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据加密算法.

数据加密算法.

数据加密算法.
数据加密算法.

.NET 与安全性(1)———数据加密算法

目前企业面临的计算环境和过去有很大的变化,许多数据资源能够依靠网络来远程存取,而且越来越多的通讯依赖于公共网络公共网络(如Internet),而这些环境并不保证实体间的安全通信,数据在传输过程可能被其它人读取或篡改。

加密将防止数据被查看或修改,并在原本不安全的信道上提供安全的通信信道,它达到以下目的:

保密性:防止用户的标识或数据被读取。

数据完整性:防止数据被更改。

身份验证:确保数据发自特定的一方。

一、数据加密/编码算法列表

常见用于保证安全的加密或编码算法如下:

1、常用密钥算法

密钥算法用来对敏感数据、摘要、签名等信息进行加密,常用的密钥算法包括:

DES(Data Encryption Standard):数据加密标准,速度较快,适用于加密大量数据的场合;3DES(Triple DES):是基于DES,对一块数据用三个不同的密钥进行三次加密,强度更高;RC2和RC4:用变长密钥对大量数据进行加密,比DES 快;

IDEA(International Data Encryption Algorithm)国际数据加密算法,使用128 位密钥提供非常强的安全性;

RSA:由RSA 公司发明,是一个支持变长密钥的公共密钥算法,需要加密的文件快的长度也是可变的;

DSA(Digital Signature Algorithm):数字签名算法,是一种标准的DSS(数字签名标准);AES(Advanced Encryption Standard):高级加密标准,是下一代的加密算法标准,速度快,安全级别高,目前AES 标准的一个实现是Rijndael 算法;

BLOWFISH,它使用变长的密钥,长度可达448位,运行速度很快;

其它算法,如ElGamal、Deffie-Hellman、新型椭圆曲线算法ECC等。

2、单向散列算法

单向散列函数一般用于产生消息摘要,密钥加密等,常见的有:

MD5(Message Digest Algorithm 5):是RSA数据安全公司开发的一种单向散列算法,MD5被广泛使用,可以用来把不同长度的数据块进行暗码运算成一个128位的数值;

SHA(Secure Hash Algorithm)这是一种较新的散列算法,可以对任意长度的数据运算生成一个160位的数值;

MAC(Message Authentication Code):消息认证代码,是一种使用密钥的单向函数,可以用它们在系统上或用户之间认证文件或消息。HMAC(用于消息认证的密钥散列法)就是这种函数的一个例子。

CRC(Cyclic Redundancy Check):循环冗余校验码,CRC校验由于实现简单,检错能力强,被广泛使用在各种数据校验应用中。占用系统资源少,用软硬件均能实现,是进行数据传输差错检测地一种很好的手段(CRC 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散列算法,但它的作用与散列算法大致相同,

所以归于此类)。

3、其它数据算法

其它数据算法包括一些常用编码算法及其与明文(ASCII、Unicode 等)转换等,如Base 64、Quoted Printable、EBCDIC 等。

二、算法的 .NET 实现

常见的加密和编码算法都已经在 .NET Framework中得到了实现,为编码人员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性,实现这些算法的名称空间是:System.Security.Cryptography。

System.Security.Cryptography 命名空间提供加密服务,包括安全的数据编码和解码,以及许多其他操作,例如散列法、随机数字生成和消息身份验证。

System.Security.Cryptography 是按如下方式组织的:

1、私钥加密

私钥加密又称为对称加密,因为同一密钥既用于加密又用于解密。私钥加密算法非常快(与公钥算法相比),特别适用于对较大的数据流执行加密转换。

.NET Framework 提供以下实现私钥加密算法的类:

DES:DESCryptoServiceProvider

RC2:RC2CryptoServiceProvider

Rijndael(AES):RijndaelManaged

3DES:TripleDESCryptoServiceProvider

2、公钥加密和数字签名

公钥加密使用一个必须对未经授权的用户保密的私钥和一个可以对任何人公开的公钥。用公钥加密的数据只能用私钥解密,而用私钥签名的数据只能用公钥验证。公钥可以被任何人使用;该密钥用于加密要发送到私钥持有者的数据。两个密钥对于通信会话都是唯一的。公钥加密算法也称为不对称算法,原因是需要用一个密钥加密数据而需要用另一个密钥来解密数据。

.NET Framework 提供以下实现公钥加密算法的类:

DSA:DSACryptoServiceProvider

RSA:RSACryptoServiceProvider

3、哈希(Hash)值

哈希算法将任意长度的二进制值映射为固定长度的较小二进制值,这个小的二进制值称为哈希值。哈希值是一段数据唯一且极其紧凑的数值表示形式。如果散列一段明文而且哪怕只更改该段落的一个字母,随后的哈希都将产生不同的值。要找到散列为同一个值的两个不同的输入,在计

算上是不可能的,所以数据的哈希值可以检验数据的完整性。

.NET Framework 提供以下实现数字签名算法的类:

HMAC:HMACSHA1 (HMAC 为一种使用密钥的Hash 算法)

MAC:MACTripleDES

MD5:MD5CryptoServiceProvider

SHA1:SHA1Managed、SHA256Managed、SHA384Managed、SHA512Managed 4、随机数生成

加密密钥需要尽可能地随机,以便使生成的密钥很难再现,所以随机数生成是许多加密操作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在 .NET Framework 中,RNGCryptoServiceProvider 是随机数生成器算法的实现,对于数据算法,.NET Framework 则在其它命名空间中实现,如Convert 类实现Base 64 编码,System.Text 来实现编码方式的转换等。

从以上来看,.NET Framework 对于数据加密/编码还是支持比较好,大大地方便了开发人员,但美中不足的是,.NET Framework 中的数据加密算法仍然不够完全,如IDEA、BLOWFISH、其它算法,如ElGamal、Deffie-Hellman、ECC 等,对于一些其它的数据校验算法支持也不够,如CRC、SFV 等,开发人员只能去从早期代码做移植或者寻找第三方厂商的实现。

