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1年中考浙教版科学(真题重组)选择题题型训练:13微粒的模型与符号

2021年中考浙教版科学(真题重组)选择题题型训练:13微粒的模型与符号

题型训练:13微粒的模型与符号

一、单选题

1.(2020·湖州)下图是一定量的B2和AB在一定条件下混合以及混合结果的模型,则( )

A. 反应得到的生成物有两种

B. 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不变

C. 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3:2

D. 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2.(2020·宁波)某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微观示意图及反应前后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物质由碳原子和氢原子直接构成

B.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 参加反应的反应物分子个数比为1:1

D. x+y+z=233

3.(2020·金华·丽水)“宏观一微观一符号”之间建立联系,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物质的本质。浓度为75%的酒精常用作防疫消毒液,其有效成份是乙醇,如图是工业上在一定条件下制取乙醇的微观示意图。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符号分析:乙的化学式为CO2

B. 宏观分析:甲物质由2种元素组成

C. 微观分析:一个丙分子由9个原子构成

D. 基本反应类型分析: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4.(2020·金华·丽水)为了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人们会通过制作模型或模拟实验进行研究。下列属于模型的是()

A. 用力拉板使纸断裂

B. 向内推书使书隆起

C. 地球仪

D. 铅笔在篮球和木板上移动

5.(2020·绍兴)与图示微观变化相符的化学反应是( )

A. 2CO+O2点燃

_

_

2CO2 B. H2+CuO ≜H2O+Cu

C. 2H2+O2点燃

_

_

2H2O D. H2CO3≜H2O+CO2↑

6.(2020·杭州)2019年8月《Science》杂志报道,科学家合成了一种环状碳分子C,这种分子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1个环状碳分子C18中共含有18个()

A. 原子

B. 质子

C. 中子

D. 电子

7.(2019·湖州)2019年是化学元素周期表诞生150周年。联合国宣布今年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根据化学元素周期表我们无法得知的是某元素()

A. 一个原子核内的质子数

B. 一个原子的质量

C. 一个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D. 是金属还是非金属元素

8.(2018·绍兴)国际上有铟等7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采用了我国科学家张青莲测的数据。由图可知铟元素()

A. 是非金属元素

B. 质子数为49

C. 相对原子质量是114.8克

D. 与其他元素根本区别是中子数不同

9.(2018·温州)茶叶中含有茶氨酸(C7H4O3N2),茶氨酸中各元素质量分数如图所示。其中①表示的元素是()

A. 碳

B. 氢

C. 氧

D. 氮

10.(2017·杭州)2017年5月,中科院、国家语委和全国科技名词委正式定名118号元素为,其部分信息如图所示。则下列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元素符号为Og

B. 相对原子质量为118

C. 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79

D. 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97

11.(2017·嘉兴)今年5月9日,由中国科学院等相关部门正式发布了113 号、115号、117 号、118号元素的中文名称。下表是这四种元素的部分信息,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属于金属元素

B. 镆的元素符号是mo

C.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17

D. 元素在自然界中含量丰富

12.(2016·丽水)2015年浙江籍女科学家屠呦呦获得若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她提取的青蒿素化学式为C15H22O5,下列关于C15H22O5,说法正确的是()

A. 每个分子的质量为282克

B. 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 碳、氢和氧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D. 碳、氢和氧原子个数比为15:22:5

13.(2020·台州)食盐是生活中重要的调味品,化学式为NaCl,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则钠元素的化合价为()

A. -2

B. -1

C. +1

D. +2

14.(2020·湖州)“价一类”二维图可以表示元素化合价与物质类别之间的关系,右图中的a、b、c、d、e 代表常见的含碳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b和氧气反应生成c

B. c和水反应生成d

C. e可能难溶于水

D. 由a得到e至少要经过三步反应

15.(2020·宁波)如图是一款变色眼镜,它的镜片内含有溴化银和氧化铜。在强光照射下,溴化银分解成单质溴和银,镜片颜色变深;当光线变暗时,溴和银在氧化铜催化作用下,又立即化合成溴化银,镜片颜色变浅。有关该眼镜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塑料是高分子合成材料

B. 铜螺丝久置在潮湿的空气中会产生铜锈

C. 溴化银分解后,银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D. 溴和银化合成溴化银前后,氧化铜化学性质不变

16.(2020·温州)银器在使用过程中,因为发生化学反应:4Ag+O2+2H2S=2Ag2S+2H2O,产生的Ag2S使银器逐渐失去光泽。已知银的化合价为+1价,则Ag2S中S的化合价为( )

A. +2

B. -2

C. +1

D. -1

17.(2020·嘉兴)某化合物在水中能完全电离,将该化合物配制成甲、乙、丙三种不同浓度的水溶液,对溶液中所含阴、阳离子数目进行测定,结果如图所示。由图可判断该化合物可能是()

A. CaCl2

B. Al(NO3)3

C. NaOH

D. H2SO4

18.(2020·杭州)工业上可通过如下反应制取氧化钠:2NaNO3+10Na=6Na2O+N2↑,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物NaNO3属于氧化物

B. 生成物N2的化学性质由氮气分子(N2)保持

C. 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D. 反应前后只有氮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 D

分析:先根据反应前后相同的粒子是未参加反应的粒子,确定出参加反应和生成的微粒,再结合单质到化合物的变化中一定有元素化合价变化及“多变一”的反应为化合反应分析。

解答:A、划去没有参加反应的粒子,该反应为

,由此可知生成物只

一种物质,不符合题意;

B、该反应为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发生的化合反应,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不符合题意;

C、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2:1,不符合题意;

D、该反应为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 D

分析:根据图中所给各粒子的构成书写出反应方程式,结合置换反应定义及化学式的配平系数解答。

解答:A、甲物质为甲烷,由分子构成,其分子由碳原子和氢原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B、该反应中生成物中没有单质,不属于置换反应,不符合题意;

C、该反应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参加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1:2,不符合题意;

D、由反应前后质量关系可知,x+y+z=32+200+1=233,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3. A

分析:(1)根据物质乙的分子示意图确定它的化学式;

(2)根据甲分子的示意图确定它的元素组成;

(3)根据丙分子的示意图确定它的原子个数;

(4)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和种数确定化学反应种类。

解答:A.根据乙的示意图可知,乙分子由1个氧原子和2个氢原子构成,那么化学式为:H2O,故A错误符合题意;

