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7月整理)浙大材料科学基础课件part4.doc

(2020年7月整理)浙大材料科学基础课件part4.doc

(2020年7月整理)浙大材料科学基础课件part4.doc
(2020年7月整理)浙大材料科学基础课件part4.doc

化合物形成与电负性关系:两元素电负性差别很小,键合为非极性共价键或金属键;电负性差别增加,键合极性增加,倾向于离子性键合。

(纯共价键合)Si→MgS→NaCl(离子键合)两头是极端

(强极性特征)HF→HCl→HBr→HI(弱极性特征)

大多数实际材料键合特点:几种键合形式同时存在。以图1-27键型四面体表示

二、晶体中的键型

晶体是具有空间格子构造的固体。晶体中的质点(离子、原子或分子)在空间的排列必须具有一定的结合作用力,才能保证它们在晶体内固定在一定的位置上作有规则的排列。

化学键:质点间必须有结合力,才能保证规则排列。原子和原子通过化学结合力产生了结合,一般称形成了化学键

化学键(一次键或基本键)种类:典型的化学键有三种: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

分子键(范氏键)、氢键:已形成一次键的分子等之间的结合。(一)金属结合(金属键)

金属键(晶体)特点:原子团聚形成;电负性很小;吸引力相当弱;

电子“共有化”(价电子几乎自由、被共用),如图1-28,无方向要求

成键、强度及轨道(关系):电子气和正离子实间库仑作用成键(电

子气密度越大,库仑作用越强,直至与斥力平衡);仅有s-轨道时键很弱,如(Na-Na ,Ca-Ca ,…),具有混合轨道(s-d 或s-p 轨道)时,如(Fe-Fe ,Cr-Cr ,…),键很强

金属键形成的条件:5.0

(二)离子结合(离子键)

离子键(晶体)特点:负电荷原子排列,正电荷原子排列其周围允

许空间;有价电子转移;金属原子最外层价电子给予非金属原子,如 图1-29;正负离子相间排列

成键、强度:相反电荷间 静电力,静电力满足Coulomb's law ,与

两离子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离子键形成的条件:两具有大电负性差的原子间形成,以离子为结

合单元。

(三)共价结合(共价键)

共价键(晶体)特点:两个原子各贡献一价电子共用(自旋相反),如 图

1-30;原子排列可有方向性

成键、强度:对电子作用(吸引)力

共价键形成的条件:(伴电负性升高且基本相同的对电子强烈吸引)

形成的分子对称,无明显偶极矩:

)%12(7.0离子性<-=?b a X X X ;(有完全不同的对电子的吸

引能力)形成的分子非对称,有极性且具偶极矩:7.17.0

(四)范德瓦耳斯结合(分子间键)

范键(晶体)特点:原子或共用电子间无电子转移,原子或分子基本

保持原电子结构

范键形成条件:成键不涉及电负性,由自然偶极化成键,在所有固

体中这种键或多或少都会有。在原具稳定电子结构的原子及分子间起主要作用,

电偶极矩产生与感应:见 图1-31热振动或电磁振动→无序波动→

核周围电子云畸变→电子壳层非对称移动→动态偶极→偶极之间的相互作用→弱吸引力

成键、强度:性质上是静电力,很弱

(五)氢键

氢键(晶体)特点:发生于某些高电负性原子(Cl 、N 、O 或F)共价键

合着氢的极性分子之间,具有方向性

氢键键合原理:高电负性原子吸引电子比氢强→负电荷中心比正电

荷中心更靠近电负性原子→分子中的共价键合具有极性→由于氢的唯一的电子已被共用于共价键中,所以在一个分子内的氢原子与另一个分子内的电负性原子之间存在着很强的静电引力(即氢键)。氢键也是一种分子键,如水

三、结合能和结合力

原子结合为晶体的原因:原子结合起来后,体系能量降低 结合能:分散原子结合成晶体过程中,释放出的能量V

原子间的吸引与排斥:吸引是长程力,源自异性电荷库仑引力,远

距离时起主要作用;排斥是短程力,源自同性电荷间的库仑力和原子实周围电子气相互重叠引起的排斥,十分接近时起主要作用。

吸引能:如果异性电荷相距r ,则静电吸引能V a 为:r

e V a 2

-=

对离子晶体:r

e Z Z V a 2

21-=

总体上:n a r

a V -

= 排斥能:m

r

r b V =

总能量:V=V a +V r

吸引力:依赖于键的类型而不同,总体上有:1+=n a

r a

F

排斥力:对于所有固体都相同,玻恩定义:1

1

+-∝m r r

F 净作用力:1

1++-=+=m n r a r

b

r a F F F 式中a 、b 、m 及n 均为常数,且m>n

从 图1-32吸引与排斥能关系分析→可见较远处引力为主,近处斥力

占优,平衡时作用力为零

四、原子半径

单个原子或离子半径:假设其为球形时的相应尺寸。如Bohr Model

但实际有两方面不足:1、外层电子轨道没有确定的界限且电子密度只有在无穷远处才为零;2、两个以上原子的分子中,很难假设原子或离子是球形。

原子半径:定义为两个原子键长的一半,随不同的键型而不同对给定的元素,原子半径的大小与键的性质直接相关:氧的范、离子及共价半径分别是1.66、1.40和0.68A。

范德瓦耳斯半径:(有范德瓦耳斯键的)隋性气体元素的晶体中原子间范德瓦耳斯键长的一半

共价半径:具相同原子(如H2、N2、O2和F2)的双原子分子中两个原子间共价键长的一半

离子半径:由于离子可考虑成去掉价电子的硬球,两个离子的中心距离(即键长)有:r0=r c+r a通过借助标准离子如氧(O2-)或氟(F-)进行计算而得到

金属半径:与离子半径类似处理,由于无正负离子之分,所以是键长的一半

§1-3典型晶体结构

了解和熟悉材料的基本和典型结构,对研究和探索材料的本质具有重要意义。本节内容将对材料结构的基本关系和各类材料的典型结构进行详细介绍。

一、金属晶体

金属晶体(键合)特点:电子为整个晶体共用,无方向性,形成对称离子,利于密集的有序堆积,所以形成高度对称、紧密排列的晶体结构。理想情况下,晶体中堆积离子可认为是“硬球”(一)晶体中的原子排列及典型金属晶体结构

最典型结构:面心立方(Al)、体心立方(A2)和密排六方结构(A3)如图1-33(及动画演示1、2、3),图1-34(及动画演示1、2、3、

4、5),图1-35

堆积特征:面心立方和密排六方中,每个原子和最近邻的原子间都相切;体心立方中,体心原子与顶角八原子相切,八个顶角原子互不相切

密排面:原子密排程度最高的晶面。是密排六方的{0001}和面心立方的{111}见图1-36

密排面上原子排列方式:ABAB…(或ACAC…)的顺序堆垛,是密排六方(密排六方2);ABCABC…的顺序堆垛,是面心立方。

见图1-37、图1-38

晶格常数与原子半径的关系:

