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木工程材料名词解释(附答案)

土木工程材料名词解释(附答案)

土木工程材料名词解释(附答案)
土木工程材料名词解释(附答案)

密度:是指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材料的空隙率:指散粒状材料堆积体积(V)中,颗粒间空隙体积所占的百分率。

堆积密度:是指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表观密度:是指粉状或粒状材料在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孔隙率:指材料中的孔隙体积占材料自然状态下总体积的百分率。孔隙含量愈大,则材料的吸水率愈小、保温性能愈好、耐久性愈好。强度:材料抵抗外力破坏的能力

比强度:比强度是指单位体积质量的材料强度,它等于材料的强度与其表观密度之比

导热系数:随温度的升高增大比强度:按单位体积质量计算的材料强度。亲水性:水可以在材料表面铺展开,或材料表面可以被水所浸润的性质,称为材料的亲水性。或者材料分子与水分子引力,大于水分子内聚力的性质称为亲水性。

耐水性:材料的耐水性是指材料长期在水作用下不破坏,强度也不明显下降的性质。

平衡含水率:材料中所含水分与环境温度所对应的湿度相平衡时的含水率,称为平衡含水率。

耐久性:材料的耐久性,是指用于建筑物的材料在环境的各种因素影响下,能长久的保持其性能的性质。

软化系数:材料在吸水饱和状态下的抗压强度与干燥状态下的抗压强度之比K R = f b/f g 脆性材料:适宜承压力或静载受荷载,而不宜承受冲击、振动荷载,或拉力荷载

材料的弹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当外力去除后能完全恢复到原始形状的性质。

提高材料的强度和耐久性的两个措施: 降低材料内部的孔隙率,特别是开口孔隙率。降低材料内部裂纹的数量和长度;使材料的内部结构均质化;对多相复合材料应增加相界面间的粘结力。如对混凝土材料,应增加砂、石与水泥石间的粘结力。

决定材料耐腐蚀的内在因素主要有:材料的化学组成和矿物组成。如果材料的组成成分容易与酸、碱、盐、氧或某些化学物质起反应,或材料的组成易溶于水或某些溶剂,则材料的耐腐蚀性较差。非晶体材料较同组成的晶体材料的耐腐蚀性差。因前者较后者有较高的化学能,即化学稳定性差。材料内部的孔隙率,特别是开口孔隙率。孔隙率越大,腐蚀物质越易进入材料内部,使材料内外部同时受腐蚀,因而腐蚀加剧。材料本身的强度。材料的强度越差,则抵抗腐蚀的能力越差。;屈强比:屈服强度与抗力强度之比σs /σ b.

屈服强度:当应力超过弹性极限后,变形增加较快,此时除了产生弹性变形外,还产生部分塑性变形。当应力到达一点后,塑性应变急剧增加,曲线出现一个波动的小平台,这种现象称为屈服。这一阶段的最大、最小应力分别称为上屈服点和下屈服点。由于下屈服点的数值较为稳定,因此以它作为材料抗力的指标,称为屈服点或屈服强度。

环箍效应:钢制压板的横向膨胀较混凝土小,因而在压板与混凝土试件受压面形成摩擦力,对试件的横向膨胀起着约束作用,这种约束作用称为“环箍效应”。

弹性模量:钢材受力初期,应力与应变成比例地增长,应力与应变之比为常数

钢材时效:在塑性变形时或变形后,固溶状态的间隙溶质(C、N)与位错交互作用,钉扎位错阻止变形,导致强度提高,韧性下降的力学冶金现象。将冷加工处理后的钢筋,在常温下存放15-20d,或加热至100-200摄氏度后保持一定时间,去屈服强度进一步提高且抗拉强度也提高,同时塑性和韧性进一步降低,弹性模量则基本恢复。这个过程称为时效处理

钢材的分类:按化学成分分类:碳素钢、合金钢。按品质分类:普通钢、优质钢高级优质钢。按冶炼时脱氧程度分类:沸腾钢、镇静钢、半镇静钢、特殊镇静钢。

钢材的主要性能:包括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其中力学性能是钢材最重要的使用

性能,包括

强度、弹性、合耐疲劳性等。工艺性能表示钢材在各种加工过程中的行为,包括

冷弯性能

和可焊性。(抗拉性能:弹性阶段、屈服阶段、强化阶段、颈缩阶段;工艺性能:

冷弯性能、

焊接性能。)含碳量增大时,珠光体的含量增大,铁素体相应减少,因而强度、硬

度随之提

高,但塑性和冲击韧性则相应下降。分两类:一类是改善优化钢材的性能称为合金元

素,主

要有硅、锰、钛、钒、铌;另一类能劣化钢材的性能属钢材的杂质,主要有氧、硫、

氮、磷。

常用钢种碳素结构钢、优质碳素结构钢、低合金碳素结构钢。

钢结构用钢:热轧型钢、冷弯薄壁型钢、棒材、钢管和板材。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钢筋:主要由碳素结构和优质碳素钢制成,包括有:热轧钢筋、

冷轧扭钢

筋、冷轧带肋钢筋、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钢绞线。

钢材的腐蚀:化学腐蚀、电学腐蚀。钢材的防腐可以从改变刚才本身的易腐蚀性,隔

离环

境中的侵蚀性介质或改变钢材表面的电化学过程.(采用耐侯钢、金属覆盖、非金属

覆盖、

混凝土用钢筋的防锈) 冷加工强化方法:冷拉、冷拔、冷轧。

热处理:淬火、回火、退火、正火。目前所用的砌体材料:砖砌块板材石材砖砌筑用的人造小型块材,外形多为直角六面体,其长度不超过365mm,宽度不超过240mm,高度不超过115mm。按孔洞率分实心砖,多孔砖,空心砖。按制造工艺分烧结砖,蒸养砖,蒸压砖,免烧砖。烧结普通砖粘土、页岩、煤矸石、粉煤灰为主要原料,经焙烧而成的普通实心砖,有自重大,体积小,生产能耗高,施工效率低的缺点。黏土砖在氧化气氛下烧成红色砖,在还原气氛下烧成青色砖

多孔砖与空心砖:两种砖孔洞率要求均为等于或大于15%;多孔砖孔的尺寸小而数量多,空心砖孔的尺寸大而数量小;多孔砖常用于承重部位,空心砖常用于非承重部位。沥青温度敏感性:沥青的粘性、塑性随温度变化而改变的程度称作温度敏感性(温度感应性)。

沥青胶:是在沥青中掺入适量的矿物质粉料或再掺入部分纤维状填料配制而成的材料。沥青的延性:沥青的延性是指当其受到外力的拉伸作用时,所能承受的塑性变形的总能力。

沥青的粘滞性:沥青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沥青粒子产生相互位移的抵抗变形的能力,是划分沥青牌号的主要技术指标。针入度是决定沥青粘滞性的技术指标。

沥青的大气稳定性:石油沥青在大气综合因素长期作用下抵抗老化的性能(蒸发损失百分率愈小,蒸发针入度愈大,表示沥青老化慢)

乳化沥青:利用乳化剂使沥青微滴均匀的分散的水中而形成的水包油型乳液。

沥青针入度:标准针以规定的试验方法贯入到沥青内的深度,以1/10mm为单位来表示。沥青的牌号:根据针入度延度软化点(低,应用性能差)划分。牌号高,沥青的塑性越大、粘性越小、温度敏感性越大应用范围越宽

