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活中的典型机械

生活中的典型机械

生活中的典型机械
生活中的典型机械

生活中的典型机械—扳手

生活中的典型机械有很多,扳手就是既实用又常见的简单机械。

扳手是一种常用的安装与拆卸工具。利用杠杆原理拧转螺栓、螺钉、螺母和其他螺纹紧持螺栓或螺母的开口或套孔固件的手工工具。扳手通常在柄部的一端或两端制有夹柄部施加外力柄部施加外力,就能拧转螺栓或螺母持螺栓或螺母的开口或套孔。使用时沿螺纹旋转方向在柄部施加外力,就能拧转螺栓或螺母。

扳手的种类很多,但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死扳手和活扳手。前者指的是已经有固定的数字写上的扳手,后者就是活动扳手了。其具体类型如下:1.呆扳手:一端或两端制有固定尺寸的开口,用以拧转一定尺寸的螺母或螺栓。它的作用广泛,主要作用于机械检修、设备装置、家用装修、汽车修理等范畴。

2.梅花扳手:两端具有带六角孔或十二角孔的工作端,适用于工作空间狭小,不能使用普通扳手的场合。梅花扳手两端呈花环状,其内孔是由2个正六边形相互同心错开30°而成。很多梅花扳手都有弯头,常见的弯头角度在10°~45°之间,从侧面看旋转螺栓部分和手柄部分是错开的。这种结构方便于拆卸装配在凹陷空间的螺栓、螺母,并可以为手指提供操作间隙,以防止擦伤。用在补充拧紧和类似操作中,可以使用梅花扳手对螺栓或螺母施加大扭矩。梅花扳手有各种大小,使用时要选择与螺栓或螺母大小对应的扳手。因为扳手钳口是双六角形的,可以容易地装配螺栓/螺母。这可以在一个有限空间内重新安装。

3.两用扳手:一端与单头呆扳手相同,另一端与梅花扳手相同,两端拧转相同规格的螺栓或螺母.防爆两用扳手,采用铍青铜、铝青铜合金材料适用范围:可广泛应用于石油、石化、油站、油库、采气、化工、军工、电力、矿山、电子、铁路、等潜在火患和爆炸的危险环境中,也是机械制造和机械维修必不可少的专用工具.防爆两用扳手经过加工处理后的铍青铜产品的抗拉强度可以达到35度以上,并且这种材质的产品能防磁,所以这种产品又是既防爆又防磁的产品,特别适合于在要求更高的工作场所使用.铝青铜的防爆两用扳手的抗拉强度能达到

25度以上.防爆两用扳手是常用的扳手,在机加工车间加工完毕后,会进行一系列的检验。

呆扳手梅花扳手两用扳手

4.活扳手:开口宽度可在一定尺寸范围内进行调节,能拧转不同规格的螺栓或螺母。该扳手的结构特点是固定钳口制成带有细齿的平钳凹;活动钳口一端制成平钳口;另一端制成带有细齿的凹钳口;向下按动蜗杆,活动钳口可迅速取下,调换钳口位置。

5.钩形扳手:又称月牙形扳手,用于拧转厚度受限制的扁螺母等。

6.套筒扳手:一般称为套筒:它是由多个带六角孔或十二角孔的套筒并配有手柄、接杆等多种附件组成,特别适用于拧转地位十分狭小或凹陷很深处的螺栓或螺母。套筒有公制和英制之分,套筒虽然内凹形状一样,但外径、长短等是针对对应设备的形状和尺寸设计的,国家没有统一规定,所以套筒的设计相对来说比较灵活,符合大众的需要。套筒扳手一般都附有一套各种规格的套筒头以及摆手柄、接杆、万向接头、旋具接头、弯头手柄等用来套入六角螺帽。套筒扳手的套筒头是一个凹六角形的圆筒;扳手通常由碳素结构钢或合金结构钢制成,扳手头部具有规定的硬度,中间及手柄部分则具有弹性。

活扳手钩形扳手套筒扳手

7.内六角扳手:成L形的六角棒状扳手,专用于拧转内六角螺钉。内六角扳手的型号是按照六方的对边尺寸来说的,螺栓的尺寸有国家标准。用途:专供紧固或拆卸机床、车辆、机械设备上的圆螺母用。内六角扳手也叫艾伦扳手。常见的英文名称有“Allen key(或Allen wrench)”和“Hex key”(或Hexwrench)。名称中的“wrench”表示“扭”的动作,它体现了内六角扳手和其他常见工具(比如:一字螺丝刀和十字螺丝刀)之间最重要的差别,它通过扭矩施加对螺丝的作用力,大大降低了使用者的用力强度。可以这么说,在现代家具工业所涉及到的安装工具中,内六角扳手虽然不是最常用的,但却是最好用的。

8.扭力扳手(torque wrench):也叫扭矩扳手或力矩扳手或扭矩扳子。它在拧转螺栓或螺母时,能显示出所施加的扭矩;或者当施加的扭矩到达规定值后,会发出光或声响信号。扭力扳手适用于对扭矩大小有明确地规定的装配。

内六角扳手扭力扳手

下面介绍几类扳手:

手动扳手

手动扳手又叫普通扳手,主要应用于普通生活工作中,它的使用比较简单,主要分为单头呆扳手、双头呆扳手、活扳手、梅花扳手、多用扳手、敲击扳手、套筒扳手、套筒起子、扭力扳手、扭矩扳手、十字扳手、棘轮扳手、钩形扳手、内六角扳手、内四方扳手、手动离合式扭矩扳手、管子扳手、T型扳手、L型扳手、三叉扳手、月牙扳手、油桶扳手、轮胎扳手、火花塞扳手、滤清器扳手、组合扳手、其他扳手等。扭矩扳手分为讯响扳手、指针扳手、数显扳手。

