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有效制定

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有效制定

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有效制定
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有效制定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有效制定

摘要:教学目标的设定是上好一节课的重要前提,因为它指出了教学方向,规定课文的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学习层次水平及教学的深广度,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所以教学目标有效制定尤为重要。何为教学目标的有效性,是指学生通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或标准的具体化、明确化的过程。但当下许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没有根据具体学情设计有效的教学目标,没有提供保障目标有效落实的教学策略及评价工具。

如何有效地实施教学目标。就要求教师必须改变思想观念,准确确定教学目标。那么,如何有效制定教教学目标呢?对于这个问题,我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作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目标;有效制定

教学目标是教学行为的导航仪、风向标。教学目标设计明确,就学过程就得心应手、事半功倍;反之则影响教学的有效目标。通过反观我听到的众多节语文课,教学目标的制定似乎存在着一些问题。

在近期我校举行的“‘教师业务能力’暨‘教坛新星’”评选活动中,通过对我乡语文教师上交的手写教学设计的查看,发现每一位教师的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呈现出惊人的相似。如这样表述教学目标:

1、认识×个生字,会写×个生字词。理解文中××等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感悟)××的道理(情感、品质等)。

4、感受文章的语言特点,体会作者表达的方法。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了解得知,老师们备教学目标的习惯是照抄教参、依赖教参,是不假思索的,他们觉得教参就是准绳,无可置疑,所以教学目标的制定也就成了可以跳过的摆设,许多老师在设计教学时只注重在内容上斟酌,反复在人文性上思量,而缺乏语言训练、能力提升的意识和行为。不分年级,不分文本特点制定出来的教学目标泛化或不当,教学效果不明显。仔细阅读新课标,我认为:有效制定新课标,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教学目标的制定要适度、明确。

(一)不能随意超越课标提出的年段要求。

课标对小学三个学段“阅读”目标的规定是:第一学段: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第二学段: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第三学段: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显而易见,学段目标是逐层推进,由易到难,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的,体现了语文课程的整体

性和阶段性,不能随意改变。听一位青年教师教学一年级《月亮的心愿》一课时,把课文中“艳阳天”“郊游”等词语的意思向学生严肃地解释了一下还不甘心,又把词语的意思用非常漂亮的楷体在黑板的右上角认认真真地抄写了一遍,还带着学生读了几遍,让学生背下这些词语的意识。我想这位教师是没有把握好教学目标的“度”。教学目标的制定必须要适度,制定目标时,我们不能随意超越课标提出的年段要求,必须要符合或体现课标规定的学段目标和教材特点,适合本班学生的水平,既不能高也不能低,方法适当可行,并且学生经过努力可以达成。上述那位教师解释、告知学生“艳阳天”等词语的方法是不当的,还要求一年级的学生背下“艳阳天”等词语的意思要求提得更不当。这样的教学不仅剥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还违背了教育教学规律。还有一位参加“教坛新星”评选活动的老师,在教学一年级语文《春雨的色彩》一课时,让学生去感悟作者用“落、洒、淋、滴”动词的准确性。这样的教学目标设计既拔高了要求,使得学生觉得难度大,没了学习兴趣,又浪费了宝贵的教学时间,影响了教学效果。可见把握好教学目标的“度”有多重要。

(二)同一个能力训练点在不同年级要呈现螺旋式上升的趋势。

例如,课标对小学三个学段“默读”目标的规定就是逐步提升的。第一学段: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第二学段: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第三学段: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从“学

习”到“学会”,再到“有一定的速度”,目标要求拾级而上。默读是重要的阅读形式,是最经常、最常态、最自由、最持久的阅读形式,也是终身学习的重要方法和途径。默读的习惯、能力、品质需要在长期的语文实践中逐步养成和提高,因此教师的教学目标也应随之作相应的改变和提升。

(三)、目标制订要明确

1、要求体现三位一体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是课程的基本功能,也是素质教育在教学中体现的三个纬度。这一点在教学目标设计时要予以充分体现,要从语文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出发,从基本功抓起,将“听、说、读、写”的训练落到实处,使教学目标明确可行。

例如,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16课《小松鼠找花生》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遥望、晶莹、资源、矿物、恩赐、破碎、目睹、和蔼可亲”等词语。

2、明白“只有一个地球”,懂得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3、理解“本来、至少”等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领悟文章的说

明方法。

4、.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拼读、练习、组词等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2、通过多读、有感情地朗读,达到熟读的课文的目的。

3、通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联系实际思考问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将保护地球的意识付诸行动。

这样的目标设计从三个维度来体现,思路清晰,具体明确,强有力地引导教师关注“过程与方法”这一维度,易于落到实处。虽然就某一节课来说,目标应该有所侧重,但不能偏重某一方面,而忽视了其他方面。虽然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目标不便于表达,但教师一定要心中有数,要有这方面的意识。有的教师在备课时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把注愈力集中在知识目标上,而忽视了能力、态度和创新精神等的培养。因此教师要善于在教学过程中随时“生成”有关的目标,使其有机地整合在一起,让学生主动发展。教学目标的开口度要小,切忌贪大求全。

2、教学目标的表达要准确、明了。只有高度明确的教学目标才

有现实的可操作性和可评价性。知识目标具体到一篇课文、一节课,可以适当增删,有所侧重。同样,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感等方面的目标,也应作出确切的规定。

3、教学目标的设计要有一定的层次。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学习水平、动机意志等的差异,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有效的语文教学,决不能搞“一刀切”“满堂灌”,让全体学生接受有层次性的教育。

(四)、要求突出学生实际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设计是一种系统设计.单是教学目标的编制就要考虑诸多方面的因素。但有两点是最基本的要素:一是教学内容的特点;二是学生的具体实际。我们的自由发挥与创造都不能通越这两个基础。

例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22课《人物描写一组》教学目标1.认识11个生字,会写16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郎中、辉煌、风骚、打量气派、精神抖擞、手疾眼快、放诞无礼、转悲为喜”等词语。

2、通过出示课文相关人物介绍,初步感知人物形象。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鲜活的人物形象。

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肖像、心理活动等描写人物的方法。

4.引导激发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

这样的目标设计,在体现“三个维度”的基础上,充分关注了学生的生活实际,是根据教材内容及掌握知识的量来决定的。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课文人物并不熟悉,通过出示图片对人物的介绍,教学目标就能顺利地达到。有的教师缺少对教学目标的准确把握,过于依赖教参或现成的教案,忽视了学情分析,忽视了学生本身的现实认知起点,就难免要面临课堂上的问题或尴尬的场面,导致教学目标不能顺利落实。此外,我们绝不能囿于教材本身,而要大胆地使用教材,并进行创造性的处理,选准教材的切入点,这样才能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落实。

二、要求体现文本特点。

1、我们制定教学目标时首先要解读文本。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要把每一文本的三维目标简化为一句话、一个中心问题,把其他目标蕴含其中,做到一箭双雕。

