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乙基三胺生产工艺

二乙基三胺生产工艺

二乙基三胺生产工艺

二乙基三胺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化工原料,在水处理、塑料加工、液晶显示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二乙基三胺的生产工艺。

一、反应原料

二乙基三胺的化学式为N(CH2CH3)3,它的生产过程中的原料主要有三种,分别为N,N-二乙酰乙二胺、二氧化碳和氨气。其中N,N-二乙酰乙二胺是通过乙酰乙酸与氨发生酰胺反应合成的,具有高纯度和较好的稳定性。

二、反应反应

反应中,首先将N,N-二乙酰乙二胺加入反应釜中,并加入适量的稀释剂;然后将二氧化碳通入反应釜中,使N,N-二乙酰乙二胺转化为N,N-二乙氨基乙酸二乙酯。最后再通入氨气,使N,N-二乙氨基乙酸二乙酯转化为二乙基三胺。

三、反应条件

2N,N-二乙酰乙二胺+ CO2 + 2NH3 → 2N(CH2CH3)2COO2CH2CH3 + H2O

2N(CH2CH3)2COO2CH2CH3 + 2NH3 → 2N(CH2CH3)3 + 2CH3COO2CH2CH3反应温度和气压是二乙基三胺生产的关键参数。在反应过程中,温度一般控制在120℃-150℃之间,压力在1.2-1.8MPa之间。

四、反应设备

二乙基三胺的生产过程中,主要采用的反应装置是批式或连续式反应釜。由于该反应具有较高的压力和较严格的反应条件要求,因此反应釜的材料应选择高强度、高密封性的材料,如不锈钢等。

五、后续处理

在生产过程中,二乙基三胺的产物需要进行后续处理,通常是对生产物液进行蒸馏、精制、去除杂质等处理,以提高其质量和纯度等级。

以上是关于二乙基三胺生产工艺的介绍,它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产业,它在冶金、制药、化工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生产工艺的不断完善和改进也将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二乙烯三胺检测方法

二乙烯三胺检测 二乙烯三胺质量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二氯乙烷氨化法生产的粗品,经过分馏而获得的二乙烯三胺。主要用途为环氧树脂固化剂、合成离子交换树脂、涂料和助剂等的工业原料。 分子式:NH2CH2CH2NHCH2CH2NH2 分子量:103.17(按1979年国际原子量) 一、技术要求 二乙烯三胺应符合下列要求 项目指标项目指标 外观无色至浅黄色液体灼烧残渣,% ≤0.10 含量,% ≥90.0馏程(101325Pa)185-210℃,% ≥90.0 氯化物(Cl),% ≤0.05 二、检验方法 1、外观的测定 目测。 2、含量测定 2.1 试剂及仪器 溴酚蓝指示剂:0.1%的20%乙醇溶液;氯化钙水溶液:c(CaCl2)=4.5mol/L;锥形烧瓶(250ml);量杯(50ml);滴定管(50ml,0.10ml刻度)。 2.2 测定步骤 准确称取试样0.25g(称准至0.0002g)加入已先置有50ml4.5mol/L氯化钙水溶液的250ml 锥形烧瓶中。加入溴酚蓝指示剂4-6滴,然后用0.5mol/L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至呈明显示的黄色为止。同时作一空白试验。 2.3 计算 二乙烯三胺的含量X1(%),按式(1)计算: X1=(V*c*34.39)/m*100 (1) 式中V——盐酸标准溶液的耗用体积数,ml; c——盐酸标准溶液的摩尔浓度; m——试样质量,mg; 34.39——每毫滴定液相当乙烯三胺的毫克数。 3、氯化物的测定 3.1 试剂 硝酸:(试剂二级)相对密度1.15;氯化物标准溶液(1ml等于0.01ml氯);硝酸银溶液:c(AgNO3)=0.1mol/L。 3.2 仪器 容量瓶(500ml);吸管(10ml,0.1ml刻度);纳氏比色管(50ml)。 3.3 测定步骤