手动扳手的使用

1.根据被紧固的紧固件的特点选用相应的扳手。

2. 旋紧,用手握扳手柄末端,顺时针方向用力旋紧;旋松,逆时针方向旋。

手动扳手特点:操作简单、价格低、劳动强度大。

开口类扳手

开口扳手的用途及技术特点

螺丝是机械设备中主要的紧固件,开口板手是机械行业加工,生产,维修的重要工具,该项目是传统板手工具的一次革命,它有以下几项优点。

1.可快速工作,工作速度比传统板手快三至四倍,比快速板手的工作速度还要快。

2.一个开口板手可适用于2—6种规格的螺丝,而一个双头呆板手只适用2种螺丝。一个开口板手相当于2-3个呆板[2]手,相当于一个活动板手但不需调节开口就可快速工作。

3.使用寿命长,坏不了,而且前快速板手易坏。

4.制造工艺简单,其成本比呆板手还要低。

5.重量轻,便于携带,工作省力。

电动扳手

电动扳手就是以电源或电池为动力的扳手,是一种拧紧高强度螺栓的工具,又叫高强螺栓枪。主要分为冲击扳手、扭剪扳手、定扭矩扳手、转角扳手、角向扳手1.电动扳手的应用:

电动扳手主要应用于钢结构安装行业,专门安装钢结构高强螺栓,高强度螺栓是用来连接钢结构接点的,通常是用螺栓群的方式出现。高强螺栓可分为扭剪型和大六角型两种,国标扭剪型高强螺栓为M16、M20、M22、M24四种,现在也有非国标的M27、M30两种;国标大六角高强螺栓为M16、M20、M22、M24、M27、M30等几种。一般的对于高强螺栓的紧固都要先初紧再终紧,而且每步都需要有严格的扭矩要求。扭剪型高强螺栓的初紧可使用冲击电动扳手或定扭矩扳手,而终紧必须使用扭剪扳手;大六角高强螺栓的初紧和终紧都必须使用定扭矩扳手.故各种电动扳手就是为各种紧固需要而来的。

2.电动扳手的使用:

电动冲击扳手主要是初紧螺栓的,它的使用很简单,就是对准螺栓扳动电源开关就行。电动扭剪扳手主要是终紧扭剪型高强螺栓的,它的使用就是对准螺栓扳动电源开关,直到把扭剪型高强螺栓的梅花头打断为止。电动定扭矩扳手既可初紧又可终紧,它的使用是先调节扭矩,再紧固螺栓。电动转角扳手主要也属于

定扭矩扳手的一种,它的使用是先调节旋转度数,再紧固螺栓。电动角向扳手是一种专门紧固钢架夹角部位螺栓的电动扳手,它的使用和电动扭剪扳手原理一样。

2.电动扳手特点:操作方便、省时省力、价格高。

以上就是我对生活中的一类典型机械——扳手的理解,生活中处处都能见到扳手,其实扳手的种类远远不止我所说的这些。随着科技的进步,扳手的种类越来越多,而且正趋向于自动化、电动化。

一个简单地扳手尚且如此,其他的稍复杂机械更是如此,都在向着自动化迈进,自动化已经成了所有人共同的目标,共同的追求!

机械工程导论论文

题目:生活中的典型机械——扳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机械01班

学号:1303180114

姓名:毛俊

生活当中的简单机械

《生活中的简单机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轮轴、斜面、杠杆等简单机械的原理,知道机器的主要组成部分,认识到机械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过程与方法:通过组装吊车模型这种常见的机器,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研究吊车模型的兴趣,体会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教学重点】认识吊车上的简单机械,了解吊车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难点】吊车模型各个部分的正确的安装。 【教具准备】简单机械实验盒生活中的简单机械视频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机械能帮助我们人类从事一些繁重或者简单乏味的体力劳动。在古代劳动人民用简单的机械修建了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世界未解之谜的埃及金字塔等一些建筑,在现代我们借助机械的力量,修建了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蜿蜒盘旋的盘山公路。这些都是人们借助机械完成的。有可能你们觉得这些复杂的机械很神奇,但在你们学习完这章后再回头来思考这个问题,很多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 二、寻找视频当中的简单机械 1.视频当中出现了很多的简单机械,同学们试着找出来我们已经学过的简单机械 2.和小组的同学交流,把大家的发现记录下来。结合书本完成下面的表格

3.教师小结:一些看似复杂的大型机械都是由我们学过的简单机械组建而成的,其中的工作原理我们也都已经学习过了。例如车把是变形的轮轴,轻轻转动车把,就可以改变吊车行驶的方向。脚蹬子、大腿 与中轴也组成一组轮轴,在脚蹬子上用力时,可以产生很大的力量。车闸应用了杠杆原理,只要稍用力捏闸,就可以产生很大的压力,刹住转动的车轮。车轮也应用了杠杆原理。吊车上还有很多螺丝钉,应用的 是斜面原理。此外,吊车还应用了其他机械原理。有了过些简单机械的配合,吊车才能在路上轻快地行驶,并使人能操纵自如。 三、指导学生认识复杂机械 1.讲述:像吊车这样,把几种简单机械组合起来可以成为复杂机械。复杂机械可以兼有几种简单机械的作用,可以完成更复杂的工作,有更大的用途。复杂的机械就叫做机器了。 2.认识复杂机器的组成 ⑴教师出示吊车,学生讨论:吊车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各个部分是怎样工作的?各自发挥着怎样的 作用? ⑵教师小结:吊车的各个部分运用的简单机械原理。 吊臂运用了杠杆的工作原理,吊臂的前端是定滑轮吊钩是动滑轮我们摇动的齿轮是一个轮轴的变形。连接吊车的螺丝是斜面的工作原理。我们既然已经知道了复杂的机械都是由简单的机械组建而成,那么让 老师带领大家一起组建一台吊车模型。 四、带领学生组建吊车模型 先教师示范,讲解各个部分组装要领。后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组建吊车模型 四、巩固 学生展示自己的吊车模型。并讲解吊车模型运动的一些简单的机械 五、布置作业 1、回家研究一下自行车都运用了那些简单机械,并结合我们之前的力学知识,说说那些地方是增大摩擦力和减小摩擦力的。 2、有能力的同学运用简单机械原理设计一台复杂的机械,使他能完成某项工作。

