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线性方程组有解的判别定理

线性方程组有解的判别定理

线性方程组有解的判别定理
线性方程组有解的判别定理

非齐次线性方程组同解的讨论

摘要 本文主要讨论两个非齐次线性方程组有相同解的条件,即如何判定这两个非齐次线性方程组有相同的解.

关键词 非齐次线性方程组 同解 陪集 零空间

引言 无论是解齐次线性方程组,还是解非齐次线性方程组.所用的方法都是消元法,即对其系数矩阵或增广矩阵施以行的初等变换,而得到比较简单的同解方程组.用矩阵理论来说,就是系数矩阵或增广矩阵左乘以可逆矩阵后所得线性方程组与原线性方程组据有相同的解.这仅为问题的一面,而问题的反面是,如果两个非齐次线性方程组同解,则它们的系数矩阵或增广矩阵之间是否存在一个可逆矩阵?答案是肯定的,此即是本文主要解决的问题。

下面是一个非齐次线性方程组,我们用矩阵的形式写出

11121121222212n n m m mn m

a x a x a x

b a x a x a x b a x a x a x b +++=??+++=????+++=? 令 A= 111212122212n n m m mn a a a a a a a a a ???????????? ,b= 12m b b b ????????????

。 即非齐次线性方程组可写成Ax b =。

一 、线性方程组同解的性质

引理 1 如果非齐次线性方程组Ax b =与Bx d =同解,则矩阵[]A b 与[]B d 的秩相等.

证明 设非齐次线性方程组Ax b =的导出组的基础解系为111,,,r ξξξ ,其中1

r 为矩阵[]A b 的秩,再设非齐次线性方程组Bx=d 的导出组的基础解系为

2

12,,,r ηηη ,其中2r 为矩阵[]B d 的秩,如果*η是非齐次线性方程组Ax=b 与Bx=d 特解,由于这两个方程组同解,所以向量组1*11,,,,r ξξξη 与向量组2*12,,,,r ηηηη 等价。从而这两个线性无关的向量组所含的向量个数相等,于是有12,r r =则矩阵[]A b 与[]B d 的秩相等.

引理[1]2 设A 、B 为m n ?矩阵,则齐次线性方程组0Ax =与0Bx =同解的充

要条件是存在可逆矩阵P 使得PA B =.

证明 充分性显然成立。

必要性 设0Ax =与0Bx =的同解空间为V ,由文献[2]得A 的行向量与B 的行向量生成的子空间相同,都是V 的正交补空间.所以A 的行向量与B 的行向量可相互线性表出,即存在矩阵C,使得CA B =且秩A=秩B.

即存在可逆矩阵P 使得PA B =.

引理3设A 、B 为m n ?矩阵,则非齐次线性方程组Ax b =与Bx d =有解且同解,则它们的导出组0Ax =与0Bx =同解。

证明 设ξ为0Ax =的解,η为Ax b =的一个特解。则由非齐次线性方程组Ax b =与Bx d =同解及线性方程组的性质可知η为Bx d =的一个特解,ξη+为Ax b =与Bx d =的解。

所以()ξξηη=+-是0Bx =的解。

反之设ξ为0Bx =的解,同样可以证明,ξ为0Ax =的解。

所以0Ax =与0Bx =同解。

由引理2与引理3可以得到下面的定理:

定理1设A 、B 为m n ?矩阵,则非齐次线性方程组Ax b =与Bx d =都有解,则它们同解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可逆矩阵P 使得PA B =,Pb d =。

证明 充分性显然成立。

必要性 设Ax b =与Bx d =同解,由引理3得,0Ax =与0Bx =同解。又由引理2可知存在可逆矩阵P 使得PA B =.

设ξ为Ax b =与Bx d =的解。即

,A a B d ξξ==

从而

Pa PA B d ξξ===

所以结论成立。

如果我们把上面的结论加以改进便得到更一般的结论:

情况1 设非齐次线性方程组

Ax b =和Bx d = (1) 式中A 、B 都为m n ?矩阵,b 与d 为m 维列向量,x 为n 维列向量。

定理[3]2 非齐次线性方程组Ax b =和Bx d =同解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存在可逆矩阵m m W ?使得

[][]A b W B d = (2) 证明 充分性 如果存在可逆矩阵m m W ?使得(2)式成立,则对Bx d =的任意解0x ,

[]0001x Bx d B d ??=?=??-??

所以

[][]0

00011x x B d A b Ax b ????=?=?=????--????

故0x 是0Ax b =的一个解。 反之对Ax b =的任意解1x ,把(2)式改写为

[][]1W A b B d -=

(3)

