的金属,对电子有强的吸引力,吸附能力的强弱是与催化活性紧密相联的 在合成氨用的铁催化剂中,由于Fe是过渡元素,有空的d轨道可以接受电子,故在Fe-Al2O3中加入K2O后,后者起电子授体作用,把电子传给Fe,使Fe原子的电子密度增加,提高其活性,K2O是电子型的助催化剂 第三章吸附与多相催化 1简述多相催化反应的步骤 包括五个连续的步骤。

(1)反应物分子从气流中向催化剂表面和孔内扩散; (2)反应物分子在催化剂表面上吸附; (3)被吸附的反应物分子在催化剂表面上相互作用或与气相分子作用进行化学反应; (4)反应产物自催化剂表面脱附; (5)反应产物离开催化剂表面向催化剂周围的介质扩散。 上述步骤中的第(1)和(5)为反应物、产物的扩散过程。属于传质过程。第(2)、(3)、(4)步均属于在表面进行的化学过程,与催化剂的表面结构、性质和反应条件有关,也叫做化学动力学过程 2外扩散与内扩散的区别 外扩散:反应物分子从流体体相通过吸附在气、固边界层的静止气膜(或液膜)达到颗粒外表面,或者产物分子从颗粒外表面通过静止层进入流体体相的过程,称为外扩散过程。 内扩散:反应物分子从颗粒外表面扩散进入到颗粒孔隙内部,或者产物分子从孔隙内部扩散到颗粒外表面的过程,称为内扩散过程。 为充分发挥催化剂作用,应尽量消除扩散过程的影响 外扩散阻力:气固(或液固)边界的静止层。 消除方法:提高空速 内扩散阻力:催化剂颗粒孔隙内径和长度. 消除方法:减小催化剂颗粒大小,增大催化剂孔隙直径 3解离吸附的Langmuir等温式的推导过程

MBA毕业论文参考选题大全

★服务行业收益管理的定量分析 ★随机服务系统的量化分析与优化设计 ★重组过程中的企业价值问题研究 ★企业并购中的企业价值问题研究 ★管理层收购与企业资本保全 ★市盈余的决定因素及其估算问题 ★市盈余在首次上市发行公司股票价值中的估算作用 ★市场价格与账面价值关系及其对实际投资的作用 ★学习型企业的构建研究 ★(结合企业实际的)人力资源管理专题研究 ★基于企业核心能力的企业文化研究 ★(项目管理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企业核心员工的激励机制研究 ★集团对子公司(或分公司)的绩效管理研究 ★服务行业(如:电信,银行,零售,IT等)营销战略研究 ★制造行业(如:钢铁,汽车,石化等)渠道战略与建设研究 ★企业营销能力与营销绩效研究 ★客户满意与客户关系管理研究 ★信息技术与企业流程再造/协同商务研究 ★信息技术与企业供应链/价值链管理研究 ★中国企业战略转型研究 ★中国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构建 ★中国企业国际化问题研究 ★企业战略联盟问题研究 ★企业并购中的文化整合问题研究 ★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研究 ★顾客资源的确认与计量研究 ★品牌资产的价值提升策略分析 ★人力资源参与剩余权益分享的问题研究 ★企业盈余管理策略与效应分析 ★现代企业成本管理新策略(就某一种创新方法进行分析,比如流程改进与成本控制等) ★企业信用管理策略 ★转型时期的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 ★关系营销的适应性与本土化研究 ★服务型企业的体验式营销案例研究 ★企业营销危机的预防与处理研究 ★服务型企业的客户关系管理研究 ★政府公共服务营销实证研究 ★企业经营危机识别系统及企业发展战略再造研究 ★企业文化优劣识别系统及改造实证研究 ★绿色GDP指标体系及测度方法研究 ★基于不同消费群体的消费差异实证分析 ★企业信誉与经营者信誉相关关系实证分析 ★企业R&D指标评价体系研究

工业催化-课程小论文(精)

