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世界—灵性的觉醒

新世界—灵性的觉醒

新世界—灵性的觉醒
新世界—灵性的觉醒

1、不抗拒,不评断,不执着,这是真正自由和开悟的三个面相。

2、所有的事物都是稍纵即逝的,当你觉知到事物的无常之后,你对它们的执着就会减轻,同时你对他们的认知程度也会减低.一旦你看清并接纳万物的无常和不断变化的必然性之后,你可以在它们存在的时候好好享受其中的乐趣,而不会担心或焦虑将来会失去它们。

3、凡抬高自己的,必降为卑;降卑自己的,必升为高。

4、促使你把旧痛一再重演而且让你处于无意识之中的,不是痛苦之身,而是你对它的认同。不需任何时间,当痛苦之身被触动的时候,如果能够认出你所感觉到的就是你内在的痛苦之身,光这份知晓就足以打破你对它的认同。当与它的认同停止时,转化就发生了。那份知晓,可以抑制旧有情绪的升起并防止它进入你的脑袋中,也不会让它接管你的内在对话、掌控你的行为和其他人的互动。这也就是说,痛苦之身不能再利用你然后再经由你来更新自己了。那些老旧的情绪很可能还会在你之内存活一段时间,而且不定时地还会再度升起,有时也许还会拐骗你再度与它认同,因而模糊了那份知晓,但这是暂时的,不要将旧有的情绪投射到情境上,在你之内直接面结它,你的临在完全可以包容它。

5、这个世界不会让你一直以你所自认的假相来愚弄自己,你对不同人、事、物的因应方式(尤其是面对挑战的时候),就是对你自己了解程度深浅的最佳指标。

6、赞赏生命中已经拥有的美好事物,就是所有丰盛的基础。事实上,你认为这个世界吝于给你的,其实你吝于给予这个世界的。

7、如果你受不了自己,那么必然存在两个你,你和你受不了的那个“自己”,而且他们之中只有一个是真的。

8、当你全神贯注,并且对着一朵花,一颗水晶或一只小鸟沉思冥想,但在心智上不去定义它们的时候,它们就会成为进入无形世界的一扇窗户。你的内在就会有个开启(即使很小),让你因而进入心灵的领域。

9、所谓觉醒,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去辨识出那个未觉醒的自己——也就是小我,在小我思考、说话和行动的时候,辨识到它,并且辨认出那个集体受到制约的心智运作过程(它在未觉醒状态中持久不衰)。很多时候,这种觉醒是经由遭受损失或痛苦的方式开始。

10、人类共同的正常状态之一就是原罪。“罪”是一个被广泛误解和错误阐释的字。“犯罪”的原意是“错过了标记”,就像弓箭手错失标耙一样,所以“犯罪”变是“错失了人类存在的要义”。它的意思是:活得不够有技巧,盲目地生活,因此就会受苦并制造苦因。所以,抛开文化上的包袱和错误诠释之后,“罪”这个字所指的,就是人类世袭下来的功能失调状况。

11、文字若以思想的方式存在,便会在你身上投下一个几乎像催眠一样效果的魔咒,你很容易在其中迷失。但事实上,文字把实相缩减成人类心智可以理解的东西,你其实并不知道它们是什么,你只是用一个标签把一个谜团给遮盖了。只有当你不再用文字和标签来遮盖这个世界的时候,那个久已失去的奇迹般的感受就会重回到你的生活之中,另

外一种深度就会回到你的生命当中,事物会重新获得它们的新奇感和新鲜感。本质的无限深度被文字所极度简约了。最大的奇迹则是:你能够经历到的那个本来的自我,它是在任何文字、思想、心理标签和形象升起之前,就存在的。想要这个奇迹发生,你必须要将你的自我感和本体感,从所有和它们已经混淆在一起,也就是它们所认同的东西中撤离。

12、人们很容易把一些人或事标记成“我的”,因为在认同事物上投注心力,投注了自我感。我们在某些人或事上投注了自我感,所以寻求身份认同,当我的东西被弄坏了或者被取代了,强烈的痛苦就产生了。常常不是因为这人这事有什么价值,只是因为那个“我的”思想。是心理结构的某个面向在说话,也就是那个“小我”的层面。一旦你觉醒了,你还是会用“我”那个字,但是它会在你内在的更深处出现。

13、我们认同了一些内容是“我的”,便将其标记。这些被认同的内容是和我们的环境、教养和周边文化所制约的。失去这样的内容,会令我们产生剧烈的痛苦,是在于这个字“我的”,这就是结构性的,无意识的、强迫性地借由一个物件产生关联,来强化一个人的身份认同,已经在小我心智的结构中根深蒂固了。我们试着在事物中寻找自己,可是从来没有真正地成功,最后还是让自己迷失在这些事物中,这就是小我的命运。

14、如果有人拿了你的衬衣,就连外衣也让他夺去。有的时候,放下一些事情其实比维护它或是抓住它来得更有力量。

15、心理上“需要更多”的需求,或是匮乏的感觉,会转移到身体的层面,而变成无法满足的饥饿。暴食症的患者常常故意让自己呕吐,以便能够继续吃,其实饿的是他们的心智,而不是身体。

这是一本2005年在美国出版的作品,但在2007年年底,被美国著名黑人女主持人奥普拉无意间读到,她惊为天书,发心要大力推广,与更多的人分享。她说这是她有生以来读到的各种心灵书籍当中,最棒的一本,可以帮助人类整体意识得到提升和转化。台湾身心灵导师胡因梦作序强力推荐。

我是谁?

我是我的名字?我的性别?我的年龄?我的角色?我的容貌?我的钱财?我的知识?我的性格?我的经历?抑或这些的总和?......

《新世界—灵性的觉醒》这本书的作者认为都不是,人很容易认同于这些,以为自己就是,其实那只不过是“小我”寻求生存和壮大的模式。而我,是那个能辨认出“小我”的所做所为及其动机的“临在”或“觉察”。

听起来很抽象,但我从这本书中获益良多。我觉察到了自己的“小我”,看到它每天在忙碌着,忙着在每个不经意的瞬间证明自己是对的、有优越感的、与众不同的,忙着获得认可、关爱、尊重,忙着回避谴责、对抗压力......而在背后支撑它这么活跃的是恐惧。

世事无常,青春会逝去,健康会不在,关系会变化,经济会有危机,亲人会有意外。纵使现在拥有一切,谁能预料将来?“小我”之所以小,就是它也意识到所有的一切都是不稳固

的,所以它很恐惧,所以它无法停下攫取更多的脚步,想用不懈的努力拥有更多以填补那无尽的恐惧之渊。写到这儿,突然有些同情“小我”,它像一个没有安全感的孩子到处寻求关注。

自古以来,花朵、水晶、宝石和鸟类对人类心灵就一直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们对人类之所以会有如此特殊的重要意义,以及人类之所以会对它们如此着迷并感觉亲切,就是因为它们具有超凡空灵的特质。人类的认知当中,一旦有了一定程度的临在、定静和警觉,就能够感受到神圣生命的本质。然而除非上述这种情形能够发生,否则在部分的人类,只能看到这些生命的外在形相,而无法察觉到它们内在的本质,就像人类只会认同于自己内体和心理上的形相,而无法觉察到自己的本质一样。

对虚幻自我以及外在形相世界的认同,再加上小我“总是需要更多”的本质,形成了人类痛苦的根源,造成人际关系的冲突,也是人类面临的最大危机。在这本书中,作者经由自己的亲身经历,描绘了痛苦之身如何控制人类,而我们又如何能够借助于临在之光,也就是意识的觉醒,从痛苦之身中破茧而出。作者向我们保证:那份对痛苦之身的知晓,就足以开始转化的过程。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接纳—允许自己在痛苦之身爆发的时刻完全的去感受当下的感觉。而随着全人类觉醒的到来,在我们现有的基础上,将会出现一个新世界——人类不再会认同于思想,也就是小我的心智,因而能够获得真正的内在自由。

作者艾克哈特托尔,曾经是英国一所大学的教师。虽然生活优裕,却整日生活在烦恼和痛苦之中。直到有一天早上,他突然开悟了,觉得自己沐浴在光之中。于是他辞去了教职,摆脱一切俗务,每天坐在公园的长椅上,让心灵与自然相通,整整两年的时间。(据说尼采抱着一匹马痛哭:“兄弟啊,你受苦了……”因此被送进疯人院。不知道世人会对托尔的这一做法作何评价。)后来,他随风而来,又随风而止,定居于加拿大,成了西方著名的心灵导师。

