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00年前:一个日本人眼中的宜昌(转)

100年前:一个日本人眼中的宜昌(转)

100年前:一个日本人眼中的宜昌(转)
100年前:一个日本人眼中的宜昌(转)

100 年前:一个日本人眼中的宜昌(转)

100 年前:一个日本人眼中的宜昌

读日本人中野孤山《横跨中国大陆——游蜀杂俎》,有几则

关于宜昌的史料,真实记录了一百年前宜昌的几个生活场景。

中野孤山是日本广岛县立中学的一名教师,1906 年6 月,他受四川总督锡良之请,出任成都补习学堂、优级师范学堂孝教习,一直工作到1909 年才回国。可别小看20 世纪初年成都的那些学堂,许多后来声名显赫的四川大人物,都是从那些新式学堂中走出来的,其中包括我研究的四川军阀人物系列。锡良在四川办新政,最得意的一笔是修川汉铁路,恰恰正是这条铁路断送了大清王朝的江山,造化弄人,让人唏嘘不已。近日我正在写川汉铁路,提起这段史事不由得浮想连翩。

摘录几则与宜昌有关的史料如下。

宜昌

宜昌目前是扬子江上游轮船航路的终点,属湖北省宜昌府东湖县管辖。通巴蜀,系楚北咽喉,乃水陆要冲。物产丰富的四川省,虽然堪称大清国的财富之源,并具独立国价值,但其货物的运输全都要经过宜昌。港口开放的年月虽不太久,

但船舶的出入却与日俱增。宜昌的物产有黄棉、木耳、大黄、白蜡、桐油等。近来还产鸦片,据说多少起到了防止外国鸦片进入本土的作用。其中的桐油非常著名,自宜昌附近的丘陵到四川西部各地,都有培栽桐子树。据说宜昌将会成为桐洞输出的要地。进口商品主要有棉布、丝棉、鸦片、海产品、药材、毛织品、杂货等。目前,出口商品主要有生丝、白蜡、此地气候寒暑温差不大,有扬子江第一健康福地之美称。尤其是民俗质朴,不厌恶外国人,我同胞在此地者为数不少。

泰安栈

中国旅馆的不洁不净及内部设施的大煞风景在上海停留期间已令我大惊失色,因此,在宜昌找旅馆时,我让向导无论如何给我找个干净的旅馆。他说有好几家都不错,其中泰安栈首屈一指。据说室内装饰美观整洁,无可挑剔。还说,泰安栈会专程到距旅馆四百里的汉口来迎接客人,订这家旅馆没错。我们长时间乘坐轮船无聊之极,想尽早抵达宜昌住进旅馆,放松一下身心。昼夜兼程,六十五个小时的航程已接近尾声,我们乘坐的“大元丸”于13 日下午抵达宜昌港。当晚住在船上,第二天振作精神直奔预定的旅馆。泰安栈门前悬挂一黑漆大招牌,上有泥金楷书大字,外观很有气势。旅店建设乃中式大黑瓦房,入口处铺设有古生砂岩阶梯。我们拾级而上,进入一间宽敞厅堂。厅内有黑漆大木柱,下方用混凝土固定。当我们一行人被带到二楼时,那纯粹的中国特色给了我们沉痛的打击。客房与接待室简直有天壤之别,室内的一切都是那么粗糙,没有一件象样的东西,而且陈旧不堪。

室内还充满煤烟,布满蛛网。竹席顶棚有一半已经破损,中央部分垂掉着,积满灰尘,老鼠在上面一跑,灰尘如同松树花粉被微风吹拂一般满屋乱飞。柱子、墙壁都被煤烟熏得面目全非,房客又往上面擦鼻涕,煤烟再往上面熏。另外,前夜有房客在四个墙角的暗处撒过尿,尿味刺鼻。夜间还有臭虫袭击。尤其是床铺,简陋得令人欲言无语。床是一前一后摆放着的两条长凳上铺了两三块厚薄不等、长度不一的木板搭成的。床的前后参差不齐,床面高低不平。床板与长凳之间没有钉子来固定,睡得靠前一点,床板的后部就会翘起来,往后睡,前面又翘起来。无论靠左还是靠右睡,床都会嘎吱作响,给人快散架的感觉,使人不知所措。上床时如果没有相当的技巧,就有可能招致人仰床翻的危险。人睡觉时翻身,也有可能使床翻覆。这时,床铺肯定散架,还得重新搭。我曾在深更半夜上演过这种与床大战的闹剧。