线性方程组有解的判别定理

非齐次线性方程组同解的讨论 摘要 本文主要讨论两个非齐次线性方程组有相同解的条件,即如何判定这两个非齐次线性方程组有相同的解. 关键词 非齐次线性方程组 同解 陪集 零空间 引言 无论是解齐次线性方程组,还是解非齐次线性方程组.所用的方法都是消元法,即对其系数矩阵或增广矩阵施以行的初等变换,而得到比较简单的同解方程组.用矩阵理论来说,就是系数矩阵或增广矩阵左乘以可逆矩阵后所得线性方程组与原线性方程组据有相同的解.这仅为问题的一面,而问题的反面是,如果两个非齐次线性方程组同解,则它们的系数矩阵或增广矩阵之间是否存在一个可逆矩阵?答案是肯定的,此即是本文主要解决的问题。 下面是一个非齐次线性方程组,我们用矩阵的形式写出 11121121222212n n m m mn m a x a x a x b a x a x a x b a x a x a x b +++=??+++=????+++=? 令 A= 111212122212n n m m mn a a a a a a a a a ???????????? ,b= 12m b b b ???????????? 。 即非齐次线性方程组可写成Ax b =。 一 、线性方程组同解的性质 引理 1 如果非齐次线性方程组Ax b =与Bx d =同解,则矩阵[]A b 与[]B d 的秩相等. 证明 设非齐次线性方程组Ax b =的导出组的基础解系为111,,,r ξξξ ,其中1 r 为矩阵[]A b 的秩,再设非齐次线性方程组Bx=d 的导出组的基础解系为 2 12,,,r ηηη ,其中2r 为矩阵[]B d 的秩,如果*η是非齐次线性方程组Ax=b 与Bx=d 特解,由于这两个方程组同解,所以向量组1*11,,,,r ξξξη 与向量组2*12,,,,r ηηηη 等价。从而这两个线性无关的向量组所含的向量个数相等,于是有12,r r =则矩阵[]A b 与[]B d 的秩相等. 引理[1]2 设A 、B 为m n ?矩阵,则齐次线性方程组0Ax =与0Bx =同解的充

线性方程组解的判定

1 / 3 第四节 线性方程组解的判定 从本节开始,讨论含有n 个未知量、m 个方程的线性方程组的解. 11112211211222221122n n n n m m mn n m a x a x a x b a x a x a x b a x a x a x b +++=??+++=????+++= ? (13—2) 主要问题是要判断出方程组(13-2)何时有解?何时无解?有解时解有多少?如何求出方程组的解。 线性方程组有没有解,以及有怎样的解,完全决定于方程组的系数和常数项。因此,将线性方程组写成矩阵形式或向量形式,以矩阵或向量作为讨论线性方程组的工具,将带来极大的方便。 方程组(13-2)中各未知量的系数组成的矩阵111212122212n n m m mn a a a a a a A a a a ??????=?????? 称为方程组(13-2)的系数矩阵.由各系数与常数项组成的矩阵,称为增广矩阵,记作A ,即 11121121 222212n n m m mn m a a a b a a a b A a a a b ??????=?????? 方程组(13-2)中的未知量组成一个n 行、1列的矩阵(或列向量),记作X ;常数项组成一个m 行、1列 的矩阵(或列向量),记作b ,即12n x x X x ??????=??????,12m b b b b ??????=?????? 由矩阵运算,方程组(13—2)实际上是如下关系111212122212 n n m m mn a a a a a a a a a ????????????12n x x x ????????????=12m b b b ???????????? 即 AX=b

二阶线性微分方程解的结构

二阶线性微分方程解的结构

————————————————————————————————作者: ————————————————————————————————日期: ?

附录A 线性常微分方程 本课程的研究内容与常微分方程理论有非常密切的联系,因此在本附录里,我们将对线性常微分方程的知识——包括解的存在性、解的结构和求解方法做一些回顾和总结。 把包含未知函数和它的j 阶导数()j y (的方程称为常微分方程。线性常微分方程的标准形式 ()(1)110()()'()()n n n y p x y p x y p x y f x --++++= (A.1) 其中n 称为方程的阶数,()j p x 和()f x 是给定的函数。可微函数()y y x =在区间 I 上满足方程(A.1),则称其为常微分方程(A.1)在 I 上的一个解。,()f x 称为方程(A.1)的自由项,当自由项()0f x ≡时方程(A.1)称为是齐次方程,否则称为非齐次方程。一般来说常微分方程的解是不唯一的,我们将方程的全部解构成的集合称为解集合,解集合中全部元素的一个通项表达式称为方程的通解,而某个给定的解称为方程的特解。 在本附录里,我们重点介绍一阶和二阶常微分方程的相关知识。 A.1 一阶线性常微分方程 一阶线性常微分方程表示为 '()()y p x y f x x I +=∈,. (A.2) 当()0f x ≡,方程退化为 '()0y p x y +=, (A.3) 假设()y x 不恒等于零,则上式等价于

'()y p x y =- 而()'ln 'y y y =,从而(A.3)的通解为 ()d ()p x x y x Ce -?= ( A.4) 对于非齐次一阶线性常微分方程(A .2),在其两端同乘以函数()d p x x e ? ()d ()d ()d '()()p x x p x x p x x e y p x e y e f x ???+= 注意到上面等式的左端 ()d ()d ()d ''()p x x p x x p x x e y p x e y e y ?????+= ??? ‘ 因此有 ()d ()d '()p x x p x x e y e f x ????= ??? ‘ 两端积分 ()d ()d ()d p x x p x x e y C e f x x ??=+?‘ 其中C 是任意常数。进一步有 ()d ()d ()d p x x p x x y e C e f x x -????=+ ??? ?‘ 综上有如下结论 定理A.1 假设()()p x f x I 和在上连续,则一阶线性非齐次常微分方程(A.1)的通解具有如下形式 ()d ()d ()d ()()d p x x p x x p x x y x Ce e e f x x --???=+?‘ (A.5)

