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起源与变迁

城市起源与变迁

城市的起源、演变与城市化
城市是一种主要由从事非农业活动的人口组成的、规模较大、结构较复杂的地域社会共同体。工业革命以前的城市统称为“前工业城市”。城市化亦称都市化,通常是指伴随人口集中,农村地区不断转化为城市地区的过程。这一过程促使城市数目增多,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农村人口比重下降是城市化的一个显著标志。城市化亦包含城市文明不断向农村传播的过程。城市化的实质是消灭城乡差别,实现社会转型。我国不少学者根据中国实际,将城市化称为“城镇化”。

城市化有其必然性:第一,工业化推动城市化,工业化导致工商服务企业在特定地域集聚;第二,农业生产工业化的趋势必将改变农村社区的固有特点,从而推动农村地区的城市化;第三,城市文明不断向农村地区传播,也是导致农村城市化的重要原因。

自18世纪60年代发端至今的世界城市化历程,大致可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自18世纪60年代英国的工业革命到19世纪中叶,为世界城市化的兴起阶段;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中叶,城市化由英国向各国推广,欧美各国城市化基本实现,发展中国家进入城市化的起步与初期推进阶段;20世纪中叶以后,为城市化在全球范围内的推广与基本实现阶段。

中国是世界上城市产生较早的地区之一。据传距今4000年前夏朝的第一个统治者禹就曾在嵩山之阳建立阳城作为都城。商代后期的王都殷,已达相当规模,占地面积约为24平方公里。中国的城市发展虽然自明清以后出现了一些新变化,但由于一直受到封建统治阶级的强有力的控制,没有出现像西欧那样的“自治城市”或“自由城市”。所以,尽管当时的城市也曾出现过***萌芽,终因封建势力极其强大,这些萌芽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近代以来,封建势力开始与外国资本相结合,许多城市,特别是沿海城市和大城市,其经济社会性质逐渐呈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色。

学术界一般将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10%作为城市化的起点,以此来衡量,我国是自1949年以后才进入城市化的起步阶段的,和新中国成立的时间大体一致,其时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10.6%。截至目前,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大致为30%。建国五十多年来我国的城市化历程大体可划分为四个阶段。

中国城市化步入第四阶段以后,有关城市化问题开始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并自1980年代中后期起一直成为学术探讨的热点。其中有关中国城市化道路的探讨更成为学术探讨的焦点。所谓“城市化道路”,在中国有特定的含

义,主要是指以什么类型城市为主实现城市化。我国政府对城市类型的划分是:5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为大城市,20-50万人口的城市为中等城市,20万人口以下的为小城市(镇)。在有关中国城市化道路的探讨中,自1980年代后期以来,围绕以何种类型城市为主实现城市化,形成了不同的观点。

第二节 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变动
在现代城市中,人口、工厂、机关、商店等等并不是杂乱地分布的,而是依据一定的空间位置有条理的组织起来的。城市的空间结构是指城市人口及其活动场所在空间地域上有条理的分布而形成的格局。
城市人口及其活动场所在空间分布上有明显的模式,社会学家很早就力图建立起能表达这些模式的理论:第一,欧内斯特"伯吉斯的“同心环带”模型;第二,霍默"霍伊特的“扇形”模型;第三,昌西"哈里斯等的“多核心”模型。
现代城市一般由市区及毗邻的郊区两大部分构成。一般而言,市区处于一个城市的中央部位。但也有例外。城市的大小主要是根据市区的规模来决定,
对市区空间结构的划分一般有两种方法。各功能区的分布有一定的规律性:商业区和行政区常常位于城市的中心或重要位置;市中心的外围常常围绕着轻工业区、居民区;重工业区大多分布在城市外围甚至更远的卫星城;空间开阔的游览区以及需要安静环境的文化区也多设在城市边缘地带等等。郊区则是围绕在市区四周的环状地带,郊区曾以某种形式出现在历史上的许多城市的四周,但只是到了20世纪郊区才迅速发展起来。从更直接的意义上可以说,郊区是在为解决因城市化的迅速推进而导致的市区人口过度集中问题的过程中而不断得到发展的。
城市空间结构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在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尤其
如此。集中,任何城市都是集中过程的产物。伴随这一过程,人口及其活动聚集到特定地域。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城市集中区有墨西哥城、纽约、东京、里约热内卢、上海等。在一定条件下,人口及其活动的集中能够产生巨大的经济优越性。集中还能够产生巨大的社会优越性。分散是和集中相反的一种城市生态过程。伴随这一过程,城市人口及其活动分散到了郊区乃至远郊。导致分散过程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在于,随着集中过程的持续进行,城市规模越来越大,聚集程度越来越高,“物极必反”,集中所带来的各种优越性正在逐渐走向其反面。当然,分散过程得以发生,还需具备一定的经济社会条件的。