DES算法Java实现源代码

package des; /** * 加密过程: * 1.初始置换IP:将明文顺序打乱重新排列,置换输出为64位。 * 2.将置换输出的64位明文分成左右凉拌,左一半为L0,右一半称为R0,各32位。 * 3。计算函数的16轮迭代。 * a)第一轮加密迭代:左半边输入L0,右半边输入R0:由轮函数f实现子密钥K1对R0的加密, * 结果为32位数据组f(R0,K1), * b)第二轮加密迭代:左半边输入L1=R0,右半边输入R1=L0⊕f(R0,K1),由轮函数f实现子密钥 * K2对R1的加密,结果为32位数据组f(R1,K2),f(R1,K2)与L1模2相加,得到一个32为数据组L1⊕f(R1,K2). * c)第3到16轮迭代分别用密钥K3,K4……K16进行。4.再经过逆初始置换IP-1,将数据打乱重排,生成64位密文。 * * 子密钥生成过程: * 1.将64位的密钥经过PC-1置换生成56位密钥。 * 2.将56位的密钥分成左右两部分,分别进行移位操作(一共进行16轮),产生16个56位长度的子密钥。 * 3.将16个56位的子密钥分别进行PC-2置换生成16个48位的子密钥。 * * 轮函数f的工作过程: * 1.在第i次加密迭代过程中,扩展置换E对32位的Ri-1的各位通过置换表置换为48位的输出。 * 2.将该48位的输出与子密钥Ki进行异或操作,运算结果经过S盒代换运算,得到一个32位比特的输出。 * 3。该32位比特输出再经过P置换表进行P运算,将其各位打乱重排,生成32位的输出。 * * author Ouyang * */ public class Des { int[] byteKey; public Des(int[] byteKey) { this.byteKey = byteKey; } private static final int[] IP = { 58, 50, 42, 34, 26, 18, 10, 2, 60, 52, 44, 36, 28, 20, 12, 4, 62, 54, 46, 38, 30, 22, 14, 6, 64, 56, 48,

简单讲解加密技术

简单讲解加密技术 加密技术是最常用的安全保密手段,利用技术手段把重要的数据变为乱码(加密)传送,到达目的地后再用相同或不同的手段还原(解密)。 加密技术包括两个元素:算法和密钥。算法是将普通的信息或者可以理解的信息与一串数字(密钥)结合,产生不可理解的密文的步骤,密钥是用来对数据进行编码和解密的一种算法。在安全保密中,可通过适当的钥加密技术和管理机制来保证网络的信息通信安全。 什么是加密技术呢?加密技术是电子商务采取的主要安全保密措施,是最常用的安全保密手段,利用技术手段把重要的数据变为乱码(加密)传送,到达目的地后再用相同或不同的手段还原(解密)。加密技术包括两个元素:算法和密钥。算法是将普通的文本(或者可以理解的信息)与一窜数字(密钥)的结合,产生不可理解的密文的步骤,密钥是用来对数据进行编码和解码的一种算法。在安全保密中,可通过适当的密钥加密技术和管理机制来保证网络的信息通讯安全。密钥加密技术的密码体制分为对称密钥体制和非对称密钥体制两种。相应地,对数据加密的技术分为两类,即对称加密(私人密钥加密)和非对称加密(公开密钥加密)。对称加密以数据加密标准(DES,Data Enc ryption Standard)算法为典型代表,非对称加密通常以RSA(Rivest Shamir Ad 1eman)算法为代表。对称加密的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相同,而非对称加密的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不同,加密密钥可以公开而解密密钥需要保密。 加密技术的种类:对称加密(私人密钥加密),非对称加密(公开密钥加密),单项加密。 对称加密:对称加密采用了对称密码编码技术,它的特点是文件加密和解密使用相同的密钥,即加密密钥也可以用作解密密钥,这种方法在密码学中叫做对称加密算法,对称加密算法使用起来简单快捷,密钥较短,且破译困难,除了数据加密标准(DES),另一个对称密钥加密系统是国际数据加密算法(IDEA),它比DNS的加密性好,而且对计算机功能要求也没有那么高。IDEA加密标准由PGP(Pretty Good Privacy)系统使用。 对称加密的种类:DES(数据加密的标准)使用56位的密钥。AES:高级加密标准。3 DES:三圈加密标准它作为现在加密算法的标准。 非对称加密:即公钥加密,非对称加密算法需要两个密钥:公开密钥(publickey)和私有密(privatekey)。公开密钥与私有密钥是一对,如果用公开密钥对数据进行加密,只有用对应的私有密钥才能解密;如果用私有密钥对数据进行加密,那么只有用对

简化DES加密算法

数据加密标准DES(Data Encryption Standard)算法是由美国IBM公司研制的一种分组密码算法,一种迭代分组密码。 DES是一种使用最为广泛的加密算法,虽然DES出现后又产生了许多常规加密算法,但DES仍是此类算法中最重要的一种。 在正式讨论DES算法之前,为了更好的理解算法的实际工作过程,我们先来看一个简化的DES算法,以此加深对DES算法的理解。 一、简化的DES加密算法 简化的DES加密算法是以8bit的明文分组和10bit密钥作为输入,产生8bit 密文分组作为输出。 1、加密流程 简化的DES算法基本加密流程如图6.9所示 图6.9 简化的DES的加密过程

2、加密算法构成: 函数、SW置换函简单DES的加密算法包括4个基本函数:初始置换函数IP、f k 数、逆置换函数IP-1。 (1)初始置换函数IP 初始置换IP是将明文中数据的排列顺序按一定的规则重新排列,而生成新的数据序列的过程。如图6.10所示: 8bit原数据位置 1 2 3 4 5 6 7 8 【IP置换】 经IP置换后的数据位置 2 6 3 1 4 8 5 7 图6.10 简单DES的初始置换 例:设8bit数据为11110011 ,则初始置换后的结果为: 函数f k函数是多个置换函数和替代函数的组合函数。f k函数首先将输(2) f k 入它的8bit数据进行分组,分成左4位和右4位,然后对右组的4位数据进行E/P扩展置换运算,接着将扩展置换所得的8bit数据与子密钥进行异或运算,再将异或运算所得结果通过S盒输出,再将通过S盒输出的数据进行P4置换,最后将经过P4置换后的数据与输入f 函数经分组的左4位数据进行异或运算。 k F(R,SK)函数是f k函数的核心函数,其中SK是子密钥。F(R,SK)函数的运算方法如下:f k(L,R)=(L⊕F(R,SK),R)L:输入的左边4位分组 R:输入的右边4位分组⊕:逐位异或 ①扩展/置换是将4bit输入数据经过置换和扩展而产生8bit数据的算法。 如图6.11所示: E/P扩展置换前 1 2 3 4 E/P扩展置换 E/P扩展置换后 4 1 2 3 2 3 4 1

