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智慧树食品保藏探秘期末考试试题

智慧树食品保藏探秘期末考试试题

智慧树食品保藏探秘期末考试试题
智慧树食品保藏探秘期末考试试题

(判断题)食品的变色也是一种腐败变质现象。

A. 是

B. 否

2

【单选题】(2分)

(判断题)葡萄采后常发生灰霉病和炭疽病

A. 否

B. 是

3

【单选题】(2分)

(判断题)可滴定酸度越高,表示乳的新鲜度越好

A. 是

B. 否

4

【单选题】(2分)

(判断题)低酸性罐头食品pH大于4.6,高酸性罐头pH值小于3.7

A. 否

B. 是

5

【单选题】(2分)

(判断题)微生物的培育经历不同,耐热性也不同

A. 否

B. 是

6

【单选题】(2分)

(判断题)微生物的热处理死亡数是按对数循环下降的

A. 否

B. 是

7

【单选题】(2分)

(判断题)降温越快,微生物的死亡率越大

A. 是

B. 否

8

【单选题】(2分)

(判断题)高酸性条件下,微生物的耐热性降低

A. 否

B. 是

9

【单选题】(2分)

(判断题)高压联合pH杀菌可缩短杀菌时间

A. 是

B. 否

10

【单选题】(2分)

(判断题)气调贮藏主要以降低氧和二氧化碳的浓度为主

A. 否

B. 是

11

【单选题】(2分)

(判断题)食品的冷却时间与食品的形状等有关

A. 是

B. 否

12

【单选题】(2分)

(判断题)T.T.T.曲线只适合于温度在-30℃—-10℃之间的食品

A. 是

B. 否

13

【单选题】(2分)

(判断题)冷冻食品在流通中引起的品质降低是累计的,但与所经历的顺序无关

A. 是

B. 否

14

【单选题】(2分)

(判断题)空气解冻法是一种慢速解冻,汁液流失多

A. 否

B. 是

15

【单选题】(2分)

(判断题)只要食品与环境空气间存在水蒸气压差就会发生干耗

A. 否

B. 是

16

【单选题】(2分)

(判断题)脂肪酸败包括氧化酸败和水解酸败

A. 是

B. 否

17

【单选题】(2分)

(判断题)汁液流失主要是大分子持水能力下降引起的

A. 是

B. 否

18

【单选题】(2分)

(判断题)快速冻结与添加抗冻剂可防止蛋白质冻结变性,但不能减轻汁液流失

A. 是

B. 否

19

【单选题】(2分)

(判断题)三种排气方法中,热力排气最充分

A. 是

B. 否

20

【单选题】(2分)

(判断题)高酸性罐头食品的杀菌对象是肉毒梭状芽孢杆菌

A. 否

B. 是

21

【单选题】(2分)

(判断题)罐头食品的传热受多种因素影响

A. 是

B. 否

22

【单选题】(2分)

(判断题)高静水压杀菌水柱的高度非常重要,因它决定杀菌温度

A. 是

B. 否

23

【单选题】(2分)

(判断题)升率干燥阶段比恒率干燥阶段水分转移快

A. 否

B. 是

24

【单选题】(2分)

(判断题)导湿温性是水分逆水分梯度转移的现象

A. 是

B. 否

25

【单选题】(2分)

(判断题)喷雾干燥过程中雾化是关键程序

A. 是

B. 否

26

【单选题】(2分)

(判断题)冷冻干燥时冷阱温度与干燥室温度必须相同

A. 是

B. 否

27

【单选题】(2分)

(判断题)辐照食品总辐照剂量在10kGy以下的不需做毒理学实验A. 是

B. 否

28

【单选题】(2分)

(判断题)脱氧剂可减轻氧对食品的伤害

A. 否

B. 是

29

【单选题】(2分)

(判断题)腌制保藏中,微生物发酵具有防腐作用

A. 是

B. 否

30

【单选题】(2分)

(判断题)影响渗透压的因素,如腌制剂种类、腌制剂分子量大小、腌制温度等都影响腌制过程

A. 否

B. 是

31

【单选题】(2分)

(判断题)冷熏法的温度一般小于22℃

A. 是

B. 否

32

【单选题】(2分)

(判断题)高压杀菌时,压力越大,杀菌时间越短

A. 是

B. 否

33

【单选题】(2分)

(判断题)高压处理容器通过空气的压缩而产生压力

A. 是

B. 否

34

【单选题】(2分)

(判断题)脂质类涂膜阻水能力强

A. 是

B. 否

35

【单选题】(2分)

(判断题)分子量大小相近的壳聚糖,其抑菌能力随壳聚糖脱乙酰度的增加而减小

A. 是

B. 否

36

【单选题】(2分)

下列那些酶与食品的变色关系不密切

A. 果胶酶

B. 多酚氧化酶

C. 叶绿素酶

D. 过氧化物酶

37

【单选题】(2分)

食品中常用的超高压压力范围是

A. 10-100

B. 1-10 atm

C. 100-600atm

D. 1000-6000atm

38

【多选题】(2分)

下列抗氧化剂哪些归属脂溶性抗氧化剂

A. BHA

B. 植酸

C. VE

D. BHT

E. VC

F. 茶多酚

39

【多选题】(2分)

鱼贝类的变色现象主要有

A. 褐变

B. 绿变

C. 红变

D. 黑变

40

【多选题】(2分)

食品冷藏链由哪些环节组成

A. 低温销售

B. 低温加工

C. 低温贮藏

D. 低温运输

E. 低温消费

41

【多选题】(2分)

冻结食品的最终质量由哪些因素决定

A. 初始质量

B. 加工工艺

C. 包装

D. 贮藏温度

42

食品中常用的冷却方法有()。

A. 碎冰冷却

B. 真空冷却

C. 冷风冷却

D. 冷水冷却

43

【多选题】(2分)

食品中常用的冻结方法有()。

A. 低温液体冻结

B. 平板冻结

C. 冷风冻结

D. 超低温液体冻结

44

【多选题】(2分)

罐头食品的冷却方法有()。

A. 空气反压冷却

B. 碎冰冷却

C. 普通冷却

D. 蒸汽反压冷却

E. 真空冷却

45

【多选题】(2分)

罐头食品的传热方法有()。

A. 传导

B. 传导+对流

C. 对流

46

【多选题】(2分)

常见的排气方法有()。

A. 真空封罐排气

B. 蒸汽喷射排气

C. 热力排气

47

箱式干燥属于()。

A. 冷冻干燥

B. 辐射干燥

C. 接触干燥

D. 对流干燥

48

【多选题】(2分)

影响超高压杀菌的主要因素有()。

A. 加压方式

B. pH值

C. 微生物生长阶段

D. 压力大小

E. 水分活度

F. 食品组分

G. 温度

49

【多选题】(2分)

食品中常用的涂膜种类有()。

A. 复合涂膜

B. 蛋白质类涂膜

C. 脂质类涂膜

D. 多糖类涂膜

50

【多选题】(2分)

食品涂膜保鲜中涂膜方法有()。

A. 浸涂法

B. 喷涂法

C. 刷涂法

2016智慧树心理健康期末考试

【多选题】(4分) 现代大学生的空心病有哪些表现? A. 从症状上可能符合抑郁症的诊断,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快感缺乏 B. 缺乏支撑其意义感和存在感的价值观 C. 强烈的自杀意念,特点是不是想要死,而不是知道为何要活着 D. 人际关系良好,需要维系在他人眼中好的自我形象 E. 对生物治疗不敏感或者无效 F. 强烈的孤独感和无意义感 2 【单选题】(4分) 和异性同桌画三八线属于与异性交往的哪个阶段出现的行为? A. 异性热恋期 B. 崇拜长者期 C. 友谊交往期 D. 异性排斥期 3 【单选题】(4分) 情侣分手后短时间内最好不要见面,以免互相伤害。 A. 对 B.

