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传传播学考研笔记详细

中传传播学考研笔记详细

中传传播学考研笔记详细
中传传播学考研笔记详细

中传传播学考研笔记

传播:

一、含义:

传播是一切交往的实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过程,它直接表现为社会信息的流动和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它既是人的社会化意义建构行为,又是人际间或组织间发生、发展和维持关系的基本机制。

从普遍意义上讲,分为非人类传播和人类传播,人类传播又分为非社会传播和社会传播,非社会传播指人的自我传播,社会传播则包括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传播学所研究的传播是人类社会的传播,即人的信息流动过程。

(“共享”说:强调传播是传者与受者对信息的分享;“互动关系”说:强调传播的双向性;“信息符号”说:强调传播是以信息符号为中介的活动;“目的、刺激反应”说:强调传播的目的性。)

二、类型:

(一)内向传播(intra-personal communication):

也称自我传播、人内传播,是发生在一个人体内的信息交流活动。

是主我(I)和客我(me)之间进行的信息交流。在传播过程中,信息主体和信息客体是同一个人。是人类最基本的传播活动,是人类一切传播活动的前提和基础。

1、内向传播的形式:

正常形式:感知、记忆、思维、想象、情绪和感情

异常形式:入睡状态和做梦、催眠、酒精中毒和毒品服务、高峰体验和沉思状态

2、自我、自我互动:

主我:意愿和行为的主体;客我:他人的社会评价和社会期待的代表,社会化的自我。

人内传播就是一个主我和客我之间进行双向互动的社会过程,互动的介质是信息,即米德所说的“有意义的象征符”。

布鲁默指出,自我互动在本质上是社会互动的内在化,在自我互动过程中,人脑中会出现他人和社会期待,而个人会以自己的立场或行为方向对他人期待进行能动的解读、选择、加工,并在此基础上重新加以组合,然后创造出与新情况相适应的新的意义和行为。人内传播在本质上是人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实践的反映。

(二)人际传播(personal-communication):

人际传播是在两者或两者以上,面对面的或凭借简单的非大众传播媒介如电话、书信等进行的信息交流活动。

1、人际传播的动机:

认识自我的需要;与他人建立和谐关系;控制周围环境;情感沟通需求

2、人际传播的特点

(1)直接传播:不依赖大众传播媒介作中介物,可以直接了解传者的情绪或个性等特征;(2)随意性大:传者和受者的位置在交流过程中可随时交换,传播的内容和方式也可根据现实情境随时调整改变;

(3)保密性强:因为是直接交流,而且传播对象和范围可以控制;

(4)反馈迅速:直接交流的情况下,传受双方都容易积极主动地进行信息交流;

(5)速度可以控制:随传受双方的需要而进行变更。

不足--覆盖面窄、易走形、多数留于记忆

3、自我表露是人际传播的基础。

米德认为,人的“自我”产生于信息交流之中,是人们与他人的交流活动过程中逐渐获得的。“自我”的基础是个人的自我定义或对自身身份的潜在指定,这种指定是通过他人对自身的行为所作出的反映而表现或暗示出来的。

自我表露有助于人的自我认识,是人们进行自我认识的基本途径,并且促进我们对他人的了解,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

(三)群体传播:

1、群体: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为了达到共同的目标,以一定的方式联系在一起进行活动的人群。

库利根据群体在个人社会化过程中所起作用的直接和间接程度,将群体分为:

初级群体(Primary group):指人际关系亲密的社会群体,主要是指家庭、邻里和儿童游戏群伙等,亦称首属群体、基本群体。

他指出:初级群体是指具有亲密的、面对面交往与合作特征的群体。这些群体是人们的自我观念发展的摇篮,在人的早期社会化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初级群体的特征主要是:面对面的互动;②有限定的群体规模,通常是小型群体。以保证彼此能够有足够机会接触和交往。③不能完全替代的人与人之间的特殊关系;④靠习俗伦理维持的群体控制。

次级群体(Secondary group):次级群体又称作次属群体,是人们为了达到一定的社会目的而建立起来的。

一般说来,次级群体规模比初级群体要大,成员较多,有些成员之间不一定有直接的个人接触,群体内人们的联系往往通过一些中间环节来建立。次级群体既是个人步人社会所必须加人的群体,也是个人社会活动领域拓展和活动能力增强的标志。

【参照群体:指个人用作某种参照对象来评价自身、他人或社会事件的标准的群体。

1942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H.海曼首先采用这一术语。

参照群体主要执行两种基本功能:

规范功能:参照群体对个人施加压力,推动个人按照群体规范行动。

比较功能:借助于比较功能,个人对自己、别人、社会事件进行比较、评价。

参照群体的规范可以成为个人的社会目标,成为个人的自我评价、对社会生活现象评价和世界观形成的基本标准,在个人的社会化以及个性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群体有助于社会秩序的维持;能将分散的个人力量集结起来,推动社会事业发展;

对于个人,群体是满足个人需要的重要手段;是个人的信息和社会安全感的来源;是个人表现和实现自我的场所和手段。

2、群体压力:指已经形成的群体规范束缚其成员行为的无形力量。群体为保持其共同活动顺利进行和关系状态的稳定,会形成一些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违反者会受到孤立甚至驱逐,于是人们在保护自己的同时要屈从于团体利益。

群体意见对个体所形成的压力过程为四个阶段:合理辩论--好言相劝--围攻抨击--隔离排挤

(四)组织传播:

组织传播:指由各种相互依赖关系结成的网络,为应付环境的不确定性而创造和交流信息的过程,即组织内部成员间、组织间及组织与环境之间的信息互动。

1、组织传播的形式:

(1)正规的组织传播:

又可分为组织内部传播(组织内部各子系统之间)和外部传播(组织同外界环境之间);(2)非正规的组织传播:

是一种没有与组织的正规结构等级和交流网络相对应的信息交流,比正规组织传播效率高,多以联络感情的满足性交流为主要目的可以减少组织的制度性结构压力,使成员保持更好的精神状态、发挥积极性。

非正规组织传播的一个主要功能是传送小道消息(“葡萄藤”)。“葡萄藤”传播速度快、精度高、信息量大、反馈广等。(小道消息负熵较高,因为人们出于各种心态,留心保持原样。)小道消息一般具有真实性,而谣言基本上是捏造事实。减少谣言的方法:尽可能详细地提供成员所关心问题的相关信息,扩大信息流通量以防止产生歧义。

2、组织传播的方向

(1)横向传播(消化纵向传播的信息;产生新的信息等)

(2)纵向传播:

自上而下的传播(互动较少、传播的信息量小、冗余信息多、精确度降低)

自下而上的传播(有利于提供组织的工作效率,加强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可能发生信息的散失,降低精确度)

3、组织传播的功能:

手段性的(以交流为手段,达到某种目的)

满足性的(以社会情感的满足为目的)。

○1协调组织内部成员的联系,以实现组织目标;

○2建立组织与外部环境的联系,以适应外部环境并与之发生良性互动;

○3交流组织内部情感,增加成员凝聚力和向心力;

○4满足其成员的社会心理需求,激励其士气。

4、与组织传播有关的学派和理论:

(1)功能主义学派:注重研究传播与组织之间的联系与影响,该学派产生了重大影响,在此基础上产生了科学管理学派、人际关系学派、系统论学派;

○1科学管理学派(泰罗制):由泰罗创立。把组织的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有效结合,以求达到组织目标。采取科学选择和激励性措施,最大限度求得个人发展和报偿,但认为员工是“经济人”,采取“胡萝卜加大棒”政策,无视人的主体性,忽视人际互动对于提高组织效率的重要性,不利于组织内部沟通和建立良好人际关系。

○2人际关系学派:由阿基里斯提出。强调“组织成员”的人格个性和心理需要。认为人通过人际互动发展自我,个体也经过自我过滤观察世界,并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最著名的是麦克雷格的“XY”理论。其核心为充分发挥组织传播的功能,在尊重人的自我价值的前提下,充分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实现组织目标。

○3社会系统论:将组织的整体性和过程性相结合的理论。法瑞斯、拉塞尔和蒙奇为代表的结构功能主义理论,从系统、结构、功能三个层次分析。维克的理论将组织化过程和组织交流连接起来,反映现代组织研究新趋势,也属于社会系统论。

【法瑞斯的“交流负载”是指传输给个人的、具有一定数量和复杂性的信息对个人而言,可能为贫乏负载(消息低于处理能力)和过余负载(消息超过个人处理能力)】

(2)社会文化学派:认为组织是社会文化的结合,组织成员的传播互动社会性地构建了组

织文化。

(3)组织传播研究的批评学派:从分析组织中权力关系对生产方式、性别、组织话语等方面的控制入手,分析组织中意识形态与霸权的产生。以协调控制理论和女权主义理论为代表。

5、改进管理、促进组织传播:

创立开放的传播环境

共同参与组织管理

管理者自身素质提高

(五)大众传播:

大众传播:大众传播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职业传播者利用机械媒介广泛、迅速、持续不断地发出讯息,目的是使人数众多、成分复杂地受众分享传播者所要表达的含义,并试图以各种方式影响他们。

(指媒体组织采用现代机器设备,通过大批复制并迅速地传播信息,从而影响庞杂的受众的过程。

大众传播的实质在于使受众领会的含义与传播者的本意基本一致。)

1、大众传播的特点:

(1)大众传播的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媒介组织;

(2)讯息的传送广泛、迅速、连续、公开;

(3)大众传播媒介为机械媒介;

(4)受众广泛、成分复杂,具有多、杂、散、匿的特征;

(5)反馈间接、零散、迟缓、具有积聚性

在现代信息时代,大众传播正从受众被动走向受众主动;传播者呈现多元化,普通受众也能够接触新闻源,掌控和发布社会信息,“去中介化”日益常见;双向互动性更强;可以实现同步实时传播,传播者也可以及时得到反馈,调整传播策略;受众越来越“分众化”,“泛播”走向“窄播”。

2、大众传播的基本功能

拉斯韦尔:监视环境;建立社会关系;传承社会遗产。赖特(补充):娱乐。

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授予社会地位;促进社会准则的实行;麻醉精神的消极功能。

施拉姆:大众传播是“社会雷达”,监视社会;引导受众;教育大众;娱乐。

正功能:

(1)传播信息

连续不断向受众传递大量信息是第一功能。(媒介工作者作为“社会雷达”和“守望者”,“目的在于协助人们认识复杂的环境事物,使他们能进行充分调适。)

(2)引导舆论

舆论:社会公众共同的强烈持久的意见、态度和信念的总汇。它的发生发展以共同关注的问题的存在为前提。一定程度上,舆论代表民意。

媒介报道决定大多数人议论的内容,决定其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及要采取的应对措施。媒介通过信息的传递、解释等促使受众形成全社会基本一致的意见、态度和看法,以条件社会内部的矛盾冲突,使其趋于缓和以至消除。

大众媒介的重要责任之一即做客观公正报道,将舆论引导到有利于社会和人民的轨道上

有效的舆论引导应该是一种双向交流。传者要了解受众的需求和信息接受能力,随时检验传播效果,并在反馈信息的基础上不断作出调整。

(3)教育大众

传播知识、科技等,传承了文化遗产,促进成员社会化

(4)提供娱乐

负功能:

(1)媒介在大众和现实之间插入了一个虚拟的媒介环境,大众依赖媒介来选择世界,但媒介所带来的事实只是部分地再现生活场景,且这些事实是经过媒介有目的的选择的,并不能代表社会趋向。

(2)媒介接触使人们满足于间接的了解方式,逐渐远离现实,被传播者左右,把积极地参与事件变成了消极旁观;

(3)信息过量淹没了有用信息,使受众对信息感到麻木、冷淡;

(4)受众过多依赖媒介带来的间接交流,人际交往、互动减少,与社会、群体逐渐疏远;“电视人”、“容器人”:指将闲暇时间完全用于大众媒介,将自己的思想、感谢完全与媒介内容相联系的人,观念、情感乃至行为方式都源于电视,极端自我内化,心理封闭,无法应付现实世界的变化,而完全成为搜集媒介信息的“容器”。大众媒介成了“最高尚、最有效的一种社会麻醉品”,而“中毒的人甚至都不了解自己的病端。”

(5)大众传播中的低级趣味内容降低了受者的平均审美水平和鉴赏力甚至诱发了许多偏离或违背社会规范的行为;