关于生活中的物理知识大全

生活中的物理知识大全 厨房中的物理知识? 我们认真观察厨房里燃料、炊具,做饭、做菜等全部过程,回忆厨房中发生的一系列变化,会看到有关的物理现象。利用物理知识解释这些现象如下: 一、与电学知识有关的现象? 1、电饭堡煮饭、电炒锅煮菜、电水壶烧开水是利用电能转化为内能,都是利用热传递煮饭、煮菜、烧开水的。? 2、排气扇(抽油烟机)利用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利用空气对流进行空气变换。? 3、电饭煲、电炒锅、电水壶的三脚插头,插入三孔插座,防止用电器漏电和触电事故的发生。? 4、微波炉加热均匀,热效率高,卫生无污染。加热原理是利用电能转化为电磁能,再将电磁能转化为内能。? 5、厨房中的电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将电能转化为内能和光能。? 6、厨房的炉灶(蜂窝煤灶,液化气灶,煤灶,柴灶)是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即燃料燃烧放出热量。 二、与力学知识有关的现象? 1、电水壶的壶嘴与壶肚构成连通器,水面总是相平的。? 2、菜刀的刀刃薄是为了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3、菜刀的刀刃有油,为的是在切菜时,使接触面光滑,减小摩擦。? 4、菜刀柄、锅铲柄、电水壶把手有凸凹花纹,使接触面粗糙,增大摩擦。? 5、火铲送煤时,是利用煤的惯性将煤送入火炉。? 6、往保温瓶里倒开水,根据声音知水量高低。由于水量增多,空气柱的长度减小,振动频率增大,音调升高。? 7、磨菜刀时要不断浇水,是因为菜刀与石头摩擦做功产生热使刀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刀口硬度变小,刀口不利;浇水是利用热传递使菜刀内能减小,温度降低,不会升至过高。? 三、与热学知识有关的现象? (一)与热学中的热膨胀和热传递有关的现象? 1、使用炉灶烧水或炒菜,要使锅底放在火苗的外焰,不要让锅底压住火头,可使锅的温度升高快,是因为火苗的外焰温度高。? 2、锅铲、汤勺、漏勺、铝锅等炊具的柄用木料制成,是因为木料是热的不良导体,以便在烹任过程中不烫手。?

简单机械中考复习试题(带答案)

简单机械中考复习试题 1.(2分)(2013?)如图所示的生活用具中,使用时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A. 筷子B. 核桃夹 C. 镊子 D. 面包夹 2.(2分)(2013?)如图所示,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 起子B. 道钉撬 C. 镊子 D. 钢丝钳 3.(2分)(2013?)在生产生活中常使用如图所示的简单机械,其中一定不能省力的做法是() A.B.C.D. (2013年省)4.图5所示的工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一组是()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6.(3分)(2013?)骑自行车上一个陡坡时,有经验的同学会沿S型路线骑行,他这样做是为了() A.缩短上坡过程中所走的路程B.减少上坡过程中所做的功 C.减小上坡过程中所施加的力D.缩短上坡过程中所用的时间 7.(2分)(2013?)如图所示,小丽用滑轮组匀速提升一个重为600N的物体,物体上升的速度为0.1m/s,人拉绳的力F为250N,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人拉绳做功的功率为75W B.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C.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0.3 m/s D.动滑轮重为100N (2013)8.下列关于机械效率的说确的是() A.机械效率不可能达到100% B.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械效率可能会大于100% 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一定大于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D.杠杆的机械效率一定大于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2013)9.如图所示,物体G在竖直向上的拉力F的作用下,匀速上升0.2m。 已知G=18N,F=ION。这一过程中,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A.绳子自由端上升0.4m B.拉力F做功4J