二阶线性微分方程解的结构

附录A 线性常微分方程 本课程的研究内容与常微分方程理论有非常密切的联系,因此在本附录里,我们将对线性常微分方程的知识——包括解的存在性、解的结构和求解方法做一些回顾和总结。 把包含未知函数和它的j 阶导数()j y (的方程称为常微分方程。线性常微分方程的标准形式 ()(1)110()()'()()n n n y p x y p x y p x y f x --++++=L (A.1) 其中n 称为方程的阶数,()j p x 和()f x 是给定的函数。可微函数()y y x =在区间 I 上满足方程(A.1),则称其为常微分方程(A.1)在 I 上的一个解。,()f x 称为方程(A.1)的自由项,当自由项()0f x ≡时方程(A.1)称为是齐次方程,否则称为非齐次方程。一般来说常微分方程的解是不唯一的,我们将方程的全部解构成的集合称为解集合,解集合中全部元素的一个通项表达式称为方程的通解,而某个给定的解称为方程的特解。 在本附录里,我们重点介绍一阶和二阶常微分方程的相关知识。 A.1 一阶线性常微分方程 一阶线性常微分方程表示为 '()()y p x y f x x I +=∈,. (A.2) 当()0f x ≡,方程退化为 '()0y p x y +=, (A.3) 假设()y x 不恒等于零,则上式等价于 而()'ln 'y y y =,从而(A.3)的通解为 ()d ()p x x y x Ce -?= ( A.4) 对于非齐次一阶线性常微分方程(A.2),在其两端同乘以函数()d p x x e ?

注意到上面等式的左端 因此有 两端积分 其中C 是任意常数。进一步有 综上有如下结论 定理A.1 假设()()p x f x I 和在上连续,则一阶线性非齐次常微分方程(A.1)的通解具有如下形式 ()d ()d ()d ()()d p x x p x x p x x y x Ce e e f x x --? ??=+?‘ (A.5) 其中C 是任意常数。 观察(A.4)式和(A.5)式,我们发现一阶线性非齐次常微分方程(A.1)的解等于 一阶线性齐次常微分方程( A.2)的通解()d p x x Ce -?加上函数()d ()d *()()d p x x p x x y x e e f x x -??=?。容易验证,*()y x 是方程(A.1)的一个特解。这符合线性方程解的结构规律。 例1 求解一阶常微分方程 解 此时()2()1p x f x =-=,,由(A.5)式,解为 其中C 是任意常数。 A.2 二阶线性常微分方程 将具有以下形式的方程 "()'()()y p x y q x y f x x I ++=∈,, (A.6) 称为二阶线性常微分方程,其中(),(),()p x q x f x 都是变量x 的已知连续函数。称 "()'()0y p x y q x y x I ++=∈,, (A.7) 为与(A.6)相伴的齐次方程. A .2.1 二阶线性微分方程解的结构 首先讨论齐次方程(A.7)解的结构。

二阶线性微分方程解的结构

附录A 线性常微分方程 本课程的研究内容与常微分方程理论有非常密切的联系,因此在本附录里,我们将对线性常微分方程的知识——包括解的存在性、解的结构和求解方法做一些回顾和总结。 把包含未知函数和它的j 阶导数()j y (的方程称为常微分方程。线性常微分方程的标准形式 ()(1)110()()'()()n n n y p x y p x y p x y f x --++++= (A.1) 其中n 称为方程的阶数,()j p x 和()f x 是给定的函数。可微函数()y y x =在区间 I 上满足方程(A.1),则称其为常微分方程(A.1)在 I 上的一个解。,()f x 称为方程(A.1)的自由项,当自由项()0f x ≡时方程(A.1)称为是齐次方程,否则称为非齐次方程。一般来说常微分方程的解是不唯一的,我们将方程的全部解构成的集合称为解集合,解集合中全部元素的一个通项表达式称为方程的通解,而某个给定的解称为方程的特解。 在本附录里,我们重点介绍一阶和二阶常微分方程的相关知识。 A.1 一阶线性常微分方程 一阶线性常微分方程表示为 '()()y p x y f x x I +=∈,. (A.2) 当()0f x ≡,方程退化为 '()0y p x y +=, (A.3) 假设()y x 不恒等于零,则上式等价于 '()y p x y =-

而()'ln 'y y y =,从而(A.3)的通解为 ()d ()p x x y x Ce -?= ( A.4) 对于非齐次一阶线性常微分方程(A.2),在其两端同乘以函数()d p x x e ? ()d ()d ()d '()()p x x p x x p x x e y p x e y e f x ???+= 注意到上面等式的左端 ()d ()d ()d ''()p x x p x x p x x e y p x e y e y ?????+= ??? ‘ 因此有 ()d ()d '()p x x p x x e y e f x ????= ??? ‘ 两端积分 ()d ()d ()d p x x p x x e y C e f x x ??=+?‘ 其中C 是任意常数。进一步有 ()d ()d ()d p x x p x x y e C e f x x -??? ?=+ ??? ?‘ 综上有如下结论 定理A.1 假设()()p x f x I 和在上连续,则一阶线性非齐次常微分方程(A.1)的通解具有如下形式 ()d ()d ()d ()()d p x x p x x p x x y x Ce e e f x x --???=+?‘ (A.5) 其中C 是任意常数。 观察(A.4)式和(A.5)式,我们发现一阶线性非齐次常微分方程(A.1) 的解等于一阶线性齐次常微分方程(A.2)的通解()d p x x Ce -?加上函数