作者的突然开悟,和佛陀相似。他告诉我们:人可以不借助任何宗教而能得到心灵的平息。任何一个人,都可以自由和宇宙沟通。其实原始宗教里面是有这样的修行的。不过到了后来,人们越来越耽于繁琐的教义,而忘记了宗教的本质。这就像中国的绝地天通一样。

活在当下。原来我总是为过去自己做过的错事懊悔不已,并感觉未来时日不多,有很多事要做,却无从下手。托尔说,活在当下。你只存在于当下这一刻,过去未来皆是虚幻。他举了个例子:池塘里的两只鸭子。两只鸭子相遇了,打了一架。然后分开,各自向相反的方向游去,拍拍翅膀,释放刚才多余的能量。然后优哉悠哉,好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一样。如果换成人类,肯定会记住当时打架的场面,然后想我以后一定会复仇的。就这样,人类之间的仇恨与战争开始了,从此永无休止。这,其实就是《圣经》中描述的原罪。托尔说,原罪并不是指我们真的有罪,而是,我们忘记了本我,活在一个虚幻的所谓自我当中。人生的意义就是找到真正的本我。当亚当和夏娃偷吃掉苹果,有了害羞的情感,这是原罪的开始。

找到本我。回到原初状态,找到真正的自己。与自己的心灵对话,与宇宙自由沟通。托尔称之为频率持有者(the frequency-holders).4岁时,我和妈妈去水房提水。黑暗的小屋子,妈妈和她同事唠家常。那是一个春天的傍晚,杏花开得正好。淡粉色的杏花趁着黛色的青天,是一副绝美的画。当时很奇怪:为什么他们不停下来,欣赏一下这美景?为什么大家不到村后的河边,盘腿坐下来,在流水潺潺中,聆听黄昏时大自然的神秘的音籁?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我们逐渐失去了聆听大自然音籁的能力。据托尔所讲,2004年印尼海啸夺取了30万人的生命,而野生动物却无一死亡。因为它们还保存着这种能力,能够预知灾难的来临。还有另外一个例子,曾经有个原始部落,是靠做梦来预知未来的。何时下种,何时收获,何时出猎,他们都能从梦中得到预示。而当白人来到后,他们就失去了这个能力。那些原始部落的人痛哭失声,因为他们再也不能做梦了。真的不知道,这是人类的进步,还是倒退?

《新世界》和其作者的第一本书《当下的力量》其实谈到的主要观点是这样的,里面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例子讲的是,作者有一次乘坐地铁,地铁里很拥挤,但是作者发现在一个女士左右两边的位置却都是空的,原来那个女士有些神经质的倾向,她嘴里一直不停的念念叨叨说着一些很愤怒的话,别的乘客觉得这个人有毛病,因此都不敢挨着她坐。后来在作者的书中反复提到的一个问题就是,其实我们大多数所谓的正常人同地铁上的那个女士相比只有一点差别,就是那个女士把自己心中所想的全都说了出来,而所谓的正常人只是没有将心理活动变成语言,他们的心理的声音却是一刻也没有停止的。如果认可了上面所说的,那我们每个人生活中不断发生的烦心事也好,痛苦也好,抑郁也好,其实都跟我们的思维有关系,我们的问题就在于我们不仅无法迫使自己停止思维,而且我们还把自己等同于思维,我们认为思维就是我们。不知道是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体验,有的时候当我们看到至美的景致的时候,会发生短暂的思维空白,这个时候我们完全变成了身处美景中的觉知,就是所谓的看呆了看傻了因为太美了;还有的时候,如果现在去体会也是可以做到的,就是如果我们去观察头脑中的那个声音,我们其实是可以听见或是说意识到脑海中一直有个声音的,或者当你在两个决定中莫衷一是的时候,是不是也可以听到两个对立的立场辩论的声音呢?那么作者认为,如果我们能够观察的到或是听的到我们脑海中的声音或者说是我们的思想的话,那么我们就不能等同于我们的思想。因为如果你就是你的思想的话,那么那个观察者又是谁呢?在书中,作者反复阐释的一个问题就是,我们会受苦或者说会痛苦的根源就是在于我们控制不了我们头脑中的那个声音,我们以为自己就是那个声音,其实一直以来都是思维控制了我们,思维有的时候有很强的欺骗性,但是如果我们只是将自己与它等同的话,我们就不会知道它在欺骗我们。举一个例子,有一个员工某天因为另外一个员工在老板面前说了她的坏话而被开除了,第二天她去办公室沮丧的收拾东西准备走人的时候,一进门,她感觉到很多同事看着她的表情似乎有幸灾乐祸的意味,她想“原来还以为都是朋友,没想到这么多人都希望我走”,于是陷入了一种更沮丧的情绪中,这时老板的秘书招呼她说老板找她,她进到老板的办公室,原来她的很多好朋友跟老板讲了事情的经过,老板了解到原来是那个说她坏话的人不对,于是又将她恢复职位了,这时她才想到,“奥,原来刚才那些她以为是幸灾乐祸的表情的人都是在为她恢复职位而暗自高兴呢”。思维有的时候真的会骗我们,或者说是思维的理解能力不够,导致它有的时候会产生错误的看法,然而如果我们把思维等同于自我的话,我们就会受到它的控制产生很多不必要的负面情绪。

作者在书中将思维称为小我,而只有当我们真正的与真我在一起的时候,我们才能摆脱小我的控制和各种把戏。但是在看书的过程中,我们都普遍产生了一个问题:如果我不是我的思维,那真我是什么呢?这里又有了一个例子,是德芬的一个朋友讲的,也是我们随时随地静下心来就能体会到的,她说,有一天她在地坛遇上了一场暴雨,在避雨的时候,闲着没事,她就观察了下远处一棵树上的叶子,在暴雨中,有一些比较脆弱的叶子就纷纷从树上掉落了下来,她看着它们掉下来的时候突然想,这些叶子在掉下来的时候不会去想,“我不要掉下来,我要牢牢抓住树干,掉下来会被很多人踩到,我不要那样的命运”它们为什么不会这么想,因为它们没有大脑,所以呢,思维是大脑的产物,而大脑和我们人体的其他器官一样,是为我们服务的,就像你不能把自己等同与你的胃你的肾你的血管一样,你也不能把你自己等同于你的大脑和你大脑运行所产生的思想,之所以你总是把自己等同于它们是因为你

的思维无时无刻不在跟你对话,这种对话使你误认为你就是它们,其实你的真我要比你的思维高级的多,你的真我就和一棵树一朵花一只小鸟一粒水晶中蕴含的本质是一样的,你就是能够观察到你的思维的觉知。

看似很玄妙,但是当我们真正能够控制思维而不是被它所控制甚至跟它等同起来的时候,我们就获得了最终的解脱。当遇上了令人愤怒悲伤痛苦的事情时,你不得不发作痛哭的时候,试图去观察你的思维所给你带来的愤怒悲伤痛苦的情绪,倾听它的声音,但是不要去批判这种情绪,只是观察,当你发现你能够站在一旁观察它的时候,你怎么可能还是你的思维?这个时候,你已经把自己从思维的控制中解脱出来了。

我真的希望我的朋友我的同事我关心的人都去看看这些书,也许有一些是你们早就知道的,也许有一些是你们不屑于去相信的,但是从我自己的经验来说,我不敢说这些书带走了我100%的痛苦和困扰,但是80%真的可以说是消失不见了,它们好像向我展开了另一番世界的景象,不要以为在将来你能解决你的问题,你的问题不用你再去获得更多的能力去解决,就在现在,其实你已经拥有了你所追求的东西,因为我们每个人,既不可能生活在过去,也不可能生活在未来,我们只能活在现在,而现在,就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时机。

当然,关于思维和小我的解释,只是这些书中很小的一部分,我今天没有提到的很多内容,或者说我没有解释清楚的很多内容,真的可以说能够帮助所有人解决所有困境,如果你遇到问题了,真的不妨看看它们,权当消遣,也许你会有更大的发现呢。真心欢迎所有人和我交流,我承认我很长时间生活的很不愉快甚至可以说是痛苦,真的希望所有人都能找到自己的方式让自己快乐起来。

