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诗中的叠字

古诗中的叠字

古诗中的叠字
古诗中的叠字

古诗中的叠字

顿新波语言凝炼是诗歌的重要特征之一。特别是中国古典诗词,要在有限的字句中表达尽量丰富的内容,更注意字词的选择与锤炼,所以有“一字千金”之说。诗词中,诗人们从不随便用一字,也极忌讳重字。但是,这并不是绝对的。为了表达的需要,有时诗人们故意运用叠字,不仅没有浪费笔墨,反而收到了更好的效果。

诗词运用叠字,最早起源于《诗经》。如“桃之夭夭,其叶秦秦”(《周南桃夭》)、“维叶萋萋”、“其鸣喈喈”、“维叶莫莫”(《周南葛覃》)、“杲杲出日”(《卫风伯兮》)、“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小雅采薇》)、“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小雅伐木》)、“雨雪瀌瀌”、“雨雪浮浮”(《小雅角弓》)。《诗经》选用叠字如此之多,以至王筠把其叠字类聚起来著了《毛诗重言》一书。刘勰《文心雕龙物色》对《诗经》运用叠字作了较高的评价:“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杲杲为出日之容,瀌瀌拟雨雪之状,喈喈逐黄鸟之声,喓喓学草虫之韵......并以少总多,情貌无遗矣。”以上叠字的描写,如声入耳,如色耀眼,如形在目。

《诗经》属于民歌,而在此基础上产生了文人诗歌。屈原的《离骚》标志着中国诗歌由集体创作进入文人创作阶段。《离骚》、《九歌》等也较多地运用了叠字。“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雷填填兮雨冥冥”、“风飒飒兮木萧萧”(《九歌》)等诗句就较好地

运用了一些叠字。作者以“漫漫”形容路途遥远艰难,反衬出求索的毅力与决心。“填填”、“飒飒”与“萧萧”分别描摹雷声、风声与风吹树木之声,以“冥冥”状雨之貌,这不仅妥贴自然,而且韵律优美。与《诗经》在形式上比较,楚辞有所发展,同一句诗重叠四字,而且避免了声调的一致,从而产生和谐动听的音乐效果。

继“风”、“骚”之后,诗歌发展史上又出现了第三个高峰,这就是汉代的乐府民歌,无论其思想性,还是艺术性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但是,汉代诗歌的顶峰,要数五言诗。在叠字的运用上,除进一步注意声律外,还考虑到同一联的对仗。如《迢迢牵牛星》(《古诗十九首》之一):“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扎弄机杼。......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诗中叠字对仗工整,语调变化,极富音乐感。虽然那时还没有产生格律诗词,但它们已展示出未来五言律诗和绝句的雏形。

魏晋南北朝的诗人也十分注意从民歌和前代文人创作中吸取营养,在表达上较多地选用叠字。如曹丕的“漫漫秋夜长,烈烈北风凉”、“郁郁多悲思,绵绵思故乡”(《杂诗》),左思的“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咏史》)等,都是这方面的典范。正如顾炎武《日知录》所说:“诗用叠字最难”,以上引用诗句的十二叠字,“可谓复而不厌,赜而不乱”。

从先秦到汉魏六朝,诗歌这一文学样式经历了长远的历史发展过程。律诗酝酿于六朝,完成于初唐,极端于杜甫。

崔颢《黄鹤楼》诗写到:“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作者用“历历”描写晴空之下的汉阳绿树清晰可数,以“萋萋”形容鹦鹉洲上的芳草茂密丛生,连绵一片。“历”、“萋”重叠读来铿锵有声,和谐动听。

杜甫《曲江二首》写道:“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叠词“深深”、“款款”与“穿”、“点”二字照应,把蝴蝶翩翩飞舞于花丛深处,蜻蜓戏于水面忽上忽下、忽飞忽停的特点,生动地描绘出来了。诗句的音韵和景物的描写,都给人以美的享受。《江畔独步寻花》写道:“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时时”与“恰恰”不仅重叠得好,而且照应得十分巧妙。《登高》诗写道:“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诗中展现的江边秋景雄浑开阔。“萧萧”既写出了急风中树叶落下的声音,又描写出了它们纷纷坠落的状况。“滚滚”既写出了长江波翻浪滚和汹涌澎湃的气势,又传达出波涛滚滚的巨响。杜诗中的叠字,看似信手拈来,十分平易,实则炼字极艰,选字极严。

以上所引诸家诗句,一联中的叠字最多四个,而李商隐、黄庭坚、范成大和杨万里的诗,一联中的叠字竟然达到四组八字。

李商隐《菊》诗云:“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全诗共四句二十言,就运用了八个叠字,它们不仅准确地描绘出了菊花的色彩,而且

韵律和谐。

宋代黄庭坚的《咏雪奉呈广平公》写道:“夜听疏疏还密密,晓看整整复斜斜。”诗中八个叠字的运用,把雪的动静与音态生动立体地表现出来了,不仅渲染了气氛,而且增加了韵味。范成大《早发竹下》有“行冲薄薄轻轻雾,看放重重叠叠山”的诗句。“薄薄轻轻”描绘出了雾的质感,“重重叠叠”表现了山的高低起伏、连绵不断。杨万里《过杨村》写道:“红红白白花临水,碧碧黄黄麦际天。”“红红白白”写出了花的色彩斑斓,“碧碧黄黄”写出了禾麦的生长之状。句中叠字清新自然,不加雕饰。

受到前代诗人的影响,清代的俞樾也有一首全用叠字组成的五绝诗:“重重叠叠山,曲曲弯弯路。东东丁丁泉,高高下下树。”全诗读来,毫无重复累赘之感。

除诗运用叠字之外,词曲也有运用叠字的。在叠字运用艺术上颇受历代词论家赞赏的李清照的《声声慢》,是极有影响的代表词作。其词云:“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全词开头连用十四个叠字,显得极为自然,毫无斧凿之痕。这不仅富有音乐性,而且表现了作者孤独的心情和单调冷清的环境。“寻寻觅觅”,写心中若有所失,思索追寻;“冷冷清清”,写当时周围环境是一片空虚寂寞;“凄凄惨惨戚戚”,写无可奈何的凄惨心情。