线性方程组数值解法

. 计算法实验 题目:

班级:学号::

目录 计算法实验 (1) 1 实验目的 (3) 2 实验步骤 (3) 2.1环境配置: (3) 2.2添加头文件 (3) 2.3主要模块 (3) 3 代码 (3) 3.1主程序部分 (3) 3.2多项式程部分 (3) 3.3核心算法部分 (3) 3.4数据结构部分 (3) 4运行结果 (3) 4.1列主元高斯消去法运行结果 (3) 4.2LU三角分解法运行结果 (3) 4.3雅克比迭代法运行结果 (3) 边界情况调试 (3) 5总结 (3) 输入输出 (3) 列主元高斯消元法 (3) 雅克比迭代法 (3) 6参考资料 (3)

1 实验目的 1.通过编程加深对列主元高斯消去法、LU三角分解法和雅克比迭代法等求解多 项式程法的理解 2.观察上述三种法的计算稳定性和求解精度并比较各种法利弊 2 实验步骤 2.1环境配置: VS2013,C++控制台程序 2.2添加头文件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stdafx.h" #include 2.3主要模块 程序一共分成三层,最底层是数据结构部分,负责存储数据,第二层是交互部分,即多项式程部分,负责输入输出获得数据,最上层是核心的算法部分,负责处理已获得的数据。具体功能如下: ●数据结构部分 数据结构部分是整个程序的最底层,负责存储部分。因数组作为数据元素插入和删除操作较少,而顺序表空间利用率大且查看便,故此程序选用二维顺序表保存系数。数据结构文件中写的是有关其的所有基本操作以供其他文件调用。 ●多项式程部分

线性方程组解的判定与解的结构

***学院数学分析课程论文 线性方程组解的判定与解的结构 院系数学与统计学院 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 姓名******* 年级 2009级 学号200906034*** 指导教师 ** 2011年6月

线性方程组解的判定与解的结构 姓名****** (重庆三峡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09级数本?班) 摘 要:线性方程组是否有解,用系数矩阵和增广矩阵的秩来刻画.在方程组有解且有 多个解的情况下,解的结构就是了解解与解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矩阵; 秩; 线性方程组; 解 引言 通过系数矩阵和增广矩阵的秩是否相同来给出判定线性方程组的解的判别条件.在了解了线性方程组的判别条件之后,我们进一步讨论解的结构.对于齐次线性方程组,解的线性组合还是方程组的解.在线性方程组有无穷个解时可用有限多个解表示出来.另外以下还涉及到线性方程组通解的表达方式. 1 基本性质 下面我们分析一个线性方程组的问题,导出线性方程组有解的判别条件. 对于线性方程组 1111221121122222 1122n n n n s s sn n s a x a x a x b a x a x a x b a x a x a x b ++???+=??++???+=???????++???+=? (1) 引入向量 112111s αααα??????=?????????,122222s αααα??????=?????????,…12n n n sn αααα??????=????????? ,12s b b b β?? ?? ??=??????? ?? 方程(1)可以表示为 1122n n x x x αααβ++???+= 性质 线性方程组⑴有解的充分必要条件为向量β可以表成向量组α1,α2,…,αn 的线性组合. 定理1 线性方程组⑴有解的充分必要条件为它的系数矩阵

线性方程组解的判定

第四节 线性方程组解的判定 从本节开始,讨论含有n 个未知量、m 个方程的线性方程组的解。 11112211211222 22 11 22n n n n m m mn n m a x a x a x b a x a x a x b a x a x a x b +++=??+ ++= ????+++=? (13—2) 主要问题是要判断出方程组(13-2)何时有解?何时无解?有解时解有多少?如何求出方程组的解。 线性方程组有没有解,以及有怎样的解,完全决定于方程组的系数和常数项。因此,将线性方程组写成矩阵形式或向量形式,以矩阵或向量作为讨论线性方程组的工具,将带来极大的方便。 方程组(13-2)中各未知量的系数组成的矩阵11121212221 2 n n m m mn a a a a a a A a a a ? ?? ? ? ?=?? ?? ? ? 称为方程组(13-2)的系数矩阵。由各系数与常数项组成的矩阵,称为增广矩阵,记作A ,即 11121121 222212 n n m m mn m a a a b a a a b A a a a b ?? ????=??? ??? 方程组(13-2)中的未知量组成一个n 行、1列的矩阵(或列向量),记作X;常数项组成一个m 行、1 列的矩阵(或列向量),记作b ,即12n x x X x ??????=?????? ,12 m b b b b ?? ????=?????? 由矩阵运算,方程组(13-2)实际上是如下关系111212122212 n n m m mn a a a a a a a a a ? ?? ? ? ? ?? ?? ? ? 12n x x x ???????????? =12m b b b ???????????? 即 AX=b

