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课件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课件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课件湘教版七年级地理课件

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

1.以风车而著名的国家是荷兰。

2.阿拉伯人的传统服装多是身穿白色长袍,头戴头巾,这种打扮的原因是反射阳光、抵挡风沙。

3.地平面上有东(E)、西(W)、南(S)、北(N)四个基本方向,在此基础上,又分出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共八个方向。

4.在没有方向标的地图上,要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定方向。

5.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6.比例尺分为数值比例尺、线段比例尺、文字比例尺。

7.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略。

8.地图的三要素是比例尺、方向、注记和图例。

9.收集地理信息的途径:①查阅地理辞书;②咨询有关人士;③上网查阅资料等。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

10.经过测量,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11.曾经对地球形状的两种说法是“盖天说”和“浑天说”。

12.麦哲伦环球路线是西班牙→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西班牙。

13.地球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半径是6371千米;赤道周长是4万千米。

14.地球仪: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后,制作成地球模型,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之一。

15.地球的自转方向是由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是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是顺时针方向旋转。

16.赤道和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叫纬线。

17.赤道的纬度是0°,赤道以北称北纬,以南称南纬,北纬和南纬各有90°。

18.北极和南极分别是北纬90°写作(90°N)和南纬90°写作(90°S)。

19.人们规定,0°~30°为低纬度区,30°~60°为中纬度区,60°~90°为高纬度区。

20.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是赤道。

21.连接南、北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叫做经线。

22.经度的起点是本初子午线,或者称0°经线,东、西经最大度数为180°。

23.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为20°W和160°E。

24.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

25.人们通常用“三分陆地,七分海洋”粗略说明全球陆地和海洋面积的比例【海洋实际占71%,陆地实际占29%】。

26.面积广大的陆地叫做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做岛屿;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成大洲。

27.全世界共有7个大洲,分别是: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七大洲面积大小排序(由大到小)的顺口溜:亚非北美南;南极欧大洋】。

28.南极洲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29.各个大洲的面积:【亚洲:4400万平方千米;非洲:3000万平方千米;北美洲:2400万平方千米;南美洲:1800万平方千米;南极洲:1400万平方千米;欧洲:1000万平方千米;大洋洲:900万平方千米】。

30.各个大洲的分界线:【亚洲和欧洲: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和地中海)、黑海、里海;亚洲和非洲: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亚洲和北美洲:白令海峡;南美洲和北美洲: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31.太平洋跨越南北两个半球,约占世界海洋总面积的一半,在四大洋中最大、最深,岛屿也最多。

32.大西洋跨越南北两个半球,形状略呈“S”形,是世界第二大洋。

33.印度洋大部分位于南半球,是世界第三大洋。

34.北冰洋是四大洋中最小、最浅的大洋。

35.北冰洋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洋。

36.看图填空:(填写代号及名称)

①赤道穿过的洲有②南美洲、③非洲、⑤亚洲、⑥大洋州

②赤道穿过哪些洲的大陆?②南美洲、③非洲

③太平洋沿岸的洲有①北美洲②南美洲⑤亚洲⑥大洋州⑦南极洲

大西洋沿岸的洲有①北美洲②南美洲③非洲④欧洲⑦南极洲

④南极洲被哪些大洋包围?B大西洋C太平洋D印度洋

⑤主要位于西半球的洲有①北美洲②南美洲

37.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为地形。

38.地形类型有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

39.地形图上用海拔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高山高原;白色表示冰川。

40.平原和高原的共同特点是:地面起伏小;不同点是: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而高原海拔较高,边缘比较陡峻。

41.山地和丘陵的共同特点是:地面崎岖不平;不同点是:山地较高,海拔多在500米以上,坡度较陡,沟谷较深;而丘陵较低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

42.盆地四周多被山地和高原环绕,中部相对低平。

43.海底地形:【大陆架:陆地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坡度较缓,水深一般在200米以内;大陆坡:大陆架向外倾斜的陡坡,水深急剧增至数千米;大洋中脊:大洋中海底诞生的地方,火山活动比较强烈;海沟:海洋底部最深的地方,最大水深可达1万多米。】

44.原始地球有一整块大陆,称为“泛大陆”。

45.地球由六大板块组成即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46.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

47.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处有张裂拉伸、碰撞挤压。

48.板块与板块交接处会产生火山与地震。

49.世界上的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阿尔卑斯——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湘教版地理七下教案:6.2非洲

《非洲》第一课时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5个方面的内容:国家最多的大洲;高原为主的地形; 炎热的气候;丰饶的资源;亟待发展的经济。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运用地图说明的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2.运用非洲地形图,归纳非洲的地形特征,及特有地形区的分布。 【过程与方法目标】 本节课通过运用学生已有知识,引导学生对非洲自然环境进行进一步的认识,以读图、分析、探究等等形式,丰富课堂活动,激发学生兴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倡导学生主动参与、 乐于探究,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高原为主的地形特征。 【教学难点】 高原为主的地形特征。 多媒体课件。

