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知名企业失败案例分析

知名企业失败案例分析

知名企业失败案例分析

中国企业的悲哀之处,不在于挫折与失败,而在于迷失自我,最后使自己成了自己的囚徒。

其一,成功依恋症。那些备受关注的失败者,都曾经有一个成功的过去。UT斯达康的小灵通,开心网的“偷菜”与“买卖好友”,2005年的博客网,2000年TOM在线的无线增值……但他们似乎忽略了,一时的成功可能是缘于创业者的个人英雄主义和激情,可能是源于偶然时机与特定文化特定需求的嫁接,可能是源于投机和误打误撞中上帝的恩赐。

其二,做大做强综合症。一是疯狂地收购,陈天桥执掌的盛大一心打造“娱乐帝国”,2006年至今,直接或间接收购了180多家公司,但华影盛世、华友世纪、盛世骄阳……似乎都打了水漂,没了“后续答案”。二是疯狂地多元,太子奶在奶业基本成功的基础上,童装、商业、化妆品、食品、传媒等,快步踏入,结果拉长了战线,分散了资源和精力,资金链断裂便轰然坍塌。三是美尼尔病,企业一心向世界500强冲刺的过程中,盲目求大求快,不重视企业自身资源能力的培养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其三,主体迷失症。每一个创业者都立志做“美国的Google”、“美国的Yahoo”、“美国的Amazon”、“美国的Facebook”、“美国的Twitter”、“美国的Groupon”……结果PPG没有成为Land’s End,FM365没有成为AOL,港湾没有成为华为,8848没有成为Amazon,盛大盒子没有成为Sony……在全球竞争时代,学习借鉴非常重要,但过于强调模仿学习,不仅丧失了创新,丧失了引领国际化与趋势的可能。更重要的是,企业丧失主体性的过程中,国际热钱资本的因素也是不可忽略的。

搜狐的张朝阳说:“一直在紧跟着华尔街的指挥来做事,太看重短期盈利产品,每个季度都在为应付财报数字而发愁。”

开心网:开心不起来

Alexa数据显示,自2010年2月开心网推出一款“开心餐厅”的游戏带来了一次流量高峰之后,便一路下滑,一年半时间,开心网的每日用户量跌去约70%。而最近3个月,开心网的页面访问量下跌高达38.74%。曾经盛极一时的互联网黑马,如今慢慢被漂白,并正在被抛弃。

2008年2月,开心网悄然上线,不久即获得北极光500万美元投资,次年又再次吸入包括启明创投、北极光创投和新浪网总投资金额为2000万美元的资金,估值一度达到1亿美元。然而今天,其不但跌落神坛,难以比肩新浪微博、人人网、腾讯朋友等SNS社区网站,而且陨落之快让人惊讶。

此外,开心网还调整了团购模式,将旗下的团购产品与客户服务将全部移交给团购网站F团,未来只提供第三方平台服务,业界对此不仅难以认同,反而更多了几分唱衰之声。

教训:SNS的精髓是社会关系,互联网的精神是开放,违背了这两点,开心网收获的只有落寞。

比亚迪:陷入梦魇

从2010年开始,比亚迪一直在销量持续下降和糟糕的财报中苦苦挣扎,期间经销商退网风波更是暴露了比亚迪深层次的问题。2011年9月26日,比亚迪H股盘中跌破11港元,从2008年入股算来年化收益率仅有11%。2011年中报披露,比亚迪前6个月实现收入约21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1.4%;净利润 2.7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8.63%;净

资产收益率亦从13.82%巨降至1.43%。

比亚迪陷入了难以止跌的梦靥中。实际上,比亚迪目前的利润仍然主要来自于传统汽车领域,其真正竞争力不是新技术领先实力,而是将中国劳动力优势发挥到极致所创造的特定生产研发方式。而眼下,巴菲特投资比亚迪的光环不再,新能源汽车的概念破灭,比亚迪前路已无光明。

尽管汽车业务不景气而且资金链紧张,比亚迪扩张之心仍炽。中报披露的12

项在建工程总预算高达200亿元。这些项目在拿地审批之时都是向各地方政府立了“军令状”的,想停都停不下来。

教训:企业持续发展依靠的是新技术领先实力而不是忽悠新能源概念,更不会是巴菲特的光环。

ITAT:违背常识的代价

ITAT留给业界的创新之举是将无名的中小服装厂与空置的卖场实现对接。“铁三角”模式随之成型:生产厂家(供应商)负责供货,业主(场地提供商)负责提供物业场所,而ITAT则全面负责店面经营管理;三方共担风险,共享利润:物业业主承担浮动场租风险,供应商承担库存风险和物流配送费用,ITAT 承担推广费用和工资;比例分成为:厂家54%-60%,物业业主10%-15%,而ITAT则可获得25%-36%。

ITAT 几乎粉碎了零售业的所有常识。如果把ITAT 这套“零货款、零场租、零库存”模式,换一种诠释,就是:“(没人要的衣服+没人去的地段+二流ERP系统+混乱的业态)×广告的狂轰滥炸=中国最冒进的零售商”。

但港交所显然没有上当,在近乎车轮战的100多个问题问过后,他们对这个成长过快公司的可持续性提出了严重的质疑。尔后他们得出结论,如果ITAT出现亏损,它那种利益共享的机制就会全面崩溃,而这恰恰无法保证更多股民的利益。

教训:(没人要的衣服+没人去的地段+二流ERP系统+混乱的业态)×广告的狂轰滥炸=中国最成功的零售商,用脚趾头思考,都不会成立。

九城:懈怠之灾

2009年4月15日,时任九城CEO陈晓薇的一封内部邮

件的曝光,向公众“明示”了九城与《魔兽世界》的分手。

2009年,九城收入为1.11亿美元,这个数字已经不及2008年的一半。2010年,九城的营收仅为1558万美元,只有2008年全年2.5亿美元营收的6%左右。这意味着,在失去《魔兽世界》后,九城失去了94%的营业收入。与此相应的是,九城开始陷入无休止的亏损,截至2011年第二季度,九城已经连续亏损了10个季度。

根据2010年全年以及2011年一、二季度的财报数据推算,九城每个季度主营业务净亏损在1000万-1200万美元左右。同时每个季度会产生1000万美元左右的净现金流出。

如果一定要为九城今天的困境找一个原因,根源其实就是两个字:懈怠。从九城拿下《魔兽世界》代理权开始,整个九城都躺在《魔兽世界》上睡大觉。《魔兽世界》为九城带了巨大的收益和名气,让九城一跃成为最知名的网游公司之一,但在人员构成、组织体系、产品研发运营等,九城并没有借着形势大好的时候进行调整。

教训:成也《魔兽世界》,败也《魔兽世界》,一款产品打下江山,却也成了裹足不前的最大理由。

ZCOM:黎明前的溃败

2006年4月,ZCOM 获得了SIG领衔、凯雷跟投的千万美元投资。ZCOM在2007年最鼎盛时期员工人数达200多人,但在高层出走和屡次裁员之后,所有员工加起来只有不到30人。目前ZCOM仅仅是维护形态,业务仍然是集中在电子杂志上,主要收入来源是品牌广告、效果广告和手机等合作渠道。至于盈利,已经不能恢复到能够正常维系企业发展的程度。

没有刊号的限制,没有纸张和印刷费用,低廉的发行成本,这一切让人们对电子杂志这一新兴媒体寄予了无限的遐想。问题是,在这个并不缺钱的行业,为何连这些龙头企业都难以为继,

高昂的成本是一大原因。由于整个产业链还不成熟,缺乏好的内容提供商,为了从传统的内容供应商处获取内容,由此也就产生了大量的运营费用。

然而,在庞大的投入之后,电子杂志平台的收入却并不乐观。与其他互联网企业和平面媒体的模式一样,电子杂志

的收入也是两个来源,要么靠发行向用户收费,要么靠广告向企业收费。但这两种收入模式都不成熟。

教训:成本高昂、盈利困难、管理混乱,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将“钱景”变成现金流。

炎黄传媒:“捧杀”致死

炎黄传媒曾经风光无限,创立4年时间,融资达4500万美元,2008年初时号称占领全国医院液晶广告市场80%的份额;它的崩盘同样令人目瞪口呆,2008年10月,投资方全面冻结炎黄账户,炎黄传媒从高峰期的几千人迅速裁员到只有几十人。它曾经强势崛起,霸气十足,常常出价比对手高几倍,甚至10倍的价格争抢地盘;它的陨落同样精彩至极,一天之内,投资方与创始人上演相互罢免、各拿公章要挟的全武行。