重庆科技学院 《工业催化》课程小论文 题目 Ag基催化剂 院 (系化学化工学院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冯建 2013年 5 月 10 日 Ag 基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摘要:本文主要叙述 Ag 基催化剂的发展概述、催化剂作用机理、制备方法和进展。重点对银作为催化剂的催化机理和 Ag 催化剂的制备。 Ag 是一种历史悠久、应用广泛的催化剂 , 近几十年来 , 在制备、表征和改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 大大加深了对其物理性质和制备机理的了解。 关键词:Ag ,发展历史,机理,制备,发展 1 Ag催化剂发展概述 1.1 Ag催化剂的发展历史 自从 1835年 Berzelius 提出催化作用概念后,催化学不断获得发展。最早用 Ag 作为乙烯环氧化反应催化剂的是 Lefort ,其时是 1931年 [1]。在此之前的研究者用多种组分作为乙烯环氧化反应的催化剂,唯有 Ag 对乙烯环氧化的催化效果最佳,至今 Ag 仍是乙烯环氧化反应催化剂中的主要组分。 在选定 Ag 作为乙烯环氧化反应催化剂的主要成分后,要提高环氧乙烷生成的选择性,必须对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和载体、助催化剂的添加、反应原料气的配比等

诸多方面进行探索研究。早期的 Ag 催化剂采用陶瓷载体,粘结法制备的陶瓷载体,由于其比表面积较小,制得的催化剂选择性、稳定性均不理想;后期 Ag 催化剂采用具有较佳孔结构和比表面积的氧化铝作为载体,使催化剂选择性的提高有了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 Ag 是催化剂的主要成分,在催化剂中加入助催化剂可使催化剂的性能有效提高。在 Ag 催化剂助催化剂的研究历史中, 研究较早较多的是 Se 助催化剂的性能。在随后的研究中, Se 的同族元素碱金属及碱土金属、稀土金属、卤素及其他金属都显示出较好的助催性能。广义的研究表明, 元素周期表中的所有元素都有助催性能,其中钙、钡、 Se 等是首选的助催剂元素。助催剂的组成成分及其在催化剂中的含量等是 Ag 催化剂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十年的研究表明,助催化剂的添加时改进 Ag 催化剂性能最有效的途径。其他可用作助催剂的金属有贵金属以及金属铊、钼、钨等。 Ag 催化剂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制备过程及其载体决定的。如载体的孔结构、磨耗率等影响其失活时间及其寿命,目前大部分工业用 Ag 催化剂使用寿 命在 3-5年之间,少数催化剂使用寿命大于或小于这个年限。 1.2 Ag催化剂的生产发展概况 Ag 催化剂已是工业化生产环氧乙烷的主要催化剂。在当今世界上 Ag 催化剂生产的主要厂家是英国壳牌公司(Shell 、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UCC 、美国科学设计公司(SD 、日本触媒化学株式会社(NSKK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燕山分公司, 其中 Shell 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 Ag 催化剂生产厂家, 其 Ag 催化剂产量达世界 Ag 催化剂总产量的一半以上。生产工艺方面,氧气法乙烯直接氧化生产环氧乙烷已是主导工艺 [2、 3]。 2 Ag催化剂的催化作用机理

