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斜面

斜面

斜面
斜面

思考:为什么盘山路要修成S形?

【检测案】(约15分钟)

一、填空:

1、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

2、斜面能()力,斜面的坡度越()越省力,坡度越()越不省力。

3、生活中应用斜面的地方很多,如()、()、()和高架桥的引桥等。

4、螺丝钉的螺纹是()的变形。同样粗细的螺丝钉,螺纹越密,旋进木头时越()。

二、判断

1、使用斜面能省力。()

2、木板上钉的铁钉,没有用斜面原理。()

3、台阶是变形的斜面;()

4、斧头和凿子都应用了斜面的原理。()

5、一块木板搭在高低不同的木块上,可以做成几个坡度不同的斜面。()

6、直接上山和沿盘山路上山相比,前者省力但走的路程长,后者费力但走的路程短。()

三、选择:

1、下列哪种情况最省力()。

A、B、C、

2、盘山公路修成S形是因为()

A、美观

B、省力

C、坡度小

3、自行车上坡地时,走最省力。

A、曲线;

B、直线;

C、斜线;

4、关于斜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A、斜面越平缓,越费力;

B、斜面省力程度与斜面平缓无直接关系;

C、台阶应用了斜面原理。

【训练案】(约5分钟)

【学后反思】

大班科学活动_斜坡滚物

大班科学活动:斜坡滚物(一) 一、活动目标 1.知道身边的斜坡,了解斜坡在生活中的运用。 2.学会搭建斜坡,对不同物体在斜坡上的运动状况感兴趣。 重点:了解斜坡在生活中的运用,搭建斜坡,探索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 难点:能较清楚表达不同物体在斜坡上的运动情况。 二、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家长带领幼儿观察周围环境中的斜坡,观察和感受车辆及行人在上下坡时的不同,也让幼儿走一走。 物质准备:1.上下斜坡的图片若干张。 2.积木、长木板。 3.球状或圆柱形物体(乒乓球、玻璃珠、矿泉水瓶)、 布娃娃、书本每小组各一份。 三、活动过程 (一)展示斜坡图片,激发幼儿兴趣。 1.观看斜坡图片。 2.提问:除了我们刚才看到的斜坡图片,你们有在生活中看见过斜坡吗?斜坡是什么样的?走在斜坡上有什么感觉? (二)讨论操作,探索搭建斜坡的方法。

1.引导语:今天我们就搭一搭这有趣的斜坡。那请小朋友们想一想搭斜坡需要哪些材料?应该怎么搭呢? 2.幼儿一人一块长、宽一样的木板,再自主选择积木数量进行搭建,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三)自主尝试,感受不同物体在斜坡上的运动情况。 1.引导语:现在每个小朋友都搭建了属于自己的小斜坡,那老师今天还带来了一些布娃娃、书本、乒乓球、玻璃珠、矿泉水瓶,请小朋友想一想这几样物品从斜坡上滚下来的速度会不同吗? 2.发放材料,每小组各一份游戏材料,幼儿轮流操作,教师巡回观察指导。能力强的幼儿积极探索多种物体在斜坡上的运动并清楚表达探索过程和结果;能力弱的幼儿积极参与探索,并能在启发下较清楚地表达探索过程和结果。 (四)分享交流,拓展经验。 1.教师提问,个别幼儿回答。提问:你们是怎么搭斜坡呢?你们搭的斜坡一样吗?不同高矮的斜坡可以怎么搭呢?不同的物品放在斜坡上会怎么样呢? 2.讨论:为什么要把斜坡运用到生活中?我们上下坡时要怎么保护自己?(分小组讨论) 3.小结:斜坡能带来便利,比如医院的门口一般会有一个小斜坡,是为了方便残疾人的出入;马路上的斜坡能减轻货车的货物与行驶速度之间的影响等。但下坡时要注意控制速度,小朋友在上下坡时也要小心,不能蹦跳、跑等。

六年级科学上册《斜面的作用》

《斜面的作用》教学设计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7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像搭在汽车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斜面,利用斜面提拉物体上坡时可以省力,且斜面坡度越小越省力。 过程与方法:制订一个简单的研究计划并用实验数据来说明斜面的省力规律。 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参与科学实验,愿意与同学合作、交流。 【教学重点】认识斜面的省力规律。 【教学难点】如何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 【教具准备】1块搭斜面的平木板,4个不同高度的小物品(橡皮等)、钩码、测力计。 【学具准备】1块搭斜面的平木板,4个不同高度的小物品(橡皮等)、钩码、测力计、实验计划表。 【教学过程】 一、结合影视导入新课 播放学生喜爱的《头文字D》动画片赛车过盘山公路的录像。 提问:虽然动画片很精彩,但是我们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山上的公路和平地上的公路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要这样修建?” (学生自主思考猜想原因,并当众发表。) 二、探究斜面有什么作用 1.提出一个简单任务:老师要把这个大木桶搬到讲台上来,有什么好方法? (学生拓展思维:滑轮组吊、杠杆撬……) 今天老师就介绍一个更简单的机械叫斜面。(示范用木板把木桶滚上讲台) 2.斜面概念引入:像这样搭在高台边缘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 3.提出的问题:为什么用块木板就可以把木桶滚上讲台?利用斜面往上拉物体能省力吗?我们能设计一个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吗? 4.学生设计实验,证明运用斜面往上拉物体可以省力。