随着集中过程的进行,城市内部不断发生着一种分化与分隔的结构变化。城

市生态学把城市里各人口集团的分隔过程叫生态隔离。“专门化”系指城市范围内某些特定地区被限于或集中了某种专业用途或特殊活动的现象。城市生态学发现:伴随专门化过程,商业区日益集中于地价最高的区域,大银行、日用品商店、百货公司、大旅社等占居着地价最高的地面,而且中心商业区地界明显。而早期那些经济力量较弱的公用事业则被迫退居不太繁华、地价较低的地区。工厂企业组成的工业区一般群集于铁路、公路或水路运输线旁等等。互有联系的行业都比较靠近。

“侵入”是指一种人口集团或专门活动进入另一种人口集团或专门活动集中地域的过程。侵入过程是所有城市生态过程中最普遍的一种,只有某些未曾发生变化的城市才没有经验到或受到其影响。一种不同的人口团体或专门活动对一个地区的侵入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要经过各种阶段,这个过程有时很长。“承继”过程是继侵入过程的不断发生而出现的。随着一种新的人口团体或专门活动不断侵入另一种人口团体或专门活动的地域,当这种新的人口团体或专门活动逐步取代原先的人口团体或专门活动而在该地区居于主体地位时,承继的过程也就出现了。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城市情况的变化,已承继的地区将来又可能为别的人口团体或专门活动所侵入。所以侵入和承继这两个生态过程在城市地区,尤其在城市化迅速发展的时期,常处于一种循环交替的过程之中。

应当指出,社会学家所揭示的各种城市生态过程,主要是以欧美国家特别是以美国为蓝本的,而这些国家的城市结构及变迁的情形未必和其他国家完全相同。除了各国的城市空间结构及其变动的情形不尽相同之外,就是同一国家内部,城市结构的变动过程也不太一样。一般而言,老的城市结构变动较少且慢,新的城市变动较多且快。

第三节 城市的社会文化特征
工业化、城市化不仅引起城市规模与空间结构的变化,而且引起社会、文化及生活方式的变革。城市性是社会学家有关城市独特的社会文化结构的研究。第一,礼俗社会和法理社会。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1855-1936)是最早主张城市生活具有自身特点和研究价值的社会学家。第二,大城市的精神生活,齐美尔将“大城市型特性”描述为个人主义、个性、自由、非人性、理性和非情感化,并把这种独特的城市个性看作是城市居民适应和接受工业化城市新环境的结果。齐美尔以其对金钱在城市生活中的重要性的认识揭示了城市理性的突出表现。第三,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城市性,沃思认为城市具有三种基本的人文(社会)生态学上