B.根据甲的示意图可知,甲物质由氢元素和碳元素组成,故B正确不合题意;

C.根据丙的示意图可知,一个丙分子由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组成,一共有9个原子,故C正确不合题意;

D.反应物有两种,而生成物只有一种,因此该反应为化合反应,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A。

4. C

分析:1、建立模型的意义: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模型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格、或一个公式;

2、在难以直接拿研究对象做实验时,有时用模型来做实验,即模仿实验对象制作模型,或者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实验,这样的实验叫做模拟实验。

解答:A、用力拉板使纸断裂,这是模拟向两侧拉的力的作用下地壳的变化的模拟实验,A错误;

B、向内推书使书隆起,这是模拟挤压力下地壳的变形的模拟实验,B错误;

C、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C正确;

D、铅笔在篮球和木板上移动,这是模拟地球上远去的帆船实验,是模拟实验,D错误。

故选C

5. A

分析:该题主要考查模型和化学反应的类型;

解答:由变化示意图可知,该反应中反应物是单质和化合物,生成一种化合物的过程,且单质、化合物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2;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6. A

分析:物质由分子构成,而分子由原子构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1个环状碳分子C18中共含有18个碳原子,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7. B

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小格信息分析。

解答:元素周期表中左上角数字为原子序数,与质子数、电子数相等,右上角为元素符号,中间为元素名称,根据元素名称可判断元素种类,最下方为相对原子质量,所以不能得知元素的一个原子的质量。故答案为:B。

分析:质子数就是质子的数量,质子数的计算转换方法是: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质子数+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

解答:A、铟是金属元素;故A错误;

B、元素周期表的右上角的数字代表是原子序数,也表示质子数为49;故B正确;

C、相对原子质量是比值,没有具体的单位;故C错误;

D、元素之间的根本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9. A

分析:元素质量分数计算的基本公式是:ω(元素)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相对分子质量×100%.

解答:茶氨酸的相对分子量为:12×7+1×4+16×3+14×2=164;

C%= 12×7

164×100%=51.2%;H%= 4

164

×100%=2.4%;O%= 16×3

164

×100%=29.3%;N%= 14×2

164

×

100%=17.1%;C%>O%>N%>H%;由图可知,①所占百分比最大;故C符合;

故答案为:A。

10. A

分析:本题考查了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符号的含义以及粒子数目的关系,难度不大,注意概念的掌握。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近似等于质量数,不等于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解答:A、根据元素周期表的图,可知右上角Og为元素符号,故A正确;

B、根据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118为该元素的核电荷数,故B错误;

C、根据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核电荷数为118,故C错误;

D、根据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为118,故D错误。

故选A

11. A

分析:本题考查了原子结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表中的位置判断,注意知识积累,掌握基础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解答:A、元素周期表中,以金字旁为偏旁的属于金属元素,因此属于金属元素,故A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的规律,元素符号的首字母都是大写的,故B错误;

C、的原子序数是117,说明该元素核内质子是117,相对原子质量大于117,故C错误;

D、元素在自然界中几乎不存在,故D错误。

12. D

分析:A、根据分子的质量很小,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C、金属元素名称一般有“钅”字旁,固态非金属元素名称有“石”字旁,气态非金属元素名称有“气”字头.D、根据1个青蒿素分子的构成,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答:解:A、分子的质量很小,282是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不是1个青蒿素分子的质量,故选项说法错误.

B、青蒿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5):(1×22):(16×5)=90:11:40,则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选项说法错误.

C、碳、氢和氧均属于非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D、一个青蒿素分子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则碳、氢和氧原子个数比为15:22:5,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13. C

分析:化合价是一种元素的一个原子与其他元素的原子化合{即构成化合物}时表现出来的性质。

解答:由化合物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x+(-1)=0;x=+1;

故答案为:C。

14. D

分析:根据所给碳元素化合价及类别,结合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的性质进行判断分析。

解答:A、b为+2价碳的氧化物,为CO,c为+4价氧化物,为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与氧气反应可生成二氧化碳,不符合题意;

B、d为碳酸,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不符合题意;

C、e为碳酸盐,可能溶于水也可能不溶于水,不符合题意;

D、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等碱溶液反应可生成碳酸盐,所以a得到e经过两步反应即可实现,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5. C

分析:(1)合成纤维、合成塑料和合成橡胶,是三大合成材料;

(2)铜和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碱式碳酸铜,也就是铜绿;

(3)计算出银元素的化合价,然后进行比较即可;

(4)根据催化剂的性质判断。

解答:A.塑料是高分子合成材料,故A正确不合题意;

B.铜螺丝久置在潮湿的空气中会产生铜锈,故B正确不合题意;

C.在溴化银中,银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在银单质中化合价为0价,因此溴化银分解后,银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了,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催化剂在反应前后性质和质量不变,因此溴和银化合成溴化银前后,氧化铜化学性质不变,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16. B

分析:在化学式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据此计算。

解答:在Ag2S中,银的化合价为+1价,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得到:(+1)×2+x=0,解得:x=-2价,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17. C

分析:根据图像确定该化合物中阴、阳离子的个数之比,然后对四个选项进行判断即可。

解答:根据图像可知,无论溶液的浓度如何,该化合物的阴、阳离子的个数之比为:2n:2n=1:1;4n:4n=1:1;6n:6n=1:1。在四种物质中,只有NaOH的阴、阳离子的个数之比为1:1,故C正确,而A、B、D错误。故选C。

18. B

分析:(1)只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

(2)分子式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3)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叫复分解反应;

(4)注意分析氮元素的化合价是否改变。

解答:A.反应物NaNO3由三种元素组成,肯定不是氧化物,故A错误;

B.生成物N2的化学性质由氮气分子(N2)保持,故B正确;

C.该反应的反应物为一种化合物和一种单质,肯定不属于复分解反应,故C错误;

D.反应前,在钠单质中钠元素的化合价为0价,而在Na2O中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故D错误。

