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黄潮龙诗歌意象的审美特征

浅析黄潮龙诗歌意象的审美特征

浅析黄潮龙诗歌意象的审美特征
浅析黄潮龙诗歌意象的审美特征

浅析黄潮龙诗歌意象的审美特征

□郑柳娜

【摘要】诗歌的创作离不开意象,意象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具体载体,在《黄潮龙诗选》中,诗人借象以寓意,对错觉与幻觉化意象的运用十分丰富。此外,诗句中对意象的结构与组合也比较奇特,如意象的并列与印证、抽象概念的意象化以及通感手法的运用具有一定特色。【关键词】意象错觉幻觉通感并列

意象是诗人以词语为物质外壳、以情感为内在意蕴的含意之象,是诗人主观情志的具体载体。台湾诗人余光中对意象的定义做过这样的阐述:“所谓意象,即是诗人内在之意诉之于外在之象,读者再根据这外在之象还原为诗人的内在之意。”【1】在《黄潮龙诗选》(以下简称《诗选》)中,诗人就运用了大量丰富的意象来抒发内心感情,最后达到“得意忘象”的境界。下面,笔者将就诗人黄潮龙对意象的独特创造、组合以及运用的技巧进行分析。

一、意象的错觉与幻觉

艺术审美领域之所以不等同于一般的现实生活,就在于它是一个“对象化”的世界,是诗人创造的意象的世界。诗人从一般的物象游离开来,将其错觉化、幻觉化,并脱离意象进入精神的领域。在黄潮龙的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出其中的错觉意象和幻觉意象特征,诗人不按照客体对象的概念来对待它,而是按照“美的规律”来重新规定它。

1、审美错觉性意象

由以往的感性经验和理性经验对眼前的意象的印记,可以产生变异的艺术意象——错觉意象。这种错觉,导诱出的是异化审美意象,恰恰正是这种弄假成“真”,歪打正着,创造出一种新颖独特的审美意趣,从中获得意外的快感和满足。如《拭试镰刀》:金属的锋芒/在刈者的感召下/穿越荒芜,穿越青涩/进入土地激动的喘息/于泥味被翻得最香的季节/和大地一同呼吸/以手拭镰/被磨亮的太阳长出芒刺

以人们正常的感觉,根本体会不到金属的锋芒是如何“穿越“的,而土地也不会“喘息”、和“呼吸”,太阳也不可能“长出芒刺”。在这里诗人所描绘的这幅画面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的情景,若是固守“写实”的原则,这首诗就似乎是荒诞不经的了。但是对于善于用直觉把握审美对象的读者来说,则可以凭借自己的感受能力,领悟诗歌的内涵。诗人在这里是通

过对这一系列意象的错觉化来表达对成熟和丰收的幸福体验。

此外,像“沉默冷漠的石头因而微笑/松散的水泥/摇曳的钢筋终于拥抱”(《特区打工仔》);“花朵、泥香、瑟音、草气/氤氲成少女半眠半昧的睡姿”(《春》);“我悄无声息,象鱼儿静静地呼吸/聆听一株海底植物成长的声音/不惊动沉睡的同伴”(《夜晚》);“置身于锦绣中华/但觉凤凰之翼/正在我的身上生长”(《深圳锦绣中华漫步》);“乡愁是环村的小溪/时时将故乡紧抱/乡愁是一只盲鸟/飞不出一堵沉沉的黑墙/夜很苦恼/何处有洗涤积物的晨风”(《夜晚》)等,都是诗人对意象的一种错觉化。在《诗选》中,具备错觉性的意象不胜枚举,它们是诗人为表达某种特定的心境,对客体意象采取的一种人为的错觉的关照态度,以造成意象的“变形”,产生一种在一般的意象感受下所不具备的强烈艺术感受。

2、审美幻觉性意象

与错觉意象不同,幻觉意象是完全抛开客观实在的物象而去“以情唤景”。幻觉意象的具象载体是幻想,常用以表现诗人一刹那间的幻觉或错觉。所以,幻觉意象的主观性极强,意象的变形也较多。例如:《站台》:

我既紧张又激动/一个细胞接一个细胞/在膨胀,有些呼吸困难/爱情、诗歌、幸福在不停奔跑/不远处,站台正在招手

“爱情”、“诗歌”、“幸福”谁也没有见过,它们是不具形态、声色且不可见的,然而在诗人笔下,它们却像是长着腿“奔跑”过来的具体物象,令读者感觉它们可以是一丝风、一缕阳光、或者是身边任何的东西。因为当列车把心上人送到站台的时候,“我”的心情十分愉悦,并把这种愉悦外扩,产生幻觉化的审美,感受到身边的一切都是如此的美好。

在《诗选》中,我们看到的类似的幻觉意象还有:“我们都是些质朴善良的孩子/就这样受伤并且倒地/同时默默为自己的过去感动不已/而后再度爬起/一任足音由远而近地穿透灵魂”(《春》);“沿着通幽的思路/总让你信手丢下的意境/打湿了灵魂”(《读李白》);“云水深处/机声渐渐响亮/有船头少女纵情长笑/笑声在水中开花”(《过龟山古渡》);“双手划动一种凉爽的情绪/姿势优雅风流/蛙泳、蝶泳、潜泳……”(《夏天,我在榕江游泳》)。在现实中,“灵魂”没有形状,也就无所谓“穿透”;“意境”也不可能被“打湿”;“笑声”也不会“开花”;“情绪”没有厚度,也无所谓的“凉爽”。这些意象都是没有形状的,但是诗人在对客体深入体验后,却通过幻觉化来把它们生动地刻划出来,让它们可感可触。

二、意象并列与印证

1、意象的并列

意象的并列,就是不通过任何连接词语,而以排比或隔行反复的形式,把许多不同的意

象用同一句式排列在一起,形成一种强有力的艺术情势。它们共同营造诗歌意境,共同服务于诗歌的主题。例如《南方小镇·组诗三》:

在烟雨濛濛的小镇/老寨、榕树、小溪、田野/还有集镇、临街小吃、家长俚短/组合成一生眷恋的家园/每次思乡,记忆中的小镇/总在古老的小巷深处/江南的油纸伞里/盛开了在这里,小镇、老寨、榕树、小溪、田野、集镇、小吃等并列的意象,展现了一幅宁静而又活泼生动的南方小镇画面,一字一景,有如电影的“蒙太奇”手法一样在我们的面前依次呈现。这组并列的意象把烟雨朦胧的江南小镇,老寨口的大榕树,家常话短的人们以及撑着油纸伞的姑娘带到了我们的面前。诗歌里没有出现“我”,却又无处不是“我”。在烟雨的笼罩下,这幅景融合成了一个整体,诗歌的意象就跃然纸上。

在《诗选》中,对意象的并列表现最强烈的是《千里韩江》:

韩江,尽管你将光辉隐蔽起来/你仍是新时期的最敏感部位/是时代不可替代的大动脉/是飘扬在东方古国的变革和创造的旗/是开启光明开启温暖的金钥/是指令山川草木的神经网络的中枢/是让土地站着奔跑歌唱的水的处子/是必须回游到产卵水域的透明的鱼类/是冲刺星座的航天器信号分明

以上的每一个意象,都是独立且具有一定意义的整体,意象与意象之间没有主、从之分或者包容与被包容的关系,而是一种平行并列的关系。将其连贯起来,可以看出它们是由诗人内在的情感线统筹的,并不是无端链接在一起。这一个个并列着的“是......”的意象,高度赞扬了韩江的地理位置以及无可取代的重要地位。

如果从意象并列内容层次上分析,《诗选》中便有意象的意义主次递进的并列——“如果/阳光再柔一些/天色再明亮一些/香蕉再绿一些/我的情感再深一些/哦,我的脚步再慢些、再轻些/我就可以一脚/踏进了江南”(《南方小镇·组诗二》)在这里,诗人通过用物起兴,托出“我”,把人的情感放在一个比物更高的层次。

