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概论(叶澜)

教育概论(叶澜)

教育概论(叶澜)
教育概论(叶澜)

教育概论(叶澜)

一、名词解释

1、教育:广义的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狭义的教育即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以影响入学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2、教育要素:要素是指构成活动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的因素,但它不包含活动中涉及到的所有因素。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教育内容与教育物资。

3、教育者:凡是在教育活动中承担教的责任和施加教育影响的人都是教育者。

从广义教育看,教育者包括各级教育管理人员、专职和兼职教师,校外教育机构的工作人员、家长等。从学校教育看,教育者主要是指具有一定资格的专职教师和相对固定的兼职教师。

教育者的任务是研究教育的目的、内容、方法、过程和组织形式,在教育活动中,他们处于领导、控制和执教的地位。

4、受教育者:凡是在教育活动中承担学习责任和接受教育的人都是受教育者。

在广义教育中,几乎任何人都可能成为受教育者。在学校教育中,受教育者是获得入学资格的相对固定的对象——学生。

在教育活动中,相对于教育者,受教育者处于被领导、被控制和受教的地位。

5、教育内容:是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认识、掌握、运用的对象,是教育活动中的纯客体。它是教育过程中传递的信息的主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全部。

6、教育物资:是指进入教育过程的各种物质资源。根据这些物质资源在教育中的不同作用,可以把它们分为教育的活动场所与设施、教育媒体以及教育辅助手段三类。这是教育活动中物的要素。教育的活动场所与设施在学校中主要指校舍、教室、操场、实验室、校办工厂、农场等的数量与内部的设备装置。

教育媒体是教育活动中两类主体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教育媒体是教育内容的载体,也是教育中其他信息的载体。

教育辅助手段是那些帮助教育者教和受教育者学的物质工具与技术手段,它与媒体的区别在于它本身并不是教育中需传递的信息的载体,而是某些信息载体传递时必须有的工具或手段。

7、教育目的:是对教育活动结果的预先规定,即对培养什么样的人的规定。

8、国家教育制度:在某国家里发挥教育职能的所有机构组成的体系称为国家教育制度。

9、学制:

10、教学计划:是根据培养目标制定的有关学校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11、学科教学大纲:是对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以纲要形式作出具体规定的文件。

12、教学:是按教学大纲规定的课程,通过上课的形式进行的学校工作。

13、内化:所谓内化,也就是把一般的形态特殊化,并逐级构建出教育内部的特殊存在形态。

14、人性:区别于其他生物的类特征统称为人性。人性包括自然性与社会性两大方面,这两大方面在每人身上的表现则又体现出共同性与差异性的统一。

15、人的自然性:是由作为生命机体的人体之需要与构成机体的器官各自具有的以及整体协调的功能决定的,它也被称为本能,即本原之能。

16、人的社会性:是指人出生以后,在与社会交往过程中逐级形成的各种能力与特征。

17、身体的发展:主要指身体各器官的结构与机能以及机体系统结构与机能的生长发育、成熟、退化等变化,人的体质的强弱变化,这些都属生理变化的范围。

18、心理的发展:包括人对外部世界和自己内部世界的认知能力、情感、意志以及心理的外部表现——各种满足需要的行为方式的形成与变化,还包括人的心理需求水平及个体心理整体结构和整体性特征——个性的形成与变化。这些主要属于人的精神力量的变化。

19、人的发展:包括身体与心理两大方面。这两大方面变化的整合就构成人的发展的全部内容。

20、个体发展:是指人的身心诸方面及其整体性结构与特征随着年龄的推移而发生不断变化的过程。它贯穿于生命的全过程,从生命孕育的瞬间始至跨入死亡的门槛终。

个体发展沿着一定的程序前进,表现出阶段性,阶段与阶段间有量的变化,也有质的和结构性的变化,变化既有连续性的一面,也有非连续性的一面。不用个体的具体发展既受个体发展的基本规律制约,又纷呈差异与独特。个体发展是在发展主体与周围环境积极地相互作用中,通过主体的各种活动实现的,其实质是个体生命的多种潜在可能逐渐转化为现实个性的过程。

21、二层次三因素论:二层次是指以对人的发展的影响性质为依据,把影响人发展的因素分为:对个体发展的潜在可能产生影响的因素(可能性因素)和对个体发展从潜在可能转化为现实产生影响的因素(现实性因素)两大类,这两类因素对发展影响不在一个层次上,故我们称之为“二层次”。三因素是指在二层次中共含有三大类的影响因素。可能性层次中,可分为个体自身条件(先天与后天)与环境条件。现实性因素是指发展主体所进行的各种类型的活动。

22、先天因素:是指个体出生时机体结构所具有的一切特质。主要包括个体由遗传获得的特质;由受孕时父母双方遗传基因的组合方式与生命孕育过程中母体独特环境相互作用而生成的个体先天性的非遗传特质以及受遗传基因控制的成熟机制。先天因素的最基本特质是对于主体来说,它是既定的,又是潜在的。

23、成熟:成熟作为一种状态是指机体及其组成的各子系统、器官在形态与机能上达到完善。作为过程它表现为一系列由遗传因子控制的程序。

23、后天因素:是指主体出生以后,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个体身心两方面的特征。

24、环境:泛指个体生活于其中,能影响人发展的一切外部条件。

25、人的生理活动:是人作为有机体与环境中的物质发生交换的过程。它是人满足机体生存与发

展的最基本需要的活动,与人的身体发展直接相关。

26、人的心理活动:尤其是高级心理活动是每一个人作为人类所特有的,它还是具有鲜明个体特征的生命活动。心理活动中最基本的活动是认识活动,它满足个体与外界环境进行信息交流的需要。心理活动还包括情感与意志,它们也都与人满足跟外部世界的交往相关。

27、社会实践活动:是人之生命活动的最高、也最富有综合性的活动。是人与环境之间最富有能动性的交换,富有鲜明的目的性、指向性和程序性,体现了人的主动选择。

28、最近发展区: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结合教学活动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概念。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儿童可能完成的发展水平,在这两个水平之间的区域就是“最近发展区”。

二、简答题

1、简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关系的复杂性。

首先,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地位有一定的相对性。

生未必不如师,教师也可能向学生学习;学生群体中的每个人各有长处,他们可以互相学习;当学生具有较强的自我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时,各自也经常“扮演”着教育自己的教育者的“角色”。

其次,应该把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称为教育活动的复合主体,而不是平行的双主体。

尽管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承担的任务不同,但相对于教育活动的其他基本因素,他们都处于主体地位。同时,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活动是密切联系、相互影响、共时交织、前后相干的。此外,就二者的相互关系来说,他们又互为主客体,互为存在的条件。

在教育活动内部,存在着教与学两种活动,在教的活动中,教育者是活动的承担者,受教育者是他认识、塑造的对象,是客体,也是他开展活动的必不可少的条件。相反,在学的活动中,受教育者是学的主体,教育者却成了学习者学习所必须的条件和客体之一。

2、简述教育主客体的复合性的表现。

(1)从整体上看,教育的主体、客体都呈复合形态。

(2)从教与学两种相关而不相同的活动分别而论,主客体亦呈复合状态。

(3)就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分别在教与学活动中的地位看,他们各自同时处于不同活动中的主体与客体地位,每方扮演的角色也呈主客体复合型。

3、简述学校教育内容的显着特点。

(1)学校教育内容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与预定性。

(2)学校教育内容不仅具有一般的认识价值,而且具有形成人的价值。

(3)学校教育内容被两个处于不同地位而又密切联系的主体共同利用。

(4)学校教育内容在教与学的两种活动中,分别与学生、教师组成复合客体。

4、简述学校活动场所与设施的特殊性。

与其他社会活动中的场所与设施相比,学校活动场所与设施的特殊性在于:

它不仅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反映了国家或人民、民族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而且反映了教育作为特殊的社会活动的专门化程度和一定的教育观,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一定的教育观的物质体现。

5、简述现代学校教育系统的总结构

现代学校教育系统总结构在形式上呈现为阶梯式。阶梯共四层,每层各有自己的任务、承担者和活动形式。其相互联系呈现出这样的总趋势:由上至下看是把社会对教育的要求逐级内化。在内化过程中不断增添各层的特殊性质。这个结构的起点是社会对教育的需求,终点是受教育者个体的发展。第一层次:社会事业总体性教育活动,宏观研究。

该层次活动的总任务是把社会对教育的要求内化为学校教育系统的要求,对学校教育系统作出质的、量的与结构的规定,确定学校教育系统的总方案,并监督、检查方案的执行,按照执行的实际状况,适时地进行调整。

这一层次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是国家或地方一级的领导机关、教育行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

第二层次:机构总体性教育活动,中观研究。

该层次活动的总任务是把由上一层次制定的学校教育系统的总方案分别内化为各级各类学校办学的具体方案。

这一层次活动是在每一个学校内部进行的,但停留在学校行政一级,活动的性质属学校管理的范畴,主要由学校领导机构及其成员负责。

第三层次:教师的教育活动,微观研究。

第三层次的总任务是把学校工作的总方案内化为每个教师的工作方案,教育认识与行为。

显然,这一层次活动的承担者是教师。

第四层次:教与学的配合,教向学的转化的教育活动,微观研究。

该层次的任务是把教师提出的对学生的要求内化为学生自觉要求,把教育内容内化为学生个人身心的发展。

它是由教师与学生这一复合主体承担的。

综上所述,这四个层次的关系十分密切,前一层次对后一层次都有制约作用,各层次又都自己相对独立性。后一层次活动不仅为前一层次提供反馈信息,而且还有越级的反馈。每一层次的活动在现实中既同时开展,在性质上又逐级分化、特殊化,最终个体化。由统一转化为多样,由外部转化到内部。从研究角度看,可有宏观、中观、微观之分。

6、简述确定学校教育系统总方案的主要内容。

(1)确定教育目的。

(2)确定教育制度与学校教育制度。

(3)制定普通教育的教学计划和基础学科的教学大纲。

(4)确定学校教育系统的发展规划。

7、简述教育系统的功能。

无论从历史还是从现实看,教育之所以成为人类社会所必须的活动,主要是因为它具有两大基本功能。

(一)教育具有影响社会发展的功能。

首先表现为它是人类社会延续、发展的必不可少的工具,是架在人类社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的桥梁,教育起着整个社会的不断“扩大再生产”的作用。

其次,教育的社会功能还表现在沟通社会各方面、世界各国的横向联系上。它增强了社会的活力和应变能力,加速了先进科学、技术、文化的传播,当代教育作为一个开发的系统还带有国际性。此外,教育的社会功能还突出表现为在阶级社会中教育有利于统治阶级地位的巩固与加强上。(二)教育具有影响个体发展的功能。

首先,教育对人发展的诸方面都可能产生影响,从人类发展总体看,教育影响是正向的,具有促进作用,从人类发展的每一阶段或个体来看,教育的影响有正向的,也有负向的。

其次,教育对社会个体来说同样具有功利的价值。

总体来看,教育的两个功能具有内在联系,并在活动中同时发挥作用。教育的社会功能通过对人的培养实现,而对人的培养又必须考虑到社会的需要和可能。能使两种功能在正方向上达到协调的教育是最优的教育。能否做到这一点,与社会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也有赖于教育系统整体结构的合理性。

8、简述教育学研究人的问题的特殊性的表现。

首先,教育学把个体作为一个复杂的整体来研究,而不是把人的某一方面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这是教育学中该问题的理论基础。

其次,教育学要研究个体的发展与形成问题。它们构成教育与人发展问题研究的核心内容。

第三,教育学还须要研究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各种可能存在的关系模式,并探讨教育的社会功能与个体发展功能的统一问题。追求对两大教育功能的综合、深入、辩证统一的认识,是教育研究的最终落脚点。

9、简述成熟遵循的规律。

(1)机体生长的不平衡性。

(2)机体生长的顺序性。

(3)机体生产的阶段性。

(4)机体各部分机能发展的互补性。

(5)机体成熟的个别差异性。

所以,教育在“成熟”面前,既不是可以为所欲为的,也不是无可奈何的。

10、简述后天因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的主要表现。

(一)后天因素影响个体对环境的选择与作用的方式,表现在同一个体的不同发展阶段,也表现在不同个体身上。

(二)当人的发展水平达到具有较清晰的自我意识和达到自我控制的水平时,人能有目的地、自觉地影响自己的发展。

11、简述人对自身发展的控制的表现。

一方面是人在认识自己与周围环境现实关系的前提下,不断地为自己的发展创造条件,而不是消极地期待客观条件的成熟。

另一方面是人勾勒自己未来的前景,选择自己的发展目标。这种自觉的追求与行为,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影响人的发展方面重要的和高度的体现。

12、简述后天因素对自身发展影响的大小、强弱是一个变化的过程。

首先,后天因素作用的强弱与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成正相关。在整个演变过程中,关键性的转折点是独立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形成,它把个体对自身发展的影响提高到自觉的水平。就生命全程来看,与先天因素作用大小的变化方向相反,它的趋势是增强与变大。

其次,后天因素对个体发展作用的大小与发展的具体方面相关,它与高级心理活动的过程、能力的相关性大于与低级心理活动的过程和能力的相关性。这与遗传因素的作用呈相反状态。

13、简述环境因素的分类。

第一种分类是以环境因素的构成成分的性质为标准。可以把它分为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包括人的出生地的自然条件、所处的地理位置。社会环境包括发展个体生活圈中一切社会因素: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以及各种性质的社会关系。

第二种分类是以范围为标准,把影响人的发展的环境分为大环境与小环境更为适宜。大环境指发展个体所处的总体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其中的社会环境主要指个体所处的时代和国家制度的性质与发展水平。小环境是指与发展个体直接发生联系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那就是个人的出生地的自然位置与条件;所在的家庭及其居住区、学习单位或工作单位。

14、简述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首先,环境对人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提供了多种发展的可能性,同时也作出了一定的限制。

其二,环境对人作用的大小与环境本身的性质、变化相关,也与个体发展水平相关。

第三,环境对人发展的影响在方向上有正、反之分,大、小环境的作用方向有多种组合的可能。教育者应正确认识大环境,改造小环境,使两者的作用方向趋于一致,减少对人发展产生消极影响的不利因素,提高积极因素的作用强度。

15、简述环境对人的作用的变化。

(1)环境中不同的构成部分,对人发展不同方面及在不同发展时期大小不同。

(2)环境本身的开放程度不同,对人发展影响也不同,开放的环境提供可能性多,封闭的环境则更多地发挥了限制的作用。

(3)环境的影响随着主体自我意识的形成而相对减弱,影响的性质也由限制逐渐转向更有效的利用。

(4)此外,环境因素还随着个体活动能力的大小而变化。

16、简述现实性因素的构成。

关于现实性因素的构成,可以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分析,一个角度是活动结构,另一个角度是活动水平。

从活动结构的角度看,人的各种水平的生命活动都由活动主体需要、客体对象、目的、内容、手段与工具、行为过程,结果及调控机制等基本要素构成。从活动水平的角度看,人的生命活动由三个层次构成。最基础的层次是生理水平上的个体生命活动;第二个层次是心理水平上的个体生命活动;第三个层次是社会实践水平上的个体生命活动。