面心立方结构(a=b=c):R

2=

a4

体心立方结构(a=b=c):R

3=

a4

密排六方结构(a=b≠c):a=2R

一些重要金属的点阵常数:见表1- 7

表1- 7 一些重要金属的点阵常数

室温下金属的晶体结构:见图1-39

(二)晶体中原子间的间隙

金属晶体中存在着很多间隙。对金属的性能、扩散等都有重要影响八面体间隙:六个原子之间的间隙

四面体间隙:四个原子之间的间隙

不同晶体结构中的间隙:面立方图1-40及四面体和八面体间隙位置演示,体立方图1-41及四面体和八面体间隙位置演示,密排六方图1-42

配位数:每个原子周围最近邻且等距的原子的数目A1——12配位,A2——8配位,A3——12配位

致密度:原子体积与晶胞体积之比。K=nv/V,A1——0.74,A2——0.68,A3——0.74

间隙及表述:以r B/r A描述间隙。其中金属原子半径为r A,间隙半径

为r B如图1-43和表1- 8

表1- 8 三类典型晶体中的间隙

二、共价晶体

共价键合特点:方向性,堆积效率较低

典型结构:单晶硅(金刚石、低于室温时的C、Ge、Sn)结构称金刚石立方结构(骨架状,四原子近邻),如图1-44晶胞和三维

网络结构,实际为二个FCC套构而成;As、Sb、Bi结晶成

层状结构(片状,三原子近邻)如图1-45;S、Se、Te螺旋链

结构(两原子近邻键合)如图1-46

成键强度:金刚石结构成键强;层状结构层内强,层间弱;链结构链内共价键,链间分子键

其它重要结构:闪锌矿(面心立方ZnS,两套面心错位(1/4 1/4 1/4),图1-47(S在面心格点上和Zn在面心格点上)和以[ZnS4]四面体

表示的结构图图1-48)和纤锌矿(六方ZnS,两套简六方错

位(0 0 5/8),图1-50和以以[ZnS4]四面体表示的结构图图

1-51),有极性共价键,是共价晶体的两种典型结构

方石英结构:共价晶体SiO2的一种变体,立方ZnS结构,如图1-49

和动画1, 动画2

鳞石英结构:共价晶体SiO2的一种变体,六方ZnS结构,如图1-52三、离子晶体

(一)离子堆积与泡林规则

离子键合特性:不具方向性,

离子晶体结构:负离子规则地在空间密堆积;正离子有规律地分布在空隙中堆积条件:负离子之间不重叠,但又与中心的正离子相接触。

堆积形式:堆积形式(配位数等)由离子具有的电荷数(正离子倾向于由尽

可能多的负离子包围它)和离子的相对大小((r

C )与(r

A

)之比)决定

最常见的负离子三维密堆积和前述的金属原子晶体中等大球体密堆积相同或相似,甚至更简单

负离子配位多面体:以正离子为中心,将周围最近邻配置的各负离子的中心连起来形成的多面体,负离子配位多面体的形状如图1-53所示正离子配位数:配置于正离子周围的负离子数

三者之间关系:

表1- 9 正、负离子半径比,正离子配位数和配位多面体形之间的关系

注:这里只是正离子配位数,负离子配位数要由泡林规则计算得到。

形成晶体结构的泡林规则:

第一规则:围绕每一个正离子,负离子的排列是多面体的各顶角位置;离子半径的总和决定于正、负离子间距;正离子配位数决定于正、负离子半径

比。

第二规则(静电价规则):结构中负离子所具有的电荷,被所有最邻近的(相互接触的)正离子联系于该负离子的静电价键所抵消。

一个阳离子贡献给它周围负离子配位体中一个阴离子的静电键强

EBS=Z/CN(阳离子电价/阳离子配位数)

第三规则(负离子配位多面体的共棱和共面规则):共棱数愈大,尤其是共面数愈大,则离子排列趋于愈不稳定。

第四规则:高电价和低配位数的正离子,有尽可能远离的趋向;其配位多面体尽可能互不联接。

第五规则(节约规则):相同的离子,在可能范围内,其周围的配位关系往往相同。即同一晶体中,不同组成的构造亚单元数趋于最少

(二)典型离子晶体结构分析

离子晶体表示:根据正、负离子的不同及根据正离子所含种类的多少,可以有A m X n、AB m X n等。(其中A、B表正离子,X为负

离子,下标m、n分别为对应分子式中正、负离子的个数)NaCl晶体:立方Fm3m,AX型,r Na+/r Cl-=0.54。NaCl晶体结构如图1-54所示,其立体结构图、立体晶胞体积图及原子阵点关系

图可以更清楚地了解NaCl的晶体结构。据第一规则Na和Cl

形成八面体配位;从第二规则,为了电价平衡,Cl-的周围必

须有六个Na+离子包围。结构由两套面心立方点阵组成BaTiO3晶体:假立方体,低温时斜方Fcmn,ABX3型。图1-55为BaTiO3结构图及立体图。

据第一规则,B处在四面体或八面体间隙中;

据第三规则,Ti离子的氧八面体共角堆积,其中Ti离子的八

面体配位(即氧八面体),如图1-56所示;

据第四规则,A必需仅被X全部包围(因为有二种阳离子);

由于Ba2+(1.35A)和O2-(1.36A)尺寸非常接近,A和X一起形成

密堆(A-X和A-X2即使满足A仅被X全部包围也不可能排成

最紧密堆积)。

CsCl晶体:立方Pm3m, AX型,r C/r A=0.933。图1-57是CsCl结构的立方晶胞及对应的立体图

据第一规则,预计正离子配位数8。是由两套简单立方点阵组

成体心立方结构,Cs+离子周围有八个排成立方的Cl-离子。尖晶石:立方Fd3m,AB2X4型,O2-作密堆排列。如图1-58 满足第二规则,O2-离子的两价负电被2/4价(∵[MgO4])的一

个Mg-O键与3/6价(∵[AlO6])的三个Al-O键抵消表1-10列出了典型晶体结构的分类。

表1- 10 以负离子堆积方式分组的简单离子晶体结构

四、硅酸盐晶体

硅酸盐是地表含量最丰富的材料,硅酸盐矿物是制造传统无机材料如陶瓷、玻璃、耐火材料的最基本原料。因此,了解硅酸盐的结构与结晶化学对应用硅酸盐是非常重要的。硅酸盐结构是多种多样的,如氧化硅具有多型性,典型的就是方石英(图1-49)和鳞石英(图1-52)。前者具有闪锌矿结构,后者则为纤锌矿结构,方石英的密度略比鳞石英高。其它硅酸盐矿物也都是在氧化硅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简单说,硅酸盐矿物是氧化硅中的Si被其它元素取代后的变体,具有不同的晶型结构。

(一)硅酸盐的分类

晶体结构的基本单元与连接方式:[SiO4]4-多面体,如图1-59示意。

满足第三规则,共顶连接

比较:SiO4、TiO6、CsCl8分别为共顶、共棱、共面,它们的比较给出于图1-60中。特征参数如表1-11

表1- 11 SiO

2, TiO

2

, CsCl连接多面体的特征参数

分类:据SiO2四面体的排列方式进行总体分类。可以有岛状、链状(单链及双链)、层状或三维骨架结构如图1-61所示

岛状硅酸盐结构:所有四面体间分离,并通过其它调节阳离子互连,每个四面体给出-4价电荷。

若阳离子的电价是m,每个Si所对应的调节阳离子数必须是4/m,即

X m+

4/m SiO

4

结构通式: R x+y Si z O n

典型例子:硅铍石(Be2SiO4)和锆英石(ZrSiO4)

结构(相关于化学式的)判据:

4

Si

Si

R

R

N

σ

(或

4

的数目

其它阳离子的电荷数

Si)

焦硅酸盐结构:每个四面体与邻近一个四面体相连,每个四面体给出-3价电

荷,判据式:

3

=∑

Si

Si

R

R

N

σ

单链硅酸盐结构:每个四面体与邻近两个四面体相连,每个四面体给出-2

价电荷,判据式:

2

=∑

Si

Si

R

R

N

σ

典型例子:顽辉火石(MgSiO3)和正铁硅酸盐(FeSiO3)

双链硅酸盐结构:

5.1

=∑

Si

Si

R

R

N

σ

层状硅酸盐结构:

0.1

=∑

Si

Si

R

R

N

σ

骨架状硅酸盐结构:

0.1

<∑

Si

Si

R

R

N

σ

影响实际硅酸盐晶体结构的其它因素:调节阳离子的电荷及配位数,O2-离子与阳离子的键合形式,以及阳离子或阴离子的同晶(类晶)取代。

同晶取代条件:

i.)离子(或原子)尺寸相差必须在15%以内

如:Na+可以取代Ca2+,但不能取代Ba2+

ii.)离子电荷差不易太大

如:Ca2+可取代Zr4+;Y3+可取代Zr4+,但Li+不能取代Zr4+或Si4+

iii.)