故选B。

浙教版八年级下科学第二单元微粒模型与符号尖子生培优卷及答案

浙教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微粒模型与符号尖子生培优卷 一、单选题(共20题;共40分) 1.下列图示不属于模型的是() A. B. C. D. 2.国产大型客机C919部分机身采用了新型的铝锂合金,这种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适宜的延展性。 铝锂合金中的铝(Al)元素与锂(Li)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A.元素符号不同 B.原子质量不同 C.原子的质子数不同 D.原子的电子数不同 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若两种微粒的核外电子数相同,这两种微粒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B.若两种分子的质子数相同,这两种分子一定含有相同的电子数 C.若两种微粒属于同种元素,这两种微粒的中子数一定相同 D.若两种微粒属于同种元素,这两种微粒的最外层电子数一定相同 4.科学上用符号“Z A X”表示原子的组成,其中X代表元素符号,Z表示原子核内的质子数,A表示原 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已知a b X n+和c d Y m-的核外电子数相等。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b-a=d-c B.a+n=c-m C.a-n=c+m D.b-n=d+m 5.关于原子及原子结构发现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汤姆森、卢瑟福两位科学家都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推理和想象建构原子模型 B.汤姆森发现了电子,证实原子是可分的 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发生变化时,元素的种类也发生了变化 D.原子在化学变化中的表现主要取决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 6.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 A.Al(NO3)3 B.CaCO3 C.Al2(SO4)3 D.Fe(NO3)3 7.如图所示,密封容器中储存有一定量的氧气。当活塞慢慢下压后,下列关于容器内分子模型的建构 合理的是() A. B. C. D. 8.极光是一种绚丽多彩的发光现象,其发生是由于太阳带电粒子流进入地球磁场。在地球南北两极附 近地区的高空,夜间出现的灿烂美丽的光辉,在南极被称为南极光,在北极被称为北极光。下列这些微粒中,不会引起极光的是() A.a粒子(氦的原子核) B.电子 C.质子 D.中子 9.已知微观粒子π+介子、π-介子都是由一个夸克(夸克u或夸克d)和一个反夸克(反夸克或反 夸克 π+π-u d 带电量+e -e + e - e - e + e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π+由u和组成 B.π+由d和组成 C.π-由u和组成 D.π-由d和u组成

(完整)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教案第2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

教师教案 学生姓名年级科目 日期时间段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复习 个性化学习问题解决回顾基础知识点,练习常见题型,为期中考做准备 教学重点、 难点及考 点分析 元素符号所代表的意义元素的质量分数 教学过程 【知识梳理】 一.模型、符号的含义、意义和作用 1.在自然科学研究中,人们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建立一个适当的模型来反映和代替客观对象,并通 过研究这个模型来提示客观对象的形态、特征和本质,这样的方法就是。 2.模型可以是一幅、一张、或计算机图像,也可以是一个复杂的对象或过程的。 3.用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还可避免由于事物不同和表达的不同而引起的 混乱。 【例1】仔细观察下列四幅图片,属于符号的正确选项是() A.世博会会徽B.眼球结构C.地球仪D.动物细胞结构二.物质与微观粒子模型 1.分子:在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分子是保持物质的最小粒子。 2.原子:原子是中的最小粒子。即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 3.用粒子观点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A.Ca B.2H C.H D.2Ca 【例4】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⑴很多科学家对元素周期表的发现和完善做出了重大贡献,请写出其中一位科学家的名字:。 ⑵查出碳的相对原子质量:,写出16号元素的元素符号:。 ⑶表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 (填序号) A. 质子数不同 B. 中子数不同 C. 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D. 电子数不同 ⑷利用元素周期表,人们对元素的认识进入全新的飞跃时期。近日,俄罗斯科学家宣布他们将人工合成第118号元素,则此元素的核电荷数为。 六.表示物质的符号 1、化学式的写法及读法 2、化学式的涵义(以SO2为例) (1)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SO2可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示分子中原子构成SO2可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表示一种物质 S O2可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 (4)表示组成物质的元素种类SO2可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 (5)表示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SO2可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化合价。 ⑴化合价的表示方法 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正上方标出,先写出“+”、“-”后写出数字。 3.化合价一般规律 ⑴常见的化合物中,氢总是价,氧总是价; ⑵金属元素常显价; ⑶非金属元素跟氧化合时常显价,跟氢化合时常显价;

2021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同步测试题(1~2节)答案

2021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第1~2节)测试题(答案) 第1节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 基础巩固提优 1.下列不属于水分子模型的是 ( C )。 2.小明在家里做了一个小实验。他把一只装满氧气的矿泉水瓶盖紧盖子放入冰箱里一段时间后,瓶子 变瘪,如图所示。下列对这个现象解释的模型正确的是 ( D )。 3.请你写出下列符号所表示的意义:

A.有毒; B.节约用水; C.禁止鸣笛; D. 禁止吸烟; 4.下列图示中,不属于模型的是(D)。 5.有一密封容器内储有一定量氧气,上面有一个不漏气的活塞,慢慢下压活塞,如图所示的密封容器内部分子变化模型合理的是(B)。 A B C D 6.“凤凰号”火星探测器发回的照片上显示,火星上确有液态水存在。下列微粒模型示意图可表示构成水的微粒的是(B)。 A B C D

7.下列叙述存在科学性错误的是(D )。 A.用不同的符号表示事物,可避免由于事物外形不同和表达的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的混乱 B.一个模型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或者是计算机图像 C.水的三态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D.地球仪是表示地球的符号 8.仔细观察下列四幅图片,属于符号的正确选项是(A)。 A.广州亚运会会徽 B.眼球结构 C.直方图 D.动物细胞结构 9.标志牌起着提示和说明的作用,下列对标志牌的解释不正确的是(C)。

A.甲图为距离标志牌,其含义是此地距离杭州还有30km B.乙图为限重标志牌,其含义是通过此路段车总重不得超过1.96x105 N C.丙图为限速标志牌,其含义是通过此路段车速不得超过50m/s D.丁图为限高标志牌,其含义是禁止超过4.5m高度的车辆通行 10.科学研究方法很多,请将下列研究方法和所研究的问题连线。 控制变量法利用扩散现象研究分子运动 转换法研究串联电路中电阻大小的效果 等效(量)替代法研究电阻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模型法研究磁场时引入磁感线 控制变量法-研究电阻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转换法-利用扩散现象研究分子运动 等效(量)替代法-研究串联电路中电阻大小的效果 模型法-研究磁场时引入磁感线 11.下列两幅图表示的是液态水和气态水的状态模型,表示水分子。 (1)图中表示气态水的是乙。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单元培优测试2022-2023学年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