二乙烯三胺生产技术及市场行情研究报告

二乙烯三胺生产技术及市场行情研究报 告 出版日期:2013-9-5 目录 第一部分:有机化工行业概述 (1) 第一节:有机化工行业范围、基本原料和用途介绍 (1)

第二节:化工市场跌宕起伏,有机化工产品表现上佳 (2) 第三节:生物基有机化工产业正在兴起 (3) 第二部分:二乙烯三胺生产技术及市场行情研究报告目录 (5) 第三部分:研究方法、数据来源和编写资质 (9) 第一部分:有机化工行业概述 第一节:有机化工行业范围、基本原料和用途介绍 有机化工是有机化学工业的简称,又称有机合成工业。是以石油、天然气、煤等为基础原料,主要生产各种有机原料的工业。 基本有机化工的直接原料包括氢气、一氧化碳、甲烷、乙烯、乙炔、丙烯、碳四以上脂肪烃、苯、二乙烯三胺、二乙烯三胺、乙苯等。从原油、石油馏分或低碳烷烃的裂解气、炼厂气以及煤气,经过分离处理,可以制成用于不同目的的脂肪烃原料;从催化重整的重整汽油、烃类裂解的裂解汽油以及煤干馏的煤焦油中,可以分离出芳烃原料;适当的石油馏分也可直接用作某些产品的原料;由湿性天然气可以分离出甲烷以外的其他低碳烷烃;从煤气化和天然气、炼厂气、石油馏分或原油的蒸气转化或部分氧化可以制成合成气;由焦炭制得的碳化钙,或由天然气、石脑油裂解均能制得乙炔。此外,还可从农林副产品获得原料。 基本有机化工产品的品种繁多,按化学组成可分类如表。这种划分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因很多物质含有两种以上的特定元素或两种以上的基团,它们常又按其主要特点划入某一类。 基本有机化工产品也可按所用原料分类: ①合成气系产品(见合成气)。 ②甲烷系产品(见甲烷)。 ③乙烯系产品(见乙烯)。 ④丙烯系产品(见丙烯)。 ⑤C4以上脂肪烃系产品(见碳四馏分;碳五馏分)。

二乙基三胺生产工艺

二乙基三胺生产工艺 二乙基三胺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化工原料,在水处理、塑料加工、液晶显示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二乙基三胺的生产工艺。 一、反应原料 二乙基三胺的化学式为N(CH2CH3)3,它的生产过程中的原料主要有三种,分别为N,N-二乙酰乙二胺、二氧化碳和氨气。其中N,N-二乙酰乙二胺是通过乙酰乙酸与氨发生酰胺反应合成的,具有高纯度和较好的稳定性。 二、反应反应 反应中,首先将N,N-二乙酰乙二胺加入反应釜中,并加入适量的稀释剂;然后将二氧化碳通入反应釜中,使N,N-二乙酰乙二胺转化为N,N-二乙氨基乙酸二乙酯。最后再通入氨气,使N,N-二乙氨基乙酸二乙酯转化为二乙基三胺。 三、反应条件 2N,N-二乙酰乙二胺+ CO2 + 2NH3 → 2N(CH2CH3)2COO2CH2CH3 + H2O 2N(CH2CH3)2COO2CH2CH3 + 2NH3 → 2N(CH2CH3)3 + 2CH3COO2CH2CH3反应温度和气压是二乙基三胺生产的关键参数。在反应过程中,温度一般控制在120℃-150℃之间,压力在1.2-1.8MPa之间。 四、反应设备 二乙基三胺的生产过程中,主要采用的反应装置是批式或连续式反应釜。由于该反应具有较高的压力和较严格的反应条件要求,因此反应釜的材料应选择高强度、高密封性的材料,如不锈钢等。 五、后续处理 在生产过程中,二乙基三胺的产物需要进行后续处理,通常是对生产物液进行蒸馏、精制、去除杂质等处理,以提高其质量和纯度等级。

