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诊断学教学大纲-四川大学

诊断学教学大纲-四川大学

诊断学教学大纲-四川大学
诊断学教学大纲-四川大学

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

诊断学教学大纲(供口腔、法医、预防、医检、妇幼、医技、营养等)

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内科教研室

二O一五年九月

前言………………………………………………………………………………………………绪论………………………………………………………………………………………………常见症状…………………………………………………………………………………………

一、发热………………………………………………………………………………………

二、疼痛………………………………………………………………………………………

三、呼吸困难………………………………………………………………………………

四、咳嗽、咳痰、咯血……………………………………………………………………

五、水肿、心悸、紫绀……………………………………………………

六、腹泻、腹痛……………………………………………………………………………

七、消化道出血………………………………………………………………………………

八、黄疽………………………………………………………………………………………问诊、书写病历………………………………………………………………………………

检体诊断…………………………………………………………………………………………

一、基本检查方法及一般状态检查………………………………………………………

二、头、颈部检查…………………………………………………………………………

三、胸廓、肺部检查………………………………………………………………………

四、心、血管的检查……………………………………………………………………

五、腹部检查………………………………………………………………………………

六、生殖器、肛门、直肠、脊柱与四肢检查……………………………………………

七、神经系统检查…………………………………………………………………………

八、病历编写及诊断方法概述……………………………………………………………器械检查…………………………………………………………………………………………

一、心电图检查…………………………………………………………………………

二、超声波检查……………………………………………………………………………

三、实验诊断学(检验系)、血常规检查(讲、习)…………………………………

前言

一、诊断学是一门桥梁课,但它的内容以及在整个教学计划中的位置都更偏向为一门临床课,重点内容包括:问诊、检体诊断、实验诊断、心电图诊断、超声诊断。其它部分,未列入教学大纲中的内容,供学生自学参考。

二、诊断学总教学时数为90学时,其中检体诊断60学时,心电图检查15学时,超声波检查6学时。实验诊断5-6学时,其中课堂讲授36学时,临床见习45学时,电教9学时。

三、在诊断学教学过程中,转换角色,互相实践,应尽可能地多运用电子模具及接触临床,参加实践,以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要注意引导学生努力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不断提高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本阶段的教学中,通过专业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使学生逐步掌握诊断疾病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进一步学习各临床课程打下基础。

四、学习诊断学的要求:

1、学会问诊了解常见症状的发生机理和临床意义。

2、掌握检体诊断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以及典型体征的发生机理与临床意义。

3、熟悉实验诊断讲授内容的基本理论,临床意义和应用指征,并了解血液、尿液、粪便三项常用临床检验操作方法。

4、熟悉心电图各波形产生的基本原理,初步掌握正常心电图的各波形及各波的测量方法,并了解心电图检查的临床应用及其某些常见典型的异常心电图表现。

5、熟悉超声波检查的基本原理及应用范围。

6、初步学会对各方面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逐步使学生具有独立编写完整的住院病历和提出初步诊断的能力。

绪论

《教学要求》阐述诊断学是应用问诊、体格检查、化验室检查及器械检查等方法,进行调查研究,达到正确认识健康与疾病的一门课程。学习本课程,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为指导,发扬“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教学内容》

一、学习诊断学的指导思想。

二、诊断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三、祖国医学对诊断学的贡献。

四、诊断学的基本内容:常见症状、问诊、体格检查,化验室检查,心电图检查,超声检查,病历编写与诊断思维方法,并概要介绍诊断方法的新进展。

五、学习诊断学的方法和要求。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常见症状

《教学目的与要求》

症状学是机体在病理生理学或病理解剖学改变的基础上,病人主观感受到的异常感觉。重点了解常见症状的临床表现,启示学生了解症状分析对诊断疾病的重要作用。要求学生认识常见症状,并掌握其出现的原因,发生机理及临床意义。

《教学内容》:发热、疼痛、呼吸困难、咳嗽与咯血、心悸、紫绀、水肿、腹泻、腹痛消化道出血,黄疸。

一、发热(自学)

(一)发热的原因:

1、感染性发热;

2、非感染性发热。

(二)发热的起病方式(急缓),过程和临床常见的几种热型(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不规则热)。

二、疼痛(自学)

(一)在分析疼痛时应注意:

1、疼痛的位置与传播;

2、疼痛的特点与程度;

3、疼痛延续时间、频度或间期;

4、诱发、加重或减轻的原因;

5、伴随症状与体征。

(二)临床常见几种疼痛的特点:

1、头痛

2、胸痛

3、腹痛

4、腰痛

5、关节肌肉痛

重点了解疼痛的病因、发生机理及特点。

三、呼吸困难

重点了解呼吸困难的病因、机理与临床意义及表现:

(一)肺源性(呼气性、吸气性及混合性);

(二)心源性(左心或右心功能不全);

(三)其他原因(如中毒性、神经精神性等)。

四、咳嗽、咳痰、咯血

(一)咳嗽的性质、时间及伴随症状;

(二)咳嗽与咳痰的原因及临床表现;

(三)咯血的原因及临床表现;

五、紫绀:

(一)定义;

(二)中心性紫绀和周围性紫绀的特点和病因。

六、水肿

(一)病因、分类及特点;

(二)心源性水肿与肾病性水肿的鉴别要点。

七、心悸:常见的病因和发生机理。

八、腹泻

(一)腹泻的概念及发生机理;

(二)急性与慢性腹泻的常见原因及特点。

九、消化道出血

(一)呕血:

1、呕血常见的病因;

2、呕血与咯血的鉴别;

3、消化性溃疡出血与肝硬化合并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鉴别。

(二)便血:便血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1、鲜血便;

2、柏油样便。

十、黄疸

溶血性、阻塞性、肝细胞性黄疸的鉴别。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呼吸困难、心悸、紫绀、水肿、[咯血,腹痛、黄疸、消化道出血,自学]。

结合临床实习及典型病例示教,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对常见症状进行观察、

讨论和分析。教材中的其他症状,供实习中结合临床自学与参考。

问诊

《教学目的与要求》

问诊是采集病史,了解病情发生发展的重要方法,是诊断疾病的第一步,因此讲授时,要求学生充分认识问诊的重要性,并掌握问诊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教学内容》

一、问诊的重要意义

二、问诊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三、问诊的内容:

(一)一般项目

(二)主诉

(三)现病史

(四)既往史、个人史、婚姻史、月经及生育史、家庭史。

(五)各系统的问诊要点,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生殖系统、消化系统、造血系统、内分泌系统及代谢障碍性疾病。

《教学时数》,习3学时。

《教学方法》教师在见习课堂中讲授:问诊内容、方法、病历书写格式及方法,并将举例说明如何问诊,写病历。

检体诊断

基本检查方法及一般状态检查

《教学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望诊、触诊、叩诊、听诊的基本方法。

二、熟悉一般状态检查内容。正常及异常体征的临床意义。

《教学内容》

一、望诊、触诊、叩诊的检查方法。

二、性别、年龄及疾病的关系。

三、体温(测量体温的方法,正常范围及变异,以及引起差错的原因)、呼吸(见肺部检查)、脉搏及血压(见血管检查),并综合分析上述四项内容的临床意义。

四、发育及营养的判断方法,常见的意识障碍,精神状态,不同疾病的特殊面容及表情、姿势、体位(自动体位、被动体位、强迫体位)与疾病的关系。

五、皮肤的弹性、颜色、皮疹、出血点、瘀瘢、蜘蛛痣、水肿等的辨认以及临床意义。

六、淋巴结的检查方法、分布及其变化的临床意义。

七、头颈部检查。

《教学目的与要求》

熟悉头部、颈部的检查顺序与方法,并了解正常状态和异常改变的临床意义。

《教学内容》

一、头颅外部一般检查

二、眼、耳、鼻检查

三、口腔检查:唇、口腔粘膜、牙及牙龈、扁桃体、咽和腭、舌等的检查及临床意义。

四、颈部检查:颈部活动情况及外形检查,甲状腺及气管位置检查,颈静脉怒张及静脉或动脉搏动的临床意义。

《教学时数》6学时,(示教1,实习5)。

《教学方法》

一、通过示教进行讲授,然后学生相互检查,反复练习检查顺序、方法及认识正常状态。

二、通过临床实习,检查病人,识别异常体征,并分析其临床意义。

胸廓、肺部检查

《教学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望诊、触诊、叩诊、听诊四种基本方法在胸廓及肺部检查中的应用,通过相互检查,能获得较为准确的检查结果。

