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

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

一:气体的检验

硫酸铜(CuSO 4),白色粉末状固体。极易与水作用生成蓝色的CuSO 4·5H 2O (五水硫酸铜,俗名蓝矾、胆矾),反应原理为:CuSO 4+5H 2O====CuSO 4·5H 2O 。该反应常用于实验室检验水的生成或用来吸收水。

二:气体的干燥

实验室制取出来的气体往往含有水蒸气,要获得较纯的气体,就需要对其进行干燥。 能吸收气体中水分的物质叫干燥剂。常见的干燥剂有NaOH 、浓H 2SO 4、生石灰等。 在选择干燥剂的时候,首先需要考虑气体的性质。

(1)把溶于水形成的溶液显酸性的气体(如HCl )和与水反应生成酸的气体

(如CO 2、SO 2)叫做酸性气体。酸性气体不能用碱性干燥剂干燥。

(2)把溶于水形成的溶液显碱性的气体(如NH 3)叫做碱性气体;碱性气体不能用酸性干燥剂干燥。

①浓硫酸不能干燥NH 3的原因:2NH 3·H 2O+H 2SO 4====(NH 4)2SO 4+2H 2O ②固体氢氧化钠和生石灰的混合物。

③固体氢氧化钠不能干燥CO 2的原因:2NaOH+SO 2===Na 2SO 3+H2O ④固体氢氧化钠不能干燥SO 2的原因:2NaOH+SO 2===Na 2SO 3+H2O ⑤生石灰不能干燥HCl 的原因:CaO+2HCl===CaCl 2+H 2O

⑥五水硫酸铜不能干燥NH 3的原因:2NH 3·H 2O+CuSO 4====(NH 4)2SO 4+Cu (OH)2

三:常见的实验装置

除过教材中提供的实验装置外,中考化学试题中还常常出现以下两种实验装置:

1、洗气瓶

1、收集气体(1)排空气法:①收集密度大于空气的气体,长进短出

②收集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短进长出 ③收集有毒气体,还需一尾气处理装置

(2)排水法 瓶内注满水,从短端通入气体,水从长端压出,短进长出

2、储气瓶 可以暂存少量气体。向长端通入液体(与气体不能相容),能将气体从短端压出,控制液体流速,即能获得

平稳气流

3、气体检验 如:注入澄清石灰水,可以检验CO 2

4、气体干燥 如:注入浓硫酸,可以干燥O 2

5、气体除杂 如:注入NaOH 溶液,可以吸收CO 2

2、U 形干燥管

1、用于检验水蒸气 如:管内盛无水硫酸铜,将CH 4燃烧的产物 通入,能观察到管内物质变蓝

2、用于干燥气体 如:管内盛碱石灰,可以用来干燥过氧化氢溶

四,实验装置的装配

一套完整的实验装置应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发生装置−→−

净化装置−→−性质实验装置−→−尾气处理装置. 干燥装置:除去水蒸气的干燥装置,一般在除杂装置之后,是为了避免除杂后带出水蒸气影响实验. 除杂装置注意“大进小出”或“长进短出”的安装顺序. 一、气体的制取、干燥及装置连接

1、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学习了气体的制取和收集后,对相关知识进行总结,请你一起参与,并完成下面题目内容:

(1)写出下列仪器名称:a ;b .图3

(2)若用E装置收集氧气,则氧气应从口通入(填“c”或“d”).

(3)装置B、C都可用来制取二氧化碳,装置C相对于装置B在操作方面的优势是。也可用加热碳酸氢钠(NaHCO3)固体(产物为碳酸钠、二氧化碳、水)来制取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若用此法来制取C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收集装置为.

(4)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有以下主要操作步骤:①加热②把药品装入试管后固定在铁架台上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④熄灭酒精灯⑤用排水取气法收集气体⑥从水槽中取出导管。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写序号)。

(5)若用F收集CO2,要测量生成的CO2气体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目的是;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结果(填“有”或“无”)明显影响.

2、图3所示装置有多种用途。请回答下列问题:

(1)洗气:除去CO2中的水蒸气,装置内应盛的物质是,气体应从装置的端通入。

(2)检验:证明CO中混有CO2,装置内应盛。

(3)贮气:若用排空气法收集H2,气体应从装置的端通入(填“A”或“B”,下同。)

若用排空气法收集O2,气体应从装置的端通入。

若用排水法收集H2,瓶内先装满水,气体从端通入。

若用排水法收集O2,瓶内先装满水,气体从端通入。

3、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装置。请据图回答:

(1)写出仪器①的名称。收集某气体只能采用E装置,由此推测该气体具有的性质;

(2)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装置组合是(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室制得的CO2气体中常含有HCl和水蒸气。为了得到纯净、干燥的CO2气体,除杂装置的导管气流方向连接顺序是(填选项)。 A.a→b→c→d B.b→a→c→d C.c→d→a→b D.d→c→b→a 4、实验室用图所示装置制取纯净、干燥的氢气,并进行还原氧化铜的实验。

(1)装置B、C内所盛的液体分别是浓硫酸和氢氧化钠中的一种,则装置B内所盛液体是,装置C的作用是。

(2)为检验氢气还原氧化铜有水生成,装置E中所盛试剂是,反应后装置E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3)为证实生成的气体中混有氯化氢气体,装置B应改盛溶液。

(4)氢气还原氧化铜的主要操作步骤有:①加热氧化铜②检验氢气纯度③停止加热④通入氢气⑤停止通入氢气。正确的操作顺序(序号)是。

掌握:1、常见方程式:实验室制二氧化碳。

实验室制氧气、、。

实验室制氢气。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2、实验装置的改良:①注射器或者分液漏斗代替长颈漏斗的优点:便于控制反应速率。②多孔隔板的优点: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3、常见物质的检验和吸收(除去):①CO2的检验:通入澄清石灰水,方程式:;

CO2的吸收:NaOH溶液,方程式:。

②检验水的生成:无水硫酸铜,现象:。吸收水:浓硫酸,生石灰或氢氧化钠。

③检验酸:a、加紫色石蕊溶液,变;b、加活泼金属,现象为,方程式:

c、加入碳酸钠,现象为,方程式:。

d、检验氯化氢或Cl-也可用硝酸银溶液,方程式:。

④检验碱:a、加无色酚酞,变;b、加入氯化镁(出现)或氯化铜(出现)。

5、有一混合气体的成分中可能含有水蒸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某同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装置探究混合气体的成分.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证明混合气体中有水蒸气的现象是;若B中澄清石灰水出现现象,则证明混合气体中有二氧化碳;证明混合气体中有一氧化碳的现象是。

(2)若混合气体中含有CO,在F处尚缺少的实验仪器的名称是,目的是。

(3)如果将上述装置中的A,B交换.则不能检验混合气体中是否含有。

二、催化剂的探究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或总结

各步骤结论总结

实验一取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

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有气泡产生,木条

不复燃

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

但是.

反应方程式为:二氧化

锰是过

氧化氢

分解的

催化剂

实验二向盛水的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伸

入带火星的木条

没有明显现象

实验三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

(1)请你帮小明同学填写上表中未填完的空格;

(2)在小明的探究实验中,实验一和实验二起的作用是;

(3)小英同学认为仅由上述实验还不能完全得出表内“总结”,她补充设计了两个方面的探究实验,最终完成了对“命题”的实验证明.

第一方面的实验操作是将实验三反应前和反应后的二氧化锰进行称量,其目的是:;

第二方面的实验是.其目的是验证二氧化锰在化学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变。

7、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做“寻找新的催化剂”课题时,发现将生锈的铁钉放到过氧化氢溶液中,也可以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于是,他们对此展开探究:

(1)提出问题:什么物质是该反应催化剂?

