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财产性收入属于再分配吗?

财产性收入属于再分配吗?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n the world is not where we are, but where we are heading.勤学乐施积极进取(页

眉可删)

财产性收入属于再分配吗?

导读:财产性收入不是属于再分配,而是属于初次的分配;一般对于转移性收入才属于再分配;财产性的收入一般就是公民通过资本或者是技术和管理等从而产生的收入,而对于劳动者的工资就是属于初次分配。

一、财产性收入属于再分配吗?

不属于再分配;

财产性收入算初次分配,转移性收入属于再分配。算财产性收入,也称资产性收入,指通过资本、技术和管理等要素参与社会生产和生活活动所产生的收入。即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和不动产(如房屋、车辆、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

自年10月,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十七大报告单行本第39页第7段、第8段,人民出版社出版),"财产性收入"这个新名词就被公众

关注,并被列为人民网的特别栏目"十七大关键词之三"。财产性收入在人均可支配收入中虽然只占比大约在2%左右,但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从中使得人民对此认识的更加清楚。

二、财产损害赔偿判决适用法律条款有:

1、《民法通则》第一百一十七条第二款:损坏国家的、集体的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的,应当恢复原状或者折价赔偿。

2、《侵权责任法》

第二条侵害民事权益,应当依照本法承担侵权责任。

本法所称民事权益,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监护权、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著作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发现权、股权、继承权等人身、财产权益。

第三条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

3、《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七十六条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一)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

(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

另外,最高人民法院对具体法律问题的有关司法解释也可以作为法律规定直接在判决时予以引用。

综合上面所说的,再分配一般不是针对于财产性的收入,而对于在分配是属于国家性参与的分配才能在此范围之内,只要是属于公民的收入那么都是第一次的分配,所以,在认定的时候就要看实际的情况,不同的收入就会划分为不同的分配。

高一政治关于“财产性收入”的归纳

高一政治关于“财产性收入”的归纳 (一)党的十七大报告的提法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创造条件让更多的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快速提升将是一个大趋势。“财产性收入”一般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不动产(如房屋、车辆、土地、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它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等;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 (二)“财产性收入”是属于什么分配方式获得的收入? “财产性收入”属于非按劳分配中的“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三)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创造条件让更多的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的合理性。 1、客观必然性:①这是由我国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的。②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2、重要意义:①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是坚持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原则的体现,这是对公民财产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土地、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在经济活动中各自发挥着相互不可替代的作用。②只有坚持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原则,才能激励人们更有效地使用生产要素,提高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这有利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③才能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④有利于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增加居民收入,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⑤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⑥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四)从经济生活的角度分析,政府如何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①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让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市场竞争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从而不断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②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完善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进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③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完善市场体系,规范市场秩序,创造有利于使公民财富保值、增值的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依法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和公民的合法财产。 ④大力发展股票、债券、基金和商业保险等金融市场,拓宽投资渠道,完善投资体制。 ⑤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公民合理投资,鼓励公民投资在分散风险的同时,努力实现收益的最大化。