4 【单选题】(4分) 夫妻关系的健康维系,既需要彼此的亲密与责任,也需要性爱的和谐。 A. 对 B. 错 5 【单选题】(4分) 尽量接受别人的求爱,注意不伤害对方的面子,是心理成熟的表现。 A. 对 B. 错 6 【单选题】(3分) 压力的大小取决于我们对压力的认知。 A. 对 B. 错 7 【单选题】(3分) 压力与情绪没有关系 A. 对 B. 错 8 【单选题】(3分) 长时间的过度压力带来的身体反应与衰老过程是类似的。 A. 错 B.

9 【单选题】(3分) 学习风格为发散型的个体善于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具体情境。 A. 否 B. 是 10 【单选题】(3分) 斯金纳提出了操作条件反射的原理。 A. 是 B. 否 11 【单选题】(3分) 技能学习要解决的是会不会做的问题。 A. 对 B. 错 12 【单选题】(3分)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对于学习机制的论述不包括()。 A. 强化 B. 模仿 C. 联想 D. 练习

(完整)六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六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期末试卷是一份偏重基础、覆盖面较广的试卷。参加考试学生34人,及格34人,及格率100%,优秀25人,优秀率74%,平均分82.4,最高分95.5.,最低分60。 一、试卷基本情况 本次语文试卷满分为100分。共分为三大部分:一、基础知识(占40分);二、阅读(占30分);三、习作练习(占30分)。试题突出了本学期语文的训练重点,侧重考查学生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考核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基本技能。 试题以教材为载体,立足基础、适当增加难度、增大容量、课内外兼顾、注重了积累运用,体现出灵活性、综合性。侧重考查学生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经过必要的字、词、句、段的理解和体会,去理解、去感受、去运用。考核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基本技能。 二、卷面分析 二、具体剖析: <一>、知识积累和运用。 1、根据拼音写同音字。学生对普遍掌握较好,可是对个别容易混淆的“机械”的“械”错误率较高。其原因有:平时学生对词语理解死板,不能在语境中形象的理解词语,这就要求教师在今后教学中应解决这一难题。 2、选择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这一部分错误率不高。 从整体看,此小题错的较多。其做错原因有:⑴对字音所使用哪个的具体语境记忆不牢,区分不清⑵对易错字的读音积累不够。 3、按课文内容填空一题,失分率很低,说明对课本上日积月累的掌握比较扎实,只有个别学生审题不清,将出自那篇课文,错写成那部作品,导致失分。对于四大名著中,那部作品不是出自明代,并写出两个主人公,由于涉及到上册书中的内容,部分学生记忆不清,“林黛玉”的“黛”字书写起来也有一定的难度,导致这题失分率较高。 4、用所学名人名言写句话。有个别学生只将名人名言摆在那,而没有写成完整的句子,说明审题不清。 5、古诗积累。名言、诗句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事物,没有人失分。 6、按要求写句子。此小题失分率不高,说明学生对排比句掌握的较熟练。 <二>、阅读部分 本题在这份试卷中所占分值为30分,共有2篇短文。第一篇是课内阅读《伯牙绝弦》,由于平时在课堂上知识点已经梳理,所以普遍失分率不高,唯独解释加点的字之后的“你的发现”一项失分较多,原因是:之前没见过这类题型,学生不明白题意。 第二篇短文共有7个小题,在这47小题中,出问题最多的是2、3、7小题,1、5小题失分较少。究其原因,归纳如下:

智慧树心理健康期末考试资料

精品文档1 (4分)【多选题】现代大学生的空心病有哪些表现? A. 从症状上可能符合抑郁症的诊断,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快感缺乏 B. 缺乏支撑其意义感和存在感的价值观 C. 强烈的自杀意念,特点是不是想要死,而不是知道为何要活着 D. 人际关系良好,需要维系在他人眼中好的自我形象 E. 对生物治疗不敏感或者无效 F. 强烈的孤独感和无意义感 2 分)【单选题】(4 和异性同桌画三八线属于与异性交往的哪个阶段出现的行为? A. 异性热恋期 B. 崇拜长者期 C. 友谊交往期 D. 异性排斥期 3 【单选题】分(4) 情侣分手后短时间内最好不要见面,以免互相伤害。 A. 对 B.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错 4

)(4分【单选题】夫妻关系的健康维系,既需要彼此的亲密与责任,也需要性爱的和谐。 A. 对 B. 错 5 分)【单选题】(4尽量接受别人的求爱,注意不伤害对方的面子,是心理成熟的表现。 A. 对 B. 错 6 )(3【单选题】分压力的大小取决于我们对压力的认知。 A. 对 B. 错 7 分【单选题】(3)压力与情绪没有关系 A. 对 B. 错 8 【单选题】(3分)长时间的过度压力带来的身体反应与衰老过程是类似的。 A. 错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对 9 分)(3【单选题】学习风格为发散型的个体善于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具体情境。 A. 否 B. 是 10 )分【单选题】(3斯金纳提出了操作条件反射的原理。 A. 是 B. 否 11 )(3【单选题】分技能学习要解决的是会不会做的问题。 A. 对 B. 错 12 )【单选题】(3分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对于学习机制的论述不包括()。 A. 强化 B. 模仿

初中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2015—2016年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赵营一中单秋丽 为了在新的学期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在教学工作中,能做到因材施教,扬长避短,特将本次期末考试情况分析如下: 一、学生成绩分析 从本次考试的成绩看,学生的优秀率太低,所以今后要多抓促优秀率,以促更多的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突出,也要多帮助那极少数掉队的同学,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指导他们科学的学习方法,以跟上同学的步伐。 二、试题情况分析 本次试卷是一份难易适中、从课内向课外有机延伸的试卷。试卷主客观题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去认识生活、体味生活,滋养人文思想。本试卷共四大块,即积累和运用、文言文阅读理解、现代文阅读理解、写作,卷面分值为120分,试题以新课标思想为指导,努力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力求指导教学,培养语文素养。从考查内容上看,语文学习中应掌握的重要的知识点在试卷中都有体现,并较为灵活,以检测学生对语言知识的积累、理解、运用能力为主。重点关注新课改对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注重语文学科的生活性、思想性,让课本、生活、人文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 1、注重基础能力和运用能力的考查。在积累与运用板块中,范