(6)跨文化传播中的国家主权问题。大众传播给一些国家特别是给第三世界国家带来了文化、思想、政治冲击,对社会制度构成威胁

三、传播过程:(传播过程模式)

模式:指对客观事物的直观而简洁的描述,它是理论的简化形式,可以向人们提供客观事物的整体信息。

模式的功能:(多伊奇)

1、组织/构造功能:可以揭示各系统之间的次序及其相互关系,从而获得对事物的整体性的认识;

2、解释功能:解释人们未明白的问题,获得对未知关系的认识;

3、启发功能:启发人们探知新的未知的事实和方法,引导人们关注某一要素的核心环节;

4、测量/预测功能:可以为估算各种不同结局可能发生的概论提供基本依据。

传播过程模式:

利用文字和图表构筑的描述传播过程本身的功能性模式,它是思想和研究的辅助工具,能够科学地、抽象地在理论上把握传播的基本结构与过程,描述其中的要素、环境及相关变量的关系。

(丹尼斯?麦奎尔将传播模式分为五种类型,即基本模式、个人影响、扩散和大众传播对个体的影响模式、大众传播对文化与社会的影响模式、受众中心模式和大众媒介的体系、制作、选择与流动模式。其中基本模式又包括线性传播过程模式、控制论传播过程模式和系统传播过程模式。)

(一)线性传播模式

1、拉斯韦尔5W模式:

1948年提出

谁——说了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取得了什么效果

传播者——讯息——媒介——接收者——效果

(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效果分析)

该模式显示传播过程是一个目的性的行为过程,具有企图影响受众的目的。

该模式奠定了传播学研究的范围和基本内容

缺陷:高估了传播效果,忽视了反馈要素。

2、申农-韦弗模式:

信源———发射器————————————接收器———信宿

消息信号接受的信号消息

|

噪音

五个正功能:信源、发射器、信道、接收器、信宿。

一个负功能:噪音,对正常信息传递的任何干扰。

信源从一组可能传播的消息中产生出实际传播的一条消息(message);发射器(transmitter)将消息转变为信号以适合传播渠道(channel)使用;接收器(receiver)将信号重新恢复成消息;信宿(destination)是消息想要传达的人或物,即即接收者。

缺陷:未能在模式中顾及人的因素、社会因素,忽视了讯息的内容、传播的效果。

线性传播模式的共同缺陷:

(1)、将传播过程视为起于一点,终于另一点的直线,没有信息的反馈;

(2)、将传播过程视作非环境互动的静态过程,即内部发生的活动,不考虑人的主观能动性,不与传播所生存的环境进行任何交换,忽视社会的客观制约性。

(二)、控制论传播过程

控制论的基本思想便是运用反馈信息来调节和控制系统行为,达到预期目的。控制论传播过程是带有反馈的双向交流过程。

反馈:指在控制系统中将输出回输到原系统中。

在传播学中,反馈即受传者在接受信息后作出的各种反应。传播学中的反馈概念使人们认识到传播过程不仅是线性的单向流通,而且是双向的信息传输回路。不仅传播者发出信息,受传者也发出讯息,即发出对接受到的信息的反应。

反馈可以使传播者检验传播效果,并据此调整和规划目前和未来的传播行为。反馈又是受众意见、需要等信息的流通方式,受众可以据此更主动、更积极地介入传播过程,主动搜集、利用信息。

反馈因其迟滞与传播行为之后,影响到传播系统的控制功能,因而有必要增加前馈这种回路。施拉姆最早在传播学中使用“前馈”概念。

1、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

奥斯古德首创,施拉姆提出。是一个高度循环的模式,在这个传播过程中,传播者即是制成符号者、解释者,也是还原符号者;受传者也是如此;

传受双方互为传播过程的主客体,行使着相同的功能,即编码、译码和释码;

该模式比线性模式进了一步,它特别适用于人际传播;

缺陷在于,它认为传播是完全对应的、平等的,这与实际传播过程中传受双方往往不对应、不平等相出入。

(编码:即将意义或信息转化成符号的过程。

作为传播者,其编码水平直接决定传播效果的好坏。而编码并非完全是个人的活动,它一方面受编码者个人世界观、价值观、知识范围、经验等制约,另一方面受到编码者所在社会、文化环境的制约。

译码:即将符号还原为信息或意义的过程。)

2、施拉姆大众传播模式:

明确地提出了反馈。

此模式的中心是媒介组织,它集编码者、译码者和释码者于一身,它们可以从受众处获得推测性反馈。受众往往是由个体组成的,这些个体分属于各个基本群体和次级群体。

该模式标志着从一般传播过程模式走向大众传播过程模式,标志着将大众传播看成为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的趋向

3、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

该模式是在香农—韦弗数学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克服了数学模式单向直线的缺点,明确补充了反馈的要素、环节和渠道,使传播更符合人类传播互动的特点。另外,该模式还拓展了噪音的概念,认为传播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会产生噪音的影响。

4、纽科姆的对称模式(ABX模式):

纽科姆的模式指出任何一个特定系统都有力量平衡的特质,系统中的任何部分的任何改变都会导致倾向平衡或对称的张力,因为不平衡或缺乏对称会造成心理上的不舒服并产生内在的压力以恢复平衡。

5、韦斯特利-麦克莱恩模式:

该模式借鉴了纽科姆的“ABX”对称模式,并引入了C—信息渠道角色。

此模式对认识大众传播过程意义重大:

(1)它指出大众传播过程是经过选择的,而且这种选择是经过若干阶段进行的,这说明了大众传播过程中把关人及其多重把关性;

(2)它指出了反馈的重要性。

不足之处有:

它认为过程中的参与者之间是平衡的、互利的、整个系统完全自我调节,事实上,传播过程中参与者之间是很少平衡的;

它夸大了大众传播过程的一体化程度,而现实中,每一方都会追求各自的不同的目标;

它过分强调了传播者对社会的独立性

控制论传播过程模式存在的问题:

它认为传播过程是双向回路之后,就成了循环、平衡的自我调节系统,而现实中的传播过程,尤其是大众传播过程较少有平衡;

它认为传播过程是一个独立本体运动过程,即传播过程是一个独立于社会的自我运行的系统过程,没有发现传播过程的社会背景

(三)系统传播模式

系统论传播过程模式更多的是研究传播过程的宏观环境、系统环境,认识到传播过程是整个社会运行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

1、赖利夫妇模式

最早提出的在社会系统框架中的传播系统模式,认为大众传播是各种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其运行受到社会系统的影响。

该模式将传播过程视为一个系统,并将传播系统放在社会系统中去研究。该模式表明任何一种传播过程都表现为一定的系统的活动,而多重结构是社会传播系统的本质特点:

(1)传播双方即传播者和受传者都作为一个个系统,从事着人内传播;

(2)个体系统与其他系统相互连接,形成人际传播;

(3)而个体系统分属于不同的群体系统,因而存在群体传播;

(4)群体系统的运行又是在更大的社会结构和总体社会系统中进行的,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的大环境保持相互作用的关系。

2、马莱茨克模式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研究大众传播,指出了影响传播者和受众的各种因素,表明了大众传播的社会制约性和心理变量。

3、德弗勒模式

美国大众媒介体系模式:表述了在自由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中政治、经济力量的变化与传播过程的关系。

由以下要素组成:

受众(分为不同层次);各种政治、法律力量与经济力量;金融、商业机构;媒介制作和分发组织

支撑这个体系运行的是媒介的“低级趣味”内容,它是满足此体系运转的首要财政条件,自由市场原则支配此体系。

大众传播效果依赖模式(媒介系统依赖模式):

这个模式中受众、媒介体系和社会体系是决定大众媒介效果出现的条件。这三个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媒介系统通过与个人、人际网络、组织和社会系统结成的复杂依赖关系,已成为当今社会延续所必不可少的一个信息系统。

媒介在具体社会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因为媒介系统在不同社会具有不同的生存依赖关系。该模式突出了传播媒介与社会、受众的密切关系,表明媒介系统实际上是社会系统的一个不可分割的子系统。

(四)(互联网传播过程模式):

互联网推翻了一对多传播的既定模式,与传统媒介相比,它包含更多的传播情境和信源。互联网流向每一个接收者的讯息并不是相同的,讯息内容更多地是有受众选择和决定的。传统大众媒介模式——“推”的模式;互联网模式——“拉”的模式。

在传统模式中,讯息多以线性方式进行;而互联网则以超文本的信息呈现信息,因此使用者能用任何一种自己所选择的顺序寻求所需信息。

【概略理论:由罗伯特?阿克塞罗德提出。

“概略是一种认知结构,它由组织好的从以往经验中抽象出的对情景及个人的知识所组成,被用来处理新的信息,并追溯已有的信息。”

人们处理信息的能力有限,因而奉行“认知度经济学”,即形成简单化的思维模式。

人们在处理信息时,首先接受信息,然后进行处理,确定新信息是否与原有信息相联系,怎样联系,以及它是否值得处理。如果对这些问题的回答表明信息是有价值的,则新信息被整合纳入某种现有的概率图式中,很可能以一种修改后的概略形式储存起来;如果不是这样,

新信息及其来源就不被信任或遭到排斥。

在整合的过程中,信息会发生改变以成为现存知识的必要补充。事件的某些方面被削弱,另一些方面则被突出。经过这一编码过程,对接收者似乎重要的事件元素就与不重要的细节区分开来了。

在整个处理过程中事件不断丢失细节而变得抽象。

人们习惯于将信息提炼为正确的或错误的意义或推理,并将结论储存起来,而不是将证据本身储存起来。特殊的情节变成一般概念的一部分。当许多事件彼此相似时,情况尤其如此,如程式化的政治事件。

这种办法是处理超载信息的一个主要方式。人们想了解一则消息的要点,但并不想记住它。这样省去了贮存大量细节和背景的麻烦,但是付出的代价是记忆的模糊、不能回忆起细节,以及不能区分开各种事件。】

三、人类传播史:

(一)前语言阶段(符号和信号传播阶段):

(二)口语传播阶段:

口语作为符合将声音与周围事物或环境联系起来;使用语言概念进行思维,大大提高了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加速了人类社会进化和发展的进程。

语言传播的局限性:靠人体发声——空间限制;保存性差;由于人们的社会地位、文化背景以及传播目的不同,信息完整性、准确性差。只适用于较小规模的近距离的社会群体或部落内的信息传递。

(三)文字传播时代: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时空限制;规范、便携、便于保存。

社会影响:使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革:文字媒介的昂贵和书写方式的艰难,以及特权阶级对于文字普及的压制导致文字媒介成为一种特权,文化积累以及宗教事业成为行业;使得大规模、超越地理限制的社会管理和控制成为可能,增强了权力中心对边陲地区的控制力。

(四)印刷传播时代:

印刷对于教育、科技的普及起到了重要作用,促进了市民文化的兴起,为社会意识的解放、民主的启蒙提供了手段。

施拉姆“书籍和报刊同政治小册子一起参与了17、18世纪的政治运动和人民革命。正当人们越来越渴求知识的时候,教科书使得大规模公共教育成为可能;正当人们对政权分配普遍感到不满时,先是报纸。后来是电子媒介,使普通平民有了了解政治、参与政府的可能。”

(五)电子媒介时代:

压缩了空间,实现了空间和时间上的突破,“同步”、“亲历”;传播内容更多样化、通俗化、公开化,解决了印刷媒介对受众文化素养要求的问题。

形成了人类体外化的声音信息系统和体外化的影像信息系统,使人类知识经验的积累和文化传承的效率和质量产生了巨大飞跃;计算机的诞生,开始了人脑信息处理的体外化进程;构建了人类崭新的生活和消费方式。

(六)网络传播时代:

1、网络传播的主要技术有:有线电视、卫星电视、计算机、数字技术等。

2、特征:数字化;超时空传播,受众广泛;信息内容极为丰富;传播迅速,时效性强;交

互性。

3、意义:是对人类传播方式的一次解放和变革,互联网拓宽了传播的广度和深度,打破了以往人类信息传播形式的时空界限,打破了传统的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地缘文化的概念,形成了虚拟的以信息为主的跨国界、跨文化、跨语言的全新的空间,很好地满足了信息时代巨大的信息传播需求。并且有利于人民更好地行使自己的言论表达自由,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民主的发展和进步。

4、问题:网络病毒、虚假信息、意识形态和文化渗透、不良网站和电子垃圾、知识产权侵犯等。

接收设备电脑以及联网费用价格较高;要求使用者有一定的文化水平;网络通道窄,传输速度低,信息质量不如传播媒体高;信息缺乏过滤,权威性、可信度远远不及传统媒介。

人类传播演进的基本规律:

(1)传播手段与传播媒介的进步贯穿整个人类存在过程,而且其发展进步呈加速度发展趋势,是叠加式而不是替代式的。

(2)传播与人类社会文化的积累与发展密切相关。传播本身正是人类文化创造和积累的产物。

(3)传播是经济及社会形态的直接产物。一种传播必定是一种社会类型的反应。

媒介进化与社会发展:

社会发展对信息传播的需要是媒介进化的动力;社会的发展又是建立在相应的信息传播系统基础之上。

传播者:

一、传播制度:

(一)大众传播媒介理论:

【如何从《报刊的四种理论》理解人类传播制度?