17、简述怎样组织社会实践活动以有效地促进个体的发展。

(1)社会实践活动能否有效地影响主体的发展,首先取决于活动对发展个体提出的要求与发展个体现有发展水平的相差度。

(2)其次,活动对个体发展影响的程度,与活动本身的组织结构水平与重复程度相关。

(3)其三,活动对个体发展的影响程度,还取决于主体对活动的自主程度。

(4)最后,活动对个体发展的效应还与活动是否取得成效以及活动主体对成效的感受有关。

由此可见,活动是人发展中的决定因素,但影响的大小却是随活动本身的质量与数理,目标与主体发展水平的相差度,主体在活动中的自主性及其活动的成效等方面变化而变化的。

18、简述人对活动的态度。

人对活动的态度,可以分为三个等级。最低的等级是被动应答。第二个等级是自觉适应。最高等级是主动创造。

19、简述学校教育在个体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学校教育对受教育者发展的主导意义主要应表现在帮助受教育者选择合适的发展方向上。这里的“合适”是指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与个体特质发展的一致。主导作用的深层含义在于学校教育应为人终身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为离开学校后个体的继续发展创造条件。

从教育者角度看,学校教育要有效地对学生的发展产生主导作用,应该具备以下条件:

(1)学校教育的目标应符合社会发展的总方向,立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当代水平以及所在国家的现有发展水平,使社会大环境与学校小环境能取得正向的一致。

(2)从学校教育内环境的角度看,只把注意力集中在为人的发展提供各种物质条件是不够的,学

校应精心设计有利于主体发展的各种活动,使受教育者通过活动实现发展,教育者则通过活动指导,影响受教育者的发展。

(3)学校教育在影响人的发展方面,应把培养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和自我控制能力以及识别、控制、利用环境的能力作为根本性任务,并贯彻到教育的一切阶段和一切活动中去。

20、简述教育的基本特征。

首先,从历史的角度看,教育具有永恒性与历史性。

第二,从功能的角度看,教育具有工具性。

第三,从教育内部的结构看,教育是复杂、开放的社会系统,因此它具有一切复杂、开放系统所具有的共同特征,如整体性、有序性、动态平衡性等。

最后,从时间的角度看,教育具有长周期性、未来性和滞后性。

三、论述题

1、论述教育两大功能在教育系统不同层次上的关系。

教育具有影响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这两大功能。教育活动内部结构的层次性,是社会对教育的要求的逐级内化。教育的两大功能在教育系统的不同层次上呈现出不同的关系。

(一)宏观层次

在教育活动的宏观层次上,社会发展功能中包含着个体发展功能。

两大功能的关系主要以社会现状与发展对教育整体的要求这种方式存在。教育系统内受教育者作为个体在这个层次上是被简化的。然而,这并不是说在这个层次上教育影响个体发展的功能无须顾及或不可能体现,只是说它以一般的形式被包含在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中。这一点不仅表现在原则宣言上,也表现在一系列具体方面。如总的教育目的与方针的确立、学校教育制度的构建、课程设置方案、未来发展规划的制定等。但是,这些也都不是直接的培养人的教育活动,具体的受教育者还没有进入宏观领域。因此,教育对人的发展的功能在这个层次上只涉及到提供前提范围,还不可能得到直接实现,故被包含在社会发展功能之中,处于容易被忽视的地位。

(二)中观层次

在教育活动的中观层次上,既不涉及社会发展功能,也不涉及个体发展功能,但在实践中却包含了二者,将二者结合。

在教育思想与办学思想方面,学校教育的功能被“异化”为追求升学率,甚至简化为由一次考试决定,那么教育的两大功能就会被置之一旁。其原因一方面是普通中小学在学制中所处的客观地位决定,另一方面是学校领导对教育的根本意义缺乏深刻的认识。客观与主观的两方面原因导致了教育的两大功能被忽视。因此,如何处理好教育两大功能与升学率,即学制系统内部运行需要的统一,就成为宏观层次确定的教育功能可否在中观层次上得到体现的第一个关键性问题。

除此之外,带有实质性影响的是学校教育活动的整体结构和管理体制。在普通的中小学内,教育与

社会的关系表现为社会各部门人才的培养提供基础教育的保证,故其中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变得间接了。然而,教育对象是学校不可缺少的部分,他们活生生的进入了学校决策者的视野,教育与个体的关系则更具有直接性。因此,在学校教育工作的实践中,教育的两大功能趋向于结合式。学校工作的目的与活动结构上要反映社会发展功能和个体发展功能两方面的具体要求。

(三)微观层次

在教育活动的微观层次上,社会发展功能与个体发展功能渗透在学生的身心发展上。

与宏观层次恰恰相反,在微观层次上,教育对象——个体的存在具体而生动,教育与个体的关系变得十分直接、突出,不仅在教育目的,而且在教育过程中每一环节、内容、手段、方法的选择都要考虑到教育对象,涉及到教育对象。而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则变得间接,社会对教育的要求在这个层次上转化成对受教育者德智体发展的要求,且只有转化成这种方式才有可能得到实现。这样,社会对教育的要求被包含在对个体发展的要求中并最终体现为个体的真实发展。两大功能体现在最直接的影响人身心发展的教育实践中。

叶澜《教育概论》(复习笔记 第3章 教育与社会(下编))【圣才出品】

3.1复习笔记 一、教育与人口的关系 (一)人口增长率与教育 1.人口与人口增长率的定义 人口是指生活在一定社会、一定地区、具有一定数量、质量与结构的人的总体。人口数量变化的速度可用增长率来表示。 2.人口增长率与教育的关系 (1)人口增长率对教育的影响 ①人口增长率影响教育规模和结构 人口的高增长要求必须扩大教育的规模。要求普通教育,尤其是中等教育有一个较大规模的发展。人口增长率对教育结构的影响一方面表现在学制上,一方面表现在学校内部。无论是国家还是学校,在制订教育发展规划时,必须要考虑人口数量的因素。 ②人口增长率过高影响教育质量的提高 a.教育经费和师资质量的平均水平降低,影响了教育质量的提高。 教育事业的大规模发展使中小学大部分办学条件都较差,设备基本不够齐全。同时造成师资的培训脱节,教师中不符合学历要求的比例较大。 b.学龄人数的增加使班级人数过多,影响教育质量的提高。 班级超员的现象在多数学校尤其是条件较好的学校非常突出。入学人数的增加会加剧升学的竞争,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每个家庭的子女增多,会影响家庭教育投资和生活水平,

影响家长对子女的关心、教育和期望程度。家庭对待教育的态度和家庭教育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间接影响学校的教育质量。 (2)教育对人口增长率的影响 ①教育事业的发展能控制生育率 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对劳动力的文化要求的提高,从而刺激了家庭对教育的需要,家庭教育需求的提高增加了抚养儿童的费用,这样就起到了控制生育率的作用。我国当前农村控制生育率的愿望不强烈是与农村劳动力文化构成低,教育水平低联系在一起的。 ②教育程度的提高,能改变传统生育观和家庭观 在我国多子女的家庭常常与重男轻女的思想联系在一起,有些人为了有一个传宗接代的儿子,多生了好几个女儿。文化程度增高受此类思想的束缚就会变少,他们也更能重视孩子的质量而不是数量。 ③教育程度的提高增加了妇女就业的机会 教育程度的提高使妇女的文化水平提高,工作机会和工资收入,提高了妇女养育儿童的能力。这些都使人们愿意控制人口的增长。在此前提下,只要有了有效的医疗措施,就能使降低人口的增长率成为现实。 (二)人口质量与教育 1.人口质量的定义 人口质量是指人口身体素质、文化修养和道德水平。其中,文化修养和道德水平是人口质量中的精神要素,人口质量是一个表明人口各方面素质综合发展水平的概念。 (1)身体素质包括遗传素质和健康状况两个方面,是人口质量中的物质要素。

