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川省高三历史高考模拟考试(8月月考)试卷

四川省高三历史高考模拟考试(8月月考)试卷

四川省高三历史高考模拟考试(8月月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共30题;共60分)

1. (2分) (2020高三上·哈尔滨月考)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载,晋六卿灭祁、羊舌氏,于是“分祁氏之田以为七县,分羊舌氏之田以为三县”。任命十人为县大夫。所举十人中,其中两人因为“有力于王室”,四人因为“余子之不失职,能守业者也”,另四人则“以贤举”。这反映出当时()

A . 郡县制的推行加强了君权

B . 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

C . 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D . 国家政治建构的转变

2. (2分) (2017高二下·辽宁期中) 下图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收集到的关于战国时期的资料,指导教师认为它不能当成原始史料使用。其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A . 农业劳动的场景

B . 使用的生产工具

C . “废井田开阡陌”的措施

D . 文字的字体与书写方式

3. (2分) (2020高二下·枣庄月考) 荀子认为臣子应该“以道事君”,遇有君行不符“君道”,臣则“从道不从君”。荀子这一言论()

A . 旨在限制君主专制制度

B . 显示了儒家的历史使命感

C . 否定了君臣等级关系

D . 蕴含了权力制约与平衡设想

4. (2分) (2016高一下·福建期中) 下图呈现的是我国古代各个时期的生产工具,其中涉及动力革新的有()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5. (2分) (2018高二下·宁阳期末) 汉武帝时,任用品级低下的少府尚书处理奏章,参与内朝事务。魏晋时期尚书职权不断扩大,尚书令日益尊贵,又新设立中书省、门下省。隋唐时期,尚书省成为重要的行政机关。这一变化体现出()

A . 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

B . 尚书省长官拥有部分决策权

C . 相权被君权侵夺与复位

D . 尚书从位卑权重到位高权轻

6. (2分) (2020高一下·易县月考) 世界著名科技史家李约瑟说,没有任何的西方人在丝绸纺织上能超过古代中国人,中国古代获得“丝国”称号是()

A . 商周时期

B . 西汉时期

C . 隋唐时期

D . 明清时期

7. (2分)(2020·太原模拟) 明代是中国数学史上的特殊时期。民间出现大量数学书籍,各种公式和法则编成歌诀,朗朗上口,珠算逐渐普及。这反映出()

A . 经济发展对科技的影响突出

B . 科学理论研究氛围浓厚

C . 士人价值取向呈现重大变化

D . 工商皆本成为社会共识

8. (2分) (2019高二上·太原月考) 道光20年(1840年9月)科举考试时务策试题为:七省海郡、江浙源流、外洋备考、舟师御敌、团练乡勇、火攻制度、海道罗针、平海综要。这反映出当时科举制度()

A . 阻碍了传统教育的转型发展

B . 脱离了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

C . 追求社会人才需求的多元化

D . 出现关注现实谋求变革的意识

9. (2分) (2019高三上·长春模拟) 读下图,下列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是()

1872—1894年中国境内近代工业统计图

A . 外国人在华开设工厂合法化

B . 民族资本力量相对弱小

C . 民族工业的发展得到政府支持

D . 中国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10. (2分) (2020高二下·合肥月考) 1919年5月上旬,北京爆发学生运动的消息传到天津,天津各界纷纷成立了救国十人团,其规章中规定:“提倡国货,宁死不买仇人的货物”。抵制日货成为学生演讲的主要内容,其后天津总商会也参与了抵制日货运动。这段材料反映出()

A . 中国外交失败直接引发天津斗争

B . 天津斗争是以学生为主体

C . 北京天津成为五四运动两个中心

D . 五四运动有广泛群众基础

11. (2分) (2018高二上·牡丹江期末) 下表列出了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写的《周恩来传》的部分目录,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表中的序号“九”应该是()

目录

三南开中学

八黄埔军校

十二南昌起义

二十六坚持在重庆(上)

A . 五四风暴

B . 从统一广州到北伐

C . 长征

D . 抗战胜利和双十协定

12. (2分) (2017高一上·东台月考) “在民族危亡的关头,中华民族奋起反抗,创造了弱国打败帝国主义强国的奇迹。”这个“奇迹”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 . 长征的胜利,红军成为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B . 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共提出和平解决的方针

