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支持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中国市场经济研究院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支持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中国市场经济研究院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支持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中国市场经济研究院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支持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中国市场经济研究院

附件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支持

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

国家中心城市是指居于国家战略要津、肩负国家使命、引领区域发展、参与国际竞争、代表国家形象的现代化大都市。在资源环境承载条件和经济发展基础较好的地区规划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既是引领全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也是完善对外开放区域布局的重要举措。武汉作为我国中部和长江中游地区唯一人口超千万人、地区生产总值超万亿元的城市,区位优势突出,科教人才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具备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基础条件,同时仍需进一步提升辐射带动功能、创新发展能力和开放竞争水平。为加快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步伐、支撑长江经济带建设,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重要意义

一是有利于增强辐射带动功能,支撑长江经济带发展。武汉市城区人口居沿江城市第3位、地区经济总量居第4位,具有支撑长江中游地区和承启上下游的独特作用。但武汉市“一城独大”“大而不强”,城市圈建设滞后,高端服务功能不足,辐射带动作用不够强,还难以发挥长江经济带中游地区以及长江中游城市群核心城市的支撑作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有利于补齐武汉高端功能短板,提升城市综合实力和服务带动功能,有力挺起长江

经济带脊梁。

二是有利于激发改革创新动力,推动中西部地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武汉市具有内陆老工业城市的基本特征,改革任务重,同时作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又具有创新资源优势。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有利于武汉市先行先试、整合优势,将创新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将改革压力转化为制度红利,探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模式、新路子,为中西部地区提供示范和引领。

三是有利于构筑内陆开放平台,纵深拓展国家开放总体格局。武汉市作为沿江城市、立体交通枢纽城市,具备打造对外开放窗口和平台的先天优势,但开放水平和层次不高,窗口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有利于武汉市依托自由贸易试验区平台和长江中游航运中心,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拓展开放领域,推动沿海与内陆开放联动,优化全国开放总体格局。

二、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积极把握引领新常态,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立足中游、引领中部、服务全国、链接全球,全面提升武汉现代制造基地、服务高地、创新源地、开放平台功能,强化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及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强化支撑和承启作用,拓展沿江发展新空间,挺起长江经济带脊梁,

加快建成以全国经济中心、高水平科技创新中心、商贸物流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四大功能为支撑的国家中心城市。

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创新驱动,提升功能。着眼于提升城市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面向全球聚合创新资源,加快建设开放型创新网络,推进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全面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运营水平,加快实现城市综合功能的战略性跃升。

改革开放,增强活力。着眼于增强城市辐射带动功能,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要素配置效率,提升对内对外开放水平,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开放平台和长江中游城市群等合作平台建设,辐射带动中部和长江中游地区的开发开放。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着眼于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城市绿色发展,合理确定城市功能布局和空间形态,加强城区河湖水域岸线管理,着力发展绿色能源、绿色建筑和绿色交通体系,构建绿色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三、增强辐射中部的现代服务功能

(一)加快集聚高端要素。推动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具有国际知名度的科教中心。充分发挥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先行先试作用,深入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环大学创新生态圈。加快引进世界知名研发机构。强化人才培养、使用和引进机制建设,打造国际人才高地,培育引进产业创新领军人才、创业投资人、青年创新创业人才。建设

信息服务和数据处理中心、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

(二)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创新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积极构建与武汉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现代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加快推进现代物流创新发展城市试点,建成对接全国、连通国际的综合物流枢纽。引进、培育国内外高端知名会展品牌,提升会展品质。充分利用武汉丰厚的文化资源,加快发展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业。

(三)建设产业创新中心。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和创新型城市建设,聚焦信息技术、生命健康、智能制造重点产业,加快构建全新的产业创新体系。积极推进区域协同创新,打造汽车、电子信息、高端装备等世界级制造业集群。加快国家存储器、国家航天产业基地等建设,构建未来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支柱产业相融合的迭代产业体系。

四、打造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

(一)建设长江中游航运中心。编制实施武汉航运中心总体规划,稳步推进长江中游及汉江航道整治、疏浚工程。推动武汉港与沿江沿海港口协作互动,完善集装箱江海中转及多式联运系统,推进海关大通关机制,打造以阳逻港区铁水联运为核心港区的内陆多式联运中心。培育“江海直达”品牌。积极培育航运金融、保险、海事仲裁、航运交易等高端航运服务业态,加快电子口岸建设,提升船舶管理、代理和水路客货运代理等服务水平。

(二)形成全国铁路路网中心。加快形成沿江高铁及武汉至周边重要城市的高铁大通道,建设完善武汉枢纽货运系统,构建

武汉城市圈和长江中游城市群城际高铁交通圈,统筹建设“中欧班列(武汉)”,建设境外分拨集散中心,强化武汉战略保障基地铁路快速直达范围和运输功能。

(三)打造国际门户枢纽。加快武汉国际航空枢纽建设,将天河机场打造成为衔接高铁和城市交通的大型国际门户综合枢纽。规划建设第二机场,打造武汉区域专业航空货运枢纽,形成多模式物流运输基地。支持空域资源高效使用,积极推进低空开放,推进武汉区域通用航空取得突破。拓展航空航线网络,强化国际国内航线衔接,提升国际化服务能力和水平。

(四)提升综合运输枢纽功能。加快各类客货运枢纽建设,提升枢纽之间以及枢纽与公路道路、疏港通道等的衔接功能,实现运输方式有机融合和枢纽高效衔接。建设以航空、高铁、地铁为主的客运枢纽综合体,实现交通枢纽建设与城市空间和产业布局的有机融合,建设综合交通枢纽示范城市。构建以长江和汉江港口、铁路和公路货运场站、机场等枢纽为节点的多式联运体系,支撑建设层次合理的水水中转等多式联运体系、高铁快递分拨中心、铁路特快货运中心等。

五、构筑面向全球的内陆开放高地

(一)探索内陆城市开放新模式。以强化区域协同为重点,推进武汉城市圈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试点,积极营造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全面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拓展开放型经济发展新空间。加快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武汉片区建设,建设大通道,推动大通关,

构筑大平台,不断提高投资自由化、贸易便利化水平。发挥开发区引领带动作用,推动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各类开发区和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建设一批开放高地。