《放弃是一种智慧》获奖作文范文参考

《放弃是一种智慧》作文范文 《放弃是一种智慧》作文范文作文指导(高二必修五)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教学文摘→ 作文指导2012-11-04 手机版 思路导航: 什么样的放弃?(根据材料)为生放弃即将得到的成功。 该怎样的放弃?果断地、明智地、有选择地。 为什么要放弃? 1. …… 2. 3. 尚品质。 4. 5. 相关素材: 1.有三个商人带着开采了十年的金子,越洋归国,不幸遇到了暴风雨。一个商人为了保住金子,而被大浪吞没;一个商人为了留下部分金子,最终与船同归于尽;最后一个商人则放弃了船上的金子,乘救生艇逃离了危险。后来他又带领船队,打捞出三条装金子的货船,拥有了三个人的财富。 2.陶渊明(放弃当官得心灵之宁静)李白(放弃做官得人生之悠然)鲁迅(弃医从文为拯救国人麻木灵魂)李密(放弃征召为孝之大义)等等 在印度南部的马哈丛林里,人们捕捉猴子的狩猎工具很简单:一个牢固但透明的盒子里装有猴子特别爱吃的核桃,盒子上方开一个小孔,刚好够猴子的前爪伸进去,抓住核桃后就抽不出来了。猴子常常中计,而被猎人抓获。

3.贪官们不肯放弃一些虚无缥缈的“名”或“利”而烦躁不安,最终身败名裂财毁人亡。 班超,投笔从戎,志在报国。面对匈奴,他斗志昂扬,成为了一位保卫祖国的功臣。他放弃了舒适的官场生活,毅然选择出使西域,刀光剑影终铸就了一位顶天立地的伟人。 4.诸葛亮放弃“躬耕于南阳”的生活,淡泊名利,宁静致远,辅佐刘备,三分天下,终成一代名相。 5.林则徐放弃了自身利益,甚至身家性命,意志坚定,志在销烟。面对洋人,他不卑不亢,虎门销烟,成了一位受人 敬仰的民族英雄。终演出了一段大长中国人志气的历史传奇。 6.明智的人说:要想得到野花的清香.必须放弃城市的舒适;要想得到永久的掌声,必须放弃眼前的虚荣;要想得到 7. 一世光明;心情放弃凡俗的喧嚣,才能拥有一片宁静。 8.“明者远见于未萌,智者避危于未形。” 9. 范文展示: 放弃是一种智慧 因为他彻悟人生,笑看红尘,他是一位豁达的人,大度的人。他的事迹也昭示着勇于放弃、懂得如何放弃的人,一定会拥有更多的成功。 陶渊明放弃了官场的厚禄,得到的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安逸与舒畅。李太白放弃了尘世的羁绊,获取的 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信心与豪迈。思想家、革命家鲁迅,为了改造中国国民的灵魂,挽救民族的 危亡,放弃了就要学成的医学,拿起了文学这把把利剑,刺向敌人的心脏。 当你选择放弃,你会听到心脏,自由地呼吸。当你选择放弃的时候,空中落下的雨变为甘霖、醍醐,使你大彻大悟,当你选择放弃的时候,消沉的夜空顷刻缀满璀璨的珍珠。当你选择放弃,一片枝叶,都可以越泰山,超北海,与千里之外的知音共聚。当你选择放弃,一滴雨露也可以润灵台,化破孤寂与我们最微细的心思相会同行。有时功名厚禄、上帝、神圣、完美、天使都离我们太远,放弃,在适当的时候,一花、一鸟、一粒尘埃也能成就一个天堂。

励志书籍推荐:张德芬《重遇未知的自己》.doc

励志书籍推荐:张德芬《重遇未知的自 己》 重遇未知的自己简介: 销量过百万的《遇见未知的自己》作者张德芬,集多年潜心研究身心灵成长经验的精华,告诉现代都市人如何找回迷失的自己,找到不快乐的根源,重获最初的快乐。在本书中,张德芬将与我们分享她追求身心灵和谐的人生智慧,帮助我们探索真我的本质,学习如何爱自己,如何为自己的快乐和人生负起全责,如何拥抱生活中的阴影,如何让自己、家人及朋友过得更幸福! 内容简介 《重遇未知的自己:爱上生命中的不完美》内容简介:为什么我们越长大,越孤单,越不安,越不快乐?因为我们在追求快乐的过程中,离真实的自己越来越远了!华语首席身心灵畅销书作家,销量过百万的《遇见未知的自己》作者张德芬,集多年潜心研究身心灵成长经验的精华,告诉现代都市人如何找回迷失的自己,找到不快乐的根源,重获最初的快乐。在本书中,张德芬将与我们分享她追求身心灵和谐的人生智慧,帮助我们探索真我的本质,学习如何爱自己,如何为自己的快乐和人生负起全责,如何拥抱生活中的阴影,如何让自己、家人及朋友过得更幸福! 编辑推荐

《重遇未知的自己:爱上生命中的不完美》是张德芬最新力作!继百万畅销书《遇见未知的自己》后,张德芬最用心的一部作品,直抵内心深处的成长感悟,读懂未知的自己,温暖、纯净的原创精美插图,感动每个都市灵魂。 作者简介 张德芬,被誉为华语首席身心灵畅销书作家。研修身心灵成长励志多年,并取得了中国国家心理咨询师的执照。著有身心灵畅销书《遇见未知的自己》《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和《活出全新的自己》,同时翻译有德国心灵导师艾克哈特·托尔的作品《新世界:灵性的觉醒》和加拿大知见心理学领袖克里斯多福·孟的《找回你的生命礼物》。1962年生于台湾,台大企管系毕业,在美国ucla取得mba学位。XX年开始,辞去国际知名公司高薪工作,专心研修瑜伽以及新时代的各类心灵课程。自1994年开始定居北京,取得中国国家心理咨询师的执照。 张德芬以其深入浅出的笔触描绘揭示出困扰人们的烦恼 痛苦的深层的原因,被冠为华语世界首席心灵畅销书作家,深受人们欢迎,很多人因为阅读德芬的书,有了生活的态度的积极转变。 五年多来,学习了各种不同的心灵成长以及心理治疗方法,并且博览中英文有关著作,透过时时刻刻活在当下以及观察自己的修炼,得到了许多灵性及个人成长方面的心得体悟。取得了中国国家心理咨询师的执照。现在最关心的是"人类意识的进

51个灵性觉醒的征兆

51个灵性觉醒的征兆 51个灵性觉醒的征兆 1。睡眠习惯改变:不得安宁,辗转难眠,半夜起床两叁次醒来时感觉疲倦,白天又觉得睏想睡。这是发生在很多人身上的Triad Sleep Pattern>睡眠叁部曲:睡2-3个小时,再睡几个小时,再醒,再睡到天亮。一些人的睡眠时间也改变了,不需要睡那麼久(也有精神)。不久前我体验到有一股能量从顶轮流遍全身(会发痒),感觉良好,但醒来一段长时间才想再睡。忠告>>习惯就好,别担心自己睡得不够(或有失眠症)。如果你不在白天裡不贪多(多劳)就可以有精神做需要办好的事,你也可以要求高我让你可以多休息,一夜好眠。如果无法马上入睡,可以利用清醒的时间去冥思,读诗词(或其他有营养的文章文字),写日记或看月亮,你的身体就自己会调整到适应这种睡眠状态。 2。顶轮的活动:头皮或脊椎有蚂蚁在爬,发痒,针刺的感觉头顶会感觉到能量的(细微)振动,好像喷泉的花洒一样(也像花开绽放),也感觉到能量像花洒一样的从顶轮灌入体内,有时候会感到有一点指压的力道(轻微的)。有人感觉到顶轮的头发站起来(因為电磁波往上衝,像静电的效果),全身都起鸡皮疙瘩。忠告>>不必慌张,你正在体验顶轮开张(莲花的绽放),也就是说打开来接受神性的能量。