C . 中共七大的召开,全党在组织上空前团结

D . 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团结一致全民族抗战

13. (2分)(2017·江苏模拟) 抗日战争时期某战役预备命令中说:据各方情报,敌寇有于八月间进犯西安企图。为打击敌人囚笼政策,打破进犯西安之企图,争取华北战局更有利的发展,决定趁目前青纱帐与雨季时节,敌对晋察冀、晋西北及晋东南扫荡较为缓和,正太沿线较为空虚的有利时机,大举破击正太路。据此判断这次战役()

A . 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

B . 推翻国民党在中国大陆的统治

C . 运用正确的战术和平解放北平

D . 八路军主动向华北日伪军进攻

14. (2分) 1954年1月31日《人民日报》报道,沈阳市的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经过政府和国营经济的领导和扶植,生产获得显著发展,年生产总值达数亿元。这一成绩取得的主要原因是()

A . 责权明确的促进

B . 市场经济的刺激

C . 生产关系的变革

D . 公私合营的激励

15. (2分) (2020·昆明模拟) 新中国的外交史可简略划分为两大阶段:新中国成立至“文化大革命”结束为第一阶段,基本以革命为视角;此后为第二阶段,大致以发展为视角。这表明()

A . 两个阶段的外交政策存在根本性区别

B . 国际格局演变决定新中国的外交政策

C . 新中国对自身和世界的认识不断深化

D . 新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6. (2分) (2019高二下·鹤岗期末) 2018年,国台办主任张志军在新年贺词中说“新的一年里,我们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扎实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决心不会改变”。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是()

A . “和平统一”方针

B . “政治协商”制度

C . “一个中国”原则

D . “一国两制”构想

17. (2分) (2020高三上·商城月考) 2019年8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行示范区的意见》中指出:深圳经济特区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各项事业取得显著成绩,已成为一座充满魅力、动力、活力、创新力的国际化创新型城市。下列关于经济特区的特色说法正确的是()

①建设上以吸收利用外资为主②在国家宏观经济指导调控下,以市场调节为主

③拥有完全的经济管理权限④对外商投资给予优惠和方便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18. (2分) (2018高二上·南宁期中) 不久前,中国最早的《共产党宣言》译本(1920年陈望道翻译)在山东广饶被发现。对该书在中国出版,有人评价说:“从此,这个徘徊于欧洲大地上的幽灵来到了中国。”这一“幽灵”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产生的理论创新成果有()

①新三民主义

②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④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③④

D . ②③

19. (2分) (2016高三上·河南期中) 1500年,欧洲航海家卡布拉尔率远征队准备东去印度,但途中在赤道海流冲击下离开了航道,结果漂流到南美洲东部,他登陆后宣布该地为本国领地,这位航海家应属于()

A . 西班牙

B . 葡萄牙

C . 荷兰

D . 英国

20. (2分) (2017高一上·大连期中) 1845年,美国国会通过一项法案:禁止总统在未经国会同意拨款的前提下授权建造海上缉私船。总统约翰·泰勒否决了该法案,但国会复议时推翻了总统的否决。根据美国宪法,随后()

A . 这项法案将会自动生效

B . 国会将自行建造缉私船

C . 最高法院可废除该法案

D . 总统可再次否决该法案

21. (2分) (2016高二上·武邑月考) 1922年12月,一部名为《爱之光》的剧本基本剧情是:一位科学博士以前认为,时间先生和空间小姐亳无联系、相对独立,所以在科学研究中遇到许多无法克服的困难。一天,光之神给他带来了重要灵感。最后,科学博士摘下了他的“有色眼镜”,明白了时间先生和空间小姐的本质联系。该剧情反映的科学成就()

A . 说明了物体的颜色形成原理,奠定近代光谱学的基础

B . 是人类对自然界认识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

C . 成为天文学上的基础定律,可以解释潮汐现象

D . 是原子能科学、宇宙航行等科学的理论基础

22. (2分) 2004年7月,美国权威杂志《福布斯》评出了一份“战后美国总统经济成就”的排名,克林顿排名首位。以下属于克林顿时期经济增长原因的是

A . 以“新边疆”为施政纲领

B . 以“伟大的社会”为施政纲领

C . 经济繁荣,通货膨胀与失业率走低

D . 实施“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经济政策

23. (2分)通过召开国际会议来协调国际争端和冲突成为现代国际关系的一大亮点,但由于很多会议经常被帝国主义操纵往往带有大国强权政治的色彩。下列能够体现出这一点的会议有