(1)该书将人类传播制度分为三类社会类型之下的四种制度类型:封建时代的集权主义传播制度、资本主义时代的自由主义传播制度和社会责任论传播制度、社会主义时代的社会主义传播制度。

(2)社会制度决定传播制度;传播制度总是与社会制度相适应的。

报刊的四种理论的不足之处:一方面,它是根据资本主义制度和价值观提出来的,是为资本主义传播制度作辩护的,对其他传播制度,尤其是对社会主义传播制度的认识有极大的片面性,带有“冷战”色彩;另一方面,传播制度是处在不断变化之中的,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随着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发展变化,各国的传播制度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该理论已经不能适应传播制度的现实,需要修正和发展。】

1、集权主义制度:15~17世纪(15世纪印刷术在欧洲出现,到16、17世纪早期报纸出现)集权主义传播制度植根于专制社会,承认封建君主和特权阶级对报刊等传播媒介拥有的绝对统治权。大众传播媒介,是维护专制统治的工具,不允许报刊批判政府,统治者有权监督报刊的一切活动,包括审查内容。

理论来源于柏拉图、马基雅维利、黑格尔等,他们主张国家对社会的意见应严加控制,否定自由和民主。

实行集权主义传播制度的国家主要是封建君主专制的国家与军人独裁的国家。

法西斯主义是集权主义传播制度中的重要实践和具体表现,其宣传的理论基础与指导方针是

至高无上的领袖与国家意志、民族优越和对外扩张。

2、资本主义制度:

(1)自由资本主义:

自由主义传播制度的社会基础是早期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机制;

理论基础是启蒙运动时期的哲学思潮;

核心是以权利、自由为主体的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思想。产生与17、18世纪装修家居革命时期。

代表人物有斯宾诺莎、洛克等。弥尔顿发表《论出版自由》,呼吁人们反对封建专制阶级对出版与议论的控制,第一次公开表述有关言论、出版自由的思想。主张应该有“观点的公开市场”,让真理去参加“自由而公开的斗争”,在斗争过程中,真理必然会自我修正,最终战胜错误而保留下来。他的思想奠定了资本主义传播制度的基础,“观点的公开市场”和真理的“自我修正过程”成为自由主义传播制度的基本原则。

该制度的基本主张:

大众传播不受政府控制,传播者具有传播的自由;大众传播多样化、多元化,反映和代表多种不同的意见;大众传播业自由竞争、自由营业。

(2)社会责任论: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竞争日益加剧,传播业商业化、集中化、单一化也愈加严重,传播业滥用新闻出版自由,侵犯公民权利,引起社会不满。

之所以如此,主要因为:一日益垄断化的传播业、商业化的传播业以追求经济利益为第一要旨,不可能提供“观点的自由市场”;二真理也不可能靠自身的力量达到自我修正,因为人们不是天生具有辨别是非的能力,只有通过健全的社会制度,良好的教育去引导和鼓励人民向善,才能培养人们辨别是非的能力。

人们认识到:自由的传播业只能危害社会,传播工作者应该担负起教育公众的社会责任。社会责任论强调:一定的民主,总是伴随着一定的责任。没有不负责任的民主,也没有不受限制的自由。新闻事业享有新闻自由的权利,同时也应该担负起对社会应尽的责任。

1947年美国新闻自由委员会的研究报告《自由而负责的新闻事业》,是西方资本主义社会责任理论的最早论述,对传播业提出新的要求:要求对事件给予及时、真实的报道,要注意传播良性社会价值。

国家通过立法和行业自律保障和监督传播业社会责任的履行。

(3)民主参与论:也称受众参与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社会信息化和媒介垄断背景下产生的一种媒介规范理论。

该理论认为任何民众个人和社会群体都有知晓权、传播权、媒介接近权等权利;要求大众传播媒介向一般民众开放,允许民众个人和群体自主参与;媒介应该主要为受众而存在,而不应该主要为媒介组织、广告赞助商而存在;社会各群体、组织、社区都应该拥有自己的媒介。民主参与论的核心价值是多元性、小规模性、双向互动性、传播关系的平等性。

在信息已经成为一种基础资源的今天,民众唯有行动起来才能争取到自身的传播权和媒介接近权。

3、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传播业是在无产阶级取得胜利,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以后,在无产阶级报刊基础上走上历史舞台的。社会主义传播制度建立在社会主义传播理论之上,直接与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有关。

基本观点:新闻及传播起源于人类社会性的生产实践;新闻的本源是事实;传播业的产生与发展有赖于社会进步、生产水平的提高及文化、技术的发展;传播业属于上层建筑意识形态范畴,是物质关系的反映,具有强烈的政治性、阶级性。社会主义传播业包括国家各个单位、团体及个人的媒介。

我国社会主义传播制度的基本原则包括:党的领导原则,正面宣传为主的原则,正确舆论导向与监督的原则,真实性原则,党性原则。

【传播制度对社会制度的能动作用:

(1)维护、巩固和发展该社会制度;

(2)其基本状态影响着社会中其他派生制度的发展,只有传播制度与其他社会派生制度协调互动,才能促进整个社会的良性运行;

(3)传播制度的不适应,乃至失控可能影响到社会其他制度乃至根本制度的稳定。】

(二)有关大众传播媒介的其他理论:

1、阿特休尔《权力的媒介》:

对资本主义新闻界所秉持的“自由主义理论及客观性原则”和“社会责任论”进行了揭露,认为资本主义制度下新闻媒介的经济命脉完全受资本控制,媒介受利润驱使,根本不可能成为所谓的“第四阶层”;客观主义新闻理念是媒介竞争的产物,政治上的中立则是为了取得商业上的盈利;对于“社会责任”的各方理解不同,由此社会责任也就只能在经济利益的支配下为利益集团服务。

阿特休尔总结了媒介与社会的依存关系,认为在任何新闻体制中,新闻媒介都是政治和经济权力掌握者的代言人,而非独立行为者;媒介内容反映资金提供者的利益;新闻院系传播该社会的意识形态和价值体系,帮助当政者维持其对媒介的控制;自由、客观、公正的新闻理念具有虚伪性,间接地促进了资产阶级统治目标和利益目标的实现。

(“报业的历史表明,报纸及其现代变种已经越来越趋向于满足那些自私的资助者的利益,与此同时,媒介还在制造不朽的假象,仿佛新闻是为广大消费者服务的。期望新闻媒介发生戏剧性的逆转,指望它们嘲弄那些资助报业的大财阀,就陷入了最狂热的乌托邦式的幻想。”)(阿特休尔对世界新闻传播体制的划分:市场经济世界、马克思主义世界、进步的世界)2、社会顺从理论:

由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提出的。

主要观点是认为在当今社会,商业体制已经占据了主要地位,而在此体制下的传媒产品的制作将服从于商业利益,被灌注进商业的意识形态,即追求商业利益的公司支配了媒介,媒介反过来也支持公司。媒介中的广告和节目内容都体现了这一支持。然而这仅仅是个前提,社会顺从(social conformism)是在这一前提下被表达出来的,顺从不仅通过媒介的表述表达出来,而且,更重要的是,通过媒介没有说出的东西表达出来。以商业支持为背景的媒介不具备对社会问题给予关键评价的基础,反而“限制了那种真正具有批判性的观点的发展”。敏感的社会问题被在经济压力下的媒介抛弃,媒介顺从商业界,进而导致观众缺乏批判精神,也产生顺从。

3、建构现实(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 TCSR):

社会学家盖伊?塔奇曼:新闻是对现实的社会性建构。“通过新闻的常规运作,通过认定新闻专业者具有裁定知识、表述新闻事实的权利,新闻使社会现状合法化了。”新闻是一种社会资源,对这种社会资源的建构限制了我们对当代社会的分析性思考。

媒介框架(媒介组织倾向、技术现实、新闻价值观等进行新闻选择的原则),能够使新闻工

作者在纷繁错综、往往彼此矛盾的大量信息之迅速按按照惯例加工和“打包”。在大众媒介的文本编码过程中,这些框架就成了一个重要的制度化环节,且可能对受众的解码活动也发挥某种关键性作用。

朗氏夫妇对麦克阿瑟将军从韩国卸职归国后的电视转播的研究。(媒介通过“选择性镜头,报道最有活力、最有趣之处”,将小规模、沉默的实况表现成大受欢迎的盛大仪式。)

4、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提出,使媒介有效的条件:

垄断;引导;面对面接触的补充(即将大众传播媒介和强化性的讨论群体结合在一起)

(三)传播制度与媒介控制:

1、国家和政府的政治控制:

目的是通过规定大众传播体制,制定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来保障媒介活动为国家制度、意识形态及各种国家目标的实现服务。

(1)规定传媒组织的所有者形式;

(2)对传播媒介的活动进行法制和行政管理;

(3)限制或禁止某些信息内容的传播

(新闻法规所要处理的核心问题是:保护新闻自由,同时防止新闻自由的滥用,确保在国家、公众利益不受侵害的前提下,鼓励新闻媒介满足公众的知情权,促进你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

2、资本控制(利益群体和经济势力的控制):

(1)以强大的资本做后盾成立超大型媒介联合企业,对大众传媒事业实行垄断;

(2)通过控制议会或院外活动集团对公营传播媒介进行干预;

(3)通过提供广告

3、广大受众的社会监督控制:

4、媒介自律:

新闻专业主义:指新闻媒介和新闻从业者所追求的一种职业理想和操作理念,是一种服务行业的专业化意识、职业规范以及评价标准,包括专业知识的积累、专业资格的认可、专业内部的自律等。核心理念是客观性和独立性。真实、客观、公正地报道新闻和发表评论,将事实隔离于观点,避免个人偏见,最大限度地排除主观因素;以服务公众为中心目标,独立于政府、公众、财团,担负独特的社会责任。

历史脉络:19世纪30年代,廉价报刊的兴起标志着独立的报刊时代的道路,17世纪中叶以来形成的近代报刊自由主义思想得到最大程度的实现。报刊的独立和商业化运营造就了新闻报道和评论更多地关注读者的需要和社会的反应,客观性和公正评论成为主导新闻媒介的主要法则。但继之而来的“黄色新闻”时期将商业原则发挥到了极致,严重损害了新闻专业理念的神圣性。20世纪40年,新闻自由委员会的报告《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重新规范了新闻业的职业理念,将新闻专业主义的精神作了边界性的规定,要求新闻界加强自律和职业道德规范的建设。新闻专业主义是新闻业的职业理想,是新闻业立身的精神支柱。

【近年来我国传媒职业道德缺失的1、表现:

编辑部门与广告、发行或经营部门混岗现象较为普遍,使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受到利益的诱惑而扭曲;

广告与节目相混淆,“有偿新闻”,权钱交易,“受贿无闻”;

传媒栏目或节目与企业合办,意味着该栏目或节目自动放弃了对该企业的监督权;

“媒介事件”频繁,遮蔽了人们了解真实世界的视野;

“媒介审批”(即新闻媒介超越司法程序抢先对涉案人员做出定性、定罪、定刑等结论;

侵犯当事人的著作权;

侵犯公民隐私权,偷拍偷录成风,炒作明星绯闻和犯罪新闻;

虚假广告,低速节目和广告。

2、原因:体制转型——中国传媒长期以来是政党权力机关的一部分,从业人员“公权力”意识明显,在市场经济发展尚不充分的条件下容易发生“权力寻租”现象;

商业利益——传媒成为市场经济下的经济利益单元,在追逐利益的同时淡化了职业操守;内部组织——现行传媒体制内部编辑部和经营部混岗;