自李清照以后,仿效此种写法的人较多,但由于形式主义的影响,模仿之作与《声声慢》比较起来,要逊色得多。

综上所述,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叠字,或用于写景,或用于状物,或用于绘形,或用于摹声,或用于抒情。它们不仅在思想内容方面加重了语气,增强了感情,突现了事物,而且在艺术技巧上,使语感繁复,语调和谐,音节自然,造成了一种急促、跳动、铿锵的音乐效果。

难读的字 叠字

难读的字 毳cuì:一种在泥路上滑行的交通工具。 毇huǐ:舂或碾米使精:“畜力挽行,循槽转辗,日可毇米三十馀斛。” 廛chán:会义字。古代城市平民一户人家所居的房地。市廛:集市。 匜yí:形声字。受物之器。本义:古代盥洗时舀水用的器具,形状像瓢。 缶fǒu:一种瓦器,大肚子小口,可盛酒,盛水,也可作打击乐器。 鬲lì:鼎一类的器具。 鬳yàn:古代蒸煮用的炊具。 簋guǐ:古代盛食物的圆形器具,圆口,两耳。 簠fǔ:古代祭祀时盛稻梁的器具,长方形,有盖有耳 斝jiǎ:古代一种盛酒的器皿 珏jué:合在一起的两块玉 黹zhǐ:用针做的活,特指除单纯用针缝的以外的活,如刺绣、编结、绒绣 緜mián:绵的异体字。蚕丝结成的片或团。 囷qūn:古代的一种圆形谷仓。 爨cuàn:烧火做饭。爨,炊也。——《广雅》 仝tong:“同”的古字。仝,同古文,出《道书》。——《广韵》 埙xūn:形声字,古代用陶土烧制的一种吹奏乐器,大小如鹅蛋,六孔,顶端为吹口 觚gǔ:古代一种盛酒大器具 甑zèng :古代蒸饭大一种瓦器 甗yǎn:古代蒸煮用的炊具,陶制或青铜制 鬹guī:古代陶制炊具,嘴像鸟喙,有把柄和三个空心的短足 龠yuè:古代管乐器,形状像笛。 辇niǎn:古时用人拉着走的车子 辔pèi:驾驭牲口的嚼子和缰绳 圭guī:古代测日影的工具 黺fèn:畫粉也。彩色花纹 合gě:量粮食的器具,一升的十分之一 斛hú:量器,古代以十斗为斛,后来以五斗为斛 嘉量liáng:标准量器我国古代的标准量具,全套量器从大到小依次为:斛,斗,升,合,

龠。含有统一度量衡的意义,象征着国家统一和强盛。 豊lǐ:古同“礼”,古代祭祀用的礼器 辂lù:古代车前的横木。古代的大车 耒leǐ耜sì:古代耕地用的农具。耒:犁上的木把;耜古代与犁上的铧相似的东西 鞮dī:用兽皮制的鞋。 琮cóng:古代的一种玉器,筒状,外边八角,中间圆形 珪guī:古代帝王、诸侯在举行典礼时拿的一种玉器,上圆(或剑头形),下方 璋zhāng:一种玉器,形状像半个圭 璜huáng:半璧形的玉。璧:平圆形,中间有孔。 觿xī:古代解绳结的用具,用象骨制成,形如锥,也用作佩饰。 盨xǔ:古代盛食物的铜制器皿,有盖和两个耳子。 觯zhì:古代酒器,青铜制,形似尊而小,或有盖,用以作饮器。 卣yǒu:古代的一种酒器,椭圆形。青铜制,椭圆口,深腹,圈足,有盖和提梁。也有作圆筒形的,器形变化较多。用以盛酒。盛行于商代和西周初期 盉hé:古代酒器,青铜制,园口,深腹,三足。 罍léi:古代一种盛酒的容器。小口,广肩,深腹,圈足,有盖,多用青铜或陶制成 瓿bù:古代器名,青铜或陶制。圆口、深腹、圈足。用以盛酒或水。盛行于商代 縠hǘ:用细纱织成的皱状丝织物 (二)祭祀礼仪 徵zhi:五代五声音阶宫商角徵羽的第四声,相当于简谱的5。 弔diào:同“吊”。 缞cuī:粗麻布制成的丧服 绖dié:丧服上的麻带子 疐zhì:绊倒。停滞,阻碍。 奭shì:会意兼形声,盛也。——《说文》 釁xìn:“衅”的繁体字。古代新制器物成,杀牲以祭,因以其血涂缝隙之称。 佾yì:古时乐舞的行列。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肸xī:散布,传播。多用于人名,如羊舌肸,春秋时晋国大夫。 祜hù:形声,大福。 俎zǔ:指事兼形声。小篆字形。《说文》“从半肉在且上。”且,祭祀所用的礼器。本义:供祭

