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华师大版】高中历史6本书整理

【华师大版】高中历史6本书整理

第一分册

第1课古代两河流域

地理位置:两河流域是指亚洲西部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流经的区域,东西两面分别与伊朗高原和阿拉伯大沙漠相邻,北接小亚细亚山地,南邻波斯湾,基本上位于今天的伊拉克共和国境内。古希腊人称之为“美索不达米亚”,意为“两河之间的地方”。

楔形文字:又被称为“钉头文字”,因其书写笔画的形状酷似木楔或钉子而得名,是迄今为止被发现的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古代两河流域最主要的文化成就。

《汉穆拉比法典》:目的:1)是为了更有效的规范王国的社会秩序;2)进一步巩固王国的统治;3)全面维护统治集团的根本利益。

历史价值:1)集古代两河流域各国原有法律之大成;2)是目前已知的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3)比较清楚地展示了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状况,是了解和研究古巴比伦王国历史的第一手文献。

第2课古代埃及

地理位置:古代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其地理范围与今天的阿拉伯埃及共和国大致相当。尼罗河自南而北流经埃及全境,形成狭长的尼罗河下游河谷地带,其北端为低平的尼罗河三角洲。

高度集权的法老专制统治:古代埃及国家实行高度集权的专制统治。法老是拥有绝对权威的专制君主。

最负盛名的金字塔名称:胡夫金字塔、哈夫拉金字塔和门卡乌拉金字塔

金字塔的象征意义:1)是古代埃及法老专制权力的象征;2)是古代埃及人来世信仰的具体体现;3)是古代埃及人卓越的创造性智慧的结晶;4)也是古代埃及社会经济和建筑技术发展的一项具体成就。

象形文字:古代埃及人早在公元前3500年以前就发明了象形文字。

第3课古代印度

古代印度四大种姓: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种姓制度的特征:四大种姓在理论上皆为职业世袭、内部联姻和排斥外人的社会集团,各自的法律地位、社会权利和宗教生活均不相同。种姓制度造成印度社会阶层的隔离,阻碍了社会成员的流动,对印度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佛教的创始人:悉达多

佛教是世界性宗教:公元前3世纪,印度佛教臻于鼎盛,开始向域外,主要是东亚和东南亚传播,逐渐发展成世界性宗教。

佛教创立和传播的时代背景:1)公元前6世纪。北印度列国纷争,政局动荡,社会关系急剧变化;2)随着刹帝利和吠舍大商人的社会经济地位明显上升,他们对婆罗门的宗教和种

姓特权日益不满,各种新教派、新学说广为流传,佛教是其中影响最大者之一;3)早期佛教倡导宗教领域内的“众生平等”,因此获得广泛的社会支持,传播迅速。

第4课美洲印第安文明

印第安文明杰出代表的名称:中美洲的玛雅文化、阿兹特克文化和南美洲的印加文化

玛雅人对人类生活的贡献:玛雅文化有“美洲的希腊”之称。玛雅人在农业、自然科学、建筑以及艺术等诸多方面为后世流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玛雅人长于农耕,用金石工具,从野生植物中培育了包括玉米、马铃薯、西红柿、可可、烟草在内的40多种农作物,后来都陆续传播到世界各地,极大地丰富和改善了人类的生活;制订了精确的太阳历;发明和使用了“0”的概念。

第6课古代希腊城邦制度

地理位置:古代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也是世界古代文明的中心之一。它的地域范围比今天希腊共和国的版图大一些:除了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和爱奥尼亚群岛之外,还包括小亚细亚半岛西部沿海地带。

古代希腊城邦制度的特征:古代希腊城邦一般是以一座城市为中心、连带周边乡村地区而形成的独立国家,以小国寡民为基本特征。

“古典时代”: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上半叶,是古代希腊历史上的“古典时代”。这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高度发展的繁荣时期,也是古代希腊城邦制度的全盛时期。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发展、全盛的简况: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以全体公民的直接参与为核心。1)是在广大平民与氏族贵族长达100多年的斗争过程中逐步形成和确立起来的,是平民在斗争中逐渐战胜氏族贵族的结果。2)公元前594年的“梭伦改革”首开雅典民主政治之先河,3)公元前508年的“克利斯提尼改革”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的最终确立。4)全盛时期是公元前443年至公元前429年,伯里克利连续当选为雅典十将军委员会的首席将军,开创了雅典历史上的“伯里克利时代”。

雅典民主政治的历史影响及其时代局限性:历史影响:1)是古代希腊城邦社会中先进的政治制度;2)有利于调动城邦公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3)有利于推动社会经济和文化的进步。时代局限性:1)它毕竟只是城邦公民内部的民主;2)只有成年男性公民才真正享有民主权利,妇女、外邦人和奴隶则都被排斥在外。

第7课希腊古典文化

《荷马史诗》:《荷马史诗》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古希腊建筑艺术的基本特点和典型代表:以大理石为基本材料,以方顶柱廊式结构造型为基本特点。典型代表:雅典卫城的帕特农神庙是古希腊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

希罗多德及《历史》:希罗多德有“史学之父”的美誉,著有《历史》一书。

第8课古代罗马政治制度

罗马共和国的开始:公元前509年,罗马废除了“王政”,改行共和制度,开始了近500年的罗马共和国时期。

平民与贵族斗争及其结果:从罗马共和国建立初期开始,罗马平民为了争取充分的政治权利,与氏族贵族进行了长期的斗争。结果,平民相继获得了担任各种公职的权力,罗马共和国的社会基础逐渐扩大,贵族特权逐步被废止,贵族寡头政治走向衰落。

罗马帝国:公元前27年,屋大维被元老院授予“奥古斯都”称号,罗马历史也以此为标志进入了帝国时代。

罗马成为地跨欧、亚、非的环地中海大帝国:到公元2世纪初,罗马的统治疆域达到了最大规模:东迄幼发拉底河、西抵不列颠、北达多瑙河、南至北非,形成一个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环地中海大帝国。

罗马帝国分裂:公元395年,在危机的冲击下罗马帝国分裂成两大部分:以君士坦丁堡为都城的“东罗马帝国”和以罗马为都城的“西罗马帝国”。

西罗马帝国灭亡: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的末代皇帝被废黜。这一事件是西罗马帝国灭亡的标志,也是欧洲古代历史终结的标志。

第9课罗马法体系

“十二铜表法”: 公元前451年至450年,在平民的强烈要求下,罗马共和国政府先后制定了12个法表,并将全部条文刻于12个铜牌之上,公布于罗马广场,因而被称为“十二铜表法”。它是古代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它从法律条文的思路和格式上为后来罗马公民法奠定了基础,成为罗马法体系的渊源。