一、情境导入 展示图片:撒哈拉沙漠、非洲热带草原、非洲原始部落 提问:看到这些图片,你会想到哪个大洲?(学生回答) 明确:看到这些图片,我们会一下子想到非洲。 过渡: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个既贫穷又富饶的大洲——《非洲》。 二、新课学习 (一)非洲的地理位置和国家 (1)非洲全称是阿非利加洲,“阿非利加”是阳光灼热的意思。 (2)非洲的地理位置: 半球位置:200W以东,东半球;赤道穿过其中部,跨南北半球。 纬度位置:非洲地跨赤道南北,大部分地区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属热带。 海陆位置:非洲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及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相望,东北与亚 洲之间隔着红海,并以苏伊士运河为陆上分界。 (3)非洲国家: 提问:二战前夕,非洲独立的国家有哪几个?目前,非洲有多少个国家?(学生回答) 明确:二战前夕,非洲独立的国家只有3个国家,分别是埃及、埃塞俄比亚和利比里亚。目前,非洲共有59个国家和地区,是世界上国家和地区最多的大洲。 拓展延伸: 开动脑筋:仔细观察,你会发现,非洲许多国家和地区的边界线是笔直的,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二章了解地区第二节南亚

第二章了解地区 第二节南亚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了解南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能在图上填出南亚的国家。 ②、掌握南亚三大地形区的分布,并能在图上填绘出南亚主要的山脉、平原、高原、河流。 ③、通过读图分析印度河、恒河的发源地、流向、流经国家、注入海洋等特征。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从地图上以及从课外资料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中国主要邻国的知识内容及与中国的外交关系。 二、教学重点: 1、掌握南亚三大地形区的分布,并能在图上填绘出南亚主要的山脉、平原、高原、河流。 2、通过读图分析印度河恒河的发源地、流向、流经国家、注入海洋等特征。 三、教学难点: 掌握南亚三大地形区的分布,并能在图上填绘出南亚主要的山脉、平原、高原、河流。 四、教学准备: 搜集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搜索百度百科https://www.doczj.com/doc/c419046297.html,/view/407791.htm https://www.doczj.com/doc/c419046297.html,/view/27474.htm 五、教学课时: 第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通过西游记续集主题曲导入新课 https://www.doczj.com/doc/c419046297.html,/v?ct=301989888&rn=20&pn=0&db=0&s=8&word=%CE%F7%D3%CE%BC%C7 %D0%F8%BC%AF%D6%F7%CC%E2%C7%FA&fr=ala0 通过图片展示南亚的风土人情 https://www.doczj.com/doc/c419046297.html,/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C4%CF%D1%C7&in=7350 &cl=2&lm=-1&st=&pn=2&rn=1&di=68476939545&ln=1996&fr=bk&fm=bk&fmq=1332661285812_R&i 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pn3&-1&di39260416605&objURLhtt p%3A%2F%https://www.doczj.com/doc/c419046297.html,%2Ftp%2Fsightnr%2F20071219123119110%2F2007120611484460345.jp g&fromURLhttp%3A%2F%https://www.doczj.com/doc/c419046297.html,%2Fjingdian%2Fsight.asp%3Fid%3D14116&W560&H420 &T7937&S22&TPjpg https://www.doczj.com/doc/c419046297.html,/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C4%CF%D1%C7&in= 7437&cl=2&lm=-1&st=-1&pn=17&rn=1&di=102231344850&ln=1996&fr=&fm=index&fmq=133266184 3921_R&ic=&s=0&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2#pn17&-1&di1022313448 50&objURLhttp%3A%2F%https://www.doczj.com/doc/c419046297.html,%2Ftravelline%2Fimages%2F47093img20084610303668.jpg &fromURLhttp%3A%2F%https://www.doczj.com/doc/c419046297.html,%2Fb1%2Fviewtravelline.asp%3Fid%3D43086%26lineid%3 D47093&W1024&H768&T8353&S116&TPjpg 板书:第二节南亚 二、讲授新课: 板书:一、南亚次大陆