2、意象的印证

诗歌的意象结构是一种多层次、多风格的整体印象,意象的并列给人运动感,给人以力度,而意象的印证则给人以韵律感。意象的印证,是着意把一组意象与另一组意象叠印在一起,使两组意象组合相互映衬,以突出某种特定的诗思与气氛。两组意象在表面上并不相关,实际上是由诗人的内在情感连接在一起的。

比如《老榕树下》,诗人首先描写了老榕树下被遗弃的女婴嗷嗷待哺的凄凉景象:“村庄的老榕树下/被遗弃的女婴即将喑哑无声/母亲的气息在哪儿/甜甜的乳汁在何方/襁褓已如板壁般冰冷/竹箩更似岩石般坚硬/所有的乡音默默如路人”。女婴渴望“母亲的气息”和“甜

甜的乳汁”,然而陪伴她的却是冰冷的“襁褓”和坚硬的“竹筐”,这幅画面显得十分凄凉。相反的是,生男丁的家庭此刻正张灯结彩庆贺着:“而祝贺生子的人家正在欢庆良辰/先人的遗像前烛火透红/户口薄上空着的位置/已赫然填上男性的峥嵘”。热闹欢喜的家人、庆贺的“烛火”、“户口本”的空位等着男性书写峥嵘,似乎暗示着只有男性才有资格和能力改写历史,带来家族的繁盛。紧接着,诗人又进行第二次的对比,在最后一节诗中回过来描绘被抛弃的女婴的凄凉结局:“只有这小小的女婴/以不幸为名/小手紧挽浓密的榕荫/垂须有泪,孤月升空/冷照她美丽而又痛苦的眼睛/狗声远远地传来/却又渐渐消隐/啊!这春天的夜晚为什么这般寒冷/为什么这样无情”。诗人在此将描写男婴和女弃婴的三组意象进行两次印证,形成强烈的对比,用女婴的孤独和悲凉与男婴家庭的热闹放在一起,使读者心理产生强烈的冲击,批判了社会上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

在《祭鳄台上的鳄鱼石雕》中,诗人则先描写鳄鱼的邪恶:“它阔口利齿/充满保护色/浊泥般粗陋的身躯蠢动不已”、“硬鳞闪动在旋转的霓虹灯下/闪动在罕有的盛宴中/它的欲火是另一种阳光/正透过贪婪的眸子聚焦”。然后诗人又引出希望的火光:“而当我默诵风雨剥落不去的祭文时/却感受到一种坚实而厚重的力量/一如千年不破的碑身/北方的大地是剑刃/南方的大地是剑尖/我们能听见的只是/鳄类遁逃时水花飞溅的声音”。第一节是鳄鱼嚣张的气焰,而后一节则是人类正义的崛起,前者邪恶,后者代表希望,二者在这里形成映衬,敲击出邪不胜正的历史回音。

三、奇妙的意象组合——通感

在《诗选》中还有一些很特别的句子,如果用日常的语法来衡量,是无法讲通的。例如:“浓密的凉荫下/小鸟繁殖着弹地的啾啾声/芬芳而缠绵/从此,在潮涨潮落的沉韵里/你拔节生根/摇曳的榕叶清亮如水/发出绿色的声音”(《榕江》)。小鸟的“啾啾声”如何能产生“弹地”的重量?“声音”又怎会是“绿色”的?其实在这里,诗人是运用了通感的艺术手法将意象组合起来,前者是听觉和触觉互通,后者是听觉和视觉互通,形成了一种通感。而所谓通感,就是把不同的感觉器官——听觉、视觉、触觉、味觉、嗅觉等融合与沟通起来,同时感觉一个具体表象,而当欣赏者直观这个意象时,它能够同时作用于两个以上的感官,使欣赏者获得一种独特的审美乐趣。艺术通感带给人们的体验是独特而具有魅力的,它是诗人在感知生活的过程中出现的某种特殊的心理现象, 是诗人在审美活动中通过艺术想象得到的一种艺术感受。

类似的,《诗选》中运用通感的诗句还有:“摇晃不定的村间小径/声声唢呐将花轿坐沉”(《夏》)——“唢呐”的声音是听觉,没有重量却将“花轿坐沉”;“扯一片阳光在掌上/感

知成熟的程度”(《等待秋收》)——我们无法触摸阳光的形状,又怎能“扯一片”呢?;“未经雕饰的鸟声/落在他的肩头/和阳光的集束一起晃动/一树树浓荫溅湿了这个人/白色的小花从春天梦到秋天”(《种柑的人》)——“鸟声”怎能落在“肩头”,“浓荫”又怎会“溅湿”人?诗句利用通感的艺术手法,往往能够更鲜明地凸显意象,这种欣赏过程中获得的审美意象具有朦胧模糊却蕴味无穷的特征,并不是集中表现为某种明显说得出来或感觉得出来的意象上,而是由某种意象群组成的混合审美意象,与欣赏者的生存历史复杂地胶合在一起,实际而深切地指引着审美意象的存在,令人获得通感的快慰。

四、抽象概念的意象化

我们常常把概念抽象化,如思想、精神、灵魂、记忆、时代、爱情、社会等等。它们都是无外形、不可感、不可见的,也就是说客体对象一旦构成概念,就已经把生动、具体的表象形态抛弃了。然而,在当代诗歌中,意象却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把失去形态的抽象概念“复活”了,并赋予它们以形、色、味、声等具体外观。在《诗选》中,黄潮龙就赋予他笔下的抽象概念以丰富的意象。

让我们先来看其中的《飞向冬至》:

一只力竭的啼鸟/咯血溅上我的身躯/我的灵魂一阵颤动/渐渐长出茸茸的嫩毛/飞向冬至

“灵魂”本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没人见过也不可触摸其形体,又怎会“颤动”呢?但在诗人的意象中,它却“长出茸茸的嫩毛”,并且能够“飞”,成为生动的审美对象了。这就是诗人对抽象概念的意象化,读者可以从其中充分体会到在严寒之下,“我”仍然坚挺的魂魄,而这一种不畏严寒的精神就是通过对“灵魂”的意象化来表达的。

再看《诗歌》:“而诗歌,有时是一颗尚未成熟的/青涩的果子,在平淡的日子抖动/有时是月光下的女子/朦胧得让人忽略了美丽/诗歌,就是在我的生活之中/深入泥土,在思想的原野上生根发芽/像久别亲人的孩子/时时苦痛与孤独着”。作为抽象概念的名词——诗歌,在诗人的笔下宛如具有形状的“青涩的果子”能“在平淡的日子抖动”;诗歌同时又有着“女子”般的朦胧气质;且如“久别亲人的孩子”有着孤独、苦痛的情绪。诗歌宛然由一个抽象概念,化身为一个具有真性情、可感可触的实体存在物了。

诗歌中的抽象概念意象化之后,这个概念便脱离原先的抽象性与单一性,而具有全新的、生动的外观,又保存着本身的内涵。因此,它也势必比原先的概念本身丰富,而这种丰富性的来源就在于诗人的创造性,在于诗人对概念的感官和独特的主观把握。

参考文献:

[1]余光中.掌上雨[M].香港:文艺书局社,1986:9

[2]耿建华.诗歌的意象艺术与批评[M].山东:山东大学出版社,2010.

[3]刘芳.诗歌意象语言研究[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

[4]李黎.诗是什么[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3.

[5]张瑞瑞.意象构成[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6]伊延波.意象思维与创意表达[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7]夏之放.文学意象论[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1993.