早饭是粥,并且只有一种咸菜,过于简单。餐具粗糙,不干不净,并且抹布和擦碗布兼用。我们必须做好闭眼下咽的心理准备。

自建厕所。吃一堑,长一智。在上海为厕所吃尽了苦头,因此,我们计划在这里新建一个厕所。我们占用了一间客房,

在房子中间并排摆放了两个高脚凳,在其上面铺两块木板,

在其下方搁一个土陶罐。虽说这个厕所极为简陋,但它归我

等专用,感觉就是不同。

旅馆老板是赌博的账房。在可以称之为接待室的大房间中央,

摆放着一张高脚桌子,整夜有人围坐四周赌博。对手是旅客,

似乎这是旅客和旅馆老板的唯一娱乐项目。

妓女横行。旅馆里有妓女出入,她们来往于各家旅馆,向旅客卖春。当地这种行为似乎极为盛行。虽不能了解其真实主况,但像泰安栈这样在宜昌首屈一指的旅店也是如此杂乱无序,简直有伤风化。泰安栈有点类似于我们以前的本阵(注:

本阵是日本江户时代诸侯利用的驿站)。不过泰安栈对我们外国人甚为殷勤,这一点令我们感激不尽。

宜昌市概观

宜昌是距上海千里之外的一个都城,位于扬子江上海之终点、三峡之起点的左岸。宜昌港内常有数千艘船只停靠,进出口商品在此地装卸。过往三峡的船只和开往汉口、上海、下江的船只都以此为根据地。尤其是过三峡的船只,需要在此港备齐能支撑几十天生活的柴米油盐,还要在此地雇好苦力船

夫等。艘船所需船夫少则不下于三四十人,多则达一两百

人。此等苦力船夫挤满码头,其大多数两手空空,无家可归,如同我国东京府下千住一带的“立坊”(注:立坊指在指定地点等候雇佣的人)。他们晃晃悠悠,慢慢吞吞的,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船只的货物也由这些苦力装卸。宜昌沿岸的街道极其狭窄,来来往往的人免不了发生冲撞,混乱之极,不可名状。城内住房密集拥挤。与街道狭窄相反,城墙高二丈有余,厚度更有胜之,可承受人马之来往。市街的特点是肮脏凌乱,非言语所能描述。路上既有倒地的人,又有狗的尸骨,粪水横流,臭气熏天。苍蝇蚊虫聚集在小店的食物上,市民对此习以为常,见惯不惊。我等有洁癖者,见之恶心,大倒胃口,而他们却对此熟视无睹。一天,我们在城外散步,归途中,看了一眼城里的情况,其肮脏程度令人震惊。我们慌忙登上城墙,不想又遇到一具爬满苍蝇的死尸。我们不由得揑着鼻子赶紧返回城外旅馆。

大阪商船公司及英国人设立的海关都在城外江边。过往三峡的船只都要在英国海关接受检查,并且,想经过三峡深入内地的人,除华人外,按规定都要在这里申办护照。

不仅是宜昌市民,扬子江所有的人都把江水当作唯一的饮用水。除此之外,他们没有其他能获得饮用水的途径。江水浑浊不堪,尤其是江岸附近,常有粪水流入。当地人毫无顾忌地在那些污水横流的地方取水。据说,那些乱哄哄的船夫苦力自不必说,来来往往的行人也都随处大小便。由于他们太自由散漫,所以,不知谁定下规矩,他们不能进入汉口沿岸的彩带公园。上海公园“华人不可入内”的牌子也因此摘不下来。