5.小组汇报,全班同学完善实验。 6.分组研究斜面是否能够省力。 实验要求: 1)指导学生如何用测力计测斜面上的拉力。(拉动中,当测力计处于匀速运动时,读出其数值。) 2)小组分工后,进行实验,提升不同的物体(每人一次,每次操作3遍) 3)在操作员操作的时候,其他同学注意观察,并取其正确的值,做好记录。 斜面实验记录单一 7.对研究结果做出分析,发现其中的规律。(发现同一物体沿斜面拉上去用的力都小于直接把物体垂直提上去所用的力,所以斜面可以省力) 三、研究不同坡度的斜面 1.拿出两个组的实验数据进一步分析:仔细观察这两组实验数据,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每个小组沿斜面将物体拉上去所用力大小不同)这是为什么?(学生讨论发现各组斜面的坡度大小不同。) 斜面的坡度大小是否影响沿斜面拉动物体所用的力的大小呢?我们能不能设计实验来证明一下? 2.分组设计实验,并分工合作完成实验和记录分析工作 1)制定实验计划表(教师准备)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斜面》教案

《18 斜面》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利用机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了解一些简单机械——斜面。 2、了解斜面在实际中的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描述和表达。 2、提出问题、猜测、设计实验。 3、学习使用工具和解释使用工具的意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2、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带来好处。 3、尊重证据,愿意与他人合作学习和探究问题,分享他人的智慧。 二、教学重点 设计实验,探究利用斜面如何提高工作效率。 三、教学难点 了解斜面在实际中的应用。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图片、粉笔 六、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工人在搬运重物上车。没有重型机器的帮助,他们只是利用一块木板就轻松地把重物搬上了汽车。这块搭成斜面的木板起到了什么作用? 新课讲解: 一、研究斜面的作用

导入:人们从低处把重物搬运到高处时,常常会在高低处之间用木板架设一个斜面。问题:这些斜面有什么作用? 设计:设计探究斜面作用的实验。 引导:利用测力计进行测量,观察同一个重物在垂直提升和沿斜面提升时的重力分别是多少? 按上述的方法,分别测量不同的重物,观察结果有什么变化? 尝试改变斜面的角度,分别测量同一重物的重力,观察结果有什么变化? 按改变斜面角度的方法,分别测量不同的重物,观察结果有什么变化? 小结:利用斜面可以省力。斜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越小,沿斜面提升重物就越省力,但是经过的路程就越长。 二、变形的斜面 导入:这是一张三角形的卡纸,如果把它卷到铅笔上,会出现什么现象? 活动:把三角形的卡纸卷到铅笔上,看看有什么发现。 引导:在卡车车厢与地面之间放一个平直的斜面,搬运重物时就可以省力;但在一座大山的山顶与山脚之间就不能放一个平直的斜面了,因为距离太远。 山顶与山脚之间的盘山公路实际上就是一个“卷起来”的变形斜面,汽车利用这个变形的斜面来爬坡就可以省力,但是就要行驶更多的路程。 三、斜面的应用 导入:这里有一些生活中常见的设施,你能不能说说它们是利用了哪种简单机械的原理? 目的:了解人们怎样利用斜面,懂得解释斜面的作用。 拓展:寻找生活中应用斜面的例子。

【全国百强校word版】河北省衡水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下列每小题所给选项至少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1.对下列各图蕴含的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A.图甲的加速度时间图像说明该物体在做加速直线运动 B.图乙的位移时间图像说明该物体受力平衡 C.图丙的动能时间图像说明该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D.图丁的速度时间图像说明该物体的合力随时间增大 2.如图所示为建筑工地一个小型起重机起吊重物的示意图。一根轻绳跨过光滑的动滑轮,轻绳的一端系在位置A处,动滑轮的下端挂上重物,轻绳的另一端挂在起重机的吊钩C处。起吊重物前,重物处于静止状态。起吊重物过程是这样的:先让吊钩从位置C竖直向上缓慢的移动到位置B,然后再让吊钩从位置B水平向右缓慢地移动到D,最后把重物卸载到某一个位置。则关于轻绳上的拉力大小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吊钩从C向B移动的过程中,轻绳上的拉力不变 B.吊钩从C向B移动过程中,轻绳上的拉力变大

C .吊钩从B 向 D 移动过程中,轻绳上的拉力不变 D .吊钩从B 向D 移动过程中,轻绳上的拉力变大 3.如图所示,某人从高出水平地面h 的山坡上的P 点水平击出一个质量为m 的高尔夫球,飞行中持续受到一阵恒定的水平风力的作用,高尔夫球竖直落入距击球点水平距离为L 的洞穴Q 。则( ) A .球飞行中做的是平抛运动 B .球飞行的时间为 g h 2 C .球被击出时的初速度大小为L g h 2 D .球飞行中受到的水平风力大小为 L mgh 4.如图所示,在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上放置质量分别为m 和2m 的四个木块,其中两个质量为m 的木块间用一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木块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是m f 。现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F 拉其中一个质量为2m 的木块,使四个木块沿斜面以同一加速度向下运动,则拉力F 的最大值( ) A . m f 53 B .m f 43 C .m f D .m f 2 3 5.如图所示,叠放在水平转台上的小物体A 、B 、C 能随转台一起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A 、B 、C 的质量分别为m 、2m 、m ,A 与B 、B 与转台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C 与转台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2 μ ,B 、C 离转台中心的距离分别为r 、1.5r 。设本题中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斜面》优质课公开课教学设计

