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轼的诗词成就

苏轼的诗词成就

苏轼的诗词成就

苏轼对文艺创作,倾注了毕生精力。他重视文学的社会功能,反对“贵华而贱实”,强调作者要有充实的生活感受。他认为为文应“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答谢民师书》),要敢于革新独创,“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书吴道子画后》)。苏轼重视文艺创作技巧的探讨,他用“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进一步“了然于口与手”来解释“辞达”(《答谢民师书》),已经触及了文艺创作的特殊规律。他的创作实践体现了他的文艺观。苏轼是有多方面创作才能的大家,在诗、词、散文等方面取得了独到的成就。

苏轼今存诗2700多首,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多采。同情人民、关心生产是苏诗的一个突出内容。但更多地方则针砭了新法的流弊。部分关怀生产的诗歌,如《次韵章传道喜雨》、《答吕梁仲屯田》、《石炭》、《秧马歌》、《游博罗香积寺》等,表现了人民的痛苦,针砭了时弊,情真语挚,朴实无华,对前人很少涉及的社会题材,多所开发,取材广泛,命意新颖。苏轼的写景诗和理趣诗,艺术价值最高,最为脍炙人口。《游金山寺》、《望海楼晚景》、《望湖楼醉书》、《饮湖上初晴后雨》等诗,描绘了长江夜色、江南晴雨、西湖胜景;《登常山绝顶广丽亭》、《百步洪》、《登州海市》等诗,则逼真地描绘了江北的地方风物和名胜。苏轼不但善于观察和捕捉各地景物的不同特点,而且以欣喜爱悦的感情描绘了农村环境的清新朴厚。在岭南所写的农村景物诗,体现出作者同惠州百姓和黎族人民融洽的关系。苏轼善于从日常生活和普通自然小景中悟出新意妙理,发人所未发,写成引人深思的理趣诗。如《题西林壁》、《琴诗》、《泗州僧伽塔》等篇,即景寄意,因物寓理,意在言外,余味不尽。还有些诗常常满涵着爽朗乐观的情趣,体现出不畏逆境,傲视磨难的精神。此外,苏轼写过不少品诗、题画、鉴赏书法的诗歌,如《读孟郊诗》、《书王定国所藏烟江叠嶂图》、《石苍舒醉墨堂》等。苏诗奔放灵动,逸态横生,才思四溢,触处生春,艺术上别开生面,成一朝之大观。苏轼体察敏锐,诗笔爽利,无论描写风光、物态和人情,都可做到写物传神,颇饶情韵。苏诗想象丰富,奇趣横生,比喻新颖贴切,引人入胜。苏诗有时直抒胸臆,议论英发,文思如潮,极富气势。苏诗的议论化,固然有助于抒写的自由和格调的流畅,但对诗的形象性和韵律美则不无影响,又由于应酬赓和,某些和韵诗近于文字游戏;矜才炫学,某些作品有用典过多或粗率冗长之弊,这些都影响了他的创作成就。苏轼对古近各体均能驾驭自如,但更长于古体和七言。他的七古波澜壮阔,变化莫测,最能体现奔放的才情,妙笔驰骋,奇气横溢。五古则写得朴厚无华,词清味腴,以自然入妙见胜。苏轼的七律也很出色,气韵天成,格调流丽圆转,略与白居易、刘禹锡诗风相近,而更为奇警。苏轼对五言近体用力较少,五律五绝不多,而七绝则写得精美明快,有不少传诵颇广的名篇。

在北宋词坛上,苏轼突破词必香软的樊篱,创作了一批风貌一新的词章,为词体的长足发展开拓了道路。从今存三百四、五十首东坡词来看,苏轼对词体的革新是多方面的。苏轼扩大了词反映社会生活的功能,不仅用词写爱情、离别、旅

况等传统题材,而且还用词抒写报国壮志、农村生活、贬居生涯等,扩大了词境。他以健笔刻画英气勃勃的人物形象,来寄托立功报国的壮志豪情,如(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等篇。苏轼在词中,更多地倾入自我,表现个性。(满江红)“江汉西来”即景怀古,用祢衡的遭遇暗寓愤懑不平的感慨;(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借日常生活小事,反映不畏坎坷、泰然自处的生活态度。而在徐州写的五首(浣溪沙),则以清新隽秀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农村生产和生活小景,描绘了黄童、白叟、采桑姑、缫丝娘、卖瓜人等各式各样的农村人物。可以说,凡能写进诗文中的生活内容,苏轼都可以用词来表达。苏词在笔力和体制上有所创变。他以写诗的豪迈气势和劲拔笔力来写词,格调大都雄健顿挫、激昂排宕。如(八声甘州)“有情风万里卷潮来”,笔势如突兀雪山,卷地而来。

元�v词人以诗文句法入词,始于苏轼。他把陶渊明《归去来辞》改写成(哨遍),将韩愈《听颖师弹琴诗》,括成(水调歌头),在词体上也堪称创制。以前词家于调名外极少立题,苏轼不少词作不但始用标题,有的还系以小序,小序长者达数百字,文采斐然,颇能引人入胜。苏轼以诗为词,扩大了词体的表现力。苏词具有鲜明的理想色彩。有些作品浮想联翩,逸兴遄飞。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凭高眺远”、(满庭芳)“归去来兮”等,这类篇章在精神上上承屈原、李白,下开辛弃疾的某些清旷奇逸之作。在语言和音律上,也体现了苏轼的创新精神。苏词语言多吸收诗赋词汇,兼采史传、口语,以清雄见称,对以前词人镂金错采的风尚有所改变。他重视音律,但不拘泥于音律。苏轼词风呈现出多样化的特色,除了“大江东去”一类壮丽词外,另一些作品,或清旷奇逸,或清新隽秀,或婉媚缠绵,都各具风韵。如(江城子)悼念亡妻,一往情深;(水龙吟)咏唱杨花,幽怨缠绵;(蝶恋花)写佳人的欢笑搅动了墙外行人的春愁,风情妩媚动人。