液晶广告市场已经是一块细分市场,而医院的液晶广告又更加细分了,支撑起一家独立的上市公司,风险一定大于机遇。

户外广告的商业模式实际上非常简单,可模仿性非常

强,最主要的是对稀缺性资源的抢占。越是简单的模式,对规模和资本的要求越高,在某种意义上,规模和资本几乎是企业防守的唯一护城河。

分众之外,被风投追捧的10多家企业,实际上从起步开始就注定了难以做大的宿命。作为一个创业项目并无不可,但是如果瞄准上市则有些好高骛远了。即使楼宇液晶这块最大的细分领域,也容不下2家上市企业,聚众最后落到被分众收购的下场即是明证。

教训:格局重于市场,快慢取决于储备。这是一个强者恒强的时代,弱者需要的是蛰伏与时机,而非搏命。

昌盛集团:“对赌协议”的牺牲品

上世纪90年代初的中国,房地产市场刚刚启动。做包装纸箱起家的邹锡昌选择了大胆进入此领域。以后的几年,他相继开发了天秀大厦等名盘,赶上了广州房地产的第一次热潮。2000年左右,邹锡昌的地产王国达到了鼎盛时期。

然而,在这个被人称为暴利的行业里,邹锡昌起了大早,却揽了个败局。更吊诡的是,置昌盛集团于死地的,仅是邹

锡昌与高盛签下的一纸如“慢性毒药”的协议。

2006 年12 月18日,昌盛集团与高盛旗下创投基金GSSIA 签订协议,向后者发行2500万美元可赎回可转换债券,利率为7%,约占当时已发行股本的12%左右。

同时,双方订立2007年底之前上市“对赌”协议:如果上市成功,高盛可以占昌盛12.5%的股份;反之,若昌盛集团没有在债券的年期内进行首次公开发售,创投基金可要求邹锡昌按预定的价格购买其所持全部可赎回可转换债券。另外,若昌盛集团未能在年期内偿还本金,该项可转债的利息便按每年28%计算。

这个协议看似没有大的问题,唯一的焦点在于罚息过高,一旦上市失败,对任何一家公司几乎都足以致命。

教训:你可以相信外资投行,但必须自己有足够的判断力和鉴别力,因为大多时候,外资投行只不过是一只想狠赚一笔就脱身的狼。

分贝网:走上歪门邪道

2003年6月,郑立创建的163888网站开发了K8录歌软件,163888逐渐成了中国首屈一指的网络歌手聚集地。香香、杨臣刚等网络歌手在网站成功推出,《老鼠爱大米》等网络歌曲风靡一时,注册用户达到1200万。号称“华人第一音乐社区”的163888在2004年10月获得IDG200万美元投资。2006年又获得阿尔卡特VC的600万美元投资。2007年6月,网站改名分贝网,但依靠卖空间和收取会员费的盈利模式难以为继,广告成了分贝网主要的收入来源。2009年,郑立涉嫌经营色情视频聊天业务被捕。公司始终处于亏损状态,新的投资却始终没有到位。

教训:两轮融资800万美元打了水漂。第一,有效的盈利模式才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第二,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Mysee:浮华之败

2005年2月,高燃创立国内最早进行P2P视频直播研发技术的公司

https://www.doczj.com/doc/bf19117640.html,,蒋锡培投资了100万元人民币。2006年初,北极光和赛伯乐等机构又投了200万美元。但MySee烧钱的速度太快了,几十个人,每个月要烧掉100多万元人民币,办公室光装修就花去100多万元人民币,还要花大量的资金购买视频内容。8个月时间,200万美元的投资款消

耗殆尽。另外,高燃时刻最关注的都是自己的知名度和形象,他到处演讲,宣扬创富成就,但只为自己做市场,不为公司做市场。在投资人看来,高燃拿投资人的钱去包装自己,甚至还有其他的用途,但就是没有用来给公司做企业。

教训:北极光和赛伯乐等机构白白投资了200万美元。多做实事,少来虚的。

一茶一坐:上市游戏

2005年,沈南鹏的个人基金SMI以风投身份进驻一茶一坐。当时,一茶一坐制定了“2008年至2010年期间上市”的目标。2005年至2008年3年时间,一茶一坐总共经历了3轮融资,融资额达4700万美元。但是2008年,一茶一坐的十几家

加盟商集体将其告上法庭,理由是一茶一坐“诱骗”加盟商投资,强行占有加盟店并成为加盟店的实际控制人。而在加盟店的装修工程、设备采购、原料采购等多方面,一茶一坐利用掌握加盟商公司法人章、公章、财务章的便利,直接将钱划走,甚至出现了“一次采购猪肉35吨”的可笑的后补发票。如此费尽心思地折腾,诚信荡然无存,即便被资本推上市,又如何赢得投资者的信任?

教训:SMI、IDG等机构三轮4700万美元投资前途堪忧。不择手段,一切为了上市,本就是错误的思维。

分众传媒:被热钱冲昏了头脑

2003年,江南春寻找出楼宇视频广告这个新的蓝海,短短2年时间成功登陆纳斯达克股市。之后,分众传媒一举收购了聚众、框架、玺诚等众多竞争对手,在楼宇广告市场一统江湖。其股价最高达66美元,市值超过80亿美元。遗憾的是,IPO后江南春在产业投机和资本博弈的不归路上越走越远。他不仅没有解决分众的中央系统管理问题,更疏于在团队建设上下力气,公司没有做实,却一味想着怎么在资本市场上圈钱,最终在金钱面前迷失了自己。在2008年央视3.15晚会曝光其旗下公司分众无线涉嫌发送垃圾短信后,分众股票一路下跌,直到4.5美元,市值6.3亿美元,蒸发了近80亿美元!

教训:市值从巅峰时的80亿美元跌到6.3亿美元。公司做实,资本才有意义,否则,被热钱牵着鼻子走,就会陷入投机的漩涡。

无锡尚德:身影黯然

2005年12 月,无锡尚德成为第一个在纽约股票交易市场成功上市的中国民营企业。在“全球变暖”的概念恐慌中,无锡尚德受到了资本的热烈追捧,股价一度高达86美元,市值145亿美元,仅次于百度。然而好景不长,2011年10月11日,无锡尚德股价跌至2.47美元,市值4.5亿美元,蒸发了97%!光伏产业真正有技术含量的切硅片生产牢牢掌握在美国、韩国的企业手里。无锡尚德更像是一个组

装高科技零件的加工厂,并不具备核心竞争力。当国内常州天合、中电电气等企业一拥而上时,市场瞬间变为惨烈红海。金融危机后,各国政府减少了对太阳能的补贴。

教训:2011年10月11日,无锡尚德股价跌至2.47美元,市值4.5亿美元,较最高时蒸发140亿美元。核心竞争力、核心资源才是竞争根本。

博客网:巨头挤压

2002年,方兴东创建博客中国,之后3年内网站始终保持每月超过30%的增长,全球排名一度飙升到60多位,并于2004年获得了陈天桥和羊东的50万美元天使投资。在2005年9月获得GraniteGlobal Ventures、Mobius Venture Capital、软银赛富和Bessemer Venture Partner1000万美元投资后,“博客中国”更名为“博客网”,还喊出了“1年超新浪,2年上市”的目标。短短半年内,博客网从40多人扩张至400多人,60%—70%的资金都用在人员工资上。同时还在视频、游戏、购物、社交等众多项目上大把烧钱。其实,2006年末,以新浪为代表的门户网站的博客力量已完全超越了博客网等新兴垂直网站,方兴东辛苦摸索出来的道路轻而易举地被复制了。

教训:两轮融资1050万美元,被挥霍殆尽。钱要省着花,即便花也要放在可行的方案上;不要小看巨头们的后发优势。

PPG:死于人祸

2005年10月PPG开创了通过互联网售卖衬衫的全新业务模式。轻资产、减少流通环节的概念,加上狂轰乱炸的广告,PPG迅速成为市场领导者。从2006年到2007年年底,PPG共获得TDF、集富亚洲、凯鹏华盈和三山投资公司4600多万美元投资。到2008年,行业出现了凡客诚品、优衫网、CARRIS等几十家模仿者,PPG不但丢掉了老大的地位、官司缠身、高管流散,更传出创始人李亮卷款潜逃一说。李亮表