《斜面》教学设计 壱、情境导入 1、图片引入: 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种现象:工地上有许多油桶,工人师傅想把这些油桶搬运到卡车上去,你能不能帮他们想个办法,怎样把油桶装上去? 2、学生交流解决方法。 3、介绍斜坡,揭示斜面,板书课题。 二、动手实践,探究斜面省力作用 1、猜想:工人师傅装油桶时,采用搭斜面的方法有什么好处?生自由猜:省力、方便、简单。 2、提出问题:运用斜面这样搬运重物真的能省力吗?你有办法证明吗?(做实验) 3、学生设计实验:(要研究这个问题首先要搭建一个斜面,会吗?)(1)、用什么做斜面?怎样做?(用木板和铁架台搭成) (2)、小组讨论实验方案。 (3)汇报交流:测出在斜面上拉小车用的力和竖直提起小车用的力,再比较 (4)读温馨提示:4、学生小组合作,动手实验。 5、小组汇报实验结果。

6、对比实验数据,你有什么发现? 7、交流发现:使用斜面能省力。 三、实验探究,发现斜面省力规律 1、发现新问题:大家通过刚才的研究除了发现:斜面有省力的作用,你们还发现了什么?生:每个小组用一样重的小车,但是测得的数据是不一样的, 2、猜测:斜面省力多少与什么有关? 3、研究斜面坡度大小与省力多少有怎样的关系?( 1)、在实验中,我们要改变什么条件?(斜面的坡度)(2)、在实验中,什么条件一定要相同?(小车的重量、木板的长度) (3)、为了让我们的研究更加科学,操作更加精确,实验的时候还要注意些什么呢?(老师在这里要引导学生在这里认识到在做实验的时候,动手实验很重要,但观察、记录也同等重要,逐步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能力。) (4)、出示实验要求:4、学生小组合作,动手实验。 5、汇报实验结果:斜面坡度越小,越省力。四、斜面在生活中的应用 1、想一想:生活中哪些地方应用了斜面,它们的作用是什么?学生自由说。 2、出示斜面应用图片:老师也带来了一些图片,你能找到斜面,并说说它的作用。(1)传送带(2)刀、斧

小学科学《斜面》的教学设计案例反思

小学科学《斜面》的教学设计案例反思 白山市第六中学盛云发 教材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斜坡及斜坡的使用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他们看见过推车、搬粮食、运货物,而且学生也有过在“斜坡”上向上推车很省力的生活体验。生活中对于“斜坡”的感性认识,为课堂教学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结合教材内容、学生的认知体验,教学中,教师所要关注的并非是“斜坡”、“斜坡能省力”这些知识点的教学,在教学中,教师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科学探究技能的训练,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亲历“探究斜坡坡度大小与拉力关系”的全过程。另外,学生对斜面的变形螺旋较陌生,而且学生在认识“直线斜面”到“螺旋”有一个思维的跳跃,所以“如何引导学生很好的认识螺旋”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对斜面坡度大小与拉力关系提出假设、设计实验、观察记录等。 2能够搜集数据并发现斜面坡度大小与拉力变化的规律。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斜面是简单机械,知道斜面坡度大小与拉力变化的规律。 2.知道斜面的变形螺旋及其作用。 3.了解斜面及螺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科学研究有兴趣,体验和感受到生活中时时处处有科学。 2.体验到亲历科学探究过程的乐趣。 3.关注身边的简单机械的应用。

教学重点:探究斜面坡度大小与拉力变化的规律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探究认识斜面的变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认识斜面。 1、图片引入: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麻烦,瞧,小明今天就遇到了一个麻烦,要搬自行车上台阶很累、很不方便,你有好的解决办法吗? 2、学生交流解决方法。(预设:可以把台阶改造成斜坡,可以用木板铺成斜坡……) 3、随机出示示意图,介绍斜坡的坡度。 4、激发研究兴趣:大家想的这种办法到底好不好呢? 二、体验活动、发现问题。 1、引导活动:这是一辆小车,垂直提升小车要用多少力呢?搭建斜坡提升小车又要用多少力?想不想测量一下呢? 2、学生讨论实验做法: (1)用测力计垂直提起小车,读出读数。测力计在使用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检查指针是否在“0”位,读数时眼睛要平视指针。) (2)搭建斜坡,用测力计拉起小车,读出读数。用测力计在斜坡上拉小车的时候还要注意什么呢?(测力计要与木板相平,用力要均匀等) 3、学生分组体验活动:垂直提升小车与搭建斜坡提升小车 4、小组汇报实验结果、课件统计数据。 5、观察实验数据,你有什么发现? 6、交流发现:使用斜坡能省力、各组斜坡省力不一样。 三、实验探究、发现规律。 1、再次创设情境:小明也想到了搭建斜坡,但现在有三个不同坡度的斜坡,1号、2号、3号,但是他不知道选择用哪一个斜坡就能很省力的把车推上去? 2、讨论:如果让你来选,你会选择哪一个斜坡?为什么? 3、学生提出各种猜想:

第七章 动量守恒定律(B)(解析版)

优创卷·一轮复习单元测评卷 第七章 动量守恒定律 B 卷 名校原创基础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6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7~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放有两个小球A 和B ,其质量A B m m >,B 球上固定一轻质弹簧。A 球以速率v 去碰撞静止的B 球,则( ) A.A 球的最小速率为零 B.B 球的最大速率为v C.当弹簧恢复原长时,B 球速率最大 D.当弹簧压缩量最大时,两球速率都最小 【答案】C 【解析】分析小球的运动过程:A 与弹簧接触后,弹簧被压缩,弹簧对A 产生向左的弹力,对B 产生向右的弹力,A 做减速运动,B 做加速运动,当B 的速度等于A 的速度时压缩量最大,此后A 球速度继续减小,B 球速度继续增大,弹簧压缩量减小,当弹簧第一次恢复原长时,B 球速率最大,A 球速度最小,此时满足 12A A B m v m v m v =+ 222 12 111222 A A B m v m v m v =+ 解得 1A B A B m m v v m m -= + 22A A B m v v m m = + 因为A B m m >,可知A 球的最小速率不为零,B 球的最大速率大于v ,选项ABD 错误,C 正确。 故选C 。 2.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两物块通过一根细线相连,中间夹着一根压缩了的轻弹簧(与两物块均不拴接),