(2)设猜想与假设:下面是组内两位同学所作的猜想,请你完成小华的猜想。

【假设一】小芳同学:铁钉表面的氧化铁是H202溶液分解反应的催化剂。

【假设二】小华同学:铁钉里的是H202溶液分解反应的催化剂。

(3)实验与结论:

(4)讨论交流:同学们讨论后认为,小芳的“实验I”还不能够确切的说明氧化铁就是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的催化剂,理由是:。

请你设计实验(写出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及结论)证明其中的某一点理由:。掌握:催化剂的实验题勿忘验证催化剂的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和不变。

设计实验:验证质量不变分别称量反应前、后的催化剂质量,相互比较。验证化学性质不变收集反应后的催化剂,加

亮的银白色金属,未贴标签。到底它们是哪种金属?两位同学首先对这两种金属X和Y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实验探究。

(1)进行猜想:

①小李猜想:活动性X大于Y。

②小王同学猜想:活动性Y大于X。

(2

(3_______。

实验室急需一定量的Y粉末,小李认为可用现有的X金属粉末和Y的盐溶液、蒸馏水等药品,配以必要的仪器来制得急需的Y粉末,原因是(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老师经实验分析得知制得的Y粉末中含有未反应完的X粉末,若用化学方法将杂质X粉末除去,两个同学经讨论、交流一致认为可选用的除杂质试剂是_________。

11.同学们一起探究铝、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小刚同学设计了用铜丝、铁丝、铝丝和稀盐酸,只用一只试管,取

一次盐酸的探究方案。请你和他们一起完善下表的探究方案并回答有关问题。

(1)填表

结论:金属活动性Al > Fe > Cu

(2)将铝丝插入前应进行的操作是;

(3)小华同学认为在小刚设计的方案中,只要补充一个实验,就可得出Al > Fe > H >Cu的结论。小华要补充的实

验是;

(4)小强同学认为要得到Al > Fe > H >Cu的结论,不必做补充实验,中需将小明同学方案中插入金属的顺序调整

即可,你认为调整后插入金属的顺序是。

12.已知某合金粉末除铝外,还含有铁、铜中的一种或两种。某兴趣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对合金粉末中铁、铜的存在情况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料: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方程式为2Al+2NaOH+2H 2O =2NaAlO 2+3H 2↑( 产物NaAlO 2溶于水);Fe 、Cu 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猜 想:猜想1:该合金粉末中除铝外,还含有铁。

猜想2:该合金粉末中除铝外,还含有 (填名称)。 猜想3:该合金粉末中除铝外,还含有铁、铜。

实验探究:下列实验仅供

选择的试剂:10%盐酸、30%NaOH 溶液。 探究结论:猜想3成立。

反思:一般来说,活泼金属能与盐酸等酸反应,而铝与酸、碱都能反应,说明铝具有特殊的性质。写出铝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四、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变质

13、某化学实验室有一瓶失去标签的碱溶液,可能是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钙溶液;小王同学认为是氢氧化钙溶液。请你

【提出问题1】该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了呢? 【实验探究1】

【猜想与假设】猜想1:该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猜想2:该氢氧化钠溶液 . 【查阅资料】(1)氯化钙溶液呈中性(2)氯化钙溶液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CaCl2+Na2CO3=CaCO3↓+2NaCl

的氯化钙溶液,并不断振荡.生成.有.

(2)取步骤(1)试管中的少量上层清液,滴加酚

酞溶液.溶液变红色.

说明原溶液中一定

有.

【实验结论】该溶液(填“部分”或“全部”)变质.

【反思与评价】在上述【实验探究2】中,(填“能”或“不能”)用氢氧化钙溶液代替氯化钙溶液,原因是。

掌握:1、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变质的化学方程式:。

2、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的方法:①稀盐酸,方程式,现象。

②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钡,方程式,现象。

③氯化钙或氯化钡,方程式,现象。

3、检验氢氧化钠部分或完全变质:①稀盐酸,现象,说明氢氧化钠变质;②氯化钙和无色酚酞。

15、某校化学兴趣小组为了解碳酸氢钠粉末(NaHCO3)的化学性质,进行了如下探究.该小组成员将少量碳酸氢钠粉末置于下图装置的试管中,充分加热至反应完全,发现试管口出现无色液体,澄清

石灰水变浑浊,且试管底部有白色固体残余.两位同学提出以下猜想:

(1)提出问题:残余白色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2)猜想与假设: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两位同学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一】甲同学:“白色固体是氢氧化钠(NaOH)”;

【猜想二】乙同学:“白色固体是碳酸钠(Na2CO3)”.

(3)实验与结论:①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反应方程

式:;

②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甲同学设计了以下方案并实验验证: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少量残余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使之溶解,往试管中滴加2滴无色酚

酞溶液,观察现象

溶液变红白色固体是氢氧化钠根据甲同学的猜想与验证,乙同学认为甲的结论不准确,因为。

③以下是乙同学设计的实验: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少量残余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

,观察现象

试管中产生大量气泡

④根据以上实验探究内容,写出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4)讨论交流:你还能设计不同的实验方案来验证乙同学的猜想吗?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16.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一瓶久置的熟石灰粉末的组成进行实验探究,请你一起参与他们的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这瓶熟石灰粉末是否已经变质生成了CaCO3?

进行猜想:猜想一:熟石灰全部变成了CaCO3。

猜想二:熟石灰部分变成了CaCO3。

猜想一:熟石灰没有变质。

设计实验:该小组同学对猜想一设计了下列探究方案,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下表中相关实验内容。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①取样,加适量水,搅拌,过滤

②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入酚酞试液

③取少量滤渣于试管中,加入盐酸②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

猜想一成立

反思与应用:

①要证明猜想二成立,可参照上述实验方案进行探究,在步骤②中产生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熟石灰变质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缘故。在初中化学我们所学过的物质中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举一例)等具有这样的性质,因此像熟石灰这类物质在实验室应_____________________保存。

③称取1.0g上述熟石灰样品,加适量水使之充分溶解,搅拌过滤后,往滤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同时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至溶液刚好变为无色,消耗盐酸溶液7.3g。求样品中Ca(OH)2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五、粗盐的提纯

17、某食盐样品中含有少量沙土、氯化钙和氯化镁.以下是除去食盐样品中沙土、氯化钙和氯化镁的实验流程:

根据流程图回答:

(1)操作Ⅰ的名称是,加入的试剂A是,沉淀是;

(2)写出NaOH与杂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加入试剂B为,其目的是;

(4)蒸发结晶时用到玻璃棒的作用是.

18、⑴海水晒盐可得到粗盐和苦卤,其中苦卤是食盐的(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理由

是,利用苦卤.石灰乳.稀盐酸可制得应用于飞机制造业的金属镁。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①;②;

③。

⑵一包从海水中获得的粗盐,其中含有少量的泥沙等不溶性杂质,可采用以下步骤除

去..。课外活动小组对经过初步提纯的粗盐的成分进行探究,并将粗盐进一步提纯。

探究一:这包粗盐中还有什么杂质?

根据海水的成份和初步提纯的实验操作,估计粗盐中可能还有杂质是CaCl2和MgCl2,现用实验验证这种推测:取样并溶解,加入数滴NaOH溶液,目的是检验有没有(化学式),相关的反应方程式

为;接着再加入数滴Na2CO3溶液,目的是检验其有没有(化学式),相关的反应方程式为。实验证明,这包粗盐中含有的杂质是CaCl2。

探究二:这包粗盐中NaCl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按下面步骤继续进行实验:①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②将样品加水溶解制成粗盐溶液;③向粗盐溶液中加入过量某种试剂,过滤;④沉淀洗涤后小心烘干得到纯净固体A;⑤滤液在进行某一操作后,移入蒸发皿蒸发,得到纯净固体B;⑥称量实验中得到的某种固体。

②③⑤步骤中,都使用到同一仪器(填名称),在步骤②和⑤中使用这种仪器采用了相同操作,但目的不同,在步骤②中的目的是,在步骤⑤中的目的是。步骤③中加入试剂是(化学式),相关反应方程式为。步骤⑤进行的“某一操作”是,目的是,相关反应方程式

为。步骤⑥中,你认为需要称量的固体是A还是B?

(填A或B)你不选择称量另一种固体的理由是。

六、燃烧的条件

19、纸火锅(见右图)在京城悄然兴起,这种纸火锅精巧漂亮,白色的底衬着火锅食料,干净、醒目;纸火锅在使用时无烟、无味;不会被火点燃。

(1)纸火锅烧不着的原因是。

(2)人们常使用固体酒精做为纸火锅加热的热源。小刚观察到服务员用盖子熄灭固体酒精。服务员利用的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

(3)小刚无意中发现,将饮用的某品牌碳酸饮料所放出的气体喷在了燃烧着的固体酒精上,火焰熄灭。

【猜想与假设】根据上述现象推测,该气体是_________,该气体所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验证】将该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有白色沉淀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0年悉尼奥运会,生物学家邓肯在4米深的水下手擎火炬潜泳3分钟,利用镁在氧气中燃烧创造了“水火交融”的奇观,实现了火炬的水下传递(上图).

材料二: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珠峰火种灯”借助一种特殊的固体炭柱燃料缓慢燃烧,“珠

峰火炬”则应用了航天燃烧技术,实现了火炬在世界“第三极”珠穆朗玛峰的传递(下图).

(1)物质燃烧的三个条件:(A);(B);(C)达到燃烧所需的

最低温度.