二、通过临床实习,熟悉肺部异常体征,并分析其临床意义。

《教学内容》

一、胸部常用的骨骼标志、划线及分区的意义。

二、胸廓:正常及病态胸廓。

三、肺部检查。

(一)望诊:肺叶在体表的投影,呼吸的类型,节律、深度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二)触诊:语颤的检查方法,产生机理,正常胸部语颤的特点。

(三)叩诊:叩诊的方法及其注意事项,间接与直接叩诊法,重叩诊与轻叩诊法。

叩诊音的种类:清音、过清音、鼓音、浊音及实音。

肺界叩诊法及临床意义。

(四)听诊:

1、正常肺部呼吸音的种类(肺泡性呼吸音、支气管性呼吸音、支气管肺泡性呼吸音)、特点及分布。

2、病理性呼吸音及临床意义,肺泡性呼吸音的增强、减弱或消失。支气管性呼吸音,支气管肺泡性呼吸音。

3、啰音:啰音的发生机理、分类、特点和临床意义。

湿性啰音(水泡音):大、中、小水泡音,捻发音。

干性啰音:哨笛音、鼾音。

4、胸膜摩擦音的发生机理、特点及临床意义。

5、语音传导:语音传导的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

(五)呼吸系统常见病的主要体征:大叶性肺炎,肺气肿,胸腔积液等。

《教学时数》12学时(课堂讲授4、实习6,电教2)

《教学方法》

一、教师指导学生相互检查,掌握检查的顺序和方法以及正常肺部体征。

二、在临床实习中示教典型体征,使学生熟悉肺部各种异常体征。配合电子模拟人实习。

三、通过实习达到独立写出呼吸系统疾病问诊及肺部检查记录。

心血管的检查

《教学目的与要求》

一、能比较准确地叩出心界。

二、掌握第一与第二心音产生的机理、鉴别要点,并了解其增强、减弱的临床意义。

三、熟悉心脏杂音的产生机理及临床意义,正确掌握其听诊要点,并能辨别收缩期及舒张期杂音。

四、熟悉常见心律失常的特点(心动过速,心动过缓,过早搏动及心房颤动)。

五、正确测量血压,并了解其改变的临床意义。

六、熟悉脉搏检查方法及血管体征。

《教学内容》

一、心脏:

(一)望诊

1、心前区外形

2、心尖搏动:正常心尖搏动的位置、强度、范围及其改变的临床意义。

3、心前区及其他部位搏动的临床意义。

(二)触诊

1、心尖搏动的位置、强度、范围、节律及其改变的临床意义。

2、心前区震颤的原因、部位、时间(收缩期、舒张期及连续性)及其临床意义。

(三)叩诊

1、心脏叩诊方法。

2、正常心脏浊音界及心脏浊音界改变的原因、特点及临床意义。

3、心界各部的组成及胸部、腹部疾病对心浊音界的影响。

(四)听诊

1、各瓣膜听诊区的部位。

2、正常心音及其产生机理,第一、第二心音的鉴别方法。

3、心率与心律。

4、心音的变化。

(1)第一心音的强度、性质、改变的原因及临床意义。

(2)主动脉瓣区及肺动脉瓣区第二音增强、减弱或分裂的原因及临床意义。

5、心脏杂音

(1)心脏杂音的产生机理。

(2)分析杂音的注意点:

部位、性质、杂音的时期(收缩期、舒张期及连续性)、强度(收缩期杂音的分级)及传导方向。

6、心包摩擦音的产生原因、特点、临床意义及其与胸膜摩擦音的区别。

二、血管:

(一)动脉搏动、脉率及脉律。

(二)脉搏的强弱、大小、血管紧张度与动脉壁的情况。

(三)水冲脉及奇脉。

(四)毛细血管搏动征。

(五)血管杂音及射枪音。

(六)动脉血压的测量方法及临床意义。

三、循环系统常见病变的主要症状和体征:心功能不全、慢性风湿性心瓣膜病等。

《教学时数》12学时(课堂讲授4,实习6,电教2)。

《教学方法》

一、课堂讲授后,学生互相检查,反复练习心脏及血管的检查方法。

二、通过临床实习,由教师指导进行心脏检查,听心音及心脏杂音,以电子模拟人实习为主。

三、通过临床实习并结合电教(如心音及心脏杂音的录音)逐步深入掌握心脏及血管常见的体征及其临床意义。

四、实习后,写出心血管检查的记录(包括病史及体征)。

腹部检查

《教学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腹部检查方法(重点为肝、脾触诊),了解体表划线、分区与腹腔内脏的对应关系。

二、熟悉腹部常见体征及临床意义。

《教学内容》

一、腹部的体表标志及分区。

二、腹部检查

(一)望诊:

1、腹部外形;

2、呼吸运动;

3、腹壁静脉曲张;

4、蠕动波;

5、皮肤及其他

(二)触诊:

1、触诊方法;

2、触诊内容:腹壁紧张度,腹部压痛、反跳痛、包块及肝、胆、脾、肾的触诊。

(三)叩诊:

1、肝啤叩诊及肾区叩击痛;

2、移动性浊音及波动感。

(四)听诊:

1、肠鸣音;

2、振水音;

3、血管杂音。

三、腹部常见病的主要症状及体征:消化性溃疡、肝硬化腹水、腹膜炎。

《教学时数》11学时(课堂讲授3、示教1、实习5,电教2)

《教学方法》

一、课堂讲授后,教师示教检查方法,然后在教师指导下相互检查,练习检查手法。

二、通过临床实习,观察腹部异常体征的表现,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指导学生亲手检查。配合电子模拟人实习。

生殖器、肛门、直肠、脊柱与四肢检查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肛门、直肠检查的重要性,熟悉脊柱,四肢的检查方法及病理改变的临床意义。

《教学内容》

一、生殖器、肛门和直肠检查,以讲为主。

二、脊柱:正常曲度、畸形、压痛和叩击痛、运动功能障碍。

三、四肢:肢体的位置与形态异常、运动障碍、关节病变、下肢静脉曲张。

《教学时数》与腹部检查同时进行。

《教学方法》由教师示教脊柱、四肢的检查方法,学生相互检查。

神经系统检查

《教学目的与要求》

一、了解神经系统检查的内容及方法,(感觉、运动及植物神经功能的检查)。

二、颅神经:十二对颅神经,重点掌握面神经和舌下神经的中枢性损害和周围性损害的特点。

三、掌握神经反射的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

《教学内容》

一、简要讲授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及植物神经功能检查的临床意义。检查方法由学生自学参考。

二、简要讲授神经反射的检查方法及病理反射的临床意义。

(一)浅反射:腹壁反射,提睾反射。

(二)深反射:二头肌反射、三头肌反射、桡骨膜反射、膝反射、跟腱反射。

(三)病理反射:

1. 锥体束征。

(1)跖反射(babinski征)及与其临床意义相同的奥本海姆(Oppenheim)征、戈尔登(Gordon)征、、查多克(Chaddock)征。

(2)霍夫曼(Hoffmann)征

(3)阵挛:髌阵挛及踝阵挛。

2、脑膜刺激征:

(1)颈项强直

(2)克尼格(Kernig)征。

(3)布鲁辛斯基(Brudzinski)征

3、拉塞格(Lasegue)征。

《教学时数》4学时(示教1、实习2,电教1)