取代必须与现有配位数结构相容

Ca 2+→Zr 4+: CN=8

Fe 2+→Mg 2+:CN=6

Al 3+→Si 4+: CN=4

(二)硅酸盐矿物结构

岛状硅酸盐:

(i)

二价阳离子(Be 2+,Zn 2+,Mg 2+,Fe 2+,Ca 2+…)

通式:R 2+2SiO 4——矿物:硅铍石,橄榄石,Ca 正硅酸盐矿物 (ii)

三价阳离子(Al 3+…)

通式:R 3+2O 2-?SiO 4——矿物:铝硅酸盐 (iii) 四价阳离子(Zr 4+,Th 4+…)

通式:R 4+SiO 4—矿物:锆英石矿,其结构如 图1-62所示 (iv) 复合离子

通式:R 2+3R 3+2(SiO 4)3——矿物:柘榴石

通式:R 3+2(OH,F)2SiO 4 [Al 2(F 2)SiO 4或Al 2(F,OH)2SiO 4]—矿物:黄玉矿

考虑上述情况判据式为:4,≥-∑≠Si

F

OH Si

R R

N N σ

焦硅酸盐:每两个SiO 4四面体只存在一个桥氧, 结构特征:SiO 7为岛单元的硅酸盐。

镁方柱石,如 图1-63所示 判据式为:3,=-∑≠Si

F

OH Si

R R

N N σ

环状硅酸盐:每个硅氧四面体中有二个桥氧,

结构特征:以环为岛结构的硅酸盐。如 图1-64所示,五元环还没

发现。

斧石[Ca 3Al 2BSi 4O 15(OH)]:四元环硅酸盐,B 3+在这儿形成了三角形的(BO 3)3-单元,通常这个单元从(SiO 4)4-分离出来,起到了OH -离子的作用。 判据式为:23,,=--∑≠Si

F OH B B

Si R R

N N N σ

堇青石(Al 3Mg 2(Si 5Al)O 18):六元环硅酸盐,有一个硅氧四面体被AlO 45-替代,只有三个Al 3+用来中和Si 四面体的负电荷,同时Si 被Al 取代又增加了硅氧四面体的负电荷。

判据通式:

23)

(,)

(,),(,=---∑≠t Al Si t Al F OH B B

t Al Si R R

N N N N σ

链状硅酸盐:链之间通过调节阳离子相连接,典型表达式:AB(Si 2O 6)

或BSiO 3,

结构特征:A 位的阳离子有8配位,但一般没有离子填充,所以常

是空的,B 位则常被Fe 2+,Ni 2+,Li +,Al 3+阳离子占据,Si 可以有少量的被Fe 2+或Al 3+离子取代。 透辉石:单链,如 图1-65所示。

判据(同环状):

23)

(,)

(,),(,=---∑≠t Al Si t Al F OH B B

t Al Si R R

N N N N σ

单链与环状的区别:化学式中单链Si 的数量是1或2;环状是3以

透闪石:双链,每个硅氧四面体提供 1.5个负电荷,[R 23+R 52+(Si 8O 22)(OH)2]2,如 图1-66所示 判据:

5.13)

(,)

(,),(,=---∑≠t Al Si t Al F OH B B

t Al Si R R

N N N N σ

层状硅酸盐:每个四面体有一个非桥氧,OH -在六方氧环的中心。

这个四面体原始层通常与调节层水镁石(Mg(OH)2)和水铝矿(Al(OH)3)键合。

“原始层”(sheet)与“组合层”(layer)的区别:原始层(如 图1-67

所示)结构均一,原始层和相邻原始层间的结合模式可能不同(如A-B-A …);组合层可以是单一原始层也可以是多个不同类型的原始层所组成;组合层与相邻组合层间键合环境总相同(如[AB]-[AB]-[AB]…),。

层状硅酸盐分类:

1、具水镁石(Mg(OH)2)调节层称三八面体硅酸盐,∵全部八面体位被Mg 填;具水铝矿(Al(OH)3)调节层称二八面体硅酸盐,∵2/3八面体位被Al 填。

2、一个四面体原始层堆在八面体层上,称为单层硅酸盐;八面体层两侧都堆有原始四面体层,称为双层硅酸盐。

单层硅酸盐存在形式:常以细晶形式存在,如粘土矿高岭石[(OH)4Al2Si2O5]2,见图1-68所示,∵层间分子键、层内不同

原始层间产生应力;另一种具纤维性,如水合硅酸镁石棉

[(OH)4Mg3Si2O5]2,如图1-69所示,∵八面体中的Al3+(0.50A)

被Mg2+(0.65A)所取代,失配增大,通过层较大弯曲被接纳,

形成纤维(~100A),如图1-70所示

双层硅酸盐:夹层结构。层与层主要通过层间阳离子静电力键合,也是很弱的。

双层硅酸盐类型:

1、没有层间阳离子的夹层结构:层对称,其中OH-与Al3+但不与

Si4+键合,对补偿硅氧四面体的负电荷没有贡献。滑石和叶蜡

石,如图1-71所示。

2、含有层间阳离子:层内过剩取代(层内四面体位用Al3+离子

取代1/4Si4+离子,K+或Na+填入层间以平衡电荷,每单位Si4O10

单元有一过剩阴离子。),结构非电中性,蒙脱石和云母等

景观生态学考试重点复习课程

景观生态学考试重点

景观生态学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章 1、景观: 概念:狭义——在几十千米至几百千米范围内,由不同类型生态系统所组成的、具有重复性格局的异质性地理单元。 广义——包括出现在从微观到宏观不同尺度上的具有异质性或斑块性的空间单元。 美学概念: 地理学概念: 生态学概念: 2、景观有哪些基本特征?如何理解景观和景观要素之间联系与区别? 基本特征:空间异质性、功能一致性、地域性、可辨识性、可重复性等 ①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的异质性镶嵌;②地貌、植被、土地利用和人类居住格局的特别结构;③生态系统以上区域以下的组织层次;④综合人类活动与土地的区域系统;⑤一种风景,其美学价值由文化所决定;⑥遥感图像中的像元排列。 景观要素是景观的构成基本单元,强调的是均质性,而景观则强调异质性。在一定条件下其地位可以相互转化,二者的关系体现了景观现象的尺度效应。 景观景观要素 相同点都具有等级结构特征,可在不用的问题或等级尺度上处于不同的地位

整体景观的组成成分 不同点空间实体的整体性组成景观的空间单元的均质性 异质性地域单元从属性地域单元 1、景观生态学 概念:以景观为对象,重点研究其结构、功能、变化及其科学规划和有效管理的一门宏观生态学科。 研究对象和内容: ①景观结构:即景观组成单元的类型、多样性及其空间关系; ②景观功能:即景观结构与生态学过程的相互作用,或景观结构单元之间的相互作用; ③景观动态:即指景观在结构和功能方面随时间的变化; ④景观规划和管理。 第二章 景观生态学 基本理论:系统论、等级系统理论、空间异质性理论、时空尺度、渗透理论、复合种群理论等。 基本原理:系统整体性原理、尺度性原理、结构镶嵌原理、文化性原理、多重价值原理等。 第三章

浙大远程《法律基础》课程2018年离线作业答案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考查课 《法律基础》课程作业 姓名:学号: 年级:学习中心:————————————————————————————— 一、简答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法律制定的概念及程序? 答: 法律制定的概念: 法律制定,又称立法,广义的法律制定泛指有关国家机关在其法定的职权范围内,依照法定程序,制定、修改、补充、废止规范性文件的活动。狭义的法律制定专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制定、修改、补充、废止基本法律和法律的活动。 法律制定的流程: 法律制定程序即立法程序,是指有法律制定权的国家机关在创制、认可、修改或者废止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中所必须遵守的步骤和方法。狭义的立法程序仅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创制、认可、修改或废止法律的程序。广义的立法程序包括一切具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创制、认可、修改或废止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程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和《全国各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议事规则》的有关规定及我国的立法实践,我国最高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立法的基本程序包括:法律案的提出、法律草案的审议、法律草案的表决与通过、法律的公布等。 2.简述宪法的概念及特征。 答: 宪法的概念: 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是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条件综合作用的产物,集中反映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确认政治成果和现实的民主政治,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即社会制度、国家制度的原则和国家政权的组织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等内容。国家内部政治力量的对比关系的变化对宪法的发展变化起着直接作用,国际关系也对宪法发展趋势有所影响。 宪法的特征: 1、现代概念中宪法是公民与国家的契约,它在国家的法律体系中拥有最高的地位,因此它是国家的根本法,拥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2、宪法规定的事项主要有国家政治架构,政府组成与职能,权力制衡模式和公民的权利等。 3、宪法最为重要的意义在于它是一部权利宣言书。