(2)分析火炬在水中燃烧的情况,回答:

①水中火炬能保持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的原因是;

②火炬中镁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3)“珠峰火种灯”中固体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4)点燃的镁还能在二氧化碳中继续燃烧生成白色的氧化镁和一种黑色固体,回答:①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从这个反应,谈谈你对物质燃烧条件的新认识.

七、其他

21、为确定木炭还原氧化铜后的固体成份,请你与兴趣小组的同学完成以下探究

【对固体猜想】猜想I:全部是金属铜;猜想Ⅱ:除铜外,还含有氧化铜;

猜想Ⅲ:除铜外,还含有木炭;猜想Ⅳ:除铜外,还含有氧化铜、。

【进行实验】实验流程见下图:

【问题与讨论】

(1)步骤②包括溶解、两步操作,它们共同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烧杯、。

(2)C的化学式为,D的化学式为,由此推出固体B中含有 (写化学式),步骤④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结合(2)的结论推断:如果溶液A显蓝色,则溶液A的溶质的化学式为,说

明样品中含有,则证明猜想成立;如果溶液A无色,则证明猜想成

立。

22、2010年法国佳士得公司拍卖我圆明园兔首和鼠首两件文物,但中国对其拥有不可置疑

的所有权.这两件文物均为青铜器,其表面呈绿色,小芳查阅资料得知,这是铜

器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生成了铜绿[Cu2(OH)2CO3],铜绿不稳定,受热后可生成三

种氧化物。

(1)制作兔首鼠首的青铜合金材料属于()

A.金属材料 B.复合材料 C.合成材料 D.无机非金属材料

(2)根据铜绿的化学式,你认识铜绿的形成是铜与空气中的氧气、和共同作用的结果。写出该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结合所学知识,请说出两种防止金属生锈的方

法、。

(3)为探究铜绿的组成,小芳同学从其它铜器上取下适量的铜绿,放入图所示装置中,加热后,可能出现的现象

是,根据实验现象说明,铜绿加热后可生成、和.

(4)为验证铜绿的组成中含有铜元素,你能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吗?写出简要的操作步骤、可能的现象及结

论.

23、松花皮蛋是我们喜爱的食品。某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得知,制皮蛋料泥的原料主要是:生石灰、纯碱、草木灰(含K2CO3)等。同学们对料泥进行了如下探究:

【猜想】猜想I:料泥的主要成份是Ca(OH)2、NaOH、KOH、CaCO3、灰份;

猜想Ⅱ:料泥的主要成份是Na2CO3、NaOH、KOH、CaCO3、灰份。

【实验与现象】实验过程与现象如下图:

【问题与讨论】

(1)步骤②中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玻璃棒在步骤②中的一种作用。

(2)步骤③的现象说明滤渣中含有: (写化学式)。

(3)请写出上图中出现的化学方程式:。

(4)由上述实验现象推断,猜想是正确的,其理由是。

24.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们做了三个趣味实验,装置如右图(气密性良好).当开启分液漏斗的旋塞,液体滴入盛有固体的试管2中时,观察到不同的现象.

(1)若试管2中发生了化学反应,观察到试管1中有气泡产生,且其中的石蕊溶液变红,试管2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若试管2中没有发生化学反应,观察到两支导管口同时冒气泡、吸滤瓶内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试管2中的固体可能是

(3)若观察到吸滤瓶内盛有的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红色溶液变无色,分液漏斗中的液体、试管2中的固体分别可能是;烧杯中的液体可能是.请你解释溶液变色的原因:

25.在化学实验技能考试中,有一题目是鉴别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小红等几位同学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⑴写出试管②中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⑵实验结束后,小红同学将①、②两支试管中的废液倒入同一个干净的烧杯中,看到废液浑浊,就对废液进行了过滤,小红等几位同学对滤液的成分又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除水外还含有哪些物质?

【猜想】小红认为:只含氢氧化钠;小明认为:可能含有氢氧化钠、碳酸钠和氢氧化钙;

小亮认为:可能含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你认为还可能是(写一种猜想)。

【讨论】你认为小红、小明、小亮三位同学中谁的猜想不合理,请说明理由。

【实验设计】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证明你的猜想正确。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样于试管中,

你的猜想正确

【反思拓展】

①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

②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应怎样处理上述实验后的废液才能倒入下水道?。

26.小云同学在整理厨房时不小心将一瓶醋打翻,醋洒在火炉旁的一堆草木灰上,发现有大量的气泡生成。激发了兴趣,于是他决定与学习小组的同学,对草木灰的成分进行探究。

[探究活动一]

根据所学酸碱盐知识,同学们猜想草木灰中含有能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盐类物质,于是,设计并进行如右图所示的实验。观察到锥形瓶A内有大量的气泡冒出,试管B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根据上述实验现象推断:产生的气体中含有,试管B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出如下结论:草木灰中一定含有(选填“硫酸盐”、“碳酸盐”或“硝酸盐”)。

[探究活动二]

资料摘要Ⅰ:

多种金属化合物在灼烧时,产生的火焰呈现各种特殊的颜色,例如下表。

化合物所含金属元素钙元素钾元素铜元素

灼烧产生火焰颜色砖红色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片)绿色

资料摘要Ⅱ:碳酸钾与碳酸钠、碳酸氢钾与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相似;碳酸氢钠性质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1)同学们认为还必须对草木灰中存在的盐类物质中所含的金属元素进行探究。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取草木灰样品在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片观察到火焰呈色,由此得出草木灰含有钾元素的结论。

(2)综合上述探究结果,进一步猜测

..草木灰中含有的钾盐是:

a. KHCO3 b. c.的混合物。

(3)小红认为上述猜测是错误的。理由是草木灰经柴草燃烧而成,。

(4)请你写出上述“探究活动一”中,锥形瓶A内发生的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简述草木灰的用途之一:。

27.A、B、C、D、E是初中化学中的五种常见物质。C、D是单质,C为紫红色固体,D被认为是最清洁的能源。B的浓溶液常用做干燥剂。已知Fe和A、B的水溶液分别能发生反应:

①Fe + A → C + E;②Fe + B → D + E 。

(1)写出A、B、C的化学式: A , B ,C 。

(2)现有Fe和A、C三种固体组成的混合物,小刚想测定该混合物中C物质的质量分数,他设计并完成了以下实验:你认为,小刚的实验数据处理是否正确(填“正确”或“不正

确”),理由是。

28.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可用过氧化钠(Na2O2)作为供氧剂。为了探究其反应原理,兴趣小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如下探究,请你一起参与。

[查阅资料]过氧化钠在常温下与水、二氧化碳反应分别生成氢氧化钠、碳酸钠和氧气。

[设计实验]浩明同学想通过下图所示装置探究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并验证反应产物。

(1)下列是实验室常用的仪器:

①A是二氧化碳气体的发生装置,装配该装置时,应选用的仪器除带导管的双孔橡皮塞外,还需要的仪器有(填名称);。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该装置在实验室

还可以用来制取氧气,写出用该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 ②实验室选择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主要依据是 、 。 (2)用D 所示的方法收集氧气,其依据是 ;收集氧气时,还可以选用 法收集。检验D 装置试管内收集到中的气体是否氧气的方法、现象及结论是:待D 中气体集满后,把试管移出水面,然后 。

(3)C 中氢氧化钠的作用是吸收没有参与反应的CO 2,如果没有连接这个装置,可能导致的后果是

(4)检验B 中反应后剩余固体的成分。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及方程式

①取少量A 中反应后的固体

于试管中;

③ ② ③ 反应后生成的固体是碳酸钠。写出步骤③的化学方程式

[反思与评价](1)通过上述实验,明明同学认为Na 2O 2与CO 2反应除了生成Na 2CO 3和O 2,还有可能生成NaHCO 3。你认为他的结论 (选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 。写出Na 2O 2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请说说呼吸面具或潜水艇用过氧化钠作为供氧剂的最大的是优点

29.配制60 g 质量分数为5%的食盐溶液,有下列操作:a 用量筒量取水,b 用天平称取所需氯化钠,c 所需食盐与水混合后搅拌溶解,d 计算所需食盐和水的质量。

(1)该实验操作步骤(顺序)是 (填序号)。

(2)该实验除用到量筒、托盘天平外还必须用到的实验仪器是 。

(3)配制该溶液,应称取食盐 g ,量取水 mL 。

(4)若某同学在称量时,指针偏向左盘就停止了称量,结果他配制的溶液的质量分数会

5%(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5)若某同学在读取液体体积时视线仰视然后读数,这样会使配制的溶液的质量分数

