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力线路防外力破坏监控系统

电力线路防外力破坏监控系统

电力线路防外力破坏监控系统
电力线路防外力破坏监控系统

电力线路防外力破坏监控系统

林强,齐鹏文,严德全

(青海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输电检修中心,青海西宁 810003)[摘要]纵观目前国内输电线路在线监测技术,主要以五部分组成,分别为微气象系统、视频系统、泄露电流、覆冰观测、导线测温。分别在指定地点杆塔或金具上安装专用的在线监测装置后,利

用移动通信网络将在线监测数据发回服务器,进行分析观测。如有

特殊情况,或发生重大气象条件变化等,则自动发出预警短信于相

关责任人联系。但上述五种技术中只有视频系统有防外力破坏的监

控作用,但该系统也存在部分局限性,针对该问题,提出研制一种

利用主动红外线技术的防外力破坏在线监测技术。

[关键词]主动红外线外力破坏在线监测接收机发送机

Power lines against external damage monitoring system Lin Qiang Qi peng wen Yan de quan

(Transmission Overhaul Center of Qinghai Electric Power Company Maintenance Company, Xining 810003)

Abstract :Throughout the online monitoring of domestic transmission lines, mainly composed of five parts, respectively, for the micro-meteorological system, video system, leakage current, ice observations, wire thermometry.Respectively designated locations on the tower or gold with installing a dedicated line monitoring device, the use of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online monitoring data back to the server, the analysis of observations.If you have special circumstances or the occurrence of significant weather conditions change, the automatic warning messages to contact the responsible person. Above five technical video systems monitoring role against external damage, but the system is also part limitations for

the proposed development of a active infrared technology

against external damage online monitoring technology.

Keywords: Active infrared External damage

Online monitoring Receiver Transmitter

0 前言

近几年来,随着电网结构的发展和完善,输电线路的建设得到了长

足的发展,但是,由于输电线路所处地理位置和环境条件的特殊性,杆

塔点多,面广,线长,终年暴露在野外,除了要遭受大风、雷击、暴

雨、冰雪等自然灾害的侵袭外,人为因素、外力破坏引起的线路跳闸、

线路被迫停电事故的概率呈上升趋势,特别是在电力线路设备的运行维

护工作中,存在道路与输电线路矛盾不断,房障、树障突出。在路、

房、施工等与线路矛盾中,其中以城市建设和大型施工(公路、铁路、

林场)给线路造成威胁为主,这些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极大重视。输电设

备遭受外力破坏原因众多,重点以电力设施遭受个别施工队伍或是个

人,为了本单位或个人的利益,不顾电力线路的安全,违章作业、野蛮

施工、违章植树、违章建房等等,造成电力线路跳闸、倒杆、断线等停

电事故频频发生,使输电线路设施“伤痕累累”。

1 视频在线监测系统原理与不足

结合目前外力破坏形式多、地域广,研究和探讨防止输电线路免遭外力破坏的对策,遏制愈演愈烈的电力设施外力破坏,确保电网安全运行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纵观目前的防范措施,一般采用加强巡视、隐患监控、警民联合、加强电力设施保护宣传等手段进行预防,但是以上方式存在一定的弊端,不能实现实时监控或提前发现新增外力破坏点,目前最新的技术为输电线路防外力破坏视频监测系统,该系统是通过对输电线路铁塔、电力设施等户外电力设备的视频监视,当出现警情时能够自动触发图像、视频采集,并可在现场发出警笛鸣闪的同时将视频\图像上传监测中心,宜可通过现场发出(真人语言)或从监测中心向现场(远程喊话)的方式对破坏现场的人员进行有效震慑。但是该系统存在成本高、对视频采集器的要求高等特点,视频安装位置对采集效果也有一定的影响,在复杂的通道环境下,有视频盲点,不能完全再现通道的实际隐患情况。

2 主动红外技术原理

主动红外报警器是由发射机和接收机组成,发射机是由电源、发光源和光学系统组成,接收机是由光学系统、光电传感器、放大器、信号处理器等部分组成。主动红外报警器是一种红外线光束遮挡型报警器,发射机中的红外发光二极管在电源的激发下,发出一束经过调制的红外光束(此光束的波长约在0.8~0.95微米之间),经过光学系统的作用变成平行光发射出去。此光束被接收机接收,由接收机中的红外光电传

感器把光信号转换成信号,经过电路处理后传给报警控制器。由发射机发射出的红外线经过防范区到达接收机,构成了一条警戒线。正常情况下,接收机收到的是一个稳定的光信号,当有任何物质介入到该警戒线时,红外光束被遮挡,接收机收到的红外信号发生变化,提取这一变化,经放大和适当处理,控制器发出报警信号。目前此类报警器有二光束、三光束还有多光束的红外栅栏等。一般应用在周界防范居多,最大的优点就是防范距离远,能达到被动红外的十倍以上探测距离。

3 主动红外线在线监测系统的可行性

结合目前的防外力破坏视频监测系统与防盗监测技术,对以上两种技术进行整合、改进,可以研制出一种简单、方便、成熟的防外力破坏在线监测系统,该系统,是利用主动红外技术、超低低功耗技术、3G无线公网数据传输技术、太阳能及蓄电池供电技术、监控中心服务器软件管理技术,能够对户外运行的高压输电线路的通道情况进行全天候、实时监控,可有效减少由线路周围建筑施工(危险点)、树障、弧垂超标等因素引起的电力事故。该系统为触发报警方式,可使管理人员第一时间了解监控点的现场信息,可针对突发的异常情况采取适当的手段予以人工干预,将事故的发生率或事故危害降至最低。达到24小时全天候监测的目的,大大减轻巡视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线路安全运行水平,为线路运行单位提供直观可靠的线路安全信息。

4 设备安装

该技术的核心主要是主动红外技术,在电力线路实际应用中,将结合主动红外技术特点,分别在相邻两基杆塔相应位置上分别安装一个对

应的红外发送机与接收机,两台机子之间的连接线即为警戒线,该警戒线应为任何物体与带电导线的最小安全距离与预警距离之差,该距离应视电力线路的电压等级进行高低的调节,同时在进行导线弧垂的监控时,发送机与接收机之间的位置高低应由该档距的最低弧垂切线进行选择、安装。发送机与接收机装置通过电源给两个装置供电,发送机发出红外光束,相邻杆塔的装置接收机接受连续的红外线束,如果红外线是呈现连续的、不中断的情况,说明无外力破坏或未超过警戒距离,说明树障、施工等行为不会对电网、设备造成危害。如果红外线出现瞬间、长时中断,说明外力行为已经对设备的安全运行造成隐患。

