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趣味数学088:有趣的图形数

(完整版)趣味数学088:有趣的图形数

(完整版)趣味数学088:有趣的图形数
(完整版)趣味数学088:有趣的图形数

有趣的图形数

(一)

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和他的学派,对数学的发展做出过巨大的贡献。

毕达哥拉斯认为“数是万物之源”。1表示点,2表示线,3表示面,4表示体(如图):

世间万物无一不是由点、线、面、体所组成,而1+2+3+4=10,因此,10就可以表示宇宙。

毕达哥拉斯把自然数看成是点的集合,尤其看重能够排成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图形的数,把它们称为“三角形数”“正方形数”“长方形数”等。

所谓三角形数,就是:

……

正方形数,就是:

……

1 4 9 16

长方形数,就要根据长和宽的不同情况来描绘。

下面我们就用这三种数推出一些重要而常用的公式。

公式一:两个三角形数可以组成一个长方形数:

所以,(1+2+3+4+5)×2=5×6,即,

1+2+3+4+5=

26

5

推而广之,如果三角形数有n层,长方形数就有n层,每层有n+1个点,于是得到求连续自然数之和的公式:

1+2+3+…+n=

2)1

(+ n n

从图上还可以看出,三角形数也能用

2)1

(+

n

n

表示。换句话说,从1开始到n的连续自然数的和,就等于第n个三角形数。

公式二:正方形数可以这样划分:

所以,1+3+5+7+9=52。推而广之,如果正方形数有n层,第n层就有2n-1个点,于是得到求连续奇数和的公式:1+3+5+…+(2n-1)=n2公式三:长方形数可以这样划分:

所以,2+4+6+8+10=5×(5+1)。推而广之,如果长方形数有n层,第n层就有2n个点,于是得到求连续偶数和的公式:2+4+6+…+2n=n(n +1)

公式四:正方形数还可以这样划分:

先按横行从1加到5,再按竖列从4加到1,即,1+2+3+4+5+4+3+2+1=52。推而广之,如果正方形数有n层,于是得到求从1到n再到1的连续自然数之和的公式:1+2+3+…+n+(n-1)+(n-2)+…+2+1=n2

图形数把抽象的数,与直观的图形巧妙地联系起来,这种数形结合的方法,是一种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下面我们用这种方法再推出两个重要的公

式。

公式五:把12、22、32、42、52这5个连续的正方形数稍加变形,排成左下方的“摩天楼形”:

如果在它的两侧各加上同样的5个连续的正方形数,就会得到一个像右上方的那样的长方形数。摩天楼形数等于

12+22+32+42+52

长方形数是它的3倍,等于

3×(12+22+32+42+52)

而这个长方数有

1+2+3+4+5=

2)1

5(

5+

?层,每层有2×5+1个点,所以,

3×(12+22+32+42+52)=

2)1

5(

5+

?

×(2×5+1) 即,

12+22+32+42+52=

6

)1

5

2(

)1

5(

5+

?

?

+

?

推而广之,就得到求连续平方数的和的公式:

12+22+32+…+n2=

6

)1 2

)(

1

(+

+n

n

n

真是妙不可言!

公式六:下面的大正方形是由一些边长分别是1、2、3、4、5的小正方形拼成的。

观察发现,虽然有两处重叠,不过这两个重叠部分与各自右下方的空白部分大小相等,正好可以用重叠的那一层补上空白部分。于是可以说,这个大正方形是由1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2个边长为2的正方形、3个边长为3的正方形、4个边长为4的正方形和5个边长为5的正方形拼成的,它的面积等于

1×12+2×22+3×32+4×42+5×52=13+23+33+43+53 因为大正方形的边长等于1+2+3+4+5,所以

13+23+33+43+53=(1+2+3+4+5)2

1+2+3+4+5=

2)1

5(

5+

?

于是

13+23+33+43+53=[

2)1

5(

5+

?

]2推而广之,就得到求连续立方数之和的公式:

13+23+33+…+n3=[

2)1

(+

n

n

]2

于是,连续立方数的和,等于连续自然数之和的平方。因为连续自然数之和就等于相应的那个三角形数,换句话说,连续立方数的和等于相应的三角形数的平方,真是不可思议!

上面我们用数形结合与合情推理的方法,轻而易举地得到六个非常重要而常用的公式,使我们不能不又一次为数学内在的奥秘所陶醉,为她那无与伦比的美所倾倒。这,就是数学的魅力!

(二)

从前面的叙述可以知道:

三角形数,实际上就是从1开始的一些连续自然数的和:

1,3,6,10,15,21,28,36,45,55,66,…

正方形数,实际上就是从1开始的一些连续自然数的平方:

1,4,9,16,25,36,49,64,81,100,…

那么,有没有这样的自然数,既是三角形数又是正方形数呢?有,并且有无限多个。它们是:

1,36,1225,41616,1413721,48024900,…

这类数是两个自然数的平方的积,也就是说,是两个正方形数的积。

1=12×12;

36=32×22;

1225=72×52;

41616=172×122;

1413721=412×292;

48024900=992×702;

……

三角形数、正方形数,既然可以看成点的集合,那么,如果把三角形数:1,3,6,10,15,21,28,36,45,55,66,…

“一层一层摞起来”,就可以形成“四面体数”:(四面体—底面是三角形的锥体。图略)

1,4,10,20,35,56,84,120,…

同样,如果把正方形数:

1,4,9,16,25,36,49,64,81,100,…

“一层一层摞起来”,就可以形成“金字塔数”:(金字塔—底面是正方形的锥体。图略)

1,5,14,30,55,91,140,204,…

那么,有没有这样的数,既是正方形数又是金字塔数呢?有,但是只有一个,就是4900,实在有点意外。

关于三角形数、正方形数、四面体数、金字塔数,还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性质。

1、自然数的立方和,等于相应的三角形数的平方。如,

从1开始的前3个自然数的立方和,13+23+33=1+8+27=36,而第3个三角形数是6,62等于36。从1开始的前5个自然数的立方和,13+23+33+43+53=1+8+27+64+125=225,而第5个三角形数是15,152等于225。

