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急诊医学名词解释总结

最新急诊医学名词解释总结

最新急诊医学名词解释总结
最新急诊医学名词解释总结

1急诊:突然发生的急性疾病以及意外伤害。

2急诊医学:在急救医学的基础上,危重病医学,复苏医学,灾害学,急性中毒学,创伤学,急诊医学管理学等逐步发展,共同组成了现代急诊医学。

3院前急救:事发现场的第一目击者实行的初步急救,实施急救的地点可以是家庭,公共场所,社区,野外等,施救者可以使院前急救专业人员,院前急救辅助人员,全科医生,公民或者公民本人。

4反应时间:接到患者呼救信息至急救力量到达现场所需要的时间,为国际上用以衡量急救系统质量的重要指标,按照国际化惯例,失去的反应时间不超过8分钟,郊区的反应时间不超过15~30分钟。

5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SS):急诊医学将院前急救,医院急诊室,重症监护病房三部分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6专科型ICU:专科建设的衍生和发展,是英语专科建设医院或者专业特色十分明显的学科。收治某一专业分为内的危重患者。

综合性ICU:跨学科,面向全院的监护病房,其任务是收治多科为重患者,适应绝大多数医院。

7院内获得性感染:入院前无感染,入院后48~72小时后发生的感染,常见获得性肺炎,血源性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外科感染等等。

8心肺脑复苏术:心跳呼吸骤停后,是自主心脏和自主呼吸得以恢复并积极保护脑功能的急救技术。

9生存链:用来描述VF所致SCA患者复苏时间重要性的一个四环接链。包括:早期识别和启动急救医疗系统,或者联系当地急救反应系统,呼叫120。早期由目击者进行CPR,早期进行电击除颤,早期由医务工作者进行复苏后的高级生命支持。

10黄金时间:发生伤病后的前四分钟。

11休克:是集体遭受强烈的致病因素侵袭后,有效循环血量显著下降,不能维持机体脏器与组织的正常灌注,继而发生全身微循环功能障碍的一种危急重症。12心源性休克:狭义上是指心脏泵血功能衰竭引起的休克综合症,见于大面积急性心肌梗死等,广义上是指各种原因所致的心脏泵功能极度衰减退,心室充盈或者射血障碍,导致心排血量锐减,多重要脏器和周围组织灌注不足而发生的一系列代谢与功能障碍综合症。

精神源性休克:即神经原性休克或者中枢循环衰竭,是指由于强烈的神经刺激如创伤,剧烈疼痛等,引起某些血管活性物质如缓激肽,5——羟色胺等释放增加,或者脑损伤缺血,深度麻醉,脊髓高位麻醉或者脊髓损伤交感神经传出通路被阻断,最终导致周围血管扩张,大量血瘀滞于扩张的血管中,有效循环血量突然减少而引起的休克。

13 MOD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是指机体在经受严重损害如严重疾病,外伤,手术,感染等之后,同时或者序贯性发生两个或者以上急性器官功能障碍,甚至功能衰竭的综合征。

14 SIRS(全身性炎性反应综合征):当机体经受打击后,发生全身性自我破坏性炎性反应过程。

15 AR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由于肺外或者肺内的严重疾病引起肺毛细血管炎症性损伤,通透性增加,继发以急性高通透性肺水肿和进行性缺氧为临床特征的急性呼吸衰竭,是急性呼吸衰竭常见类型,也是急性肺损伤(ALI)的病情发展结局。

16 PEEP(呼吸末正压通气):为机械呼吸机在吸气相产生正压气体进入肺部,在呼吸末起到开放时,祈祷压力仍保持高于大气压,以防止肺泡萎缩塌陷。

17急性心力衰竭:是指由于急性心脏病变引起心排血量急骤降低,导致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和急性淤血的临床综合症,为常见循环系统急症。

18高血压急症:是指原发性或者继发性高血压在其病变过程中,由于某些诱导因素导致血压突然或者短时间内升高,造成的心脑肾眼底等主要靶器官功能严重障碍的临床急症。

19高血压脑病:急进行或者严重的缓进行高血压病患者,尤其是伴有明显脑动脉硬化者,在其病程过程中因各种诱因导致的血压突然或者短时间内明显升高,突破脑血管自身调节机制,脑部小动脉发生持久的痉挛,继之扩张,导致急性脑循环障碍,脑水肿和颅内压增高,从而出现一系列临床表现。

20恶性高血压:为高血压并的严重临床类型,月1%~5%的中重度高血压患者可发展为恶性高血压,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不及时治疗或者治疗不当有关,常伴有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而以肾脏损害更加突出,病情进行性加重,故又称为急进型高血压病。

21高血压危象:高血压病程中,由于各种诱因导致循环血液中儿茶酚胺水平升高,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外周血管阻力突然增加,血压迅速升高,出现神经精神症状,靶器官功能障碍及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表现。

22 ACS(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是指由于冠状动脉内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导致冠脉血流量急剧减少而形成的临床急性综合症。

23慢快综合征:(心动过缓——过速综合症):多出现于疾病晚期,在原有窦性心动过缓的基础上,发作快速性心律失常,如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烦颤动

等等。出现突发心悸,气急,头晕,晕厥等临床表现,严重时导致猝死。

24上消化道大出血:是指在数小时内失血量超出10000ml或者循环血容量的20%,临床主要变现为呕血,和(或)黑粪,往往伴有血容量减少引起的急性周围性循环衰竭。

低血糖症:是指多种病因引起血葡萄糖下降至正常值以下,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为突出表现的临床综合症。

25糖尿病危象:指糖尿病控制不佳,在应激情况下诱发的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非酮症性昏迷,乳酸性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糖尿病治疗不当或者胰岛素分泌异常而引起的低血糖也属于此类。

26甲状腺危象(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危象):是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一种严重表现,不常见,但是病情严重,死亡率高。

27肾上腺危象:凡有原发性和继发性,急性或者慢性的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时,在应激状态下不能相应的增加皮质醇的分泌引发的危急症。主要表现为高热,胃肠紊乱,休克和脑功能障碍。

28癫痫持续状态(癫痫状态):是指一次癫痫发作持续30分钟以上,或者多次发作,发作间期意识或者神经功能未恢复至正常水平。

29氧合指数:即PaO2/FiO2,动脉血氧分压与吸入氧浓度之比,正常值为400~500mmHg.

30急性中毒:一定量的毒物短时间内进入机体,产生相应的毒性损害,起病急病情重,甚至危及生命。

31慢性中毒:长时间反复接触小剂量毒物而引起的中毒,起病隐匿病程长,已漏诊与误诊。

32阿托品化:即应用阿托品后患者出现意识好转,皮肤干燥,颜面潮红,肺部湿罗音消失,瞳孔较前扩大,心率较前增快等表现。

33湿性淹溺:喉部肌肉松弛,吸入大量水分重赛呼吸道和肺泡发生窒息。

34干性淹溺:呼吸道和肺泡很少或者无水吸入,喉痉挛导致窒息。

35中暑:人体长时间暴露在高温或者强烈辐射环境中,引起以机体温度调节中暑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及水电解质紊乱等对高温环境适应不全的表现为特点的一组疾病。

36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糖尿病的常见急性并发症,也是内科急诊之一,是以高血糖高酮血症,代谢性酸中毒为主要特点的临床综合症。由胰岛素绝对和相对不足及胰岛素拮抗激素增多,引起组织细胞利用葡萄糖障碍,导致代谢紊乱,脂肪分解加重,血清酮体积聚。

⒈简述心搏停止的诊断要点

①主要依据:突然意识丧失;心音或大动脉(颈动脉,股动脉)搏动消失;心电图可以有3种表现-------心室颤动,室性自主心律即心肌电-机械分离,心室停搏(心搏停止)