婉转流连叠字诗

婉流连叠字诗 叠字诗 语具有单音独体的特性,重迭词运用此特点,建构重复音节的词,词若是有规则地重复,便自然形成一种节奏。因其本身有相同节奏,表达同样的韵律,故具有音乐效果。 重迭词又名重言,是以两个相同的字来模拟物声,因单字不足以尽其态,则以重言迭字的方式出现,既可尽其义,又在音响效果上,达至微妙之极。从《文心雕龙物色》得知早在《诗经》的时代,诗人们已大量将重迭词运用在文学作品里::“是以诗人感物,联类不穷。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区;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属采附声,亦与心徘徊。故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杲杲为日出之容,瀌瀌拟雨雪之状,喈喈逐黄鸟之声,喓喓学草虫之韵。“ 故《诗经》三百篇之所以令人动容,在于善用重迭词抓住感官之想象,吸引读者的目光。 叠字诗是指诗中的部分句子或全诗各句都用叠字组成。所谓叠字,是指两个相同的字重叠而一个词,也称“重言词”。叠字是一种组词手法,叠字重言是语言文字学上的一种法则,是文学创作中必不可少的造句修辞方式。使用该手法,将某种含义的字重叠起来,既可创造双声叠韵的音乐美,又能大增强对某事物某思想某感情的表达效果,鲜明地强烈地构架意境和渲染气氛,最终达到加强作品对读者的感染力与情绪冲击,加深读者对及作品的理解与印象。叠字的恰当动用,可以增加语语言的音节美,增进情感的强度,对联和民歌中用得最多。 叠字大体可分三种,即拆字叠、回文叠和双字叠。叠字诗属于双字叠,是指诗中的部分句子或全诗各句都用叠字组成。全诗各句都用叠字组成的为叠字体诗。叠字诗是由诗词叠词发展而来的一种杂体诗。叠字诗常见于我国古体诗词优秀作品之中,最早可溯至《诗经》,至南北朝入唐,便臻于成熟,出现了工整标准的体制。顾炎武在《日知录》中云:“诗用叠字最难。”及宋、元年间,发展到了叠字词或叠字曲。 如《卫风》里有“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濊濊,鳣鲔发发,葭朅揭揭。庶姜孽孽”的文字记载,连用六迭字,可谓复而不厌,积而不乱。有古诗曰:“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也连用六迭字,不落俗套,清新自然。 唐高僧寒山的《叠字诗》: 独坐常忽忽,情怀何悠悠。山腰云缦缦,谷口风飕飕。 猿来树袅袅,鸟入林啾啾。时催鬓飒飒,岁尽老惆惆。 寒山是唐代著名的诗僧,这首诗写的是“贫士”的身境和心境。 唐王建《宛曲》: 宛宛胜上纱,红红绿绿苑中花。 纷纷泊泊夜飞鸦,寂寂寞寞离人家。 白居易的这首叠字诗《寄韬光禅师》,是古来传诵的佳作。宋代大诗人苏轼称赞这首诗为“连珠吟叠璧”,现代大学者钱钟书称赞“极七律当句对之妙”: 一山门作两山门,两寺原从一寺分。 东涧水流西涧水,南山云起北山云 前台花发后台见,上界钟清下界闻。 遥想事师行道处,天香桂子落纷纷。 后世写叠字诗的不少。如明代朱权的《书怀》不仅仅是叠字诗,而且也是回文诗: 纷纷雨竹翠森森,点点风花落绿阴。贫恨苦吟穷寞寞,乱愁牵断梦沉沉。 昏昏岭隔重重信,渺渺江如寸寸心。因有事情闲默默,我于疏拙老骎骎。 诗人为了取得音韵哀婉缠绵,在每一句都用了叠字,为了避免由此而产生的重复与拖沓,

叠词在诗文中的效果

叠词在诗文中的效果 (一)什么是叠词 叠词一般指含有重叠字的词,主要形式有:AA、AAB、ABB、AABB、AABC、ABAC、ABCC等,如纷纷,飘飘然,绿油油,安安稳稳,格格不入,无时无刻,大名鼎鼎。 (二)叠词的表达作用 1.增强诗文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2.起强调作用。 叠词并不是简单的重复,它的恰当运用,能和谐音律,表达丰富的思想内容,收到较好的艺术效果,给人以美的享受。有些叠词模拟声音,非常逼真;有些叠词展现动作,含义丰富;有些叠词渲染气氛,令人如临其境。 古典诗歌运用叠词摹声,不仅因为它能增强形象性,还因为它充满音韵美。有些叠词用来描摹自然界的各种声音,再现事物运动的情景,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如《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中的“府吏马在前,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用“隐隐”“甸甸”摹拟车马声,非常确切,渲染了兰芝被遣归家时的悲凉气氛,给人一种沉重的感觉。杜甫《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萧萧”“滚滚”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寒率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 [ ★学过的诗歌中叠词的作用 李清照的《声声慢》的开头连用了七组叠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向来受到人们的赏识。徐说:“首句连下十四个叠字,真似大珠小珠落玉盘也。” 这七组叠词妙在何处呢 首先,在内容上恰如其分地表达了词人自己遭受不幸后的精神状态。“寻寻觅觅”,侧重写动作,心神不定,怅然若失;“冷冷清清”,侧重写感受,孤单寂寞,形影相吊;“凄凄惨惨戚戚”侧重写心境,悲惨凄凉,终日愁苦。三者用“情”贯穿一起。 其次在声律上急促跳动,铿锵有韵,有节奏感。同一位置上词语的重复和叠词的运用,造成一种类似音乐的回环往复、抑扬顿挫、一唱三叹的旋律,增强了诗的音韵美。 此外,在结构上为整首词定下基调,创造出悲伤的氛围,使读者屏息凝神,受其感染。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 全诗运用了六组叠词:迢迢、皎皎、纤纤、札札、盈盈、脉脉,使人产生一种夜空广大,星光灿烂的视觉感受,手之秀美,织布繁忙,形声兼备,继而生情,水清浅,人含情。由景

古诗词五言绝句60首_诗词

古诗词五言绝句60首_诗词古诗词五言绝句60首 古诗词五言绝句(一): 1、《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草》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3、《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4、《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5、《相思》

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6、《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7、《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8、《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9、《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10、《商山早行》

唐·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11、《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12、《七步诗》 曹植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13、《暮秋山行》 唐·岑参 疲马卧长坂,夕阳下通津。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苍旻霁凉雨,石路无飞尘。千念集暮节,万籁悲萧辰。

中国汉字中的重叠字大全

中国汉字中的重叠字大全二字重叠: 吅:xuān 二口。吵闹、惊噱。 吕:lǚ二口。 回:二口。 昍:xuān 二日。明亮。 昌:chang 二日。 誩:jìng 二言。争论。 兢:jīng 二克。谨慎,小心。 競:jing 二竞。 竸:jing 二竟。 囍:xǐ二喜。 亖:sì二二。四。 卄:nian 二十。二十。 卌:xì二卄。四十。

皕:bì二百。二百。 爻:yáo 二乂。八卦符号。比:bǐ, 二匕。 槑:méi 二呆。呆傻,天真。龖:dá二龙。飞龙。 牪:yàn 二牛。牛伴。 虤:yán 二虎。虎怒。 騳:dú二马。马驰。 雔:chóu 二佳。双鸟飞。 鍂:Pian 二金。一种金属乐器。林:lín 二木。 沝:jing 二水。 炎:yan 二火。 炏:kai 二火。 圭:gui 二土。

