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区域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概况

区域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概况

区域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概况
区域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概况

第2章区域环境概况

2.1 自然环境概况

2.1.1 地理位置

东阿县位于山东省泰山脚下,黄河岸边。地处黄河下游的鲁西平原,地理坐标为东经116o02′~116o33′,北纬36o07′~36o33′。县境呈狭长形,西南与阳谷县接壤,南与梁山县隔河相望,东与平阴县对岸相峙,东北与齐河县相连,北部与茌平县交错,西部与东昌府区为邻。全县南北长52.5km,东西宽24.5km,总面积726km2,总人口44万人(2010年末)。县城距市政府驻地聊城30km,至省会城市济南100km,105国道、329省道穿境而过。辖2个街道、7个镇、1个乡:铜城街道、新城街道、刘集镇、牛角店镇、大桥镇、高集镇、姜楼镇、姚寨镇、鱼山镇、陈集乡。

山东聊城北方包装材料有限公司位于山东东阿经济开发区内,距城市边缘约2km。

拟建项目厂址位于山东东阿经济开发区山东聊城北方包装材料有限公司厂区内,东临东阿华通热电有限公司、南临阳光路(S329省道)、西临大赵居民楼和杨庄(已搬迁),北临金光路,交通较为便利;具体地理位置位于北纬36°21′11″,东经116°15′52″附近。

拟建项目具体地理位置见图2.1-1和图2.1-2。

2.1.2 地形、地貌

东阿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海拔在38~28m之间。最高点为关山乡驻地,海拔39.6m,最低点在高集镇庙杨村,海拔27.7m。沿黄河北岸,有零星石灰岩残丘,均在海拔百米以下。境内有黄河故道,自西南向东北蜿蜒伸展,形成波状起伏的高岗、缓坡、洼地,高差达5m左右。全境地形主要分以下5种类型:河滩高地18.7万亩,占16%;沙质河槽地17.2万亩,占14.6%;缓平坡地64万亩,占地54.2%;河间浅平洼地15.2万亩,占12.9%;决口扇形地2.95万亩,占2.3%。

东阿境内除艾山、香山、鱼山等地有古生代地层露出外,其余均被新生界第四系地层覆盖,其岩性主要为灰黄、灰绿、红棕色厚砂质粘土、粘土及砥岩组成,砂质粘土含量较大,并含有铁、锰质结构及钙质沉积物。中新世地层厚度为50—100m,钻空揭露的岩石形状为棕黄、灰绿、棕红、浅紫色砂质粘土,砂质粘土夹砂岩,局部夹黄棕、灰白色粘土岩。砂质粘土致密坚硬,厚度一般2~4m,最厚处可达9m,底部为卵石及残积层,与下伏古生界地层呈不整合接触。

2.1.3 地质及水文地质

2.1.

3.1地质

根据岩土地勘报告,拟建项目厂址位于华北地台,辽冀台向斜南翼,聊城凹陷东缘,聊城-兰考断裂带在建筑场地西约30km以外穿过,走向为NE30-40度,倾向NW,倾角40-60度。聊考断裂为本区最大的构造带,为鲁西隆起与临清坳陷两个构造单元的转换带。该断裂是由一系列NE走向的西倾正断层组成的破碎带,其地震活动的主要特征为:地震主要沿断裂分布,且发震部位多北东向的聊考断裂与某些近东西向次级断裂的交汇部位;由于下部地壳构造活动的差异,致使本区历史地震区存在阶段性差异,6级以上地震都发生在南段,北段地震一般为4-5级。

勘区处于聊考断裂的北段,而且处于相对稳定期,从构造上分析本区发生强震的可能性很小,其主要震害为聊考断裂南段中强震的波及。聊城市位于华北地台辽冀台向斜南翼,自喜山运动以来属沉降区,长期接受新生代沉积,仅第四系沉积厚度即达500-800m,属构造稳定地区。

2.1.

3.2水文地质

1、水文地质特性

东阿县地下水类型主要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和碳酸盐岩类岩溶水,孔隙水分布在黄河以北的广大地区,分布范围广泛,岩溶水主要分布在东阿断层以南的广大地区。据“1/20万区域水文地质调查报告(济南幅)”,该区松散岩类孔隙水处于淡水分布区,按含水层的埋藏条件及水质特征,可分为潜水-浅层承压水(或浅层淡水)及深层承压水(或深层淡水)。

(1)松散岩类孔隙水

①浅层淡水

区域内浅层含水层分布广泛,含水底板由南向北逐渐变厚,东阿断层以南底板埋深相对较浅约50m,东阿断层以北埋深60~70m,含水层岩性主要为第四系冲积之粉细砂、细砂、中砂等,含水砂层厚度一般在20~50m,水量较丰富,单井涌水量1000~3000m3/d,地下水化学类型为HCO3-Na型。地下水的补给主要是以大气降水的垂向入渗补给和侧向径流补给为主,地下水总体流向大致由南向北,地下水位埋深3.45~3.84m。

地下水动态受大气降水和人工开采等因素的影响,水位年变幅在2m左右,在降雨较集中的7、8月份,地下水位呈下降的趋势,这主要是受农业灌溉开采的影响,地下水

得不到及时补给,9月中旬地下水位最低,水位标高29.36m,水位埋深4.l0m左右,9月末以后,由于人工开采量的减少,地下水位在得到大气降水的持续补给后逐渐抬升,在

5、6月份地下水水位达到最高,水位标高31.96m,水位埋深1.6m左右。

②深层淡水

含水层顶板深在90~200m,揭露砂层厚度为27~59m,一般为30~35m,呈多层结构。岩性主要为粉砂、细砂及中砂。富水带呈北东东至南西西方向分布,水量较丰富。如:茌平县广平公社大曲南700米处,单井涌水量为4391.00m3/d,矿化度1.11~1.85g/L,水化学类型为SO4·Cl-Na或Cl·HCO3-Na型。深层水的运动以水平径流为主,运动迟缓,补给源主要是西南邻区深层水侧向径流补给和东南山区基岩裂隙水的侧向补给。

(2)碳酸盐岩类岩溶水

受断层构造的控制,含水层顶板埋深变化较大,东阿断层以南埋深较小,深度一般在280~560m之间,东阿断层以北项板埋深较大,钻孔未揭露到该层。从揭露该层的钻孔资料显示,含水层的岩性主要为奥陶系石灰岩,岩溶发育,径流速度略缓,补给充沛,富水性强,一般单井涌水量为500~l000m3/d,局部大于l000m3/d。地下的补给源主要是西南邻区深层水侧向径流补给及东南山区基岩裂隙水的侧向补给。东阿县第二水厂水源地和牛角店水源地开采的即为该层岩溶地下水,东阿县第二水厂水源地开采量为20000m3/d,主要供给茌平县及东阿县东部城区,牛角店水源地开采量为50000m3/d,主要满足聊城市的用水。

2、地下水补绐、径流、排泄条件

东阿县大气降水、地表水与地下水关系密切,地下水以侧向径流为主,垂向联系较弱。大气降水直接渗透补给潜水含水层,区域上的地下水总体流向大致由南向北。

深层岩溶水与浅层孔隙水的联系微弱。深层岩溶水在东阿断层以南的地区埋深相对较浅,而在断层以北埋藏深度较大。拟建项目厂址属于黄泛平原分布区,黄河在本区冲击沉积的物质为粉细沙、细砂、粉质粘土、粘土等物质形成的互相结构地层。第四系地层厚度在100~350m不等,呈现由南向北逐渐变厚的趋势,北侧最大厚度达300m左右。尽管东阿断层以南第四系厚度相对较薄,但由于第四系地层底部粘土层累计厚度达30-50m,而且下部有分布连续且厚度较大的新近系粘土层,该层的透水性极差,浅层孔隙水与岩溶水的水力联系微弱。而位于东阿断层以北的拟建场区下部同样有厚度较大的第四系粘土和新近系粘土弱透水层,且下伏厚度较大的古近系地层,透水性较差。总

之,拟建场区与两水源地之间的距离较长,场区下部孔隙水与水源地的岩溶地下水之间有巨厚的粘性土隔水层,且场区处于岩溶地下水排泄区的下游,因此,拟建场区附近孔隙水与水源地的岩溶水之间不存在水力联系或水力联系微弱。

拟建项目所在区域水文地质情况具体见图2.1-3。

2.1.4地震强度

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划分,勘区基本地震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

2.1.5地表水

东阿县境内地表水主要源于大气降水和过境河流径流,年径流深最大为44.0m,年径流量为3462万m3。

东阿县过境河道主要是黄河,境内除黄河外,其他河流属海河流域徒骇河水系,东阿县东南侧有黄河自西向东流过,西南300m处是京杭运河,北界为赵牛河,境内主要支流由赵牛河、中心河、巴公河、官路沟、四心河等众多排水沟渠,形成比较完整的排灌体系。因受地形影响,大部分河流自西南向东北纵贯县境,汇入赵牛河。

官路沟,属赵牛河水系,境内长度21.13km,有柳林屯沟、马安沟、牛贩子沟、三里墩沟等支流,流域面积249km2,呈南北流向。官路沟发源于东阿县单庄乡大姜村北,于堂子村入赵牛河,全长21.5km,它是贯穿东阿县中部的一条重要排涝河道,原来是县城部分生产和生活的受纳水体,目前管路沟已经被改造与曹植洛神湖组成人工景观湖,由橡胶坝截流。