教育概论(叶澜)考试重点2

9、怎样组织社会实践活动以有效地促进个体的发展?(怎样提高社会实践活动对个体的“发展效应”) (1)社会实践活动能否有效地影响主体的发展,首先取决于活动对发展个体提出的要求与发展个体现有发展水平的相差度。 过高与过低的活动目标都无助于个体的发展。只有高于发展个体现有水平而又是他有能力进行的活动,才能有效地促进个体的发展。维果斯基认为,教学提出的要求只有落在“最近发展区”内,才能有效地推动人的发展。 (2)其次,活动对个体发展影响的程度,与活动本身的组织结构水平与重复程度相关。 首先要使活动本身的结构是清晰的;其次是依赖于一定次数的重复;还需要有意识的注意、思维的投入。这样,活动主体才能从具体活动过程中抽象出活动的程式和结构,进而内化为相应的思维结构。 (3)其三,活动对个体发展的影响程度,还取决于主体对活动的自主程度。 人对活动的态度,可以分为三个等级。最低的等级是被动应答。第二个等级是自觉适应。最高等级是主动创造。主动创造是最富有发展性意义的活动,尤其是对自我意识和自主能力的发展,会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因此,尽管它自然出现的机遇不多,却是十分值得教育工作者重视和有意识地去创设的。 (4)最后,活动对个体发展的效应还与活动是否取得成效以及活动主体对成效的感受有关。 无论活动的结果是成功或者失败,教育工作者都应引导活动主体从积极的意义上看待结果,激发出主体新的更高水平的需求,需求水平的不断提高正是推动人发展的重要内部动力。活动最坏的一种结果是没有结果、不了了之。在教育活动中最要防止的就是此类虎头蛇尾式的活动。 10、学校教育在个体发展中具有独特作用。 第一,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 第二,学校教育对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科学和深刻。 第三,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 学校教育主导作用的发挥也是有条件的。 首先,学校教育要为个体的发展创设良性的环境。学校教育应协调好大环境与小环境之间的关系,使之取得正向的一致,最大效度地发掘、利用或创造学校及周边环境的有利因素。 (说明学校教育不是万能的。大环境:学校环境;小环境:班级环境) 其次,学校教育应着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选择能力。 (学校不仅仅是各门学科加起来,还包括环境。) 再次,学校教育应精心设计各种有益活动促进个体的发展。 最后,学校教育在促进人的发展过程中必须要符合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叶澜版教育学笔记-(1)

绪论 由教育学是一门怎样的科学?为什么要学习教育学?怎样学好教育学?三个问题贯穿绪论。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教育、学校教育的概念;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概况;学习研究教育学的意义和方法。从而对本课程有个系统的认识。 1、教育、学校教育的概念。 2、教育的外部规律与内部规律。(难点) 3、教育学的发展阶段及代表人物、代表作。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什么是教育学?)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由于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因此也可以说,教育学是一门研究如何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来培养人的一门科学。 (一)什么是教育? 广义:泛指一切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身体健康,影响人们思想品德的活动。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举例) 狭义: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阶级)的要求,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授知识技能,培养道德品质,发展智力体力,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阶级)服务的人的社会活动。 (二)教育现象教育现象包括宏观、中观、微观的教育现象。 (三)教育规律两大规律:①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其中最主要的是教育与生产力,教育与政治,教育与文化相互制约的规律。 ②教育与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关系及其相互相互制约的规律。 我们学习的《教育学》属于普通教育学。以中小学教育为研究对象。 二、《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产生的原因: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在社会生产和生活对教育日益需求的情况下产生的,也是教育实践经验长期丰富和积累的结果。 发展阶段:有不同划分法,我们分四阶段: (一)萌芽阶段 封建社会之前,没有独立的教育学,只有教育思想同哲学、政治、伦理学等混杂在一起。如《论语》、《孟子》、《荀子》等既是哲学、伦理学著作,又包含了许多教育思想。 中国古代的《学记》为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的专著,反映了二千多年前我国的教育思想已达到一定的水平。

教育概论(叶澜)

教育概论(叶澜) 一、名词解释 1、教育:广义的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狭义的教育即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以影响入学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2、教育要素:要素是指构成活动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的因素,但它不包含活动中涉及到的所有因素。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教育内容与教育物资。 3、教育者:凡是在教育活动中承担教的责任和施加教育影响的人都是教育者。 从广义教育看,教育者包括各级教育管理人员、专职和兼职教师,校外教育机构的工作人员、家长等。从学校教育看,教育者主要是指具有一定资格的专职教师和相对固定的兼职教师。 教育者的任务是研究教育的目的、内容、方法、过程和组织形式,在教育活动中,他们处于领导、控制和执教的地位。 4、受教育者:凡是在教育活动中承担学习责任和接受教育的人都是受教育者。 在广义教育中,几乎任何人都可能成为受教育者。在学校教育中,受教育者是获得入学资格的相对固定的对象——学生。 在教育活动中,相对于教育者,受教育者处于被领导、被控制和受教的地位。 5、教育内容:是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认识、掌握、运用的对象,是教育活动中的纯客体。它是教育过程中传递的信息的主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全部。 6、教育物资:是指进入教育过程的各种物质资源。根据这些物质资源在教育中的不同作用,可以把它们分为教育的活动场所与设施、教育媒体以及教育辅助手段三类。这是教育活动中物的要素。教育的活动场所与设施在学校中主要指校舍、教室、操场、实验室、校办工厂、农场等的数量与内部的设备装置。 教育媒体是教育活动中两类主体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教育媒体是教育内容的载体,也是教育中其他信息的载体。 教育辅助手段是那些帮助教育者教和受教育者学的物质工具与技术手段,它与媒体的区别在于它本身并不是教育中需传递的信息的载体,而是某些信息载体传递时必须有的工具或手段。 7、教育目的:是对教育活动结果的预先规定,即对培养什么样的人的规定。 8、国家教育制度:在某国家里发挥教育职能的所有机构组成的体系称为国家教育制度。 9、学制: 10、教学计划:是根据培养目标制定的有关学校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11、学科教学大纲:是对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以纲要形式作出具体规定的文件。 12、教学:是按教学大纲规定的课程,通过上课的形式进行的学校工作。

叶澜《教育学原理》考研真题精选-辨析题及简答题【圣才出品】

三、辨析题 1.依据裴斯泰洛齐的要素教育理论,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在于引导学生掌握人类文化遗产的共同要素。[统考2019年研] 答:错误。 (1)裴斯泰洛齐的要素教育理论的基本思想,就是认为初等学校的各种教育都应该从最简单的要素开始,然后逐渐转到日益复杂的要素,循序渐进地促进人的和谐发展。道德教育最基本的要素是儿童对母亲的爱;教学的基本要素是数目、形状和语言;体育的基本要素是关节活动。 (2)要素主义教育思潮是现代欧美国家的一种教育思潮,强调学校教育的任务主要是传授人类文化遗产共同要素。 综上,引导学生掌握人类文化遗产的共同要素作为学校主要任务是要素主义教育的观点,而非裴斯泰洛齐的观点。 2.加涅所说的“智慧技能”就是当下认知心理学家所说的“程序性知识”。[统考2019年研] 答:错误。 (1)加涅的智慧技能是一种借助于内部语言在人脑中进行的认知活动方式,如默读、心算、写作、观察和分析等技能。在心智技能中,根据适用的范围不同,又可以将它分为专门心智技能和一般心智技能两种。 (2)程序性知识主要说明做什么和怎么做,是一种实践性知识,主要用于实践操作。