5%(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0、右图是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10℃时,B 物质的溶解度为 g 。

(2)30℃时,三种物质溶解度从大到小顺序

为 。 (3)M 点的意义是 。 (4)Q 点在40℃时,若表示A 溶液,则是 状态,若表示B 溶液,则是 状态,若表示C 溶液,则是 状态。 (5)当温度变化时,溶解度变化最明显的是物质 ,溶解度变化不大的是物质 。

(6)如果A 中混有少量的C ,可以采取 方法提纯A 。

(7)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性都属于 溶物质。

(8)若将B 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以采取 、 、 方法。

(9)现有50℃的A 、C 两份饱和溶液,要使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且溶液仍是饱和的,采取的方法是 。

(10)若想从C 的溶液中得到C 晶体,最好采用 结晶方法。

(11)海水晒盐可得到粗盐和苦卤,其中苦卤是食盐的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理由是 ,

温度/℃ 溶解度/g A

C B M

Q 80 60 40 20 0 10 20 30 40 50

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专题训练含答案

化学探究性实验专题 1.甲同学在某食品包装袋内,发现有一个装有白色颗粒状固体A的小纸袋,上面写着“生石灰干燥剂,请勿食用”。甲同学随手将小纸袋拿出来放在空气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纸袋内的白色颗粒粘在一起成为块状固体B。请你与甲同学一起对块状固体B进行探究。(1)猜想一:块状固体B中除氧化钙外还可能有:、。 写出白色颗粒状固体A在空气中转化为块状固体B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猜想二:块状固体B溶于水可能有现象(填“放热”或“吸热”)。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你的这一猜想(至少写出两种方案,如果写出三种正确方案奖励1分):①;②;③。(3)取适量块状固体B加入盛有一定量水的试管中,振荡、静置、过滤,得到少量白色固体C。就白色固体C的成分,甲同学与乙同学进行讨论,一起猜想。 甲同学认为,白色固体C可能是:氢氧化钙;乙同学认为,白色固体C可能是:碳酸钙; 你认为,白色固体C还可能是:。 2、已知过氧化钠加入水中能发生如下反应:Na2O2+2H2O=2NaOH+H2O2,过氧化氢又能分解放出氧气。 (1)检验过氧化氢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溶液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2)小华为了证明过氧化钠加入水中生成了氢氧化钠,在生成的溶液中滴加了几滴无色酚酞试液,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先变红后褪为无色 ........。请你对此现象进行探究。(提出假设、方案,不需要说出方案实施的具体结果) 假设一:生成的过氧化氢使溶液褪色。 方案一:在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再滴加过氧化氢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假设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还能提出新的合理的假设和方案,本题奖励4分。 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铜陵被誉为我国的“铜都”。右图是铜陵铜工艺品中著名的四喜娃娃,小 明找到了分别用纯铜、青铜(Cu、Sn合金)两种材料制作的四喜娃娃及用于 实验的纯铜片和青铜片。 (1)怎样用化学方法区分这两种四喜娃娃? 区分纯铜和青铜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四喜娃娃为什么生锈了? 通过查阅资料得知,金属铜长时间放置在空气中,能够和空气中氧气等 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铜绿[Cu2(OH)2CO3]。请你根据铜绿的组成推断, 铜变成铜绿时,空气中的O2、_______、_________参加了反应。(填化学式)

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 一:气体的检验 硫酸铜(CuSO4),白色粉末状固体。极易与水作用生成蓝色的CuSO4·5H2O(五水硫酸铜,俗名蓝矾、胆矾),反应原理为:CuSO4+5H2O====CuSO4·5H2O。该反应常用于实验室检验水的生成或用来吸收水。 二:气体的干燥 实验室制取出来的气体往往含有水蒸气,要获得较纯的气体,就需要对其进行干燥。 能吸收气体中水分的物质叫干燥剂。常见的干燥剂有NaOH、浓H2SO4、生石灰等。 在选择干燥剂的时候,首先需要考虑气体的性质。 (1)把溶于水形成的溶液显酸性的气体(如HCl)和与水反应生成酸的气体(如CO2、SO2)叫做酸性气体。酸性气体不能用碱性干燥剂干燥。 (2)把溶于水形成的溶液显碱性的气体(如NH3)叫做碱性气体;碱性气体不能用酸性干燥剂干燥。

①浓硫酸不能干燥NH 3的原因:2NH 3·H 2O+H 2SO 4====(NH 4)2SO 4+2H 2O ②固体氢氧化钠和生石灰的混合物。 ③固体氢氧化钠不能干燥CO 2的原因:2NaOH+SO 2===Na 2SO 3+H2O ④固体氢氧化钠不能干燥SO 2的原因:2NaOH+SO 2===Na 2SO 3+H2O ⑤生石灰不能干燥HCl 的原因:CaO+2HCl===CaCl 2+H 2O ⑥五水硫酸铜不能干燥NH 3的原因:2NH 3·H 2O+CuSO 4====(NH 4)2SO 4+Cu (OH)2 三:常见的实验装置 除过教材中提供的实验装置外,中考化学试题中还常常出现以下两种实验装置: 1、洗气瓶 1、收集气体(1)排空气法:①收集密度大于空气的气体,长进短出 ②收集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短进长出 ③收集有毒气体,还需一尾气处理装置 (2)排水法 瓶内注满水,从短端通入气体,水从长端压出,短进长出 2、储气瓶 可以暂存少量气体。向长端通入液体(与气体不能相容),能将气体从短端压出,控制液体流速,即能获得 平稳气流 3、气体检验 如:注入澄清石灰水,可以检验CO 2 4、气体干燥 如:注入浓硫酸,可以干燥O 2 5、气体除杂 如:注入NaOH 溶液,可以吸收CO 2 2、U 形干燥管 1、用于检验水蒸气 如:管内盛无水硫酸铜,将CH 4燃烧的产物 通入,能观察到管内物质变蓝 2、用于干燥气体 如:管内盛碱石灰,可以用来干燥过氧化氢溶 四,实验装置的装配 一套完整的实验装置应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发生装置?→? 净化装置?→?性质实验装置?→?尾气处理装置. 干燥装置:除去水蒸气的干燥装置,一般在除杂装置之后,是为了避免除杂后带出水蒸气影响实验. 除杂装置注意“大进小出”或“长进短出”的安装顺序. 一、气体的制取、干燥及装置连接

中考化学实验探究专题训练一(含答案)

中考化学实验探究专题训练一(含答案) 一、实验探究题 1.泡腾片含有NaHCO3和柠檬酸等物质,放入水中时,NaHCO3完全反应产生CO2。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测定某品牌泡腾片中NaHCO3的含量,设计实验方案如下: 按图示连接装置并加入药品,取用的泡腾片质量为4 g。打开止水夹a通入适量空气后,称量D装置,其质量为m1 g。关闭止水夹a,用注射器向B装置中注入适量水。待装置B中无气泡产生后,打开止水夹a,再次通入适量空气,第二次称量D装置,其质量为m2 g。 回答下列问题: (1)A装置中浓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B装置盛装泡腾片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 (2)C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 (3)碱石灰主要含CaO和NaOH,D装置中碱石灰吸收CO2质量增加,写出所涉及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 (4)步骤中再次通入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 (5)实验测定泡腾片中所含NaHC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用含m1、m2的代数式表示)。若省略E装置,则测得NaHCO3的质量分数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CO在工业上常用于冶炼金属,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将CO2转化为CO并还原CuO,设计了以下实验: 步骤Ⅰ:制备并收集CO2。取一只试管,将制成糊状的CuO用毛笔刷在试管内壁,在试管底部加入少量炭粉,再用该试管收集CO2,实验装置如下图。 步骤Ⅱ:用CO还原CuO。将步骤Ⅰ收集满CO2的试管套上气球,按下图组装。实验过程中用酒精灯先加热炭粉,再加热氧化铜,观察实验现象。