这一条,在前面已经谈到过。

2、任意两个相邻的三角形数的和,都是正方形数。如,

三角形数1,3,6,10,15,21,28,36,45,55,66,…中,3+6=9,21+28=49,45+55=100,而9、49、100都是正方形数。

这一条,一画出来就会明白。

而下面这条新的性质就很难想像:

3、任意两个相邻的四面体数的和,都是金字塔数。如,

四面体数1,4,10,20,35,56,84,120,…中,1+4=5,4+10=14,10+20=30,20+35=55,35+56=91,56+84=140,84+120=204,而5、14、30、55、91、140、204都是金字塔数。

对有趣的图形数,已经谈得够多了,就此打住。

三角形数、正方形数、四面体数、金字塔数,都是自然数的化身。自然数就是这样,既朴实无华又奥妙无穷。难怪毕达哥拉斯学派对自然数顶礼膜拜奉为神明。自然,是世间万物的本源,自然,又是世间万物的归宿。在数学中,自然数又何尝不是这样!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趣味数学附答案

1、△+○=9 △+△+○+○+○=25 △=()○=() 2、小青把1、2、3、 4、……97、98、99、100、101放在一起,顺次排成一个多位数,123456……99100101,这个大数是几位数? 3、有一列数,它们是按一定顺序排列的:1、4、7、10、13、16、19、22、25、……那么左起第99个数是几? 4、从3000里减去285,加上282,减去285,加上282,……照这样计算下去,减多少次后,结果是0? 5、一块正方形菜地,边长是 12米。如果要把它的面积扩大到原来的2倍,其中一条边增加4米,另一条边增长多少米?(写出过程)

1、某人连续打工24天,赚得190元(日工资10元,星期六做半天工,发半工资,星期日休息,无工资)。已知他打工是从1月下旬的某一天开始的,这个月的1 号恰好是休息日。问:这人打工结束的那一天是2月几号? 2、如果把 1,2,3,4,5,6,7,8这八个数字分别填入下面算式的□中(没有相同的),那么得出最小的差的那个算式是□□□□ - □□□□。 3、用4辆车一天运水泥30 吨,问8辆车几天运水泥120吨? 4、筑路队修一段路,6个人 45天完成,如果增加9人,多少天完成?

1、小刚的体重为40千克,小林的体重为42千克,小丽的体重为38千克,小军的体重为52千克,那么他们的平均体重是多少千克? 2、冬冬三次数学考试的平均成绩是89分,4次数学考试的平均成绩是90分,第4次考试的数学得分是多少分? 3、果品公司运进苹果83筐,运进桃子74筐,运进草莓64筐,运进梨71筐,而最后运进橘子的筐数比运进五种水果的平均筐数还多32筐,问果品公司运进橘子多少筐? 4、在一次身体的体检中,小红、小强、小林三人的平均体重为42千克,小红、小强的平均体重比小林的体重多6千克,小林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三年级趣味数学教案

和差问题 活动内容:和差问题 活动目标: 1、了解和差问题的结构特征,研究和差问题解答的一般方法,并准确解答。 2、借助线段图进行分析,理解用假设法将和差问题转化,完整口述思路。 3、优选方法,体会和差问题在解决生活实际中的作用。(拓展) 4、营造民主、愉悦的学习氛围,探求问题特征与解答方法。(情感) 活动重点: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寻找等量关系,能较熟练地列方程解"和差问题"。 活动难点:从不同角度探究解题的思路,初步体会利用等量关系分析问题的优越性。 活动过程: 一、课前游戏 (意图:感知和差问题的结构特征: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差,求大数与小数) 写数猜数: 学生选择1-9中的任何一个数,写在卡片上,算出与同桌卡片上数的和与差。 填入统计表中。(同桌学生报数,全班猜数,教师输入,指导学生验证) 教师填写后两列的和与差,和是100,差是20;和是168,差是32。提出质疑:当和与差比较大时,还能猜吗?有必要去寻找方法. 揭示课题: 共同特征: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差,就能找到大数和小数。我们把这类题型称为和差问题,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生活中的和差问题。 二、创境新授 (意图:借助线段图,通过小组探究,理解假设法进行转化的三种方法) 1.情景研究: 理解画形结合图的意思,明确大数是苹果,小数是桔子。小组开展探究活动。 PPT三种方法配合进行分析与汇报。体会三种假设的过程,感悟转化思想。 方法一:假设拿去了4个苹果,还有10个水果,苹果和桔子的个数就相等了。就是转化成了小数桔子的两倍。再除以2就算出桔子的个数。 方法二:假设再拿来4个桔子,就有了18个水果,苹果和桔子的个数也相等了。就是转化成了大数苹果的两倍。再除以2就算出苹果的个数。 启发:这两种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不同点是第一种方法是和+差,第二种方法是和—差;相同点是都用了假设转化的方法,最后都除以2。 方法三:也可以将4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然后将总数14平均分成2份,再用7+2或算出苹果个数,用7-2算出桔子个数。这也是巧妙运用假设,将平均数运用到和差问

三年级下册趣味数学

三年级下册趣味数学 1.找规律,填数字。 ① 1 4 9 16 ()36 () ② 2 4 8 ()32 () 2.甲、乙、丙三人共196本书,乙和丙共有127本,甲和乙共有104本,甲、乙、丙三人各有多少本书? 3.一根木料锯成3段要6分钟。如果每次锯的时间相同,那么锯成6段要多少分钟? 4.有同样大小的红、白、黑三种球共100个,现在按5个红的、3个白的、1个黑的顺序排列起来。在这100个球中,红球有多少个?白球有多少个?黑球有多少个? 5.某车间有50名工人,车间组织活动,参加划船的有34人,参加游泳的有28人,车间有多少人两项活动都参加?

6.在一个减法算式里,被减数、减数、差这三个数的和是120,差是减数的3倍,那么差是多少? 7.同学们做操,小明站在左起第3行,右起第8行;从前面数是第6个,从后面数是第7个,如果每行的人数同样多,共有多少名同学在做操? 8.甲桶里有油470千克,乙桶里有油190千克,甲桶的油倒入乙桶多少千克,才能使甲桶油是乙桶油的2倍? 9.甲班的图书本数比乙班多80本,甲班的图书本数是乙班的3倍,甲班和乙班各有图书多少本?