“公民法”和“万民法”的概念:仅适用于罗马公民内部,只有公民才能享有法律的保障何所赋予的权力,统称为“公民法”。一种适用于境内各民族的共同法律,因而被统称为“万民法”。

“公民法”与“万民法”逐渐统一:公元212年,卡拉卡拉皇帝颁布敕令授予帝国全体自由民以公民权。

古代罗马法体系的历史价值和局限性:1)是古代最完备的法律体系;2)体现了罗马人崇尚法治的精神和追求法律地位平等的决心;3)以其丰富的内容和比较完备的形式对后来欧洲各国的法律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4)所体现的古代罗马人的法治精神和法律意识为后人树立了榜样;局限性:在于将奴隶排斥在法律对象之外,不具有任何权利。

第10课伊斯兰教和阿拉伯帝国

伊斯兰教产生的时间、地点和创始人:公元7世纪前后,穆罕默德在西亚的阿拉伯半岛创建了伊斯兰教。

阿拉伯成为横跨亚、非、欧的军事大帝国:公元8世纪中叶,阿拉伯成为一个横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封建军事大帝国,版图西起大西洋、东抵印度河流域、北临锡尔河、南及尼罗河流域。

伊斯兰教成为世界性宗教:伊斯兰教的创立为阿拉伯国家的建立和扩张奠定了基础,阿拉伯国家的扩张使伊斯兰教迅速传播,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阿拉伯帝国的覆亡:1258年,蒙古骑兵攻陷巴格达,阿拉伯帝国终告覆亡。

第11课奥斯曼帝国

攻占君士坦丁堡:1453年4月,穆罕默德二世亲率大军围攻君士坦丁堡。5月末,奥斯曼军队攻陷君士坦丁堡。1457年,奥斯曼人迁都君士坦丁堡,后将其改名为伊斯坦布尔。

奥斯曼帝国成为横跨亚、非、欧的军事封建大帝国的时间:16世纪

奥斯曼帝国控制亚欧商路:奥斯曼帝国占领地中海东部沿岸地区和君士坦丁堡以后,控制了亚欧商路,破坏了地中海区域原来的商业秩序和环境,迫使欧洲商人另行寻找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第12课封建制度

西欧封建制产生和基本确立的时间:西欧封建制度大体产生于6世纪下半叶,后逐渐发展,11世纪前后基本确立。

“采邑改革”及影响:8世纪上半叶,法兰克王国宫相查理?马特改革土地分配制度,变无条件赏赐为有条件分封。史称“采邑改革”。

“采邑改革”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发展;加速了自由农民的农奴化进程。在采邑制度下,国王实际权力有限,王国陷于分裂割据状态。

等级君主制的初步形成:1265年召开的英国议会和1302年举行的法国三级会议,标志着英、法两国等级君主制的初步形成。

等级君主制形成的背景、内涵、特征及其影响:1)背景:12世纪以后,随着城市的复兴和商品经济的活跃,英、法等国王权呈加强之势。以国王为代表的中央集权势力和新兴的市民阶层在共同的利益驱使下,力图携手打破封建割据局面。自13世纪下半叶起,英、法相继出现了新的权力机构——等级代表会议,与会者大多为教会贵族、世俗贵族和城市市民,等级君主制随之登上历史舞台。2)内涵:等级君主制是王权借助等级代表会议实施统治的一种政权形式。3)特征:贵族和平民等阶级共同参政,并在一定程度上分享权力。这是西欧封建制度的重要特征之一。在等级君主制时期,司法和军事等方面的权力渐渐集中到中央,等级代表会议则主要掌控国家赋税的批准权和分摊权,市民阶层的利益和要求开始受到重视。4)影响:等级君主制相对于中世纪早期的政治混乱和割据状态而言,具有历史进步意义;加强王权;推动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第13课王权与教权

西欧王权与教权互相利用,互为依存的重要史实及其影响:

1)496年,克洛维皈依基督教;

2)751年,在教会支持下,丕平篡位,建立加洛林王朝,开创了教皇干预世俗君主废立的先例;

3)丕平献土,奠定了教皇国的基础,并使罗马教会掌握了世俗权力;

4)800年末,教皇在罗马为查理加冕,号“罗马人的皇帝”,后世称之为查理大帝,此举体现了“君权神授”的古老原则。

卡诺莎觐见及其影响:1077年初,亨利四世亲赴教皇驻地卡诺莎城堡,摘取王冠,身披毛毡,赤足冒雪伫立在城堡外,哀求三天,始得觐见。格列高利七世最终同意恢复亨利四世的教籍和统治权。这就是所谓的“卡诺莎觐见”。

“卡诺莎觐见”表明了教皇当时已经完全摆脱了世俗君主的控制,并具备了与之抗衡的能力。其后教权不断增强,13世纪达到极盛,教皇基本上实现了对西欧教会的集权统治,罗马教廷也成为西欧封建统治的国际中心,处于万流归宗的至高无上地位。

阿维尼翁之囚及其影响:1309年,在腓力四世的压力下,新教皇将教廷从罗马移至法国南部小城阿维尼翁,教皇事实上成了法国国王的人质。史称“阿维尼翁之囚”。

阿维尼翁之囚是教权由盛而衰的历史转折点;王权逐步加强,教权逐步衰落;各地教会基本上都依附于世俗政权。

西欧以教权与王权互相利用,互相依存为基本特点的统治形式形成的原因和过程:教会为了自身的发展和壮大,竭力与王室结成同盟,以获得国家的大力扶植。王权则期望教会能为自己的统治披上合法神圣的外衣,强化王权。(过程部分请见西欧王权与教权互相利用,互为依存的重要史实及其影响)

西欧教权与王权互相争斗,力量此消彼长的历史原因和发展趋势:11世纪开始,由于教会权势的膨胀和世俗权力的涣散,王权和教权冲突时起。教会在涉足世俗事物的同时,竭力抵制王权和其他势力干涉教会事物,强调教权至上。王权则企图继续加强对本国教会的控制,以限制教会势力扩张。这一矛盾在德意志国家表现得尤为明显。11世纪末,德皇亨利四世与教皇格列高利七世之间的主教授职权之争使对抗趋于白热化。其后“卡诺莎觐见”表明了教皇当时已经完全摆脱了世俗君主的控制,处于至高无上地位。13世纪末叶,十字军运动以失败告终,作为倡导者的天主教会威望骤减,教权开始走下坡路。与此同时,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新兴市民阶层的支持,英、法等国的中央政府权力则逐步得到加强。阿维尼翁之囚是教权由盛而衰的历史转折点。1377年,教廷重新迁回罗马。此后,教权由此急剧衰落,各地教会基本上都依附于世俗政权。