5 拓展应用 最小安全距离

导线 预警距离

安装高度

上述的主动红外监控系统可以通过与目前安装的在线监测系统进行

整合,通过与已安装的在线监测系统所使用的超低低功耗技术、3G无线公网数据传输技术、太阳能及蓄电池供电技术、监控中心服务器软件管理技术的技术整合、资源整合,红外监测系统可以以很少的投入起到远程的监控、报警、警示作用,而且从成本控制、附属设备的结构、附件的数量等方面有很好的技术优势、成本优势、运维优势。当红外监控系统出现报警后,可以通过已安装在杆塔上的在线监测系统喇叭,现场发出警笛鸣闪或从监测中心向现场喊话(远程)的方式对破坏现场的人员进行有效震慑,同时可以立即组织人员针对突发的异常情况采取适当的手段予以人工干预,以减少电力设施被破坏的几率。

6 结语

红外监控系统是通过主动红外监控装置准确的预防线路危险点的施工、树木的生长、弧垂的超标的在线监测系统的拓展与创新。能够及时掌握输电线路的运行状态,防止外力破坏事故的发生。该系统适合安装于易引起大型施工机械碰触导线的施工区域,因开采易发生开山炸石的矿藏资源丰富的地方,因树木砍伐难度大的树障矛盾区域等杆塔上。因此在系统选塔安装工作中,应根据破坏特点及发案率确定重点防护区

域。

参考文献:

[1]康曼华.红外技术及其应用[J].刊授党校.1997.

[2]高国龙. 红外技术与应用[J].红外.2003.

[3]吕泉. 现代传感器原理及应用[J].2006.

[4]王仲生. 智能检测与控制技术[J].2002.

[5]梁俭. 输电线路增容在线监测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J].广东电力,2008,18(8):31-36.

输电线路防外力破坏智能监控系统的应用

输电线路防外力破坏智能监控系统的应用 摘要:输电线路防外破工作,需要每一个基层员工的积极参与,也需要群众的 广泛支持,共同完善防外破的方法,确保电力线路安全可靠的运行。 关键词:输电线路;防外力破坏 1输电线路外力破坏的形式及特点 输电线路外力破坏可以分为五大类:线下树木、违章建筑、违章施工、异物 隐患、以及其他形式等。线路保护区内种植的果树、林木或绿化树等,都会造成 输电线路的跳闸。线下树木具有季节性、反复性,难以有效根除。线下新建厂房、搭建简易房等现象层出不穷。线下违章建筑一般具有长期性、隐蔽性,建成后不 易解决,容易发生人身触电事故。线路保护区内吊车、打井机、挖掘机、顶管机、大型货车等施工设备碰线或对线路安全距离不足极易造成跳闸。违章施工具有突 发性、随机性、广泛性,已成为外破的主要原因。经常出现蔬菜大棚薄膜、彩钢板、风筝、广告条幅等异物被大风吹起缠绕电力线路导致跳闸。异物外破具有随 机性、广泛性,不易防范。大风天气后易发生。其他形式包括线下堆积易燃易爆 物品、线下鱼塘周边钓鱼,甩鱼竿等。 2输电线路防外力破坏预警技术及实现 输电线路防外力破坏预警系统主要面临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大型机械设 备在施工时具有位置不固定的特点,需要预警系统能够有效判断出吊臂距离输电 线的距离;另一方面,由于施工场地距离电力部门监控中心较远,当出现危险预 警时需要现场作业员和电力企业均能查看预警信息,需要实现远程监控和智能预警。基于上述问题研发了输电线路防外力破坏预警系统,包括智能检测、智能预 警和远程监控等关键技术,其中智能检测解决了大型机械设备吊臂距离输电线的 距离问题,智能预警实现了本地预警和远程报警,远程监控实现了对施工现场设 备的远程监控。 2.1预警原理 输电线路防外力破坏预警系统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检查架空输电线路在空间产 生的电场强度,通过算法计算出测量点与导线之间的距离。相对于入侵的物体, 运行中的输电线路中的任意一相可以看成无线长直导线。架空输电线路的工频电 场是一种准静态场,工频电场由电压产生。球形工频电场检测传感器采用球形电 容检测感应电压的方法来检测电场,一维球形传感器的结构如图1所示,将一个 空心金属球壳切割成两部分,通过绝缘物质将两个半球连接在一起,并在两个半 球中间并联一个测量电容,两个半球分别构成了传感器的两个电极。 对球形电容传感器进行电路分析,其等效电路如图2所示,球形电容传感器 等效为电压源,测量电容等效为负载。 2.2系统组成 输电线路防外力破坏预警系统包括检测装置、报警装置、后台管理系统和监 控APP。系统的总体架构框图如图3所示。图3系统总体架构图检测装置安装在 大型机械设备吊臂的顶端,报警装置安装在操作室内,通过低功耗无线射频进行 数据交互,检测装置和报警装置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和安装方便的特点。检测装置获取大型机械设备的机械臂顶端的电场数据,并通过算法计算出检测装 置距离输电线的距离,通过低功耗无线射频将距离数据发送到报警装置,报警装

防外力破坏工作方案

防外力破坏工作方案 随着社会发展,城市建设进度加快,外力破坏现象与日俱增,由于事故形式多样,随机性高,以往的预防工作成效并不明显。在对以往经验教训研究分析后得出城网外力破坏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 (一)行驶车辆的危害: 其中有线路设施地理位置不合理的,也有相应警示措施安装不及时的,还有司机鲁莽驾驶,碰撞设备等多种原因导致的设备故障。 (二)城市建设施工不当: 随着城市的发展,街道改造,楼盘建设越来越多,施工使线路运行的环境越来越复杂,有的工程就会发生在我线路区域内。其中有的施工及建设单位既不认真查阅资料也不及时与我单位沟通协商而是盲目开工,还有的为赶进度居然和我方打起了游击,使得“你来,我停。你走,我开”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些做法都极易破坏我们城网设施,且易造成严重后果。 (三)非电力施工人员线路保护意识不强: 非电力工程施工人员缺乏对地下电缆保护的意识,施工时常忽视电力电缆的保护,忽视规章制度,在施工时根本不知道地下有电力电缆 ,进而造成外力破坏事故。有的施工单

位明知地下有电力电缆,也与运行管理部门签订了施工配合协议,但其内部管理混乱责任不清,导致事故发生且在事故发以后不能及时通知我部门,延误抢修时间,造成巨大损失。 (四)各种管线埋设复杂易反复开挖造成破坏: 由于城市空间有限,热力、煤气、自来水等管线单位所属地下管线之间多成平行、交叉或上下叠行。而管线铺设单位在铺设新管线或更换旧管线前往往不按要求及时通知我部门,也不到我部门办理相关手续, 在无人监护的情况下施工,造成对电缆的外力破坏。 (五)广告类宣传设施的危害: 街道上各式的广告牌,有的由于其安装位置与电力线路的距离较小,固定不牢,缺少维护,在大风时会有可能导致架空线路运行故障。还有在一些大型活动中用的气球,悬挂的标语等因其极易随风摆动且难以控制也会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六)动植物等的危害: 线路和树木之间的距离超过《电力设施保护条例》中规定的安全距离 ,线路就会对树木放电从而影响线路安全运行。城市绿化植树过程中,施工单位与我们缺少沟通,致使通道内树木长成后可能威胁到我们线路的稳定运行。(七)其它危害:

输电线路防外破技术总结

专业技术报告 项目名称:输电线路防外破技术总结 作者:XX 作者单位:XX 日期:2013年9月

一、前言 (3) 二、外力破坏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3) 三、采取的措施和对策分析 (5) 四、结论 (6)

输电线路防外破技术总结 一、前言 近几年来随着城乡经济的飞速发展,输电线路运行环境却在不断恶化,线路保护区内违章作业随意取土等行为屡禁不止,严重威胁了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外力破坏引发线路故障次数呈逐步抬头趋势,输电线路防外力破坏工作已成为电力企业一项长期的艰苦的复杂的工作。 二、外力破坏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相比变电设备,输电线路有着点多线长面广野外的特点,犹如人体大动脉般广泛分布于乡郊野外,电力企业无法对其实时监控,而外力破坏具有相当大的隐蔽性和随意性,这就决定了输电线路外力破坏根治的艰巨性和长期性目前外力破坏次数约占输电线路跳闸总次数的40% 左右,主要表现为违章施工、异物碰线两种形式,其中以因违章施工导致吊车、塔吊及渣土车等大型机械碰触带电导线对输电线路的危害最大。 目前输电线路防治外力破坏工作存在的问题: (1)防外力破坏联动联手机制不够健全。输电线路外力破坏是指线路走廊及防护区周围的树木、建房、取土、各类违章施工等外部隐患对输电线路的破坏,涉及各级政府的城建、规划、安监、公安等职

能部门,可见外力破坏的防治是一项系统性很强的工作。而自从2002年电力系统改革后,电力企业失去了行政执法权。与此同时各级地方政府及职能部门对输电线路的防外力破坏工作,从思想意识上重视不够,措施不够,使这项工作长期处于一种无政府负责、无政府监管、无政府考核的状况,致使各类外部隐患不能及时得到解决,最终 酿成线路跳闸甚至事故。 (2)电力安全教育有待普及。在吊车、渣土车等大型机械碰线造成的输电线路外力破坏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施工人员安全意识薄弱,缺乏基本的电力安全知识,将高压输电线路与110kV低压进户线路混为一谈,误认为只有当机械碰触到导线时才可能引发故障,电力法、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更是无人知晓。 (3)线路周边环境日益复杂,新建和在建的输电线路大量跨房、跨树木,在线路投运前未得到根本解决,且部分基建施工过程中与当地村民形成的矛盾未得到妥善处理,新旧问题交织在一起,给线路的运行维护工作埋下安全隐患,线路巡视人员在进行日常运维工作时被当地群众阻截干扰、扣留工具甚至于扣人、扣车时有发生另一方面蓄意破坏、偷盗、在保护区内燃烧桔杆、放风筝等现象越来越多,给线路的安全运行带来较大影响。 (4)输电线路防外力破坏工作没有一个专门的执法机构,致使有关电力设施保护的法律法规在执行过程大打折扣。各类外部隐患最终还是由电业企业出钱解决,从根本上导致了人们毫无电力设施保护的思想意识。

中低压电力设施外力破坏处置规定

县供电公司 中低压电力设施外力破坏处置规定 为进一步提高防控电力设施外力破坏的管理水平,规范处理电力设施外力破坏事故,严厉打击破坏电力设施的违法行为,切实维护好公司的合法权益;结合近期发生的多起电力设施外力破坏特点,依据《电力法》、《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实施细则》和《山东省电力设施和电能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现就外力破坏事故的处置规定如下: 一、成立处置电力设施外力破坏事故领导小组 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安监保卫部,安保部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 1、领导小组职责: 主要负责协调电力管理部门制定下发防止外力破坏的规范性文件;负责提供防止外力破坏的法律依据和法律诉讼准备;负责审查审批外力破坏处置意见及处置全过程监督。 2、成员单位职责: 安保部:牵头负责公司电力设施保护日常管理工作,负责及时向市公司、县经信局、县安监局汇报外力破坏电力设施的情况;负责配合行政、司法部门依法追究外力破坏电力设施肇事单位和个人的经济、刑事责任;负责电力设施保护区内安全隐患的监督整改;

负责电力设施保护区内各种施工申请的查勘、防护措施审查审批和与施工方签订确保电力设施安全的协议书;负责督促、检查各电力设施保护责任单位的责任落实;负责电力设施遭受外力破坏后的处理及索赔管理。 电管部:负责乡镇供电所电力设施遭受外力破坏抢修工作人员、物资的协调;配合安保部协调乡镇供电所电力设施外力破坏后的处理及索赔。 发策部:负责提供防止外力破坏的法律依据,做好外力破坏法律诉讼准备工作。 思政部:负责电力设施保护工作的方针、政策、法规、标准、办法的宣传和监督管理;负责与新闻传媒的沟通,加强社会舆论监督工作,营造良好的电力设施保护的社会氛围。 公安办:负责配合公、检、法机关不失时机地打击、惩处破坏、盗窃电力设施的违法犯罪分子;负责配合安保部做好电力设施遭受外力破坏后的处理及索赔工作。 营销部:负责指导大客户做好电力设施保护工作;负责外力破坏少供电直接经济损失的核准。 城区所、各乡镇供电所:负责辖区内电力设施保护日常管理工作,宣传电力设施保护法律法规,制止、打击破坏电力设施违法行为;发生外力破坏后及时向公司汇报和组织抢修工作;负责因外力破坏造成少供电直接经济损失、抢修费用的计算及依据提供。 二、外力破坏事故的内容