郑柳娜,女,汕头大学文学院文艺学专业研究生。

浅谈古典诗词中的意境美

浅谈古典诗词中的意境美 【内容摘要】诗词是中国古典文学艺术中的瑰宝,千百年来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与古人在追求古典诗词的意境美方面做出的巨大努力是密不可分。因为,意境美是中国古典诗词所追求的最高艺术标准,是决定一首诗好坏的的关键。诗词只有达到美的至境——意境美,才能给人以真正的美感。“意境”所涉及到的领域或范围是很广泛的,音乐、戏剧、美术、体育、绘画、文学等等很多方面都有其自身的意境美感,意境美具体体现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意境美是反复的,多方面的和异常丰富的。 【关键词】古典诗词;意境美;情景交融;含蓄;动态;虚实结合 【正文】 诗词是中国古典文学艺术中的瑰宝,千百年来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与古人在追求古典诗词的意境美方面做出的巨大努力是密不可分。因为,意境美是中国古典诗词所追求的最高艺术标准,是决定一首诗好坏的的关键。诗词只有达到美的至境——意境美,才能给人以真正的美感。“意境”所涉及到的领域或范围是很广泛的,音乐、戏剧、美术、体育、绘画、文学等等很多方面都有其自身的意境美感,意境美具体体现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意境美是反复的,多方面的和异常丰富的。本文结合诗人创造意境的艺术经验,探索古典诗歌表现出来的意境美。 一、意境定义的界定 意境是中国文艺理论和古典美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代表着一种重要的审美形态。刘禹锡曾经对意境下了一个比较贴切的最基本的定义——“境生于象外”,也就是说,意境是一种情景交融的“象”,但它又是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无限延伸的“象”。司空图进一步指出“思与境偕”,标举意境的“象外之象”、“味外之旨”。这些古代学者对意境的认识都被后来的学者很好地继承下来。象“境生于象外、意外之象、味外之旨”都是经典的看法,历来为人们所称道。但是我们还是要从现代科学的角度给它下一个确切的定义。意境的概念虽然众说纷纭,难以形成比较统一的看法,但归结起来,主要有两点。一是认为意境客观地存在于文学作品之中。比如《辞海》就是这样给意境下定义的,“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能使欣赏者通过想

三大基本规律在诗歌审美特征中的体现

三大基本规律在诗歌审美特征中的体现 摘要:物我交融转化律、博而能一综合律、法而无法通变律是写作学的三大基本规律,它们是任何写作实践都不可回避和违背的。诗歌写作是无数写作实践中的一种,因而,三大规律在诗歌的审美特征中有广泛的运用和体现。 关键词:物我交融转化律;博而能一综合律;法而无法通变律;诗歌的审美特征 写作学有三大基本规律,它们分别是:物我交融转化律、博而能一综合律、法而无法通变律。然而诗歌是一种抽象、是一种形象化概括而成的“纯形式”、是写作学最为特殊的部分,那么它的审美特征是不是也符合写作学的三大基本规律呢?下面笔者就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 一、物我交融转化律与主情艺术 “物我交融转化律是指物我交融之后,转化为文章的必然过程。所谓…物我交融?,是指写作客体与写作主体的相互作用与有机融合。所谓…转化?则是指经过物我交融,一个非物又非我的新的第三者的诞生,亦即…物?与…我?和二为一,构成了文章。”① 1.诗歌是一种高度概括地歌唱生活、抒发感情的文学体裁,是一种主情的艺术。纵观整个历史,我们便知道,诗要言志,但它不会抽象的抒情言志,而总是借助一定的客观的东西,也就是意象,来表情达意。诗歌的表现手法基本上有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虚实相生等,然而无论哪种表现手法都是将客观的事物与主观的情感相结合。 一方面,诗人对客观事物进行加工改造,逐渐使事物带上感情色彩,使事物被自己的主观意识所酿造;另一方面,诗人将自己的思想、感情、理想、愿望、情操等内在因素寄寓到

客体上,使写作客体在一定意义上成为自己的化身,也就是写作学上说的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这样,写作客体与写作主体相互作用、有机融合,便成了诗。王国维在《文学小言》中指出:“文学中有二原质,曰情,曰景。”②他在人间词乙稿序中,更加强调:“文学之事,其内足以摅己,其外足以感人者意与境二者而已,”“苟却其一,不足以文学。” ③由此便可知,情与景、意与境、物与我是紧密结合、相互交融在一起的。 2.诗是一种主情的艺术。虽然叙事诗的创作在一定程度上要考虑情节、冲突等方面的因素,但是“情”依旧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过人、事、物的描绘,依旧表现了作者的情感。抒情诗则是着眼于“情”,以“情”去粘合一切,以“情”去融化一切,在抒情诗当中,诗人脑海中浮现的往往是一种被情感肢解了的人物和事件,乃至完全是一种情绪。意象派的压卷之作《地铁车站》:“人群中这些脸庞的浮现;湿漉漉、黑黝黝的树枝上的花瓣。”在这首诗中,庞德运用了意象叠加的方法,使人们感觉到了诗人感叹现代城市生活中美易消逝的情绪。借庞德自己的话来说,完全是“在一刹那的时间里表现出理智和情绪交合物的东西”。④意象的原来客体已完全不复存在,而是与诗人完全融合在一起,达到物非物、我非我,物我合一的境界。这是物我交融转化律在“诗是主情艺术”这一审美特征的最佳体现。 二、博而能一综合律与意象和精炼性 “…博?是对写作主体所具有的多方面的素质、修养和能力的一种高度的概括。…一?就是写作主体通过大脑的综合活动,成为一种有形或无形的思维定势。“博”是写作主体赖以生存的基础,…一?是写作主体进行综合的结果。”⑤ 诗具有高度的精炼性,除诗歌外,其他任何的形式艺术都不能像诗那样短小精炼,但是把意境、韵味、情感表现得妙不可言。就以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为例:“故人西辞黄鹤,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⑥中的第一句“故人西辞黄鹤楼”意思是老朋友要告别黄鹤楼向东远行了。因为黄鹤楼在广陵之西,所以说西辞,那么去的地方也就必然是在东面了;接着第二句“烟花三月下扬州”扬州既广陵,由武汉乘船到扬州是由长江下行所以说“下扬州”。这句说孟浩然在阳春三月的时节去,那景如烟花的扬州。扬州本来就以风景美丽而著称,特别是春天花木繁盛,景色艳丽,所以李白用烟花来形容孟浩然即将去到的地方。仅从短短的2行,14个字就可以看出诗人在地理、

探寻诗歌的意象之美

探寻诗歌的意象之美 【摘要】意象,是中国诗歌的一个核心的传承,它连接着古人和今人,贯穿着历史和未来。不管明月、春 天、荷花、蜡烛、青山、绿水还是鸟啼、虫吟,中国人在时光中感悟,或喜、或悲、或愁、或苦,这些 意象正是能够让我们将这些感情托付的一个又一个载体。本文选取了三个意象:春意盎然,青春草地,蕙 月馨荷,并做了一一的论述。认为意象的创造既不是对生活的复制更不是对生活的逃遁而是诗人思想和情 感与万物交融后的升华,让你回味无穷。 【关键词】诗歌意象美 【作者简介】张严心(1977年5月),女(汉族),北京,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基础部讲师,硕士,主 要从事基础英语教学研究和文学研究。(北京100029) 诗歌的魅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力于读者对于意象的诉诸。“意象” 为诗歌“意境”的重要元素。是以词语为载体的诗歌艺术的基本符号,是熔铸着 诗人的思想感情的物象、人象,是诗人的内在情思与生活的外在物象、人象的和 谐统一,是诗人通过想象所创造出来的可感可触的视觉具象。意象是诗歌艺术最 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可以说,诗歌艺术离不开意象,意象美是诗中音乐美、建 筑美、绘画美的结晶,而徐志摩恰恰是一位最善于捕捉意象!最擅长运用美的意 象抒发思想感情的诗人。 意象,作为诗歌的重要元素,是体现诗歌生命的基本结构内核和功能单位。诗人郑敏说: “诗人的创造灵感与对生命的敏感与经验都凝聚于意象之中”,意象之于诗歌,如情节之于戏 剧和小说,“它是诗歌独特的叙事方式”。意象作为诗的灵魂与生命符号,是一种富于暗示力的情智符号,也是富于诱 惑力的期待 结构。诗人常以想象的方式将特定的情感或智慧通过比喻性、象征性的意象暗示给读者,读 者则通过对意象的解读体验此中情智。通过天空意象群这扇独特的窗口,希望我们能够窥探 出徐志摩这位天才诗人的功夫密笈。西方现代主义诗学认为,意象是一种自在自为的多元意义的载体,是实际 事物的具体形 式,是一种思维方式和存在方式,是想象力对真理的投射。可以说,徐志摩的天空意象群本 身就是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从意象的来源,到意象的营造,再到意象的呈现,都是徐志摩 创作个性、人生经历、审美追求及文学素养等合力作用的结果。 如果说星星是以它的亮赢得了徐志摩的青睐,那么月亮则是以它的美让徐志摩难以忘怀。 月亮的美是最让人心动的,自从嫦娥奔月的故事诞生以来,人们一直相信,寂寥的月宫里居 住着美丽的嫦娥。因此,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对月一往情深。从初一到十五,月亮渐渐地由亏 而盈,更是寄托了人们对圆满的一种祈盼。“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但愿人长久,千里 共婵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等,不外乎都是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但徐志摩视野里 的月更多的侧重于它的美,是对美的一种呈现和欣赏,更纯真,也更深刻。“月:我隔着窗纱, 在黑暗中,/望她从峻岩的山肩挣起一一轮惺忪的不整的光华:/像一个处女,怀抱着贞洁,”“她那样玲珑,那样美,/水底的鱼儿也得醉!”“秋月的美满,/熏暖了飘心冷眼,”“看它, 一轮腴满的妩媚,/从乌黑得如同暴徒一般的/云堆里升起——/看得格外的亮,分外的圆。” 徐志摩毫不吝啬地用他最美的笔墨来描画他心目中的美入——月亮。