看看美国人眼中的中式英语

看看美国人眼中的中式英语 在各个英语学习论坛上,经常可以看到有关Chinglish(中式英语)的文章,但一般都是中国人写的。不过我看到过一篇长文,也是有关 Chinglish的,但却是美国人写的,很有意思。这篇长文的标题是Chinglish 2 English(从中式英语到标准英语),作者是浙江大学的美国外教Chuck Allanson,内容则是Chuck在中国五年任教期间所听到、所看到的各种Chinglish说法。 比如Chuck第一次来中国,下飞机后,负责接待他的东北某大学英语系陈老师说:“您刚到,我们吃点饭吧。”“我们要点Chinese dumpling(饺子)和Chinese beancurd(豆腐),您看可以吗?”Chuck以前从未听说过这两种东西,但出于好奇,就说可以。结果饭菜端上来一看,原来就是 ravioli(饺子,来自意大利语)和tofu(豆腐,来自日语)。Chuck当时心里暗想,这两种东西,国际上早已经有通用的说法(ravioli和tofu),他们中国人为什么还要用那种生僻的说法呢?以后Chuck 跟陈先生混熟了,就问他:“当初你为什么不说ravioli和tofu呢?”陈先生听了大吃一惊,连忙解释说:“我真的不知道这两个词,而且我们的《英汉词典》上也没有这两个词。”于是Chuck开始意识到,中国的英语教师、英语课本、甚至英语词典肯定存在问题,否则不可能发生这种事情。在中国五年的任教期间,Chuck收集了大量的Chinglish说法,从中挑选出一组最常见的,编写了上面提到的那篇长文。下面就是这些Chinglish说法,其中每行第一部分是汉语说法,第二部分是Chinglish说法,第三部分则是英语的标准说法。 ①欢迎你到... ② welcome you to ... ③ welcome to ①永远记住你② remember you forever ③ always remember you(没有人能活到forever) ①祝你有个... ② wish you have a ... ③ I wish you a .。. ①给你② give you ③ here you are ①很喜欢... ② very like ... ③ like ... very much ①黄头发② yellow hair ③ blond/blonde(西方人没有yellow hair的说法) ①厕所② WC ③ men’s room/women’s room/restroom ①真遗憾② it’s a pity ③ that’s too bad/it’s a shame(it’s a pity说法太老) ①裤子② trousers ③ pants/slacks/jeans ①修理② mend ③ fix/repair6 ①入口② way in ③ entrance