第14课庄园和城市

中世纪庄园:庄园是西欧中世纪农村基本的经济和社会组织,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实体。

城市争取自治斗争的常用方式:金钱赎买和武装斗争是常用的两种手段。

第二分册

第1课中华文明的摇篮

原始农耕诞生的时间:距今1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标志:学会栽培谷物和驯养牲畜;意义:1)使人类不再单纯依靠采集与渔猎谋生,标志着人类历史实现了第一次伟大的经济变革;2)为人们提供了可以持续供给的食物来源,使比较稳定的居住有了保障。

姜寨遗址的特征:人们聚族定居,形成最初的农耕部落,呈现共同耕作、平均分配的生活情景,表明当时还处在原始社会阶段。

中国早期农业特征:粟类旱地作物起源于黄河流域,水稻起源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稻作农业与旱地农业同时出现、南北并立的格局(南稻北粟),是中国早期农业的一大特点。

农耕聚落产生的原因:生产能力的提高和人口的增加。

早起先民创世的集体记忆的形式:以神话传说的形式口耳相传。

中华文明起源的特征:满天星斗、八方雄起;核心地区: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区。

第2课文献与考古中的夏文化

夏王朝的基本特征: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2)是“小康之世”,即“天下为家”的社会;3)“大人世及以为礼”的世袭制。

国家的基本特征:1)设官分职;2)一定数量的军队;3)设置监狱;4)制定刑法。

二里头社会的分化:二里头遗址中的宫殿式建筑表明二里头社会的分化已经很明显;居民的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农具有石制和骨制的铲、镰、斧等,饲养猪、狗、鸡、羊等,已进入青铜时代,出土的青铜器和玉器大多属于礼器和祭器与《礼记?礼运》中记载的“礼仪以为纪”相吻合。

从传世文献和考古看夏朝国家、私有制和阶级分化:与夏朝最吻合的是河南偃师的二里头文化遗存。

第3课商朝与青铜文化

商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直接文字记载的王朝,因文献、甲骨卜辞和考古资料的多重印证成为信史。

内外服制的内容:“内服”是商王直接管辖的王畿之地;“外服”是商王通过方国首领间接管辖的畿外之地。

二重证据法:纸上之材料(文献)和地下之新材料(考古遗迹)互相印证。

司母戊鼎:青铜器的代表

商朝青铜器的特征:1)主要是礼器;2)是器主等级身份和政治地位的象征;3)被赋予了沟通天地和支持政治权利的功能。

甲骨文:1)是我国目前所发现的比较成熟的汉字;2)商人在甲骨上用来记载占卜情况的古文字;3)已经具备了汉字构成和使用的“六书”规律,是一种较为成熟的古文字;4)真实地记载了商朝社会各个领域的历史状况,为我们探究商史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第4课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

西周的建立: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牧野之战后,建立了周朝,定都镐,史称“西周”。

封邦建国体制的内容:1)分封已臣服的殷人后裔和原殷邦方国的首领;2)将同姓诸侯分插到各地方国间,成为地方的政治中心。意义:1)达到“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功效;2)实现了对殷人的合围控制;3)提高了王权的地位,周王成为“天下”的共主。

周公的政绩:1)辅佐武王幼子成王;2)平定三监之乱;3)征服殷商在东方的残余势力,周的国土和影响也随之向东拓展;4)制定礼乐制度(影响最大的)。

礼乐文化的内容:礼起源于原始先民的习俗仪式,后逐渐演变为人们生活中必须共同遵守的规范,起到维护社会秩序的功能。周公制定礼乐制度,将礼的规范作用与推广到宗法关系和政治等级上,以显示贵与贱、尊与卑、长与幼、亲与疏之间的身份差异及权利义务。周公又创作舞乐、史诗,以音乐激起人们的认同感,维系社会成员的团结。礼乐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第5课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东周的建立: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春秋战国社会变革的主要内容(影响):1)经济:①以铁制农具和犁耕技术为代表的新生产力产生,大量开垦荒地(促进了自耕农和新兴地主的产生);②随着农业的发展,私人手工业、商业也活跃起来(整个社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追逐利益、实力竞争的新局面);2)政治:各国当政者进行不同程度的以富国强兵为目标的改革;3)文化:掌握一定文化知识的“士”为治理社会、安定人心提出了各不相同的方案,形成了诸子百家竞相争鸣的局面。

百家争鸣:1)儒家:孔子(核心“仁”,倡导“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以造就理想人格为最高目标)、孟子(由“仁”发展出“仁政”)、荀子(重新解释“礼”,熔礼、法于一炉);2)法家:韩非子、李斯(正面肯定社会变革,提倡“法治”、激进的功利主义、主张实行君主集权制度,废除世卿世禄、奖励耕战、富国强兵,受到当政者欢迎);3)道家:老子(绝对否定现实政治,主张“无为而治”,幻想回到“小国寡民”时代,鄙视世俗物质享受,鄙薄财富权力的追逐,事物恒变、矛盾对立转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第6课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

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韩、魏。

商鞅变法:秦孝公任用商鞅,实行废除井田制,废除世卿世禄、奖励农耕、建县制和什伍连坐等一系列法规,与其他各国改革的“人亡政息”不同,商鞅改革的制度得以继续,秦国因此由弱变强,后来居上。

大一统帝国建立的时间: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先后兼并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帝国。

皇帝:帝国的最高统治者,一切军国大事均由皇帝裁决。

中央集权制(历代王朝政治制度的蓝本):1)中央政府的最高官职为丞相(百官之长)、御史大夫、太尉,下设廷尉、治粟内史等九卿,分工负责司法、财政等政务;2)地方设郡、县;3)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等;4)建造驰道和直道,保证政令畅通;5)建筑长城,抵御匈奴侵扰;6)开边移民,充实边地实力;7)焚书坑儒,统一思想。

第7课秦末农民起义

秦短命而亡的原因:1)秦的暴政导致社会矛盾激化,造成民怨沸腾的局面(根本原因);2)横征暴敛,滥用民力(建长城、修驰道、戍五岭、造阿房宫、建骊山墓);3)法律苛

刻(一人犯法,亲戚邻里都要连坐);3)秦二世夺位,统治者忙于宫廷斗争,大肆诛杀宗室朝臣,加速秦的灭亡。

第一次农民起义的时间: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原因:秦的暴政;结果:揭开秦末农民大起义的序幕。