如学习《再见了,亲人》可确立这样的教学目标:“抓住环境及人物行为的重点词、句、段,体会志愿军和朝鲜人民的深厚友谊,它比天高、比海深,”;学习《金色的鱼钩》一文,可以把“通过找、读、悟,深入体会老班长舍己为人、忠于革命、忠于党的崇高品质”作为教学目标;

另外,对于一篇课文,需要掌握的内容肯定很多。如果饥不择食

的话,就会造成目标多而泛滥。因此,我们要深入研究教材,吃透教材,根据教材内容的价值取向,合理有效地确定教学目标。

2、紧扣文本。

现在很多教师处理教材、制订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体现得比较多的还是教师个人的主观愿望,不能完全代替学生。让学生参与学习目标的制订,把课堂上有限的学习时间投入到学生感兴趣的学习内容、乐意从事的学习手段上去。但学生认知水平有限,不可能独立承担重任。可以事先征集学生意愿,让学生先预习课文,然后提出疑难问题,指出自己最感兴趣的语段,或自己最想解决的问题。老师就依据学生这些实际存在的困难和学习语言的需要,来最后确定学习目标;或课后收集学生意见,在每节课的最后几分钟,让学生说说自己这节课的学习感受或体会,既是对刚才学习过程的及时总结、反思。阅读教学中,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想,这些能力是需要在课堂中扎扎实实进行落实的。思想教育的渗透,思维能力的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等,只有这样紧扣文本,才能使教学目标更明确。

三、目标的制定要具体科学。

再仔细查看老师们的教案目标制定,几乎每一位老师的教学目标

都是整篇课文教学总目标,有的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每一课时的具体目标并没有制定,还有的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分别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分开来设计。这样设计教学目标怎么能够做到具体有效呢?课程目标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进行设计,相互渗透,融为一体,具体到每一课时的教学中去,但不能割裂开来设计。目标的设计要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1、教学目标的设计要全面。要立足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不仅重视学生对语文知识的适度掌握,更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不仅重视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也要注重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2、教学目标的设计要体现发展性。教学的关键是要通过教学使学生的思维和能力得到发展。因此,老师在进行教学目标的设计时一定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首先确定,通过教学发展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只有在确定了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我们再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设计有效的课堂教学结构,才能最终实现有效的课堂

3、应该重点突出

新课程以来,教学目标表述的改革是比较醒目的。但是在新课程

改革7年多的今天,老师把学生的主体地位不知放到哪里。一些教师在目标表述中时常出现“使学生、引导学生、让学生”的字眼,目标中的主体在不停地转换,这是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理念。课前预设课堂教学目标固然是教师的责任,但实现教学目标的主体却是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目标意识是他们主体意识的具体体现,也是他们承担学习与发展责任的本质的表现。

4、应该便于检测

教学目标表述的指向性要明确、要明晰,明晰到好操作,明晰到能够以此作为依据来检测学生学习的情况,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及学生学习结果有明确的界定,为评价提供参照的依据。

新课程首次把“过程和方法”作为课程目标阐述的重要领域,就是要求我们教师克服以往重结论,轻过程的方式。把学习的生动过程交给学生,注重参与、注重过程。

三、目标的制定要凸显语文本色。

1、课标在实施建议中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环境。”语文课程要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得到能力上的培养和锻炼,关键是必须讲究学习知识的方式,因此,语文教学目标应指向—语言学习,能力发展。教材就是一个例子,教师要经常这样想:我通过这个“例子”教给孩

子什么?那就是要教会学生领悟和掌握学习方法。处在信息社会,人类在努力改善知识技能学习的同时,必须善于寻求获得知识的方法,学会怎样学习,“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由此可见学法指导很重要。例如对词语的理解,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词典上的解释,而应该针对不同词语采取不同的方法。例如学习了人教版五年级上册13、《钓鱼的启示》从课文学习中领会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从而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同时本课学完后,能够学习从课文中找到获得启示的句子及获得的启示。那么在14、《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中自然就会通过课文学习领悟“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的深刻含义,从中领悟作者的人生态度,从而树立积极奋进的生活态度。有掌握了方法,学生才能举一反三,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2、语文教学应当坚持以语言文字训练为本,这是由语文学科性质决定的。“训练”是落实语文教育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最为有效的方法。因此我们要致力于构建科学的语言训练新机制。

首先,要确定训练目标。应以“知识和能力”为主要训练目标,在达成“知识和能力”目标的时候重视“过程和方法”,同时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每一课的训练目标要重点突出,具有鲜明的个性,易于操作和达成度的检测。目标要少而精,讲究一课一得,一练一得,循序渐进,忌面面俱到。另外,确定课时训练目标时,必须把文本的

语言特点与学生的语文现状紧密结合起来。

其次,要设置语言载体。我们要经常关注三个“点”:一是找准听说读写的附着点。二是洞悉情感发散的栖息点。三是发现价值引领的切入点。这三个“点”是相互渗透与交融的,并不孤立存在,只是因其训练价值而有所侧重。

再次,要选择合适的训练方法。训练方式因训练目标和语言载体的不同而千变万化。譬如,从训练对象的多少看,有个别训练,小组训练,全班集体训练;从语言的运用形式上看,又有口头语言训练和书面语言训练。口头语言训练主要有朗读、背诵、复述、讨论、回答、对话等形式,书面语言训练主要有默写、连线、填空、写词、练句、仿写片断等形式。但无论选择哪一种训练方法,都必须要考虑到学生参与的趣味性和语言训练的时效性。

五、立足文本特点,恰当设计教学目标。

1、根据语文教材的单元整体目标来设定文本的教学目标。

一个教学单元的整体目标,是由几个文本分别承担的,单元是整体,文本是部分。从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的关系出发,来设定语文课堂教学目标,可以避免教学内容重复,使教学得以有序实施,从而真正发挥单元教学的整体功能。

(《语文课程标准》)本单元就是要培养学生树立对生存环境的“忧患意识”。因此,“理解课文内容”这个教学目标落实到具体的文本,

就是理解文本的具体内容,而且这个内容必须与“树立忧患意识”有密切的关系,这才是文本教学的主要目标。所以,罗布泊为什么会“消逝”,其原因是教学的内容落点,在课文中指的是人类为了生产而搞的“四盲”,这是直接原因,是显性的信息,学生易于理解。在教学中如果只是把阅读理解停留在文面上,不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罗布泊干涸的深层原因——急功近利、缺乏可持续发展观念,就无法触及问题的本质,“培养科学的理性精神”也就成为空话。因为人类的“急功近利、缺乏持续发展观念”是全球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面对罗布泊,作者产生“痛苦与无奈”、“沉重”的心情。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入情”是产生共鸣的条件,也是教学的另一个落点。