②次要依据:双侧瞳孔散大,固定,对光反射消失;自主呼吸完全消失,或先呈叹息或点头状呼吸,随后自主呼吸消失;口唇,甲床等末梢部位出现紫绀

⒉简述心肺脑复苏过程的三阶段九步骤

三个时期:基础生命支持,加强生命支持,复苏后生命维护。

九步骤:A airway:开放气道B breathing呼吸支持C circulation循环支持D difibrillation+drug除颤+给药E electrocardiograph心电图G gauge监测H human mentation保持和恢复人的智能活动I intensive care强化监护

⒊简述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疗

以消除诱因,环节患者紧张情绪,积极氧疗,减轻心脏负荷,增加心肌收缩为主⑴一般治疗:①患者取坐位,双下肢下垂于床边,以减少静脉回流,必要时轮流结扎四肢②吸氧

⑵药物治疗:①镇静:吗啡。②快速利尿:呋塞米。③血管扩张剂:硝普钠,酚妥拉明,硝酸甘油。④增强心肌收缩能力:强心苷类,肾上腺素能受体兴奋剂。

⑤氨茶碱⑥糖皮质激素

⑶机械辅助循环:主动脉内囊反搏动⑷消除诱发因素,积极治疗原发病

⒋一般监测内容包括哪几项?简述重症监护的适应症

1意识状态2体温3心律与心率脉搏4呼吸频率与节律5无创血压

①心搏,呼吸骤停需CPR或者复苏后生命体征不稳定,或者出现严重并发症②休克③急性呼吸衰竭需机械通气治疗④急性心血管事件⑤各种原因引起的大出血

⑥严重水电解质酸碱失衡⑦严重创伤,多发伤⑧MODS

⒌如何诊断ARDS?简述其治疗措施,以及ARDS病因

病因:①休克②严重创伤(大面积烧伤)③严重感染(败血症)④误吸(误吸胃内容物,淹溺)⑤吸收有害气体(氯气,光气)⑥急性中毒(急性药物中毒)⑦代谢紊乱(尿毒症)⑧过量补液(输库存血)⑨其他(妇产科疾病,其他急性疾病)

诊断:①欧美ARDS联席会议:a急性起病b氧合指数(PaO2/FiO2)≤

200mmhg(不管PEEP水平为多少)c胸部X线片显示双肺浸润阴影d肺动脉楔压(PCWP)≤18mmhg或者没有左房压升高的临床证据

②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有发病的高危因素b 急性起病,呼吸频数和(或)呼吸窘迫c低氧血症,ALI时氧合指数(PaO2/FiO2)≤300mmhg,ARDS时氧合指数(PaO2/FiO2)≤200mmhg d胸部X线片表现为两肺浸润阴影e毛细血管楔压(PCWP)≤18mmhg或者临床上能除外心源性肺水肿

治疗:原则:改善肺氧合功能,纠正缺氧,生命支持,保护器官功能,防止并发症,积极治疗原发病

①祛除诱因,积极治疗原发病:及时有效的控制感染,是关键②氧疗:纠正缺氧为抢救患者的关键措施,高浓度给氧3机械通气:PEEP或者CPAP④维持液体平衡:限制液体摄入

⑤药物治疗:a非皮质类固醇药物b肺表面活性物质cNO d糖皮质激素⑥监测脏器功能,防止MODS⑦加强支持治疗,足够的热卡

⒍如何评估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出血量

①粪便饮血阳性,出血量大于5ml②粪便柏油样便,出血量达50~70ml以上③因胃出血而出现呕血症状,胃内积血量大于250~300ml④出血量小于400~500ml,不引起全身症状⑤大于500ml引起全身症状——头晕心悸出汗乏力等⑥短时间大于800~1000ml或者循环血量的20%,可引起急性周围循环衰竭,失血性贫血和氮质血症等

⒎如何判断上消化道出血是否有继续出血

提示有继续出血的表现:①反复呕血或者黑便次数增多,肠鸣音亢进②周围循环

衰竭的变现经充分补液输血未见明显改善,或者暂时好转而又恶化

③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与红细胞比容继续下降,网织细胞技术持续增高④补液与尿量足够的情况下,血尿素氮持续或者再次增高

⒏试述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及治疗措施

常见病因:消化性溃疡,肝硬化食管—为底静脉曲张破裂,急性胃粘膜病变,胃癌。治疗:

⑴一般处理:①卧床休息,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吸氧②肌注地西泮10mg,禁食或者流质食物③插食管④观察患者意识状态,肢体温度,皮肤与甲床色泽,静脉充盈度⑤记录血压,脉搏,出血量及24小时出入液量,留置导尿管⑥静脉穿刺,测CVP⑦测血常规,血型和出凝血时间,血气分析,血清钾、钠等,肝肾功能检测⑧老年人或者有心血管疾病者检测心电图⑨出血后发热,不适用抗生素

⑵输血补液与抗休克⑶止血措施:①胃内降温②口服止血剂③静脉止血药物④介入治疗⑤内镜下局部止血(首选)a内镜直视下止血b局部注射药物止血

⑷消化性溃疡与急性胃粘膜病变出血的治疗:①抑制胃酸,保护胃粘膜(H2受体拮抗剂,质子泵抑制剂,生长抑素,前列腺素)②其他(氢氧化铝凝胶)

⑸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①三腔气囊管②药物降低门静脉压力(血管加压素及其衍生物,生长抑素及其衍生物,普萘洛尔,血管扩张剂)③硬化疗法与栓塞疗法

⑹外科手术治疗

⒐简述休克的分类,常见病因及诊断治疗

分类:①失血性休克、失液性休克、创伤性休克②心源性休克、心脏压塞性休克

③感染性休克、过敏性休克、神经源性休克、细胞性休克

病因:①低血容量:大出血,严重烧伤,大手术等②心泵功能障碍:急性心肌梗死大量心包积液等③心血管功能失常:重症肺炎,药物创伤氢化物等

诊断要点:①有诱发休克的诱因②意识障碍③脉搏细速大于100/每分钟或者不能触之④四肢湿冷,胸骨不问皮肤指压征,皮肤花纹,粘膜苍白或者发绀,尿量大于30ml每小时⑤收缩压小于80mmhg⑥脉压差小于20mmhg⑦高血压患者收缩压较基础血压下降30%以上

符合1及234忠的两项,和567中一项

⒑休克的治疗措施

⑴病因防治:积极防治原发病,去除休克的原始动因如止血,控制感染,输液镇痛等⑵紧急处理:平卧或者头胸与下肢抬高30度,保暖镇静少搬动。吸氧2~4L 每分钟或者更高,建立静脉通道,建立必要检测项目⑶,抗休克的措施:①补充血容量②纠正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失调③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拟肾上腺素,肾上腺素能α受体,阻滞剂,硝普钠,氯丙嗪等)④维护脏器功能⑷其他治疗措施:①纳洛酮②环氧化酶抑制剂③其他

⒒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治疗措施

⑴一般处理使患者脱离中毒现场,脱去被污染的衣物佩戴物,保持保持呼吸道通畅

⑵清除毒物:①彻底清晰污染部位②经口中毒者,催吐,2%碳酸氢钠溶液或者1:5000高锰酸钾溶液洗胃,而后催吐,并反复进行③洗胃后导泻

⑶应用特效解毒药物:①抗胆碱能药物阿托品②胆碱酯酶复能剂双复磷

⑷对症治疗,针对呼吸异常、心律失常、肺水肿、休克、脑水肿,抽搐等严重表

现,应注意加强呼吸功能的支持措施,吸氧,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必要时适量应用糖皮质激素,及时给予呼吸机治疗

⒓简述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表现及“阿托品化”的判断要点

临床表现:①毒蕈碱样表现(最早):A腺体分泌增加,流泪,流涎,大汗B 平滑肌痉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C心脏抑制,心动过缓D瞳孔括约肌收缩,缩小呈指针样