围涉及字词的识记、古诗词的背诵及赏析、名著阅读、语言实际运用题等,目的在于促进学生扩展阅读量,增加视野。同时注重积累知识、语言文字能力的运用考查。 2、着眼于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训练。包含对记叙文和说明文的文本理解。内容丰富,形式灵活,有深度。分值分布合理。突出了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几方面进行测试,全面考查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3、考查学生语文素养的积淀。考查学生主观判断能力,并要求学生对一些相关现象发表自己的意见,灵活性、思维性较强。如综合性能力考查。这些都是学生日常广读博览,有所积淀,方能游刃有余。 4、作文命题,不仅给学生较广阔的取材导向,结合学生实际,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话可说,并对写作基础好的学生也是一种挑战,想要写好又得下一番苦功,更重要的是在于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也能给学生思想上的教育和启迪。实现了作文与做人的和谐统一。 三、答题情况分析: 1、试卷第一部分是"积累和运用",包含6个小题,共27分,学生失分较多的题目有第4题名著考查。第5题语言实际题:主要考查学生在生活中的语言交际能力。学生出现的问题有:①祝贺短信格式不正确;②设计的问题没有结合两则材料。 2、第二部分是现代文阅读,课外阅读两篇,失分比较多,尤其是《十枚分币》的阅读题,失分较多。 3、第三部分是文言文阅读题,包含6个小题,共16分,学生失

食品分析考试试题及答案

食品分析 1、熟悉食品分析的研究内容 食品营养素分析;食品中的有害物质分析;食品添加剂分析;食品的感官评定。 2、熟悉试剂纯度和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纯度:一级纯(优级纯或基准级试剂G.R)> 二级纯(分析纯A.R)> 三级纯(化学纯C.P)表示方法:体积分数→指100ml溶液中含有液体溶质的毫升数。(%) 质量浓度→指100ml溶液中含有固体溶质的克数。(g/L) 质量分数→指100g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克数。(%) 3、掌握采样的概念和了解样品的分类,熟悉样品的分数、用途及保留时间 采样→指为了进行检验从大量物料中抽取得一定数量具有代表性的样品。 样品分为检样、原始样品、平均样品三类。 样品应一式三份,用于检验用、复验用、备查或仲裁用。保留时间一个月。 4、掌握样品预处理的目的 消除干扰因素;使待测组分完整地保留下来;浓缩待测组分。 5、掌握样品的保存方法 冷冻干燥法(先冷冻至冰点以下,再高真空使冰升华为水,从而干燥样品。133-140Pa;-10℃-- -30℃);冷冻法(使样品在-10℃-- -30℃下呈冷冻状态保存);冷藏法(在0—5℃保存,适合于易腐败变质样品,时间不宜长);干燥法(样品放在有干燥剂的干燥器内保存的方法→变色硅胶、无水Cacl2)。 6、了解准确度和精确度概念,熟悉回收试验 精确度高不一定准确度高,但精确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先决条件;精确度低,准确度必然低,而且说明结果不可靠。 回收试验:就是在样品中加入已知量的待测标准物质进行对照试验,实际中以回收率表示准确度。 7、掌握风干样品、干物质、可溶性固形物、回潮、恒量的概念 风干样品:指与大气湿度建立平衡时的样品。它所含水分主要是束缚水。 干物质:指除去水分后的样品。 可溶性固形物:可溶于水的干物质。 回潮:指粉状干物质或比风干样品含水低的样品,铺成不超过1cm的厚度,置于大气中吸水,直至与大气湿度建立平衡为止,这一过程称为回潮。 恒量:指一份样品先后两次烘干(或灰化)后的质量之差在允许范围内,就算达到恒量。是衡量样品烘干(或灰化)是否完全的指标。 8、掌握与水分有关的物质含量的表示方法及换算 计算公式:以脂肪为例 脂肪% (干)脂肪% (鲜) 脂肪% (风) ---------- = ----------- = ------------- 100% 1-水分% (鲜) 1-水分% (风) 9、了解为什么说减压干燥法测定结果最接近真实的水分含量,熟悉减压干燥法的适用样品因多数样品都含有胶态物质,直接干燥法完全除去束缚水较困难,而减压干燥法可以顺利地除去,所以该法是水分测定中最准确的方法。 适用样品:适用于糖、味精等易分解的食品中水分的测定,不适用于添加了其他原料的糖果,如奶糖、软糖等试样测定,同时该法不适用于水分含量小于0.5g/100g的样品。

2017艾滋病、性与健康智慧树期末考试90分

艾滋病、性与健康教程考试 名称艾滋病、性与健康 对应章节 成绩类型分数制 截止时间2017-01-08 23:59 题目数50 总分数100 说明: 提示:选择题选项顺序为随机排列,若要核对答案,请以选项内容为准 第1部分 总题数:50 1 【判断题】(2分) 各地设立的自愿咨询检测门诊能够提供资源咨询检测服务,且完全保密受检者的个人信息及检测结果。 A. 错 B. 对 2 【判断题】(2分) 在婚姻的前提下,成熟的性行为允许未经一方同意的强行性行为。 A. 错 B. 对 3 【多选题】(2分) 性别由哪些因素可以决定?

A. 第二性征 B. 社会行为 C. 基因 D. 心理特点 E. 社会文化 F. 性器官 4 【多选题】(2分) 弗洛伊德把性心理发展分为以下哪些阶段? A. 口腔期 B. 两性期 C. 性器期 D. 婚恋期 E. 潜伏期 F. 肛门期 5 【多选题】(2分) 性侵害的法律责任主要包括: A.