2、结合教学文本的体式特征设定教学目标。

“了解科学文艺作品的特点”是单元的教学重点之一,而单元内各篇文章都有各自的体式特征。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分别是《草原》《丝绸之路》《白杨》《把铁路修到拉萨去》写的是关于西部的内容,所以学习中不要忘记对西部认识。而本册第七单元则是关于“作家笔下的人”为主题,重点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所以,对于课堂教学目标的合理定位,教师必须首先要在理念上分清教学目标的层次,即上位目标和下位目标。课堂目标是下位目标,无须都按三个维度设计;根据学生的实际以及文本在单元整体中所承载的功能,还有文本自身的体式特征来设定课堂教学目标。能够使教学重点突出,教学内容明确具体而有序。同时,教师也要注意施教时的动态生成,以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设定合理的课堂教学目标,能避免选

择教学内容的随意性,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将起关键作用。

3、熟知文本特点。

这是备课首先要思考的。备课的时候,我们首先要细读文本,因为只有把文本研究深透了,我们才会深刻把握文本的规律,制定出切合文本特点的教学目标。

布卢姆说:有效的学习始于准确的知道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我们要努力告别过去那种粗略的、随意的目标表达方式,应深入对话新课标,从教材出发,以学生为本,认真研究并确立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要熟悉和理解语文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尤其要对课标中的年段目标做到胸有成竹,并了解其他年段目标,这样就能上下勾连,融汇贯通。还要结合学情,寻找并设计恰当的、贴近学生的教学方法。这样的教学目标才可能有效。

同一教学内容,同样的整合策略,学生的反应迥然不同,整堂课的分解目标显然也大不相同。但是,我们不难发现,学生自主选择了不同人物进行评价,他们主动参与,在探究中他们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优化整合并统一。学生在学习中真正成了知识构建的主人。

总之,作为一线教师要深刻领会新课程提出的三维课程目标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转变教育教学观念,自觉提高自身的教育素养及新

课程的实教能力,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反思,积极实施有效教学,最终达成三维目标的全面落实与真正实现。

参考文献:

[1]《听王荣生教授评课》第88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

[2]杨九俊.新课程三维目标:理解与落实[J].教育研究,2008(9).

[3]韩国海.从课程目标角度审视“三维目标”[N].中国教育报,2008-12-05.

比较小学语文各学段阅读教学目标

比较小学语文各学段阅读教学目标第一学段第二学段第三学段 词语结合上下文和生 活实际了解词语 的意思,借助读 物中的图画阅 读。 能联系上下文理 解词语的意思, 借助字典、词典和 生活积累,理解生 词的意义。 能借助词典理解词语 的意义,能联系上下 文和自己的积累,推 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 意思,辨别词语的感 情色彩,体会其表达 效果。 朗读学习用普通话正 确、流利、有感 情地朗读课文。 用普通话正确、流 利、有感情地朗读 课文。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 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文。 默读学习默读。学会默读。(做到 不出声,不指读) 快速默读。(每分钟不 少于300字,把握文 章要义) 标点符号体会句号、问号、 感叹号所表达的 不同语气。 体会句号与逗号 的不同用法,了解 冒号、引号的一般 用法。 体会顿号与逗号、分 号与句号的不同用 法。 积累积累自己喜欢的 成语和格言警 句。 积累课文中的优 美词语、精彩句 段,以及在课外阅

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诵读诵读儿歌、童谣 和浅近的故事, 展开想象,获得 初步的情感体 验,感受语言的 优美。背诵优秀 诗文50篇(段)。 诵读优秀诗文,注 意在诵读过程中 体验情感,展开想 象,领悟内容。背 诵优秀诗文50篇 (段)。 诵读优秀诗文,注意 通过诗文的声调、节 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 和情感。背诵优秀诗 文60篇(段)。 课内阅读向往美好的情 景,关心自然和 生命,对感兴趣 的人物和事件有 自己的感受和想 法,并乐于与人 交流。 能初步把握文章 主要内容,体会文 章表达的思想感 情。能对课文中不 理解的地方提出 疑问。能复述叙事 性作品的大意,初 步感受作品中生 动的形象和优美 的语言,关心作品 中人物的命运和 喜怒哀乐,与他人 交流自己的阅读 揣摩文章的表达顺 序,体会作者的思想 感情,初步领悟文章 基本的表达方法。在 交流和讨论中,敢于 提出自己的看法,作 出自己的判断。阅读 叙事性作品,了解事 件梗概,能简单描述 自己印象最深的场 景、人物、细节,说 出自己的喜欢、憎恶、 崇敬、向往、同情等

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列表

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列表表一:识字与写字教学目标

小学中年级语文复习提纲

一、汉语拼音 要点:1、学会汉语拼音的声母、韵母、声调符号和整体认读音节。 2、能熟练、准确地拼读音节,能借助拼音识字,正音阅读,学习普通话。 3、会按拼音背诵字母表,会默写小写字母,认识大写字母。 4、会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5、会读轻声、儿化韵。 复习载体:一~三年级教材生字表,各课文后练习及各单元练习 题例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A、发酵. xiàn 棘.手jí强.壮 qiáng B、呜咽. yàn 蓓.蕾bèi 从.容cōng C、拘泥.nì机械.xiè提.防dí D、关卡.qiǎ歼.灭qiān 冗.长rǒng 题例2、下列汉字按音序排列的一组是() A、花草鱼虫 B、风霜雨雪 C、刀光剑影 D、云露山水 题例3、按照括号里说的条件,下列句子朗读的重音表注有误的一项是() A、今天是六一儿童节 ...是中国的国花(不.....。(不是别的节日) B、牡丹花 是别的花) C、明年 ...。(不是..暑假我要去旅游(不是今年) D、那时王明的数学书王明的) 题例4、下列词语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花儿 .. ..(miáor)树叶儿..(huāér)眼珠儿 ...(yǎn zhu ér)B、麦苗儿 (yèr) C、舌尖儿 .. ..(dòngr)山歌儿..(jiānr)小豆儿 ..(dòur) D、门洞儿 (gēr) 二、识字与写字 二会字:生字表生字(/后)1350个要求:会读,会认。 四会字:生字表生字(/前)1530个生字及词语表的词语。 要求:1、会认会写,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能理解生字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并能正确地运用,字要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2、知道汉字的基本知识,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笔画规则、偏旁部首和间架结构。有一定的识字能力,会查字典 3、会观察、比较、分析多音字、同音字、形近字和多义字。会改正常见的错别字。