大数据文献综述

信息资源管理文献综述 题目:大数据背景下的信息资源管理 系别:信息与工程学院 班级:2015级信本1班 姓名: 学号:1506101015 任课教师: 2017年6月 大数据背景下的信息资源管理 摘要:随着网络信息化时代的日益普遍,我们正处在一个数据爆炸性增长的“大数据”时代,在我们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大数据是数据分析的前沿技术。简言之,从各种各样类型的数据中,快速获得有价值信息的能力就是大数据技术,这也是一个企业所需要必备的技术。“大数据”一词越来越地别提及与使用,我们用它来描述和定义信息爆炸时代产生的海量数据。就拿百度地图来说,我们在享受它带来的便利的同时,无偿的贡献了我们的“行踪”,比如说我们的上班地点,我们的家庭住址,甚至是我们的出行方式他们也可以知道,但我们不得不接受这个现实,我们每个人在互联网进入大数据时代,都将是透明性的存在。各种数据都在迅速膨胀并变大,所以我们需要对这些数据进行有效的管理并加以合理的运用。

关键词:大数据信息资源管理与利用 目录 大数据概念.......................................................... 大数据定义...................................................... 大数据来源...................................................... 传统数据库和大数据的比较........................................ 大数据技术.......................................................... 大数据的存储与管理.............................................. 大数据隐私与安全................................................ 大数据在信息管理层面的应用.......................................... 大数据在宏观信息管理层面的应用.................................. 大数据在中观信息管理层面的应用.................................. 大数据在微观信息管理层面的应用.................................. 大数据背景下我国信息资源管理现状分析................................ 前言:大数据泛指大规模、超大规模的数据集,因可从中挖掘出有价值 的信息而倍受关注,但传统方法无法进行有效分析和处理.《华尔街日

常见的几种加密算法

1、常见的几种加密算法: DES(Data Encryption Standard):数据加密标准,速度较快,适用于加密大量数据的场合; 3DES(Triple DES):是基于DES,对一块数据用三个不同的密钥进行三次加密,强度更高; RC2和RC4:用变长密钥对大量数据进行加密,比DES 快;IDEA(International Data Encryption Algorithm)国际数据加密算法,使用128 位密钥提供非常强的安全性; RSA:由RSA 公司发明,是一个支持变长密钥的公共密钥算法,需要加密的文件块的长度也是可变的; DSA(Digital Signature Algorithm):数字签名算法,是一种标准的DSS(数字签名标准); AES(Advanced Encryption Standard):高级加密标准,是下一代的加密算法标准,速度快,安全级别高,目前AES 标准的一个实现是Rijndael 算法; BLOWFISH,它使用变长的密钥,长度可达448位,运行速度很快; 其它算法,如ElGamal钥、Deffie-Hellman、新型椭圆曲线算法ECC等。 2、公钥和私钥: 私钥加密又称为对称加密,因为同一密钥既用于加密又用于解密。私钥加密算法非常快(与公钥算法相比),特别适用于对较大的数据流执行加密转换。 公钥加密使用一个必须对未经授权的用户保密的私钥和一个可以对任何人公开的公钥。用公钥加密的数据只能用私钥解密,而用私钥签名的数据只能用公钥验证。公钥可以被任何人使用;该密钥用于加密要发送到私钥持有者的数据。两个密钥对于通信会话都是唯一的。公钥加密算法也称为不对称算法,原因是需要用一个密钥加密数据而需要用另一个密钥来解密数据。

DES算法及其程序实现

DES算法及其程序实现 一.D ES算法概述 ①DES算法为密码体制中的对称密码体制,又被成为美国数据加密标准,是1972年美国IBM公司研制的对称密码体制加密算法。明文按64位进行分组,密钥长64位,密钥事实上是56位参与DES运算(第8、16、24、32、40、48、56、64位是校验位,使得每个密钥都有奇数个1)分组后的明文组和56位的密钥按位替代或交换的方法形成密文组的加密方法。 ②DES算法的特点:分组比较短、密钥太短、密码生命周期短、运算速度较慢。 ③DES算法把64位的明文输入块变为64位的密文输出块,它所使用的密钥也是64位,整个算法的主流程图如下: 二.D ES算法的编程实现 #include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static char ip[] = { //IP置换 58, 50, 42, 34, 26, 18, 10, 2, 60, 52, 44, 36, 28, 20, 12, 4, 62, 54, 46, 38, 30, 22, 14, 6, 64, 56, 48, 40, 32, 24, 16, 8, 57, 49, 41, 33, 25, 17, 9, 1, 59, 51, 43, 35, 27, 19, 11, 3, 61, 53, 45, 37, 29, 21, 13, 5, 63, 55, 47, 39, 31, 23, 15, 7 }; const static char fp[] = { //最终置换 40, 8, 48, 16, 56, 24, 64, 32, 39, 7, 47, 15, 55, 23, 63, 31, 38, 6, 46, 14, 54, 22, 62, 30, 37, 5, 45, 13, 53, 21, 61, 29, 36, 4, 44, 12, 52, 20, 60, 28, 35, 3, 43, 11, 51, 19, 59, 27, 34, 2, 42, 10, 50, 18, 58, 26, 33, 1, 41, 9, 49, 17, 57, 25 }; const static char sbox[8][64] = { //s_box /* S1 */ 14, 4, 13, 1, 2, 15, 11, 8, 3, 10, 6, 12, 5, 9, 0, 7, 0, 15, 7, 4, 14, 2, 13, 1, 10, 6, 12, 11, 9, 5, 3, 8, 4, 1, 14, 8, 13, 6, 2, 11, 15, 12, 9, 7, 3, 10, 5, 0, 15, 12, 8, 2, 4, 9, 1, 7, 5, 11, 3, 14, 10, 0, 6, 13, /* S2 */ 15, 1, 8, 14, 6, 11, 3, 4, 9, 7, 2, 13, 12, 0, 5, 10, 3, 13, 4, 7, 15, 2, 8, 14, 12, 0, 1, 10, 6, 9, 11, 5, 0, 14, 7, 11, 10, 4, 13, 1, 5, 8, 12, 6, 9, 3, 2, 15, 13, 8, 10, 1, 3, 15, 4, 2, 11, 6, 7, 12, 0, 5, 14, 9, /* S3 */ 10, 0, 9, 14, 6, 3, 15, 5, 1, 13, 12, 7, 11, 4, 2, 8, 13, 7, 0, 9, 3, 4, 6, 10, 2, 8, 5, 14, 12, 11, 15, 1, 13, 6, 4, 9, 8, 15, 3, 0, 11, 1, 2, 12, 5, 10, 14, 7, 1, 10, 13, 0, 6, 9, 8, 7, 4, 15, 14, 3, 11, 5, 2, 12, /* S4 */ 7, 13, 14, 3, 0, 6, 9, 10, 1, 2, 8, 5, 11, 12, 4, 15, 13, 8, 11, 5, 6, 15, 0, 3, 4, 7, 2, 12, 1, 10, 14, 9, 10, 6, 9, 0, 12, 11, 7, 13, 15, 1, 3, 14, 5, 2, 8, 4, 3, 15, 0, 6, 10, 1, 13, 8, 9, 4, 5, 11, 12, 7, 2, 14,