(註:如果慈悲心在日常生活有基础又很稳固,会在静下心来时,比如入睡以前,尤其是在冥思的时候清楚的感觉到顶轮上的活动,懂得瑜伽术或观想法的人可以促使顶轮开花,还没準备好就不能硬来,会不舒服) 3。情绪的激烈波动一点小事就感动到痛哭流涕,一点点挑衅就被激怒或悲伤,或者无法解释的压抑,然后又欣喜若狂,像是情绪过山车>rollercoaster。通常是在心轮的地方(中间第四个脉轮)有情绪阻塞而感觉到压力,跟旁边的心脏无关。忠告>>接受这种感觉,让它来也让他去,直到心轮接受(承受得住)这种情绪,让他扩散到全身,用腹部作深呼吸,把气提升到充满整个肺,感受一下再让它自然蒸发消失。但是不要把情绪发送(发洩)出去给任何人,因為你是在清理自己的过去(累积的习性)。如果需要帮助,就说出来(或反省),请高我协助释放这些旧的(负面)能量(和业障),之后感恩你的身体已经甩掉它们,不再留在体内伤害自己的身体(和心灵)。有人认為忧鬱其实是在释放(排除)那些跟自身频率不协调的人际关系,工作等等。当我们感觉到放弃这些关系的罪恶感时(失去长期经营的关系),忧鬱是在给这些痛苦下药疗伤。 4。旧的人事物再度出现:类似的人又再出现在生活中这是个完结的课题(再给机会去考验自己怎麼处理或放弃脱离),或许必须重新检视自我价值,多餘不需要的(拥有),

【人生感悟】人生四部曲:改变、适应、包容、放弃

【人生感悟】人生四部曲:改变、适应、包容、放弃【人生感悟】人生四部曲:改变、适应、包容、放弃人生四部曲:改变、适应、包容、放弃,环境也好、现状也好、工作也好、人也好、婚姻也好,这句话的四个原则基本都适用。 能干的人会选择改变,让不喜欢变得喜欢。懒惰的人会选择适应,不愿费力打扫那就享受脏乱。懦弱的人选择回避,可是眼不见心还是烦的。勇敢的人说,我放弃,一了百了。 1、改变不了环境就改变自己 虽然我们不能改变世界,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用爱心和智慧来面对这一切。 托尔斯泰说:“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一种是观望者,一种是行动者。大多数人都想改变这个世界,但没有人想改变自己。” 要改变现状,就得先改变自己。要改变自己,就得改变自己的观念。一切成就都是从观念开始的,一连串失败,也都是从错误的

观念开始的。 柏拉图告诉他的弟子说他能够移山,弟子们于是纷纷请教方法,柏拉图笑道:很简单,山若不过来,我就过去。弟子们不禁哑然。 世界上根本没有什么移山之术,惟一能够移动山的秘诀就是:山若不过来我便过去。同样的道理,人不能改变环境,那么就改变自己。 我们也不能够回到过去,但我们可以改变未来。改变未来就要从改变现在开始,现在一点一滴的改变,都将对我们的未来造成影响。 人生其实就是一个不断修正的现在,虽然谁也不可能最终成为完美,但我们都在向着自己心中的完美努力。 2、适应是一种接受,一种挑战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人的一生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适 应的过程。 适应的问题无时不在,不可避免地存在于我们的生命历程中。

当生活中的变故出现时,当失败和挫折出现,当厄运和灾祸降临;我们必须学会的是冷静勇敢的面对,学会适应。 适应是一种接受。由于我们习惯于依恋安逸,当客观现实发生变化时,我们便不愿走出昨天,直面现实接受变化。 我们要生活下去,就必须接受生活中种种不愿接受的变化。接受,就是在心理上认同,情感上容纳;接受,就是走出“怀旧”情结,及早消除负面情绪,面向未来,重振旗鼓,重新上路。 适应也是一种磨炼和洗礼、一种凤凰涅槃的焙烤。适应必然会经历痛苦,但是适应过后我们却可以得到宝贵的阅历,一种平实和圆润的高度。其实我们明白,适应是人生别无选择的课题,与其被动适应,不如主动适应。 正是在不断的适应中,我们咀嚼了酸甜苦辣,遍尝了人生百味,饱览了人生风景,体验了成功喜悦,从而充实了人生的内涵,丰富了生命的色彩。

意境_境界_一种诗意的存在方式

110 文史纵横 一、意境说的理论源头———“诗言志说”与“比兴说”诗言志,志,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志,心志,汉儒解释为志意,解释为情,所谓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即今人所谓思想情感。文学是用语言来表达人的思想情感的,这是中国文论的开山纲领,被称为表现说、情感说,这是与西方古希腊以来的模仿说、再现说相对的一种文学理论。重内在精神的表达、内向性,是中国文学艺术的特点。抒情或言志无非两种方式,一是直接的,一是间接的。直接的方式 是赋,即直言其事、 直抒胸臆,就是把思想情感直截了当或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可以不加修饰,也可以铺采摛文,穷形尽相。间接的方式是比兴,比是比方于物(郑众),以彼物比此物(朱熹),此情,此意;兴是托事于物(郑众),是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词(朱熹),所咏之情,此所咏之意。合而言之,比兴是以物喻志,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假象见意(皎然)。这种表达方式含蓄蕴藉,最为众人喜爱,也是诗歌艺术最常用的。唐人李仲蒙言:“叙事以言情谓之赋,情物尽也;索物以托情谓之比,情附物也;触物以起情谓之兴,物动情也。”(见胡寅《斐然集·致李叔易》)尽管以上说法或从修辞层面、或从创作过程谈论赋比兴,但修辞与创作的成果———艺术形象,唐人已有名称,即境。如王昌龄所言物境、意境、情境;皎然所说“缘境不尽曰情”;司空图所谓“思与境谐”。境,原意为疆界,是地域,佛经翻译中用以指精神层次、精神境界,唐人取以指诗的形象。历代表述文学作品中的思想情感的名词有如上的志、意、情等,表述取自客观世界的物象的意象的名词有物、象(来自易传“立象以尽意”)、景 等。钱钟书曾言: 诗可有意无物(按:如直抒胸臆),但一般总是既有意、又有物。王夫之《姜斋诗话》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景中情,情中景。”“不能作景语焉能作情语?”物与境 的区别是:物是单一的,如 《诗经·氓》中“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之桑;境是整体的,如 《天净沙·秋思》中由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等物组合而成的完整混一的画面、情景、时空、世界。如袁行霈所说:前者好比砖石,后者好比建筑。意境和境界的理论,到王国维即已成熟,《宋元戏曲史》中称意境,《人间词话》中叫境界,一般意义上二者通用。王氏释境界为:能写真感情、真景物者,谓之有境界。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王氏把境界作为衡量文学作品的最高标准。“词以境界 为最上”,不独词,所有诗歌艺术、抒情文学作品概莫能外。论述意境的 文章著作汗牛充栋,其共识为:意境是中国诗歌艺术、 抒情艺术的形象,其特点是:情景交融、虚实相生、余味无穷。朱光潜、宗白华及当代袁行霈、童庆炳等人为意境理论作出巨大贡献,兹不赘述。在此强调的是,意境理论并非一朝一夕而成,也并非如王国维自言 自家独创,而是一个漫长的发展形成过程。其理论源头应该追溯到 “中国诗论的开山纲领” “诗言志”,追溯于“比兴说”中的情物论,追溯于中国诗歌触景生情、借景抒情的创作方式。不独诗文创作,古人在生活中也很早就有“比德”传统,如以玉比德:佩玉取其温润,取其“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以山水比德: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这种观物体物方式,使得意境这一概念往往超出文学艺术领域,表现出更丰富的内涵。 二、王国维对境界概念的拓展及其它在《人间词话》中,王国维一般是在诗词艺术范围内使用境界一词的。但有一节更为有名的名言,人们往往忽略了它。他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这三句诗分别取自晏殊《蝶恋花》、柳永《蝶恋花》和辛弃疾《青玉案》,三首词都是言情的。但王氏对之进行了创造性而又合理的阐发和引申,用三种诗词意境比拟做学问、成事业的三种境界,也是人生的三种较高级境界。所谓较高级,即言其已经超越了人最基本、也最低的层次——— 冯友兰所谓的自然境界、功利境界,而进入一种自觉的状态,因为一般而言,学问、 事业的追求,高于饮食男女的基本生存需求。爱情,作为人基于原欲而又超越原欲的一种崇高精神追求,总是苦乐相随,孔子评价《诗经·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就道出爱情的真谛,有乐,有哀,但一往而情深,这求爱之路与求道之路相似,“任重道远”,“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所以,王氏所举第一境界,是立大志、发宏愿,是 取法乎上,即严羽所谓 “以识为主”,“入门须正,立志须高”。第二境界,意境·境界:一种诗意的存在方式 谢延秀 (延安大学政法学院,陕西延安716000) 作者简介:谢延秀(1971-),女,陕西安塞人,延安大学政法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写作学。 摘要:意境与境界,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但对这两个概念的外延和内涵的界定与分析,尚存在诸多争议。文章认 为,意境说的理论源头是“诗言志说”与“比兴说”,作为美学范畴,意境或境界即诗歌艺术形象;作为哲学范畴,境界则指人生境界,其最高形态是一种诗意的存在方式。 关键词:意境;境界;诗意的存在方式中图分类号:I05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11)07-0110-03 2011.7