以上是关于二乙基三胺生产工艺的介绍,它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产业,它在冶金、制药、化工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生产工艺的不断完善和改进也将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二乙烯三胺

二乙烯三胺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二亚乙基三胺化学品俗名或商品名:二乙烯三胺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二亚乙基三胺纯品浓度 99% CAS No. 111-40-0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第 8.2 类碱性腐蚀品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蒸气或雾对鼻、喉和粘膜有腐蚀性,可引起支气管炎、化学性肺炎或肺水肿,蒸气、雾或液体对眼有强烈腐蚀性,重者可导致失明,皮肤接触可造成灼伤;对皮肤有致敏性,口服灼伤口腔和消化道,出现, 剧烈腹痛、恶心、呕吐和虚脱。慢性影响:有明显的致敏作用。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若有灼伤,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 15 分,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暖并休息,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服者立即漱口,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能与硝酸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有害燃烧产物:氧化氮、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处置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接触,灌装时应注意流速(不超过 5m/s),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库房,远离火种、热源,仓温不宜超过3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三乙烯二胺

三乙烯二胺 化学名称:1,4-二氮杂二环[2.2.2]辛烷; 别名:三乙烯二胺; 英文名称:1,4-Diazabicyclo[2.2.2]octane ;Triethylenediamine ; 简称:TEDA、DABCO 分子式(Formula):C6H12N2 结构式:N(CH2CH2)3N 分子量(Molecular Weight):112.18 CAS No.:280-57-9 质量指标(Specification) 外观(Appearance):白色结晶状固体 含量(Purity):99.50% 物化性能 三乙烯二胺常态为无色或白色晶体,暴露在空气中易吸湿潮解并结块,呈碱性,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发黄,无水三乙烯二胺为可燃性晶体,极易潮解,室温时易升化,微有胺味,易溶于水、丙酮、苯及乙醇,溶于戊烷、已烷、庚烷等直链烃类; 在25℃100g水中可溶解46g; 晶体的相对密度:1.14; 熔点:158℃; 沸点:174℃; 闪点:约为60℃;

蒸汽压:21℃时约为67Pa,50℃时为533Pa,100℃时为7.7kPa。 制法 国内外合成三乙烯二胺的方法有几种,有不少专利和论文报道,一般工艺是把胺或醇胺原料的水溶液以一定的流速通过装填有催化性沸石的反应器,在320-400℃、0.3MPa条件下反应,经提纯,得到三乙烯二胺。所用的主要原料有哌嗪、N-羟乙基哌嗪(HEP)、N,N-二羟乙基哌嗪(BisHEP)、N-胺乙基哌嗪(AEP)、二乙醇胺、乙醇胺、乙二胺或环氧乙烷等。 例如:①在320-400℃时,将HEP的60%水溶液以7mL/h的流速通入含 20mLβ-SrHPO4催化剂的管式反应器,维持反应器温度370℃,原料的转化率为95.4%,三乙烯二胺的选择性为86.6%,单程得率82.6%;②在适当的催化剂作用下,乙二胺通过气相脱水杂环化可一部合成三乙烯二胺。用氢型分子筛催化剂或金属离子改性的分子筛KZSM-5,将含40%乙二胺水溶液通过340℃、0.3MPa下通过管式反应器,转化率保持在80%-90%,产物的选择性接近95%;③用氢型ZSM-5分子筛以及具有类系结构的镓硅沸石、硼硅沸石等为催化剂,将乙醇胺和水的混合物(胺与水量比为1:2)在一定温度、压力、空速下,用氢气做载气载入固定反应器,得到三乙烯二胺,产率为50%-63%。 采用哌嗪及其衍生物制备三乙烯二胺,产品得率较高,工艺亦较成熟,已实现产业化。但我国哌嗪及其衍生物产量小、价格高,而采用乙醇胺为原料生产三乙烯二胺,货源充足,操作简单,成本低,在日本已实现工业化,在国内有可行性。 应用 三乙烯二胺是一种双杂环结构的叔胺化合物,主要用作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凝胶催化剂,广泛用于质软、半硬质、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弹性体,此外,还可用作环氧树脂固化催化剂、乙烯聚合催化剂、丙烯腈聚合催化剂基环氧乙烷烃聚合催化剂、六氢吡啶等农药生产的引发剂以及无氢电镀添加剂等。 三乙烯二胺的化学结构很独特,是一种笼状化合物,两个氮原子上连接三个亚乙基。这个双环分子的结构非常密集和对称。从结构是可以看出,N原子上没有位阻很大的取代基,它的一对空电子易于接近。在发泡体系中,异氰酸酯首先和它反应生成活性络合物,络合物的性质很不稳定,一旦氨基甲酸酯键生成后,它就会游离出来,有利于更进一步催化,由于这个原因,虽然三乙烯二胺不是强碱,却对异氰酸酯集团和活性氢化合物的反应表现极高的催化活性。 在叔胺类催化剂中,三乙烯二胺是最重要的一个品种,可广泛地用于各种聚氨酯泡沫塑料(包括软质、半硬质、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微孔弹性体)、涂料、弹性体等。在一步法发泡工艺中,三乙烯二胺在重要性尤其显著。一方面由于它的活性高,用量较小;其次是他