二干渠,位于官路沟以东,原为一条引黄灌溉的渠道,现已成为城区一条重要排涝、排污沟,由南向北入赵牛河。

赵牛河,自顾官屯乡高庄村北至吕家河头,沿东茌边界向东北延伸,在高集镇入齐河界,境内长度34.2km,重要支流有官路沟(现已被截流)、二干沟、十六米沟、高杨边界沟、齐东边界沟,总流域面积529km2。赵牛河是历史上黄河改道决口遗留下的沟壑,经人们长期治理,逐渐形成境内的主要排水河道。河道中游的断面宽138m,水深3.5m,边坡1:2,流量86.5m3/s。赵牛河在德州境内汇入徒骇河,其水功能主要为一般工业用水及农业灌溉用水。

徒骇河,发源于河南省南乐县,自莘县流入山东境内,在沾化县入渤海。山东境内流域面积约13296km2,河流长度为406km,其中聊城段最长,为169km,占整条河流

的41.6%。

洛神湖,是东阿县的一个景观湖,水面面积达到了40万m2,蓄水量220万m2,沿岸河槽、公路有12km,浆砌石护岸10km,2002年,投资5000万元建起了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出水水质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污水排放一级A标准,用于工业绿化用水和排入洛神湖作为景观用水。

黄河,由阳谷县入境,途经西南东北边界关山乡、单庄乡、黄屯乡、大桥镇、牛角店镇、大李乡58个行政村,出境至齐河县,境内长度56.59km,流域面积79 km2。

拟建项目位于山东东阿经济开发区内,项目废水经厂区污水处理站处理后,部分回用;剩余部分经市政污水管网排入东阿县兴阿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入赵牛河。

赵牛河与徒骇河的关系:赵牛河经茌平进入禹城境内,在禹城市杨家河口村汇入赵牛新河,赵牛新河北上在禹城市后马屯村汇入徒骇河。

聊城市海河流域水系见图2.1-4。

2.1.6 地下水水源地

东阿地下水资源十分丰富,主要源于大气降水、内河及坑塘入渗,黄河侧渗和灌溉回归等。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1.55亿m3,地下水总补给量1.64亿m3,地下水可丌采量1.23亿m3。东阿县多年平均黄河侧渗补给总量1664.4万m3/a,多年平均总补给模数每年20.0万m3/km2;地下水可开采模数每年15.58万m3/km2。

据水文地质条件,全县可分为3种类型:是浅层淡水丰富区,面积525km2,占总面积的66.7%,主要分布在姚寨、大桥、铜城、姜楼、关山等乡镇。二是浅层淡水较丰富区,面积218km2,占总面积的27.7%,主要分布在大李、牛角店、黄屯、单庄等乡镇。三是浅层淡水贫乏区,面积44km2,占总面积的5.6%,主要分布在顾官屯、高集、杨柳、陈集的部分地带。拟建项目浅层地下水为第四纪孔隙水,地下水静止水位埋深为2.9~3.0m;掘附近已有水质分析资料,地下水呈弱碱性,不含侵蚀性CO2,对混凝十及混凝土中的钢筋不具有腐蚀性。

东阿县浅层地下水为第四纪空隙水,含水砂层厚度在20~40m,系赋存于第三系淡水泥灰岩、钙质粘土岩、细砂岩中的溶蚀孔洞和裂隙中,地下水类型属于I型。东阿县地下水水质优良,矿化度小于1g/L,且总硬度小于450mg/L,富含钾、钠、钙、镁、锶等矿物质。

在整个聊城市,东阿县属于地下富水区域,聊城其他区县地下水均处于超采或接近

超采状态,而东阿县开采率小于100%,尚有增采空间。东阿县水源地主要有聊城市东阿县东郊水厂牛角店水源地、东阿县水源地(东阿县第二水厂)及县城分散供水深井。

①东阿县东郊水厂牛角店水源地

东阿县牛角店水源地日供水规模50000m3/d,全部向聊城市供水。东阿县牛角店水源地开采区位于北纬36.20°~36.22°,东经116.24°~116.27°之间的东阿县牛角店镇下马头~周家门前地区。开采而积约16km2补给范围为824km2,其中直接补给区为524km2,问接补给区为300km2。地下水汇流范围东起长清城关至马山的南北走向马山断层,西止平阴县的东阿镇浪溪河、南界长清~平阴的低山丘陵区崮山由页岩形成的地下分水岭,北止黄河北岸黄泛平原的金堤区的粘土页岩(东阿旦镇煤田)。东阿县牛角店水源地间接补给区东,西、北三界线不变、南侧延伸至下寒武馒头组底部的泰山群杂岩山丘区。东阿牛角店水源地为长(清)~平(阴)单斜构造排泄区的封闭型、隐伏灰岩储水构造,位于长清一平阴单斜构造下游地下水的排泄区。该区是一地堑型的上导(上游导水)下阻(下游阻水)导阻并存封闭型的隐伏灰岩储水构造,水源地位居其中心。该区含水层厚(第四系含水层30m,隐伏灰岩含水层560m),补给面积大(F=824.0km3)补给速率快(K=5~57.0km3/d)调蓄空间大(第四系储量3000万m3,岩溶水储量8.9×l09m3),排泄量小(W=2.8×104m3/年)。

②东阿县水源地(东阿县第二水厂)

东阿县第二水厂规划日供水规模30000m3/d,目前日供水规模20000m3/d,其中l0000m3/d供给茌平使用,另外l0000m3/d供给东阿东部城区。

除此以外,东阿县城内还存在5处供水深井向东阿县城区供水,具体位置见表2.1-1和图2.1-5。

表2.1-1 东阿县城区分散水源地情况

拟建项目厂址位于牛角店水源地西南方向约12.7km,位于第二水厂西北偏西方向约1.4km。

聊城市水源地保护区见图2.1-6A;东阿县水源地保护区见图2.1-6B;聊城市东阿县

东郊水厂牛角店水源地保护区见2.1-6C。

2.1.7 气候、气象

东阿位于山东省西部,属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冷热干湿区别明显,气温温和,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无霜期长,雨量集中。冬季寒冷、雨雪稀少;春季回暖快,雨水较少;夏季雨热同季、降水集中;秋季日照充足、多晴好天气。年平均气温13.3℃,年平均降水614.3mm,年平均日照数为2536.8小时,年平均相对湿度66%,全年平均风速2.1m/s,该区域盛行风向较为集中,全年以南南东(SSE)风出现频率最高为12.85%,其次为北北东(NNE)风;西(W)和西北(NW)风出现频率最小。2.1.8 土壤

全县土壤面积92.96万亩,占全县土地面积78.06%。据土壤普查统计,2010年7月前,全县按土壤表层质地分:紧沙、沙壤、轻壤、中壤和重壤五个类型,褐土、潮土、盐土和风沙土四个土类,7个亚类,13个土属,70个土种。褐土有1个亚类,即褐土亚类,主要分布在曲山和香山一带。潮土包括褐土化潮土、潮土、盐化潮土、湿潮土4个亚类,各乡(镇)均有分布。其中褐土化潮土亚类主要分布在河滩高地。潮土亚类,是全县土壤面积最大亚类,主要分布在缓平坡地、浅平洼地和沙质河槽地带,表层质地和土体构型较复杂,大部为壤质,潜水埋深一般2m左右,有盐碱化威胁。盐化潮土亚类主要分布在洼地边缘或缓平坡地上;湿潮土亚类分布在大桥镇与铜城街道办事处交界的井圈和艾山一带,背河槽状洼地上。盐土有1个亚类,即潮盐土亚类,主要分布在陈集乡封闭洼地上,土壤含盐量高,不经改造不易利用。风沙土仅半固定风沙土1个亚类,主要分布在刘集镇葫芦头村周围漫滩沙地上,呈丘岗状沙丘,土壤物理性状差,农作物易受风沙危害,水土流失严重。

2.1.9 资源

东阿县主要有石灰石、淤沙、煤炭等。位山引黄输水干渠年淤沙617万m3,可制造灰沙砖,变废为宝,还耕大量农田。煤炭位于旦镇一带,东西走向,长6.3~8.3km,总面积32km2,储量为2.3亿吨,其中内储量1.6亿吨,表补防水煤柱0.7亿吨,可采煤层为4层,总开采厚度6.85m,煤层稳定。沿黄12座小山主要由石灰岩组成,总贮存量为190.6万m3,是石灰、水泥主要生产原料。

项目区地处暖温带,适宜多种植物的生长,区内以人工植被为主,人工植被以农作物为主,包括小麦、玉米、大豆、棉花等。此外,野生植物有马齿苋、香附、益母草、

牛旁草、菟丝子、黄芪、野半夏、车前子、野枯蒌、薄荷、荆芥、天葵、黄蒿、野艾、地丁、小蓟等,均为常见种。全县植被以栽培作物为主,主要有小麦、棉花、玉米、豆类等粮食作物和蔬菜等经济作物;其次是林木,主要有杨、柳、榆、槐、苹果等。本项目区内不存在珍惜濒危植物。