输电线路防外力破坏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输电线路防外力破坏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发表时间:2018-11-11T12:21:49.327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20期作者:刘塔军1 王顺江2 [导读] 摘要:电力行业的发展为我国经济建设打下了非常坚实的基础,同时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1国网新疆电力公司塔城供电公司公安保卫部新疆塔城 834700; 2国网塔城供电公司运维检修部(检修公司)输电运维室新疆塔城 834700) 摘要:电力行业的发展为我国经济建设打下了非常坚实的基础,同时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在电力工程中,外力破坏已经成为输电线路故障跳闸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威胁着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如何整合利用现有资源应对大量的外力隐患,在输电线路面对外力隐患时迅速制订行之有效的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输电线路;防外力破坏管理;面临的问题;应对策略 引言 国家经济建设发展迅速,离不开各行业的支持,同时各行业的发展也离不开国家经济的支持和政策扶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现代化进程的深入,输电线路外力破坏隐患点呈“点多、面广、线长”发展态势,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大输电线路运维单位的管控难度,同时也增大电力事故事件发生频次。 1输电线路防外力破坏管理面临的问题分析 输电线路分布广泛、地处旷野、穿越各种地理环境、长期处于露天之下运行,经常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伴随投运的输电线路不断增长,以及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建设、城市化进程和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等各种施工建设项目带来的隐患增多,输电线路遭受外力破坏的风险也随之增大。传统输电线路防外破管控方式主要通过人工巡视发现外破隐患,然后根据个人或群体经验判断隐患类型及其危急程度,进而制定相应管控措施。这种“巡防式”管控方法流程简单,但由于管控措施缺乏针对性,管控效果欠佳,且该方法仅适用于便于观察的独立隐患点,对于地形较为复杂且点多面广的外破隐患,则凸显出“巡查难、视野窄”等问题。 2输电线路防外力破坏管理应对策略 2.1无人机航拍技术 (1)外破隐患平面可视化采用无人机对复杂区域内的外破隐患面进行全面航拍,形成能直观反映现场真实状况的航拍图片。为真实反映隐患面状况及保证拍摄质量,无人机航拍作业拍照时应注意以下3个关键点:a.飞行高度适中,一般以10倍杆塔高度为宜;b.拍摄点选择适当,即拍摄界面内应包含隐患面内各点的隐患类型、施工机械种类及距线路水平距离、沿线的地形地物等信息;c.在俯拍面上不便获取的参数应通过其他途径获取(如线地距离、交叉跨越距离等参数)。(2)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模型化将航拍图片上整个隐患面虚拟地细分成若干区域,并识别各区域内是否存在可能导致设备损坏的客观条件及主观行为,同时分析其进一步恶化的几率。基于风险分析原理,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模型化工作需注意以下两点:a.危害辨识的全面性。在辨识危害前期准备工作中,应明确航拍图片的各参数信息,如线路杆塔号、通道范围、线地距离、施工规划及方案信息等,便于巡视人员深入了解现场情况,准确判定危害存在的位置、数量及接触频次。b.风险评估的科学性。依据已辨识出的危害,逐个分析各危害引发特定事件的可能性、暴露条件及结果的严重度等,同时将其与现有的控制措施进行比较,计算出各危害的风险值,并确定其风险是否在可接受或可控范围内。(3)管控措施区域化根据各区域隐患点的风险评估结果,将不同类别、类型及特性的施工点划分为不同类型区域进行管控,并围绕针对性及有效性两个原则制定管控措施。管控措施的制定应重点关注如下5个方面:a.制度约束。通过签订“安全协议”、“隐患告知”等相关书面文件,明确相关电力法律法规的要求,从制度上对隐患单位起到约束作用。b.技术防护。根据现场实际,将隐患设备进行有效隔离。c.人员意识。通过“安全技术交底”、“现场安全培训”等,提高现场管控人员及作业人员安全意识。d.信息沟通。利用各类通信工具,建立供电方与施工方联动管控信息沟通机制,将各隐患单位现场安全人员串联起来,便于安全信息的沟通,起到相互提醒、相互配合及相互监督作用。 2.2可移动式输电线路防外力破坏系统 (2)监控线路外力破坏危害征候的识别标准。在明确110kV线路外力破坏原因的基础上,对外针对故障原因建立数学模型,形成危害征候识别的标准,进行技术性转变,建立外力破坏征候判断依据库。(2)外力破坏判别的技术方式。在有判据的情况下,才有哪些技术方式来监测外力破坏。实施什么样的技术路线。就目前的技术发展情况,我们准备采用图像识别来判断外力对架空线路运行的干扰,图像识别判断是通过抓取现场数字视频信号,经处理后即可实现差分运算,再结合系统设定的触发条件做出相关判断,即可迅速明确干扰源的识别。在外力破坏监测中,要根据架空线路所处位置和地理条件,设置合适的识别区域,获取保真和合理的现场信号。(3)电源和通信方式。外力破坏监测系统采用终端加后台的模式,终端处于架空线路铁塔上,基本无持续供电电源的条件,需要根据终端工号的实际情况,配置供电电池电源。针对海口高湿、高热环境使用条件,在选型时,要求供电电池在相应的环境条件下,能够发挥最大的充放电效率,充分利用海口日照丰富的特点,进行太阳能光电转换,提高持续供电保证。在通信联络上,首先应满足南网对相关信息系统的传输通信规约标准。针对可移动式监测的需求,通信链路采取无线传输,采用宽带和资源匹配较好的3G通信标准。(4)移动性设计。监测装置具备移动性创新、真正做到快速布防、随时监测等特点。在前期的技术调研中,发现该类型的监测装置在安装时具有一定的固定性,体现在装置对安装地点和监测对象的适应性上,一般难以做到随外部监测对象的变化,随时投入和改变监测的模式。改变以往结构设计,在材质设计上采用复合型材,在结构强度、防护等级上不但不改变,还应有提高。与此同时,在装置的重量上,大大减少重量。在安装时,做到班组单人作业,单人监护模式下能便利安装。 2.3监控平台的实施与效果 监控平台实现了对隐患的闭环管理,从隐患发现到隐患的跟踪处理均由平台自动判别处理,整个流程不到1min。机动巡视人员发现线下隐患后,及时制止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并通过精准运维平台App上报隐患信息。视频监控系统发现线下隐患,发出声光报警信号,提醒作业人员注意安全,并实时向监控平台发送隐患信息。监控平台接收到隐患信息后,根据隐患的类型和严重程度执行响应的预案,首先从护线人员管理系统自动调取护线人员的实时位置,向距离隐患点最近的护线人员派发工作任务,进行隐患点盯防,并定期通过精准运维App录入隐患处理情况,当隐患未消除时,加强机动巡视人员对隐患点的巡视频率,派护线人员进行24h盯防,当隐患消除时,监控平台通过线路的运维人员进行隐患点的验收。输电监控平台上线以来,截止目前共发现并处理外力隐患390余处,全部实施发现—上报—盯防—治理—验收的闭环管理流程,收效明显。通过精准巡视平台,及时发现输电线路的隐患和缺陷,线路故障发生率降低30%。通过护

输电线路外力破坏的因素及对策探讨

输电线路外力破坏的因素及对策探讨 输电线路外力破坏日益严重,多数由于环境和人为的因素造成并且大多数会引起电力事故的发生。不少不法分子也通过破坏输电线路来获取非法利益,违章作业、野蛮施工、违章炸石、违章建房等导致断电、倒杆等现象发生并不顾及电力线路的安全。本文根据输电线的破坏原因着重探讨并提出几点预防和解决措施。 标签:输电线路;外力破坏;环境因素;人为因素 近几年来,电网结构的发展和完善,输电线路的建设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由于其所在的环境和使用价值的特殊性输电线路长长遭到外力破坏,输电线路被破坏的原因众多,不仅企业因此有着巨大经济损失并且对大众的生命财产构成威胁,也会产生不良的社会影响。电力设施的保护应受到更多的重视,电力的发展决定着国家的发展进程。更大的关注电力问题建立出更加完整的电力运输模式,使得电力行业更快速的发展。应该关注定期维修输电线路严惩破坏牟取钱财的不法分子。 1 常见输电线路外力破坏类型 常见输电线路外力破坏包括以下几类:由于施工人员的大意施工使用机械的施工作业时碰撞采矿炸石或违章取土破坏导线,从而输电线路遭到破坏。近年来违章植树造成接地跳闸停电在输电线路,在线下焚烧钓鱼、异物漂浮、交叉跨越等违法行为都会一定程度的影响到电力运输。输电线路安置在特殊的环境下,工作人员的巡逻维修力度的薄弱使得不法分子有了可乘之机输电铁塔被盗也就时有发生。种种原因的产生使电力系统不能够正常运行。 1.1 输电线路遭到人为间接破坏 输电线路的路径被侵占使其无法正常运作,很大一部分原因则是在线路保护区有违章建筑和无人管理的树木生长过高触及线路,影响输电线路的工作。 1.2 输电线路遭到外界环境破坏 输电线路裸露在室外无保护的环境中,常遭受到各种恶劣天气的侵袭,输电线路中断导致停电的发生。 2 输电线路受外力损坏的原因 2.1 在输电线路的运行维护不到位 工作人员懒散不负责的态度不能认真按照要求地巡视维护输电线路,思想上重视程度不足,没有完善的工作管理系统,没有按照分配定期定时的检查线路,