基于plc的个毕业论文题目

基于p l c的个毕业论文题 目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1.基于F X2N-48M R P L C的交通灯控制 2.西门子PLC控制的四层电梯毕业设计论文 3.PLC电梯控制毕业论文 4.基于plc的五层电梯控制 5.松下PLC控制的五层电梯设计 6.基于PLC控制的立体车库系统设计 7.PLC控制的花样喷泉 8.三菱PLC控制的花样喷泉系统 9.PLC控制的抢答器设计 10.世纪星组态PLC控制的交通灯系统 11.X62W型卧式万能铣床设计 12.四路抢答器PLC控制 13.PLC控制类毕业设计论文 14.铁路与公路交叉口护栏自动控制系统 15.基于PLC的机械手自动操作系统 16.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 17.基于机械手分选大小球的自动控制 18.基于PLC控制的作息时间控制系统 19.变频恒压供水控制系统 20.PLC在电网备用自动投入中的应用 21.PLC在变电站变压器自动化中的应用 22.FX2系列PCL五层电梯控制系统 23.PLC控制的自动售货机毕业设计论文 24.双恒压供水西门子PLC毕业设计 25.交流变频调速PLC控制电梯系统设计毕业论文 26.基于PLC的三层电梯控制系统设计 27.PLC控制自动门的课程设计 28.PLC控制锅炉输煤系统 29.PLC控制变频调速五层电梯系统设计 30.机械手PLC控制设计 31.基于PLC的组合机床控制系统设计 32.PLC在改造z-3040型摇臂钻床中的应用 33.超高压水射流机器人切割系统电气控制设计 34.PLC在数控技术中进给系统的开发中的应用 35.PLC在船用牵引控制系统开发中的应用 36.智能组合秤控制系统设计 37.S7-200PLC在数控车床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38.自动送料装车系统PLC控制设计 39.三菱PLC在五层电梯控制中的应用 40.PLC在交流双速电梯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工业催化试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 分,共10 分) 1.为催化剂提供有效的表面和适宜孔结构的是() A.活性组分B.载体 C.助剂D.助催化剂 2.BET等温式属于五种吸附等温线中的类型() A.I B.II C.III D.IV 3.能给出质子的称为() A.B酸B.B碱 C.L酸D.L碱 4.工业上氧化乙烯制环氧乙烷的催化剂是() A.Cu/γ-Al2O3B.Ag/α-Al2O3 C.Ag/γ-Al2O3D.Ni/γ-Al2O3 5.所有金属催化剂几乎都是过渡金属,主要是因为它们______()A.易失去电子B.易得到电子 C.易强烈吸附反应物D.有着d电子结构6.X型分子筛最大孔径约为() A.0.4nm B.0.6nm C.0.7nm D.0.8nm 7.金属在载体上的细微程度用() A.分散度表示B.单层分布表示 C.粒度表示D.比表面表示8.Ziegler-Natta催化属于() A.酸催化B.金属催化 C.金属氧化物催化D.络合催化 9.下面属于n型半导体的是() A.ZnO B.NiO C.Cu2O D.CuO 10.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电化学装置称为() A.燃料电池B.蓄电池 C.发电机D.燃烧反应器 二、填空题(每空1 分,共10 分) 11.一种良好的工业实用催化剂,应该具有三方面的要求,即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12.能给出电子对的固体称为L碱。 13.对固体表面酸的描述包括酸的类型、酸强度和酸量。 14.吸附的逆过程称为脱附。 15.在分子筛结构中,相邻的四面体由氧桥联结成环。 16.研究金属化学键的理论有能带理论、价键理论和配位场理论。 17.Cu的加入使Ni的d带空穴变少。 18.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中直接承担氧化功能的是晶格氧。

市场营销专业毕业论文题目选题(汇总)

市场营销专业毕业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1. 当前××企业营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选某一个行业写,行业企业根据兴趣自定) 2.当前我国企业的营销腐败及对策分析 3.我国企业营销策划的困境及对策分析 4.体验经济时代的消费需求及营销策略分析 5.体验营销与冲动性购买行为的关系分析 6.体验营销在旅游业中的应用分析 7.论客户关系管理在企业营销管理中的应用 8.中小企业实施客户关系管理的误区与对策分析 9.顾客满意度与顾客忠诚度的关系分析——以XX行业为例 10.基于消费者心理的中国奢侈品营销策略分析 11.基于大学生购买行为的校园营销策略分析 12.论参考群体对消费者品牌忠诚的影响 13. 14.试企业社会责任对品牌价值的影响 15.论企业社会责任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 16.品牌危机的成因及对策分析 17.论品牌危机事件对品牌资产的影响 18.论网络环境下的企业品牌危机管理 19.品牌危机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关系分析 20.品牌定位的失误与对策分析——以XX品牌为例 21.品牌扩展策略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以XX品牌为例 22.基于顾客价值的品牌传播策略分析 23.我国中小企业实施品牌营销策略分析 24.我国企业品牌营销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25.试论“差异化策略”在中小企业营销中的运用 26.论中小企业如何获取分销渠道的竞争优势 27.论市场营销渠道的冲突与管理 28.农产品营销渠道优化策略分析