以常见的田园动物为主,如黄鼠狼、野兔、猫头鹰、蝙蝠、刺猬、蟾蜍、青蛙、蛇类、蝴蝶、蝉、蚕、蜜蜂、蝈蝈等野生动物。本项目区内不存在珍惜濒危动物。

2.1.10 文物情况

东阿县境自南至北沿黄河走向形成一带状旅游线,其景点主要有:关山乡皋上净觉寺,姜楼乡邓庙武当庙和汉画像石墓,单庄乡鱼山和曹植墓,姜楼乡魏庄清代石牌坊,黄屯乡灵应观和郭庄元礼刺王桓肃墓,铜城镇张大人集明兵部尚书张本墓,王宗汤仓颉墓,陈集乡王集龙山古城遗址,杨柳乡杨柳古渡等,详见表2.1-2。

表2.1-2 东阿县风景名胜和文物保护区

由表2.1-2看出,拟建厂址附近没有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受保护的文物古迹单位。

2.2 社会环境概况

东阿县隶属“江北水城”—聊城市,为中国“阿胶之乡”、“喜鹊之乡”。全县总面积799km2,辖8个乡镇、2个街道办事处、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2013年底全县总人口4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7.96万人。男女性别比106.:100。人口出生率9.8‰,自然增长率5.1‰。有少数民族22个,564人。

东阿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把富民强县和小康东阿作为第一要务,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和谐发展。近年来相继获得“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绿化模范县”、“中国绿色名县”、“山东省适宜人居环境奖”、“山东省投资环境十佳县市”、

“山东十大品牌之都”等荣誉称号。2015年生产总值GDP完成188亿元,增长7%;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8.1:57.2:34.7,全社会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5亿元,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57.7亿元,增长16%;地方财政收入10.5亿元,增长37.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355元,增长14%;农民人均纯收入10177元,增长15%。

农村经济全面发展,优质小麦、林木、畜牧、蔬菜等产业不断壮大,是全国优质小麦基地县、中国优质果品生产基地县、“中国乌鸡之乡”。实施“工业立县”战略,培植了医药、化工、建材、机械四大优势产业,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66家,有东阿阿胶、鲁西化工2家上市公司,有东昌集团、东阿钢球等知名企业。全县拥有5个中国驰名商标、2个中国名牌产品、9个山东著名商标、12个山东名牌产品。山东东阿工业园区为省级开发区和省级重点循环经济园区,基础设施实现了“八通一平”。服务业发展取得新成效。加快发展旅游业,打造“黄河绿城、养生宝地”的品牌形象,鱼山旅游景区开发初见成效,正在建设“阿胶养生文化苑”和“东阿黄河国家级森林公园”,努力建设“中国飞鸽产业城”。

截至2014年,全县省、市级规范化学校达到16处;有中等专业学校1所,在校生738人;普通高中4所,在校生8051人;普通初中15所,在校生2.04万人;小学103所,在校生3.03万人。有各类科技人员10326人,其中科研单位专业人员3800人。共取得市级以上各类重要科研成果5项。专利申请量18件;授权专利14件。

2.3 区域环境质量现状

(1)环境空气

东阿县2013年~2015年城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年均值见表2.3-1。

表2.3-1 东阿县2013年~2015年城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年均值

由表2.3-1可知,近三年东阿县城区环境空气中PM10年均值均存超标,不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的要求;2013年和2014年东阿县城区SO2、NO2、NOx年均值存在超标,不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

的要求。

(2)地表水

东阿县赵牛河2014年10月~2016年2月例行监测断面数据见表2.3-2。

表2.3-2 2014年10月~2016年2月赵牛河(赵牛桥)例行监测断面数据月均值

根据赵牛河2014年10月~2016年2月的例行监测数据表明:COD、氨氮年均值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Ⅳ类标准要求。

(3)地下水

根据本次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结果可知:评价区域内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和硫酸盐存在超标现象,其余监测指标均能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Ⅲ类标准的要求。

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与当地的水文地质条件有关。

(4)声环境

各厂界昼间噪声现状值均能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 -2008)3/4a类标准,夜间噪声现状值除南厂界外,其余各厂界均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要求。

拟建厂址周围各敏感点的昼、夜间噪声现状值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类标准。

东厂界夜间噪声现状值超标是由于临近现有项目抄纸车间和东阿华通热电有限公司锅炉房所致;南厂界夜间噪声现状值超标主要是由于紧邻S329省道,交通噪声所致。

2.4 相关规划概况

2.4.1 《东阿县城市总体规划》

1、城市性质、规划区范围及期限:①城市性质:中国阿胶城、生态园林城市;②规划区范围:铜城办事处、新城办事处、陈集乡部分村庄。规划面积约74平方公里;

③规划期限:近期2010年,远期2020年。

2、规划总目标:产业结构合理、生态环境优良、城市特色鲜明的生态园林城市、达到我省中等发达城市行列。

3、城市用地发展方向及用地规划:发展方向:西居、东工,南控、北放,中部提升,两翼齐飞。

用地规划:以官路沟、工业街为界形成三区、一轴、两带、两环,双中心的方格网结构。三区,西城区:官路沟以西城市建设用地;东城区:官路沟、工业街之间城市建设用地;工业区:工业街以东城市建设用地。一轴:沿曙光路形成的发展轴。两带:沿官路沟、二干渠形成纵贯县城的两条绿化带。两环:内、外环城水系。双中心:行政办公中心、商业服务中心。

拟建项目位于城市规划的工业区内,符合城市发展总体规划的要求。

东阿县城市总体规划见图2.4-1。

2.4.2 山东东阿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

拟建项目位于山东东阿经济开发区内;山东东阿经济开发区最早前身为2003年成立的东阿科技工业园区;2006年3月份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工业园区(鲁政字[2006]71号),批准名称为山东东阿工业园区;2008年8月份山东省环境保护局以鲁环审[2008]184号文对其进行了审查批复;2012年9月被省政府批准更名为山东东阿经济开发区。其中2003年10月份山东省城镇规划建筑设计院编制了东阿科技工业园总体规划(以下均称山东东阿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

山东东阿经济开发区位于东阿县城区北部,四至范围为东至张汉吴村东200m,西至二干渠,南至曙光路,北至大贾庄村,面积4km2,规划范围为东至卓江路,西至工

业街、二干渠,南至曙光路,北至长江二路,规划总面积10km2。

性质:以发展外向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及创新产业为主的现代化城市新区。

规划结构:核心突出,一环二湖,两轴一廊,六大园区。

核心:位于阳光大道以北,胶光路以南,香山路、青年路之间。

一环二湖:指全区生态系统的主体框架,该框架主要由水系、绿带、路网和景点构成。一环:沿黄河二路、长江二路、官路沟、阳光大道水系组成,二湖:指园区东部的两大水面。

两轴一廊:沿阳光大道、香山路形成两条发展轴线;沿官路沟形成一条纵贯南北的绿化走廊。

六大园区:创业园区、纺织园区、彩印包装工业园区、钢铁工业园区、机械工业园区、阿胶工业园区等六个工业园区。

山东聊城北方包装材料有限公司位于经济开发区内企业发展预留地上。根据东阿县国土资源局关于拟建厂址属于建设用地的证明及该厂土地证明,项目选址为开发区建设用地,符合工业园区总体规划的要求。

拟建项目位于山东东阿经济开发区内,符合山东东阿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

山东东阿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见图2.4-2。

2.4.3 山东省造纸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根据《山东省造纸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山东省十二五期间造纸行业发展重点如下:

(一)优化行业布局。发挥我省造纸基础好和区位优势,继续优化产业布局,加快提升产业素质和综合竞争力。

(二)调整原料结构。发挥我省交通便利和港口密集优势,使用进口或国产木片、省内杨木加工剩余物生产木浆,提高木浆自给率。加大国内外废纸资源利用,提高回收率和利用率。充分利用我省农作物秸秆资源优势,鼓励采用清洁生产工艺、以非木纤维为原料、单条10万吨/年及以上的纸浆生产线建设。

(三)提升产品层次。发挥我省制浆、造纸先进技术装备多的优势,进一步巩固新闻纸、印刷书写纸、涂布纸及纸板、特种纸及纸板等优势品种的市场地位;重点发展技术含量高和附加值高的功能型纸及纸板,研发低定量纸及纸板新品种;促进本色或低白度印刷书写纸的发展。大力发展纸质包装、装潢、制盒、印刷制本等纸制品深加工产业,

提高产地消费比重。

(四)实施品牌战略。做大做强做优骨干企业,积极培育国际化大型企业集团。支持晨鸣、华泰、太阳、博汇、泉林、中冶银河、华金、恒联、世纪阳光、齐峰特纸、亚太森博等大型骨干企业壮大实力,建设以纸业为主、多业并举的大型企业集团,到2015年有5-6家企业进入世界造纸百强。扶持一批(15-20家)原料或产品有特色(专、精、特、新)、市场有竞争优势的重点企业做强做优,培育品牌产品。

(五)推进技术进步。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提升产业,加强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提升行业整体发展水平。