苏轼对散文用力很勤,他以扎实的功力和奔放的才情,发展了欧阳修平易舒缓的文风,为散文创作开拓了新天地。谈史议政的论文,包括奏议、进策、史论等,大都是同苏轼政治生活有密切联系的作品。其中除有一部分大而无当带有浓厚的制科气外,确也有不少有的放矢、颇具识见的`优秀篇章。如《进策》、《思治论》、《留侯论》等,见解新颖,不落窠臼,雄辩滔滔,笔势纵横,善于腾挪变化,体现出《孟子》、《战国策》等散文的影响。叙事纪游的散文在苏文中艺术价值最高,有不少广为传诵的名作。记人物的碑传文如《潮州韩文公庙碑》,记楼台亭榭的散文,如《喜雨亭记》。其写景的游记,更以捕捉景物特色和寄寓理趣见长,如《石钟山记》、前后《赤壁赋》,即地兴感,借景寓理,达到诗情画意和理趣的和谐统一。苏轼的记叙体散文,常常熔议论、描写和抒情于一炉,在文体上,不拘常格,勇于创新;在风格上,因物赋形,汪洋恣肆;更能体现出《庄子》和禅宗文字的影响。书札、题记、叙跋等杂文,在东坡集中也占有重要地位,所写书札尺牍如《上梅直讲书》、《与李公择书》等,大都随笔挥洒,不假雕饰,使人洞见肺腑,最能显现出作者坦率、开朗、风趣的个性。苏轼写了不少题记、序跋、杂著,品诗评画,谈论书法,总结创作经验。如《南行前集叙》、《书吴道子画后》、等。此外,苏轼还有一些记述治学心得的杂文,如《日喻》、《稼说》等,

写法上能就近取譬,深入浅出,内容上也有不少独得之见。苏轼还有流传较广的笔记文《东坡志林》,此书东坡生前已提及,但未完成,今传本实后人编辑。《稗海》所收《志林》,内容较多,史论而外,还有不少随笔、杂感、琐记,写人记事,言简而明,信笔挥洒,颇饶情致。如《记承天寺夜游》、《记游松风亭》,随手拈来,即有意境和性情。此类文字,实开晚明小品文一派。另有《仇池笔记》,亦系后人辑录而成。苏轼的作品具有广泛的影响。他热心奖掖后进,培植不少人才。他的作品在宋朝广为流传,对宋朝文学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苏诗受到金朝诗人、明朝公安派作家和清朝宗宋派诗人的推崇。苏文长期沾溉后学,其小品随笔更开明清小品文的先声。苏词直到清朝,仍为陈维崧等词家所宗法。苏轼的大量作品,是他留给后人的珍贵遗产。

苏轼才华横溢,诗词文赋而外,对书画也很擅长。他于书法遍览晋唐诸家,转益多师,自成一家,长于行书、楷书,笔法肉丰骨劲,跌宕自然,同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传世书迹有《黄州寒食诗帖》、《赤壁赋》、《答谢民师论文帖》、《洞庭春色、中山松醪二赋卷》等。苏轼论画卓有所见,主张“神似”、“传神”,提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在画史上很有影响。他善画竹石,学文同而又自具风格。苏轼画真迹,今仅存《古木怪石图》等。苏轼在学术上的著作有《易传》、《书传》等。

苏轼诗文集合刻本有明成化程宗《东坡七集》本。包括附录的《年谱》,共112卷。有清末端方校印本、《四部备要》铅印本。从宋朝开始,苏轼作品的注本不断出现,较著名的:诗注有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王文诰的《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中华书局1982年出版的由孔凡礼点校的《苏轼诗集》。文注有南宋邱晔编注的选本《经进东坡文集事略》,明末茅维的《东坡先生全集》,中华书局1986年出版的孔凡礼点校的《苏轼文集》。词注有近人朱祖谋的编年本《东坡乐府》和今人龙榆生的《东坡乐府笺》。

苏轼对词的贡献

苏轼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代文豪,是北宋文学最高成就的杰出代表,他在诗、词、散文里表现出的豪迈气魄,丰富的思想内容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当时和后世都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尤其他在词境扩大,词风变革等方面,开创了词创作的新阶段,为词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从而奠定了他在词史上的重要地位。 首先,苏轼扩大了词的题材,提高了词的意境,开创了词的新境界。苏轼之前,晚唐五代以来形成的婉丽词风弥漫一时,词作为一种“歌词”专写儿女恋情供歌馆楼台或民间市井谱曲演唱,柳永的浮艳之词也好,晏殊的儒雅之词也好,都没有跳出女性题材的范围,在意境上没有高远的立意,没有清新的格调。直到范仲淹、欧阳修等少数有政治抱负的作家开始倡导诗文革新运动,并在词里表现出新风格,而苏轼正是诗文革新运动的贯彻者,他在“新风格”的基础上,力求变革,开创了与婉约派对立的豪放词派。苏轼无论在词的内容、题材、格调等方面,都超出了原来范畴和层次,或议军论政、记事抒怀,或反映民间疾苦、身世友情,或描绘山水风光、田园生活,或咏史怀古、说理谈玄,都在词中有所表现。而且在作品中力写开阔之境,抒高远之志,寓新奇之意。他推崇高雅的词风,使词从传统的缠绵浮艳中跳出来,吸纳大自然的清新境界,抒写创作主体的广阔胸怀,从而成为“自是一家”词。①而且,有响亮的理论作为自觉的创作先导,更有苏门弟子们鼓吹呼应,终于为词体拓疆千里,卓然与传统婉约词成一敌国,从而把诗文革新运动扩大到词的领域里去,如〔江城子〕《密州出猎》,就是写他在射猎中所激发的要为国杀敌立功的壮志:“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这是苏轼词中最早的一首豪放词,写的是要建功立业的内容,可见他有意要避开当时流行的以柳永为代表的缠绵悱恻、离情别绪的艳词,而要以多题材的涉入为词创作开辟一个新领域,开创一个新境界,“自是一家”,此词“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② 后来,苏轼在密州怀念分别五年的弟弟苏辙,写下了境界高远旷达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前小序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据说,曾由著名歌者袁绹歌唱这首词,苏轼起舞。可见苏轼的感情已经随着词的意境化入无限的宇宙中去了。从“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到“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再到“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真是空灵飘渺,天上地下,不知身在人间。而月照无眠之人,把对弟弟的感情和人生的感慨升华到广阔无垠的环宇中,可谓意境之高远,境界之阔大。 其次,苏轼以诗为词,恢宏豪放,提倡一种阳刚之美的新词风。“以诗为词”是苏轼的词学本体论。在苏轼看来,词在本质上可以同诗一样,表现主体的情性襟抱,既可以抒写人生之遭际,反映社会盛衰和历史浮沉,又可以如唐诗般高华悲壮气势恢宏,有铁马金戈鼓角齐鸣的壮观,更可有天风浩浩海涛荡荡的气势。是一种男子汉词,士大夫词,一种雄壮豪放之词,而不应一味沉溺于闺房之内雌声学语或男子而作闺音。可见,苏轼“以诗为词”,就是用唐诗之审美标准以衡词,推赏唐诗所具有的恢宏气象与高远境界,以及充溢其间的情感力量(在此方面,他曾一分为二地称赞过柳词〔八声甘州〕之“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有“不减唐人高处。”),旨在呼应自已为词拓境千里的创作实践,为词注入了强烈的主观生命意识,突出表现了抒情主体的个性风貌,扩大了词的文学抒情功能,把小词的艳科品质和地位提升到诗的地位上来,显然是一种推尊词体、改革词风而产生的新的词学观念,这在历史上是有积极意义的。如著名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气势雄浑,词境壮阔,表现出一种大气磅礴的阳刚之美。这是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