记者岗位聘任违规和人员流动率过高。

3、对策:新闻从业人员加强自律,明确职业价值底线,防止商业主义对新闻业的侵蚀;

确立传播是“分享”的信念,在满足传播者需要的同时更要满足受众的需要;

改革传媒内部体制,将采编和经营真正分开。】

二、把关人研究:

把关:指对信息进行过滤、加工的过程。

把关人:又称守门人,指对信息进行过滤与加工的人。

(把关使信息精粹,减少冗余信息;但也可能使一些信息被迫丢失,造成信息流通环节不畅。)(一)有关研究:

1、卢因的把关概念:

库尔特?卢因在《群体生活渠道》一文中首次提出“把关”概念,他指出信息的传播网络中布满了把关人,这些把关人负责对信息的流通进行筛选和过滤。

2、怀特的把关研究(传播学经典研究之一):

怀特通过输入信息与输出信息的对比,考察在一个具体的把关环节上,信息是怎样被过滤和筛选的。公式:

输入信息—输出信息= 把关过滤的信息

但作为最早的把关研究,怀特的理论难免有不足之处:

他将把关人看作一个孤立的因素来考察,只看到了个人在把关活动中的直接作用,过分强调了把关人的独立权限,而忽略了与其相关的社会因素对把关活动的制约。

3、麦克内利的把关模式:

麦克内利的把关模式试图描述在新闻事件与最终接受者之间存在的各种各样的中间传播者。不足:它把每个把关人及其作用都等同起来,认为每个关口都同等重要、不分主次。

4、巴斯的“双重行动模式”:

巴斯认为在信息流通过程中,最关键的把关人是传播媒介,他把传播媒介的把关活动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即他所说的“双重行动”。第一阶段是新闻采集,这里的把关人主要是记者;第二阶段的把关是新闻加工,这里的把关人主要是编辑,这一阶段比第一阶段更具决定性意义。

经过重重把关之后,传播媒介为受众提供了一幅人为的“现实”图景,而这幅图景同世界的本来面目并非完全一致,人们看到的不过是经过记者和编辑选择、加工之后呈现出的现实画面。把关学说的提出,实际上等于宣告了西方新闻传播界奉行的客观原则论的终结。

(二)把关的原因:

1、信息的差异性

客观世界信息繁多复杂,必然要对其进行筛选和过滤;

2、传播者传播目的的差异性

传播者的行为都是在一定目的支配下进行的,必然会根据其传播目的进行信息选择;

3、受众的差异性

受众的需要、心理相去甚远,选择不同的信息才能满足不同受众的不同需要;

(三)把关的过程:搜集信息—过滤信息—制作信息—传播讯息

(四)影响传播者把关的因素:

1、政治法律因素(如政府对新闻把关的影响,一个例子是第二次海湾战争中美国对新闻采访的约束,另一个例子是我国两会报道;法律也有影响,如美国的《诽谤法》。)

2、经济因素(如美国的新闻报道总是不会触动自己广告客户的利益。)(把关时必须顾及到由信息带来的经济压力;我国把关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处理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

3、社会文化因素(如《流星花园》的禁播。)(把关人在进行把关时,是否符合社会所认可和推崇的价值标准体系,是否与社会文化的开放程度相符合,对传播效果,乃至社会发展都有重大影响。)

4、信息自身因素(信息自身是否具有较强的传播价值。)

5、传播组织自身的因素(组织的要求、规范、传统等)

6、受众因素(如受众的喜好、接受过程)

7、技术因素(如各种媒介技术手段的影响;各类媒体所掌握的技术水平影响:一个市级电视台是否可以进行卫星连线报道等。)

8、传播者个人因素(传播者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个性特征,编码水平、传播能力等)

【个人道德和社会准则:

(1)中庸之道原则(golden mean):(如在报道社会动乱是,必须在让受众知晓又不煽动受众以确保公共安全之间谋求平衡。)

(2)决对命令(categorical imperatives)原则:在新闻采访、报道中,应极力避免欺骗,任何方式的欺骗都是错误的。

(3)功利(utility)原则:

我们通过考虑对于整个社会来说什么会产生好坏结果之间的最佳比率,来判断对错。计算因我们的每一个选择可能带来的所有结果,相互比较,选择一个能使价值最大化而损失最小化的方式。

【现代功利主义思想起源于19世纪哲学家杰雷米?边沁(Jeremy Bentham)和约翰?斯图尔特?密尔(John Stuart Mill)】

(4)无知之幕:我们应该用自己的行为来保护社会中的弱小成员,应该将每一个社会参与者都作为平等的成员来对待。

(5)自我决断原则:不要把人当作大成某个目标的手段。新闻界应该拒绝受人利用、使其得以达成个人私利。】

传播内容:

一、信息:

1、信息:信息是人的精神创造物,是用以减少或者消除不确定性的任何事物。

信息作为一个科学概念,最早出现在通信领域,申农和维纳从信息论和系统论的角度提出了信息的概念。根据信息论的定义,信息是一切物质的普遍属性,它是客观存在的事物运动的表达形式。信息的作用在于表述它所在的物质系统,从而减少或消除人们对该物质系统的不确定性。

(讯息:指传达一个具体内容的一组信息符号

信息、符号、讯息三者的关系:

信息是客观世界的组成要素,是传播的基本客体。但它是抽象的,具有载体性,必须附着在物质载体上才能进行传播。符号就是这样的物质载体。当一组符号被用来表示特定的信息,就构成了一个可以传播的内容,就是讯息。讯息是传播的基本单位。)

2、特征:客观性和普遍性、表达性、流动性、传递性等

(1)客观性和普遍性。信息产生于事物的运动变化之中,因为事物的运动变化是客观的,所以信息同样是客观的。只有当它进入了人的主观世界之后,才具有了主观性。同样,事物的运动变化是普遍的,所以信息也是普遍的。

(2)表达性。信息是事物运动变化的反映,因此具有了表达性。因此人类才可以通过信息的接收和处理来认识世界。

(3)流动性。正因为信息具有流动性,它才能够为人类获知和处理,扮演主客观之间桥梁的角色。

3、信息论:

产生于上世纪40年代末,申农发表《通信的数学理论》《在噪声中的通信》,成为信息论的奠基人,认为信息是不确定性的减少与消除。通信的目的在于消除信宿的不确定性,信宿收到信息后,不确定性解除得越多,则获得的信息量越大。申农提出对信息的度量采用“熵”,表示系统失去“信息”的度量,系统有序程度越高,熵越小,所含的信息量就越大,信息与熵是互补的,信息即负熵。

(1)熵(entropy):指一种情境的不确定性或无组织性。

信息与熵互补,信息即负熵,系统有序程度越高,熵越小,所含信息量就越大。

(2)冗余(redundancy):由使用符号的控制规则所决定、而不由发送者自由选择的那部分消息。

冗余之所以不必要,是因为如果它被遗漏,消息仍然是基本完整或可以被补充完整的。

冗余可以用来抵消传播渠道中的噪音。关键或重要的消息在传播过程中需要重复以确保经过有噪音的渠道传送时这些消息仍然能被清晰的收到。(“星期二抵达,重复星期二”)

消息中冗余越多,它所携带的信息量就越少,但有时增加冗余,可以增加传播系统的效力。为达到有效的传播,熵和冗余之间应保持平衡,以抵消传播渠道中的噪音。

(3)噪音(noise):不是信源有意传送而附加在信号上的任何东西。

噪音增加了不确定性和假的信息。

噪音可以通过增加冗余来抵消。

一位好的编辑,所需做的主要就是处理好熵和冗余之间平衡的艺术,及在可预测性和不确定性之间达到平衡。

(4)渠道容量(channel capacity):指渠道所能传达的信息的能力。

像所有的渠道一样,传播渠道容量也有其容量的上限,它的强度不会超过链中最弱的一环。传播渠道容量还受制于新闻编辑或播音员可使用的空间和时间,以及接收者用在媒介上的时间。

当渠道超载时,错误就会出现。因而任何传播者对消息进行编码时,最主要的工作就是确定适度的冗余水平。

信息理论产生的最直接的结果就是数字通讯技术。(数字语言可被机器读懂,通过电脑可以快速操作,而且,在整个过程中不会有任何扭曲或损耗。)

控制论

1948年,美国数学家维纳发表《控制论》,成为控制论奠基之作,标志着控制论的产生。

控制论的核心概念是反馈。

(1)反馈:指在控制系统中将输出回输到原系统中。在传播学中,反馈即受传者在接受信息后作出的各种反映。

(2)分类:正反馈:指反馈输入后,输出值与目标值偏差越来越大;

负反馈:指反馈回的信息输入后,系统可以检查出偏差,从而实现系统目标。

(3)意义:

控制论的基本思想便是运用反馈信息来调节和控制系统行为,达到预期目的。

传播学中的反馈概念使人们认识到传播过程不仅是线性的单向流通,而且是双向的信息传输回路。不仅传播者发出信息,受传者也发出讯息,即发出对接受到的信息的反应。

反馈可以使传播者检验传播效果,并据此调整和规划目前和未来的传播行为。反馈又是受众意见、需要等信息的流通方式,受众可以据此更主动、更积极地介入传播过程,主动搜集、利用信息。

(4)前馈:复杂系统中还有前馈。反馈因其迟滞与传播行为之后,影响到传播系统的控制功能,因而有必要增加前馈这种回路,在系统发生偏差之前,尽可能根据预测信息,采取相应措施。施拉姆最早在传播学中使用“前馈”概念。

系统论

1968年,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发表《一般系统论--基础、发展与应用》,成为系统论代表作。

系统论的核心观点是系统及其属性。系统定义为处于一定的相互关系中并与环境发生关系的各要素之和。系统具有整体性、有机关联性、动态性、有序性与目的性。

4、信息环境(拟态环境、象征性现实):媒介所提供的信息环境不是对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之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信息环境会对人们的观念和行为产生重要影响,是现代人建构主观真实的主要途径。现代社会越来越巨大化和复杂化,人们由于实际活动分为、精力有限,不可能对与其有关的整个外部环境和众多事物都保持经验性接触,对超出自己亲身感知以外的事物,只能通过各种“新闻供给机构”去了解和认知。

信息环境的环境化:拟态环境不仅制约人们的认知和行为,而且通过制约人们的认知和行为对客观现实环境常识影响。因为人们对拟态环境做出的反映是实际的行为,并作用于行为发生的现实环境,使得现实环境越来越带有“拟态环境”的特点,信息环境因此越来越环境化,有演变为现实环境的趋势。

5、信息超载:指社会信息超过个人或系统所能接受、处理或有效利益的范围,并导致故障的状况。

表现:受传者对信息的反应速度远远低于信息传播速度;

大众媒介中的信息量大大高于受众所能承受、消费或需要的信息量;

大量无关、无用的冗余信息严重干扰了受众对相关有用信息的准确分辨和正确选择。

信息匮乏:指大众传播媒介提供的信息中严重缺乏受众所需要的有用的、有价值的、能了解事实真相的信息,阻碍受众对特定信息的获知。

6、信息社会:指信息成为与物质、能源同等重要甚至比之更加重要的资源,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以信息为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的社会。

以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为目的的经济活动迅速扩大,逐渐取代工业生产活动而成为国民经济活动的主要内容,由于利用了信息资源而创造的社会价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逐步上升直到占据主导地位。

特征:社会经济主体由制造业转向以高新科技为核心的第三产业,即信息和知识产业占主导地位;

信息产业迅速崛起和大规模发展,改变了工业化时代的社会经济结构,也打破了传统的国际关系;

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就业结构,也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并导致社会体系和社会文化发生深刻变化;

信息与知识成为重要的社会财富;劳动力主体不再是机械的操作者,而是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

教义结算不再依靠现金,而是主要依靠信用;贸易不再局限于国内,跨国贸易和全球贸易成为主流。

大众传播已经和正在创造一种新的文化形态——电子信息文化,信息化就是文化体系重构的一个过程。

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到来》、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第三次浪潮》、约翰?奈斯比特《大趋势》

二、符号:

1、符号(sign):指用来指称或代表其他事物的象征物。

符号是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的中介物,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

“用什么来代表”—“代表的是什么”/符号的形式—符号的内容/

符号具—符号义/ “能指”—“所指”