(六)淘汰落后产能。加快淘汰资源消耗高、效率低的制浆、造纸生产线,淘汰落后制浆(含废纸浆)产能50万吨、落后造纸产能150万吨。

(七)强化节能环保。进一步增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意识,加大投入,继续大力推广和应用节水、节能、降耗和环保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推行清洁生产工艺,抓好“三废”治理和资源化综合利用,推动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山东聊城北方包装材料有限公司属于“十二五”期间重点的企业,拟建项目的实施有利于企业壮大实力和品牌战略的实施,符合《山东省造纸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要求。

2.4.4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山东段水污染治理防治规划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利用江苏省江水北调工程,并扩大规模、向北延伸,利用京杭大运河及淮河、海河流域现有河道和建筑物,将长江水输送至华北地区,解决华北地区缺水问题。规划路线为从江苏扬州附近长江引水,利用京杭大运河及其平行的河道输水,经泵站逐级提水进入黄河北岸的东平湖后,分水两路,一路向北自流至天津;另一路向东自流经新开辟的胶东输水干渠接引黄济青干渠,向胶东地区供水。东线工程输水线路总长2890km,串联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东平湖、沟通长江、淮河、黄河和海河四大水系。其中山东段长487km,输水线路为:经韩庄运河入南四湖,再经梁济运河、东平湖、在位山闸穿黄河。接小运河至临清后分两支,一支立交穿过卫运河,经临吴渠在吴桥城北进入南运河,为河北、天津输水。另一支入七一河,六五河,在武城进入大屯水库。干渠回水区域包括南四湖流域、东平湖流域及海河流域一部分。

南水北调对地表水突出了严格要求,确保输水干线的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Ⅲ类水要求。根据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分期及水质保证情况,确定规划基年为2002年。规划

分三期实施。

一期规划水平年为2005年,输水干线水质基本达到Ⅲ类水质标准。

二期规划水平年为2007年,输水干线水质稳定达到Ⅲ类水质标准。

三期规划水平年为2010年,输水干线水质基本达到Ⅲ类水质标准,满足南水北调主体工程二期输水要求。

拟建项目位于南水北调输水工程山东段北段,所在水系为海河水系,在南水北调下游,项目废水经厂区污水处理站处理后排入东阿县兴阿污水处理厂进行深度处理,处理达标后排入赵牛河。

拟建项目厂址距离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最近直线距离约18.5km,属于一般保护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输水干线小运河经过东阿县,赵牛河在禹城境内同徒骇河交汇,且徒骇河同小运河立体交汇,因此项目排水对南水北输水干线-小运河没有影响。

拟建项目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位置关系见图2.5-1。

福建经济发展的自然环境评价

福建经济发展的自然环境评价 【摘要】:区域经济建设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区域自然条件的差异、自然资源的禀赋格局,以及资金、技术、管理经验等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福建作为海西经济区的主体,其自然、人文、经济环境的优劣决定着海西经济区的效益。本文从福建的地形、气候、水文、生物等自然地理特征来分析福建的自然环境特征,为区域的自然环境的开发和保护以及全面协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福建经济;自然环境;分析;资源 随着“十二五”规划的颁布和实施,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依旧是规划中的重点,其经济发展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海峡西岸经济区,是指台湾海峡西岸,以福建为主体包括周边地区,南北与珠三角、长三角两个经济区衔接,东与台湾岛、西与江西的广大内陆腹地贯通,具有对台工作、统一祖国,并进一步带动全国经济走向世界的特点和独特优势的地域经济综合体。[1] 1 研究区概况 福建省地处我国东南部,115°50′~120°43′E,28°19′~23°33′N之间,位于南亚热带气候向中亚热带气候的过渡地带,是个山海资源均十分丰富的典型省份。[2]地理位置优越,生态环境独特,区内武夷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是全球同纬度地区最典型,生态环境最完整的生态群落。区内气候温和,丰富的光、热、水资源,生物资源丰富。 2 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及其评价 福建地处我国大陆东南部,西临江西省,东北临浙江省,西南接广东省,东面隔着台湾海峡与台湾隔海相望。 2.1 地形特征:山地丘陵为主,八山一水一分田。 福建东西最大间距约480千米,南北最大间距约530千米。境内的地壳历经20多亿年的地质演化,特别是吕梁(中条或武夷)和加里东及燕山运动分别形成褶皱基底与一系列北东—南西、北北东—南南西走向为主的褶皱、断裂北西—南东和北东东走向断裂,奠定了地形的基本构造格局。全省的山体、构造谷地乃至海岸线的走向均以北北东—南南西及北东—南西走向为主体。全省山岭耸峙,丘陵起伏,山地和丘陵的面积占全省总面积90%以上。各地形及其所占总面积的比例如下表(表1) 福建主要地形

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及对策(一)

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及对策(一) 摘要:生态环境对我们的生存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为切实做到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以河北省为例,剖析了该省生态环境恶化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促进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生态环境;区域经济;对策;河北省 国际著名的思想库罗马俱乐部指出,“经济和生态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在生态遭到破坏的世界里,是不可能有福利和财富的。”1]生态环境对我们的生存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为切实做到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本文特选取区位重要但生态脆弱的河北省为例,探讨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及途径。 一、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1.生态环境是人类从事生产的物质基础。人类的各种经济活动都是以生态环境、生物资源和矿物资源为原料或动力开始的。只有劳动与自然界结合,才能创造财富,才能为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提供保证。 2.生态环境为人类提供精神享受。阳光、空气和水是生命的基本要素。灿烂的阳光、清新的空气和洁净的水是工农业生产必备条件,也是人们健康愉快生活的基本需求。优美舒适的环境能够使人们神清气爽,增强体质,提高工作效率。并且随着经济的增长,人们对环境舒适性的要求逐步升高2]。 3.生态环境能够加速或延缓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是重要的资源和财富。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环境资源条件的制约,恶劣的生态环境将造成水源污染、森林破坏、水土流失、农业生态恶化等,危及工农业生产的基础,限制经济发展。相反,良好的环境可以提高自然资源的再生和增殖能力,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地增长。 4.生态环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构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没有良好的自然环境,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就失去了物质基础和承载平台。和谐社会应当是一个尊重自然规律、重视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的社会,是一个倡导节约自然资源、更是一个科学开发和合理使用自然资源的社会。因此,生态环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3]。 河北省地处北纬36°05'~42°40',东经113°27'~119°50'之间,位于华北平原,内环京津,东临渤海。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貌复杂多样,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类型齐全。海岸线长487km2。全省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降水量350~650mm,多集中分布于7—9月间。土地总面积为1876.93万hm2,其中,耕地589.36万hm2,占土地总面积的31.40%,林地506.37万hm2,占26.98%,草地451.63万hm2,占24.06%。 河北省的生态环境不仅是该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而且对保持京津冀地区生态平衡,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该省是以资源型产业为核心的内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长期以来,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的经济高速增长,导致了生态环境急剧恶化。虽然该省已采取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了一系列的保护和建设措施,但由于历史原因和产业结构的不合理,资源紧张、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仍然严重,生态环境质量尚未摆脱局部改善整体恶化的状态。 三、河北省生态环境问题 1.水土流失严重。河北省属于全国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省份。2007年全省水土流失面积为630.07万hm2,轻度以上水蚀面积547.05万hm2,轻度以上风蚀面积83.0万hm2。主要分布在坝上高原和太行山、燕山山脉。其中,风蚀区主要分布在张家口、承德的坝上,面积为8 2.04万hm2,以及秦皇岛沿海0.91万hm2,其他区域主要是水蚀。由于水土的大量流失,耕地遭受破坏,土壤肥力下降,农作物减产。同时,水土流失产生的泥沙淤积水库、塘坝,降低了防洪、灌溉、发电等综合效益的发挥,缩短了水利设施使用年限4]。

2020年高考高三地理复习区域生态环境(含答案)

2020年高考高三地理复习区域生态环境读我国北方某地区的部分资料回答1-2题。 1 A.风沙危害严重 B.水土流失严重 C.大陆性气候减弱 D.光照条件变差 2.针对该地区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应采取的措施 A.退耕还林 B.退耕还牧 C.退耕还湖 D.修建水库若尔盖湿地,面积曾达3000平方公里,为两大母亲河提供了充足的水源,有着储量丰富的现代泥炭资源,目前该地已遭受到破坏。据此回答3-4题。 3. 若尔盖湿地的生态意义是( ) A. 产生药材,调蓄洪水 B. 产生工业原料和农副产品 C.防风固沙,保持水土 D. 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水源

4. 保护若尔盖湿地的措施是( ) A.挖沟排水,疏开沼泽 B. 停止一切经济活动,实行封闭管理 C.修建水库,发展水电 D. 设立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 针对藏南地区江北公路沙害问题,某研究所在该地区进行石方格沙障(由石头组成的方格状拦沙设施)防风固沙效益实验,下图示意风速为 11 m/ s 时在石方格沙障干预下的风速流场。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5.石方格沙障能有效降低( ) A.高空输沙量 B.近地面输沙量 C.地表粗糙度 D.风沙活动高度 6.与林木覆盖相比,石方格沙障更能( ) A.稳固沙土 B.削减风力 C.减少水分蒸发 D.适应恶劣环境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绿洲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7.该区域修建水库的主要目的是:( ) ①保障城镇用水②开发水能资源③蓄水灌溉农田④发展水产养殖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8.适合该地农业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 ①开发山地,扩大耕地面积②大量开采地下水,灌溉农田③修建防渗漏灌渠,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④营造防护林,保护生态环境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区域的地理环境特点,常常影响着该地区的经济发展。读我国甲、乙、丙三地的水热状况示意图,回答9~10题: 9.三地区中,海拔较低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乙地和丙地 10.三地区的气候类型为() A.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极地气候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大、分布广、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在图中A、B、C地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 荒漠化。据此完成11-12题。