为什么圣人的头部总是环绕着光环这是光的秘密科学与灵性

为什么圣人的头部总是环绕着光环?这是光的秘密科学与 灵性 (图为圣母玛利亚和小耶稣)小伙伴们,这篇文章也许有点晦涩。如果可以,尽量坚持着看完。请一定看文末的总结:这与我们的生活有怎样的关联?*** ***科学家们发现哺 乳动物大脑中的神经元能够产生光的光子或“生物光子”!奇 怪的是,光子出现在可见光谱内。它们的范围从近红外光谱到紫罗兰色,或者说是在200到1,300纳米之间。科学家们欣喜地怀疑,我们的大脑神经元可能能通过光进行交流。他们怀疑我们的大脑可能有光的通讯通道,虽然他们不知道交流的可能是什么。更令人兴奋的是,他们声称,如果发生光通讯,我们大脑产生的生物光子可能会受到量子纠缠的影响,这意味着这些光子、我们的意识、以及许多文化和宗教所称的“灵”间,存在着强烈的关联。在几项实验中,科学家发现,鼠脑每分钟只能通过一个神经元的一个生物光子,但是人类大脑每秒可以传送超过十亿个生物光子。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是否人们的神经元之间产生和交流的光越多,他们的觉知(意识)就越强呢?如果生物光子,光和意识之间存在任何相关性,这可能强烈暗示着,对于光,我们需要了解的远超我们所以为的。请想一想,许多文字和宗教追溯到人类文明的初始,当提及到圣人,扬升的生命和开悟的人时,都会

描绘他们的头顶上方环绕有闪闪发光的光环。从古希腊、古罗马到印度教,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的教义,以及在许多其他宗教中,神圣个体都被描绘为头顶环绕着圆形光晕的形象。如果他们真到达了被描述的觉醒状态,也许这闪亮的光环只是他们更高的意识所带来的结果呈现,即更高的频率,以及制造出的生物光子。如果生物光子真和我们的意识有关联,那么这些圣人可能因开悟而产生了更高水平的高强度生物光子。甚至“enLightenment”(开悟)(译者注:“enlightment”在构词上是“光进来”的意思)这个词,也表达了更高层级的 意识是与光有关的。量子纠缠论认为,两个相互纠缠的光子会相互作出反应,一个光子的变化会毫无延迟的影响到另一个光子,无论另一个光子此刻在宇宙的哪个位置。也许在光中存在着另一个世界,无论你在宇宙中的哪个地方,光子都可以充当门户,从而使得这两个世界可以交流和沟通。也许我们的灵魂和意识通过这些生物光子与我们的身体沟通。我们产生的光越多,我们就越觉醒,我们的意识也会更完整。这可以解释为什么只是通过有意识地观察就能影响光子的 状态,正如许多量子实验所证明的那样。或许,在观察的过程,我们的观察正通过生物光子与被观察的光子沟通,这与量子纠缠是类似的方式。这意味着光只是一种统一的物质,它散布在我们的宇宙中,并通过每个光粒子而被影响。这意味着,我们的观察和对被观察对象的影响,将超越身体和时

新世界-灵性的觉醒读后感

《新世界-灵性的觉醒》读后感 看过缘起才明白为什么人在看到自然界的美景时会忍不住的心 中会觉得亲近,升起愉悦之情,还会产生很多平时不曾有的感受。每个创造物和每个生命形式当中永存的意识或灵性,同时人们也能够认识到,它和人类自身本质的合一的,所以能够爱它如己。之所以是花朵,不是因为只有它有空灵的本质,而是相比其他的生命形式,花朵的外相比较不会遮掩其永存的灵性。除此之外还有所有新生的生命形式,也会让我们有同样的感受,也是因为这个原因。看到于丹老师的书中也在讲人要亲近自然,然后就能感悟人生,涤荡心胸。我想原因也是这样,因为自然界的很多东西,让我们感受到生命中永存的意识或灵性,所以才会亲近,而《爱和自由》中讲的关于和孩子一起成长,也是因为孩子身上那种生命永存的意识和灵性还没有被掩盖住,而因为感受到了这种存在,才会对孩子有这样的亲近感觉。 觉醒—去辨识那个未觉醒的自己——也就是小我,在小我思考、说话、和行动的时候,能辨识它,并且辨认出那个集体受到制约的心智运作过程。就像是《爱和自由》中讲的,先要知道是自己的感受在主导,还是自己的思维在主导,要先知道了,才能通过自己不断地觉察知道是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没有流动起来,和这个讲的是相通的。 我们世袭的功能失调:对于“原罪”我是一直有误解的,看了这次的解释觉得是我的浅陋和误读有问题。原罪——活得不够有技巧,盲目的生活,因此就会受苦并制造苦因。所以,抛开文化的包袱和错

误诠释之后,“罪”这个字所指的就是人类世袭下来的功能失调状况。 “试着变成好人并不会让你变得更好,而是经由找到那个早已存在于你之间的良善,并且允许那个良善彰显出来,才会让你变得更好。”这个就和“你本身就是智慧具足的”一样,是回归而不是成为。 小我——与外在形相的认同,包括念相、思想、情绪形相,相认同,会照造成我们无视于我们和整体的联结,完全无法觉察我们内在与其他万物以及源头的合一。这样的遗忘就是原罪,受苦和幻相。当“我们与万物显然是分离的”这个幻相主导了我所想所思所说所做的时候,就创造出了如今的世界。 事实上透过真相的表层,万物不但与其他事物相连,同时也和它们生命的源头相连。当愈快的加诸一个言语上的或是心理上的标签在人、事、物或情况上面时,所面临的实相就会变得越浅薄和无生命力,而也会越加的远离实相,也远离了在在自己之内和周围展开的生命奇迹。而这样也许会有些小聪明,但会失去智慧,还有喜悦、爱、创造力和生命力。这让我想到了“评判”评判不只是让人能够中立的看事物,更深的层面是更能发现实相,领会真谛。 “我是什么?”这个问题在《开启的世界》中曾出现过,从一个孩子的成长来看,貌似他越来越知道自己是什么,但却是建立小我的

个灵性觉醒的征兆

个灵性觉醒的征兆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51个灵性觉醒的征兆 严肃紧张担心恐惧的人是没有能量的,放松自在喜悦宁静能量才会充满你。 彼哥说:如果一个人有恐惧,你会发现你不愿意去接近他。但当他能量特别高,特别有爱时,他们就会非常有吸引力,你会非常想接近他,就会感受到对他的爱。因为你在爱里,你就非常的敞开,所有的力量都在爱里,没有一个力量是在恐惧里,都是在爱里,所以你越来越有爱。你越来越有爱,你就会越来越有力量。 「51个灵性觉醒的征兆」 【灵性提升殿堂】 51个灵性觉醒的征兆 本文作者Annarita以她的慈悲心整合了几乎所有跟意识觉醒有关的征兆,让大家清醒地知道自己是否已经觉醒,觉醒到了什么程度,也欢迎所有人转载原文,利益和唤醒更多可爱的灵魂。 如果你以前就看过此文章,当你再次观看这些征兆时,也可审视自己是否有改变。如果你是第一次看到这内容,更要用心去察觉自身的改变。并非这些征兆要全部符合才称之为有改变,但你只要自身有转变就会发现,你身上所出现的征兆会越来越多,当最终的集体提升来临,也就越能享受这波能量浪潮。 1。睡眠习惯改变:不得安宁,辗转难眠,半夜起床两三次 醒来时感觉疲倦,白天又觉得困想睡。这是发生在很多人身上的Triad Sleep Pattern>睡眠三部曲:睡2-3个小时,再睡几个小时,再醒,再睡到天亮。一