第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单元培优测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选对得2分) 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盐酸B.胆矾C.河水D.稀有气体 2.市场上有“含铁酱油”、“高钙牛奶”等商品,这里的“铁、钙”指的是()A.元素B.原子C.单质D.分子 3.仔细观察下列四幅图片,不属于模型的是( ) A.B.C.D. 4.在科学王国里,数字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对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2”的说法正确的是 ( ) ①2H①2NH3①SO2①2O ①Mg2+①2OH-①H2O A.表示离子个数的是①① B.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①① C.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①① D.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① 5.为了探究水电解的微观过程,某同学做了一些如下图所示的分子、原子的模型,若用“”表示氢原子,用“”表示氧原子,其中能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模型是 () A.B.C.D. 6.已知某混合物由Na2SO4和Fe2(SO4)3组成,测得该混合物中含硫为24%。则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24%B.48%C.28%D.无法确定 7.仔细观察下列四幅图片,属于符号的选项是( ) A.奥迪车标B.眼球结构 C.地球仪D.动物细胞结构 8.如图所示,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右盘中的每一小块表示的是()

A.一个碳原子的质量B.一个氢原子的质量 C.一个碳原子质量的 1 12 D.一个氧原子质量的 1 16 9.下图形象地表示了氯化钠的形成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B.钠原子与钠离子都不显电性 C.氯原子得1个电子形成氯离子 D.钠原子失1个电子形成钠离子 10.碳单质除了金刚石、石墨、C60外,科学家们还合成了C70、C90、C240等,由此做出如下推测:①同一元素可以形成多种单质;①单质可能存在复杂的分子结构;①单质的研究具有广阔的前景,其中正确的是() A.①B.①①C.①①D.①①① 11.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中,农技员对某土地检测后准备施加CO(NH2)2和KH2PO4的固体混合物,要求固体混合物中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12,则固体混合物中CO(NH2) 2和KH2PO4的质量比为() A.10:17 B.15:17 C.5:17 D.15:34 12.豆腐是人们喜爱的食物,营养丰富,能为人体提供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其中含量最多的 是亮氨酸(C6H13NO2),关于亮氨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亮氨酸是由碳原子、氢原子、氮原子、氧原子构成 B.亮氨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7.3% C.一个亮氨酸分子由22个原子构成

浙教版科学 八下第二章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 培优强化A卷 带答案

八下第二章A卷培优强化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模型的是 ( ) A.金属中的自由电子 B衣藻结构图 C.电流表 D.水分子 2.下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A. B. C. D. 3.下列试剂瓶标签上的化学式书写错误 ..的是( ) 4.“加碘食盐”“高钙牛奶”“富硒红薯”和“含氟牙膏”等商品在我们的生活中已随处可见。这里的碘、钙、硒、氟是指() A.原子B.单质C.分子D.元素 5.某物质的分子模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物质属于化合物 B.该分子里有两个氢分子 C.该物质的1个分子含5个原子 D.该物质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1:4 6.氧化汞受热时的变化可用下图表示,据图得出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这一变化是化学变化 B.氧化汞是由氧化汞分子构成的 C.汞是由汞分子构成的 D.这一变化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

7.美国阿拉斯加国家实验室5月13日宣布,首次从辐射后低浓度铀溶液中生产出钼—99。Na2MoO4是Mo元素的重要化合物,其中Mo元素的化合价是() A.+4价B.+5价C.+6价D.+7价 8.下图形象地表示了氯化钠的形成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钠原子易失去一个电子,氧原子易得到一个电子 B.钠跟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 C.氯化钠是离子化合物 D.钠离子与钠原子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9.某同学对一些科学符号中数字的含义有如下的理解,其中错误的是() A.O2:可表示一个氧气分子中有2个氧原子 B.2C:可表示两个碳原子 C.S2-:可表示一个硫离子带2个单位负电荷 D.NH3:可判断出该物质中N、H元素的个数比为1︰3 10.N 5+是一种具有爆炸性的高能材料,已知一个氮原子核内有7 个质子。关于N5+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微粒中的质子数为34 B.每个该微粒带一个单位正电荷 C.该微粒由5 个氮分子构成 D.它是一种由5 个氮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 11.氢元素有3种不同的原子,其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依次为0、1、2.这3种原子与金属锂形成的氢化锂“三兄弟”--LiH、LiD、LiT是“神舟七号”的燃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H、D、T质子数之比为1:2:3 B. LiH、LiD、LiT相对分子质量依次增大 C. H、D、T核外电子数不等 D. LiH、LiD、LiT中Li元素质量分数相等 12.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假设碳原子质量的1/12为Mkg,以此为标准时,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若以原子质量为2Mkg的某种原子作为标准,则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A.8 B.16 C.32 D.64 13.维生素C(C6H8O6)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它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近年来科学家还发现维生素C有防癌作用。下列关于维生素C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1个维生素分子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 B.维生素C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4﹕3

第六讲 第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第1-3节复习 答案(2021年初二科学浙江版)

第六讲 第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第1-3节测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模型的是( C ) A.B.C.D. 2.下列模型能表示氧气分子结构的是(B) A.B.C.D. 3.下面是4位同学对分子、原子、离子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B) A.B.C.D. 4.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下列物质不是由原子构成的是(C) A.金属铝B.铅笔内的石墨C.水D.黄金 5.下列物质中,含有氧气分子的是(B) A.氯酸钾B.空气C.二氧化碳D.水 6.在同一原子中一定相同的是(C) A.中子数和电子数B.中子数和质子数 C.质子数和电子数D.核电荷数和中子数 7.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D) A.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B.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C.分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D.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8.一种原子的核内有6个中子和6个质子,另一种原子的核内有7个中子和6个质子,则它们不同的是(B)A.质子数B.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C.核电荷数D.核外电子数 9.下列微粒中一定带电荷的是(C) ①分子②原子③质子④中子⑤电子⑥原子核 A.①②④B.②③⑤C.③⑤⑥D.③④⑤⑥ 10.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B) A.中子数不同B.质子数不同 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D.中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和不同 11.碳﹣12、碳﹣13、碳﹣14都是碳元素的原子,它们的主要差别在于(B) A.电子数目不同B.中子数目不同C.质子数目不同D.化学性质不同 12.元素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之一,下列有关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B) A.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B.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中子数相同 C.在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不发生改变D.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等于该元素原子核内的质子数 13.据媒体报道,中国科学家于近日完成比太阳核心温度高三倍的聚变反应,一座核聚变反应堆已经喷射出温度达到5千万开氏度(相当于4999万摄氏度或者9千万华氏度)的等离子体,并且持续了102秒的时间。氘和氚是核聚变的原料,已知氘、氚原子核内都只有1个质子,但含不同数目的中子,聚变发生后,氘、氚原子核转变为氦原子核。根据以上叙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核聚变是化学变化B.氘原子和氚原子是氢的不同元素 C.氘原子和氚原子属于同种元素D.氘原子和氚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同 14.铀235(其原子核内有92个质子,相对原子质量为235)是核电站的主要燃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B)A.铀属于非金属元素B.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92 C.该原子核内有51个中子D.该原子核外有143个电子