我眼中的日本影视文化

我眼中的日本影视文化 谈到文化,很多人认为中国文化上下五千年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日本又是在很早的时侯传入了中国的文化思想,日本文化中可能没有自己的特色。但是,我认为虽然日本吸收了中国的文化,却是与中国文化相区别的。西方思想的传入同样也大大影响了日本民族。他们在保留了自己的民族文化特色的同时也通过吸收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丰富了自己的文化。 首先,从地理角度讲,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有着悠久的传统友好的历史,中日两国是搬不开的邻居。这些中日很多电影中都有提到。同样,日本影视文化中也不乏这样的因素。凭借如此优越的地理优势,不断发展了两国的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交流。日本的国家电视台NHK就与中央电视台合拍了《话说长江》、《敦煌》、《丝绸之路》、《茶马古道》与《布达拉宫》的多部纪录片。NHK 的节目内容十分重视国内和世界范围内的文化纪录片的制作而且制作水平是很高的。经济和文化的合作推动了整个中日关系的改善。 然后,从历史角度来说,中日交流在汉朝开始。公元1世纪时在班固所著的书《汉书》中在《地理志》中提到“乐浪海中有矮人,分为百余国”,即指生活在日本南部的九州岛上的居民。为了加速吸收中国文化,圣德太子(574年至622年)于公元7世纪也就是隋王朝时期开始向中国派遣使节及留学生、学问僧等,从此两国使节往来络绎不绝,两国间的友好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日本影视发展于1896年,迄今为止已有110多年的历史。因为日本也有一段群雄割据的战国时代,所以日本影视中以三国为题材的影视有很多。由于佛教的传入日本影视中以西游记为题材的电影也是不在少数。这些和佛教与神幻有关。在日本可以随处见到与中国风格类似的建筑物和风俗习惯。总的来说,日本受中国影响很深,方方面面都有中国文化的印记。 其次,日本影视中非常注重人性的描写。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能看出的东西在日本人眼中却能将人性的善恶美丑描写地那么淋漓尽致。他们总是能将人性的描写刻画地入木三分。比如说《杀手啊一》、《情书》与《关于莉莉周的一切》。 关于日本影视中人们的忧患意识是由于日本地质条件复杂,多火山和地震。日本远远无法和中国相比较,所以日本民族骨子里就有一种忧患意识。可能一次小小的地震、火山喷发就足以灭绝一个或者几个村落。这肯定会让日本民族产生忧患意识,所以影视中不乏这样的精神。 樱花是日本的国花,在日本文化中应该具有很高的地位。樱花很美,但是樱花往往是凋零的一瞬间才能将美展现到极致。这就在某些方面表明了日本人对美的观点。一方面,日本影视文化崇尚美,但是另一方面,日本影视文化又非常喜欢灭绝美。日本影视文化的双重性格使无数的叹息,血液,死亡成为电影中的主要内容。这让日本的电影生长出一种病态的美,充满了忧郁与凄厉。但是日本的动漫却是童真与善良。 借助日本的影视文化,我们可以回过头来反思一下中国的文化。中国可以说是东方文化的发源地,日本文化就是从中国文化中传承的。但是,目前中国文化不只是在物质方面没有良好地保留下来,特别是精神方面更是严重缺失……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日本影视文化保留着自己特色文化的同时成功地借鉴了西方的发展经验。同样对于中国来说,既应该发展自己民族的特色为文化,又应该吸收西方成功的发展经验,而不是全盘西化。中国应走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之路! 2012年8月4日 日语班张乐乐

日媒:一位日本人眼中的中国评价令人震惊

日媒:一位日本人眼中的中国,评价真是太令人震惊了 2014-7-5 10:29:04 编辑: 参考消息 来源: 互联网 日本“中国情报局”网站7月2日文章,原题:小学生提醒父母注意礼仪——在不断变化的中国,中国人的魅力是什么? 最近几天,中国人对日本球迷在比赛结束后收拾垃圾的行为大加赞赏,一位中国朋友对我说“认为日本做什么都不对的时代已结束了”。 中国媒体也有对日本人予以肯定的正面报道。虽然目前日本人对中国人的印象普遍不好,但在中国生活的15万多日本人当中,许多人还是对中国人抱有好印象。在他们眼里,中国人的魅力到底在哪儿? 中国人非常有人情味,认为孝顺和帮助朋友是理所应当的事。受人滴水之恩,尽管不会频繁言谢,却始终不忘这份情,以后无论对方遇到任何难事,总会竭尽全力帮助。这种重情义的性格是日本人无法相比的。 中国人很好学,对学习知识“如饥似渴”的精神令人敬佩。在大学图书馆,由于要去看书自习的人太多,甚至要排队。而且,许多没有留过学的中国人能说一口流利的外语。空闲时间,他们不是去打零工,而是待在屋里自学。中国人这样做不是为了成绩,而是为了“将来”,因为他们经常有危机感。、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敷设技术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高中资料试卷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日本人眼中的中国饮食文化