些人的睡眠时间也改变了,不需要睡那么久(也有精神)。不久前我体验到有一股能量从顶轮流遍全身(会发痒),感觉良好,但醒来一段长时间才想再睡。提醒>>习惯就好,别担心自己睡得不够(或有失眠症)。如果你不在白天里不贪多(多劳)就可以有精神做需要办好的事,你也可以要求高我让你可以多休息,一夜好眠。如果无法马上入睡,可以利用清醒的时间去冥思,读诗词(或其他有营养的文章文字),写日记或看月亮,你的身体就自己会调整到适应这种睡眠状态。 2。顶轮的活动:头皮或脊椎有蚂蚁在爬,发痒,针刺的感觉 头顶会感觉到能量的(细微)振动,好像喷泉的花洒一样(也像花开绽放),也感觉到能量像花洒一样的从顶轮灌入体内,有时候会感到有一点指压的力道(轻微的)。有人感觉到顶轮的头发站起来(因为电磁波往上冲,像静电的效果),全身都起鸡皮疙瘩。 提醒>>不必慌张,你正在体验顶轮开张(莲花的绽放),也就是说打开来接受神性的能量。 (注:如果慈悲心在日常生活有基础又很稳固,会在静下心来时,比如入睡以前,尤其是在冥思的时候清楚的感觉到顶轮上的活动,懂得瑜伽术或观想法的人可以促使顶轮开花,还没准备好就不能硬来,会不舒服) 3。情绪的激烈波动 一点小事就感动到痛哭流涕,一点点挑衅就被激怒或悲伤,或者无法解释的压抑,然后又欣喜若狂,像是情绪过山车>rollercoaster。通常是在心轮的地方(中间第四个脉轮)有情绪阻塞而感觉到压力,跟旁边的心脏无关。

灵性科学入门(精编文档).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灵性科学入门(选) 2010-07-27 22:08:16来自: 曼陀罗之舞(大道甚夷,而人好徑) 鲁道夫·史代纳原著潘定凯编译 第一讲人类1906年8月22日 那些在历史上被人称为伟人的人,其实并不是最伟大的人。那些最伟大的,也就是那些启蒙师们,其实都隐于幕后。 受过启蒙师启蒙的伟人,比如卢梭(法国哲学家)、雅各·博密(德国基督教秘学者)等。 启蒙师的运作方式:讲话、到访、写信等。 哪些人可以被启蒙?早期,少数经历了足够的(前行)准备工作的人。 为何需要将这些知识保密?这是为了要确定对这些知识有正确的态度。 人类发展史上,所有伟大的进步,其实都来自内修方面的推动力。现代,较基础的教学已经公开的传授。 今日所需的乃是经由学习以证得高等世界的知识。 人类的本质:前四体:实体——肉体(与矿物、植物、动物界相同,我们可以用一般感官感觉到)、气体——生命体(与植物、动物界相同,由肉体发散出来,有细腻的光芒)、星芒体(与动

物界相同)、我执体或意识体(人类独有);这个我执体包含了:第五体:灵性自我或思量智(由“我”修练转化后的星芒体,成为道德高尚的人);第六体:生命灵性或觉智(转化后的气体,成为入门弟子);第七体:灵性人或大我智(修持转化后的肉体,成为修行大师)。 每个人类的前四体都已发展完整成形,第五体只有部分完成,部分仍在胎儿期。第六、七体还在初步发育期,还在种子阶段。经由这七体,他可以参与三个世界的运作。 分享到 5人喜欢喜欢 ? 2010-07-27 22:31:56 曼陀罗之舞(大道甚夷,而人好徑) 第二讲三个世界1906年8月23日 只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灵性之眼与耳是可以开启的。 三个世界就是:1、实物界(人类生活的景象都在这儿); 2、星芒界(灵魂的世界); 3、天界(灵性的世界)。 这三个世界在同一个空间中,只是我们还没有新的感官感 受到后两个世界。

《觉醒的对话》读后感(3)头脑不清晰,你的世界自然混乱

第二章选择安宁 (一)头脑不清晰,你的世界自然混乱 问:请帮助我了解,为什么我不能意识到我内在的灵性?为什么我会将灵性排斥在我的意识之外? 答:你目前的自我意识是基於你自己的一个假设:你与创造你的灵性是分离的,你不是他的一部分,你和他不一样。你拒绝接受你是灵性的一部分,你自然无法体验到他。你需要接受灵性是你看到的一切事物的本质,你才能接受你也是上帝灵性的一部分。让我再次向你保证,不管你是否承认上帝驻守於你心中,他一直都在那里,也将永远在那里,谁也无法改变这一真相。你与你的源头不可分离。 问:是因为我过去的思维模式又回来了吗?还是...... 答:让我帮你理清一下头绪。目前困扰你的有两件事:第一也是最重要的,是你的头脑缺乏清晰的认知;第二,是你认为生活中总有些事情是你无法控制的。 先谈谈清晰的认知。你心中有一个困惑,那就是如何协调你的灵性成长与平日的寝食坐卧,因为你觉得生活的琐碎不时将你从那平静、安宁的灵修中拉出来。 让我们触及问题的核心。有个说法你听过很多次,它也以不同方式被表达过,那就是:万法唯心造。我说过,你会体验到你选择去看的东西。简单地说,不管你头脑中有什么,你会认为你正在体验它。我说“认为”,因为在这梦幻世界里,它真的就是一场梦。但因为这些体验对你来说是如此的真实,我们就暂且称呼它为梦里的真实情节。 你头脑中有什么,你都会在物质界、在这个幻梦中看到它们显现出来。当你头脑中缺乏清晰的认知,那么你头脑外的世界除了同等地混乱,不会有其它的状况。你目前为自己头脑设定了限制,所以只能看到自己正在做的梦。除了你预先在头脑中编排的剧本,你还可能梦到别的什么呢?因此,你梦中的体验就是你头脑中的东西。 如果你能完全清楚地明了我此刻告诉你的真理,你会发现它是非常有用的。因为明白了这一真理,当你做每天的日常大小事情时,你会时时刻刻、清清楚楚地观察到你的头脑是清晰的还是混乱的。当你看到外面的事情一团糟,你会立刻明白这种混乱的情况,正是你目前头脑状态的真实反映。

《新世界灵性的觉醒》读后有感

《新世界灵性的觉醒》读后有感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其实第一次听说《新世界——灵性的觉醒》这本书,还是在看小S主持的一期综艺节目《康熙来了》里,在节目里她说,她老公逼着她看一本书,她老公非常喜欢这本书,就是这本《新世界》,是《当下的力量》的作者写的。《当下的力量》非常有名的一本书,我也读过,所以对《新世界》产生了兴趣,所以在手机上下载了电子版的看了一遍,后来感觉这本书的内容写的还是很深的,粗略的读一下没有太大效果,就买了纸质版的书,用了大概一周的时间,重新认真读了一遍。 这是一本非常好的书,对我的思想触动非常大。里面很多句子都能算上哲理名句。它是我思想上的一次变革,在读的过程中甚至有些小开悟,它让我重

新审视自己,我为什么来到这个世界?人活着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我时常收到伤害不开心?怎么样才能成为一个内心有力量的人? 摘录书中精彩的句子: 自远古以来,花朵、水晶、宝石和鸟类对人类心灵就一直有着重要意义。它们对人类之所以会有如此特殊的重要意义,以及人类之所以会对它们如此着迷并感觉亲切,就是因为它们具有超凡空灵的特质。人类的认知当中,一旦有了一定程度的临在、定静和警觉,就能够感受到神圣生命的本质。然而除非上述这种情形能够发生,否则在部分的人类,只能看到这些生命的外在形相,而无法觉察到它们内在的本质,就像人类只会认同于自己肉体和心理上的形相,而无法觉察到自己的本质一样。 作者的突然开悟,和佛陀相似。他告诉我们:人可以不借助任何宗教而能得到心灵的平息。任何一个人,都可以自由和宇宙沟通。其实原始宗教里面是

有这样的修行的。不过到了后来,人们越来越耽于繁琐的教义,而忘记了宗教的本质。这就像中国的绝地天通一样。 人对事物的态度分三种境界:接纳、享受、热诚。 《圣经》中描述的原罪。托尔说,原罪并不是指我们真的有罪,而是,我们忘记了本我,活在一个虚幻的所谓自我当中。人生的意义就是找到真正的本我。 读后有感》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灵性书籍】回到当下的旅程 第一章 觉醒的呼唤(三)