数据加密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课程:计算机保密_ _ 实验名称:数据的加密与解密_ _ 院系(部):计科院_ _ 专业班级:计科11001班_ _ 学号: 201003647_ _ 实验日期: 2013-4-25_ _ 姓名: _刘雄 _ 报告日期: _2013-5-1 _ 报告评分:教师签字:

一. 实验名称 数据加密与解密 二.运行环境 Windows XP系统 IE浏览器 三.实验目的 熟悉加密解密的处理过程,了解基本的加密解密算法。尝试编制基本的加密解密程序。掌握信息认证技术。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1、安装运行常用的加解密软件。 2、掌握加解密软件的实际运用。 *3、编写凯撒密码实现、维吉尼亚表加密等置换和替换加解密程序。 4、掌握信息认证的方法及完整性认证。 (1)安装运行常用的加解密软件,掌握加解密软件的实际运用 任务一:通过安装运行加密解密软件(Apocalypso.exe;RSATool.exe;SWriter.exe等(参见:实验一指导))的实际运用,了解并掌握对称密码体系DES、IDEA、AES等算法,及非对称密码体制RSA等算法实施加密加密的原理及技术。 ?DES:加密解密是一种分组加密算法,输入的明文为64位,密钥为56位,生成的密文为64位。 ?BlowFish:算法用来加密64Bit长度的字符串或文件和文件夹加密软件。 ?Gost(Gosudarstvennyi Standard):算法是一种由前苏联设计的类似DES算法的分组密码算法。它是一个64位分组及256位密钥的采用32轮简单迭代型加密算法. ?IDEA:国际数据加密算法:使用128 位密钥提供非常强的安全性; ?Rijndael:是带有可变块长和可变密钥长度的迭代块密码(AES 算法)。块长和密钥长度可以分别指定成128、192 或256 位。 ?MISTY1:它用128位密钥对64位数据进行不确定轮回的加密。文档分为两部分:密钥产生部分和数据随机化部分。 ?Twofish:同Blowfish一样,Twofish使用分组加密机制。它使用任何长度为256比特的单个密钥,对如智能卡的微处理器和嵌入在硬件中运行的软件很有效。它允许使用者调节加密速度,密钥安装时间,和编码大小来平衡性能。 ?Cast-256:AES 算法的一种。 (同学们也可自己下载相应的加解密软件,应用并分析加解密过程) 任务二:下载带MD5验证码的软件(如:https://www.doczj.com/doc/c917686976.html,/downloads/installer/下载(MySQL):Windows (x86, 32-bit), MSI Installer 5.6.11、1.5M;MD5码: 20f788b009a7af437ff4abce8fb3a7d1),使用MD5Verify工具对刚下载的软件生成信息摘要,并与原来的MD5码比较以确定所下载软件的完整性。或用两款不同的MD5软件对同一文件提取信息摘要,而后比较是否一致,由此可进行文件的完整性认证。

DES加密算法实验报告

苏州科技学院 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杨刘涛学号:1220126117 指导教师:陶滔 刘学书1220126114 实验地点:计算机学院大楼东309 实验时间:2015-04-20 一、实验室名称:软件实验室 二、实验项目名称:DES加解密算法实现 三、实验学时:4学时 四、实验原理: DES算法由加密、子密钥和解密的生成三部分组成。现将DES算法介绍如下。1.加密 DES算法处理的数据对象是一组64比特的明文串。设该明文串为m=m1m2…m64 (mi=0或1)。明文串经过64比特的密钥K来加密,最后生成长度为64比特的密文E。其加密过程图示如下:

图2-1:DES算法加密过程 对DES算法加密过程图示的说明如下: 待加密的64比特明文串m,经过IP置换(初始置换)后,得到的比特串的下标列表如下: 表2-1:得到的比特串的下标列表