最新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课件5篇

最新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课件5篇 最新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课件5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那种远离课标,脱离教材完整性、系统性,随心所欲另搞一套的写教案的做法是绝对不允许的。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下面我们来聊一下地理教案吧。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课件(篇1)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澳大利亚的位置特点、范围、首都和主要城市的分布。 2、澳大利亚特有的动物及其形成原因。 3、澳大利亚地形和气候的分布、特征。 4、城市、人口的分布特点。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看景观图片和澳大利亚古老生物录像(或VCD 盘),运用小组探究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记住主要的动物名称和生活特性。了解澳大利亚很早以前就孤立存在于南半球,形成独特的自然环境,因而有了独特而古老的生物。 2、通过引导学生采用合作学习、小组探究的活动方式分析本国的地形图和气候分布图及澳大利亚农牧业分布图,分析出它们之间内在的联系,并通过填图记忆主要的地形区和气候分布。 3、让学生读图,采用自主式学习法找出人口、城市、矿产的分布式,再用小组研究式分析出区域地理要素间的内在联系。 (三)情感目标 1、学生通过探究澳大利亚人与环境的关系,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2、学生通过澳大利亚发展农牧业和工矿业的事实,增强对因地制宜发展经济重要性的理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1、澳大利亚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 2、澳大利亚以发达的农牧业、工矿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经济特征。 3、人口、城市分布与环境的关系。 (二)教学难点 1、澳大利亚有独特古老生物的原因。 2、分析区域地理各要素间的内在联系。 三、课时安排 二课时 四、教学步骤 (一)第一课时 一、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1、教师展示课件(澳大利亚的国旗和国徽图片):看,这是某个国家的国旗和国徽,你们知道是哪个国家的吗? 见到了澳大利亚的国旗、国徽,就相当于来到了澳大利亚。因为我们知道,国旗、国徽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和标志,所以,在任何时候,见到我们中国的国旗、国徽,就像是看到了我们的国家一样亲切。我们一定要爱护国旗、国徽呀!(及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2、下面请一个同学介绍一下澳大利亚国旗、国徽的特点(澳大利亚的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2:1。旗底为深蓝色,左上方是红、白“米”字,“米”字下面为一颗较大的白色七角星。旗右边为五颗白色的星,其中一颗小星为五角,其余均为七角。国徽上有两只动物,中间一个盾。)。(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请大家注意,澳大利亚的国徽上怎么会有两只动物?它们是什么动物呢? 教师简单小结介绍:同学们很快发现其中一只是袋鼠,而另一只动物在世界上也是十分独特的,它就是形似鸵鸟、三趾足、两翼退化,不能飞翔的鸸鹋。同学们将它和你见过的鸵鸟比较一下各有什么特点?(鸵鸟能负重,两翼退化,不能飞翔,只起到辅助行跑的功能)3、澳大利亚人在国旗上都要做上动物的标记,说明澳大利亚的动物一定非常独特和可爱。那么,同学们就来详细地了解一下这些动

湘教版 地理 七年级 下册 8.4 法国

8.4 法国 一、教学目标 1.在地图上指出法国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法国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3.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法国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法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工业、农业、旅游业)的实例。 4.根据资料了解法国交通运输的特征。 5.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法国的文化和人口(或民族、宗教、语言)等人文地理要素的特点。二、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包括“西欧大国”、“便利的交通”“文化与旅游”三部分内容,知识结构如下: “西欧大国”说明了法国自然和经济的基本特征,“便利的交通”说明了法国成为“西欧大国”的基本条件,“文化与旅游”强调了“西欧大国”的基本特色。 “西欧大国”所对应的课程标准内容是“在地图上指出某国家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某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某国家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这些课程标准内容的要求已在第一节进行了阐述,可以参照理解。 按照“标准”的设计思路,教材首先提供一幅“图8-30法国地形分布”地图,设计读图和找图活动,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出法国的地理位置、陆地轮廓形状。教材正文并没有繁琐地罗列法国的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等,只简洁地用一句话归纳了法国的地理位置和形状的突出特征——“法国位于欧洲西部,大陆轮廓略呈六边形”。同样,教材通过读图、找图活动引导学生根据地图概括法国的地形地势特征、河流分布、气候特征。这些充分体现了教科书的学习引导功能。教材正文关于地形和气候特征的叙述文字不多,但很有条

理性,分别指出了法国地形、气候的主要类型和区域内部的差异。 教材提供了一幅精美的景观图片——“图8-31法国葡萄种植园”,从而引入法国经济发展状况。教材除了介绍法国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部门之外,更强调了法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如“核电占总发电量的70%以上”、“巴黎盆地是主要的农业区”、“西南部和地中海沿岸盛产葡萄,葡萄酒产量居世界首位”。这就为学生“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法国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法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提供了素材。 “便利的交通”所对应的课程标准内容是“根据地图归纳某国家交通运输线路分布的特点”。这一课程标准内容的要求已在第三节进行了阐述,可以参照理解。法国作为发达国家,更着重高速交通的发展。第三节中,教材重点介绍了俄罗斯的传统交通——铁路、海运等,本节教材没有重复强调法国也很发达的传统交通,而是重点介绍了法国具有优势和特色的现代高速交通——高速公路、“欧洲之星”列车、机场、英法海峡隧道。而且材料的呈现形式是教材正文和“阅读”文字,并没有提供一幅法国的交通运输线路分布图。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要充分利用课本之外的教材资源,或补充相关地图。 “文化与旅游”所对应的课程标准内容是“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某国家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这一课程标准内容的要求已在第一节进行了阐述,可以参照理解。按照“标准”的设计思路,教材正文首先罗列了法国具有特色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教材提供了埃菲尔铁塔、凯旋门、凡尔赛宫、塞纳河与巴黎圣母院的景观图片,目的是让学生能够简要分析法国如何因地制宜发展旅游业。图片和文字说明法国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按照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基本原则,法国积极发展旅游业,成为世界旅游大国,每年接待游客人数和旅游外汇收入均居世界前列。教材指出,法国的巴黎、马赛、阿尔卑斯、科西嘉岛是著名的旅游胜地。教材重点介绍了最能代表法国文化特色的巴黎。教材罗列的旅游资源中,巴黎圣母院、罗浮宫、凯旋门、埃菲尔铁塔和凡尔赛宫令人神往,巴黎时装、法国香水和艺术表演享誉世界。教材通过“阅读”资料介绍了罗浮宫及其“镇宫三宝”,让学生了解到巴黎及法国文化的魅力,学会尊重世界文化。教材设计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和理解法国文化与旅游特色,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获得知识和能力。 三、教学提纲 (一)西欧大国 1.地理位置与大陆轮廓 2.法国自然地理特征 (1)地形特征 (2)气候特征 (3)主要河流 3.法国经济地理特征 (1)经济发展水平 (2)工业特征 (3)农业特征 (二)便利的交通 1.交通发展水平 2.主要交通运输方式 (1)高速公路