日本人眼中的中国饮食文化:中国人会做饭不会吃饭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作者:斋藤淳子 作为日本人,我完全同意“食在中国”的说法,我这么多年留在中国的最大理由之一就是为了吃。 比如,夏天的露天烤羊肉串配上啤酒,永远是那个季节最美味的选择。到了寒冷的冬天,涮涮肉味香浓的手切羊肉,再蘸上中国风味的芝麻酱,真是香啊,连最后的羊肉汤也不能错过。 中国各地的香肠也是天下绝品。地道的四川农村麻辣香肠如果跟啤酒或红葡萄酒搭配,也是美味极了。还有烧饼,从外面咬下去层层脆,真的可以跟著名的法国牛角面包一比高下。 对了,中国街头随处可见的手擀面对我来说也是一个奢侈品。在日本,手擀面必须去高档专卖店才能吃到,价格也很不便宜。 但让我纳闷的是,很多中国人并不是真的“会吃”——在日常生活里,中国人不太重视吃的情境安排,不给日常吃饭以应有的社会地位。 而在日本(包括我所了解的西方),大家都很重视吃饭时间。吃饭既是享受的过程,也是家庭和朋友交流的场合。 在日本,晚饭是家庭的中心活动,而且吃饭必须是有始有终的。无论多忙,大家都会先坐下来一起说一句“itadaki-masu(谢谢!我要吃了)”才能开动筷子。然后再好好欣赏热乎乎的菜,夸一夸妈妈的好手艺,再聊一聊今天过得如何。在所有人都吃完之前,谁都不可以离开饭桌,最后要一起说一句“gochiso-sama(真是个佳肴!谢谢)”,大家才站起来,收拾桌子并准备饭后的茶、甜点和水果。 而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虽然餐桌上的菜都做得很丰富很美味,却缺乏一种“欣赏”吃饭的气氛。好像对忙碌的中国人来说,吃饭唯一、或许最大的目的就是赶快把胃填满,完成这个任务。每个人吃完了立刻站起来离开饭桌,似乎只是一件无头无尾的生活小事。对我来说这样的吃法好像只有在军队里或监狱里才会发生,与高质量的中国菜太不匹配了。 中国人对日常吃饭不重视的习惯,一直延伸到了学校里。最近我心疼地发现,我上小学的孩子每天中午就花10分钟的时间看着同学的后背吃饭,而且被严格禁止聊天。难怪他们不爱学校的饭。 而在日本,吃饭是小学生们迫不及待的黄金时间。学校午饭时间是45分钟,接下来还有二三十分钟的休息时间。每个学校都有厨房,能供应热乎乎的饭菜。饭点一到,当天的值日生会穿戴上纯白的围裙、口罩、帽子,把大桶拿到教室里,并把食物盛在每个同学的碗里。 吃法也有学问,不能偏食和剩饭。吃饭时为了方便同学之间说话,会把课桌重新拼成五六人一起面对面的样子。大家坐好后,会一起高兴地喊一声“itadaki-masu”后一起开动,有时还会先介绍一下当天的菜谱或应时蔬菜。吃完饭也跟家里的规矩一样,必须等到“gochiso-sama”后才开始收盘。 在我的记忆中,学校午饭时间是一天中最轻松、最快乐的美好时光。从教育的角度讲,这样的午饭安排可以从小培养孩子用正确的态度吃饭,学会感激四季的自然恩惠,了解饮食文化,并培养自理劳动的习惯,对于孩子的一生是大有益处的。 现在,很多中国人开始说,生活应该慢下来。我想,也许中国人可以先从慢下来吃饭开始。有这么多足以傲视全球的美食,为什么不好好享受呢?

美国人眼中的道德观念

美国人眼中的道德观念 Do Americans have any morals?That"s a good question.Many people insist that ideas about right and wrong are merely personal opinions.Some voices,though,are calling Americans back to traditional moral values.William J.Bennett,former U.S.Secretary of Education,edited The Book of Virtues in 1993to do just that.Bennett suggests that great moral stories can build character.The success of Bennett"s book shows that many Americans still believe in moral values.But what are they? To begin with,moral values in America are like those in any culture.In fact,many aspects of morality are universal.But the stories and traditions that teach them are unique to each culture.Not only that,but culture influences how people show these virtues. One of the most basic moral values for Americans is honesty.The well-known legend about George Washington and the cherry tree teaches this value clearly.Little George cut down his father"s favorite cherry tree while trying out his new hatchet.When his father asked him about it,George said,"I cannot tell a lie.I did it with my hatchet."Instead of punishment,George received praise for telling the truth.Sometimes American honesty-being open and direct-can offend people.But Americans still believe that "honesty is the best policy." Another virtue Americans respect is perseverance.Remember Aesop"s fable about the turtle and the rabbit that had a race?The rabbit thought he could win easily,so he took a nap.But the turtle finally won because he did not give up.Another story tells of a little train that had to climb a steep hill.The hill was so steep that the little train had a hard time trying to get over it.But the train just kept pulling,all the while saying,"I think I can,I think I can."At last,the train was over the top of the hill."I thought I could,I thought I could,"chugged the happy little train. Compassion may be the queen of American virtues.The story of "The Good Samaritan"from the Bible describes a man who showed compassion.On his way to a certain city,a Samaritan man found a poor traveler lying on the road.The traveler had been beaten and robbed.The kind Samaritan,instead of just passing by,stopped to help this person in https://www.doczj.com/doc/b510733924.html,passion can even turn into a positive cycle.In fall 1992,people in Iowa sent truckloads of water to help Floridians hit by a hurricane.The next summer,during the Midwest flooding,Florida returned the favor.In less dramatic ways,millions of Americans are quietly passing along the kindnesses shown to them.