北岛诗歌特点浅析

北岛诗歌特点浅析 ——王奇北岛被公认为“朦胧诗”的首席代表诗人,他的前期诗歌反映了从迷惘到觉醒的一代青年的真实心声。本人将从北岛诗歌中体现的精神、诗歌意象、艺术手法、色彩的运用以及塑造的独特形象这五个方面来浅析北岛的诗歌特点。 (一)、浓烈的反叛精神 读北岛的诗的第一个特点便是能从中传递出一股浓烈的反叛精神。这种精神如同对时代喷出革命的火焰在纸上熊熊燃烧。正如诗中所能表现的那样,诗人北岛的心中在沸腾,诗歌的文字在跳跃,与此同时,作为读者的我们也不禁兴奋起来,就如《回答》中所写的那样: “告诉你吧,世界, 我—不—相—信! 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 那就把我算做第一千零一名。 我不相信天是蓝的; 我不相信雷的回声; 我不相信梦是假的; 我不相信死无报应 如果海洋注定要决堤, 就让所有的苦水都注入我心中; 如果陆地注定要上升, 就让人类重新新选择生存的峰顶。” 读罢这样的诗句,我们的热血有没有沸腾?北岛在诗里行间所透露的是一种坚定的信念“不相信”是一种豪情,是一种无畏一切的叛逆精神。诗句开端便呈现出一种宣言式的告白,紧接着便是以假设作台阶,放低了“我”的位置,却又在不经意间,诗歌纵身一越,其精神就更为显著了,力度再度加强,再是一连串

的“不相信”构成了排比句式,表面上只是简单的自然事物的否定,但实质上是形象化地抽象式地反面透析反叛精神。诗歌以正、反两面地加以阐述,更为着重地突出了诗人北岛的反叛精神。而这一点,在《雨夜》中也同样得到了证明:“即使明天早上 枪口和血淋淋的太阳 让我交出自由、青春和笔 我也决不会交出这个夜晚 我决不会交出你” (二)、诗歌意象丰富,蕴藉深沉 诗人北岛的诗歌中的另一特点便是意象群众多即意象丰富,同时意象蕴藉深沉。如在北岛的第一辑中的《一束》中所表现的: “在我和世界之间 你是海湾,是帆 是缆绳忠实的两端 你是喷泉,是风 是童年清脆的呼喊” 诗中所出现的“海湾”、“帆”、喷“泉”、“风”、“清脆的呼喊”等都是被抽象化了的对象,诗人在采用它们的时候即它们被写入时光的时候,它们已不再是原本的面目,已不再具体了,而是被赋予以某种精髓或是内涵。在同一首诗的后面部分中所提到的“画框”、“窗口”、“田园”等,也不再是我们肉眼所能见到的事物,而是成为了诗歌中的或者是灵魂中的另一种符号。诗歌中意象群的出现,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给读者形象思维,使情感的流质得到了相应的载体,读者接受时能够更加地准确、鲜明。这点在《太阳城札记》中也是如此。在这首诗中出现了纸屑、网等意象,代表着自由、生活之类。这样读者在理解这些时便更加地容易,但又给我们一定的想象空间。北岛在诗歌中寻找“生命的湖”和“红帆船”,这种象征主义手法的应用,同样是对继承与发扬中国诗歌艺术的证明。 (三)、诗歌创作中的多种艺术手法的应用

古诗词中的意象分析大全

古诗词中的意象分析大全 树木类:树的曲直:事业、人生的坎坷、顺利。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新陈代谢。红叶:代称传情之物,后来借指以诗传情。岁寒三友(松、竹、梅):象征人高洁的品格。松: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松柏:坚挺、傲岸、坚强、生命力。 竹:竹子具有“性直”、“心空”、“节贞”等特点,用以比拟君子的品德修养,象征正直、不从俗、有气节、积极向上。 梅:傲雪、坚强、不屈不挠、逆境。柳:送别、留恋、伤感、春天的美好。 折柳:“柳”谐音“留”又因柳丝柔长,风吹而成缠绵难舍之状,故古人常折柳送别,常作留客之意,后寓有惜别怀远之意。 杨柳:伤别情怀。堤柳堆烟:能触发往事如烟,常被用来抒发兴亡之感。 杨花:象征离散。梧桐:梧桐是凄凉、凄苦、悲伤的象征。 梧桐:凄凉悲伤的象征。 花草类:草木: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花开:希望、青春、人生的灿烂。 花落: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惜春,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芳草:常喻离恨。 桃花:象征美人。兰花:高洁、美好。牡丹:富贵、美好。 草:生命力强、生生不息;希望、荒凉、偏僻、离恨;身份、地位的卑微。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今盛昔衰)。 红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比喻男女爱情或朋友情谊。菊:隐逸、高洁、脱俗。 莲:由于“莲”与“怜”音同, 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素来是纯洁、清高的象征。梅子:成熟的梅子比喻少女的怀春。 丁香:指愁思或情结。黄粱:表现虚幻的事或欲望的破灭。芭蕉: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 浮萍、飞蓬:表现漂泊之感。连理枝(比翼鸟):喻思爱夫妻。青梅竹马:形容男女小的时候天真无邪,也指幼小时就相识的伴侣。 动物类 猿猴:哀伤、凄厉。 鸿鸽:理想、追求。鱼:自由、惬意。 鹰:表现刚劲、自由或大志,人生的搏击、事业的成功。狗、鸡:生活气息、田园生活。 (瘦)马:奔腾、追求、漂泊。 乌鸦:哀伤,不祥之物或比喻小人、凡夫俗客。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沙鸥:常用来抒发内心因漂泊无依而伤感,表现人生的飘零或伤感愁怀。鸟:象征自由。 莼羹鲈脍:指家乡风味。后来文人以“莼羹鲈脍”、“莼鲈秋思”借指思乡之情。梦蝶:借指迷惑的梦幻和变化无常的事物。 (孤)雁:孤独、思乡、思亲、音信、消息。鸿雁: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 鹧鸪:烘托荒凉破败或惆怅落寞,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蝉:古人以为