刑事责任 B. 违宪责任 C. 行政责任 D. 民事责任 6 【单选题】(2分) 我国每年新报告青少年学生艾滋病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A. 以静脉注射吸毒为主 B. 以同性传播为主 C. 以异性传播为主 7 【多选题】(2分) 以下样品中,可以用于进行HIV抗体检测的有: A. 唾液 B. 汗液 C. 血浆 D. 全血 E. 尿液 F. 血清 8

【多选题】(2分) 现代社会性别中男女共有的性别内容特点? A. 善解人意 B. 刚强 C. 温柔 D. 独立 E. 智慧 F. 细腻 9 【判断题】(2分) 性行为带来的后果,仅与性行为相关者的健康有关,不会涉及其他方面。 A. 对 B. 错 10 【判断题】(2分) 血液中的CD4+淋巴细胞低于500/微升是HIV感染者已经发病的标志。 A. 错 B. 对 11 【判断题】(2分) 通过网络、微信等新媒体实施的一些间接的性骚扰,不属于性暴力。 A. 对

高中英语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英语学科试卷分析 本次英语试卷的出题学校是鞍山一中,试题难度适中,符合目前我们学生的 学情,除了完形填空一题偏难之外,其他题目同学们都能正常发挥。在这次试卷 中,同学们最容易得分的部分是语法填空,改错还有作文。此次作文题目出的中 规中矩,让同学们有话可说,有句型可写,所以普遍得分在15 分以上。而失分 最多的部分是完形填空,因为文章内容抽象,选项中生词偏多,所以对于词汇量 一般的同学来说正确率只能达到百分之六十。此次考试,教师也和同学们同步答题,反应也和同学们一样,觉得完型对于现阶段的同学来说还是偏难,在理解上 有较大的困难。但是在此次考试中,也不乏有得高分的同学,最高分达到了142 分,文科前四十分的平均分也到达了120 分以上,与兄弟院校差距较小。由此说明英语尖子生还是非常的突出。 目前英语试卷的高考题采用的是全国卷二,难度较以往偏简单,但是拉分的 项目还是在于完形填空,因此在此题的难度设置上会有所提高,而此次试卷的出 题意图也和高考试卷的命题方向不谋而合。 针对现阶段高考命题的思路,下一步的工作还是要从扩大学生词汇量上入手, 夯实基础,在此之上,要加大学生的阅读量,巩固语法知识。除了要进行每周的 周测之外,还有有步骤的对全年级同学进行单词的测试。与此同时,还要提高作 文的写作能力。将阅读课与写作课相结合,从阅读中,获得灵感,启发写作思路, 积累句型。在接下来的一年半中,英语学科已经进入复习阶段,会让学生们更进 一步夯实基础,再对单项进行强化,达到质的飞跃。但是对于层次不同的同学,还 是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100 份以上的同学,要强化阅读和完型,平时多布置这 方面的习题,把阅读错题量控制在两个以内,完型控制在三个以内。一百分以下 的同学,还是要加大词汇量,语法上进行强化。对于英语学科瘸腿的同学, 要进行单独约谈,从心理上着手,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改变学习态度,争取做 得更好。

食品分析期末试题

精品文档 一、名词解释 1.酸价 .水蒸汽蒸馏法2 .淀粉糊化3由整批货料中采得的少量样品称为检样。4.检样: °5.T .淀粉乳6 .膳食纤维7.固形物8 )9.无氮抽出物(%从待测样品中抽取其中一 部分来代表被测整体的方法称为采样。: 10.采样.粗脂肪11 .低聚糖12 13.皂化反应14.牛乳°T.粗灰分15 16.单糖将锥17.四分法:将原始样品置于大而干净的平面上, 用洁净器具充分混匀并堆成圆锥形,顶压平后用划十字的方法将其等分为四份,弃其对角两份, 将剩余的两份再次按照上述次,原始样品量减少一半,直至剩余量满足实验所需为方法进行混匀、 缩分,每缩分1 止。利用固体固定相表面对样品中各组分吸附能力强弱的差异而进行分离分析 的18.吸附色谱:色谱法称为吸附色谱。,溶液中的逸度与纯水逸度之比,用.水分活度: 在同一条件下(温度、湿度和压力等)19 食品水分的蒸汽压与纯水蒸汽压之比近似表示。可用20.总酸度:指食品中所有酸性成分的总量,包括未离解酸的浓度和已离解酸的浓度。碱标准 溶液进行滴定,故又称为可滴定酸。.油脂酸价:是指中和1克油脂中游离脂肪酸所需氢氧化 钾的质量(mg)。21形状所产生阻滞作用的不同而进行分离的色谱分.凝胶色谱:利用某些凝胶 对分子大小、22 析法称为凝胶色谱。表示。pH23.有效酸度:指食品溶液中氢离子的活度,常 用所需氢氧化(甘油酯)是指中和1克油脂中所含全部游离脂肪酸和结合脂肪酸24.皂化价: mg)。 钾的质量(各平行测定结果之间的符合25.精密度:是指在相同条件下对同一样品进行多次平 行测定,程度。 二、判断改错题 1.)乳糖可以用还原糖法测定。( 2.酸的浓度的当量浓度表示时称为有效酸度。()试样消化时 常加入K) SO3.作催化剂。(42重量法测定果胶物质常用 碳酸钠作沉淀剂。()4.)5. 有机物破坏法是分离组分的方法。( 6.试样干燥后其重量差≤2mg即为恒重。 () )((1007.无氮抽出物%=-水分+粗蛋白+粗脂肪+ 灰分%。())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真空干燥法是测定香料水分的最好方法。()8. 支链淀粉与碘能形成稳定的络合物。()9. 凯氏定氮法常加入K2SO4作催化剂。(10. ) 旋光法测定淀粉,其旋光角度数即淀粉百分含量。()11. 折光法是测定油料种子脂肪的物理测定方法。()12. 用75~80%乙醇作糖分的提取剂,可防止蛋白质及多糖溶解。() 13.有效酸度是 指溶液中氢离子的活度。()14. 试样灰化前后其重量差≤0.2mg即为恒重。() 15.氯仿-甲醇 法采用干法提取脂肪,采用容量法定量。() 16.有效酸度是指溶液中酸 性成分的总量。()17. 冷冻干燥是指样品真正冻结成固体的温度。()18. 三、填空题1. 。,和食品中的有毒有害物质主 要来源于 2. 。有机物破坏可用或 3.pH 。值的方法有测定和 4. 总称为脂类。和类脂脂肪 5.

食品分析题库

名词解释 1.食品分析 2.食品总酸度 3.食品防腐剂 4.水分活度 5.牛乳外表酸度 6.食品分析 7.感官评价 8.光学活性物质 9.水分活度 10.样品 11.食品添加剂 12.相对密度 13.水分活度 14.总酸度 15.水分活度 16.总酸度 17.灰分 18.菲林试剂 19.紫外分光光度法 1.水活度 2.总灰分 3.膳食纤维 4.非蛋白氮 选择 1.对样品进行理化检验时,采集样品必须有() (1)代表性(2)典型性(3)随意性(4)适时性 2.选择萃取的试剂时,萃取剂与原溶剂()。 (1)以任意比混溶(2)必须互不相溶 (3)能发生有效的络合反应(4) 不能反应 3.在对食品进行分析检测时,采用的行业标准应该比国家标准的要求()(1)高(2)低(3)一致(4)随意 4. 通常把食品经高温灼烧后的残留物称为粗灰分,因为()。 (1)残留物的颗粒比较大 (2)灰分与食品中原来存在的无机成分在数量和组成上并不完全相同 (3)灰分可准确地表示食品中原有无机成分的总量 5.总灰分测定的一般步骤为()。 (1)称坩埚重、加入样品后称重、灰化、冷却、称重