(2020年7月整理)浙大材料科学基础课件part7.doc

(六)晶界的特性 晶界的特性: 不完整,畸变较大,存在晶界能,晶粒长大和晶界的平直化能减小晶界总面积,降低晶界总能量; 晶界常温下对塑性变形起阻碍作用,显然,晶粒越细,金属材料的强度、硬度也越高; 晶界有较高动能及缺陷,熔点较低,腐蚀速度较快 第三章固溶体 固溶体:类似于液体中含有溶质的溶液,晶体中含有外来杂质原子的一种固体的溶液 固溶体特点:掺入外来杂质原子后原来的晶体结构不发生转变。但点阵畸变,性能变化 如多数合金,硅中掺入磷和硼都是固溶体 固溶度:外来组分量可在一定范围内变化,不破坏晶体结构的最大溶解度量 中间相:超过固溶体的溶解限度时,可能形成晶体结构不同,处于两端固溶体的中间部位的新相 固溶体分类:置换固溶体,间隙固溶体,缺位固溶体,如图3-1所示 溶体的有序和无序分类:据溶质原子在溶剂晶体结构中排列的有序与否区分。达某一尺度为有序畴;长程有序可为超结构 有限和无限固溶体分类:两组元在固态呈无限溶解,即为(连§3-1影响固溶度的因素 结构相同只是完全固溶的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 续固溶体)无限固溶体

一、休姆-罗瑟里(Hume-Rothery)规律 固溶体固溶度的一般规律: 1、尺寸因素:当尺寸因素不利时,固溶度很小; 2、化学亲和力:稳定中间相(和组元的化学亲和力有关)会使一次固溶体的固溶度下降(中间相自由能曲线低); 3、电子浓度:电子浓度(价电子数和原子数的比值)影响固溶度和中间相稳定性, 100)100(vx x V a e +-=(溶质价为v ,溶剂价为V )。还有适用于某些合金系的“相对价效应” ,即高价元素在低价中的固溶度大 二、尺寸因素 尺寸与溶解度关系:溶质与溶剂原子的尺寸相差大,畸变大, 稳定性就低,溶解度小 点阵常数的改变:置换固溶体,平均点阵常数增大或收缩,如 图3-2 所示;间隙固溶体,总是随溶质溶入而增大。 维伽定律:固溶体点阵常数a 与溶质的浓度x 之间呈线性关系: x a a a a )(121-+=。 离子晶满足,但合金偏离(有正、负偏差),如 图3-3所示,表

景观生态学(终极版)

1.叙述景观生态学的主要内容及目前的研究重点。 主要内容: (1)景观生态学是研究空间的异质性和格局 a)定量地描述不同尺度下的景观格局形成的物理、生物过程和干扰过程; b)空间异质性如何影响到个体、种群和群落的空间分布; c)景观结构和功能随时间变化; d)人类对景观变化的影响以及如何管理景观。 (2)景观生态学是对空间异质性的研究和管理 a)景观镶嵌体的空间结构和组成; b)景观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如能流、物流); c)景观结构和功能随时间的变化; d)景观结构和功能的优化和管理。 目前研究的重点: ①干扰对景观格局和过程的影响和干扰在景观中的传播和扩散。 ②景观格局与景观过程的关系或景观格局的生态学和环境效应。 ③小尺度实验研究及其尺度外推。 ④景观动态模拟预测模型和景观规划设计辅助决策以及多尺度空间耦合模型。 ⑤景观格局优化。 ⑥景观的多重价值和作为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与决策基础的景观社会经济研究。 ⑦人类在景观中的作用和景观规划设计。 热点地区:①流域系统;②湿地;③文化景观;④城乡过渡带;⑤滨海地区;⑥乡村景观 2.试比较美国景观生态学派与西欧景观生态学派的特点。(必考) 欧洲和北美在起源和发展上均有着显著的不同。一般而言,欧洲学派更具人文性和整体论的特点;北美学派更注重于以生物为中心的生态学内容和还原论为基础的方法论。 具体的主要体现于两个方面: 首先,景观生态学在欧洲学派中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它与规划、管理和政府有着密切的和明确的关系;北美学派虽也有应用的方面,但它更大的兴趣在于景观格局和功能等基本问题上,并不是都结合到任何具体的应用方面。 其次,欧洲学派主要侧重于人类占优势的景观;而北美学派同时对研究原始状态的景观也有着浓厚的兴趣。 当然除此之外,他们之间也存在一些共同点,如北美景观生态学派同样意识到了人类对景观的作用和影响;欧洲学派也没有放弃对空间格局的重视。 3.为什么要研究景观格局?研究景观格局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景观格局一般指景观的空间格局(Spatial pattern),是大小、形状、属性不一的景观空间单元(斑块)在空间上的分布与组合规律。 研究意义: a)从看似无序的景观斑块镶嵌中,发现潜在的有意义的规律性,最终目的是为了确定产生和控制景观格局的因子和机制, 探讨格局效应。 b)确定产生和控制空间格局的因子及其作用机制; c)比较不同景观镶嵌体的特征和它们的变化; d)探讨空间格局的尺度性质; e)确定景观格局和功能过程的相互关系; f)为景观的合理管理提供有价值的资料。 研究方法: a)用于景观要素特征分析的景观空间格局指数

浙大材料科学基础课件part3.doc

滑动面表示符号:平移为a/2、b/2或c/2时,写作a、b或c;沿体对角线平移1/2距离,写作n;沿面对角线平移1/4距离,写作d。 (2)螺旋轴:由回转轴和平行于轴的平移构成。图1-24为3 次螺旋轴,绕轴回转120o并沿轴平移c/3。螺旋轴按其回 转方向有右旋和左旋之分 螺旋轴表示符号:21(表示2次、c/2),31(表示3次、c/3、右旋),32(表示3次、c/3、左旋),41(表示4次、c/4、右旋),42(4次、c/2),43(表示4次、c/4、左旋),61(6次、c/6、右旋),62(6次、c/3、右旋),63(6次、c/2),64(6次、c/6、左旋),65(6次、c/3、左旋) 所有对称要素归纳: 回转对称轴:1、2、3、4、6 对称面:m(2) 对称中心:1(z) 回转-反演轴:3、4、6 滑动面:a、b、c、n、d 螺旋轴:21、31、32、41、42、43、61、62、63、64、65 (二)点群、单形及空间群 点群:晶体可能存在的对称类型。 通过宏观对称要素在一点上组合运用而得到。只能有32种对称类型,称32种点群

表1- 3 32种点群及所属晶系 *2/m表示其对称面与二次轴相垂直,/表示垂直的意思。其余类推 同一晶系晶体可为不同点群的原因:阵点上原子组合情况不同。 如图1-25,对称性降低,平行于六面体面的对称面不存在,4次对称轴也不存在。 理想晶体的形态―单形和聚形: 单形:由对称要素联系起来的一组同形等大晶面的组合。32种对称

型总共可以导出47种单形,如图1-26.1,图1-26.2,图1-26.3所示 聚形:属于同一晶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形聚合而成的几何多面体。大量的晶体形态是由属于同一晶类的单形聚合而成的封闭一定空间的几何多面体,如单形四方柱与平行双面形成了四方柱体的真实晶体形态 空间群:描述晶体中原子通过宏观和微观对称要素组合的所有可能方式。属于同一点群的晶体可因其微观对称要素的不同而分属不同的空间群,空间群有230种,见教材中表1- 4 国际通用的空间群符号及其所代表的意义为: P:代表原始格子以及六方底心格子(六方底心格子为三方晶系和六方晶系所共有)。 F:代表面心格子。 I:代表体心格子。 C:代表(001)底心格子(即与z轴相交的平行六面体两个面中心与八个角顶有相当的构造单位配布)。 A:代表(100)底心格子(即与x轴相交的平行六面体两个面中心与八个角顶有相当的构造单位配布)。 R:代表三方原始格子。 其它符号:意义与前述相同 表1- 4 晶体的空间群、点群、晶系、晶族一览表

浙大远程法理学在线作业

您的本次作业分数为:100分多选题 1.【第00章】法理学与政治学的关系表现为() ? A 历史上,法理学与政治学的研究内容是相互独立的 ? B 政治学思考的问题有可能是法理学思考的问题,但法理学思考的问题却与政治学无关 ? C 法理学与政治学的价值取向是一致的 ? D 理学与政治学具有内在统一性 ? 多选题 2.【第00章】根据法律的认识论来划分,可以把法学分为:() ? A 应用法学 ? B 理论法学 ? C 民法学 ? D 经济分析法学 ? 多选题 3.【第00章】法学是怎样的一门学科?() ? A 法学是社会科学中相对独立的学科 ? B 法学是关于法律、权利、正义的知识、技能的学问