按劳分配

第一、个人收入的分配 1、按劳分配主要指的是公有制企业(国有、集体)中获得的工资和奖金。生产要素中的按劳动分配主要是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获得的工资。 按劳分配只存在公有制经济中,非公有制经济不存在按劳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在私营、外资企业中劳动者获得的工资、奖金、津贴收入。 在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中的劳动者的劳动收入属于通过按劳分配方式取得的; 凡是讲,农民通过承包集体土地种植蔬菜、水果、林木等,获得收入的,都属于按劳分配。 因为在农村实行的家庭田产承包责任制是集体经济的典型实现形式,属于公有制经济的范畴。 但是,如果农民把自己承包的集体土地,再转包给他人,获得租金收入,那就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而且是按生产要素分配中的土地要素参与分配。 国有企业的奖金和津贴也是劳动所得,奖金是奖励你劳动的质量高,津贴是补贴你劳动的强度大.在公有制经济里面,一般的劳动所得都是按劳分配. 2、印花税是以经济活动中签立的各种合同、产权转移书据、营业帐簿、权利许可证照等应税凭证文件为对象所征的税。 3、财产性收入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不动产(如房屋、车辆、土地、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它包括: (1)投资收入,包括利息收入、股息红利收入、保险受益和其他投资受益。 (2)出租房屋等资产收入,将家庭拥有的产权房屋、车辆、土地等资产出租产生的收入。 (3)知识产权收入。自己创作、发明或者参与创作、发明、并归个人所有的著作权、专利权、专有技术等带来的收入,专利人将专利权让给他人或许可他人在一定的时间和范围内使用其专利所得的个人收入和非专利技术所有者将非专利技术有偿地提供、转让他人所取得的个人收入。 (4)其他财产性收入,指除上述之外的财产产生的收入。 例1、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人”的说法。财产性收入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等,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人、财产增值收益等。赵先生一家2007年的收入情况如下,其中属于财产性收入的有 ①基金投资获利l万元②出售房屋收人10万元③儿子在外企工作工资5万元④父亲养老保险金4000元⑤出租房屋租金l万元⑥妻子许可他人使用其注册商标,获利5万元 A.①②⑤B.②③④ C.①⑤⑥D.③④⑥ 从这个含义中不难看出,只有C可以选。而②是把财产卖了,不是财产性收入的范畴了。 例2、公有制经济中有没有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例如:王某是一家国有控股企业的技术员,月薪3000元。这是按劳分配吗?但是他是技术人噢,不过又有“月薪”,我不知道怎样判断,应该抓住哪些关键字眼? 公有制也有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比如说员工拥有国有企业的股份所得收入,也就是按生产要素分配了。据你列举的例子,王某在一家国有控股企业中,不管是做什么工,他的薪水都是按劳分配的,如果他有技术发明,企业把他的技术发明折算为公司股份给他,这样所得的收入才是按技术要素分配。 例3、国企里的工程师的工资是按劳分配还是按技术要素分配的?如果他有技术创新的成果,得到相应的奖励,这又是按什么分配? 国企里的工程师的工资是按劳分配,一般我们指的工资大都是劳动所得,在国有企业中的工资收入当然就是按劳分配了. 如果他有技术创新的成果,得到相应的奖励,这还是按劳分配,因为按劳分配是指: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经济生活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易混易错知识辨析

2021届高三政治经济生活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易混易错知识辨析 判断并改错!改错!!改错!!!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高考热度★★) 1.社会主义公有制下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2.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3.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共同决定分配方式。 4.在公有制经济中的分配方式都是按劳分配。 5.我国坚持以按生产要素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6.按劳分配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动,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促进经济发展。 7.按劳分配收入就是指劳动收入。 8.公有制经济中劳动者的工资,奖金、津贴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 9.股票所得的股息分红属于按劳分配。

10.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的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属于按劳分配。 11.土地、房屋的租金和转让金属于按资本要素分配。 12.财产性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收入。 13.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 14.在私营经济中劳动者的工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 15.收入分配公平就是指要消除收入差距。 16.初次分配的主体和再分配的主体都是政府。 17.公平是效率的物质前提。 18.初次分配要注重效率,再分配要注重公平。 19.居民财产性收入多元化体现了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20.提高进城务工人员最低工资标准是我国政府可采取的再分配注重公平的措施。

21.提高最低生活标准有利于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22.收入差距扩大具有激励作用,效率将会提高。 第八课财政与税收(高考热度★★★★) 23.财政收入就是指税收收入。 24.分配制度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 25.当年的财政收入大于财政支出,略有盈余,属于财政赤字。 26.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一定不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27.收入分配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 28.国家财政收入应该越多越好。 29.社会保险、社会救助体现了财政有利于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 30.国家增加对西部地区的建设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体现了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必修二《经济与社会》 易错易混知识点整理

高中政治必修二经济与社会 第一课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易错易混 1.劳动者是物质财富的源泉,也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改:劳动是物质财富的源泉,也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主体。 2.劳动是生产关系的核心,是经济制度的基础。 改: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核心,是经济制度的基础。 3.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着一个社会的基本性质和发展方向。 改:同一社会可以有不同形式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占支配地位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社会的基本性质和发展方向。 4.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根本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 度的基础,在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 改:以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根本特征,是社会主 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 5.促进国企强强联合,巩固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的优势地位。 改:促进国企强强联合,巩固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的优势地位。 注意:公有资产不等于国有资产,包含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6.在国家发展的各行各业,国有经济都要占支配地位。 改: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占支配地位 7.公有制为主体就是要使公有制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 导作用。 改:公有制为主体要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8.实体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 改: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 9.我国的国有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 改: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是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的根基。 10.私营和外资的混合也叫混合所有制经济,属于非公有制经济。 改:混合所有制经济必须是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混合。混合所有 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属于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成分属于非公 有制经济。