29.试论网络时代分销渠道的有效管理与创新策略 30.销售渠道中的窜货问题分析 31.论产品直销的利与弊 32.我国名人促销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33.公共关系在国际市场营销中的应用分析 34.广告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35.关于事件营销及其应用策略的探讨——以XX企业为例 36.网络消费者行为特征及营销策略分析 37.终端消费者对网络营销信任度问题分析 38.奢侈品的网络营销渠道建设分析 39.微博的营销价值及其利用策略分析 40.网络口碑营销的商业应用价值探索 41.网络环境下企业创名牌的营销策略分析 42.网络信息环境下的顾客忠诚管理分析 43.论当前我国中小企业网络营销的策略选择 44.中国××企业网络营销发展的现状与对策分析(选某一个行业写,行业企业根据兴趣自定) 45.试论电子商务发展与中国企业营销策略的变革 46.试电子商务环境下市场营销网络的构建 47.绿色贸易壁垒下我国企业绿色营销问题分析 48.全球绿色营销趋势下我国企业的营销策略分析 49.制约我国企业开展绿色营销的深层原因及其对策研究 50.我国企业绿色营销理念及实践分析 51.论企业绿色营销与社会持续发展的关系 52.试论“知识营销”对企业营销管理的影响 53.“定制营销”理念的前瞻及潜力分析 54.权力营销及其在中国市场的应用分析 55.跨文化营销进入策略分析 56.如何开展文化营销——以XX行业(或企业)为例 57.用服务“粘住”你的顾客——以××行业(或企业)为例

工业催化学习心得

得分:_______ 南京林业大学 研究生课程论文2014~2015 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号:PD02013 课程名称:工业催化 论文题目:学习心得 学科专业:化学工程 学号:8143130 姓名:曹晓琴 任课教师:朱新宝 二○一四年十二月

工业催化学习心得 催化剂是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组成、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的元素或化合物。它是影响化学反应的重要媒介物,也是开发许多化工产品生产的关键。在学这门课之前,我所对催化剂的认识仅仅来自于有机化学或精细有机合成等课程,但是从这些课程中认识到关于催化剂的知识少之又少。可以说以前对催化剂的了解仅是来自于它的定义,对于其它方面的知识完全处于空白状态。 自从上了朱老师的工业催化这门课,我学到了以前没有接触到的关于催化剂的知识,并系统的了解了催化剂从制备到最终投入到工业生产的过程。因此通过朱老师的讲解,加深了我对催化剂的进一步了解,丰富了我的知识面。 1工业催化的主要内容 朱老师把工业催化的主要内容分成了十三章,主要是从催化剂的发展史及应用;催化剂的组成及其作用原理;催化剂的种类及对应的催化作用;催化剂的设计、制备及其新技术的开创;催化剂的性能评价与测试方法;催化剂的失活、再生和安全使用这几个方面向我们传授了关于催化剂的知识。 第一章主要讲了催化剂的发展及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通过这章的学习我们可以知道催化剂与能源和材料密切相关,每年全球对催化剂的需求量在持续上升。目前现代化学工业、石油加工工业、食品工业及其他一些工业部门中都涉及了催化剂的使用,可以说催化剂在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第二章、第三章和第六章主要叙述了催化剂是由活性组分、载体和助催化剂组成,在介绍它们的同时,也阐述了它们在化学反应中对应的主要功能。在第二章中强调了催化剂的特性即对一些反应具有专一性以及根据不同方面对催化剂的分类。催化剂在热力学化学反应中只能加速反应趋于平衡但是不能改变平衡位置。于此同时分析指出,一种良好的工业催化剂,应该具有三个方面的基本要求,即活性、选择性、稳定性。由于非均相催化较之均相催化在工业应用中要普遍得多,而非均相催化又是吸附作用为前提的,故第三章介绍了固体催化剂的结