石油沥青三组分析法:油分树脂(使沥青具塑性的粘性,延度大)沥青质(决定沥青的粘结力粘度和温度稳定性,硬度,软化点)四组分析法:饱和分芳香分胶质沥青质。主要用于屋面及地下防水、构槽防水与防腐、管道防腐蚀等工程。

沥青混合料:是指矿料与沥青拌和而成的混合料的总称。矿质材料必须具备良好的级配,从而使得沥青混合料颗粒之间能够比较紧密地排列起来。

技术指标:稳定度流质空隙率沥青混合料试件的饱和度。

热固性树脂:仅在第一次加热时软化,并产生化学交联转变为体型结构而固化,以后再加热不会软化的树脂。建筑塑料的分类热塑性塑料(聚乙烯聚苯烯聚丙烯)和热固性塑料。

热塑性树脂:可反复加热软化冷却硬化的树脂。热固性高聚物:受热会硬化的高聚物。

聚合物分类:线性支链网状聚合物

胶凝材料:在建筑材料中,经过一系列物理作用,化学作用,能将散粒状或块状材料结成整体的材料。(有机,无机(气硬,水硬))气硬性胶凝材料:胶凝材料的一种,是只能在空气中硬化,并能保持和继续发展强度的材料。

水硬性胶凝材料:拌和水后既可在空气中硬化亦可于水中硬化,并保持及发展强度的材料。

碱骨料反应:是指混凝土中含有活性二氧化硅的骨料与所用水泥中的碱(Na2O和K2O)在有水的条件下发生反应,形成碱-硅酸凝胶,此凝胶吸水肿胀并导致混凝土胀裂的现象。水泥标准绸度用水量:水泥净浆达到规定的绸度时,对应于一定水泥所需用水量。或者,标准试锥沉入水泥净浆内深度达到28±2cm时,水泥浆体用水量与水泥质量之比

石灰的“陈伏”:为了消除过火石灰的危害,需将石灰浆置于消化池中2~3周,即陈伏石灰的特性:可塑性好、硬化缓慢、硬化时体积收缩大和耐水性差等。

建筑石膏特性:凝结硬化快、孔隙率高、表观密度小,强度低凝结硬化时体积略膨胀、耐水性差防火性能好等水化过程半水转变为2水的过程硬化过程体积微膨胀,硬化后其孔隙率大。以无水石膏或工业氟石膏作调凝剂的水泥,当使用木质素磺酸钙减水剂时会出现异常凝结现象过火石灰引起的主要危害有隆起和开裂。

抗压强度标准值(fcu,k):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系指按照标准方法制作养护的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试件,在28d 龄期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具有95%保证率的抗压强度。砂率:指砂用量与砂、石总用量的质量百分比。

混凝土的基准配合比:调整和易性的配合比,即是可供混凝土强度试验用的基准配合比。

混凝土的实验室配合比:基准配合比经检验调整后达到强度要求的配合比。

混凝土的碳化:是指环境中的CO2和水与混凝土内水泥石中的Ca(OH)2反应,生产碳酸钙和水,从而使混凝土的碱度降低(也称中性化)的现象。

普通硅酸盐水泥:由硅酸盐水泥熟料、6%—15%混材料和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普通硅酸盐水泥。

硅酸盐水泥熟料中对强度贡献最大的是C3S。水泥熟料中水化速度最快,28 d水化热最大的是C3A。在硅酸盐水泥熟料矿物C3S 、C2S 、C3A、C4AF中,干缩性最大的是C3A。

水泥混合材料包括非活性混合材料(活性指标低于GB1596,GB2847和GB203标准要求的粉煤灰,火山灰质混合材料和粒化高炉矿渣以及石灰石和砂岩)、活性混合材料(具有火山灰性或潜在水硬性,以及兼有火山灰性和水硬性的矿物质材料)和窑灰。

混凝土徐变:混凝土在一定的应力水平下,保持何在不变,随着时间的增加而产生的变形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按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划分的十二个等级,即C7.5、C10、C15、C20 (60)

(其中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为具有95%保证率的立方体抗压强度。)

混凝土标准养护:一般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12h内应开始对混凝土加以覆盖或浇水。对硅酸盐水泥、普通水泥和矿渣水泥配制的混凝土浇水养护不得少于7d,使用粉煤灰水泥和火山灰水泥,或掺有缓凝剂、膨胀剂、或有放水抗渗要求的混凝土浇水养护不得少于14d。

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和易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易于施工操作(搅拌,运输,浇灌,捣实)并能获得质量均匀,成型密实的混凝土的性能。包括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3方面的含义。

改善和易性的措施:当混凝土流动性小于设计要求时,为了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合耐久性,不能单独加水,必须保持水灰比不变,增加水泥浆用量。当坍落度大于设计要求时,可在保持砂率不变的前提下,增加砂石用量。实际上减少水泥浆数量。选择合理的浆集比。改善集料级配,既可增加混凝土流动性,也能改善粘聚性和保水性。掺减水

剂或引气剂,是改善混凝土和易性的有效措施。尽可能选用最优砂率。当粘聚性不足时可适当增加砂率。

安定性:水泥的体积安定性时指水泥在凝结硬化过查中,体积变化的均匀性。

引起安定性不良的原因有熟料中游离氧化钙过多、熟料中游离氧化镁过多加入的石膏量过多

测定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的方法坍落度法或维勃稠度法。

在混凝土拌合物中,如果水灰比过大会造成拌合物的粘聚性和保水性不良、产生流浆、有离析现象、严重影响混凝土的强度混凝土的耐久性抗冻性、抗渗性、抗腐蚀性骨料(集料)颗粒级配:表示集料大小颗粒的搭配情况。