面上是做电子商务,但配套的物流、仓储都是他自己的公司或间接与他有关,他不停地向这些公司打钱,投资人的钱变相进了他自己的腰包。

教训:三轮融资4600万美元被变相转移。创业的目的之一是赚钱,但不能仅仅是赚钱,PPG的失败再一次证明,在企业经营中,人是多么重要的因素。

酷6网:路线之争的牺牲品

酷6网曾经与土豆、优酷一起号称视频界的F3,2009年底作价4400万美元卖身盛大,并成为第一家上市的视频商。但1年后,酷6网创始人李善友离职,亏损逐年变大,血腥大裁员,现在又要转型关注于社区化、UGC(用户生成内容)和短视频。陈天桥最初希望酷6的发展方向是“视频资讯新闻”,而李善友则更希望坚持购买正版版权的“大片模式”,最终不欢而散。2011年第二季度净亏损2160万美元,同比扩大39.4%,环比扩大98.2%。预计2011年全年亏损将会超过5000万美元。盛大在酷6身上已经投入了将近2亿美元,却颗粒未收。

教训:烧了2亿美元,落得个尴尬转型。管理方与创始人

理念不同,企业就不会有正确的方向和终点。

五谷道场:资金链断裂

2004年10月,中旺集团创始人王中旺以5100万元的注册资金正式成立北京五谷道场。同时在北京、吉林等地投建生产基地。初期,公司投入巨资在央视及各大知名媒体宣传,仅1年就开辟出一个15亿元的非油炸方便面市场。但是,突然迸发的巨大的市场需求,不仅让五谷道场不断增加资金投入,还让持续扩张带来的管理问题日益突出。2006年夏天,五谷道场开始力不从心。员工工资、经销商的报销费用和货款大规模被拖欠。与此同时,银行贷款也开始到期,资金问题在短期内集中爆发。2008年,五谷道场负债6亿余元申请破产,2009年易主中粮。

教训:15亿元人民币的市场,最后却是负债6亿元破产的结局。差异化、快速扩张,甚至重营销都是有道理的,但必须是以强大的管理平台为基础的。

大知名企业失败案例分析

4大知名企业失败案例分析 面对一个“宠大的”ERP工程来说,上百万元的费用支出,多年的ERP项目实施,中小企业如何应对?面对众多的ERP软件,企业从哪里入手,是追求洋ERP,还是选择本土开发的ERP?是定制开发还是选择几个现成的ERP模块?等等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许多中小企业老板。另外,对于一些走在信息化前列的企业,他们中有许多曾花了不少钱,买了不少软件,想让IT技术帮助企业提升竞争力,可是一些软件尤其是ERP软件在现实应用中效果并不理想,信息孤岛、应用困难、骑虎难下和前景迷茫等等问题同样 困扰着这些企业的决策者。 三露联想“婚变” 北京市三露厂在1998年3月20日与联想集成,后来划归到神州数码签订了ERP实施合同。合同中联想集成承诺6个月内完成实施,如不能按规定时间交工,违约金按5‰来赔偿。ERP软件是联想集成独家代理瑞典Intentia公司的MOVEX。 合作的双方,一方是化妆品行业的著名企业,1998年销售额超过7亿,有职工1200多人。一方是国内IT业领头羊的直属子公司。这场本应美满的“婚姻”,因为Intentia软件产品汉化不彻底,造成了一些表单无法正确生成等问题出现了“婚变”。后虽经再次的实施、修改和汉化,包括软件产品提供商Intentia公司也派人来三露厂解决了一些技术问题。但是由于汉化、报表生成等关键问题 仍旧无法彻底解决,最终导致项目的失败。 合作的结果是不欢而散,双方只得诉诸法律,在经历了15个月的ERP官司之后,经过庭内调解,结果三露厂退还MOVEX计 算机管理信息系统软硬件和获得200万元的赔偿。 哈药“城门失火” 2000年,哈尔滨医药集团决定上ERP项目,参与软件争夺的两个主要对手是Oracle与利玛。一开始,两家在ERP软件上打得难解难分,一年之后,Oracle击败利玛,哈药决定选择Oracle的ERP软件。然而事情发展极具戏剧性的是,尽管软件选型已经确定,但是,为了争夺哈药实施ERP项目的“另一半”,2001年10月,利玛联手哈尔滨凯纳击败哈尔滨本地的一家公司华旭,成 为哈药ERP项目实施服务的“总包头”。 但是,始料不及的是,到了2002年3月份,哈药ERP实施出现了更加戏剧性的变化。利玛在哈药ERP项目的实施团队全部离职。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整个哈药项目也被迫终止。而最近又有消息说哈药ERP项目又重新上马,真是一波三折。 标致巨额投入搁浅 广州标致汽车公司成立不久,开始着手MRPII项目的设备,目标是实现全公司订单、生产、库存、销售、人事、财务等的统一 管理,以提高公司运行效益,增进企业经济效益。 1988年公司开始投资计划。由于中法合资的性质,法方总经理和专家在决策层中起决定作用。他们照搬法国标致的模式,决定搞MRPII,设计网络使用20年。1989年企业已经组建了自己的企业信息网,1992年又实施了比利时MSG公司的MACH7财务系统,1993年开始实施零配件销售管理系统SMS。总投入在2000多万法郎。 假如路子走对了,网络应该发展得很成熟。令人遗憾的是,广州标致汽车公司的企业信息网事实上已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主系统十几个功能模块,已经启用的仅有非生产件的库存管理模块MHF,不到该软件内涵的1/10,1993年后就没有多大进展;MACH7财务系统仅完成凭证录入、过账、对账、关账等功能,报表只能用微机处理;PMS人事系统准确地说只是一个数据库,只有输入、修改、删除功能,没有查询,报表及各种统计均靠微机进行。整个来看,投下巨额资金,网络的效益却与当初的宏图大略相去甚远。 许继项目被迫暂停 1998年初,河南许继集团采用Symix公司现更名Frontstep公司的产品来实施ERP。从1998年初签单,到同年7月份,许继实施ERP的进展都很顺利。包括数据整理、业务流程重组,以及物料清单的建立都很顺利。厂商的售后服务工作也还算到位,基

30.值得收藏的知名企业运营失败案例

开心网、比亚迪、ITAT、九城、ZCOM、炎黄传媒、昌盛集团、分贝网、Mysee、一茶一坐、分众传媒、无锡尚德、博客网、PPG、酷6网、五谷道场等知名企业的失败教训,或许可以为目前正良性运转的企业敲一记警钟。 中国企业的悲哀之处,不在于挫折与失败,而在于迷失自我,最后使自己成了自己的囚徒。其一,成功依恋症。那些备受关注的失败者,都曾经有一个成功的过去。UT斯达康的小灵通,开心网的“偷菜”与“买卖好友”,2005年的博客网,2000年TOM在线的无线增值……但他们似乎忽略了,一时的成功可能是缘于创业者的个人英雄主义和激情,可能是源于偶然时机与特定文化特定需求的嫁接,可能是源于投机和误打误撞中上帝的恩赐。 其二,做大做强综合症。一是疯狂地收购,陈天桥执掌的盛大一心打造“娱乐帝国”,2006 年至今,直接或间接收购了180多家公司,但华影盛世、华友世纪、盛世骄阳……似乎都打了水漂,没了“后续答案”。二是疯狂地多元,太子奶在奶业基本成功的基础上,童装、商业、化妆品、食品、传媒等,快步踏入,结果拉长了战线,分散了资源和精力,资金链断裂便轰然坍塌。三是美尼尔病,企业一心向世界500强冲刺的过程中,盲目求大求快,不重视企业自身资源能力的培养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其三,主体迷失症。每一个创业者都立志做“美国的Google”、“美国的Yahoo”、“美国的Amazon”、“美国的Facebook”、“美国的Twitter”、“美国的Groupon”……结果PPG没有成为Land’s End,FM365没有成为AOL,港湾没有成为华为,8848没有成为Amazon,盛大盒子没有成为Sony……在全球竞争时代,学习借鉴非常重要,但过于强调模仿学习,不仅丧失了创新,丧失了引领国际化与趋势的可能。更重要的是,企业丧失主体性的过程中,国际热钱资本的因素也是不可忽略的。 搜狐的张朝阳说:“一直在紧跟着华尔街的指挥来做事,太看重短期盈利产品,每个季度都在为应付财报数字而发愁。” 开心网:开心不起来 Alexa数据显示,自2010年2月开心网推出一款“开心餐厅”的游戏带来了一次流量高峰之后,便一路下滑,一年半时间,开心网的每日用户量跌去约70%。而最近3个月,开心网的页面访问量下跌高达38.74%。曾经盛极一时的互联网黑马,如今慢慢被漂白,并正在被抛弃。 2008年2月,开心网悄然上线,不久即获得北极光500万美元投资,次年又再次吸入包括启明创投、北极光创投和新浪网总投资金额为2000万美元的资金,估值一度达到1亿美元。然而今天,其不但跌落神坛,难以比肩新浪微博、人人网、腾讯朋友等SNS社区网站,而且陨落之快让人惊讶。 此外,开心网还调整了团购模式,将旗下的团购产品与客户服务将全部移交给团购网站F 团,未来只提供第三方平台服务,业界对此不仅难以认同,反而更多了几分唱衰之声。 更多免费营销资料:联系微信/QQ 822050123