(2)称坩埚重、加入样品后称重、炭化、灰化、冷却、称重 (3)样品后称重、炭化、灰化、冷却、称重 6. 30.常压干燥法一般使用的温度是() (1)95~105℃(2)120~130℃(4)500~600℃(4)300~400℃ 7. 测定食品样品水分活度值的方法是() (1)常压干燥法(2)卡尔.费休滴定法 (3)溶剂萃取+卡尔费休滴定法(4)减压干燥法 8. 用乙醚提取脂肪时,所用的加热方法是()。 (1)电炉加热(2)水浴加热(3)油浴加热(4)电热套加热 9. 凯氏定氮法碱化蒸馏后,用( )作吸收液. (1)硼酸溶液 (2)NaoH液 (3)萘氏试纸 D蒸馏水 10.费林氏(1)液.(2)液()。 (1)分别贮存,临用时混合(2)可混合贮存,临用时稀释(3)分别贮存,临用时稀释乒混合使用。 1.以波美度表示液体浓度单位如何表示:__________专用于测定糖液浓度以符号,_________表示,高于20℃时,糖液相对密度减小,即锤度_____________。 2.在样品制备过程中,如何使防止脂肪氧化: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样品制备过程中,如何防止微生物的生长和污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很多,按照其来源的不同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 __________两大类,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食品中糖精钠时,样品处理液酸化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因为糖精易溶于乙醚,而糖精钠难溶于乙醚。 4.凯氏定氮法共分四个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消化时还可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助氧化剂。消化加热应注意,含糖或脂肪多的样品应加入_________________作消泡剂。消化完毕时,溶液应呈_________________颜色。 5.原子吸收光谱仪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不同处在于_______,前者是 _______,后者是_______。 6.高效液相色谱固定相的性质和结构的差异,使分离机理不同而构成各种色谱类型,主要有、、、和等。

智慧树 大学生创业基础 期末测试 2016.12

大学生创业基础教程考试 ?名称大学生创业基础 ?对应章节 ?成绩类型分数制 ?截止时间2016-12-15 23:59 ?题目数50 ?总分数100 说明: 提示:选择题选项顺序为随机排列,若要核对答案,请以选项内容为准 ?第1部分 ?总题数:50 ? 1 【多选题】(2分) 张王赵李四位大学生在制定创业计划时,谁的处理方式你认为是恰当的()

A. 小王有了产品创意后,为了加快创业进度,熬了几个通宵完成了创业计划书 B. 小赵对行业、生产、管理等各方面进行了详细描述,但担心自己不够优秀,在计划书里只字未提他个人的情况 C. 小张在写完创业计划书后,仍然注意观察市场的变化,并不断更新创业计划的相关内容 D. 小李在制定创业计划书时,意识到自己的项目与市场需求和差距,创意并不如设想中那样完美,很难实现商业的盈利,最终决定放弃该项目的创业 2 【单选题】(2分) 在创业的过程中,从开始选择项目、选择组建团队、制定规划和目标、融资和取得经营执照,到正式开业,这期间无时无刻不存在着不确定因素,只有你事前预料到了风险,制定了应对策略,才可能使创业路上少走弯路。 A. 不正确 B. 正确 3 【单选题】(2分) 初创企业和成熟企业的财务管理方式也是不同的。 A. 不正确 B. 正确 4 【单选题】(2分) 下列选项中,属于企业流动资金的一组是() A. 员工工资、办公用品、企业用地 B. 生产机器 C. 办公家具、促销预算、电费 D.

原材料、员工工资、房租 5 【单选题】(2分) 调查取样“一般样本量”在( )份 A. 300份 B. 250份 C. 500-600份 D. 700份以上 6 【多选题】(2分) 创业者获取创业资源的最终目的是()。 A. 追逐机会 B. 组织资源 C. 创业成功 D. 提高绩效 7 【判断题】(2分) 企业法人可以不是企业的主要负责人。 A. 对 B. 错 8 【单选题】(2分) 一般完整商业计划书要求有十大部分:(1)简述计划内容(概要);(2)产品与服务;(3)市场分析;(4)竞争战略;(5)如何进入市场(营销策略);(6)商业模式与经营管理;(7)财务分析与融资;(8)团队构成;(9)风险预测与防范策略(10)加盟和退出的前提和条件。

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一、试题分析: 本次测试,考核知识内容全面,覆盖面广,重视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有一定的综合性和灵活性,能突出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能力的考评,以实现学用结合,学以致用的目的。本试卷通过不同形式,从不同侧面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从难易程度看,总体上说难易适度,结构合理。考试时间充沛,学生都能从容答题。 参考人数47 良好人数1 良好率100优秀人数32 优秀率6808 平均值9130 二、错题分析 (一)填空。本题注重于本册数学基础知识的题型,共有1小题,其

中第13题、14题和1题错得较多。第13题,从100到300的数中,有()个十位和各位相同的数。多数学生填30,算成3段,实际上100-200,200-300是两段,学生知识迁移能力不强。第14题考查的内容是组合,少数学生出现错误,基本上是讲过的原题,少数学生基础不扎实。第14题是一道排列题,讲过好多遍,学生觉得自己会了,自己一做就出现错误。 (二)判断。本题共有题。考察小数、面积、年月日、等知识,学生正确率较高。 (三)选择题。本题共有题,得分率较高。错的比较多的是第题要使34×□的积是三位数,□中最大填几?部分学生分析能力不强。 (四)计算。本题分口算和笔算两部分,主要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得分率较高。但也有个别学生做题比较粗心,如口算算错,笔算中进位、退位忘记,数字抄错,得数忘记写等等。 (五)比较大小。得分率较高。 (六)数据分析题。错误原因主要是小数计算出现问题。 (七)解决问题。第3题和第题的错误率较高,第三题要先求宽,用