该比特串被分为32位的L0和32位的R0两部分。R0子密钥K1(子密钥的生成将在后面讲)经过变换f(R0,K1)(f变换将在下面讲)输出32位的比特串 f1,f1与L0做不进位的二进制加法运算。运算规则为: f1与L0做不进位的二进制加法运算后的结果赋给R1,R0则原封不动的赋给L1。L1与R0又做与以上完全相同的运算,生成L2,R2……一共经过16次运算。最后生成R16和L16。其中R16为L15与f(R15,K16)做不进位二进制加法运算的结果,L16是R15的直接赋值。 R16与L16合并成64位的比特串。值得注意的是R16一定要排在L16前面。R16与L16合并后成的比特串,经过置换IP-1(终结置换)后所得比特串的下标列表如下: 表2-2:置换后所得比特串的下标列表 经过置换IP-1后生成的比特串就是密文e。 变换f(Ri-1,Ki): 它的功能是将32比特的输入再转化为32比特的输出。其过程如图2-2所示:

DES算法源代码

#include #include void main() { //声明变量 char MingWen[104]; //存放原始的明文 char target[8]; //将明文断成8个字符的一个分组 char InputKey[8]; //存放字符型的八位密钥 int text[64]; //存放一个分组转成二进制后的数据 int text_ip[64]; //存放第一次初始换位的结果 int L0[32],Li[32]; //将64位分成左右各32位进行迭代 int R0[32],Ri[32]; int RE0[48]; //存放右半部分经过E表扩展换位后的48位数据 int key[64]; //存放密钥的二进制形式 int keyPC1[56]; //存放密钥key经过PC1换位表后变成的56位二进制 int A[28]; //将keyPC1分成左右两部分,左部A,右部B,各28位,以便进行循环左移 int B[28]; int keyAB[56]; //将循环左移后两部分的结果合并起来 int K[16][48]; //存放16次循环左移产生的子密钥 int RK[48]; //存放RE和K异或运算后的结果 int RKS[8]; //存放经过查找8个S表后得到的8个十进制结果 int SP[32]; //将RKS表中的十进制数化成二进制 int RKSP[32]; //存放SP表经过P盒换位后的结果 int text_end[64]; //存放经过左右32位换位后的结果 int text_out[14][64]; //存放初始化向量和所有经过DES的分组的二进制

加密算法介绍及加密算法的选择

加密算法介绍及如何选择加密算法 加密算法介绍 一.密码学简介 据记载,公元前400年,古希腊人发明了置换密码。1881年世界上的第一个电话保密专利出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军方启用“恩尼格玛”密码机,密码学在战争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随着信息化和数字化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信息安全和保密的重要性认识不断提高,于是在1997年,美国国家标准局公布实施了“美国数据加密标准(DES)”,民间力量开始全面介入密码学的研究和应用中,采用的加密算法有DES、RSA、SHA等。随着对加密强度需求的不断提高,近期又出现了AES、ECC等。 使用密码学可以达到以下目的: 保密性:防止用户的标识或数据被读取。 数据完整性:防止数据被更改。 身份验证:确保数据发自特定的一方。 二.加密算法介绍 根据密钥类型不同将现代密码技术分为两类:对称加密算法(秘密钥匙加密)和非对称加密算法(公开密钥加密)。 对称钥匙加密系统是加密和解密均采用同一把秘密钥匙,而且通信双方都必须获得这把钥匙,并保持钥匙的秘密。 非对称密钥加密系统采用的加密钥匙(公钥)和解密钥匙(私钥)是不同的。 对称加密算法 对称加密算法用来对敏感数据等信息进行加密,常用的算法包括: DES(Data Encryption Standard):数据加密标准,速度较快,适用于加密大量数据的场合。

3DES(Triple DES):是基于DES,对一块数据用三个不同的密钥进行三次加密,强度更高。 AES(Advanced Encryption Standard):高级加密标准,是下一代的加密算法标准,速度快,安全级别高; AES 2000年10月,NIST(美国国家标准和技术协会)宣布通过从15种侯选算法中选出的一项新的密匙加密标准。Rijndael被选中成为将来的AES。 Rijndael是在 1999 年下半年,由研究员 Joan Daemen 和 Vincent Rijmen 创建的。AES 正日益成为加密各种形式的电子数据的实际标准。 美国标准与技术研究院 (NIST) 于 2002 年 5 月 26 日制定了新的高级加密标准(AES) 规范。 算法原理 AES 算法基于排列和置换运算。排列是对数据重新进行安排,置换是将一个数据单元替换为另一个。AES 使用几种不同的方法来执行排列和置换运算。 AES 是一个迭代的、对称密钥分组的密码,它可以使用128、192 和 256 位密钥,并且用 128 位(16字节)分组加密和解密数据。与公共密钥密码使用密钥对不同,对称密钥密码使用相同的密钥加密和解密数据。通过分组密码返回的加密数据的位数与输入数据相同。迭代加密使用一个循环结构,在该循环中重复置换和替换输入数据。 AES与3DES的比较 非对称算法

信息加密与网络安全综述文献(附有大量参考文献)

信息加密与网络安全综述 摘要 本文从信息加密问题开始,论述了密码学及其发展、现状和应用,分析了一些加密技术。之后对网络安全问题进行了全面的描述和探讨,分析了不同的网络安全问题。最后探讨了网络安全问题的防范。 关键词:密码学;公钥密码体制;主动攻击

目录 1.信息加密技术 (1) 1.1前言 (1) 1.2密码学的发展 (1) 1.2密码编码与密码分析 (2) 1.2.1密码学分类 (2) 1.2.2密码体制分类 (2) 1.2.2.1对称密码体制 (2) 1.2.2.2公钥密码体制 (2) 1.2.3 密码分析学 (3) 1.2.3.1强力攻击 (3) 1.2.3.2线性密码分析 (4) 1.2.3.3差分密码分析 (4) 1.3密码协议 (4) 1.3.1认证协议 (4) 1.3.1.1数据源认证 (4) 1.3.1.2实体认证 (4) 1.3.1.3密钥建立认证协议 (5) 1.3.2 协议面临的典型攻击 (5) 1.4密码学的发展 (5) 1.4.1标准化趋势 (5) 1.4.2公理化趋势 (5) 1.4.3面向社会的实用化趋 (5) 2. 网络安全问题 (6) 2.1计算机网络 (6) 2.2计算机网络安全 (6) 2.3 面临的威胁 (7) 2.3.1 计算机软件设计上存在的漏洞和缺陷 (7)