第1章第1节第1课时区域和区域差异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的差异

第一节区域和区域差异 第1课时区域和区域差异中国三大自然 区自然环境的差异 学习目标:1■了解区域和区域差异的含义。2■结合图示,理解中国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主要依据;利用景观图,了解我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的特点,掌握分析不同区域自然环境差异的基本方法。(重点)3■利用景观图,学会分析比较我国三大自然区人类活动的差异,掌握分析不同区域人类活动差异及成因的基本思路。(重、难点) [自主预习探新知] 1.区域和区域差异 ⑴区域概念:区域是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具有一定的地理位置,是一个可度量的实体。 (2 )区域特点 (3)区域划分 区域划分的指标可以是自然、经济和社会等某一方面的,也可以是综合性的。 (4)区域和区域差异研究 ①研究方法:比较法。 ■比较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 六占』分析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对区域社会发展的影响 ②研究重点探讨区域内部自然与人文要素之间、 区域和区域之间相互联系的规律 ③研究目的:为选择区域发展的方向、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提供依 据。 [特别提醒]区域间的界线不一定都鲜明。如国家、省等行政区人为划定的管理区域之间的界线是明确的,但气候区、自然带等区域界线是模糊的,具有过

渡性的特点 2.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的差异 (1)影响区域差异的因素: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和海拔高度等。 (2)自然区的划分 地形和气候是决定自然区域差异的基本因素, 土壤和植被则是自然区域的标 (3)中国三大自然区的差异 [特别提醒]季风区的范围不等于东部季风区的范围 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划分的主要依据为是否受夏季风的影响。受夏季风影响的地区为季风区,不受夏季风影响的地区为非季风区,两者的界线大致为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巴颜喀拉山一冈底斯山一线。而东部季风区是我国二大自然区之一,与西北干旱半

高一地理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练习题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区域都有明确的边界 B.区域内部存在差导,区域之间某些特征相对一致 C.区域都是根据自然要素特征来划分的 D.区域划分的指标,既可以是单一指标,又可采用综合指标 下图是一组世界区域地图。读图回答2~3题。 2.图中甲、乙两地发展种植业的主要限制性因素分别是() A.土壤、水源B.光热、降水 C.风向、地势D.地形、河流 3.乙地由于不合理灌溉而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B.荒漠化 C.土壤次生盐碱化D.水污染 不同区域形成的因素不同,区域特征相差也很大,结合中国政区图,回答4~6题。

4.甲区域和乙区域相比,气候的差异是() A.甲区域作物生长期较长B.甲区域降水较少 C.乙区域大陆性较强D.甲区域高温多雨 5.符合乙区域土地特点的是() A.广泛分布在此地区的水稻土是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土壤 B.人口稠密,耕地较为集中 C.人均耕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D.耕地中旱地所占比重大 6.丁省与丙省相比() A.劳动力资源丰富B.陆地交通便捷 C.第一产业的比重小D.第三产业的比重小 读我国四个地区的简图,据此回答7~8题。 7.下列有关图中四地气候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甲地冬季漫长 B.乙地气温年较差大,年降水量变率大 C.丙地降水集中于夏秋,冬春寒冷干旱 D.丁地雨季长,降水丰富 8.下列有关图中四地农业发展着眼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改良沼泽地,扩大农耕用地 B.乙地开发宜农荒地,提高粮食产量 C.丙地发展立体农业利于改善环境 D.丁地因洼制洼发展基塘生产 (2011·安庆模拟)读图,回答9~10题。 9.A城市成为钢铁工业中心的主要区位条件是() A.水能丰富B.劳动力丰富 C.市场广阔D.矿产资源丰富 10.该城市在发展成为钢铁工业中心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有() ①矿产资源枯竭②劳动力短缺③空气污染严重④土地闲 置⑤能耗高,效益低⑥就业压力大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⑥ C.①③⑤⑥D.①④⑤⑥ 下图表示某区域的三个发展阶段。读图,回答11~12题。

区域环境介绍

在班里,除材料之外,活动区对幼儿影响最大的就是区域环境。区域环境可以有效地引发幼儿活动的兴趣、支持幼儿的学习,还可以成为与幼儿互动游戏的一部分。根据功能的不同,我们将区域环境划分为展示性环境、操作性环境、支持性环境、提示性环境。 一、展示性环境 主要用于展示幼儿作品,为幼儿提供自我展示和相互评价的环境。 美工区:贝壳拼画 设计意图: 我在班级的绘画区里面投放了大量的乡土材料,小朋友们很感兴趣,尤其是各式各样的贝壳。孩子的心最是玲珑剔透,成人眼中普通的沙石、玉米棒,在他们看来都是亲密的玩伴,充满了生命力。这时,引导他们从自然中去发现美,创造美是很重要的。考虑到大班幼儿具有一定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此基础上,我带领幼儿采集朴素、不起眼的贝壳,让他们根据贝壳的形状大胆想象,用色彩鲜艳的颜料和橡皮泥来装饰,并请幼儿集体创造适合贝壳造型的背景图。这样既让幼儿体验到接触自然、合作创作的快乐,又增强了他们在不同材质上进行美术活动的能力,发展了想象力和创造力。 活动目标: 1、尝试利用贝壳进行作画,发展个性化表达能力与创造力。 2、体验用贝壳作画的乐趣。 材料准备:各种贝壳、彩色卡纸、白乳胶等。 玩法提示: 将贝壳装饰成各种各样的小动物、植物、小玩具。 指导要点: 幼儿的作品一般比较粗,教师可指导幼儿使用多种辅助工具和材料,帮助幼儿把贝壳装饰得更加生动与形象。 二、操作性环境 能与幼儿进行游戏互动的环境。 益智区:《挑战创意拼图》 目标: 1、学习统计作品中各种形状与数量方法。 2、感知不同图形之间的转换关系和图形守恒。 材料:各种颜色、大小的几何图形,教师提供几种拼摆的半成品及轮廓线,记录表格。 操作方法:教师引导幼儿辨认出几种动物的外形轮廓线,让幼儿任选自己喜欢的形象拼摆,并提醒幼儿摆好后在墙上的表格里记录自己用了哪些图形,每种用了几个。 三、支持性环境 能够支持幼儿活动的环境,如方法提示、扩展思维、解决方法等作为环境呈现,支持幼儿的学习。 科学区:造纸机的使用 将幼儿新学的技能用照片形式呈现方法,直观形象。并将孩子们在活动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用绘画的方法在墙饰上进行展示。(集体讨论,绘画记录) 四、提示性环境 一方面引发幼儿参与的兴趣,另一方面对活动常规进行提醒提示的相关环境。 大班幼儿自主性增强,所接触的生活范围也大大扩展,他们通过讨论与协商,已经开始可以自制规则,成为环境创设的主人。 《我是小值日生》

广安区自然环境概况和社会经济概况

第七章场址条件及地理位置 7.1项目地理位置 项目位于广安市观塘镇梨子滩,观塘镇位于广安区东部,观塘距离广安区政府驻地11公里。 7.2场址自然环境概况和社会经济概况 7.2.1地理位置 项目位于广安市观塘镇梨子滩,观塘镇位于广安区东部,观塘距离广安区政府驻地11公里。广安市位于四川东部,是三峡库区发展得接力带,有“川东门户”之称。地理坐标为北纬30001′-30052′,东经105056′-107019′,东西宽134.5公里,南北长93.6公里,幅员面积6344平方公里。东、南两部分与重庆市垫江县、长寿县、渝北区、合川市接壤,西部与遂宁市蓬溪县和南充市嘉陵区、高坪区相邻,北部与南充市蓬溪县和达州市渠县毗连。 广安境内318、210、212国道及203、304省道和县、乡、村公路纵横交错,通车里程达2631公里。广安区已经实现镇镇通水泥公路,村村通公路。广渝、广南高速公路广邻段竣工通车,经广南、成南高速公路至成都250公里,以广安为中心得公路骨架已经形成。 7.2.2自然条件 1、地形地貌