如图所示,A 物块的质量是B 物块质量的2倍。现烧断细线,在弹簧弹开两物块的过程中,用A I 、B I 分别表示弹簧对A 、B 两物块的冲量大小,则( ) A.A B I I = B.2A B I I = C.2A B I I = D.3A B I I = 【答案】A 【解析】烧断细线后在弹簧弹开两个物体的过程中,A 、B 所受的弹簧弹力大小相等、作用时间t 相等,则由 I =Ft 知:I A =I B ,故A 正确,BCD 错误。 故选A 。 3.质量是60kg 的建筑工人,不慎从高空跌下,由于弹性安全带的保护,使他悬挂起来.已知安全带的缓冲时 间是1.2s ,安全带长5m ,取2 10 /g m s =,则安全带所受的平均冲力的大小为( ) A.1100N B.600N C.500N D.100N 【答案】A 【解析】根据v 2=2gL 得,弹性绳绷直时,工人的速度为:2gL , 取人为研究对象,在人和安全带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人受到重力mg 和安全带给的冲力F ,取F 方向为正方向,由动量定理得:Ft?mgt=0?(?mv), 代入数据解得:F=1100N ,方向竖直向上,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安全带受到的平均冲力为:F′=F=1100N ,方向竖直向下.故A 正确,BCD 错误. 故选A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根据F = p t ??可把牛顿第二定律表述为:物体动量的变化率等于它所受的合外力 B.力与力的作用时间的乘积叫做力的冲量,它反映了力的作用对时间的累积效应,是一个标量 C.动量定理的物理实质与牛顿第二定律是相同的,但有时用起来更方便 D.易碎品运输时要用柔软材料包装,船舷常常悬挂旧轮胎,都是为了延长作用时间以减小作用力

斜面的作用 教案

斜面的作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斜面,知道斜面有省力的作用且坡度越小越省力。 2.指导学生设计一个简单的研究计划并用实验的数据说明斜面省力的规律。 3.使学生乐于运用所学知识尝试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 【教学难点】 怎样把学到的知识运用生活中去。 【教学准备】 师:课件、相关斜面的图片、用三角形纸(斜边涂成宽约2毫米的黑边)卷在铅笔上模拟螺丝钉、等实物。 学生分组:搭斜面的长平木板一块、能装钩码的小车、测力计、实验计划表(记录单),带角度的三角尺。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第一课中使用工具中应用部分,要将木桶搬运到卡车上面可以用什么方法方便。说说理由。 1认识斜面:看图片人行天桥的斜坡,人推自行车上去是沿着斜坡进行的,还有搭在汽车车厢上的简单机械,我们把它叫做斜面。板书:斜面21世纪教育网 (1)我们把人行天桥上的斜坡,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老师板书:斜面 (2)提问:斜面在这里起了什么作用?请同学猜测一下。这节课我们将研究斜面的作用。老师将课题板书完整:的作用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和图片、联系第一课的内容,使学生直观感受到斜面的存在,我们不知不觉就应用了斜面。人们为什么要利用斜面工作、生活,斜面能起到什么作用呢?从而激发学生研究斜面作用的热情。】 二、实验一:探究斜面有什么作用?

1.斜面能否省力只是我们通过感受得到的一个猜想,是否真的省力要怎样得到证明呢? 2.学生小组交流实验设计方案。 3.请各个小组汇报自己小组讨论后得出的实验设计方案,师提示实验要改变的是什么条件,不变的是什么条件?引起学生思考。 4.师生共同修正实验方案并规范实验步骤。通过大屏幕出示实验步骤和温馨提示,如下:实验名称:探究斜面的作用 木板,带凹槽的实验小汽车,小木块若干,测力计 实验步骤: (1)搭好实验装置。 (2)先测出直接提升物体的力,再测出沿斜面提升物体的力。 (3)改变物体的重量,按步骤1重复做。 (4)讨论、整理实验发现。 注意事项: (1)只能改变物体的重量,不能改变斜面的高度。21世纪教育网 (2)拉测力计的要求是匀速直线,边拉边读。 (3)注重小组合作、边实验边记录。 【设计意图:六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实验设计能力,但考虑问题还不是很全面,这里用课件提示学生设计实验时的几个问题,在学生独立设计实验方案时起到了必要的指导作用。教师对提升物体的重量做统一要求但对各组搭的斜面坡度不作统一要求,以便自然过渡到研究不同坡度的斜面】 5.各组领取材料,分组实验,做好记录 6.汇报实验情况,板书各组实验数据,指导学生分析实验收集的数据。 斜面的作用 三、实验二:研究不同坡度的斜面 1.通过实验我们已经知道斜面能够省力,那么不同坡度斜面的省力情况是否一样呢? 2.你们认为什么样的斜面更省力? 3.引导学生再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自己的猜想? 4.组织学生小组交流: ①在实验中,什么条件一定要不同? ②(出示木块和木板)就用这木块和木板,你能搭出几种坡度不同的斜面? ③提示:为了好控制坡度,这个实验最好改变的角度为0度,30度,45度,60度,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斜面》教学设计-12页文档资料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斜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用木块、木板、小车等简单器材做斜面省力观察实验,并能用测力计等简单测量工具进行测量,采集数据,做好实验纪录;能用简单表格整理有关数据,并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读数据,对现象作合理的解释;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并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与他人交换意见。 2.愿意合作与交流;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关心日常生活中的科技新产品、新事物;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3.知道利用斜面提升物体时的省力规律,了解斜面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知道利用斜面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教学对象及教学内容分析 《斜面》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机械》的第七课时,属于物质世界——运动与力部分简单机械的内容。在前几册零散地认识了各种“常见的力”的基础上,集中探究有关简单机械方面的知识,使学生对物质世界中的“运动与力”有一个完整的认识,体验并意识到物质运动与力之间的相互关系。 斜面是日常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机械,本节课是学生系统学习与认识机械的第一课,因此教师适当的引导、帮助学生探索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很重要的。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活动知道斜面的作用,本课将由生活现象引入探究问题的原则,按照“问题——思考——假设——验证——应用”的思路,指导学生认识斜面的作用。