能指和所指的结合具有任意性,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过程中约定俗成的。

2、特征:指代性、社会共有性、发展性

(1)指代性。例如,“人”这个符号的重要价值不在于其本身即笔画和读音,而在于其指代的形形色色的人这种高等动物。

(2)社会共有性。例如,两个人必须对“人”这个符号的基本指代关系有共同的认识,才能顺利展开沟通和交流。

(3)发展性。人类总是不断创造出新的符号,甚至创造出新的符号体系,或者给旧的符号赋予新的意义。例如,WTO这个符号就是近些年创造出来并成为社会共有的一个新符号。

3、分类:

(1)信号(signal):是对象事物的代替物。

特点:○1与其所代表的对象事物之间具有自然的因果性;

○2与其所代表的对象事物之间具有一对一的固定关系。

象征符(symbol):是对象事物之表象的载体。

特点:○1必须是人工符号,是人类社会的创造物;

○2不仅能够表述具体的事物,而且能够表达观念、思想等抽象的事物;

○3不是遗传的,而是通过传统、通过学习来继承的;

○4可以自由创造。

(2)语言符号:是一种有组织结构的、约定俗成的习得符号系统,用以表达一定地域社群的经验。

特点:○1具有超越时间和空间的能力,不仅能够表述现在,而且能够表述过去和未来;不仅能够表述眼前的事物,而且能够表述在遥远空间发生的事情。

○2具有无限的灵活性,在表达内容上几乎没有任何限制。

○3具有发音的经济性,能够以最小的体能消耗来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音声能力。

○4具有巨大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包括表达内容的更新和表达方式的改进等。

非语言符号:是出来语言符号之外的一切其他符号系统。

分类:语言符号的伴生符,如文字的字体、大小、粗细,声音的高低、大小等;

体态符号,如动作、手势、标签等,可以独立使用,也可以与语言并用;

物化、活动化、程式化的符号,包括徽章、建筑、音乐、美术、消费方式等。

(3)意义:是人对自然事物或社会事物的认识,是人归对象事物赋予的涵义,是人类以符号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

意义本身是抽象和无形的,但可以通过语言及其他符号得到传递和表达。符号是意义的载体和表现形态。

(4)编码(encode):指传播者将信息转化成便于媒介载送或受众接受的符号或代码的过程。在大众传播中,表现为传播从业者采集、编辑、制作传播内容的活动。

解码(decode):指受传者将接受到的符号或代码还愿为信息的过程。

4、符号学(semiotics / semiology):指对符号及其系统运行规则的研究/ 指从符号系统对意义的社会生成所做的研究。它既是关于符号如何传播的基础研究,也是对每个符号系统运行规则的研究。符号学与其说是一种学术性学科,不如说是一种理论取向及其相关的研究方法。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美国哲学家皮尔斯、罗兰?巴尔特《符号帝国》等

(1)索绪尔:符号有由“能指”和“所指”这两种元素构成;符号很少作为孤立的个体产生意义,而是通过关联制造意义;语言、符号及其意义是被历史地、文化地、社会地创造的;语言由两种维度构建:纵向聚合、横向组合。

(2)皮尔斯:区分了三种基本的符号:记号(icons)、标记(indexes)、象征符(symbols)(3)巴特尔:把符号学作为一种分析工具;拓宽了符号的概念;区分了符号第一层和第二层的表意,把它们称为表面意义和内涵意义。

对媒介进行了陌生化解读:符号的意义本来是多样的,并且不断变化的,但在意识形态的作用下,符号变得单一和固化,并让人们认可这种经过意识形态选择后的、单一和固化了的意义是“自然”的。

巴特尔倡导“陌生化”解读,批判意识形态对符号意义的“自然化”。他把渗透了意识形态的符号文本称为“神话”,即当把一个符号(包括一个能指和所指)作为一个新的能指,指向一个新的所指的时候,它就构成了一个“神话”。巴特尔认为有必要揭示出意识形态在“神话”中的运作方式,并对此进行批判和解构。这种结构过程叫做“去神话”或“陌生化”。

符号学使我们意识到,媒介文本是被介质化了的,它们运用了传播符号系统中的代码和成规,因此绝不能简单地认为媒介是我们能够借以获知“真相”的透明介质。(拟态环境)

5、符号互动论(symbolic interactionism):

由库利、米德创立,经布鲁默总结提出。研究语言等符号在社会的发展和维持中以及在形成个人精神活动方面所起的关键作用,强调个人的精神活动与社会传播过程之间的关系。

符号互动一词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象征符和意义而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认为人类传播通过符号及其意义的交流而发生,个体基于对象事物对于他们所具有的意义而采取行动,因此,可以通过认识人们用于交流的符号及人们如何赋予这些符号以意义,来认识和理解人类行为。

(1)库利:

“镜中我”(the looking-glass self):一个人的自我观念是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形成的,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是他人对自己的看法的反映。人们是在思考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中形成了自我的观念。人们彼此都是一面镜子,映照着对方。

“镜中我”概念有三重涵义或三个阶段组成:我们所想象的我们在别人面前的形象——我们所想象的、别人对我们这种形象的评价——由上述形象产生的某种自我感觉。

初级群体(Primary group)(首属群体、基本群体):指人际关系亲密的社会群体,主要是指家庭、邻里和儿童游戏群伙等,亦称首属群体、基本群体。

他指出:初级群体是指具有亲密的、面对面交往与合作特征的群体。这些群体是人们的自我观念发展的摇篮,在人的早期社会化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初级群体的特征主要是:面对面的互动;②有限定的群体规模,通常是小型群体。以保证彼此能够有足够机会接触和交往。③不能完全替代的人与人之间的特殊关系;④靠习俗伦理维持的群体控制。【见传播类型—群体传播】

(2)米德:

主我:意愿和行为的主体。

客我:他人的社会评价和社会期待的代表,社会化的自我。【见传播类型—内向传播】(3)布鲁默:

自我互动在本质上是社会互动的内在化,在自我互动过程中,人脑中会出现他人和社会期待,而个人会以自己的立场或行为方向对他人期待进行能动的解读、选择、加工,并在此基础上重新加以组合,然后创造出与新情况相适应的新的意义和行为。【见传播类型—内向传播】

【对西方传播内容的分析的三点一般性结论:

(1)大众传播媒介所传播的内容,只是它所能得到的大量信息中经过高度选择的(不是全盘加以反映)抽样。同样,潜在的受众所收到和使用的信息,又只是他们从传播媒介的内容中选择出来的抽样;

(2)大众传播媒介所传播的内容,相当大量的是娱乐性的,而不是消息性的。它们更多地是分散人们对社会、经济、政治等重要问题的注意力;

(3)大众传播媒介通常都要尽量吸收最大量的受众,因而它们的内容在形式上是简单的,在内容上是通俗的、平易的,以满足最大量受众的需要;

这种状况随着受众文化程度的提高和社会进入工业化和信息化而有所改变,同时,大众传播日益走向分众化,这就要求传播媒介要面对分众之后的目标受众进行传播,更强调针对性而非普遍性,更强调准确度而非广泛性。】

传播媒介:

一、媒介

北大传播学考研历年分数线汇总

北大传播学考研历年分数线汇总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凯程考研老师提供了复试分数线: 一、北大传播学考研各专业复试分数线是多少 2015年北大传播学考研国际传播与文化交流方向377分、大众传播方向378分、广告学方向361分、媒体经营管理方向352分、编辑出版学方向348分,政治、英语不低于50分,专业课不低于90分。复试形式为面试,面试中使用中英答题。复试成绩占总成绩比例的30%,考研复试面试不用担心,凯程考研有系统的专业课内容培训,日常问题培训,还要进行三次以上的模拟面试,还有对应的复试面试题库,你提前准备好里面的问题答案,确保你能够在面试上游刃有余,很多老师问题都是我们在模拟面试准备过的。 二、北大传播学考研专业课复习建议 很多同学对于传播学考研专业课不清楚怎么复习,在这里凯程老师系统介绍一下如何高效率复习,供同学们参考。 关于专业课是怎么学,在此凯程老师强调一下:理解比记忆更重要,但该记的一定要记住,多看书、期刊、论文,多关心关心本专业发生的时事,学会辨证地分析问题,根据真题,有重点地看书,答题时多角度地分析问题,答案多分段,字迹要整洁清楚,多举些例子,只要时间允许尽量多写一些,要分配好时间,复习过程中一定要把所考专业的脉络理清,把核心知识记住,时时复习,多重复,保持思维的敏捷,不要太贪,懂得舍弃,把心放开,考试前夕不要再接触新的东西,浏览浏览以前自己很熟的知识,多看看网上名家对今年的总结,关心一下一年来发生的事件,比较难的地方放在备考的中间阶段看,学会“浏览式”看书。除为数不多的学校外,通常专业课都不会成为我们考研的拦路虎,我们在重视专业课的同时,不用太担心专业课的学习。每天坚持学一点,天天保持学习的状态,最后出来的成绩可能都会让自己大吃一惊的。 1、理解比记忆更重要。记住的东西很容易忘掉,而理解的东西却能内化为自己的。凯程老师教授同学们在平时看专业书的时候除了特别重要的语句(如重要名词解释)外不用刻意地去背书上的表述,记住一句话的“形式”(表述)要比记住这句话的意思多花好几倍的时间,在紧张的考研时期花大把大把的时间去记别人的表述不值得,因此只要记住某个问题有几条几点以及每条每点的大体意思即可。当真正走到考场后你会发现你根本没时间回忆以前记的东西,那时那地脑子想的是什么就得在答题纸上写什么。 2、多看书没错,特别是期刊。首先,对那些报考不指定参考书的学校的同学来说,多看课本和期刊尤其重要。这些学校不指定参考书,它就可能出这一专业的任何一个知识点,而任何一本教科书都不会涵盖所有的知识点,要获知这些知识点,就要靠平时多看书和期刊,凯程老师会在平时讲课的过程中帮助同学们补充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对备考新闻传播类专业的考生来说,期刊就显得不可获缺了。其次,对备考那些指定参考书的学校来说,多看书和期刊也很重要。参考书的作用只是告知考生学习的方向,而不是说明题目的出题范围,已有学校这样明确说。我一同学研究完几所高校的试题后总结说,很多学校出的题都来自他们自己学校出版的书,而指定的参考书上却没有。总之,多看书和期刊没错,一来可以帮助开阔思路,二来显得答案特有深度,角度广而新。 3、重视真题,真题很重要,凯程老师总结了历年考研真题发现,很多情况下真题是这个学校出题的集中点,甚至有可能会成为后几年的题目,真题最好的利用方式就是以真题为中心选择看书的重点,这样能帮助同学们减轻复习的压力,节省复习的时间。

《新闻学概论》考研第6版考研复习笔记和考研真题

《新闻学概论》考研第6版考研复习笔记和考研真题

一、新闻学 1定义 新闻学是以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新闻现象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研究的重点是新闻事业和人类社会的关系,探索新闻事业的产生、发展的特殊规律和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如都市报的兴起,网络新闻的特点;新闻事业和社会稳定的关系,新闻传播对青少年的影响,报纸的消亡,媒介融合环境下记者的身份建构。 新闻事业和社会稳定的关系,新闻传播对青少年的影响,报纸的消亡,媒介融合环境下记者的身份建构。 【案例分析】都市报的兴起 90年代中期,大型中心城市,类似晚报 代表媒体有:四川成都的《华西都市报》、湖南长沙的《三湘都市报》、陕西西安的《三秦都市报》等。 都市报的读者定位为市民,包括都市里社会各界、各个阶层的广义上的市民,也有的都市报把读者定位于“白领阶层”。 如《南方都市报》,就定位于18至45岁的大专以上的学历、年收入2万以上的广州市民。因此,都市报又被称作“市民报”。

都市报在报道内容和报道形式、报道角度上比较注重贴近生活,努力追求可读性和亲近度。新民晚报定位:飞入寻常百姓家! 广告为主要收入来源,报纸中刊登大量的广告。 自办发行为主,上门征订和送报。 【案例分析】记者微博使用特征与专业身份的建构 (1)专业新闻记者利用微博发布新闻的数量和频率高于普通用户 原因有两点,一是职业习惯使然,记者比从事其他职业的人对新闻信息更加敏感,他们习惯于主动寻找信息,并以合适的方式向外界散布他们认为重要的消息。另一方面则因为微博客的特殊形态。信息传播快速、简洁、直接,传播范围广泛。(2)微博作为信息的集散地,它带给新闻记者的报偿主要来自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记者在微博上发布重要的、但是无法在传统媒体上刊发的新闻信息。 第二,记者在微博上寻找新闻线索,追踪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的最新动态,为新闻报道提供及时、新鲜的素材。 (3)记者使用微博进行自我展现从而完成身份的建构 将“记者”职业身份移植到微博上,表示博主要把微博作为社会职业的延伸,而非当作单纯的私人领域。 新闻学的中心议题是:客观社会的诸条件对人类新闻活动的决定、支配作用以及新闻活动对社会的反作用。 2内容 新闻学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理论、历史、应用三部分,这三个部分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传播学教程》笔记