10.红红上楼,从1楼走到3楼需要走36级台阶,如果各层楼之间的台阶数相同,那么红红从第1层走到第6层需要走多少级台阶? 11.一张长8分米、宽3分米的长方形纸板,在四个角落上各截去一个边长为2分米的正方形,所剩下的部分的周长是多少? 12.鸡和兔关在一个笼子里,共8只头,26条腿,鸡和兔各有几只?(可画图) 13.王老师给学生分发积分卡,每人发2张,则剩13张,如果每人发4张,则剩3张,共有多少个同学?王老师共有多少张卡?

三年级趣味数学社团活动计划

三年级趣味数学社团活动计划 篇一:2013--2014学年趣味数学社团活动计划 2013-2014学年 趣味数学社团活动计划 中原区须水镇第七小学 郝慧敏 趣味数学社团活动计划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提高他们的学习质量,拓宽他们的思维,培养正确的数学学习方法。 2、使学生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3、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与人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4、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实践活动、敢于质疑、独立思考、不怕困难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5、培养学生数学思考能力、观察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二、社团计划 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极大兴趣。 通过各种活动,提高学生的兴趣,比如动手操作、实地考察、亲自测量??让学生真正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使参加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学习,把他们的学习意识变被动为主动。 2.培养学生的知识面。

在兴趣小组中我将输入更多数学的知识并且更多的是讲述一些数学的相关知识,让更多同学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丰富其他各科的功底,使他们的知识面得到很大的拓展。 3.增加实践的机会。 由于兴趣小组不仅有室内的理论学习而且还参与了实践,所以给同学以动手的机会,使他们认识到数学并不是仅仅用在“无聊”的计算上,而更大的就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使他们意识到学习数学的用处。当然也更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 4.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 从素质的角度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学生的生活不在仅限于课堂上,更应该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乐趣,更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 三、活动安排 1.活动时间:周四下午 2.活动地点:三年级一班教室 3.活动课题:趣味数学 4.活动形式:动手操作、课外搜集、综合实践、讲授等。 四、活动措施 数学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要灵活多样,生动活泼,并且适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富有吸引力。 ,.乐学——数学游戏和趣味数学 小学生具有好胜、好奇的特点。将数学知识寓于游戏中,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学生特别感兴趣,能主动积极参与。如图形的拼摆、数学游戏等。学生在数学活动课中,学习趣味数学,既巩固所学的旧知识,更能学到新知识。同时也能训练

三年级数学趣味题

小学三年级趣味数学题 一、填空题。(每空3分,共48分) 1、找规律填数。 (1)1,4,9,16,(),36…… (2)2,3,5,8,(),21 …… 2、根据图形排列的规律回答:(画图表示) (1)○●●△○●●△……第123个是()。 (2)○◎◎●●●○◎◎●●●……第111个是()。 3、小张和小王住在同一幢楼里,这幢楼相邻两层间的楼梯级数相同。小张住4楼,回家要走54级楼梯,小王住在8楼,小王回家要走( )级楼梯。 4. 一个钥匙开一把锁,现在有8把钥匙和8把锁被搞乱了,要把它们重新配对,最多试()次。 5、一根木头长24分米,要锯成4分米长的木棍,每锯一次要3分钟,锯完一段休息2分钟,全部锯完需要()分钟。 6. 张三、李四、王五三位同学中有一个人在别人不在时为集体做好事,事后老师问谁做的好事,张三说是李四,李四说不是他,王五说也不是他。它们三人中有一个说了真话,做好事的是()。 7、△÷○=18……21,△最小是(),○最大是()。 8、△+○=9 ,△+△+○+○+○=25,△=(),○=()。 9、运动场上有一条长45米的跑道,两端已插了二面彩旗,体育老师要求在这条跑道上每隔5米再插一面彩旗,还需要彩旗()面。 10、甲、乙、丙三个班共有学生161人,甲比乙班多2人,乙班比丙班多6人,乙班有()人。 11、在一个减法算式里,被减数、减数、差这三个数的和是120,差是减数的3倍。那么差是()。 12、口袋里有同样大小和同样质地的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小球各10个。一次最少摸出()个球,才能保证至少有4个球颜色相同。 二、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4分,共8分)

北京课改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导学案教学设计(全册)

北京课改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体现新课标思想: 1、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增加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与合作的机会,使学生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为他们能够学数学,爱数学,创造条件,引导他们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 3、在解决生活实际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积极合作。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4、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更新教育观念,加强教改力度。在理解教材、运用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上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研究。 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内容共有十二个单元:(1)乘法;(2)实际问题;(3)实践活动1;(4)年、月、日;(5)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6)实践活动2;(7)平移、旋转和对称;(8)分数的初步认识;(9)小数的初步认识;(10)方向与路线;(11)统计初步知识;(12)总复习。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两位数乘10和两个整十数相乘的口算方法,能够比较熟练的口算。 2、使学生知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3、会用两步计算解答连乘、先除后乘(或再除)与先乘后除等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通过调查租车价钱的活动,使学生知道租车的价钱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决定的,考虑问题时要从多方面去想。 5、运用所学的乘法计算租车要用的钱数和购买饮料要用的钱数。 6、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每月各有多少天,平年、闰年各有多少天。 7、鼓励学生借助网络、书籍等方式,搜集有关平年、闰年、大月、小月、季度、世纪等相关的资料,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 8、使学生知道面积的含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