中国古代诗歌的审美情结

中国古代诗歌的审美情结 中国古代诗歌的审美情结是它的抒情性、韵律性和对韵外之致的追求。它是一种看重有象思维、看重象中传情达意的审美文化。这种审美文化对人类生活有着其它文化不可替代的美化作用。在整个人类文化建构中,没有诗歌文化之美,人类文化将失去美好的一翼;在生活中离开审美追求,人们的生活将变得毫无乐趣,毫无意义,甚至会失去自身的人生价值。 一、主客相融的审美态度 中国诗人的心灵,总是那么容易与天地相通。“春山烟云连绵,人欣欣;夏山嘉木繁阴,人坦坦;秋山明净摇落,人肃肃;冬山昏霾翳寒,人寂寂。”(郭熙《林泉高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文心雕龙?神思》)人的内心世界与自然的世界似乎是异质同构的。人能够通过感觉直接把握宇宙万物的底蕴,领会大自然永恒的生命运动,而一旦达到这种境界,人与自然也就泯灭了彼此的界限,于是主观和客观融为一体。 中国诗人正是用“天人合一”的哲学精神来观照宇宙,

指导创作,写下了无数“神与物游”的美妙诗篇。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这首名为《江南》的汉乐府民歌,并没有什么深意寄托,不过是写采莲人之乐和鱼之“戏”,可是它却千古流传,读之令人击节,原因在于:歌者既不单纯写人,又不单纯写鱼,而是将人之乐转嫁为鱼之戏,似乎人已化身为鱼,自由自在、无挂无碍地嬉戏于水中。采莲人和水中鱼的感情就这么沟通起来,融为一体,人在这里获得了大自然生命的永恒。读这首诗,我们所欣赏的,不是诗中写了什么劳动生活,什么男女爱情,有什么比兴,纯粹的美感,可以帮助我们唤起生命的快乐。 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其一写道: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萎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桃花乍放,鸭戏水中,盎然的春意引逗得诗人满心欢喜。可是诗人并不把这种心情直接表达出来,而是把自己对春天的感觉转换成自然景物的感觉,通过大自然本身的生命律动来体现。桃花、戏鸭、芦苇、河豚和诗人之间的这种关系,正是“天人合一”的哲学精神和神与物游的审美体验的生动

中国诗歌的抒情性审美特征

中国诗歌的抒情性审美特征 中文系2005级4班杨有福指导教师:郭昭第 【摘要】中国诗歌以抒情性最为见长。中国诗歌的抒情性审美特征主要体现在诗歌意境的审美意蕴、诗歌抒情的审美情感以及诗歌语言的审美特质等方面。这三个方面分别对应着韵味、情味、滋味等古代诗论中的理论形态。“韵味”是对中国诗歌审美意蕴的概括,分为生活、人格、生命三个层次;“情味”是对中国诗歌抒情性审美情感的艺术表达,体现为具有崇高性质的审美快感、审美痛感以及具有诙谐性的审美谐感;“滋味”是对中国诗歌语言审美特质的挖掘,表现在诗歌语言的预设与情性、含蕴与情理以及音效与情韵等方面。 【关键词】中国诗歌抒情韵味情味滋味 [Abstract]The most salient characteristic of Chinese poetry is its lyricism, the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which are reflected primarily in the aesthetic significance of poetic conception, the aesthetic sentiment of poetic expression and the aesthetic quality of poetic language. These three aspects correspond to theoretical forms of classical poetics, namely metrical charm, sentimental flavor and poetic taste, respectively. ‘Metrical charm’ is th e summary of the aesthetic significance of Chinese poetry, and can be divided into a trio of subsistence, character and life. ‘Sentimental flavor’ refers to the artistic expression of the aesthetic sentiment found in Chinese poetry, and is appreciable thro ugh a sublime sense of aesthetic exaltation, pain and humor. ‘Poetic taste’ refers to the exploration of the aesthetic qualities found in the language of Chinese poetry. It is evident in the language of poem’s presupposition and feelings, its subtlety and reason, as well as its acoustic effect and emotional affect. Designed to aid in the reading of poetry, this paper presents a theoretical exposition of these literary concepts. [Key Words] Chinese poetry lyricism metrical charm sentimental flavor poetic taste 中国诗歌以独特的抒情性而在世界文学之林别具一格,中国诗学则以独特性“辨于味而言诗”的审美方式自成特征。也就是说,“情”与“味”的关系是探索中国诗学审美特征之核心。尽管中国诗歌自身的本质特征是注重抒情地,而且读者把握情感的方式是“辨于味言诗”,然而遗憾的是在中国并未形成以探讨情感为特征、以“辨味”为方式的理论体系。正如清代何文焕在《历代诗话》序言中所言:“诗话于何昉乎?赓歌纪于虞书,六义详于古序,

古典诗歌中梧桐的意象分析39407

浅析古典诗歌中的“梧桐”意象 摘要:意象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不可或缺的范畴,它在古典诗词中的灵活运用,不仅使古典诗词具有情感性,还让古典诗词具有了承载文化底蕴的生命力。若诗人词人想要更好的抒发自己的情感,那么意象就是必不可少的载体。“梧桐”作为一种常见的植物,是诗人词人们所喜欢引用的一种意象,其意象所表达寄托的意蕴多种多样。它是古代文人内心情感的话语形式,是诗人词人情感抒发的一种实物载体,它能表达作者在特定环境下的思想感情。它所被寄予的情感也是多种多样的,并不只是象征着那单调的愁苦。 关键词:古典诗词意象梧桐 意象就是古典诗词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是作者内在的思想情感与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也就是“借景抒情”中的“景”或“托物言志”中的“物”。诗人对意象的选取与描绘,正是作者主观情感的流露。意象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意旨,寄托着复杂的情感,暗示着深刻的哲理,承载着诗人强烈的主观色彩,其客观之“象”与主观之“意”共同构成了富于美感的形象。意象相对于中国古典诗词来说,是其艺术的灵魂。梧桐,作为一种普通的树种,由于它自身具有一些特别的品质,而且这些品质能寄托和表达诗人的主观情思、审美理想,所以梧桐就自然而然的成为了古典诗词的一个传统意象。梧桐”这个意象意象在经过历代文人反复使用后,它所蕴含的情感意义也变得很丰富,很有意味的而“梧桐”这一常见意象,在大多数时候给我们的感觉都是悲凉愁苦。但是,在古典诗词中,它所象征的并不仅仅只是这些。它还象征着爱情、象征着人的高洁的品性,在思乡怀远时,梧桐被当做故乡的象征,在怀友送别时,梧桐还被当做友情的象征,梧桐有时还被寄寓成一种美好的生活愿望等等。那么,下面我们来逐一的分析,它所被寄予的情感吧。 一.象征悲凉的孤独与愁苦 风吹叶落,雨打梧桐,在凄清的景象中,梧桐成为了文人笔下孤独与忧愁的意象,李煜在《相见欢》中“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词人把客观景象“梧桐”与主观的孤独忧愁结合得天衣无缝,,深深的表现出了词人内心的那份愁苦与凄凉。如白居易的《空闺怨》中:“寒月沉沉洞房静,真珠帘外梧桐影。秋霜欲下手先知,灯底裁缝剪刀冷”;徐再思的《水仙子·夜雨》中“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李白《赠别舍人弟台卿之江南》:“去国行客远,还山秋梦长。梧桐落进井,一叶飞银河”;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等等。这些句子都是通过“梧桐”这一传统意象来传达悲苦凄恻的离愁别绪的。 二.象征着爱情 爱情是亘古不变的永恒话题,不管是在什么时候,都有抒发爱情的文学作品,而古典诗歌中的爱情,往往都是抽象式的抒发,在众多象征爱情的意象中,梧桐凭借着它的根深蒂固,树干挺拔,枝繁叶茂,在诗人的笔下,它被赋予了忠贞爱情的意义。比如《孔雀东南飞》中写道“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诗中用梧桐的“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象征了焦仲卿与刘兰芝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即使生不能在一起,死也要在一起的永恒爱情诺言。又如孟郊的《琴曲歌辞·烈女操》里的“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贞妇贵徇夫,舍生亦如此。波澜誓不起,妾心井中水。”白居易《长恨歌》“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等诗词句都是把“梧桐”这一意象象征着忠贞不渝的爱情。 三.象征着高尚的节操与品性 古典诗歌中常用许多具有高洁品性的物象来象征人的品性与节操的高尚,梧桐就是其中常用的意象之一。诗人词人往往赋予了梧桐高洁、孤直、虚心等等高尚品格与君子风度。唐人李伯鱼《桐竹赠张燕公》:“凤栖桐不愧,凤食竹何惭。”就以梧桐修竹喻人,称赞张燕公的贤明的高尚的品性。又如王安石《孤桐》:“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岁老根弥坚,阳骄叶更阴。”诗人以孤桐衬托了作者年老志未衰,时刻为君民解忧的高洁品质。无论是诗人以梧桐来称赞别人,还是以梧桐自况,都说明了梧桐这一高尚的品格所带有的价值。 ( 四.象征着友情 梧桐,是文人心目中高贵品质的代表,所以,在往来酬唱时,诗人们都把梧桐当作良朋知己,也用它来来比喻自己与友人的深厚友谊。如白居易《商山路驿桐树,昔与微之前后题名处》中说到“与君前后多迁谪,五度经过此路隅。笑问中庭老桐树,这回归去免宋无” ,白居易与元稹二人仕途坎坷,