wenxian

通过两步反ATRP法来合成二元高分子刷二元化合物刷是由两个不同的聚合物链固定在一个坚实的基片表面,基于每个分子刷的独特性能,二元化合物表面会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和属性,由于外部信号提供了提供了可逆转换的可能性。传统的二元分子刷是由“嫁接”的办法合成的。N,N,N',N,'N''-五甲基二亚乙基三胺、五甲基二乙烯三胺 使用正常的ATRP法对于制备二元双分子刷是很困难的,原因是所有的卤化物的启动团体是非常快速而且高效,然而,一个栓系偶氮化合物,适合运用反向TARP法,它的分解率依赖于时间和温度。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方法,采用两步反ATRP法来制备二元化合物分子刷,因此化学组成和接枝聚合物刷地密度可以通过分解的温度和时间来控制,使这个栓系引发剂通过连续的反ATRP法来进行接枝。用不同的溶剂处理前后,这个二元分子刷的形态变化可以通过原子力显微镜描述出来。这就是通过简单的反应可以制备精细结构的聚合物 接枝共聚物(Graft copolymer) :聚合物主链的某些原子上接有与主链化学结构不同的聚合物链段的侧链的一种共聚物,称为接枝共聚物,如接枝氯丁橡胶、SBS接枝共聚物。接枝共聚法:使某些化学物质通过反应成为接枝共聚物的方法 接枝聚合物的合成: 聚丁二烯与苯乙烯、丙烯腈接枝是ABS生产工艺中的核心单元。粒径呈双峰分布的聚丁二烯胶乳连续送入乳液接枝反应器与苯乙烯和丙烯腈单体混合物进行接枝共聚反应。该方法的最大优点是能够很好地控制聚合物分子刷的接枝密度和结构完善性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om Transfer Radical Polymerization,ATRP)是以简单的有机卤化物为引发剂、过渡金属配合物为卤原子载体,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在活性种与休眠种之间建立可逆的动态平衡,从而实现了对聚合反应的控制。 ATRP的反应机理 引发剂R-X 与Mnt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变为初级自由基R·, 初级自由基R·与单体M反应生成单体自由基R-M·, 即活性种. R-Mn·与R-M·性质相似均为活性种, 既可继续引发单体进行自由基聚合, 也可从休眠种R-Mn-X/R-M-X 上夺取卤原子, 自身变成休眠种, 从而在休眠种与活性种之间建立一个可逆平衡. 由此可见, A TRP 的基本原理其实是通过一个交替的"促活—失活"可逆反应使得体系中的游离基浓度处于极低, 迫使不可逆终止反应被降到最低程度, 从而实现"活性"/可控自由基聚合.