我眼中的日本

我眼中的日本 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是从小学的课本上第一次接触到日本这个国家的。对日本文化的最初印象来自于九一八事变,八年的抗日战争,很多人一开始对日本都是抱有偏见的吧。我们无法去改变历史,也无法只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历史里看它的未来。 其实在理解日本之后,很多观念会变得很不一样,即使最初是带着偏见看这个国度的。日本文化中有很多吸引人的地方,也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很学习的地方。 印象最深的是日本的移植能力。与很多国家不同,日本在学习借鉴别国制度文化时,是完全的移植,虽然在以后的发展中,会有些许改变,但是这种移植在日本的文化中根深蒂固。 我们可以从日本的历史中看到这一点,大和民族统一日本后,不仅吸取中国先进的生产技术,而且开始吸取中国的政治制度,特别在推古朝改革进程中,以圣德太子为首的改革派精心研究中国经典,博采从中国和朝鲜传入的各种先进思想和文化,尤其是圣德太子制定的十七条宪法更是兼取中国法、儒、墨及佛家等思想,结合日本具体情况制定的。在大化革新中,孝德天皇则仿照唐代官制,全面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从而把日本社会推进到法制完备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国家。可以说,日本进入封建社会完全得益于中国的制度。 日本在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的进程中,则得益于对西方国家制度的移植。日本这种彻底移植的能力让它迅速地成为世界强国。另一方面,日本之所以完全移植成功,在于它对旧文化的摒弃。说实话,移植觉得日本文化中存在着一种狠劲,无论对自己,还是对他人。就像我们经常说的,狠狠心,就什么都有了。日本的武士,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日本另一个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的饮食文化。日本菜肴虽不讲究吃出什么滋味,但很注重“形”,所以说日本菜肴是用眼睛吃的。吃日本料理,先不说它的味道,只是看,就能让人觉得满足。中国有个成语说“秀色可餐”,形容女子,这里用来形容日本的饮食也不为过,恰到好处。日本饮食中,生鲜海味占了大部分。这应该和日本海岸线绵长有很大关系,地理环境造就的日本饮食是世界不可多得的文化。日本饮食基本以清淡新鲜为主,这很适合养生人士。不过,最好吃最好看的日本料理仍然是最爱。 很多文化虽然是从中国传入日本的,但是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似乎比中国更为丰富多彩。以“茶道”为例,茶道是以沏茶、品茶为手段,用以联络感情且富有艺术性,礼节性的一种独特活动。现在茶道文化已经成为日本文化的结晶,日本文化的代表,又是日本人生活的规范,日本人心灵的寄托。茶道的内容是丰富的,它几乎将东方文化的所有内容都囊括在一个小小的茶室里。在思想方面,它含有神仙思想、道教、阴阳道、儒教、神道等;在形式方面它包括建筑、书画、雕刻、礼仪、插花、漆器、陶器、竹器、烹饪、缝纫等内容。茶道被称为是应用化了的哲学,艺术化了的生活。因此,我们才得以通过茶道来一窥日本饮食文化的深刻内涵。实际上日本茶文化的历史是随着中国茶文化的历史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它大体可分为三个时期:首先是受中国唐朝的饼茶煮饮法影响的平安时代,其次是受宋朝末期的茶冲饮法影响的镰仓、室町、安土桃山时代,最后则是受明朝的叶茶泡饮法的江户时代。其中第二个时期是茶道史上最重要的时期,但茶道的成熟期则在第三个时期。那时茶道普及到了各个阶层,茶道内部也分出许多流派,形成百花争艳的局面。这样说来,日本在对外来文化的移植中,对其精华的发展也做到了尽善尽美。 日本有一个别称,樱花之国。把富士山作为旅游目的地很久了,那里的雪,那里的樱花,那里不一样的人文,相信很多人都很向往吧。日本历来有樱花节,樱花盛开的季节,到处都能够看到一边赏花一边举行宴会的情景。在日本,樱花被视为吉祥之物。在传统的婚礼等喜庆场合,经常要饮用一种在盐浸的樱花瓣里加入开水的樱花汤,便是取樱花的吉利之义。樱花盛开的四月,也正是入学、就职的时节,是人生的重大转折点,因此樱花又代表了充满光明与希望的未来形象。除此之外,在日本到处都是用樱花命名的街道、车站、市镇、商标、饭菜、茶点、汤饮。文学家写咏樱诗,画家绘樱花图,音乐家谱赞樱曲,银行印出樱花图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留学生