企业经营失败经典案例

企业经营失败经典案例 目录 过度扩张的失误 (2) 一、伯格.契夫公司——为什么不能成为另一个麦当劳 (2) 二、柯维特——成长中的消化不良症 (8) 三、中美贸易公司——贪求业务急剧扩充的教训 (11) 四、格兰特公司——拙劣的扩张计划 (14) 保守主义的错误 (21) 一、吉利公司——迟延的代价 (21) 二、蒙沃公司——不成长是不可能的 (25) 三、复兴繁殖场——缺乏胆识,保守无成 (29) 行销策略的错误 (33) 一、杜邦公司Corfam 的失败——技术突破受到冷落 (33) 对社会环境的忽视 (35) 一、伯伊土凯斯开公司——社会压力击败快速的成长 (35) 二、迷地服饰公司——自作主张的失误 (38)

过度扩张的失误 孔子在二千多年前说过:“过犹不及。”盲目而迅速的扩张,如果新出现的问题远远超出公司的能力,就很可能同样是悲剧。 一、伯格·契夫公司——为什么不能成为另一个麦当劳 1967 年通用食品公司(GeneraI Foods)以l600 万元收购伯格·契夫(Burger Chef)公司(一家拥有700 家速食特许专卖店公司)。不到四年工夫,通用食品公司对这项投资产生了8300 万元的税前净损。在这同时,1967年至1971 年,麦当劳公司的净利,从707200 增加至27248000,成长率为285%。这时期汉堡、炸鸡与其他餐厅呈现饱和状态,通用食品公司是当时全国最大的便利食品制造商,销售额接近30 亿,其广告使用量是全国第三,广告费用支出每年超过1.5 亿元。 □特许专卖制度 特许专卖是一种特许专卖者以契约协定授权给被特许专卖者经营某一特殊形式的独立企业,这种契约式协定可能包括产品或服务的授权,而当今特许专卖的形态以服务授权较产品授权普遍。对于被特许专卖者的好处是可经由大量采购的方式来得到供应商给予的有利条件,并且特许专卖者提供给被特许专卖者大量的服务:从店面外观、招牌、手续、服务等都已标准化,全国性广告和促销活动,店面位置的选择,店面设计、雇用服务人员及管理上的训练和咨询等。这类的例子有汽车出租业(例如赫兹和AVls 公司),速食服务业(例如麦当劳、伯格·契夫、肯德基炸鸡公司),汽车旅馆业等。特许专卖制度从1898 年存在至今,首先通用汽车公司成立其第一家独立销售公司,经销通用公司所生产的汽车并提供售后服务。到1910 年,特许专卖制度便成为行销汽车的主要方法,1920 年此种方式被应用到食品、医药、汽车零件和石化产品,而主要形成热潮则于二次大战之后,典型的代表例子是冰淇淋,1945 年,在美国有100 家冰淋淇零售店,至1960 年增加到大约有18000 家。至1978 年,经由特许专卖销售的产品与服务大约2750 亿,约占全部零售业的30%,而在1978 年,美国国内就有50 万家特许专卖店成立,其所雇用的员工超过400 万人。特许专卖制度的优点一家公司经由特许专卖方式比自己经营公司在扩张上有二个主要的好处:第一,能快速扩张业务,只需审查申请者资格,选择新零售店的适当位置,发展一套确保销售绩效的管理控制制度即可。第二,通常能吸引勤奋踏实的人才来经营业务,因为被特许专卖者经营零售店的业绩比雇用经理来经营更有切身利害关系。同时被特许专卖者也可因而降低经营失败的风险。换言之,增加其成功的机会。因为被特许专卖者可以拥有一家已被顾客所接受的企业,且能进一步了解此行业,亦能获得完善的管理与促销技巧训练。速食餐厅特许专卖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速食餐厅特许专卖制度对食品服务业已经造成相当大的冲击,速食特许专卖店至70 年代总共所雇用的员工已经占全部特许专卖店的30%,且美国国内食品、饮料业所雇用的员工超过30%,为了说明这行业成功快速成长,让我们研究这行业中的两颗巨星:肯德基炸鸡公司与麦当劳公司。 □桑德斯与肯德基炸鸡公司 在1955 年,桑德斯从底特律到迈阿密的高速公司途中的肯德基经营一家南方炸鸡餐厅,营运状况相当成功,但是新建造的一条高速公路离其店7 公里之远绕道而过,因而影响业务被迫结束营业,当时,他已经65 岁,身边仅剩的是小学毕业文凭与105 元的社会安全保险支票。接着,他带着五打的炸鸡,一套特殊炊具和一些面粉、调味品,开始拜访位于印地安那州与俄亥俄州的餐厅,其烹饪

【反思】中国知名企业营销失败案例

【反思】中国知名企业营销失败案例 更多课程传送门:点这里 中国知名企业营销失败案例 “巨人”倒下、“太阳神”下山、“飞龙”落地、“标王”破产,’一大批知名企业被营销危机和营销失败笼罩,过去曾是领导市场潮流风云企业,而现在却陷入亏损甚至破产的困境。山东的秦池、三株、广东的爱多、健力宝、万家乐、白云山、科龙、珠海的巨人、深圳的康佳、重庆的奥妮、河南的亚细亚、东北的延生护宝、河北的春都、四川的长虹、陕西的505、长岭等,无一不是盛极一时的中国知名企业,如今都纷纷因各种营销危机陷于困境。纵观中国营销市场,可见大有营销失败的企业: (l)价格大战中的牺牲者 从89年长虹发动第一次彩电价格战开始,价格大战就成了许多企业的唯一营销工具。彩电价格大战、空调价格大战、出境旅游价格大战,机票打折大战等等各类价格战五花八门。据中国市场研究专家卢泰宏等人的调查,卷入价格大战的行业有家电业、服装业、零售业,民航业、运输业、旅游业、汽车业、通信业、餐饮业,出版业以及生产资料业等11个领域。在这些价格大战中,一些是使不正常的价格

归于合理的正常降价,如汽车价格战,而更多的则是恶性价格战。像彩电价格战,导致的是全行业亏损;出境旅游价格战,甚至打到了“零团费”,不仅引发了大量的争端,而且还严重破坏了市场秩序。仅以彩电为例,就可看出恶性价格战的危害。中国彩电行业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四川长虹,曾是中国家电土国领袖和股票,市场龙头,因为自己发动的一连串价格战,使长虹陷入了营销危机之中,一时难于自拔。如今不得不把中国电子百强头把交椅拱手让给了联想,家电价值第一的位置让给了海尔。不仅让出了中国家电市场的领导权,也使自己的股票利润由最高时每股收益达2.97元,降到xx年中报每股收益仅l 分钱,下降了差不多三百倍,让人感到长虹大势己去。xx年6月7日,复出后的长虹总裁倪润峰公开对媒体宣称:“长虹病得不轻”!’他说:“长虹高速发展的背后,忽视了不少问题,使得长虹近两年走入低谷”。长虹病在何处?长虹高速度发展的背后究竟忽视了什么问题使长虹近两年走入低谷?倪润峰可能有自己的答案,但笔者认为,盲目的价格战不能不说是重要原因。康佳也是价格大战的又一输家。康佳曾是中国彩电排行榜L的亚军,但现在己降至第四名。xx年上半年康佳亏损1 .91元,全年亏损则达7亿多无,炸还出现了严重的产品积压。彩电价格大战的结果是全行业亏损,使几大彩电巨头企业都陷入了危机之中。受彩电价格战之累的还不仅是长虹、康佳,科龙也大受其害。科龙曾是中国制冷业销售九连贯冠军。但经过一连串价格大战的洗礼,科龙2000年的业绩是亏损6.78亿,净资产收益率为-16.4%,每股亏损0.68元。在科龙的两个主营产品中,冰箱销售额