综上,程序性知识与智慧技能分属于不同的话语体系,分别指向同一对象。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知识是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两者的属性特征范围都不同。 3.教育应该完全放弃保守功能只保留超越功能。[广州大学2019年研] 答:此观点错误。理由如下: 从性质上看,教育功能可以分为保守功能和超越功能。 (1)教育的保守功能,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结构,具有内在的稳定性和自身的逻辑性,不随社会的变化而变化,形成了教育自我保存的功能性和承继性,表现出教育重复、封闭、保守的一面。教育功能的保守性是由教育不变的本质和相对稳定的结构所决定的。“教育的基本功能之一就是重复,即重复地把上一代从祖先那里继承下来的知识传递给下一代。”正是教育功能的保守性,确保了教育本质、教育自身的规律和对人类文明的继承。 (2)教育的超越功能,是指通过教育的自我更新和变革,促进和引领人类社会的发展。一方面,教育是社会的一个子系统,受社会制约,反映着那个社会的主要特征;另一方面,教育也受到外部压力的影响,不断更新自己的内容和结构,并因此促进和引领社会的发展。 (3)教育的保守性反映了教育对社会不变和适应的一面,教育的超越性则反映了教育对社会变革和引领的一面。没有教育的保守性,教育将失去自身;没有教育的超越性,教育将失去发展的活力。保守和超越虽然相反,但缺一不可。没有超越的保守,必然带来教育的落后;不遵循规律的超越,同样带来教育的混乱。 因此,教育必须把保守和超越有机结合起来,在保守性基础上实现教育的超越,包括对自身的超越和对社会的超越。

叶澜《教育概论》之读书笔记

《教育概论》读书笔记 《教育概论》是叶澜教授在长期教学和研究实践中结出的硕果,本书共分为四大部分,分别是教育,教育与社会,教育与人的发展,社会、教育、人之互相关系。在此基础上将全书共分六章,在最后叶澜教授简述了这部著作的缘起,简介了此书的研究对象“教育整体”,说明了研究路线:循着综合——分析——综合的路线前进,交代了在具体分析每一个问题时的基本方法,力求基本概念界定清晰和逻辑结构严密,并把自己的思路展示出来,把问题与不同观点摆出来。通篇表达深入浅出,语言精练,是一本很具有智慧的教育学专著。对于一名非师范生,一名刚刚接触教育学的我来说,这本书简直是神一样的存在。那分析透彻的篇章,那见解独到的段落,甚至那一个个美丽的字眼都足以转送给我无数妙不可言的神韵,引起我的遐思翩翩,思绪飞扬。 本书内容结构严谨,环环相扣。第一章界定教育的概念,是对教育系统内部结构的总体性的分析。第二、三章阐述教育与社会的关系,通过历史的分析揭示两者的规律性联系;分析教育子系统与其他主要的社会子系统的关系,使对教育与社会各方面关系的认识变得更为深入细致。第四、五章教育与人的发展,进行到教育活动微观层次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概括出教育与个体发展的规律性联系以及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特殊意义。在最后一章中,综合考量教育、社会与人的相互关系。作者把这一综合的焦点聚在两大教育功能的相互关系上。在“结束语”部分,讨论了教育的基本特征这一带有全书小结式的问题。 叶澜教授把《教育概论》的研究对象规定为“教育整体”,即把教育作为一个系统来研究,而不是取其中的一部分,在第一章、教育——复杂、开放的社会系统中,作者叶澜把教育分为广义教育与狭义的教育。广义的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狭义的教育即学校教育。同时作者认为教育的概念是对教育活动的概括,因此它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教育作为一个整体,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有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教育内容与教育物资。 同时,叶澜具体阐述了教育系统的两大基本功能,即影响社会发展和影响个体生命、人生发展的功能。 1、教育具有影响社会发展的功能, 首先,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必须依靠两种最基本的生产:一是社会物质生产,二是人类自身再生产。后者不单指繁衍,更指个体社会化,形成新生一代。显然教育不可或缺——起着“创生性再生产”作用。 其次,社会功能还表现在沟通社会各方面、世界各国横向联系上。现代社会更为明显,通过思想科技道德文化艺术等方面的相互影响与交流,加速先进科技文化传播。所以教育作为一个开放系统,还具有国际性和全球性。 此外,教育的社会功能还表现在阶级社会中教育有利于统治阶级地位的巩固和加强上。2、另外,教育还具有影响个体生命、人生发展的功能 教育直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进而影响生命发展。就人类整体而言,教育影响是正向的,促

叶澜《教育概论》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第1章 教育──复杂、开放的社会系统【圣才出品】

第1章教育——复杂、开放的社会系统 一、名词解释 1.教育 答: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①广义的教育是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的的社会活动。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②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教育的外延相当广泛,包含各种形式的教育,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有不同的教育类型,如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社会现象,具有多方面功能:保证人类延续、促进人类发展的功能;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阶级斗争功能;选择功能。 2.学校教育 答:学校教育是指狭义的教育,是教育者(主要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期望他们发生某种变化的活动。学校教育的特点为:有固定的场所、专门的教师和一定数量的学生,有一定的培养目标、管理制度和规定的教学内容。学校教育含有目的、内容、制度、方法等方面的因素,又有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等不同的层次,它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的整体系统。构成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因素有三个: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措施。学校教育活动通常是在教育者主导下,掌握教育目的,采用教学手段,创设必要的教学环境,调控受教育者和整个教育过程,从而促进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使其达到预期的目的。 3.教育要素 答:教育要素指构成教育活动的成分和决定教育发展的内在条件。就教育实践活动而言,

叶澜《教育概论》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第4章-第6章【圣才出品】

第4章教育与人的发展(上编) 1.怎样认识人的可教性?评析各种人性论对教育观的影响。 答:(1)人的可教性 人的可教性是教育的最深厚的根基,促使一个自然人或在人生活的文化浸润下的社会人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没有这样的期望,就无所谓教育,也无所谓可教育性。但,教育目的的确立依然是个难以界定的问题,譬如将“热情、积极探索”作为教育的期望,就要继续界定“热情”和“积极探索”的具体所指,而热情涉及到人跟人的关系,探索则除了涉及到对物理直接的认知也涉及到对人存在于其中的文化的认知。人的可教育性,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①人的生物学能力 人的生物学能力跟文化也是互相作用和影响的,这可以从人的许多疾病都是生活方式导致的,具有社会性上非常显然的看出来。所谓教育,就是依据人的生物学能力而对文化的改造。 ②人沉浸其中的文化的可改造性 文化是人制造的人工环境,这个人工环境有的已经成为客观世界的一部分,比如建造的房屋、道路、教室里墙壁上写着挂着的东西,有的依然停留在思想意识里,譬如对人对事对事物的看法、态度。 千千万万的行为,凝结成一点点习惯,千千万万的习惯,凝结成一点点文化。这样文化就成为自强不息的天行健,具有正直和勇毅的品格。那样的品格,是最值得称道的,需要凝聚起意志的力量,在一定的文化框架里(可激励那种力量成长的文化)生长。人的生物学本性具有尝试新事物的特征,但也天然的具有依赖和懒惰的特征或倾向性,文化促使人的生物能力朝向一个确定的方向发展,这个方向性,正是教育的价值所在。