根据上述实验装置和操作,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收集干燥、纯净的CO2,步骤Ⅰ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制备CO2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收集CO2时,若导管不伸入试管底部,会导致________。 (2)步骤Ⅱ中加热炭粉时,炭粉与CO2的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反应。再加热氧化铜时,1 min左右观察到黑色固体变为紫红色,此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实验结束后,挤压气球使气体进入试管,取下气球,立即在试管口放置点燃的酒精灯,其目的是 ________。 3.已知某无色溶液的溶质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中的一种或两种,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其成分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BaCl2溶液呈中性。 (1)(进行实验) 甲组:取少量该溶液置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得出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________。 乙组:另取一支试管,加入少量原溶液,滴入无色酚酞溶液,观察到溶液变红,认为原溶液一定含有氢氧化钠。 丙组:认为乙组的结论不正确,原因是________。为进一步确定原溶液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钠,于是丙组继续探究。 (2)(反思与拓展) ①在丙组的实验中,BaCl2溶液的用量对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________(填“有”或“无”)影响。 ②根据原溶液中既有碳酸钠也有氢氧化钠的结论,写出甲组的实验中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 4.下列实验均用到红磷或白磷,请分析并回答相关问题。 (1)实验1中红磷要过量的目的是。 (2)实验2中红磷(填“需要”或“不需要”)过量。 (3)实验1中,为达到实验目的,红磷(填“能”或“不能”)用铁丝替代。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类型汇总(含答案)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类型汇总(含答案) 1.氯气(Cl 2 )是黄绿色气体,水溶液叫氯水。把品红试纸(染有品红的纸)伸入氯水中,品红褪色。 【发现问题】氯水中的哪些成分能使品红褪色呢? 【查阅资料】氯气溶于水,部分与水反应,方程式为Cl 2 + H 2 O = HCl + HClO。其中, HClO的名称叫次氯酸,是一种弱酸,具有强氧化性。 【猜想】 猜想1:是氯水中的水使品红褪色的; 猜想2:是氯水中的(填化学式)使品红褪色的; 猜想3:是氯水中的盐酸使品红褪色的; 猜想1:是氯水中的次氯酸使品红褪色的。 【结论】 综合分析:氯水中的(填化学式)使品红褪色,具有漂白作用(能使品红等有色物质褪色)。 【反思】 (1)H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价。 (2)氯水中加入AgNO 3 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化学方程式 为。 (3)向氯水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的现象 是。 答案: 【猜想】Cl 2 【实验探究】③把品红试纸伸入到盐酸中【结论】HClO 【反思】(1)+1 (2)AgNO 3+HCl=AgCl↓+HNO 3 (3)先变红色后褪色 2.某实验小组对实验室中A、B、C、D四瓶无色溶液进行鉴别,它们分别是硫酸钠、稀硫酸、澄清石灰水、四种物质的一种。可供使用的实验用品有:稀盐酸、稀硫酸、碳酸钠、紫色石蕊溶液、硝酸钡溶液、硝酸银溶液、稀硝酸溶液、玻璃棒、试管、胶头滴管。请利用提供的

【发现问题】做完实验②后,该小组在网上查阅资料的时候发现,用稀硝酸酸化的硝酸钡溶 液进行检验SO 42-时,亚硫酸根离子(SO 3 2-)的存在干扰了SO 4 2-的检验。如往亚硫酸钠(Na 2 SO 3 ) 溶液滴加硝酸钡溶液后有沉淀生成,再加足量的稀硝酸酸依然有白色沉淀。 【提出问题】若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硫酸根离子(SO 42-)与亚硫酸根离子(SO 3 2-)中的一 种或两种,该如何检验? 【查阅资料】亚硫酸钡(Ba 2SO 3 )是无色晶体或白色粉末,微溶于水,在水中是白色沉淀。 中性或碱性条件下NO 3-不能和SO 3 2-反应,但在酸性条件下,NO 3 -能和H+反应相遇时(HNO 3 )具 有强氧化性,易把SO 32-氧化生成SO 4 2-。往亚硫酸钡中加入盐酸能发生类似于碳酸钡与盐酸的 反应,生成有刺激性的气体。 【猜想】该无色溶液中含有(1)SO 42- (2)SO 3 2-(3)。 写出亚硫酸钠溶液与硝酸钡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 【得出结论】要鉴别一种离子的存在,必须排除其它离子的干扰,不然会得出错误的结论。答案: ①紫色 B为稀硫酸 D为清石灰水②有白色沉淀无现象的 C为氯化钠溶液 【猜想】(3) SO 42- 或 SO 3 2- 【实验探究】③(1)④(2)或(3)⑤硝酸钡溶液 有白色的沉淀生成 Na 2SO 3 + Ba(NO 3 ) 2 =BaSO 3 ↓+2NaNO 3 3.2010年4月28日某媒体题为“排污工程施工,毒气放倒三人”的报道,引起某兴趣小组同学的思考。 【提出问题】排污管道中的毒气有什么成分? 【查阅资料】 I.排污管道中的大部分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发酵会产生CO、CO 2、H 2 S、CH 4 等。 Ⅱ.H 2S气体能与CuSO 4 溶液反应生成黑色沉淀。 【提出猜想】小组同学对排污管道气含有上述气体中最少3种成分的猜想如下: 猜想1:有CO、CO 2、H 2 S;猜想2:有CO、CO 2 、CH 4 ; 猜想3:有CO、H 2S、CH 4 ;猜想4:有CO 2 、H 2 S、; 猜想5:有CO、CO 2、H 2 S、CH 4 。 【实验方案】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了下图所示的装置并进行探究(夹持仪器已省略)。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及答案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及答案 色固体反应后,可以得到一种特定的气体。根据该气体的性质,可以判断出黑色固体中是否含有金属铁。具体实验步骤和结论请参考下表。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将黑色固体与试剂反应观察到气体生成气体可能为一氧化碳 将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观察到溶液变色证明气体为一氧化碳 将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到溶液变绿证明黑色固体中含有铁 因此,可以通过这两个实验得出结论:生成的黑色固体中含有金属铁。同时,___和小红的结论都有一定的依据,但需要进一步的实验验证。 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验证制氧剂A剂的主要成分和B剂的作用。 二、实验原理: 1.A剂可能是过碳酸钠,可以用实验方法验证。 2.B剂的作用可能是催化作用,可以通过制氧器制氧的实验来验证。 三、实验步骤及结果: 1.验证猜想Ⅰ: 实验①:取少量A剂放入试管中,加水溶解,观察到生成大量气体,加入澄清石灰水后,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气体是二氧化碳。 实验②:将所得溶液倒入另一只装有少量二氧化锰的试管中,观察到生成大量气体,该气体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

气体是二氧化碳。综合上述实验结果分析,得出初步结论:A 剂的主要成分是过碳酸钠。 2.验证猜想Ⅱ: 实验③:将一包A剂和一包B剂放在盛有水称得固体质 量为3g的制氧仓中,制完氧之后,取出剩余物,过滤、洗涤、干燥、称重,得到剩余物的质量为0.5g。 实验④:将剩余物放入另一只试管中,加入水和少量稀盐酸,观察到生成大量气体,该气体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剩余物中还有未反应的过碳酸钠。再加入少量NaOH溶液, 观察到生成大量气体,该气体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B 剂的作用是催化作用。综合上述实验结果分析,得出结论:B 剂的作用是催化作用。 四、建议: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 一.实验探究题(共13小题) 1.实验室制取氧气,提供了下列药品和常用装置,请按要求回答有关问题: 药品:①过氧化氢溶液②氯酸钾③二氧化锰 装置: (1)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为. (2)若小明选择装置A和C来制取氧气,则他选择的药品应为(填序号); 若用装置D收集氧气,则验满的操作方法为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到,观察木条是否复燃.(3)某气体X可用D装置收集,若改用E装置收集,则气体X应从口进(填“b”或“c”). (1)向盛有5mL15%的H 2O 2 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的HCl,然后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无明 显现象,则猜想不成立; (2)向盛有5mL15%的H 2O 2 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的,然后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观察 到,则猜想成立. 4.实验室制取某些气体所需的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仪器①的名称是. (2)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选项字母),反应时加入MnO 2 的作用是. (3)选择收集气体方法时,必须考虑的气体性质有(填序号).