本课教学内容有:活动准备、活动过程、自由活动、拓展活动四个板块组成。其中活动过程由“组装斜面,认识斜面”和“研究斜面的作用”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组装斜面,认识斜面”。从生活现象引入,让学生形象地认识“斜面”这一简单机械。并在组装斜面的过程中让学生意识到斜面的不同受到长度和高度两个重要因素的控制。第二部分:“研究斜面的作用”。这一部分又可以分为两个活动,分别是斜面是否省力、对不同斜面省力情况的研究。有了导入部分的情感铺垫,绝大多数孩子会感受到斜面的省力作用,当他们面对不同的斜面时,可能会提出很多有价值的问题:斜面都会省力吗?他们的省力多少会不会一样呢等等,这一部分要留个学生思考的时间、表达的时间,让他们能够完整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对于斜面省力多少的不同,学生会有很多自己的猜测,其中包括高度与坡度。将研究是否省力与省力大小与斜面高度的关系两个实验有机结合在一起,面对这样复杂的研究问题,并根据五年级学生的特点,实验方案的制定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在经历了高度变化的研究后,在对长度变化研究就可以放手给学生了。在这两个实验后通过梳理学生不难发现影响坡度大小的两个因素(斜面的高度和长度)都会影响斜面省力的多少,最后得出坡度越小越省力。这节课中分析实验数据是很重要的,数据除了能够给予我们一个结论,它还可以帮我们提出很多有价值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它是一种科学学习的方法。自由活动中让学生认识斜面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重点拿出螺丝钉模型让学生研究,通过活动,让学生明白:现实中的斜面并不都是一个简单的斜坡,人们为了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在实际运用斜面过程中,会创造性地把斜面变形或隐藏起来使用。

2020届辽宁省辽阳市高三(下)二模理综物理试题

高三考试理科综合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每小题6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甲车和乙车,它们沿同一方向运动的v t -图像如图所示。已知0t =时刻乙车在甲车前方10m 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s t =时,甲、乙两车相遇 B.04s ~内,甲、乙两车位移相等 C.甲、乙两车之间的最小距离为6m D.相遇前甲、乙两车之间的最大距离为18m 2.某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为1:10,当副线电流增加0.1A 时,原线圈电流( )A .减小0.01A B.增加0.01A C.减小1A D.增加1A 3.用1 0n 轰击23592U 产生了m 个某种粒子,核反应方程为2351144899205636U+n Ba+Kr+mX →,则()A.方程式中的m=3 B.方程式中的X 是α粒子 C.14456Ba 的比结合能一定小于23592 U 的比结合能D.该反应需要吸收热量 4.如图所示,粗糙固定斜面的倾角为θ,整个斜面处于垂直斜面向下的匀强磁场(大小未知)中,在斜面上有一根有效长度为L 、质量为m 水平放置的导体棒,当导线中电流为I 1和I 2时,导体棒均能沿斜面匀速运动已知电流I 1、I 2的方向相同且I 1

B.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122sin ()mg I I L θ+C.导体棒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221 ()tan I I I I θ +-D.可能存在一个与I 1,I 2大小不同的电流,使导体棒沿斜面做匀速直线运动 5.某空间存在的静电场方向平行于x 轴,其电势?随x 坐标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图中的?0和d 为已知量。一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带电粒子在电场中以x =0为中心,x 轴做周期性运动。已知该粒子的动能与电势能之和为-0.5q ?0,不计粒子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静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为02d ?B.带电粒子运动的区间为-d ≤x ≤d C. D. 带电粒子运动的周期为26.2020年3月9日,我国成功发射北斗系统第54颗导航卫星,这是“北斗三号”中的第2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该卫星在短报文通信、精密单点定位等特色服务上发挥着关键作用。下列对该星的分析正确的是() A.该卫星在轨道上运行时一定经过辽阳的正上空 B.若只已知地球半径、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和地球自转周期则可以求出该卫星距地面的高度 C.若只已知地球的自转周期,则可以求出该卫星的角速度大小 D.若只已知地球第一宇宙速度和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则可以求出该卫星的线速度大小 7.如图所示,a 、b 两小球(均可视为质点)分别从直径在水平线上的半圆轨道顶端和足够长的斜面轨道顶端O 点以大小相等的初速度同时水平抛m ,且同时落到各自轨道上。已知半圆轨道的半径为 ,斜面轨道的倾角=30θ?。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 =10m/s 2,则( )