小学三年级趣味数学题及答案

小学三年级趣味数学题及答案 2、小华带50元钱去商店买一个价值38元的小汽车,但售货员只找给他2元钱,这是为什么? 3、小军说:“我昨天去钓鱼,钓了一条无尾鱼,两条无头的鱼,三条半截的鱼。你猜我一共钓了几条鱼?”同学们猜猜小军一共钓了几条鱼? 4、6匹马拉着一架大车跑了6里,每匹马跑了多少里?6匹马一共跑了多少里? 5、一只绑在树干上的小狗,贪嘴地上的一根骨头,但绳子不够长,差了5厘米。你能教小狗用什么办法抓着骨头呢? 6、王某从甲地去乙地,1分钟后,李某从乙地去甲地。当王某和李某在途中相遇时,哪一位离甲地较远一些? 7、时钟刚敲了13下,你现在应该怎么做? 8、在广漠的草地上,有一头牛在吃草。这头牛一年才吃了草地上一半的草。问,它要把草地上的草全部吃光,需要几年? 9、妈妈有7块糖,想平衡分给三个孩子,但又不愿把余下的糖切开,妈妈怎么办好呢? 10、公园的路旁有一排树,每棵树之间相隔3米,请问第一棵树和第六棵树之间相隔多少米? 11、把8按下面方法分成两半,每半各是多少?算术法平衡分是____,从中间横着分是____,从中间竖着分是____. 12、一个房子4个角,一个角有一只猫,每只猫前面有3只猫,请问房里共有几只猫?13、一个房子4个角,一个角有一只猫,每只猫前面有4只猫,请问房里共有几只猫?14、小军、小红、小平3个人下棋,总共下了3盘。问他们各下了几盘棋?(每盘棋是两个人下的) 15、小明和小华每人有一包糖,但是不知道每包里有几块。只知道小明给了小华8块后,小华又给了小明14块,这时两人包里的糖的块数凑巧同样多。同学们,你说原来谁的糖多?多几块?

2、因为他付给售货员40元,所以只找给他2元; 3、0条,因为他钓的鱼是不存在的; 4、6里,36里; 5、只要教小狗转过身子用后脚抓骨头,就行了。 6、他们相遇时,是在同一地方,所以两人离甲地同样远; 7、应该修理时钟; 8、它永远不会把草吃光,因为草会不断生长; 9、妈妈先吃一块,再分给每个孩子两块; 10、15米; 11、4,0,3。 12、4只; 13、5只; 14、2盘; 15、原来小华糖多;14-8=6块,因为多给了6块两人糖的块数凑巧同样多,所以原来小华比小明多12块。

小学三年级趣味数学题及答案

小学三年级趣味数学题及答案 【趣味数学题】 1、小华的爸爸1分钟可以剪好5只自己的指甲。他在5分钟内可以剪好几只自己的指甲? 2、小华带50元钱去商店买一个价值38元的小汽车,但售货员只找给他2元钱,这是为什么? 3、小军说:“我昨天去钓鱼,钓了一条无尾鱼,两条无头的鱼,三条半截的鱼。你猜我一共钓了几条鱼?”同学们猜猜小军一共钓了几条鱼? 4、6匹马拉着一架大车跑了6里,每匹马跑了多少里?6匹马一共跑了多少里? 5、一只绑在树干上的小狗,贪吃地上的一根骨头,但绳子不够长,差了5厘米。你能教小狗用什么办法抓着骨头呢? 6、王某从甲地去乙地,1分钟后,李某从乙地去甲地。当王某和李某在途中相遇时,哪一位离甲地较远一些? 7、时钟刚敲了13下,你现在应该怎么做? 8、在广阔的草地上,有一头牛在吃草。这头牛一年才吃了草地上一半的草。问,它要把草地上的草全部吃光,需要几年? 9、妈妈有7块糖,想平均分给三个孩子,但又不愿把余下的糖切开,妈妈怎么办好呢? 10、公园的路旁有一排树,每棵树之间相隔3米,请问第一棵树 和第六棵树之间相隔多少米? 11、把8按下面方法分成两半,每半各是多少?算术法平均分是____,从中间横着分是____,从中间竖着分是____.

12、一个房子4个角,一个角有一只猫,每只猫前面有3只猫,请问房里共有几只猫? 13、一个房子4个角,一个角有一只猫,每只猫前面有4只猫,请问房里共有几只猫? 14、小军、小红、小平3个人下棋,总共下了3盘。问他们各下了几盘棋?(每盘棋是两个人下的) 15、小明和小华每人有一包糖,但是不知道每包里有几块。只知道小明给了小华8块后,小华又给了小明14块,这时两人包里的糖的块数正好同样多。同学们,你说原来谁的糖多?多几块? 【答案】 1、20只,包括手指甲和脚指甲 2、因为他付给售货员40元,所以只找给他2元; 3、0条,因为他钓的鱼是不存在的; 4、6里,36里; 5、只要教小狗转过身子用后脚抓骨头,就行了。 6、他们相遇时,是在同一地方,所以两人离甲地同样远; 7、应该修理时钟; 8、它永远不会把草吃光,因为草会不断生长; 9、妈妈先吃一块,再分给每个孩子两块; 10、15米; 11、4,0,3。 12、4只; 13、5只;

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有趣的乘法计算教案教学设计_1

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有趣的乘法计算》教案教学设计 课题:有趣的乘法计算第 9 课时 教学目标: 1.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中特殊数相乘所得得数的规律,并能初步运用这一规律进行一些计算。 2.让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通过比较,理解并掌握找规律的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观察并发现数学的秘密,找出事物的简单规律的方法,并学会运用规律。 教学难点:能利用所得的规律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谈话:同学们,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中,有很多有趣的规律。这节课,我们一起去发现这些有意思的规律。 二、交流共享 1.探究乘数是11的乘法计算。 (1)出示题目:24×11 53×11

谈话:一个两位数和11相乘的得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我们先列式计算。 学生用竖式计算,指名板演。 2 4 5 3 × 1 1 × 1 1 2 4 5 3 2 4 5 3 2 6 45 8 3 提问:把积的每一位上的数和原来的两位数相比,你有什么发现?和小组内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学生交流汇报: ①24×11=264,所得的积的个位上的数,与原来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一样,是4;积百位上的数,与原来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一样,是2;积十位上的数,等于原来两位数个位与十位上数的和,是2+4=6。 ②53×11=583,所得的积个位上的数,和原来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一样,是3;积百位上的数,与原来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一样,是5;积十位上的数,等于原来两位数个位与十位上数的和,是5+3=8。 (2)引导学生根据发现的规律,猜测62×11的积。 提问:猜一猜62×11等于几?