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节南亚教案

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节南亚教案 南亚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了解南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能在图上找出南亚的国家和首都。 ②通过读图理解南亚的位置,在图上能够找出主要半岛、岛屿及临海。 ③掌握南亚三大地形区的分布,并能在图上指出南亚主要的山脉、平原、高原、河流。 ④通过读图分析印度河、恒河的发源地、流经国家、注入海洋等特征。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从地图上以及从阅读材料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中国主要邻国的知识内容。 教学重点:掌握三大地形区和两大河流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地形和河流的相互关系。 教学媒体:PowerPoint课件 教学方法:先学后教,课堂检测;讲述法、自学讨论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通过多媒体播放电视剧《西游记》的片段;以此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使学生处在轻松、愉快的状态,自然导入新课内容。 引入新课:刚刚我们观看的是什么电视剧里的片段?那同学们知道有关“西游记”的故事吗?XXX师徒四人是到哪里去取经的?去西天取经,西天是指古代的天竺,就是现在的南亚。南亚它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呢?今天我和同学们一起走进南亚。 2、讲授新课 课件展示:展示南亚研究目标,有利于学生掌握本课清晰的知识网络体系,使学生领会研究目标要求。 一、南亚次大陆 1、位置和规模 过渡:那我们首先就来研究南亚的位置和规模。 1 课件展示:展示南亚位置图,学生对照提出问题进行自学,通过阅读教材和读图 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1)南亚大部分在什么纬度之间?南亚与亚洲哪些国家相邻? 南亚大致位于°—35°N之间;与东部的缅甸、北部的中国、西部的伊朗和阿富汗相邻。 2)南亚大体位于甚么山脉和甚么大洋之间?工具各濒临哪些海域? 在喜马拉雅山脉和印度洋之间;西临阿拉伯海、东临孟加拉湾。 教师小结:南亚位于亚洲南部,在60°E~XXX之间,°~35°N之间,北回归线从中部穿过;在喜马拉雅山脉和印度洋之间,西临阿拉伯海、东临孟加拉湾,南被印度洋包围。 2、国家及都城 过渡:刚才我们研究了南亚的位置和范围,那我们下面就继续研究南亚的国家及首都。 课件展示:展示图2-9南亚国家和地区图,在学生读图后回答问题: 1)南亚包孕哪些国家或地域?这些国家的都城是甚么? 印度—新德里;巴基斯坦—伊斯兰堡;孟加拉国—达卡;尼泊尔—加德满都;不丹—廷布;斯里兰卡—科伦坡;马尔代夫—马累。XXX地域:印度与巴基斯坦各自掌握其中一部分。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课件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课件湘教版七年级地理课件 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 1.以风车而著名的国家是荷兰。 2.阿拉伯人的传统服装多是身穿白色长袍,头戴头巾,这种打扮的原因是反射阳光、抵挡风沙。 3.地平面上有东(E)、西(W)、南(S)、北(N)四个基本方向,在此基础上,又分出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共八个方向。 4.在没有方向标的地图上,要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定方向。 5.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6.比例尺分为数值比例尺、线段比例尺、文字比例尺。 7.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略。 8.地图的三要素是比例尺、方向、注记和图例。 9.收集地理信息的途径:①查阅地理辞书;②咨询有关人士;③上网查阅资料等。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 10.经过测量,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11.曾经对地球形状的两种说法是“盖天说”和“浑天说”。 12.麦哲伦环球路线是西班牙→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西班牙。 13.地球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半径是6371千米;赤道周长是4万千米。 14.地球仪: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后,制作成地球模型,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之一。 15.地球的自转方向是由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是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是顺时针方向旋转。