羟乙基二乙烯三胺生产单位

羟乙基二乙烯三胺生产单位 1. 羟乙基二乙烯三胺简介 羟乙基二乙烯三胺(缩写为HEDTA)是一种重要的螯合剂,常用于水处理、医药、农业等领域。它具有优良的络合性能和稳定性,能与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的络合物,可调节金属离子的溶解度、催化化学反应和提高化学品的稳定性。 2. 羟乙基二乙烯三胺的生产工艺 2.1 原料准备 生产羟乙基二乙烯三胺的主要原料包括环氧乙烷、乙二醇胺和氨水。这些原料可以通过化工企业的生产工艺获得,确保原料的纯度和稳定性。 2.2 反应步骤 生产羟乙基二乙烯三胺的反应步骤如下: 1. 将环氧乙烷、乙二醇胺和氨水按照一定的配比加入反应釜中。 2. 在适当的温度和压力下,进行缩合反应,使环氧乙烷和乙二醇胺发生开环反应,生成羟乙基二乙烯三胺。 3. 控制反应时间和温度,使得反应充分进行,并提高产率和纯度。 4. 过滤、洗涤和干燥产物,得到羟乙基二乙烯三胺的成品。 2.3 设备要求 生产羟乙基二乙烯三胺的单位需要拥有以下设备: - 反应釜:用于进行反应的容器,需要具备耐高温、耐腐蚀的特性,同时能够提供适当的温度和压力。 - 过滤设备:用于过滤反应后的混合物,去除杂质和固体颗粒。 - 干燥设备:用于将产物中的水分去除,提高产品的纯度和稳定性。 - 控制系统:用于监控反应温度、压力和时间,确保反应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3. 羟乙基二乙烯三胺生产单位的管理 3.1 生产工艺控制 生产单位需要建立严格的生产工艺控制体系,确保每个工序的操作符合规范,保证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需要注意的是,生产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温度、压力和反应时间等参数,以充分发挥反应的效果。 3.2 原料采购和管理 采购原料时,生产单位应选择优质的供应商,并建立稳定的供应关系。原料进厂后,需要经过严格的质量检验和管理,确保原料的纯度和稳定性,以避免对产物质量的影响。 3.3 安全生产管理 为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性,生产单位需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包括设立安全区域、配备消防设施、进行安全培训等措施,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防范事故的发生。 3.4 质量控制 生产单位应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包括原材料检验、中间产品检验和最终产品检验等环节,通过各项检验和测试手段,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同时,需要建立产品追溯体系,对产品的生产过程进行记录和追踪。 4. 羟乙基二乙烯三胺的应用领域 羟乙基二乙烯三胺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 - 水处理:羟乙基二乙烯三胺可以与水 中的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降低金属离子的浓度,减少水中的水垢和沉淀物,改善水质。 - 医药:羟乙基二乙烯三胺可用作药物的络合剂或配位配体,可增强药物 的稳定性、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提高药物的疗效。 - 农业:羟乙基二乙烯三胺 可用于植物营养和土壤调理剂中,与土壤中的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促进植物的吸收和利用。 - 其他领域:羟乙基二乙烯三胺还可用于催化剂、染料、涂料等化学 品的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水性聚氨酯的合成