①1919年巴黎和会②1922年华盛顿会议③1943年德黑兰会议④1945年雅尔塔会议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24. (2分)(2020·浙江模拟) 下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北非、意大利战场形势图,对下图所示战事的发生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A . ①③②④

B . ③①②④

C . ④①③②

D . ④①②③

25. (2分) (2019高二上·黑龙江期末) 中新网2007年12月21日报道:“中国首架自主知识产权喷气支线客机ARJ21-700飞机在上海举行下线仪式……ARJ21先后选定了美国GE公司、欧洲利勃海尔等19家世界顶级系统供应商。”这段材料反映的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是()

A . 经济区域集团化

B . 世界经济制度化

C . 世界经济全球化

D . 国际贸易法制化

26. (2分) (2018高二下·南昌期末) 虽然汉以后,曾有过南北朝的割据局面,但南北政权都争以“中国”为正统。隋唐两朝,天下一统,在修史时,将历史上分裂的南北政权,都归入“中国”,纳入正史。据此可知从汉到隋唐()

A . 统治者注重从法统上坚持统一意识

B . 南北方形成了共同的民族认同感

C .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逐渐加强

D . 中国的内涵随着时代发展而发展

27. (2分) (2019高二上·长春期中) 1997年,在中共十五大上开始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的是()

A . 毛泽思想

B . 邓小平理论

C . 马克思主义

D . 科学发展观

28. (2分)中国唯一的皇家园林规则式的布局是()

A . 避暑山庄

B . 颐和园

C . 御花园

D . 清华园

29. (2分) (2020高二下·吉林月考) 马丁?路德认为:人的“原罪”使得人的本性败坏,只有内心信仰虔诚,才能与上帝直接沟通,去恶向善,获得上帝的拯救,外在的一切苦修与事功都达不到这个目的。马丁?路德的这一主张其意义在于()

A . 否定了天主教会的作用及其神学权威

B . 确立了“教随国定”的原则

C . 打击了罗马天主教会的势力

D . 维护了德意志各阶层的利益

30. (2分)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后,布尔什维克党提出“我们不要战争,我们要土地”的口号,在后方按现有成年男子分得土地,前线参战的士兵担心失去分得土地的机会,离开军队逃回家分土地,俄国对德国的战争也难以为继了。此事反映了()

A . 十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党实行土地公有制

B . 布尔什维克党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一致要求对德国作战

C . 此土地政策对结束俄国与德国的战争起了重要作用

D . 布尔什维克党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一致同意结束对德国的战争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共4题;共40分)

31. (10分) (2017高一上·东台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1)材料一展示的是哪两个不平等条约签订时的情景?这两个条约的签订对中国有何影响?(4分)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次革命运动中的成果?结合材料二中提供的历史信息,回答这次运动有何作用和局限?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次革命运动取得的成果?结合材料三中提供的历史信息说明,这次运动有何历史意义?

32. (10分) (2019高三上·扬州期末) 英国是西方现代政治制度的发源地之一,制度创新推动国家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英国革命(1640—1688年)建立了公然反对王朝的议会权威,并把一个寡头政府强加给这个国家。……到18世纪中期,英国对议会负责的新型内阁制政府开始令欧洲大陆的观察家们刮目相看,它竟能同时成功地对外进行战争和对内保持自由和秩序,最重要的是,英国议会坚持认为有产者在制定法律、确定政府的政策以及管理地方事务中起积极作用。……英国比较自由的制度,为经济技术创新提供了自由发展的天地。

——(美)威廉·麦克尼尔:《西方的兴起:人类共同体史》

材料二“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则意味着,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议会都享有最高权力,君主君临国会,统而不治。议会主权原则确定议会拥有如此至高无上和不受限制的权力,以至于不存在独立于立法权的违宪审查权。此为英国特色……在这种议会君主制,尤其是英国这样实行多数选举法的制度中,在理想情况下,议会可以发挥有效的“领导者任用择优”机制,事实上,在19世纪,英国从未产生过一个不称职的政府,这是该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又一优势。从根本上来说,以议会和内阁为权力中心的优势还在于,君主个人的品行禀赋比较无关紧要。

——(德)于尔根·奥斯特哈默:《世界的演变:19世纪史(Ⅱ)》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材料中的“议会主权原则”“新型内阁制政府”和“多数选举法”确立的标志性事件。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17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的英国历史,以“制度创新与国家发展”为主题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达通畅;280字左右)