电力设施防外力破坏管理办法范文

石林供电有限责任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SG-WJ.技—电力设施防外力破坏管理办法 编制:罗兴华 审核:赵学 批准:钟云 版本号: 01 发放编号: 受控状态: 2006年12月1日发布 2006年12月1日实施石林供电有限责任公司

1.总则 1.1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加 强和规范电力设施保护管理工作,防止和减少外力破坏危及电网、人身、设备安全事故,根据国家电力设施保护法律法规和电力设施运行规程的规定,制订本办法。 1.2输、变、配电设施运行单位必须按照运行规程组织定期巡视工作,及时发现、及时性处理危及电力设施安全运行的安全隐患,建立健全相关资料档案,防止发生人为责任的法律责任事故。 1.3公司安生部是电力设施外力破坏安全隐患工作的归口部门.负责监督、指导、协调运行部门、用电营业部门处理外力破坏安全隐患工作,代表公司协调处理跨区域安全隐患。 1.4市场营销部、各供电所负责配合处理电力设施外力破坏安全隐患,依法对违章或造成事故的用电客户、施工单位采取中止供电措施。 1.5电力设施外力破坏安全隐患实行依法整治的原则,依靠当地各级政府采取有效整治措施. 2.相关文件 2.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2《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 2.3《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国务院) 2.4《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实施细则》 2.5《供电营业规则》 2.6《安全生产工作规定》 4.安全隐患的确认 4.1在法定的电力设施保护区范围内或周边发生如下可能危及电力设施安全的情况,均属安全隐患。 4.1.1新建建筑物构筑物;

SG-WJ.技—电力设施防外力破坏管理办法第 3 页共 10 页 4.1.2施工作业(挖坑、取土、打桩、起吊、搭棚等) 4.1.3距电力设施周围水平距离500米范围内进行爆破作业。 4.1.4种植树木、竹子等高杆植物; 4.1.5堆放杂物或倾倒酸、碱、盐及其它有害化合物。 4.1.6在架空电力线路导线两侧各300米的范围内放风筝; 4.1.7擅自在杆塔上架设电力线、通信线、广播线; 4.1.8利用杆塔、拉线作起重牵引地锚。 4.1.9损坏电力设施接地装置或改变其埋设深度; 4.1.10其它危害变电、电力线路设施的行为; 4.2架空电力线路导线边线外的水平距离根据电力设计单位提供的导线最大风偏值来计算确认。 5.安全隐患的现场处理 5.1现场发现安全隐患应立即对肇事者予以纠正、制止。 5.2造成电力设施损坏、停电经济损失的现场人员应向肇事方提出索赔要求。 5.3现场违章人员不听劝阻的;或造成我方损失事故后不承诺赔偿的;运行单位可视现场情况采取下处理方式: 5.3.1咨询、拍照取证(应尽可能了解现场资料,拍摄施工人员、多方位现场环境,核实其审批文件、施工许可证、营业执照等); 5.3.2通知保险公司现场出险认证; 5.3.3报警(拨打 110报警电话); 5.3.4报告本单位主管部门 5.3.5报告上级主管部门、上级安全监察部; 5.3.6报告当地城管执法部门; 5.3.7报告当地政府规划、电力、安全监督行政管理部门; 5.3.8申请采取中止供电应急措施。 2006年12月1日实施第0次修订

电力线路防止外力破坏安全管理规定(正式版)

电力线路防止外力破坏安全管 理规定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电力线路防止外力破坏安全管理规定 温馨提示:该文件为本公司员工进行生产和各项管理工作共同的技术依据,通过对具体的工作环节进行规范、约束,以确保生产、管理活动的正常、有序、优质进行。 本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1 范围 本规定了运行中设备运行管理、防范措施、实施办法及处理原则 本规定适用于阿巴嘎电力有限责任公司所有电力设施的工作管理。 2 引用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及《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 国务院发布《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及《实施细则》; 《架空电力线路运行规程》。 3 管理内容 3.1为了有效地防止电力(电缆)线路外力破坏事故、保证电网安全、稳定、可靠、运行、减少电量损失、提高供电可靠率, 特制定本规定。

3.2电力线路的外力破坏事故系指我单位所属的电力(电缆或架空)线路、设备在安全运行状态下遭受人为的外力影响或破坏, 使电力线路及其设施受到损害后发生的故障和事故。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3.2.1因交通肇事或违章驾驶车辆碰撞电杆、拉线或挂扯导线及其设施, 造成的故障或事故。 3.2.2线路防护区爆破作业, 飞石损伤或打断导线, 造成的故障或事故。 3.2.3建筑工地塔吊、脚手架、防护网或其它原因造成的故障或事故。 3.2.4居民区内因居民向线路上乱扔杂物, 造成的故障或事故。 3.2.5线路防护区内的高大树木倒向线路, 造成的故障或事故。 3.2.6线路下方及邻近吊装、架设等作业, 碰触导线造成的故障或事故。 3.2.7未经我公司有关部门的许可, 在电缆线路上方或邻近开挖土方, 损坏电缆造成的故障或事故。 3.2.8放风筝或飘扬物碰触导线造成的故障或事故。 3.3公司各线路运行站、所应认真执行本规定, 并依照有关技术法规的要求, 认真做好公司电力(电缆)线路的运行管理工作和外力破坏事故的防范措施, 为有效地控制和防止外力破坏事故提供技术保证。 3.4公司安监部是保护电力设施的职能部门, 负责指导、协同各设备布属站、所做好电力(电缆)线路的护线及人为破坏案件的查处工作。 3.5公司生产部是公司电力(电缆)线路及设备生产技术管理和安全运