国外知名企业内部控制失败案例分析

国外知名企业内部控制失败案例分析 目录 第一节美国曼氏金融公司内部控制案例分析 (2) 第二节法国兴业银行内部控制案例分析 (7) 第三节德国西门子公司内部控制案例分析 (16)

第一节美国曼氏金融公司内部控制案例分析 2011年10月,因高风险债券投资遭受巨额亏损,全球曼氏金融控股公司(Man Financial Global Holdings Ltd.,以下简称曼氏金融)在纽约南区破产法院申请破产保护。曼氏金融成为首家因欧洲债务危机而破产的华尔街金融机构,也是2008年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 Holdings)倒闭以来美国申请破产的最大金融企业,标志着全球债务危机的深化。鉴于公司激进的风险策略以及巨大的欧债风险敞口,包括穆迪、惠誉在内的多家评级机构将曼氏金融的信用评级降至“垃圾”级。截至9月30日,最新财季的亏损额高达1.91亿美元,每股亏损1.16美元,创出历史纪录;而在过去12个季度里,更是只有三个季度盈利。令人唏嘘的是,曼氏金融在全球金融界的地位十分显赫,作为历史渊源长达220年的最大期货及金融衍生品经纪商,在全球超过70家期货及商品交易所拥有会员资格,在纽约商品交易所和悉尼期货交易所的交易量排在第一名,同时也是美国政府指定的22家美国国债“一级承销商”之一。曼氏金融的陨落在内控方面有何关联,对我国企业有何启示,是本文关注的焦点。 一、控制环境分析 曼氏金融的破产困境,首先应归咎于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乔恩·科尔津(Jon Corzine,以下简称科尔津)激进的操作策略和经营风格。科尔津曾在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 Group Inc.)的债券交易部门工作,担任固定收益部门的负责人并荣升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他还是前美国海军陆战队成员、两任美国联邦参议员和两任新泽西州州长,被广泛认为具有“银行家的野心,政客的夸夸其谈”。科尔津认为曼氏金融过去的气质循规蹈矩、呆板有余,着手将其

2020年(企业管理案例)企业失败案例分析

(企业管理案例)企业失败案例分析

企业失败案例分析 2009-01-1721:57 纵观现代经济史上著名的企业失败案例昭示的不仅仅是企业战略的失误,更重要的是,XX公司治理结构从根本上出了问题。独立的、优秀的董事会对以帮助企业纠正错误,渡过危机,从而创造股东回报。而软弱无能的董事会使XX公司的治理将为之大乱。 1飞龙、三株、秦池,曾经是中国企业界灿烂的明星,于上世纪九十年代辉煌壹时。曾几何时,它们相继黯淡隐去,给人们留下无尽的思索。回顾飞龙、三株、秦池的历史,我们能够发现壹些共同特点:第壹,抓住了好的契机。飞龙、三株迅速兴起的大背景是人们社会观念的转变和对身体健康、生活质量的关注;秦池则是夺取央视“标王”,抓住了全国人民的“眼球”。第二,利用电视等大众传媒广泛宣传,迅速成名,飞速扩张。飞龙广告投入巨大,1991年为120万元,1992年为1000万元,1993年为8000万元;产出则更为惊人,从1990年注册资金仅为75万元的小企业,飞速发展到1995年累计销售收入20亿,利润达4.2亿元。三株强有力的媒体宣传攻势,推动三株口服液壹夜成名,于农村甚至被称为延年益寿的灵丹妙药,销售额急剧飙升,XX公司成立仅三年,销售额就达到80亿元,资产达48亿元。而秦池于夺标后的第二年,销售额高达9.5亿元,此盛况至今仍为秦池人津津乐道。 飞龙、三株、秦池,于迅速崛起之前均是规模很小、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它们的飞速发展羡煞许多同业,这同时也为自己埋下了日后覆亡的祸根。第壹,没有明确的战略意图。德鲁克认为,企业战略就是企业的

发展蓝图,没有战略的组织就好像没有舵的小船,会于原地打转。尽管见起来,三株似乎提出了自己的战略,吴炳辉于新华社年会上曾经宣称,三株到二十世纪末完成900亿到1000亿元的利税,成为中国第壹纳税人,言犹于耳,三株却已轰然倒下。第二,没有形成独特的、不易复制、难以替代竞争优势。三家企业的产品单壹,科技含量低,舍得花大钱打广告,却舍不得做产品研发,形不成核心竞争力。这不仅是飞龙、三株和秦池的弊病,更是中国众多流星企业的痈疽。飞龙、三株、秦池的竞争手段何其相似,建立起庞大的营销队伍,不遗余力地打广告,短时间声名鹊起,销售量和销售收入大增。从长期来见,这种竞争手段毫无秘密可言,极易被竞争对手模仿和超越。第三,没有危机管理意识,缺乏危机管理机制。表面上见,飞龙、三株和秦池的猝败是由极偶然的因素引发的:XX公司上市运作暴露了飞龙的弊病,壹场人命官司击倒了三株,秦池则源于新闻单位揭密秦池酒勾兑的流程,但从深层次分析,偶然事件打倒壹个庞大企业,则反映出该企业内部管理体制不健全,没有危机管理意识和危机处理机制。 从之上三家企业的兴衰我们能够见到,企业间的竞争犹如越野赛跑,壹个企业要想于长期的竞争过程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制定出壹个长远的发展思路,壹个适合本企业的、迥异于他人的发展战略。 张瑞敏认为,壹个企业没有发展战略,就是没有发展思路,没有思路也就没有出路。企业的发展战略就像是茫茫大海中的灯塔,为企业指明前进的方向。德鲁克认为,对发展战略已不是“是否需要”重视,而是“如何重视”及“重视程度”的问题。企业战略于此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

知名企业失败案例分析

知名企业失败案例分析 中国企业的悲哀之处,不在于挫折与失败,而在于迷失自我,最后使自己成了自己的囚徒。 其一,成功依恋症。那些备受关注的失败者,都曾经有一个成功的过去。UT斯达康的小灵通,开心网的“偷菜”与“买卖好友”,2005年的博客网,2000年TOM在线的无线增值……但他们似乎忽略了,一时的成功可能是缘于创业者的个人英雄主义和激情,可能是源于偶然时机与特定文化特定需求的嫁接,可能是源于投机和误打误撞中上帝的恩赐。 其二,做大做强综合症。一是疯狂地收购,陈天桥执掌的盛大一心打造“娱乐帝国”,2006年至今,直接或间接收购了180多家公司,但华影盛世、华友世纪、盛世骄阳……似乎都打了水漂,没了“后续答案”。二是疯狂地多元,太子奶在奶业基本成功的基础上,童装、商业、化妆品、食品、传媒等,快步踏入,结果拉长了战线,分散了资源和精力,资金链断裂便轰然坍塌。三是美尼尔病,企业一心向世界500强冲刺的过程中,盲目求大求快,不重视企业自身资源能力的培养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其三,主体迷失症。每一个创业者都立志做“美国的Google”、“美国的Yahoo”、“美国的Amazon”、“美国的Facebook”、“美国的Twitter”、“美国的Groupon”……结果PPG没有成为Land’s End,FM365没有成为AOL,港湾没有成为华为,8848没有成为Amazon,盛大盒子没有成为Sony……在全球竞争时代,学习借鉴非常重要,但过于强调模仿学习,不仅丧失了创新,丧失了引领国际化与趋势的可能。更重要的是,企业丧失主体性的过程中,国际热钱资本的因素也是不可忽略的。

搜狐的张朝阳说:“一直在紧跟着华尔街的指挥来做事,太看重短期盈利产品,每个季度都在为应付财报数字而发愁。” 开心网:开心不起来 Alexa数据显示,自2010年2月开心网推出一款“开心餐厅”的游戏带来了一次流量高峰之后,便一路下滑,一年半时间,开心网的每日用户量跌去约70%。而最近3个月,开心网的页面访问量下跌高达38.74%。曾经盛极一时的互联网黑马,如今慢慢被漂白,并正在被抛弃。 2008年2月,开心网悄然上线,不久即获得北极光500万美元投资,次年又再次吸入包括启明创投、北极光创投和新浪网总投资金额为2000万美元的资金,估值一度达到1亿美元。然而今天,其不但跌落神坛,难以比肩新浪微博、人人网、腾讯朋友等SNS社区网站,而且陨落之快让人惊讶。 此外,开心网还调整了团购模式,将旗下的团购产品与客户服务将全部移交给团购网站F团,未来只提供第三方平台服务,业界对此不仅难以认同,反而更多了几分唱衰之声。 教训:SNS的精髓是社会关系,互联网的精神是开放,违背了这两点,开心网收获的只有落寞。 比亚迪:陷入梦魇 从2010年开始,比亚迪一直在销量持续下降和糟糕的财报中苦苦挣扎,期间经销商退网风波更是暴露了比亚迪深层次的问题。2011年9月26日,比亚迪H股盘中跌破11港元,从2008年入股算来年化收益率仅有11%。2011年中报披露,比亚迪前6个月实现收入约21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1.4%;净利润 2.7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8.63%;净 资产收益率亦从13.82%巨降至1.43%。