? C 法学作为系统的学问是法律职业技能得以养成和统一的基础? D 法学是统治管理之术 ? 多选题 4.【第00章】下列属于法理学研究中采用社会调查方法的有()? A 问卷调查 ? B 参与制订《合同法》的研讨会 ? C 对某一居民小区的犯罪发生率进行调查 ? D 对1997-1998年全国法院审理的海商案件的收集和整理 ? 多选题 5.【第00章】以下哪些是法律发展的规律?() ? A 法学产生需要一定的条件 ? B 法学活动和法律思想取决并服务于时代背景和社会需要 ? C 法学世界观经历了从唯心史观到唯物史观的变革 ? D 法学总是以本国实践为依托并吸收古今中外法律智慧而发展的

? 多选题 6.【第00章】某学者通过对该市主要物业小区的居民走访后认为,该市政府颁 布的关于物业管理方面的条例对加强物业管理,协调业主与物业管理公司之间的关系发挥了积极的影响。该学者运用的研究方法是() ? A 社会效益的分析方法 ? B 比较分析的方法 ? C 逻辑分析的方法 ? D 社会调查的方法 ? 多选题 7.【第00章】以下哪些观点属于近代资产阶级法学中的自然法学派学说?() ? A 社会契约论 ? B 自由、平等、人权 ? C 天赋人权学说 ? D 社会连带关系理论 ? 多选题 8.【第00章】下列对价值分析的方法中,叙述正确的是()

浙大 材料科学基础Ⅱ课 专题报告二

专题报告2-氧化锆(ZrO2)及其与氧化锆相关的相图 目录 一、氧化锆的结构及性能 (2) 1.氧化锆的结构 (2) 2.物化性质 (2) 2.1物理性质 (2) 2.2化学性质 (2) 二、氧化锆的应用 (3) 1.氧化锆耐火材料 (3) 2.氧化锆结构陶瓷 (3) 4.氧化锆装饰材料 (3) 5.氧化锆其它应用 (3) 三、氧化锆的晶型、各晶型之间的转变及其控制技术 (3) 1.晶型介绍 (3) 1.1四方ZrO2 (4) 1.2立方ZrO2 (4) 2.晶型转变 (4) 2.1单斜与四方的转变 (4) 3.控制晶型转变 (5) 3.1化学掺杂稳定 (5) 3.2物理稳定 (5) 3.3稳定二氧化锆的制备方法 (5) 四、与氧化锆有关的单元和二元系统相图。 (6) 1.ZrO2的单元相图 (6) 2.二元系统相图 (6) 五、参考文献 (9)

一、氧化锆的结构及性能 1.氧化锆的结构 ZrO2有三种晶型:单斜、四方、立方。 低温时为单斜晶系,在1100℃以上形成四方晶型,在1900℃以上形成立方晶型。立方氧化锆:一般为人工合成,是一种坚硬、无色及光学上无瑕的结晶。因为其成本低廉,耐用而外观与钻石相似,故此在1976年起至今都是最主要的钻石(金刚石)的代替品。 2.物化性质 2.1物理性质 性状:白色重质无定形粉末、无臭、无味,溶于2份硫酸和1份水的混合液中,微溶于盐酸和硝酸,慢溶于氢氟酸,几乎不溶于水。有刺激性。相对密度5.85。熔点 2680 ℃。沸点4300 ℃。硬度次于金刚石。 2.2化学性质 (1)由灼烧二氧化锆水合物或挥发性含氧酸锆盐所得的二氧化锆为白色粉末,不溶于水。 ZrO2·xH2O ZrO2+xH2O; (2)经由轻度灼烧所得的二氧化锆,比较容易被无机酸溶解。

浙大材料科学基础课件第一部分

浙大材料科学基础课件第一部分

前言 料及工程的角度看,材料可归属于实验学科,但是随着新材料的不断发展,材料学科更表现出了它科学性和综合性的一面。在当今高新技术的不断推动下,各种新材料的涌现,要求我们只有在掌握更高深的基础理论及更多学科综合知识的基础上才有可能了解它和应用它。 着重介绍了包括晶体结构、晶体结构的不完整性、固溶体和非晶态固体在内的全部内容。并对固体材料中质点的运动和迁移以及晶格振动和电子运动做了一定的阐述。本课程着重概念的建立和演绎,并介绍了这些基本概念在具体的材料中的应用范例和普适性,与传统的“材料科学基础”类书籍相比,本课程原则上摒弃了原来以单一材料作为专业基础时所建立的一套编排体系,也即摒弃了以金属、非金属等单一材料本身进行介绍的情况,而以物质结构状态等为新的主线和新观点出发介绍与所有材料相关的科学基础问题,这更有利于读者全面了解和掌握整个材料的基本科学问题。 面了解材料的基本科学理论,了解材料的多样性。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能大大促进学生对材料科学整体学科概念的建立和基本理论的掌握,适应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对认识和掌握材料的内在本质问题有很大的帮助。

第一章晶体结构 本章节包括三部分内容 §1-1晶体学基础 §1-2晶体化学基本原理 §1-3典型晶体结构 §1-1晶体学基础 为了更有效地使用材料以及开发设计新材料,必需了解影响材料性能的各种因素,掌握提高其性能的途径。 材料性能决定因素:内部微观构造。 研究材料必需从材料内部的矛盾性寻找改善和发展材料的途径,由于材料的许多特性与结构状态有关,因此,要更深入了解材料,必须首先掌握材料基本构造,包括原子相互作用和结合力,原子分布规律等 固态材料分类:晶体与非晶体 晶体外形:不一定都是规则的,与形成条件有关 晶体特点:原子(或分子)在三维空间作有规则的周期性重复排列。液体转变为晶体是突变的,有一定的凝固点和熔点。各向异性 晶体又有单晶体和多晶体,有天然和人工之分 单晶体:一个晶核生长而成

景观生态学整理

景观生态学整理

第五章: 填空选择: 1、景观的阻抗:a穿越边界的频率b边界的不连续性c适宜性d每一个景观元素的总长度 3、网络的连通性:系统中所有结点被廊道连接的程度 4、源:某一斑块物种,随着种群数量增大,呈现“源”的特征,生物流向外扩散 汇:景观中的生物流向适宜的生境 5、斑块功能:栖息地,源,汇;廊道功能:边缘物种的栖息地,源与汇,屏障(Barrier)或过滤效应。基质的功能:连通性,狭窄地带(狭管效应);网络的功能:结点的功能,廊道的交结地区,运动物体的源和江。 6、(选择题)孔隙率及斑块间的相互关系:a、高孔隙率对物体通过基质造成很大影响 b、影响的大小取决于流的性质 7、斑块的形状与物种流的空间取向的关系影响流的速度 简答题: 1、景观的生产功能

答:景观的生产功能指景观的物质生产能力,为生物生存提供最基本的物质保证,其中包括:A、自然景观的生产功能:自然植被的净第一性生产力,指绿色植物在单位时间和单位面积上所能累积的有机干物质 B、农业景观的生产功能:具有自然景观与人为景观的双重特征,生产功能主要体现在农业土地利用的产出上。①正向物质生产功能:通过生产潜力(光合潜力、光温潜力、气候潜力和土地潜力)来表征②负向物质生产:人类过度使用化肥、农药及农业废弃物的农业生产,造成对周围生态环境的污染 C、城市景观的生产功能:典型的人工景观,生产各类物质性及精神性产品 ①生物生产:生物初级生产(绿色植物的生产);绿色植物生产粮食、蔬菜、水果及其它农副产品;不占主导地位,主要是维持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生物次级生产(城市中的消费者对初级生产的再生产过程) ②非生物生产:1、物质生产:正向物质生产:各类有形产品及服务,负向物质生产:城市景观的“三废”物质2、非物质生产(精神方面):

法律基础(在线作业)