线性方程组数值解法总结

好久没来论坛,刚刚发现以前的帖子现在那么火很欣慰,谢谢大家支持! 今天趁着不想做其他事情,把线性方程组的数值解法总结下,有不足的地方希望大神指教!数学建模中也会用到线性方程组的解法,你会发现上10个的方程手动解得话把你累个半死,而且不一定有结果,直接用matlab的函数,可以,关键是你不理解用着你安心吗?你怎么知道解得对不对? 我打算开个长久帖子,直到讲完为止!这是第一讲,如有纰漏请多多直接,大家一起交流!线性方程组解法有两大类:直接法和迭代法 直接法是解精确解,这里主要讲一下Gauss消去法,目前求解中小型线性方程组(阶数不超过1000),它是常用的方法,一般用于系数矩阵稠密,而有没有特殊结构的线性方程组。 首先,有三角形方程组的解法引入Gauss消去法,下三角方程组用前代法求解, 这个很简单,就是通过第一个解第二个,然后一直这样直到解出最后一个未知数,代码如下:前代法: function [b]= qiandai_method(L,b) n=size(L,1); %n 矩阵L的行数 for j=1:n-1 %前代法求解结果存放在b中 b(j)=b(j)/L(j,j); b(j+1:n)=b(j+1:n)-b(j)*L(j+1:n,j); end b(n)=b(n)/L(n,n); 上三角方程组用回代法,和前面一样就是从下面开始解x,代码: 后代法: function [y]=houdai_method(U,y) n=size(U,1); %n 矩阵L的行数 for j=n:-1:2 %后代法求解结果存放在y中 y(j)=y(j)/U(j,j); y(1:j-1)=y(1:j-1)-y(j)*U(1:j-1,j); end y(1)=y(1)/U(1,1); Gauss消去的前提就是这两个算法: 具体思想是把任何一个线性方程组的系数矩阵A,分解为一个上三角和一个下三角的乘积,即A=LU,其中L为下三角,U为上三角。 那么具体怎么做呢? 有高斯变换,什么是高斯变换?由于时间有限我不可能去输入公式,所以我用最平白的话把它描述出来。 你先想一下怎么把一个矩阵的某一列的从第j个分量后全部变0? 高斯变换就是通过每次一个矩阵Li把A的第i列对角线元素以下的都变为0,最后把这么多Li一次左乘起来就是一个矩阵L’=L(n-1)L(n-2)…L2L1,而L’A=U, 那么L=L’的转置,这样就得到了A得分解。 我们要求Ax=b A=LU

线性方程组的数值解法

第三章线性方程组地数值解法 范数 (1> 常用范数 ① 向量 1- 范数: ② 向量 2- 范数: ③ 向量∞- 范数: ④ 向量 p- 范数: 向量1- 范数,向量2- 范数,向量∞- 范数实际上为任意 p- 范数地特例. (2> 矩阵范数 设,则 (1>,A地行范数 (2>,A地列范数 (3>,A地 2- 范数,也称谱范数 (4>, F- 范数 其中指矩阵地最大特征值 (3>谱半径(用于判断迭代法地收敛值> 设为矩阵A地特征值,则

称为A地谱半径 谱半径小于任何半径,若,则 (4>设A为非奇异矩阵,称 为A地条件数 矩阵地条件数与范数选取有关,通常有 显然当A对称时 直接法 Gauss消去法 ①Gauss顺序消去法 对线性方程组Ax=b,设,按顺序消元法,写出增广矩阵(A┆b>第一步,写出,将2~n行中地变为0 第k步,写出,将k+1~n行中地变为0 具体步骤可参照下面地例题 例5:用Gauss消去法解方程组

解: Guass列主元消去法 消去过程与Guass消元法基本相同,不同地是每一步消元时,都要将所选到地绝对值最大元素作为主元. 具体分析参见习题详解1 ②矩阵三角(LU>分解法 基本思想:将Ax=b化为LUx=b,令Ux=y 可得Ly=b,Ux=y,相当于先求出y,再求出x 其中,L,U分别为下三角矩阵和上三角矩阵 若L为单位下三角矩阵,则称为Doolittle分解。若U为单位上三角矩阵,则称为Crout分解. ③矩阵Doolittle分解法

计算公式 具体解题见习题详解2 注意计算顺序,先行再列,用简图表示为 虚线上地元素为对角元,划为行元. ④ 分解法 计算公式

阶线性微分方程解的结构

阶线性微分方程解的结 构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附录A 线性常微分方程 本课程的研究内容与常微分方程理论有非常密切的联系,因此在本附录里,我们将对线性常微分方程的知识——包括解的存在性、解的结构和求解方法做一些回顾和总结。 把包含未知函数和它的j 阶导数()j y (的方程称为常微分方程。线性常微分方 程的标准形式 ()(1)110()()'()()n n n y p x y p x y p x y f x --++++= () 其中n 称为方程的阶数,()j p x 和()f x 是给定的函数。可微函数()y y x =在区间 I 上满足方程(),则称其为常微分方程()在 I 上的一个解。,()f x 称为方程()的自由项,当自由项()0f x ≡时方程()称为是齐次方程,否则称为非齐次方程。一般来说常微分方程的解是不唯一的,我们将方程的全部解构成的集合称为解集合,解集合中全部元素的一个通项表达式称为方程的通解,而某个给定的解称为方程的特解。 在本附录里,我们重点介绍一阶和二阶常微分方程的相关知识。 一阶线性常微分方程 一阶线性常微分方程表示为 '()()y p x y f x x I +=∈,. () 当()0f x ≡,方程退化为 '()0y p x y +=, ()