砂的饱和面干状态—砂在某一含水量下,即不吸收混凝土混合料中的水分,也不带入多余水分,砂在这一含水量下所处的状态称为饱和面干状态

名词解释

1、Pure culture:微生物学中把从一个细胞或一群相同的细胞经过培养繁殖而得到的后代,称纯培养。所得培养物成为纯培养物。 1.无菌技术:在分离、转接及培养纯培养物时防止其被其他微生物污染,自身也不污染 操作环境的技术称为无菌技术。 2.菌落:固体培养基中,单个或少数细菌细胞生长繁殖后,会形成以母细胞为中心的一 堆肉眼可见、有一定形态构造的子细胞集团是菌落。 3.平板:是被用于获得微生物纯培养的最常用的固体培养基形式,是冷却凝固后固体培 养基在无菌培养皿中形成的培养基固体平面称作平板。 4.发酵:发酵是指在无氧条件下,底物脱氢后产生的还原力[H]不经过呼吸链传递而直 接交给某一内源氧化性中间代谢产物的一类低效产能反应。 5.培养基:人工配制的、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和产生代谢产物用的混合营养基质。 1.微生物:是一类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低等生物。包括原核微生物、真核微生物以及属于非细胞类的病毒和亚病毒。 2.病毒:病毒粒子指成熟的、结构完整和有感染性的单个病毒,基本成分为核酸和蛋白质。 3.营养:指生物体从外部环境中摄取对其生命活动必需的能量和物质,以满足正常生长和繁殖需要的一种最基本的生理功能。 4.无氧呼吸: 底物按常规方式脱氢后,经部分呼吸链递氢,最终由无机化合物或有机化合物接受氢的过程称无氧呼吸。 5.同步生长:这种通过同步培养而使细胞群体处于分裂步调一致的状态,就称同步生长。 1.微生物学:研究微生物形态构造以及生命活动规律的学科叫做微生物学。 2.噬菌斑:由于噬菌体粒子对敏感菌宿主细胞的侵染和裂解,而在菌苔上形成具有一定 大小、形状、边缘的透明圈,称为噬菌斑。 3.溶源性: 温和噬菌体侵入宿主细胞后,由于基因组整合到宿主细胞的基因组上,与宿 主细胞 DNA 同步复制,因此,一般情况下不引起宿主细胞裂解,这称为溶源性。 4.转化:受体菌接受供体菌的DNA片段而获得部分新的遗传性状的现象,就称转化。 5.消毒:消毒是一种采用较温和的理化因素,仅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一部分对人体有害 的病原菌。 16菌落: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表面(有时为内部)生长繁殖,形成以母细胞为中心的一堆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构造的子细胞集团,这就是菌落。培养基(medium):是人工配制的,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或产生代谢产物的营养基质。 2.病毒:一类超显微的,无细胞结构的,专性活细胞内寄生的分子生物。 3.温和噬菌体:凡吸附并侵入细胞后。噬菌体的DNA只整合在宿主的染色体上,并可长期随寄主DNA的复制而进行同步复制,不进行增殖和引起寄主细胞裂解的噬菌体, 称为温和噬菌体。 烈性噬菌体:能够完成增殖周期,引起寄主细胞裂解的噬菌体,称为烈性噬菌体。4.溶源菌:染色体上整合有前噬菌体的细菌。 5.溶源转变:是指原噬菌体引起的溶源性细菌除免疫性以外的其他的表型的改变。 6.营养缺陷型:某些菌株发生突变(自然突变或人工诱变)后,失去合成某种(或某些)对该菌株生长必不可少的物质(通常是生长因子如氨基酸、维生素)的能力,必须从外界

土木工程材料作业

作业1 一、单选题(共10 道试题,共40 分。) V 1. 砌筑砂浆的强度主要取决于() A. 水灰比与水泥标号 B. 水灰比与水泥用量 C. 用水量与水泥标号 D. 水泥用量与水泥标号 满分:4 分 2. 下列关于混凝土的叙述,哪一条不正确? A. 轻混凝土强度与其干表观密度关系密切,一般来说,干表观密度越高,强度越高 B. 干硬性混凝土和超干硬性混凝土目前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强有力的施工手段,使其形成密实均匀 的混凝土 C. 同普通混凝土相比,钢纤维混凝土主要优势是具有更高的抗拉强度、抗裂性 D. 聚合物混凝土指用聚合物材料外包的混凝土 满分:4 分 3. 孔隙率增大,材料的()降低。 A. 密度 B. 表观密度 C. 憎水性 D. 抗冻性 满分:4 分 4. 有抗冻要求的混凝土工程,应优先选用__________。 A. 矿渣水泥 B. 普通水泥 C. 髙铝水泥 满分:4 分 5. ()是国内外内墙涂料中用量最大的一种

A. 多彩涂料 B. 丙烯酸酯系涂料 C. 聚乙烯醇水玻璃涂料 D. 聚氨酯系涂料 满分:4 分 6. 普通硅酸盐水泥的缩写符号是_______。 A. P.O B. P.F C. P.P D. P.C 满分:4 分 7. 有关木材平衡含水率的叙述,下列哪个是错误的? A. 木材平衡含水率不随周围空气的湿度变化而变化 B. 木材平衡含水率随周围空气的湿度变化而变化 C. 北方地区木材的平衡含水率比南方低 D. 木材在使用前,应干燥到平衡含水率 满分:4 分 8. 混凝土承受持续荷载时,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的变形称为() A. 弹性变形变 B. 徐变 C. 应变 D. 残余变形 满分:4 分 9. 钢材伸长率δ10表示__。 A. 直径为10mm钢材的伸长率 B. 10mm的伸长

土木工程材料试题及答案4

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2分) 1.堆积密度是指粉状或粒状材料在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2、水泥活性混合材料是指磨成细粉后,与石灰或与石灰和石膏拌和在一起,并加水后,在常温下,能生成具有胶凝性水化产物,既能在水中,又能在空气中硬化的混和材料。 3.砂浆的流动性是指砂浆在自重或外力的作用下产生流动的性质。 4、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是指按标准方法制作和养护的边长为150mm 的立方体试件,在28d 龄期,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强度总体分布中具有不低于95 %保证率的抗压强度值。 5、钢材的冷弯性是指刚才在常温下承受弯曲变形的能力。 6、石油沥青的针入度是指在规定温度25 ℃条件下,以规定重量100g 的标准针,经历规定时间5s 贯入试样中的深度。 1.表观密度: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内的质量。 2.普通硅酸盐水泥:由硅酸盐水泥熟料、6%—15%混材料和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普通硅酸盐水泥。3.碱骨料反应:水泥混凝土中水泥的碱与某些碱活性骨抖发生化学反应,可引起混凝土产生膨胀、开裂甚至破坏,这种化学反应称为碱一骨料反应。 4.钢的冷弯性能:冷弯性能是钢材在常温条件下承受的弯曲变形的能力。 5.沥青的温度敏感性:沥青的粘性和塑性随温度的升降而变化的性能。 解答题 1. 某框架结构工程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30,施工要求混凝土拥落度为30~50mm,根据施工单位历史资料统计,混凝土强度标准差σ=5mpa。可供应以下原材料:水泥:p.o4 2.5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密度为 ρc=3.log/cm3,水泥的富余系数为1.08;中砂:级配合格,砂子表观密度ρ0s=2.60g/cm3;石子:5~30mm碎石,级配合格,石子表观密度ρ0g=2.65g/cm3。 设计要求: (1) 混凝土计算配合比; (2) 若经试配混凝土的工作性和强度等均符合要求,无需作调整。又知现场砂子含水率为 3%,石子含水率为1%,试计算混凝土施工配合比。 .解:(1) 求混凝土计算配合比。; ^* y) H; B( g 1) 确定混凝土配制强度fcu,o fcu,o = fcu,k + 1.645σ= 30 + 1.645×5 = 38.2 mpa 2) 确定水灰比 (w/c) fce =γc?fce,k = 1.08×42.5 = 45.9 mpa2 Y, A5 e2 \! U; D w/c =0.53 ∵框架结构混凝土梁处于干燥环境,查表得容许最大水灰比为0.65,∴可确定水灰比为 0.53。 3) 确定用水量 mw0 对于最大粒径为30mm的碎石混凝土,当所需拥落度为30~50mm时,查表得:lm3混凝土的用水量可选用185kg。 4) 计算水泥用量 mco mco = mw0/(w/c)= 185/0.53 = 349 kg/m3 查表,对于干燥环境的钢筋混凝土,最小水泥用量为260 kg/m3,取mco=349kg/m3。 5) 确定砂率βs 对于采用最大粒径为40mm的碎石,当水灰比为0.53时,查表得砂率值可选取32%~37%,取βs=35%。 6) 计算砂、石用量mso、mgo 用体积法计算, 得:mso= 641kg,mgo =l192kg。 7) 该混凝土计算配合比为水泥:砂:石子 = 1:1.84:3.42,w/c=0.53。 (2) 确定施工配合比 现场砂子含水率为3%,石子含水率为1%,则施工配合比为 水泥 mc = mco=349kg 砂ms = mso(1+3%) = 641×(l+3%)=660kg 石子 mg = mgo(1+1%) =1192×(1+1%)=1204kg 2.某材料的密度为2.78g/cm3,干表观密度为1680Kg/m3,现将一重930g的该材料浸入水中,吸水饱和后取出称重为1025g,试求该材料的孔隙率、重量吸水率、开口孔隙率及闭口孔隙率。(5分) 某混凝土配合比为 1∶ 2.43 ∶ 4.71 , W/C = 0.62 ,设混凝土表观密度为 2400 kg / m 3 计,求各材料用量。(6分) 今有软化点分别为95℃和25℃的两种石油沥青。某工程的屋面防水要求使用软化点为75℃的石油沥青,问应如何配制? 1.解:孔隙率 P =( 1 -ρ0/ρ)× 100 %=( 1-1.8/ 2.7 )× 100 % =33 %; 重量吸水率 mw =( m水/m )× 100 %= [(1020-920)/920] × 100 % =11 %; 开口孔隙率= V开/V0 =[ (1020-920)/ ( 920/1.8 ) ] × 100 %= 19.6 % 闭口孔隙率= 33 %- 19.6 %= 13.4 % 所以,该材料的孔隙率、重量吸水率、开口孔隙率及闭口孔隙率分别为: 33 %; 11 %; 19.6 %; 13.4 %。(5分) 2.解:设水泥的质量为CKg ,则 W = 0.62CKg ; S = 2.43CKg ; G = 4.71CKg ; 按假定表观密度法有: C+S+G+W= ρ0h 所以, C + 0.62C + 2.43C + 4.71C= 2400 由上式可得: C= 274Kg ; W = 170Kg ; S = 666Kg ; G = 1290Kg 。 所以,各种材料的用量为: C= 274Kg ; W = 170Kg ; S = 666Kg ; G = 1290Kg 。(6分) 3、解:软化点为 95℃的石油沥青用量 = (95℃-75℃)/(95 ℃- 25℃)× 100 % = 28.6 %