盛唐诗歌的审美特征

盛唐诗歌的审美特征 摘要:盛唐时期,中国经济繁荣,国力繁盛,涌现出大批禀受山川英灵之气而天分极高的诗人。他们“既闲新声,复晓古体;文质半取,风骚两挟;言气骨则建安为传,论宫商则太康不逮”讲究声律辞藻与抒写慷慨情怀汇而为一,诗人作诗笔参造化,情因韵而显,在咏史诗、咏物诗、边塞诗等题材上均达到了神韵兼备的完美境界,既壮丽雄浑又清新自然,风调高华、星象玲珑,流丽浑成,情景交融,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 关键词: 盛唐慷慨情怀神韵兼备流丽浑成 众所周知,艺术美是美的形态的集中体现,诗歌又可以说是文学样式中最富于美学意味的。中国的文化就是以诗歌为传统中心的文化,因此才真正成为诗歌的国度。盛唐诗又可以称得上是真正的诗的国度中最辉煌的岁月,形成了星汉灿烂的文化奇观。他们“既闲新声,复晓古体;文质半取,风骚两挟;言气骨则建安为传,论宫商则太康不逮”讲究声律辞藻与抒写慷慨情怀汇而为一,诗人作诗笔参造化,情因韵而显,达到了神韵兼备的完美境界,既壮丽雄浑又清新自然,风调高华、星象玲珑,流丽浑成,情景交融,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 盛唐的文学用空前的规模与气势,深化了中国文化史上的审美境界,文弱书生写起诗来也是豪气满纸:“少年心事当拿云”(《致酒行》),“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云阁,若个书生万户侯”(《南园》),痛快淋漓的书写个人情怀。盛唐人用温柔敦厚的底子,加入许多慷慨悲歌的新成分,不知不觉,产生出一种异彩来。盛唐各大家,为什么能在文学史上创造出如此美韵?他们的价值,在能洗却南朝的铅华靡曼和北朝的粗野一路。开辟了一个新天地。 首先,盛唐作为政局大一统王朝的兴盛期,其本身就昭显出一种时代的豪壮气势与阔大胸襟;其次,盛唐经济的繁荣与国力的强盛,为文化的发展与文人的生活提供了丰实的基础;再次,唐统治者在政治上的相对开明,在思想文化政策上的开放兼容,更直接促进了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其中漫游、科举、从政三者的生活方式与诗歌创作的关系最为密切,漫游为创作提供了生活的原料,从政给予诗人以思想的活力,科举则又促进多方面的文化艺术修养和较为普遍的文化氛围,由此感召了士人的功业理想与进取精神,造就了一种积极入世、关心时政的社会心理特征。所以“诗家各体,至唐大备,譬如芳春草木百花盛开,灿烂绚烂,使人悦眼而迷心”,而若从各个题材来体味诗家的美学艺术会更能充分领略到盛唐诗歌无与伦比的美,因此本文仅从咏物诗、咏史诗、离别时、边塞诗等角度来浅析盛唐诗的审美特质。 (一)咏物诗 古往今来,诗人所写的咏物诗数不胜数,任何一个物象只要具有吸引诗人的审美特性就有了诗写的价值。唐咏物诗的审美性态大致可以分为纯然咏物、以物比人、咏物见志、咏物寓意四个方面,到了盛唐,诗人更以全新的视角对咏物诗进行了大胆的创新: 1、移情于物:咏物为宾,抒情为主;意蕴丰富,寄托深碗;既能见出诗人的身世、遭遇 和品行,也能表现诗人的艺术修养和个性,更使人们在身心、神思等方面得到益处。 2、想象奇警:诗人高度跳跃的思维及奇特宏观的意象群,构成了盛唐诗想象奇特的特性。 一方面是对审美意象的尽情展现,另一方面更是处于内心的观照和观感。 这类诗歌以李白的诗歌最为突出,比如《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诗歌纯任性灵,想落天外,而得形神兼备之妙:“直下”二字,既形容瀑布的激流,也写出奇峰突起的陡峭,而“三千尺”的夸张和“银河落九天”的想象则强化和突显出李白独有的自由放任的审美品质,读来令人神清气逸,畅快不已,同时我们也被李白内心深处宏大的抱负所折服,如若没有耐心这等旷达则能写出这样的意境? (二)咏史诗

从诗意角度浅论图书馆建筑的审美特征

从诗意角度浅论图书馆建筑的审美特征 【摘要】以岳麓书院图书馆建筑为代表的图书馆建筑,饱含着诗意审美元素。这些元素,如相关诗文、楹联等,使人直接体味到图书馆建筑的审美特征,而有些元素,如图书馆建筑自身的建筑元素,虽不易使人觉察,却也暗蕴着诗意之美。同时,还须认识到图书馆建筑在诗意审美范畴内所包含的“残缺美”。 【关键词】图书馆;诗意;建筑;岳麓书院 1 “诗意”的含义 “诗意”,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诗意,指的是诗词歌赋借助于形象描写表现境界或情调的审美特性。古今中外关于“诗意”狭义含义的解释,皆类似于此。就中国诗学角度而言,尤其如此。从具有“赋、比、兴”特点的《诗经》,到中国当代诗歌,无不具有丰富多变的客观物象,同时又藉此充分渲染、表达主观情感,呈现出“情境交融”的特点,以及“意在言外”的审美意趣和“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特征。语言愈简短而回味愈无穷的,则被视为上乘之作。[1] 而广义的诗意,指的是被描写事物或实际事物以有限的构成、有限的形象等因素传达给人的很多想象、很多感概。如上所述,构成或形象愈有限,而回味愈无穷的,则愈有审美价值、文化价值和文化品位。 为便于讨论,在此指出,有诗意审美价值而在其它方面有明显价值缺欠的事物,本文称之为“残缺美”。 在本文讨论范畴之内,囊括狭义诗意与广义诗意。 2 图书馆建筑的诗意审美特征 图书馆建筑,包含多种审美特征,而其“诗意”审美特征,则常常为人们所忽略,因此,在图书馆的审美研究中留下偌大空白。事实上,很多建筑与诗歌都服从于表达意境与情趣的之需,图书馆建筑尤其如此。因此,使很多建筑与诗歌常傍久依,从而使很多建筑具有“诗意”审美特征。[2]而在中国传统文化范畴内,图书馆建筑的“诗意”审美特征表现得尤其突出。下面,以岳麓书院的图书馆建筑为例,从诗意角度浅论图书馆建筑的审美特征。[3] 3 从诗意角度浅论岳麓书院图书馆建筑的审美特征 3.1 岳麓书院图书馆建筑之简介 岳麓书院的图书馆建筑——亦即现在的御书楼——或曰岳麓书院的藏书楼,具有悠久的历史。1987年在原址基础上重建之后,主楼的主要受重部位全为钢筋混凝土,而外露部分则基本以古朴典雅的木结构为主,楼内配以空调等设施,