试论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设计

试论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设计 论文摘要:语文,我们母语教育的支柱学科。其教学现状不理想的状态却让人无法释怀,究其根源,语文课堂教学大而空问题不容忽视。教学中出现的“教学内容泛化”“教学手段时髦化”“教学活动非语文化”等问题,其实都是与教师未能准确把握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有关。因此,把握准教学目标,是提高语文教学实效的重要保证。强调树立语文课堂教学的目标意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教学目标的概念、功能及制定的原则入手,强化目标意识,谈了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思路、课堂教学目标的有效设置方法等问题,强调了树立语文课堂教学目标意识的重要性。 关键词:语文;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目标设计 教学目标是对学生通过教学所要达到的状态的预先设定,是引领教师推进教学的行灯,是影响教学实效性的重要因素。调查发现,新课标颁布实施以来,在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学目标仍常常被忽略。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首先和有些教师设置的教学目标不明、不简、不适等有关。更有甚者,有些语文教师的课堂根本没有目标可言,天马行空,任其发挥。由于失去了教学目标的约束,一部分教师的公开课上得自由而散漫,在热热闹闹的课堂气氛背后彰显出太多的浮躁和不安分。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既与部分教师错误的思想观念有关,更与部分教师对新课标教学理念的误解有关。因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突破语文教学瓶颈的基点在于准确把握并制定有效地教学目标。 一、强化目标意识,理性认识教学目标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它既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相联系,又不同于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 教学目标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是保证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益的基础。因为教学目标指出了教学的主攻方向,规定了一节课的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学习层次水平,影响着教学策略的选择以及教学的深广度等,它是教学活动的灵魂,并制约着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教学改革,不管怎么改,怎么创新,都应该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这个目标和方向就是不断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益,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全面发展。教学目标制定得是否合理直接关系着教学的成败,影响着教学内容、

语文教学目标的确定与教学内容的选择

语文教学目标的确定与教学内容的选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低效、微效甚至无效的主要原因不是我们不努力,而是我们对“教什么”这个方向性的问题缺乏充足的重视。从某种水准说,“教什么”决定了应该“怎么教”,并影响着“教得怎么样”。很多专家就提出:就教学的有效性来说,“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 王荣生教授提出,语文课“好课”的最低标准是:(1)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内容有意识,即知道自己想教什么、在教什么,并且知道自己为什么教这些内容。(2)一堂课的教学内容相对集中因而使学生学得相对透彻。 但教学实际并非如此,问题有两个方面:(1)目标意识不强。很多教师平日备课,首先不是看教材,而是看教参。看教参是怎么分析教材,怎么确定目标,提供了哪些教学建议,安排了哪些课堂练习,甚至还会去查有哪些教师上过这个课,有哪些现成的教案、教学设计。然后,才匆匆地跟教材“见上一面”。教师备课时最不关心的教学目标,仅仅被当作一个条目抄到备课本上,如此而已。(2)教学内容模糊。我国的语文教材基本上是“文选型”教材。除了少量课文是编者根据教学的需要编写的以外,绝大部分选自以文学作品为主的各类著作。能够说,几乎没有一位作家在写作时就预见到自己的作品以后要让老师当教材去教,让孩子们当学材去学,作家并不是从教学的角度来写作的。从作品成为教材再成为教学内容,至少要有两次开发过程:第一次是编者经过遴选和改编,把作品编成教材,尽量适合某一年级的教学;第二次是教师细读文本,从教材中开发出对本班学生有价值的教学内容来。语文教材不等于教学内容,因为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教师和学生的精力有限,我们必须对教材作“二度开发”,而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看见什么教什么,这就是说要“用教材教”而不是简单地“教教材”。 就阅读教学来说,当前大体有这样三种水平:第一种水平,学生读了课文,仅仅知道了一个故事。这样的阅读教学处于没有“入门”的状态。第二种水平,学生读了课文,明白了一个道理。这样的课表面上看似乎好一点,其实好不了多少,因为这是把语文课上成了品德课,并没有完成阅读教学应该担当的任务。第三种水平,在阅读教学中协助学生积累语言、形成水平、发展思维、陶冶情操。这才是比较完整地实现了阅读教学的目标。 一、确定适切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师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预期达到的效果标准。也就是通过教师的教学,学生理应“学到什么水准,达到什么质量标准”。教学目标具有多方面的功能:①导向功能,指引着教学活动的方向;②评价功能,是评价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③调节功能,影响并制约着教学程序的设定和教学策略的选择等;④激励功能,教学目标的实现对师生双方都能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等等。所以,确定适切的教学目标尤为重要。 适切的教学目标应该有以下特点:①恰当——教学目标的适切性。符合课标规定的年段目标和教材特点,适合本班学生的水平,学生经过努力能够达成。宁少勿多,宁低勿高,“每天进步一点点”。②明确——教学目标的可操作性。用清晰明白的语言描述学生通过学习后行为发生的变化,可操作,可检测。③全面——教学目标的完整性。教学目标包含知识和水平、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相互渗透,融为一体,避免顾此失彼。 如何制定适切的教学目标呢? 1.依据年段目标制定教学目标 在确定具体的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之前,我们要对课程标准非常熟悉,尤其是对学段目标了如指掌,避免教学目标越位、缺位和不到位的现象。就阅读教学来说,年段要求是有层次和梯度的。 低年级,识字、写字无疑是教学目标的重中之重,同时还包括词和句的训练,初步的朗读训练。如《数星星的孩子》一课可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①理解9个生字,会写12个字,同时习得识字、写字的方法。 ②学习并积累词语。如,无数、珍珠、汉朝、天文学家、距离、清楚、钻研等。 ③把课文读准确、读流利,读好长句子中词语之间的停顿。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读好人物之间的对话。 ④学习张衡从小细心观察、乐于探究的品质。 中年级是低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阶段,要继续实行词句训练,理解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是教学的重要目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计划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的 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指出:要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分解到小学阶段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应不少于150万字。其次课标还要求小学阶段背诵背诵优秀诗文总计160篇(段)。并在后面附上了小学阶段必背的古诗70首。我们制定这一方案就是要使学生的阅读、背诵量达到这一要求的底线。 另外通过这一活动的开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让每一个学生都热爱读书,学会读书并在读书的活动中陶冶情操、获取真知、树立理想。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的开展,在班级甚至是学校形成热爱读书的良好风气。 2、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3、通过读书活动,使学生学会读书、学会学习。促进学生的知识更新,活跃学生的思维。 4、通过开展一系列的读书活动,使学生的读书落到实处,使阅读成为我校的特色,逐步形成独特的校园文化。 5、能熟练背诵新课标要求背诵的70首古诗。 三、活动构想: 1、制定切实可行的读书计划。 各班级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制定符合本班学生实际的班级读书计划,按照新课标的要求,低年级的阅读量为5万字,分解到各 个学期每学期应达到1250字;中年级不少于40万字,分解到每个学期应达到10万字,也就是相当于两本语文书的字数。高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 少于100万字,即每学期应达到25万字,相当于高年级的语文课本5本书左右。各班级还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制定个读书计划,班主任要认 真督促检查,确保计划得到落实。 2、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1)各班级要充分利用好班级的黑板报(不能一两个月都不变一次)、墙壁等,营造书香氛围。 (2)征集读书名言,可以把从各方面征集一来的名言抄在黑板报上,或是做成书签与同学交换。 (3)在黑板报的一角开辟读书方法介绍,向学生介绍科学的读书方法。(《小学生阅读报》等报刊杂志上都有介绍。)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设置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设置 一篇课文的教学设计一般有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理念、教学技能等方面的内容,在诸多要素中,我认为教学目标的设计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学目标是预期的教师指导下学生学习活动的结果或所要达到的标准。它具有导教、导学、导检测的功能。如果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那么,好的教学目标的设计,就有一个好的课堂教学的开端。有好的目标,教师教什么才心中有数,怎样教才心中有路。可见,教学目标在教学设计中是至关重要的。我们语文教师每篇课文都要设计一个教案。我常看一些语文教师的教案设计,还有网络上的教案设计,甚至有些杂志上发表的教学目标设置,发现其中出现的问题不少。这说明一些设计者对教学目标功能的认识还是存在着模糊的现象的。 下面举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少年闰土》的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2、学习课文运用对比突出文章中心的写法; 3、让学生学习抓住人物特点具体地描写人物性格的写法。 虽然是设计了教学目标,但体现不出语文教学三维目标的有效整合。这个教学目标设计的“案例”中,强调的是怎样做和做什么的标准,对学生达到怎样的要求和标准基本上没提。这恐怕还不算得上是语文教学目标。所设置的教学目标是抽象的,让人很难知道教师做什么,学生会什么。这种不符合具体行为的“做什么”的教学,那肯定是低效率的教学。 对以上教学目标的设置,出现这种模糊的现象,说明我们有一些语文教学设计者对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这两个概念的理解还是不够透彻的。 从两者描述的着眼点看,教学目的着眼于教师的讲授愿望,是以教师为主体进行描述的,只是教者对教学活动的一种需求;教学目标着眼于学生的学习结果,是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描述的,是对学生学习行为和结果的