土木工程材料(混凝土)作业

第4章混凝土(补充作业) 一.计算题 1.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要求为50mm,在进行和易性调整时,试拌材料用量为:水泥4.5kg,水 2.7kg,砂9.9kg,碎石18.9kg,经拌合均匀测得坍落度为35mm,然后加入0.45kg 水泥和0.27kg水,再次拌合均匀测得坍落度为50mm。如果该拌合物的强度满足要求并测得砼拌合物体积密度为2400kg/m3。 (1)试计算1m3混凝土各项材料用量为多少? (2)假定上述配合比,可以作为试验室配合比。如施工现场砂的含水率为4﹪,石子含水率为1﹪,求施工配合比。 (3)假如施工现场砂的含水率还是4﹪,石子含水率为1﹪,在施工现场没有作施工配合比计算,而是按实验室配合比称砼各项材料用量,结果如何?通过计算说明强度变化的原因? 2.用P·C32.5的水泥(测得28d抗压强度35.0MPa)、河砂(中砂)和碎石(最大粒径为20mm)配制C25混凝土,施工坍落度50mm。经初步配合比计算并在实验室调整后,砼拌合物满足要求,制备边长100mm的试块一组并在标准条件下养护7d;(1)假如测得的立方体抗压强度为18.5MPa,问该实验室配制的砼是否满足要求C25的强度要求?对结果进行讨论;(2)假如测得的立方体抗压强度为2 3.0MPa,对结果进行讨论。 3.粗细两种砂的筛分结果如下(砂样各500g): 砂别筛孔尺寸/mm 筛底 5.0 2.5 1.25 0.63 0.315 0.16 细砂分计 0 20 30 80 120 240 10 筛余量 (g) 粗砂分计 50 160 140 66 60 24 0 筛余量 (g) 这两种砂可否单独用于配制混凝土,或以什么比例混合才能使用? 二.问答题 1. 水泥混凝土材料的优缺点有哪些? 2. 砂、石集料各有哪些技术性能要求? 3. 简述减水剂的作用机理?木质素磺酸钙的主要作用和应用范围是什么? 4. 引气剂在混凝土中具有哪些特性? 5. 什么是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包括哪三方面内容?通常是如何调整混凝土拌合物

土木工程材料试题(考试试卷)

1.对于开口微孔材料,当其孔隙率增大时,材料的密度不变,吸水性增强 ,抗冻性降低 ,导热性降低 ,强度降低。 2.与硅酸盐水泥相比,火山灰水泥的水化热低 ,耐软水能力好 ,干缩 大 . 3.保温隔热材料应选择导热系数小 ,比热容和热容大的材料. 4.硅酸盐水泥的水化产物中胶体水化硅酸钙和水化铁酸钙 .水化铝酸钙,水化硫铝酸钙晶体 5. 普通混凝土用砂含泥量增大时,混凝土的干缩增大 ,抗冻性降 低 . 6.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要确定的三个参数为水灰比、砂率和单位用水量 . 7.钢材中元素S主要会使钢的热脆性增大,元素P主要会使钢的冷脆性·8.含水率为1%的湿砂202克,其中含水为 2 克,干砂 200 克. 9.与建筑石灰相比,建筑石膏凝结硬化速度快,硬化后体积膨胀 .膨胀率为1% 10.石油沥青中油分的含量越大,则沥青的温度感应性越大,大气稳定性越好 . 11.普通混凝土强度的大小主要决定于水泥强度和水灰比 . 13.按国家标准的规定,硅酸盐水泥的初凝时间应满足不早于45min 。终凝不晚于6.5h(390min) 14.相同条件下,碎石混凝土的和易性比卵石混凝土的和易性差。 15.普通混凝土用石子的强度可用压碎指标或岩石立方体强度表示。 16.常温下,低碳钢中的晶体组织为铁素体和珠光体。 17.据受热时特点不同,塑料可分成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 19.与石油沥青相比,煤沥青的温度感应性更大,与矿质材料的粘结性更好。 20.石灰的陈伏处理主要是为了消除过火石灰的危害。储灰坑陈伏2个星期以上,表面有一层水分,隔绝空气,以免碳化 22.材料确定后,决定普通混凝土流动性的最重要因素是单位用水量。 23.普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根据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24.钢的牌号Q235-AF中A表示质量等级为A级。Q235是结构钢中常用的牌号 25.结构设计时,硬钢的强度按条件屈服点取值。 26.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确定时标准试件的尺寸为 40mm×40mm×160mm. . 27.钢筋进行冷加工时效处理后屈强比提高。强屈比愈大,可靠性愈大,结构的安全性愈高。一般强屈比大于1.2 28.石油沥青的牌号越大,则沥青的大气稳定性越好。 29.在沥青中掺入填料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沥青的黏结性、耐热性和大气稳定性。 30.用于沥青改性的材料主要有矿质材料、树脂和橡胶。