2020版高考政治新设计大一轮通用版讲义: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第七课含答案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 治认同

疑点排查 1.按土地要素贡献分配成为农村分配的主要方式。() (2016·浙江卷,25D) 2.解决贫富差距问题,要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平均化。() (2014·广东卷,26④) 3.解决贫富差距问题,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再分配中的比重。() (2014·广东卷,26①) 4.各类企业实施股权激励方式,是我国分配制度的重大变革。() (2016·天津卷,6A) 提示 1.×按劳分配仍然是我国农村分配的主要方式。 2.×应该是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3.×应该是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4.×股权激励方式是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体现,并没有改变我国“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核心考点一我国的分配制度

科学精神及政治认同:正确认识并区分多种分配方式的地位和作用,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考向1按要素分配 1.(2016·天津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强调,要鼓励各类企业通过股权、期权、分红等激励方式,调动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实施股权激励方式() A.是我国分配制度的重大变革 B.是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体现 C.是我国按劳分配制度的完善与发展 D.保障了科研人员在企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 解析股权激励方式是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体现,并没有改变我国“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A不选;按劳分配的前提是公有制,而材料说的是“各类企业”,C不选;D夸大了科研人员在企业中的地位,故选B。 答案 B 考向2辨别各种收入分配方式 2.(2015·江苏卷,6)据统计,2014年全国居民新增财产性收入40%来自房地产,17%来自银行理财,16%来自存款,12%来自股票,其他来自信托、基金、保险等。对该经济现象的正确解读是() ①体现按生产要素分配②居民投资风险不断降低 ③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④居民财产配置趋向多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此题考查分配方式。居民财产性收入属于按要素分配,故①正确。通过财产性收入来源的多样化,可见财产配置多元化,故④正确。材料体现了投资的多元化,没有涉及风险降低,排除②。财产收益来自初次分配,排除③。 答案 B 1.生产决定分配(客观必然性)

2020年高考政治之高频考点解密03 收入与分配(含答案解析)

解密03 收入与分配 考点1 分配制度 考法1 生产对分配的决定作用的分析和运用 【考法点评】以选择题形式考查时,通常是设置生产、分配二者关系的问题情境,考查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分配方式,涉及体现类、依据类、原因类题型;以非选择题形式考查时,多是考查我国现阶段分配制度的知识,涉及依据类、原因类题型。 生产对分配的决定作用 (1)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生产与分配是社会再生产的重要环节,其中生产环节对社会再生产的其他三个环节起决定作用。 (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特别注意】注意区分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分配的最终决定因素,是根本原因,而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直接原因。 【考法提示】涉及我国现阶段分配制度的原因、依据的选择题,注意分析材料是涉及生产力发展水平与分配的关系,还是生产资料所有制与分配的关系,从而作出准确选择。 【典例1】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是社会生产不可或缺的因素。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必要性和根据是 A.生产要素可以转化为生产力 B.我国社会存在着生产要素的多种所有制 C.生产要素是价值的源泉 D.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按劳分配的补充 【答案】B 【解析】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我国社会存在着生产要素的多种所有制决定了我国允许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存在,所以B正确;有些生产要素本身就是生产力的组成部分,所以A说法不科学;C、D 观点错误。 考法2 我国现阶段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的考查 【考法点评】以近年来我国居民收入的构成为素材,通常设置选择题,考查对多种分配方式的区分;以非选择题的形式考查本知识时,通常是以我国在所有制结构、分配制度、市场经济体制等方面的现状或