如何制定有效的小学语文教学目标

如何制定有效的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刘建忠河底小学 科学合理地制定教学目标,首先要在吃透《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认真钻研教材,领会编者意图,切实把握课文的特点;其次要关注学情,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他们接受水平和需要的教学目标,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增强目标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三是教学目标的制定必须具体明确。教学目标的表达越清晰明白,在课堂教学中也就越容易把握,目标的达成率也就越高。而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凭着经验和感觉上课,基本把教学目标闲置。上课和写教案时使用的都是教参上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中,制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结果没有多大关联。制定教学目标把三维目标割裂开来,分别表述。教学环节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循序渐进地展开。认为备课的第一个环节和最重要的环节是“教学目标”。 一、认识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师指导下)(学生学习活动的结果)或(所要达到的标准)。教学目标导教、导学、导检测的作用。而在实际操作中常常夹杂着一些不切实际的目标,我们把这些不切实际的目标称为虚目标、泛目标和去目标。 [例1] 《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教学目标: 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这就是虚目标。 [例2] 《少年闰土》的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2.学习课文运用对比突出文章中心的写法; 3.让学生学习抓住人物特点具体地描写人物性格的写法。 这就是泛目标。 [例3] 《忆江南》的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及背诵这首诗; 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体会诗表达的意境和思想感情;2. 3.培养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这就是去目标 我们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时要解决的问题是教师怎样做,做什么,学生做什么,喜欢做什么,怎么做。所持的理念不同,所制定的目标也不同,如: 《绝句》(杜甫) 目标A: 1.读、讲、背、默、全诗。 2.培养爱自然、爱美和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目标B: 熟读理解全诗,用音乐、舞蹈、绘画、书法、课本剧等手段反映独特的感悟。目标C: 1.运用形声字的知识学会生字“鹂、鹭”,读准多音字“泊”。正确、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并背诵。了解诗意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2.运用熟悉的方法,通过自主、交流等方式,熟读杜甫另一首《绝句》,提高诵

小学低段阅读教学目标

小学低段阅读教学目标 小学低段阅读教学目标 1.以识字教学为重点。要求认的字必须能正确认读,要求会写的字必须写对写好会用。教师可以通过把能认识的字(或会写的字)组成词语来认(写),所以,小学阶段要求认识3500个常用汉字,其中2500个会写,这就能组成7500个词语。低年级的识字教学要强调整体识记,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巩固。在写字教学中,主笔画和字的结构要指导到位。每节课都要花几分钟写字。教师要通过学新温故,要通过比较辨析形近字、多音字、同音字等。要建立学生自主识字的激励机制,激励学生在生活中、阅读中识字,每周用一节课交流识字成果。要相信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 2.朗读的指导和训练。低年级应该要求所有学生正确的读,而不是有感情的读。读正确的训练能培养学生的初步语感。怎样读正确?要做到以下三点:每个字都能读准,特别是多音字、轻声、变调、儿化;不多字少字,不颠倒重复,读准长句子中词语之间的停顿;理解少量的重点词和句 一、二年级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4.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5.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6.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7.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8.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9.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10.喜爱图书,爱护图书。

如何制定有效的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完整版

如何制定有效的小学语 文教学目标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如何制定有效的小学语文教学目标 河底小学刘建忠 科学合理地制定教学目标,首先要在吃透《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认真钻研教材,领会编者意图,切实把握课文的特点;其次要关注学情,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他们接受水平和需要的教学目标,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增强目标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三是教学目标的制定必须具体明确。教学目标的表达越清晰明白,在课堂教学中也就越容易把握,目标的达成率也就越高。而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凭着经验和感觉上课,基本把教学目标闲置。上课和写教案时使用的都是教参上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中,制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结果没有多大关联。制定教学目标把三维目标割裂开来,分别表述。教学环节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循序渐进地展开。认为备课的第一个环节和最重要的环节是“教学目标”。 一、认识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师指导下)(学生学习活动的结果)或(所要达到的标准)。教学目标导教、导学、导检测的作用。而在实际操作中常常夹杂着一些不切实际的目标,我们把这些不切实际的目标称为虚目标、泛目标和去目标。 [例1] 《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教学目标: 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这就是虚目标。 [例2] 《少年闰土》的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2.学习课文运用对比突出文章中心的写法; 3.让学生学习抓住人物特点具体地描写人物性格的写法。 这就是泛目标。 [例3] 《忆江南》的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及背诵这首诗; 2.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体会诗表达的意境和思想感情;