您的本次作业分数为:98分单选题 1.【全部章节】某税务局的下列()属于行政行为。 ? A 征收税款的行为 ? B 购买办公用品的行为 ? C 租用办公用房的行为 ? D 分配部公用车辆的行为 ? 单选题 2.【全部章节】夫妻离婚后,关于子女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的协议达成后或判决 生效后,生活费和教育费()。 ? A 不能再行变更 ? B 可以增、减、免 ? C 只能增加,不能减少 ? D 可以增加、减少不能免除

单选题 3.【全部章节】著作权的下列权利中不受保护期限制的是()。 ? A 发表权 ? B 使用权 ? C 获得报酬权 ? D 署名权 ? 单选题 4.【全部章节】公民甲驾驶车辆闯了红灯,交警对其处以200元罚款。交警的 行为属于()。 ? A 抽象行政行为 ? B 羁束行政行为 ? C 具体行政行为 ? D 非要式行政行为

单选题 5.【全部章节】甲外出探亲,临时委托邻居乙照看房屋。一日,乙进入甲房, 发现客厅一角放有一盆鲜花,因久未见而开始发黄。乙出于好心,将花盆移放窗外晒太阳。后一阵大风将花盆吹落,恰好砸在楼下与丙吵架的丁的头上,造成丁的各种损失2000元。该费用应当由()承担。 ? A 甲 ? B 乙 ? C 甲和乙 ? D 甲、乙、丙 ? 单选题 6.【全部章节】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处罚。 ? A 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 ? B 应当减轻或者免除 ? C 可以从轻或者减轻 ? D 应当从轻或者减轻

? 单选题 7.【全部章节】公民从()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 权利,承担民事义务。 ? A 出生时 ? B 10周岁 ? C 16周岁 ? D 18周岁 ? 单选题 8.【全部章节】根据宪法规定,我国元首职权由()行使。 ? A 国家主席 ? B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 C A与B共同 ? D 国家主席与国务院总理共同

固态反应——【浙江大学用 材料科学基础 习题】

湖南工学院 材料物理化学 第八章 固相反应习题与解答 1、什么是固相反应?发生固相反应的推动力是什么? 解:固相反应:固体参与直接化学反应并发生化学变化,同时至少在一个过程中起控制作用的反应。 固相反应推动力:系统化学反应前后的自由焓变化G<0△ 2、什么是杨德尔方程式?它是依据什么模型推导出的? 解:杨德尔方程式:[1-(1-G )1/3]2 =K J T 杨德尔方程式依据球体模型推导出来,且扩散截面积一定的等径球体。 3、什么叫泰曼温度? 解:固相反应强烈进行,体积扩散开始明显进行,也就是烧结的开始温度。 4、固相反应中,什么是抛物线方程?什么是杨德尔方程?它们的适应范围分别是怎样的? 解:抛物线方程:X 2 =Kt 表示产物层厚度与时间的关系。 杨德尔方程:[1-(1-G )1/3]2=K J T 说明物质转化率与时间的关系。 抛物线方程适应于平板模型推导出的固相反应系统。 杨德尔方程适应于球体模型推导出来的固相反应系统。 5、固相反应中,什么是杨氏方程?什么是金氏方程?适应范围分别是怎样的? 解:杨德尔方程 (1-(1-G )1/3)2 =Kt 适应于球体模型扩散截面积恒定的情形。 金氏方程 X2(1-2/3·(X/R ))=Kt 适应于球体模型扩散截面积不恒定的情形。

6、由Al2O3和SiO2粉末反应生成莫来石,过程由扩散控制,如何证明这一点?已知扩散活化能为209 kJ/mol,1400℃下,1h完成10%,求1500℃下,1h和4h 各完成多少?(应用杨德方程计算) 解:如果用杨德尔方程来描述Al2O3和SiO2粉末反应生成莫来石,经计算得到合理的结果,则可认为此反应是由扩散控制的反应过程。 由杨德尔方程,得 又,故 从而1500℃下,反应1h和4h时,由杨德尔方程,知 所以,在1500℃下反应1h时能完成15.03%,反应4h时能完成28.47%。 7、粒径为1μm球状Al2O3由过量的MgO微粒包围,观察尖晶石的形成,在恒定温度下,第1h有20%的Al2O3起了反应,计算完全反应的时间。(1)用杨德方程计算;(2)用金斯特林格方程计算。 解:(1)用杨德尔方程计算:

景观生态学 知识点梳理

斑块: 思考题: 1、什么是斑块?斑块的特征?斑块的起源有哪些?斑块有哪些类型?各类型有什么特点? 1)定义:依赖于尺度的、与周围环境(基质)在性质上或者外观上不同,表现出较明显边界,并具有一定内部均质性的空间实体。该定义强调了斑块的尺度性、空间非连续性和内部均质性。 广义上,斑块可以是有生命的,也可以是无生命的;而狭义上,斑块仅指动植物群落。 2)特征:版块的大小,形状 3)起源:一场大火后的早晨,我们迫不及待地去考察漆黑一片的景观。这是一个可怕的景象!但最令人感兴趣的是景观上零星分布的许多种斑块,两处孤立的火已燃起。附近一处小斑块已化为灰烬,而且大火已向远处蔓延。经对其考察,发现几个虽有火焰跃过但依然保留有植被的斑块。我们返回未燃烧的地方时,要穿过一小片沼泽。这个斑块由于土壤过湿,具有完全不同的动植物。随后,来到一片开垦地,并眺望一块微风吹拂的谷物斑块。 在这次考察中,至少发现了几种起源基本不同的斑块类型。这些斑块的主要成因机制或起源包括干扰、环境异质性和人类种植。若干年后,如果再观察这些斑块,其物种动态的差异会变得更加明显。 Forman和Godron(1981,1986)根据斑块的起源或成因机制将常见的景观斑块类型分为4种:干扰斑块、残存斑块、环境资源斑块

和引进斑块。 干扰斑块(disturbance patch) 概念:由基质或者先前的斑块中局部性干扰造成的小面积斑块称为干扰斑块。 起源:自然干扰和人类干扰。一般由短期局部性干扰形成;也可由长期持续干扰形成,主要是由人类干扰引起的;有时,长期自然干扰也能够形成干扰斑块。 特点: 基质未受干扰,而斑块受到干扰。 种群大小、迁入率和灭绝率等在初始剧烈变化,随后进入平稳演替阶段;当基质和斑块融为一体时,干扰斑块消失(图) 具有最高的周转率,持续时间最短,通常是恢复最快的斑块 类型。但长期持续干扰斑块也能保持稳定,持续时间较长 残存斑块(remnant patch) 概念:景观中由于大面积干扰所造成的、在局部范围内幸存的自然或半自然生态系统或者某一自然生态系统的片断。 起源:基质受到大面积自然干扰和人类干扰的影响,在其局部范围内幸存的自然或半自然生态系统或其片断,其成因机制与干扰斑块相反。 特点: 基质受干扰,而斑块未受到干扰。 种群大小、迁入率和灭绝率等在初始剧烈变化,随后进入平稳演替阶段;当干扰消失后,在自然界同化作用下能很快地融合在基质内,残存斑块消失。斑块具有较高的周转率(图)。 与干扰斑块在外部形式上似乎有一种正反对应关系。 环境资源斑块(environmental resource patch) 概念:由于环境资源条件(土壤类型、水分、养分及地形有关的各种

内蒙古农业大学《景观生态学》复习题汇总

景观生态学易考题 名词解释 5S:RS、GIS、GPS、Eos、DPS。 B斑块:是在外观上不同于周围环境的非线性地表区域,具有相对同质性,是构成景观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元。 B本底:景观中范围最大、连通性最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景观的性质,对景观的动态起着主导作用的景观要素。 B变幅:指生态系统可被改变并能迅速恢复原来状态的程度。 D地带性土壤:由生物气候条件决定而发育具广域分布的土壤。 F富集作用:生物体逆着生境的浓度吸收有毒有害物质的作用。 G干扰:是阻断原有生物系统生态过程的非连续性事件,它改变或破坏生态系统、群落或种群的组成和结构,改变生态系统的资源基础和环境状况。 G干扰:一种明显改变景观结构、功能和动态过程的事件。 J景观(狭义):指一般在几平方千米到数百平方千米范围内,由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以某种空间组织方式组成的异质性地理空间单元。 J景观格局:是景观要素在景观空间的配置和组合形式,是景观结构和景观生态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 J景观生态流:能量、物质、物种和其他信息在景观要素之间的流动。景观生态流的表现形式即为景观过程。 J景观变化:也称景观动态。是指景观的结构和功能随时间所表现出的动态特征。J景观稳定性:指一个系统对干扰或扰动的反应能力。景观稳定近似于生态系统的稳定。 J景观生态建设:是景观尺度上的生态建设,即一定地域、跨生态系统、适用于特定景观类型的生态建设。 K抗性:或称抵抗力。描述生态系统在受到扰动后产生变化的大小,也就是衡量生态系统对敏感性的大小。 L廊道:是不同于两侧本底的狭长地带,可以看作是一个线状或带状斑块。 S生态系统: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生物和非生物成分之间通过不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而相互作用形成的统一整体,构成的生态学功能单位。