苏轼对词的发展贡献

苏轼对词的发展贡 苏轼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代文豪,是北宋文学最高成就的杰出代表,他在诗、词、散文里表现出的豪迈气魄,丰富的思想内容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当时和后世都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尤其他在词境扩大,词风变革等方面,开创了词创作的新阶段,为词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从而奠定了他在词史上的重要地位。 一、扩大了词的题材 (一)悼亡之词在传统的抒情诗所表达的个人情感中,最动人的是生离死别之情,以词写悼亡,是由苏轼首创。在东坡夫人王弗逝世十年之后,他写下了流 传千古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以凄厉的音响,不断变换节奏的 句式,恰当地表现心潮的激荡和抑郁不平的情怀,是中国词史上第一次把 悼亡题材引入词中,另一首《西江月》(玉骨那愁瘴雾)将咏梅与悼亡合 写,以花喻人,含蓄空灵,感情真挚,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二)农村之词与山水诗一样,描写农村风情、景物的田园诗也一直在中国诗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苏轼不仅注重内心世界的开拓,还注重外在世界的拓展。 苏轼之前的词作,所表现的生活场景很狭小,主要局限于封闭性的画楼绣 户、亭台院落。而描写农村人物,反映农村风情,以农村题材入词,于文 人词中则始于苏轼。 (三)言志之词宋朝几乎从立国起就一直受强悍的少数民族政权的威胁和侵扰,但宋朝皇帝却制定并推行了重文轻武,重内轻外的基本国策,这就造成了在宋朝士大夫阶层中普遍存在的怯弱苟安、及时行乐的厌战心理。因此,盛唐那种描写边塞的奇异风光、抒发自己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歌颂将士们奋勇杀敌的英雄主义精神的诗篇在北宋文坛中是极其少见的。 然而,在东坡集中已有了某些抒发自己在政治上的抱负以及感慨的词篇,例如:《江城子.密州出猎》,这实际上已经将词涉足于中国传统诗歌的最高境界--言志的境界了,为南宋词人言志词的繁盛奠定了基础。 开拓词之境域,丰富词之内容,苏轼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用自己的创作实践表明:词是" 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的,除了开创词的悼亡题材、农村题材、言志题材之外,他还在词中大量描绘了自己的日常交际、闲居读书以及射猎、游览等生活场景。为我们研究苏轼以及宋代社会的各个方面提供了参考依据。赠答词、送别词、田园词、爱情词、咏物词、咏史词、谐谑词等都蕴含于苏轼的词中。这样一来,苏轼不仅拓展了词的时空场景,扩大了词的表现功能,而且更有助于丰富词的情感内涵,从而提高了词的艺术品位,使词从 "小道"上升为一种与诗具有平等地位的抒情文体。 二、诗词一体、以诗为词的创作主张。 (一)诗词一体是苏轼对词的变革,基于他诗词一体的词学观念,突破了人们长久以来形成的"诗庄词媚" "诗尊词卑"的观念。他认为诗词同源、本属一体,词"为诗之苗裔";"新词,此古人之长短句诗也"。苏轼不仅将词与诗相提并论,而且认为词就是诗,只不过词与诗在外在形式上存在差别,但它们二者的艺术本质和表现功能应该是一致的。由于他从文体观念上将词的文学地位提高,使词与诗具有同等的地位,所以,这就为词向诗风靠拢,将诗的题材与风格引入词中、实现诗词的相互渗透与沟通,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以诗为词苏轼变革词风的主要手段就是"以诗为词",也就是将诗的表现手法移植到词中。主要体现在:以诗入词,运用题序和典故。

苏轼对词的贡献

苏轼对词的贡献 苏轼对词的贡献 一、“以诗为词”——突破诗尊词卑的词论 苏轼词的突出特点是“以诗为词”,他“以词的躯壳而赋予诗的神气”。 “以诗入词”是苏轼对词体解放的巨大贡献,在词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以诗为词”,简单说来,就是用写诗的方法写词,把诗的题材、形象、意境、创作方法尽情入词,使词“诗”化成为新的独立词体。“以诗为词”本来是陈师道对苏词的评论。陈氏以为“以诗为词”不是词的“本色”,其源固出于保守的词学观,但在客观上却准确地揭示了苏词这一手法开创性的特 色。 历来,人们对诗与词的区别,有所谓“诗庄词媚”的说法:诗言志,词寄情,诗为“正道”,词为“艳科”。换言之,词只是表现男女恋情、离愁别恨或充当歌舞宴席上娱宾工具的艺术形式而已,是不登大雅之堂的。久而久之,这种观点自晚唐五代的“花间派”词作流行以来,数百年间逐渐演化成一种程式化的专写艳情的绮靡陈腐的格套。此即所谓“艳科”词。到了北宋初年,词体便由于题材、内容的雷同和狭窄而走向了衰落。此时,苏轼毅然举起了“有为而作”的大旗,把诗文革新运动的精神推进到词的领域中去,“以诗为词”,从而打开了一个崭新的局面,“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苏轼对旧词体的改造并不是随心所欲的,他对诗词的关系有一个十分精辟而符合艺术规律的看法,即认为诗、词原是共源而分派,同工异曲的;词不过是“长短句诗”而已。苏轼从理论上提倡词在表现深厚的情感内容,要有高远的立意和阔大的境界。他的词学理想是推赏唐诗的气象和境界。苏轼用唐诗之审美标准以衡词,其用意自然是希望宋之小词能具有唐诗高华浑厚之美,正是他一贯的“以诗为词”观念的体现。 他还明确指出:“清诗绝俗,甚典而丽,搜研物情,刮发幽翳,微词宛转,盖诗之裔。”这就是说,词只是诗的“后裔”,词即是诗。在他看来,词之于诗,既是相对诗的不同文艺体裁,又是诗的产物,更是诗人不同创造形态的创造物。即词来源于诗,与诗同质异体。“以诗为词”是苏轼的词学本体论。在苏轼看来,词在本质上可以同诗一样,表现主体的情性襟袍,可以抒写人生之遭遇,反映社会的盛衰和历史的浮沉;可以像诗一样有山光水色般的清丽,又可以如唐诗般的高华悲怆,气象恢宏,可以有铁马金戈、鼓角齐鸣的壮观,更可以有天风海涛浩浩荡荡的气势。可见,苏轼“以诗为词”的理论,旨在呼应自己为词拓境千里的创作实践,为词注入强烈的主体生命意识,突出