新教材 高中政治必修2 第四课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 知识点重点难点提炼汇总

第四课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 第一框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 - 1 - 第二框我国的社会保障.............................................................................................. - 7 - 第一框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 1.决定因素: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我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决定了分配制度必然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按劳分配 (1)性质: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 (2)原因:是由一定的经济条件决定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3)要求: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必须参加劳动;在作了必要的扣除后,以劳动者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对个人进行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4)作用 ①提高效率: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与其付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直接联系在一起,有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②促进公平:实行按劳分配是对以往几千年来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3.按要素分配 (1)内容:让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 (2)意义:有利于让一切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推动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发展。 [辨析] 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都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 提示: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 4.居民收入来源多样化 (1)原因:我国现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使我国居民收入来源多样化。 (2)途径:从个人获取收入的途径看,居民收入包括 劳动性收入是指通过劳动所获得的收入,包括工资、奖金、津贴等

2021年新教材高中政治第二单元课课练(四)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含解析)部编版必修2

课课练(四)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 一、选择题 1.某农民承包本村土地15亩,经过科学种植,获得丰厚的收入。该农民的收入属于( ) A.按土地要素分配所得B.按劳分配所得 C.按资本要素分配所得D.按技术要素分配所得 答案 B 解析土地归集体所有,其分配方式属于按劳分配,B入选。不是按土地要素分配,也不属于按技术要素分配和资本要素分配,A、C、D错误,排除。 2.同以往其他分配方式相比,按劳分配是迄今为止所存在的最公平的分配方式。这是因为按劳分配( ) ①是对收入差距的根本否认②是对以往几千年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认③决定了生产资料必须实行公有制④表达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 B 解析同以往其他分配方式相比,按劳分配是迄今为止所存在的最公平的分配方式。这是因为按劳分配是对以往几千年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认,表达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②④正确;①中的“根本否认〞说法错误;③说法错误,生产资料公有制决定了必须实行按劳分配。答案选B。 3.农民张某一家预计2021年总收入为23000元,其中承包耕地可获得收入15200元,入股村办企业分红收入4000元,农闲时到私营企业打零工收入3000元,种粮补贴、医疗报销等转移性收入800元。材料中张某一家的收入分配方式分别是( ) ①承包耕地所获得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②入股村办企业分红收入属于按劳分配③打零工收入属于按要素分配④种粮补贴、医疗报销等转移性收入属于初次分配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答案 D 解析按劳分配是在公有制经济范围内进展的分配。承包耕地获得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①符合题意;入股村办企业分红收入,属于按资本要素分配所得,②说法错误;打零工收入属于按要素分配,③符合题意;种粮补贴、医疗报销等转移性收入属于再分配所得,④说法错误。应选D。 4.资本、技术、知识等要素是社会生产不可或缺的因素。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要素分配的根据是( ) A.各种要素可以转化为生产力 B.按要素分配是按劳分配原那么的内在要求 C.各种要素是社会财富的源泉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存在着多种所有制经济 答案 D 解析实行按要素分配是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存在着多种所有制经济,D正确;A与设问要求不符;B说法错误,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没有必然联系;C说法错误,劳动是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

高中政治(必修2)第4课 判断题

第四课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 1、公有制领域的分配方式都是按劳分配。× 【注】公有制领域还可以存在其他分配方式,如福利性分配、社会保障收入、按生产要素分配。 2、个人收入分配方式是任意决定的。× 【注】个人收入分配方式不是任意决定的,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的。 3、爷爷是退休医生,每月领取养老金,其养老金属于劳动收入。× 【注】爷爷的养老金属于社会保障,不属于劳动收入。 4、叔叔经营超市,其收入主要属于财产性收入。× 【注】叔叔经营农家乐,其收入主要不属于财产性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 5、数据要素可以按贡献参与国家再分配。× 【注】数据要素可以按贡献参与国家初次分配。初次分配的主体是企业,再分配的主体是政府。 6、数据要素参与分配,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缩小收入差距。× 【注】数据要素参与分配,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扩大收入差距。 7、我国的个税调整体现了初次分配更加注重效率的分配原则。× 【注】我国的个税调整体现了再分配更加注重效率的分配原则。 8、第三次分配是促进全国人民实现同步富裕的重要途径。× 【注】共同富裕,不是同时、同步、同等富裕。 9、第三次分配旨在调动劳动者生产积极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注】实行按劳分配,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生产积极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10、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劳动性收入是居民获得收入的唯一途径。× 【注】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劳动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是居民获得收入的途径。