2.3.2外部攻击 (7) 2.4 网络安全技术 (8) 2.4.1操作系统安全 (8) 2.4.2 防火墙 (8) 2.4.3 反病毒技术 (8) 2.4.4 入侵检测技术 (8) 2.4.5 数据加密技术 (8) 2.4.6 容灾技术 (8) 2.5网络安全对策 (9) 2.5.1 漏洞和缺陷方面 (9) 2.5.2 外部攻击方面 (9) 2.6总结 (9) 参考文献 (10)

des加密算法的实现及应用

DES加密算法的实现及应用 学生姓名:梁帅指导老师:熊兵 摘要随着信息与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人们通过互联网进行信息交流,难免涉及到密码保护问题,这就需要使用DES加密技术来对数据进行加密保护。本课程设计介绍了DES加密的基本原理以及简单的实现方法。本课程设计基于C语言,采用DES算法技术,设计了DES加密程序,实现了DES加密解密功能。经测试,程序能正常运行,实现了设计目标。 关键词DES加密,C语言,信息交流

1 引言 1.1本文主要内容 DES是一个分组密码算法,使用64位密钥(除去8位奇偶校验,实际密钥长度为56位)对64比特的数据分组(二进制数据)加密,产生64位密文数据。DES是一个对称密码体制,加密和解密使用同意密钥,解密和加密使用同一算法(这样,在硬件与软件设计时有利于加密单元的重用)。DES的所有的保密性均依赖于密钥。 DES算法的入口参数有三个:Key、Data、Mode。其中Key为8个字节共64位,是DES算法的工作密钥;Data也为8个字节64位,是要被加密或被解密的数据;Mode为DES的工作方式,有两种:加密或解密。 DES算法是这样工作的:如Mode为加密,则用Key 去把数据Data进行加密,生成Data的密码形式(64位)作为DES的输出结果;如Mode为解密,则用Key去把密码形式的数据Data解密,还原为Data的明码形式(64位)作为DES的输出结果。在通信网络的两端,双方约定一致的Key,在通信的源点用Key对核心数据进行DES加密,然后以密码形式在公共通信网(如电话网)中传输到通信网络的终点,数据到达目的地后,用同样的Key对密码数据进行解密,便再现了明码形式的核心数据。这样,便保证了核心数据(如PIN、MAC等)在公共通信网中传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DES的加密过程: 第一阶段:初始置换IP。在第一轮迭代之前,需要加密的64位明文首先通过初始置换IP 的作用,对输入分组实施置换。最后,按照置换顺序,DES将64位的置换结果分为左右两部分,第1位到第32位记为L0,第33位到第64位记为R0。 第二阶段:16次迭代变换。DES采用了典型的Feistel结构,是一个乘积结构的迭代密码算法。其算法的核心是算法所规定的16次迭代变换。DES算法的16才迭代变换具有相同的结构,每一次迭代变换都以前一次迭代变换的结果和用户密钥扩展得到的子密钥Ki作为输入;每一次迭代变换只变换了一半数据,它们将输入数据的右半部分经过函数f后将其输出,与输入数据的左半部分进行

DES算法源代码

void main() { //声明变量 char MingWen[104]; //存放原始的明文 char target[8]; //将明文断成8个字符的一个分组 char InputKey[8]; //存放字符型的八位密钥 int text[64]; //存放一个分组转成二进制后的数据 int text_ip[64]; //存放第一次初始换位的结果 int L0[32],Li[32]; //将64位分成左右各32位进行迭代 int R0[32],Ri[32]; int RE0[48]; //存放右半部分经过E表扩展换位后的48位数据 int key[64]; //存放密钥的二进制形式 int keyPC1[56]; //存放密钥key经过PC1换位表后变成的56位二进制 int A[28]; //将keyPC1分成左右两部分,左部A,右部B,各28位,以便进行循环左移 int B[28]; int keyAB[56]; //将循环左移后两部分的结果合并起来 int K[16][48]; //存放16次循环左移产生的子密钥 int RK[48]; //存放RE和K异或运算后的结果 int RKS[8]; //存放经过查找8个S表后得到的8个十进制结果 int SP[32]; //将RKS表中的十进制数化成二进制 int RKSP[32]; //存放SP表经过P盒换位后的结果 int text_end[64]; //存放经过左右32位换位后的结果 int text_out[14][64]; //存放初始化向量和所有经过DES的分组的二进制 char init[9]={"HTmadeit"}; //设置初始化向量为“HTmadeit” int CBC[64]; int result[13][64];

DES数据加密算法

上海电力学院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信息安全/计算机安全实验项目实验一DES数据加密算法 姓名张三学号班级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同组人姓名指导教师姓名魏为民实验日期2011年月日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的学习,深刻理解DES加密标准,提高算法设计能力,为今后继续学习密码技术和数字签名奠定基础。 二、实验内容 根据DES加密标准,用C++设计编写符合DES算法思想的加、解密程序,能够实现对字符串和数组的加密和解密。 三、实验步骤 1. 在操作系统环境下启动VC++集成环境(Microsoft Visual C++ 6.0 ,其中6.0为版本号,也可为其它版本),则产生如图1所示界面。 图1 VC++ 集成环境界面 2. 选择“文件”菜单下的“新建”命令,出现如图2所示界面(不可直接按“新建”按钮,此按钮是新建一个文本文件)。此界面缺省标签是要为新程序设定工程项目,但编辑小的源程序也可以不建立项目,可以直接选择其左上角的“文件”标签,产生如图3所示界面。 3. 在图3所示的界面中左边选定文件类型为“C++ Source File”,右边填好文件名并选定文件存放目录,

然后单击“确定”按钮,出现如图4所示编程界面,开始输入程序。 4. 输入完源程序后,按"编译"菜单下的编译命令,对源程序进行编译。系统将在下方 的窗口中显示编译信息。如果无此窗口,可按"Alt + 2"键或执行"查看"菜单下的"输出"命令。 如果编译后已无提示错误,则可按"编译"菜单下的"构件"命令来生成相应的可执行文件,随后可按"编译"菜单下的"执行"命令运行的程序。 图2 新建VC++工程项目界面 图3 新建VC++源程序文件界面