诗人苏轼的文学成就介绍

诗人苏轼的文学成就介绍 诗人苏轼的文学成就介绍 苏轼生于宋仁宗景祐三年,是宋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和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诗人苏轼的文学成就介绍,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苏轼的成就 苏轼是我国北宋时期的一大大文豪,其在诗词歌赋和书画方面都具有非常杰出的成就,其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语辛弃疾并称“苏辛”,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为“欧苏”,另外在书画方面也具有非常的成就。苏轼被称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在文学方面的成就代表了北宋时期文学创作的最高水平。 首先说一下苏轼在文学上面的成就,苏轼的散文成就非常的高,流传到现在的作品也非常的多,这些作品都立意宏远、豪放不羁,继欧阳修之后成为了北宋文学的领军人物,在当时的作家中享有盛誉,一生之中与其交友并且受到他的指导的人非常多,著名的有“苏门四学士”。苏轼的诗词现在存世的大约有四千多首,这些诗词大气豪放、变化万端,具有浪漫主义的色彩,可以说代表了北宋时期诗词创作的最高峰,为宋代诗词的发展开辟了崭新的道路,很多诗词现在也非常的有名气,像《念奴娇—赤壁怀古》等都是传世的名篇。苏轼的词可以说冲破了单纯描写男女恋情的局限,具有非常广阔的社会内涵,创立了与婉约派截然不同的豪放派诗词,苏轼在文学上的成就在历史上也是首屈一指的。 再者苏轼在书画方面也颇有成就,苏轼擅长行书和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后世很多人都曾经学习苏轼的书法,可以说其书法对后世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苏轼的画作遒劲有力、画面简洁,充满着旺盛的生命力,画风洒脱、豪放,可以说是其心情的真实写照。 苏轼在文学和艺术上的成就在北宋时期都达到了最高水准,苏轼可以称得上是历史上少有的文学和艺术天才。

苏轼的文学成就知乎(最新)

苏轼在文、诗、词三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造诣,堪称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而且苏轼的创造性活动不局限于文学,他在书法、绘画等领域内的成就都很突出,对医药、烹饪、水利等技艺也有所贡献。苏轼典型地体现着宋代的文化精神。从文学史的范围来说,苏轼的意义主要有两点:第一,苏轼的人生态度成为后代文人景仰的范式:进退自如,宠辱不惊。由于苏轼把封建社会中士人的两种处世态度用同一种价值尺度予以整合,所以他能处变不惊,无往而不可。当然,这种范式更适用于士人遭受坎坷之时,它可以通向既坚持操守又全生养性的人生境界,这正是宋以后的历代士人所希望做到的。第二,苏轼的审美态度为后人提供了富有启迪意义的审美范式:以宽广的审美眼光,去拥抱大千世界,故凡物皆有可观,到处都能发现美的的存在。这种范式在题材内容和表现手法两方面为后人开辟了新的世界。所以,苏轼受到后代文人的普遍热爱,实为历史的必然。 同时,苏轼在文坛上享有巨大的声誉,他继承了欧阳修的精神,十分重视发现和培养文学人才。当时,就有许多青年作家众星拱月似的围绕在他周围。其中,成就较大的有黄庭坚、张耒、晁错之、秦观四人,合称“苏门四学士”。再加上陈师道和李廌,又合称“苏门六君子”。此外,还有李格非、李之仪、唐庚、张舜民、孔平仲、贺铸等人,也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他的影响。由于苏轼的成就包括各种文学样式,他本人的创作又没有固定不变的规范可循,所以,苏门的作家在创作上各具不同风格。譬如,黄庭坚、陈师道长于诗;而秦观长于词;李廌以古文名世;张、晁则诗文并擅。同时,他们的艺术风貌也各具个性,例如黄诗生新,陈诗朴拙,风格都不类苏诗,后来黄、陈还另外开宗立派。 苏轼的作品在当时就驰名遐迩,在辽国、高丽等地都广受欢迎。北宋末年,

苏轼文学上的成就

苏轼文学上的成就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坛上杰 出的文学家、文化名人。他是一位文学全才,涉猎广泛,不仅擅长诗词,并且在散文、骈文、书法、绘画等领域都有出色的表现。他的文 学成就丰富多样,深受后世文人的推崇和景仰。 苏轼以超凡的才华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开创了文学史上的一个新 的潮流。在诗词创作方面,他创作了大量的咏史怀古、山水田园、抒 发个人情感的作品,并且以豪放洒脱的笔调著称。苏轼的诗词充满了 生动、形象而且富于情感,让人如置身诗中,感受到他对自然景物和 人情世故的独特感悟。他的诗作多以自然风光与人生哲理为题材,以 真实而直接地表达人们对美与理想的向往。苏轼的词更是在宋代以其 独特的表达方式和深入人心的意境,成为了当时文坛的瑰宝。 苏轼的散文写作也是其文学成就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以骈文为主,以其典雅、洒脱的风格多次创作出杰出的佳作,其中最为著名的 包括《东坡乐府》、《赤壁赋》等。他的散文具有宏阔而深远的胸怀,通过对历史、人生的思考,传达出了他对社会、人道的关怀和思索, 充满哲理和人文主义的情怀。 苏轼的书法堪称一绝,他所创造的“苏体”成为了后世所倡导的 标准书法之一,对后世书法家有着深远的影响。他的书法兼收并蓄, 既有晋代人之豪迈、唐代人之秀雅,又兼宋代人之婉丽,形成了自己

独特的风格。他的书法作品以淡泊、洒脱为主,凭借着独特的笔墨和意境,传递出了一种洗尽铅华、超然物外的人生境界。 此外,苏轼还以其绘画方面的造诣而闻名。他尤其擅长山水画,他的画作形象生动,构图独特,墨色浓淡相间,给人以独特的观感和情感的冲击。苏轼的山水画注重捕捉自然风光的瞬间美感,追求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被后人誉为画坛的巅峰之作。 苏轼的文学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文学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情感触动了千百年来的人们,展现了人类的智慧和情感,对于后世文人的创作和审美乃至生活哲学都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他的艺术成就也被后世所继承和发扬,对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而言之,苏轼以其卓越的文学成就,成为了中国文化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他的诗词、散文、书法和绘画无不流淌着他独特的情感和智慧,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灵。他在文学上的杰出成就不仅为后世文人提供了思想和创作的启迪,更为我们普通人提供了欣赏和品味美的艺术享受。