输电线路外力破坏的因素及对策探讨

输电线路外力破坏的因素及对策探讨 摘要:由于输电线路地理位置和环境条件的特殊性,杆塔点多,线长、面广, 常年暴露在野外,除了风,闪电,暴雨、冰雪等自然灾害、人为因素造成的线路 跳闸,线路被迫停电的概率一直呈上升的趋势,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在此 基础上,分析和研究了输电线路维修中存在的问题,找出了解决方案,解决了现 有的安全问题。 关键词:输电线路;外力破坏;维护;对策 1输电线路维护的难点内容分析 1.1输电线路钢筋混凝土内部积水问题 在输电线路中,如果存在积水的现象,水中的化学物质会使钢筋混凝土壤中 的氢氧化钙产生化学反应,这将导致杆结构的腐蚀,从而导致钢筋的有效面积很 大程度上的减小。混凝土受冻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杆内积水,受冻后水泥膨胀 而将混凝土冻裂;二是电杆埋深不够,在冻层以上或上卡盘在冻层内,因冻土膨 胀而上鼓,带动混凝土杆上鼓。 1.2 输电线路遭遇洪水灾害和倒杆倒塔 每年的洪水季节里,在架空线路经过的各种地域里,有可能因暴雨或洪水而 发生倒杆倒塔事故,主要危害表现在:一是杆塔基础土壤受洪水冲刷而流失,从 而破坏了基础的稳固性,造成杆塔倾倒;二是基础被洪水淹没,水中漂浮的树枝、杂草等,挂到杆塔或拉线上,增大洪水对杆塔的冲击力,若杆塔稳固强度不够, 易造成倒杆事故;三是位于土堆、边坡等处的杆塔由于雨水的浸泡和冲刷,引起 塌方或溜坡时,连同杆塔一起倾倒;四是跨越江河的杆塔,由于其导线弛度比较大,对水面距离小,故随洪水冲刷而来的高大物体容易挂碰导线,致使造成混线、断线或杆塔倾倒。 1.3 雷电对输电线路的影响 雷雨季节,地面水分比较充分,太阳光使地表温度上升,使地面部分水变为 水蒸气,随变热空气上升,形成热气流,遇到高冷空气后,凝结成小水滴形成云雨,将会带上电荷而形成雷云,当雷云在局部区域的电场强度达到20至30kV/cm 时,空气游离被击穿,成为导电通道,雷云的电荷沿着通道向下运动,当它距离 地面的高度达到一定范围时,与地面比较突出的部位形成一个电场,地面较为突 出的部位或感应电荷集中部分将成为雷击点,这样暴露在旷野或高山峻岭上的输 电线路,很容易受到雷击。 1.4 鸟害对输电线路的影响 首先,鸟类在输电杆塔的横担上做窝时,嘴里叼着树枝、杂草、铁丝等杂物 在线路上空往返飞行,当树枝等杂物落到导线间或搭在导线与横担之间,就会造 成接地或短路故障。其次,体型较大的鸟类在线间飞行或鸟类打架也会造成相间 短路。再如,杆塔上鸟窝与导线间的距离过近或是鸟粪顺着绝缘子串下流等,在 阴雨天气容易引起接地故障。 1.5 受外力破坏其他因素影响 (1)部分线路运行维护人员没有强烈的责任感,发现设备隐患并没有引起重视,没有及时采取管控措施消除隐患,从而导致隐患发展严重,影响线路正常运行。 (2)近年来,城市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线路保护区内违章施工、违章建房现象增多,造成输电线路导线与房屋距离小于要求的安全距离,造成导线对房

电力设施保护措施

湖南新桥电力有限公司 电力设施保护工作措施 电力设施,担负着输送、分配电能的任务,具有点多、线长、面广、裸露野外的特点。供电企业是无围墙工厂,电力线路是工农业生产的生命线,电力设施被盗,受害的不只是供电企业。为认真落实和加强电力设施保护工作,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保障公共安全和公共利益,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以下电力设施保护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针对目前电力设施保护宣传教育工作缺少灵活多样、长期渗透的缺点,根据公司电力设施覆盖区域,选择通过在新闻媒体开辟宣传专栏,进乡村播放教育电影,给中小学生发放教育书籍、利用小区张贴栏张贴典型案例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让电力设施保护活动进工厂、进社区、进乡村、进学校,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保电氛围。 二、加强与政府执法部门的密切配合 保护电力设施工作,离不开政府尤其是政府职能部门的大力扶持。一方面主动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及时反映有关违法情况,得到政府部门的支持;另一方面要经常开展一些活动,联合公安机关打击盗窃电力设施犯罪活动,联合当地政府开展违章建筑清障活动,联合林业防火部门开展防山火活动等。 三、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加强防范处理措施

做好电力设施保护工作,不断创新防范方式,完善人防、物防、技防手段。强调“以人为本”,加强线路运行人员的责任心、使命感,制定电力设施保护工作考核办法,提高巡线的到位率、准确率和处置率。 (一)成立组织领导机构,强化电力设施的治安保卫工作,成立电力设施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各电站、变电站、调度中心等重点要害部位配备足够的专职或兼职生产保卫人员。要落实内部治安保卫责任制,严防危及电力设施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或事故发生。 (二)完善长效协作机制。公安机关和供电企业是保护电力设施工作的主力军和攻坚力量。建立并不断完善和巩固警企结合的长效协作机制,不断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改善工作条件、不断提高科技含量,依法有效防范和打击盗窃、破坏电力设施的违法犯罪活动。打击电力设施盗窃行为一方面要堵住销赃渠道,联合公安机关对废品收购站收购盗窃电力设施给予打击,并定期实行暗访了解情况。另一方面采取防盗技术防盗措施(提高防盗螺栓的安装范围),对重点区段线路及时改装、加装防盗设施,提高线路本身的技防水平。 (三)加大经费投入力度,把电力设施保护经费纳入电力建设和企业发展预算,长期打算、统筹规划、确保重点、稳步推进,为保护电力设施工作中技防、人防、物防措施的落实提供可靠的财力、物力保障。针对山火、焚烧农作物秸秆、垂钩、鸟害等电力设施破坏行为,在特殊季节,实行穿梭巡查,专人守候工作方法,对特殊地段,实现定点定人,建立完善在线监控手段,随时监控异常情况。落实防鸟害事故的措施,采取安装防鸟刺、驱鸟器、涂刷防鸟生物涂料等措施,防止鸟害事故的发生。