②烟碱样表现:肌肉颤动,严重时强直痉挛,抽搐,伴脉动加速,血压升高等

③中枢神经系统表现:头痛头晕,行走不稳,共济失调等,严重者烦躁,抽搐,甚至脑水肿④经皮肤黏膜吸收中毒,过敏性皮炎,水泡与剥落性皮炎,少数迟发性脑病,中间综合症

阿托品化——意识好转,皮肤干燥,颜面潮红,肺部湿罗音小时,瞳孔较前扩大,心律较前增快等

阿托品中毒——瞳孔扩大,烦躁不安,神志不清,抽搐,尿潴留甚至昏迷

⒔简述急性酒精中毒的治疗措施

⑴兴奋期及共济失调期:多无需特殊处理,可给予刺激性咽喉部催吐,注意保暖,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护理避免发生意外伤害

⑵昏迷期:①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请吃咽喉部分泌物,加强护理,防止发生窒息,吸氧

②静脉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③促进乙醇氧化,50%G6溶液100ml+普通胰岛素20u静注,同事肌肉内注射维生素B1,B6以及烟酸各100mg,大剂量维生素C 肝脏解毒④应用纳洛酮

⑤对症处理防止休克

⒕中暑的治疗措施

热痉挛和热衰竭——阴凉通风处休息或者静卧,口服凉盐水,清凉含盐饮料,周围循环衰竭——开通静脉通路

热射病:①物理降温:4℃,按摩②药物治疗:氯丙嗪观察血压③对症治疗: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补液速度不宜过快,用量适宜;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休克者用用升压药,心力衰竭-洋地黄制剂,脑水肿-甘露醇,急性肾衰竭-血液透析,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肝素,必要时加抗纤维蛋白溶解药物;糖皮质激素用量不宜过大,时间不宜过长;加强护理

⒖NSTEACS的治疗

①目的与原则:即可缓解心肌缺血,预防不良后果②抗血小板治疗:a阿司匹林-抑制血小板聚集b氯吡格雷-拮抗血小板ADP受体c血小板糖蛋白IIb,IIIa受体拮抗剂③抗凝血治疗:肝素④溶栓治疗:强调使用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等药物⑤抗心肌缺血治疗:a硝酸之类药物bβ受体阻滞剂c钙通道阻滞剂d ACEI⑥调制治疗⑦PCI,CABG治疗⑧再次危险度分层

⒗中毒的治疗原则

⑴一般处理:①边实施救治,边采集病史,留取含有毒物或者采血送检查②给患者取恰当的体位,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咽鼻腔内分泌物,给氧③及时向患者家属交待病情及可能发生的病情变化

⑵消除未吸收的毒物:①口服毒物:催吐,洗胃(口服法、胃管法),导泻,灌肠②皮肤黏膜吸收中毒:立即用清水或者能溶解度无的容积彻底洗涤接触毒物部位,持续冲洗至少15分钟以上③吸入中毒:立即移离现场,吸氧④注射中毒:止血带护着布条扎紧注射部位上端,注射部位放射状注射1%肾上腺素

⑶排出吸收的毒物:①利尿②吸氧③改变尿液酸碱度④血透,血浆置换等

⑷应用特效解毒剂:a氯磷定、解磷定、双复磷;阿托品—有机磷农药b氟马西尼—苯二氮卓类c纳洛酮—阿片类

⑸腐蚀性毒物的中毒处理:①强酸中毒时服MgO乳剂300ml ②强碱中毒时服橘汁300ml③严禁洗胃、导泻、催吐、灌肠④口服牛奶或豆浆100~200ml,一方面稀释一方面保护胃粘膜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内科学名词解释

内科学名词解释 1.肺源性呼吸困难:是指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病人自觉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并伴有呼吸频率、深度和节律的改变。 2.三凹征:胸骨上凹、锁骨上凹和肋间隙。 3.咯血:指喉以下呼吸道或肺组织的出血经口咯出,可以从痰中带血到大量咯血。 4.体位引流:是利用重力作用使肺、支气管分泌物排出体外,又称重力引流。 5.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鼻腔、咽、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是呼吸道最常见的传染病。 6.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是由感染、物理、化学因素刺激或过敏反应等引起的气管、支气管黏膜的急性炎症。 7.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极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以慢性反复发作的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为临床特征。 8.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是指终末细支气管远端(呼吸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肺泡)的气道弹性减退、过度膨胀、冲气和肺容积增大,或同时伴有肺泡壁破坏的病理状态,是肺气肿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9.缩唇呼吸:用鼻吸气用口呼气,呼气时口唇缩拢似吹口哨状,持续慢慢呼气,同时收缩腹部。 10.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由于肺、胸廓或肺动脉血管慢性病变所致的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进而使右心肥大、扩大、甚至发生右心衰竭的心脏病。 11.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以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反应为主的气道变应性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 12.支气管扩张症:是由于支气管极其周围肺组织的慢性炎症和阻塞,导致支气管管腔扩张和变形的慢性支气管化脓性疾病。临床表现为慢性咳嗽伴大量脓痰和反复咯血。 13.肺炎:指肺实质的炎症。 14.肺炎球菌肺炎:指又肺炎球菌索引起的肺实质的炎症。 15.肺炎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呼吸道和肺组织的炎症。 16.军团菌肺炎:事由革兰染色阴性嗜肺军团杆菌引起的一种以肺炎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17.病毒性肺炎:是由于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向下蔓延,侵犯肺实质而引起的肺部炎症。 18.肺脓肿:是由于多种病原体引起的肺部化脓性感染,早期为肺组织的感染性炎症,继而坏死、液化、外周有肉芽组织包围形成脓肿。临床特征为高热、咳嗽、咳大量脓臭痰。 19.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引起的肺部慢性感染性疾病。 20.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是最常见的肺部原发性恶性肿瘤,起源于支气管黏膜及腺体。 21.气胸:任何原因使空气进入胸膜腔造成胸腔积气和肺萎陷。 22.人工气胸:用人工方法将滤过的空气注入胸膜腔所引起的气胸。 23.外伤性气胸:由胸外伤等引起的气胸。 24.自发性气胸:在没有外伤或认为的因素下,因肺部疾病使肺组织和脏层胸膜自发破裂,空气进入胸膜腔所致的气胸。 25.呼吸衰竭: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障碍,不能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造成机体缺氧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因而产生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的临床综合症。 26.I型呼吸衰竭:即有缺氧不伴有二氧化碳滞留或二氧化碳降低。 27.II型呼吸衰竭:即有缺氧又有二氧化碳滞留。 28.ARDS:是指病人原心肺功能正常,由于肺内、外致病因素(如严重感染、休克、创伤、大手术、DIC)而引起肺微血管和肺泡上皮损伤为主的肺部炎症综合症。 29.机械通气:是借助呼吸机建立气道口与肺炮间的压力差,给呼吸功能不全的病人以呼吸支持,即利用机械装置来代替、控制或改变自主呼吸运动的一种通气方式,30.心力衰竭(心功能不全):是指在静脉回流正常的情况下,由于原发的心脏损害导致心排血量减少,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的一种综合症。临床上以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及组织血液灌注量不足为主要特征。 31.急性心功能不全:指由于某种原因使心排血量在短时间内急剧下降,甚至丧失排血功能,导致组织器官供血不足和急性淤血的综合症。 32.心律失常:是指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与激动次序的异常。 33.窦速:

预防医学总结

名词解释 1.医学模式(medical model);指在不同历史阶段,人们对于人类生命过程,健康和疾病 的特点和本质的认识和概括,是人们观察、分析和处理医学有关问题的基本思想和主要方法。 2.全科医学:是指以个人整体健康为中心,面向家庭与社区,整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 康复医学及人文社会学科为一体的综合性医学专业学科。 3.预防医学(preventive medicine):是医学的一门应用学科,它以个体和确定的群体为 对象,目的是保护、促进和维护健康,预防疾病、失能和夭折。 4.健康(health):是一种动态的身体、心理、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完好状态,而不仅 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 5.二级预防(secondary prevention):是临床前期预防,即在疾病的临床前期及时采取 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三早〞预防措施。 6.临床预防服务(clinical preventive services):是指在临床场所对健康者和无症状 的“患者”病伤危险因素进行评价,然后实施个体的预防干预措施来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 7.健康管理:是对服务对象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系统和针对性地评估并对整个生命 全程进行干预,减少健康危险因素的威胁、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疾病、对所患的疾病进行有效地治疗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从而经济有效地避免早亡和提高生活质量。 8.健康维护计划(health maintenance schedule):指在特定的时期内,依据求医者的年 龄、性别及危险因素而计划进行的一系列干预措施。 9.危险因素(risk factory):指机体内外存在的使疾病发生和死亡增加的诱发因素。 10.健康危险因素评价(health risk assessment):是指从个体或群体健康信息咨询或调 查、体检和实验室检查等过程中收集各种与健康的相关危险因素信息,为进一步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11.健康行为(health behavior):不仅包括个体或群体可观察到的、外显的行动,也包括 人的思想活动和情感状态(与促进、维护或恢复健康相关的个体心理、情感状态和外显的行为模式)。 12.健康相关行为( health-related behavior):是指人所表现出来的与健康和疾病有关 的行为,包括促进健康行为和危害健康行为。 13.健康促进(Health Promotion):是指一切能促使行为和生活条件向着有益于健康改变 的教育和环境支持的综合体。 14.健康状况评价(health status evaluation):通过分析人群的健康水平及其变化,来 探讨人群存在的健康问题,筛选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评估各种健康计划、方案、措施的效果。 15.社会支持:是指一个人从社会网络所获得的情感、物质和生活上的帮助。 16.营养(nutrition):机体摄取、消化、吸收和利用食物中营养素以维持生命活动的生物 过程。 17.营养素(nutrient):食物中可给人体提供能量、集体构成成分和组织修复以及生理调节 功能的化学成分,分为六大类:①蛋白质②脂类③碳水化合物④无机盐和微量元素⑤维生素⑥水。 18.限制氨基酸(limiting amino acid):食物蛋白质中某一种或几种含量相对较低的必需 氨基酸称为限制氨基酸。 19.蛋白质生物学价值(biological value ):指蛋白质经消化吸收后进入机体储留利用的 部分。等于储留氮比吸收氮。

预防医学名词解释汇总

预防医学名词解释汇总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一、名词解释。 1、【预防医学】是以人群为主要对象,分析健康与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研究不同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及疾病发生、发展和流行的规律,探讨改善和利用环境因素、改变不良行为生活方式、减少危险因素、合理利用卫生资源的策略与措施,以达到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的目的。 2、【健康危险因素】是指能使疾病和死亡发生的可能性增加的因素,或者是使健康不良后果发生的概率增加的因素。 3、【健康教育】是指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社会和教育活动,以促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 4、【健康促进】是指个人与其家庭、社区和国家一起采取措施,鼓励健康的行为,增强人们改进和处理自身健康问题能力的活动。 5、【营养素】是指食物中可给人体提供能量、机体构成成分和组织修复以及生理调节功能的化学成分。 6、【营养素供给量】是指为满足机体营养需要,每日必须由膳食供给的各种营养素的数量。7、【必需氨基酸】是指在人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机体需求,必须由食物供给的氨基酸(包括8种,亮氨酸、赖氨酸、苯丙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苏氨酸、蛋氨酸、色氨酸) 8、【膳食纤维】是指食物中不能被人体消化酶所消化的,且不被人体吸收利用的非淀粉多糖和木质素。 9、【维生素】是维持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一类微量的低分子有机化合物,以本体形式或可被人体利用的前体形式存在于天然食物中。

10、【合理营养】是指通过膳食及其加工烹调,向机体提供足够数量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并保持各种营养素之间的数量平衡。 11、【平衡膳食】是指由多种食物合理搭配并能全面达到营养需求的膳食,即膳食中各种营养素的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适当。 12、【环境】指环绕于地球上的人类空间以及其中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物质因素及社会因素的总体。 13、【环境卫生】是以人类及其周围的环境为对象,阐明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发生与发展规律,并通过识别、评价、利用或控制与人群健康有关的环境因素,达到保护和促进人群健康的目的。 14、【自然环境】是天然形成的、在人类出现之前就已经客观存在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15、【社会环境】由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人口、风俗习惯等社会因素构成。 16、【生物转化】是指环境污染物进入生物体内,在其酶系统的催化作用下进行代谢转化的过程。 17、【生物富集】是指某些生物从环境中不断摄取污染物,在体内逐渐蓄积和(或)通过食物链作用在各级生物之间传递、转移,使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浓度相当高。 18、【环境污染】是指由于人为的或自然的原因,进入环境的污染物的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造成环境质量下降,扰乱了生态平衡,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人体健康。 19、【食源性疾病】定义为“凡是通过摄食而进入人体的致病因子(病原体)所造成的人体患感染性或中毒性的疾病。”

内科学名词解释

内科学名词解释 阿司匹林哮喘:无论既往是否有哮喘病史,当口服阿司匹林后数分钟内或数小时内出现诱发的哮喘发作,称阿司匹林哮喘。 气道高反应性:指气管、支气管树对多种抗原或非抗原(物理或者化学的刺激)的过度反应,主要表现为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收缩增强、气道粘膜腺体分泌增多。 右中叶综合症:因局部支气管或者肺部炎症或者淋巴结肿大压迫右中叶支气管,使管腔狭窄,引起的中叶体积缩小,不张,慢性炎症导致的临床症状 类癌综合症:在肺部肿瘤中,可见到因分泌5-羟色胺过多而引起的哮喘样支气管痉挛,阵发性心动过速,皮肤潮红,水样腹泻等症状,以燕麦细胞癌和腺癌多见 弥漫性泛支气管炎:指两肺终末细支气管及肺呼吸性细支气管呈弥漫性慢性炎症。大环内酯类对其有效。 Pancoast综合症:Pancoast综合症指由于位于肺尖和肺上沟的肺肿瘤导致臂从神经和颈交感神经受累,临床上以Horner综合症及肩部和上肢的疼痛等为表现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指平均每晚7小时睡眠中呼吸暂停反复发作次数在30次以上,或呼吸紊乱指数大于5次以上。 呼吸暂停:睡眠中口鼻气流停止超过10s 呼吸紊乱指数:平均每小时睡眠中,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大于5次 低通气:呼吸气流降低幅度超过气流的50%以上,并伴有4%以上的血氧饱和度下降。 Picknickian syn:肥胖,嗜睡,周期性呼吸三联症。 盘状肺不张:指亚段以上的肺不张,多位于膈顶上方,约2-6cm长,扁平条状阴影,外端达胸膜表面,不穿过叶间裂 干性支气管扩张:以反复咯血为主要症状,而无咳嗽,咳脓痰表现的支气管扩张 Kartagener syndrome:指具有内脏转位(右位心),支气管扩张,副鼻窦炎三联症的先天性疾病。 支气管哮喘:指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细胞等多种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这种炎症使易感者对各种激发因子具有气道高反应性,引起气道痉挛,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呼气性呼吸困难,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大多可自行或经治疗后缓解。

内科学名词解释(精华篇)