苏轼的诗词的成就

苏轼的诗词的成就 苏轼的一生,几度沉浮,坎坷不平,但是这不妨碍他潇洒达观,创作出大量非常优秀的作品。下面店铺带来的是有关苏轼的诗词的成就,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通过写景和咏物来传递正能量 在许多情况下,词者的情感都不是直接披露的,而是借助外物来加以表达抒发的。写景和咏物自然成了表达情感的一个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段。 在苏轼前期作品中,尤以杭州为代表,苏轼留下了不少描绘山水景物的作品,如“湖山信是东南美”“墙头红杏暗如倾”“槛内群芳芽未吐”(《浪淘沙昨日出东城》),如“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江城子湖上与张先同赋,听闻弹筝》),如“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等等。在这些山水景物描写的词作中,有的是对春情的试探,有的是对美景的观赏,有的是对清景的流连,有的是对自然的沉醉…… 这时的景物描写与词人的情感相照应,是平静的,开朗的。但是,从此中后人也可读出词者的些许寂寞,些许的`郁郁不得志。因为,此时的苏轼,是因与王安石的政见不合而离开朝廷的。故而在杭州,此处的山水美景不仅是他赏心悦目的对象,更是他抒发一己情感的对象,这些山水美景是他心目中的知音,情感的依托。所以,当别离杭州时,是“别来相忆,知是何人?有湖中月,江边柳,陇头云”(《行香子丹阳寄述古》)的深情忆念,是“幽花香涧谷”“寒藻舞沦漪”(《临江仙风水洞作》)的执着探寻。 而当苏轼被贬黄州、惠州时,因其在政治上所受的打击更进一步,所以,此时的他少了一份早时的洒脱与疏狂,多了一份寂寞与哲思,这些,在他的词作中有了明显的反映。“雪堂西畔暗泉鸣。北山倾,小溪横。南望亭丘,孤秀耸曾城”(《江城子梦中了了醉中醒》),“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念奴娇中秋》),“三分春色一分愁。雨翻榆荚阵,风转柳花隆保读俳仙惠州改前韵》)等等。

苏轼的文学成就

苏轼的文学成就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篱,又号苏蜀山人,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诗人,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一、诗词创作方面的成就 苏轼是中国古代诗词史上的巨匠之一,他的诗词作品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他的诗歌擅长咏史、悲愤、写景,而他的词则有轻松、活泼、婉约等特点。苏轼创作的诗歌与词牵涉广泛,文学风格独特,强调情感表现,使人有深刻体验。他著名的诗歌作品有《江城子》、《赤壁怀古》、《定风波》等,其中《江城子》与《赤壁怀古》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最优秀的两篇叙事诗,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苏轼还是词人,他的代表作品有《蝶恋花》、《浪淘沙》、《南乡子》等,被誉为中国古典词的经典之作。 二、散文创作方面的成就 苏轼的散文作品受到了梅花鹿苑派的影响,并注重对生活的描写。他的散文作品中注重表现品性和批判社会的倾向。同时,他对历史和文化的探究也很有特点,使他的散文作品充满了思想深度和文学价值。苏轼的代表作有《东坡乡稿》、《临安春雨初霁》、《黄州寒食》等。《东坡乡稿》集合了苏轼从古代的神话传说到日常的琐事的千姿百态,体现了他的写作风格和人文情怀;《临安春雨初霁》则以自然景观为背景,刻画

了人的心理状态,表现出苏轼对人性深刻的洞察力;《黄州寒食》则是一篇借“寒食”这个节日表达寂寞、惆怅的散文,充满 深刻的感慨和追寻。 三、史学理论方面的成就 苏轼是中国古代文化和史学研究中的重要人物,他主持编纂的《新旧唐书》是中国古代史学史上的重要著作之一。苏轼对中国封建王朝的历史和文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对中国文化和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对《资治通鉴》等史学名著的编辑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多种理论。苏轼的《资治通鉴说略》、《吕氏春秋钞记》等也是中国古代史学研究的重要著作。 四、书法和绘画方面的成就 苏轼还是一位著名的书法家和画家,他的书法以狂草和行书著称,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苏轼的书法师法自然,强调个性、情感、气韵,深刻表现出他的刚健豪放、潇洒自然的风格。他用笔豪放、自由,气韵生动,笔力雄健,自成一格。苏轼的绘画风格也很独特,倾向于写意、抒情,注重气韵和境界。 总之,苏轼的文学成就是伟大的,他运用诗、词、文、书、画的多种媒介,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对中国文化、文学和史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苏轼的文学创作具有极高的价值和影响力,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一。

苏轼的诗词成就

苏轼的诗词成就 苏轼的诗词成就 导语:苏轼的诗现存约两千七百余首,其诗内容广阔,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笔力纵横,穷极变幻,具有浪漫主义色彩,为宋诗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以下是店铺为大家分享的苏轼的诗词成就,欢迎借鉴! 苏轼对文艺创作,倾注了毕生精力。他重视文学的社会功能,反对“贵华而贱实”,强调作者要有充实的感受。他认为为文应“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答谢民师书》),要敢于革新独创,“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书吴道子画后》)。苏轼重视文艺创作技巧的探讨,他用“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进一步“了然于口与手”来解释“辞达”(《答谢民师书》),已经触及了文艺创作的特殊规律。他的创作实践体现了他的文艺观。苏轼是有多方面创作才能的大家,在诗、词、散文等方面取得了独到的成就。 苏轼今存诗2700多首,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多采。同情人民、关心生产是苏诗的一个突出内容。但更多地方则针砭了新法的流弊。部分关怀生产的诗歌,如《次韵章传道喜》、《答吕梁仲屯田》、《石炭》、《秧马歌》、《游博罗香积寺》等,表现了人民的痛苦,针砭了时弊,情真语挚,朴实无华,对前人很少涉及的社会题材,多所开发,取材广泛,命意新颖。苏轼的写景诗和理趣诗,艺术价值最高,最为脍炙人口。《游金山寺》、《望海楼晚景》、《望湖楼醉书》、《饮湖上初晴后雨》等诗,描绘了长江夜色、江南晴雨、西湖胜景;《登常山绝顶广丽亭》、《百步洪》、《登州海市》等诗,则逼真地描绘了江北的地方风物和名胜。苏轼不但善于观察和捕捉各地景物的不同特点,而且以欣喜悦的感情描绘了农村环境的清新朴厚。在岭南所写的农村景物诗,体现出作者同惠州百姓和黎族人民融洽的关系。苏轼善于从日常生活和普通自然小景中悟出新意妙理,发人所未发,写成引人深思的理趣诗。如《题西林壁》、《琴诗》、《泗州