《教学方法》

一、简要介绍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及植物神经功能检查的临床意义。

二、介绍神经反射的检查方法及病理反射阳性时的临床意义。

三、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相互练习检查方法。

四、示教病理反射、指导学生检查,结合临床分析阳性时的临床意义。

五、通过电教,了解异常神经系统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

病历编写及诊断方法概述

《教学目的与要求》

一、使学生了解,病历具有临床诊治疾病、教学、科研、法律依据等方面的重要意义。要求学生必须以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态度编写病历,能独立写出格式正确、文字通顺,字体清楚,符合实际的病历。

二、结合临床实践,培养学生对诊断的综合分析能力,使学生熟悉症状、体征的现象与本质、共性与个性、局部与整体、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形态与功能的关系。了解诊断步骤,逐步掌握诊断过程的思维方法。

《教学内容》

一、诊断步骤和思维方法。

(一)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分析。

(二)作出初步诊断。

二、病历编写。

(一)病历的重要性。

(二)病历编写中注意的事项。

(三)住院病历的格式及项目。

《教学时数》9学时(示教3,实习6)

《教学内容》在临床实习中,认真采集病史,进行细致的体格检查,按正规格式编写出2-3份完整的病历。教师修改后讨论,指出病历编写中存在的问题,为临床各科实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全身体格检查录像。

心电图检查

《教学目的与要求》

一、熟悉正常心电图各波的图形、正常值。

二、熟悉心电图检查的临床应用范围及临床意义。

三、熟悉几种常见异常心电图的特征。

《教学内容》

一、简述心电图产生的原理及常用导联。

二、心电图的各个波段、波形的测量法及其正常值。

三、心电图的临床应用。

四、扼要介绍几种常见异常心电图的特征。

(一)左/右心房、心室肥大。

(二)期前收缩(房性、室性)。

(三)心房扑动、心房颤动。

(四)房室传导阻滞(一度/二度I型/二度II型/高度/三度)。

(五)WPW预激综合症。

(六)左/右束支传导阻滞。

(七)心肌梗死。(重点学习心肌梗死部位及时相的判断方法)

《教学时数》15学时,(课堂讲授6,实习9。)

《教学方法》

一、利用教具讲授心电图的产生、描记方法及导联等。

二、采取边讲解、边看心电图、边讨论和解答问题的方式进心电图的测量及几种异常心电图的教学。

三、学生独立阅读及测量正常或大致正常心电图,并写出报告,交教师批阅。

超声波检查

《教学要求》

一、了解超声诊断的原理,B型、M型检查方法及其临床应用的范围和价值。

二、了解肝占位性病变、胆囊和肾脏常见疾患以及妊娠的典型图象。

三、了解心脏内部结构的声象图、瓣膜病、心包积液、先天性心血管畸形的典型图象。

《教学内容》

一、超声诊断的物理基础,基本诊断原理,A、B、M、D各型超声检查的特点。

二、超声波的临床应用。

(一)肝胆疾患

(二)肾脏疾患

(三)妊娠声象图

(四)正常心脏声象图

(五)瓣膜病、心包疾患、心脏肿瘤、先天性心血管畸形。

《教学时数》4学时(课堂讲授4学时)

《教学方法》

一、讲解超声诊断的基本原理,A、B、M、D各型超声检查法的特点。

二、讲解各系统常见疾病超声的图象特点及其诊断价值。

三、课堂讲解时充分利用幻灯片和典型病例进行讲解,辅以典型病例录象示教。

实验诊断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实验诊断的定义,诊断性实验的选择与评价,以临床思维方式应用实验诊断项目。

熟悉:实验诊断学的定义及工作范围。了解实验诊断学发展现状及未来。

[教学内容]

实验诊断学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和应用范围

实验诊断学的现状及进展

实验诊断的临床应用与评价[自学内容]

标本的采集与处理

[教学时数]

讲课2学时

[教学方法]

应用多媒体进行理论讲解。

“血常规检查”

[教学目的与要求]

熟悉: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测定及临床意义;白细胞计数和分类计数及临床意义;自动血细胞分析的检测参数及正常范围。

了解: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的测定方法[教学内容]

红细胞常规检查: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红细胞比积及有关参数;红细胞分布宽度;网织红细胞。

白细胞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血小板常规检查:血小板数量及相关指标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全血细胞分析:自动血细胞分析的方法;常见检测参数、细胞直方图、细胞分布图及异常信息指示;全血细胞检测的分析及临床应用。

[实验内容]

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

[教学时数]

实验3学时

[教学方法]

1.教师先讲解教学内容中的项目。

2.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互检练习。

(企业诊断)教学大纲-骨伤科影像诊断学广东省中医院

骨伤科影像诊断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骨伤科影像诊断学(五年制) Diagnostic Imaging of Skeletal Diseases 课程编码:10511026 学时与学分:54学时/3学分 先修课程:1.《医学影像学》(第五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人体解剖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适用专业(方向):中医专业(骨伤方向)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骨伤科影像诊断学是研究骨与关节创伤、感染、骨肿瘤等疾病的综合影像诊断的一门学科,是中医骨伤专业的专业基础。其内容包括骨伤科X线、CT、MR各种影像检查技术对骨与关节各系统疾病的临床应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骨与关节病变的影像学检查方法、骨与关节系统常见疾病的影像诊断;培养学生运用影像检查方法分析骨与关节损伤机制、影像表现,以及对骨与关节常见病的影像诊断能力。 二、基本教学内容和学时安排 第一章骨伤X线总论 4学时 目的要求 【了解】X线的发现过程,X线发现者伦琴的生平事迹与人生启发。 【了解】医学影像学的的发展简史及前程展望。 【熟悉】医学影像学的概念。X线的特性,X线成像的基本原理,X线检查方法及应用。 【了解】骨关节系统的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掌握】骨关节的正常X线表现,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 【掌握】骨折及关节脱位概念。 【熟悉】骨折与关节脱位的分类及X线表现,骨折的愈合分期,骨折的并发症及后遗症的X线表现。 教学内容 1. X线的发现过程,X线发现者伦琴的生平事迹与人生启发。 2. 医学影像学的发展历史及前程展望,医学影像学的概念。 3. X线的特性,X线成像的基本原理,X线检查方法及应用。 4. 骨关节系统的X线检查方法及应用价值。 5. 骨与关节的正常X线表现。 6. 骨与关节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 7. 骨折及关节脱位概念;骨折及关节脱位的分类及X线表现,骨折的愈合分期,骨折 的并发症及后遗症的X线表现。 教学方式 课堂讲座、幻灯、X线胶片、多媒体课件。 第二章上肢损伤 12学时 第一节肩关节损伤 目的要求 【熟悉】肩关节的X线检查方法及正常X线表现。 【掌握】锁骨、肩胛骨、肱骨近端各类型骨折的X线表现及肩关节、肩锁关节脱位的X

四川大学普通生物学题库及答案

四川大学普通生物学试题集 第一部分:名词解释(同时注意相应的英文名词) 生物膜干扰素稳态光周期诱导光合磷酸化光敏色素 无氧呼吸 细胞呼吸 菌根 双受精 生物节律 等位基因 细胞分化 基因库 非共质体途径 内皮层 无氧呼吸 再生作用 适应 原核细胞 氧化磷酸化 底物水平的磷酸化 体液免疫形成层克隆共质体途径细胞周期 三羧酸循环 世代交替 蛰伏 基因库 内皮层 无氧呼吸 再生作用 适应 应激性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原肠胚 中心法则 内起源 协同进化 成花素 光能细菌 病毒粒子 反馈调节 基因突变 细胞外消化 蛋白质的二级结构 光呼吸 春化作用 化能细菌 内吞作用 无限维管束 细胞分化 稳态 基因文库 菌根 生态位 光系统 食物链 生物多样性 环境容量 群落 二次污染物 不可再生资源 种群 质壁分离 年轮 抗原 体循环 光合作用光反应暗反应领地行为细胞克隆选择学说 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 压力流假说 团聚体学说 内聚力学说 灾变论 大气圈 学习 血液循环 周围神经系统 腐食性营养 染色体组型 细胞骨架 酶 细胞周期 减数分裂 肺活量 有丝分裂 变态 生态金字塔 遗传漂变 基因工程 生物节律 微球体学说 本体感受器 生物钟 多倍体 拟态 渐变式进化和跳跃式进化 自然发生说 自然分类 五界系统 病毒和反病毒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 原口动物后口动物