土木工程材料名词解释--考试重点

土木工程材料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密度:材料密度是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实密度:指材料体积内被固体物质充实的程度。 孔隙率:指材料的体积内,空隙体积所占的比例。 含水率:材料中所含水的质量与干燥状态下材料的质量之比;吸水率为饱和状态下含水率。 吸水率:质量吸水率(吸水量占材料干燥下的质量比)、体积吸水率(吸水体积占自然体积之比) 耐水性:材料长期在饱和水的作用下不破坏、强度也显著降低的性质。 软化系数:反映材料饱水后强度的程度。软化系数小的材料耐水性差,大于0.85为耐水性材料; 镇静钢:炼钢时采用锰铁、硅铁和铝锭等作脱氧剂。脱氧完全,其组织致密、成分均匀、性能稳定。 强屈比:抗拉强度与屈服强度之比;屈强比愈小,结构安全性越高。 伸长率:表征钢材的塑性变形的能力。 冲击韧性:指钢材抵抗冲击荷载的能力。 冷加工与时效:时效是随时间的延长而表现出强度提高、塑性和冲击韧性下降的现象;冷加工变形可促进时效迅速发展。时效处理使屈服点进一步提高。 电化学腐蚀:指钢材与电解质溶液接触而产生电流,形成微电池而引起锈蚀。 钢号:屈服点—Q;屈服点数值;质量等级,A、B、C、D四级;脱氧程度代号;如:Q235—BZ。 气硬性胶凝材料:石灰、石膏和水玻璃只能在空气中硬化、保持或发展强度的无机胶凝材料;水硬性胶凝材料(如:水泥)则不仅能在空气,还能在水中硬化保持或发展强度。 陈伏:为了消除过火石灰的危害,生石灰熟化形成的石灰浆在储灰坑中放置两周以上。 体积安定性:水泥浆体硬化后体积变化的均匀性;主要指水泥硬化后浆体能保持一定形状。 水泥活性混合材料:粒化高炉矿渣、火山灰混合材料、粉煤灰混合材料、硅灰 碱—骨料反应:混凝土中所含的碱与骨料中的活性成分反应生成复杂的硅酸凝胶,其吸水膨胀,破坏混凝土。 最大粒径:石子各粒级公称上限为该粒级的最大粒径。 和易性:指混凝土拌合物易于施工操作(拌合、运输、浇灌、捣实)并能获得质量均匀、成型密实的性质。包括流动性、黏聚性、保水性三方面。 砂率与合理砂率:沙的质量占沙、石总重量的比例;合理砂率指用水量、水泥用量一定时,拌合料保证具有良好的粘聚性和保水性的条件下,使拌合料具有最大流动性的砂率。或是,坍落度一定时,使拌合料具有最小水泥用量的砂率。 耐久性:混凝土抵抗环境介质作用并长期保持良好的使用性能的能力。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按国标制成变长为150mm的立方体试件,在标准养护条件下(温度20±3℃,相对湿度90%以上),养护至28天龄期,按标准的测试方法测定的抗压强度值,单位Mpa. 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指按标准方法制作和养护变长为150mm的立方体试件,在28天龄期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强度总体分布中具有不低于95%保证率的抗压强度值。 混凝土强度等级:根据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强度值划分的。采用C与标准强度值表示。 沥青组分:石油沥青是由许多高分子碳氢化合物及非金属衍生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含油分、树脂、地沥青质,还含有沥青碳和似碳物。 沥青的胶体结构:沥青以地沥青质为核心,周围吸附油份和树脂的互溶物所形成的胶体。包括:溶胶型、凝胶型、溶凝胶型。 软化点:反映温度敏感性的重要标志。 结构沥青:由于沥青对矿物填充料的湿润和吸附作用,沥青以单分子排列在矿物颗粒或纤维表面,形成结合力牢固的沥青。 沥青的老化:由于沥青随时间发展,流动性和塑性将逐渐减小,硬脆性逐渐增大,直至脆裂。 热塑性:指石油沥青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形变而不破坏,除去外力后,仍能保持变形后的形状的性质。 热固性:指在高温条件下,沥青混合料承受多次重复荷载作用而不发生过大的累积塑性变形的能力。 针入度:是表示沥青软硬程度和稠度、抵抗剪切破坏的能力,反映在一定条件下沥青的相对黏度的指标。悬浮密实结构:采用“连续密集配”沥青混合料,材料从大到小连续存在,由于粗骨料的数量少而细骨料数量较多,粗集料被细集料挤开,而以悬

土木工程材料作业(2)

一、问答题。 1.常见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有哪些? 答:1、三元乙烯橡胶防水卷材 2、氯丁橡胶卷材 3、氯丁橡胶乙烯防水卷材 4、氯化聚乙烯防水卷材 5、氯化聚乙烯橡胶共混卷材 2.钢材牌号与其强度质量等的关系? 答:钢的牌号由代表屈服点的字母、屈服点数值、质量等级符号、脱氧方法符号等四个部分顺序组成。牌号越大,含碳量越大,抗拉强度越高,而伸长率则随着牌号的增大而降低。 3.各元素对钢材质量的影响? 答:钢材中除了主要化学成分铁以外,还含有少量的碳、硅、锰、磷、硫、氧、氮、钛、钒等元素: (一)碳(C): 一、所有碳素钢的性能主要取决于含C量,钢中含碳量增加,屈服点和抗拉强度升高,性和冲击性降低,0.8%以下的碳钢抗拉强度与含碳量成正比增加,塑性及韧性则相反,含C 量>0.8%的碳钢,强度及塑性均低,但硬度很高,但当含碳量在1.0%以上,随着含碳量的增加,钢材的强度反而下降。所以含C量不同的钢经处理后显示的性质就不同。含碳量越高,钢的硬度就越高,但是它的可塑性和韧性就越差。碳量高还会降低钢的耐大气腐蚀能力,在露天料场的高碳钢就易锈蚀。 二、随着含碳量的增加,钢材的焊接性能变差(含碳量大于0.3%的钢材,可焊性显著下降)冷脆性和时效敏感性增大,耐大气锈蚀性下降。一般工程所用碳素钢均为低碳钢,即含碳量小于0.25%;工程所用低合金钢,其含碳量小于0.52%。 (二)硅(Si): 一、在炼钢过程中加硅作为还原剂和脱氧剂,是钢中的有益元素。所以镇静钢含有 0.15-0.30%的硅。如果钢中含硅量超过0.50-0.60%,硅就算合金元素。硅含量较低(小于 1.0%)时,能提高钢材的强度,而对塑性和韧性无明显影响。它可以提高钢的硬度,但是可塑性和韧性下降,电工用的钢中含有一定量的硅,能改善软磁性能。 二、硅能显著提高钢的弹性极限,屈服点和抗拉强度,故广泛用于作弹簧钢。中加入 1.0-1.2%的硅,强度可提高15-20%。 三、硅和钼、钨、铬等结合,有提高抗腐蚀性和抗氧化的作用,可制造耐热钢。 四、含硅1-4%的低碳钢,具有极高的导磁率。 五、硅量增加,会降低钢的焊接性能。 (三)锰(Mn): 一、锰是炼钢时用来脱氧去硫而存在于钢中的,是钢中的有益元素。能力,能消除或减轻氧、硫所引起的热脆性,大大改善钢材的热加工性能,同时能提高钢材的强度和硬度。一般钢中含锰0.30-0.50%。在碳素钢中加入0.70%以上时就算“锰钢”,较一般钢量的钢不但有足够的韧性,且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提高钢的淬性,改善钢的热加工性能,如16Mn 钢比A3屈服点高40%。 二、锰量增高,减弱钢的抗腐蚀能力,降低焊接性能。能提高钢的强度,能消弱和消除硫的不良影响,并能提高钢的淬透性,含锰量很高的高合金钢(高锰钢)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其它的物理性能。