浙教版八年级下科学第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复习测试卷带答案

浙教版八年级下科学第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复习测试卷带答案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1 . 下列铁的氧化物中,含铁量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A.FeO、Fe2O3、Fe3O4B.Fe3O4、FeO、Fe2O3 C.FeO、Fe3O4、Fe2O3D.Fe2O3、Fe3O4、FeO 2 . 学校常用福尔马林(40%甲醛溶液)来浸制标本,已知甲醛的化学式是CH2O,关于甲醛的说法错误的是()A.是一种有机物B.由碳、氢、氧元素组成 C.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2:1D.相对分子质量为30 3 . 人类生活需要能量。下列能量主要由化学变化产生的是() A.电熨斗通电放出的热量 B.电灯通电发出的光 C.水电站利用水力产生的电能 D.液化石油气燃烧放出的热量 4 . 谷氨酸钠(化学式为 C5H8O4NNa)是味精的主要成分。下列关于谷氨酸钠的说法错误的是() A.是一种有机物B.加热会产生含硫物质C.由五种元素组成D.碳、氢原子个数之比为5∶8 5 . A、B两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比为1:16,它们所组成的化合物中A、B两元素的质量比为1:8,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A.AB B.AB2 C.A2B3D.A2B 6 . 物质的构成与原子和分子的关系正确的是 A.分子物质分子 B.分子原子物质 C.原子物质原子 D.原子分子物质 7 . 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子数相同的NO和CO,它们的质量相等 B.质量相同的H2和H2O,所含氢元素的质量相等 C.质量相同的CO和CO2,CO2比CO所含的分子数多 D.质量相同的镁、铁、锌三块金属,镁含的原子数最多 8 . 下列有关物质的化学式、名称、俗名不完全对应的是 A.NaOH 氢氧化钠烧碱B.CaO 氢氧化钙生石灰 C.Na2CO3 碳酸钠纯碱D.NaCl 氯化钠食盐 9 . 固态碘受热后变成了紫红色的碘蒸气,无论是固态碘还是碘蒸气都能使切开的土豆变成蓝色,这说明A.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 C.分子有一定的大小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2章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 知识点归纳

第1节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 A.模型 1.模型: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一个模型可以是 一幅图、一张表或计算机图像,也可以是一个复杂的对象或过程的示意 2.模型方法: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建立一个适当的模型来代替和反映客观对象,并 通过研究这个模型来揭示客观对象的形态、特征和本质的方法 3.作用: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 4.水的状态模型:由右侧模型可直接地得出 水在状态变化中,没有变成其他物质,构成水的水分子也没有变成其他分子。在液态水变成气态水的变化中,水分子之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 B.符号 1.定义:代表事物的标记 2.意义: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可避免由于事物外形不同和表达的文字语言不同而引 起的混乱 第2节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 A.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 1.分子的构成 1)一般常用模型来表示分子由原子构成 篮球表示氧原子,白球表示氢原子,黑球表示碳原子,棕球表示氮原子,黄球表示硫原子 2)构成分子的原子可以是同种原子,也可以是不同种原子 2.分子构成物质:在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例 如:水的性质是由水分子保持的。电解水时,水分子变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它们不再保持水的化学性质 3.有些物质是直接由原子构成的。例如:金属铝由铝原子构成、铅笔芯内的石墨由碳 原子构成等 B.粒子的大小与质量 1.分子和原子都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 1)原子的体积很小,原子半径一般在10—10m数量级

2)分子和原子的质量也非常小。氢分子是最轻的分子,其分子质量的数量级是 —27 图示 2.不同种类的分子和原子质量不同,体积也不同 组成某个分子的原子,肯定比分子更小,如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氢原子比氢分子小。但并不能说原子一定比分子小,某些原子比某些分子大,如铁原子比氢分子大 第3节原子结构的模型 A.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 2.原子的构成 原子核(带正电荷) 原子 核外电子(带负电荷) 1)原子呈电中性,原因是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所带的电量——大小相等,电性相反

【精品讲义】浙教版 科学 8年级下册 第02章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复习课)(教师版含解析)

浙教版八年级下科学同步学习精讲精练 第2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 第2章复习课 目录 (1) (3) (6) (9) 【知识网络构建】 【考点专题梳理】

考点一构成物质的微粒 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成原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 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可再分,原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2.原子是由位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和带负电荷的核外电子构成的。 3.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带正电荷的离子称为阳离子,带负电荷的离子称为阴离子,离子可以 构成物质。 考点二化学式和化合价 1.化学符号周围数字的含义 (1)元素符号前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 (2)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的电荷个数。 (3)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1个分子中某原子的个数。 (4)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的化合价。 (5)化学式前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 (6)离子符号前的数字:表示离子的个数。 2.化学式的意义:表示一种物质,表示这种物质的组成;若该物质由分子构成,它的化学式还能表示 一个分子以及这个分子的构成;当化学式前有数字时,则只具有微观意义。 考点三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1.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2.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乘积之比。 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原子个数3.元素的质量分数: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重难点突破1:物质、元泰、分子、原子、离子间的关系】 (1)物质包括混合物和纯净物,纯净物包括单质、化合物,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 组成。有的物质由分子构成,有的物质由原子构成,还有的物质由离子构成;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 的同一类原子称为元素。 (2)理顺物质(指纯净物)、元素、微观粒子之间的关系,是正确描述物质组成和构成的前提。下列框图较 好地概括了物质、元素、分子、原子和离子之间的关系。