16.赤道和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叫纬线。 17.赤道的纬度是0°,赤道以北称北纬,以南称南纬,北纬和南纬各有90°。 18.北极和南极分别是北纬90°写作(90°N)和南纬90°写作(90°S)。 19.人们规定,0°~30°为低纬度区,30°~60°为中纬度区,60°~90°为高纬度区。 20.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是赤道。 21.连接南、北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叫做经线。 22.经度的起点是本初子午线,或者称0°经线,东、西经最大度数为180°。 23.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为20°W和160°E。 24.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 25.人们通常用“三分陆地,七分海洋”粗略说明全球陆地和海洋面积的比例【海洋实际占71%,陆地实际占29%】。 26.面积广大的陆地叫做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做岛屿;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成大洲。 27.全世界共有7个大洲,分别是: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七大洲面积大小排序(由大到小)的顺口溜:亚非北美南;南极欧大洋】。 28.南极洲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29.各个大洲的面积:【亚洲:4400万平方千米;非洲:3000万平方千米;北美洲:2400万平方千米;南美洲:1800万平方千米;南极洲:1400万平方千米;欧洲:1000万平方千米;大洋洲:900万平方千米】。 30.各个大洲的分界线:【亚洲和欧洲: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和地中海)、黑海、里海;亚洲和非洲: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亚洲和北美洲:白令海峡;南美洲和北美洲: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31.太平洋跨越南北两个半球,约占世界海洋总面积的一半,在四大洋中最大、最深,岛屿也最多。 32.大西洋跨越南北两个半球,形状略呈“S”形,是世界第二大洋。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课件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课件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课件 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的科学,通过学习地理,我们可以了解地球的自然环境、人文地理和地理现象。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课件是一套为初中生设计的地理教学资料,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本文将从地理课件的特点、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地理课件的特点 地理课件是一种多媒体教学工具,它通过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形式展示地理知识,使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和理解地理概念。与传统的教科书相比,地理课件更加生动、形象,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二、地理课件的内容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课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地球与地图:介绍地球的形状、自转和公转等基本知识,以及地图的制作和使用方法。 2. 自然地理:涵盖地球的大气圈、水圈和陆地等自然要素,介绍它们的特点、分布和相互关系。 3. 人文地理:探讨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包括人口分布、城市发展和农业等方面的内容。 4. 地理现象:介绍地理现象的成因和特点,如气候变化、地震和火山喷发等。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全面了解地球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培养他们的地理思维和地理素养。 三、地理课件的教学方法

地理课件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观察与分析:通过地理课件中的图片和动画,学生可以观察和分析地球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现象,从而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 实地体验:地理课件中的案例和实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实践活动,加深他们对地理现象的认识。 3. 探究与合作:地理课件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通过问题解决和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4. 多媒体互动:地理课件中的多媒体元素可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互动性,学生可以通过点击、拖拽等操作与课件进行互动,更好地理解地理概念。 通过以上的教学方法,地理课件可以帮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总结起来,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课件是一套生动、形象的地理教学资料,它通过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形式展示地理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通过观察与分析、实地体验、探究与合作以及多媒体互动等教学方法,地理课件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希望学生们能够积极利用地理课件,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培养地理思维和地理素养,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湘教版义务教育地理实验教材七年级下册

湘教版义务教育地理实验教材七年级下册 第一章第一节亚洲和欧洲 一、所需课时:6课时 二、课标要求及分析: (一)课标要求: 1运用地图说明某一大洲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2 运用地图和有关资料归纳出某一大洲的地形、气候、河流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3 运用有关资料说出某一大洲存在的人口、环境、发展等问题。 4 通过实例说明某一大洲内部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 (二)课标分析: 本章通过对亚洲和欧洲探究性学习,认识两大洲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主要特征,初步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 三、教材及学情分析 (一)教材分析: 认识大洲部分是按地域对全球进行区划中的一级区划单位。通过认识大洲,将为了解地区和走近国家的学习奠定基础。认识大洲起着承上启下、贯通全书的作用。本节《亚洲和欧洲》是世界区域地理的第一节,也是大洲地理中至关重要的一节。主要介绍亚洲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以及人口和国家的概况,因此,教学中注重教会学生利用地图、数据、图片等资料分析问题,并掌握分析大洲自然地理特征方法。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本节教材安排的特点是“学习亚洲,练习欧洲”。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七年级下册的开篇内容,也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区域地理知识,缺乏学习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因此,如何学习地理区域的方法成为本节课的重要内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不仅为下面学习亚洲与欧洲的有关知识打下基础,也为后面有关区域地理的学习做好铺垫。 四、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初步认识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2、读图说出亚洲和欧洲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对地图的阅读,使学生学会从地图上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 2、学会描述大洲地理位置的基本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五、教学难点和难点 1、读图说出亚洲和欧洲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2、学会描述大洲地理位置的基本方法 六、教学方法:复习引导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归纳法 七、教学媒体:地图册、多媒体课件 八、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新课标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1.1《我们身边的地理》教案

《我们身边的地理》教案 【教学目标】 1.综合素质 从地理一词的来源,理解地理的学习范围和重要性。 2.区域认识 通过举例使学生了解地理与日常生活、生产建设、风土人情等的联系。 3.人地协调观 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树立可持续发展的人地关系。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树立可持续发展的人地关系。 【教学难点】 通过举例使学生了解地理与日常生活、生产建设、风土人情等的联系。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银河系和地球卫星图片:同学们,在浩瀚的宇宙中,有这样一个星球,她距日距离适中,有适宜的温度,又被厚厚的白色大气包围,表层因海水覆盖而呈现蔚蓝色,这就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作为地球的一员,你一定特别期待了解地球和探索她的奥秘吧?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地理。 二、新课学习 (一)解开地理之“谜” 课件展示当地春、夏、秋、冬和喜马拉雅山海洋生物化石图片,南极大陆发现煤炭图片。 (过渡)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很多有意思的自然现象,其中大部分就和地理息息相关,比如:一年中为什么有四季变化?太阳为什么东升西落?为什么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会出现海洋生物的化石?终年被冰层覆盖的南极大陆会有煤炭产生?今后我们学习了地理知识,很多问题就有可能迎刃而解。在日常生活中,你还发现了哪些不解的问题? 学生举手回答,教师记录被点评。 师总结:地理一词最早出现于公元前5世纪的《易经系辞》,里面有“仰以观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这说明我们生活在地理环境之中,地理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接下来我们来了解地理与日常生活。 (二)地理与日常生活