秦的灭亡:项羽在巨鹿之战中大败秦军,刘邦进驻霸上,公元前206年,秦王婴投降,秦朝灭亡。

楚汉战争:秦亡后,刘邦与项羽展开了长达四年的“楚汉战争”,最终刘邦打败了项羽。

西汉的建立:公元前202年,刘邦即皇帝位,建立汉朝,史称“西汉”。

第8课大一统帝国的重建

吴楚七国之乱:汉初同姓诸侯的封地很大,随着封国实力的增强,封国与中央政府的矛盾也日益明朗,最终导致了“吴楚七国之乱”。

汉承秦制的内容:1)虽继承秦朝的中央集权体制,但政令施行宽简疏缓,与秦朝的急切苛刻全然不同;2)继承郡县制的同时,又封同姓王为诸侯,形成郡县与封国并行的局面。

汉初实施黄老思想的原因:1)符合汉初人民厌恶战争、渴望社会安定的意愿;2)与汉初统治者朴实谨厚的作风相一致。

文景之治的内容:采取“清静无为”、“与民休息”的政策,倡导以农为本,减田租,废苛法。这一系列轻徭薄赋、省刑约法的措施,为社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形成了“史安其官,民乐其业”的社会景象,史称“文景之治”。

第9课汉武帝时代

汉武帝“有为”的主要表现:1)皇帝与亲信近臣形成宫廷决策核心,称为“内朝”或“中朝”,以丞相为首执掌政务的政府机关,称为“外朝”;2)设刺史制度,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控;3)颁布“推恩令”,大体消除了汉初郡国并行制带来的负面影响。4)三次对匈奴的战争,大体解除了匈奴对北边的威胁。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内容:1)采用董仲舒、公孙弘的建议,设五经博士,将儒学定为官学;2)在长安建立太学,教授五经,从中选拔官吏;3)郡县的学校也配有经师授学,以培养官吏的后备人选;实质:儒表法里。

第10课东汉的兴衰

东汉的建立:公元25年,刘秀重建汉朝,称光武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东汉豪强地主势力的膨胀:地方豪强势力不断膨胀,土地兼并现象愈演愈烈,拥有大庄园,经济上自给自足,组建私人武装,有些名门望族凭借精通儒学的文化优势成为官宦世家,连续数代在朝中位居高官。

多股政治力量的角逐:外戚、宦官、士大夫等多支政治力量的相互角逐,中央更加衰微混乱,政治更腐朽黑暗,各地豪强纷纷起兵,演变为一场军阀大混战。

第11课割据与分立

三国鼎立格局的形成:1)黄巾起义爆发后,各地豪强凭借私人武装形成各霸一方、武装割据的局面;2)曹操在官渡之战中打败袁绍,基本统一北方;3)208年,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击败曹操,迫使它北还;4)220年,曹丕建魏,定都洛阳,史称“曹魏”;5)221年,刘备称帝,定都成都,国号汉,史称“蜀汉”;6)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定都建业,史称“孙吴”。三国鼎立的格局最终形成。

北方人口的南移:汉末的战乱集中发生在中原地区,北方人口被迫向长江流域以及更南的地区转移,使南方地旷人稀、劳动力匮乏的状况有所改观,而且使先进的生产技术与生产经验向南传播,对当地经济的发展和生产水平的提高起了重要作用。

诸葛亮促进西南地区经济发展与民族融合的举措:1)兴修水利、开展屯田、大力发展农业;2)推动煮盐、织棉等手工业发展;3)开发少数民族集聚的南中八郡,改变山地运输的落后面貌;4)促进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与民族融合作出了重要贡献。

孙吴政权开发江南的举措:迫使“山越”出山,与平原地区的汉族农民同居共耕。这一举措对推动山越人经济文化的进步,加速平原沃野的开发,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第12课南北对峙与民族融合

“五胡”:匈奴、鲜卑、羯、氐、羌。

南北朝的政权更替:1)北朝:439年,北魏统一北方,百年后,分裂成东魏与西魏、北齐与北周;2)南朝:东晋420年被宋取代,其后,齐、梁、陈三朝相继更替。

南方经济的发展情况:1)形成江浙、湘赣、巴蜀等先进农业经济区;2)广泛兴修水利,推广改进犁耕,引入北方作物,表明农业技术进步;3)丝织、冶铸、造船、造纸、漆器、制瓷、制盐等手工业都比较发达;4)长江中下游出现了不少商业繁荣的大城市,海外贸易也有所发展。

孝文帝改革内容:1)冯太后时期:仿照汉制,大力推行政治、经济制度改革。在地方基层实行“三长制”,以加强中央集权,完善地方行政。颁布官吏俸禄制和惩治贪赃的规定,以遏制贪污腐化。推行“均田制”,将政府控制的荒地分给农民耕种,以利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2)孝文帝时期:全面推行汉化;迁都洛阳;通用汉语、汉服;仿效汉族体制改定管制和律令;改鲜卑族复音姓氏为汉族单音姓氏;促进胡汉通婚;尊崇孔子,实行礼制,提倡以孝治国。影响:加快民族融合,推动北方少数民族社会、经济、文化的进步。

第13课隋唐政治新格局

隋朝的建立:581年,杨坚篡周建隋,为隋文帝,建都长安;589年,隋重建全国大一统局面。

唐朝的建立:618年,隋灭,李渊称帝,建立唐朝,为唐高祖,建都长安。

三省六部制的内容:中央设中书(草诏)、门下(审核)、尚书(执行)三省为最高政务机构,尚书省下设吏、礼、兵、刑、户、工六部,分管具体事务,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实质:是皇权逐渐增强的产物,分工明确的三省互相牵制,使个别宰相难以擅权专断,有利于加强皇权,削弱相权。

唐朝科举考试(一种通过分科考试形式选拔官员的制度,由隋朝开创,经唐朝逐渐健全)的常设科目:明经、进士两科。

秦汉至隋唐人才选拔方式的变革:1)秦汉:推举;2)魏晋南北朝:门阀世族凭借显赫的声望把持选举大全;3)隋唐:科举取士主要依据考试成绩。

第14课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

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唐太宗李世民借鉴隋亡的教训,实行疏缓刑法、宽政安民、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的政策,广招贤才,知人善任,虚心纳谏,勇于改过,开明的民族政策。表现:贞观年间,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民族和谐,史称“贞观之治”。