屾:shen 二山。 出:二山。 砳:lè二石。双石相碰声。畕:jiang 二田。 闁:bao 二門。 戼:mao 二戸。 朋:二月。 艸:cao 二屮。 秝:li 二禾。 弜:jiang 二弓。 珏:jue 二玉。 玨:同上二王。 孖:mā,zi 二子。双生子。 从:cong 二人。 仌:二人。

奻:nuán 二女。讼,愚蠢。臦:guang 二臣。 兟:shen 二先。 甡:shen 二生。 豩:huan 二豕。 聑:tie 二耳。 踀:chù二足。 竝:bing 二立。並。 幷:并。辡:bian 二辛。 夶:bi 二大。 戔:can 二戈。 多:二夕 丳:chan 二串。 芻:chu

串:二中。 棘:ji 棗:zao 幵:jian 二干。畺:jiang 兓:jin 二旡。臸:jin 二至。玆:xuan 二玄。卝:kuang 二卜。厸:lin 二厶。祘:suan 二示。双:shuang 二又。赫:he 二赤。册:ce 喆:zhe 二吉。

叠字诗欣赏

叠字诗欣赏 《声声慢·寻寻觅觅》 【宋代】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七组叠词朗读起来,有一种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觉。只觉齿舌音来回反复吟唱,徘徊低迷,婉转凄楚,有如听到一个伤心之极的人在低声倾诉,然而她还未开口就觉得已能使听众感觉到她的忧伤,而等她说完了,那种伤感的情绪

还是没有散去。一种莫名其妙的愁绪在心头和空气中弥漫开来,久久不散,余味无穷。 ?《十二月过尧民歌·别情》 【元代】王实甫 自别后遥山隐隐,更那堪远水粼粼。 见杨柳飞绵滚滚,对桃花醉脸醺醺。 透内阁香风阵阵,掩重门暮雨纷纷。 怕黄昏忽地又黄昏,不销魂怎地不销魂。 新啼痕压旧啼痕,断肠人忆断肠人。

今春香肌瘦几分?缕带宽三寸。 山是遥山,水是远水,由远及近,写了杨柳、桃花、内阁、重门。其对仗句中用了“隐隐、粼粼、滚滚、醺醺、阵阵、纷纷‘这些叠音词来修饰”遥山、远水、杨柳、飞棉、醉脸、香风、暮雨“起了两方面的作用。一是“隐”和“粼”,“滚”和“醺”、“阵”和“纷”押韵,使作品音响联结而成和谐的整体增加了作品的音韵之美,读起来琅琅上口;二是加强了寥廊冷落的感觉,加倍地渲染了使人发愁的景色,间接抒发了闺中女子对心上人的思念之情,表达了一种渺茫的希望,可谓情景交融。

?《鬓云松令·叠字词》 【清代】吴承勋 掩纹纱,开宝鼎。一树梧桐,一树梧桐影。 络纬啼烟秋欲暝。翠玉楼前,翠玉楼前井。 风衾寒,鸳帐冷。好梦无端,好梦无端醒。 离别团圆今夜并。愁依阑干,愁依阑干等。 这是极为精彩的一首叠字词。词的主题是思妇的秋怨,上片的时间是黄昏,下片的时间是夜晚。上片只写黄昏的景色,抒情主人公并没有出场,但她的孤单、寂寞、哀愁,尽在萧索的景色中。下片写思妇在梦中与丈夫团聚,好梦的来临没有先兆,好梦消散也无缘无故,她只能如往日一样,愁依阑干,苦苦等候。 ?《菩萨蛮·霏霏点点回塘雨》

五言绝句古诗大全

五言绝句古诗大全 以下是关于五言绝句古诗大全,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1、《饮酒》 东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2、《生查子·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3、《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4、《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5、《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6、《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7、《江上渔者》 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8、《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

9、《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10、《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11、《八阵图》 唐·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12、《绝句》 唐·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13、《鹿柴》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4、《山中》 ·

唐·王维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15、《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6、《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17、《送别》 唐·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18、《相思》 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19、《杂诗》 唐·王维 ·

汉字重叠字大全

汉字重叠字大全 垚(土)壵(士)矗(直)嚞(吉)靐(雷)磊(石)猋(犬) 森(木)瞐(目)歮(止)晶(日)蟲(虫)品(口)畾(田) 轟(車)劦(力)赑(贝)贔(貝)毳(毛)舙(舌)馫(香) 皛(白)掱(手)犇(牛)灥(泉)众(人)雥(隹)鑫(金) 鱻(魚)譶(言)羴(羊)龘(龍)淼(水)尛(小)焱(火) 惢(心)飝(飛)孨(子)聶(耳)芔(屮)姦(女)刕(刀) 骉(马)驫(馬)厽(厶)叒(又)朤(月)燚(火)茻(屮) 叕(又) 下面是这些字的五笔打法与它们的的字音及意思:

垚ffff yáo 1)古同“尧”。 壵ffff zhuàng 1)古同“壮”。 矗fhfh chù 1)直立,高耸:立。(高耸的样子)。 嚞fkfk zhè 1)古同“哲”。 靐flfl bìng 1)[~~]雷声。 磊dddf lěi 1)石头多。 2)[落(luò)]心地光明坦白,如“光明”,“~~的胸怀”。 猋dddu biāo

1)犬跑的样子。 2)迅速:“灵皇皇兮既降,~远举兮云中。” 3)古通“飙”,暴风;旋风:“~风暴雨总至。” 4)古书上说的一种草。 森sssu sēn 1)树木众多,引申为众多、繁盛:~林。~立。~~。~然。~郁。 2)幽深可怕的样子:阴~。~邃。 3)严整的样子:~严。 瞐hhhf mò 1)美目。 2)目深。 3)美丽的样子。 歮hhhf sè 1)古同“涩”。 晶jjjf jīng 1)形容光亮:~莹。~亮。~明。亮~~。 2)[结~]a.物质从液态或气态形成晶体;b.喻

珍贵的成果,如“这部作品是他多年研究的~~”。 蟲jjju chong chóng zhòng 1)虫的繁体字。 品kkkf pǐn 1)物件:物~。产~。赠~。战利~。 2)等级,种类:~名。~类。~色。~位。 3)性质:~质。~行(xi2ng)。~节(指人的品行节操)。人~。 4)体察出好坏、优劣等:~评。~第(品评优劣而定其等级)。~味(品尝)。 5)指吹弄乐器:~箫。 6)姓。 畾lllf lěi 1)古代一种藤制的筐子。 2)古同“雷”。 3)古同“垒”。 4)田间的土地。