三年级下 趣味数学

趣味数学一:错中求解 例1: 小马虎在做一道减法题时,把减数十位上的2看成了5,结果得到的差是342,正确的差是多少? 例2: 淘气再做一道题目时,把某数乘3加20,误看成某数除以3减20,得数是72,。某数是多少?正确的得数应是多少? 例3:小红和小明同时计算两个数的和,小红算得的结果是778,小明算得的结果是373,现已知小红的计算结果正确,小明在计算错误的原因是将其中一个加数末尾的0漏掉了,你知道两个加数分别是多少吗? 练一练: 1、小丽在做一道减法题目时,错把被减数十位上的2看做7,把减数个位上的5看做8,结果得到的差是592,正确的差应该是多少? 2、小华在计算一道题是,把一个数加上4乘2,误看成了某数乘2加上4,得数为40,。正确的结果是多少? 3、小华和小宁同时计算两个数相加的和,小华算得的结果是898,小宁计算的结果是610,现已知小宁结算正确,小华错误的原因是在其中一个加数的末尾多添了一个0,。正确的计算结果是多少?

趣味数学二:“对应”解题 例1:奶奶去买水果,如果买4千克梨和5千克荔枝,需花费58元;如果买6千克梨和5千克荔枝,需花费62元,你知道1千克梨和1千克荔枝各多少元吗? 例2:某学校准备买足球和排球,如果买3个足球和4个排球共需要190元;如果买6个足球和2个排球需要230元。那么1个足球和1个排球各需要多少元? 例3:商店里有一些气球,其中红气球和蓝气球共21只,蓝气球和黄气球共28只,黄气球和红气球共29只。红气球、蓝气球、黄气球各有多少只? 练一练: 1、张老师为图书馆买书,如果他买6本童话书和7本故事书需114元;如果买9本童话书和7本故事书需74元。那么张老师买7本童话书和6本故事书共需多少元? 2、服装店里,2件上衣和3条裤子共480元;4件上衣和2条裤子共640元。要买像这样的1件上衣和1条裤子(一套衣服)需要多少元? 3、新华书店有一批书,故事书和连环画共70本,连环画和科技树共82本,科技书和故事书共76本。请问这三种书各有多少本?

小学三年级下册趣味数学题目练习

小学2009—2010 同学们:别紧张,认真思考,相信你们能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6 0分钟完卷 〗 一.精挑细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4分,共20分。〗 1、估算一下,你的年龄比较接近( )。 (1)120小时 (2)120星期 (3)120个 月 2、500张白纸的厚度为5厘米,那么,( )张白纸的厚度是45厘米。 (1)1000 (2)1250 (3)4500 3、右图中共有( )个正方形。 (1)28 (2)23 (3)20 4、体育课上同学们站成一排,老师让他们按1、2、3、4、 5、循环报数,最后一个报的数是2,这一排的人数可能是( )人。 (1)26 (2)27 (3)28 5、哥哥把自己的书送8本给妹妹,这样妹妹还是比哥哥少7本,哥哥原来比妹妹多( )本书。 (1)15本 (2)23 (3)22本 二.填一填,我能行!〖共51分〗 1、一个两位数,它的数字之和正好是9,而个位数字是十位数字的8倍,这个两位数是( )。 【4分】 2、将1~7这七个数字,分别填入下面空格内,使等式成立。(每个数字只能用一次) □×□=□÷□=□+□-□ 【4分】

3、钟楼肯德基餐厅每天上午9:00开始营业,晚上11:30停止营业,全天营业时间是( )时( )分。 【4分】 4、笑笑的家住在7楼,每层楼梯有16级,她从1楼走到7楼, 共要走( )级。 【4分】 5、某年的9月有5个星期日,这一年的9月1日不是星期日, 它是星期( )。 【4分】 6、△÷○=15……7,○最小可以是 , 这时,△应该是 ,算式是 。【5分】 7、如果每人的步行速度相同,3个人一起从学校走到东湖电影院要用15分钟,那么,6个人一起从学校走到东湖电影院要用( )分钟。 【4分】 8、同学们进行广播操比赛,全班正好排成相等的6行。 淘气排在第2行,从头数,他站在第5个位置,从后数,他站在第3个位置。这个班共有( )人。【4分】 9、2005年的元旦是星期六 ,那么2005年的正月初一 〖2月9日〗是星期( )。 【4分】 10、45名学生去游园,他们每人想喝1瓶矿泉水。商店买4瓶 送1瓶,那么他们只需要付钱买的有( )瓶。 【4分】 11、木匠锯一根10米长的木头,每锯一段要用2分钟。如果把 这根木头锯成相等的5段,一共要用( )分钟。【4分】

小学三年级趣味数学题

小学三年级趣味数学题(二) 2011-10-25 12:07:37| 分类:数学趣题|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 小学三年级趣味数学题(二) 一、填空题。(每空3分,共48分) 1、找规律填数。 (1)1,4,9,16,(),36…… (2)2,3,5,8,(),21 …… 2、根据图形排列的规律回答:(画图表示) (1)○●●△○●●△……第123个是()。 (2)○◎◎●●●○◎◎●●●……第111个是()。 3、小张和小王住在同一幢楼里,这幢楼相邻两层间的楼梯级数相同。小张住4楼,回家要走54级楼梯,小王住在8楼,小王回家要走( )级楼梯。 4. 一个钥匙开一把锁,现在有8把钥匙和8把锁被搞乱了,要把它们重新配对,最多试()次。 5、一根木头长24分米,要锯成4分米长的木棍,每锯一次要3分钟,锯完一段休息2分钟,全部锯完需要()分钟。 6. 张三、李四、王五三位同学中有一个人在别人不在时为集体做好事,事后老师问谁做的好事,张三说是李四,李四说不是他,王五说也不是他。它们三人中有一个说了真话,做好事的是()。 7、△÷○=18……21,△最小是(),○最大是()。 8、△+○=9 ,△+△+○+○+○=25,△=(),○=()。 9、运动场上有一条长45米的跑道,两端已插了二面彩旗,体育老师要求在这条跑道上每隔5米再插一面彩旗,还需要彩旗()面。 10、甲、乙、丙三个班共有学生161人,甲比乙班多2人,乙班比丙班多6人,乙班有()人。 11、在一个减法算式里,被减数、减数、差这三个数的和是120,差是减数的3倍。那么差是()。 12、口袋里有同样大小和同样质地的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小球各10个。一次最少摸出()个球,才能保证至少有4个球颜色相同。 二、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4分,共8分) 1、一个两位数,其数字和是7。如果此数减去27,则两个数字的位置正好互换。原来的两位数是()。 A 、61 B 、52 C、43 2、如果有5只猫,同时吃5条鱼,需要5分钟时间才能吃完。按同样的速度,100只猫同时吃掉100条鱼,需要()分钟时间。A、5 B、100 C、500 三、用简便方法计算。(6分) 1、9 + 99+999+9999 2、103 +104+105+106+107+108+109 四、解决问题(列式解答)(第一题8分,其余每题6分,共38分) 1、有50个同学去公园划船,每条大船可以坐6人,租金10元;每条船小船可以坐4人,