11、市民房屋出租所得的租金属于经营性收入。× 【注】市民房屋出租所得的租金属于财产性收入。 12、承包土地种菜获得的收入属于财产性收入。× 【注】承包土地种菜获得的收入属于劳动性收入。 13、社会保障由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组成。× 【注】社会保障由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组成,还包括其它社会保障形式,它们共同构成了我国的社会保障形式。 14、社会保障有强制性,可以调节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 【注】社会保障可以调节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但社会保障没有强制性。 15、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注】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16、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注】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人们的劳动性质与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17、完善个人收入分配,先经济增长,然后居民收入再增长。× 【注】完善个人收入分配,要坚持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 18、居民解决生活困难只需要社会保障就可以了。× 【注】居民解决生活困难除了发挥社会保障的作用外,更重要的是要提高自力更生能力。 19、社会保障主要由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组成。× 【注】社会保障主要由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组成,还包括其他社会保障形式。 20、国家依法建立起由政府承担主要责任的社会保障。×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同步填空题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同步填空题 试卷副标题 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一、填空题 1.从个人收入的途径看,我国现阶段居民收入主要包括劳动性收入和财产 性收入。将下列各项正确的匹配起来。劳动性收入______;财产性收入______。A.出租房屋所得的租金; B.企业管理者获得的奖金; C.企业职工的津贴; D.银行储蓄和购买债券获得的利息。 【答案】 BC AD 【详解】财产性收入,也称资产性收入,指通过资本参与社会生产和生活活动所产生的收入。即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车辆、收藏 品等)和不动产(如房屋等)所获得的收入。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劳动 性收入是指通过劳动所获得的收入。根据劳动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的特点,出租房屋所得的租金、银行储蓄和购买债券获得的利息属于财产性收入,企业管理者获得的奖金、企业职工的津贴属于劳动性收入。 故填空依次为BC、AD。 2.小李在一家国有企业工作,除每月工资外,年终还有奖金。他的个人收 入分配方式是______。实行这一分配原则,是______由决定的,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与其付出的劳动______和______直接联系在一起。 【答案】按劳分配生产资料公有制数 量质量 【详解】①:公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国有控股的股份制企业中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属于按劳分配,小李在一家国有企业工作,除每月工资外,年终

易错点08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解析版)

易错点08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 易错题【01】不能准确判断各种收入分配方式。 常见认识误区 (1)不清楚“三权分置”下农民收入的分配方式。 ①农民自己经营所承包土地获得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也属于合法的劳动收入。 ②农民流转土地所得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中的按土地要素分配收入,也属于财产性收入,同时属于合法的非劳动收入。 ③农民到流转后获得经营权的公司去打工,其收入为按劳动要素分配收入。 ④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包括:土地补偿收入、红利收入、租金收入和集体土地财产收入,或者是租金、土地征用补偿和土地转包收入。 ⑤农民的种粮补贴收入属于转移性收入。 (2)错误地认为,工资收入都属于按劳分配。工资收入不一定是按劳分配收入。例:私营外资企业中工人获得的工资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 (3)错误地认为劳动收入-定是按劳分配。劳动收入不一-定是按劳分配收入。例:非公有制企业中的劳动收入不属于按劳分配收入。 (4)错误地认为非劳动收入是剥削收入。非劳动收入不一-定是剥削收入,只有在雇佣劳动的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中的企业主凭借资本获得的收入才存在剥削。 (5)不清楚财产性收入形式。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不动产(如房屋、车辆、土地、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它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等;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 (6)不清楚转移性收入形式。转移性收入包括“离退休金”“价格补贴”“抚恤和社会救济福利金”“赡养收入”“赠送收入”等。 易错题【02】不能准确区分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常见认识误区; 不清楚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 从分配的领域来说:初次分配是在物质生产部门进行,再分配和第三次分配是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 国从分配的方式来说:初次分配主要有劳动者的工资、奖金和津贴;各种生产要素根据其贡献大小参与分配