古诗词中叠字名句集粹

古诗词中叠字名句集粹(一)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诗经·小雅·鹿呜》)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经·小雅·小旻》)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古诗十九首之一)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古诗十九首之二) 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古诗十九首之三) 洛中何郁郁,冠带自相索。(古诗十九首之三) 冉冉狐生竹,结根泰山阿。(古诗十九首之八)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古诗十九首之十)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古诗十九首之十) 回车驾言迈,悠悠涉长道。 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古诗十九首之十一) 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路。(古诗十九首之十三) 凛凛岁云暮,蝼蛄夕鸣悲。(古诗十九首之十六)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纬。(古诗十九首之十九)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曹丕《短歌行》)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南北民歌《敕勒歌》)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潜《归去来兮辞》)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唐·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杜甫《狂夫》) 穿花峡蝶深深见,点水靖蜒款款飞。(杜甫《曲江二首》)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杜甫《秋兴八首之三》) 榉柳枝枝弱,枇杷树树香(杜甫《田舍诗》)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崔灏《黄鹤楼》) 大弦噪噪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雨。 噪噪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白居易《琵琶行)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白居易《暮江吟》)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渭城朝雨浥輕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維《渭城曲》)

汉字叠字大全

汉字叠字大全 说明: 1、一个汉字由几个完全一样或大体一样的部分组成,这种汉字叫叠字。根据叠字中重复部分的数量可以分为二叠字、三叠字、四叠字和多叠字,每种叠字还可以进一步细分,比如二叠字还可再分为左右叠、上下叠、内外叠;三叠字可再分为品字叠,左中右叠、上中下叠、倒品字叠等。 2、由于二叠字太多,限于个人精力,本次辑录以三叠字、四叠字和多叠字为主,而二叠字仅辑录了与之相关的部分。主要参考资料为漢典:https://www.doczj.com/doc/c316896983.html,/。 3、本次辑录完全出于个人兴趣,虽力求完美,但仍然不全,一是手头资料和个人精力有限,二是尚有一些叠字计算机无法打出;希望感兴趣且有精力的朋友能够在此基础上做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 4、由于精力有限,本次辑录只列出叠字,而没有加注读音和注释,部分叠字详情可参考附图(陈泉)或其它相关资料。 5、本次辑录参考了啸傲居士(2008)、小辉(2007)博客、陈泉QQ空间、以及某博客中对叠字的介绍,特此感谢! 2010.5.4 于深圳大学城 1画 一二三亖 巜巛 丿(丨或、)彡川州 2画 七? 十卄廾 卉卅卌井 ?人(入)从仌 众? 力劦

刀刕 匕比 乂爻? 又双?叒叕 厶厸?厽 了 ? 3画 工? 土圭垚? 士壵 大夶? 口吕吅回品? 山屾岀出 小尛 亇(个)竹

马骉 子孖孨 女奻?姦 屮艸芔茻 弓弜 4画 天 木林森 犬?猋 太 日昌昍晶晿 月朋朤 少 止 歮 贝赑 囚

水沝淼?渁?火炏炎焱?燚牛牪犇 手抙掱 毛?毳 介 欠 爪 心惢 户 斗 文 (无下儿) 5画 石砳磊

圥 去 可哥 田畕畾 目(罒)?瞐 且 甲 白?皛 生甡? 用 市 凷 6画 百皕 耳聑聶 吉喆嚞

请看古代诗词十首叠字

请看古代诗词十首叠字、顶针、回文诗 1、《叠字诗》 层层套套绮罗衫,正正方方披锦肩。 燕燕莺莺音带笑,盈盈款款步生莲。 丝丝语语凤凰柱,缕缕声声鸳鸯弦。 久久长长无限意,和和美美一生缘。 2、《顶针诗》 探君归来步缓慢,来步缓慢醉梦微。 醉梦微醒鸡报晓,醒鸡报晓探君归。 3、《半字诗》 半水半山半竹林,半俗半雅半红尘。 半师半友半知己,半慕半尊半倾心。 半醒半迷半率直,半痴半醉半天真。 半虹半露半晴雨,半皎半弯半月轮。 4、《一字诗》 一瓣心香一瓣荷,一泓秋水一泓波。 一池碧叶一池影,一路风光一路歌。 5、《嵌字诗》 【三】语【三】言【三】字经, 【月】圆【月】缺【月】长明。 【桃】红【桃】绿【桃】含笑, 【花】谢【花】开【花】舞风。 6、《复字诗》 月缺月圆月高悬, 月暗月明月似盘。 月亏月盈月有信, 月清月淡月中天。 7、《同头同心诗》 独守一方土, 独耕一亩田。 独居一斗室, 独享一朝闲。 8、《回文诗》 四时花影上窗纱, 影上窗纱笼晚霞。 纱笼晚霞烟照暖, 霞烟照暖四时花。 《回文诗》 石山染痕苔青青, 绿水春荫柳啼莺。 池荷生叶红莲碧, 溪流泛舟轻拂风。 注:顺着读,倒着读,都可。 风拂轻舟泛流溪, 碧莲红叶生荷池。 莺啼柳荫春水绿, 青青苔痕染山石。 9、《宝塔诗》 花, 细蕊,奇葩。 香满室,缀天涯。 如粉如黛,似帛似纱。 玉环头上戴,西子鬓边插。 疏影赋诗寄酒,丽容迎客添茶。 庆功曾到帝王阁,贺喜常来百姓家。 蝶, 俏丽,高洁。

花下舞,水边歇。 飞上琼阁,落于玉阶。 老庄托梦幻,梁祝恨离别。 春色采来酿蜜,韶光留住成结。美人团扇笑相戏,素手轻捉趣与谐。 10、《数字诗》 万岭千山百里云,十花九树八成荫。七家六五四双燕,三李二桃一片春。