1.肺源性呼吸困难:是指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病人自觉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并伴有呼吸频率、深度和节律的改变。 2.三凹征:胸骨上凹、锁骨上凹和肋间隙。 3.咯血:指喉以下呼吸道或肺组织的出血经口咯出,可以从痰中带血到大量咯血。 4.体位引流:是利用重力作用使肺、支气管分泌物排出体外,又称重力引流。 5.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鼻腔、咽、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是呼吸道最常见的传染病。 6.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是由感染、物理、化学因素刺激或过敏反应等引起的气管、支气管黏膜的急性炎症。 7.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极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以慢性反复发作的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为临床特征。 8.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是指终末细支气管远端(呼吸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肺泡)的气道弹性减退、过度膨胀、冲气和肺容积增大,或同时伴有肺泡壁破坏的病理状态,是肺气肿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9.缩唇呼吸:用鼻吸气用口呼气,呼气时口唇缩拢似吹口哨状,持续慢慢呼气,同时收缩腹部。 10.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由于肺、胸廓或肺动脉血管慢性病变所致的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进而使右心肥

大、扩大、甚至发生右心衰竭的心脏病。 11.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以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反应为主的气道变应性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 12.支气管扩张症:是由于支气管极其周围肺组织的慢性炎症和阻塞,导致支气管管腔扩张和变形的慢性支气管化脓性疾病。临床表现为慢性咳嗽伴大量脓痰和反复咯血。 13.肺炎:指肺实质的炎症。 14.肺炎球菌肺炎:指又肺炎球菌索引起的肺实质的炎症。 15.肺炎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呼吸道和肺组织的炎症。 16.军团菌肺炎:事由革兰染色阴性嗜肺军团杆菌引起的一种以肺炎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17.病毒性肺炎:是由于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向下蔓延,侵犯肺实质而引起的肺部炎症。 18.肺脓肿:是由于多种病原体引起的肺部化脓性感染,早期为肺组织的感染性炎症,继而坏死、液化、外周有肉芽组织包围形成脓肿。临床特征为高热、咳嗽、咳大量脓臭痰。 19.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引起的肺部慢性感染性疾病。 20.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是最常见的肺部原发性恶性肿

预防医学名词解释

预防医学重点 名词解释 1.医学模式:是人类对健康观、疾病观的总体概括,它从医学科学中抽象出某些特征,构成医学科学的思维方法,从而指导医学工作者观察、思考、解释和解决医学科学中的问题。 2.健康观:人们对健康的认识。是在一定的医学模式下,人类对健康和疾病的本质认识。 3.健康:是躯体、精神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衰弱。健康是一种状态,健康和疾病是存在于一个连续统一体中的动态过程。 4.环境:围绕着某一中心事物(主体)并对该事物产生影响的所有外界事物。即环境是某个主体周围的介质、条件和状况。 5.原生环境:指天然形成的、未被人为活动影响的自然环境。其中许多因素是人体健康的必需条件,而某种元素含量异常,也会影响当地居民健康。 6.次生环境:由于人类生产、生活和社会交往等活动,使天然形成的自然条件发生改变的物质环境,如生产环境和生活环境。 7.环境污染:由于人为的或自然的原因,使环境的组成和性质发生改变,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环境,并在环境中扩散、迁移和转化,使环境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从而对人类或其他生物的生存、发展造成直接的、间接的、潜在的有害影响的现象。

8.剂量-反应关系:有害物质的摄入量与摄入该化学物质的机体呈现某种生物学效应程度之间的关系。 9.剂量-反应关系:一定剂量的有害物质与在受影响群体中呈现某一生物学效应并达到一定程度的个体在群体中所占的比例的关系,一般以百分率表示。 10.空气污染:由于人为的或自然的原因,使空气中出现一种或多种污染物,并达到一定程度,超过其自净能力,对人类、动物及植物产生不良影响的空气状况。 11.暂时性听阈位移(TTS):人或动物接触噪声环境后听阈发生变化,脱离噪声环境一段时间后听力可恢复到原先的水平。 12.蛋白质生物学价值(BV):是评价食物蛋白质在体利用程度的最常用指标之一。为储留氮和吸收氮之比。 13.蛋白质的互补作用:将多种食物共同食用,用含氨基酸较多的食物搭配含氨基酸较少的食物,以提高食物中蛋白质的营养价值,称为蛋白质的互补作用。 14:平均需要量(EAR):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和生理状况的群体对某营养素需要量的平均值,膳食营养素摄入量达到EAR水平时,可以满足50%个体的需要。 15:推荐摄入量(RNI):指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和生理状况群体中绝大多数个体的需要,长期摄入达RNI水平时,可以维持机体有适当的储备。 16:适宜摄入量(AI):指通过实验或观察获得的健康人对某营养素

内科学考试名词解释和大题总结

肝硬化腹水:治疗原则:1基本治疗:休息、限水、限盐、加强营养;2控制水、摄入;3利尿;4排放腹水,输注白蛋白;5自身浮水浓缩回输;6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7腹腔-颈内静脉分流术。 肺性脑病及治疗原则:由慢性肺、胸膜疾病所致的呼吸衰竭,引起的精神障碍、神经症状综合症。治疗:1抗感染,2通畅呼吸道,清除分泌物、扩张支气管3给氧,持续低流量吸氧。 肺结核分类及化疗原则:原发性肺结核、继发性肺结核、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其它肺外结核、菌阴肺结核。化疗原则: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 风湿热Jones氏诊断标准:1主要表现:心脏炎;多关节炎;舞蹈病;环形红斑;皮下结节。2次要表现:关节痛;发热;血沉加快; C反应蛋白增高或CRP增高;心电图上P—R间期延长。3链球菌感染证据:咽培养链球菌阳性、Anovo升高、近期患过猩红热。 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断要点:1典型的临床表现:梗塞先兆,疼痛程度较重,持续时间久,伴随症状及全身症状等;2特征性心电图改变,坏死型Q波,ST弓背抬高,T波倒置;3血清酶的升高,肌红蛋白增高;4年老病人发生原因不明的休克、心衰。严重的心律失常或较重持续性胸闷或上腹痛,应考虑本病的可能性,应进行相关检查。 高血压危象表现:头痛头昏,恶心呕吐,心动过速,面色苍白,肢冷多汗,胸前疼痛。高血压脑病鉴别要点:脑病患者还有神志模糊,意识障碍,昏迷抽搐。 缺铁性贫血的实验检查项目及需鉴别的疾病:项目:1血象:小细胞低色素性,2骨髓象:增生活跃,以红系增生为主,有核老浆幼现象,3铁代谢:血清铁下降,总铁结合力上升,铁蛋白下降,3红细胞内卟啉代谢增高。鉴别:1地中海贫血,2慢性感染性贫血,3铁粒红性贫血。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疗原则:1补液,恢复细胞内、外容量;2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滴;3补钾,防治血钾;4血PH低于7.1时纠正酸中毒;5抗感染;6防治并发症。 急性白血病的治疗:1一般治疗:紧急处理高白细胞血症,防治感染,成分输血支持,防治尿酸性肾病,维持营养;2抗白血病治疗:诱导缓解治疗,缓解后治疗。3诱导分化;4骨髓移植;5免疫治疗;6造血因子;7中枢神经系统的白血病防治。 溃疡性结肠炎与结肠克罗恩(Crohn病)病的鉴别:1症状:溃疡性结肠炎是脓血便多见,结肠克罗恩病是有腹泻但脓血便少见;2病变分布:溃疡性结肠炎是病变连续,结肠克罗恩病是呈节段性;3直肠受累:溃疡性结肠炎是绝大多数受累,结肠克罗恩病少见;4末段回肠受累:溃疡性结肠炎罕见,结肠克罗恩病多见;5肠腔狭窄:溃疡性结肠炎少见、中心性,结肠克罗恩病多见、偏心性;6瘘管形成:疡性结肠炎罕见,结肠克罗恩病多见;7内镜表现:溃疡性结肠炎是溃疡浅,粘膜弥漫性充血水肿、颗粒状,脆性增加;结肠克罗恩病是纵行溃疡,伴周围粘膜正常或鹅卵石样改变;8活检特征:溃疡性结肠炎是固有膜全层弥漫性炎症、隐窝脓肿、隐窝结构明显异常、杯状细胞减少;结肠克罗恩病是裂隙状溃疡、上皮样肉芽肿、粘膜下层淋巴细胞聚集、局部炎症。 折返激动形成条件:从某处发出的激动遇一条径路的单向阻滞区,改循另一条传导缓慢的径路折回原处,其时已脱离不应期的单向阻滞区再次被激动形成反复或回头搏动,连续发出折返搏