三年级趣味数学活动计划

三年级趣味数学活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数学是锻炼思维的体操”,童年是培养思维的最佳时期。数学思维训练,旨在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打破常规,灵活思考,给学生以知识的更新、智慧的成长,让学生收获无穷的快乐:成长的快乐,发现的快乐,成功的快乐…… 二、活动目标: 1 、首先要求学生做到“五会”即“会看、会听、会说、会想、会做”,在看一看、听一听、想一想、说一说、动一动的过程中,通过观察,思考、想象、分析、判断等来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2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敢于质疑、独立思考、不怕困难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考、观察、动手操作、创新等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 3 、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与人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并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三、训练重点: 以数学思维训练为途径,通过学生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数学思维能力,本学期重点让学生在观察、想象等多项活动中,多角度,多层次地看看,做做,想想,试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去训练、去思考、去探索,并能在实践中得到提高。 四、主要措施: 1 、以新课程的理念和当下的习惯特色为指导思想,以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现有知识水平为依据,采用丰富多彩的形式,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愿意主动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敢于质疑,乐于讨论探究各种现象,喜欢和他人合作解决问题。 2 、学习内容以数学游戏、数学故事、数学实践活动为主。通过一系列数学活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把数学与儿童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看到生活中处处充满数学,学生学起来也亲切、自然。 3 、课前教师认真准备好课堂内容,学生认真准备好学具等学习材料,课上共同配合好每一个教学活动,把每一个教学设计都落实下去。 4 、在课堂已有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强化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培养和强化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应用中感受数学创造的乐趣。

(完整版)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有趣的乘法计算

学习内容:探究乘法计算中的一些规律,并且能够运用这些规律解答相关问题。 1、照例子,算一算。 例:12×29 =12×30-12 =360-12 =348 计算:17×39 18×49 36×59 47×69 2、计算下面两组题,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1)25×12= 25×4×3= (2)15×18= 15×2×9= 根据你的发现,快速计算下面各题。 (3)25×24 (4)16×25 (5)35×14 (6)15×16 3、照例子,算一算。 例:36×21 =36×20+36 =720+36 =756 计算:54×31 67×41 72×51 84×71 4、快速计算下面各题。 23×59 34×61 25×28 35×14 5、算一算,比一比,他们的乘积有什么规律?(1)11×99= 22×99= 33×99= 44×99= (2)规律:。(3)验证: 55×99= 66×99= 77×99= 88×99= (4)你发现了什么?你能表达吗?你能验证吗? 6、你能发现规律,并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吗?(1)1×8+1=9 12×8+2=98 123×8+3=987 1234×8+4=9876 ()×8+()=() ()×8+()=() ()×8+()=()(2)9×9-1=80 98×9-2=880 987×9-3=8880 9876×9-4=88880 ()×9-()=() ()×9-()=() ()×9-()=()

1、想一想,算一算。 14×11 23×11 35×11 26×11 42×11 61×11 ①你发现了什么规律了吗? ②我发现: ③用你发现的规律直接写出下列各式的答案。22×11= 43×11= 62×11= 34×11= 53×11= 72×11= 2、你能快速计算下列各式的答案吗? 43+44+45 43+44+45+46+47 56×11-56 78×19+78 64×7+64×3 83×52-83×2 3、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355+240+260+345 228+(72+169) 645-180-245 537-163-227 101×99 62×99 98×99+98 25×36 125×8 125×16 4×60×50 987-(287+469) 2+4+6+8+10+12+14 1+3+5+7+9+11+13+15 9996+996+96+6 99998+9998+998+98+8 4、一张桌子68元,一把一张32元,买12张桌子和12把椅子,一共想要多少元? 5、一个篮球41元,一个足球35元,一个排球23元,三种球各买18个,一共想要多少元?

人教版三年级趣味数学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趣味数学 教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三年级数学教案 —生活中的趣味数学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爱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 2.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学习技能。 3.使学生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4.培养学生数学思考能力,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 二、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 1、一头牛(猜一字:生) 2、一斗米(猜一字:料) 3、一月七日(猜一字:脂) 4、五个手指(猜一成语:三长两短) 5.七除以二(打一成语)——不三不四 6.七分之八(打一成语)——七上八下 7.一二三四五六七九十(打一字) 谜底是:口(意为“只”少“八”) 8.灭火(打一数字)——一 9.舌头(打一数字)——千 10.添一笔,增百倍;减一笔,少九成(打一数字)——十 11.双杠(打一数学符号)——等号 12.你盼着我,我盼着你(打一数学名词)——相等 13.不转弯的路(打一数学名词)——直线 (二)、生活中的趣味数学 14.一根绳子两个头,三根半绳子有几个头? 解:8个头,(半根绳子也是两个头) 15.1根绳子对折,再对折,再第三次对折,然后从中间剪断,共剪成多少段? 解:9段 16.一栋住宅楼,爷爷从一楼走到三楼要6分钟,现在要到6楼,要走多少分钟? 答:15分钟 17.桌子上原来有12支点燃的蜡烛,先被风吹灭了3根,不久又一阵风吹灭了2根,最后桌子上还剩几根蜡烛呢 解答:5根 三、课堂小结 四、布置作业