的特征,即众多人口、高人口密度与高人口异质性。这些特征的每一方面都进一步决定了城市生活的其它一系列特点。
总之,上述社会学家从不同的视角对城市特性进行了探讨,其中滕尼斯是在与传统的乡村生活的比较上考察了城市生活的特点;齐美尔首次对城市居民的社会心理特性作了系统地分析;沃思则从城市人口的三个基本性质出发,系统地推演出其对城市生活的各个侧面所产生的作用。这些考察为我们认识、理解城市独特的社会、文化性质提供了参考与启示。上述探索的缺陷在于,其一,它们都只是对***城市生活的研究,其间虽然包含着城市生活的各种共性,但终究难以全面普遍化;其二,上述社会学家都认为城市生活取代乡村生活具有必然性,但又对这种转变感到悲观。
城市的社会文化特征:第一,城市人口规模大、密度高。现代城市是大量人口的集聚地。第二,城市人口异质性强。第三,城市社会分工复杂,专业化程度高。第四,城市社会关系具有匿名性与非人情性。第五,城市社会活动科层化。在现代城市,初级社会群体趋向衰落。第六,城市社会阶层结构趋向开放,社会流动性高。第七,城市文化世俗化。第八,城市生活方式现代化。第九,城市社会控制以正式手段为主,社会整合度低。现代城市规模大,人口构成复杂,宗教、传统、习俗、道德等非正式控制手段的作用日益削弱,而越来越依靠正式控制手段如规则、法律、法规、章程等。

第四节 城市问题与城市规划
城市问题即是指存在于城市社区的各种社会病态现象。和乡村社区相比,城市问题有其特殊性。一般而言,工业化、城市化所引起的急剧的社会变迁是导致城市问题恶化的基本原因。不过,在具体解释城市问题的成因时,不同社会学家的观点又有所差异。
第一,城市决定论,这一学派以齐美尔及其学生、芝加哥学派的著名学者沃思为代表。该学派特别是沃思以工业革命以来近现代城市所具有的社会生态学上的特性,作为解释城市问题起源的基本依据。第二,人口构成论,路易斯和甘斯都认为,城市问题与组成城市的某些人口群体自身所具有的性质有关。第三,亚文化论,“亚文化论”是美国哈佛大学社会学家费希尔(C.Fischer)创立的有关城市问题的理论。在费希尔看来,“城市决定论”与“人口构成论”有关城市问题的解说,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亚文化论”便是在取二者之长、避二者之短的基础上形成的。费希尔认为,任何人在社会上,都需要他人的帮助与扶持。这种人际关系上的相互依赖性,尤其在那些具有异常行为的人

们身上表现得最为突出。这些人的异常行为需要同类人的支持才能存在下去。而只有大城市的众多人口,才可能保证有足够数量或“关键数”的同类人的存在。费希尔进一步指出,在大城市,人口众多虽然造成了一群具有异常行为倾向的同类人的存在,但他们之间能否相互依赖、相互支持,促成各类社会问题的发生,尚有赖于他们是否具备很多相似的社会和个人背景。
所谓“规划”,按照英国城市规划学家P.霍尔(Peter
Hall)的解释,是指编制一个有条理的行动顺序,使预定目标得以实现。对近现代城市规划产生重要影响的欧美城市规划思想有:第一,霍华德的“花园城市”,霍华德相信根治当时城市主要社会问题的方法是使人们回到小规模的、开放的、经济均衡和社会均衡的社区。第二,芒福德的“有机秩序”,和霍氏相比,芒福德对现代的特大城市更加深恶痛绝。他把特大城市看作一个非自然的环境,其间存在着种种难以克服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唯一的办法是解散特大城市,另寻出路。“有机秩序”是芒福德提出的一个符合个人所有的生物需要与社会需要的、亦即充分地适合于人类生活的新型城市环境。第三,马塔的“带型城市”,1882年,他提出发展“带型城市”的思想,即使现有的城市沿着一条高速度、高运量的轴线向前发展。“带型城市”的思想适应了城市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只要在带型的尽端简单地向前推进即可。因此,它对后来欧美的城市规划实践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第四,勒.柯布西埃的“阳光城”,。他认为,就一定空间地域而言,采取大量的、高层的建筑形式虽然使人口密度非但不会减少,反而有所增加;但同时在这些建筑周围又将腾出很高比例的空地。按照这一构想,城市的景象将是大量的绿地分隔穿插在摩天高楼之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