(二)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扩大开放领域,放宽外资准入,鼓励外资设立各类功能性、区域性总部和分支机构,提升利用外资质量水平。有序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大力发展服务外包、跨境电子商务、健康医疗服务等,加快推进全国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建设。实施优进优出战略,加快汽车及零部件出口、科技兴贸、船舶出口等外贸出口基地和品牌建设,推动出口贸易转型升级。以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为重点,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提高企业国际化经营水平,大力开拓国际市场。

(三)拓展国际合作领域。积极吸引更多的国际性组织、国际商会(协会)和国际经贸促进机构落户武汉。推动高校、科研机构、企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办学,共建研究中心或联合实验室。深化国际友好城市及友好交流城市的交流合作。提升体育赛会活动的国际影响力,支持承办国际性展会、节会、会议和体育赛事。

(四)增强区域辐射带动能力。强化中部崛起战略支点作用,推进中部地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等的合作。发挥武汉独特区位优势,引领长江中游城市群与长三角、成渝城市群协作联动。加强武汉与长沙、南昌等长江中游省会城市合作,推动

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和环鄱阳湖城市群的融合发展,共建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合作示范区建设。以基础设施、市场体系、产业布局、生态环保、公共服务等为重点,积极推动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建设。

六、建设国际知名的美丽宜居城市

(一)保护江湖生态。合理开发水资源和岸线资源,确保水土资源不超载。保护水资源,完善饮用水源地应急保障体系,加强水资源循环利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修复水生态,加强重点河流、湖泊综合治理,实施江湖水系连通工程,建设国际湖泊名城。塑造水景观,推进临江环湖绿化建设,美化滨江绿色休闲亲水景观。深化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支持武汉城市矿产交易所建设。加快推进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建设。

(二)传承长江文明。着力推进长江文明保护与传承,加强流域文化交流合作,引领区域文化创新发展,研究通过市场化方式设立长江文明传承与发展基金。深入推进“读书之城、博物馆之城、艺术之城、设计创意之城、大学之城”建设,深度挖掘楚文化、三国文化、近代工商都市文化、水文化等内涵,推进“汉派”文化保护与传承。加强文化开放与交流,提高武汉文化在世界文化体系中的知名度,增强武汉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三)建设新型宜居城市。依据相关区域战略环评、城市总体规划环评成果,以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研究确定适度的人口发展规模和合理的城市空间布局,促进产业与城市协调可持续发展。逐步改善人居环境,优化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

空间,严格执行生态空间管制要求。优先发展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公共交通,加快轨道交通建设,建设“公交都市”。深入推进低碳城市试点建设,加强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实施拥抱蓝天行动计划、绿满江城行动计划。加快海绵城市和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探索建设深隧系统,提高防洪排涝能力。建设智慧城市,实施宽带武汉、无线城市计划,建设“云端武汉”。创新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方式,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构建多元共治的社会治理体系。

武汉市是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责任主体,要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强化改革创新,提升各项功能。国家发展改革委和湖北省人民政府给予支持指导,在规划编制、政策实施、项目安排、改革试点等方面予以适当倾斜。

武汉市城市规划管理的相关规定

武汉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草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实现规划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和法制化,保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武汉市城市规划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在本市城市、镇规划区内进行建设,应当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本规定由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土地、园林绿化、消防、人防等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相关实施工作。 第四条建设用地规划应当体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总体要求,统筹安排各类城市建设项目和建设用地,完善城市功能布局,节约、集约利用土地,鼓励城市地下空间的综合开发利用,保护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改善人居环境。 第五条建筑工程规划应当彰显滨江、滨湖特点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风貌,体现地域文化特色,创造疏密有致、高低错落、特色鲜明的城市整体空间形态。 第六条交通和市政工程规划应当综合协同,合理布局,保证功能,适度超前,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交通和市政设施先行,发挥基础和保障作用。 为减少对城市交通的影响,凡符合《需要进行交通影响评价的建设项目范围表》(附表1-1)规定的建设项目,应当由具备相应资质的规划设计单位编制交通影响评价报告。

第七条在风景名胜区、旧城风貌区等城市特殊规划控制区范围内的建设应当符合相关保护规划的要求。文物保护单位和优秀历史建筑进行建设应当符合国家、省、市的相关规定。 第八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本规定进行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和规划报建。城市重要地段、重点区域、大型公共建筑以及建设用地面积大于3万平方米的建设项目,应当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建设单位在报建时应当提交两个或两个以上具备相应资质的不同设计单位完成的设计方案;其他建设项目应当进行总平面设计。 建设工程规划审批后,建设工程应当按照核准的设计图纸施工,确需变更建(构)筑物使用性质、高度、位置、平面、立面等的,应当报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办理变更手续。 第九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本规定进行建设项目的规划审批,对建设单位的建设项目实行放线和验线管理并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范执行。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财政支持政策

促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财政政策选择 江羽翔 将武汉建设成为立足中部、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国家中心城市,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不仅需要改革创新,而且需要财政发挥其基本职能,在筹集发展资金、加强收支管理、争取和落实财税优惠政策等方面,发挥其应有作用,为建设国家中心建设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撑。 一、壮大财政收入规模,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筹集所需财政资金 近几年来,我市财政收入虽然快速增长,但与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五个国家中心城市相比,财政收入规模仍存在较大差距。 2009—2011年武汉与五个国家中心城市财政收入对照表 单位:亿元 收入 年份 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武汉 2009 地方财政收入2678.77 3365 1210 1165.7 1107.7 535.54 一般预算收入2026.81 2540.3 821.4 681.8 702.7 316.07 2010 地方财政收入3810.9 5129.2 1977.6 1990.6 1399.1 814.04 一般预算收入2353.9 2873.6 1068.8 1018.3 872.6 390.19 2011 地方财政收入4359.1 5238 2384 2908.8 1535.7 1194.3 一般预算收入3006.3 3429.8 1454.9 1488.2 960 673.26 从近三年地方财政收入看,2009年,武汉市地方财政收 入仅为上海的1/6、北京的1/5,不到天津、重庆、广州的