科学八下第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单元测试题精选(含答案)6

科学八下第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单元测试题精选(含答 案)6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X、Y两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7:2,在它们组成的化合物中X与Y的质量比为7:3,则它们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A.X2Y3B.X3Y2C.X2Y7D.X3Y7 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接触到许多含氮的物质,如:N2、NO2、NH3、NO、N2O3、N2O4、NaNO3,则这七种物质中氮元素显示的化合价共有() A.4种B.5种C.6种D.7种 3.重水的主要作用是作为核反应堆的减速剂。一个重水分子是由两个重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重氢原子的核电荷数是1,相对原子质量是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重氢原子核内有2个中子 B.重氢离子核内有1个质子 C.重水的相对分子量是18 D.氢原子和重氢原子化学性质不一样 4.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A.CO2B.Fe C.O2D.H 5.现代科技证明,葡萄酒中含有的白藜芦醇具有美容养颜之功效.下列关于白藜芦醇(C14H12O3)的说法错误的是() A.白藜芦醇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白藜芦醇中碳、氢、氧元素的个数比为14:12:3 C.白藜芦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28 D.白藜芦醇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4:1:4 6.钛享有“未来的金属”的美誉,它是火箭、导弹和航天飞机不可缺少额材料。结合图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8 B.钛由钛原子构成 C.钛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2 D.钛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g 7.现有氮的氧化物,经测定,氮元素与氧元素质量比为7:16,则其的化学式可能是A.NO B.N2O5C.N2O4D.N2O 8.分析下列反应所得结论中,正确的是() ①2Mg+TiCl4=高温Ti+2MgCl2②2Al+Fe2O3高温 Al2O3+2Fe ③2Na2O2+2CO2=2Na2CO3+O2④H2SO4+2NaOH=Na2SO4+2H2O A.①②③属于置换反应B.②中Al是还原剂 C.③④属于复分解反应D.③中氧元素化合价不变 9.陈女士在微商处购买了一款价格高昂的美白系列化妆品,使用后脸部发生溃烂,经相关机构检测发现该化妆品中汞元素远远超过安全值。下列关于汞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非金属元素 B.相对原子质量是200.6g C.质子数为80 D.与其他元素的根本区别是中子数不同 10.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的质量一定比原子大 B.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 C.原子得失电子后形成离子 D.分子、原子能构成物质,离子不能 11.硼是作物生长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硼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硼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相对原子质量是10.81g B.属于金属元素

(完整版)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第二章《微粒的模型和符号》知识点归纳

第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知识点归纳 第1节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 1、符号: 用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可避免由于事物外形不同和表达地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地混乱。(常见的符号有电路元件符号,交通符号,物理量符号,天气现象符号等) 2、水在三态变化中,分子没有发生变化;分子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 3、建立模型的意义: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模型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格、一个公式、一个复杂对象或过程的示意。 第2节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 1、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再分。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由原子构成的物质中,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则是。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微粒。 2、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化学反应中,一定发生改变的是分子种类(物质种类),一定不发生改变的是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可能发生改变的是分子的数目。 3、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 在变化中,物质的分子变成了其它物质的分子,就是。在变化中,物质的分子还是原来的分子,只是分子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就是。(填“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4、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一些气体、液体主要由分子构成。 5、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金属和固体非金属(硫、碳、磷、硅)及稀有气体 6、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原子排列不同。 7、粒子的大小与质量(1)分子和原子都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原子的体积很小,半径的数量级在10-10米。原子的质量也非常小,数量级在10-26千克。(2)不同质量的原子质量不同,体积也不同。 第3节原子结构的模型 一、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与修正 1、道尔顿--实心球原子结构--发现原子 2、汤姆森--“葡萄干面包模型”:原子是一个平均分布着正电荷的球体,带负电荷的电子嵌在中间。--发现电子 3、卢瑟福--“核式(行星绕太阳)模型”:电子绕原子核运行——发现带正电荷质量很大的原子核——α粒子轰击金属箔实验 4、波尔--“分层模型”:电子在固定的轨道上运动 5、“电子云模型 质子(带正电) 夸克 二、原子的结构:1、原子:原子核: (带电) 中子(不带电) 夸克 (不显电性)核外电子:(带电) (1)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2)中子数不一定等于质子数。 (3)原子内可以没有中子。(4)质子不同,原子种类一定不同。(5)电子质量很小,在整个原子的质量中所占的比例极小,可忽略不计。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6)原子不显电性: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总数=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 三、1、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即)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为。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二章《微粒的模型和符号》 单元测试

第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综合A) 一、选择题 1.我国研制新型环保磁制冷冰箱,钆(Gd)是所需的重要材料。钆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为157,核电荷数为64,则该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A、64 B、57 C、93 D、128 2.下列方框中,符合2N2意义的示意图是() A B C D 3.下列图片中,不属于模型的是() A、细胞结构图 B、2009国际天文年标志 C、地球仪 D、甲烷分子 4.据报道,科学家确认存在一种与C60 的非常相似的“空心足球”结构的分子N60。在高温或 机械撞击下,分子中的巨大能量会瞬间释放出来。N60 很可能成为一种极好的火箭燃料。N60 属于() A、混合物 B、化合物 C、单质 D、C60 的同位素 5.关于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二氧化锰、氧气四种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都含有氧分子 B、氧元素的化合价都相同 C、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 D、都含有氧元素 6.(2019·泰安)下列物质由离子直接构成的是() A、铜 B、氧气 C、水 D、氯化钾 7.19世纪时化学家对氧化锆的化学式有争议,后经实验测定,锆(Z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91,其氯 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33。试推断与锆的氯化物价态相同的氧化锆的化学式为() A、ZrO B、Zr2O C、Zr2O3 D、ZrO2 8.(2019·吉林)下列有关分子、原子说法错误的是() A、很小 B、不断运动 C、有间隔 D、不可分9.(2019·武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B、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是电子数不同