高一政治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测试题含解析

高一政治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测试题含解析 一、选择题 1.在我国现阶段对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下列属于按劳分配的是( ) ①农民承包集体土地种植蔬菜所得的收入 ②个体劳动所得 ③国有企业工人的工资和奖金、津贴 ④某外资企业工人的工资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要注意抓住“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这一规定性,农民承包土地属于集体经济的范畴,注意不能将其视为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2.在我国现阶段,不同国有企业的职工,付出同样的劳动,获得的劳动报酬也会有所差别。这是因为( ) A.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与企业的利益是联系在一起的 B.按劳分配的实现与企业的效益是联系在一起的 C.贯彻按劳分配原则能使企业中的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D.按劳分配与按资本分配是结合在一起的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劳动者提供的“劳动”的理解。劳动者提供的劳动一定是社会化的劳动,即企业生产的产品必须成功地实现交换,满足社会成员的需要,所以,在效益不同的企业,付出同样劳动,所获报酬会不同。故选B。 3.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应该得到保护,体现的是( ) ①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②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③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④一切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所有制形式和分配方式都可以大胆利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 B [解析] 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应该得到保护,说的是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分配制度,也反映了各种所有制形式的市场地位是平等的。明确了题干的意思之后再进行干肢对照,就可以选出B项,因为①与题干要求不符。 4.小李拥有北京大学的医药卫生EMBA的学位,在多年的医疗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正是看中他的这一点,一私营企业家找到小李,出资1000万元与他合伙成立了一家眼科专科医院,小李任院长,他没有出一分钱的现金,但他以自己的才能持有医院的20%的股份。从分配的角度看( ) A.我国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 B.按资本分配无法激励员工的创造性 C.管理要素也能参与收益的分配 D.收入与所受的教育成正比 [答案] C [解析] A不是从分配角度谈的;按资本要素分配可以更好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故B说法错误;收入与所受教育不一定成正比,故D片面。 5.为了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应该得到保护,这里所说的合法的非劳动收入包括( ) ①企业职工所得的奖金收入 ②个体工商户的收入 ③企业经营者的财产收入和风险收入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第四课《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判断改错题

必修二第四课《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判断改错题 1.深圳完善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顺应了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______) 2.国务院加大对贫困落后地区教育投入体现了政府通过再分配促进社会公平。 (______) 3.我国免征中小微企业养老、失业和工伤保险单位缴费,能切实减轻这些企业的税收负担。(______) 4.效率与公平二者互为前提。(_______) 5.税收就是初次分配的手段。(_______) 6.我们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就是共同富裕。(_______) 7.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_______)8.居民收入均来自初次分配的收入。(_________) 9.存款和债券的利息,股票投资的收入等各种按生产要素分配属于再分配。 (_________) 10.要鼓励勤劳致富(______) 11.收入分配公平就是要求收入分配相等。(_______) 12.购买债券的利息收入和购买股票的红利收入属于合法的非劳动收入,属于按资本要素分配的收入。(_______) 13.科研人员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_______) 14.财产性收入不等于按资本要素收入。出租所得的租金等等。通俗地说,财产性收入就是人们投资理财所获得的收益。(_________)

15.非公有制经济的企业主生产经营取得的税后利润,公民的利息收入、股息和红利,债券、股票交易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收入。(_______) 16.劳动收入和工资收入都属于按劳分配。(_________) 17.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收入属于按劳分配分配收入。(_______) 18.农民承包土地自己经营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_______) 19.按劳分配为主体就是个人收入分配来源中劳动分配占较大部分。(______)20.按劳分配意味着不同公有制经济性质的企业的劳动者的等量劳动可以得到等量的报酬。(_______) 21.我国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是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的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_______) 22.公有制经济中的分配方式就是按劳分配。(_________) 23.按劳分配就是等量的劳动获得等量报酬。(_________) 24.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_______) 25.按劳分配存在于我国各种经济形式。(_________) 26.目前我国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存在着明显差别,劳动还是谋生手段,这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________) 27.一般说来,企业经营的利润越高,效率也越高。(______) 28.某市发布“全球精英引进计划”,将奖励标准翻倍,有利于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______) 29.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30.私营企业中的工人获得的工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

高中政治第四课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第一框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教案部编版必修2

