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本世纪头二十年是一个重要战略机遇期的认识

对本世纪头二十年是一个重要战略机遇期的认识

对本世纪头二十年是一个重要战略机遇期的认识

对本世纪头二十年是一个重要战略

机遇期的认识

系别:机械与电子工程系

专业(班级):11级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

作者(学号):张超(51101050006)

指导教师:钱莉

完成日期: 2013年6月16日

对本世纪头二十年是一个重要战略机遇期

的认识

摘要: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21世纪的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个论断,是在对国际环境、国内形势和我国现在已经展现出来的发展态势作了科学分析后得出的结论。

21世纪头20年,我国处在改革的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机遇和挑战并存、希望与压力同在,既是黄金发展期,又是矛盾凸显期。如果举措得当,经济社会发展将实现新的跨越;如果应对失误,很容易导致经济徘徊、社会动荡。我们面临的仍将是一个总体上有利于我们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但不利因素可能增多的环境。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来说,发展的机遇不是很多的。我们一定要牢牢把握和切实利用好这个重要战略机遇期,妥善应对各种挑战,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来论述这种观点,即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

关键词:战略机遇期历史经验总体环境中国梦

概论

“机”可以理解为是机会、机缘;“遇”则意味着人们是否可以遇到机会,风云际会中是否能够抓住机缘。如果历史客观条件不允许,那就不可能有机会;即使有机会,主体不能适时地加以把握,也就遇不到机会。主体遇到了机会且把握了机缘,这才有了机遇。1

党的十六大指出21世纪头20年是我国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2010年 10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上再次强调指出:“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提出“战略机遇期”的重要判断,因为对中国来说,这是各种难得的历史机遇交汇在一起的重要时期。

1 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及例证

1.1内涵

所谓“战略机遇期”,是指有利于战略实施的历史阶段及其大的背景、环境和条件。同一般的机遇期相比,它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时间的长期性。战略机遇期比一般机遇期存在和发挥作用的时间要长,能给战略实施以更多的回旋时间。第二,空间的开阔性。战略机遇期比一般机遇期涉及范围广,能给战略实施以更多有利条件和回旋空间。第三,影响的全局性。战略机遇期比一般机遇期对实现战略目标的影响更带

有根本性和整体性。历史反复证明,每一次大的战略机遇期来临的时候,总是伴随着大国的兴衰。能否抓住、用好战略机遇期,事关国家的兴衰、民族的存亡。

1.2 例证

历史上因抓住战略机遇期而“国兴”的例子不少。1640年后,正是因为抓住工业革命这个战略机遇期,通过大力发展海军,英国取代了荷

兰、法国,建立了“日不落”帝国,确立了世界霸主的地位。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电子工业革命拉开了生产力高速增长的序幕,美国抓住战略机遇期,成为工业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逐步取代了英国的霸主地位。也正是利用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美国发动侵朝、侵越战争中的大量“特需”订货,几乎面临崩溃的日本经济才得以起死回生,并超过联邦德国,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反之,丧失战略机遇期,则可能导致“国衰”甚至亡国,苏联的解体就是最典型的例证。它没有抓住新的发展机遇。当以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生命科学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迅猛掀起时,苏联对马克思主义采取教条的态度,固守僵化的经济模式,没有伴随新机遇的到来而及时改革和调整经济结构,致使重工业特别是军火工业畸形发展,严重阻碍了经济总体发展的水平,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明显提高。结果,除军火工业外,苏联的经济已明显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终于使这个惟一能同美国相抗衡的超级大国在各种矛盾交错中轰然倒下。

2 我国存在战略机遇期的根据

在新世纪的头10年中,我们成功抓住了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在21世纪第二个10年到来之际,我国发展的内外环境正在发生新的变化。

2.1国际环境

1)冷战结束以来,世界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国际政治经济和国际关系都处在大变动、大重组之中。不少国家受其影响或出现增长和繁荣,或出现衰退和困难,只要善于利用,都有可能成为我国加快发展的条件。

2)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性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世界范围的科技进步已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对我国来说,经济全球化和世界性经济结构调整,有利于实现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加速实现产业升级;有利于我们吸引利用外资,弥补国内建设资金的不足;有利于我们发挥比较优势,开拓国际市场,扩大对外贸易;有利于我们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

3)世界要和平、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是时代的潮流。尽管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国际力量对比出现严重失衡,非传统领域的不安定因素在增多,我们面临的国际环境正在发生着新的变化,但和平与发展的世界主题,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的国际形势短期内不会出现大的变化,这就完全有可能在客观上继续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一个有利的国际和平环境。2.1国内环境