五言绝句大全

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秋浦歌 唐李白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秋浦歌 唐李白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怨情 唐李白 美人卷珠帘, 深坐颦蛾眉。 但见泪痕湿, 不知心恨谁。 玉阶怨 唐李白 玉阶生白露, 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精帘, 玲珑望秋月。 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劳劳亭 唐李白 天下伤心处, 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 不遣柳条青。 夜宿山寺 唐李白 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 绝句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前出塞 唐杜甫 挽弓当挽强, 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 擒贼先擒王。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八阵图 唐杜甫 功盖三分国, 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 遗恨失吞吴。 绝句 唐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鹿柴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山中 唐王维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竹里馆 唐王维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送别 唐王维 山中相送罢, 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 王孙归不归。 相思 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 杂诗 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 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 寒梅着花未。 栾家濑 唐王维 飒飒秋雨中, 浅浅石溜泻。 跳波自相溅, 白鹭惊复下。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洛中访袁拾遗 唐孟浩然 洛阳访才子, 江岭作流人。 闻说梅花早, 何如北地春。 送朱大入秦 唐孟浩然 游人五陵去, 宝剑值千金。

汉字中的三叠字与四叠字大全

记得当年读初中刚学英语时,常说“我是中国人,不会学外文”,借此来嘲笑那些学英语发狠的同学。哈哈,对头,咱们是中国人,学就应该学中国汉字。不过,既然大家都是中国人,嘿嘿,那么,列在本文页面中这些字,你认识几个呢? 鑫森淼垚焱靐晶卉芔轟磊畾厽馫飍灥厵犇猋 赑贔蟲麤毳龘骉驫羴雥鱻矗姦舙瞐聶品掱叒惢 譶劦壵众孨歮晿飝刕尛嚞皛雦朤燚叕茻 上面这些字是我今天收集整理的汉字三叠字与四叠字大全。三叠字,又叫品字型汉字,指由三个完全相同的字叠成“品”字形而形成的新字;四叠字,指由四个完全相同的字叠成“田”字形而形成的新字。 收集整理这个东西,缘起今天下午的时候,在网上看到一个三个牛字叠起来的犇字,一时想不起起读音,后来一问才知道读 bēn,与奔一个意思,三头牛一起跑当然就是奔了。貌似以前有个演戏的就叫牛犇。在网上一搜,关于三叠字的介绍有不少,但是没有一个完整的整理集合。维基百科上分别有一个三叠字和四叠字的词条,但数据不全(注: 完成此文后,我在维基百科上更新了此词条)。于是把字典搬出来,借助网络,把所有的三叠字和四叠字找了出来,并注明读音和释义。

一、三叠字列表(共52个) 首先我查的就是与五行相关的三叠字: 金木水土火: 三金鑫 xīn多用于商店字号、人名用字,取其金多兴旺之意 三木森 sēn本义: 树木丛生繁密 三水淼 miǎo会意。从三水。又作“渺”。本义:水大的样子。这个字多用作女孩子的名字,我邻居小孩就叫淼淼。:) 三土垚 yáo意思为山高,那么多土当然山高啦。多用于人名。古同“尧”。 三火焱 yàn光华,光焰。 还有一些跟自然植物有关系的三叠字:

三雷靐 bìng雷声 三日晶 jīng从三日,表示光亮之意 三屮卉(芔) huì会意。小篆字从三“屮”(chè),草木初生。本义:草的总称 三车轟 hōng同“轰”,会意。从三车。本义:群车行驶声 三石磊 lěi众石,石头多,心地光明坦白 三田畾 léi古同“雷”,同“垒”,也表示田间的土地 三厶厽 lěi垒土块为墙 三香馫 xīn古同“馨”,芳香,散布很远的香气 三风飍 xiū惊跑的样子 三泉灥 xún三泉 三原厵 yuán古同“源”,水源,源泉

五言绝句大全100首_诗词

五言绝句大全100首_诗词五言绝句大全100首 五言绝句大全(一): 1、《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草》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3、《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4、《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5、《相思》

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6、《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7、《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8、《七步诗》 曹植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9、《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10、《商山早行》 唐·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11、《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12、《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3、《暮秋山行》 唐·岑参 疲马卧长坂,夕阳下通津。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苍旻霁凉雨,石路无飞尘。千念集暮节,万籁悲萧辰。

鶗鴂昨夜鸣,蕙草色已陈。况在远行客,自然多苦辛。 14、《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5、《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6、《旅夜书怀》 唐·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着,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17、《前出塞》 唐·杜甫

十首最美叠字诗词

十首最美叠字诗词声声慢·寻寻觅觅 李清照(宋代)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十二月过尧民歌·别情 王实甫(元) 自别后遥山隐隐,更那堪远水粼粼。 见杨柳飞绵滚滚,对桃花醉脸醺醺。 透内阁香风阵阵,掩重门暮雨纷纷。 怕黄昏忽地又黄昏,不销魂怎地不销魂。 新啼痕压旧啼痕,断肠人忆断肠人。

今春香肌瘦几分?缕带宽三寸。 鬓云松令·叠字词 吴承勋(清) 掩纹纱,开宝鼎。一树梧桐,一树梧桐影。络纬啼烟秋欲暝。翠玉楼前,翠玉楼前井。风衾寒,鸳帐冷。好梦无端,好梦无端醒。离别团圆今夜并。愁依阑干,愁依阑干等。 菩萨蛮·霏霏点点回塘雨 无名氏(唐) 霏霏点点回塘雨,双双只只鸳鸯语。 灼灼野花香,依依金柳黄。 盈盈江上女,两两溪边舞。 皎皎绮罗光,轻轻云粉妆。 天净沙·即事(四首其四) 乔吉(元) 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 事事风风韵韵,

娇娇嫩嫩,停停当当人人。 书怀 朱权(明) 纷纷雨竹翠森森,点点风花落绿阴。 贫恨苦吟穷寞寞,乱愁牵断梦沉沉。 昏昏岭隔重重信,渺渺江如寸寸心。 因有事情闲默默,我于疏拙老侵侵。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欧阳修(宋)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叠字诗 寒山(唐) 独坐常忽忽,情怀何悠悠。 山腰云缦缦,谷口风飕飕。