广安市呈扇形分布于川中丘陵与平行岭谷两大地形区之间,属于四川盆地盆底逐步向盆周边过渡地带。地质构造属川中台拗,新华夏结构体系,四川沉降褶皱带得川中褶皱带。以华莹山大断裂为天然分界,分属两个强度迥异得刺激构造区。华莹山大断裂以东属川东皱曲带区,是华莹山复式背斜。以西属川中皱曲带区。域内地势总体上是沿渠江分别向西北和东南逐渐升高,大致呈“凹”字形。东部边缘处于华蓥山背斜中段西北冀,由于燕山运动的影响,产生强烈褶皱和隆起,再经侵蚀切割,呈中低山内槽峡谷地貌。其余大部分处于川中皱曲区,因历次构造运动中受推挤和压扭强度不同,侵蚀切割状况不一,西部呈高丘、中丘、窄谷地貌,东西部之间则呈浅丘宽谷带坝地貌。地貌类型基本为山地、丘陵、平坝三种,以丘陵为主。海拔高度从185米到1700多米,以华蓥山主峰高登山1704米为最高。 关塘镇地属浅丘平坝地形,地势东低西高。境内鹰嘴岩最高,海拔416米,渠江河畔最低,海拔214米。 2、气候条件 广安市地处于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热量充足,雨量丰沛,空气湿度大,日照少,霜期短,风力小。年平均气温17.1℃,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6℃,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7.8℃.多年大于或等于10℃以上的年积温5600℃,无霜期306-328天。年平均降水量1200毫米,具有冬温夏热、冬夏雨少、夏雨集中、秋雨连绵和风力小等特点。 主要气象参数如下:

浅谈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大学 自然辩证法课程论文 浅谈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 系 姓名文博 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专业生态学 年级硕士一年级 学号 D1*******

任课教师明 完成时间2014年11月25日 浅谈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文博 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摘要: 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是一个古老的话题,7000年前河姆渡先民就对周边的地理环境进行改造,并生存下来,以此开创“骨器时代”[1]。人类社会发展所需的生产资料来于自然环境,这就不可避免的对自然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破坏的程度逐步加深,尤其是工业革命以来,资本主义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利益,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近年来,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是全世界的热点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就二者关系作简要叙述,并讨论如何正确、客观地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人类;社会发展;环境问题;破坏

Discussion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and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Qian Lifu Anhui University, School of Life Science Abstract: the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and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is an old topic, Hemudu ancestors, which created a "bone age", transformed the surrounding geographic

【2021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含答案

2021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重庆市山王坪镇平均海1000多米,该地某季节有一处罕见的景观,一条狭长绵延的公路,将森林鲜明地分隔为两种色系,一侧翠绿,另一侧金黄。走入森林,发现树木高度、粗细和行距相差不大。图示意用无人机拍摄的该地景观。据此完成1-2题。 1.山王坪镇出现该景观的季节最可能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公路两侧景观差异大的原因是() A.热量差异B.地势高低C.土壤类型D.人类活动 语言是人类传递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交际工具,会随着人们的迁移、交流或者隔离发生改变。下图是“某县域内的方言分布图”。据此完成3-4题。 3.导致图示县域内方言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阻碍区域间交流B.人口迁入途径差异

C.河流促进区域内联系D.区域生产活动不同 4.以下地区最有可能出现“十里不同音,邻村不能言”的复杂方言格局的是() A.粤北B.北疆C.辽中D.晋中 徽派建筑,依山就势,构思精巧,是江南建筑的典型代表。以砖、木、石为原料,以木构架为主,墙体采取马头墙形式。马头墙由砖瓦砌成,一般建在房屋两侧或紧邻的两栋房屋之间,墙头都高出于屋顶1-2米,错落有致,形似马头,寓意"马到成功,一马当先"。据此完成5-6题。 5.徽派建筑所在地的地理环境有() A.多石林、峰林等喀斯特地貌B.春节期间,田间有成片油菜 C.金秋,山坡上有大片火龙果待摘D.河水流量大,航运价值高 6.关于该民居的描述,合理的是() A.与当地多雨潮湿的环境有关B.马头墙能在发生火灾时隔断火源 C.能够抵御风沙和防寒保暖D.造型美观独特,适合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西藏阿里地区依托极佳的暗夜条件和国家天文台阿里观测站的技术力量,集夜空保护、旅游、科普于一体,建成国内第一家以星空为主题的暗夜公园,成为青藏高原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图1是“阿里某夜星空景观图”,图2是“阿里地区的气候图”。据此完成7-8题。 7.阿里地区建设“暗夜公园”的有利自然条件,()

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

第二章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 2.1 自然条件 中国位于世界上最辽阔的欧亚大陆的东南部西北深处欧亚大陆的腹地全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广阔疆域 从北到南有寒温带(亚寒带)?ˉ??′?òò????°?2??2±? 明显反映着纬向地带性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和季雨林受海陆分布地理位置的影响 成为中国降水的主要来源西北干旱 所以顺序 出现森林除上述地带性的变化而外又反映着该 地带植被垂直分布的特点 由于它的存在 气候和生物产生了巨大而独特的影响 气候类型多样西南部又有青藏高原的隆起 从而使得中国成为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 中国所处的海陆位置 冬季冬季 季风给中国带来了寒潮是世界上同纬度地区冬季较冷的国家潮湿的空气从海洋吹向陆地 大部分地区盛行从位于东南方的太平洋和西南方的印度洋吹来的夏季季风 从而使中国东南部成为世界上同纬度地区雨量较多的地区 对中国的气候也有很大的影响(中国植被编辑委员会   就大气水分状况而言半干旱和干旱气候区域 (见图21984) ?°??°üà¨3¤?-?D?? 游江南丘陵粤台等地1 500  愈向东南雨量愈增高以0.5oμ?????? 的湿润区大兴安岭北部云南高原和川西高原等处

在东北和华北为600毫米左右或稍高1 000毫米 1.5为主 前者包括东北平原 黄土高原东南部以及青藏高原的东部和中部500毫米 1.5半干旱区在温带包括内蒙古西北部黄土高原西北部 年降水量约250?é???è?à?a2.0 干旱区域可分为干旱区和极端干旱区河西走廊东部和 准葛尔盆地等200毫米16.0 东疆年降水量一般在50毫米以下 有时全年无雨 就大气温度而言温带的高寒区域外 1) 1中的北温带)±???óò?a?D1ú×?o?à?μ? 地区晴燥几无真正的夏季-5.5 20 100天10 温带之间温带包括沈阳以北的松 辽平原和东北东部阴山山脉以北和北疆等地所以气 候具有海洋型(湿润型)温带季风气候的特征冬季长而严寒 年均温为2-10左 右24年积温为1 600 à?ò??ì??á??ˉ??′?°ü਱±??áé??°? 岛黄土高原东南部及南疆一带 所以夏季酷热而多雨年均温为9 -228 ?ê?y??3 200 亚热带之间淮河以南 一带中亚热带和南亚热带大巴山 之间和长江中下游平原16最热月均温为28 260天5 000 中亚热带或叫典型亚热带西两部分 浙闽山地粤北以及四川盆地和部分的云贵高原 2129 年积温5 000?úo£°? 2 000米左右的云南高原上左右 左右年积温4 000 ????èè′???óú??á?é???ò??????é?-á÷óò1??÷?D2?oí????μ??D??2?22

南方地区自然环境特征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在地图上找出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青藏地区的分界线,指出南方地区的范围。 2、掌握南方地区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地理特征。 3、举例说明南方地区自然环境对农业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小组讨论、展示反馈、巩固提升等环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区域地理学习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理解南方地区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生活的影响,培养正确的人地观念,增强人们热爱自然、尊重自然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南方地区自然环境特征和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 难点:南方地区自然环境对农业的影响。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探究法 教学过程: 导入: 活动一:认识美食,展示我国各地美食图片:东坡肘子、水煮肉片、姜葱炒蟹、龙井虾仁、碳烤松茸、昆虫菜等,让学生认识美食,猜猜是哪些地方的特色菜。 新课: 活动二:探究美食 南方地区美食的形成与自然环境有怎样的关系呢? 一、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 (一)气候 1、出示南方地区景观图:江南水乡、喀斯特地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海南风 光、四川民居等,引导学生概括南方地区自然环境特点---湿热 2、自主学习:根据“成都气温变化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认识南方地区的“湿 热”程度(气候) (1)、南方地区所处的温度带是和。 (2)、南方地区年降水量为_㎜。

(3)、以成都为例,分析我国南方地区的气候特征 成都气温最高出现在_月,此时月平均气温约_℃ 成都气温最低出现在_月,此时月平均气温约_℃ 成都降水最多的月份是_月,该月降水约_㎜。 (4)南方地区气候类型是和,气候特征是:_ 4、学生展示反馈,纠错 过渡:南方地区湿热的原因是什么?(提示:可以从地理位置和地势特点分析) (二)位置和范围 1、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以下内容: (1)在四大地理区域分布图中填注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 (2)在南方地区轮廓图中填注秦岭、淮河、青藏高原、东海和南海的位置,并总结南方地区的位置特点 2、展示反馈 (三)地形地势 小组合作讨论并展示以下内容: 1、在南方地区轮廓图中填注出南方主要地形四川盆地、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东南丘陵的位置 2、比较南方地区的地形差异(结合地形图和46页阅读材料回答) 3、读图分析南方地区地势特点 4、总结南方地区湿热的原因 5、巩固提升:请从地形影响的角度,解释下列现象 (1)冬季,四川盆地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温暖 (2)西双版纳地区不受寒潮影响,而广东却受寒潮影响 6、教师点拨总结 (四)湿热的自然环境对土壤的影响——红壤 认识红壤并分析其形成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二、重要的水田农业区 活动三:创意美食(认识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 小组合作讨论:

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概论复习题(含部分答案)

----------第一章 1.复活节岛的兴衰有什么教训和启示?P5 答:复活节岛的岛民一度建立了繁荣的物质文明,但是当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超越了资源的承载力时,文明就走向衰败了。复活节岛的岛民没认识到,他们生活在一个几乎与世隔绝的岛上,他们的生死存亡与小岛上有限资源的可持续性息息相关。如果他们不能协调环境与发展的关系,就只能看着资源一点点被消耗殆尽,自己一步步走向死亡。复活节岛的历史昭示后人,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存在唇齿相依的关系。人类通过对自然环境不可逆转的开发利用,虽然在短期可以建立一个十分发达的社会,但是如果毫无节制的利用自然资源,乃至到破坏的程度,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2.你如何理解环境经济中的消费?P6 答:一般经济学意义上所说的消费,是指使用商品和劳务以满足当前需要的活动。而如果我们把自然系统和经济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就会发现消费的另外一层含义:在经济系统中用于制造消费品的物质材料全部来自自然界,经过加工后,一部分物质转换成为商品,一部分作为废弃物排入环境。经过一定时间之后,商品也会成为废弃物,排入自然环境。因此,环境经济学中所说的消费,只是商品效用的消费,商品的物质实体依然存在,并没有被“消费”掉。 3.帕累托、庇古等人对环境经济学的建立做了哪些贡献?P7 答:意大利社会学家兼经济学家帕累托曾经从经济伦理的意义上坍塌了资源配置的效率问题,并提出了著名的“帕累托最优”理论。这一思想后来被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奉为圭臬。由马歇尔提出,庇古等人做出了重要贡献的外部性理论,为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和基础。外部性理论认为,在没有市场力量的作用下,外部性表现为两个财政独立的经济单位的相互作用。 4.环境价值包括哪些内容?环境价值评估的作用有哪些?P11 答:环境价值可以分为使用价值和非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指现在或未来环境物品通过服务形式提供的福利。在实际应用中,经济评价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表明环 境与自然资源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2)修正和完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3)确定国家、产额和部门的发展重点(4)评价国家政策、发展规划和开发项目的可行性(5)参与制定国际、国家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 5.克鲁蒂拉的“舒适型资源”的价值理论及特点?P12-13 答:当代人直接或间接利用舒适型资源获得的经济效益是舒适型资源的“利用价值”;当代人为了保证后代人能够利用而做出的支付和后代人因此而获得的效益,是舒适型资源的“选择价值”;人类不是出于任何功利的考虑,只是因为资源的存在而表现出的支付意愿是舒适型资源的“存在价值”。舒适型资源的特点:唯一性、真实性、不确定性、不可逆性。 6.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推测有哪些?P15 答:从本质上说,经济与环境是可以相互协调的。《我们共同的未来》这一报告强调,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经济效率是重要的。同时也强调要公正分配发展的效益,代内和代际的社会公平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目标和前提。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应当建立以下可 持续性准则:(1)评估环境费用和效益的经济价值;(2)保护重要的自然资源;(3)避免不可逆转的损害;(4)把可再生资源的利用限制在可持续产出的范围内;(5)制定环境物品的“绿色”价格 7.罗马俱乐部、达利如何阐述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P10 答:《增长的极限》是罗马俱乐部的一份研究报告,研究者认为世界上主要的矿产资源将在可以预见的时间内耗竭,而人口的污染将以指数形式增长。为了拯救人类,研究者提出了一个悲观主义的解决方案:“冻结”经济和人口的增长。《增长的极限》提出人类的出路在于实现人口和资本的零增长,认为环境与经济发展是相互冲突的、不可调和的,是环境与经济增长的悲观主义。 达利认为:零增长的观点没有考虑技术替代或技术进步的重要作用,自然资源的耗竭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会在某天早晨突然发生,当某种资源开始稀缺时,对该种资源的利用效率就会提高,寻找或开发替代品的工作也会开始。 8.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以及指导思想分别是什么?P19 答: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把环境和自然资源看作一种稀缺的生产要素,纳入生产函数,把

以环境保护看人与自然关系1

从环境保护看人与自然关系 生态危机的全球化使得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以及人的生存与发展问题仍然是哲学界的主流话题。人的生存方式作为一种实践活动随着社会制度、生产方式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着,它在人与自然交往的现实语境中生成,又反过来影响着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的生存方式是否是可持续发展的,自然也就决定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否是和谐的。生态危机正是在人的生存方式基础上人与自然、入与人的交往活动的一种结果。因此,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到人的生存方式中加以研究,从人的生存方式视角反观人与自然的关系,有助于加深人们对自身生存环境的认识,从而在实践中改变不合理的生存方式,悉心料好、呵护自然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人的生存需要一系列物质生存要素,包括自然、社会、人以及技术和各种技术物品。在一定历史阶段,总有一种生存要素是最基本、最具决定性的,规定着那个历史阶段人生存的基本特征,我们把围绕决定性生存要素所构成的物质生存系统叫做人的生存方式,并用这一决定性生存要素来命名这一生存方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类经历了自然生存与技术生存两种方式。不同的生存方式,对应着人与自然的不同关系。早期的自然生存是原始自然生存,人类通过采集与狩猎从自然界中直接获取植物与动物。自然界提供什么,人类就利用什么。自然界有什么,人类就需要什么。 人类的需要只是对自然物的反映。在采集与狩猎的劳动过程中,人类总结和发展了种植和养殖技术,产生了农业和畜牧业,进入到农业自然生存。在农业畜牧业生产中,动植物的生长主要是按遗传规律的自然生长,不能预先设计和控制,人只是为它们的自我生长提供较好的条件,人的活动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创造。相反,由于不能正确理解自然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对自然界充满了神秘感和敬畏,不得不依据自然的结构、功能和属性调整自己,通过顺应自然以求得生存。 在自然生存中,虽然应用了一些原始工具,但这些工具只是肢体功能的简单延伸且作用有限,人的生存主要依靠自身的自然条件(主要是体能,包括体力和身体技能)与自然界进行交往,人的根本属性表现为人的自然属性,气候、食物、土壤、地形等自然因素决定着人的生活和命运。因此,自然生存是一种动物式的生存。…人是一种有意识的积极存在物,他不仅能意识到自己的需要,并且能用自己的行为尽可能地满足自己的需要,同时在此过程中又创造新的需要,新的需要不仅有量的拓宽,而且有质的提高。此时,自然生存方式的局限性就充分暴露出来了,超越自然生存而去追求更高级的生存方式,成为人类自身发展和自我完善的内在需要。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时,欧洲相继爆发了倡导人本主义的文艺复兴运动,宣传理性主义的启蒙运动,以及提倡“天职”(劳动)观念的新教改革运动。这些思想解放运动,一方面在反对封建制度和宗教神学对人性的压制和摧残的过程中,把长久沉睡于上帝神性之中的人的物性猛然唤醒,形成了“物本人文主义”;另一方面又与欧洲特有的地理和历史条件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资本占统治地位的“资本主义”社会。这个社会以资本追逐最大利润为驱动力,以物欲的满足为目的,以有效率的运作为原则,整个社会的进步都奠基在功利性的基础上。在追逐利润的过程中,资本家发现通过把科学所发现的自然规律和知识运用于生产过程中,能显著提高生产效率、节约劳动成本,十分有利于资本增值,从而大力赞助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从事各项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于是,各种技术不断被开发出来并出现无限进步的趋势,各种新工具、新机器相继被发明出来并在生产中获得广泛的应用,各式各样的技术物品被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并奔向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占据着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的核心位置。泉水般涌流出来的大量技术和技术物品,使人享受到物质殷实、交通便利、信息发达、交往多样等众多好处,欲望得到空前满足,生存发展空间得到极大拓展。于是,人类凭借技术的应用,使其从生存于天然自然界转向生存于人工自然界,开始了技术生存。技术生存就是一种运用技术手段改变自然以创造人工自然环境来满足人需要的生