生态系统 生态幅 最低量定律 寄生和共栖 化学互助和拮抗 生态位 顶级群落 生物地化循环 稳态 耗散结构 生物大分子 胞饮作用 端粒 内环境 细胞内消化和细胞外消化 干细胞 反射弧 光周期 双受精 孤雌生殖 孢原细胞 缺失重复倒位易位 上位效应 抑制基因互补基因 转化 中心法则 操纵基因结构基因 遗传漂变 异地物种形成 协同进化趋同进化共进化趋异进化 人口问题 第二部分:填空题 ⒈细胞呼吸全过程可分为糖酵解、 、 和电子传递链。 ⒉细胞核包括核被膜、 、 和核仁等部分。 ⒊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 两部分组成。 4.不同物种的种群之间存在着 隔离,同一物种的种群之间存在着 隔离。 5.细胞周期包括 和 两个时期。 6.神经组织是由 细胞和 细胞组成的。 7.异养营养可分为吞噬营养和 。 8.DNA和RNA的结构单体是 。 9.消化管管壁的结构由内至外分为4层,即粘膜层、 、 和浆膜。 10.肌肉单收缩的全过程可分为3个时期,即 、 和舒张期。 11.横隔膜升降引起的呼吸动作称为 呼吸。 12.形成层细胞切向分裂,向外产生 ,向内产生 。

试验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

《实验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实验诊断学 英文名称:laboratory diagnosis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必修考查 总学时:42 学分:2.5 理论课学时:32 实验课学时:10 适用对象:口腔医学专业本科学生 一、课程性质和地位 实验诊断是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等实验室方法对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细胞取样和组织标本等进行检查,从而获得病原学、病理形态学或器官功能状态等资料,结合病史、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全面分析的诊断方法。是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也是打开临床医学大门的一把钥匙。通过对实验诊断的学习,为临床各学科、临床见习与实习奠定基础。 二、教学环节及教学手段和方法 实验诊断的环节包括课堂教学、实验、考试等。其中课堂是通过教师对指定教材部分章节的讲解,结合CAI课件、电化、多媒体,对板书和各类鉴别要点的挂图进行启发式,以达到使学生融会贯通、快速理解的目的。实验是教师在实验室里指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等手段强化学生对理论的记忆,使之更好地配合好理论。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实验诊断学以临床诊断为中心,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正确选择,掌握各项检查的适应症,熟悉和了解原理和方法,重点掌握参考值和临床想结合正确解释检查结果,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第一章概论 【掌握】掌握实验诊断学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 【熟悉】正确的选择实验室检查项目。 【了解】如何进行标本的采集和处理。 第二章临床血液学检测 第一节血液的一般检测 【掌握】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白细胞计数、白细胞分类计数的方法、正常值及

增减变化的临床意义。 【熟悉】贫血的形态学分类法、网织红细胞计数、红细胞比积测定及红细胞沉降率测定的方法、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了解】了解红、白细胞病理形态改变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思考题: 1、红细胞血红蛋白的测定的参考值、临床意义? 2、红细胞各种形态变化的临床意义? 3、中性粒细胞增多、减低的临床意义? 4、中性粒细胞核象变化如何,何为核左移、核右移? 5、异型淋巴细胞包括几种,形态变化如何? 6、三种红细胞指数结束变化的临床意义? 第二节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测 【熟悉】溶贫常用的实验室检查的临床应用。 思考题:溶血性贫血的实验诊断项目有那些? 第三节血细胞的形态特征 【掌握】骨髓细胞的起源及发育演变规律。 【熟悉】正常骨髓细胞的形态和分类 【了解】常用的细胞化学染色法及诊断意义 思考题: 1、骨髓增生度分级及临床意义 2、细胞组织化学染色的临床意义 第四节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试验 【掌握】ABO血型系统、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试验的原则。 【熟悉】ABO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及其临床意义。 【了解】其他血型系统。 思考题: 1、ABO血型鉴定的临床意义,交叉配血临床意义? 2、Rh血型鉴定的临床意义? 第五节常见血液病的血液学特征 【熟悉】各种贫血的骨髓象和血象的形态学特点

诊断学教学大纲四川大学

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 诊断学教学大纲(供口腔、法医、预防、医检、妇幼、医技、营养等) 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内科教研室 二O一五年九月 目录

前言………………………………………………………………………………………………绪论………………………………………………………………………………………………常见症状………………………………………………………………………………………… 一、发热……………………………………………………………………………………… 二、疼痛……………………………………………………………………………………… 三、呼吸困难……………………………………………………………………………… 四、咳嗽、咳痰、咯血…………………………………………………………………… 五、水肿、心悸、紫绀…………………………………………………… 六、腹泻、腹痛…………………………………………………………………………… 七、消化道出血……………………………………………………………………………… 八、黄疽………………………………………………………………………………………问诊、书写病历……………………………………………………………………………… 检体诊断………………………………………………………………………………………… 一、基本检查方法及一般状态检查……………………………………………………… 二、头、颈部检查………………………………………………………………………… 三、胸廓、肺部检查……………………………………………………………………… 四、心、血管的检查…………………………………………………………………… 五、腹部检查……………………………………………………………………………… 六、生殖器、肛门、直肠、脊柱与四肢检查…………………………………………… 七、神经系统检查………………………………………………………………………… 八、病历编写及诊断方法概述……………………………………………………………器械检查………………………………………………………………………………………… 一、心电图检查………………………………………………………………………… 二、超声波检查…………………………………………………………………………… 三、实验诊断学(检验系)、血常规检查(讲、习)………………………………… 前言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教学大纲-苏州大学临床技能教学中心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见习》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30130059 大纲执笔人:沈海林、诸伟 实习(见习、实践)周数(时数):18学时大纲审稿人:沈海林 学分:1.5 开课学期:7 适用专业:口腔医学 一、大纲说明 本大纲根据口腔医学专业2006年教学计划制订 二、实习(见习、实践)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本实习目的在于培养具有理论联系实践的口腔专业人才,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本课程是《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理论课程的实习环节。通过本实习,使学生正确掌握影像检查的方法、影像诊断技术的过程,锻炼独立思考、综合分析的能力。通过实习使学生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三、实习(见习、实践)教学的基本要求 具体内容见下述各章节要求。 四、实习(见习、实践)内容 1、实习(见习、实践)地点:影像实验室及第一附属医院影像中心读片室 1、实习(见习、实践)地点:实习医院为附属第一医院; 2、实习(见习、实践)内容;见下述个章节具体内容 3、时间安排;18课时 五、实习(见习、实践)的形式与方法 包括到附属医院影像中心参观、摄片操作、读片等。

六、实习(见习、实践)考核和成绩评定 掌握口腔颌面部各系统疾病的影像读片、诊断要求。 七、实习(见习、实践)报告的内容与要求 掌握口腔颌面部各系统疾病的影像读片、诊断要求。 八、实习(见习、实践)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第四版,马绪臣主编 九、其他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第四版,马绪臣主编 《口腔颌面影像医学图谱》马绪臣主编 一、前言: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是口腔医学专业必修课程之一,是口腔临床医学与口腔基础医学之间的一门桥梁课程。以研究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和对牙及牙周组织病变、颌面骨炎症、外伤、颌骨囊肿、肿瘤、颌骨畸形、涎腺疾病、颞下颌关节疾病及系统疾病在口腔、颅颌面骨的表现等方面的医学影像诊断为内容的学科。 实验课18学时。实验课主要为读X线片。 二、教学要求:

2020四川大学理科录取分数线(湖北)

2020四川大学理科录取分数线(湖北) 四川大学是由原四川大学、原成都科技大学、原华西医科大学三所全国重点大学于1994年4月和2000年9月两次“强强合并”组 建而成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也是国家“211工程”和“985 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原四川大学起始于1896年创办的四川中西 学堂;原成都科技大学由1954年全国院系调整时建立的成都工学院 发展而来;原华西医科大学的前身是1910年美国、英国、加拿大的 基督教会组织在成都创办的华西协合大学。四川大学现任校党委书 记杨泉明教授,校长谢和平院士。 四川大学地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天府之国”的成都市区。学校设望江、华西和江安校区,占地面积705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300余万平方米。校园环境幽雅、花木繁茂、碧草如茵,是读书治 学的理想园地。 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扎实的办学基础和以校训“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校风“严谨、勤奋、求是、创新”为核心的川大精神。张澜、吴玉章曾任校长,朱德、杨尚昆、郭沫若、巴金、童第周、周太玄、刘承钊、冯友兰、朱光潜、李劼人、魏时珍、恽代英、王右木、江竹筠、柯召、张铨等,曾在此求 学或传道授业。两院院士中50人为川大校友。 四川大学是国家布局在中国西部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大学。学校设30个学科型学院以及研究生院、海外教育学院和锦城、锦江两个 独立学院。学科覆盖了文、理、工、医、经、管、法、史、哲、农、教等11个门类,有37个国家重点学科,66个部省级重点学科,27 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28个博士点,345个硕士点,9个专业 学位点,121个本科专业,2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国家人才 培养和科学研究及课程教学基地,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企业诊断-临床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8年制 精品

《临床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8年制) 课程编号: 14037401 学分: 7.5 总学时:103 学时 大纲执笔人:戚秀卿、宋浩明、刘琦大纲审核人:戚秀卿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临床诊断学是研究诊断疾病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诊断思维的一门临床学科;是在基础医学课程学习后,为过渡到临床各科学习而开设的临床课程;是临床各学科的基础课,也是通向临床各科学习的桥梁。 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学习问诊和体格检查的基本内容、方法技巧和心电图、肺功能以及各种内镜检查的方法和临床意义,使学生掌握诊断疾病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正确地搜集资料、分析综合,得出符合疾病本质的结论——临床诊断。 《临床诊断学》为103学时。 二、面向专业 临床医学等专业。 三、课程基本要求 深入领会各个症状的病因、发生机制、临床表现特点及其在诊断中的作用。逐步学会与患者接触和交流,掌握问诊的方法、内容和良好的问诊技巧,能独立进行全面系统的问诊。能用规范的手法进行全身系统的体格检查,掌握异常体征及其临床意义。掌握正常心电图及常见异常心电图图形分析。熟悉诊断步骤,逐步掌握临床思维方法,能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资料,进行归纳、整理,按照诊断程序进行临床分析、综合,作出临床诊断。独立完成内容真实、格式正确、字体规范、文笔流畅、表达清晰的病历,并能作清楚、流畅的口头报告。 (一)症状学 掌握常见症状的病因、发生机制、临床表现、伴随症状、鉴别诊断及问诊要点。掌握询问常见症状的方法,通过分析症状的个性及其伴随症状作出初步症状诊断。 (二)问诊 掌握问诊的方法,内容及注意事项,使学生充分认识问诊的重要性。熟悉特

临床诊断学教学大纲

《临床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性质、目得与任务: 临床诊断学就是研究诊断疾病得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与诊断思维得一门临床学科。就是为医学生学毕基础医学各门学科,过渡到学习临床医学各学科而设立得一门必修课,就是临床各学科得基础课,也就是通向临床各科学习得桥梁。本课程得任务就是讲解问诊与体格检查得基本内容与方法技巧;心电图、肺功能与各种内镜检查得方法与临床意义;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诊断疾病得基本原理与方法,正确地搜集资料、分析综合,得出符合疾病本质得结论——临床诊断。 二、课程基本要求: 在深入领会各个症状得病因与机制基础上,学会与患者接触与交流,独立进行全面系统得问诊,深入理解患者得主诉与病史。能用规范化手法进行系统、全面、重点、有序地体格检查,掌握常见异常体征及其临床意义。熟练掌握主诉、症状、体征间得内在联系与临床意义。熟悉心电图机操作,掌握正常心电图及常见异常心电图得图像分析。能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及必要得辅助检查资料,进行归纳、整理,按照诊断程序进行临床分析、综合,作出临床诊断,独立完成内容真实、格式规范、描述准确、用词恰当、字迹清晰、书写全面、符合要求得住院病历。 (一)问诊 掌握问诊得方法,内容及注意事项,使学生充分认识问诊得重要性。熟悉特殊情况得问诊技巧。 常见症状学 掌握常见症状得病因、发生机制、临床表现、伴随症状、鉴别诊断及问诊要点。掌握询问常见症状得方法,通过分析症状得个性及其伴随症状作出初步症状诊断。除课堂讲授外,部分内容自学。 (二)体格检查 1、掌握视、触、叩、听、嗅诊得基本检查方法。 2、掌握一般检查各项内容得正常状态与异常改变得临床意义。 3、掌握头、颈部各器官得检查方法、体征及临床意义。了解眼功能检查、眼底检查、听力 检查。 4、掌握视、触、叩、听四种基本方法在胸廓与肺部得应用,并能获得较为准确得检查结果。 掌握胸部得体表标志、肺部异常体征、产生机制及其临床意义。了解乳腺得检查方法、顺序、正常状态及异常改变。学习询问呼吸系统疾病病史得方法并写出病史及体格检查记录。 5、掌握心前区隆起,心尖搏动,心前区异常搏动得临床意义。掌握震颤、心脏浊音界得检查 方法及临床意义。掌握S1、S2得产生机制及听诊特点。掌握心音变化、额外心音得概念、特点及临床意义。掌握心脏杂音得产生机制、听诊要点、鉴别要点及其临床意义。掌握心包摩擦音得产生机制、特点、临床意义及与胸膜摩擦音得区别。掌握血压测量、周围血管征得检查方法与临床意义。熟悉脉搏、血管杂音得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学习询问心血管系统疾病病史得方法并写出病史及体格检查记录。 6、熟悉腹部体表标志及分区。掌握腹部视、触、叩、听检查方法(重点为肝、胆、脾触诊)。 掌握压痛、反跳痛、腹部包块得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掌握腹部常见体征及其临床意义。 学习询问消化系统疾病病史得方法并写出病史及体格检查记录。 7、熟悉肛门、直肠检查得方法与临床意义。 8、掌握脊柱、四肢、膝关节得检查方法及病理改变得临床意义。 9、熟悉神经系统检查得内容及方法(颅神经、感觉、运动及自主神经功能检查)。掌握神经