闫福安,陈俊之宇文皓月创作 (武汉工程大学化工与制药学院,武汉430073) 摘要:对水性聚氨酯的合成单体、合成原理、合成工艺及改性方法作了介绍。水性聚氨酯合成技术不竭完善,市场正在推进,国内相关企业和研究机构应加强合作,从分子设计出发,不竭推进水性聚氨酯财产的技术进步和市场推广。 关键词:水性聚氨酯;合成;改性 0引言 聚氨酯是综合性能优秀的合成树脂之一。由于其合成单体品种多、反应条件温和、专一、可控,配方调整余地大及其高分子资料的微观结构特点,可广泛用于涂料、黏合剂、泡沫塑料、合成纤维以及弹性体,已成为人们衣、食、住、行必不成少的资料之一,其自己就已经形成了一个多品种、多系列的资料家族,形成了完整的聚氨酯工业体系,这是其它树脂所不具备的。据有关报导,在全球聚氨酯产品的消耗总量中,北美洲和欧洲占到70%左右。美国人均年消耗聚氨酯资料约5.5kg,西欧约 4.5kg,而我国的消费水平还很低,年人均缺乏0.5kg。溶剂型的聚氨酯涂料品种众多、用途广泛,在涂料产品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水性聚氨酯的研究始自20世纪50年代,60、70年代,对水性聚氨酯的研究、开发迅速发展,70年代开始工业化生产用

作皮革涂饰剂的水性聚氨酯。进入90年代,随着人们环保意识 以及环保法规的加强,环境友好的水性聚氨酯的研究、开发日益受到重视,其应用已由皮革涂饰剂不竭扩展到涂料、黏合剂等领域,正在逐步占领溶剂型聚氨酯的市场。在水性树脂中,水性聚 氨酯仍然是优秀树脂的代表,是现代水性树脂研究的热点之一。 1水性聚氨酯的合成单体 1.1多异氰酸酯(polyisocynate) 多异氰酸酯可以根据异氰酸酯基与碳原子连接的部位 特点,可分为四大类:芳香族多异氰酸酯(如甲苯二异氰酸 酯,TDI)、脂肪族多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芳脂族多异氰酸酯(即在芳基和多个异氰酸酯基之间嵌有脂肪烃基-常为多亚甲基,如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XDI)和脂环族多异氰 酸酯(即在环烷烃上带有多个异氰酸酯基,如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芳香族多异氰酸酯合成的聚氨酯树脂户外耐候性差, 易黄变和粉化,属于“黄变性多异氰酸酯”,但价格低,来源方便,在我国应用广泛,如TDI经常使用于室内涂层用树脂;脂肪族多异氰酸酯耐候性好,不黄变,其应用不竭扩大,欧美发达国家已经成为主流的多异氰酸酯单体;芳脂族和脂环族多异氰酸酯接近 脂肪族多异氰酸酯,也属于“不黄变性多异氰酸酯”。水性聚氨酯合成用的多异氰酸酯主要有TDI、IPDI、HDI、TMXDI(四甲基

二乙烯三胺化学品安全说明书

二乙烯三胺 1.物质的理化常数 国标编号———— CAS号111-40-0 中文名称二亚乙基三胺 英文名称Diethylenetriamine 别名二乙撑三胺;二乙烯三胺 分子式C4H13N3;H2NCH2CH2NHCH2CH2NH2 外观与性状无色或黄色透明液体,略有氨的气味 分子量103.17 蒸汽压0.03kPa/20℃闪点:94℃ 熔点-39℃沸点:207℃溶解性溶于水、乙醇,不溶于乙醚 密度相对密度(水=1)0.96;相对密度(空气=1)3.48 稳定性稳定 危险标记主要用途用凭据这羧络合指示剂、气体净化剂、环氧树脂固化剂,也用于合成橡胶 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蒸气或雾对鼻、喉和粘膜有腐蚀性,可引起支气管炎、化学性肺炎或肺水肿。蒸气、雾或液体对眼有强烈腐蚀性,重者可导致失明。皮肤接触可造成灼伤;对皮肤有致敏性。口服灼伤口腔和消化道,出现剧烈腹痛、恶心、呕吐和虚脱。慢性影响:本品有明显的致敏作用。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毒性:属低毒类。 急性毒性:LD501080mg/kg (大鼠经口);1090mg/kg(兔经皮)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燃烧(分解)产物:氧化氮、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4.实验室监测方法 水杨酸分光光度法(GB/T14378-93,水质) 纳氏试剂比色法《化工企业空气中有害物质测定方法》,化学工业出版社 5.环境标准 美国(1982)车间卫生标准4mg/m3(皮) 前苏联地面水中最高容许浓度0.2mg/L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二乙烯三胺的用途