C 、原子核由电子和质子构成 D 、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10.亚硒酸钠(Na 2SeO 3)含硒(Se )元素,可用于提升人体免疫力。亚硒酸钠中硒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5 B 、+5 C 、-4 D 、+4 11.肉毒碱(化学式为C 7H 15NO 3)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理功能的物质,被公认为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和最佳的减肥营养素。下列关于肉毒碱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由四种元索组成 B 、该物质的各元素中,氮元素质量分数最小 C 、相对分子质量为161 D 、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7:15:1:3 12.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 A B C D 13.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 、Y 、Z 代表三种不同元素,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原子序数:Z <Y B 、核外电子数:X =Y C 、Y 和Z 处于同一周期 D 、Y 和Z 处于同一族 14.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出现了许多新型无机材料,如植入生物体内的生物陶瓷材料HAP[化学式为Ca m (PO 4)n (OH)2]已被医疗上用于修补人的骨骼和牙组织,HAP 的化学式中n 与m 的关系式为( ) A 、n =3m -22 B 、n =2m +23 C 、n =2m -23 D 、 n =m -2 15.168O 表示该氧元素的原子有8个质子,8个中子。188O 是168O 的一种同位素,含有8个质子,10个中子。现有两个容器分别充满147N 、136C 、188 O 三种原子构成的一氧化氮(NO )和一氧化碳(CO )

第2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 单元测试 —2020-2021学年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

第2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 一、选择题 1.青少年一定不要吸烟,香烟的烟气中危害最大的物质是尼古丁(化学式为:C 10H 14N 2),下列关于尼古丁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尼古丁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62 B .尼古丁由C 、H 、N 三种元素组成 C .尼古丁由10个碳原子、14个氢原子和1个氮分子构成 D .尼古丁中碳、氢、氮元素质量之比为60:7:14 2.n 个某原子的质量为m 克,相对原子质量为p ,则1个碳原子的质量为( ) A .m pn 克 B .12m pn 克 C .12n pm 克 D .pn 12m 克 3.下列化学用语的使用及其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 A .4H ——4个氢元素 B .2CO 2——两个二氧化碳分子 C .Ca +2 ——一个钙离子带二个单位正电荷 D .H 2O ——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原子 4.下列关于原子模型叙述正确的是( ) A .卢瑟福建立的“卢瑟福模型”认为电子像云雾一样出现在原子核周围 B .玻尔建立的“分层模型”认为电子在原子核周围分层运动 C .现代科学家认为电子像西瓜籽似地嵌在原子中 D .汤姆生建立的“汤姆生模型”认为电子像行星绕太阳运行 5.如图是水电解的过程示意图,该图说明了( ) A .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 .水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 C .水分子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原子 D .该变化中氢原子和氧原子可以再分 6.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2”能用来表示分子个数的是( ) A .2N B .2Mg 2+ C .2CO D .O 2 7.美国夏威夷联合天文中心的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新型氢粒子,它由三个氕原子核和两

一对一教学 新浙教版 八下科学 第二章第1-3节 粒子的模型与符号(1)

教师一对一系列
浙基教育个性化教学授课教案
教师: 居建忠 学生: 时间:
Ⅰ、授课内容与授课目的分析: 1、了解符号与模型的作用,能用物质粒子模型来解释物质的三态变化。 2、知道物质由分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物质也可以由原子构成。知道同素异形体的概念。 3、了解原子的构成。知道同位素的概念。知道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Ⅱ、教学内容:
第 2 章 粒子的模型与符号(一)
第一节 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
一、模型 1、模型的概念:模型是依照实物的形状和结构按比例制成的物品,是用来显示复杂事物或过程的表现手段,如 图画、图表、计算机图像等。 2、模型的分类:物体的复制品;事物变化的过程;图片;数学公式、表达式或特定的词。 3、模型的作用:建立模型能帮助人们理解他们无法直接观察到的事物,如科学家们经常用模型来代表非常庞大 或极其微小的事物(太阳系中的行星、细胞的细微结构等) 。 二、符号 1、符号的概念:符号是代表事物的标记。 2、符号的作用: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可以避免由于事物外形不同而引起的混乱;可以避免由于表达事物的 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的混乱。 3、常见的符号有:交通标志、消防安全标志、汽车标志、元件符号等。 【例 1-1】下列表达方式中属于符号的是( ) 【例 1-2】下列不属于模型的有( )
(例 1-1)
(例 1-2)
三、化学模型的建立 模型可以是实物的模型,也可以是事件的模型,模型能表达出研究对象的基本的特征。如: 1、人们用水分子结构模型来了解水分子的构成:两个氢原子成 104.5° 角附在氧原子上:
比例模型
棍棒模型
2、对液态水与气态水的状态模型( 表示水分子)的观察。 (1)水在三态变化中,分子没有变。 (2)水在三态变化中,分子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 【例 1-3】如下图: (1)水在三态变化中,有没有变成其他物质? ;构成水这种物质的水分 子有没有变成其他的分子? ; 故水的三态变化属于 (物理或化学) 变化。 (2)在液态水变成气态水的变化中, 发生了改变。
第1页

八年级科学微粒的模型与符号单元测试题(含答案)2

八年级科学微粒的模型与符号单元测试题(含答案)2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图为某原子结构模型的示意图,其中a、b、c 是构成该原子的三种不同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中a 与c 的数目一定相同 B.原子中b 与c 的数目一定相同 C.决定该原子种类的是b 粒子的数目 D.原子的质量集中在a 和c 上 【答案】A 2.已知X和Y两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7:8,X和Y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中,X 和Y两元素的质量之比为7:12,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A.XY B.XY2 C.X2Y D.X2Y3 【答案】D 3.现代科学又发现了H3、C60、C90、N5、N60、…,据此可作出的推测是() ①同一种元素可以形成多种单质 ②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 ③单质可能存在复杂的分子结构 ④同种元素形成的单质之间可相互转化 A.只有①②B.只有②③C.只有③④D.①②③④ 【答案】D 4.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钴元素:CO B.4个氢原子:2H2 C.铵根离子:NH D.氮分子:N 【答案】C 5.白枇杷汁多、味甜,口感好,含锌、铁、钙、硒等。这里的锌、铁、钙、硒是指()

A.原子B.分子C.元素D.离子 【答案】C 6.芯片是内含集成电路的硅片,如图是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硅元素属于金属元素B.硅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4 C.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 g D.硅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答案】B 7.有一些物质,它们中的一些原子集团常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下列物质中含有原子集团的是() A.NaCl B.NaNO3C.CaCl2D.KCl 【答案】B 8.下列各组物质中,都由分子构成的一组是() A.金和金刚石B.水和氨气 C.汞和氯化钠D.干冰和硫酸铜 【答案】B 9.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X、Y、Z代表三种不同的元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X>Y B.核外电子数X=Z C.Y和Z处于同一周期D.X和Z的电子层数相同 【答案】C 10.下列符号中,表示两个氢原子的是() A.2H B.2H2C.H2D.2H+ 【答案】A 11.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不是() A.纯净物B.单质C.化合物D.混合物 【答案】C 12.下列符号中,既可用来表示一种物质,又可用来表示一种元素,还可用来表示一个