课件展示南北方冬季服饰、南北方主食、南北方建筑和运动图片。 (过渡)我们的日常生活与地理知识息息相关,下面请同学们按小组观察图片并讨论其中原因。 第1组:我国冬季南方穿着和北方穿着为什么不同?(南方因为纬度较低,太阳辐射强,冬季温暖,而北方纬度高,太阳辐射较弱,冬季寒冷) 第2组:我国北方人主食以面食为主,而南方人为什么以米饭为主?(北方地区降水少,光照强,气候干旱,适合小麦生长,南方降水丰富,气温高,适合种植水稻。) 第3组:这是两种什么体育活动?这两种体育活动适合在什么样的地理环境中开展?(滑雪适合在寒冷的山地,而冲浪适合在温暖的海边。) 师:你还能从日常生活中列举一些其他的例子吗?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记录并点评。 师总结:地理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通过地理知识的学习,我们能进一步熟悉我们的生活环境,进而提高对生活的适应能力。 (三)地理与生产建设 我们知道,人类的生产活动会受到地理环境的制约,比如我们西北很难种植水稻,海南无法生长苹果。因此,发展生产活动要做到因时制宜,因地制宜。接下来请同学们观看视频“荷兰的风车”。 师问:风车对于荷兰有什么重要意义?(举手回答) 师问:风车靠什么运动?------西风,荷兰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地处西风带。(强调地理知识在生产建设中的应用) (过渡)此外,地理知识在解决全球人口、资源、环境等重大问题,促进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不同的地域风光造就不同的民俗风情,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世界各地绚丽多彩的风土人情。 (四)地理与风土人情 展示视频——意大利威尼斯(学生了解) 展示视频:南美足球比赛、桑巴舞(学生了解) 展示图片:阿拉伯长袍、藏袍 师问:说说这两种传统服饰的作用,适合怎样的地理环境?(学生回答) 师问:除了这些,你们还了解哪些民族的风俗习惯?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记录并点评。 师总结:地理在呈现世界千姿百态的自然风光的同时,又给我们展示了各地风土人情的绚丽画卷:不同的种族与民族、多样的语言与服饰、各具特色的文化与宗教、体现地域特点的民情与风俗。 三、当堂练习

七年级下册地理课件教案湘教版

七年级下册地理课件教案湘教版 第一节自然环境 第 1 教时 教学目标 学问目标:了解亚洲的位置、范围、政区划分以及地形河流概况。 力量目标:1.通过对亚洲的学习,使学生把握熟悉大洲的根本方法:如学会读图描述大洲的地理位置特点;学会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描述某一区域地势变化及地形分布特点;运用地图及有关资料归纳出大洲的地形、气候、河流特点,并分析其相互关系。 2.通过地图和资料,尝试从不同方面说明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进展发散思维。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育探究意识和与人合作解决问题的力量。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亚洲自然风貌的学习以及用歌曲强化气氛,培育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对于我们生活的大洲的骄傲感。 教学重点:通过对亚洲的学习,把握熟悉大洲的根本方法。 教学难点:学会正确描述大洲的地理位置特点,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描述区域某一地势变化及地形分布特点。 教学预备:挂图、地形名称卡片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你知道世界上的大洲是哪一个吗? 你知道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是哪一个吗? 你知道世界陆地的点在哪吗?在哪一个大洲? 你知道世界陆地的最低点在哪吗?在哪一个大洲? 你知道中国在哪一个大洲吗? 对,以上全部的答案都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大洲—亚洲。 从这节课开头,我们学习的对象将由上学期通观全球,转向距离我们周边的世界越来越近的地理环境,从某一大洲,深入到某一政区,再详细到某一国家。 讲授新课: 一、世界第一大洲 熟悉一个大洲,先要从“在哪里”入手,也就是明确位置,搞清晰范围、边界。 那么,应当如何描述亚洲在世界中的位置呢? [活动]:P3 1.读图 6.1《亚洲在世界中的位置》,描述亚洲在东西半球、南北半球中的位置。(绝大局部在东半球、北半球) 2.读图6.2《亚洲的范围》,找出亚洲的纬度位置 [教师利用“亚洲地形”挂图进展确认]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五章第一节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教案