1/2,2010年,与差距较小的广州市相比,相差585亿元; 2011年,仍较广州少341亿元。 从近三年各城市的一般预算收入看,2009—2010年,武汉仅为上海的1/8、北京的1/6、不到天津、重庆、广州的1/2;按省财政体制调整后的新口径计算,2011年,武汉市一般预算收入为上海的1/5、北京的1/4、天津和重庆的1/2,较广州较少287亿元①。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将武汉建设成为国家先进制造业中心、国家商贸物流中心、国家创新中心,改善城市发展软硬环境,保障和改善民生,需要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因此,要想方设法促进经济快速发展,不断壮大财政收入规模,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提供财力保障。 一是要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要抓住当前国内外产业转移不断加快的契机,打破常规,改善环境,完善招商引资和优惠政策,引进具有发展前景、财税贡献率大的项目,培养壮大新兴财源。二是要进一步提速工业倍增计划。要扩大工业有效投入,增强工业发展后劲,抓好一批重大工业项目;加强工业园区建设,打造承载工业大发展的战略平台;着力推进汽车、电子信息、石油化工、装备制造、钢铁、家电、食品等9大重点产业链及产业集群发展,加强配套能力建设,完善产业链。三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通过财政担保、贴息和奖励,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商务会展、文化创意和设计咨询等产业;大力发展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等商业新业态新模式,支持创业和引进具有竞争的电子商务企业;要 ①以上数据来自2009—2011年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武汉六城市预算报告

2020国家中心城市出炉名单

2020国家中心城市出炉名单 有媒体披露说,这一消息公开后,很多城市都表示要争取进入国家中心城市之列。据《中国新闻周刊》不完全统计,沈阳、南京、 武汉、长沙、成都、郑州、杭州、西安、青岛、宁波、厦门等都加 入了这场竞赛。 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国家中心城市是部分省市代表热议的一个话题。 对此,回应说,“陕西是过去西北局的所在地,大秦帝国也是从关中起来的。你们研究一下,可以考虑,如果衔接好,给国务院专 门写报告,尽可能给予支持。把西安作为西北的龙头,扬起来。” 热议国家中心城市的,还有河南、湖北、四川、湖南等有城市入围或有望入围省市的代表。 “郑州是中国的中心,既是河南的省会,也是天地之中。”全国人大代表、着名作家二月河(凌解放)在发言中说,在郑州建设国家 中心城市,可以对周边城市起到极大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周边地 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不仅可以带动河南省的进一步发展,而且可以 对全国乃至全世界发挥出更为强大的区位优势和吸引力。 地区 国家中心城市所必须具有的五大特征:一是国家组织经济活动和配置资源的中枢;二是国家综合交通和信息网络枢纽;三是国家科教、文化、创新中心;四是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五是国家城市体系 中综合实力最强的“塔尖城市”。[8] 国家中心城市所必须具有的五大功能:综合服务功能、产业集群功能、物流枢纽功能、开放高地功能和人文凝聚功能。[9]中心城市 的培育将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缩小地区间发展水平的差距。

政治 经济 中心城市作为等级位次高、能量强的经济中心,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基地,具有生产集中、分工细密、行业和部门比较齐全的特点,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复杂分工体系。其经济结构是区域经济结构的反映,其经济结构变化的方向、目标、重点、速度会影响到区域经济的结构,是区域产业升级的先锋。 文化 文化力量是城市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著名的国际大都市,如纽约、伦敦、东京,不仅是全球的经济中心城市,国际资本、商品、技术、信息的集散地,同时也是国际文化交流的中心城市,是世界各国多元文化交汇、融合、传播、扩散的网络终端。文化交流不仅能给城市经济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而且会带动和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成为城市经济起飞的重要发动机和助推器。 猜你喜欢:

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

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 获奖年份: 2000 所获奖项:一等奖 武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武汉市位于湖北省东部。1998 年全市下辖七个中心城区和市郊六区,93 个街道, 34 个乡, 59 个建制镇。市域土地面积8467.11 平方公里,总人口 731.79 万,按非农业人口比重计,城市化水平达到58.55%。 武汉是我国最大的内河港口城市,重要交通通信综合枢纽,国家重要的工业基地,也是华中地区最 大的内外贸、科研和教育中心。 武汉历史悠久,名胜古迹众多,城市建设依托特殊的地域环境,形成了“两江交汇、三镇鼎立,山 水相间,河湖密布”的独特空间形态。 规划期限: 1996 年至 2020 年,近期为2000 年,中期为2010 年,对若干重大问题展望到下世纪中 叶。 规划范围:分为市域、城镇地区和主城三个层次,城市规划区以规划的外环公路为基本界线,并包 括市域内其他重点规划发展的地区,面积为 3086 平方公里。 城市性质:湖北省省会,我国中部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交通、通讯枢纽。 城市发展目标:建设一个经济实力雄厚、科学教育发达、服务体系完备、城市布局合理、基础设施 完善、生态环境良好、社会高度文明并具有滨江、滨湖城市特色的现代城市,为进一步把武汉建成为城 乡一体化、开放型、多功能的国际性城市奠定坚实的基础。 城市发展规模:规划在分析未来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运用区域动态人口模型,预测到2020年,武汉市市域常住人口将增加到970 万,而全市耕地只能容纳200 万农业人口,因此需要容纳的城市 常住人口将达到770 万,全市城市化水平将提高到80%以上,其中,至2010 年,全市城市化水平将提 高到 70%。 至 2020 年,规划主城城市实际居住人口由1996 年的 355 万人增加到505 万人,其中,至2010 年为 415 万人。按照国家城市建设用地标准,并执行适当偏紧的政策,规划至2020 年,主城用地规模由1996 年的 264 平方公里增加到427.5 平方公里,其中,至2010 年为 343.3 平方公里。 城市总体布局:为满足规划期内人口、社会、经济和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规划突出建设现代化生 态城市和高效能城市的目标,综合考虑产业布局的调整、人口分布的优化、交通体系的完善、生态框架的建 立、园林绿地建设、环境保护、空间景观环境控制等城市发展的主要内容,对自然和人文环境实施综合调控, 建立一个开放型、充分体现滨水城市特点的城市总体空间构架和相适应的自然生态构架。 年份城市常住人口(万人)城市实际居住人口(万人)城市建设用地( Km2)人均城市建设用 地( m2/人) 1996年 355 379 264.02 69.6 2000年 365 395 281.2 71.2 2005年 390 426 311 73 2010年 415 458 343.374.9 2015年 435 488 390.480 2020年 450 505 427.584.7 一、合理拓展城市的发展空间 在规划期内,严格控制主城人口规模,适度扩展主城用地范围,积极促进小城镇的发展,强化建设 以主城为核心,由阳逻、北湖、宋家岗、蔡甸、常福、纸坊、金口等7 个重点镇为支撑的武汉城镇地区。 二、建立灵活均衡的主城布局结构 主城按照三镇均衡发展战略,采取“多中心组团式”的布局结构,以江河湖山等生态走廊为主的分