高中语文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对应性问题

高中语文教学所使用的教学材料有着丰富的语文元素,可用于语文学习的“点”很多。同一篇教学素材在不同的老师那里可以讲出无数的内容来,完成所定的不同目标。所选取的课堂教学内容与所设定的教学目标缺乏严密的对应。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随意性太强等等一系列问题。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怎么办?我们应当依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我们应当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1. 什么是教学目标? 2. 如何设定教学目标? 3. 如何表述教学目标? 4. 语文教学内容的特点。 5. 如何依据教学目标选择恰切的教学内容。 1.什么是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既是教学的终点,也是教学的起点; 教学目标是对学生通过教学所要达到状态的提前确认,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设计的定向指标,具有指导与选择教学策略的功能,也是评价教学是否达成的重要参照点; 教学目标就是学生经过学习后能做什么。 而教学材料、教学内容、教学活动、评价与测验这些都不是教学目标。当人们的行动有了明确目标的时候,并能把行动与目标不断地加以对照,进而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行进速度与目标之间的距离时,人们行动的动机就会得到维持和加强,并且能自觉地克服一切困难,努力到达目标。 关于教学目标,还有一些常见问题,比如:在能力培养等问题上的模糊性;教学目标陈述时所用概念操作性不强;教学目标的指向性及针对性不强;教学目标的不能全面考虑教学的结果;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不清等等。 2.如何设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确定依据有三个方面:学习内容、学生的学习起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 3.如何表述教学目标

常见的目标表述方式: 掌握文言文基本语法现象,疏通课文内容,理清叙事脉络;对先秦古文简朴的叙事风格有初步体会。 感受荆轲勇于反抗暴秦、慷慨悲壮的人物形象;体会其一诺千金、蹈死不顾、义薄云天的性格,并学会辩证地看待历史人物。 感受文学作品中崇高的悲剧美,使学生产生深沉而巨大的心灵震撼,引发其深层次的审美感受。 ——《荆轲刺秦王》 知识与技能:联系时代背景,揣摩重点句段的深层含义及强烈的感情色彩。 过程与方法:反复诵读,体会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体会并学习全文激情飞扬、极富感召力的语言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悟作者的崇高献身精神。树立远大的理想,为崇高而伟大的事业奋斗;自由、平等、民主是人类追求的一个永恒主题,我们应树立远大的理想,为崇高而伟大的事业奋斗。 ——《我有一个梦想》 掌握“鲜、与、狷、和、同、贼”在文中日的含义;积累理解“过犹不及、和而不同,义之与比”等词语; 理解“中庸之道”、“和而不同”思想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 探讨“中庸之道”、“和而不同”对现代社会的积极意义。 ——《论语选读》 抓住课文里的“哭”字重组课程内容,引导学生探讨在宝玉挨打这一事件中哭过的人、不哭的人、应该哭而且可以哭却没有哭的人,在这个过程中体会人物形象情感,把握形象个性特点。 探究和鉴赏相结合,以“哭”为切入口,深入探讨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把探究性学习和鉴赏性学习自然结合起来,培养学生探究和鉴赏能力。 ——《宝玉挨打》

论语文教学目标的确定

论语文教学目标的确定-中学语文论文 论语文教学目标的确定 目标是行为达成的预期,这个预期是否具有适切性是由诸多因素决定的。预期过高,达成有难度,会做成“夹生饭”,学生吃不下;预期过低,很容易达成,会做成“汤稀饭”,学生吃不饱。因此,如何确定具有较高适切性或较高质量的语文教学目标以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就成为了语文教学工作者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认为,要使语文教学目标具有较高适切性或高质量,就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要关注文本特点 文本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依凭,教师制定教学目标是不可能脱离文本的。课程标准、三维目标是上位目标,是制定课时目标必须遵循的指南。而依据文本制定的课时目标是下位目标,要想制定好这个下位目标就需要教师认真研读文本。文本是由语言组织起来的,而组织起来的语言又是有思想感情等内在意义的,因此,所谓制定语文教学目标要关注文本特点就是说,语文课堂教学目标首先必须是语文的,是基于语言理解和表达素养与能力的学习、训练和提高方面的。在学习、训练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能力的同时,必须自然地渗透着思想人文性及情感等的教育与熏陶,因为语言就是人文、思想、情感等的载体。所谓关注文本特点主要是要关注文本思想情感的深入挖掘与教育熏陶,文本结构、表现手法的深入剖析与训练运用,语言特征的深入体会与运用等。 二.要关注学习的起点 关注学习的起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因为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起点(语文基础)是不一样的,而集体授课的形式决定了教师不可能关注到每一个学生不

同的学习起点。虽然学生的思维特点、水平,文化积淀、语文素养及语文能力千差万别,但通过共同学段的学习,学生已接触了哪些语文知识,应具备哪些基本语文能力应该是清楚的。作为普高语文教师应了解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学的课程标准,再者,通过课前预习的布置,课堂中的广泛提问,课堂及课后的检测反馈,应该可以基本掌握学生的学习起点。在基本了解学生学习起点的情况下制定教学目标应该说就具备了相当的适切性与质量。 三.提高课堂教学目标的质量具体要做到以下五个字 1.教学目标要做到准 现如今,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已毋庸置疑地取得了统治地位,但在教学实践上这种已取得统治地位的教学思想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比如在教学目标的确立上,很少有教师在教学设计之前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状况进行掌握和分析,很少有教师能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有一些教师根本不布置学生预习)再来设计自己的教学目标(老师一般都是提前备课)。这样,其结果可能是学生知道的大讲特练,而学生不知道的却少讲不讲或少练不练,使教学目标失去了“准头”。作为一名教师,要知道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学生,因此在教学之前详细的了解学情,然后再制定教学目标就会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的教学就会有“准头”,否则就会事倍功半,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 2.教学目标要做到深 对教材的挖掘,体现一个教师的功底和水平。观一些特级教师的教学,其超乎常人之处往往就在于对教材的挖掘的深度上。一般的教师脱离不了教参,对教材没有自己的发现,结果教学内容多是人云亦云,大同小异。比如人教版必修1《小狗包弟》一课,许多教师按照教参把教学目标定位为揭露“文革”的丑恶和赞颂

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及各年段教学任务

浅谈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及各年段教学任务 刘丽平 学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文化素养方面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认为要想上好小学语文课,首先教师要十分明确新课程标准对自己所教学段的目标要求。在日常教学中我把各年段的主要教学任务分为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综合性学习四项内容,下面我就各年段对以上四项任务的不同要求做详细阐述。 一、低年段 1、识字与写字:要求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写字姿势要正确,字要写得规范、端正、整洁,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学习独立识字;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用音序检字法查字典。 2、阅读:要求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3、写作: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4、综合性学习: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内外阅读,共同讨论。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二、中年段 1、识字与写字:要求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1800个左右会写;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 2、阅读: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背诵优秀诗文40篇(段);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35万字。 3、写作:要求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课内习作每学年15次左右。 4、综合性学习:要求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二、高年段

