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口腔与胃内幽门螺杆菌关系的研究

口腔与胃内幽门螺杆菌关系的研究

口腔与胃内幽门螺杆菌关系的研究
口腔与胃内幽门螺杆菌关系的研究

口腔与胃内幽门螺杆菌关系的研究*1

靳松,高静

【摘要】摘要:目的研究胃病患者口腔中是否存在幽门螺杆菌(Hp),并分析胃病患者牙周状况与幽门螺杆菌的关系。方法依据特异的尿素酶C 基因和 cag A基因设计引物,建立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65例慢性胃病患者不同牙齿的龈上和龈下菌斑中的Hp。6例胃Hp阳性的胃炎患者,经药物治疗后,检测口腔Hp。结果65例慢性胃病患者胃黏膜标本中,PCR检测阳性的标本58例(89.3%),龈下菌斑Hp阳性率(47.7%),高于龈上菌斑中的Hp阳性率(26.2%)。牙周袋深度(PD)≥4 mm部位菌斑中Hp检出率显著高于PD<4 mm 的部位(P<0.05)。6例胃炎患者,经药物治疗后口腔仍检出Hp。结论口腔Hp 是慢性胃病患者Hp感染的重要来源。

【期刊名称】泰山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8(029)004

【总页数】3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菌斑;胃炎;聚合酶链反应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olori, Hp)是一种营养要求高、微需氧的革兰氏阴性菌。自从1983年Warren和Marshall发现Hp以来,大量研究表明Hp是慢性活动性胃炎和十二指肠溃疡的主要致病因素,与胃溃疡密切相关,与胃癌的发生有关[1-3]。近年来有关Hp的研究很多,但Hp的传播途径尚无定论[4,5],多数观点认为是口—口传播。口腔是消化道的入口,也是人体的一个重要微生态环境。但口腔作为Hp聚集地的假说仍然处于争论中[6]。本研究重点分析慢性胃病患者口腔中是否存在Hp,胃病患者牙周状况与Hp的关系,了解胃病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