种植活动方案

种植活动方案 王占荣 一、活动目标 1、利用班内自然角,为幼儿提供观察、尝试、探究、实验的机会。 2、举行大班幼儿全家人植树活动,让幼儿亲身体验劳动的乐趣,感受美化环境的意义。 3、在教师和家长的指导和帮助下,让幼儿参与“撒种、浇水、拔草、施肥”等一系列活动,使他们能亲自看到植物从一颗种子到开花甚至结果的过程,培养幼儿对植物的兴趣,还能学到许多有关植物的科学知识,掌握简单的种植技能,从而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 4、让幼儿在种植活动中学会观察、学会记录、学会交流、学会分享。 5、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探究问题,培养幼儿科学探究精神。 二、指导思想 幼儿园的科学活动是发展幼儿治理的重要途径,幼儿学科学的特点主要是具有直观性、活动性和趣味性,所以幼儿园的种植活动是幼儿科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内容,现代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指出:“幼儿园需布置一个科学环境,尽可能的领导儿童栽培植物,布置孩子从事浇水、除草、收获等工作......” 三、工作安排 1、第一阶段(3月10日——3月26日)第一、召开家长会,介

绍幼儿园发展规划,确定《通过种植活动培养大班幼儿科学探究精神的实践研究》为本园研究课题,使家长认识到种植活动对幼儿科学探究精神的重要意义,能多角度配合幼儿园搞好这项工作。第二、制定种植角实施计划,完成好每名幼儿在班内自然角种养一盆花或一盆草,使幼儿观察了解不同种类植物形状、颜色、大小、习性的不同。 2、第二阶段(3月27日——4月11日)制定植树活动实施方案,园里根据需要采购一些水果树和绿化树,确定每个幼儿家庭种植一棵树,确保每一名幼儿参与到活动中来。 3、第三阶段(4月12日——5月16日)制定种植实施方案,根据时令及北方气候特征,老师和家长引导幼儿在种植园进行种植活动。 4、第四阶段(5月17日——6月6日)对前期组织的各种种植活动等相关活动,整理素材,认真反思,写好阶段性总结。

斜面的作用(教学设计)

7.斜面的作用 【教材简析】 《斜面的作用》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工具和机械》单元的第7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杠杆、轮轴、滑轮等简单机械,对简单机械的作用(省力、改变运动方向)已有所了解。本节课要研究斜面的简单机械原理是什么。 聚焦板块,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情景再现,引出斜面的作用是什么。 探索板块,主要是通过实验,学生会发现,斜面的作用是省力。通过研讨并再次实验,学生可以认识到斜面的坡度越大越不省力,坡度越小越省力。 拓展板块,通过实验所得结果,来举例并解释生活中斜面的应用。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学习探究能力,能够结合材料设计简单的实验。基于之前学习其它简单机械的基础,学生能主动探究,并在探究中熟练运用对比实验的方法。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像斜搭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斜面,斜面可以省力。 2.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不省力。 科学探究目标 1.能从日常生活中的斜面应用中提出可探究的问题。 2.能设计实验方案并能通过来收集斜面的作用的证据,通过研讨、对比并再次论证发现斜面的作用的规律。 科学态度目标 1.积极参与科学实验,能分享能交流。 2.能如实地记录和描述有关斜面作用的证据。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解释“斜面的作用”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两组实验发现斜面能省力,并且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省的力越少。 难点:如何将斜面原理运用到生活中去。 同学们!大家喜不喜欢爬山,老师也喜欢,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爬山的视频,大家仔细观察。 课前:学生欣赏视频 (一)引入 1.同学们,如果你来登这座山,你会选择哪种方式,并说说理由? 预设1:我选择第二种,这第一种实在太危险了。 师:你为什么觉得危险呢? 生:要力气大,抓不住就掉下去了…… 师:你观察很仔细,考虑的也很周到。是的,这样垂直攀援上去要用很大力气。 预设2:我选择第一种,这样快! 师:你为什么这样认为? 生:笔直上去距离近。 师:是的,你的想法真不错,距离短了。难度会不会增加呢?

最新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斜面》教学设计修改稿精品版

2020年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斜面》教学设计修改稿 精品版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斜面》教学设计修改稿 课前:相信同学们一定都爬过坡上过山吧,那你有没有注意山上的路都是什么样的呢?在老师给的小纸上用线画出你走的山路的样子? (屏幕展示四幅图)大家观察一下是什么样的?生:弯曲的。 师:我们把这样弯弯曲曲的公路叫做盘山公路。那咱们同学有没有想过山上的路为什么要修成这样? 生:交流。 师:怎样解释才科学呢,认真听这节课,下课时你一定能找到科学的答案。上课。 一、问题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有一位农民伯伯养了一头牛,养的非常好,有1000多斤重。这天他想把这头1000多斤重的牛拉到市里去卖,可是如果他牵着牛走,需要好长好长时间,所以他找来一辆大卡车,想用大卡车把牛运到市里,可是农民伯伯又遇到问题了,怎样把这头1000多斤重的牛搬到卡车上呢?哪位聪明的小朋友来帮农民伯伯想想办法? 生:在卡车沿上放一块大铁板,用牛喜欢吃的东西在前面引牛,把牛引到卡车上。 师:大家说这个方法好不好?好的话好在哪里? 生:这个方法好,这样不用花费很大力气就能把牛弄到卡车上。 师:这个方法确实非常好,借助一块铁板就完成了任务。像这个铁板一样,抬起它的一端而形成的一个斜坡,就是一个简单的机械,我们称之为斜