武周政治延续了唐朝的发展。

开元盛世的主要内容:唐玄宗李隆基继承唐太宗的基本国策,锐意革新,实行宽简、慎刑的法制原则。1)政治上,精简机构,重用贤臣,鼓励直言极谏;2)经济上,重视生产,减免徭役。表现:政治清平、社会安定、经济高度繁荣的景象,后人赞誉为“开元盛世”。

唐朝由盛转衰:唐玄宗晚年,朝廷政治日益败坏,拥兵自重的边将乘机起兵叛乱,社会经济遭受严重破坏(安史之乱),国力大损的唐王朝从此由盛转衰。

第15课中外文化交流

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长安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举世闻名的国际大都会。

唐与新罗(朝鲜)的外交:互遣使节,新罗派遣留学生,唐朝文化的律令、科技、佛教、儒学、学校教育、科举制度等,皆为新罗广泛吸收。

唐与日本的外交:日本派“遣唐使”,留学生和学问僧,不仅在政治、经济、法律等制度层面仿效唐朝,而且对宗教、文学、艺术、天文、历法,包括衣食住行、风俗习惯,以及各类生产技术,皆予以吸收融合。

东亚文化圈:东亚诸国形成以中国本土为地理中心,以中国文化为轴心的东亚文化圈,也称汉字文化圈、儒家文化圈。

第三分册

第17课宋朝的建立及其制度创设

北宋的建立: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

北宋与辽、西夏以及金等民族政权长期并立。

文官体制原因:鉴于唐末五代以来藩镇拥兵自重、禁军将领篡夺皇位的历史教训;内容:1)961年,宋太祖“杯酒释兵权”,解除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确立枢密院主军政(枢密使一般由文官担任)、三衙统兵和皇帝总揽兵权的体制;2)实行内重外轻的方针,各地拣选强壮士兵编入中央禁军,地方上留老弱者充任厢军和乡兵;3)采取更戍法,轮流变换驻地;4)以“重文轻武”为基本国策;5)通过科举制度来大量提拔文人担任官职;6)为了便于官员的调遣撤换,实行官、职、差遣相分离的制度。

宋朝在考试制度和规则方面改革的举措:1)宋朝科举考试分解试、省试和殿试三级;2)宋太祖时,增设“殿试”;3)为防范考官考生徇私舞弊,创设“弥封”、“誉录”等制度规则。

宋朝科举考试的内容:宋初进士考试,承唐代,主要以诗赋取人。宋中期以后,废除了单纯记忆背诵性的考试内容(“帖经”),增加策论考试。

科举制度改革的影响:为宋朝选拔了大量的文官人才,对普及教育和传播知识产生了积极影响。

第19课多民族政权的并立

辽的建立:916年,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称帝建契丹国,后改国号为辽,实行“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的政策。

辽与北宋的和战:1)为夺回燕云地区,宋太宗两次北上攻辽,均告失败;2)1005年宋辽订立澶渊之盟,宋辽间的战争状态结束,双方维持了百余年的和好关系。

西夏的建立:1038年,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帝建国,史称西夏。

西夏与北宋的和战:1043年,宋与西夏达成和议,形成了宋、辽、西夏三国鼎立的局面。

金建立的时间、建立者:1115年,女真完颜部首领阿骨打称帝建国,国号大金。

靖康之变:1127年,攻入宋都的金军俘虏北宋徽宗、钦宗二帝及后妃贵戚等数千人北撤,史称“靖康之变”。

南宋的建立:1127年,赵构登基,为宋高宗,定都临安,延续宋朝政权,史称“南宋”。

岳飞抗金和绍兴和议:南宋初年,岳飞郾城会战,大获全胜。次年,宋金达成“绍兴和议”,形成了宋金长期对峙的局面。

辽、宋、西夏、金并立时期的榷场:1)定义:宋、辽、西夏、金并立对峙时期,各政权都在边境接界地区设置了互市贸易的市场,称为榷场;2)特点:由官府管理、控制;3)各国主要交易物品:宋朝主要输出茶叶、瓷器、丝织品等,辽、西夏和金主要输入马、皮革、药材和盐等;4)影响:控制边境贸易以挟制对方;促进了边境地区的商品交流;各对立政权、地区间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促进了民族融合。

大蒙古帝国的建立者:1206年,铁木真,尊号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国。

元朝建立的时间、建立者:1271年,忽必烈称帝建年号,定国号为“大元”,定都大都(今北京)。

南宋灭亡的时间:1279年,元军在厓山一役中消灭南宋流亡政权,南宋灭亡。

第2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

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的时间:南宋时期。

南方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发展的表现:1)水稻跃居全国粮食作物首位;2)太湖流域成为全国的粮仓,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3)经济作物的种植很普遍;4)桑蚕业的中心也由北方移到南方;5)官府在杭州、苏州、成都等地都设有官办的丝织作坊,江浙一带出现了“机户”;6)南宋末年,海南岛已发展出较为先进的棉纺织工具;7)江西景德镇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

海上丝绸之路:1)背景:由于西夏的兴起,中原通往西域的中外商路受阻;商业的繁荣和经济中心的南移,促使宋朝政府重视并鼓励海外贸易。2)三大外贸港:广州、泉州、明州。3)表现:在贸易港口设立市舶司;设有专供外国商人居住的“番坊”和用于番货贸易的“番市”。4)大宗贸易商品:香料、丝织品和瓷器。5)路线:以中国泉州为起点,可通往日本、高丽、东南亚、印度、波斯和阿拉伯。6)影响:不仅是宋朝政府获得了巨额的财政收入,也给通商各国的文明进程增添了活力。

第21课辉煌的科学技术

毕昇创制泥活字印刷:发明于北宋仁宗庆历年间,,比欧洲古腾堡铅活字的发明早了四个世纪。

活字印刷术向外传播:13世纪,活字印刷术东传朝鲜、日本,由西传到中亚、波斯和欧洲,对中外文化交流和传播产生了巨大影响。

火药武器的发明:火药在唐末开始用于战争,到宋代,设有专门的作坊,制作各种火药武器——火器。南宋时创制“突火枪”,宋元年间发明“火铳”。

火药武器使用的影响:1)改变了战争的方式,从此进入到冷兵器和火器并用的时代;2)13世纪,随蒙古国西征传入阿拉伯地区,又传到欧洲,对欧洲的历史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梦溪笔谈》:是北宋科学家沈括用笔记体裁写成的一本科学著作,保存了大量的科技史料,记载了许多平民百姓在科技上的创造,被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沈括:创制“十二气历”;发现华北平原系河流冲积泥土而成;最早使用“石油”一词。