高考语文古典诗歌意象浅析新人教版

古典诗歌意象浅析 什么是意象? 诗歌的创作讲究含蓄、凝练。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具体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相关结合,就是“意象”。意象具有含蓄性,在诗歌鉴赏时,必须以解读诗歌的意象为突破口,才能整体感知诗歌的内涵,把握诗人的情感。 知识点提示: 1、诗歌意象虽从外表看呈现直观形象性,但它本质上是为负载诗人思想情感而存在的。因此,“象”是其“标”,“意”乃其本。而意象的表意又不是简单地直译,往往含有一定的比喻意义。比如写“雨”,不是光说天气阴霾,而常是表达某种愁绪,如“清明时节雨纷纷”(杜牧《清明》);写“夕阳”不是仅为说明天色将晚,而是暗示一种伤感,如“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乐游原》)。 2、理解典型意象解读诗歌 在庞大的诗歌意象家族中,有些意象可以称之为典型意象,即该意象具有独特的代表性或典型的象喻性,历朝历代诗人递相沿袭,使得一些意象在古典诗歌中的象喻意义比较接近、比较固定。因此,在解读诗歌时要熟悉常见意象的一般象征意义,尤其是一些约定成俗的固定意象。 像杨柳多表现送别或思念,如李白的“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金陵酒肆送别》)借杨花营造送别的氛围;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雨霖铃》)则借杨柳表示别后的寂寞凄清的情怀。芭蕉与丁香则多与愁结缘,如“芭蕉不解丁香结,备向春风独自愁”、“青鸟不传云外信,芭蕉空结雨中愁”。这些固定的意象是理解鉴赏诗歌的捷径。 知识点辨析 人物形象与意象的区分 1.诗歌中的文学形象指的是诗歌艺术形象,一般而言,偏重叙事的诗歌主要指人物形象,偏重写景的诗歌偏向于意象,而偏重抒情的诗歌则多指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例如杜牧的《山行》诗中写山中景色,有山路、人家、白云、红叶等景物,都构成了形象,且以枫林中经霜的红叶最具神韵。诗歌中的形象倾注着诗人的思想和情感,因此只有真正理解了诗歌的形象,才能深入领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2.人物形象在偏重叙事的诗歌作品中,诗人往往借助笔下塑造的人物或直接或隐喻的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对社会的看法、对人生的领晤,或者寄托自己的理想。有些时候,由于作者所处的时代原因,或者是作者为了使诗意含蓄些,其诗中的形象不以“人”的形式出现,而代之以“物”。如罗隐的《蜂》“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明写“蜜蜂”,实为写“人”、喻“人”,所以,鉴赏蜜蜂的形象,不能从我们熟悉的概念出发去生搬硬套,而要从诗里的“不论”、“无限”、“尽”等词语去解读其采花的“辛苦”。至于诗人的态度、观点,还得通过琢磨诗中反诘句以领悟其对蜜蜂的同情、怜惜之意。因此蜜蜂的形象定位在“辛苦”劳作,积累多而享受少这个基点上。由此归结出来的“寓意”似乎有几种理解:讽刺坐享其成的剥削者或赞颂辛勤耕耘者的劳动者。有时诗人为了表达某种较强烈的感情,往往让自己进入到诗中,直接表达自己的爱憎、自己的价值取向和人生追求,因此,抒情主人公形象实际上是作者在诗中的“代言人”。如韦应物的《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诗歌鉴赏(意象+用典)

诗歌鉴赏中的常见意象解读 一、“柳”的意象 1、“柳”、“留”二字谐音,经常暗喻离别。“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三句,表现了柳永对恋人的怀念。 2、“柳”多种于檐前屋后,常作故乡的象征。“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抒发了许浑对故乡的无限牵挂。 3、“柳”絮飘忽不定,常作遣愁的凭借。“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几句,形象的诠释了贺铸此时忧愁的深刻程度。 二、“燕”的意象 1、燕子因结伴飞行而成为爱情的象征。如“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展示了词人梦觉酒醒后凄寂惆怅的心境和对感怀对象的相思之情。 2、燕子眷恋旧巢的习性,成为古典诗词表现时事变迁,抒发人事代谢的寄托。“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既暗示了乌衣巷往日的繁华,又袒露了诗人面对今昔变化的无限感慨。晏殊词《浣溪沙》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写尽了物是人非的感慨和忧伤。 三、“水”的意象 1、因水的柔和清冷,常用水比喻月色之类虽具体可感却难以把握的事物。如:“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从侧面反映了封建时代妇女的悲惨命运。 2、因水的剪切不断,绵软不绝,常以水喻愁。如李白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抒发了诗人因强烈的感到了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不可调和而产生的烦忧和愁苦。 四、“月”的意象 1、明月蕴涵边人的悲愁。如:“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的悲亢幽怨;“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的悲壮雄浑。 2、明月蕴涵情感的无奈。如谢庄“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的祈祷和祝福;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希冀和渴盼。 3、明月蕴涵时空的永恒。“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把时间对生命的劫掠和生命在时间面前的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对古典诗词中的意象进行多维解读,实际上就是对诗词的内涵进行挖掘。 五、花,是古代和现代诗歌永恒的意象,但在诗歌当中,诗人借花表现出来的感情却不尽相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片花的海洋不仅写出了海子对生活的热爱,也衬托了他的孤独和封闭。“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花又象征着戴望舒的低徊和迷茫。“感时花溅泪”、“花自飘零水自流”,花开花落,几许哀愁不尽,河边院中的姹紫嫣红都在轻轻诉说着人世、爱情、生命的感怀。《扬州慢》中,“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衰败之景在眼前,悲凉之叹却埋心中。触目而伤怀,盛世不再的忧伤岂独几枝芍药能够说尽?悲泣红药,自品悲苦也。张先在《天仙子》里借小院落花表现伤春之心态,而晏殊亦借“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之句讲诉忧愁的无法排遣。其实,落红

诗歌意象浅析

诗歌意象浅议 基于课堂教学的总结与反思 朱建省 综观现行语文教材,古诗篇目较以往大大增加,这既是对新课程标准要求的一个回应,更是为了能全面而深入地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和鉴赏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古诗阅读作为高考阅读的必考题也就成为一种必然,但是考生在考试中诗歌鉴赏题得分普遍较低,甚至说很差,究其原因,在于学生读不懂诗,而学生读不懂诗的根本的、主要的原因又在于教学中诗歌意象分析的缺失。诗歌教学,贵在分析意象,而不是通过翻译直接告诉学生表达了什么思想情感,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为什么诗歌教学贵在意向分析呢?因为诗的本体就是意象。就诗歌创作而言,往往会遇到“文不逮意”,故而选择“立象以尽意”;就诗歌欣赏而言,“象”是寻“意”基础和依托。可见,“意”与“象”密不可分,那么什么是“意象”呢? 意象简述 “意象”一词,最早见于先秦哲学典籍中的“意”和“象”,经后世学者的完善与发展,才成为我国古代诗论和美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意象,顾名思义,指意与象的融合体。最先由汉哲学家王充提出;作为审美范畴,魏晋时刘勰最先运用。刘氏认为“意象”就是心意与物象的契合体。后来唐代王昌龄、司空图都对此有所发挥。但无论是刘勰还是王昌龄、司空图,他们所谓的“意象”仅属于正在艺术构思中的形象。自宋代之后的文论,所谓的“意象”大多则是指已经创造出来的艺术想象,明清两代最为明显。清初伟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王夫之可谓“意象”之集大成者。他认为“意象”乃是诗的本体,是“情”与“景”的内在统一。“景”不能脱离“情”,脱离了“情”,“景”就成了“虚景”,就不能构成审美意象;同样,“情”不能脱离“景”,脱离了“景”,“情”就成了“虚情”,也不能构成审美意象。据此,王夫之指出意象的两大基本形态:一为“情中景”,一为“景中情”。此后,关于“意象”的论说仍持续不断,比如晚清的王国维,近现代的宗白华、朱光潜等都有独到的见解,这里就不再述说了。 意象浅见 “意象”的发展与完善是艰苦而卓越的;同样,诗歌“意象”的分析也是艰苦而难懂的。既如此,就高中生而言,怎样教会其理解诗歌意象呢?我认为没必要进行学理上的深究,然可通过形象的比喻,通俗易懂地使学生明白其个中意思即可。“意象”之“意”与“象”犹如“盐水”之“盐”与“水”。这样比喻的根据在于“意象”是“意”与“象”、“情”与“景”