苏轼词作的各种成就

苏轼词作的各种成就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政治家、艺术家。苏轼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巨擘,他的诗词作品以及他的思想观点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下是苏轼词作的各种成就: 一、艺术成就 1. 反古传统:苏轼在词作中常常运用古人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注重句式的变化和措词的巧妙运用,使得他的词作既具有古人的遗风又有自己的创造。 2. 语言表现:苏轼的词作语言优美流畅,运用大量的形象化的词语来表达感情和景物,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3. 情感表达:苏轼的词作以写景抒怀为主题,情感真挚,表达的情感充满激情和感伤,给人以读后久久难以忘怀的感受。 4. 音乐性:苏轼的词作多采用曲调相对自由的七言绝句形式,与曲调相结合,增加了词作的音乐性,读之如歌,听之如曲。 二、思想成就 1. 悲观主义思想:苏轼的词作中常常表达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人生的悲观态度,他认为人生充满苦难和无奈,揭示了人性的弱点和矛盾。 2. 自然观念:苏轼提倡“山水田园诗”,尊崇自然,赞美大自然的壮丽和悠远,表达了他热爱自然的情感。 3. 温和而开明的政治观念:苏轼主张官员要为民众谋福利,反对残暴和专制,他提出官员应直面问题,与民众共同解决困难,为社会带来福祉。 三、文化影响 1. 词坛巨擘:苏轼的词作风格独特,对后世的词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被誉为“词坛巨擘”,开创了北宋词的新风尚。 2. 散文大家:苏轼的散文作品非常丰富,他以散文表达政治观点和人生感悟,将散文提升到了新的高度,被誉为“散文大家”。 3. 政治改革者:苏轼以其开明而务实的政治观念闻名,他批评了当时的官僚制度和社会不公,主张惠民政策,致力于政治改革,对后世政治家产生了深远影响。

历史人物苏东坡主要成就简介

历史人物苏东坡主要成就简介 苏轼在词的创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就一种文体自身的发展而言,苏词的历史性贡献又超过了苏文和苏诗。苏轼继柳永之后,对词体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最终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 苏轼对词的变革,基于他诗词一体的词学观念和“自成一家”的创作主张。 自晚唐五代以来,词一直被视为“小道”。虽然柳永一生专力写词,推进了词体的发展,但他未能提高词的文学地位。这个任务有待于苏轼来完成。苏轼首先在理论上破除了诗尊词卑的观念。他认为诗词同源,本属一体,词“为诗之苗裔”,诗与词虽有外在形式上的差别,但它们的艺术本质和表现功能应是一致的。因此他常常将诗与词相提并论,由于他从文体观念词提高到与诗同等的地位,这就为词向诗风靠拢、实现词与诗的相互沟通渗透提供了理论依据。 为了使词的美学品位真正能与诗并驾齐驱,苏轼还提出了词须“自是一家”的创作主张。此处的“自是一家”之说,是针对不同于柳永词的“风味”而提出的,其内涵包括:追求壮美的风格和阔大的意境,词品应与人品相一致,作词应像写诗一样,抒发自我的真实性情和独特的人生感受。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其文如其为人”《答张文潜县丞书》,在词的创作上自成一家。苏轼一向以文章气节并重,在文学上则反对步人后尘,因而他不满意秦观“学柳七作词”而缺乏“气格”。 扩大词的表现功能,开拓词境,是苏轼改革词体的主要方向。他将传统的表现女性化的柔情之词为扩展为表现男性化的豪情之词,将传统上只表现爱情之词扩展为表现性情之词,使词像诗一样可以充分表现作者的性情怀抱和人格个性。苏轼让充满进取精神、胸怀远大理想、富有激情和生命力的仁人志士昂首走入词世界,改变了词作原有的柔软情调,开启了南宋辛派词人的先河。 与苏诗一样,苏词中也常常表现对人生的思考。这种对人生命运的理性思考,增强了词境的哲理意蕴。苏轼虽然深切地感到人生如梦,但并未因此而否定人生,而是力求自我超脱,始终保持着顽强乐观的信念和超然自适的人生态度。 苏词比较完整地表现出作者由积极转而矛盾苦闷,力求超脱自适而不断追求的心路历程和他疏狂浪漫、多情善思的个性气质。继柳永、欧阳修之后,苏轼进一步使词作中的抒情人物形象与创作主体由分离走向同一。 苏词既向内心的世界开拓,也朝外在的世界拓展。晚唐五代文人词所表现的生活场景很狭小,主要局限于封闭性的画楼绣户、亭台院落之中。入宋以后,柳永开始将词境延利到都邑市井和千里关河、苇村山驿等自然空间,张先则向日常官场生活环境靠近。苏轼不仅在词中大力描绘了作者日常交际、闲居读书及躬耕、射猎、游览等生活场景,而且进一步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

苏轼的主要成就

苏轼的主要成就 文学 苏轼的文学观点和欧阳修一脉相承,但更强调文学的独创性、表现力和艺术价值。他的文学思想强调“有为而作”,崇尚自然,摆脱束缚,“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他认为作文应达到“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答谢民师推官书》)的艺术境界。苏轼散文著述宏富,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三家并称。文章风格平易流畅,豪放自如。 释德洪《跋东坡(左忄(xīn)右允)池录》说:“其文涣然如水之质,漫衍浩荡,则其波亦自然成文。”苏轼与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是继欧阳修之后主持北宋文坛的领袖人物,在当时的作家中间享有巨大的声誉,一时与之交游或接受他的指导者甚多,北宋文学家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和张耒都曾得到他的培养、奖掖和荐拔,故称苏门四学士。苏门四学士和陈师道、李廌六人并称苏门六君子。 其《题柳子厚诗》云:“诗须要有为而作好奇务新,乃诗之病。”其《答乔舍人启》亦云:““文章以华采为末,而以体用为本”主张诗要有为,以“体用”为文之根本。在《答王庠书》中又说:“儒者之病,多空文而少实用。” 其诗《送李公恕赴阙》说自已的诗文是“杂以嘲讽究诗骚”。《宋史》也说他作诗是“以诗托讽,庶几有补于国”,这都说明他是在有意继承风、骚的讽喻传统。 他在《答毛滂书》中也说:“文章如金玉,各有定价,先后进相汲引,因其言以信于世,则有之矣。至其品目高下,盖付之众口,决非一夫所能抑扬。” 诗词 苏轼的诗现存约两千七百余首,其诗内容广阔,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笔力纵横,穷极变幻,具有浪漫主义色彩,为宋诗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叶燮(字星期)《原诗》说:“苏轼之诗,其境界皆开辟古今之所未有,天地万物,嬉笑怒骂,无不鼓舞于笔端。”赵翼《瓯北诗话》说:“以文为诗,自昌黎始,至东坡益大放厥词,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尤其不可及者,天生健笔一枝,爽如哀梨,快为并剪,有必达之隐,无难显之情,此所以继李、杜后为一大家也,而其不如李、杜处亦在此。”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少数诗篇也能反映民间疾苦,指责统治者的奢侈骄纵。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传诵甚广。诗文有《东坡七集》等。苏轼的词现存三百四十多首,冲破了专写男女恋情和离愁别绪的狭窄题