土木工程材料试题及答案解析

《土木工程材料》综合复习资料 第一章 一、选择题 1、孔隙率增大,材料的__降低。 A 密度 B 表观密度 C 憎水性 D 抗冻性 2、材料在水中吸收水分的性质称为__。 A 吸水性 B 吸湿性 C 耐水性 D 渗透性 3、材料的耐水性一般可用__来表示。 A 渗透系数 B 抗冻性 C 软化系数 D 含水率 4、弹性材料具有__的特点。 A 无塑性变形 B 不变形 C 塑性变形小 D 恒定的弹性模量 5、材料的比强度是__。 A 两材料的强度比 B 材料强度与其表观密度之比 C 材料强度与其质量之比 D 材料强度与其体积之比 二、是非判断题 1、某些材料虽然在受力初期表现为弹性,达到一定程度后表现出塑性特征,这类材料称为塑性材料。 2、某材料含大量开口孔隙,直接用排水法测定其体积,该材料的质量与所测得的体积之比即为该材料的表观密度。 3、材料吸水饱和状态时水占的体积可视为开口孔隙体积。 4、在空气中吸收水分的性质称为材料的吸水性。 5、材料的抗渗性与材料的开口孔隙率关系不大。 6、材料的冻融破坏主要是由于材料的水结冰造成的。 三、填空题 1、材料的质量与其自然状态下的体积比称为材料的__。 2、材料的吸湿性是指材料在__的性质。 3、材料的抗冻性以材料在吸水饱和状态下所能抵抗的__来表示。 4、水可以在材料表面展开,即材料表面可以被水浸润,这种性质称为__。 5、孔隙率越大,材料的导热系数越__,其材料的绝热性能越__。

四、名词解释 1、密度 2、材料的空隙率 3、堆积密度 4、表观密度 5、材料的弹性 五、问答题 1、某水泥厂生产普通硅酸盐水泥,现改产火山灰硅酸盐水泥,原包装袋未变,客户投诉水泥重量不够,请分析原因。 2、生产材料时,在组成一定的情况下,可采取什么措施来提高材料的强度和耐久性? 3、决定材料耐腐蚀性的内在因素是什么? 4、北方某住宅楼冬季施工,使用了尿素作混凝土的防冻剂。住户入住后闻到一股氨味,请分析原因。 六、计算题 1、质量为3.4kg,容积为10L的容量筒装满绝干石子后的总质量为18.4kg。若向筒内注入水,待石子吸水饱和后,为注满此筒功注入水4.27kg。将上述吸水饱和的石子擦干表面后称得总质量为18.6kg(含筒重)。求该石子的吸水率,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开口孔隙率。 2、某岩石在气干、绝干、水饱和状态下测得的抗压强度分别为172、178、168MPa。该岩石可否用于水下工程。 3、某岩石的密度为2.75g/cm3,孔隙率为1.5%;今将该岩石破碎为碎石,测得碎石的堆积密度为1560kg/m3。试求此岩石的表观密度和碎石的空隙率。 第二章 一、选择题 1、钢材伸长率δ10表示__C。 A直径为10mm钢材的伸长率 B 10mm的伸长 C 标距为10倍钢筋直径时的伸长率 2、钢材抵抗冲击荷载的能力称为_B_。 A 塑性 B 冲击韧性 C 弹性 D 硬度 3、钢的含碳量为_A_。

名词解释

1.竞技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 以创造优异成绩和获得比赛胜利为主要目标的社会性体育活动。 2.身体形态:指人体外部与内部的形状特征。 3.运动训练:是竞技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了提高运动员 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在教练员的指导下,专门组织的有计划的体育活动。 4.运动训练学:是研究运动训练规律以及有效组织运动训练活动的 科学。(特征:本源性,实践性,综合性) 5.竞技水平:指运动员的所具备的竞技能力在比赛中的表现。 6.竞技能力:指运动员的参赛能力。 7.运动训练方法:是在运动活动中,提高运动员水平和完成运动任 务的方法和途径。 8.力量素质:指人体肌肉工作时克服阻力的能力。 9.速度素质:指人体快速运动的能力。 10.运动训练手段:指在运动训练过程中,为了提高某一项竞技运动 能力,完成某一项训练任务所采用的具体训练。 11.耐力素质:指有机体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特定强度负荷或动作质 量的能力,是人体基本的运动素质之一。 12.体能:以人体三大供能为能量代谢活动的基础,通过骨骼肌的做 工所表现出来的运动能力。

13.运动员心理能力定义:运动员与训练竞赛有关的个性心理特征, 以及依训练竞赛的需要把握和调整心理过程的能力,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14.运动技术:完成体育动作的方法,也是决定运动员竞技能力水平 的重要因素。 15.运动员选材:根据一定的方法和测量评价手段选拔适合从事某项 运动的专门性人才。 16.起始状态诊断:运动成绩诊断,竞技能力诊断,训练负荷诊断 17.目标诊断:运动成绩评定,竞技能力评定,训练负荷评定 18.运动训练管理:训练活动的组织者为实现运动训练的目标,对运 动训练系统及训练过程进行计划,并予实施的组织行为。 19.竞技战术:指在比赛中为战胜对手或者为表现期望的竞技水平而 采取的计谋和行为。 20.运动智能:指运动员以一般智能为基础,运用包括体育运动理论 在内的多学科知识,参加运动训练和运动比赛的能力,是运动员总体竞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21.高原现象:指运动员在专项提高阶段的训练中达到较高的水平后, 会出现停滞不前,甚至有所下降的现象。 22.最大力量:人体肌肉在随意收缩时所能表现出来的最大用力的能 力。 1.动作发展:研究人一生动作行为的变化,构成这些变化的过程和 影响因素的研究领域。

土木工程材料习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 (4分)建筑材料可分为脆性材料和韧性材料,其中脆性材料具有的特征是() A. 破坏前没有明显变形 B. 抗压强度是抗拉强度的2倍以上 C. 抗冲击破坏时吸收的能量大 D. 破坏前不产生任何变形 得分: 0 知识点: 土木工程材料作业题展开解析 .答案A .解析脆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直至断裂前只发生很小的弹性变形;不出现塑性变形而突然破坏。这是脆性材料的一个特征。而这类材料的抗压强度比抗拉强度大得多;可达几倍到几十倍。因此;其抗冲击和振动荷载的能力较差。大部分无机非金属材料如石材、砖、水泥、混凝土、砂浆、陶瓷及玻璃等属于这类材料。 .2. (4分)在一定范围内,钢材的屈强比小,表明钢材在超过屈服点工作时() A. 可靠性难以判断 B. 可靠性低,结构不安全 C. 可靠性较高,结构安全 D. 结构易破坏 得分: 0 知识点: 土木工程材料作业题展开解析 .答案B .解析 .3. (4分)生石灰消解反应的特点是()。 A. 放出大量热且体积大大膨胀 B. 吸收大量热且体积大大膨胀 C. 放出大量热且体积收缩 D. 吸收大量热且体积收缩

得分: 0 知识点: 土木工程材料作业题展开解析 .答案A .解析 .4. (4分)在钢结构中常用(),轧制成钢板、钢管、型钢来建造桥梁、高层建筑及大跨度钢结构建筑。 A. 碳素钢 B. 低合金钢 C. 热处理钢筋 D. 冷拔低碳钢丝 得分: 0 知识点: 土木工程材料作业题展开解析 .答案B .解析 .5. (4分)抹灰砂浆中掺入麻刀纤维材料是为了()。 A. 提高强度 B. 提高保温性 C. 节约水泥 D. 减少收缩开裂 得分: 0 知识点: 土木工程材料作业题展开解析 .答案D .解析抹灰砂浆中掺入纤维增强材料(如麻刀、纸筋等),主要是为了提高抹灰层的抗拉强度,防止抹灰层开裂。 .6. (4分)配制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时,不宜使用()。 A. 硅酸盐水泥 B. 普通硅酸盐水泥 C. 矿渣水泥 D. 火山灰水泥 得分: 0 知识点:

土木工程材料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土木工程材料模拟试题(二)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材料的耐水性 2.减水剂 3.混凝土的碱-骨料反应 4.钢材的脆性临界温度 5.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 新拌制的砂浆应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保水性,分别用和表示。。 2.材料的孔隙率恒定时,孔隙尺寸愈小,材料的强度愈,耐久性愈,保温性愈。 3.石膏制品的耐水性、防火性。 4.通用硅酸盐水泥中水泥的抗渗性较好。 5.水泥强度发展的规律是早期、后期。 6.钢材的δ5表示。 7.以边长为100mm的立方体试件,测得受压破坏荷载为234kN,若混凝土的强度标准差σ=,则该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标准值为 MPa。 8.混凝土的徐变值较大时,带来的主要危害是使。 9.在低强度等级的混合砂浆中,使用石灰的主要目的和作用是。 10.水玻璃在硬化后具有较高的性。 三、判断改错(下列命题你认为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并改正。每小题1分,共15分) 1.承受动荷载作用的结构,应考虑材料的韧性。 ( ) 2.水泥石组成中凝胶体含量增加,水泥石强度提高。( ) 3.矿渣水泥的抗渗性较好。() 4.含氯离子的混凝土外加剂不得在预应力混凝土中掺用. () 5.当沥青中树脂(沥青脂胶)组分含量较高时,沥青的延度大.() 6.聚氯乙烯接缝材料的密封性较聚氨酯建筑密封膏好.() 7.三元乙丙橡胶卷材适合用于重要的防水工程。() 8.标号为500粉毡的沥青油毡较标号为350粉毡的防水性差.() 9.花岗岩的耐久性较大理岩差。() 10.水玻璃在硬化后具有较高的耐酸性。() 11.多孔吸声材料的基本特征是开口孔隙多。() 12.标号为S-75的沥青胶的耐热度为75℃。() 13.牌号为Q235-A·F的钢材,其性能较Q235-D的钢差。() 14.选择混凝土用砂的原则是总表面积小和空隙率小。() 15.硅酸盐水泥的矿物组成为C2S、C3A、C3S和 C4AF。() 四、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填在空白处。每小题1分,共20分。) 1. 矿渣水泥适合于混凝土工程。 A.与海水接触的; B.低温施工的; C.寒冷地区与水接触的; D.抗碳化要求高的 2. 在凝结硬化过程中,会产生很大的变形,以致产生开裂。

名词解释

1. accentance credit(承兑信用证):信用证规定开证行对于受益人开立以开证行自己为付款人或以其他银行为付款人的远期汇票,在审单无误后,应承担承兑汇票并于到期日付款责任的信用证。 2. Acceptance for honor supra protest(参加遭拒绝承兑汇票的承兑):当票据提示给付款人被拒绝承兑时,在持票人同意下,参加承兑人作为参加承兑行为,由他在票据上批注“参加成对“字样和签名,日期。条件:1.到期日前发生追索事由;2.符合参加承兑资格; 3.只有见票即付之外的汇票才可以。 3. accessory guarantee(附属保函):担保人承担第二性偿付责任或称从属的偿付责任,即担保人的偿付责任从属于或依附于委托人在交易合同下的债务义务。 4. advance payment bond(预付款保函):担保银行赢工程承包方或商品提供方的申请向业主或买方出具的、保证承包方或供货商在业主或买方支付预付款后履行合同义务的书面文件。 5. back-to-back documentary credit(背对背信用证):背对背信用证是指一个信用证的受益人以这个信用证为保证要求一家银行开立以该银行为开证行,以这个手艺人为申请人的一份新的信用证。也称转开信用证、桥式信用证、从属信用证、补偿信用证或抵押信用证。 6. bank guarantee(银行保函):银行保函作为一种保证履行或付款的工具在国际贸易中经常使用。银行保函是银行应客户的要求而开立的书面承诺书,保证在委托人违约时向受益人支付规定数额的货币。 7. bid bond/tender bond(投标保函):投标保函是指担保人(银行)应申请人(投标人)要求向受益人(招标人)开立的、保证申请人履行一定的义务和责任,否则担保人将向受益人赔付一定金额的书面保证承诺。 8. Bill purchased (托收出口押汇):由托收行买入出口商开立的以进口商为付款人的汇票及随附的商业票据,从汇票金额中扣除利息及费用后,将净款付给出口商。 9. Check (支票):支票是由出票人开出并签字,授权银行对某人或持票人及其支付一定货币金额的书面凭条件支付命令。 10. Cleaner collection(光票托收):光票托收指出口商仅开具汇票而不附商业单据(主要指货运单据)的托收。 11. Collection (托收):托收是这样一种安排,即进口商在货物装运后,开出以进口商为付款人的相关汇票,将汇票和运货单据连同其明确的托收指示交给进口地银行,通过其在进口商所在地的往来银行向进口商收取货款。 12. confirmed credit(保兑信用证):若一张信用证除了开证行的付款保证外,还有另一个银行对这张信用证作了付款保证,该信用证即为保兑信用证。(无追索权) 13. correspondent bank(代理行):代理行是指与另一家银行抖着直接或友好服务关系的一家银行。the so-called correspondent bank may be the defined as “a bank having connection or friendly since relations with another bank.” 14. counter guarantee(反担保):反担保是指示人出具的任何书面保证或其他付款承诺,凭提交与承诺条款相符的书面付款要求以及反担保内容规定的其他文件,支付款项给担保人。 15. counter guarantor(反担保人):指示方或称反担保人,是指接受申请人的委托,而向受益人所在地银行发出开立保函的委托指示,并同时保证在受托行遭到索赔时立即予以偿付的银行或其它金融机构。在保函业务中,反担保人不直接接受受益人提出的任何索赔,而仅向担保人承担责任,对担保人负责,凭担保人提出的要求予以偿付,并同时享有对申请人进行追偿的权利。 16. Crossed check(划线支票):支票的划线实际上是由出票人只是付款银行只能将资金入银行账户的指示,因此划线支票不能再付款银行兑现,必须由代收行向付款银行提示付款。

土木工程材料试卷及答案

土木工程材料试卷及答 案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

2016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土木工程材料考试时间 1、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2007)中,部门代号为 ( ) A.GB B.175 C.2007 D.GB/T 2、孔隙率增大,材料的 ( )降低。 A.密度 B.表观密度 C.憎水性 D.抗冻性 3、材料在水中吸收水分的性质称为 ( )。 A.吸水性B.吸湿性C.耐水性 D.渗透性 4、吸水率是表示材料()大小的指标。 A、吸湿性 B、耐水性 C、吸水性 D、抗渗性 5、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直到破坏前并无明显的塑性变形而发生突然破坏的性质,称为 ()。 A、弹性 B、塑性 C、脆性 D、韧性 6、材料的比强度是体现材料哪方面性能的()。 A、强度 B、硬度 C、耐磨性 D、轻质高强 7、具有调节室内湿度功能的材料为 ( )。 A.石膏 B.石灰 C.膨胀水泥D.水玻璃 8、硅酸盐水泥的终凝时间不得超过()分钟。 A、240 B、300 C、360 D、390 9、石灰熟化过程中的陈伏是为了()。 A、利于结晶 B、蒸发多余水分 C、消除过火石灰的危害 D、降低发热量 10、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 ( )。 A、C30 B、C35 C、C40 D、C45 11、反映钢材试件受拉断裂后伸长量与原始标距长度的比值关系的指标是 ( )。 A、抗拉性能 B、伸长率 C、断面收缩率 D、塑性