第一、二章传播、传播学及其发展历史 一、传播学的概念 1、定义 1)库利(社会学角度) 2)皮尔士(符号学或语义学角度) 3)施拉姆 4)郭庆光(本书观点):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共享说)信息的共享。 (劝服说)突出强调传播是有目的的。 (反映说)传播是一个有机体对于某种刺激的不同反应。 (交流说)用语言进行思想交流。 2、人类社会传播的基本特点: ①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 ②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③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 ④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 ⑤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 二、传播与信息 1、信息的定义 ①信息科学认为,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 ②德国哲学家克劳斯指出,信息是由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揭示了社会信息的本质。 ③社会信息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主体和客体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2、信息的特点和分类 信息分类: 根据信息系统和作用机制的不同,分为非人类信息和人类信息。 或分为物理信息、生物信息和社会信息。 社会信息及其传播的特点: 社会信息:指的是人类社会在生产和交往活动中所交流或交换的信息。它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主体与客体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三、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研究对象正是社会信息系统本身 1、社会传播的系统性 系统:指的是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若干部分结合在一起并且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传播学把社会传播分为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任何传播活动都是在一定的信息系统(即传播系统)中进行,传播的系统性是普遍存在的。 2、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 ①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开放性系统(开放性是社会信息系统执行其功能的重要前提。) ②社会信息系统由各种子系统相互连结、相互交织而构成的整体。 ③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具有双重偶然性的系统 双重偶然性:德国社会传播学家鲁曼指的是传播双方都存在不确定性。因此,通过传播所做出选择有受到拒绝的可能。双重偶然性是人类社会信息系统所特有的属性,这与它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有关。人类活动受到生物运动规律、精神和心理运动规律的制约,使社会信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类考研报录比与分数线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类考研报录比与分 数线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类考研报录比与分数线(新闻、国新、广电新、舆论、编版) 报录比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考研是竞争最激烈的专业之一,尤其是新闻、国新、电新三大专业,报录比最少都得是1:25的样子,若到了大年,甚至可能是1:40。所以,好的专业,永远不会缺少人考! 相对而言,舆论学和编辑出版学竞争会小一些,但是也会有1:20的样子。 分数线 新闻学国际新闻学广播电视学舆论学编辑出版学 2015年 353 353 345 345 345 2014年 350 360 350 350 350 2013年 360 366 357 350 361 2012年 372 353 365 360 362 【中传考研经验】凯程2015年中传考研成绩辉煌,拿下多个重要专业的第一名,例如,中传艺术硕士第一名王园璐,中传新闻传播硕士第一名郑家威,凯程学员总共考取中传超过30人,基本都是跨专业的学生,中传在录取的时候非常公平,招生人数多(总数达200人),加上凯程的专业辅导与人脉关系,凯程已经成为了中传考研的黄埔军校,每年考取中传的人数是其他辅导班的总和还要多。在凯程网站有很多成功学员的视频,凯程学校里有专门针对中传艺术硕士、新闻传播硕士、新闻学、传播学等专业的内部讲义,这是其他机构所不具备的,同学们到了凯程学校可以实地查看(有些机构根本就没有开过中传课程,自然没有讲义了)(其中中传讲义包括:中传艺术硕士、新闻传播凯程通,热点讲义,真题讲义,冲刺讲义、题库等)。此外,其他机构1个经验谈视频都没有,凯程的中传考研经验谈非常多,在凯程网站有展示,同学们可以查看。相信同学们能够正确选择考研辅导班,凯程一直以来,以“学生满意,家长放心,社会认可”为理念,创建最强的中传考研培训学校。 关于凯程: 凯程考研成立于2005年,国内首家全日制集训机构考研,一直致力于高端全日制辅导,由李海洋教授、张鑫教授、卢营教授、王洋教授、杨武金教授、张释然教授、索玉柱教授、方浩教授等一批高级考研教研队伍组成,为学员全程高质量授课、答疑、测试、督导、报考指导、方法指导、联系导师、复试等全方位的考研服务。 凯程考研的宗旨: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凯程考研的价值观口号:凯旋归来,前程万里

郭庆光 《传播学教程》复习笔记

《传播学教程》 第一章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 第一节从传播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一、如何把握传播概念 (一)关于传播的定义与传统 1、社会学传统:美—库利——社会互动理论倡始人。强调传播的社会关系性,把传播看做是人与人关系得以成立和发展的基础。 2、符号学或语义学传统:美—皮尔士——符号学的创始人,强调符号作为精神内容的载体在传播中所起的特殊作用。 3、他们开创了界定传播概念的两传统,一是社会学的传统,一是符号学或语义学的传统。后来,这两传统逐渐发生融合。信息概念引入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互动行为的介质是作为意义和符号、精神内容和物质载体之统一体的信息。 (二)传播的实质与其他定义 1、传播的实质:是一种社会互动行为,人们通过传播保持着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关系。 2、施拉姆:当我们从事传播的时候,也就是在试图与其他人共享信息——某个观点或某个态度。传播至少有三个要素:信源、讯息和信宿。 3、阿耶尔:传播在广义上指的是信息的传递,它不仅包括接触新闻,而且包括表达感情、期待、命令、愿望或其他任何什么。 二、传播与信息:传播学考察的主要对象—始终都是人类的社会信息及其传播活动 (一)社会信息科学与传播学 1、社会信息与自然界的其他信息的联系和区别 A.联系(共同点):以质、能波动的形式表现出来。精神内容的载体都表现为一定的物质讯号,作用于人的感觉系统并引起反馈。因此,社会信息也具有物质属性(至少就精神内容与载体的不可分离性而言)。 B.区别:为什么说“信息是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特殊性质)第一,它并不单纯地表现为人的生理层次上的作用和反作用,而伴随着人复杂的精神和心理活动,伴随着人的态度、感情、价值和意识形态;(两个伴随) 第二,作为社会信息的物质载体——符号系统本身,也是与物质劳动密切相关的人的精神劳动的创造物。(一个创造物)在此意义上,我们把社会信息看做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主体和客体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2、(传播学与信息科学是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的)信息科学对传播学的巨大贡献: (1)把信息概念引进了传播学领域,提高了传播学理论表述的科学性和严谨性;(提高两性) (2)拓宽了传播学的视野,使它能够把人类传播活动放在更大的系统和环境中加以考察,这有助于探索人类社会传播的一般和特殊规律。(一宽一大) (二)信息 1、信息: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它在物质运动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表述它所属的物质系统,在同其他任何物质系统全面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以质、能波动的形式所呈现的结构、状态和历史。——最广义的信息概念。一切表述事物的内部或外部互动状态或关系的东西都是信息。信息是由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2、社会信息:除人的生物和生理信息以外的、与人类的社会活动有关的一切信息。社会信息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主体和客体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3、社会学视点和信息科学视点结合的传播概念:传播是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三、传播的定义和特点 1、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2、传播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第一、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独有—多人共有。共享意味着社会信息的传播具有交流、交换和扩散的性质。(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如何理解这个观点?) 第二、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①“传播和社区有共同词根,彼此不可分。”(施拉姆) ②传播产生于一定的社会关系,这种关系可能是纵向,也可是横向的。 ③它又是社会关系的体现,传受双方表述的内容和采用的姿态、措辞等无不反映其社会角色和地位。 ④社会关系是人类传播的一本质属性,通过传播,人们保持既有社会关系并建立新的社会关系。) 第三、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任何传播都是通过信息的授受和反馈展开的社会互动。 第四、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否则传而不通,导致误解。在广义上,共通的意义空间还包括人们大体一致或接近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 第五、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行为、过程、系统是人们解释传播时的三个常用概念,它们从不同角度概括了传播的另一些重要属性。 3、传播学现状:20世纪出现的一门新兴的社会科学和边缘学科,与诸科学联系渗透因而对象和研究领域不甚明确。分科领域(大众传播学、文化传播学、广告传播学等)繁荣,基础理论研究却显薄弱。 第二节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一、社会传播的系统性 (一)传播学及其类型 1、传播学的研究对象:社会信息系统,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2、系统: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若干部分结合在一起并且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3、如何理解社会传播的系统性?:一切事物都处于一定的系统之中。社会传播同样具有系统性。 4、社会传播五种基本类型: A.人内传播——是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处理的活动。具有典型的系统性,主要表现在人体本身就是一个由相互联系、制约的各部分构成,能对个人信息进行处理的有机整体(完整的信息系统 B.人际传播——(个人与个人间的信息传递)是由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结所形成的新的信息系统。在这个系统里,人们通过信息的授受,保持着相互影响和作用的关系 C.群体传播——(主指自然发生的社会群体,如家庭、亲友、社交圈等)是更大的系统,它不仅存在许多个体系统的活动,这些个体系统的有机结合还产生了新的输出物——群体规范和群体价值。群体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帮助个人实现社会化,在社会化完成之

新闻传播学考研笔记专题整理——舆论

专题:舆论 舆论: 是在特定的时间空间里,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它以公众利益为基础,以公共事物为指向,是社会评价的一种,是社会心理的反映。它具有公开性、公共性、急迫性、广泛性、评价性等许多独特个性。它对国家政权和政府行为起着监督和制约的作用;对公众起着鼓舞或约束作用。是社会控制的有效形式之一。 舆论的本质和特点: (一)本质:舆论作为公众意见(公共意见)是社会评价的一种,是社会心理的反映,它以公众利益为基础,以公共事务为指向,并因此具备许多独有的个性。。 (二)特点: ①公共性。具体体现为舆论指向的公共性和作用目标的公共性。 ②公开性。舆论对社会生活现实直接或间接干预,都是在社会公共领域发挥作用。 ③急迫性。舆论涉及的都是近在眼前而且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就是舆论的急迫性 ④广泛性,舆论的广泛性是指舆论存在范围的广泛性和影响范围的广泛性 ⑤评价性。它是一种意见,是对事物作出的判断,带有明显的主观倾向。 舆论的功能和主要目的: 一功能 (一)、主要功能: 对涉及公共事务的组织、人员的行为实行监督,进行有效的制约和限制,使之服从、服务于即定的公众共同意志,符合公众共同利益。是社会控制的有力形式之一。其主要表现为:1、对国家政权和政府行为起着监督和制约的作用;2、对公众起着鼓舞或约束作用。是社会控制的有效形式之一 控制作用体现在: 1、体现在: (1)对国家和政府决策过程的监督和制约。表现为监督政策过程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的程度;是否符合既定的法律程序和规范。最主要的是监督决策目的的朝向是否在于维护公众的共同利益。 (2)对政策执行过程和执行结果的监督。表现为实践过程是否遵从国家既定的法律和制度,是否伤害公民正当权益,实践结果是否维护或促进了社会公益。 (3)对决策和执行人物的监督。主要是对国家公务人员行为的限制和约束,促使其在合法的范围内,在维护公众利益前提下制定和执行政策、措施,正当地、规范地形式权力,履行职责。2、体现在: (1)鼓舞公众或成员合乎社会公德的行为,约束、制止损害公德行为的发生。 (2)鼓舞公众或成员符合职业道德的行为,约束和制止公众或成员违背职业道德的行为。(二)、社会功能: 以公开表达的集合式的公众意见直接或间接干预社会生活,这是由其"民意表达和民众力量的显示"的本质特性所规定的。 (三)、舆论常常在社会改革和革命中担当思想启蒙、争取群众的作用,为改革和革命赢得人心,获取正确的社会评价铺路,这时它又成为先行者和启蒙者。 二、目的: 使公共事务最大限度地符合公众共同的意志和要求。 舆论的两面性及其衡量标准: 两面性: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考研历年真题