C .动滑轮重为2N D .该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90% 11.(2分)(2013?)某实验小组分别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每个滑轮重相同)匀速提起相同的重物.不计绳重及摩擦,下列说确的是( ) A. 甲图省力,机械效率甲图大 B. 甲图省力,机械效率一样大 C. 乙图省力,机械效率一样大 D. 乙图省力,机械效率乙图大 (2013江)12.如图所示,用一根绳子绕过定滑轮,一端拴在钩码上,手执另 一端,分别用力F 1、F 2、F 3匀速拉起钩码。忽略绳子与滑轮的摩擦,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 ( ) A. F 1较小 B. F 2较大 C. F 1、F 2、F 3的大小不能确定 D. 如果将钩码提升相同的高度,那么力F 1、F 2、F 3做的功相等 (2013)13.如图所示,用手沿竖直方向匀速拉一个动滑轮,使挂在下面重为G 的物体缓缓 上升,动滑轮的重力不可忽略。现改变物体的重力G ,则动滑轮的机械效率η与物体重 力G 的关系可能符合下列图中的 ( ) (2013)14.甲乙两个滑轮组如图4所示,其中的每一个滑轮都相同,用它们分别将重物G 1、G 2提高相同的高度,不计滑轮组的摩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G 1 = G 2,拉力做的额外功相同 B.若G 1 = G 2,拉力做的总功相同 C.若G 1 = G 2,甲的机械效率大于乙的机械效率 D.用甲乙其中的任何一个滑轮组提起不同的重物,机械效率不变 (2013)15、如图,一根粗细均匀的铁棒AB 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现用力F 将铁棒从水平地面拉至竖直立起。在这个过程中,力F 作用在B 端且始终与铁棒 垂直,则用力F 将 ( ) A.逐渐变大 B.逐渐变小 C.保持不变 D.先变小后变大 (2013)16、将一定滑轮改为动滑轮使用,则它的机械效率在不计绳重和摩擦时( ) A .一定提高 B .一定降低 C .一定不变 D .无法判断 (2013)17. 重为G 的均匀木棒竖直悬于O 点,在其下端施一水平拉力F ,让 棒缓慢转到图中虚线所示位置。在转动的过程中:( ) A .动力臂逐渐变大 B .阻力臂逐渐变小 C .动力F 逐渐变大 D .动力F 逐渐减小 (2013)18. 如图所示,不计摩擦,把重G =16N 的物体匀速提起所用的拉力 F =10N ,则关于该动滑轮的说法中错误.. 的是:( ) A .动滑轮重4N B .使该用动滑轮要费距离 C .该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80% D .提升物体的速度越快,机械效率越高 (2013年)19.小明用如图9所示的滑轮组,将重为1.5N 的物体匀速提升到 一定高度,在此过程中,手拉力的大小实际应该是( ) A .小于0.75 N B .等于0.75 N C .大于0.75 N D .等于0.5 N (2013)20.如图所示,利用轻质滑轮组匀速拉动水平地面上重为300N 的物 体,拉力F 的大小为30N 。若物体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45N ,则A 处 的拉力大小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分别为 ( ) A.45N 、50% B.45N 、75% C.60N 、50% D.60N 、75% 21.(2013?)如图所示,斜面长1m ,高0.4m ,用大小为5N 沿斜面向上的 图 4 甲 乙

第五单元生活中的机械教案

第五单元生活中的机械 《生活中的机械》是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属于综合探究活动单元。本单元承担的二级目标是:“用简单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并做实验记录”。由《机械是什么》、《制造平衡》、《我能撬起地球》、《我的滑轮》四组综合性探究活动组成。(见表5—1) 科学尊重事实,注重证据,实事求是。而科学探究活动往往需要恰当地使用工具来帮助我们了解感官所不及的事物或现象,因此本单元培养学生借助天平、杠杆和滑轮等简单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并记录分析实验数据是符合科学探究活动的基本特征。为了有效地实施此项二级目标,教材在设计和编写时,既遵循小学生的认知特点进行循序渐进地指导与训练,又考虑到各个探究活动之间的有机衔接。从了解机械的含义入手,引出对天平平衡条件的研究,再进行杠杆和滑轮两种最简单机械省力的探究,使四个综合性探究活动之间有着整体感知、具体探究的逻辑关系。 《机械是什么》从整体入手,让学生感知机械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及功能。通过“让学生徒手完成活动和借助工具完成活动”的不同体验,感知各种工具给人类带来的方便,从而初步了解机械的含义,为学习最简单的机械埋下伏笔。寻找教室内外的机械,记录它们的运动方式与功能,既能深化学生对“机械能方便生活”的认识,又训练了学生通过动一 动、看一看,并用文字做实验记录的探究能力。这样,本活动从整体感知入手,统领本单元的全局,为后面三个个体研究的顺利进行做好了合理的铺垫。 《制造平衡》是在《机械是什么》这一整体感知机械的基础上,具体感知天平和杠杆的 平衡。两个平衡游戏的引入,使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自然明白平衡需要条件,实验需要记录,然后顺利过渡到利用杠杆尺研究等臂平衡和不等臂平衡的条件。此处出示了第一组较为简单的实验数据,为《我能撬起地球》中杠杆省力的研究再次做了实验与记录数据两方面的铺垫。《我能撬起地球》这一探究活动,是在《制造平衡》这一等臂和不等臂平衡条件研究的基础上学 习杠杆省力的原理。对于这个活动,学生已有了实验与记录的切身感受,教师可放手让他们利用杠杆尺、钩码等简单器材,自行设计实验、自行记录实验结果、自行总结省力与不省力 的各种规律,切实体验到机械能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能改善我们的工作环境,深切领会“阿基米德大话”的真正含义。 《我的滑轮》这一探究活动,在杠杆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提重物的游戏比赛,自然过渡到理解各种滑轮的功用,数据表里增添了实验数据的分析。本课与《我能撬起地球》在能力的训练上有着异曲同工之效 不难看出,四个探究活动在二级目标的训练上有着由简单到复杂、由引导到放开的不同层面, 并构成了观察与提问——猜想与假设——计划与组织——简单实验并记录数据——交流与

生活中的物理知识大全(日常儿童教育收藏)