ASE128加密算法

ASE128加密算法 介绍: 数据加密的基本过程就是对原来为明文的文件或数据按某种算法进行处理,使其成为不可读的一段代码,通常称为“密文”,使其只能在输入相应的密钥之后才能显示出本来内容,通过这样的途径来达到保护数据不被非法人窃取、阅读的目的。该过程的逆过程为解密,即将该编码信息转化为其原来数据的过程。 技术分类 加密技术通常分为两大类:“对称式”和“非对称式”。 对称式加密就是加密和解密使用同一个密钥,通常称之为“Session Key ”这种加密技术现在被广泛采用,如美国政府所采用的DES加密标准就是一种典型的“对称式”加密法,它的Session Key长度为56bits。 非对称式加密就是加密和解密所使用的不是同一个密钥,通常有两个密钥,称为“公钥”和“私钥”,它们两个必需配对使用,否则不能打开加密文件。这里的“公钥”是指可以对外公布的,“私钥”则不能,只能由持有人一个人知道。它的优越性就在这里,因为对称式的加密方法如果是在网络上传输加密文件就很难把密钥告诉对方,不管用什么方法都有可能被别窃听到。而非对称式的加密方法有两个密钥,且其中的“公钥”是可以公开的,也就不怕别人知道,收件人解密时只要用自己的私钥即可以,这样就很好地避免了密钥的传输安全性问题。 加密算法 一个加密系统S可以用数学符号描述如下: S={P, C, K, E, D} 其中 P——明文空间,表示全体可能出现的明文集合, C——密文空间,表示全体可能出现的密文集合, K——密钥空间,密钥是加密算法中的可变参数, E——加密算法,由一些公式、法则或程序构成, D——解密算法,它是E的逆。

当给定密钥kÎK时,各符号之间有如下关系: 常见算法 DES(Data Encryption Standard):对称算法,数据加密标准,速度较快,适用于加密大量数据的场合; 3DES(Triple DES):是基于DES的对称算法,对一块数据用三个不同的密钥进行三次加密,强度更高; RC2和RC4:对称算法,用变长密钥对大量数据进行加密,比DES 快; IDEA(International Data Encryption Algorithm)国际数据加密算法,使用128 位密钥提供非常强的安全性;

【精选】大数据文献综述

信息资源管理文献综述题目:大数据背景下的信息资源管理系别:信息与工程学院 班级:2015级信本1班 姓名: 学号:1506101015

任课教师: 2017年6月 大数据背景下的信息资源管理 摘要:随着网络信息化时代的日益普遍,我们正处在一个数据爆炸性增长的“大数据”时代,在我们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大数据是数据分析的前沿技术。简言之,从各种各样类型的数据中,快速获得有价值信息的能力就是大数据技术,这也是一个企业所需要必备的技术。“大数据”一词越来越地别提及与使用,我们用它来描述和定义信息爆炸时代产生的海量数据。就拿百度地图来说,我们在享受它带来的便利的同时,无偿的贡献了我们的“行踪”,比如说我们的上班地点,我们的家庭住址,甚至是我们的出行方式他们也可以知道,但我们不得不接受这个现实,我们每个人在互联网进入大数据时代,都将是透明性的存在。各种数据都在迅速膨胀并变大,所以我们需要对这些数据进行有效的管理并加以合理的运用。 关键词:大数据信息资源管理与利用

目录 前言:大数据泛指大规模、超大规模的数据集,因可从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而倍受关注,但传统方法无法进行有效分析和处理.《华尔街日报》将大数据时代、智能化生产和无线网络革命称为引领未来繁荣的大技术变革.“世界经济论坛”报告指出大数据为新财富,价值堪比 石油.因此,目前世界各国纷纷将开发利用大数据作为夺取新一轮竞 争制高点的重要举措. 当前大数据分析者面临的主要问题有:数据日趋庞大,无论是入

库和查询,都出现性能瓶颈;用户的应用和分析结果呈整合趋势,对 实时性和响应时间要求越来越高;使用的模型越来越复杂,计算量指 数级上升;传统技能和处理方法无法应对大数据挑战. 正文: 大数据概念 大数据定义 维基百科对大数据的定义则简单明了:大数据是指利用常用软件工具捕获、管理和处理数据所耗时间超过可容忍时间的数据集。也就是说大数据是一个体量特别大,数据类别特别大的数据集,并且这样的数据集无法用传统数据库工具对其内容进行抓取、管理 大数据来源 1)来自人类活动:人们通过社会网络、互联网、健康、金融、经济、交通等活动过程所产生的各类数据,包括微博、病人医疗记录、文字、图形、视频等 信息. 2)来自计算机:各类计算机信息系统产生的数据,以文件、数据库、多媒体等形式存在,也包括审计、日志等自动生成的信息. 3)来自物理世界:各类数字设备、科学实验与观察所采集的数据.如摄像头所不断产生的数字信号,医疗物联网不断产生的人的各项特征值,气象业 务系统采集设备所收集的海量数据等 传统数据库和大数据的比较 现有数据处理技术大多采用数据库管理技术,从数据库到大数据,看似一个简单的技术升级,但仔细考察不难发现两者存在一些本质上区别。传统数据库时