【灵性书籍】回到当下的旅程第一章觉醒的呼唤(三) 【灵性书籍】回到当下的旅程第一章觉醒的呼唤(三)2011-05-20 15:10【怎样觉醒并如何活在当下?希望读过此书,会让你得到真正的答案】 【灵性书籍仅做参考,请勿盲目信从】【文章如有错误,请 指正】 【本文欢迎转帖,希望能让更多人看到】 【觉醒的第一步】 觉醒的第一步,就是承认自己还没醒来;疗愈痛苦的第一步,就是承认你的痛苦;从限制性的信念中解脱出来的第一步,就是承认这些限制性的信念;从怒气中释放出来的第一步,就是承认你的怒气;从恐惧中释放出来的第一步,就是承认你的恐惧。 如果不愿意去认可现在的你,你就永远无法解脱,得到自由。 而且,你必须以全部的爱、包容与慈悲,不带任 何批判地去认可这一切。 【个人,非个人和我执的两个层面】

你的本质(essential self)有两个层面,而我执也有两个层面。首先,我想清楚地说明这些层面的不同。 在最深层的本质上,你是永恒的存在体。在这个层面,你超越了时间,也超越你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所有自我感。你与万事万物同处于合一之中。你是纯净意识无限而永恒的寂静临在,它就是你的“本我”。这个层面的你,只存在于当下时刻,别无他处;那儿没有过去或未来,你的头脑是寂静的,你完完全全地处在当下,与这里的一切同在。 这是意识完全觉醒的状态,没有任何其他的表达,你完全沉浸于当下时刻,这是超越个人的。 然而你还有一个主观的个人层面,它源自超越个人的客观层面,反映出你个人的独特性。我称它为你的人格特质,但这是就纯粹的意义而言。 你超越个人的永恒层面就如同海洋,而你的个人层面就如同海浪。海浪是海洋的一种表达,而且每一个海浪都是具有独特性的个体。

《人本食气》连载-1:目录、前言、简介、序

《人本食气》连载-1:目录、前言、简介、序 准备转变按 吃——是人类的头等大事。而这本书就是用来叫板这件大事的。 细读这本书,其中明确的说理和无数的证据,会让你对“吃” 与“不吃”有一个颠覆性的了解。它先教你怎么吃才能更健康。但渐渐的,它会教你为什么以及如何转变为“不吃/食气”,来达到最自然、最健康的人类生存状态。这是一本可以吃的书,也是一本可以治病的书,更是一本教会我们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达到天人合一的书。阅读这本书,即是参与一次关于“吃”的觉醒。持续连载中… 人本食气又名:迈向人类更高等的意识希尔顿·赫特玛(Hilton Hotema) 著白蓝译 1.声音友情分享:《人本食气》喜马拉雅有声书。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收听《人本食气》全书2.文字(连载1)“纵使千年以后,本书亦如此刻鲜活……只要顺应宇宙法则而活,不管怎样的文字,不管怎样的方法,从无过时之说。” 人类最优饮食选择:食果 人类最优生活方式:食气人类最优饮水:纯净雨水人类最优居处:空气纯净的高处 目录第一章:人本食气第一讲最初食气的巨人人类的远古

巨人人身类似天体 第二讲人类的退化文明对食物的执着 第三讲身体的完美生命的气息退化阶段电磁力灵性潜能到实体存在提升人类之道 第四讲生命细胞生命细胞从哪里来?排泄更重要细胞并非食物生成第五讲长生不老人体传输系统如何逆转老化?二百五十六岁的李青云身体从未超过七岁大水果及长生 第六讲活力调整真正的抵抗力身体的承受力接种疫苗真的免疫吗?第七讲身体变化身心的弱化进化还是退化? 第八讲再度回归食气禁食快速修复身体食气重生的摩尔第二章:饮食面面观第一讲食肉之害 黄油、牛奶及奶酪到底该不该吃?短暂活力提升的背后食肉造就欲望、疼痛旋毛虫病盐 第二讲食素之弊多数蔬菜非野生谷物之弊种水果更轻松 第三讲奇妙的橙子最好的蒸馏水橙汁造就的奇迹 第四讲食生食果甩掉月经月经并非先天本有月经就是出血症野生动物没有月经如何甩掉月经?食果停经案例转换到食生食果的指导性建议 第五讲喝错水催人老硬化诱因水的重要性“矿泉水”对人体无益石灰沉积使关节僵硬雨水及蒸馏水比较安全 第六讲身体真正的需要细胞电势空气的神奇 第三章:空气污染与净化第一讲生命的气息早期呼吸理论重

李尔纳觉醒体会

李尔纳觉醒体会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李尔纳老师在他的着作《回到当下的旅程》里最后的附录中,有描述他觉醒的一些体会。可惜在内地出版时被删除了。我个人认为这是他自己个人的体验,我们看过就算了,这种经验不可能复制,也不可能去验证真假。不过李尔纳老师教课时候的临在感极强,这是不争的事实。这篇文章的标题叫做“献给感兴趣的人”,也就说明了他写这篇文章的态度了。德芬 翻译:Tina郑羽庭 献给感兴趣的人 觉醒 在下面这章,我描述了我的觉醒过程,我的觉醒是突如其来的,不过你可以渐进的达成。不管方式如何,结果都是一样的,我们到头来都在相同的地方:此时、此地! 第一次觉醒 一九八一年二月,我参加了一场在澳大利亚杰士买静修中心举办的个人成长一周密集课程,这个工作坊十分棒,在那七天中,我完全的投入,所以收获丰富。 工作坊结束后,我往河边走去,那是我们每天游泳,享受清凉的快速水流的地方,我站立的前方有一些陡坡,在陡坡的那端有一个很深的游泳涵洞,在河的另一端则是高耸入天的茂密森林斜坡。 阳光温暖了我的身体,我站立在河岸,感谢这美丽的自然景观。 突然间,我发现自己不由自主的进入了静心,就这样持续了十五到二十分钟,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或我在做什么,只知道静心在我身上发生了。 每个静心的发生都是自动且毫无计划的,是经由奥秘的方式,把我从内在向外移,我感觉我的手臂张开了约十分钟,我的手臂伸展开来站立着,并且深入当下,与河对岸的树同处在当下,我以意识拥抱并和它们一起进入合一的层面。 发自我的内在,我感受到它们那寂静的辉煌壮丽,和它们那坚强巨大的耐力。 大约过了十分钟,我慢慢的走入河中,由于前一天刚下过雨,河流的水位相当高,我面前的水急速流过,淹没大石,很难站得稳脚,不过我仍然设法走入河中,即使河的流速湍急。水深及胸,稍微再低一点点,我逆流而上的前进。在正常的情况下,我是不可能站着抗拒那急流的,我一定会被冲走,不过我的内在大树群,我感到一种不可思议的大力量和稳固,我勇敢的以我的毅力和意志抵挡急流。 我与急流对峙了约十分钟,然后在毫无预警下,被急流的水冲入了下游游泳的涵洞中三、四次。

51个灵性觉醒地征兆

51个灵性觉醒的征兆 严肃紧张担心恐惧的人是没有能量的,放松自在喜悦宁静能量才会充满你。彼哥说:如果一个人有恐惧,你会发现你不愿意去接近他。但当他能量特别高,特别有爱时,他们就会非常有吸引力,你会非常想接近他,就会感受到对他的爱。因为你在爱里,你就非常的敞开,所有的力量都在爱里,没有一个力量是在恐惧里,都是在爱里,所以你越来越有爱。你越来越有爱,你就会越来越有力量。 「51个灵性觉醒的征兆」 【灵性提升殿堂】 51个灵性觉醒的征兆 本文作者Annarita以她的慈悲心整合了几乎所有跟意识觉醒有关的征兆,让大家清醒地知道自己是否已经觉醒,觉醒到了什么程度,也欢迎所有人转载原文,利益和唤醒更多可爱的灵魂。 如果你以前就看过此文章,当你再次观看这些征兆时,也可审视自己是否有改变。如果你是第一次看到这内容,更要用心去察觉自身的改变。并非这些征兆要全部符合才称之为有改变,但你只要自身有转变就会发现,你身上所出现的征兆会越来越多,当最终的集体提升来临,也就越能享受这波能量浪潮。 1。睡眠习惯改变:不得安宁,辗转难眠,半夜起床两三次 醒来时感觉疲倦,白天又觉得困想睡。这是发生在很多人身上的Triad Sleep Pattern>睡眠三部曲:睡2-3个小时,再睡几个小时,再醒,再睡到天亮。一些人的睡眠时间也改变了,不需要睡那么久(也有精神)。不久前我体验到有一股能量从顶轮流遍全身(会发痒),感觉良好,但醒来一段长时间才想再睡。 提醒>>习惯就好,别担心自己睡得不够(或有失眠症)。如果你不在白天里不贪多(多劳)就可以有精神做需要办好的事,你也可以要求高我让你可以多休息,一夜好眠。如果无法马上入睡,可以利用清醒的时间去冥思,读诗词(或其他有营养的文章文字),写日记或看月亮,你的身体就自己会调整到适应这种睡眠状态。 2。顶轮的活动:头皮或脊椎有蚂蚁在爬,发痒,针刺的感觉 头顶会感觉到能量的(细微)振动,好像喷泉的花洒一样(也像花开绽放),也感觉到能量像花洒一样的从顶轮灌入体内,有时候会感到有一点指压的力道(轻微的)。有人感觉到顶轮的头发站起来(因为电磁波往上冲,像静电的效果),全身都起鸡皮疙瘩。 提醒>>不必慌张,你正在体验顶轮开张(莲花的绽放),也就是说打开来接受神性的能量。 (注:如果慈悲心在日常生活有基础又很稳固,会在静下心来时,比如入睡以前,尤其是在冥思的时候清楚的感觉到顶轮上的活动,懂得瑜伽术或观想法的人可以促使顶轮开花,还没准备好就不能硬来,会不舒服)