第22课元朝的统一

元世祖采取的恢复和发展经济的措施:从适应农耕地区的特点考虑,对蒙古旧制做了一定程度的改革,采纳汉法,提倡文治,实行一些有利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措施。

大都是元朝的政治中心,也是世界的商业大都市。

元朝对辽阔疆域的统治:1)取法汉族王朝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中央政府主要由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构成;2)地方行政创置行省制度,派遣官员管辖;3)西藏正式成为中国的一个行政区域,由中央的宣政院兼管;4)设立澎湖巡检司,管理澎湖和琉球(今台湾)。

第23课明朝前期的经济与政治

明朝建立的时间、建立者: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定都应天(今南京),是为明太祖,同年,被上攻灭元朝。

内阁制度与皇权的加强:中央:1)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中书省和丞相之职,六部在内的政府各部门直接听命于皇帝;2)设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3)明成祖朱棣即位后,正式确立内阁制度。地方:1)对地方实行更为严密的控制;2)建立特务机构,设立东厂、西厂、内行厂,这些特务机构合称“厂卫”。

第24课明末社会危机与农民起义

明朝中后期的统治危机:1)皇帝多不亲理朝政,造成宦官专权的局面;2)宦官与内阁彼此倾轧,形成激烈的党争;3)政治日益败坏,崇祯帝朱由检即位后无法挽回江河日下的局势;4)明王朝因财政危机在民间大肆搜刮,激起多次民变,社会矛盾急剧激化。

后金对明朝的威胁: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大金政权,史称“后金”,皇太极于1636年称帝,改国号为清。满清多次打败明军,不时南下奔袭,觊觎中原地区。

明朝灭亡的时间:1644年,崇祯帝自缢于煤山(今景山),明朝灭亡。

第25课康乾盛世(上)

军机处的设立:背景:清初,中央政府仿效明朝制度,设置内阁,但军国大事往往不经内阁而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商定,皇权因此受到一定制约。措施:1)康熙帝时,为加强皇权,设立南书房,实际作用有限;2)雍正帝时,以应对西北战事为由,在宫内创设军机房,后固定为常设的军机处,主要成员由皇帝挑选亲信满汉大臣充任,完全秉承皇帝的旨意办事;3)乾隆帝时,为进一步强化军机处的职能,取消议政王大臣会议,至此,皇权得以空前加强。

清朝巩固多民族国家的措施:1)康熙时,两次雅克萨之战给沙俄沉重打击,双方签订《尼布楚条约》,划定中俄东段边界;2)康、雍、乾三朝多次遣军征讨蒙古准噶尔部,终于平定叛乱;3)乾隆帝出兵平定天山南路的回部,统一了天山南北,设立伊犁将军,管辖当地的军务与民政;4)雍正时派驻藏大臣;乾隆时,提高驻藏大臣的职权,全藏所有僧俗事务都由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互相商定,实行金瓶掣签制,由驻藏大臣监督达赖、班禅转世。5)康熙中期,发兵攻占台湾,设台湾府。

第26课康乾盛世(下)

社会经济的繁荣:1)农业:高产作物番薯、玉米引入;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显著增加;商品化农产品;2)手工业:湖州丝、松江布行销海外;普遍开设大小手工业作坊;3)商业:长江沿岸出现不少著名的商品集散地,汉口为“船码头”,镇江为“银码头”,无锡为“布码头”;北京成为全国贸易中心。

《古今图书集成》是我国现存最大的一部类书。

《四库全书》是我国最大的一部丛书。

第27课明清对外贸易

朝贡贸易的特点:由官府控制和垄断,不以获利为目的,加强中外之间的友好关系。

民间海外贸易的出、入港口:月港是进出口商品的主要集散地。

输入和输出的主要商品:1)输入:香料之类的奢侈品;2)输出:生丝、丝织品、瓷器和蔗糖。

清朝逐渐走上闭关道路的原因:1)为隔离东南沿海的反清武装;2)欧洲社会正发生巨大变化,统治者出于对西方势力的戒备以及自大、保守的心态,逐渐走上闭关锁国的道路;3)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表现:1)颁布“迁海令”,实行较明朝更为严厉的海禁政策,山东以南的沿海居民被迫内迁;2)康熙晚年已对外贸路线加以收缩;3)乾隆时实施闭关政策,规定外国商船只能在广州一地通商;4)清朝中期,清政府对外商来华实施更为严格的限制。

第28课早期的西学东渐

早期西学东渐的重要史实:1)耶稣会士在传播基督教神学的同时,也带来西方的自然科学和人文学术;2)利玛窦和徐光启合译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是第一部译成中文的西方科学著作;3)利玛窦与李之藻合译《同文算指》,系统介绍了西方算数的笔算法;4)利玛窦曾绘制多种世界地图,最著名的是《坤舆万国全图》;5)水利技术专著《泰西水法》;6)徐光启、李之藻编写《崇祯历书》,其影响至于清代。作用:中国人藉此开阔了眼界,一些明智之士认识到中国与西方的差距,开始对中国的传统和现状进行反思。

第四分册

第2课民族国家的形成

英法百年战争的影响:百年战争深刻影响了英、法两国的历史进程。百年战争的失败使英国人专注于自身事物,民族意识日趋明晰。法国因共同抗击英国入侵者的斗争,激发了各阶层的民族意识,领土统一也为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这一切都有利于英、法民族国家的形成。

英国民族国家形成的基本要素:1)玫瑰战争后,英国完成政治统一;2)随着商品经济的活跃,各地区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国内统一市场形成;3)伦敦成为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4)英语成为英国的民族语言,在全国通用。形成时间:15世纪末。

法国民族国家形成的基本要素:1)百年战争结束后,加强中央集权,实现政治统一;2)以巴黎为中心的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3)法语成为全国通用语言。形成时间:15世纪末。

君主专制背景:1)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推动了英、法两国政治制度的转变,社会各阶层大多支持继续加强王权;2)封建贵族依靠王权来维持自己的地位;3)新兴的资产阶级需要王权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开辟道路;4)部分农民和城市贫民寄希望于王权,以改善生存环境。时间:15世纪下半叶开始,英、法等国的等级君主制逐渐演变为君主专制。影响:1)打击封建大贵族的势力;2)颁布重商主义政策,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第3课开辟新航路和早期殖民活动

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原因:1)15世纪,西欧商品货币关系进一步发展,作为当时主要货币的黄金在市场上普遍短缺(根本原因);2)《马可?波罗行纪》极大的刺激了一些西欧人追求财富的欲望,他们期望能到东方去实现自己的黄金梦(直接原因);3)奥斯曼帝国崛起后,传统的东西方贸易秩序和环境遭到破坏,交易总量锐减,商品价格飞涨。条件:1)西欧各国君主为了自身利益,相继支持开辟新航路的活动;2)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条件。