面!(板书:斜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这个简单机械中蕴含的科学道理。 二、活动过程 活动一:动手搭斜面、画斜面 请同学们用桌上的木板模仿搭铁板牵牛上车来动手搭一个斜面,并且仔细观察,把你搭的斜面画下来。 学生分组搭斜面,汇报。并动手画图形。请一个同学上黑板上画(学生板书画图:三角形。) 引导学生观斜面的结构特征及其组成。 师:请你仔细观察,它的构造有什么特点?(三角形,与地面形成一个夹角,就是斜面的坡度。) 师:我们刚才一致认为牵牛上卡车比较方便省力。科学不能只靠感觉,我们怎样用科学的方法来证明呢?请同学们设计实验方案来研究一下吧。 活动二:研究斜面是否省力 师:注意,老师给你提供这些材料,先想一想要研究这个问题还需要什么?你准备怎样来研究? 生:还需要测力计。 1、学生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2、汇报实验方案及所需器材。 3、交流实验注意事项。 教师强调:小组内同学分工合作,及时做好实验记录。拉动测力计时,要匀速。

高考真题:物理(全国卷2)含答案

2016年高考真题:物理(全国卷2)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 质量为m的物体用轻绳AB悬挂于天花板上。用水平向左的力F缓慢拉动绳的中点O,如图所示。 用T表示绳OA段拉力的大小,在O点向左移动的过程中 A. F逐渐变大,T逐渐变大 B. F逐渐变大,T逐渐变小 C. F逐渐变小,T逐渐变大 D. F逐渐变小,T逐渐变小 15. 如图,P为固定的点电荷,虚线是以P为圆心的两个圆。带电粒子Q在P的电场中运动。运动轨 迹与两圆在同一平面内,a、b、c为轨迹上的三个点。若Q仅受P的电场力作用,其在a、b、c 点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 a、a b、a c,速度大小分别为v a、v b、v c,则 A. a a>a b>a c,v a>v c>v b B.a a>a b>a c,v b>v c> v a C. a b>a c>a a,v b>v c> v a D.a b>a c>a a,v a>v c>v b 16. 小球P和Q用不可伸长的轻绳悬挂在天花板上,P球的质量大于Q球的质量,悬挂P球的绳比悬 挂Q球的绳短。将两球拉起,使两绳均被水平拉直,如图所示。将两球由静止释放。在各自轨迹的最低点, A. P球的速度一定大于Q球的速度 B. P球的动能一定小于Q球的动能 C. P球所受绳的拉力一定大于Q球所受绳的拉力 D. P球的向心加速度一定小于Q球的向心加速度

17. 阻值相等的四个电阻、电容器C 及电池E (内阻可忽略)连接成如图所示电路。开关S 断开且电流稳定时,C 所带的电荷量为Q1,;闭合开关S ,电流再次稳定后,C 所带的电荷量为Q2。Q1与Q2的比值为 A. 52 B. 21 C. 53 D.3 2 18. 一圆筒处于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与筒的轴平行,筒的横截面如图所示。 图中直径MN 的两端分别开有小孔,筒绕其中心轴以角速度ω顺时针转动。在该截面内,一带电粒子从小孔M 射入筒内,射入时的运动方向与MN 成30°角。当筒转过90°时,该粒子恰好从小孔N 飞出圆筒。不计重力。若粒子在筒内未与筒壁发生碰撞,则带电粒子的比荷为学.科网 A . B 3? B .B 2? C .B ? D .B ?2 19. 两实心小球甲和乙由同一种材质制成,甲球质量大于乙球质量。两球在空气中由静止下落,假设 它们运动时受到的阻力与球的半径成正比,与球的速率无关。若它们下落相同的距离,则 A. 甲球用的时间比乙球长 B. 甲球末速度的大小大于乙球末速度的大小 C. 甲球加速度的大小小于乙球加速度的大小 D. 甲球克服阻力做的功大于乙球克服阻力做的功 20. 法拉第圆盘发电机的示意图如图所示。铜圆盘安装在竖直的铜轴上,两铜片P 、Q 分别于圆盘的边缘和铜轴接触。圆盘处于方向竖直向上的均匀磁场B 中。圆盘旋转时,关于流过电阻R 的电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圆盘转动的角速度恒定,则电流大小恒定

《斜面的作用》教学设计

《斜面的作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认识像搭在汽车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斜面,斜面可以省力。 过程与方法:制订一个简单的研究计划并用实验的数据来说明斜面的省力规律。 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参与科学实验,愿意与同学进行合作交流。 【教学重点】通过设计实验验证斜面是如何省力的。 【教学难点】运用对比实验进行验证,注意控制变量。 【教学准备】分组材料:每组木板一块、大小木块若干个、测力计一个。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唐代大诗人李白曾经说过:“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说的是四川省高山众多,道路艰险。那么,高山上的路是什么样的呢?(出示课件)这里的路有什么特点?(弯弯曲曲,盘旋而上)是平缓的吗?(是斜坡),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盘山公路中蕴含的科学道理。(板书:7斜面的作用) 二、探究斜面有什么作用 1.(出示课件)想一想:怎样把油桶装到车上呢? (可以把油桶搬到车上,也可以通过斜搭的木板滚上去。)猜一猜哪种方法省力呢?(滚上去省力)(出示课件)说斜面能省力光凭感觉还不行,还要用什么来证明?(实验) 2.在实验时我们用眼睛能看出在斜面上运动的物体省力来吗?(不能。要借助测力计。出示测力计)。要想证明斜面是否省力应该怎么做呢?(自由谈) 3?小组设计一个实验计划。根据学生的汇报,师小结:先记下直接提升物体时的拉力,再记下在斜面上运动时的拉力,然后进行比较,对吧?这方法不错!(师逐一出示为学生准备的材料,并演示组装材料。) 4?分组研究斜面是否能够省力。(师巡视、指导) (课件出示):实验要求: 1、用测力计直接提起小木块,记下读数。 2、把小木块放在斜面下端,用测力计拉着它沿斜面向上滚动,用力要均匀,在小木块运动过程中,记下测力计的读数。