2010食品分析复习试题

2010食品分析复习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采样一般分三个步骤进行,由整批食物的各个部分采取的少量样品称为( B )。 A. 平均样品 B. 检样 C. 送检样品 D.原始样品 2.采样一般分三个步骤进行,把许多检样合在一起的样品称为( D )。 A. 平均样品 B. 检样 C. 送检样品 D.原始样品 3. 测定食品中的钙、铁、锌等矿物元素时,对样品进行预处理的方法为 ( C )。 A. 溶剂提取法 B. 浓缩法 C. 有机物破坏法 D. 蒸馏法 4.某罐头厂班产量为42000罐,对样品进行检测取样数应该为 (A)罐。 A. 9 B. 2 C. 28 D. 1 5. 已知17℃时测得牛乳的乳稠计读数为32.6°,则20℃时牛乳的密度为 ( B )。 A. 1.017 B. 1.032 C. 1.020 D. 1.065 6. 已知23℃时测得牛乳的乳稠计读数为32.4°,则20℃时牛乳的密度为 ( D )。 A. 1.023 B. 1.065 C. 1.020 D. 1.033 7. 已知20℃时蔗糖的比旋光度为66.5°,旋光管的长度为1dm,测得蔗 糖溶液的旋光度为26.6°,则20℃时该蔗糖溶液的浓度(g/mL)为( B )。 A. 0.266 B. 0.400 C. 2.500 D. 0.665 8. 已知20℃时蔗糖的比旋光度为66.5°,旋光管的长度为1dm,测得蔗 糖溶液的旋光度为13.3°,则20℃时该蔗糖溶液的浓度(g/mL)为( A )。 A. 0.2 B. 0.4 C. 0.6 D. 0.1 9. 对于含磷脂较多的鱼、贝、肉、蛋等,测定其脂肪含量可采用的方法是 (A) A. 氯仿—甲醇提取法 B. 卡尔—费休法 C. 罗紫—哥特里法 D. 巴布科克法 10. 对于颜色深的食品,测定其酸度的方法有( C ) A. 巴布科克法 B. 卡尔—费休法 C. 电位滴定法 D. 氯仿—甲醇提取法

2018智慧树知到《演讲与口才》期末考试题库

智慧树、知到《演讲与口才》考试满分题库 写在前面2018.12 一日不学习,一日不自由,即思想不自由,灵魂不自由!学习使我快乐!让我神清气爽,变得睿智开朗! 名称:演讲与口才 讲师:姚小玲.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题目数:30 总分数:90 说明:特别提醒:考试时间为180分钟。请开启考试后,在180分钟内连续做完,中间不可关闭考试页面。中间退出考试、退出登陆或者在80分钟内尚未完成者,系统到时将自动提交试卷,不可再次进入答颗。 提示:选择颗选项顺序为随机排列,若要核对答案,请以选项内容为准 1、演讲体态最主要的站姿、坐姿和行姿。【判断题】(3分) A. 对 B. 错 答案:A 2、使用应变口才的技巧有()【多选题】(3分) A角度转换 B以问制问 C比拟转换 D.空话闪避 答案:ABCD 3、演讲离不开有声语言和()交谈【单选题】(3分) A眼神 B动作 C图像 D态势 答案:A 4、体态表达的原则()【多选题】(3分) A适度原则

B表滨力原则 C准确性原则 D自然原则 答案:ACD 5、演讲的速度不能总是一成不变的,要做到急缓有致。【判断题】(3 分) A对 B错 答案:A 6、常用的批评方法包括:“双色糕法”、“三明治法”等,其中“三明治法”是指【单选题】 3 分)A先肯定后否定 B 两头否定中间肯定 C先否定后肯定 D 两头肯定中间否定 答案:D 7、口才的灵魂是()【单选题】(3 分) A识 B才 C德 D学 答案:C 8、演讲的特点()【多选题】(3 分) A科学严谨的内容 B 真知灼见的独创性 C多种多样的辅助手段 D平易准确的语言 答案:ABCD 9、一个人在培养口才并建立自己的风格时应恪守的法则除了言而有信、处事公平之外,还要【多选题】(3 分) A态度自然 B 说话简明扼要 C 运用机智 D 照本宣科

《食品分析》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B卷

《食品分析》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B卷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10分,共20分) 1.变旋光作用: 2.凝胶色谱: 二、单选(每小题3分,共30分) 1.利用物质溶解度不同分离组分的方法叫()。 A.分馏 B.萃取 C.分取 D.消化 2.果胶酯酸在酶的作用下可转变成( )。 A.原果胶 B.果胶酸 C.柠檬酸 D.苹果酸 3.由整批货料中采得的少量样品称之()。 A.采样 B.检样 C.原始样品 D.平均样品 4.将两种互溶且沸点相近的组分分离应采用( )。 A.常压蒸馏 B.减压蒸馏 C.水蒸气蒸馏 D.分馏 5.灰化中加入硫酸的灰分称之()。 A.粗灰分 B.酸不溶灰分 C.硫酸灰分 D.水不溶灰分 6.pH值的测定方法是()。 A.滴定法 B.蒸馏法 C.电化学法 D.重量法 7.兰——埃农法测糖指示剂应选用()。 A.甲基红 B.酚酞 C.酚红 D.次甲基兰 8. 食品干燥后的残留物即()。 A.无氮抽出物 B.总碳水化合物 C.粗淀粉 D. 固形物 9.测定香料中水分含量应选用()。 A.常压干燥法 B.真空干燥法 C.共沸蒸馏法 D.红外干燥法 10. 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胺的硫酸液处理后的残渣称之()。 A.NDF B.ADF C.纤维素 D.粗纤维 三、多选(每小题4分,共20分) 1.食品的营养成分分析包括()。 A.水分 B.糖类 C.脂肪 D.蛋白质 E.矿物质 2. 有效碳水化合物有()。

A.淀粉 B.果胶物质 C.麦芽糖 D.半纤维素 E.乳糖 3.色谱分离法包括()。 A.柱层析 B. 纸层析 C. 薄层层析 D.盐析 E.气相色谱 4. 蒸馏法测定水分常用的有机溶剂有()。 A.乙醚 B.乙醇 C.苯 D.甲苯 E.二甲苯 5. 常用的糖液澄清剂有() A.醋酸铅 B.酒石酸钾钠 C.氢氧化铝 D.氯化钠 E.醋酸锌和亚铁氰化钾 四、简答(每小题15分,共30分) 1.什么是感官评定?理化分析能否在短时间内取代感官分析? 2.蛋白质消化时常加入哪些试剂?请分别说明他们的作用。