谈谈输电线路防外力破坏的管理

谈谈输电线路防外力破坏的管理 发表时间:2018-01-31T12:13:10.663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33期作者:赵磊[导读] 摘要:电力是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能源,已经上升到影响国家建设与社会稳定的重要位置。 安徽省马鞍山供电公司 243000 摘要:电力是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能源,已经上升到影响国家建设与社会稳定的重要位置。最近几年,我国城镇化进程越来越快,建设了大量的输电线路,而在线路保护区内存在着大量的住房、树木、施工、突发性季节性外破因素,严重干扰了输电线路的稳定运行。为了及时治理输电线路存在的外破隐患,要采取合理有效的防外破策略,才能为广大用电户提供高素质的电力。 关键词:输电线路;防外力破坏;管理 1输电线路发展状况 最近几年,我国电力系统二次保护技术与在线检测技术得到了充分发展,整体输电线路得到了稳定运行,但因为存在外破、雷击、鸟害、风力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不利于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特别是来自于外力的侵害造成了一定数量的输电故障。在过去几年中,由于外力破坏作用造成输电线路故障的次数达到了一半以上,严重威胁着我国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 2保护输电线路不受外力破坏的重要性 2.1保证电力供应,稳定城市系统的运行 现代化城市系统运行已经离不开电力驱动,保护输电线路不受外力破坏,一定程度上可以稳定地区的电力供应不会出现中断现象。电力的持续供应,可以使城市的医疗系统、商业系统、基础服务系统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从而可以推动城市的经济发展,进一步加快城市化进度。 2.2延长现有电路的使用寿命,一定程度上合理分配资源 电网的建设是相当耗费人力和物力的,而保护输电线路不受外力破坏,仅仅受到自然侵蚀作用的影响,那么能一定程度上延长现有输电线路的使用寿命,换句话说就是减少了输电线路的重新建造和更新维护工作的频率,一定程度上节约了人力物力,使得城市建设中资源得到更合理地分配。 2.3减少漏电现象,保障居民财产和人身安全 输电线路在遭到破坏后,难免有些地方会出现漏电现象,加上输电线路电压高、电流强的因素,极有可能致使漏电地发生火灾,造成一定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等;若是在不明显的地方发生漏电,路过的居民就极易由于跨伏电压的影响而发生触电现象,严重时危及生命。因而保护输电线路防外力破坏,能够尽可能地减少漏电现象,从而保障居民财产和人身安全。 3输电线路外力破坏的类型架空输电线路与电缆输电线路的特点是需要长期运行,而且运行距离过长,需要经过大量地区,一旦在运行中遇有外力破坏就会影响输电线路的安全性,其外破主要种类有以下方面。 首先,突发性外破。在输电线路附近建有塑料大棚,空中常常飘有数量不等的风筝,遇有节假日或店铺开张悬挂大型条幅气球等,这些物品由于飘浮在空中,会经常出现断线现象,一旦挂在二条线之间则会导致发生短路放电,遇有雷雨天气也会引起短路跳闸。附近进行建筑施工时会出现数量不等的偷盗电力设备现象,由于不法人员操作时需要逃避电力巡视人员,因此巡视人员通常不会发现。 其次,季节性外破。在一年当中由于气候与环境发生不同的变化而影响到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产生一定的外破隐患,春天人们喜欢放风筝,由于风筝断线经常搭在二条线路之间导致发生短路跳闸。夏天天气炎热,高压线通常下垂角度变大,使高压电线与建设物的距离变短出现放电现象。秋天由于农民焚烧秸杆,一旦火势不受控制则会引燃导线,同时由于燃烧出现大量的高温空气,将导线与燃烧的秸杆相连,电力击穿空气间隔出现短路现象。冬季由于天气寒冷,人们的户外活动减少,但也有很多建筑工地为了加快施工进度而不顾电力安全。 4输电线路外力破坏故障原因 4.1自然环境的影响 由于输电线路具有点多、面广、线长等特点,长期暴露在野外,天气的变化和自然环境对输电线路的影响十分巨大。持续的雨雪、寒潮、降温等冰冻天气带来的绝缘子严重覆冰、覆冰产生的过荷载、不均匀覆冰等能够导致输电线路发生倒塔断线、设备损坏、电网解列、大面积停电等冰灾事故。 4.2缺乏完善的输电线路维护机制 缺乏完善的输电线路维护机制是造成输电线路故障的外力因素之一,如地方政府以及供电公司内部电力设施保护部门采取的输电线路保护措施缺乏针对性,并且力度不足,以致于输电线路的维护工作长期处于一种似有实无的状况;部分执法部门对输电线路的人为破坏不以为意或缺乏专业化的执法队伍,使外力隐患得不到及时解决,最终酿成安全事故;相关部门的部分输电线路维护人员缺乏一定的专业技能和专业水平,对本职工作缺乏应有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使输电线路的外力破坏防范工作未落实到实处;相关部门缺乏专业的应急机制,面对突发性的输电线路外力破坏故障不能及时应对,致使事态扩大化;供电公司相关部门未能与市经委、公安、建设、市政等政府职能部门以及线路运维单位、电力营销部门进行有效的沟通,没有建立完善的电力设施保护联动机制,以致于未能及时有效地消除输电线路及电力设备的外力隐患。 4.3电力设施保护宣传不到位 致使输电线路出现故障的另一个外力因素是相关部门对人民群众进行的电力设施保护宣传和相关教育不到位。关于保护输电线路,禁止对输电线路进行人为破坏、盗窃电力设备的教育属于国家基础教育和日常教育的一部分,而部分教育工作者和居民日常生活的管理者对这些相关教育不重视,导致部分青少年、居民缺乏保护输电线路及电力设备的意识,更有甚者公然破坏输电线路,严重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另外,相关部门对《电力法》《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实施细则》等保护输电线路、电力设备的法律、法规宣传不到位,也对输电线路和电力设施出现故障起到了严重的消极影响。 4输电线路防外力破坏的管理分析 4.1科技创新、完善应急机制

电力设施防外力破坏管理办法

电力设施防外力破坏管理办法

石林供电有限责任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SG-WJ.技—电力设施防外力破坏管理办法 编制:罗兴华 审核:赵学 批准:钟云 版本号: 01 发放编号: 受控状态: 2006年12月1日发布 2006年12月1日实施石林供电有限责任公司

1.总则 1.1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加 强和规范电力设施保护管理工作,防止和减少外力破坏危及电网、人身、设备安全事故,根据国家电力设施保护法律法规和电力设施运行规程的规定,制订本办法。 1.2输、变、配电设施运行单位必须按照运行规程组织定期巡视工作,及时发现、及时性处理危及电力设施安全运行的安全隐患,建立健全相关资料档案,防止发生人为责任的法律责任事故。 1.3公司安生部是电力设施外力破坏安全隐患工作的归口部门.负责监督、指导、协调运行部门、用电营业部门处理外力破坏安全隐患工作,代表公司协调处理跨区域安全隐患。 1.4市场营销部、各供电所负责配合处理电力设施外力破坏安全隐患,依法对违章或造成事故的用电客户、施工单位采取中止供电措施。 1.5电力设施外力破坏安全隐患实行依法整治的原则,依靠当地各级政府采取有效整治措施. 2.相关文件 2.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2《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 2.3《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国务院) 2.4《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实施细则》 2.5《供电营业规则》 2.6《安全生产工作规定》 4.安全隐患的确认 4.1在法定的电力设施保护区范围内或周边发生如下可能危及电力设施安全的情况,均属安全隐患。 4.1.1新建建筑物构筑物;