(完整word版)景观生态学课程心得

景观生态学课程心得 景观生态学是现代生态学中内容最丰富、发展最快、影响最广泛的学科之一。景观生态学不但是一门新兴的学科,而且代表了集现代生态学理论和实践为一体的,突出格局—过程—尺度—等级观点的一个新生态学范式。景观生态学起源于中欧和东欧,其发展历史可追溯至20世纪30年代,在本课程中,作者把景观生态学定义为研究和改善空间格局与生态和社会经济过程相互关系的整合性交叉学科。 正确的态度是成功的一部分,因而,明白景观生态学这一学科的重要性是学习本门课程的先导。当今世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与自然的矛盾逐渐尖锐化,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呼声日渐响亮。学习景观生态学,有利于我们把握自然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为建设生态文明以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同时,作为环境规划专业的学生,把握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有利于我们提高自己的认识,把握规划设计今后的发展方向,为建设新时代的生态城乡环境提供引导,走向和谐生态健康的环境规划设计之路。 本学期课程的学习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 一、景观生态学的基本概念 景观是由若干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镶嵌组成的异质性区域,狭义的景观是由空间单元组成的具有明显的视觉特征的地理条件;广义的景观是由地貌、植被、土地和人类居住地组成的地域综合体,是人类生活环境中视觉所接触及到的地域空间。景观生态学主要研究景观结构、景观功能和景观动态三个方面的内容。其研究的重点集中在空间异质性或格局的形成和动态及其与生态学过程的相互作用、格局—过程—尺度之间的相互关系、景观的等级结构和功能特征以及尺度推绎问题、人类活动与景观结构和功能的相互关系、景观异质性的维持和管理等几个方面。景观生态学的学科有以下几个特点:1.强调空间异质性2.注重尺度在研究景观格局和过程中的作用3.整体性和系统性4.综合性和宏观性5.人类主导性。 在景观生态学中,格局、过程、尺度、斑块、基底、廊道、干扰、空间异质性等是几个重要的概念。其中空间异质性是景观生态学的核心问题。 二、景观格局的形成、结构和功能特征 景观格局是指景观的空间结构特征,空间斑块性是景观格局醉普遍的形式。景观格局主要受地形地貌、气候、干扰、物种分布、斑块等相互影响。斑块依据不同的起源和成因可分为残留斑块、干扰斑块、环境资源斑块、人为引入斑块。在景观中,斑块、廊道、基质共同组成了景观的面貌,他们相互作用,构成了生态学过程的重要部分。

景观生态学知识点

1、景观的美学概念,景观与英语中的风景(scenery)一词相当,与汉语中的“风景”、“景色”、“景致”的含义一致。都是视觉美学意义上的概念。 2、景观的地理学概念,地理学上将景观作为地球表面气候、土壤、地貌、生物各种成分的综合体,具有地表可见景象的综合与某个特定区域综合体的双重含义。 3、景观的生态学概念,景观是指由一组以类似方式重复出现的、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所组成的异质性区域。 4、景观的这三方面的含义有历史上的联系,从直观的美学观,到地理上的综合观,又到景观生态学上异质地域观逐步发展而来的。 5、对于园林规划设计工作者而言,首先应注意景观的美学价值,地理景观特征;其次,要重视景观格局形成的生态原因,科学深入的认识规划区的生态特征,在园林规划设计中,不仅要注意观赏上的美学要求,也要充分考虑到景观结构在生态学上的合理性。 景观地理学概念——洪堡德 景观生态学创始人——特罗尔 景观的基本特征 1、景观是由异质性的土地单元组成的镶嵌体,即生态系统的聚合。 2、景观由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生态系统组成 3、景观是处于生态系统之上、区域之下的中等尺度的空间实体 4、景观具有一定自然和文化特征 5、具有一定的气候和地貌特征 6、与一定的干扰状况的聚合相对应 渗透理论用以描述胶体和玻璃类物质的物理特性,并逐渐成为研究流体在聚合材料媒介中运动的理论基础 斑块的类型环境资源斑块、干扰斑块、残存斑块、引入斑块 按廊道的结构和性质划分线状廊道带状廊道河流廊道 廊道的功能资源功能通道功能屏障功能、防护功能美学功能 廊道的双重性质 1、廊道将景观不同部分隔离开。 2、廊道又将景观不同部分连接起来,这两方面的性质是矛盾的 基质的判定标准 1、相对面积通常基质的面积超过现存的任何其他景观要素类型的总面积,或者说基质的面积应占总面积的50%以上,在异质性很强的镶嵌景观中,可能任何一种要素的面积都在50%以下,这时就应考虑其他判别标准。 2、连通性假如景观的某一要素连接的较为完好,并环绕所有其他现存景观要素时,可以认为这一要素是基质。因此,基质是景观中连通性最好的景观要素。 3、动态控制当相对面积和连通性两个因素难以对景观基质进行判别时,考察某种景观对当地生态环境的控制作用尤为重要。动态控制是一个功能指标,即景观要素对景观动态的控制程度。 孔隙度是景观内具有闭合边界的斑块密度的量度,指单位面积上具有闭合边界的斑块数目景观边界是在特定时空尺度下相对均质的景观要素之间所存在的异质性过渡区域。 景观边界的特征异质性动态性宏观性尺度性 生态交错带是相邻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带,往往也是尺度较大的不同景观类型之间的边界地带,如沙漠边缘、海陆交错带、山地与平原的交错地带等。

法律基础在线作业1答案

《法律基础》作业1 第一章法学理论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社会主义法的适用的总的要求是(B) A、从重、从快 B、正确、合法、及时 C、正确处理政策与法律的关系 D、严格划清合法与违法的界限 2. 按照法律制度赖以建立的经济基础和所反映的阶级意志的不同对不同的法律制度所进行的分类叫做(C) A、法系 B、法律体系 C、法的历史类型 D、法律部门 3.同学甲在大操场看台上捡到“随身听”一只,失主得知后向其索要,同学甲拒不归还,其行为是(D) A、违法行为 B、违反道德的行为 C、违反道德但不违法的行为 D、既违反道德也违反法律的行为 4.法律义务表现为法律关系主体(B) A、可以自己做出一定行为 B、必须做出或不做出一定行为 C、可以要求他人做出一定行为 D、可以要求他人不做出一定行为 5.肖像属于法律关系客体种类中的(C) A、物 B、行为 C、人身权益 D、精神财富 二. 多项选择题 1.(ABC )可以使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 A、人的死亡 B、签订合同 C、收养子女 D、请人吃饭 2.法律关系的客体可以表现为( ABCD ) A、物 B、行为 C、智力成果 D、某些人身权益 3.在一个主权国家,法律适用于主权管辖范围所及全部领域,包括(ABCD )。 A、陆地 B、内水和领海 C、领空 D、驻外使馆 4.法律的制定,是指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或经授权的国家机关,在法定职权范围内(ABCD )法律及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的一项专门活动。 A、制定 B、补充 C、废止 D、认可 5. 法律的时间效力包括(ACD )。 A、法律的生效时间 B、法律的制定时间 C、法律的终止时间 D、法律的溯及力