第一框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 情景导入学习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 需要,已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 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 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更突出的矛盾是城乡、区域、收入分配等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这已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什么?如何实现收入分配公平?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理解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重点·政治认同] 理解我国如何完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实现社会公平。[难点·科学精神、政治认同] 一、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教材P43“探究与分享” 提示 (1)该村发展集体经济,个人收入分配方式属于按劳分配。 (2)我国农村发展集体经济,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该村村民承包土地,在村办企业工作,收入不菲,体现了提高效率。随着集体经济的壮大,村民也早早享受到免费的教育和医疗,同时该村不忘带动周边的乡村共同富裕,坚持先富帮后富,促进社会公平。 1.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就决定了我国现阶段必须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按劳分配 (1)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是由生产资料公有制决定的。 (2)基本内容和要求是: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必须参加劳动;在做了必要的扣除后,以劳动者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对个人进行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3)实行按劳分配,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与其付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直接联系在一起,有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实行按劳分配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3.按生产要素分配 生产要素主要有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等。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利于让各种要

高二政治个人收入的分配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政治个人收入的分配试题答案及解析 1.为进一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我国政府可采取的再分配措施有 ①提高农产品的补贴标准②提高进程务工人员的最低工资标准 ③增加对农民的专项贷款④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保障水平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答案】B 【解析】题干中明确的限定条件是再分配中的措施,②项中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属于初次分配中的 措施,排除②;解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主要是提高农民的收入,通过提高农产品的补贴、提高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水平等,可以达到这一目的,故①④正确;增加对农民的贷款不会直接增 加农民收入,故排除③。本题答案选B。 【考点】本题考查了经济持续协调发展。 2.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关于全面提高人民生 活水平的要求中提到“……收入分配差距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扶贫对象大幅减少。社 会保障全民覆盖…….社会和谐稳定。”持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需要做加、减法,即增收减 负。 结合上述材料,从经济生活角度为政府做好“增收减负”提出合理化建议。(10分) 【答案】做好增收(加法:)①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提 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 生产率提高同步)。(2分)②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增加收入。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2分)③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保障水平。(2分) 做好减负(减法:)①推进财税制度改革,减轻居民个人的税负以及企业的税负。(2分)②加 强宏观调控,控制物价总水平上涨幅度。(2分) 【解析】本题是以党的十八大报告为背景材料,考查从经济生活角度为政府做好“增收减负”提出 合理化建议,结合材料,联系所学,可从做好增收和做好减负两个方面来回答,做好增收,可从 推进收入分配制度、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完善社保等角度等角度考虑,做好减负,可从推进财 税制度改革、加强宏观调控,控制物价总水平等角度考虑。 【考点】本题考查提高居民收入的措施。 3.(11分)材料一我国2013年某地经济发展情况 消费率为61%。②从2006年以来,该地居民消费率持续下降。 材料二党的十八大强调,“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缩小收入分配 差距,持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大幅减少扶贫对象。把扩大内需的重点更多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上来。 (1)请结合材料一说明我国2013年该地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3分) (2)运用收入和分配有关知识为提高中等收入者收入提出合理化建议。(8分) 【答案】(1)(3分)①2013年该地GDP、财政收入、企业利润及居民收入都有所增长,但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高于GDP、企业利润及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比重偏低。(或者能说明居民收入增速最慢)②我国居民消费率呈下降趋势,低于国际水平,居 民消费意愿不强。 (2)(8分)①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

统编版政治必修二同步练习题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分层作业)(含答案)

4.1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 2022-2023学年 高一政治必修2《经济与社会》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促进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目标。实现共同富裕目标,首先要通过全国人民共同奋斗把“蛋糕”做大做好,然后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把“蛋糕”切好分好。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进程中,把“蛋糕”切好分好需要() ①坚持消除贫困 ①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①不断创造和积累社会财富 ①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 A.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 【答案】C 【详解】①①①: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进程中需要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把蛋糕切好分好,防止两极分化、坚持消除贫困、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都是切好分好蛋糕的举措,①①①正确。 ①:不断创造和积累社会财富是做大蛋糕的举措,①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2.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又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包括() ①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①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①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 【答案】B 【详解】①①①:“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均属于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①①①正确。①: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属于农村集体经济经营形式,不是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①排除。

易错点03 收入与分配 (原卷版)