外国人眼中的xx 留学生 在美国学习的外国学生, 2011 年中国占世界第一位: 总人数 12.8万,中国留学生带来的花费大概 31 亿美元,随着人数的增加,影响力和出事率也增大。 前几天,有感于加拿大华裔留学生林俊惨案的启发,写了博文: xx 留学生在海外该怎样保护自己? 很多博友在评论区踊跃留言,发表自己的看法。很多人提到,中国留学生在海外是一个弱势群体,同时有些留学生也很难融入当地社会,这其中,有地域文化的差别因素,也有留学生自身的问题。 留学生到了国外,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应,有些人如鱼得水,游刃有余,有些人很不习惯,度日如年。 学业的繁重,生活习惯截然不同,文化难以融合,再加上语言问题,导致有些留学生困在自己中国同学的圈子里,没法融入到美国当地的文化中。 问题到底出在哪?俺高娓娓不是社会学家,也不是专家学者,只是听到一下说法,看到一些报道。 那些中国留学生身边的老外们,是怎么看中国留学生的呢?或许我们也能从他们的眼中看到自己的不足。 看到 yahoo 上一篇报道,讲几点老外关于中国留学生的评价,不完全准确,但很有意思。 评价一: 读书用功,看重成绩,却缺乏创造力 美国学生认为中国学生学习太用功,对考试过于重视,对创造力和独立思考却不注重。只顾埋头学习,却对自己的人生和将来缺乏思考。 有一个老外说,中国学生都是“用功狂”。他们学校的老师有时候会列出一些建议阅读的书目,但经常都是只有中国学生会认真看完的。而且中国学生的总分却还是

比不上外国学生,因为他们不会积极地参加课堂讨论,那也占分数的 50%。 我有几个教授朋友,他们也和我聊过,说中国学生不太喜欢在课堂讨论不太喜欢发言。 其实很多时候并不是他们不知道说什么,而是不敢说。网上有一个留学生说: 课堂讨论时,我经常知道问题答案或有个不错的点子,但憋死也不举手说,当老师把目光转移到我身上时,我却或装痴呆状,或做羞涩状,等到老师把这个话题结束了,才后悔刚才没说两句露露脸儿。

评价二: 缺乏幽默感,开不起玩笑

美国人很喜欢聚会,经常在自己或朋友家开办各种派对,各种主题,各种玩法,其中免不了喝酒和整人逗趣的小游戏。但奇怪的是,很多老美学生,很少邀请中国留学生参加这种聚会。

因为他们担心中国留学生会不习惯他们的玩法。毕竟,大多数中国学生思想还是非常保守。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