新航路开辟的简况:

时间支持国家探险家航线

1487年葡萄牙迪亚士西欧——好望角

1492——1498年西班牙哥伦布西欧——美洲(开辟了欧美航路)

1497年葡萄牙达?伽玛西欧——好望角——印度(开通了欧亚之间的海上航路)1519——1522年西班牙麦哲伦环球航行(人类历史上第一次)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积极:1)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使世界从孤立走向整体;2)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各国和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3)引发早期殖民扩张,增加了资本原始积累,有力地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消极:引发的早期殖民扩张给亚、非、美洲人民带来了空前的浩劫。

第4课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文艺复兴运动的发源地和中心:意大利;代表人物:但丁,达?芬奇、米开朗琪罗、马基雅弗利。

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1)定义:14——16世纪,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席卷西欧各国,这场运动被称为文艺复兴。2)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是文艺复兴产生的根本原因。3)基础:中世纪西欧文化自身的传承和发展,奠定了文艺复兴的基础。

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进步性:1)以人文主义为武器,抨击罗马天主教会及其神学理论,有利于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2)在文学艺术和思想领域取得了突出成就。局限性:过于强调人的价值和作用,带有个人主义倾向。

第5课英国革命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1640年“长期议会”的召开。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直接损害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英国内战的简况:1)1642年,查理一世向议会宣战;2)1644年,克伦威尔率军在马斯顿草原击败王军,取得内战以来首次大捷(马斯顿草原大捷);3)1645年,“新模范军”在纳西比战役中彻底击败王军(纳西比战役);4)1649年,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议会成立共和国;5)1660年,查理二世回伦敦登位,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光荣革命:1688年,威廉任英国国王,废黜詹姆斯二世,此次政变史称“光荣革命”,标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

君主立宪制确立的过程:1)1689年,议会通过限制王权的《权利法案》;2)1701年又通过《王位继承法》;3)这两部法案使英国确立了“议会至上”原则和君主立宪制度。意义:此后,英国进入一个较长的稳定发展时期,为工业革命的到来创造了条件。

第6课启蒙运动

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和狄德罗。

启蒙运动的背景:1)先进的思想家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高举理性大旗,批判封建专制和中世纪宗教神学,主张建立合乎理性的社会和国家;2)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为人们的思考和判断提供了新的思想武器。

伏尔泰、孟德斯鸠和卢梭的思想主张:1)伏尔泰主张建立英国式的“开明君主制”,通过国王的改革就可以过渡到君主立宪制;2)孟德斯鸠主张建立一个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权分立、相互牵制的政府;3)卢梭推崇实行直接民主制的共和国,主张全体公民参与立法。

宣扬自由和平等:从“天赋人权”理论出发,宣扬人生来就是自由平等的,自由是源于自己独立意志的一种行为,但要“受法律支配”。平等和自由,两者是有机联系的统一体。

第7课美国独立战争

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英国加强对北美殖民地的控制,阻碍了当地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美国独立战争的基本进程:导火线:1773年12月16日,波士顿倾茶事件;过程:1)177 5年4月19日,列克星敦枪声,独立战争开始;2)1775年5月,第二届大陆会议,整编大陆军,推举华盛顿任总司令,大陆会议成为北美人民反英的最高权力机构;3)1776年7月4日,颁布《独立宣言》(该宣言被马克思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宣告美国独立;4)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战争的转折;5)1781年,康华里在约克镇率部投降,独立战争基本结束;6)1783年,美、英签署《巴黎和约》,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美国独立战争的意义:性质:既是民族解放战争,也是资产阶级革命。意义: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为美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也为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树立了榜样。

《合众国宪法》:时间:1787年5月9日,制定《合众国宪法》,确立美国的联邦制度。内容:美国实行中央与地方分权的国家体制,各州的法律不能违背联邦宪法和法律。联邦政府拥有征税、征兵、发行统一货币和管理对外贸易的权力。新的联邦政府按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原则构建:由参、众两院构成的国会为最高立法机构;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的总统为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兼武装部队总司令;联邦高等法院为最高司法机关,享有解释宪法的权力,法官由总统任命,任职终身。

联邦制度确立的意义:解决了中央和地方政府间的关系,以及联邦政府各种权力分配问题,使美国以后的政局得以长期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其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第8课法国大革命

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导火线:1789年,三级会议的召开称为法国革命的导火线。

革命进程:1)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2)制宪会议颁布《人权宣言》和1791年宪法,开始在法国实施君主立宪政体,革命取得阶段性胜利;3)从1792年起,普鲁士、奥地利、俄国、英国等多次组织反法联军进行武装干涉,巴黎人民多次起义,先后将吉伦特派和雅各宾派推上政治前台;4)1799年,拿破仑发动政变,掌握政权,开始了法国历史上的拿破仑时代。

拿破仑帝国建立和结束的时间:1)1804年拿破仑称帝,建立拿破仑帝国;2)1815年,拿破仑帝国崩溃,结束了拿破仑对法国的统治。

《法国民法典》:《法国民法典》从法律上巩固资本主义经济秩序,成为许多国家编纂新法典时参考的蓝本。

第9课英国工业革命

英国工业革命产生的条件:1)君主立宪政府积极推行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政策,为工业革命的到来提供了政治前提;2)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不断扩大的商品需求,成了工业革命强大的经济驱动力;3)“光荣革命”后圈地运动大规模开展,破产失地的农民为工业生产提供了大量自由的劳动力;4)海外殖民和奴隶贸易作为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阶段,在积聚资本、开辟国外市场方面起了重要作用;5)英国发达的工场手工业也为机器的发明和应用提供了劳动分工和技术条件。

机器的发明与改进:1)1764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2)1771年,阿克莱特建立第一个水利纺纱厂,标志着现代工厂的诞生;3)1782年,詹姆斯?瓦特研制“万能蒸汽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最重大的技术发明,有力地推动了工业革命的步伐,开辟了崭新的“蒸汽时代”;4)19世纪中叶,英国建成了以纺织、煤炭、钢铁、机械为核心的现代工业体系,工业革命基本完成。

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的变化:1)农业社会变为工业社会,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缩小,第二产业(工业)和第三产业(服务业)的比重增大;2)阶级关系变化,近代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形成,成为社会发展主导力量,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成为最主要的社会关系;3)加速城市化的进程,带动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竞争激烈,生活节奏加快,家庭规模缩小,生活内容丰富,教育普及,生活质量提高,同时城市发展带来贫困、环境污染、犯罪等新的社会问题。