生活中的物理知识大全(日常儿童教育收藏) 1. 电学方面 ①电饭煲煮饭、电炒锅烧菜、电水壶烧水是将电能转化为内能。 ②排气扇(抽油烟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利用空气对流进行空气变换。 ③电饭煲、电炒锅、电水壶的三脚插头,插入三孔插座,防止用电器漏电和触电事故的发生。 ④微波炉加热均匀,热效率高,卫生无污染。加热原理是利用电能转化为电磁能,再将电磁能转化为内能。 ⑤厨房中的电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将电能转化为内能和光能。 ⑥厨房的炉灶(蜂窝煤灶,液化气灶,煤灶,柴灶)是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即燃料燃烧放出热量。 2. 力学方面 ①电水壶的壶嘴与壶肚构成连通器,水面总是相平的。 ②菜刀的刀刃薄是为了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③菜刀的刀刃抹油,为的是在切菜时,使接触面光滑,减小摩擦。 ④菜刀柄、锅铲柄、电水壶把手有凸凹花纹,使接触面粗糙,增大摩擦。 ⑤火铲送煤时,是利用煤的惯性将煤送入火炉。 3. 热学方面 (1)与热学中的热膨胀和热传递有关的现象 ①使用炉灶烧水或炒菜,要使锅底放在火苗的外焰,不要让锅底压住火头,可使锅的温度升高快,是因为火苗的外焰温度高。 ②锅铲、汤勺、漏勺、铝锅等炊具的柄用木料制成,是因为木料是热的不良导体,以便在烹任过程中不烫手。 ③炉灶上方安装排风扇,是为了加快空气对流,使厨房油烟及时排出去,避免污染空间。 ④滚烫的砂锅放在湿地上易破裂。这是因为砂锅是热的不良导体,烫砂锅放在湿地上时,砂锅外壁迅速放热收缩而内壁温度降低慢,砂锅内外收缩不均匀,故易破裂。 ⑤往保温瓶灌开水时,不灌满能更好地保温。因为未灌满时,瓶口有一层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能更好地防止热量散失。 ⑥炒菜主要是利用热传导方式传热,煮饭、烧水等主要是利用对流方式传热的。

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五单元生活中的机械单元分析青岛版六三制

五年级科学下册: 第五单元生活中的机械 一、单元分析: 本单元由《斜面》、《杠杆》、《滑轮》、《齿轮》、《自行车的科学》、《未来的交通工具》六课组成,主要研究生活中的简单机械的原理及应用。本单元所选取的内容充分体现了生活与技术的关系,向学生提供了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获得机械方面的科学知识,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而且体验到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在情感和价值观方面,可以保持与发展学生想要了解世界、喜欢尝试新的经验、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让学生意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从而引发学生利用科学提高生活质量的意识。 二、单元目标: 1、科学探究:能用简单机械做简单的观察实验;能做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性实验;能利用简单表格整理简单数据,并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读数据,对现象做合理的解释;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的过程和结果;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流意见。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与交流,在与他人合作学习和探究活动中,主动提供自己的资料和方法,分享他人的智慧,体验合作的愉快;知道科学是不断发展的;善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好处。 3、科学知识:知道利用机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了解一些简单机械

如斜面、杠杆、齿轮、滑轮等的原理及作用,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自行车中的科学. 三、重难点: 重点:简单机械如斜面、杠杆、齿轮、滑轮的原理及作用;自行车中的科学. 难点:简单机械如斜面、杠杆、齿轮、滑轮的原理及作用 四、教法措施: 1.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学习。 2.加强操作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3.教师引导学生开展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 4.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做好记录。 5.提醒学生做好课前准备,保证科学探究顺利开展。 6. 将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让科学走进学生的生活。 7.运用电教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辅助教学。 五课时安排: 每课一课时,共计六课时。

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五单元《生活中的机械》自测题

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五单元《生活中的机械》自测题 学校: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我能回忆: 1、抬起木板的一端而形成的斜坡,就是一个简单的机械——()。 2、斜面有()的作用,斜面坡度越小,用的力();坡度越大,用的力()。 3、生活中,()()()()等物体都是利用了()可以()的原理。 4、螺丝钉上的螺纹是一种变形的(),螺纹越细密越()。 5、一根棍子,当用它撬重物时,它就是一个简单的机械——()。 6、杠杆上有三个点:起支撑作用的点叫做(),对杠杆用力的点叫做(),承受重物的点叫做()。 7、使用杠杆,当支点到力点的距离()支点到重点的距离时,省力;当支点到力点的距离()支点到重点的距离时,费力;当支点到力点的距离()支点到重点的距离时,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8、“四两拨千斤”的杠杆,()杠杆。 9、()()()()等都是费力的杠杆;()()()等是省力的杠杆;()是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 10、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能移动的滑轮,叫做();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 11、定滑轮不(),但可以();动滑轮能(),但不能()。 12、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起来的装置叫做(),()既省力又方便。 13、边缘有齿的轮子叫做()。 14、通过实验,我们知道齿轮可以(),可以改变()和()。 15、生活中,我们在()()()等机械中发现了齿轮。 16、自行车是由()()脚踏、刹车、链条等不部件构成的。其中()是自行车的骨架。 17、自行车的前车闸是利用了()的原理。 18、自行车中齿轮前()后(),是为了()。 19、陆地上常见的交通工具有()()()等;水中常见你的交通工具有()()()等;空中常见的交通工具有()()等。