食品分析试题

食品分析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实验员用等臂天平称量10g的样品来实验,实验有5个平行样,但是由于实验员的粗心大意,称量前没有校正,结果称量结果偏低,由这个引起的误差应该属于误差。 2 原料中淀粉含量的测定一般要先用乙醚和乙醇对样品进行洗涤预处理,然后在进行测定。其中乙醚洗涤的目的是,乙醇洗涤目的是。 3 液态食品相对密度测定方法通常有、等方法。 4 折光仪是利用原理测定物质折射率的仪器,食品工业中最常用的折光仪有、等。 5 化学分析法是以为基础的分析方法,主要可分为、两类。 6 食品分析样品预处理处理方法主要包括、、等。 7 水溶性灰分反映的是的含量。 8 双缩脲比色法测定重金属的原理是:样品经过消化后,在一定的酸性或碱性溶液中,重金属离子与双缩脲生成有色稳定络合物,然后用合适的有机溶剂萃取,采用比色法测定。其中铅、镉离子测定是在性质溶液中进行,锌、汞离子测定是在性质溶液中进行。 9 比旋光度定义为;比旋光度和旋光度的换算公式为。 二、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采样一般分三步,依次获得。 A 原始样、检样、平均样 B 检样、原始样、平均样 C 检样、平均样、原始样 D 检样、原始样、试验样 2()右图表示的准确度与精密度特点是。 A 准确度好,精密度好 B 准确度好,精密度不好 C准确度不好,精密度好 D 准确度不好,精密度不好 3()ISO是指。 A 国际标准 B 行业标准 C 国家标准 D 地方标准 4()下列不属于干法灰化法优点(与湿法消化相比)的是。 A 试剂用量少 B 空白值低C不需工作者经常看管 D 时间短,温度低 5()用pH计测定某样液的pH值,该酸度为。 A 总酸度 B 有效酸度 C 外表酸度D真实酸度 6()下列测定脂肪含量的方法中,哪个不是专门用于测定乳脂肪的? A 氯仿-甲醇提取法 B 罗素-哥特里法C巴布科克法 D 盖勃法 7()薄层层析法测定瓜子中糖精钠含量时,在提取过程中加入盐酸的目的是。 A 增加糖精钠在水中溶解度 B 增加糖精在水中溶解度 C 转变糖精钠为糖精,使其溶于乙醚 D 以上都不是 8()过氧化值是测定的重要质量指标。 A 脂肪 B 淀粉 C 维生素 D 蛋白质 9()某物质与染料2,6-二氯靛酚在酸性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染料溶液颜色消失,氧化的染料量与该物质的含量在一定的范围内成正比,故可比色测定,该物质为。 A 氨基酸 B V A C 葡萄糖 D V C 10()某物质与三氯化锑可生成蓝色可溶性络合物,在620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峰,其吸光度与物质的含量在一定的范围内成正比,故可比色测定,该物质为。 A 氨基酸 B V A C 葡萄糖 D V C

食品安全考试试题及答案

.填空题 1. 目前食品安全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微生物危害)、(化学危害)、(生物毒霉)、(食品掺假)等。 2. 国外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标准主要包括(国际标准)和各国自身制定的标准,根据各国的 国情不同,标准体系的结果的具体内容也各有不同。 3. 样品的前处理是指食品样品在测定前(消除干扰成分)、(浓缩待测组分),使样品能满足分析方法要求的过程 4. 影响超临界流体萃取的最主要因素是(压力)和(温度),压力的变化会导致(溶质)在超临界流体中溶解度的急剧变化。 5. 农药的分类按照来源可分为(矿物源农药)、(生物源农药)、(有机合成农药). 6. 兽药按其作用大致可分为(抗生素类药物)、(抗寄生虫类药物)、(激素类药物)三大类. 7. 农兽药残留量的检测方法有(比色法)、(分光光度法)、生物学方法及色谱分析方法等。 8. 标准物质是指用以校准标注测量装置,评价测量方法或给材料赋值的物质。标准物质可以是(纯的)或(混合的气体)、液体或固体。 9. 重金属的污染主要来源于(大气)、(水)、(土壤)。 10. 铅在自然界不断迁移、转化。铅是通过(有机的)形态进入环境中,并在环境中传播。 11. 食品添加剂按其来源分类可分为(天然食品添加剂)和(人工化学合成食品添加剂)。 12. 甜味剂是指能够赋予食品甜味的食品添加剂,按其来源分可分为天然甜味

剂和人工合成甜味剂,按其营养价值可分为(营养型)与(非营养型)甜味剂。 13. 食品中天然存在的毒性物质、致癌物质、诱发过敏物质和非食品用的动植 物中天然存在的有毒物质统称为(天然毒素) 14. 丙烯酰胺进入人体后,可以转化为另外一种分子(环氧丙烯酰胺)。此化 合物能与细胞中(RNA)发生反应,并破坏染色体结构,从而导致细胞死亡或病变 为癌细胞。 15. 基因芯片应用主要包括表达检测、(突变检测)、(基因组多态性分 析)和基因文库作图一级杂交测序等方面. 16. 样品的采集也称(抽样)或(取样),是从原料产品整体中抽取一部分作 为其整体代表性样品,通过分析一个或数个样品,对整体的质量做出评估。 17. 细菌毒素是指细菌分泌产生细胞外或存在于细胞内的致病性物质,通常分 为(内毒素)和(外毒素),是食品中的主要天然毒素物质之一。 18. 农药残留危险性评价是对人体所接触的食品中残留的农药产生的一直或潜在的或不良作用所进行的科学评价 19. ELISA检测技术是抗原或抗体的(固相化)及抗原或抗体的酶标记。 20. 持久性污染物作为极性较弱的半发挥性有机化合物,其分析程序一般包括(溶剂提取)、(净化)和(仪器测定)三个步骤。 二.名词解释 1. 食品安全的概念:食品(食物)的种植、养殖、加工、包装、贮藏、运输、销售、消费等 活动符合国家强制标准和要求,不存在可能损害或威胁人体健康的有毒物质。 2. 农药的危险性评价:是对人体所接触的食物中残留的农药产生的已知或潜在的不良作用所进行的科学评价。 3. 标准物质:是指用以校准测量装置、评价测量方法或给材料赋值的物质。

期末考试试卷分析表样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试卷分析表 时间:2017 年 6 月29 日 教师科目数学班级三(3) 评价 项目 评价内容 试卷的特点本次试卷的试题题量适中,紧扣大纲要求,重视基础知识。试题的难易适中,出题全面,有些题目思维含量高,例如选择题中的第2题,考查了位置的相对性,需要学生通过画图而得到正确的答案。试题题型灵活、全面,很好地考察了学生对前两单元所学知识的全面掌握。本次试题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索取题材,例如:填空题第3、9题,选择题第1题,把枯燥的知识生活化、情景化。本次试卷通过不同的出题形式,全面的考查了学生的计算能力、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试卷中反映的问题及失分率1.口算:5题。全班对此掌握的还可以,只有个别学生由于粗心错几题。2.填空:共9题。错误最多的是第2题的后面两个空和第3题。由于平常我们都是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表示方向,而此题用在了生活中,导致学生对左、右表示的方向分不清楚。而第3题则是常识题,学生知识面还不够广。3.选择题:共10题。错误最多的是第1题和第4题。主要是学生审题不够清楚。4.用竖式计算:共18分。由于学生横式上漏写答案或者漏写余数而扣分,但总体上,学生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计算已基本掌握。 对教学中的启发和建议1.从教师自身找原因,平时教师应多研究题型,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能够举一反三,灵活掌握。2.需要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审题是做题的第一步,只有审清题目,弄明白题目的意思,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平时上课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自主性,放手让学生自己读题,自己分析题中的条件,教师只能在必要时进行一些引导或启发,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3.加强算理教学,注重计算题和口算题的练习,并养成算后检验的好习惯。4.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提供大量信息,让学生各取所需,自己提问自己解答。在练习中设置开放性题目,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学好数学创设平等机会。还可以实行“小老师”帮扶,提高“转差”的效果。