第10课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确立

现代工厂制度:现代工厂制度是工业革命的产物。随着机器大工业的发展,生产组织和经营管理形式发生了质的变化,资本家将雇佣劳动者集中在一定规模的工厂里,按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分工,进行机械化生产。19世纪下半叶,工厂成为英国工业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制有利于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制定经营管理的规章,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工厂制的普及,有力地促进了英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第12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

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代表人物: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

对空想社会主义的评价:空想社会主义理论揭露、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初步启发了工人阶级的觉悟。但它把社会主义看成是理性的产物,而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回避政治斗争,诉诸经济和社会改良,并把实现社会主义的希望寄托于人们得到的觉悟。

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1)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工人运动蓬勃兴起,独立登上了政治舞台;2)工人运动的发展,迫切需要革命理论的指导;3)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总结工人运动经验,吸收人类优秀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标志: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在伦敦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第13课巴黎公社

“三月十八日革命”的时间及结果:1871年3月18日凌晨,临时政府派军队偷袭国民自卫军放手要塞,引发工人起义。“三月十八日革命”后国民自卫军中央委员会临时掌握政权。

巴黎公社建立的时间:1871年3月28日,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宣告成立。

公社的革命措施:废除常备军,代之以国民自卫军,公社委员会由人民普选产生,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公社委员及所有公职人员最高薪金不超过熟练工人的工资;将逃亡工厂主的企业交工人协作社管理,以迅速恢复生产;实行免费劳动介绍、禁止克扣工资、男女同工同酬等社会立法,切实保护劳动者的利益;推行免费教育和世俗教育,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反对民族沙文主义、民族压迫和侵略战争等等。

巴黎公社的失败:从1871年4月开始,集中军事力量围剿公社,巴黎公社经过一周的浴血奋战,最后被残酷镇压下去。

巴黎公社的原则:无产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而是必须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自己的新国家,实行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专政本身不是目的,只是消灭阶级压迫、实现人类解放的手段。

第14课美国的扩张和强盛

美国经过19世纪上半叶的拓展成为“两洋国家”:19世纪上半叶,美国借助移民拓荒,以强占、购买和侵略等手段,最终成为一个东濒大西洋、西临太平洋的“两洋国家”。

南北战争的原因: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美国南、北经济差距不断扩大,北部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与南部种植园奴隶制的矛盾,逐渐尖锐,产生无法调和的分歧。经过:1)1861年,擅自宣布脱离联邦的南部州首先挑起内战;2)1862年,林肯总统先后颁布了《宅地法》、《解放宣言》,扭转了战局;3)1865年4月,南北战争以联邦政府的胜利结束。意义:南北战争的结果,消除了国家分裂的危险,维护了美利坚民族的统一。战争期间,美国政府以民主方式基本解决了农民土地问题,并在法律上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为此后美国的发展壮大和迅速崛起奠定了基础。

第15课德国的统一和崛起

俾斯麦的“铁血”统一道路:1862年,俾斯麦为首相,力主强硬的“铁血”统一道路,即在普鲁士王室领导下,通过王朝战争,取得民族统一。

三次王朝战争:1864年到1870年,在俾斯麦的策划和指挥下,普鲁士连续发动对丹麦、奥地利和法国的三次王朝战争,全部取得胜利。1871年,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宣告成立。

德国崛起的表现:19世纪的七八十年代,德国资本主义工业获得了比较迅速的发展,到20世纪初,德国在工业生产方面超过英国,一跃成为欧洲头号工业强国,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

第16课俄国的改革和资本主义发展

彼得一世改革的时间:1689年,彼得一世为使俄国强大起来,效法西欧国家,实行改革。作用:1)进步性:促进俄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使俄国在摆脱落后的道路上迈进了一步,加强沙俄对外扩张的军事力量;2)局限性:沙俄君主专制和封建农奴制不但没有受到触动,反而得到强化。

废除农奴制:1)背景:俄国的资本主义受到占统治地位的封建农奴制的压抑和束缚,发展缓慢。到19世纪,没落腐朽的农奴制度已经严重阻碍俄国社会的发展。1856年,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失败,农奴制的弊端暴露无遗,沙皇专制也面临空前的统治危机。2)时间、内容: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颁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宣布农民获得自由民的权力和地位,可以自由经营工商业,订立契约,拥有动产、不动产和独立处理个人以及家庭事务。地主不得任意买卖、处罚农民。农民缴纳赎金后,可得到一块份地。法令还规定了赎买土地的手续和赎金计算办法。3)影响: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进步性);由于改革是自上而下进行的,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仍然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局限性)。

第17课日本明治维新

从锁国到被迫开关的重要史实:1)1603年,德川幕府建立,对内强化武士专制,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2)1854年,美国海军准将培理率军武力叩关,胁迫日本与美国签订《日美亲善条约》(即《神奈川条约》),结束了日本的闭关锁国政策。

明治维新:1)倒幕维新运动(前提):1868年1月,武力倒幕派发动宫廷政变,废除幕府制度,实行“王政复古”,建立新政府。2)时间:1868年10月23日,日本改元明治,并开始积极推行一系列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维新政策和措施,史称“明治维新”。3)内容:明治政府通过“版籍奉还”和“废藩置县”,消除了各地藩阀势力和封建割据。实行地税改革,承认土地私有权和买卖权,并使政府获得稳定的财政收入。废除士、农、工、商身份等级制度,倡导四民平等。撤除关卡、行会,允许人民自由择业,同时鼓励工商、嘉奖贸易。此外还推行教育改革,大办近代学校,引进欧美科技;进行移风易俗,开化社会文明;实行征兵制度,加强军事力量。4)影响:为日本的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废除了幕府时期和西方国家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最终实现了和西方列强平起平坐的目的;保留了很多封建残余,成为后来日本走上军国主义道路的社会基础。

第1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时间:19世纪70年代;核心内容:电机的发明和运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核心内容,电力时代到来了;相关领域的变化:1)钢铁冶炼技术取得重大进展,钢材逐渐取代熟铁,成为风行世界的新材料;2)内燃机的发明,带动汽车工业的诞生和迅速崛起,交通运输展现新面貌;3)化学工业称为重要的生产部门。

垄断资本主义的影响:1)在自由竞争条件下形成的垄断资本,加剧了竞争的无序性,扩大了社会的两极分化,成为经济危机和社会冲突的重要原因;2)进入垄断阶段后,资本输出成为西方列强重要的扩张手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