12、钢材拉伸过程中的第三阶段是()。 A、颈缩阶段 B、强化阶段 C、屈服阶段 D、弹性阶段 13、下面哪些不是加气混凝土砌块的特点()。 A、轻质 B、保温隔热 C、加工性能好 D、韧性好 14、木材湿涨干缩沿()方向最大。 A、顺纹 B、径向 C、弦向 D、横纹 15、为了提高砂浆的保水性,常掺入()。 、麻刀 C、石膏 D、粘土膏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土木工程材料按化学成分分类,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____。 2、材料的耐燃性按耐火要求规定,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硅酸盐水泥熟料的主要矿物成分有C 3 S、、 和。 4、大体积混凝土不宜选用水泥。 5、普通混凝土的基本组成材料有、、、和外加剂。 6、砂最适合用来拌合混凝土。 7、混凝土的流动性大小用___________指标来表示、砂浆的流动性大小用___________指标来表示。 8、钢材的工艺性能有和 ______ ____。 9、普通烧结砖的标准尺寸为。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气硬性胶凝材料 2、水泥的体积安定性 3、混凝土的和易性 4、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 5、碳素结构钢 四、简答题(共15分)。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五四文学革命:五四文学革命是不仅是一次中国文学的革命运动,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文化革命运动。经过晚清文学改良运动以来近20年的孕育,五四时期,中国现代文学终于在文学革命的催生下,以崭新的姿态诞生了。五四文学革命是中国现代文学的正式发端。1917年初,胡适,陈独秀在《新青年》上相继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和《文学革命论》的文章,标志着文学运动的正式兴起。二人的文章从理论上拉开了文学革命的序幕。很快得到了有识之士的响应。文学革命的实践也迈开了步伐,1918年初以《新青年》为核心形成了新文化的统一战线。以鲁迅郭沫若为代表创作的新文学作品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表明了新文学的实质性进展。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郭沫若的新诗集《女神》都从形式上改变了中国文学的旧貌。五四文学革命时期还出现了大量的社团,刊物,并确立了白话文的地位。这次文学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亘古未有的大变革,他的成功从形式上根本改变了中国文学的面貌,从此中国文学走上了崭新的道路。 2,革命文学运动:新成立的太阳社和经过整顿的后期创造社于1928年初正式发起了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他们大力宣扬文学是宣传的武器,要为革命斗争服务,要实现大众化,革命作家要努力改造世界观,获得无产阶级意识,克服小资产阶级思想,为千千万万劳动群众服务。从文学革命都革命文学,标志着中国现代文学从艺术形式到思想内容的深入发展和变化。 3,抗战文艺运动:抗战的爆发给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带来了根本性的变化。全国范围的抗战文艺运动充分表明了中共现代文学始终与时代社会相辅相成,同步共进的根本特征。抗战文学的主要特点是:形成了全国规模的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救亡成为压倒一切的文学主题;出现了大量充满热情,易于宣传和富有鼓动性的艺术表现形式,如街头诗,街头剧,多人合作的大型戏剧和报告文学等;出现了众多的文学中心 4,解放区文艺运动:(缺) 5,延安文艺座谈会:1942年5月由中共中央主持在延安召开。毛泽东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从根本上阐述了我们的文艺是“为什么人”(即文艺的方向)和“如何为”(即实现文艺方向的途径)的问题。《讲话》从生活,思想,艺术三个方面论述了创造人民文艺的必须途径,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深刻总结了新文化运动以来的经验教训,解决了新文学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对新文学具有重大深远的指导意义,造成了我死文学革命以来中国新文学发展进程中有一次深刻的变动。 6,象征诗派:以李金发为代表的中国早期象征诗派是“五四”以后出现中国诗坛的。象征派诗人受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影响,其作品的特点是注重自我心灵的艺术表现,强调诗的意向暗示性功能和神秘性,追求所谓“观念联络的奇特”。李金发于1925年至1927年出版的《微雨》,《为幸福而歌》,《食客与凶年》,是中国早期象征诗派的代表作。此为,后期创作社的王独清,穆木天,冯乃超也是象征主义诗歌的重要作者。 7,九叶诗派:九叶诗派是中国现代文学的末期产生的诗歌流派,他们更直接更深刻地感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同时有更深刻地感受到民族的灾难。他们有着共同的追求,这是特别注重诗歌本身价值的一群,如其代表诗人辛迪所说“我的是宁愿让一个读者读一千遍,也不愿让一千个读者只读一遍”他们要求坚持文

吉大学期《土木工程材料》在线作业一满分答案

吉大19春学期《土木工程材料》在线作业一 一,单选题 1. 混凝土在正常养护条件下,其强度随龄期的增加而()。 A. 增加 B. 不变 C. 降低 D. 不确定 ? 正确答案:A 2. 石子的密度为2.65g/cm3,表观密度为2.60g/cm3,则此石子的孔隙率为()。 A. 1.71% B. 1.81% C. 1.89% D. 2.58% ? 正确答案:C 3. 硅酸盐水泥生产过程中,掺入适量石膏的作用是()。 A. 促凝 B. 调节凝结时间 C. 硬化 D. 增加强度 ? 正确答案:B 4. 烧结普通砖的强度等级是按()来评定的。 A. 抗压强度及抗折强度 B. 大面及条面抗压强度 C. 抗压强度平均值及单块最小值 D. 抗压强度平均值及标准值 ? 正确答案:D 5. 当木材细胞壁中吸附水达到饱和,而细胞腔内尚无自由水时,这时木材的含水率称为()。 A. 平衡含水率 B. 纤维饱和点 C. 木材吸水率 D. 标准含水率 ? 正确答案:B

6.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三个主要参数是()。 A. 单位用水量、配制强度、砂率 B. 单位水泥量、配制强度、砂率 C. 单位用水量、水灰比、砂率 D. 单位水泥量、水灰比、砂率 ? 正确答案:C 7. 在下列几种无机胶凝材料中,()属于气硬性的无机胶凝材料。 A. 石灰、水泥、建筑石膏 B. 水玻璃、水泥、菱苦土 C. 石灰、建筑石膏、菱苦土 D. 沥青、石灰、建筑石膏 ? 正确答案:C 8. 能反映钢材安全可靠程度和利用率的指标是()。 A. 抗拉强度 B. 下屈服强度 C. 屈强比 D. 弹性极限 ? 正确答案:C 9. 下面关于沥青或沥青混合料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可采用马歇尔稳定度试验和车辙试验来评价 B. 三组分分析法可将石油沥青分为油分、树脂、沥青质三个组分 C. 沥青中的含蜡量会影响沥青混合料的抗滑性 D. 沥青混合料的强度理论是要求其在常温时具备抗剪强度和抗变形的能力 ? 正确答案:D 10. 试配C35混凝土,容重为2450kg/m3,现已知单位水泥用量428kg,单位用水量182kg,则该混凝土1m3,所需的砂石总重量为()kg。 A. 1284 B. 1840 C. 1498 D. 1584 ? 正确答案:B 二,多选题 1. 混凝土的碱骨料反应包括()。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