假设()y x 不恒等于零,则上式等价于 而()'ln 'y y y =,从而()的通解为 ()d ()p x x y x Ce -?= ( ) 对于非齐次一阶线性常微分方程(),在其两端同乘以函数()d p x x e ? 注意到上面等式的左端 因此有 两端积分 其中C 是任意常数。进一步有 综上有如下结论 定理 假设()()p x f x I 和在上连续,则一阶线性非齐次常微分方程()的通解具有如下形式 ()d ()d ()d ()()d p x x p x x p x x y x Ce e e f x x --???=+?‘ () 其中C 是任意常数。 观察()式和()式,我们发现一阶线性非齐次常微分方程()的解等于一阶线性齐次常微分方程()的通解()d p x x Ce -?加上函数 ()d ()d *()()d p x x p x x y x e e f x x -??=? 。容易验证,*()y x 是方程()的一个特解。这符合线性方程解的结构规律。 例1 求解一阶常微分方程

线性方程组解的情况及其判别准则

摘要:近年来,线性代数在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中的应用日益广泛,而线性方程组求解问题是线性代数的基本研究内容之一,同时它也是贯穿线性代数知识的主线。本文探究了线性方程组一般理论的发展,用向量空间和矩阵原理分析了线性方程组解的情况及其判别准则。介绍了线性方程组理论在解决解析几何问题中的作用,举例说明了线性方程组解的结构理论在判断空间几何图形间位置关系时的便利之处。 关键字:线性方程组;解空间;基础解系;矩阵的秩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linear algebra i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and wide linear equations solving problems is the basic content of linear algebra, at the same time, it is one of the main knowledge of linear algebra.This article has researched the development of system of linear equations theory,discussed the general theory of linear equations, vector space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matrix theory to analyze the linear equations and the criterion of the situation. Introduces the theory of linear equations in solving the problem of analytic geometry, illustrates the role of linear equations of structure theory in judgment space relation between the geometry of the convenience of position. space geometric figure between time the position relations with theory of the system of linear equation with examples. Key words: linear equations, The solution space, Basic solution, Matrix rank

线性方程组解的结构

线性方程组解的结构 11111221n n b a x a x a x =++???+ 22112222n n b a x a x a x =++???+ 33113223n n b a x a x a x =++???+ ………………………………… 1122n n n nn n b a x a x a x =++???+ 表示从变量12 ,n x x x ???到变量12,n b b b ???的线性变换,其中ij a 是常数。确 定了线性变换,它的系数所构成的矩阵(系数矩阵)也就确定,线性变换根矩阵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上式可以表示为以向量x 为未知元的向量方程: Ax=b 线性方程组如果是有解的,称它是相容的,否则称为不相容。 一、 定理4:N 元线性方程组Ax=b (1) 无解的充要条件是R(A)

(2) 若R(A)=R(B),则进一步把B 化成最简型,而对于齐次线性 方程组,则把系数矩阵A 化成最简型。 (3) 设R(A)=R(B)=r ,把行最简型中r 个非0行的非0首个元素所对应的未知数取做非自由未知数,其他的元素取做自由未知数。带入原方程,就可以得到一个关于自由为未知量的表达式。 三、 齐次线性方程组求解步骤:Ax=0 (1) 根据R(A)与n (变量个数)来判断解的结构: A. R(A)

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的解的结构分析

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的解的结构分析 【 摘要】在参考和总结了许多场系数线性微分方程的解法的基础上,本文总结了一些常系数微分方程的解的解法,并针对一类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的已有结论给予证明,以解给予一些结论证明思路,以及一些实例,并向高阶推广。 【关键词 】常系数 线性 微分方程 结构 一阶常系数齐次线性微分方程 0=+ax dt dx , (1.1) 的求解 上式可以改写为 adt x dx -= , (1.2) 于是变量x 和t 被分离,再将两边积分得 c at x +-=ln , (1.3) 这里的c 为常数。又由对数的定义,上式可以变为 at ce x -= , (1.4) 其中c= , 因为x=0也是方程的解,因此c 可以是任意常数。 这里首先是将变量分离,然后再两边积分,从而求出方程的解。这便要方程式可以分离变量的,也就是变量分离方程。 一阶常系数微分方程 )()(x Q y x P dx dy += , (2.1) 其中P (x ),Q(x)在考虑的区间上式连续函数,若Q (x )=0 ,上式就变为 y x P dx dy )(= , (2.2) 上式为一阶齐次线性微分方程。还是变量分离方程我们可以参考上面变量分离方程的解法,先进行变量分离得到 dx x P y dy )(= , (2.3) 两边同时积分,得到 ? =dx x p ce y )( , (2.4) 这里c 是常数。 若Q (x )≠ 0 , 那么上式就变成了 一阶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 我们知道一阶齐次线性微分方程是一阶常微分方程的一种特殊情况,那么可以设想将一阶