①颜色②密度③溶解性④可燃性 (4)若用装置E排水收集氧气,瓶内先装满水,气体从(填“a”或“b”)导管通入瓶内.若用装置E收集一瓶干燥较纯净的氧气时,气体从(填“a”或“b”)导管通入瓶内. (5)若选A装置作为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还须补充的一种用品是,该物品的作用是. 5.实验室常用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某化学兴趣小组发现:氯酸钾与氧化铜混合加热,也能较快产生氧气,于是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除二氧化锰、氧化铜外,氧化铁也可以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 , 必须伸入液面以下的原因是. (2)从节能环保方面考虑,实验室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O 2 ,应从图中选择(填装置序号)进行组合,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室制取CO 2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实验结束后,从反应残留物中提取固体溶质时, 按如下流程操作:,过滤所用的玻璃仪器出烧杯外,还有(填仪器名称),在蒸发过程中,当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使滤液蒸干. (4)若用F装置进行排空气法收集H 2,H 2 从F装置的(填“a”或“b”)口通入. 7.实验室部分仪器或庄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常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发生装置可选择图中的(填仪器字母)进行组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及答案 -

中考实验探究题专题 1.同学们在实验室用混合两种固体药品的办法自制“钾,氮复合肥料”,使用到的药品有KCl,K2SO4,NH4HCO3,NH4Cl.同学们制得了成分不同的“钾,氮复合肥料”,从中抽取一份作为样品探究其成分,请回答有关问题: 限选试剂:稀HCl,稀H2SO4,BaCl2溶液,AgNO3溶液,蒸馏水 (1)提出合理假设.所抽样品的成分有4种可能: 假设1:KCl和 NH4HCO3;假设2:KCl和NH4Cl; 假设3:K2SO4和 NH4HCO3;假设4:. (2)形成设计思路. ①甲同学先提出先用AgNO3溶液确定是否含有KCl,你是否同意并说出理由: . ②乙同学提出先确定是否含有NH4HCO3,则可以选择的试剂是. (3)完成实验方案.请填写实验操作,与表中结论相符的预期现象. 实验操作预期现象结论 步骤1:假设2成立 步骤2: (1)K2SO4和NH4Cl. (2)①不同意,因为氯化铵和硝酸银反应也能够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 ②稀盐酸或稀硫酸. (3)不产生气泡;不产生白色沉淀. 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验证“碱使酚酞试液变红”的实验时,发现一个意外现象:将酚酞试液滴人某NaOH溶液中,溶液变成了红色,可是过一会儿红色却消失了。 【提出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由红色褪为无色? 【猜想与假设】他们分别对这种意外现象作如下猜想: 甲同学:可能是酚酞与O2发生了反应; 乙同学:可能是NaOH溶液与空气中的CO2发生了反应; 丙同学:可能与NaOH溶液浓度大小有关; 你认为可能还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写一条即可)。 【设计实验】三位同学分别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 (1)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请你填写下表。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类型汇总(含答案)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类型汇总(含答案) 1。氯气(Cl 2 )是黄绿色气体,水溶液叫氯水。把品红试纸(染有品红的纸)伸入氯水中,品红褪色. 【发现问题】氯水中的哪些成分能使品红褪色呢? 【查阅资料】氯气溶于水,部分与水反应,方程式为Cl 2 + H 2 O = HCl + HClO。其中, HClO的名称叫次氯酸,是一种弱酸,具有强氧化性. 【猜想】 猜想1:是氯水中的水使品红褪色的; 猜想2:是氯水中的 (填化学式)使品红褪色的; 猜想3:是氯水中的盐酸使品红褪色的; 猜想1:是氯水中的次氯酸使品红褪色的。 【结论】 综合分析:氯水中的 (填化学式)使品红褪色,具有漂白作用(能使品红等有色物质褪色). 【反思】 (1)H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价。 (2)氯水中加入AgNO 3 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化学方程式 为。 (3)向氯水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的现象是。答案: 【猜想】Cl 2 【实验探究】③把品红试纸伸入到盐酸中【结论】HClO 【反思】(1)+1 (2)AgNO 3+HCl=AgCl↓+HNO 3 (3)先变红色后褪色 2。某实验小组对实验室中A、B、C、D四瓶无色溶液进行鉴别,它们分别是硫酸钠、稀硫酸、澄清石灰水、四种物质的一种。可供使用的实验用品有:稀盐酸、稀硫酸、碳酸钠、紫色石蕊溶液、硝酸钡溶液、硝酸银溶液、稀硝酸溶液、玻璃棒、试管、胶头滴管。请利用提供的 【发现问题】做完实验②后,该小组在网上查阅资料的时候发现,用稀硝酸酸化的硝酸钡溶

液进行检验SO 42—时,亚硫酸根离子(SO 3 2-)的存在干扰了SO 4 2—的检验。如往亚硫酸钠(Na 2 SO 3 ) 溶液滴加硝酸钡溶液后有沉淀生成,再加足量的稀硝酸酸依然有白色沉淀. 【提出问题】若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硫酸根离子(SO 42-)与亚硫酸根离子(SO 3 2-)中的一种 或两种,该如何检验? 【查阅资料】亚硫酸钡(Ba 2SO 3 )是无色晶体或白色粉末,微溶于水,在水中是白色沉淀. 中性或碱性条件下NO 3—不能和SO 3 2—反应,但在酸性条件下,NO 3 -能和H+反应相遇时(HNO 3 )具 有强氧化性,易把SO 32—氧化生成SO 4 2-。往亚硫酸钡中加入盐酸能发生类似于碳酸钡与盐酸 的反应,生成有刺激性的气体. 【猜想】该无色溶液中含有(1)SO 42—(2)SO 3 2-(3)。 写出亚硫酸钠溶液与硝酸钡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 【得出结论】要鉴别一种离子的存在,必须排除其它离子的干扰,不然会得出错误的结论。答案: ①紫色 B为稀硫酸 D为清石灰水②有白色沉淀无现象的 C为氯化钠溶液 【猜想】(3) SO 42—或 SO 3 2- 【实验探究】③ (1)④ (2)或(3)⑤硝酸钡溶液 有白色的沉淀生成 Na 2SO 3 + Ba(NO 3 ) 2 =BaSO 3 ↓+2NaNO 3 3。2010年4月28日某媒体题为“排污工程施工,毒气放倒三人”的报道,引起某兴趣小组同学的思考. 【提出问题】排污管道中的毒气有什么成分? 【查阅资料】 I.排污管道中的大部分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发酵会产生CO、CO 2、H 2 S、CH 4 等. Ⅱ.H 2S气体能与CuSO 4 溶液反应生成黑色沉淀。 【提出猜想】小组同学对排污管道气含有上述气体中最少3种成分的猜想如下: 猜想1:有CO、CO 2、H 2 S;猜想2:有CO、CO 2 、CH 4 ; 猜想3:有CO、H 2S、CH 4 ;猜想4:有CO 2 、H 2 S、; 猜想5:有CO、CO 2、H 2 S、CH 4 . 【实验方案】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了下图所示的装置并进行探究(夹持仪器已省略)。

【化学实验专项练习】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高分专项练习:酸、碱性质的探究(含答案与解析)

酸、碱性质的探究 1.某实验小组对氢氧化钠的性质进行如图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①中所使用的实验仪器名称是,该实验固体表面变潮湿证明氢氧化钠的性质是。 (2)实验①中所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实验①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粒子是(填化学符号)。 (3)实验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滴加一定量的盐酸后,发现溶液依然红色,则溶液中的溶质成分除酚酞外还有(填物质名称)。 (4)实验①①所进行的实验叫实验,目的是。 2.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为了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 【定性实验】兴趣小组设计如图1所示实验装置,先将浓氢氧化钠溶液挤入盛有CO2的试管中,振荡; 然后将止水夹K打开。 (1)注入氢氧化钠浓溶液后,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打开止水夹K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定量实验】小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如下实验:用甲、乙两个250mL的烧瓶收集满CO2进行实验。如图2所示,同时迅速将注射器内液体全部注入各自烧瓶中,关闭活塞;一段时间后,同时振荡两个烧瓶。得到如图3所示的烧瓶内压强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图。 (3)曲线2对应的是(填“甲”或“乙”)烧瓶内压强变化,曲线1中bc段压强逐渐变小的原因是。 (4)对比曲线1与曲线2,能得出的结论是。

(5)【查阅资料】常温下,NaOH、Na2CO3分别在乙醇中的溶解度(g): NaOH Na2CO3 17.3<0.01 请结合该信息设计实验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完成下表。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3.学习化学开启了我们认识物质之旅。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对氢氧化钠的性质及应用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探究一:溶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如图所示,向20mL水中加入5g氢氧化钠,固体全部溶解,溶液温度(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探究二: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 如图1所示,同学们用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了下列实验,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A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说明溶液显碱性。 (2)写出B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C、D试管中均无明显现象。 【提出问题】怎样证明C、D试管中发生了反应? 【分析讨论】同学们讨论后认为,可以用两种思路探究上述反应是否发生。 思路①:验证反应物减少或消失;思路①:验证有。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实验探究题专练(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实验探究题专练(附答案) 1.某活动小组进行了制取氧气的实验收集到一瓶氧气,活动小组对收集到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产生兴趣。于是将收集到的一瓶氧气密封。 [提出问题]这瓶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多少? (1)[实验验证]活动小组设计了如图两套实验装置,用来测定该瓶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在氮气环境下,将过量的铜粉分别装入干燥的硬质玻璃管和具支试管后,密封。用两支干燥的注射器从该瓶中抽取气体,分别按图示连接,推拉注射器一段时间后,用酒精灯在铜粉部位加热,加热时反复推拉注射器至反应完全。甲装置比乙装置更合理,理由是________,用甲装置测定氧气的体积分数,需要测定的实验数据是 ________。 (2)[反思交流]实验完毕,待装置冷却后,应先将气球内的气体全部挤出,再读数,否则会使测得结果 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或无影响),原因是________。 2.下图是初中化学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 (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写装置下方的字母),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检验氧气的方法是________。排水法收集氧气不纯的原因是________(答一点即可)。(3)实验室制取氢气最常用的原理是________,它与氧气都能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 3.下图为实验室常用化学实验仪器,按要求回答: (1)写出下列仪器G的名称:________。 (2)除去天然水中的泥沙等不溶性杂质的操作是________,该操作中用到的仪器除A、B、E外,还需用到上图中的________,该操作中,仪器E的作用是________。