易错点03 收入与分配 易错题【01】实现收入分配公平 1.再分配就是政府转移支付.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根本措施 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是再分配注重公平的重要举措。 [矫正]再分配是在初次分配基础上各收入主体之间通过各种渠道实现现金或者实物转移的一种分配过程。主要是政府对财政收入在全社会范围内再分配. 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根本措施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力发展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属于初次分配的内容,不属于再分配 易错题【02】财政 2.财政收入越多越好,适度的财政赤字目的是增加社会总供给,扩大居民消费。 在经济下行的情况下,需要提高企业税率,增加财政收入。 [矫正]政收入并非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财政收入的多少必须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综合考虑,在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的基础上,实现企业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适度的财政赤字,目的是扩大社会总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经济下行的情况下,需要实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减少税收,加大财政支出。 易错题【03】税收 3.税收具有固定性,税率一旦确定就不能改变。 “营改增”可以优化国家税种结构,拓宽财政收入来源;同时增值税起征点提高,有利于缩小个人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 [矫正]税收具有固定性,是指国家在征税之前就以法律的形式,预先规定了征税对象和税率,不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不能随意改变。国家可以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状况通过修改税法调整税率。

“营改增”不是增加新的税种,而是已有税种之间的替换,并没有拓宽财政收入的来源;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高,有利于缩小个人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 01 (2021·北京·高考真题)“职业培训券,1000万张在路上!”职业培训券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对符合条件的劳动者进行职业技能培训补贴的电子凭证。劳动者可以通过电子社保卡应用程序领取该券,在指定期限内到相关培训机构使用。推行职业培训券() ①着力于多种形式的收入再分配,实现社会公平 ①可推动技能型劳动者的培养,促进更高质量就业 ①可扩大培训行业市场准入,实现便民与惠企的统一 ①可精准对接培训资源和培训需求,提升职业技能培训的信息化水平 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

高二政治个人收入的分配试题

高二政治个人收入的分配试题 1.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由于中央和地方财政之间的纵向不平衡和各区域之间的横向不平衡而产生和发展的,是国家为了实现区域间各项社会经济事业的协调发展而采取的财政政策。落实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①是优化资源配置的要求②目的是稳定市场物价水平 ③可以促进社会分配水平④可以提高劳动报酬的比重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答案】B 【解析】对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理解是该题的关键,财政资金转移,可以充分调动资金在不同区域的利用,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①正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为了协调区域发展的平衡性,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有利于促进社会分配公平,③正确;②④对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理解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 【考点】本题考查市场配置资源、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2.社会公平是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我们党对社会公平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在促进效率提高的前提下体现社会公平”到“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再到“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过程。近年来,随着社会成员收入差距的扩大和社会矛盾的增多,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比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突出。 请结合收入分配的相关知识回答:在我国解决公平问题的经济学依据是什么?(12分) 【答案】①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有利于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②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有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只有维护劳动者公平分配的权利,保证劳动者的利益,才能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 【解析】解决收入分配公平的依据,是课本基础知识的识记考核,学生需要准确掌握所学内容,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从收入分配公平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两个层面回答,具体包括:收入分配公平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有利于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有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只有维护劳动者公平分配的权利,保证劳动者的利益,才能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 【考点】本题考查促进社会公平的原因。 3.下表是改革开放以来A市基尼系数变化的情况表 注:基尼系数是衡量居民人均收入差距的重要指标。按国际标准,基尼系数介于0.3-0.4属于相对合理区间,大于0.4表明收入差距较大。 假如你是A市市长,你认为解决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最适宜的经济措施是() A.逐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再分配中的比重B.发挥市场调节决定性作用,完善分配制度C.强化财政和税收调节作用,整顿分配秩序D.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答案】C 【解析】本题图表反映的是改革开放以来,A市基尼系数呈现不断提高的趋势,尤其是2005年以来该市居民收入差距较大。面对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该市政府需要加强宏观调控,以实现收入分配公平。C项中的措施,是政府运用财税政策对居民收入分配进行调节,有利于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符合题意,可以入选;逐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故A项表述不科学,故不能入选;B项中“发挥市场调节决定性作用”,并不能解决该市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问题,不符合题意,故不能入选;D项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措施亦不能解决该市居民收入差距过大方面的问题,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C项。 【考点】本题考查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措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