中国汉字三叠字、四叠字大全

汉字三叠字、四叠字大全 三叠字 1首先我查的就是与五行相关的三叠字:金木水土火: 三个金(xīn鑫);多用于商店字号、人名用字,取其金多兴旺之意。 三个木(sēn森);本义:树木丛生繁密。 三个水(miǎo秒);会意。淼。从三水。又作“渺”。本义:水大的样子。 三个土念垚(yáo摇);意思为山高。多用于人名。古同“尧”。 三个火念焱(yàn燕);光华,光焰。 2还有一些跟自然植物有关系的三叠字: 三个雷(bìng并);靐。雷声。 三个日(jīng晶);从三日,表示光亮之意。 三个屮(huì会);卉或芔;会意。小篆字从三个“屮”(chè彻),草木初生。本义:草的总称。 三个车(hōng轰);轟。同“轰”,会意。从三车。本义:群车行驶声。 三个石(lěi磊);众石,石头多,心地光明坦白 三个田(léi雷);畾。古同“雷”,同“垒”,也表示田间的土地。

个厶(lěi磊);厽。垒土块为墙。 三个香(xīn新);馫。古同“馨”,芳香,散布很远的香气。 三个风(xiū休);飍。惊跑的样子。 三个泉(xún寻);灥。三泉。 三个原(yuán原);厵。古同“源”,水源,源泉。 3跟动物有关的三叠字: 三个牛(bēn奔);犇。同奔。 三个犬(biāo彪);猋。狗奔跑的样子。同“飙”。 三个贝(bì必);赑或贔。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像龟。旧时大石碑的石座多雕刻成赑屃形状。 三个虫(chóng虫);蟲。同虫。 三个鹿(cū粗);麤。同“粗”。 三个毛(cuì脆);毳。会意。从三毛。本义:鸟兽的细毛。 三个龍(dá达);龘。这个是刚才去台湾维基查词条时发现的。《广韵》说该字之义为“龙飞之状”;《说文》解作“飞龙”。成语:龍行龘龘。三个马(piāo飘);骉(驫)。众马奔腾的样子。 三个羊(shān山);羴。古同“膻”,也表示群羊。 三个隹(zá杂);雥。群鸟;聚。 三个鱼(xiǎn显);鱻。古同“鲜”。 4下面是跟人物有关的:

诗歌中叠词的作用

诗歌中叠词的作用 李清照的《声声慢》的开头连用了七组叠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向来受到人们的赏识。徐 说:“首句连下十四个叠字,真似大珠小珠落玉盘也。”梁绍王称之“出奇制胜,真匪夷所思矣”。 这七组叠词妙在何处呢?首先,在内容上恰如其分地表达了词人自己遭受不幸后的精神状态。“寻寻觅觅”,侧重写动作,心神不定,怅然若失;“冷冷清清”,侧重写感受,孤单寂寞,形影相吊;“凄凄惨惨戚戚”侧重写心境,悲惨凄凉,终日愁苦。三者用“情”贯穿一起。其次在声律上急促跳动,铿锵有韵,有节奏感。此外,在结构上为整首词定下基调,创造出悲伤的氛围,使读者屏息凝神,受其感染。 由此可见,叠字在诗词创作中独具魅力,其特殊功能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形象性。诗中叠字运用得恰到好处,可使所描绘的自然景色或人物特征更加形象。《古诗十九首》中《青青河畔草》开头六句连用了六组叠词:“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前两句写景,用“青青”、“郁郁”描绘出春天草木浓密的生机;后四句写人,四组叠字将思妇的体态、仪容、装扮等写得十分逼真,简直呼之欲出。 《古诗十九首》在叠字运用上堪称典范。再如《迢迢牵牛星》,全诗仅十句,用了六组叠词:“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形象地表达了牛郎织女缠绵的感情。 有些诗句由于叠字用得精妙,使其更富于艺术魅力,赢得人们的交口称赞,遂成千古名句。如杜甫的“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之长),用“纷纷”、“细细”,抒发自己惜花、爱花的心情,造语似痴,但情真意切。再如韦应物的“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赋得暮雨送李胄》),二组叠字使诗的意境更为深邃。《后湖集》说,每读此句“未尝不茫然而思,喟然而叹”,希望“图苏州”(韦应物)之句于壁,使余隐几静对,神游八极之表。 二是确切性。叠字既可以摹声,又可以摹色,达到摹状的修辞效果,使表达的意象更加确切。如《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中“府吏马在前,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用“隐隐”、“甸甸”摹拟车马声,非常确切,渲染了兰芝被遣归家时的悲凉气氛,给人一种沉重的感觉。叠字还可以摹拟各种声音;杜甫《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用“萧萧”摹拟落叶声;黄巢的《题菊花》中“飒飒秋风满院栽”,用“飒飒”摹拟风声风声;岳飞《满江红》中“凭栏处,潇潇雨歇”,用“潇潇”摹拟雨声……叠字撮合婚姻时写道:“媒人下床去,诺诺复尔尔。”这里“诺诺”、“尔尔”是答应声,相当于现代汉语中“好,好”、“就这样”之类的词,两组叠词把说嘴媒婆的油滑、奉承的性格写得活灵活现。再如《木兰辞》用“唧唧复唧唧”的叠词,写木兰的叹息声,也十分精当。

最全的古诗之五言绝句

秋浦歌 唐李白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秋浦歌 唐李白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怨情 唐李白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玉阶怨 唐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 独坐敬亭山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劳劳亭 唐李白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夜宿山寺 唐李白 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 绝句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前出塞 唐杜甫 挽弓当挽强, 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 擒贼先擒王。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八阵图 唐杜甫 功盖三分国, 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 遗恨失吞吴。 绝句 唐杜甫 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 何日是归年? 鹿柴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影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山中 唐王维 荆溪白石出, 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 空翠湿人衣。 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送别 唐王维 山中相送罢, 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 王孙归不归。 相思 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 杂诗 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 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 寒梅着花未。 栾家濑 唐王维 飒飒秋雨中, 浅浅石溜泻。 跳波自相溅, 白鹭惊复下。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洛中访袁拾遗 唐孟浩然 洛阳访才子, 江岭作流人。 闻说梅花早, 何如北地春。 送朱大入秦 唐孟浩然 游人五陵去, 宝剑值千金。 分手相脱赠, 平生一片心。