最全内科学名词解释

内科学名词解释 第一篇:呼吸系统疾病 1、小叶性肺炎:是指病原菌通过支气 管侵入,引起细支气管,终末细支 气管和肺泡的炎症,本病常继发于 其他疾病,多累及肺的下叶,一般 无实变体征,常见的病原体有葡萄 球菌,肺炎球菌,病毒及病毒支原 体等。 2、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指在医院 外罹患的感染性炎症,包括具有明 确潜伏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平 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 3、医院获得性肺炎(HAP):指患者入 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而 于入院48小时后在医院内发生的 炎症。 4、肺脓肿:是肺组织坏死形成的脓腔。 临床特征为高热,咳嗽和咳大量脓 臭痰。胸片X显示一个或多个含气 液平空洞。5、肺炎: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 质的炎症,可由病原微生物,理化 因素,免疫损伤,过敏及药物所致。 6、支气管哮喘:是指有多种细胞如嗜 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细胞、 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 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7、气道高反应性:是指气道对各种刺 激因子出现过强或过早的收缩反 应。 8、速发型哮喘反应:是指哮喘几乎在 吸入变应原的同时立即发生反应, 15—30分钟达高峰,2小时后逐渐 恢复正常。 9、迟发型哮喘反应:是指哮喘在吸入 变应原后6小时左右发生的反应, 持续时间长,可达数天。而且临床 症状严重,常呈持续性哮喘表现, 肺功能损害严重而持久。 10、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支气管壁的 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如患者每年 咳嗽、咳痰达3个月以上,连续2

年或更长,并可除外其他已知原因 的慢性咳嗽,可以诊为慢性支气管 炎。 11、阻塞性肺气肿:则指肺部终末细 支气管远端气腔出现异常持久的扩 张,并伴有肺泡壁和细支气管的破 坏而无明显的肺纤维化。 1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 一种气流受限而又不完全可逆为特 征的疾病。这种气流受限常呈渐进 性,并伴有肺部对有害尘粒或气体 呈非正常的炎症反应。 13、小叶中央型肺气肿:是由于终末 细支气管或一级呼吸性细支气管炎 症导致官腔狭窄,其远端的二级呼 吸性细支气管呈囊状扩张,且扩张 的呼吸性细支气管位于二级小叶的 中央区的肺气肿。 14、小叶中央型肺气肿:指直径小于 2mm的气道。 15、原发综合症:肺部的原发病灶、 淋巴管炎及局部淋巴结炎,统称为 原发综合征 16、科赫现象:初次感染与再次感染 机体对结核再感染与初感染所表现 出不同的现象,称为科赫现象。17、中心型肺癌:系指发生于支气 管、叶支气管及肺段支气管的肺癌,以鳞癌和未分化癌居多。 18、周围型肺癌:又称肺野型,系指 发生于肺段以下支气管直到细小支 气管的肺癌。 19、所谓霍纳氏综合症:指的是植物 神经主要是颈部交感神经节的损伤 等引起的特征性的一群眼部症状。 颈部交感神经径路的任何一段受损 都可发生本病。 20、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简称肺癌, 是最常见的肺部原发性恶性肿瘤。 21、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是由于上 腔静脉被附近肿大的转移性淋巴结 压迫或右上肺的原发性肺癌侵犯, 以及腔静脉内癌栓阻塞静脉回流引 起。

预防医学答案

(一)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多维性连续性健康描述的功能性 2.环境因素生物因素行为和生活方式卫生服务 3.病因宿主环境 4.传播者信息传播途径受传播者传播效果 5.个人家庭社区国家国际 二、名词解释 1.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阶段,人们对于生命过程、健康和疾病的特点和本质的认识及概括,使人们观察、分析和处理医学问题的基本思想和主要方法。2.预防医学是研究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疾病的分布规律,以及制定防治疾病、提高生命质量、延长寿命的对策和措施的一门学科。 3.二级预防,是临床前期预防,即在疾病的临床前期及时采取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三早〞预防措施。 4.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而且是一种躯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 是指通过各种社会保健措施,增强人们控制影响健康的因素,改善自身健康的能力的过程。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四、选择题 7. A 五、简答题 1.一般对疾病采用一级预防有效果的就用一级预防;一级预防效果不明显的,可采用二级预防或三级预防。如对预防某些传染病,预防接种是一级预防的主要策略和措施。对确定其他疾病在三级预防中应以哪一级为重点,一般可依据两点:

病因:病因明确且是人为所致的,只要主动地采取一级或二级预防措施,就可以较容易地控制这一类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对某些病因不清楚的恶性肿瘤防治,则采用二级和三级预防,特别是以二级预防为重点;也有一些疾病无发病预兆,则只有采用三级预防方法。 疾病的可逆性:对病程可逆的疾病,如大多数常见疾病,以一级和二级预防为主;对病程不可逆转的一些疾病,如矽肺,更要加强一级预防。 2.传播者:传播者的声誉在传播过程中构成特殊的心理定势。传播者要对所传播的信息进行选择、取舍、加工制作,将科学知识转化为易于理解的信息,以提高传播效果。 信息:健康教育在传播疾病预防信息时,从传播心理分析,受传播者一般对危害性信息比对保健知识更感兴趣。但是,一般在宣传中对正反论证要合理安排。 传播途径:传播的途径可分为个体传播、团体传播和大众传播三大类。 受传播者:择或接受某一信息是受心理因素支配的,针对受传播者中共同的心理因素,选择传播内容更易为受传播者接受。 传播效果:传播效果可分为以下四个层次:健康信息知晓;健康信念认同;健康态度转变;健康行为采纳。 3.以农村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并重;依靠科技与进步;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4.(1)工作贯穿于疾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但侧重于疾病的预防和健康促进。(2)工作对象包括个体和群体病人和健康人,但侧重于健康人群。 (3)研究重点为人群健康与环境的关系,注意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研究方法。(4)卫生部门起骨干作用,更需要全社会参与和多个部门协调工作。 (二)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扩散作用沉降作用氧化作用中和作用植物的吸收作用2.降水地面水地下水

内科学复习名词解释汇总(完美打印版)