简单机械 教学设计

第九章简单机械 第一节杠杆 一、教案背景: 活动准备首先由父子俩玩跷跷板的情境图引入,然后提示了课堂探究所必备的典型的实验材料。本课的探究活动,分两个环节进行。第一个环节,初步认识杠杆的作用,展示杠杆的三点示意图。第二个环节是设计实验,研究杠杆的作用。 自由活动中给出了杠杆在生活中应用的多幅图片,让学生关注科学技术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拓展活动中展示图片,激励学生将杠杆与艺术设计有机结合;接着让学生找一找人体中的杠杆,侧重科技与人文。实际上课过程中,为了引发学生继续探究的欲望。 二、教材分析: 本节的引入面向学生的生活,学生在生活中使用过或看到过很多机械,由此引入对简单机械的研究,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的课程理念。接着让学生亲自体验使用钳子、锤子、起子能省力,从而提出为什么能省力。为学生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生通过观察生活和生产劳动中的各种杠杆,提取其共同特征。 (2)学生能在杠杆上确认支点、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3)学生学会画力臂 (4)让学生能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2、过程与方法 (1)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杠杆的结构。 (2)学生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能对杠杆的平衡进行猜想与假设,并设计出实验方案,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处理,得出杠杆平衡的条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探索杠杆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兴趣以及关注历史、关注科学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1、杠杆的五要素 2、杠杆的平衡条件 难点:力臂的画法 五、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实验探究讨论质疑精讲点拨 六、教学过程 学生自主进行活动(一):让学生在小组内展示预习结果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活动(二)认识杠杆,了解杠杆的概念 1、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引入新课 2、教师参与小组讨论: 在小组内展示或描绘杠杆的使用过程,总结其共同的特点 3、教师提问:在现实生活中,你还能举出哪些杠杆的实例呢?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图13.4-3,学生思考:人类利用杠杆的目的是什么?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活动(三):了解杠杆的五要素 为了进一步掌握杠杆的五要素,教师让学生进行一下跟踪练习 (1)画出下列各力的力臂。 ⑴⑵ ⑶ (2)通过画力臂,教师启发学生思考: ①力臂是一定在杠杆上吗? ②若一力作用在杠杆上,作用点不变,但作用方向改变,力臂是否改变?(3)让学生对力臂的画法进行总结。教师对学生的总结进行展示。 教师让学生利用课桌上的器材进行小组实验 活动(四):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教师提问,学生思考: 我们在使用杆秤的时候,什么时候读数?那么杠杆平衡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呢?让学生进行猜想,教师板书学生的猜想。 教师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一下问题: (3)

第五单元 生活中的机械

第五单元生活中的机械 1、机械是什么教学设计 要点:了解机械,寻找身边机械,记录其功能,感受机械为人类带来的方便。 目标: (1)能认识身边的机械,用文字记录身边机械的运动方式和功能。 (2)能了解机械的发展史,利用身边的机械解决实际的问题,体验机械给人类带来的方便。 (3)能使学生关注社会生活。 教学过程: (1)活动引入。不借助任何东西,能徒手完成一些活动吗?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入手,在活动中体会徒手工作的不便。如:撕成一个圆片、打开新的盛有巧克力的紧桶盖、将重物移到五层楼高、抱起自己的老师、提起自己、一天内到达300千米以外的地方六个活动。接着讨论:如果借助工具,怎样才能做这些事情呢?文中例举了利用电梯将重物移到五层楼高,用剪刀剪出很圆的纸片两个例子。引导学生初步体会各种机械给人类带来的方便。 (2)交流。在日常的生活中,常见的机械有很多,小到小刀、尺子、笤帚、一枚缝衣针,大到飞机、汽车、航空母舰等,只要是为了省力或方便而使用的工具或装臵都叫机械。在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知道机械是什么,机械与人们的工作生活密不可分。 (3)活动体验与交流。引导学生进一步感知身边的机械,寻找教室内外的机械及功能,并用文字记录其运动方式和功能。 2、制造平衡教学设计 要点:利用杠杆尺、钩码等简单器材进行等臂平衡和不等臂平衡条件的研究。 目标: (1)利用杠杆尺、钩码等简单器材进行平衡条件的研究,观察的同时做好实验记录。 (2)探究怎样让杠杆保持平衡。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平衡。 教学过程: (1)游戏活动引入。游戏是学生们比较喜欢的活动。

游戏一:“你能坚持多久?”旨在了解自身的平衡。 游戏二:“尺子能不掉下去吗?”要求学生将尺子平放在手指上,保持平衡(手指充当了支点);在此基础上,在尺子的一端放上一块橡皮或硬币,还能保持平衡吗?若想保持平衡,必要移动尺子的位臵,使手指距重物一端的距离小于支点与尺子另一端的距离,这个游戏为杠杆尺平衡条件的研究埋下了伏笔。 (2)利用杠杆尺和钩码进行平衡条件的实验。“怎样才能平衡”、“谁能行”两个实验,是在游戏活动的基础上展开的,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杠杆尺和钩码等简单的实验器材进行观察实验,并做实验记录,以进行能力的训练。“怎样才能平衡”是等臂平衡条件的研究,并出示了探究小组实验数据的记录单,起到示范的作用(左边第一格处挂2个钩码,右边第一格处挂几个?左边第二格处挂3个,右边的三个钩码挂哪里呢?)。“谁能行”属于不等臂杠杆平衡规律的研究。 (1)第1格处挂6个;(2)第2格处挂3个;(3)第3格处挂2个;(4)第6格处挂1个;(5)右1格处挂2个右2格处挂2个;(6)右1格处挂1个右5格处挂1个;(7)右2格处挂1个右4格处挂1个等),教师应启发引导,不要束缚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做好观察实验的同时记下数据,以便找出规律。 (3)交流生活中平衡的例子,以拓展学生的视野。 文中例举的平衡例子有生活中常见的挑担、体育运动项目的平衡木、小朋友喜欢的跷跷板、还有动物界的平衡。教学时,引导学生自由交流的范围要宽广,内容要丰富,从而扩展学生的视野。 3 、我能撬起地球教学设计 要点:利用杠杆尺、钩码等简单器材进行杠杆使用原理的研究,体验机械给生活带来的方便。 目标: (1)利用杠杆尺、钩码等简单器材进行观察实验,研究使用杠杆的原理,做好实验记录。 (2)利用杠杆尺的平衡,研究杠杆是否一定省力。 (3)培养学生重证据,愿意尝试的精神;使学生关注社会生活。 教学过程: (1)猜想与思考活动引入。“假如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地球。”是阿基米德关于杠杆原理研究后的“大话”,它能引起学生的多种猜想。想办法搬运石头和一个人提起两头牛的问题设计,意在引导学生了解杠杆的作用在古代就已被人们所认识和利用。在此基础上认识杠杆这个简单机械及三点的知识,从而使学生大胆猜想与思考:“用上杠杆会怎样呢?”