区域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概况-东阿

第2章区域环境概况 2.1 自然环境概况 2.1.1 地理位置 东阿县位于山东省泰山脚下,黄河岸边。地处黄河下游的鲁西平原,地理坐标为东经116o02′~116o33′,北纬36o07′~36o33′。县境呈狭长形,西南与阳谷县接壤,南与梁山县隔河相望,东与平阴县对岸相峙,东北与齐河县相连,北部与茌平县交错,西部与东昌府区为邻。全县南北长52.5km,东西宽24.5km,总面积726km2,总人口44万人(2010年末)。县城距市政府驻地聊城30km,至省会城市济南100km,105国道、329省道穿境而过。辖2个街道、7个镇、1个乡:铜城街道、新城街道、刘集镇、牛角店镇、大桥镇、高集镇、姜楼镇、姚寨镇、鱼山镇、陈集乡。 山东聊城北方包装材料有限公司位于山东东阿经济开发区内,距城市边缘约2km。 拟建项目厂址位于山东东阿经济开发区山东聊城北方包装材料有限公司厂区内,东临东阿华通热电有限公司、南临阳光路(S329省道)、西临大赵居民楼和杨庄(已搬迁),北临金光路,交通较为便利;具体地理位置位于北纬36°21′11″,东经116°15′52″附近。 拟建项目具体地理位置见图2.1-1和图2.1-2。 2.1.2 地形、地貌 东阿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海拔在38~28m之间。最高点为关山乡驻地,海拔39.6m,最低点在高集镇庙杨村,海拔27.7m。沿黄河北岸,有零星石灰岩残丘,均在海拔百米以下。境内有黄河故道,自西南向东北蜿蜒伸展,形成波状起伏的高岗、缓坡、洼地,高差达5m左右。全境地形主要分以下5种类型:河滩高地18.7万亩,占16%;沙质河槽地17.2万亩,占14.6%;缓平坡地64万亩,占地54.2%;河间浅平洼地15.2万亩,占12.9%;决口扇形地2.95万亩,占2.3%。 东阿境内除艾山、香山、鱼山等地有古生代地层露出外,其余均被新生界第四系地层覆盖,其岩性主要为灰黄、灰绿、红棕色厚砂质粘土、粘土及砥岩组成,砂质粘土含量较大,并含有铁、锰质结构及钙质沉积物。中新世地层厚度为50—100m,钻空揭露的岩石形状为棕黄、灰绿、棕红、浅紫色砂质粘土,砂质粘土夹砂岩,局部夹黄棕、灰白色粘土岩。砂质粘土致密坚硬,厚度一般2~4m,最厚处可达9m,底部为卵石及残积层,与下伏古生界地层呈不整合接触。

(完整word版)丰润自然,社会环境状况

一、地形地貌 拟建项目位于唐山市丰润区,丰润区地处北纬39 度32 分至40 度04 分、东经117 度45 分至118 度21 分之间,海拔大部在10-300 米,丰润区西距北京120 公里,西南距天津130 公里,东距秦皇岛120 公里,南距唐山中心区22.5 公里,东北部是连绵起伏的燕山余脉,中部是阡陌纵横的平畴沃野,西南是草木葱茏的湿地,还乡河、陡河等5 条河流流贯全境,位于京、津、唐、秦腹地。 二、地质条件 唐山市丰润区北部近山地带,属浅山丘陵水文地质区,含水层多为坡残积、冲洪积粘砂土,粗砂碎石粘土组成。南部地区属平原冲洪积扇水文地质区,该区地层主要受陡河、还乡河冲积而成,冲积物由北向南逐渐变厚,颗粒由粗变细,富水性由强变弱。含水层岩性比较复杂,上部多为砾卵石、粗砂,下部多为细砂,厚度在30~70 米。 三、气候气象 丰润区地处冀东平原,属典型的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干冷少雪,春季干燥多风,夏季潮湿、炎热多雨,秋季温和凉爽。全区年平均温度11.1℃,极端最低温度-21.9℃,极端最高温度39.6℃。日照时数平均为2694 小时。年平均降水量1007毫米,日最大降水量201.3毫米。年平均风速2.7m/s,全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ES),风向变化有明显的季节性,冬季盛吹西-西北风(WWN),夏季以偏南风(S)为主。夏季湿度大,平均相对湿度达80%左右;冬季湿度小,平均为45~55%。年平均蒸发量1600~1800 毫米。年无霜期为185 天。 四、水文条件 唐山市丰润区境内有水库4座,4级以上河流5条,还乡河、陡河、泥河、猪龙河、黑龙河五条河流。陡河往西南直接入海,猪龙河汇入油葫芦泊水库,其它河流均顺着地形走向由东北向西南流入蓟运河。评价区水文地质分区属平原水文地质区,分为两个亚区浅山丘陵基岩区和第四系覆盖物厚度不一,大致为10~100米,岩性为亚粘土、亚砂土、砂和卵砾石等。主要含水层厚度6~70米,富水程度较高。地下水流向总的趋势是由东北向西南,坡度平均为0.5‰。地下水位变化,年内3月下旬至6月为下降阶段;6月下旬至10月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后,水位有一定回升;11月至下年3月,水位基本保持平衡。 一、行政区划与人口 丰润区总面积1334 km2,下辖18个乡镇,2个街道办事处,587个行政村,49个居委会,总人口为87.4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为18.5万人。区内工业种类较多,已初步形成了钢材加工、水泥、食品、机械、化工、建筑装饰材料等为主的经济体系。同时丰润区也是传统的农业大区,素有“冀东粮仓”之美称,是国家商品粮基地、省花生出口基地和瘦肉型猪

四大区域自然环境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6.2 四大区域自然环境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学习目标】 1、掌握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在自然和人文方面的特征,理解每个区域自然环 境对生产的重要影响 2、认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差异 重难点:各区域的自然环境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通过复习四大区域的划分和自然特征,进入本节课四大区域自然环境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环节一:分配任务以小组为单位浏览课本,参照地图册,填表完成四大区域的差异。 【自主学习】Come on! 四大地理区域的差异

环节二:小组展示,师生在交流互动中,完成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环节三:小结本节课内容,书写板书 环节四:观看四大区域自然环境的视频,学生通过动态的观看迅速梳理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练习检测】 1.我国北方地区农作物的耕作制度一般是() A.一年两熟 B.一年三熟 C.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D.一年两熟到三熟 2.下列各组地形区,全部位于我国北方地区的是() A 云贵高原黄土高原 B.东北平原华北平原 C.云贵高原东北平原 D.四川盆地华北平原 3.根据我国温度带的划分,苹果主要产自于()

A.热带 B.亚热带 C.暖温带 D.寒温带 4.我国最大的畜牧业生产基地在()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5.下列关于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北方民居屋顶坡度大 B.南方人以米饭为主食 C.北方耕地以水田为主 D.南方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6.下列农作物中,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的是() A.小麦、棉花、杂粮 B.甘蔗、水稻、油菜 C.小麦、水稻、甘蔗 D.高粱、青稞、油菜 7.青藏地区的种植业分布来看主要属于() A.灌溉农业 B.绿洲农业 C.高寒农业 D.河谷农业 8.下列说法与青藏地区自然地理特征相符的是() ①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②河流较少,多为内流河 ③具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④很多山峰多年积雪,冰川广布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③④ 【板书设计】 北方地区南方地区 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影响 自然环境生产、生活 (气候、地形、植被、土壤等)(农业、工业、交通、民居) 这样的板书设计,简洁明了,有利于学生理解第一个节课四大自然环境对生产和生活人文要素的影响。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自然环境与我国经济发展的关系

浅析自然环境与我国经济发展的关系

————————————————————————————————作者:————————————————————————————————日期: 2

浅析自然环境与我国经济发展的关系(90) 从古至今,人类对待经济发展和自然环境的态度一直是不断演化的。众所周知,人是自然环境的一部分,人作为生物进化的最高阶段,是自然演化的产物,人的生命活动归根结底是由自然条件决定的。早些时候,人类曾一度敬畏自然,神化自然,崇拜自然,以一种仰天、颂天的观念来看待自然,人类屈从于自然,其生活为强有力的和不妥协的自然所支配。之后,随着人类智慧的增进,对自然了解的加深,再也不愿受自然的支配,人类凌驾于自然之上,支配、利用和控制自然。然而,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人类活动也引起环境的变化,对环境的破坏则不是不可以避免的。由此看来自然环境与人类发展,尤其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关系值得探讨。888888 我国的资源环境现状: (一)我国从总量上是“地大物博”,但对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具有战略意义的土地、水、矿产和森林等资源,人均占有量都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一半。 (二)土地资源总量多、人均少、优质耕地少,可开发的后备资源少。各种非农使用使良田大幅度减少,基本没有实现耕地动态平衡的目标; (三)水资源紧缺已影响到生产和生活。河流断流、泉水干涸、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水质污染更加剧了缺水危机。 (四)矿产资源总量丰富,但一些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用量矿产,如富铁矿、锰、铜、石油等,储量不足,供给愈来愈依赖于国际资源的利用; (五)资源短缺与浪费并存。资源浪费问题严重,农业上大水漫灌较为普遍;工业耗水高出世界平均水平近三倍。 自然环境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促进作用 环境资源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自然保护区、城市和乡村。环境作为一种资源,它包含有两层涵义:一是指环境的单个要素以及它们的组合方式,即自然资源属性。二是指与环境污染相对应的环境纳污能力,即“环境自净能力”,可称其为环境资源属性。 人是自然演化的产物,人的生命活动归根结底是由自然条件决定的。人的生存离不开自然环境,经济的发展更离不了自然。环境为经济发展提供原料,无论是农业还是工业、渔业,都依赖于环境资源。尤其是现代社会,机器工业所需的各种能源都来源于自然。没有能源经济无法发展。而在我国常规能源的资源品种齐全,是世界主要能源国家之一。煤炭资源丰富,居世界前列;水力资源尤为丰富,理论蕴藏量6.76亿千瓦,居世界第1位;石油储量除已探明部分以外,全国陆上和海上远景储量都很乐观。矿产种类多、分布广、储量大、大部分矿产资源能够自给自足。森林面积1.24亿公顷,虽占世界第8位。总体讲我国是地大物博而这些条件无疑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资源环境破坏对经济发展的严重阻碍作用 (一)资源数量问题:相比我国的地大物博,各种资源占有总量的优势,我国的人口数量巨大,从而导致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人口众多,意味着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