语文教学目标的制定知识整理

语文教学目标的制定与有效达成 要改变语文教学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避免语文教学中出现的“自由主义”现象,使语文教学达到规范化、具体化,从而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就必须确定语文教学的目标。语文教学目标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依据,在语文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教课文——用课文教) 学得轻松(轻负) 基于《课程标准》的有效教学 关注: (一)教学目标制定的依据 1.《语文课程标准》(是编写和使用语文教材的总纲) 2.教材编写意图(年级要求、单元要求) 3.课文的特点 4.学生的需求 (二)教学目标的设计 1.要关注“三个维度”(但并不是孤立的三点) 2.要注重系统性、整体性 3.要关注“过程与方法” 4.要切实而精要(不能贪多) 5.要具体可操作 教学目标的具体可操作: (1)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须是学习者,而不能是教师。“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这样的目标表述是不恰当的。因为,它的行为主体是教师而不是学生。这样表述意味着,只要教师组织学习者进行了相关活动,目标就算达成了。至于学习者达到了多少预期的学习结果,则是另外

一件事了。 (2)教学目标的行为动词须是具体的而不能是抽象的。所谓具体,是指这一动词所对应的行为或动作是可观察的。像“知道”、“理解”等抽象动词,由于涵义较广,各人均可从不同角度理解,给以后的教学评价带来困难。这些词语可用来表述总括性的课程目标和单元目标,但在编写教学目标时应避免使用。 布卢姆模式/认知动词分析模式 基本观点 布卢姆模式认为,课堂教学目标的表述应由主语、谓语、宾语三部 分组成。课堂教学目标的性质取决于选用哪一类认知动词。 核心视点 知识水平:知道、熟记、背诵、复述、回忆、再认、重复、说出等;理解水平:转换、改写、翻译、举例、推断、估计、知晓、领会等;应用水平:应用、解答、改变、解决、计算、证明、操作等; 分析水平:指出、找出、识别、区别、区分、辨别、分类、分析等;综合水平:归类、总结、创造、写作、编辑、编制、拟订、组织等;评价水平:评定、评判、评述、评价、批判、判断、鉴别、反驳等。不足之处 注重描述学生内部心理状态,比较抽象、含糊,不容易观察、测量。 编写认知学习目标可供选用的动词: (1)知道——对信息的回忆 为……下定义、列举、说出(写出)……的名称、复述、排列、背诵、辨认、回忆、选择、描述、标明、指明 (2)领会——用自己的语言解释信息 分类、叙述、解释、鉴别、选择、转换、区别、估计、引申、 归纳、举例说明、猜测、摘要、改写 (3)应用——将知识运用到新的情境中 运用、示范、改变、阐述、解释、说明、修改、 订出……计划、制定……方案、解答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正确设立教学目标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正确设立教学目标 四年级余倩 语文教学目标是指通过语文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标准,它关系到教学活动的导向、教学内容的取舍、教学方法的运用和教学效果的评价等。为此,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确立,必须建立在科学的教学理念上,建立在对学生学习需要的科学分析上,建立在对教材的准确把握上,做到明确、具体,可操作,可检测。 一、从学生的角度进行描述,指示要明确。 制订教学目标一定要注意目标的规范表述。很多教师在表述教学目标时,往往描述的是教师的行为,而不是预期的学生学习结果。特别是在制定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维度的目标时,应避免从教师“教”的角度来叙述(诸如用“培养”“教育”之类的词语),因为这是教师要去做的,只是做了“培养”的工作,未必就达到了目的。因此,应该从情感态度、培养结果的层面来描述目标,可采用《课程标准》中的有关词汇,如:“喜爱、热爱、赞赏、憎恨、获得……的体验”等等。这样描述教学目标,即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师在教学时会更加明确努力方向,随机调控教学过程,发挥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方法的导向作用。 用学习目标置换和修订教学目标,这种置换和修订活动能有效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符合备课的“预设”性质,学习目标是对学生通过教学以后应该达到的行为状态(变化)的一种明确而具体的表述。操作时我们要注意两点:首先,“学生通过教学以后应该达到的行为

状态”是指学生的学习结果,而并没有规定教师在教学过程应该做些什么;其次,“明确而具体的表述”要求对于学习目标的表述应达到可以观察和测量的程度,尽量避免使用含糊不清或不切实际的语言。 教学目标的表述规范明确,才有利于课堂落实,课后检测;用语明确,易于把握,才有利于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否则只能流于形式,给课堂带来随意性,给学习和检测带来盲目性。 二、用完整的句式去描述,要有可操作性。 表述教学目标是指用书面语言明确指出课堂教学中学生具体的学习结果,即对某一教学事件结束时对学生确定的学习行为做出具体说明。这种教学目标的表述方式就是具体行为目标,它具有可操作、可观察和可测量的特点,能够避免课堂教学行为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一般说来表述规范、明确的具体行为目标应该包含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对象、行为情境、行为标准五个部分,通常把它们叫做具体行为目标的五个要素。一个规范而完整的行为目标的陈述如下:学生(行为主体)在通读完全文后(行为情境),找出(行为动词)至少找出三种(行为标准)课文中所运用的修辞(行为对象)手法。 1.行为主体。行为主体指实现教学目标时学习行为的执行者,它应该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因为学生的学习行为才是具体行为目标陈述的内容。许多教参中的目标陈述通常表现为“教给学生…….”或“培养学生……”的范式,其实这种陈述方式描述的是教师的行为,但教师并不是学习行为的执行者,而是教学行为的实施者。规范的行为目标的开头应该是“学生……”的模式。