4.1.2施工作业(挖坑、取土、打桩、起吊、搭棚等) 4.1.3距电力设施周围水平距离500米范围内进行爆破作业。 4.1.4种植树木、竹子等高杆植物; 4.1.5堆放杂物或倾倒酸、碱、盐及其它有害化合物。 4.1.6在架空电力线路导线两侧各300米的范围内放风筝; 4.1.7擅自在杆塔上架设电力线、通信线、广播线; 4.1.8利用杆塔、拉线作起重牵引地锚。 4.1.9损坏电力设施接地装置或改变其埋设深度; 4.1.10其它危害变电、电力线路设施的行为; 4.2架空电力线路导线边线外的水平距离根据电力设计单位提供的导线最大风偏值来计算确认。 5.安全隐患的现场处理 5.1现场发现安全隐患应立即对肇事者予以纠正、制止。 5.2造成电力设施损坏、停电经济损失的现场人员应向肇事方提出索赔要求。 5.3现场违章人员不听劝阻的;或造成我方损失事故后不承诺赔偿的;运行单位可视现场情况采取下处理方式: 5.3.1咨询、拍照取证(应尽可能了解现场资料,拍摄施工人员、多方位现场环境,核实其审批文件、施工许可证、营业执照等); 5.3.2通知保险公司现场出险认证; 5.3.3报警(拨打 110报警电话); 5.3.4报告本单位主管部门 5.3.5报告上级主管部门、上级安全监察部; 5.3.6报告当地城管执法部门; 5.3.7报告当地政府规划、电力、安全监督行政管理部门; 5.3.8申请采取中止供电应急措施。

输电线路防外力破坏对策

输电线路防外力破坏对策 来源:山东电力集团时间: 2007-6-28 10:51:00 ■集团公司保卫部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各种违法、违章行为引发的输电线路设备短路、倒杆、倒塔、停电等外力破坏事故、案件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给供电企业带来巨额经济损失的同时,也对电网安全运行、人民生命财产构成了极大的威胁,造成了极坏的负面影响。 故意盗窃破坏电力设施案件的特点为:团伙作案,连续作案。此类犯罪多以无业人员为主,以废旧物品回收等职业为掩护,纠合成团伙,有组织作案;犯罪手段专业化,破坏程度加剧。犯罪分子多掌握一定电工知识,熟悉使用专业工具;盗、运、销一条龙。犯罪团伙有明确的内部分工和固定的销赃渠道,集踩点、盗窃、运输、藏匿、销赃等为一体疯狂作案;地点、时间具有选择性。犯罪分子大多夜晚作案,且主要选择地理位置偏僻、防范措施相对薄弱的农村和城郊接合部。 输电线路保护区内违章建筑等危及线路安全运行问题十分突出。近年来一些单位和个人违背电力法律、法规,擅自在输电线路保护区内建房,且屡禁不止,违章建筑物与输电线路保护区的矛盾十分突出,清除线下障碍步履维艰,严重威胁电网安全运行,也对人身设备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在线路保护区内建房造成的人身伤亡、供电中断事故时有发生。 输电线路保护区内违章植树,树线矛盾成为困扰供电部门的头痛问题。近年来,农民发展林业种植创收,不考虑线下安全通道问题,大面积的线下违章种树逐年递增,由于树木造成接地跳闸停电,影响了正常的供电秩序。另外其他的一些违法现象也时有发生,如放炮、烧窑等,机动车辆肇事、高处抛坠物、建筑塔吊、堆放易燃物;在输电线路附近放风筝和放航空模型、违章取土、违章采石等。 输电线路防外力破坏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只有坚持在政府统一领导下,调动相关部门积极因素,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以法律为武器,以群众为基础,打防结合,齐抓共管的电力设施保护工作长效防范机制,才能彻底消除隐患,使电力设施得到有效保护。 健全完善组织领导机制,强力推进“平安电力”建设。由政府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部门牵头成立经贸、公安、规划、建设、林业、土地、工商等部门组成的电力设施保护领导小组,负责领导所辖行政区域内电力设施保护工作,对电力设施保护工作要实行长效管理,常抓不懈,使电力设施保护工作经常化和制度化。电力设施保护领导小组协调有关职能部门开展专项治理活动,由安监局、经贸委、规划等部门对线下施工、建房等违法行为进行集中清理;供电企业加强与规划部门的日常联系,避免今后在线路保护区内规划建筑;由公安、工商等政府职能部门开展废旧物品收购站点清理整治活动,堵塞销赃渠道;由安监局、经贸委、矿管、林业等部门开展线路通道内采石、违章树木清理整治活动。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完善警企联合长效机制,有效控制涉电违法犯罪。打击是预防输电线路被外力破坏的首要手段,继续

盗窃、破坏电力设施案例

盗窃、破坏电力设施案例 倾斜的铁塔该谁来扶正 重庆市南岸区某施工单位不顾供电局从去年8月至今多达8次的书面整改通知,强行在山体周边进行高切坡作业,致使110千伏金南东西线5号铁塔处出现山体滑坡,造成铁塔轻度倾斜,引发南岸大面积停电事故—— 野蛮施工铁塔变成“比萨”斜塔 紧急处置市民不堪“火炉”煎熬 如果说连日高温将山城市民置身于“火炉”的话,那么,酷暑中长时间停电,是不是“火上浇油”?7月20日下午,重庆市南岸区、巴南区多数居民在烈日和高温的煎熬下迎来了周末。 这天17时20分,南岸供电局接南岸区国土局电话:“110千伏金(金家岩)南(南坪)东西线5号铁塔处出现山体滑坡,发现裂缝。” 听到这个消息,南岸供电局负责人和有关人员心里一紧:房地产开发野蛮施工危及110千伏线路运行的长久担心终于要变成事实了!他们立即赶到现场。经检测,组立5号铁塔的山体朝西北方向滑坡约2厘米,离塔脚5米处有明显裂

缝,最宽处约4厘米左右,房地产开发施工单位原砌堡坎也出现明显断裂带,山体滑坡造成铁塔轻度倾斜。其后,供电局组织人员作24小时不间断监测发现,坡上裂缝以每小时1毫米的速度扩大,如不采取紧急措施,将酿成倒塔的重大事故。 110千伏金南东西线是220千伏金家岩变电站向110千伏南坪变电站的惟一电源,若中断供电,将涉及主城区南坪众多用户和110千伏响水洞变电站、渝中区110千伏储奇门变电站及南岸区、巴南区4个35千伏变电站。其中南坪地区的重庆日报印刷厂、3个电子研究所、数家涉外星级宾馆等要害用户,若停电,将造成政治和经济的巨大影响。 得知这一消息后,南岸区政府领导要求先不论责任,以最快速度抢险,便与供电局、区有关部门、施工单位等当晚在现场紧急制定应急措施:调运近千立方条石在坡脚8米高堆码,以减缓滑坡速度;在反方向用4根拉线稳住铁塔;塔脚隔水,防止雨水渗透造成坡垮塌;封堵裂缝并派员24小时观测记录;调动武警及公安干警维持现场秩序并疏散附近居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