第五章世界的发展差异 第一节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 教学内容 本课时具体内容包括不同类型的国家、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分布特点 教学目标 本节课文浅显易懂,但必须注意抓住主要线索与地图密切结合,深入分析课文提供的各类数据、统计图表、景观照片等,以培养学生透过数据看问题的本质、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世界各国虽然存在着经济发展差异,但各主权国家的地位都是平等的。并激发起学生对改革开放的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重点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分布与差异 难点 国家与国家之间社会经济发展的差异 教学突破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分布通过引导学生读图、找图、描图,抓住主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地理位置-分布特点-南北关系-南北对话、南南合作”进行总结归纳即可。进而说出“南北对话”、“南南合作”的含义。 国家与国家之间社会经济发展的差异内容比较抽象,话题比较敏感,学生较难理解,因而是本节的难点。所以要利用好教材不同国家工农业生产发展差异的图片文字解读,组织学生搜集不同国家的有关资料,进行对比分析。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制作好上课所用课件 2.组织分组,指导学生从不同方面搜集相关国家的资料 学生准备 1.分组搜集资料 2.做好课前预习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教流程设计 教师指导学生活动

1.引导学生介绍,总结导入新课2.设计开放性题目 3.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并进行深入分析1.介绍家庭情况及自己的向往2.自由发言 3.总结、归纳、析图,并进行应用 一、同类型的国家

板书设计(接第一课时) 三、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异 1.人口与国内生产总值差异 2.人均国名生产总值差异 3.工农业生产发展差异 4.导致发展差异的主要原因 5.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崛起 问题探究与拓展活动 以小组为单位,搜集有关不同国家发展水平的资料,从人均收入。教育状况、生活环境状况、医疗卫生状况等方面比较不同国家发展水平的差异,并讨论产生差异的原因。(表格自行设计,也可增加其他比较项目) 【随堂练习】 1.划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依据是() A.政治制度的差异B.价值观念的差异C.发展水平的差异D.面积和人口的差异 2.下列不属于地跨两大洲的国家是 A 美国 B 俄罗斯 C 加拿大 D 埃及 3.世界上第二大的国家是,位于洲,属于(发达、发展中)国家。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教案】第三节世界的地形教案与反思2022

世界的地形教学教案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原创不容易,【关注】,不迷路!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 1、能陈述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的几种类型及特征; 2、能在陆地地形图和海底地形图上识别几种地形; 理解: 1、了解七大洲地形分布; 2、能概括各大洲的地形特征; 3、了解全球海底地形图; 运用: 1、制作地形模型,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 2、小组合作,思考不同地形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探索的精神,进一步锻炼学生之间合作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任务分析: 起点能力:学生已了解到陆地及海洋分布着多种多样的地形; 知识类型:陈述性知识:陆地地形类型及特征;海底地形类型及特征;七大洲地形分布。程序性知识:识别地形图;大陆架和人类的关系;七大洲地形特征。 使能目标: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的几种类型及特征;能在陆地地形图和海底地形图上识别几种地形;了解七大洲地形分布及其地形特征。 支持性条件:讲授演示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地形的类型、特征,并制作模型使各大洲的地形特性立体化,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教学方法: 问题教学法、事例引导法、讨论分析法、归纳讲授法等

四、教学资源: 多媒体、板书、世界地形挂图、各大洲轮廓图、不同颜色的橡皮泥、直尺等 五、教学过程 (板书)第二节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 (引课)下面请看一组图片,这五幅景观图,它们的形态如何?(课件展示形态差异很大的五幅景观图),我们把地表的各种形态总称地形。人们把地形分为上面的五种基本类型,山地、平原、高原、盆地和丘陵。你能把他们区分开吗?你能描述这五种地形的特征吗? (学生活动)观察这几幅图?找出它们的主要差异? 如果比较两个人的身材,要从哪几个方面考虑?(高矮、胖瘦和身段)。 所以,地形的差异:一方面是高低不同,另一方面是地面的起伏状况不同。 那么判断地面高低依据什么?(海拔) 地面的起伏大小呢?(用相对高度来表示)。 我们可以根据地面的高低起伏的状况,来判别各种各样的地形。 (影像资料)我们知道它是世界的最高峰。首先,先看一段有关珠穆朗玛峰的影像资料,然后,再归纳山地的形态特征。 (学生活动)山地的特征:1.海拔高 2.险峻,也就是坡度较大。山体往往是成组分布的,常用峰起伏,有的山地呈条带状分布,并且沿着一定的方向延伸很长,叫山脉。世界有哪些著名的山脉呢? (课件演示)世界上有很多高大而绵长的山脉,其中最突出的是两条有若干条高大山脉组合而成的巨大山系:一条横穿亚欧大陆中南部的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另一条是纵贯南北美洲的科迪勒拉山系,有落基山、安第斯山等山脉组成。

七年级湘教版地理教案

七年级湘教版地理教案 2021七年级湘教版地理教案1 教学目标 1.运用图片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 2.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1.运用图片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 2.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前播放《爱在文登》歌曲,创设情境,活跃气氛,引领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一、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刚才听的那首歌叫什么名字吗?(爱在文登)对,爱在文登,那么,请同学们看这组图片,你们能说出这是我们文登的哪些地方吗?对,非常好!这是青龙生态旅游度假村、这是文登学公园、这幅是新建的南海公园、最后一幅是昆嵛山风景区。 这些都是我们文登的旅游胜地,它们有的坐落在城市里,有的则建在乡村。(导入部分加上了一首我们文登人自己的歌《爱