1、呼吸膜:呼吸膜指肺泡与血液间气体分子交换所通过的结构, 又称为气-血屏障,依次由下列结构组成:①肺泡表面的液体层;②Ⅰ型肺泡上皮细胞及其基膜;③薄层结缔组织;④毛细血管基膜与内皮。 2、肺牵张反射:由肺扩张或肺缩小引起的吸气抑制或兴奋的反 射为黑-伯反射(Hering-Breuer reflex)或称肺牵张反射。它有两种成分:肺扩张反射和肺缩小反射。 3、氧离曲线:氧离曲线或氧合血红蛋白解离曲线是表示PO2与 Hb氧结合量或Hb氧饱和度关系的曲线。该曲线即表示不同PO2时,O2与Hb的结合情况。曲线呈“S”形,因Hb变构效应所致。曲线的“S”形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 4、肺性脑病:是由于慢性肺胸疾患伴有呼吸衰竭,出现低氧血 症、高碳酸血症而引起的精神障碍、神经症状的一组综合征。 5、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 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以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及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为特征。 6、阻塞性肺气肿:阻塞性肺气肿(obstructive pulmonary emphysema,简称肺气肿)是由于吸烟、感染、大气污染等有害因素的刺激,引起终末细支气管远端(呼吸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的气道弹性减退、过度膨胀、充气和肺容量增大,并伴有气道壁的破坏。 7、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hronic pulmonary heart discase)是由肺组织、肺动脉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组织结构和功能异常,产生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使右心扩张、肥大,伴或不伴右心衰竭的心脏病。 8、支气管哮喘:是气道的一种慢性变态反应性炎症性疾病。它 是由肥大细胞、嗜酸细胞、淋巴细胞等多种炎症细胞介导的气道炎症。它的存在引起气道高反应性(AHR)和广泛的、可逆性气流阻塞。 9、呼吸衰竭: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 碍,以致在静息状态下亦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导致缺氧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 10、Ⅰ型呼吸衰竭:缺氧而无CO2潴留(PaO2<60 mmHg, PaCO2降低或正常)。见于换气功能障碍(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弥散功能损害和肺动静脉样分流)的病例,如ARDS等。 11、Ⅱ型呼吸衰竭:缺O2伴CO2潴留(PaO2<60 mmHg, PaCO2>50 mmHg),系肺泡通气不足所致。单纯通气不足,缺O2和CO2潴留的程度是平行的,若伴换气功能损害,则缺O2更为严重。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12、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ARDS是在严重感染、创 伤、休克等打击后出现的以肺实质细胞损伤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临床特点:严重低氧血症、呼吸频速、X线胸片示双肺斑片状阴影。病理生理特点:肺内分流增加、肺顺应性下降。病理特点: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肺泡上皮细胞损伤导致的广泛肺水肿、微小肺不张等。 13、肺炎:是指肺实质(包括终末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 及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由多种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或物理、化学、过敏性因素引起。 14、社区获得性肺炎: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炎 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

内科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内科学复习资料 一、名解 呼吸系统 1.医院获得性肺炎(HAP):是指患者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而于入院48小时后在医院(包括老年护理院、康复院)内发生的肺炎。 2.社区获得性肺炎 (CAP) :是指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 3.原发综合征:指原发灶、引流淋巴管炎、肿大的肺门淋巴结统称为原发综合征。 4.Koch现象:机体对结核菌再感染与初感染所表现出不同反应的现象,称为Koch现象。 5.肺性脑病:由于呼吸功能衰竭所致缺氧、二氧化碳储留而引起的精神障碍、神经系统的综合征。但必须除外脑动脉硬化、严重电解质紊乱、单纯性的碱中毒、感染中毒性脑病。6.LTOT:即长期家庭氧疗。对COPD慢性呼吸衰竭者可提高生活质量和生存率。目的是使患者在海平面,静息状态下,达到PaO2大于或等于60mmHg和或S a O2升至90%以上。7.肺心病:是指由支气管-肺组织、胸廓或血管病变致肺血管阻力增加,产生肺动脉高压,继而右心结构和功能改变的疾病。分为急性和慢性。 8.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阻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但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 9.慢性支气管炎(chronic bronchitis):是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诊断依据: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并连续2年或2年以上,并排除其他慢性气管疾病。 10.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慢性肺心病,是由肺组织、肺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组织结构和(或)功能异常,产生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使右心室扩张或(和)肥厚,伴或不伴右心功能衰竭的心脏病,并排除先天性心脏病和左心病变引起者。 11.呼吸道高反应性(AHR):指气道对各种刺激因子出现的过强或过早的敏感性增高反应称为AHR,其气道炎症是其产生吸道高反应性的基础。 12.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性相关,为可逆性气流受限。 13.肺血栓栓塞症(PTE):是指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致的疾病,以肺循环和呼吸功能为其主要临床表现和病理生理特征。 14.肺栓塞(PE):是以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系统为其发病原因的一组疾病或临床综合症的总称。 15.肺梗死(PI):肺动脉发生栓塞后,若其支配区的肺组织因血流受阻或中断而发生坏死,称为肺梗死。

内科学复习名词解释汇总(完美打印版)讲课稿

内科学复习名词解释汇总(完美打印版)

1、呼吸膜:呼吸膜指肺泡与血液间气体分子交换所通过的结 构,又称为气-血屏障,依次由下列结构组成:①肺泡表面的液体层;②Ⅰ型肺泡上皮细胞及其基膜;③薄层结缔组织;④毛细血管基膜与内皮。 2、肺牵张反射:由肺扩张或肺缩小引起的吸气抑制或兴奋的反 射为黑-伯反射(Hering-Breuer reflex)或称肺牵张反射。它有两种成分:肺扩张反射和肺缩小反射。 3、氧离曲线:氧离曲线或氧合血红蛋白解离曲线是表示PO2与 Hb氧结合量或Hb氧饱和度关系的曲线。该曲线即表示不同PO2时,O2与Hb的结合情况。曲线呈“S”形,因Hb变构效应所致。曲线的“S”形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4、肺性脑病:是由于慢性肺胸疾患伴有呼吸衰竭,出现低氧血 症、高碳酸血症而引起的精神障碍、神经症状的一组综合 征。 5、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 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以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及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为特征。 6、阻塞性肺气肿:阻塞性肺气肿(obstructive pulmonary emphysema,简称肺气肿)是由于吸烟、感染、大气污染等有害因素的刺激,引起终末细支气管远端(呼吸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的气道弹性减退、过度膨胀、充气和肺容量增大,并伴有气道壁的破坏。 7、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hronic pulmonary heart discase)是由肺组织、肺动脉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起肺组织结构和功能异常,产生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使右心扩张、肥大,伴或不伴右心衰竭的心脏病。 8、支气管哮喘:是气道的一种慢性变态反应性炎症性疾病。它 是由肥大细胞、嗜酸细胞、淋巴细胞等多种炎症细胞介导的气道炎症。它的存在引起气道高反应性(AHR)和广泛的、可逆性气流阻塞。 9、呼吸衰竭: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 碍,以致在静息状态下亦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导致缺氧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 10、Ⅰ型呼吸衰竭:缺氧而无CO2潴留(PaO2<60 mmHg, PaCO2降低或正常)。见于换气功能障碍(通气/血流比例失 调、弥散功能损害和肺动静脉样分流)的病例,如ARDS 等。 11、Ⅱ型呼吸衰竭:缺O2伴CO2潴留(PaO2<60 mmHg, PaCO2>50 mmHg),系肺泡通气不足所致。单纯通气不足,缺O2和CO2潴留的程度是平行的,若伴换气功能损害,则缺O2更为严重。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12、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ARDS是在严重感染、 创伤、休克等打击后出现的以肺实质细胞损伤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临床特点:严重低氧血症、呼吸频速、X线胸片示双肺斑片状阴影。病理生理特点:肺内分流增加、肺顺应性下降。病理特点: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肺泡上皮细胞损伤导致的广泛肺水肿、微小肺不张等。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3