汉字中的三叠字与四叠字大全

汉字中的三叠字与四叠字大全 鑫森淼垚焱靐晶卉芔轟磊畾厽馫飍灥厵犇猋赑贔蟲麤毳龘骉驫羴雥鱻矗姦舙瞐聶品掱叒惢譶劦壵众孨歮晿飝刕尛嚞皛雦朤燚叕茻 上面这些字是我今天收集整理的汉字三叠字与四叠字大全。三叠字,又叫品字型汉字,指由三个完全相同的字叠成“品”字形而形成的新字;四叠字,指由四个完全相同的字叠成“田”字形而形成的新字。 一、三叠字列表(共52个) 首先我查的就是与五行相关的三叠字: 金木水土火: 三金鑫xīn 多用于商店字号、人名用字,取其金多兴旺之意 三木森sēn 本义: 树木丛生繁密 三水淼miǎo 会意。从三水。又作“渺”。本义:水大的样子。 三土垚yáo 意思为山高,那么多土当然山高啦。多用于人名。古同“尧”。 三火焱yàn 光华,光焰。

还有一些跟自然植物有关系的三叠字: 三雷靐bìng 雷声 三日晶jīng 从三日,表示光亮之意 三屮卉(芔)huì会意。小篆字从三“屮”(chè),草木初生。本义:草的总称 三车轟hōng 同“轰”,会意。从三车。本义:群车行驶声 三石磊lěi 众石,石头多,心地光明坦白 三田畾léi 古同“雷”,同“垒”,也表示田间的土地 三厶厽lěi 垒土块为墙 三香馫xīn 古同“馨”,芳香,散布很远的香气 三风飍xiū惊跑的样子 三泉灥xún 三泉 三原厵yuán 古同“源”,水源,源泉 跟动物有关的三叠字: 三牛犇bēn 同奔。 三犬猋biāo 狗奔跑的样子。同“飙” 三贝赑(贔) bì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像龟。旧时大石碑的石座多雕刻成赑屃形状 三虫蟲chóng 同虫 三鹿麤cū同“粗”

三毛毳cuì会意。从三毛。本义:鸟兽的细毛 三龍龘dá《广韵》说该字之义为“龙飞之状”;《说文》解作“飞龙”。成语:龍行龘龘。龘字是现时大五码编码(big5)当中笔划最多的一个字,共48划。 三马骉(驫)piāo 众马奔腾的样子 三羊羴shān 古同“膻”,也表示群羊。另外是鼻烟品目之一。三隹雥zá群鸟;聚 三鱼鱻xiǎn 古同“鲜” 下面是跟人物有关的: 三直矗chù会意。从三直。本义:直立 三女姦jiān 会意。从三女。本义:奸邪,虚伪狡诈 三舌舙huà播弄是非。古同“话”。 三目瞐mò美目; 目深; 美丽的样子 三耳聶nie 会意。从三耳。本义:附耳小语。这么多耳朵凑在一块,当然是咬耳朵说私语了。 三口品pǐn 会意。从三口。口代表人,三个表多数,意即众多的人。三手掱pá俗称扒手为三只手,故写作“掱”。掱手= 扒手。哈哈,这个很形象。 三又叒ruò古同“若” 三心惢suǒ疑虑;善 三言譶tà说话快

诗歌中的叠字

诗歌中的叠字 诗歌中的叠字 叠字是指两个相同的字重叠组成的词语,又称为复字、重言,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修辞方式。两字相叠被称为单叠,四字相叠被称为双叠。在古典诗词曲中,叠字的运用相当普遍。 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共305篇,竟有204篇见用叠字。《诗经》在运用叠字方面显示了精深的语言表现力和惊人的创造性,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 萧萧马鸣,悠悠旆旌。(《小雅"车攻》) 风雨凄凄,鸡鸣喈喈; 风雨萧萧,鸡鸣胶胶。(《郑风"风雨》)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小雅"采薇》) 都是受到历代评论家称许的叠字佳句。清代语言学家王筠把《诗经》中的叠字汇集分类,编成《毛诗重言》一书。可见后世对诗三百”叠字修辞之妙是何 等击节赞赏。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对于《诗经》的叠字给予高度评价:灼灼状桃

李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杲杲为日出之容,漉漉拟雨雪之状,喈喈逐黄鸟之声,喓喓学草虫之韵;……并以少总多,情貌无遗矣。虽复思经千载,将何易夺?” 这是说:《诗经》中的叠字如灼灼”依依”杲杲”等,虽然只是相叠的两个字,却可以以少总多”把客观景物描摹刻画得情貌无遗”形神毕现;即使人们再苦思冥想上一千年,也将不能找到更为恰当的词去取代这些叠字。 汉代五言诗《古诗十九首》中,运用了叠字的竟达十三首之多。如《青青河畔草》全诗十句,开头六句连用了叠字: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青青”是从色彩上形容春草之碧绿,郁郁”是从意态上描绘柳树之葱郁,写出烂漫春光之中草木的生机畅茂。盈盈”是形容楼上女”的绰约风采,皎皎” 表现出这位女子临窗凝眺时的姿容仪态。艳丽的红粉妆”再加上娥娥”二字, 愈显现出她美丽的容貌;洁净白晰的素手”再饰以纤纤”二字,更加具体地刻画出素手”的形态。顾炎武指出:这首诗连用六叠字,亦极自然,下此即无人可继”(《日知录》)。自然妥贴,毫无矫饰雕琢之痕是这首诗的特点,顾氏之评,切中肯綮。 在格律严整的近体诗盛行之后,叠字运用就比较少了,这是因为近体诗在句数字数上都有严格的规定,遣词造句都讲求高度精炼,如果一味滥用叠字,势必造成诗意的繁复和音节上的板滞。但在唐宋两代律诗里,成功地运用叠字的佳作还是不乏其例的。如崔颢的《黄鹤楼》颈联: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历历”是说登楼远眺时,汉阳的树木清晰在望,尽收眼底;萋萋”是形容鹦鹉洲上芳草浓密茂盛,一片葱翠,由于运用了两组叠字使这联诗句形象鲜明,如在目前,意境更为高远。假如去掉这两组叠字,诗句成为晴川汉阳树,芳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