新闻传播史论 一、名词解释 1.《新华日报》 2.《纽约时报》 3.伯明翰学派 4.社交媒体 5.沉默的螺旋 二、简答题 1.简述新闻与宣传的异同。 2.简述史量才的报刊从业活动。 3.简述英国BBC的体制。 4.简评尼尔?波兹曼的媒介理论。 三、论述题 1.试述20世纪20年代中国广播事业的发展。 2.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意义。 3.论述在新媒体环境下我国舆论格局的变化,并论述主流媒体如何提高舆论引导艺术。 新闻实务公共部分 一、名词解释 1.解释性报道 2.新闻敏感 3.编辑方针 4.提要题 5.金字塔式结构 6.社论 二、简答题 1.简述新闻报道中选择角度的意义 2.简述新闻采访中现场观察的重要性 3.简述传统报刊编辑与网络新闻编辑的异同 三、论述题 请谈谈,我们目前传统报纸中言论版的实践中存在哪些问题?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我国言论版改进的看法。 指定选作一 一、综合应用题 请根据下列材料(新闻发布会内容6日),改写一篇用于7日“早间中国”广播《新闻与新闻摘要》节目的广播稿,时间不超过2分钟。 二、应用写作题 全国各地陆续出现雾霾现象,有专家表示,这与特定的地理位置,气候有关,但根本原因,是人们的过度开发破坏导致。 请根据上述材料,写一篇新闻评论,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1200字。

新闻理论 一、名词解释(5 分/个) 1.民生新闻 2.新闻出版自由 二、简答(10 分/道) 1.简述新闻批评的原则; 2.简述新闻媒介开展受众调查工作的意义。 三、论述题(20 分) 结合现实,如“窃听门”事件、英国凯特王妃事件等,谈谈新闻自由与社会责任的关系。 新闻史 一、名词解释(5 分/个) 1.进奏院状 2.《大清报律》 3.“红色中华通讯社” 二、简答(10 分/道) 1.谈谈黄远生的记者“四能说”的意义; 2.说说美国政党报业的特点。 三、论述(15 分/道) 材料内容:主要是关于“范长江新闻奖”,“邹韬奋新闻奖”与两奖合并成的“长江韬奋奖”的简介。 问题:结合范长江和邹韬奋的新闻实践,谈谈评定“长江韬奋奖”的意义。 新闻业务 一、简答(10 分/道) 1.间接式导语的定义与分类; 2.新闻特写的分类。 二、微博反腐是 2012 年的一大热点,结合这一现象,写一篇评论,字数 1000 字左右。(30 分) 2012年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考研真题 新闻理论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 1.媒介融合 2.舆论监督 二、简答题(每题10分) 1.客观报道原则的内涵和优势 2.媒介批评的内容和方法 三、论述题(20分) 结合实际,谈谈我国新闻界“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意义。

邵志择《新闻学概论》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新闻客观性)【圣才出品】

第六章 新闻客观性 6.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一、客观性和客观报道 1.客观性相关概念 (1)客观报道(objective reporting ) 客观报道是新闻实践中的报道手法,是实际操作规程。 客观性相关概念 客观性相关概念的提出 客观性和客观报道 新闻界引进客观性的原因 19世纪与客观性相关的概念 20世纪20年代的新闻客观性 客观报道的要求 客观报道手法 客观报道的情形 使用客观报道的理由 客观报道是一种策略 客观性作为一种态度 对新闻客观性的评析 客观性作为一种方法 新闻真实性不等于新闻客观性 新闻 客观 性

(2)客观性(objectivity) 客观性是一种原则性的要求,或者是一种理想,是要求记者尽量达到的目标。 (3)客观主义(objectivism) 客观主义是一种新闻观念,是关于新闻是什么的一种判别标准,具有代表性的是李普曼的“形式彰明论”,它是观念层次的东西。 2.客观性相关概念的提出 据美国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学的理查德·斯特雷克法斯教授考证,客观性和客观报道这两个词在19世纪并没有成为新闻界的日常用语,直到20世纪20年代,这两个词才进入新闻界。 比他更早而且第一个对客观报道进行界定的是纳尔逊·A.克劳福德,在他1924年写的《新闻职业道德》一书中,他明确提出把自然科学方法作为记者的工作方法,并认为这就是客观。 3.新闻界引进客观性的原因 (1)不相信人能够在作主观判断之前来收集事实材料。这种见识主要来自弗洛伊德和沃特森等人的心理学理论。 (2)即使人们能够收集并运用事实材料,宣传家也会加以操纵和利用,使得新闻媒介所传播的“事实”变成被污染的东西,也污染公众舆论。这主要是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得到的教训。 (3)当人们不能在现实中使用事实材料来作出正确的判断时,传统意义上的民主就存在着极大的危险:人民做主就成了空话,真理最后终究能获胜也成了一句空话。

【重点】传播学教程笔记(背诵版)

传播学教程 第一章 1、信息的定义 统全面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以质、能波动的形式所呈现的结构、状态和历史。在此意义上,一切反映事物内部或外部互动状态或关系的东西都是信息。 一。 2、传播的定义和特点 的体现;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传播双方须有共通的意义空间;一种行为、过程、系统。 3、传播学的定义 4、社会传播的类型 5、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 6、双重偶然性 信息系统特有的属性,与它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有关。其存在说明,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多变量的系统,若变量处理不当,便会引起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 7、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 能是否正常。 之间在特定利益、价值、意识形态和文化背景方面的隔阂。有无意的误解和有意的曲解之分。 在是必然的。 第二章 1、人类传播经历的发展阶段 —用手写字。口语的产生大大加速了人类社会进化和发展进程,却受到时空限制只能在近距离、小规模的群体中传播; 类利用体外化媒介系统的进程; 刷媒介在社会变革社会生活和社会经济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人类体外化的声音和影像信息系统,使人类知识经验的积累和文化传承的效率和质量有了新的飞跃。电子技术推动了电脑诞生。 2、信息社会的定义和特点 60年代末70年代初,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最早提出。

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的社会。 a.社会经济主体由制造业转向以高新科技为核心的第三产业,即信息和知识产业占据主导地位; b.劳动力主体不再是机械的操作者而是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 c.贸易不局限于国内,跨国贸易和全球贸易成为主流; d.交易结算不再主要依靠现金,而是信用。 3、哈特关于媒介系统的分类 A.哈特,根据传播媒介的发展史分类: 手段; 摄影等; —人类传播的媒介手段日趋丰富,人体的信息功能日益向外扩展,体外化信息系统逐渐获得相对独立的过程。 4、《后工业化社会的到来》和《第三次浪潮》 D.贝尔。把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分为前“工业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生产商品的社会)和“后工业社会”(以服务业为基础的社会)三大阶段。 A.托夫勒。人类社会已经经历两次变革浪潮,从原始社会向农业社会和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目前正迎来以信息革命为代表的第三次浪潮,必然会极大地改变现存的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 5、二战后信息社会发展过程 50—80年代中期):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得到高度普及,个人媒介日趋多样化;②高度信息化阶段(80年代末—今):大众传媒进一步发达,广播电视进入数字化多频道和卫星跨国传播时代;微型电脑普及,成为个人综合信息处理的媒介;以计算机、互联网和多媒体为代表的新传播发展,使不同媒介出现融合的新趋势。 第三章 1、符号的定义和基本功能 a.表述和理解(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活动首先表现为符号化和符号解读的过程); b.传达(作为精神内容的意义只有转换为一定物质形式的符号才能在时空中得到传播和保存); c.思考(即引发思维活动,思考首先要有对象及关于对象的知识,而这些都以符号形式存在于人的头脑中)。 2、象征符的特性 通过传统、学习继承;④可自由创造,与指代对象的关系具有随意性。 3、意义的定义 4、符号意义的分类 ;③指示性和区别性。 5、传播过程中的意义(符号本身之外) 使得不同的受众对同一种符号构成的信息会有不同的理解;

听一位考研过来人讲述新闻传播学考研经验

听一位考研过来人讲述新闻传播学考研经验各位学弟学妹们,我的考研成绩是373分,报考的是深圳大学的新闻传播专业,对于文科性质的专业来说,这个分数并不高。个人认为文科是比较好拿分的,它的主观性比较强,自己发挥的空间比较大,我这次的两门专业成绩分别是131和120,我是跨专业考研,本科学的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与报考专业几乎完全没有关系,能考这么个分数我已经很满意了。我没想到的是公共课考得这么不近如人意,连一直是我的强项的英语也没考好,可能还是平时太大意了,导致考场发挥不顺利。我的正式复习战线大约是七个月,时间还算合理,期间领悟了很多道理。下面我就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我的一些备考经验。 关于选择学校和专业。我选择深大是因为它的地理位置优越,就业较好,而且深大的硬件和软件设施都比较齐全,开放程度较高,可以开阔眼界,但这个学校不是211,也不是985,很多同学估计不会选择它,看个人吧,复习的前阶段可以给自己定高中下三个供选择的学校,到后期根据复习情况再决定。关于专业,一般人都会选择本专业,我刚开始也准备选择国贸专业,因为觉得比较保险,但是后来有人跟我说国贸不需要考研,对就业也没多大帮助,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学院几乎没上过高数这门课程,之前的学长学姐有考数学的几乎都全军覆没了,所以最后我放弃了考本专业。我本人很喜欢新闻传播这门专业,很多同学也都说我很适合学新闻传播,出于对它的热爱我就选择了它,事实证明我在这方面确实比较擅长。在这里我给学弟学妹的建议就是不管选择什么专业,首先考虑的是以自己的能力是否可以攻破它,是否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住这门学科的核心和重点,不能盲目夸大自己的能力,当然也要对自己有信心。其次就是你对这门专业的喜爱程度,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你选择了不喜欢或者甚至是讨厌的专业,那么你不仅复习得没有效率,而且就算是有幸考上了,在研究生期间也不会投入太大的精力来去研究这门专业,这样考研就没有多大的意义了。总之,一句话,择你所能,择你所喜。 关于专业课复习,这是我重点要说的。新闻学部分,主要是看李良荣的《新闻学概论》。如果你仔细看过郭庆光的《教程》,看这本书的时候,你会觉得无比的轻松。因为很多部分都是跟《教程》重合了的,尤其是关于传播效果的。新闻学是考得最多的是新闻评论,这样整份试卷,除了几个名词和简答外,基本就是新闻和传播的内容了。而新闻学和传播学很多时候是分不清楚的,在国外新闻学和传播学是两个分开的学科,但是我们是在一起的,特别是关于传播效果的部分,内容基本就差不多了。关于新闻评论,一句话,多上网,多看评论。推荐南方周末的评论和专题,我冲刺的时候就只看这个了。看过之后回想下上面看到的比较经典的观点,然后自己也写几段。这是个不错的练笔方式;传播学的部分。这部分内容比较灵活。在看熟传播学教程之后,把上面的知识点整理出来,再进行深刻理解记忆,多重复几遍自然就会变成自己的知识了。我

新闻传播学考研复习资料-外新史考研复习笔记

新闻传播学考研攻略 第一章新闻传播业的诞生与发展 一、人类早期新闻传播活动 三个阶段 口头传播、——人类传播史上延续最久的时期 语言的产生,是人类传播史上第一座里程碑——马拉松 ——口头传播 标记传播 声光传播 图式传播——普列汉诺夫(论艺术——没有地址的信) 手写传播——官方公报,最早出现在古罗马,公元前59年, 《每日纪闻》:公元前59年的古罗马,凯撒当选执政官后下令创设。后来人们称之为《每日纪闻》。是将每日公布元老院及公民大会的议事纪录,用尖笔书写在罗马议事厅外一块涂有石膏的特质木板上。书写内容多为政府要事,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公元前27年,凯撒的养子屋大维成为罗马最高的主宰者。公元前6年,屋大维恢复《每日纪闻》,从此该手写公报时断时续刊布会议记录、帝国故事、战争消息等,一直到公元330年迁都君士坦丁堡为止。 新闻信,传递、交流信息的公私信件。私人——流行于上层社会 官方,政情、军情 印刷传播——印刷术的发明:毕昇,古登堡 二、近代新闻传播业的诞生 定期报刊的出现,标志着近代新闻事业的诞生——17世纪 欧洲 德国——世界上最早诞生定期刊物的国家 世界上最早的周报:1609年《通告——报道或新闻报》与《报道》 最早的日报——1660年《莱比锡新闻》