预防医学重点名词解释知识讲解

预防医学重点名词解 释

1、三级预防策略:①第一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在第一级预防中,如果在疾病的因子还没有进入环境之前就采取预防性措施,则称为根本性预防。②第二级预防在疾病的临床前期做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三早”预防工作,以控制疾病的发展和恶化。③第三级预防对以患某些病者,采取及时的、有效地治疗措施,防止病情恶化,预防并发症和伤残;对以丧失劳动力或残疾者,主要促使功能恢复、心理康复,进行家庭护理指导,使病人尽量恢复生活和劳动能力,能参加社会活动并延长寿命。 2、流行病学: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治疾病及促使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3、发病率:在一定期间内、特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 4、罹患率:与发病率一样,也是测量人群新病例发生频率的指标,计算方法同发病率;与发病率相比,罹患率适用于小范围、短时间内疾病频率的测量,观察期限可以以日、周、旬、月为单位,可以精确地测量发病的几率,常用于疾病爆发或流行时的调查,如传染病、食物中毒及职业中毒等爆发的调查。 5、患病率:也称现患率,指某特定时间内,总人口中现患某病者(包括新、旧病例)所占的比例。 6、续发率:也称二代发病率,指某传染病易感接触者中,在最短潜伏期与最长潜伏期之间发病的人数占所有易感接触者总数的百分率。 7、判断疾病地方性的依据:①该病在当地居住的各人群组中发病率均高,并随着年龄增长儿上升。②在其他地区居住的相似人群组中,该病的发病率均低,甚至不发病。③外来的健康人,到达当地一定时间后发病,其发病率逐渐与当地居民接近。④迁出该地区的居民,该病的发病率下降,患者症状减轻或呈自愈趋向。⑤当地对该病易感的动物也可能发生类似的疾病。 8、移民流行病学:利用移民人群综合描述疾病的三间分布,从而找出病因的一种研究方法。通过观察某种疾病在移民人群、移居地当地人群及原居住地人群中疾病的发病率或死亡率差别,区分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从而发现病因线索。移民流行病学进行病因探索主要依据以下两点:①若某病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差别主要由环境因素造成,则该病在移民人群中发病率或死亡率与原居住地的人群不同,而与依据地当地人群的发病率或死亡率接近。②若某病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差别主要是遗传因素的作用,则该病在移民中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移居当地人群不同,而与原居住地人群的发病率或死亡率接近。 9、大流行:当疾病迅速蔓延,涉及地域广,短时间内可跨越省界、国界或洲界、发病率超过该地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流行水平,即为大流行。 10、现况研究:描述性研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方法,它是在某一人群中,应用普查或抽样调查的方法收集特定时间内、特定人群中疾病、健康状况及有关因素的资料,并对资料的分布状况、疾病与因素的关系加以描述。因为现况研究所获得的资料是在某一时间横断面上收集的,故又称横断面研究。又因它得到的率是在特定时间、特定人群中的患病率,因而又有患病率研究之称。 11、病例对照研究:选择患有和未患有某特定疾病的人群分别作为病例组和对照组,调查各组人群过去暴露与某种或某些可疑危险因素的比例或水平,通过比较各组之间暴露比例或水平的差异,判断暴露因素是否与研究的疾病有关联及其关联程度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 12、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该方法一是按照随机化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二是同时前瞻性随访各组的疗效,是典型的按照实验法的原则设计的研究类型,符合实验研究的基本条件。 13、病因研究的步骤:一、总结现象:可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都是通过现象表现出来的,疾病的发生于流行也是如此二、建立假设:此阶段的任务是根据已掌握的具有科学事实的大量材料进行分析,对其规律性作出假设性的解释和推断,即建立假设。 三、检验假设:通过对描述性研究和临床观察的材料分析,形成了某因素与某疾病有因果联系的假设。四、病因推到:在经过上述三个阶段的研究后,可能得到某因与某疾病有统计学的关联,虽然经过分析性研究进行检验,也不能随便就判断两者之间存在因果关联。 14因果关系的判断标准:①关联的强度②关联的重复性③关联的时间性④剂量-反应关系⑤关联的特异性⑥关联的合理性⑧试验证据⑨相似性

内科学名词解释

内科资料 名词解释: 1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的疾病。 4呼吸衰竭: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在静息状态亦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导致缺氧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 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症。 5心力衰竭:是由于心脏舒张功能障碍或心脏负荷增加而导致静脉系统淤血、动脉系统缺血的一组临床综合症。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在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FEV1/用力肺活量(FEV)<70%表示存在气流受限,并且不能完全逆转。COPD的标志性症状是呼吸困难。诊断COPD的“金标准”是肺功能测定。 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最常见的病因为阻塞性支气管—肺疾病。肺心病的临床表现在心肺功能失代偿期(临床加重期)心力衰竭中以右心衰竭为主,少数可伴左心衰竭。肺心病实验室检查中以心电图检查最常见,主要表现有右室肥大表现,如肺型P波>=0.22mv,重度顺钟向转位 (V5R/S<=1),RV1+SV5>=1.05mv。肺心病的治疗以控制感染为关键。 治疗—药物治疗:(一)糖皮质激素是对气道过敏性炎症作用最强的抗炎药物。(二)B2受体激动剂是缓解哮喘的首选药物。 6肺炎球菌肺炎:占CAP首位——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要点:(1)有受凉或上呼吸道感染等诱因;(2)急性起病,高热,寒战;(3)咳嗽,咳铁锈色痰或粘液脓性痰,气急,胸痛;(4)具备肺实质的体征或有水泡音;(5)X线可见叶,段性均匀的大片密度增高阴影;(6)白细胞计数增高或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7)血或痰培养出肺炎链球菌。 治疗(一)一般治疗;患者应卧床休息,多饮水,必要时静脉补液,高热患者应物理降温为主,如乙醇擦浴,呼吸困难并发绀明显者应给予吸氧。(二)抗菌药物治疗;一旦诊断立即抗生素治疗,临床首选青霉素G,抗菌药物标准疗程通常为14天或热退后3天由静脉给药改为口服或停用口服药。(三)感染性休克的治疗。(1)扩容:晶体液可选用生理盐水,碳酸氢钠林格液等;(2)血管活性药物:常用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3)纠正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应给予5%碳酸氢钠静滴,随访血气分析;(4)糖皮质激素:可给予氢化可的松每日200~300mg,分3~4或连续静滴,持续七天;(5)维护重要脏器的功能:必要时给予强心剂,利尿剂。(6)控制感染。 7 肺结核:传染源主要是排菌的肺结核患者的痰液,最重要传播途径为呼吸道。 临床表现典型肺结核起病缓,病程长,可有低热,盗汗,乏力,食欲减退,咳嗽及咯血;多数患者病变轻微,常无明显症状,最早出现干咳或少量黏液痰。结核菌检查是确诊肺结核的特异性方法和最重要依据。胸部X 线检查,可对其病灶部位,范围,性质,病变演变及治疗效果做出诊断。 分类:(1)原发型肺结核(I型);(2)雪行播散型肺结核(II型);(3)继发型肺结核(III型);(4)结核性胸膜炎(IV型);(5)其他肺外结核(V型)。 治疗:一化学药物治疗:(一)抗结核药物:一线杀菌剂有异烟肼,利福平等,二线抑菌剂有乙胺丁醇,对氨水杨酸等。(二)化疗原则:早期、联合、规则、适量、全程,其中以联合和规则最重要。二对症治疗:咯血:对小量咯血者,安静休息,消除紧张情绪,多数可自行停止。咯血较多者,应采取患侧卧位,将存留积血咯出。(1)保持呼吸道通畅(2)必要时作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3)10U垂体后叶素稀释后缓慢静脉推注,继以10U—40U缓慢静脉滴注维持(4)大咯血不止者,可经支气管镜找到出血部位,用去甲肾上腺素2mg~4mg 加入冷盐水10mg中局部滴入,也可通过支气管造影,注入注入吸收性明胶海绵止血(5)对上述治疗无效大咯血者,可考虑肺叶、段切除。 二,循环系统疾病 1心力衰竭: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最重要的诱因。心衰发生、发展的基本机制是心脏重塑。 临床表现:左心衰竭主要为肺循环淤血和心排出量降低表现,其中,呼吸困难是左心衰最基本的临床表现。右心衰竭主要为体循环淤血表现,右心衰竭最早出现的体征为颈静脉充盈。 超声心动图是心衰诊断最有价值的检查。与支气管哮喘鉴别时,若鉴别困难可先予以给氧及静脉使用氨茶碱等缓解症状。 洋地黄中毒的表现和处理:表现:(1)心律失常:最重要表现,最常见者为室性期前收缩,多表现为二联律;(2)胃肠道症状:畏食、恶心、呕吐等;(3)神经系统症状:视力模糊、黄视、忧郁、眩晕和意识错乱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