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分析

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厨房中的物理知识 我们认真观察厨房里燃料、炊具,做饭、做菜等全部过程,回忆厨房中发生的一系列变化,会看到有关的物理现象。利用物理知识解释这些现象如下: 一、与电学知识有关的现象 1、电饭堡煮饭、电炒锅煮菜、电水壶烧开水是利用电能转化为能,都是利用热传递煮饭、煮菜、烧开水的。 2、排气扇(抽油烟机)利用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利用空气对流进行空气变换。 3、电饭煲、电炒锅、电水壶的三脚插头,插入三孔插座,防止用电器漏电和触电事故的发生。 4、微波炉加热均匀,热效率高,卫生无污染。加热原理是利用电能转化为电磁能,再将电磁能转化为能。 5、厨房中的电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将电能转化为能和光能。 6、厨房的炉灶(蜂窝煤灶,液化气灶,煤灶,柴灶)是将化学能转化为能,即燃料燃烧放出热量。 二、与力学知识有关的现象 1、电水壶的壶嘴与壶肚构成连通器,水面总是相平的。 2、菜刀的刀刃薄是为了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3、菜刀的刀刃有油,为的是在切菜时,使接触面光滑,减小摩擦。 4、菜刀柄、锅铲柄、电水壶把手有凸凹花纹,使接触面粗糙,增大摩擦。 5、火铲送煤时,是利用煤的惯性将煤送入火炉。 6、往保温瓶里倒开水,根据声音知水量高低。由于水量增多,空气柱的长度减小,振动频率增大,音调升高。 7、磨菜刀时要不断浇水,是因为菜刀与石头摩擦做功产生热使刀的能增加,温度升高,刀口硬度变小,刀口不利;浇水是利用热传递使菜刀能减小,温度降低,不会升至过高。 三、与热学知识有关的现象 (一)与热学中的热膨胀和热传递有关的现象 1、使用炉灶烧水或炒菜,要使锅底放在火苗的外焰,不要让锅底压住火头,可使锅的温度升高快,是因为火苗的外焰温度高。 2、锅铲、汤勺、漏勺、铝锅等炊具的柄用木料制成,是因为木料是热的不良导体,以便在烹任过程中不烫手。 3、炉灶上方安装排风扇,是为了加快空气对流,使厨房油烟及时排出去,避免污染空间。 4、滚烫的砂锅放在湿地上易破裂。这是因为砂锅是热的不良导体,烫砂锅放在湿地上时,砂锅外壁迅速放热收缩而壁温度降低慢,砂锅外收缩不均匀,故易破裂。 5、往保温瓶灌开水时,不灌满能更好地保温。因为未灌满时,瓶口有一层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能更好地防止热量散失。

生活中的典型机械..

生活中的典型机械—扳手 生活中的典型机械有很多,扳手就是既实用又常见的简单机械。 扳手是一种常用的安装与拆卸工具。利用杠杆原理拧转螺栓、螺钉、螺母和其他螺纹紧持螺栓或螺母的开口或套孔固件的手工工具。扳手通常在柄部的一端或两端制有夹柄部施加外力柄部施加外力,就能拧转螺栓或螺母持螺栓或螺母的开口或套孔。使用时沿螺纹旋转方向在柄部施加外力,就能拧转螺栓或螺母。 扳手的种类很多,但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死扳手和活扳手。前者指的是已经有固定的数字写上的扳手,后者就是活动扳手了。其具体类型如下:1.呆扳手:一端或两端制有固定尺寸的开口,用以拧转一定尺寸的螺母或螺栓。它的作用广泛,主要作用于机械检修、设备装置、家用装修、汽车修理等范畴。 2.梅花扳手:两端具有带六角孔或十二角孔的工作端,适用于工作空间狭小,不能使用普通扳手的场合。梅花扳手两端呈花环状,其内孔是由2个正六边形相互同心错开30°而成。很多梅花扳手都有弯头,常见的弯头角度在10°~45°之间,从侧面看旋转螺栓部分和手柄部分是错开的。这种结构方便于拆卸装配在凹陷空间的螺栓、螺母,并可以为手指提供操作间隙,以防止擦伤。用在补充拧紧和类似操作中,可以使用梅花扳手对螺栓或螺母施加大扭矩。梅花扳手有各种大小,使用时要选择与螺栓或螺母大小对应的扳手。因为扳手钳口是双六角形的,可以容易地装配螺栓/螺母。这可以在一个有限空间内重新安装。 3.两用扳手:一端与单头呆扳手相同,另一端与梅花扳手相同,两端拧转相同规格的螺栓或螺母.防爆两用扳手,采用铍青铜、铝青铜合金材料适用范围:可广泛应用于石油、石化、油站、油库、采气、化工、军工、电力、矿山、电子、铁路、等潜在火患和爆炸的危险环境中,也是机械制造和机械维修必不可少的专用工具.防爆两用扳手经过加工处理后的铍青铜产品的抗拉强度可以达到35度以上,并且这种材质的产品能防磁,所以这种产品又是既防爆又防磁的产品,特别适合于在要求更高的工作场所使用.铝青铜的防爆两用扳手的抗拉强度能达到