武汉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

武汉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 总则 一、编制背景 1.《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20年)》1999年经国务院批准实施以来,对武汉市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规划确定的2010年主要发展目标已提前实现。为落实新时期党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施“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引导城市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建设部批准,武汉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了《武汉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 二、规划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 2.总体规划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抓住国际国内制造业加快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和区域城市化加速发展的战略机遇,全面落实“五个统筹”和湖北省委省政府关于武汉城市发展的总体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城乡统筹,建设最适宜创业和居住的城市。 3.总体规划本着延续历史,面向未来,立足武汉城市发展的新形势、新格局和新挑战,突出按照“战略性、科学性、协调性、法制性和可操作性”的规划原则,确定规划的主要任务是: (1)突出城市发展重点和方向,拉开城市空间发展框架,调整优化主城区空间布局,建立开放式城市空间结构体系。 (2)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优化产业空间布局,积极促进工业化发展,提高城市综合实力。 (3)培育和提升金融商贸、科教文化、交通物流和通信信息产业功能,形成系统完整、特色突出、集聚力强、辐射面广的现代服务功能体系,增强中心城市多元化服务能力。 (4)建设城市快速道路系统和轨道交通系统,构建现代化的城市交通体系和高效便捷的区域一体化交通网络,进一步提高市政基础设施的服务能力。

谈武汉城市地名———一部浓缩的中国近现代史

谈城市地名———一部浓缩的中国近现 代史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是中国近现代化过程中升起的一颗明星城市。一个有趣的现象是, 的城市地名浓缩了一部中国近现代史。城市崛起于风云激荡的时代, 自然地, 城市也就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这一段历史记忆被固着在文本典籍之外的物质载体———道路、街区上, 并成为今天市民生活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验证了克罗齐关于历史诠释理论的最著名的命题: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在他看来,“当代性不是某一历史的特征, 而是一切历史的在特征”。 是省省会, 地处长江、汉水的交汇处。作为华中重镇, 崛起于19 世纪末20 世纪初,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明清时期, 汉口已经是繁盛的商业市镇和全国性的商品市场;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 汉口开埠通商, 使它跻身于上海、、天津、汉口四大贸易商埠之列;19 世纪末, 之洞经略两湖, 把作为其办洋务、兴西学的“样板田” , 使在20 世纪初成

为仅次于上海的工商业基地。近代西工业文明的影响、得天独厚的地位置、特殊的历史机缘, 这几者形成一股巨大的合力, 把推倒了时代的风口浪尖。在中国近代史乃至中国历史甚至世界历史上都须浓墨重彩的辛亥革命就在武昌爆发, 一时之间, 成了中国乃至世界瞩目之所在。大革命时期, 作为国民政府的首都, 是国民革命的风云聚会之地。抗日战争初期, 沦陷后, 一度成为国民政府的临时首都, 它作为领导抗战的中心再次被世界所关注。新中国成立后, “九省通衢”的, 在和平建设时期充当了经济建设的排头尖兵,一批大型骨干企业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城市地名的近现代色彩, 主要是通过道路街区表现出来。三镇城区道路系统根据其功能的大小, 有“道”、“路”、“街”、“巷”、“里”等不同称谓。这些道路街区名称体现了历史的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有的名称历代相沿成习, 呈现出连续性;有的受到社会生活的强烈影响, 名称变更, 带有时代赋予的特定涵义, 表现为连续性的中断。其中,非连续性是绝对的, 连续性是相对的。连续性并不意味着一成不变(实际上, 很难找到完全没有发生改变的原生态地名), 即便现在没有变, 并不表明将来不变。就连续性而言,

武汉2049远景规划

《武汉2049》远景发展规划发布 https://www.doczj.com/doc/fc6445557.html, 2013-11-28 0:00:00 2049世界城市武汉 未来36年,武汉啥模样?今日,武汉市召开《武汉2049》远景发展战略规划专题研讨会,勾勒、描绘武汉未来美好图景,在全球视野中找寻未来武汉的位置。 目标:第三层级世界城市 《武汉2049》提出,36年后的武汉,是更具竞争力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城市。 目前,世界城市分为三个层级。第一层级世界城市指的是在全球具有顶级影响力的城市,也是公认的全球经济、金融、文化中心,包括纽约、伦敦和东京。 第二层级的世界城市是在世界上有较大影响力的次级世界城市,通常是重要国家的首都或经济中心,具有重要的全球影响力,包括巴黎、新加坡、香港、洛杉矶、法兰克福、悉尼等。我国的北京、上海正处于或争取成为这个层级的成员。 第三层级的世界城市通常在洲际有一定影响,是区域的重要文化中心,如罗马、哥本哈根、芝加哥、大阪、温哥华、米兰、多伦多、旧金山、慕尼黑、孟买、新德里等。 据预测,2050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可以判断届时中国将有多个核心城市位列世界城市体系,作为中国中部的中心城市和期盼中的国家中心城市,武汉大有希望成为世界城市。 当然,武汉距离世界城市目标有较大差距。因此,《武汉2049》提出武汉的世界城市目标是分层级、分阶段和分功能的。 在世界城市体系中,武汉瞄准第三层级,聚焦于亚太地区,是亚太地区的国际门户城市。 在时间上,武汉实现世界城市的目标要在2030年之后开始培育。 三大步迈向世界级 基于武汉产业发展现状,结合未来产业结构演变趋势,武汉世界城市目标不是一步到位。《武汉2049》提出武汉从区域中心到国家中心、再到培育

武汉市城市运营研究城市建设资源经营

武汉市城市运营研究城市建设资源经营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武汉市城市运营研究(城市建设资源经营)目录 第一部分概论 第二部分研究内容 1.城市经营理论研究 资源及城市资源系统的构成 城市经营的基本概念 城市经营的功能体系 城市经营的原则 城市经营的方式与城市经营的基本原则 2.武汉市城市资源及经营现状 武汉市土地资源及经营现状 武汉市公用房产资源及经营现状 武汉市交通设施资源及经营现状

武汉市水资源及水务设施经营现状 武汉市其它建设资源及经营现状 3.对策及建议 防范土地储备制度实施法律风险与经营风险的对策及建议 武汉市公用房产资源经营对策及建议 武汉市交通设施资源经营对策及建议 武汉市水资源及水务设施经营对策及建议 武汉市其它建设资源经营对策及建议 实施建设项目环境综合评价审批制度的建议 第三部分附录:国内外城市经营经验及案例 1. 土地及公用房产资源经营 2 交通设施资源经营 3 其它建设资源经营 第一部分概论 2002年5月,武汉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与华中科技大学签定《武汉市城市经营研究》咨询合同。合同签定后,双方成立了项目研