八年级科学下册 2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自测题 浙教版(2021年整理)

八年级科学下册2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自测题(新版)浙教版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八年级科学下册2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自测题(新版)浙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八年级科学下册2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自测题(新版)浙教版的全部内容。

2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如图描述物质的分割,分到原子为止的是(D) (第1题) 【解析】水是由许许多多水分子构成的,每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D图表示氢、氧原子。 2.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下列有关原子的叙述不正确 ...的是(C) A. 原子的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 B。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C. 原子在化学变化中能够再分 D. 化学符号“O”可以代表一个氧原子 【解析】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O”可表示1个氧原子、氧元素. 3.下列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C) A. 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 B。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 C。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形成离子 D。 CO2和CO的性质差异主要是由于分子间的间隔不同 【解析】在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

的最小粒子,但用物理的方法是可以再分的;原子得失电子后会形成离子;CO2和CO的性质差异主要是由于它们的分子结构不同. (第4题) 4.1934年,卢瑟福等科学家通过核反应发现氢的同位素原子—-氚,可用“13H”表示(其中“1”表示核电荷数),氚原子的模型如图所示,图中“●”表示的粒子是(B) A. 原子核 B。质子 C。中子 D。核外电子 【解析】13H说明该原子有1个质子、2个中子,则图中“●”表示质子。 5.科学用语是学习和交流知识的通用语言,以下粒子符号所表示的意义最多的是(A) A。 Mg B. H C。 CO32- D. 3CO2 【解析】“Mg”表示镁元素、1个镁原子,还表示镁这种物质。“H”表示氢元素和1个氢原子。“CO32-”表示带2个单位负电荷的碳酸根离子.“3CO2”表示3个二氧化碳分子。 6.偏钛酸钡(BaTiO x)因其显著的“压电效应”而被广泛地应用于超声波发生装置中。已知偏钛酸钡中钛元素的化合价+4价,其化学式中x的数值为(C) A.1 B.2 C.3 D.4 【解析】已知偏钛酸钡中钡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钛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的原则,可确定偏钛酸钡的化学式中x的值,即(+2)×1+(+4)×1+(-2)·x=0,解得x=3。 7.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有(C)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化学式练习含答案

八年级科学化学式练习 一、写出下列元素符号: 碳氢氧氮氯硫磷, 钾钙钠镁铝铁锌, 溴碘锰钡铜硅银, 氦氖氩氟铍汞金 二、写出下列原子团的符号及化合价: 硝酸根离子? 、?? ?硫酸根离子? ?? 、 ?? 碳酸根离子+ 、 ? 碳酸氢根离子- 、? 氢氧根离子 ? 、? 铵根离子、 二、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1.单质的化学式: (1)铜铁汞铝 ?钙钡 (2)硫黄 ? 硅 ?金刚石石墨黄磷 (3)氦气氖气 ?氩气 (4)碘 ?溴氢气氧气氯气氮气 ? 2、根据化合价写出下列化合物的化学式: (1)氧化物:(A)金属氧化物:氧化钠氧化钾氧化钙 氧化铜氧化铁氧化亚铁四氧化三铁氧化铝

(B)非金属氧化物:水、二氧化碳一氧化碳 二氧化硫三氧化硫五氧化二磷冰 (2)酸:(某酸:H+ + 某酸根阴离子) 硫酸硝酸盐酸(酸根Cl-)碳酸 (3)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钙 氢氧化镁氢氧化铝氢氧化铜 氢氧化钡氢氧化铁氢氧化亚铁 (4)盐酸盐: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钡氯化钙 氯化铜氯化铝氯化亚铁氯化铁氯化银 (5)碳酸盐:碳酸钾碳酸钠碳酸钙? 碳酸镁? 碳酸钡碳酸氢钠碳酸氢铵 (6)硫酸盐:硫酸钾硫酸钠硫酸钙硫酸镁? 硫酸钡硫酸亚铁硫酸铵硫酸铁 (7)硝酸盐:硝酸银 ?硝酸钠硝酸钙硝酸镁? 硝酸钡硝酸亚铁硝酸铵硝酸铁 四、用化学符号表示: 1、铁离子 2、氯离子 3、氢离子 4、铜离子 5、3个亚铁离子 6、2个铜离子 7、2个钠离子 8、氢气 9、氢元素 10、1个氢原子 11、2个氢原子 12、一个氢分子 13、2个氢分子

14、2个氢离子 15、2个水分子 16、正2价的钙元素 17、2个一氧化氮分子 18、2个氧离子 19、带2个单位负电荷的硫离子 20、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五、说出下列“2”的含义 1、2Cl 2、3Cl2 +2 3、2K+ 4、 BaCO3 5、2Fe3+ 6、SO2 7、2SO3 8、S042- 9、Ca2+ 10、3Fe2+ 11、H2 12、2Cl- 六、标出下列加点元素的化合价 1、 H Cl..Cl..O 2Cl.. 2 K Cl..O 3 Ca(Cl..O) 2 H Cl..O 3 H Cl..O 2 2、S.O 3S.O 2 S . H 2 S.O 4 H 2 S. H 2 S.O 3 Na 2 S.O 4 3、Mn..O 2Mn..Cl 2 Mn .. K Mn ..O4 K2 Mn.. O4Mn ..O4-Mn ..O42- 4、N. 2N. 2 O 3 N. 2 O 5 N. O N. O 2 H N. O 3 N. O 3 -N. H 4 N. O 3 N. H 4+ Al(N. O 3 ) 3 Mg(N. O 3 ) 2 七、标出下列物质中各.元素的化合价 1、CO 2 2、CO 3、H 2 CO 3 4、NaNO 3 5、Fe(OH) 3 6、K 2 O 7、Al 2 O 3 8、FeCl 2 9、H 2O 10、SO 3 11、P 2 O 5 、 12、BaSO 4 八、写出下列符号的名称或含义 1、O 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