(2)人性论对教育观的影响 人性论是指人性善恶,这里人性善恶是指人的本性的善恶,分为人性本善和人性本恶两种观点。 ①人性本善论 a.观点 善,主要指人有爱他人之本性及有利于人类发展的智慧与创造之本性。这种本性使人与人之间有可能合作、友爱,使社会有可能发展、进步,使个人也可能发展完善。 b.教育理论 他们强调,教育的作用就是顺乎自然,发挥人内在的潜力以及使每个人的个性得到尊重与充分发展,要对人类社会和人性充满热情,对教育的力量充满信心。 ②人性本恶论 a.观点 第一,自然欲望是贪婪的,永远不会满足,是非理性和卑劣的; 第二,人天性是自私的,敌视他人的,人在本性中就富有攻击性,这是造成社会上种种恶行存在的人性之根源。 b.教育理论 教育的主要意义是对人性恶的矫正、改造与控制,以形成人的对社会秩序有益的习惯,通过教育养成的习惯可以成为人的第二天性,使人高于动物,使社会保持秩序。他们看重的是教育的规范作用。 2.什么是个体的发展及其发展规律?认识这些规律对于教育工作具有什么意义? 答:(1)个体发展是指人的身心诸方面及其整体性结构与特征随着年龄的推移而发生

完整word版教育学概论复习大纲

教育学概论复习大纲 一.名词解释 1.教育的定义 答:①广义:凡事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可以称之为教育。 ②狭义:主要指学校教育,它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发展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以培养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2.什么是“苏格拉底法” 答:苏格拉底对教育的最大贡献是倡导问答法。他在教学活动中,不直接向学生传授各种具体知识,而是提出各种问题让他们回答。学生即使回答错了,他也不直接纠正,而是再提问题,直至学生自己认识错误,找到正确的答案。后人将他倡导的这种问答法称之为苏格拉底法或“产婆法”。

3.教育功能的定义 答:教育功能也称为“教育作用”,是教育学研究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一般是指教育对整个社会系统的维持和发展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主要涵盖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两个发面。 4.教育目的的定义 答:教育目的是指国家或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人的质量规格所作的总体规定与要求。集体来讲,它是指教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是人们对受教育者达成状态的期望,即人们期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 5.师生关系的定义 答: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形成的相互关系,是人与人的关系在教育领域中的反映,它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育目标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 6.课程组织地定义 答:所谓课程组织,是指将课程的各种要素、各个部分、各种成分按一定的方式妥善加以安排,使其力量彼此一致、相互增强,从而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最大的累积作用与迁移作用。 7.教学的定义 答:教学是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方式,包括主要行为(如呈示、对话、辅导等)和辅助行为(如激发动机、教师期

叶澜《教育学原理》(复习笔记+课后习题详解)(第1章 教师的教育学之旅——第3章 当代儿童成长与教育

第1章教师的教育学之旅 1.1 复习笔记 一、教育学的产生 (一)教育学的起源 1.双重的起源 教育学原理是有关如何通过教育活动促进生命成长的最基本、最核心的思想,其起源和发展与人类早期的教育活动有关,与教师的出现有直接的关联。教育学具有双重起源:(1)来自思想家的关于教育问题的哲学思辨。如我国的孔子、孟子,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他们的教育活动和学术思想对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起到深远影响。 (2)来自教师的实际教育、教学经验的总结。作为有文化的教师群体,他们在教育活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并对教育实践活动中的经验与问题进行反思,产生第一批教育思想,为以后的教育学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2.培根的影响 尽管通过培根之手,教育知识第一次登入学术的殿堂,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在培根时代,事实上还没有学科意义上的教育知识。 (二)教育学的概念 关于教育学概念的不同观点如下: 1.《教育大辞典》

中国第一部大型教育辞书《教育大辞典》中指出:教育学是指“研究人类教育现象及其一般规律的科学”。 2.皮斯库诺夫 苏联教育学者皮斯库诺夫认为,教育学是关于专门组织地、有目的地和系统地培养人的活动的科学,关于教育、教养和教学的内容、方式和方法的科学。 3.田浦武雄 日本学者田浦武雄认为,对教育进行学术性研究并综合成一个理论体系,即为教育学。 4.贝斯特 法国学者贝斯特认为,教育学的含义,既包括与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有直接联系的那些教育学科,如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教育经济学、教育法学、教育人类学等。也包括直接从事教育研究的那些学科,如教育史、教育哲学和教学法等。 5.亨德森 美国学者亨德森认为,几百年来,人们把对教育过程进行研究的学问称为“教育学”,包括康德、赫尔巴特等人。 6.舒耶尔 从西方国家看,真正坚持并大量运用本来意义上的“教育学”概念的是德国人。在舒耶尔和旌米特合写的《教育学》一文中,他们认为,应区分四种不同意义的教育学:(1)作为教育行为方式和观念的教育学; (2)作为教育理论的教育学; (3)作为教育科学的教育学; (4)作为建立在牢固科学基础之上的教育学。 综上所述,“教育学”的概念具有以下特征:

叶澜《教育概论》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第1章 教育──复杂、开放的社会系统【圣才出品】

第1章教育──复杂、开放的社会系统 1.找出本章基本概念,举例说明并比较其中容易混淆的概念(也可与其他《教育学》教科书中同一概念作比较,以加深理解)。 答:基本概念如下: (1)教育 ①广义定义: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通过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进行的群众性宣传教育、由校外文化机构进行的教育以及群众团体中的教育活动等。 ②狭义定义:即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以影响入学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2)教育要素 ①教育者是指凡是在教育活动中承担教的责任(包括直接承担者和间接承担者)和施加教育影响的人都是教育者。 ②受教育者是指凡是在教育活动中承担学习责任和接受教育的人都是受教育者。 (3)教育内容 教育内容是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认识、掌握、运用的对象,是教育活动中的纯客体。它是教育过程中传递信息的主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全部。 (4)教育物资 ①教育的活动场所与设施在学校中主要指校舍、教室、操场、实验室、校办工厂、农场等的数量与内部的设备装置。 ②教育媒体是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两类主体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教育媒体是

教育内容的载体,也是教育中其他信息的载体。 ③教育辅助手段是那些帮助教育者教和受教育者学的物质工具与技术手段。 2.阐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的地位、作用及相互关系。比较评析各种不同的教育主、客体论。 答: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的地位、作用及相互关系如下: (1)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地位有一定的相对性。 教师也可能向学生学习。在每一个教育活动的全过程中,学生从总体上相对教师来说是受教育者,但是学生不一定在每一个方面都不如教师。而且,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也可能超过教师,即所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弟子不必不如师。当学生具有较强的自我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时,也经常“扮演”着教育自己的“教育者”角色。 (2)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处于主体地位。 就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相互关系来说,他们又互为主客体,互为存在的条件。而就每方自身来说,在教育过程中,从不同的角度看,各自同时是这一活动的主体,又是另一活动的客体。 (3)在教与学复合主体的内部呈现出互为主客体和条件的复杂关系。 通常,在教育活动内部,存在着教与学两种活动:①在教的活动中,教育者是主体以及教学活动的承担者,受教育者是客体以及教育者认识和塑造的对象,也是教育者开展活动的必不可少的条件。②在学的活动中,受教育者是学的主体,教育者却成了学习者学习所必须的条件和客体之一。 3.根据新中国第一个学校系统图,分析我国当时学制包含的级与类。

叶澜《教育学原理》复习资料-模拟试题及详解(一~二)【圣才出品】

第四部分模拟试题 叶澜《教育学原理》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 一、名词解释题(每题6分) 1.培养目标 答:培养目标是学校根据教育目的以及学校的性质、任务,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提出的具体标准。它是不同级别、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和不同专业教育的具体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培养目标要根据教育目的来制定。 2.教育民主化 答:教育民主化是个体享有越来越多的平等的教育机会,并受到越来越充分的以自主和合作为特征的民主形式的教育和教育制度不断转向公正、开放、多样的演变过程。教育民主化是20世纪最大的教育思潮之一,教育民主化首先是指教育机会的均等,包括入学机会的均等,教育过程中享有教育资源机会的均等和教育结果的均等;其次是指师生关系的民主化;再次是指教育活动、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等民主化,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由选择的机会。教育民主化除了包括教育机会均等以外还包括师生关系、教育活动、方式及内容的民主化。 3.教学策略 答:教学策略是指在一定教学观指导下,教师根据一定的情境,合理处理教学各因素关系而采取的工作方式。它提供给人们的是一种在一定理论框架下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教学策略已进行较深入研究并广泛应用的有六种:①先行组织策略。它源于奥苏伯尔的意义学