33. (10分) (2020高三上·浙江月考) 意大利是欧洲的重要国家,在世界近现代史上留下了独特的身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罗马帝国曾三次征服世界,但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持久的征服。罗马法以其法理精深,体系完备著称于世。…如果离开了古代罗马发达的商品经济,罗马法要达到如此发达之程度,那是不可想象的。罗马共和国末年,自然法的思想从希腊传入罗马。西塞罗把自然法思想加以通俗化、理论化,使之成为具有影响深远的罗马法的理论基础。罗马也就成为了世界上最懂得使用法律为自己意图服务的民族。罗马皇帝认识到,其统治不仅仅靠武力,还要靠法律来维护。

——摘自谭建华《罗马法发达之成因探析》

材料二佛罗伦萨大教堂的新建筑是商业和手工业行会从贵族手中夺取了政权以后,作为共和政体的纪念碑而建造的,在当时是一直萦绕于市民心中的世纪工程。……而黑死病在意大利蔓延,既给人们带来恐慌,也促使人

们反省:不只瘟疫造成死亡,长久以来在宗教束缚中麻木生活,活着也形同于死亡。在死神笼罩的黑暗中,新建筑的样式和内饰得为人们的心灵打开了一扇窗户。……布鲁内列斯奇理解同胞们的这种心思,更深知只有在古典建筑艺术上推陈出新,才能建造出具有时代精神的新建筑。为了设计穹顶,他到罗马逗留几年,潜心钻研。回到佛罗伦萨后,布鲁内列斯奇提出了一个完美的设计方案,使穹顶的建造既有大胆创新的科学根据又有和谐共生的艺术之美。1420年,动工新建,布鲁内列斯奇亲自领导了整个施工过程。布鲁内列斯奇逝世以后他的墓被恭敬地建在主教堂的地下室里。

——据据:(美)威廉.H.麦克尼尔《瘟疫与人》、(英)大卫·沃特金《西方建筑史》等整理

材料三 1943年7月9日晚,随着一个军事行动开始实施,墨索里尼建立“新罗马帝国”的梦想也随之走向破产……“罗马梦魇”逐渐消退。1951—1962年,国家工业化以意大利历史任何一个阶段均无法与之比拟的速度发展,其增长率名列欧洲前列。到1962年,意大利人均生产增长率为5.6%,仅低于德国,超过任何西欧国家,被誉为经济“发展的奇迹”。

——摘编自瓦莱里奥·卡斯特罗诺沃《意大利经济史:从统一到今天》

(1)概述罗马法的发展历程,根据材料一分析其“到如此发达之程度”的原因。

(2)材料二就佛罗伦萨大教堂这一建筑的价值提供了两种观点:①总体上是认为“为人们的心灵打开了一扇窗户”;②其穹顶体现“既有大胆创新的科学根据又有和谐共生的艺术之美”。请选择其中一种观点结合所学知识阐明你的理由。

(3)根据材料三写出该军事行动的名称。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战后意大利创造经济“发展的奇迹”的因素。

34. (10分) (2019高二上·江门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

长期以来,“启蒙”一直是思想文化史领域的重大研究课题。有学者认为,西方的启蒙,是一种“内源”式、接续式的“早熟”的启蒙。在14至16世纪,西方人依靠自身的社会变革力量酝酿起早期启蒙,并层层推进演绎出18世纪启蒙。而近代中国的启蒙则是“外源”式、突变性的“晚熟”启蒙。借助于“西学东渐”的刺激与发酵,中国文化传统的逻辑发展进程才发生历史的大转折,最终在“民族复兴”的理论大框架中,标立起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观、价值观和伦理观,逐渐折射和透显出“西方式”启蒙的反传统含义。

——据孟广林《从中世纪向近代过渡时期的思想启蒙》整理

请回答:

(1)概述西方“早期”启蒙的“内源”因素。结合史实说明18世纪的启蒙与“早期”启蒙之间有怎样的“接续”关系?

(2)近代前期中国具有反传统含义的“西方式”启蒙思潮有哪些?近代中国的启蒙为何高举“民族复兴”的旗帜?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共30题;共60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20-1、

21-1、

22-1、

23-1、

24-1、

25-1、

26-1、

27-1、

28-1、

29-1、

30-1、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共4题;共40分)

31-1、

31-2、

31-3、

32-1、

32-2、

33-1、

33-2、

33-3、

34-1、

34-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