齐次线性微分方程的解 ? =dx x p ce y )( , (2.5) 中的常数c 变易成为待定的函数c (x ),令 ?=dx x p e x c y )()( , (2.6) 微分之,就可以得到 ?+?=dx x p dx x p e x P x c e dx x dc dx dy )()()()()( , (2.7) 以(2.7),(2.6)代入2.1,得到 )()()()()()()()()(x Q e x c x p e x P x c e dx x dc dx x p dx x p dx x p +?=?+?,(2.8) 即 ?=-dx x p e x Q dx x dc )()() (, 积分后得到 c (x )=c dx e x Q dx x p +?? -)()( , (2.9) 这里c 是任意常数,将上式代入(2.6)得到方程(2.1)的通解 ))(()()(c dx e x Q e y dx x p dx x p +? ? =?- (2.91) 在上面的一阶线性微分方程中,是将一阶齐次线性微分方程中的通解中的常数c 变成c(x) ,常数变易法一阶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的解, 感觉这个方法之所以用x 的未知函数u(x)替换任意常数C,是因为C 是任意的,C 与x 形成函数关系,要确定C,需要由初始条件确定,一个x,确定一个C,也就形成一对一或多对多的映射,也就是函数关系,而这里的C 是任意的,也就可以用一个未知的,也就是任意的函数u(x)来代替,进而求得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的解。这种将常数变异为待定函数的方法,我们通常称为常数变易法。常数变易法实质也是一种变量变换的方法,通过变换(2.6可将方程(2.1)化为变量分离方程。 二阶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 (1)二阶常系数线性齐次方程 022=++qy dx dy p dx y d (3.1) 其中p 、q 是常数,我们知道,要求方程(3.1)的通解,只要求出其任意两个线性无关的特 解y 1,y 2就可以了,下面讨论这样两个特解的求法。 我们先分析方程(3.1)可能具有什么形式的特解,从方程的形式上来看,它的特点是22dx y d ,

非齐次线性方程组同解的判定和同解类

非齐次线性方程组同解的判定和同解类 摘要 本文主要讨论两个非齐次线性方程组同解的条件及当两个非齐次线性方程组的导出组的解空间相同时解集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非齐次线性方程组 同解 陪集 引言 无论是解齐次线性方程组,还是解非齐次线性方程组.所用的方法都是消元法,即对其系数矩阵或增广矩阵施以行的初等变换,而得到比较简单的同解方程组.用矩阵理论来说,就是系数矩阵或增广矩阵左乘以可逆矩阵后所得线性方程组与原线性方程组据有相同的解.这仅为问题的一面,而问题的反面是,如果两个非齐次线性方程组同解,则它们的系数矩阵或增广矩阵之间是否存在一个可逆矩阵?答案是肯定的,此即是本文主要解决的问题. 预备知识 定理1设,A B 是向量组C 两个线性无关的极大组,则存在可逆矩阵P ,使得 B PA =。 定理2设A 、B 为m n ?矩阵,且秩A =秩B ,如果存在矩阵C ,使得 CA B = 则存在m m ?可逆矩阵P ,使得 PA B = 证明 设秩A =秩B =r ,则存在可逆矩阵1P 与Q 使 011A P A A ??=????, 01B QB B ??=???? 其中0A ,0B 分别为秩数等于r 的r n ?矩阵,由于B CA =,则B 的行可由A 的行线性表出,从而B 的行可由0A 的行线性表出,进而0B 的行可由0A 的行线性表出, 于是矩阵00A B ?? ???? 的行向量组的极大线性无关组为0A 的各行,因为0B 的各行线性无 关且秩0B r =,所以0B 的各行亦构成一个线性无关组,则存在可逆矩阵r P 使得 00r B P A = 又设 110A C A =,12020r B C B C P A == 令 221 0r r n r P P C P C I -?? =? ?-?? 则1P 为可逆矩阵,且

齐次和非齐次线性方程组的解法整理

线性方程组解的结构(解法) 一、齐次线性方程组的解法 【定义】r (A )= r 时,若()r A n ≤,则存在齐次线性方程组的同解方程组; 若()r A n >,则齐次线性方程组无解。 1、求AX = 0(A 为m n ?矩阵)通解的三步骤 (1)?? →A C 行 (行最简形);写出同解方程组CX =0. (2) 求出CX =0的基础解系,,,n r -12ξξξ; (3) 写出通解n r n r k k k --=+++1122X ξξξ其中k 1,k 2,…, k n-r 为任意常数.

线性方程组解的判定

第四节 线性方程组解的判定 从本节开始,讨论含有n 个未知量、m 个方程的线性方程组的解。 11112211211222221122n n n n m m mn n m a x a x a x b a x a x a x b a x a x a x b +++=??+++=????+++= ? (13—2) 主要问题就是要判断出方程组(13-2)何时有解?何时无解?有解时解有多少?如何求出方程组的解。 线性方程组有没有解,以及有怎样的解,完全决定于方程组的系数与常数项。因此,将线性方程组写成矩阵形式或向量形式,以矩阵或向量作为讨论线性方程组的工具,将带来极大的方便。 方程组(13-2)中各未知量的系数组成的矩阵111212122212n n m m mn a a a a a a A a a a ??????=?????? 称为方程组(13-2)的系数矩阵。由各系数与常数项组成的矩阵,称为增广矩阵,记作A ,即 11121121 222212n n m m mn m a a a b a a a b A a a a b ??????=?????? 方程组(13-2)中的未知量组成一个n 行、1列的矩阵(或列向量),记作X;常数项组成一个m 行、1列 的矩阵(或列向量),记作b,即12n x x X x ??????=??????,12m b b b b ??????=?????? 由矩阵运算,方程组(13-2)实际上就是如下关系111212122212 n n m m mn a a a a a a a a a ????????????12n x x x ????????????=12m b b b ???????????? 即 AX =b