生活中的物理物小常识

生活中的物理小常识 厨房中的物理知识 我们认真观察厨房里燃料、炊具,做饭、做菜等全部过程,回忆厨房中发生的一系列变化,会看到有关的物理现象。利用物理知识解释这些现象如下: 一、与电学知识有关的现象 1、电饭堡煮饭、电炒锅煮菜、电水壶烧开水是利用电能转化为内能,都是利用热传递煮饭、煮菜、烧开水的。 2、排气扇(抽油烟机)利用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利用空气对流进行空气变换。 3、电饭煲、电炒锅、电水壶的三脚插头,插入三孔插座,防止用电器漏电和触电事故的发生。 4、微波炉加热均匀,热效率高,卫生无污染。加热原理是利用电能转化为电磁能,再将电磁能转化为内能。 5、厨房中的电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将电能转化为内能和光能。 6、厨房的炉灶(蜂窝煤灶,液化气灶,煤灶,柴灶)是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即燃料燃烧放出热量。 二、与力学知识有关的现象 1、电水壶的壶嘴与壶肚构成连通器,水面总是相平的。 2、菜刀的刀刃薄是为了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3、菜刀的刀刃有油,为的是在切菜时,使接触面光滑,减小摩擦。 4、菜刀柄、锅铲柄、电水壶把手有凸凹花纹,使接触面粗糙,增大摩擦。 5、火铲送煤时,是利用煤的惯性将煤送入火炉。 6、往保温瓶里倒开水,根据声音知水量高低。由于水量增多,空气柱的长度减小,振动频率增大,音调升高。 7、磨菜刀时要不断浇水,是因为菜刀与石头摩擦做功产生热使刀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刀口硬度变小,刀口不利;浇水是利用热传递使菜刀内能减小,温度降低,不会升至过高。 三、与热学知识有关的现象 (一)与热学中的热膨胀和热传递有关的现象 1、使用炉灶烧水或炒菜,要使锅底放在火苗的外焰,不要让锅底压住火头,可使锅的温度升高快,是因为火苗的外焰温度高。 2、锅铲、汤勺、漏勺、铝锅等炊具的柄用木料制成,是因为木料是热的不良导体,以便在烹任过程中不烫手。 3、炉灶上方安装排风扇,是为了加快空气对流,使厨房油烟及时排出去,避免污染空间。 4、滚烫的砂锅放在湿地上易破裂。这是因为砂锅是热的不良导体,烫砂锅放在湿地上时,砂锅外壁迅速放热收缩而内壁温度降低慢,砂锅内外收缩不均匀,故易破裂。 5、往保温瓶灌开水时,不灌满能更好地保温。因为未灌满时,瓶口有一层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能更好地防止热量散失。 6、炒菜主要是利用热传导方式传热,煮饭、烧水等主要是利用对流方式传热的。 7、冬季从保温瓶里倒出一些开水,盖紧瓶塞时,常会看到瓶塞马上跳一下。这是因为随着开水倒出,进入一些冷空气,瓶塞塞紧后,进入的冷空气受热很快膨胀,压强增大,从而推开瓶塞。 8、冬季刚出锅的热汤,看到汤面没有热气,好像汤不烫,但喝起来却很烫,是因为汤面上有一层油阻碍了汤内热量散失(水分蒸发)。 9、冬天或气温很低时,往玻璃杯中倒入沸水,应当先用少量的沸水预热一下杯子,以防止玻璃杯内外温差过大,内壁热膨胀受到外壁阻碍产生力,致使杯破裂。

【K12学习】大象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五单元生活中的机械教案

大象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五单元生活中 的机械教案 第五单元生活中的机械 《生活中的机械》是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属于综合探究活动单元。本单元承担的二级目标是:“用简单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并做实验记录”。由《机械是什么》、《制造平衡》、《我能撬起地球》、《我的滑轮》四组综合性探究活动组成。(见表5—1) 科学尊重事实,注重证据,实事求是。而科学探究活动往往需要恰当地使用工具来帮助我们了解感官所不及的事物或现象,因此本单元培养学生借助天平、杠杆和滑轮等简单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并记录分析实验数据是符合科学探究活动的基本特征。为了有效地实施此项二级目标,教材在设计和编写时,既遵循小学生的认知特点进行循序渐进地指导与训练,又考虑到各个探究活动之间的有机衔接。从了解机械的含义入手,引出对天平平衡条件的研究,再进行杠杆和滑轮两种最简单机械省力的探究,使四个综合性探究活动之间有着整体感知、具体探究的逻辑关系。 《机械是什么》从整体入手,让学生感知机械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及功能。通过“让学生徒手完成活动和借助工具完成活动”的不同体验,感知各种工具给人类带来的方便,从而初步了解机械的含义,为学习最简单的机

械埋下伏笔。寻找教室内外的机械,记录它们的运动方式与功能,既能深化学生对“机械能方便生活”的认识,又训练了学生通过动一动、看一看,并用文字做实验记录的探究能力。这样,本活动从整体感知入手,统领本单元的全局,为后面三个个体研究的顺利进行做好了合理的铺垫。 《制造平衡》是在《机械是什么》这一整体感知机械的基础上,具体感知天平和杠杆的平衡。两个平衡游戏的引入,使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自然明白平衡需要条件,实验需要记录,然后顺利过渡到利用杠杆尺研究等臂平衡和不等臂平衡的条件。此处出示了第一组较为简单的实验数据,为《我能撬起地球》中杠杆省力的研究再次做了实验与记录数据两方面的铺垫。 《我能撬起地球》这一探究活动,是在《制造平衡》这一等臂和不等臂平衡条件研究的基础上学 习杠杆省力的原理。对于这个活动,学生已有了实验与记录的切身感受,教师可放手让他们利用杠杆尺、钩码等简单器材,自行设计实验、自行记录实验结果、自行总结省力与不省力的各种规律,切实体验到机械能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能改善我们的工作环境,深切领会“阿基米德大话”的真正含义。 《我的滑轮》这一探究活动,在杠杆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提重物的游戏比赛,自然过渡到理解各种滑轮的功用,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