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及各年段主要教学目标

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及各年段主要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非常重要,它应该非常清晰明确并深深地落实在每一位教师的心中,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对自己所授学段的教学目标做到心中有数,了如指掌,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保障教学工作的实效性。下面我就来谈谈我们小学语文各年段教学目标。 1、各年段教学目标 低年级 (1)识字、学词、写字。我们都知道低年级教学重点就是识字、学词、写字,但是我们常常忽略了写字,尤其忽略了写字的时间,在这里明确提出要在时间上训练上给予保证,每节课书写时间不少于8分钟,这个是非常科学的做法。但是我们也常常发现有些教师由于时间关系,常常在课堂上讲的很匆忙,几乎没有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练习写字,而是布置到家庭作业中,让学生在课后写,其实我们发现这样做收效甚微,那么课上少讲,课后弥补的办法很不可取,因此说课堂上写字的时间一定要给予保证。 (2)进行初步的朗读训练,重点放在读正确上,不要求读出感情。那么什么是读正确呢?有些老师可能会说:读正确就是把每个字读对字音就行了,其实这样理解是很片面的。具体来说读正确包括四个方面的要求:一是读准每个字(包括生字)的字音,在这里我要特别指出的是,我们前后鼻音的读音,在以前我们前后鼻音不分,基本上读不了前鼻音,但是现在教师年轻化了,应该能解决这个难题了。第二个要求是读对轻声、儿化、变调。轻声在低年级我认为基本能落实到位;但我觉得儿化音不够重视,有些学生到了中年级甚至高年级都读不好儿化音,常常把“小鱼儿”读成了“小”“鱼”“儿”,在这里呢提醒教师注意这个问题;变调呢是小学语文语音中的一个难点,变调主要包括“上声变调”“去声变调”“一不变调”“七八变调”和形容词变调。“一不变调”我们基本能处理,“七八变调”现在也基本不强调了,那么我们经常接触到的是上声的变调和形容词的变调,上声变调中我们经常接触到的是两个上声相连,例如“领导”“买米”“好酒”等这样的词语,可是经常听到孩子们是这样读的“214+214”,这样我们听起来很别扭,可是有些人就会说了:每个字我们都读对了呀,其实呢,这是没有注意到变调,当两个上声相连时。第一个上声要变成“阳平”,也就是说两个三声的字连在一起组成了一个词语的时候,要把第一个字的读音变成二声,那么就应该读成“领导”“买米”“好酒”。另外一个是ABB式和AABB式的形容词的变调,这个涉及的内容太多,由于时间关系我今天在这就不能详细解说了,如果哪位老师有问题可以下来我们再探讨。第三个方面是要做到不丢字、不加字、不重复、不颠倒字序。这个要求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是很难的一个要求,所以要求教师多范读,多领读,多让学生读,逐渐训练。四是读出长句子里词语之间的停顿,这点是朗读中的重点也是难点,要求教师特别注意。以上四点就是对读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转变与目标设计建议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转变与目标设计建 议 《语文课程标准》对教学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阅读”是其中的重要环节。“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是阅读教学的总目标。阅读是语文课程中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课程标准关于阅读教学的目标,在理念上有较大的变化,确立现代阅读教学目标,实现阅读教学目标的转变。 一、现代阅读教学目标的形成 现代阅读观认为,一般的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取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语文课程的阅读教学也应该如此。阅读是作者与读者之间双向、互动和对话与交流,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正是一种共同参与以至共同创造的过程。所以读者绝对不是消极被动的,是积极活动的主体。 现代对话理论与阅读理念已被许多国家的教育家认同,并吸收到政府制定的母语教育有关文件中。例如,英国的英

语课程大纲关于阅读的表述是:“应鼓励学生做充满热情的、独立的、反思的阅读者。”“应指导学生具体深入地思考读物的质量和深度,鼓励他们运用自己的想像力对作品的情节、人物、思想、词汇和结构作出反应。”加拿大语文课程标准认为:“应该着重强调活动并非仅仅为了获取信息、汲取知识。编排周祥的阅读课程,旨在为了愉悦、为了自我发现、自我充实的阅读机会。”因此,在设定《语文课程标准》目标的时候,也充分顾及了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 从素质教育的高度出发,端正阅读教学思想,转变阅读教学观念,是当前进一步深化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首要问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担负着为提高全民族素质打基础的重要任务。小学阅读教学应为学生智力的发展打好基础,为学生语文学习打好基础,为学习其他学科打好基础,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适应社会、服务社会打好基础,为培养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人才打好基础。因此,广大语文教师和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充分认识到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牢固树立素质教育的思想,全面落实素质教育。 二、三维目标在阅读教学中的实现 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目标必须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也应秉

小学语文如何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策略

小学语文如何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策略 芳草地国际学校国际部焦云鹏教学设计过程是由对象、目标、策略和评价四要素组成,其中,目标占据着核心地位。因为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回归点。教学目标的制订是否准确清晰,不仅影响着教学过程的展开,很大程度上也牵制了最终的学习效果。教学目标是制定教学策略、选择教学媒体、评价和修改教学方案的依据,也表明了学生通过教学应达到的最低标准,因此反思目标对我们的课堂教学实践非常必要。教学中遇到的难题是如何确定一课的教学目标,又如何有效地实施教学目标。教师就必须彻底改变思想,准确确定教学目标。那么,课堂教学究竟该如何准确确定、落实教学目标呢?对于这个问题,我结合教学实践作简单的分析。 崔峦老师曾经指出:“备课时对教学要达到的目标进行整体思考,既要明确三维目标的达成度,又要明确实现目标的方法、手段、策略,而后用简明的、条分缕析的、策略与目标相联系的语言加以描述。” 教学目标的功能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导学——确定教学范围、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和难点,以及学生的原有学习基础等,引导学生自主、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二是导教——确定教师将采取的教学步骤、教学环节以及每个步骤或环节将采取的教学活动,指导教师有条理地去完成教学计划或任务;三是导测量——明确学生要达到的学习要求或水平,为教师本人及教育监督者提供检测的标准和依据。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的目标设计往往存在许多问题,如目标描述笼统,缺少标准和层次,只关注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而忽略学生的思想情感、道德品格、跨文化交际意识、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开发等要求,忽略了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规划和培养。 第一,关注文本特点。 文本有什么特点?这是备课首先要思考的。备课的时候,我们首先要细读文本,因为只有把文本研究深透了,我们才会深刻把握文本的规律,制定出切合文本特点的教学目标。

小学语文教师如何确定教学目标

小学语文教师如何确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伊始,学习目标具有十分强烈的激励作用,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同时给师生的课堂教学活动提出了价值期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习目标成为了教学进程的“航标灯”,始终引领着师生的教学活动;在课堂教学结束时,学习目标又成为了师生进行教学反思的重要标准之一,目标的“达成度”成为了课堂评价的重要依据。因此,目标是语文课堂教学的“航标灯”,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主宰。 一、关于目标的一般性和特殊性的问题 教学目标可以是一般的,也可以是特殊的。一般的教学目标显得笼统而抽象,而特殊的目标则是明确而具体的。对于学习活动的促进而言,特殊目标比一般目标更为有效。有研究指出,确立了特殊目标的学生比那些只有一般目标的学生能获得更高的学习成绩。因此,在帮助学生确立学习目标时,既要注意确定一般的学习目标,更要注意确立特殊的学习目标。 问题是,在我们的教学中,往往没有把一般性目标和特殊性目标严格区分开来,使教学失去了明确的指向意义。语文学科综合性强,同一篇名作,可在小学教,也可以在中学教,还可作大学教材,区别在教学目标不一样,目的要求有高低之分、繁简之别。也正由于综合性强,从思想内容到篇章结构,从写作方法到语言表达,可教给学生学习的很多,因而要特别重视目标的特殊性。下面是一位老师制定的《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的教学目标: 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交流、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悟出课文中蕴涵的道理。 ②通过结合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通过比较句子进而理解文章中重点句的含义。 ③教育学生从小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告诉学生要保护环境,否则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培养学生爱护家园、保护家园,为后人造福的忧患意识。 一般目标的实现具有长期性的特点,需要通过特殊目标的实现而得以落实。所以,在经过教育影响使学生基本树立一般学习目标之后,教师应精心策划学生学习的特殊目标。上述的三个目标中,第一、二项都是学生在小学阅读活动中应该达成的一般目标,几乎涵盖了学生所有的阅读阶段,不具备特殊性。特殊目标是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的,结合《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一文,可以是: ①认识课文中的生字,积累词语,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感情朗读中体会小村庄的巨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