食品卫生期末考试考试试题及答案

食品卫生期末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 1.菌落总数——指在被检样品的单位重量(g)、容积(ml)或表面积(cm2)内,所含能在严格规定的条件下培养所生成的细菌菌落总数。 2.食品卫生监督管理——食品卫生执法主体以监督形式与食品生产经营者及其自身管理部门卫生管理相结合的监督和管理,两者共同承担《食品卫生法》赋予的不同权利和义务。 3.食品腐败变质——食品在一定环境因素影响下,由微生物作用而发生的食品成分与感官性状的各种变化。 4. HACCP——沿着食品加工的整个过程,连续地、系统地对造成食品污染发生和发展的各种危害因素进行分析,确定关键控制点,在关键控制点对危害因素进行控制,并同时监测控制效果,随时对控制方法进行校正和补充。 5.食物中毒——指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所出现的非传染性急性、亚急性疾病。 6.水分活性——在同一条件(温度、湿度、压力等)下,食品水分蒸气压(P)与纯水蒸气)之比 压(P 7. GMP——食品良好生产规范,是为保障食品安全、质量而制定的贯穿食品生产全过程的一系列措施、方法和技术要求。GMP要求食品企业具备良好的生产设备、合理的生产过程、完善质量管理和严格检验系统,确保终产品质量符合标准。 8.食品添加剂——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 9.食品卫生学 10.食品强化

二、填空 1、细菌性食物中毒有明显的;起病、发病率、有的进食史;症状基 本;中毒者与健康人之间传染。(季节性、急、高、相同、相似、不) 2、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食品是、其次是、、和。此外乳制品、冷 饮、饮料等也属易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高危食品。 3.为保证食品质量对冷冻工艺要求、。快速冷冻、缓慢解冻 4.合成亚硝基化合物的前体物质为和。胺类和亚硝基化剂 5.食品包装材料橡胶的主要卫生问题是、。单体和添加剂 6.罐头食品变质表现为、。 胖听和平酸腐败 7.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预防措施包括、和杀灭病原菌及破坏毒素。防污染、控制病菌繁殖和毒素产生 8.蒸馏酒中主要存在的有害物质包括、氰化物和铅等。 (甲醇、杂醇油) 9.辐照可用于食品的灭菌、、和改善食品品质。杀虫、抑芽10.镰刀菌毒素主要包括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和。 (玉米赤霉烯酮、丁烯酸内酯) 11.违反《食品卫生法》,按情节轻重应承担。和刑事责任。(行政责任、民事责任) 12.去除食品中的多环芳烃可用、的方法。 吸附剂吸附、日光紫外线照射 13.影响食品腐败变质的因素有、和环境因素。 (食品本身的组成与性质、微生物)

食品化学试题及答案00

食品化学 (一)名词解释 1.吸湿等温线(MSI):在一定温度条件下用来联系食品的含水量(用每单位干物质的含水量表示)与其水活度的图。 2.过冷现象:无晶核存在,液体水温度降低到冰点以下仍不析出固体。 3.必需氨基酸:人体必不可少,而机体内又不能合成的,必须从食物中补充的氨基酸,称必需氨基酸。 4.还原糖:有还原性的糖成为还原糖。分子中含有醛(或酮)基或半缩醛(或酮)基的糖。 5.涩味:涩味物质与口腔内的蛋白质发生疏水性结合,交联反应产生的收敛感觉与干燥感觉。食品中主要涩味物质有: 金属、明矾、醛类、单宁。 6.蛋白质功能性质:是指在食品加工、贮藏和销售过程中蛋白质对食品需宜特征做出贡献的那些物理和化学性质。 7.固定化酶:是指在一定空间内呈闭锁状态存在的酶,能连续的进行反应,反应后的酶可以回收重复使用。 8.油脂的酯交换:指三酰基甘油酯上的脂肪酸与脂肪酸、醇、自身或其他酯类作用而进行的酯交换或分子重排的过程。 9.成碱食品:食品中钙、铁、钾、镁、锌等金属元素含量较高,在体内经过分解代谢后最终产生碱性物质,这类食品 就叫碱性食品(或称食物、或成碱食品)。 10.生物碱:指存在于生物体(主要为植物)中的一类除蛋白质、肽类、氨基酸及维生素B以外的有含氮碱基的有机化 合物,有类似于碱的性质,能与酸结合成盐。 11.水分活度:水分活度是指食品中水分存在的状态,即水分与食品结合程度(游离程度)。或f/fo,f,fo分别为食品 中水的逸度、相同条件下纯水的逸度。 12.脂肪:是一类含有醇酸酯化结构,溶于有机溶剂而不溶于水的天然有机化合物。 13.同质多晶现象:指具有相同的化学组成,但有不同的结晶晶型,在融化时得到相同的液相的物质。 14.酶促褐变反应:是在有氧的条件下,酚酶催化酚类物质形成醌及其聚合物的反应过程。 15.乳化体系:乳浊液是互不相溶的两种液相组成的体系,其中一相以液滴形式分散在另一相中,液滴的直径为0.l~ 50um间。 16.必需元素:维持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元素。包括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 17.油脂的过氧化值(POV):是指1㎏油脂中所含过氧化物的毫摩尔数。 18.油脂氧化: 1、多层水:处于邻近水外围的,与邻近水以氢键或偶极力结合的水。 2、次序规则:对于有机化合物中取代基排列顺序的认为规定。 3、非酶褐变:食品成分在没有酶参与下颜色变深的过程,主要由美拉德反应引起。 4、同质多晶现象:由同种物质形成多种不同晶体的现象。 5、生物利用性:指食物中的某种营养成分经过消化吸收后在人体内的利用率。 6、淀粉老化:糊化淀粉重新结晶所引发的不溶解效应称为老化。 7、食品风味:食品中某些物质导致人的感觉器官(主要是味觉及嗅觉)发生反应的现象。 8、绝对阈值:最小可察觉的刺激程度或最低可察觉的刺激物浓度。 9、类黄酮:在自然界特别是植物体内广泛存在的、以两个苯基通过3C单位连接形成的特殊形式为基本母体结构的一系列化合物。 10、半纤维素:含各种单糖或单糖衍生物的非均匀性多糖。 1、邻近水:处于非水物质外围,与非水物质呈缔合状态的水; 2、手性分子:即不对称分子,一般是既无对称面也无对称中心的有机分子; 3、美拉德反应:在加热条件下,食品中的还原糖与含氨基类物质作用,导致食品或食品原料颜色加深的反应; 5、生物有效性:进入体内的物质与通过小肠吸收进入体内物质的比率; 6、持水性:指食品或食品原料保持水分的能力,主要决定于不同食品成分与水的结合能力; 7、识别阈值:既可察觉又可识别该刺激特征的最小刺激程度或最小刺激物浓度; 8、感官分析:通过人的感觉器官对食品质量进行分析评价的方法; 9、多酚:在植物体内广泛存在,含有多个酚羟基的天然化合物,如茶多酚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