毕业论文题目汇总

好的论文题目既是研究的方向,也是一个新的学习领域。你会像一叶小舟,尽情游弋在知识的海洋中。 确定选题 写论文,首先要有选题。我们要从当前英语教学实践中亟待解决的和对英语教学改革实践起指导作用的问题中确定选题。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应该让读者一看题目就能洞察出文章的内容范围。感受深则写之顺,驾轻就熟,容易出成果。 (1)选题要新颖 创新是论文的生命线。尽量写别人未总结过的东西,要有创造性、新颖性,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以爆“冷门”,增强发表的命中率。选题要新颖,就要把握时代的脉搏,关注学科教学改革的动态。捕捉、探讨本学科的信息,以科学性为前提,言他人所未言,发他人所未见,示读者所未知,不是一味地标新立异。 新颖性还指选题的写作角度新、立意新,别人写过的老题目,如兴趣教学、课文教学等,我们可以从新的角度去写,另辟蹊径,写出自己新的经验、观点,写出自己的真知灼见,只要能予人以新的启示,同样能取胜。 (2)从小处着眼 大题目的论文并非不能写,但题目过大,会不着边际,捉襟见肘,往往要说的东西太多,结果是什么也讲不深道不透,两、三千字无法包容其内涵。从小处着眼,把题域缩小一些,使题目变得具体、实在,有利于作者更集中、深入地搜集材料、出示论据,写起来得心应手,做到“小题大作”,从而给读者更多有益的东西。 在取得一定的写作经验之后,一旦有大的选题而且有迫切的写作欲望,我们同样可以着手撰写。 以下是从网络上搜集到的题目,供大家参考: Some basic consideration of style English by Newspaper English Personal Pronouns: a Preliminary Textual Analysis 语言教学类 如何有效地进行初中/高中阅读教学 合作学习在中学英语学习中的应用

工业催化试卷及答案

班级 学 号 姓 名 装 订 纸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1.为催化剂提供有效的表面和适宜孔结构的是( ) A .活性组分 B .载体 C .助剂 D .助催化剂 2.BET 等温式属于五种吸附等温线中的类型( ) A .I B .II C .III D .IV 3.能给出质子的称为( ) A .B 酸 B .B 碱 C .L 酸 D .L 碱 4.工业上氧化乙烯制环氧乙烷的催化剂是( ) A .Cu/γ-Al 2O 3 B .Ag/α-Al 2O 3 C .Ag/γ-Al 2O 3 D .Ni/γ-Al 2O 3 5.所有金属催化剂几乎都是过渡金属,主要是因为它们______( ) A .易失去电子 B .易得到电子 C .易强烈吸附反应物 D .有着d 电子结构 6.X 型分子筛最大孔径约为( ) A .0.4nm B .0.6nm C .0.7nm D .0.8nm 7.金属在载体上的细微程度用( ) A .分散度表示 B .单层分布表示 C .粒度表示 D .比表面表示 8.Ziegler-Natta 催化属于( ) A .酸催化 B .金属催化 C .金属氧化物催化 D .络合催化 9.下面属于n 型半导体的是( ) A .ZnO B .NiO C .Cu 2O D .CuO 10.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电化学装置称为( ) A .燃料电池 B .蓄电池 C .发电机 D .燃烧反应器 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0 分) 11.一种良好的工业实用催化剂,应该具有三方面的要求,即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 12.能给出电子对的固体称为L 碱。 13.对固体表面酸的描述包括酸的类型、酸强度和酸量。 14.吸附的逆过程称为 脱附 。 15.在分子筛结构中,相邻的四面体由氧桥 联结成环。 16.研究金属化学键的理论有 能带理论 、价键理论和配位场理论。 17.Cu 的加入使Ni 的d 带空穴 变少 。 18.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中直接承担氧化功能的是 晶格氧 。 19.三效催化剂中Pt 能有效的促进 一氧化碳 和HC 的催化氧化。 20.催化剂的活性随时间的变化分为成熟期、稳定期和 衰老期 。 三、判断改错,在题后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 改正。(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21.对于工业催化剂来说,活性越高越好。 (f) 22.有机物的乙酰化要用L 酸位催化。( t ) 23.X 型和Y 型分子筛的结构是一样的。( f ) 24.择形催化是分子筛的主要特征。( t ) 25.金属的禁带宽度很大。 ( f ) ( )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 26.催化剂 凡能加速化学反应趋向平衡,而在反应前后其化学组成和数量不发生变化的物质。