(企业管理案例)企业失败案例分析最全版

(企业管理案例)企业失败 案例分析

企业失败案例分析 2009-01-1721:57 纵观现代经济史上著名的企业失败案例昭示的不仅仅是企业战略的失误,更重要的是,X公司治理结构从根本上出了问题。独立的、优秀的董事会对以帮助企业纠正错误,渡过危机,从而创造股东回报。而软弱无能的董事会使X公司的治理将为之大乱。 1飞龙、三株、秦池,曾经是中国企业界灿烂的明星,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辉煌壹时。曾几何时,它们相继黯淡隐去,给人们留下无尽的思索。 回顾飞龙、三株、秦池的历史,我们能够发现壹些共同特点:第壹,抓住了好的契机。飞龙、三株迅速兴起的大背景是人们社会观念的转变和对身体健康、生活质量的关注;秦池则是夺取央视“标王”,抓住了全国人民的“眼球”。第二,利用电视等大众传媒广泛宣传,迅速成名,飞速扩张。飞龙广告投入巨大,1991年为120万元,1992年为1000万元,1993年为8000万元;产出则更为惊人,从1990年注册资金仅为75万元的小企业,飞速发展到1995年累计销售收入20亿,利润达4.2亿元。三株强有力的媒体宣传攻势,推动三株口服液壹夜成名,在农村甚至被称为延年益寿的灵丹妙药,销售额急剧飙升,X公司成立仅三年,销售额就达到80亿元,资产达48亿元。而秦池在夺标后的第二年,销售额高达9.5亿元,此盛况至今仍为秦池人津津乐道。 飞龙、三株、秦池,在迅速崛起之前都是规模很小、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它们的飞速发展羡煞许多同业,这同时也为自己埋下了日后覆亡的

祸根。第壹,没有明确的战略意图。德鲁克认为,企业战略就是企业的发展蓝图,没有战略的组织就好像没有舵的小船,会在原地打转。尽管见起来,三株似乎提出了自己的战略,吴炳辉在新华社年会上曾经宣称,三株到二十世纪末完成900亿到1000亿元的利税,成为中国第壹纳税人,言犹在耳,三株却已轰然倒下。第二,没有形成独特的、不易复制、难以替代竞争优势。三家企业的产品单壹,科技含量低,舍得花大钱打广告,却舍不得做产品研发,形不成核心竞争力。这不仅是飞龙、三株和秦池的弊病,更是中国众多流星企业的痈疽。飞龙、三株、秦池的竞争手段何其相似,建立起庞大的营销队伍,不遗余力地打广告,短时间声名鹊起,销售量和销售收入大增。从长期来见,这种竞争手段毫无秘密可言,极易被竞争对手模仿和超越。第三,没有危机管理意识,缺乏危机管理机制。表面上见,飞龙、三株和秦池的猝败是由极偶然的因素引发的:X公司上市运作暴露了飞龙的弊病,壹场人命官司击倒了三株,秦池则源于新闻单位揭密秦池酒勾兑的流程,但从深层次分析,偶然事件打倒壹个庞大企业,则反映出该企业内部管理体制不健全,没有危机管理意识和危机处理机制。 从之上三家企业的兴衰我们能够见到,企业间的竞争犹如越野赛跑,壹个企业要想在长期的竞争过程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制定出壹个长远的发展思路,壹个适合本企业的、迥异于他人的发展战略。 张瑞敏认为,壹个企业没有发展战略,就是没有发展思路,没有思路也就没有出路。企业的发展战略就像是茫茫大海中的灯塔,为企业指明前

麦肯锡兵败实达等名企的原因分析

麦肯锡兵败实达等名企的原因分析 自从麦肯锡咨询兵败实达后,乐百氏销声匿迹;光明乳业落后“大草原”;康佳巨亏6.889亿还有,上海轮胎等等企业执行咨询方案后开始迅速下滑出现亏损,联通CDMA的营销宣布失败,曾被联通聘请到董事会的麦肯锡顾问被清出局---众多的大型知名企业,从辉煌突然转向败落或不景气,都在执行了麦肯锡的咨询方案之后。 例:如同康佳总经理因麦肯锡的咨询被撤职一样,上海某轮胎上市公司执行了麦肯锡的咨询方案(营削咨询)一年后,总经理被撤职,企业濒临破产。世界经理人集团(https://www.doczj.com/doc/bf19117640.html,)首席执行官丁海森说,“我没有发现外国咨询公司在中国有什么成功咨询案例,TcL、乐百氏、实达等本来都是健康的男人,但是咨询公司确强行摘掉了他们的睾丸,或者给他们吃壮阳药,导致企业麻木不仁地举在那儿”。 自从实达坚决执行麦肯锡的营销咨询方案破产后,麦肯锡在中国一败成名,国人从此知道是世界最牛的咨询公司把实达搞破产。但是,麦肯锡的业务却越来越多,生意越来越好!难道是越让客户破产,越出名,越有人找?难道麦肯锡不怕把客户企业搞破产,不怕臭名远扬么?当然不是。麦肯锡一直宣称自己是金子招牌,视咨询质量为生命,但麦肯锡咨询失败频繁发生,究竟原因何在? 有人觉得麦肯锡是冤枉的,就好比是六月天的“窦娥”那么冤。有人说而这些企业根本与麦肯锡无关!麦肯锡不介入,这些企业可能会倒下的慢一点,仅此而已。但是,分析一下麦肯锡咨询失败的这些知名企业的盛衰过程,可以很容易发现,在接受麦肯锡咨询之前,起码实达、乐百氏、上海轮胎等大多企业是处于发展最辉煌的时候,市场运作良好,赢利能力良好,就算存在某些管理问题,也不应该马上走下坡路或亏损破产。 一、那么麦肯锡为什么频繁失败? 我们分析一下咨询项目质量控制的过程,就会发现麦肯锡的问题了。 作为国际优秀咨询公司,要把握咨询质量,就要对咨询项目各个阶段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 1、打单阶段:了解客户需求,判断能否实现客户期望,不能实现的要果断

中国知名企业营销失败案例

中国知名企业营销失败案例 “巨人”倒下、“太阳神”下山、“飞龙”落地、“标王”破产,一大批知名企业被营销危机和营销失败笼罩,过去曾是领导市场潮流风云企业,而现在却陷入亏损甚至破产的困境。山东的秦池、三株、广东的爱多、健力宝、万家乐、白云山、科龙、珠海的巨人、深圳的康佳、重庆的奥妮、河南的亚细亚、东北的延生护宝、河北的春都、四川的长虹、陕西的505、长岭等,无一不是盛极一时的中国知名企业,如今都纷纷因各种营销危机陷于困境。纵观中国营销市场,可见大有营销失败的企业。 案例1:长虹、康佳—价格大战中的牺牲者 从89年长虹发动第一次彩电价格战开始,价格大战就成了许多企业的唯一营销工具。彩电价格大战、空调价格大战、出境旅游价格大战,机票打折大战等等各类价格战五花八门。据中国市场研究专家卢泰宏等人的调查,卷入价格大战的行业有家电业、服装业、零售业,民航业、运输业、旅游业、汽车业、通信业、餐饮业,出版业以及生产资料业等11个领域。在这些价格大战中,一些是使不正常的价格归于合理的正常降价,如汽车价格战,而更多的则是恶性价格战。像彩电价格战,导致的是全行业亏损;出境旅游价格战,甚至打到了“零团费”,不仅引发了大量的争端,而且还严重破坏了市场秩序。仅以彩电为例,就可