超声诊断学教学大纲

《超声诊断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超声诊断学是一门以电子学与医学工程学的最新成就和解剖学,病理学等形态学为基础并与临床医学密切结合,即可非侵入性地获得活性器官和组织的精细大体断层解剖图像和观察大体病理形态学改变,亦可使用介入性超声或腔内超声探头深入体内获得超声图像,从而使一些疾病得到早期诊断的新兴学科。超声诊断学属医学影像诊断学范围,是医学影像诊断专业的必修课。 本课程内容包括超声诊断的物理基础和原理;超声诊断的检查方法和诊断术语;超声诊断的正常声像图和病理声像图表现;介入性超声等。其总任务是使学生能运用超声诊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常见病进行诊断。 在教学过程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和启发式教学原则,采用讲授、演示、讨论、阅读、电教、录像、课件和见习等多种方法组织教学,传授知识,并通过提问、测验和操作,评价学生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技术水平。 本大纲适用于三年制影像专业,本课程在第四学期开设。课程共70学时。理论42学时,实践28学时 三、各章理论部分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绪论 目的要求 了解:超声诊断学的概念,性质和内容,超声诊断学的发展史略。 教学内容 1、超声诊断学的概念及临床应用特点 2、超声诊断学发展史 教学方法 讲授、讨论 学时分配 理论0.5学时,实践0学时 第二章超声诊断的物理基础和原理 目的要求 了解:超声诊断的物理特性、超声诊断仪的种类、新技术新方法的临床应用 教学内容 1、超声波基本物理量 2、超声波的物理特性 3、超声波的生物效应及诊断安全性 4、超声成像一般规律 5、超声显像特点 6、超声诊断仪的基本结构及类型(A、B、M、D) 7、超声诊断仪的使用与维护 教学方法 讲授、讨论、电教 学时分配 理论1.5学时,实践1学时 第三章超声诊断基础 目的要求 掌握:超声诊断的检查方法,超声回声的描述和声像图分析,超声报告的书写。 熟悉:超声诊断常见的伪像 教学内容 1、超声诊断的常规检查方法 2、超声诊断的特殊检查方法 3、超声回声的描述 4、超声回声分析的内容 5、声像图分析的方法 6、超声伪像形成的原因 7、灰阶超声常见的图像及伪像的辨识和消除方法 8、超声报告的书写原则、要求及内容 教学方法 讲授、演示、讨论

四川大学学分制条例

四川大学学分制条例 (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更好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落实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我校教学改革,转变教学管理模式,建立学生自主成才机制,调动教师教学积极性和学生学习主动性,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品德好、素质高、基础厚、专业宽、能力强,能主动适应新世纪社会经济和科技文化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特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学分制是相对于学年制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它以选课制为基础,以学分作为学习计量的单位,以在规定的年度内取得必要的最低学分作为学生毕业和获得学位的标准。 第三条本条例的适应对象为四川大学所有文、理、工科类和部分医科类全日制普通本科学生。 第二章开课 第四条学校和院(系)根据本科生培养目标、规格要求和学分制特点制定模块式教学计划,作为开课与选课、修课的依据。 第五条各院(系)按照教学计划,每学期第6周前向教务处上报下学期教学任务书(主要内容包括开设课程名称、学时、学分、课程性质、先修课程、任课教师、选用教材、考试方式及时间等)教务处于第12周向全校公布课程表。 第六条各开课单位应认真审查任课教师资格。未经试讲或试讲不合格的教师不得任课。助教未经批准不得担任主讲教师。教授原则上每学年至少应为本科生讲授一门课(含实验课) 第七条学校加强对教学全过程的监控与督导,进一步完善考核机制和奖惩措施。对不称职的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要及时撤换。对教改成绩突出、教学优秀的教师和成效显著的教学管理人员,学校按有关规定给予表彰与奖励。 第八条按《教育法》的规定,所有任课教师都应用普通话授课,1955年9月1日以后出生的教师必须使用普通话授课。 第九条任何教师主讲的任何课程,必须达到规定的最低修读人数才能开课。具体的规定是:公共性课程或每年招生人数在40人以上的基础性、专业性课程,

临床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

临床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4037401 学分:7.5 总学时:103 学时 课程性质与目的 临床诊断学是研究诊断疾病的基础理论、差不多知识、差不多技能和诊断思维的一门临床学科;是在基础医学课程学习后,为过渡到临床各科学习而开设的临床课程;是临床各学科的基础课,也是通向临床各科学习的桥梁。 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学习咨询诊和体格检查的差不多内容、方法技巧和心电图、肺功能以及各种内镜检查的方法和临床意义,使学生把握诊断疾病的差不多原理和方法,正确地搜集资料、分析综合,得出符合疾病本质的结论——临床诊断。 《临床诊断学》为103学时。 面向专业 临床医学等专业。 课程差不多要求 深入领会各个症状的病因、发生气制、临床表现特点及其在诊断中的作用。逐步学会与患者接触和交流,把握咨询诊的方法、内容和良好的咨询诊技巧,能独立进行全面系统的咨询诊。能用规范的手法进行全身系统的体格检查,把握专门体征及其临床意义。把握正常心电图及常见专门心电图图形分析。熟悉诊断步骤,逐步把握临床思维方法,能按照病史、体格检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资料,进行归纳、整理,按照诊断程序进行临床分析、综合,作出临床诊断。独立完成内容真实、格式正确、字体规范、文笔流畅、表达清晰的病历,并能作清晰、流畅的口头报告。 (一)症状学 把握常见症状的病因、发生气制、临床表现、相伴症状、鉴不诊断及咨询诊要点。把握询咨询常见症状的方法,通过分析症状的个性及其相伴症状作出初步症状诊断。 (二)咨询诊

把握咨询诊的方法,内容及注意事项,使学生充分认识咨询诊的重要性。熟悉专门情形的咨询诊技巧。 (三)体格检查 把握视、触、叩、听、嗅诊的差不多检查方法。 把握一样检查各项内容的正常状态和专门改变的临床意义。 学习头、颈部各器官的检查方法与顺序,认识正常状态,把握常见专门体征及临床意义。了解眼功能检查、眼底检查、听力检查。 学习视、触、叩、听四种差不多检查方法在胸廓和肺部的正确应用,并能获得较为准确的检查结果。把握胸部的体表标志、胸廓和肺部体检的差不多内容,识不肺部正常体征,把握常见专门体征及其产生气制、临床意义。 了解乳腺的检查方法、顺序、正常状态及专门改变。 了解呼吸系统某些专门的体检方法。熟悉呼吸系统常见专门发觉及其鉴不。 学习询咨询呼吸系统疾病病史的方法并写出病史及体格检查记录。 学习心脏的检查方法并能获得较为准确的检查结果。把握心前区隆起、心尖搏动、心前区专门搏动、震颤、心脏浊音界及其变化的临床意义。把握S1、S2的产生气制、听诊特点及鉴不要点。把握心音变化、额外心音的概念、特点及临床意义。把握心脏杂音的产生气制、听诊要点、鉴不要点及其临床意义。把握心包摩擦音的产生气制、特点、临床意义及与胸膜摩擦音的区不。 熟悉脉搏、血压、血管杂音、周围血管征的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 了解循环系统某些专门的体检方法。熟悉循环系统常见专门发觉及其鉴不。 学习询咨询心血管系统疾病病史的方法并写出病史及体格检查记录。 熟悉腹部体表标志及分区。把握腹部视、触(重点为肝、脾、胆囊、肾触诊)、叩、听诊检查方法。把握压痛、反跳痛、腹部肿块、腹水(移动性浊音、液波震颤)、振水音的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 了解腹部某些专门的体检方法。熟悉腹部常见专门发觉及其鉴不。