习理论。②概念形成策略。它源于布鲁纳等人的理论研究,包括选择性策略和接受性策略两种。③认知发展策略。它建立在皮亚杰的研究基础之上。④随机管理策略。⑤自我管理策略。 ⑥行为练习策略。上述策略中,前三种属于信息处理的范畴,后三种属于行为技术的范畴。制定和选择教学策略的依据有:①教学的具体目标与任务;②教学内容的特点;③学生的实际情况;④教师本身的素养;⑤教学时间和效率的要求。 4.双轨学制 答:双轨学制是指以西欧学制为代表的一种现代学制类型。在18、19世纪的生产和经济发展及其特定的历史文化条件下教育的自发发展过程中,由古代学校演变来的带有等级特权痕迹的学术性现代学校和新产生的供劳动人民子女入学的群众性现代学校,都同时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发展,于是就形成了欧洲现代教育的双轨制:一轨自上而下的结构是——大学(后来也包括其他高等学校)、中学(包括中学预备班);另一轨从下而上的结构是——小学(后来是小学和初中)及其后的职业学校(先是与小学相连的初等职业教育,后发展为和初中联结的中等职业教育)。双轨学制有两个平行的系列,这两轨既不相通,也不相接,最初甚至也不对应。英、法、联邦德国等欧洲国家的学制多属此类型。双轨制的优点是它的学术性一轨具有较高的水平,缺点是不利于教育的普及。 5.先行组织者 答:先行组织者是在学习新材料之前给学习者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可帮助学习者确立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充当新旧知识联系的“认知桥梁”,是美国心理学家奥苏贝尔在有意义的接受学习理论中提出的概念。先行组织者的特点是其抽象性、概括性、包含性比将要学习的新材料更高,以便为即将学习的更具体、更详细的材料提供固定点。先行组织者分陈述

教育概论叶澜考试重点

教育概论(叶澜) 一、名词解释(研究生补休课上只划了1、2、3;本科生划了1——7全部) 1、教育:广义的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狭义的教育即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以影响入学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2、个体发展:是指人的身心诸方面及其整体性结构与特征随着年龄的推移而发生不断变化的过程。它贯穿于生命的全过程,从生命孕育的瞬间始至跨入死亡的门槛终。 个体发展是在发展主体与周围环境积极地相互作用中,通过主体的各种活动实现的,其实质是个体生命的多种潜在可能逐渐转化为现实个性的过程。 3、年龄特征:指个体发展的每一阶段中都存在的,区别于其他阶段的,而又是同一年龄段个体普遍具有的一般的、富有典型性的特征。 4、学制(学校教育制度):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它是国家教育制度的核心部分,由各级各类学校组成。其中,级表示学校实施教育的程度高低的区别,类表示同一级学校中入学对象、培养目标、办学形式等方面的差别。 确定学校教育制度,包括确定整个学校系统的级与类,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与任务、主办单位与主管部门、入学条件与修业年限、学校间的连接关系及沟通方式等。 5、课程方案(教学计划):是根据培养目标制定的有关学校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它具体规定学校应设置的课程、各门课程开设的先后顺序、课时分配和学年的编制等,并对课内教学和课外活动等方面作全面安排。 6、课程标准(学科教学大纲):是对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以纲要形式作出具体规定的文件。 它的具体内容是规定学科知识的范围、深度及其结构,要求掌握的基本技能、技巧和需要培养的能力,教学的进度和教学法上的基本要求或建议。 7、人性:区别于其他生物的类特征统称为人性。人性包括自然性与社会性两大方面,这两大方面在每人身上的表现则又体现出共同性与差异性的统一。 人的自然性:是由作为生命机体的人体之需要与构成机体的器官各自具有的以及整体协调的功能决定的,它也被称为本能,即本原之能。 人的社会性:是指人出生以后,在与社会交往过程中逐级形成的各种能力与特征。 二、简答题与分析题(第8小题本科生划了,研究生补休课上没划,其他题目都是共同的重点) (注:简答题只要回答条目即可,分析或者简要分析的题目除了条目之外还要解释一两句话。因为老师划题时并没有具体区分简答与分析,所以大多数题目我都按照分析题的标准给出答案,大家在考试时根据题目要求酌情回答即可。) 1、学校教育内容与其他认识活动或实践活动中的客体比较起来,有哪些显着的特点?

教育学原理叶澜

教育学原理 第一章教师的教育学之旅 第一节教育学从何而来 早期的教育思想,作为文字陈述的教育知识,绝大多数都散见于宗教典籍与思想家的对话、短论、语录、论著之中,如孔子的《论语》,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概括来说,教育学具有双重起源:一就是来自于思想家的关于教育问题的哲学思辨;而就是来自于教师的实际教育、教学经验的总结。 1605年,英国学者培根《新工具》一书中认为,一切知识都来源于感觉经验,主张经验与理性结合,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在培根的知识体系里,教育知识居于最低层次,处于依附的地位,同时又被培根命名为教师的知识。教育知识第一次登入学术的殿堂,但在培根时代,事实上还没有学科意义上的教育知识。 中国第一部大型教育辞书《教育大辞典》中指出:所谓教育学,就是指“研究人类教育现象及其一般规律的科学。” 苏联教育学者皮斯库诺夫认为,教育学就是关于专门组织的、有目的的与系统的培养人的活动的科学,关于教育、教养与教学的内容、方式与方法的科学。 乌申斯基运用19世纪中期以后的教育学、心理学成果,建立起了它的教育学体系,即广义的教育学与狭义的教育学。所谓广义的教育学,主要就是把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来瞧待,凡就是研究人的社会性再生产活动的理论都可称之为教育学。所谓狭义的教育学,就是把教育视为一种就是人的心理连续不断的改造与变化的活动,凡就是研究教育过程中心理的发生、发展变化的理论可称之为教育学。 日本学者天蒲武雄认为,对教育进行学术性研究并综合成一个理论体系,这就就是教育学。在这一概念基础上,她做出了两点说明:其一,从研究方法来瞧,冠以的教育学不仅指对教育的哲学性研究,也包括对教育的科学性研究。其二,从研究对象来瞧,教育学在广义上包括学校教育学、社会教育学与家庭教育学等领域。

叶澜《教育学原理》(复习笔记 教师的教育学之旅)【圣才出品】

1.1复习笔记 一、教育学的产生 (一)教育学的起源 1.双重的起源 教育学原理是有关如何通过教育活动促进生命成长的最基本、最核心的思想,其起源和发展与人类早期的教育活动有关,与教师的出现有直接的关联。教育学具有双重起源:(1)来自思想家的关于教育问题的哲学思辨。如我国的孔子、孟子,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他们的教育活动和学术思想对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起到深远影响。 (2)来自教师的实际教育、教学经验的总结。作为有文化的教师群体,他们在教育活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并对教育实践活动中的经验与问题进行反思,产生第一批教育思想,为以后的教育学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2.培根的影响 尽管通过培根之手,教育知识第一次登入学术的殿堂,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在培根时代,事实上还没有学科意义上的教育知识。 (二)教育学的概念 关于教育学概念的不同观点如下: 1.《教育大辞典》 中国第一部大型教育辞书《教育大辞典》中指出:教育学是指“研究人类教育现象及其一般规律的科学”。