工业催化论文

工业催化论文 国内催化裂化催化剂技术的新进展 班级:化工1101; 学号:111304116; 姓名:刘力

摘要 通过叙述催化裂化催化剂的发展历史以及对国内外催化裂化催化剂的举例,简单阐述了近年来国外催化裂化催化剂的发展水平以及所达到的裂解效果,其中渣油催化裂化技术的发展主要有IsoCat 工艺和CCET技术,国外重油转化催化剂技术新进展主要包括国外Crace Davison、Albemarle、Engelhard这三家巨头公司所研究的产品的介绍。以及国内与国外催化裂化催化剂技术的对比,对比较结果的分析与总结。关键词:催化裂化;炼油催化剂;催化剂 一、催化裂化催化剂发展 21纪以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发展,在大量使用石油产品的同时,其环保意识也在不断地增强,环保立法也不断完善,继而推动了清洁燃料的生产。随着对轻质油品特别是对汽油需求量的增加,催化裂化无论是加工能力、装置规模,还是工艺技术均以较高的速度发展起来,其中催化裂化催化剂在催化裂化中的使用决定了催化裂化装置的生产水平。 催化剂是一种能影响化学反应速度,但其本身并不因化学反应的结果而消耗,也不会改变反应的最终热力学平衡位置的物质。在工业催化裂化装置中,催化剂不仅对处理能力、产品分布和产品质量起着主要影响,而且对生产成本也有着重要影响。催化剂的发展可以促进催化裂化工艺技术的发展,如分子筛催化剂的出现促进了催化裂化工艺的重大变革,提升管催化裂化工艺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开发成功的。 催化裂化催化剂自1936年问世以来已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主要有天然白土催化剂、全合成硅酸铝催化剂、半合成硅酸铝催化剂和分子筛催化剂等发展阶段。最早的催化剂取自天然白土如高岭土等。全合成硅酸铝催化剂由硅酸钠、硅酸铝、氢氧化镁等原料组成,由于无晶体结构,因此也称为无定形硅酸铝催化剂。较早使用的催化剂中Al2O3含量为10%~13%,称为低铝硅酸铝催化剂。后期又出现了Al2O3含量为24%~26%的高铝硅酸铝催化剂,以满足市场要求。半合成硅酸铝催化剂结合了全合成硅酸铝催化剂和天然白土催化剂的优点,其中的合成硅酸铝成分,改进了催化剂的化学选择性,天然成分改善了催化剂的不稳定性,提高了催化剂的抗老化和抗失活能力,同时还降低了生产成本。分子筛裂化催化剂的出现,

本科毕业论文题目汇总表

西安财经学院2011届本科毕业论文题目汇总表 二级学院:文法学院外语系 序号姓名学生学号专业及班级论文题目论文来源 论文性质 (理论性/ 应用性) 指导教 师姓名 职称研究方向01 张小希0703090124英本0701 On Pragmatic Failure in Translation of Public Sig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sian Games 自选应用性郭英副教授 语言学、英 语教学02 张磊0703090406英本0704 The Features of Interlanguage And English Teaching In Middle School 自选应用性郭英副教授 语言学、英 语教学 03 吕菲0703090212英本0702 A Comparative Study on Face Theory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自选应用性郭英副教授 语言学、英 语教学04 王梦佳0703090423英本0704 A Study on Chinglish based on Asian Games 自选应用性郭英副教授 语言学、英 语教学05 窦妍0703090416英本0704On Different views of female mate choice 自选应用性郭英副教授 语言学、英 语教学06 延彩娥0703090418英本0704On Translation of Brand Names 自选应用性郭英副教授 语言学、英 语教学07 蒋晶晶0703090318英本0703 On French Revolution in the Perspective of the Novel of Tale of Two Cities 自选应用性郭英副教授 语言学、英 语教学08 张菲菲0703090415英本0704On the Symbolism in Harry Portter and the Goblet of Fire 自选应用性鞠宁副教授 英美文学、 英语教学09 陈伯阳0703090401英本0704Bridge between writer and reader---------Analysis of 自选应用性鞠宁副教授英美文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