究课题组来开展研究工作。本次研究成果就是基于上述合同要求完成的。 "城市经营"作为一种理念,宗旨是按照市场经济规律,通过市场化运作,综合运用城市土地资本,地域空间和其它经济要素,盘活城市资源,并通过高效的城市管理,从整体上运作城市经济,改善城市环境,实现资源配置在容量结构和秩序上的最大化和最优化,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武汉市作为一个特大城市,是华中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城市经营活动应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从这种认识出发,课题组综合运用现代系统工程、城市规划、环境工程、交通工程及工程管理理论,充分论证了武汉市城市资源系统结构,结合武汉目前实际,课题组认为:城市建设资源经营应是当前武汉市城市经营工程的主体,而土地资源、公用房产资源、交通设施资源经营活动则是当前城市经营活动的中心。 课题组通过大量的调查,力图摸清武汉市城市建设资源及经营现状,在此基础上,课题组系统分析了当前武汉市城市建设资源经营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土地经营上缺乏科学的总、量控制手段;对土地储备制度实施的法律风险和经营风险缺乏完善的防范机制;城市公用房产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城市交通资源经营利用不充分;水资源过度开发、低效利用、污染严重等等 针对上述问题,课题组反复研讨,利用现代城市建设与管理理论,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及建议包括:研究开发土地科学经营决策支持工

武汉市中心体系结构专题研究(核心摘要)

武汉市中心体系结构专题研究(核心摘要) 城市中心是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核,是构成城市空间结构的重大要素之一。城市中心体系的规模等级、职能类型、使用效率、空间形象等特性是城市影响力、实力、活力及魅力的直接体现。中心体系的发育状况极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体城市的运行发展。因此,研究中心体系的特征及发展规律,对把握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制定未来城市总体发展战略以及确定近期建设重点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研究背景 相比巴黎香榭丽舍、东京银座、纽约曼哈顿、上海陆家嘴、北京国贸等鲜明的城市中心形象,武汉的中心在哪里?这是作为中部地区人口超千万的特大城市,未来发展成为国家中心城市、世界城市的武汉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因此,基于对武汉城市中心结构体系不清晰、中心形象不突出等特征的基本认识,为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中心结构体系,支撑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与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框架,结合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特开展《武汉市中心体系结构研究》工作。 研究涉及范围涵盖武汉城市圈、武汉市域、武汉都市发展区以及武汉市主城区。其中,主要研究范围为武汉市全域8569平方公里;重点研究范围为现行都市发展区3261平方公里和中心城区678平方公里。 研究采取“问题与目标”双导向结合的工作思路,聚焦武汉现状城市中心体系结构发展的“两个核心问题”,重点关注武汉未来城市中心体系的“三个重要方面”。两个核心问题包括中心体系结构不够突出与中心发展路径不够明确。三个重要方面包括中心在哪里、中心缺什么、中心怎么建。

二、城市中心体系的案例借鉴及发展规律 (一)案例借鉴 1、中心体系的维度及层次性 中心体系发展具有两个维度:城市维度和组团维度。 城市维度的中心体系发展直接影响着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国内外城市如巴黎、东京、上海、南京等城市的中心体系,基本上都由“主中心+副中心+新城中心”三类构成。 组团维度的中心体系中包涵了国内多数城市提出的组团中心,即服务于社区组团、提供城市最基本公共服务的生活圈中心,是构成城市中心体系扁平化结构的基本单元。 2、中心体系的功能分布特征 从特大城市的功能布局研究来看,具有如下特性:0-5公里是城市核心功能的集聚区(中央活动区);5-10公里为城市专业功能分布区域;10-30公里是边缘城市或副城的重要功能节点地区;30-60公里是新兴功能培育区域地区;60-120公里是综合性城市培育区域。此外,港口(空港、河港)等特殊地区承载了临空经济区、分研发中心和服务中心、重工制造业、化工等特殊功能。城市中心体系布局是与城市功能的圈层布局相对应的。通常,主中心位于城市0-5公里范围内,集聚了金融、商务、办公等现代高端服务职能;城市副中心布局在5-10公里范围,依托某项市级功能发展专业化中心,如文化中心、商务中心、博览中心、体育中心等,副中心同时兼顾有服务区片基本生活功能;新城中心则布局在10公里以外,依托产业发展成为辐射区域或片区的新城。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推进成渝经济区域一体化