DES算法实现过程分析

DES算法实现过程分析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 03-03-18 14:30:00 ] 作者:本站会员编辑:丢oO丢oO 1. 处理密钥: 1.1 从用户处获得64位密钥.(每第8位为校验位,为使密钥有正确的奇偶校验,每个密钥要有奇数个”1”位.(本文如未特指,均指二进制位) 1.2 具体过程: 1.2.1 对密钥实施变换,使得变换以后的密钥的各个位与原密钥位对应关系如下表所示: 表一为忽略校验位以后情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57 49 41 33 25 17 9 1 58 50 42 34 26 18 10 2 59 51 43 35 27 19 11 3 60 52 44 36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63 55 47 39 31 23 15 7 62 54 46 38 30 22 14 6 61 53 45 37 29 21 13 5 28 20 12 4 1.2.2 把变换后的密钥等分成两部分,前28位记为C[0], 后28位记为D[0]. 1.2.3 计算子密钥(共16个),从i=1开始。 1.2.3.1 分别对C[i-1],D[i-1]作循环左移来生成C[i],D[i].(共16次)。每次循环左移位数 如下表所示: 循环次数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左移位数1 1 2 2 2 2 2 2 1 2 2 2 2 2 2 1 1.2.3.2 串联C[i],D[i],得到一个56位数,然后对此数作如下变换以产生48位子密钥K[i]。变换过程如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4 17 11 24 1 5 3 28 15 6 21 10 23 19 12 4 26 8 16 7 27 20 13 2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1 52 31 37 47 55 30 40 51 45 33 48 44 49 39 56 34 53 46 42 50 36 29 32 1.2.3.3 按以上方法计算出16个子密钥。 2.对64位数据块的处理: 2.1 把数据分成64位的数据块,不够64位的以适当的方式填补。 2.2对数据块作变换。 bit goes to bit bit goes to bit 58 1 57 33 50 2 49 34

大数据背景下信息通信数据加密技术分析

大数据背景下信息通信数据加密技术分析 发表时间:2020-04-14T07:14:26.166Z 来源:《中国电业》(发电)》2020年第1期作者:赵帅 [导读] 相对于发达国国家而言加密技术仍未取得突破性进展,对信息安全的重视程度不高、忽视加密技术创新等。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赤峰供电公司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 024000 摘要:“大数据”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随着时代发展而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资源,促进个人、企业、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所谓的数据加密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对传播数据、信息进行加密处理的技术,经过数据加密后,用户方只有掌握正确的密钥、开启方式才能够保证数据不被黑客盗取、破坏,保证所传输的数据的安全,保障数据传输方和接收方双方的经济利益。本文基于大数据背景下信息通信数据加密技术分析展开论述。 关键词:大数据背景下;信息通信数据;加密技术分析 引言 在科技的推动下,我国信息安全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善。出台了相关的信息保护法,建立较为完善的法律保护体系;攻克了一定的技术难题使信息通讯加密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发展;与此同时在网络管理方面还制定了较为合理完善的管理措施。但我们在为这些取得的成就感到高兴的同时也应意识到我国信息通讯仍存在较大问题。如:相对于发达国国家而言加密技术仍未取得突破性进展,对信息安全的重视程度不高、忽视加密技术创新等。 1大数据技术 5G通信网络中涵盖大量且种类多样的数据,对数据收集、传输、存储、查询等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基于此,则需要对大数据技术进行科学应用,以实现对数据的高效采集、分析和处理。大数据技术中也涵盖较多的技术形式,包括数据挖掘技术、移动云计算技术等。数据挖掘技术在5G通信网络中的应用能够实现对有效数据信息的挖掘,且在图表形式下可以实现对数据的针对性分析和量化评价,并展示给查询人员。查询人员也可以借助大数据技术对数据进行分解和智能计算,并对有效的信息进行提取,从而能够彰显出较高的大数据收集与筛选能力。此外,在5G通信网络中应用的关键的大数据技术还包括可视化数据分析技术,即将涉及到的数据进行图表展示,可以使查询人员获得更加直观的数据使用体验,从而能够对数据进行更加精准的分类。而在大数据技术支持下,还可以构建专门的数据库,从而为数据的进一步有效应用奠定基础,最终推动各个领域的智能化发展。 2大数据特点分析 在大数据时代下,要想更加全面且有效地对通信信息技术的相关问题展开研究,需先对大数据的基本特点有一深层了解,大数据主要有如下特点:①数据量大。此乃大数据最典型、最突出而且最明了的一个特点,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及工作当中,充斥着大量且内容多样的数据,不管这些信息是否具有价值,其均有着非常大的总量。所以,在如此庞大的信息驱动下,大数据时代正在以快脚步到来;②繁琐的信息类型。此乃大数据的另外一个典型特点。当信息通信技术仍然处于不发达状态时,人们能够掌握或使用的信息不多,比较有限,而当各种先进、实用且高效的通信信息技术接踵而至后,出现了大量信息,而且不断的被传播,极大地帮助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而针对数据的类型来讲,其主要有三种,分别为网络数据、物理数据与社会数据,共同构成整个大数据时代,而其中最为核心的是网络数据,将其进行细分,可把它划分成博客、微博、网络及自媒体数据等;除此之外,还有富媒体数据、网络运营商所给出的各类数据等,这些数据有着庞大的总量,而且还有着多样的类型,在对这些数据进行实际使用与传播时,需开展全面分析,以此来促进信息传播效率与使用质量的提升;③价值密度低。当增加信息数据后,对人们有益的信息量同样在不断增加,但其在具体比例上,却低于无用信息,许多对人们并无用处的信息,同样会充斥在人们的日常工作与生活中,影响他们的生活与工作。所以,此种有着较低价值密度的信息数据,会使人们在获取有用信息方面的难度增加。 3网络加密处理 加密处理方式在通信网络中应用相对比较广泛,通常涉及了密码设定、信息加密等,在具体应用中,需要采取对应的方式。链路加密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加密技术。这种技术通过物理层面的加密处理,于两端位置完成对应的加密处理。进行信息发送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首先做好的工作应当是进行信息加密工作。在进行信息接收工作时,工作人员首先应当进行的是解密工作,进而采取对应的措施,完成整个信息传递过程。例如,国际中比较先进的信息传递的方式就是思科。在开发专项技术的过程中,能够让保密群组更具简便化,同时便于部分信息的传递和共享,但是在此过程中,将会面临信息被更改的状况。在实际网络通信中,相应工作人员应当依据区块链技术做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进而确保整个信息的安全性。一般数据区块是进行信息排列的主要参考依据。 4完善信息通讯加密技术的措施 保障信息安全最基本、最核心的技术是加密技术。作为信息加密技术重要组成元素的算法和密钥其能否取得进步取决于科研人员知识水平、创新能力的高低。信息加密技术涉及内容较为广泛,包括保密通信,计算机密钥,防复制软盘等,其中计算机信息保护以软件加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