三年级下册趣味数学思维能力训练题

三年级下册趣味数学思维能力训练题 一、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7×4=28分) 1、2020×9+2020=( ) 2、1+2+3+……+27+28+29+30=( ) 3、125×111×5×8×2=( ) 4、17÷7-10÷7=( ) 二、奇思妙想,相信你最棒(6×12=72分) 1、把1~7这七个数填入“人字”图的七个圆圈内,使每条线上 3个数的和都等于14,见右图。 2、数一数,下图中共有( )个平行四边形? 3、 17根火柴排成6个小正方形(见右图),请拿走6根,成为3 个小正方形。 4、移3个豆,使三角形方向正好相反, 怎么移?见右图。 5、有一本书,小华第一天看了2页, 以后每一天都比前一天多看2页, 第4天看了( )页。 6、如右图所示,一个大长方体的表面上都涂上红色,然后切成 18个小立方体(切线如图中虚线所示),在这些切成的小立方体中,问:(1)1面涂成红色的有( )个; (2)2面涂成红色的有( )个; (3)3面涂成红色的有( )个。

7、有同样大小的红、白、黑三种球共100个,现在按5个红的、3个白的、1个黑的顺序排列起来。在这100个球中,红球有( )个、白球有( )个、黑球有( )个。 8、甲、乙、丙、丁四个数的平均数为20,若把其中一个数改为30,则这四个数的平均数为25,这个数原来是( )。 9、从甲地到丁地需要经过乙地和丙地,已知甲、丙两地相距1200米,乙、丁两地相距1700米,甲、丁两地相距2300米,乙、丙两地相距( )米。 10、某车间有50名工人,车间组织活动,参加划船的有34人,参加游泳的有28人,车间有( )人两项活动都参加。 11、一根木料锯成3段要6分钟。如果每次锯的时间相同,那么锯成6段要( )分钟。 12、在一块正方形场地四周种树,每边都种10棵,并且四个顶点都种有一棵树。这个场地四周共种树( )棵。

三年级趣味数学教案

三年级趣味数学教案 活动内容:和差问题 活动目标: 1、了解和差问题的结构特征,研究和差问题解答的一般方法,并准确解答。 2、借助线段图进行分析,理解用假设法将和差问题转化,完整口述思路。 3、优选方法,体会和差问题在解决生活实际中的作用。(拓展) 4、营造民主、愉悦的学习氛围,探求问题特征与解答方法。(情感) 活动重点: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寻找等量关系,能较熟练地列方程解"和差问题"。 活动难点:从不同角度探究解题的思路,初步体会利用等量关系分析问题的优越性。 活动过程: 一、课前游戏 (意图:感知和差问题的结构特征: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差,求大数与小数)写数猜数: 学生选择1-9中的任何一个数,写在卡片上,算出与同桌卡片上数的和与差。 填入统计表中。(同桌学生报数,全班猜数,教师输入,指导学生验证) 教师填写后两列的和与差,和是100,差是20;和是168,差是32。提出质疑:当和与差比较大时,还能猜吗?有必要去寻找方法. 揭示课题: 共同特征: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差,就能找到大数和小数。我们把这类题型称为和差问题,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生活中的和差问题。 二、创境新授 (意图:借助线段图,通过小组探究,理解假设法进行转化的三种方法) 1、情景研究: 理解画形结合图的意思,明确大数是苹果,小数是桔子。小组开展探究活动。 PPT三种方法配合进行分析与汇报。体会三种假设的过程,感悟转化思想。 方法一:假设拿去了4个苹果,还有10个水果,苹果和桔子的个数就相等了。就是转化成了小数桔子的两倍。再除以2就算出桔子的个数。

方法二:假设再拿来4个桔子,就有了18个水果,苹果和桔子的个数也相等了。就是转化成了大数苹果的两倍。再除以2就算出苹果的个数。 启发:这两种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不同点是第一种方法是和+差,第二种方法是和—差;相同点是都用了假设转化的方法,最后都除以2。 方法三:也可以将4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然后将总数14平均分成2份,再用7+2或算出苹果个数,用7-2算出桔子个数。这也是巧妙运用假设,将平均数运用到和差问题的解答中。 完整板书,规范学生对综合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大数=(和+差)÷2 小数=(和—差)÷2 苹果:(14+4)÷2 桔子:(14+4)÷2 苹果:14÷2 +4÷2 =18÷ 2 =10÷2 =7+2 =9(只)=5(只)=9(只) 桔子:9-4=5(只)苹果:5+4=9(只)桔子:7—2=5(只) 或14-9=5(只)或14-5=9(只) 2、再理解方法:大数—差=小数的2倍,再除以2=小数 小数+差=大数的2倍,再除以2=大数 3、尝试应用:小强和爸爸年龄和45岁,爸爸比小强大25岁,爸爸和儿子各多少岁? (1)读出两个信息与问题,课件展示线段图,学生空画。 (2)理解列式:假设爸爸少25岁就和小强年龄一样,小强和爸爸的年龄和45岁就变成了是45-20=20岁。20岁表示是两个小强的年龄和,再用20除以2算出小强的年龄。知道了小强的年龄,爸爸的年龄又怎样算呢?完整口述假设过程,上台板演,学生欣赏 (3)再次强调求和差问题的方法:解答和差问题你最感欣赏的方法是什么? 生:假设法生:(和+差)÷2=大数(和-差)÷2=小数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趣味数学题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趣味数学题 一、填空题。 1、找规律填数。 (1)1,4,9,16,(),36…… (2)2,3,5,8,(),21 …… 2、根据图形排列的规律回答:(画图表示) (1)○●●△○●●△……第123个是()。 (2)○◎◎●●●○◎◎●●●……第111个是()。 3、△÷○=18……21,△最小是(),○最大是()。 4、△+○=9 ,△+△+○+○+○=25 ,△=(),○=()。 5、甲、乙、丙三个班共有学生161人,甲比乙班多2人,乙班比丙班多6人,乙班有()人。 6、在一个减法算式里,被减数、减数、差这三个数的和是120,差是减数的3倍。那么差是()。 7、口袋里有同样大小和同样质地的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小球各10个。一次最少摸出()个球,才能保证至少有4个球颜色相同。 二、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一个两位数,其数字和是7。如果此数减去27,则两个数字的位置正好互换。原来的两位数是()。 A 、61 B 、52 C、43 2、如果有5只猫,同时吃5条鱼,需要5分钟时间才能吃完。按同样的速度,100只猫同时吃掉100条鱼,需要()分钟时间。 A、5 B、100 C、500 三、用简便方法计算。 1、9 + 99+999+9999 2、103 +104+105+106+107+108+109 四、解决问题(列式解答) 1、有50个同学去公园划船,每条大船可以坐6人,租金10元;每条船小船可以坐4人,租金8元。那么多种不同的租船方案中哪一种方案最省钱?要多少钱?