在文登》,出示了文登的一些旅游景点的图片,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不管是城市还是乡村都是我们人类集中居住的地方,我们统称为聚落。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探讨有关聚落方面的知识。 二、新授知识: 第一部分:聚落与环境 (一)出示学习目标,自主学习 请大家看课本87页图文内容,完成导学案第一部分,自主学习。(板书: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什么是聚落?聚落的主要类型有哪两种呢?谁来说说?(板书:乡村与城市)大家对城市和乡村了解多少呢?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城乡,感受城乡差异。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组有关乡村聚落与城市聚落的图片,进一步了解它们间的差异。这是一组有关乡村聚落的图片:图片中有什么?谁来说说? 正如以上两位同学所说,乡村中有农田、果树、池塘、有通往小镇的小路。乡村聚落中有农村、牧村、渔村、林场等不同类型,相对应他们所从事的是耕作、放牧、捕鱼、伐木等生产活动。这是一组有关城市聚落的图片,在图中你可以看到什么?(我们可以看到城市里高楼林立、有许多商店、学校、医院,道路纵横,车辆很多)居住在城市里的人们主要从事什么工作?(工业、商业、服务业)(添加了更多的图片,更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 这是一组有关乡村聚落与城市聚落差异的表格。谁来说说?(师出示表格内容)…… (二)小组合作

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地理下册全套精品说课稿

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地理下册全套精品说课稿 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地理下册 全套精品说课稿 七年级(下) 第一章认识大洲 第一节亚洲及欧洲 第二节非洲 第三节美洲 第二章了解地区 第一节东南亚 第二节南亚 第三节西亚 第四节欧洲西部 第五节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第三章走近国家 第一节日本 第二节埃及 第三节俄罗斯 第四节法国 第五节美国 第六节巴西 第七节澳大利亚 《亚洲及欧洲》说课稿 ●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亚洲及欧洲》是世界区域地理的第一节,也是大洲地理中最重要的一节。学习内容较多,共分为6课时进行讲授,第1课时认识亚洲和欧洲的地理位置,第2课时学会简单的时区和日期换算,第3课时学习亚洲和欧洲的地形特征,第4课时学习亚洲和欧洲的气候特征,第5课时学习亚洲和欧洲的河流情况,第6课时了解亚洲和欧洲

的人口与国家情况。本节教材安排的特点是“学习亚洲,练习欧洲”,关于欧洲的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作为练习题,本节只要求了解,不要求掌握。关于“西欧气候的成因”,作为练习题,本节只要求了解,不要求掌握。 ●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初步认识大洲是世界第一大洲。运用地图说明亚洲和欧洲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2.通过标准时间和国际日期变更线的介绍,培养学生简单的时区和日期换算能力。 3.通过分析亚洲气候特征,使学生掌握气候特征的分析方法,并在阅读地图和分析资料的基础上总结出欧洲气候的特点。 4.通过地形图引导学生分析亚洲河流特征,并找出亚洲境内著名的湖泊。让学生从欧洲气候和地形入手解释欧洲河流特征,了解欧洲著名的河流。 5.读“亚欧人口分布图”说明亚洲人口分布,分析人口分布不均的原因,学会阅读亚欧政区图。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对地图的阅读,使学生学会从地图上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 2.指导学生分析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及表现,让学生结合已学的气候知识,分析并解答出有关欧洲气候的思考题,从而培养学生的读图、归纳、对比分析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2.通过对国家和人口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学会运用地图说出某地区的地理位置。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全册)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全册) 第一章认识大洲 第一节亚洲及欧洲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初步认识大洲是世界第一大洲。运用地图说明亚洲和欧洲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2.通过标准时间和国际日期变更线的介绍,培养学生简单的时区和日期换算能力。 3.通过分析亚洲气候特征,使学生掌握气候特征的分析方法,并在阅读地图和分析资料的基础上总结出欧洲气候的特点。 4.通过地形图引导学生分析亚洲河流特征,并找出亚洲境内著名的湖泊。让学生从欧洲气候和地形入手解释欧洲河流特征,了解欧洲著名的河流。 5.读“亚欧人口分布图”说明亚洲人口分布,分析人口分布不均的原因,学会阅读亚欧政区图。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对地图的阅读,使学生学会从地图上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 2.指导学生分析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及表现,让学生结合已学的气候知识,分析并解答出有关欧洲气候的思考题,从而培养学生的读图、归纳、对比分析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2.通过对国家和人口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学会运用地图说出某地区的地理位置。 2.亚洲和欧洲的地理位置特点。 3.亚洲的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 (二)教学难点 1.学会简单的时区和日期换算。 2.亚洲和欧洲的气候及成因。 3.亚洲及欧洲河流特点的成因。 教学方法 复习引导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 教学媒体 地图册、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6课时。 教学结构与过程 第1课时 (课堂导入) 请大家看一段录像,猜一猜片中展现的景观在哪里?(播放一段关于亚洲的录像资料,如长城、日本富士山、沙漠中的阿拉伯人、喜马拉雅山脉等) 学生发言:中国、亚洲、日本…… (讲授新课) 板书第一章认识大洲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