经济研究导刊 ECONOMIC RESEARCH GUIDE 总第111期2011年第1期Serial No.111 No.1,2011重庆市作为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是“长江一线”和 “西南一片”的衔接点,是长江经济带和西部大开发“H ”形发展战略构架的重要支撑点,也是全国一级综合交通枢纽[1]。重庆周围集聚了诸如成都、西安等具备较强实力的城市群。重 庆入选 “国家中心城市”在战略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这既体现了中国区域发展的战略调整,也是中央对重庆直辖十多年来所取得的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的充分肯定。不过,由于重庆直辖之后的发展起步较晚,其在全国经济中的地位仍相对弱小,它作为西部开发“领头羊”和国家中心城市的作用尚未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在“城市西进”的大趋势下,重庆作为成渝经济区乃至整个西部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和快速崛起的“引擎”,既需要实现自身的跨越式发展,也需要充分发挥国家中心城市的引领、辐射及带动作用。这对重庆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及成渝经济一体化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一、推进重庆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提升成渝经济区在西部大开发中的战略地位 随着经济的日益全球化,城市化正在迅速向前推进,已然成为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必然趋势,而城市的发展尤以中心城市为重。中心城市指的是一定区域内居于社 会经济中心地位的城市,是自然经济区域中经济发达、 功能完善,能够渗透和带动周边区域经济发展的行政社会组织的统一体。国家中心城市则是指国家城镇体系顶端的城市,这 些城市能够在全国具备引领、 辐射、集散功能,这种功能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 2010年2月份在城乡建设部编制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中,重庆与北京、天津、上海、广州一起,被确定为国家五大中心城市。入选国家中心城市,说明重庆的发展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重庆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为重庆的发展提振了信心,注入了强大动力。重庆应该把国家中心城市当做一种责任,通过未来 的发展使自身与这种定位完全相称。这就需要重庆确立自己 的核心,提升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功能。2010年初,重庆同时拥有了目前国内最高规格的两大开放平台———西永综合保税区和两路寸滩保税港区。这也意味着以“内陆开放高地”为目 标的重庆,将从此迈入 “双核”驱动时代:东边的两路寸滩保税港区,依托水港、空港,侧重保税物流,辐射重庆市本地及周边省市;西边的西永综合保税区,依托西永微电园高科技项目集群,侧重保税加工,为全球电子信息类企业在渝落户、发展,提供全面的平台服务。两个保税区完全可以错位发展、相互呼应,推动电子信息、轻工、纺织等产业向中西部地区加快转移,这为长江上游经济中心以及西部重要增长极的重庆,抓住产业转移、产业升级的机遇以及发挥出辐射西部、服务西部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推进重庆国家中心城市的建设,符合西部大开发及成渝经济区城市化发展的政策及价值取向。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城市化发展战略有了明显的转变。党的十七大报告则将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战略方针表述为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形成辐射作用大 的城市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2] 。把大中小城市及小城镇 凝聚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形成结构有序、 优势互补、功能配合、共生共进、和谐高效的城市化体系。推进重庆国家中心城市的建设,也是适应区域整体协调发展的需要。包括成渝经济区在内的整个西部地区区域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区域经济尚处于早期单纯的集聚发展阶段,城市的数量虽然不少,但规模较小,且相互作用较弱,尤其是缺乏具有较大带动作用、较强功能的中心城市。在这样的区域条件下,重庆国家中心城市的定位,为充分拓展中心城市功能,培育中心城市成为经济增长极,成为各种生产要素集聚地,发达国家和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承接地,以及外资投资增长的密集地,从而带动成渝经济区乃至西部地区整体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统筹,为在西部实现率先小康奠定了坚 收稿日期:2010-10-18 作者简介:陈国富(1971-),男,河南周口人,副教授,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推进成渝经济区域一体化 陈国富,王伯承 (中共重庆市长寿区委党校,重庆401220) 摘要:在“城市西进”的大趋势下,重庆入选“国家中心城市”体现了中国区域发展的战略调整。作为西部大开发“领头羊”及西部地区重要的增长极,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能够增强它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凝聚力和裂变力。推进重庆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不但可以提升成渝经济区在西部大开发中的战略地位,凝聚成渝经济区在中西部的向心力,而且还可以发挥国家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推进成渝经济区域一体化向前发展。 关键词:国家中心城市;成渝经济区;区域一体化中图分类号:F2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 (2011)01-0159-02 159——

关于武汉城市文化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

武汉城市文化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 城市文化是城市的形象和灵魂,是维系现代城市生存的基本要素,城市文化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加强城市文化的研究,对于加快城市化、提升城市经济的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于文化的定义是,人类在推进人类文明的进程中,所发生的各种行为的成果总和。广义上讲,发明、研究、语言、建筑等等都属于文化范畴。城市形成衍生出建筑的构造———对宗教的需求产生了教堂,对集会的需求产生了广场,对居住的需求产生了住宅,对交换的需求产生了市场,对艺术行为的需求产生了剧院,这些都是文化的体现。以武汉为例,滨江滨湖的水域文化、龟蛇二山的自然文化、黄鹤楼等建筑文化、文人墨客遗留的诗词文化、包括老城区的街道文化、辛亥革命等纪念性文化等等综合起来,才是城市文化的全部意义,才是城市文脉之所在。 武汉市地处华中,长江、汉江两江交汇,汉口、武昌、汉阳三镇鼎立,地理区位优势明显;具有3500年文明传承,是“白云黄鹤”之乡、辛亥首义之都、明清四大古镇,汉派文化特色鲜明,文化发展基础良好。近年来,在承接“两型”社会建设、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等国家级重大战略的背景下,武汉市文化建设取得突破进展,交上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武汉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商文化和楚文化 , 为全市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深厚的底蕴和殷实的资源。 专业艺术呈现新的繁荣 (一)舞台艺术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全市现有市级专业艺术表演团体 8 个,包括京剧、汉剧、楚剧、音乐(民族音乐、交响音乐)、舞蹈、话剧、儿童剧、木偶剧、杂技、说唱等 10 余个艺术品种。近年来,市直文艺院团按照“一团一戏”的工作目标,大力实施文艺精品工程,新创作演出京剧《三寸金莲》、《生活秀》,汉剧《王昭君》,楚剧《三月茶香》,舞剧《山水谣》、《筑城记》、话剧《同船过渡》、《母亲》,儿童剧《春雨沙沙》、《柠檬黄的味道》、《古丢丢》,杂技《英雄天地间》等一批优秀剧(节)目。 2002 年以来,每年新创

建设智慧城市打造幸福武汉

建设智慧城市打造幸福武汉 昨日,武汉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七次会议开幕,备受关注的《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出炉。这份指引武汉未来五年发展方向的纲领性文件,满怀信心地提出,武汉将着力打造成国家中心城市。这一新目标的确定,无疑将成为“十二五”武汉城市发展的“灯塔”。 ●关键词 国家中心城市 在承担国家发展战略中重振武汉雄风,努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十二五”时期,武汉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着力打造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现代服务业中心和综合性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基地,加快建设全国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巩固提升中部地区中心城市地位和作用,努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全面完成小康社会建设的目标任务,为把武汉建成现代化国际性城市奠定坚实基础。 着力履行国家战略使命,积极融入国家战略布局,全面推进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和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在承担国家发展战略中重振武汉雄风,努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关键词 快速交通体系 基本建成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基本建成中心城区快速交通体系。 围绕提高城市建设和管理现代化水平,全面完善交通和市政设施网络,加快推进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智慧武汉建设,基本建成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基本建成中心城区快速交通体系。 铁路。完善武汉、汉口、武昌三大客运站配套设施,新建汉阳客运站,提升武汉北、大花岭、舵落口三大货运站功能,形成“两纵两横”特大铁路枢纽。推进武汉至西安等高速铁路客运专线网络建设。建成武汉至孝感、黄石、黄冈、咸宁等城市的城际铁路网。 公路。推进四环线等高速快速路系统建设,优化站点布局,完善公路客、货主枢纽交通衔接。加快国家、省级高速路武汉段建设和干线公路升级改造,提高进出主城和过境快速通行能力。水运。巩固提高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地位,加快武汉新港阳逻、白浒山等集装箱港区和纱帽、金口、军山等港口建设,提升港口吞吐能力。 航空。加快天河机场三期工程及配套设施建设,提高航空服务水平,增开国际国内航班,打造国内枢纽机场和重要的国际空港。开展第二机场选址工作。 过江交通。建成二七路长江大桥、鹦鹉洲长江大桥和江汉六桥,开工建设杨泗港长江大桥、三阳路长江隧道、江汉七桥。完成轨道2号线、4号线、8号线等过长江工程,轨道3号线过汉江工程。加强长江一桥、长江二桥、青岛路隧道等过长江通道的衔接路网和配套设施建设。到2015年,主城区建设和形成12条过长江通道、10条过汉江通道。 轨道交通。建成轨道1号线延长线、2号线一期及其延长线、3号线一期、4号线一期和二期、8号线一期工程,开工建设轨道6号线一期和7号线一期工程,启动轨道5号线前期工作。加快远城区轨道交通建设。到2015年,基本形成覆盖三镇、城乡一体的轨道交通骨架网络,主城区轨道交通通车里程140公里,各远城区与主城区基本实现轨道交通相连。 ●关键词 现代产业体系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 围绕基本构成具有比较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推进支柱产业高端化、高新技术产业化、战略