线性方程组的数值解法及其应用

线性方程组的数值解法及其应用 一、问题描述 现实中的问题大多数是连续的,例如工程中求解结构受力后的变形,空气动力学中计算机翼周围的流场,气象预报中计算大气的流动。这些现象大多是用若干个微分方程描述。用数值方法求解微分方程(组),不论是差分方法还是有限元方法,通常都是通过对微分方程(连续的问题,未知数的维数是无限的)进行离散,得到线性方程组(离散问题,因为未知数的维数是有限的)。因此线性方程组的求解在科学与工程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经典的求解线性方程组的方法一般分为两类:直接法和迭代法。 二、基本要求 1)掌握用MATLAB软件求线性方程初值问题数值解的方法; 2)通过实例学习用线性方程组模型解决简化的实际问题; 3)了解用高斯赛德尔列主元消去法和雅可比迭代法解线性方程组。 三、测试数据 1) 直接法:A=[0.002 52.88;4.573 -7.290]; b=[52.90;38.44]; 2) 迭代法:A=[10 -1 -2;-1 10 -2;-1 -1 5]; b=[7.2;8.3;4.2]; 四、算法程序及结果 1) function[RA,RB,n,x]=liezy1(A,b) B=[A b];n=length(b);RA=rank(A); RB=rank(B);zhica=RB-RA; if zhica>0, disp('因为RA~=RB,所以此方程组无解.') return

if RA==RB if RA==n disp('因为RA=RB=n,所以此方程组有唯一解.') x=zeros(n,1);C=zeros(1,n+1); for p=1:n-1 [Y,j]=max(abs(B(p:n,p)));C=B(p,:); B(p,:)=B(j+p-1,:);B(j+p-1,:)=C; for k=p+1:n m=B(k,p)/B(p,p); B(k,p:n+1)=B(k,p:n+1)-m*B(p,p:n+1); end end b=B(1:n,n+1);A=B(1:n,1:n);x(n)=b(n)/A(n,n); for q=n-1:-1:1 x(q)=(b(q)- sum(A(q,q+1:n)*x(q+1:n)))/A(q,q); end else disp('因为RA=RB> b=[52.90;38.44]; >> [RA,RB,n,x]=liezy1(A,b) 因为RA=RB=n,所以此方程组有唯一解. RA = 2 RB = 2

二阶线性微分方程解的结构

附录A 线性常微分方程 本课程的研究内容与常微分方程理论有非常密切的联系,因此在本附录里,我们将对线性常微分方程的知识——包括解的存在性、解的结构和求解方法做一些回顾和总结。 把包含未知函数和它的j 阶导数()j y (的方程称为常微分方程。线性常微分方程的标准形式 ()(1)110()()'()()n n n y p x y p x y p x y f x --++++=L (A.1) I 上满A.1)的) 当f ) 假设()y x 不恒等于零,则上式等价于 而()'ln 'y y y =,从而(A.3)的通解为 ()d ()p x x y x Ce -?= ( A.4) 对于非齐次一阶线性常微分方程(A.2),在其两端同乘以函数()d p x x e ?

注意到上面等式的左端 因此有 两端积分 其中C 是任意常数。进一步有 综上有如下结论 定理 A.1 假设()()p x f x I 和在上连续,则一阶线性非齐次常微分方程(A.1)的通解 阶函数y ) 称为二阶线性常微分方程,其中(),(),()p x q x f x 都是变量x 的已知连续函数。称 "()'()0y p x y q x y x I ++=∈,, (A.7) 为与(A.6)相伴的齐次方程. A .2.1 二阶线性微分方程解的结构 首先讨论齐次方程(A.7)解的结构。

定理 A.2 如果函数12()()y x y x 与是线性齐次方程(A.7)的两个解,则函数1122()()y c y x c y x =+仍为该方程的解,其中12,c c 是任意的常数。 定理1 说明齐次线性常微分方程(A.7)的解如果存在的话,一定有无穷多个。为了说明齐次线性常微分方程(A.7)通解的结构,首先给出函数线性无关的定义。 定义A.1设函数12(),(),,()n y x y x y x L 是定义在区间I 上的n 个函数,如果存在n 个 不全为零的常数12,,n k k k L , ,使得1122()()()0n n k y x k y x k y x ++=L 在区间I 上恒成立, (,a (A.7)。 则y 其基础解系。 关于二阶线性非齐次常微分方程(A.6)的通解,有如下结论 定理A.5 若函*()y x 是方程(A.6)的一个特解,()Y x 是方程(A.6)相伴的齐次方程的通解,则()()*()y x y x Y x =+是二阶线性非齐次常微分方程(A.6)的通解。 从定理A.4,A.5可以得到求解二阶线性非齐次常微分方程(A.6)的通解的一般步骤: (1)求解与(A.6)相伴的齐次方程(A.7)的线性无关的两个特解12()()y x y x 与,得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