看出恶性价格战的危害。中国彩电行业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四川长虹,曾是中国家电土国领袖和股票,市场龙头,因为自己发动的一连串价格战,使长虹陷入了营销危机之中,一时难于自拔。如今不得不把中国电子百强头把交椅拱手让给了联想,家电品牌价值第一的位置让给了海尔。不仅让出了中国家电市场的领导权,也使自己的股票利润由最高时每股收益达2.97元,降到2001年中报每股收益仅l分钱,下降了差不多三百倍,让人感到长虹大势己去。2001年6月7日,复出后的长虹总裁倪润峰公开对媒体宣称:“长虹病得不轻”!’他说:“长虹高速发展的背后,忽视了不少问题,使得长虹近两年走入低谷”。长虹病在何处?长虹高速度发展的背后究竟忽视了什么问题使长虹近两年走入低谷?倪润峰可能有自己的答案,但笔者认为,盲目的价格战不能不说是重要原因。 康佳—价格大战的又一输家。康佳曾是中国彩电排行榜L的亚军,但现在己降至第四名。2001年上半年康佳亏损1 .91元,全年亏损则达7亿多无,炸还出现了严重的产品积压。彩电价格大战的结果是全行业亏损,使几大彩电巨头企业都陷入了危机之中。受彩电价格战之累的还不仅是长虹、康佳,科龙也大受其害。科龙曾是中国制冷业销售九连贯冠军。但经过一连串价格大战的洗礼,科龙2000年的业绩是亏损 6.78亿,净资产收益率为

企业营销管理失败案例

企业营销管理失败案例 1.多乐士涂料瓶装销售失败案例 多乐士是一家全球知名的涂料品牌,但在一次瓶装销售的创新尝试中 却遭遇了失败。多乐士决定推出一款瓶装涂料,以满足个体消费者的需求,但由于多种原因导致了销售失败。 首先,多乐士并未对市场需求进行充分调研。他们将瓶装涂料视为一 种便利的产品,但消费者可能更倾向于购买桶装涂料。这是因为桶装涂料 价格相对较低,并且在大面积装修时更经济实惠。多乐士没有理解到消费 者对于涂料产品的购买习惯和使用场景,因此未能满足市场需求。 其次,多乐士对于产品定价策略的失误也导致了销售失败。他们定价 过高,与市场竞争对手的桶装涂料相比,瓶装涂料的价格并没有明显优势。消费者更愿意选择价格更实惠的产品,而不是为了便利性而买单一些的瓶 装涂料。 另外,多乐士在市场推广上也犯了一些错误。他们并没有将重点放在 传播瓶装涂料的特殊优势上,例如方便携带和易使用,而是只强调了产品 的高质量和品牌声誉。消费者在购买涂料时更注重产品的实际使用效果, 而非品牌声誉。 最后,多乐士的销售渠道也是导致销售失败的原因之一、他们选择了 高端建材市场作为唯一的销售渠道,这使得瓶装涂料只能在有限的市场范 围内销售。而大部分消费者在购买建材时更习惯于选择大型综合商场或线 上购物平台,多乐士的销售渠道选择限制了产品销售的范围。 综上所述,多乐士瓶装涂料销售失败是由于对市场需求调研不足、定 价策略失误、市场推广不到位以及销售渠道选择不合理等原因导致的。企

业在进行产品创新和市场拓展时,应充分调研市场需求,合理定价,重视市场推广并选择适合的销售渠道,以提高产品销售的成功率。 2. Kotler, P., & Keller, K. L. (2024). Marketing management (13th ed.). Upper Saddle River, NJ: Pearson Prentice Hall.

企业失败案例分析

企业失败案例分析2009-01-17 21:57 纵观现代经济史上着名的企业失败案例昭示的不仅仅是企业战略的失误,更重要的是,公司治理结构从根本上出了问题。独立的、优秀的董事会对以帮助企业纠正错误,渡过危机,从而创造股东回报。而软弱无能的董事会使公司的治理将为之大乱。 1飞龙、三株、秦池,曾经是中国企业界灿烂的明星,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辉煌一时。曾几何时,它们相继黯淡隐去,给人们留下无尽的思索。 回顾飞龙、三株、秦池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共同特点:第一,抓住了好的契机。飞龙、三株迅速兴起的大背景是人们社会观念的转变和对身体健康、生活质量的关注;秦池则是夺取央视“标王”,抓住了全国人民的“眼球”。第二,利用电视等大众传媒广泛宣传,迅速成名,飞速扩张。飞龙广告投入巨大,1991年为120万元,1992年为1000万元,1993年为8000万元;产出则更为惊人,从1990年注册资金仅为75万元的小企业,飞速发展到1995年累计销售收入20亿,利润达亿元。三株强有力的媒体宣传攻势,推动三株口服液一夜成名,在农村甚至被称为延年益寿的灵丹妙药,销售额急剧飙升,公司成立仅三年,销售额就达到80亿元,资产达48亿元。而秦池在夺标后的第二年,销售额高达亿元,此盛况至今仍为秦池人津津乐道。 飞龙、三株、秦池,在迅速崛起之前都是规模很小、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它们的飞速发展羡煞许多同业,这同时也为自己埋下了日后覆亡的祸根。第一,

没有明确的战略意图。德鲁克认为,企业战略就是企业的发展蓝图,没有战略的组织就好像没有舵的小船,会在原地打转。尽管看起来,三株似乎提出了自己的战略,吴炳辉在新华社年会上曾经宣称,三株到二十世纪末完成900亿到1000亿元的利税,成为中国第一纳税人,言犹在耳,三株却已轰然倒下。第二,没有形成独特的、不易复制、难以替代竞争优势。三家企业的产品单一,科技含量低,舍得花大钱打广告,却舍不得做产品研发,形不成核心竞争力。这不仅是飞龙、三株和秦池的弊病,更是中国众多流星企业的痈疽。飞龙、三株、秦池的竞争手段何其相似,建立起庞大的营销队伍,不遗余力地打广告,短时间声名鹊起,销售量和销售收入大增。从长期来看,这种竞争手段毫无秘密可言,极易被竞争对手模仿和超越。第三,没有危机管理意识,缺乏危机管理机制。表面上看,飞龙、三株和秦池的猝败是由极偶然的因素引发的:公司上市运作暴露了飞龙的弊病,一场人命官司击倒了三株,秦池则源于新闻单位揭密秦池酒勾兑的流程,但从深层次分析,偶然事件打倒一个庞大企业,则反映出该企业内部管理体制不健全,没有危机管理意识和危机处理机制。 从以上三家企业的兴衰我们可以看到,企业间的竞争犹如越野赛跑,一个企业要想在长期的竞争过程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制定出一个长远的发展思路,一个适合本企业的、迥异于他人的发展战略。 张瑞敏认为,一个企业没有发展战略,就是没有发展思路,没有思路也就没有出路。企业的发展战略就像是茫茫大海中的灯塔,为企业指明前进的方向。德鲁克认为,对发展战略已不是“是否需要”重视,而是“如何重视”及“重视程度”的问题。企业战略在此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就中国企业的现实

世界著名企业失败案例

世界著名企业失败案例 在商业世界中,成功和失败并存。虽然我们常常听到一些大企业的成功故事, 但同样也有许多著名企业因各种原因而失败的案例。这些失败案例不仅给我们带来了警示,也让我们更加谨慎地对待商业决策和经营管理。接下来,我们将介绍一些世界著名企业的失败案例,希望能够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诺基亚。 作为曾经的手机巨头,诺基亚在全球市场上占据着主导地位。然而,随着智能 手机的兴起,诺基亚开始逐渐失去市场份额。他们在智能手机领域的产品策略和技术创新上落后于竞争对手,最终导致了公司的衰落。诺基亚的失败案例告诉我们,即使是行业巨头也不能忽视市场变化和技术创新,否则就会被淘汰。 思科。 思科是一家全球知名的网络设备和解决方案提供商,但在过去的几年里,该公 司一直在经历困难时期。思科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进行了一系列的战略调整和重组,但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公司内部管理问题、市场竞争压力以及技术发展不足都是导致思科失败的原因之一。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即使是行业龙头企业也需要不断调整战略,适应市场的变化。 Blockbuster。 曾经是全球最大的影音租赁连锁店的Blockbuster,却在数字化时代面临了巨大 的挑战。随着流媒体服务的兴起,人们逐渐放弃了传统的影音租赁模式,转而选择在线观看。Blockbuster未能及时调整业务模式,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最终导致 了公司的破产。这个案例告诉我们,企业要时刻关注市场的变化,紧跟科技的发展,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这些世界著名企业的失败案例告诉我们,即使是大企业也不是铁板一块,市场 竞争激烈,变化无常。企业要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不断学习和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希望这些失败案例能够给正在经营企业的人们以启示,让他们能够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错误,取得更好的经营成果。