中国国家中心城市经济辐射力分析与评价

中国国家中心城市经济辐射力分析与评价 容提要: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趋势开始显现,城市间经济联系不断增强,中心城市开始逐渐发挥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而这种带动作用则源于中心城市的经济辐射力。为进一步促进城市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全国城镇体系规划中明确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城市发展成为区域性中心城市。国家中心城市是区域经济的中心,是建立国际经济联系的纽带,也代表着城市的国际竞争力,因此,对中国国家中心城市经济辐射力展开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国家中心城市,经济规模,经济辐射力,经济辐射半径 一、引言 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加深,城市间的经济联系也越来越紧密,并逐渐以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形成城市网络体系。在城市网络体系中,区位优势相对较好,经济要素、产业相对集中的城市逐渐发展成为网络体系的中枢神经,对处于该网络体系的其他城市产生影响,形成了某个区域的中心城市。从规模和结构两方面看,中心城市表现为区域经济的增长中心、控制中心和文明辐射中心,是周围城市的增长极[1]。 国家中心城市概念是在2005年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根据《城市规划法》编制全国城镇体系规划时提出的。是指那些在全国城市网络体中经济要素最为集中以及经济规模最为庞大的城市,是对于全国经济具有相当控制力和影响力的城市,其发展能带动全国围其他城市共同发展的城市。国家中心城市是联系国外市场的重要窗口,是带动区域经济现代化、国际化发展的领头者。 经济辐射力是中心城市辐射力中最具活力的一个方面。经济辐射力体现在城市综合经济实力、产业结构优化水平、就业吸引能力、开放程度、基础设施支撑能力、科技水平、教育水平等方面[2]。本文将针对中国国家中心城市的经济综合发展水平,通过横向比较展开实证分析,解析中国国家中心城市经济的辐射容、辐射强度以及辐射围。 二、文献回顾 田(1987)对全国性城市经济影响区域的空间组织进行研究,定义了城市经济影响区:即城市经济影响区是指城市经济活动影响能力能够带动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最域围。并通过构造城市经济影响力的复合指标,运用断裂点公式解出不同层级城市的影响区[3]。胡序威(2002)提出,都市区是由中心市以及与中心市存在着密切社会经济联系的邻接县(市)两部分组成。都市区地域围的大小与中心市规模的大小呈正相关[4]。娟(2003)则通过综合采用空间要素、时间要素、流量要素以及引力要素界定出四个空间围,然后将这四个空间围进行叠加划分出都市圈的围[5]。顾朝林(1991)将图论原理与因子分析方法相结合,对全国434个城市进行综合实力评价,将其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分解为经济发展水平、辐射[6]。王新生等(2000)指出,经济客体的空间影响围界定十分复杂,但在区域规划和城市规划中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并以省为例探讨了Voronoi图在经济客体空间影响围界定中的应用[7]。莉(2001)以省11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集合,构建指标体系,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计算了各城市综合实力,确定各城市强弱影响区围,并据此预测省城市未来的空间发展趋势[8]。王法辉等(2004)引入划分GIS方法来划分城市吸引围[9]。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意义和布局思考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意义和布局思考(上) 2012-07-20 提要: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对于我国宏观区域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推进国际化、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家中心城市是全国城镇体系的“顶级”城市,体现出中心性、国际性两大特征。在新时期,为了进一步参与全球化分工,推进区域相对均衡和安全发展,需要从国际化门户、创新中心、市场中心、网络中心等四个方面来综合统筹国家中心城市的布局。为此提出北京、上海、天津、广州、重庆、武汉、西安、沈阳等为国家中心城市。 关键词:国家中心城市,全国城镇体系,中心性,国际性 1 国家中心城市概念的缘起 2007年建设部上报国务院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2006-2020年)》首次提出“国家中心城市”的概念。该规划提出到2020年我国城镇化水平56%-58%,城镇人口达到8.1-8.4亿人;规划提出了“多元、多极、网络化”的全国城镇空间结构,其中“多极”指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城镇群和中心城市,由国家中心城市、区域中心城市、地区中心城市、县域中心城市(镇)构成的中心城市体系正是“多极”的直接载体。 从概念的内涵来说,国家中心城市是全国城镇体系中的核心城市,是我国金融、贸易、管理、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也是发展外向

型经济和推动国际文化交流的对外门户,已经成为或将要成为亚洲乃至世界的金融、贸易、管理、文化中心城市。按该规划定义,国家中心城市体现出其在全国层次的中心性和一定范围的国际性两大基本特征,分别在国际经济贸易与交流合作、全国性市场建设,城镇化发展,交通与信息网络中心组织,文化事业发展和全国体制改革等六个方面发挥重要职能作用。2007年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2006-2020年)》(上报稿)提出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四个城市为国家中心城市,这些城市对应我国社会经济最发达的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个城镇密集地区,是我国参与全球竞争的核心空间地域,是国际交往的门户;同时,对所在区域(跨省地区)具有广泛的辐射影响力。而在2010年出版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2006-2020年)》一书中,根据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实际需求,将重庆纳入国家中心城市,作为内陆地区的国际化门户和新兴市场中心,在推动西部地区工业化,促进城镇化平稳健康发展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2 概念的认识深化和相关城市的积极实践 2.1 学术理论研究进展 城市中心性最早出现于德国经济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的《德国南部的中心地》一书中,其论述了源于市场、交通、行政文化等服务中心的城市中心等级体系。国内学者引入了克氏理论,并结合中国实际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顾朝林采用城市实力综合评价方法和城市经济区划来构筑中国城市体系(顾朝林,1991);其后进一步研究了网络节