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

《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诊断学 英文名称:diagnostics 课程类型: 专业课必修考试 总学时:64 学分:3.5 理论课学时:44 实验课学时:20 适用对象: 医学影像学(工程方向)专业本科学生 一、课程的性质和地位 《诊断学》是医学各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是运用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疾病进行诊断的一门学科,是由基础医学向临床医学过渡的桥梁课程。诊断学的内容包括问诊及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诊断、器械诊断等,横跨多个学科,内容涉及面广,实践性强,课程十分强调临床技能训练和诊断思维及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为学习临床医学各学科、临床见习与实习奠定基础。因此诊断学可以说是打开临床医学大门的一把钥匙。 二、教学环节及教学方法和手段 诊断学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临床技能培训、课间见习、考试。其中课堂讲授是通过教师对指定教材的大部分章节的讲解,结合结合CAI 课件、VCD、录像、录音、投影、模型等教学手段,使学生掌握诊断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检查方法和思维程序;临床技能培训在临床技能训练中心进行,临床技能训练中心采用了现代化、功能强大的电子模拟人教学设备,从心肺听诊,到腹部触诊等各种教学功能,训练学生的临床技能。各种穿刺模拟人,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课间见习是在病房进行,学生下科后,深入病房,进行床旁训练,在病房中了解病史采集方法,通过具体的病例让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将学到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建立正确的逻辑思维。了解各种异常体征及正规的检查手法。在反复医疗实践中,逐步学会临床思维方法、检查方法和检查技术,逐步提高对疾病的诊断水平,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达到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医学人才的目的;考试是检验《诊断学》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分理论考试与形成性考试两部分,理论考试是对学期末医学生学习本学科的结业考试。形成性考试采用实验课出勤考核及实际操作的完成情况考核,是检验学生的实际动手查体的能力,是对学生动手能力的检验与考核。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篇问诊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实验教学大纲(口腔)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实验教学大纲 (供五年制本科口腔医学专业使用) Ⅰ前言 本大纲适用于五年制本科口腔医学专业学生使用,编写大纲的目的是要求学生在学习《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理论知识的同时,在实验课上通过教师示教,学生阅片,病例讨论等方式,与理论课相互验证,增强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对理论知识综合驾驭能力,使学生掌握口腔颌面部常见疾病的X线诊断和X线鉴别诊断,掌握口腔颌面部常用的X线检查方法,熟悉口腔颌面部常用X线检查设备。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下: 一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大纲每一章节均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三部分组成。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相对应,并同一标示(核心内容即知识点以下划实线,重点内容以下划虚线,一般内容不标示)便于学生重点学习。 二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教学手段,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容。三总教学参考学时为12学时。 四教材:《口腔医学实验教程》,人民卫生出版社,王嘉德,2版,2003年。 Ⅱ正文 实验一口腔颌面部X线技术特点 常用口腔颌面部X线片正常图像 龋病、牙髓病X线诊断 一教学目的 认识口腔颌面专用X线机,学习常用口腔颌面部X线片投照技术和正常图像,学习龋病和牙髓病X线诊断。 二教学要求 (一)掌握根尖片投照技术(包括根尖片分角线投照技术和平行投照技术)。 (二)掌握根尖片上牙及牙周组织正常图像。 (三)掌握根尖片所见有关颌骨正常解剖X线表现。 (四)掌握牙合片正常图像。 (五)掌握曲面体层摄影片、华特位片、下颌骨后前位片、下颌骨侧位片、下颌骨升支切线位片、颞下颌关节侧斜位片、髁状突经咽侧位片的正常图像。 (六)掌握浅龋、中龋、深龋的X线诊断。 (七)掌握牙髓钙化的X线诊断。 (八)熟悉口腔颌面专用X线机(包括曲面体层X线机、X线头影测量机,牙科X线机)。(九)熟悉牙合片投照技术。 (十)熟悉牙合翼片正常图像。 (十一)熟悉X线头影测量片、下颌骨开口后前位片、颧弓位片的正常图像。

【VIP专享】四川大学普通生物学曾经的题库

四川大学普通生物学曾经的题库!(8) 2009年01月14日星期三 21:42 第五部分:问答论述题 1.水有哪些特性?说明这些特性的生物学意义。 2.细胞的穿膜运动有哪几种方式?简要说明之。 3.说明脊髓的结构和功能。 4.生物膜的结构是怎样的?生物膜具有什么特点? 5.说明两类动物激素的作用机制。 6.化学进化全过程可分为哪几个阶段?简要说明之。 7.细胞呼吸的全过程可分为哪几部分?简要说明之。 8.比较人的精子和卵的发生过程。 9.以心脏结构的变化说明脊椎动物各纲血液循环系统的进化。 10.试从呼吸、循环系统、附肢结构、生殖方式、皮肤角度比较探讨脊椎动物从水生到陆生的进化趋势。 11.植物的永久组织分为哪几类?各有何特点和功能? 12.概述细胞免疫的过程。 13.抗体的作用有哪几种?简要说明之。 14.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细胞质的分裂有何不同? 15.试述人肺的呼吸运动。 16.请叙述气孔开关的机制 17.请叙述遗传物质DNA在细胞周期中各阶段的变化。 18.请以呼吸、循环或神经系统之一为例,叙述进化过程中,动物的形态结构如何适应其生存环境 19.请叙述植物根的形态结构如何适应其生理功能 20.请叙述你所食的牛肉蛋白转变成组成你自身蛋白的过程 21. 请叙述生物膜的结构及其功能 22.单子叶植物茎的构造和双子叶植物的茎有何不同? 23.试述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和作用 24.试述人体对环境化学污染物可能的吸收和排除途径 25.碳、氮元素的转化循环为试以例,说明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和作用 26.以动物的神经系统为例,阐述生物进化过程中,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是如何与环境相适应的。 27.叶的形态结构是如何适应其生理功能的? 28.神经系统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是如何产生的? 29.为什么根据老树的年轮能够推测以前的气候和环境的状况。 30.试述人体对环境化学污染物可能的吸收和排除途径 31. 碳、氮元素的转化循环为试以例,说明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和作用。 32.举例说明细胞无氧呼吸的代谢过程,并阐述其生物学意义。 33.请叙述酶在食物消化过程中的作用。 34.稳态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请分析生物有机体通过哪些途径以维持其稳态。 35.为什么爬行动物能成为真真的陆生脊椎动物?

诊断学教学大纲(特选参考)

诊断学教学大纲 (供五年制临床医学、妇产科学、 医学影像学、护理专业用) 长治医学院临床医学一系内科学教研室 二○○四年三月 《诊断学》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The diagnosis learns the syllabus 课程编号: 学时:140学时,其中理论64学时,实验76学时 学分:7.5学分 适用专业:供五年制临床医学、妇产科学、医学影像学、护理学专业用 先修课要求:全部基础课程 一、前言 诊断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课,是各科临床医学的基础。诊断学阐述诊断疾病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是培养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关键,因此一定要把对学生临床诊断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贯穿到诊断学教学的全过程。通过诊断学教学,使学生掌握疾病的诊断原理和方法,学会采集病史、综合和分析客观的人体资料,概括诊断依据,为进一步学习各临床专业课奠定基础。 在诊断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地多组织学生接触临床,参加实践,以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要注意引导学生努力学习和运用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不断锻炼和提高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诊断学教学中,通过理

论学习,课间实习或实验和临床实践,使学生逐步掌握诊断疾病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进一步学习各临床课程及以后的研究工作打下基础 [教学内容] 本《诊断学》教学大纲是以第六版教材为依据编写。诊断学中的问诊、常见症状、体格检查、心电图检查、实验诊断、诊断思维方法与病历书写,为课堂讲授内容,其他未列入教学大纲中的部分内容,供学生自学和参考。 [基本要求] 1.掌握常见症状的发生机制和临床意义。 2.能独立进行系统而有针对性的问诊,能较熟悉掌握主诉、症状、体征间的内在联系和临床意义。 3.能以规范化手法进行系统、全面、重点、有序地体格检查,并掌握各异常体征的临床意义。 4.掌握心电图机的操作程序,熟悉心电图各波图像产生的基本原理,初步掌握正常心电图的各波图形及各波、段的测量方法,并了解心电图检查的临床应用及某些常见典型异常心电图表现。 5.熟悉血、尿、粪便等常规项目实验室检查的操作技术及常用临床检验项目的目的和临床意义。了解实验结果对疾病的诊断意义。 6.能将问诊、体格检查和实验室器械检查资料进行系统的整理,进行综合分析作出初步诊断,书写格式规范、符合要求的完整病历。 [学时分配] 根据1991年国家教委高等教育司对《诊断学》课程基本要求结合我院的具体实际,诊断学总教学时数为140学时,其中理论讲授64学时,实习76学时。具体学时分配如下: 内容讲授实习合计讲授∶实习 绪论 1 0 1 问诊 2 3 5 常见症状8 2 10 基本检查方法 1 2 3 一般检查 1 2 3 头、颈部检查 2 3 5