2019年湖南省怀化市高考物理二模试卷(解析版)

2019年湖南省怀化市高考物理二模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0.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衰变的实质是原子核内的一个中子转化成一个质子,同时释放出一个电子 B. 实验表明,只要照射光的强度足够大,就一定能发生光电效应 C. 钍的半衰期为24天,1g钍经过120天后还剩 D. 根据玻尔的原子理论,氢原子从的激发态跃迁到的激发态时,核外电子动能减小 2.如图所示为甲物体和乙物体在平直地面上同向运动的v-t图象,已知t=0时甲在乙 前方x0=70m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s时,甲物体的速度方向发生改变 B. 在~内,甲和乙之间的最大距离为78m C. 3s时,甲、乙物体相遇 D. 在~内,甲物体在乙物体前面,~内乙物体在甲物体前面 3.如图所示,甲图为某教室中的挂扇,乙图为挂扇风速挡位变换器电 路图,把它视为一个可调压的理想变压器。匝数n0=2000匝的原线 圈输入电压u=220sin100πt(V)。挡位1、2、3、4对应的线圈 匝数分别为200匝、500匝、1000匝、2000匝。电动机M的内阻 r=10Ω,额定电压为U=220V,额定功率P=110W.下列判断正确 的是() A. 当挡位由2变换到1时,风扇的转速加快 B. 当挡位由3变换到2时,原线圈的电流变大 C. 当选择挡位3时,电动机两端电压为 D. 当选择挡位4时,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为 4.2018年12月8日,嫦娥四号发射升空。将实现人类历史上首次月球背面 登月。随着嫦娥奔月梦想的实现,我国不断刷新深空探测的中国高度。嫦 娥卫星整个飞行过程可分为三个轨道段:绕地飞行调相轨道段、地月转移 轨道段、绕月飞行轨道段我们用如图所示的模型来简化描绘嫦娥卫星飞行 过程,假设调相轨道和绕月轨道的半长轴分别为a、b,公转周期分别为 T1、T2.关于嫦娥卫星的飞行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 嫦娥卫星在地月转移轨道上运行的速度应大于 C. 从调相轨道切入到地月转移轨道时,卫星在P点必须减速 D. 从地月转移轨道切入到绕月轨道时,卫星在Q点必须减速 5.如图所示,abcd为边长为L的正方形,在四分之一圆abd区域内有垂直正方形平面向外的匀强磁场, 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一个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电粒子从b点沿ba方向射入磁场,结果粒子恰好能通过c点,不计粒子的重力,则粒子的速度大小为() A. B. C. D.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8.0分)6.《大国工匠》节目中讲述了王进利用“秋千法”在1000kV的高压线上带电作业的过程。如图所示,绝 缘轻绳OD一端固定在高压线杆塔上的O点,另一端固定在兜篮上。另一绝缘轻绳跨过固定在杆塔上C点的定滑轮,一端连接兜篮,另一端由工人控制。身穿屏蔽服的王进坐在兜篮里,缓慢地从C点运动到处于O点正下方E点的电缆处。绳OD一直处于伸直状态,兜篮、王进及携带的设备总质量为m,不计一切阻力,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关于王进从C点运动到E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工人对绳的拉力一直变大 B. 绳OD的拉力一直变小 C. OD、CD两绳拉力的合力大小等于mg D. 当绳CD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时,工人对绳的拉力为 7.如图所示倾角为30°的斜面放在地面上,一小滑块从斜面底端A冲上 斜面,到达最高点D后又返回A点,斜面始终保持静止。已知滑块上 滑过程经过AB、BC、CD的时间相等,且BC比CD长0.8m,上滑时 间为下滑时间的一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斜面长为36m B. 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C. 地面对斜面的摩擦力先向左后向右 D. 滑块向上运动和向下运动过程中,地面受到的压力都小于斜面体和滑块的总重力 8.如图所示,空间存在一匀强电场,平行实线为该电场等势面,其方向与水平方向间的夹角为30°,AB 与等势面垂直,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小球,以初速度v0从A点水平向右抛出,经过时间t小球最终落在C点,速度大小仍是v0,且AB=BC,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电场方向沿A指向B B. 电场强度大小为 C. 小球下落高度 D. 此过程增加的电势能等于 9.如图,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开始,经历过程①、②、③、④到 达状态e。对此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过程①中气体的压强逐渐减小 B. 过程②中气体对外界做正功 C. 过程④中气体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D. 状态c、d的内能相等 E. 状态d的压强比状态b的压强小 10.如图甲所示,B、C和P是同一水平面内的三个点,沿竖直方向振动的横 波I在介质中沿BP方向传播,P与B相距40cm,B点的振动图象如图乙所示;沿竖直方向振动的横波Ⅱ在同一介质中沿CP方向传播,P与C相距50cm,C点的振动图象如图丙所示。在t=0时刻,两列波同时分别经过B、C两点,两列波的波速都为20cm/s,两列波在P点相遇,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