二、武汉经济变迁

一、武汉济制度变迁的历程 武汉会展经济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1898年—1929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市场经济时期,1949年—1978年的计划经济时期,1978年以来的市场化改革时期。 1、1898年—1929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市场经济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正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时期。工商业的发展带来了近代工业革命和技术革新。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本国工业水平,增强了与外国商品的竞争力,加强了各地间商品流通,建立了统一完善的国内市场。1889年底张之洞任湖广总督,开始大规模地推进早期现代化建设,在工业、交通、农业、金融、军事、教育等领域的现代化建设均取得杰出成就,其在商业领域的业绩亦颇为突出。交通的现代化为商品运销提供了较为便利的工具,工业、农业的发展为商品赛会提供了丰富的展品,也为商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营销对象与市场,这些是推动湖北地区经济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张之洞主持湖北政务不久,就指示江汉关道仿照西欧各国做法,设立劝工劝商公所,陈列湖北土特产品和工业制品供各客商参观选购,对产品质量和工艺进行评价,以推动商品流通和工业生产,研究改进工商管理办法。 1898年,张之洞饬令江汉关道开办汉口商务公所,1902年9月,张之洞札委高松如等一同承办劝业场工程,为武汉劝业奖进会的成功举办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由于张之洞实行的开放政策,武汉这个落后闭塞的内陆城市的经济结构、社会状况、地理面貌、城市景观、大众意识,发生了深刻变化,不仅维护了汉口商埠的传统魅力,而且促进了武汉地区的贸易繁荣与近代化历程。而商业的发达,工业的繁荣和教育的发展,又强烈地冲击着武汉地区的社会和民心,使人们思想观念和社会风俗发生变迁,由封闭走向开放,武汉也一跃成为具有强大辐射性的国际化大都市。 2、1949年—1978年的计划经济时期武汉会展经济的发展。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计划经济体制逐渐建立起来,建国初期,随着国家对外贸易战略格局的调整和经济体制的变革,直接导致武汉由传统开放型城市变为内陆封闭型城市。而多元化交通格局的形成,也削弱了了武汉“九省通衢”的地理优势,武汉从商业重镇向工业基地转型。建国以后,武汉的工业、商业、科技、教育、文化在全国仍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3、1978年以来的市场经济改革阶段。与沿海地区及其他发达城市相比,改革开放初期,武汉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尽管有些许亮点闪现,但整体水平不高。在1992年1月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后,内地城市再次面临良好机遇,武汉经济也慢慢开始复苏。 部分二

一旦战争爆发,中国将力保这12座城市

一旦战争爆发,中国将力保这12座城市 2013-5-09 10:15 来源:战略论坛 一旦爆发战争,中国必须力保的12个城市。有你家吗? 随着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实施,美国会将其60%的军力部署在西太平洋地区遏制中国。同时,美国正在试飞 X-51A超高音速飞行器以实现一小时内打击全球目标。面对美国到我们家门口的威胁,我们不禁要设想如果美国对中国进行突然打击,中国将力保的城市有哪些?下面是战略网小编整理的一旦爆发战争,中国必须力保的12个城市资料。大家都来看看有你家吗? 第1个受保护的城市:北京 北京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直辖市之一、全国政治、文化和国际交流中心。北京位于华北平原北端,东南与北方经济中心天津相连,其余为河北省所环绕。其常住人口接近2000万,居中国第二。北京有着3000余年的建城史和850余年的建都史,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其最早见于文献的名称叫做“蓟”。北京荟萃了自元明清以来的中华文化,拥有众多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是全球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城市。 今天的北京拥有41家世界500强企业总部,位居全球第二。北京中心位于北纬39度54分20秒,东经116度25分29秒。位于华北平原西北边缘。毗邻渤海湾,上靠辽东半岛,下临山东半岛。北京与天津相邻,并与天津一起被河北省环绕。西部是太行山山脉余脉的西山,北部是燕山山脉的军都山,两山在南口关沟相交,形成一个向东南展开的半圆形大山弯,人们称之为“北京弯”,它所围绕的小平原即为北京小平原。诚如古人所言:“幽州之地,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诚天府之国”。 第2个受保护的城市:上海 上海,中国第一大城市,又称“上海滩”,四大直辖市之一,中国国家中心城市,国际经济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上海位于中国大陆海岸线中部长江口,拥有中国最大外贸港口和最大工业基地;隔海与日本九州岛相望,南濒杭州湾,西与江苏、浙江两省相接;上海港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居世界第一。上海是一座新兴的旅游城市,有深厚近代城市文化底蕴和众多历史古迹,举办过世博会。江南的传统与移民带入的文化融合,逐渐形成了特有的海派文化。上海已成为国际大都市,并致力于在2020年建设成为国际金融和航运中心。 上海简称“沪”,别称“申”,地处中国漫长海岸线的最正中,世界第三大河、亚洲第一大河——长江的入海口以及亚太城市群的地理中心。上海全市面积为6340.5平方公里;截止2010年,上海城镇人口占总人口89.3%,城镇化水平居全国首位;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3702.33人,是全国人口密度第四的城市,次于澳门、香港、深圳;它的常住人口2302万,其中户籍人口1412万,是中国最大的工商、港口城市,也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 第3个受保护的城市:成都 成都,简称“蓉”,别称“蓉城”,国家区域中心城市(西南)。成都横跨四川盆地、川西高原两大自然景观,南部、中部海拔较低,西部海拔较高。成都兼有山景、平原、丘陵之美,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年均气温16℃,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成都土地肥沃、水利先进,物产十分富饶。成都东与德阳、资阳毗邻,南与眉山相连,西与雅安、阿坝接壤。成都幅员面积12390k㎡,东西最大横距192km,南北最大纵距166km。 成都幅员面积12390k㎡,管辖9个区、6个县,代管4个县级市,常住人口14047625人(截至2010年10月31日)。而四川的山区可能有的导弹发射井也使得成都特别受到保护。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