德国最早出现近代报刊的原因 第一,活字印刷术 第二,邮政系统发达 第三,封建政治统治势力薄弱 英国 第一份日报——1702年《每日新闻》 初创期近代新闻事业的特点 第一,报刊从一般出版物中分离 第二,报纸与杂志逐渐区分开来 殖民地国家近代报刊 特点:早期近代报刊多数为殖民者所创办。 新闻事业诞生的历史必然性: 经济上看: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兴起,使得社会分工更加发展,对信息的需求量增大 政治上看,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兴起,打破了长期停滞的封建秩序,加速了社会政治变动,阶级矛盾日益激化,新兴的阶级和政治力量更加迫切需要传播信息、宣传观点,左右舆论,以促进社会的变革 社会物质条件上看:印刷和造纸工业日益发展;交通和邮政事业日趋发达;人口集中的城市逐步增多。 三、近代报刊在资产阶级革命中的作用 英国 皇家特许制度:英控制印刷出版的措施。1528年,英王亨利八世下令限制印刷业的发展,1538年正式建立皇家特许制度,规定所有出版物均须经过特许,否则禁止出版。1557年,玛丽女王下令成立皇家特许出版公司,规定只有经过女王特许的印刷商才能成为公司的会员,只有公司会员和其他特许者才能从事印刷出版。

同等学力申硕《新闻传播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大纲及指南》(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新闻

第六章新闻标题 6.1复习笔记 一、新闻标题的作用 新闻标题是在新闻之前对新闻内容加以概括或评价的简短的文字。标题的作用有: 1.揭示新闻内容 标题是新闻内容的集中与概括,它运用简练的文字把新闻中最重要或最值得注意的内容告诉读者。读者在标题的帮助下可以迅速选择自己需要阅读的新闻。 2.评价新闻内容 标题在概括新闻内容的同时。还可以对新闻内容进行评价,帮助读者了解新闻的意义,了解编辑部的立场态度。新闻标题评价新闻内容,一种是通过对新闻事实的选择和表述来实现,一种是通过对新闻内容直接评议来实现。前者主要是以事实说话,后者则主要依据事实阐述观点。 3.组织新闻内容 标题可以把相关或相近的稿件组织在一起,突出报道重点,深化报道主题。大标题和专栏的标题尤其表现出这种特点。 4.美化版面并构建报纸的风格 标题字体突出、位置醒目,字体字号富于变化,还可以运用多种修饰手法,在版面上格外引人注意,对于版面的美化具有重要作用。 5.便于检索 在媒体数字时代,新闻标题起到了帮助读者在数据库内检索所需要内容的“关键词”作

用。 二、新闻标题的种类与结构 1.标题的种类 (1)新闻标题的分类 新闻标题有两大类,一类是单篇新闻的标题;另一类是多篇新闻共有的标题。 (2)新闻稿的标题 在一篇新闻稿中,可能出现的标题共有五种:主题、引题、副题、提要题和分题。 ①主题。主题是新闻标题中最主要的题目,是标题的核心部分,用以说明最主要的事实或观点,所用的字号也最大,地位最突出。 ②引题和副题。引题和副题都是辅题,它们依托主题而存在。引题是位于主题之前,用以引出主题的辅题,又称眉题、肩题。副题是位于主题之后,用以对主题作补充和解释的辅题,又称子题。 ③提要题。也称提示题、纲要题,它提纲契领地概括新闻中的主要事实和观点,给读者以比较详尽的内容介绍,一般用在比较重要又比较长的新闻中。 ④分题。也称小标题、插题,是对每个段落的主题的概括,一般用于篇幅较长的新闻中,既是对新闻主标题的补充,又使长稿破除了冗长的感觉,美化了报纸版面。 (3)多条新闻的共有标题 多条新闻共有的标题是指大标题,也称横幅、牌子、刊头等。它可以是对新闻内容的概括,也可以是与这些新闻内容相关的口号、语录等。 2.标题的结构 (1)标题的结构的含义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二版)笔记

《传播学教程》第二版郭庆光 第一章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 第一节从传播的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一、如何把握传播概念 美—库利社会学传统 社会互动理论倡始人。强调传播的社会关系性,把传播看做是人与人关系得以成立和发展的基础。 美—皮尔士符号学或语义学传统 符号学的创始人,强调符号作为精神内容的载体在传播中所起的特殊作用。 他们开创了界定传播概念的两传统,一是社会学的传统,一是符号学或语义学的传统。后来,这两传统逐渐发生融合 传播的实质:是一种社会互动行为,人们通过传播保持着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关系。 两个传统的融合:传播是通过符号或象征手段而进行的社会互动。/通过社会互动而共享意义。 信息概念引入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互动行为的介质是作为意义和符号、精神内容和物质载体之统一体的信息。 施拉姆:当我们从事传播的时候,也就是在试图与其他人共享信息——某个观点或某个态度。传播至少有三个要素:信源、讯息和信宿。 阿耶尔:传播在广义上指的是信息的传递,它不仅包括接触新闻,而且包括表达感情、期待、命令、愿望或其他任何什么。 二、传播与信息 传播学考察的主要对象—始终都是人类的社会信息及其传播活动 社会信息与自然界的其他信息的联系和区别 联系(共同点)以质、能波动的形式表现出来。精神内容的载体都表现为一定的物质讯号,作用于人的感觉系统 并引起反馈。因此,社会信息也具有物质属性(至少就精神内容与载体的不可分离性而言)。 区别:为什么说“信息是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特殊性质)第一,它并不单纯地表现为人的生理层次上的作用和反作用,而伴随着人复杂的精神和心理活动,伴随着人的态度、感情、价值和意识形态;(两个伴随) 第二,作为社会信息的物质载体——符号系统本身,也是与物质劳动密切相关的人的精神劳动的创造物。(一个创造物)在此意义上,我们把社会信息看做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主体和客体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传播学与信息科学是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的)信息科学对传播学的巨大贡献 一.把信息概念引进了传播学领域,提高了传播学理论表述的科学性和严谨性;(提高两性) 二.拓宽了传播学的视野,使它能够把人类传播活动放在更大的系统和环境中加以考察,这有助于探索人类社会传播的一般和特殊规律。(一宽一大) 信息: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它在物质运动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表述它所属的物质系统,在同其他任何物质系统全面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以质、能波动的形式所呈现的结构、状态和历史。——最广义的信息概念。一切表述事物的内部或外部互动状态或关系的东西都是信息。 社会信息:除人的生物和生理信息以外的、与人类的社会活动有关的一切信息。 社会信息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主体和客体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信息是由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社会学视点和信息科学视点结合的传播概念:传播是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社区:由地缘关系和社会关系构成的共同体。 三.传播的定义和特点 什么是传播?它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定义)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递行—地形) 它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独有—多人共有。共享意味着社会信息的传播具有交流、交换和扩散的性质。 (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如何理解这个观点?) 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中传考研笔记整理第一章传播学史

第一章传播学史 1.传播学诞生的时间、地点 2.传播学诞生的主要背景 3.传播学的思想来源(学科、人物) 4.传播研究早期重要人物及其贡献 5.当代传播研究的主要发展 名词解释:麦克卢汉00’ 11’施拉姆01’ 03’拉闸斯菲尔德05’ 法兰克福学派04’ 99’专拉斯韦尔00’专 简答题:传播学在美国产生的原因04’ 传播学引入我国的经历02’专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的宣传研究11’ 卢因对传播学理论的贡献12’ 论述题:传播学研究的对象、内容、分类以及对传播学的认识和看法99’ 对传播学在中国发展的看法00’ 定性、定量研究法的含义及评价02’ 比较分析传播学中的传统学派和批判学派00’专 一、传播学的兴起 (一)、传播学兴起前的传播研究 1、为什么要考察传播学产生前的传播活动? 传播学是传播研究进入到成熟阶段,能够利用自己的学术范畴、研究方法进行全面、系统而深入的科学研究的结果。我们考察传播学产生之前的传播活动将对我们认识传播学的起源和发展及其学术传统将大有裨益。 2、早期传播研究的成果 最早的传播研究成果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和我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如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和我国的《论语》等,其中不乏精辟的论断。 3、早期研究的不足 虽然早期的传播研究提出了不少值得后人珍视的观点,但是它们都不可能实现从传播研究向传播学的转化。这种转化实际上是一种飞跃,即学术研究的独立性、学术范畴的完整性、研究方法的科学性、研究成果的系统性的形成与确立。 (二)、传播学兴起的背景 传播学孕育于20世纪10年代至20年代,诞生于40年代至50年代。它是在美国诞生的。 1、基础 任何一门学科的兴起与形成,必然要尤其社会基础、社会需要以及学科基础和需要。传播学的兴起也是如此。 (1)首先20世纪初是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走向垄断竞争的年代。工业化大生产使资本主义的生产活动和范围大大延伸。国内市场开始初步走向国际市场,走向跨国经营,因而对信息的要求就更高。 (2)19世纪已经形成的报业,加上新兴的电影、广播、电视等新媒介,逐步形成了资本主义社会一个独立的产业--传播业,这给社会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因此社会急需关注和思考传播带给人们的一切。 (3)科学基础:传播学的形成还必须有科学发展作其基础。到20世纪初,资本主义社会已经经历了两次

新版新闻学概论笔记

新闻学概论笔记(高教、人民出版社) 第一章新闻本源 第一节新闻起源于人类的信息需求 新闻是一种信息传播,是在人类的生产劳动和社会交往实践中,为适应人们的信息需求而产生的。 新闻传播活动发展的基本条件:1.社会对信息的客观需求;2.生产力发展水平能够为新闻传播活动提供什么样的物质手段。 两种不同的起源观: 1.新闻起源于人类社会的信息需求,新闻传播的内容来自人类在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中所产生的种种事实。人类社会性的生产劳动实践队新闻的产生起着决定性作用。 2.资本主义新闻学把新闻起源这一社会现象归结为生理、心理现象,认为新闻是为了本能的需要而产生的。 第二节新闻的本源是事实 事实在前,新闻在后。事实是第一性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新闻是第二性的,是人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一、新闻内容以事实为依据 1.事实对新闻具有决定性作用,事实是一切新闻报道的源泉和基础。 2.新闻只能根据事实描述事实,不能根据希望描述事实。 3.承认客观事实是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志而独立存在的,它不会随着人们的意愿而改变。 4.新闻所含有的各种性质(政治性,趣味性),也是被事实所决定的。新闻对事实有着绝对的依赖性。 二、新闻事实是经过选择的事实 事实是反映的对象,新闻是反映的产物。也就是说,新闻是一种源于客观事实,依附客观事实,为客观事实所决定、所派生的,同时又是经过选择、提炼、加工后的精神产品。 报道者对事实的选择是必然的,因为 1.首先是由事实的无限性和报道的有限性所决定的。 2.每家媒体都有自己特殊的定位、选择新闻的标准和感兴趣的重点领域。 3.对事实进行选择绝不意味着可以歪曲事实、背离事实、随心所欲地改变事实。 第三节新闻的定义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著)复习笔记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著)复习笔记 第一章传播学研究对象的基本问题 一、名解 1、传播:是指社会信息的传播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2、传播学: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3、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信息既不是物质,也不是 能量,它在物质运动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表述它所属的物质系统,在同其他任何物质系统全 面相互作用(或联系)的过程中,以质、能波动的形式所呈现的结构、状态和历史。 4、双重偶然性:是德国社会学家鲁曼提出的概念,指的是传播的双方都存在着不确定性, 因此,通过传播所做出的选择有受到拒绝的可能性。 5、传播障碍:指的是在传播活动进行过程中,由于传播系统本身存在的结构性和功能性障碍,如不合理的传播制度,不畅通的传播渠道而导致的传播行为受到障碍。包括结构与功能障碍,如传播制度是否合理,传播渠道是否畅通,信息系统的各部分的功能是否正常等等。 6、传播隔阂:指的是在传播过程之中,个体,群体,世代之间因为特定利益、价值、意识 形态和文化的差异,导致传播双方的正常传播行为受到影响,甚至严重阻碍传播行为的进展。 包括个人之间的隔阂,个人与群体的隔阂,成员与组织的隔阂,以及群体与群体、组织与组 织、世代与世代、文化与文化间的隔阂等等。由于社会信息系统的参与者,无论是个人、群体还是组织,都是具有特定利益、价值、意识形态和文化背景的主体,这里的传播隔阂,既包括无意的误解,也包括有意的曲解。 二、简答 1、传播的基本特点 答:(1)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2 )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 定社会关系的体现;(3)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 (4) 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5)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