真功夫企业失败案例分析

真功夫企业失败案例分析 1.故事介绍 麦当劳、肯德基在国内大受欢迎,中餐连锁一直愤愤不平,不断有人跳出来挑战洋快餐。从十几年前的“红高粱"到现在很红火的“真功夫”,“红高粱”早已不知所踪,“真功夫”似乎真的有点功夫,连锁店面越来越多了。 跟公司名字一样,2009年8月,“真功夫”的广州总部爆发的一场真功夫表演,在投资界和创业界颇为轰动:共同创始人及公司大股东潘宇海委任其兄潘国良为“副总经理”,并派到总部办公,但遭到“真功夫”实际控制人、董事长蔡达标的拒绝后,引发剧烈争执。 要理清“真功夫”的管理权矛盾,还得从头说起。1994年,蔡达标和好友潘宇海在东莞长安镇开了一间“168蒸品店”,后来逐渐走向全国连锁,并于1997年更名为“双种子”,最终更名为“真功夫"。真功夫的股权结构非常简单,潘宇海占50%,蔡达标及其妻潘敏峰(潘宇海之姐)各占25%.2006年9月,蔡达标和潘敏峰协议离婚,潘敏峰放弃了自己的25%的股权换得子女的抚养权,这样潘宇海与蔡达标两人的股权也由此变成了50:50。 2007年“真功夫”引入了两家风险投资基金:内资的中山联动和外资的今日资本,共注入资金3亿元,各占3%的股份。这样,融资之后,“真功夫”的股权结构变成:蔡、潘各占47%,VC各占3%,董事会共5席,构成为蔡达标、潘宇海、潘敏峰以及VC的派出董事各1名。 引入风险投资之后,公司要谋求上市,那么打造一个现代化公司管理和治理结构的企业是当务之急.但蔡达标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努力触及另一股东潘宇海的利益,“真功夫”在蔡达标的主持下,推行去“家族化”的内部管理改革,以职业经理人替代原来的部分家族管理人员,先后有大批老员工离去。公司还先后从麦当劳、肯德基等餐饮企业共引进约20名中高层管理人员,占据了公司多数的要职,基本上都是由蔡总授职授权,潘宇海显然已经被架空。 双方矛盾激化。2011年4月22日,广州市公安机关证实蔡达标等人涉嫌挪用资金、职务侵占等犯罪行为,并对蔡达标等4名嫌疑人执行逮捕。 蔡潘双方对真功夫的混乱争夺让今日资本顶不住股东压力,而选择退出。2012年11月30日,今日资本将旗下今日资本投资—(香港)有限公司(下称今日资本香港公司)所持有真功夫的3%股权悉数转让给润海有限公司。至此,真功夫股权又再次重回了蔡潘两家对半开的局面. 三年之后,真功夫原总裁蔡达标一案尘埃落定。根据广州中院二审判决,蔡达标构成职务侵占罪和挪用资金罪被维持14年刑期.随着蔡达标刑事案件终审判决生效,蔡达标所持有的41。74%真功夫股权已进入司法拍卖程序,有传言股权估值高达25亿元. 2。一般原因分析 公司的联合创始人蔡达标和潘宇海,在共同经历了创业早期的艰难之后,因为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持有不同的看法,其中又掺杂着家族情感的变异,双方

企业管理中成功与失败的案例分析

企业管理中成功与失败的案例分析在当今的商业世界中,企业管理是成功和失败之间的分水岭。 管理优劣的差异决定了企业的成败。成功的企业管理者关注内部 的运转和员工的发展,而失败的管理者则往往只关注金钱和利润。本文将分析几个企业管理成功与失败的案例,从中探讨成功和失 败的关键因素。 成功案例一:亚马逊 亚马逊作为全球最大的在线零售商,数十年来从未停止创新和 拓展自身的业务。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它的管理理念,实行轮岗制度,使员工能够亲身体验各种经营环节,提高了员工的敏锐性和 综合素质。亚马逊的成功还归功于其强大的品牌价值,以及他们 不断推出的创新产品,如“云计算服务”和“一小时送货”等。此外,他们始终坚持的高效和快速的服务理念,不仅是吸引了大量的忠 实顾客,也是日益增长的员工口碑的结果。 失败案例一:雷曼兄弟

历史上最极端的金融危机之一,被誉为全球最大的倒闭事件之一的雷曼兄弟,也是一个典型的失败案例。雷曼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管理团队过分的关注利润而不是长期发展,过度借款使得资产负债比不断恶化。董事会没有制定强有力的规章和制度,导致公司高管可以随意处理公司的资产,侵吞公司资产。同时,由于公司的文化和风格,其管理层认为他们可以和股东、投资者和监管机构保持相对独立的关系,这导致了雷曼在次贷危机中失去亲戚和投资者的信任。 成功案例二:腾讯 作为中国互联网市场的伟大领袖,腾讯以企业文化如创新和创造价值为中心。它注重创新和优质的用户服务,高度信任和饱满的团队激励。通过对员工的超强激励,促进了公司的技术进步和业务增长。其次,腾讯十分擅长与市场进行沟通,在行业变化时会及时调整业务模式和战略,以满足客户的需求。最后,腾讯的领导者们采用了一种集体的决策结构,这意味着大多数决策都是由团队来制定,这让腾讯看起来是个非常平等的公司,也有助于激发员工的工作激情和持续投入。 失败案例二:基乐美

巨人集团失败案例分析

巨人集团,曾经是一个红遍全国的知名企业,历经不到2年就成为销售额近4亿远,利税近5000万元,员工达2000多人的大企业,同样历经不到4年就如同泡沫式的破裂了,有人说“巨人”是个神话,而这个神话终因史玉柱不是神而最终破灭。 史玉柱其人 1962年出生的史玉柱1984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数学系,1989年从深圳大学取得软科学硕士。1991年巨人公司成立,在其主要产品中文电脑软件M-6401经历五代更新后,38层的巨人大厦也计划窜至70层。“巨人”成为中国第二大民营高科技企业。1994年推出“脑黄金”,一炮打响。1996年巨人由于管理不善,资金告急,巨人大厦终在1997年停工,“巨人”名存实亡。 成功的原因 企业的成功在于民营企业家的创业精神,这种创业精神不仅包括艰苦的努力奋斗,还包括善于抓住机遇、敢于冒险的精神。开发一个好的产品加上强有力的广告宣传和渠道策略。 第一步的险棋 随着西方国家向中国出口计算机浪潮,康柏、惠普、AST、IBM等国际电脑公司开始围剿中国的电脑公司,电脑业于1993年走入低谷,超出自己能力十几倍的投资巨人大厦,几乎采用了破坏式影响主业发展的方式来建设这个巨人大厦,由原来的18层增至38层,后来当地政府的一些领导建议巨人集团为珠海建一座

标志性大厦,因此,巨人大厦又由原来的38层改至54层、64层,最后决定盖个70层的大厦,预算也因此从2亿元增至12亿元。 单凭巨人集团的实力,根本无法承接这项浩大的工程,而且更令人瞠目结舌的是,大厦从1994年2月动工到1996年7月,史玉柱竟未申请过一分钱银行贷款,全凭自有资金和卖楼花的钱支撑。房地产必须有金融资本作后盾,可史玉柱竟将银行搁置一边。而一个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需要现金和利润来支持,结果就开始可想而知,当企业频繁出现现金流的短缺和利润的缺乏,后果就更加可想而知。 有人说,巨人应该早采取银行贷款,说不一定能成长发展起来。我们想说,结果也会如过去一样,走向危险,毕竟企业能力的有限性决定了,一口吃不成胖子。而且很是幸运的是,银行没有完全陷入进去,否则是相当危险和后果严重的。 走向悬崖的第二步险棋 1995年,一个名为“二次创业”的总体目标被提出:跳出电脑产业,走产业多元化的扩张之路,以发展寻求解决矛盾的出路。史玉柱亲自挂帅,成立了“三大战役”总指挥部,下设八大方面军和30多家独立分公司,各级总经理都改为“方面军司令员”或“军长”、“师长”。 对巨人集团来说,生物工程是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在对这个市场的开拓中,由于不了解该领域的消费者特性,尤其不熟悉这一新领域的资金运作和营销策略,巨人集团越陷越深。虽然1994-1996年,巨人集团在保健品方面异军突起,但整个生物工程出现全面亏损。生物工程领域萎缩的一个重要原因还包括受巨人大厦的拖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