灵性炼金术

灵性炼金术 简体版 目录 上篇 给身心一次深度疗愈的机会 让内在的太阳发光 ——唤醒内在的力量 寻找迷路的小孩 ——了解自己的原生之痛 治疗其实很简单 ——自我疗愈的几个陷阱 慈悲和洞察力的能量 ——勇敢地放开原生家庭 做自己的主人 ——男性和女性能量 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 ——情绪的自我调节 随心所欲地畅享人生 ——工作、金钱和创造力 倾听身体的声音 ——疾病与健康 你就是自己的救主 ——光之门的守护者 体验喜悦与充裕 ——新时代中的关系 更纯粹、更高的能量 ——新时代的儿童 下篇 让生命发光 未来由你决定 ——新地球 让人充满力量的年代 ——行星周期 依内在的灵性觉醒来行动 ——光之工作者的身份 意识的阶段性转变 ——光之工作者的历程 人是唯一的灵性炼金师 ——光之工作者的真正任务 找到通往大我的入口 ——意识转化的第一阶段 不带评判,全然接纳自己 ——意识转化的第二阶段 找到内在的平静

——意识转化的第三阶段 从自我到心灵 ——意识转化的第四阶段 你是自由的 ——时间、多重次元和你的光我 附录:约书亚是谁? 推荐序 最温柔、最感性也最具知性的教导 身心灵畅销书作家 张德芬 2009年年底,在我的灵魂暗夜之中,偶尔看到了网上的一个通灵讯息:约书亚的灵讯。我好奇地找到了网站,贪婪地通读每一篇文章。感觉好像是与老友——约书亚——重逢,他自称为耶稣,但是这个耶稣,却和圣经上的耶稣、其他通灵教材的耶稣,感觉不同,通过他,我有找到家的感受! 首先,他解答了我所有关于灵性的一些大方向上的困惑,如:我们究竟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来这里的目的是什么?对于这些疑问,约书亚的灵讯是最让我心领神会、最为信服,而且没有任何疑问的版本。他强调,作为存有灵性的我们,对于成为人类感到非常的好奇而且倍加珍惜,因为人类的体验中,有一种对我们来说无比宝贵的真实性。这些话虽然以前也曾听过,但是约书亚的表达方式和能量,却让我感受到莫大的安慰和鼓励。 我们原来都是安住在自己的“天家”中,而地球对我们来说,是个刺激好玩的地方。在“天家”里,我们可以随意用意念来创造自己想要的事物,而且是随想随有的,没有挑战性。而在这个物质世界中,一个想法要成为现实,必须要付出巨大的努力。我们必须面对物质世界的顽固和缓慢,还得要处理自己内在的矛盾,所以,我们心想事成的能力在这里受到了极大的挑战,而这恰恰才是乐趣所在! 约书亚指出,很多在灵性道路上的人(甚至,现在正在看这本书的人)都是光的工作者,我们跟地球的缘分很深,而这一世,我们来到地球有一个特别的任务,就是要把光(你也可以称它为基督意识)带到这个世界上来。但是,这个任务的达成,不是通过你去传扬福音,以及帮助他人等外在的行径;而是需要你自己成为一个“荷光者”,先疗愈好自己,让自己成为一个完美洁净的管道,这样,基督意识自然而然地就会透过你而来到这个地球。 疗愈我们自己最好的方法,不是透过外在的成就和作为,而是要疗愈自己生命里的严重创伤,尤其是情绪上的创伤。疗愈创伤是要透过接纳自己的阴影,接受自己所是的样子——观察、理解、疗愈。 约书亚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他的务实和不唱高调,毕竟他做过人,知道身为人的烦恼和痛苦。所以,他的教导非常的实际而且好用。首先,他并不反对小我。他认为小我是我们在这个地球上成就一些事情必备的,我们要接纳小我,转化小我,让它为我们所用,而不是做小我的奴隶。另外,他对于亲密关系、工作、金钱,还有疾病与健康,甚至性与灵性,都有自己独到而精彩的见解,非常具有启发性,读者们一定要细心体会。

人生感悟的大全

人生感悟的大全 1、岁月里周折,谁也猜不透命运的底牌。生活里要谨慎的对待悲观,有所得必有所失,如果生活被悲观包围,就算付出多少努力,也一定和幸福擦肩,别说人生的意义,人生就是一场生下来然后努力活下去的意义!累一回,醒一场,才是方向。 2、受挫一次,对成功的内涵则透彻一遍;失误一次,对生活的醒悟就增添一阶;不幸一次,对世间的认识能成熟一级;磨难一次,对人生的理解会加深一层。要读懂人生,就要把失败、不幸、挫折和痛苦读懂。 3、有时候生活像一股甘甜的泉水,使沉浸在痛苦的人,忘记生活的苦涩;有时候生活像一首动听的歌谣,使生活枯燥的人,感受到生活的乐趣;有时候生活像一把雨夜的小伞,使漂泊异乡的人,得到亲情的荫庇;有时候生活像一道天边的彩虹,使落寞孤寂的人,看到世界的美丽。 4、与脸上的伤痕相比,一个人心灵的伤痕虽然隐蔽得多,但同样会通过自己的言行显现出来。如果我们自认为有缺陷,也往往会以同样的怀疑态度对待别人,从而很难建立起互信互利的人际关系。人的心灵就像一面镜子,你感知到的是什么样的世界,取决于你如何看待自己。 5、年纪大了,你会很容易释怀一些事,原谅一个人,懒得计较,不屑动怒,把好多想说的话都埋在心里。反过来讲,适度的

天真,冲动,说蠢话,犯二逼,恰恰是你还年轻着的最有力的证明。千万不要苛刻自己的成长,成长是顺其自然的一件事,有时候原谅自己比原谅他人更为重要。 6、为了自己想过的生活,勇敢放弃一些东西。这个世界没有公正之处,你也永远得不到两全之计。若要自由,就得牺牲安全。若要闲散,就不能获得别人评价中的成就。若要愉悦,就无需计较身边人给予的态度。若要前行,就得离开你现在停留的地方。 7、我们来到人世间不是为了得到什么,而是要舍弃,要放下。舍弃不必要的执着和妄想,获得自在轻松的人生,放下复杂,过一种简单快乐的生活。生活是减法不是加法,减去烦恼和忧患,减去累赘和负担,保持一种零的状态,超越得失,超越苦乐,让我们的心含太虚,享受幸福的人生。 8、生活是一面镜子,乐观的人看到的是自己的微笑;悲观的人看到的则是自己的苦笔。阿谀奉承就像是一种伪钞,它无法换得纯真的友谊;把时间花在解决今天的事情上,远比花在为昨天的事情而后悔更有意义。 9、不懂得放弃的人,总将生活中不如意绕在心灵的枝杆上,一生就像北方腊月的浓雾,挥之不去。就这么一味地自怨自哀,自暴自弃,于是青春美丽的容颜与悠悠岁月擦肩而过恰如风过竹面,雁过长空,就像苏东坡的一生人生长叹:“事如春梦了无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