谈苏轼诗词的主要成就

谈苏轼诗词的主要成就 苏轼的诗现存约两千七百余首,其诗内容广阔,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笔力纵横,穷极变幻,具有浪漫主义色彩,为宋诗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叶燮(字星期)《原诗》说:“苏轼之诗,其境界皆开辟古今之所未有,天地万物,嬉笑怒骂,无不鼓舞于笔端。”赵翼《瓯北诗话》说:“以文为诗,自昌黎始,至东坡益大放厥词,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尤其不可及者,天生健笔一枝,爽如哀梨,快为并剪,有必达之隐,无难显之情,此所以继李、杜后为一大家也,而其不如李、杜处亦在此。”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少数诗篇也能反映民间疾苦,指责统治者的奢侈骄纵。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传诵甚广。诗文有《东坡七集》等。苏轼的词现存三百四十多首,冲破了专写男女恋情和离愁别绪的狭窄题材,具有广阔的社会内容。苏轼在我国词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他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精神,扩大到词的领域,扫除了晚唐五代以来的传统词风,开创了与婉约派并立的豪放派,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冲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对词的革新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名作有《念奴娇》、《水调歌头》等,开豪放词派的先河,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刘辰翁在《辛稼轩词序》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天地奇观。” 首先,在题材上,前期的作品主要反映了苏轼的“具体的政治忧患”,而后期作品则将侧重点放在了“宽广的人生忧患”,嫉恶如仇,

遇有邪恶,则“如蝇在台,吐之乃已”。其行云流水之作引发了乌台诗案。黄州贬谪生活,使他“讽刺的苛酷,笔锋的尖锐,以及紧张与愤怒,全已消失,代之而出现的,则是一种光辉温暖、亲切宽和的识谐.醇甜而成熟,透彻而深入。” 其次,在文化上,前期尚儒而后期尚道尚佛。 前期,他有儒家所提倡的社会责任,他深切关注百姓疾苦;后期,尤其是两次遭贬之后,他则更加崇尚道家文化并回归到佛教中来,企图在宗教上得到解脱。他深受佛家的“平常心是道”的启发,在黄州惠州儋州等地过上了真正的农人的生活,并乐在其中。 第三,在风格上,前期的作品大气磅礴、豪放奔腾如洪水破堤一泻千里;而后期的作品则空灵隽永、朴质清淡,如深柳白梨花香远益清。 就词作而言,纵观苏轼的三百余首词作,真正属于豪放风格的作品却为数不多,据朱靖华先生的统计类似的作品占苏轼全部词作的十分之一左右,大多集中在密州徐州,是那个时期创作的主流。这些作品虽然在数量上并不占优势,却着实反映了那段时期苏轼积极仕进的心态。而后期的一些作品就既有地方人情的风貌,也有娱宾遣兴,秀丽妩媚的姿采。诸如咏物言情、记游写景、怀古感旧、酬赠留别,田园风光、谈禅说理,几乎无所不包,绚烂多姿。而这一部分占了苏轼全词的十之八九左右,其间大有庄子化蝶、物我皆忘之味。至此,他把所有的对现实的对政治的不满、歇斯底里的狂吼、针尖麦芒的批判全部驱逐了。其题材渐广,其风格渐趋平淡致远。

苏轼词的艺术成就

苏轼的词 一.成就。 (一)继柳永之后,对词体进行了全面改革,最终突破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 (二)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独立的抒情诗体,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 二.苏对词的变革,基于诗词一体的词学观和“自成一家”的创作主张。(一)诗词一体的词学观。 1.晚唐五代来,词被视为“小道”。文人以游戏态度填词,认为词“方之曲艺,犹不逮焉”(胡寅《酒边集序》);柳永虽专力写词,推进词体发展,但未能提高词的地位。 2.苏轼首先在理论上破除诗尊词卑观念。 (1)诗词同源,本属一体,词“为诗之苗裔”,诗词外在形式上虽有差别,但艺术本质和表现功能应一致。因此常将诗词相提并论。 (2)为词向诗风靠拢、实现词诗的相互沟通渗透提供理论依据。 3.为使词的美学品位能与诗齐,提出词须“自是一家” 的创作主张。(1)语出《与鲜于子骏》,针对不同于柳永词的“风味”而提出。 (2)内涵:追求壮美的风格和阔大的意境;词品应与人品相一致;作词应像写诗一样,抒发真实性情和人生感受。 三.扩大表现功能、开拓词境,是苏轼改革词体主要方向。 (一)将传统表现女性化的柔情之词扩展为表现男性化的豪情之词,将爱情之词扩展为性情之词,使词可以充分表现性情怀抱和人格个性。

如《沁园春•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江城子•密州出猎》(继范《渔家傲》后进一步改变了以红粉佳人、绮筳公子为主要抒情主人公的词坛格局,改变词原有柔软情调,启南宋辛派词人先河。 (二)表现人生思考,增强哲理意蕴。 1.人生短暂,命运易变,命运难以把握。“人生如梦”(《念奴娇•赤壁怀古》)、“世事一场大梦”(《西江月》)。 2.但未否定人生,力求自我超脱,始终保持乐观信念和超然自适的人生态度,如《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3.较完整地表现由积极转而矛盾苦闷,力求超脱、不断追求的心路历程和疏狂浪漫、多情善思的个性气质;继柳永、欧阳修后,苏词抒情人物与创作主体进一步同一。 (三)朝外在世界拓展。晚唐五代文人词生活场景主要局限于封闭性的画楼绣户、亭台院落中→宋柳永始将词境扩展到都邑市井、千里关河、苇村山驿等自然空间;张先则向日常官场生活靠近→苏词大力描绘日常交际、闲居读书及躬耕、射猎、游览等生活场景,还进一步展现了大自然壮丽景色。 1.具奔走流动气势的,如“江汉西来,高楼下,葡萄深碧。犹自带、岷峨雪浪,锦江春色”(《满江红》); 2.清新秀美的,如“山雨潇潇过,溪桥浏浏清。小园幽榭枕蘋汀。门外月华如水,彩舟横。”(《行香子•湖州作》) 3.把对自然山水观照与对历史人生反思结合,在自然美中融注入历史感和人生感慨,如《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的主要成就

苏轼的主要成就 苏轼的主要成就 苏轼,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下面是分享的苏轼的主要成就,欢迎大家阅读! 文学 苏轼的文学观点和欧阳修一脉相承,但更强调文学的独创性、表现力和艺术价值。他的文学思想强调“有为而作〞,崇尚自然,摆脱束缚,“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他认为作文应达到“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只。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答谢民师推官书》)的艺术境界。苏轼散文著述宏富,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三家并称。文章风格平易流畅,豪放自如。 释德洪《跋东坡(左忄(xīn)右允)池录》说:“其文涣然如水之质,漫衍浩荡,则其波亦自然成文。〞苏轼与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是继欧阳修之后主持北宋文坛的领袖人物,在当时的作家中间享有庞大的声誉,一时与之交游或接受他的指导者甚多,北宋文学家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和张耒都曾得到他的培养、奖掖和荐拔,故称苏门四学士。苏门四学士和陈师道、李廌六人并称苏门六君子。 其《题柳子厚诗》云:“诗须要有为而作……好奇务新,乃诗之病。〞其《答乔舍人启》亦云:““文章以华采为末,