浙江大学材料系第四名考研复习经验详谈

浙江大学材料系第四名考研复习经验详谈废话少说先自报家门我本科是在南京的一所学校今年考的浙大的材料科学与工程最后是410分被录取了初试整个材料系第四名(政治69英语79数学130专业课132)政治数学英语的经验版上各位大牛已经分享的好多啦我就只说说我在专业课方面的一些心得与教训先简单的分析一下从考生来源看与清北、复旦、上交等院校相比较考生来源的院校稍弱因此压力比前者稍轻松但是浙大的名气以及越来越多慕名报考的人数也使得浙大的录取分数线节节攀高比如这一年比上一年复试分数线提了10分因此很有必要在考前做一个自我实力分析到底下决心考浙大是一时冲动还是经过慎重考虑之举从分数来看一般来说以xx年的考研情况来说想考取浙大材料系的学术型硕士政治英语两门130分左右数学125分以上专业课125分左右此时总分应该在380分考上就基本没问题了但是我们这一届由于报考人数创历年新高高手如云加上试题不难因此高分很高390分才排到30名由此可见最终决定考上与否的还是分数高分才是王道! 从改卷情况来看浙江大学专业课的批卷情况比较严谨很多考生最后分数出来时和自己估计的相差很大甚至都不过100分因此在平时的复习过程中要紧紧依靠课本认真研读每句话向考研英语一样摸清出卷人的思路全面复习丝毫不能马虎才能保证最后考试手到擒来胸有成竹 如果你确定考浙江大学了而且是想考材料专业的研究生那么你有以下几个选择:

1.836材料科学基础 2.物理化学(乙) 3.820普通物理 历年考研材料科学基础占90%以上因此该门功课的考试经验及资料相对容易获取另外还有需要经常关注的网站: 1.浙江大学研究生院https://www.doczj.com/doc/ae764086.html,/index.jsf 2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s://www.doczj.com/doc/ae764086.html,/ 3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系 https://www.doczj.com/doc/ae764086.html,/chinese/ 4.浙江大学研究生招生网 https://www.doczj.com/doc/ae764086.html,/zsindex.jsf 从去年开始浙大材料加了一门无机非金属材料占考试内容40%因此要引起足够重视是浙江大学自己出的书蓝色封面大家可以去学校图书馆借如果喜欢新的话上网买当当网什么的都可以自己决定另外每年必考的材料科学基础是杜丕一编写的那本这本书要认真读每句话都不能放过我当时大概读了7遍最后考试题目几乎都见过 下面简单说一下复习的一些顺序吧 大三下学期可以开始看专业课的书了这学期任务不是很重大概只要看一遍就行留点印象对考试有个基本方向 暑假看看第二遍并且把书后的课后习题认真做一遍历年真题有很多题目都是书后的原题希望大家认真对待

法律基础在线作业2(多选题),浙大远程2012夏学期

您的本次作业分数为:93分多选题 1.下列关于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 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是相辅相成的 ? B 要保障社会主义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 ? C 鉴于在文革中公民充分行使了“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这些民主权利,因此目前主要进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 D 没有法制的民主只能使中国陷入无政府状态,没有民主的法制只能使中国陷入专制统治 多选题 2.要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 A 必须大力加强政法干部队伍,提高政法干部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 ? B 必须破除特权,适用法律人人平等 ? C 在刑事犯罪多发的非常时期,必须依法从重从快集中打击 ? D 必须处理好经济、教育等与法律的互动关系 多选题 3.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是() ? A 有法可依 ? B 有法必依 ? C 执法必严

? D 违法必纠 多选题 4.张某父子俩一起生活。1995年夏天,张某父子出去打工,房屋无人看守。一天,气 象台预报:近期将有强台风。张家的邻居刘某见张家无人,房子又年久失修,难以经受台风袭击。于是,就花钱请人对张家的房子进行了加固,共花费了650元。但台风过后,张家的房子还是倒塌了。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A 刘某所做的行为是无因管理 ? B 刘某所做的行为是受托行为 ? C 刘某有权请求张家父子偿还所支出的费用 ? D 刘某无权请求张家父子偿还所支出的费用 多选题 5.宪法规定的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是指() ? A 任何公民都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 ? B 任何公民都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 C 任何公民在适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 ? D 任何公民在遵守法律上都是平等的 多选题 6.()可以使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

浙大836《材料科学基础》考试大纲

2017年浙江大学《材料科学基础》考试纲要 本课程考试要求学生了解并掌握材料的基本概念、材料科学的基础理论问题;了解和掌握包括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以及半导体及功能材料在内的基础知识;掌握晶体结构、晶体的不完整性、固溶体、非晶态固体的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掌握材料内的质点运动与电子运动的基本规律及基础理论。 一、考试内容 1.晶体结构 1.1晶体学基础: (1)空间点阵:空间点阵的概念、晶胞、晶系、布拉菲点阵、晶体结构与空间点阵。 (2)晶向指数和晶面指数:晶向指数、晶面指数、六方晶系指数、晶带、晶面间距。 (3)晶体的对称性:对称要素、点群、单形及空间群 1.2晶体化学基本原理 (1) 电负性 (2)晶体中的键型:金属结合(金属键)、离子结合(离子键)、共价结合(共价键)、范 德瓦耳斯结合(分子间键)、氢键 (3)结合能和结合力 (4)原子半径 1.3典型晶体结构 (1)金属晶体:晶体中的原子排列及典型金属晶体结构、晶体中原子间的间隙 (2)共价晶体 (3) 离子晶体:离子堆积与泡林规则、典型离子晶体结构分析 (4)硅酸盐晶体:硅酸盐的分类、硅酸盐矿物结构、岛状结构、环状结构、链状结构、层 状结构、骨架状结构 (5)高分子晶体:高分子晶体的形成、高分子晶体的形态 2. 晶体的不完整性 2.1点缺陷 (1)点缺陷的类型:热缺陷、组成缺陷、电荷缺陷、非化学计量结构缺陷 (2)点缺陷的反应与浓度平衡:热缺陷、组成缺陷和电子缺陷、非化学计量缺陷与色心2.2位错 (1)位错的结构类型:刃型位错、螺型位错、混合型位错、Burgers回路与位错的结构特 征、位错密度 (2)位错的应力场:位错的应力场、位错的应变能与线张力、位错核心 (3)位错的运动:位错的滑移、位错攀移、位错的滑移、位错攀移 (4)位错与缺陷的相互作用:位错之间的相互作用、位错与点缺陷的相互作用。 (5)位错源与位错增殖:位错的来源、位错的增殖 2.3表面、界面结构及不完整性 (1)晶体的表面:表面力场、晶体表面状态、晶体表面的不均匀性 (2)晶界:晶界几何、小角度晶界、大角度晶界、晶界能、孪晶界、晶界的特性 3.固溶体 3.1影响固溶度的因素 (1)休姆-罗瑟里(Hume-Rothery)规律

2014浙大远程法律基础在线作业

2014浙大远程法律基础在线作业

您的本次作业分数为:98分单选题 1.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 ? A 权利 ? B 权力 ? C 义务 ? D 权利和义务 正确答案:D 单选题 2.某女结婚8年后父亲病故,她和母亲及弟弟继承了父亲的遗产。为了 使老母亲晚年生活得更好,她想把继承的遗产送给母亲,为此,她()。 ? A 应征得弟弟的同意 ? B 应征得自己丈夫及儿女的同意 ? C 应征得丈夫的同意 ? D 可自行将继承的遗产赠与母亲 正确答案:D 单选题 3.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权只能由()行使。 ? A 人民法院 ? B 人民检察院 ? C 公安机关 ? D 监察机关

?

? D 可以要求他人不做出一定行为 正确答案:B 单选题 7.我国社会主义法的适用的总的要求是()。? A 从重、从快 ? B 正确、合法、及时 ? C 正确处理政策与法律的关系 ? D 严格划清合法与违法的界限 正确答案:B 单选题 8.()是行政机关的抽象行政行为。 ? A 行政处罚 ? B 行政强制执行 ? C 制定行政法规 ? D 行政裁决 正确答案:C 单选题 9.我国刑法对溯及力问题采取()。 ? A 从旧兼从轻原则 ? B 从新原则 ? C 从旧原则

? D 从新兼从轻原则 正确答案:A 单选题 10.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的()侵犯其合 法权益,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 A 具体行政行为 ? B 抽象行政行为 ? C 行政处分行为 ? D 民事侵权行为 正确答案:A 单选题 11.夫妻离婚后,关于子女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的协议达成后或判决生效 后,生活费和教育费()。 ? A 不能再行变更 ? B 可以增、减、免 ? C 只能增加,不能减少 ? D 可以增加、减少不能免除 正确答案:B 单选题 12.著作权的下列权利中不受保护期限制的是()。 ? A 发表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