2、同学们做操。小雷站在左起第3行,右起第8行;从前面数是第6个,从后边数是第7个。如果每行的人数一样多,共有多少名同学做操? 3、王楠、郭跃、张怡宁、牛剑锋是中国乒乓球女子双打的种子选手,如果从他们中间选出两人去参加北京2008年奥运会,能有几种不的组对方案?分别是哪几组?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来?

苏教版 数学三年级下册1.6 有趣的乘法计算练习卷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1.6 有趣的乘法计算练习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选择题 1 . 75×42的积是()位数. A.3B.4C.5D.6 2 . 两个最小的两位数的积是() A.10B.100C.20 3 . 与34×27的积不相等的算式是()。 A.17×54B.36×35C.102×9 4 . 与26×37的积不相等的是() A.37×26B.27×36C.13×74 5 . 操场跑道1圈是400米,跑了2圈后还差()米就是1千米。 A.200B.600C.800 二、填空题 6 . 74×25的积的最高位是(_________)位;728÷8的商是(________)位数;50×40的积的末尾有(______)个零. 7 . □3×40,要使积是四位数,□里最小填(________);要使积是三位数,□里最大可以填(_________)。 8 . 636÷6的商有(____)位数,商的最高位是(____)位. 9 . 401×99=×99+. 10 . 45×80的积是_____位数,积的末尾有_____个0. 三、计算题

11 . 认真计算。 360÷9÷472÷3×30(672-589)×11 四、解答题 12 . 25的44倍是多少? 13 . 小聪每天都以每分钟60米的速度用5分钟走到学校.照这样计算,他每天往返1次,每星期去学校正式上课共行多少米? 14 . 姥姥养了12箱蜜蜂,每箱能酿蜂蜜75千克。算算看,今年姥姥家能酿出多少千克蜂蜜? 五、连线题 15 . 连一连。 六、改错题 16 . 下面的计算对吗?错误的请改正过来。 (1)改正:

小学三年级趣味数学试题(含答案)

三年级数学趣味试题班级姓名 一、填空。 1.小华和姐姐踢毽子。姐姐三次一共踢81下,小华第一次和第二次都踢了25下,要想超过姐姐,小华第三次最少要踢()个。 2.学校组织兴趣小组。参加书法组的有8人,绘画组的有24人,参加唱歌组的人数比绘画组的人数多2倍,唱歌组人数是书法组人数的()倍 3.给8个学生发铅笔。每人5支还剩下一些,每人6支又不够。剩下的和不够 的同样多,一共有()支铅笔。 4.一根木料锯成3段要6分钟。如果每次锯的时间相同,那么锯6段要()分钟。 5.有两根绳子,白绳的长度比红绳的4倍少2米,白绳长18米,红绳长()米。 6.在三年级三个班所订的《小学生数学报》中,有58份不是一班的,60份不是二班的,26份既不是一班的,也不是二班的。三个班一共订了()份。7.小红和小林各拿出同样多的钱合买同样价钱的练习本,买完后小红比小林少 拿了2本,因此,小林给小红4角钱。请问每本练习本()角钱。 8.在一块正方形场地四周种树,每边都种10棵,并且四个顶点都种有一棵树。这个场地四周共种树()棵。 9.甲、乙、丙三人赛跑后,分出了一、二、三名。甲说:“我是第一”,乙说:“我是第二”,丙说:“我不是第一”,实际上有一人说了假话,那么()是第二。10.甲筐苹果重40千克,从甲筐取出3千克放入乙筐,则甲筐比乙筐还多2千克。原来乙筐苹果()千克。 11.已知有下列一些数:915,464,649,535,792,501,127,209,234,378,465。在括号里写出它们的和等于1500的三个数()。 12.在下列等式左边的○里填上与等号右边不相同的运算符号,使等式成立。 =11 =1+2+31○8○9○3 1○2○3 二、怎样计算比较简便?请你写出主要过程。 (1)993+994+995+996+997+998+999 (2)125×111×5×8×4 (3)5000-2-4-6……-100 四、数图形(每题3分,共6分)。 1.下面图形中,有()个长方形? 2.下面图形中有()个正方形?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有趣的乘法计算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有趣的乘法计算 1、照例子,算一算。 例:12×29 =12×30-12 =360-12 =348 计算:17×39 18×49 36×59 47×69 2、计算下面两组题,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1)25×12= 25×4×3= (2)15×18= 15×2×9= 根据你的发现,快速计算下面各题。 (3)25×24 (4)16×25 (5)35×14 (6)15×16 3、照例子,算一算。 例:36×21 =36×20+36 =720+36 =756 计算:54×31 67×41 72×51 84×71

4、快速计算下面各题。 23×59 34×61 25×28 35×14 5、算一算,比一比,他们的乘积有什么规律?(1)11×99= 22×99= 33×99= 44×99= (2)规律:。(3)验证: 55×99= 66×99= 77×99= 88×99= (4)你发现了什么?你能表达吗?你能验证吗? 6、你能发现规律,并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吗?(1)1×8+1=9 12×8+2=98 123×8+3=987 1234×8+4=9876 ()×8+()=() ()×8+()=() ()×8+()=()(2)9×9-1=80 98×9-2=880 987×9-3=8880 9876×9-4=88880 ()×9-()=() ()×9-()=() ()×9-()=()1、想一想,算一算。 14×11 23×11 35×11 26×11 42×11 61×11

①你发现了什么规律了吗? ②我发现: ③用你发现的规律直接写出下列各式的答案。22×11= 43×11= 62×11= 34×11= 53×11= 72×11= 2、你能快速计算下列各式的答案吗? 43+44+45 43+44+45+46+47 56×11-56 78×19+78 64×7+64×3 83×52-83×2 3、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355+240+260+345 228+(72+169) 645-180-245 537-163-227 101×99 62×99 98×99+98 25×36 125×8 125×16 4×60×50 987-(287+469)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