2.皮斯库诺夫 苏联教育学者皮斯库诺夫认为,教育学是关于专门组织地、有目的地和系统地培养人的活动的科学,关于教育、教养和教学的内容、方式和方法的科学。 3.田浦武雄 日本学者田浦武雄认为,对教育进行学术性研究并综合成一个理论体系,即为教育学。 4.贝斯特 法国学者贝斯特认为,教育学的含义,既包括与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有直接联系的那些教育学科,如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教育经济学、教育法学、教育人类学等。也包括直接从事教育研究的那些学科,如教育史、教育哲学和教学法等。 5.亨德森 美国学者亨德森认为,几百年来,人们把对教育过程进行研究的学问称为“教育学”,包括康德、赫尔巴特等人。 6.舒耶尔 从西方国家看,真正坚持并大量运用本来意义上的“教育学”概念的是德国人。在舒耶尔和旌米特合写的《教育学》一文中,他们认为,应区分四种不同意义的教育学:(1)作为教育行为方式和观念的教育学; (2)作为教育理论的教育学; (3)作为教育科学的教育学; (4)作为建立在牢固科学基础之上的教育学。 综上所述,“教育学”的概念具有以下特征: (1)综合性是教育学概念的基本特征。即教育学应为一门统一的学科。 (2)教育学的内涵和外延具有历史性和发展性,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会产生不同的理

叶澜《教育概论》读书心得

叶澜《教育概论》读书心得 仔细拜读了叶澜教授所著《教育概论》,收获良多,概括一下,有以下特点与感受。 一、遵循“综合—分析—综合”研究路线 这一研究路线很好的体现在整书的结构中,第一章是对教育系统内部结构的总体性的分析,学生一开始就能从在日常生活中所形成的狭隘的、非整体性的、平面式的、简单的有关教育的认识中摆脱出来,形成立体结构的教育图式,并把教育现象与其它社会现象区别开。接下来的两章是研究宏观层次的教育,第四、五章则进入到教育活动的微观层次的研究,着重探讨了有关教育与人的发展的一般理论性问题,以及人生每一阶段的年龄特征与教育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概括出教育与个体发展的规律性联系以及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特殊意义。最后一章中,进入到新的综合——教育、社会与人相互关系的综合。在本书中,关于“教育的内涵”本身,叶澜突出了教育活动“人为性”这一教育与自然的重要差异;突出了教育活动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这一与其他社会活动的重要差异。并且指出,人类的教育活动与动物的相比,最大的差别是在其社会性上,并提出教育一开始就是一种社会性和为了社会的活动。 二、来源于实践经验的总结 这一著作,是作者在担任多年丰富的教学实践的基础上,通过总结各方面经验的成果,同时也是其与学生共同劳动的结晶。因此,这本书是经得起实践的考验的。 三、完整性的介绍了有关教育的各个方面 对过去研究较少的教育与人口、教育与文化都做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在今天看来,也有其一定的完整性。试想,一个没有接触过教育学的人,当他读完这本教材的话,也可以对教育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为更加深入的学习教育学提供了一个窗口。 四、教育学对人的研究之特殊视角 书中第四章提到,在以往相当一部分教育学教科书中,主要采取“搬运”和“相加”的方法:把心理学、生理学中有关对人的个体研究的成果

叶澜版教育学笔记

叶澜教育学原理笔记 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的要求] 由教育学是一门怎样的科学?为什么要学习教育学?怎样学好教育学?三个问题贯穿绪论。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教育、学校教育的概念;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概况;学习研究教育学的意义和方法。从而对本课程有个系统的认识。 1、教育、学校教育的概念。 2、教育的外部规律与内部规律。(难点) 3、教育学的发展阶段及代表人物、代表作。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什么是教育学?)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由于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因此也可以说,教育学是一门研究如何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来培养人的一门科学。 (一)什么是教育? 广义:泛指一切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身体健康,影响人们思想品德的活动。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举例) 狭义: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阶级)的要求,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授知识技能,培养道德品质,发展智力体力,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阶级)服务的人的社会活动。 (二)教育现象教育现象包括宏观、中观、微观的教育现象。 (三)教育规律两大规律:①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其中最主要的是教育与生产力,教育与政治,教育与文化相互制约的规律。 ②教育与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关系及其相互相互制约的规律。 我们学习的《教育学》属于普通教育学。以中小学教育为研究对象。 二、《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产生的原因: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在社会生产和生活对教育日益需求的情况下产生的,也是教育实践经验长期丰富和积累的结果。 发展阶段:有不同划分法,我们分四阶段: (一)萌芽阶段 封建社会之前,没有独立的教育学,只有教育思想同哲学、政治、伦理学等混杂在一起。如《论语》、《孟子》、《荀子》等既是哲学、伦理学著作,又包含了许多教育思想。 中国古代的《学记》为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的专著,反映了二千多年前我国的教育思想已达到一定的水平。 (二)独立形态的教育学阶段 从欧洲文艺复兴开始,教育学从哲学中分化出来,逐渐形成独立学科。 为什么在这个时候能形成独立学科? ①17世纪欧洲资本主义上升,生产力发生巨大变化,政治经济的发展对教育及教育理论提出了新的要求; ②教育实践的发展和教育经验的丰富,如普及义务教育的实施、班级授课制的出现等。 ③与教育学有关的哲学、心理学、解剖学等学科的发展促进了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完善。

教师教育类读书笔记

教师教育类读书笔记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教师教育类读书笔记怎么写教育类读书笔记呢不同的人会有不一样的写法,接下来本人为大家推荐的是教师教育类读书笔记,仅供参考。 教师教育类读书笔记一读了张平的《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教师最需要关注的66个教育细节》书以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确切地说在开始研读的时候就已经被书中的资料深深地吸引住了:这本书从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学习、如何做事、如何交往四个方面入手,充分阐述了教师如何更有效地关注教育细节,如何身体力行地搞好教育工作,成为出色的人民教师。 教育的核心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信。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来说,就在于让儿童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自信感,如果儿童自己不就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就都不能再他们的身上培养出来好的品质来。所以说自信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础,如果孩子失去了信心,就会做什么事都垂头丧气,打不起精神来;反之,如果孩子有了信心,是个自信的人,那么他出世就乐观进取,做事用心主动,乐于理解挑战,正因为如此,就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培养孩子的自信,要让孩子相信自己所追求的目标是正确的,也相信自己有力量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叶圣陶说:“教育就是习惯的养成。”印度着名哲学家菩德曼说:播种一种行为,你会收获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你会收获一个个性,播种一个个性,你会收获一个命运。培根也以前说过:“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能够主宰人的一

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就应透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从这些名言中,我们能够发现,良好的习惯已经被塑造为一个人存放在大脑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本。因此,我们在平时教学过程中,除了完成必要的教学任务以外,更要注重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因为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一旦养成,不仅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素质,而且对学生今后的继续教育和工作生活都将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中国着名教育家李吉林说:“教育的灵魂,就是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潜力的培养。”“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相信只要我们坚持培养孩子们的创新精神,孩子们都将会走上光明而完美的“星光大道”。而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潜力、创新精神,首先就是要激发学生的探究力。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曾说过:“教师最精湛的教育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我探究问题的答案。”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转变我们的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探究学习,探究学习是指从知识获得的途径与方式的角度对学习进行分类得出的,是指在教育中,创设一种类似学术研究的情景,透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学习方式与学习过程。 教师教育类读书笔记二寒假里有幸拜读了张文质先生的《教育是慢的艺术》,感触颇深。张文质,福建闽侯人,教育学者,诗人。1983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系“生命化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