浅谈舒婷诗歌创作的思想意蕴与美学特色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 论文题名:浅谈舒婷诗歌创作的思想意蕴与美学特色 学生姓名:王起琴 学号:20091630130041 指导教师:马来者 专业:汉语言文学 年级:09年春季本科班 学校:海西广播电视大学

目录 一、内容摘要………………………………………………………………… 二、关键词………………………………………………………………… 三、舒婷简介………………………………………………………………… 四、舒婷诗歌的思想意蕴………………………………………………… (一)探索性…………………………………………………………… (二)深刻性………………………………………………………………… (三)社会性………………………………………………………………… (四)进步性………………………………………………………………… 五、舒婷诗歌创作的美学特点……………………………………………… (一)自然美………………………………………………………………… (二)抽象美………………………………………………………………… (三)高尚美………………………………………………………………… (四)意境美…………………………………………………………………

【内容摘要】:舒婷的诗对传统诗歌艺术规范的变革和反叛,为诗歌创作 提供了新鲜的审美经验。意象化、象征化和立体化,是朦胧诗艺术表现上的重要特征。舒婷的诗高扬主体意识,以意象化方式追求主观真实而摒弃客观再现,意象的瞬间撞击和组合、语言的变形与隐喻构成整体象征,使诗的内涵具有多义性。捕捉直觉与印象,用情感逻辑取代物理逻辑,以时空转换和蒙太奇造成诗歌情绪结构的跳跃性和立体感,使诗歌情绪内涵获得了弹性张力空间。 【关键词】:诗歌艺术,诗歌创作,主题意识,思想意蕴,美学特色,情感体验,朦胧诗,现代诗歌艺术

论顾城诗歌意象中的生命意识

论顾城诗歌意象中的生命意识 摘要:意象是中国首创的一个审美范畴,在诗歌创作中意象更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顾城作为朦胧诗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其含蓄、温婉的诗歌中表现出的童真的可爱、无奈的压抑、渴望的释放无不令人称赞和感叹。他的成功之处在于将对生命的品读融入意象中,才使得他的诗歌散发出经久不衰的生命力。其诗歌中体现的生命意识在当代诗歌的创作中的价值更是不容忽视的。 关键词:顾城;意象;生命意识。 吴晓曾说:"生命意识就是由生命引发的关于人的存在问题的根本性思考。"[1]人的存在问题的最大障碍就是生命的悲剧意识,即一旦生命降临,到最终的结果必然走向死亡,但悲剧意识并不是生命的根本意识。尼斯尔曾说:"死亡什么时候来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在死亡面前做些什么。"[2]可以说面对生命这一问题,每个人都是思考者,但这种思考更多地出现在童年时期,当我们意识到有生便有死这一问题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对生命的思考则被琐事掩盖而被我们逐渐忽略。诗人毕生都在思考这个问题,他们试图用有限的生命去解读这一问题。诗人是心灵的受难者,而作为诗人的顾城用诗更是用生命诠释了这种思考。诗歌和生命对于顾城来说是一个整体,他曾说"诗可写可不写,它到人间来不由诗人决定,由它自己决定。"[3]这话似乎有点玄,但从另一个的方面来理解即诗的产生不是刻意做作的,而是为了更好地表达生命自然而然形成的。诗的产生是一种生命现象,诗创作是一种思考和存在的方式。顾城的诗歌创作从始到终一直贯穿着强烈的生命意识,无论生或死,喜或悲,无不渗透着内心对生命的思考。 顾城是一位天才诗人,到七八岁,顾城就预感到:"我将来是诗人!"一次在小学班上被老师指名朗诵诗歌,顾城回忆说:"我被自己的声音震动了。我不知是怎么结束朗诵的,只记得坐下来时,必须用手按住膝盖,才制止那激动的颤抖。"[4]这是诗歌的力量与诗人天性撞击的结果,天才的诗歌原子早已潜藏在其性格、气质中,流淌在血液里。[5]而诗人的生命意识也觉醒的很早,13岁时写的一首小诗"我在幻想着,幻想在破灭着;幻想总把破灭宽恕,破灭却从不把幻想放过。"(《我的幻想》)诗人对幻想的渴望和幻想的破灭的感悟已经初露其对生命意识的关注。为了更好地参悟其作品中通过各种意象表现出的生命意识,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探讨。 (一)与自然为伴的童话诗人--对生命的顶礼膜拜 在顾城的诗歌尤其是早期的诗歌中无不透露着一个崭新的小生命对世界的好奇、关注以及崇拜。其诗歌中不断出现天空、月亮、云、海、树枝等意象。15岁的《无名的小花》"它没有秋菊/卷曲的金发,/也没有牡丹/娇艳的容颜。/它只有微小的花,/和瘦弱的叶片,/把淡淡的芬芳/融进美好的春天。"诗中通过无名的小花自比,与秋菊、牡丹的对比而表达一种朴素的美好。对生命的崇拜和礼赞饱含在这些意象中。 再如诗人创作于十五岁的代表作《生命幻想曲》"……让阳光的瀑布,洗黑我的皮肤。/太阳是我的纤夫。/它拉着我/用强光的绳索,/一步步,/走完十二小时的路途……时间的马,/累倒了,/黄尾的太平鸟/在我的车中做窝。/我仍然要徒步走遍世界--沙漠、森林和偏僻的角落。/太阳烘着地球,/象烤一块面包。/……我把我的足迹/象图章印遍大地,/世界也就融进了/我的生命。/我要唱/一支人类的歌曲,/千百年后/在宇宙中共鸣。"十五岁的少年已经深切体会到了人生的无奈。但在这样的无奈中作者并没有就此消沉,而是唤起对生命的热爱而去赞美和歌颂个体生命的伟大。喷薄而出的旺盛的生命力正是作者内心最真实的写照。"阳光"这一意象被诗人比喻成瀑布,阳光的照射则顺理成章地"洗"黑我的皮肤;而"太阳"这一意象则被诗人运用了拟人化的处理转而成为"我的纤夫"。尽管被阳光"洗黑了皮肤"被太阳"用强光的绳索拉着"诗人依然不屈服于强压之下而是"赤着双脚。/把我的足迹,/象图章印遍大地,/世界也就溶进了/我的生命。""图章"这一意象的出现代表了一种标志,一种无法抹杀的力量的象征,更是人的一种本质力量的确证。用"阳光"、"太阳"这两个意象与"图章"这一意象作对比,更彰显了诗人在困难面前决不低头的勇气,更要让这种勇气有了承担的载体--"图章"。最后诗人更是"要唱一支人类的歌曲,/千百年后,在宇宙中共鸣。"小"我"不小,与宇宙的融合彰显了人类的力量。连顾城的父亲顾工在提起这首诗时都说:"我和十四岁的顾城在河滩上晒着黝黑的肢体。他用手指在沙砾中写了一首歪歪扭扭的《生命幻想曲》--我至今还在为那些美妙的诗句而惊喜。多么好,我真惊奇他那细小,柔软的手指怎会划出这样的宏丽、壮美的句子。"[6]这个"早熟"的少年已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