而以体用为本〞主张诗要有为,以“体用〞为文之根本。在《答王庠书》中又说:“儒者之病,多空文而少有用。〞其诗《送李公恕赴阙》说自已的诗文是“杂以嘲讽究诗骚〞。《宋史》也说他作诗是“以诗托讽,庶几有补于国〞,这都说明他是在有意继承风、骚的讽喻传统。 他在《答毛滂书》中也说:“文章如金玉,各有定价,先后进相汲引,因其言以信于世,则有之矣。至其品目高下,盖付之众口,决非一夫所能抑扬。〞 诗词 苏轼的诗现存约两千七百余首,其诗内容广阔,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笔力纵横,穷极变幻,具有浪漫主义色彩,为宋诗发展开拓了新的道路。叶燮(字星期)《原诗》说:“苏轼之诗,其境界皆开拓古今之所未有,天地万物,嬉笑怒骂,无不鼓舞于笔端。〞赵翼《瓯北诗话》说:“以文为诗,自昌黎始,至东坡益大放厥词,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尤其不可及者,天生健笔一枝,爽如哀梨,快为并剪,有必达之隐,无难显之情,此所以继李、杜后为一大家也,而其不如李、杜处亦在此。〞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少数诗篇也能反映民间疾苦,指责统治者的奢侈骄纵。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传诵甚广。诗文有《东坡七集》等。苏轼的词现存三百四十多首,冲破了专

北宋苏轼诗词的艺术成就

北宋苏轼诗词的艺术成就 (实用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计划、总结报告、策划方案、规章制度、祝福语、诗歌美文、名言大全、教育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summary reports, planning schem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blessings, poems and essays, famous quotes, educational materials, composition essays, other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

苏轼词作的各种成就

1.0前言 “词”是一种诗歌,由近体诗和民间歌谣发展而成,句子长短不齐,依照固定的歌词而写成,可以配乐歌唱,有小令和慢词两种,一般分为上下两阕。所谓“词”就是歌词的意思,实际上它就是古代的一种流行歌曲的歌词。 词在唐朝产生,在宋朝最兴盛。 词在中国的兴起,与唐宋社会经济的发达和诗歌的繁荣有着密切的关系。商品经济发展和城市兴盛,为适合市井需要的各种艺术的萌生和成长提供了温床。在唐末五代时,尽管社会动荡,词依旧得到统治阶层的喜好,因此得以继续发展。 词兴于唐,经五代而至宋,因许多天才作家的努力创作,发扬光大,造成了光辉灿烂的成绩。遂使宋朝成为中国史上的黄金时代。词在宋代普遍流行,上至宫廷,下至乡村,它不但是君王贵族的娱乐品、文士诗人的艺术品、民间的乐府歌谣,而且也是伶工伎女的谋生工具。 词在北宋能如此繁盛,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莫过于是受到君王的提倡。 宋代的君主贵族爱好当时这种最流行的新体,竞驱风尚;或能妙解音律,自制新篇;或是提倡奖励,提拔词人,自然是上下从风,作者日众,助长了宋词普遍发展的盛况。 此外,词的产生,本与音乐发生密切的联系。它是一种合乐可歌的曲辞。 柳永、周邦彦、苏轼等人的词,大部分都是合乎音律的。由于宋词的音乐实用功能大,所以助长其在民间的迅速流行。有所谓,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可见柳永的词在民间歌唱的普遍。由于这种情形,一般人民也就得到作词的教育与训练。在宋人笔记里,时常记载着某某歌女所作的词,都是由这种环境训练出来的。由此可见,宋词的兴盛并不是偶然的。 词到了宋代已成行一种相当流行的文体。宋代不仅达官贵人,风流才子,士大夫喜欢写词,就是娼妓之作,也颇有一些。宋代词人约有二百几十家左右,词作的数量也是很可观的。

苏轼对词的贡献

苏轼对词的贡献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苏轼对词的贡献 苏轼对词的贡献 苏轼是豪放派的开创人。苏轼完全成就了一派豪放天然、飘逸豁达的词风,对人生的富泰穷通充满谅解,表现出一种“成固欣然,败亦同样有所作 为”的胸怀。这应当是人生境界的一个新的拓展,表现了人类智慧大大前进 了一步。苏轼对词进行了多方面的革新,建立了“新天下耳目”的豪放派,取代了传统婉约词派的统治地位,成为北宋词坛豪放派的开创者。苏轼在中国 词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他对词的发展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破除了诗尊词卑的观念,建立了宋词的历史地位 词最初在民间产生,内容原是很广阔的,它与诗的不同主要在于配合音乐,能够歌唱。但后来文人词的大量发展,却把描写爱情或色情作为词的专业,自晚唐五代以来,词被称为“小道”、“艳科”,在人们心目中比诗“体卑”。词要继续发展,就必须扩大内容,开拓题材,打破诗词的界限。苏轼认为诗词 同源,本属一体,词“为诗之苗裔” 苏轼以创作诗的态度来作词,使人发现了词这种文学形式的内在潜力。它除了适应音乐曲调,更重要的是可以从自身 的格式变化,发展成为一种独立抒情诗体,这样,苏词的抒情言志突破了“诗 尊词卑”、“诗庄词媚”的传统观念,确立了词的独立抒情诗体的地位。如: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遗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 这是苏轼最早的一首豪放词。词中写出猎盛况,有声有色,使人如临其境,一扫过去那种语娇声颤,柔婉妩媚的普遍倾向,词的下片气慨尤为豪迈:“鬓 微霜,又何妨!”“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现了苏轼的自负与豪情。诗与词虽有外在形式上的差别,他打破诗词有别的人为界限,促使词成为真正独立的抒情诗作,从而提高了词的艺术品位,把词堂堂正正地引入文学殿堂,使词从“小道”上升到与汉赋、唐诗、元曲的同等地位,使宋词在中国历史文学的长河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 珠。 二、夯实了词的内容,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 苏轼扩大了词反映社会生活的功能,苏轼不仅用词写爱情、离别、旅况 等传统题材,而且还用词抒写报国壮志、农村生活、贬居生涯等,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任何一种文学形式,它只有植根于社会生活的沃土,才能生长成为枝繁叶茂的大树。在以“花间派”为代表的传统词作开始衰落之际,苏轼登 上了词坛。词的创作这才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在题材内容上,苏轼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