高中化学实验专题训练

化学实验训练题 一、性质型探究实验 【例1】草酸(乙二酸)存在于自然界的植物中,其K1=5.4×10-2,K2=5.4×10-5.草酸的钠盐和钾盐易溶于水,其钙盐难溶于水.草酸晶体(H2C2O4•2H2O)无色,熔点为101℃,易溶于水,受热脱水、升华,170℃以上分解.(1)甲组同学按照如图所示的装置,通过实验检验草酸晶体的分解产物, 装置C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由此可知草酸 晶体分解的产物中有.装置B的主要作用 是; (2)乙组同学认为草酸晶体分解的产物中含有CO,为进行验证,选用甲组实验中的装置A、B和如图所示的部分装置(可以重复选用)进行实验. ①乙组同学的实验装置中,依次连 接的合理顺序为A、B、. 装置H反应管中盛有的物质 是;②能证明草酸晶体分解产物中有CO的现象是; (3)①设计实验证明: ①草酸的酸性比碳酸的强;②草酸为二元酸; ⑴有气泡产生,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O2;冷凝(水蒸气和草酸),防止草酸进入装置C反应生成沉淀而干扰CO2的检验。 ⑵①F、D、G、H、D; CuO(氧化铜);②H前的装置D中的石灰水不变浑浊,H后的装置D中的石灰水变浑浊; ⑶①向1mol/L的NaHCO3溶液中加入1mol/L的草酸溶液,若产生大量气泡则说明草酸的酸性比碳酸强。②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草酸溶液,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是草酸的2倍或将浓度均为0.1mol/L的草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测反应后的溶液的pH,若溶液呈酸性,则说明草酸是二元酸。 练习:1. 下图是实验室制备氯气并进行一系列相关实验的装置。 (1)制备氯气选用的药品为固体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则相关的离子 反应方程式为; 装置B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_________;同时装置B亦是安全瓶, 监测实验进行时C中是否发生堵塞,请写出发生堵塞时B中的现象; (2)装置C的实验目的是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为此C中I、II、III依次放入; (3)设计装置D、E的目的是比较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强弱。当向D中缓缓通入少量氯气时,可以看到无色溶液逐渐变为__________色,说明;打开活塞,将装置D中少量溶液加入装置E中,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该现象 (填“能”或“不能”)说明溴单质的氧化性强于碘,原因是。 (4)装置F中用足量的NaOH溶液吸收余氯,试写出相应的离子方程式;烧杯中的溶液不能选用下列中的。a.饱和NaOH溶液 b.饱和Ca(OH)2溶液c.饱和Na2SO3溶液d.饱和Na2CO3溶液(1)MnO2+4H++2Cl‾Mn2++Cl2↑+ 2H2O;除去Cl2中的HCl; B中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形成水柱;(2)d; (3)黄;氯气的氧化性强于溴 E中溶液分为两层,上层(苯层)为紫红色; (4)2OH—+Cl2=Cl—+ClO—+H2O 不能过量的Cl2也可将I-氧化为I2 b 2. 易溶于水的三草酸合铁(Ⅲ)酸钾晶体K3[Fe(C2O4)3]·3H2O用于摄影和印刷。以铁屑为原料的制备流程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2020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化学实验探究”专题训练(七)【含答案】

1.如图所示,超市的洗涤用品区域有一种叫做“污渍爆炸盐”的新型洗涤剂,能清除衣服上难以清洗的黄斑、血渍、奶渍等。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污渍爆炸盐”与水作用后的产物进行了探究。 (1)查阅资料:“污渍爆炸盐”的主要成分是过碳酸钠(Na2CO4),它是白色结晶颗粒,与水作用会产生碳酸盐和其他化合物。 (2)小明猜想其他化合物为: Ⅰ.NaOH;Ⅱ.H2O2;Ⅲ.NaOH和H2O2,小明作出以上猜想的理论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设计:探究“污渍爆炸盐”水溶液的成分,完成下列表格。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步骤1:取少量“污渍爆炸盐”于烧 杯中,加入足量蒸馏水,充分搅拌 固体完全溶解,形成无色溶液 步骤2:取少量步骤1形成的溶液于 试管中,再加入足量氯化钙溶液 含有Na2CO3 步骤3:取少量步骤2试管中的上层 清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再滴加少量 MgCl2溶液,振荡 无明显现象 步骤4:另取一支试管,加入少量步 骤1形成的溶液,再加入少量二氧化 锰,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 含有H2O2 2020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化学实验探究”专题训练(七)

2.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有时会出现石灰水未变浑浊,石灰水出现浑浊后又变澄清等“意外现象”。小乐为了找出产生这些“意外现象”的原因,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并按如下实验方案完成了实验。 步骤1:分别取一定体积的饱和澄清石灰水与一定体积的蒸馏水混合配制成50mL 溶液; 步骤2:分别向50mL 溶液中通入一段时间的二氧化碳,并记录现象。 实验序号 V 饱和石灰水 (mL) V 蒸馏水(mL) 出现现象所需时间(s) 开始浑浊 明显浑浊 沉淀减少 是否澄清 ① 50 0 19 56 366 持续通入二氧化碳 480s 以上, 沉淀不能 完全消失 ② 40 10 24 51 245 ③ 30 20 25 44 128 ④ 20 30 27 35 67 89s 后完全澄清 ⑤ 10 40 通180s 以上,均无明显现象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是 ((2)实验装置中的B 的作用是 。 (3)根据上述实验,为避免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出现“意外现象”,相关建议是__ (写出2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中考【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及答案】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二) 1.(6分)小伟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系列探究活动。从分液漏斗依次向集气瓶中加入①适量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②过量的氢氧化钙溶液;③一定量的 稀盐酸。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2)实验②的探究目的 是。 (3)整个实验过程中,酚酞起到的作用是。(4)实验③结束时,集气瓶内溶液澄清,则溶液中溶质的组成可能是 (写其中的一种),确定该组成的方法是 2.(7分)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图装置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质。(仪器的固定装置已经省略) (1)A装置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开始后,关闭K2、打开K1,可观察到B中现象为; C中的蜡烛由下至上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 待蜡烛熄灭后,铁片上的棉花剧烈燃烧起来,由此可得到的推论 是。 (3)实验开始后,关闭K1和K3,打开K2,观察E中现象,然后打开K3,再观察E中现象,其不同之处是, 有关反应的方程式为。 3.(8分)三位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做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当观察到玻璃管A中的 粉末由红色逐渐变为黑色时,停止加热,继续通一氧化碳,冷却到室温,停止通气,同时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装 小明认为:依据上述实验现象可以判断出生成的黑色固体为金属铁。 小红认为:仅从上述实验现象,不足以证明生成的黑色固体为金属铁, 她增加了一个实验:用磁铁靠近生成的黑色固体,看到有黑色固体被磁铁吸引。 于是得出生成的黑色固体为金属铁的结论。 小光通过查询有关资料得知: (1)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加热条件下,可发生如下反应: 3 Fe 2O 3 + CO 2 Fe 3O 4+ CO 2 (2)四氧化三铁(Fe 3O 4)为黑色固体,有强磁性,能够被磁铁吸引。 因此,小光认为小明和小红的结论都不能成立,你是否同意他的说法? ,请具体说明你的理由 小光欲通过实验检验生成的黑色固体是否..含有金属铁。请你帮他设计实验并填写下表。 实 验 步 骤 实 验 现 象 实 验 结 论 除上述方案,还可以采取另一种实验方案,所用的试剂是 ,将该试剂与黑色固体混合,通过观察 ,判断黑色固体中是否含金属铁。 4.(8分)小丽去爷爷家,发现爷爷买了一台氧立得便携式制氧器,她仔细阅读了所用制氧剂的说明 对制氧剂产生了兴趣。 【提出问题】A 剂的主要成分和B 剂的作用各是什么? 【查阅资料】过碳酸钠(化学式2Na 2CO 3·3H 2O 2)俗称固体双氧水,白色结晶颗粒。过碳酸 钠溶于水或受热时,分解生成碳酸钠和过氧化氢,是很好的固体氧释放剂。 【做出猜想】猜想Ⅰ:A 剂可能是过碳酸钠。猜想Ⅱ:B 剂的作用是催化作用。 △ === 氧 氧立得复方制氧剂 A 剂:固体氧释放剂。 B 剂:不溶于水的固体,保证出氧速率稳定。 1. 用法与用量:将A 剂、B 剂先后放入装好水的氧立得制氧器反应仓中,通过导管和鼻塞吸氧。 2. 规格:A 剂:50g/包 B 剂:3g/包 氧立得便携式制氧器 反应仓