1)党的基本理论已经确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已有了相当的积累。经过20多年的探索我们党已形成了邓小平理论,特别是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执政兴国的强大理论武器,指引我们沿着正确的道路不断前进。同时,我们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不断积累成功的经验。这对在新世纪继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2)具备了加快发展的经济条件。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形成,我国的经济实力已居世界第六位、发展中国家第一位,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综合国力显著增强。这为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为中华民族的腾飞,奠定了前所未有的物质基础。

3)良好的体制条件已初步建立。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已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框架,这一体制的不断完善、定型,使我们的经济发展有了更稳定的体制保障;与此相适应,政治体制和文化体制的改革也在不断稳步推进,这将为进入小康社会后社会主义体制改革进入全局性攻坚和系统性体制创建的发展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

4)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已成为全国人民的共识。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的唯一选择,更加坚定了只有社会主义能够发展中国的信念,坚定了继续沿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决心和信心。这就使中国的进一步发展有了精神支柱,能够使亿万人民新的创造活力进一步发挥出来。

3 怎样在战略机遇期抓住机遇

历史的经验教训一再告诉我们,抓住了战略机遇期,往往可以实现跨越式发展,一跃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一旦丧失了战略机遇期,则必定会落到时代潮流的后面,甚至被动挨打。正因为如此,党的十六大不仅提出本世纪头20年是一个重要战略机遇期,而且特别强调要“紧紧抓住”。那么,怎样才能做到“紧紧抓住”呢?

第一,面对战略机遇期,我们首先必须增强紧迫感。机遇面前,权利均等。站在新世纪的门

槛上,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抢抓机遇。在美国看来,到2015年之前,是实现其“世纪梦”的难得的战略机遇期;俄罗斯视未来5年为东山再起的“重大考验期”;日本确立“经济新生计划”,力图摆脱经济长期低迷状态,再现经济飞速发展的辉煌,并寻求政治大国地位。欧盟制定了“电子欧洲”计划,准备用10年左右的时间解决一体化在政治上安全上的问题,壮大自身的综合实力。可以说,不少国家都试图从本世纪头20年里寻找自己发展的机遇,都在努力创造对自己有利的条件发展自己。我们说这20年是中国面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能否抓得住这个战略机遇期,还要靠我们自己努力。

第二,面对战略机遇期,最重要的是要把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重大决

策部署上来。当机遇来临的时候,思想统一,行动一致,我们就能抓得住、抓得好;思想涣散,迟疑徘徊,再好的机会也会擦肩溜掉。我们只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应对复杂国际形势作

出的重要判断和重大决策上来,统一到中央的重大部署上来,保持清醒头脑,团结一致,同心同德,才能紧紧抓住这个重要战略机遇期,把这个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的种种可能、创造的种种机会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

第三,面对战略机遇期,关键是要提高抓机遇的本领。这个时期是整个现代化进程中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也是经济社会结构将发生深刻变化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可能出现两种发展结果:一种是搞得好,经济社会继续向前发展,顺利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另一种是搞得不好,往往会出现贫富悬殊、失业人口增多、城乡和地区差距拉大、社会矛盾加剧、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导致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徘徊不前,甚至出现社会动荡和倒退。我们能否抓住和用好面临的战略机

遇期,清醒应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带来的挑战,应对前进道路上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各种困难

风险,归根到底还是取决于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我们党作为执政党,只有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总揽全局的能力,才能真正抓住和用好这一战略机遇期,把美好的蓝图变成活生生的现实。

4 中国梦

中国梦,是2012年11月29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过程中,习近平发表的重要讲话之一。习近平定义“中国梦”--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而且满怀信心地表示这个梦想“一定能实现”。党内著名理论家、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认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21世纪头20年的“中国梦”。这是实现21世纪头50年“中国梦”和后百年“中国梦”的最重要的一个发展阶段。

2013年春天的两会,因为梦想变得飞扬热烈,因为梦想变得无比厚重。承载亿万人民的梦想和重托,将“中国梦”的伟大构想化为美好现实。

20世纪下半叶,中国能否发动工业化、城镇

化、现代化,能否找到摆脱绝对贫困、摆脱极端落后的面貌,实现小康水平、小康社会、重新崛起和伟大复兴之路,历史给予回答:到2011年中国GDP占世界总量比重达到10.48%,成为世界经济大国,显示了中国先衰落后崛起、先挨打后自强的历史轨迹,也为实现21世纪“中国梦”奠定了历史的大台阶。

进入21世纪,中共中央提出了伟大中国“三部曲”:第一部曲,用20年时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八大又围绕这一核心目标系统地设计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目标体系。第二部曲,再花30年时间,到新中国成立100周年,全面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三部曲,在整个21世纪一步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注释

1

韩震(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教授)

2李君如(党内著名理论家、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参考文献: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重要战略机遇期的中国》纪宝成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若干重大问题研究》吴波著

《当代世界》2011年第九期

相关视频

中国近现代历史的系列节目《大国崛起》、《复兴之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