影像诊断学教学大纲

《医学影像诊断学》理论教学大纲 「供成人医学影像学专升本(业余)专业使用」 前言 本课程教学大纲是按照72学时的教学计划编写,理论教学32学时,实验40学时。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医学影像诊断学发展迅速,在临床医疗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医学影像学专业本科及专升本(业余)学生需要掌握的重要专业内容。 本课程教学目的是要求学生熟悉X线、CT、MR等影像诊断手段的基本原理,理解其基本知识,掌握常见病的影像诊断方法,使学生对临床常见病与多发病具有初步影像学诊断的能力。本课程理论教学遵循细而精的原则,充分利用直观教学手段如幻灯和计算机多媒体,实验教学主要以实际图像和幻灯为主。 一、学时分配表: 二、教学内容: 第一章总论 了解:医学影像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地位(自学) 了解:医学影像学的授课范围、内容和学习方法(自学) 熟悉:学科进展及医学模式的转变(自学)

熟悉:临床常见疾病的影像学诊断方法、 第二章呼吸系统 了解:X线检查,CT检查,MRI检查(自学) 掌握:胸部正常X线表现,胸部病变的基本X线表现,肺炎,肺脓肿,肺结核,肺肿瘤,胸部创伤 熟悉:胸部正常MRI表现,胸部病变的基本MRI表现,支气管扩张症 第三章循环系统 了解:适用于循环系统的影像学检查技术(自学) 掌握:心脏大血管正常X线表现,心脏大血管病变的基本X线表现,风湿性心脏病、常见先天性心脏病、心包炎的影像学表现 掌握:心脏大血管的正常影像学表现,心脏大血管病变的基本影像学表现,主动脉夹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第四章消化系统 了解:适用于消化系统的影像学检查技术(自学) 熟悉:急腹症的CT检查及X线影像观察与分析、腹腔肿瘤 掌握:食管癌,食道静脉曲张,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癌,结肠癌的影像诊断 掌握:脾外伤,肝脓肿,肝海绵状血管瘤,肝癌,胆石症,胰腺炎,胰腺癌的影像诊断 第五章泌尿生殖系统 了解:适用于泌尿系统的影像学检查技术(自学) 熟悉:KUB平片、IVP、腹膜后间隙肿瘤 掌握:尿路结石、肾癌、膀胱癌的影像学表现;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女性生殖系统炎性疾病、子宫及卵巢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第六章骨骼与肌肉系统 了解:各种影像检查技术应用的选择(自学) 熟悉:CT、MRI在骨关节病变诊断的作用,全身性疾病的骨骼X线改变 掌握:X线平片的影像观察与分析,骨关节创伤,骨关节感染,骨肿瘤及瘤样病变

四川大学普通生物学2006

四川大学 2006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生物学 科目代码:356 适用专业: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态学、生物信息学、生物安全、结构生物学、农药学(试题共四页)一、选择题:选择正确的一个或几个答案写在答题纸上。(总计30分,每题2分,不答全不得分) 1、染色体组型研究关注的是染色体的( )。 A、数目; B、形态; C、大小; D、核苷酸的序列 2、RNA组成成分是( ) A、脱氧核糖,磷酸,碱基; B、核糖,碱基,磷酸; C、氨基酸,葡萄糖,碱基; D、戊糖,碱基,磷酸。 3、在正常人体中,病毒感染细胞后,相邻细胞会产生( )。 A、类毒素; B、抗生素 C、外毒素 D、干扰素 4、植物茎运输有机养分的管道是( ) A、筛管; B、导管; C、伴胞 D、乳汁管 5、高等动植物体内的细胞主要是二倍体的,例外的是单倍体的( )。 A、卵母细胞; B、精母细胞; C、精细胞; D、卵细胞。 6、光周期的形成是因为植物体内存在( ) ,它们能够感知光的性质。 A、叶绿素; B、光敏色素; C、成花素; D、花青素 7、物种数量最多的纲是( )。 A、被子植物纲 B、昆虫纲 C、鸟纲 D、两栖纲 8、白蚁与其消化道中的原生动物的关系是( )。 A、捕食 B、寄生 C、互利共生 D、共栖 9、在mRNA上的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可能分别是( )。 A、UAG、CAU; B、AUG、UAG; C、AUG、UAA; D、AUG、UGA。 10、生态演替的终极阶段是( ),其中各主要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达到平衡,能量的输入和输出以及生产量和消耗量也达到平衡。 A、顶级群落; B、优势群落; C、热带雨林; D、全球沙化 11、有三个物种的拉丁学名分别为: ○1Pinus palustris, ○2Quercus palustris,○3Pinus Echinata, 可以判断,亲缘关系较近的两个物种是( )。 A、○1和○2 B、○2和○3 C、○1和○3 D、无法判断 12、拧檬酸循环又称三羧酸循环,其发生部位为( ) A、线粒体; B、叶绿体; C、细胞质; D、内质网 13、成熟促进因子MPF是由两种蛋白质构成的复合体,它的主要功能是控制( )。 A、细胞凋亡; B、细胞周期; C、生殖细胞发育; D、基因突变 14、真核基因的调空机制复杂,可以在多个环节上进行,但不包括( ) A、RNA剪切; B、mRNA寿命; C、DNA复制; D、DNA转录 15、如果DNA模板链的编码从5’端读是TAC, 那么相应的反密码子从5’端读其碱基序列应该是( )

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教学文案

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

《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诊断学 英文名称:diagnostics 课程类型: 专业课必修考试 总学时:64 学分:3.5 理论课学时:44 实验课学时:20 适用对象: 医学影像学(工程方向)专业本科学生 一、课程的性质和地位 《诊断学》是医学各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是运用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疾病进行诊断的一门学科,是由基础医学向临床医学过渡的桥梁课程。诊断学的内容包括问诊及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诊断、器械诊断等,横跨多个学科,内容涉及面广,实践性强,课程十分强调临床技能训练和诊断思维及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为学习临床医学各学科、临床见习与实习奠定基础。因此诊断学可以说是打开临床医学大门的一把钥匙。 二、教学环节及教学方法和手段 诊断学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临床技能培训、课间见习、考试。其中课堂讲授是通过教师对指定教材的大部分章节的讲解,结合结合 CAI 课件、VCD、录像、录音、投影、模型等教学手段,使学生掌握诊断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检查方法和思维程序;临床技能培训在临床技能训练中心进行,临床技能训练中心采用了现代化、功能强大的电子模拟人教学设备,从心肺听诊,到腹部触诊等各种教学功能,训练学生的临床技能。各种穿刺模拟人,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课间见习是在病房进行,学生下科后,深入病房,进行床旁训练,在病房中了解病史采集方法,通过具体的病例让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将学到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建立正确的逻辑

思维。了解各种异常体征及正规的检查手法。在反复医疗实践中,逐步学会临床思维方法、检查方法和检查技术,逐步提高对疾病的诊断水平,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达到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医学人才的目的;考试是检验《诊断学》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分理论考试与形成性考试两部分,理论考试是对学期末医学生学习本学科的结业考试。形成性考试采用实验课出勤考核及实际操作的完成情况考核,是检验学生的实际动手查体的能力,是对学生动手能力的检验与考核。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篇问诊 第一章问诊的重要性 【了解】问诊是采集病史的主要手段,是诊治患者的第一步。 第二章问诊的内容 【熟悉】问诊的内容 第三章问诊的方法与技巧 【掌握】问诊的方法与技巧。 【了解】特殊情况的问诊技巧。 第四章常见症状 一、发热 【掌握】发热的概念、临床表现和伴随症状和临床意义。 【熟悉】发热的常见原因。 【了解】发热的机理。 【自学】发热的问诊要点。 二、皮肤黏膜出血 【掌握】紫癜的概念、常见原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