2023届高三化学总复习——探究性实验选择题专题训练

2023届高三化学总复习——探究性选择题专题训练 1.(2023年北京顺义二模)某同学设计下述实验检验[Ag(NH 3)2]Cl 溶液中的Ag +,实验如下: ... A.I 中的c(Ag +)不足以与Cl -沉淀 B.II 中存在平衡:AgI(s) Ag +(ag)+I —(ag) C.III 说明NH 3与H +的结合能力小于与Ag +的结合能力 D.配离子与其它离子能否反应,其本质是平衡移动的问题。 答案:C 2.(2023年北京朝阳二模)小组同学探究Cu 和物质A 的反应,实验如下。 下列分析不正确... 的是 A .①中铜粉溶解的原因:Cu + 2Fe 3+ === Cu 2+ + 2Fe 2+ B .①中产生NO 的原因:pH=1时Cu 直接将NO 3−还原为NO C .若向①中加入FeSO 4固体,推测铜粉会溶解 D .①①①现象的差异不仅与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有关,也与反应速率有关 答案 B 3.(2023年北京西城高三二模)探究Cu 与Fe(NO 3)3溶液的反应,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①:向10 mL 0.2 mol/L Fe(NO 3)3溶液(pH≈1)中加入0.1 g Cu 粉,振荡后静置,取上层清液,滴 加K 3[Fe(CN)6]溶液,有蓝色沉淀产生。6 h 后,溶液由棕黄色变为蓝绿色。实验过程中未见有气泡产生,溶液的pH 几乎不变。

实验①:在密闭容器中向10 mL 0.6 mol/L HNO3溶液中加入0.1 g Cu粉,10 h后溶液变为淡蓝色。 实验①:在密闭容器中向10 mL 0.6 mol/L HNO3溶液中分别加入0.1 g Cu粉和0.1 g FeSO4固体,0.5 h溶液变黄,3 h溶液变为黄绿色。 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实验①中发生了反应:Cu + 2Fe3+ == Cu2+ + 2Fe2+ B.推测实验①的离子方程式是:3Cu + 2NO-3+ 8H+ == 3Cu2+ + 2NO↑+ 4H2O C.对比实验①和①,①中溶解Cu的主要是NO-3(H+) D.对比实验①和①,HNO3与Fe2+反应的速率大于HNO3与Cu反应的速率 答案C 4.(2023年北京东城二模)探究不同结构C4H9OH中分子间作用力的差异。室温下,三个温度传感器同时蘸取等体积样品,形成液膜,测得挥发时的温度-时间曲线如下。 已知:25℃,101kPa时,C4H9OH(l)=== C4H9OH(g)的Δ蒸发H如下表。 醇 a b c Δ蒸发H/ (kJ·mol–1)+52.3 +49.7 +46.7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用系统命名法命名b:2-甲基-1-丙醇 B.C4H9OH中分子间作用力:a<b<c C.20-40s,Δ蒸发H越小,单位时间内从环境吸收的热量越少 D.该实验中,c的温度变化最大,其主要原因是c挥发最快 答案D

2020人教版化学实验探究专题训练【含解析】

1.小林同学在做探究质量守恒定律实验时,称取 2.4 g镁条在点燃的条件下与充足的空气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实验完毕后,称得所得固体的质量小于4.0 g。 【提出问题】固体质量为什么会小于4.0 g呢?是否发生了其他反应呢? 【查阅资料】镁在空气中燃烧时,除了镁与氧气反应外,还可发生反应: ①2Mg+CO2===== 点燃 C+2MgO ②3Mg+N2===== 点燃 Mg3N2 【猜想假设】反应后固体质量小于4.0 g是由于发生反应(填“①”或“②”)造成的,其理由是。 【实验探究】根据初中化学所学知识用上图所示装置除去空气中的氧气得到氮气(含少量稀有气体)。可燃物应选择的物质是(填写物质的字母代号)。 A. 木炭 B. 红磷 C. 硫粉 选择的理由是。 将点燃的镁条伸入所制得的氮气中,镁条在氮气中剧烈燃烧。 【实验结论】2.4 g镁在空气中完全反应后所得固体质量小于4.0 g,是由于生成的产物是 的混合物所致。 【评价与反思】通过上述实验,小林对燃烧有了新的认识:。 2.图Ⅰ是小红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于是小明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Ⅱ。 【实验操作】a.向B、C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 mL蒸馏水,各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2020人教版化学“化学实验探究”专题训练

振荡,观察溶液颜色。 b.向A、D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 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胶塞的导管按图Ⅱ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 【实验现象】图Ⅰ实验中同学们发现甲中的溶液变成了红色。 【提出问题】甲中的溶液是怎么变红的呢? 【猜想与假设】假设一:浓氨水中的成分使溶液变成红色。假设二:。【分析讨论】(1)能证明假设一成立的现象是。 (2)进行操作b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3)由此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①, ②。 (4)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写出一点即可)。 3. 某学习小组对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稀盐酸的反应进行了探究。 (1)分别在盛有少量碳酸钠(俗称________)、碳酸氢钠固体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观察到都剧烈反应且产生大量气泡。碳酸氢钠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1 图2 【提出问题】 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快慢是否相同? 【设计与实验】 (2)甲设计的实验如图1所示。实验时,两注射器中的稀盐酸应______________(填操作),观察到图2所示现象。于是他得出碳酸氢钠和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较快的结论。 (3)乙对甲的实验提出了质疑:①碳酸钠、碳酸氢钠固体和稀盐酸反应都很剧烈,通过观察很难判断产生气体的快慢;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认为,应取含碳元素质量相同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若碳酸钠的质量仍为0.318 g,应称取________g碳酸氢钠。 (4)小组同学在老师指导下设计了图3所示的实验。

(2021年整理)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的全部内容。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 一.实验探究题(共13小题) 1.实验室制取氧气,提供了下列药品和常用装置,请按要求回答有关问题: 药品:①过氧化氢溶液②氯酸钾③二氧化锰 装置: (1)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为. (2)若小明选择装置A和C来制取氧气,则他选择的药品应为(填序号); 若用装置D收集氧气,则验满的操作方法为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到,观察木条是否复燃. (3)某气体X可用D装置收集,若改用E装置收集,则气体X应从口进(填“b”或“c”). 2.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2)某同学在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可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是(填字母),二氧化锰在反应中起作用,其反应方程式是.实验结束后,欲从残渣中分离二氧化锰,可采用的操作步骤为:溶解、、洗涤、干燥.(3)实验室用锌粒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氢气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收集装置可以选择(填字母,一种即可). 3.科学探究是奇妙的过程,请你一起参与实验探究,并填写下列空白. 【提出问题】小森同学在滴加FeCl3溶液时,不小心把滴加FeCl3溶液的滴管放入到盛“双氧水”(过氧化氢)的试剂瓶中,发现有大量的气泡产生,小森联想到用二氧化锰可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他想FeCl3溶液能否也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呢? 于是他做了以下探究: 【猜想与假设】FeCl3溶液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设计与实验】请你完成下表: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解释与结论 在一支试管中加入5mL 15%的H2O2溶液,然后滴入适量的FeCl3溶液,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FeCl3溶液可以催化分解H2O2 【讨论与反思】已知FeCl3溶液含有H2O、Fe3+和Cl﹣三种微粒,小森又做了三种猜想:猜想1:真正催化分解H2O2的是FeCl3溶液中的H2O; 猜想2:真正催化分解H2O2的是FeCl3溶液中的Fe3+; 猜想3:真正催化分解H2O2的是FeCl3溶液中的Cl﹣ 你认为最不可能的是猜想,理由是. 小森同学又对余下的两种猜想进行了实验探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