二乙烯三胺的用途 二乙烯三胺(DPTA)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分子式为C6H12N4,分子量为140.18。它是一种螯合剂,可以与金属离子形成以N原子为基础的配合物。它可以广泛应用于许多不同的领域,如医药、化学、工程、环境和生命科学等。下面将详细介绍DPTA的主要用途。 1. 医药领域 DPTA可以用作MRI (磁共振成像)造影剂。MRI通过使用磁场和无线电波来生成人体内部的详细图像。DPTA是一种强螯合剂,在MRI诊断中往往作为金属离子造影剂。它可以与重金属离子如铜(Cu)和锰(Mn)形成络合物。由于DPTA的化学结构和其与重金属离子在人体内部的分布,造影剂可以在MRI扫描中定位哪些组织中存在金属离子,从而可以获得关于组织的更多信息,有助于提高MRI的诊断准确性。 此外,DPTA还可以用于治疗多个病症,例如肝纤维化和其他脏器疾病。它可以通过与铜形成的络合物,帮助分解受损的组织,并促进肝脏再生。DPTA还可以用于治疗铁中毒和色素沉积病,它可以将多余的铁离子从肝脏中分离出来。 2. 化学处理 DPTA可以用于制备某些化学品,例如稀土元素(REE),尤其是用于制备磷酸盐

型稀土元素。由于这些稀土元素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如高科技、材料学、医学和环境保护等,因此DPTA有着广泛的市场需求。 DPTA与稀土元素形成的络合物可以被稀土分离和纯化,这对于稀物质和化学工业有着巨大的意义。目前,DPTA是制备稀土元素的主要螯合剂之一。 3. 环保领域 DPTA可以用作清洁和治理废水的重要工具。在某些工业生产过程中,废水中含有金属、有机物和无机化合物等不良成分,因此必须进行处理和清洗。DPTA 可以用作废水处理药剂,它可以与水中的污染物形成络合物,有效减少污染物的浓度,使废水经过DPTA处理后达到环保标准,对于环保工作有着重要的作用。 4. 工程领域 在石油和化学工业中,DPTA可以用作沥青稳定剂。沥青是常见的路面材料,通过添加DPTA可以提高沥青的稳定性,抗风化能力,抗老化能力和降低热胀冷缩等优点,从而延长了路面使用寿命,降低了维修成本。此外,添加DPTA还可以使沥青路面具有防水和防渗透等特性,在输油管道、储罐等工业设施内也可以用于防腐。 总而言之,DPTA作为一种重要的螯合剂,在不同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它

造纸助剂二乙烯三胺五乙酸的合成研究

造纸助剂二乙烯三胺五乙酸的合成研究提纲如下: 一、绪论 A. 研究背景 B. 二乙烯三胺五乙酸的概述 C. 研究目的 二、合成方法及工艺优化 A. 合成方法 B. 反应机理 C. 反应条件优化 D. 产物结构表征 三、性能及应用评价 A. 助剂性能评价 B. 助剂在纸张中的应用评价 C. 助剂对纸张性能的影响 四、合成工艺的实现 A. 反应设备的设计和改进 B. 化学工艺的转化和改善 C. 推广应用 五、结论与展望 A. 研究总结 B. 研究不足及未来发展方向

C. 对工业生产的影响和应用前景一、绪论 A. 研究背景 随着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纸品在生活和工作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纸张品质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在纸制品加工过程中,需要添加各种助剂以改善纸品的物理、化学和力学性能,提高纸张的质量,增强其运用性。 二乙烯三胺五乙酸(epichlorohydrin-dimethylamine-ethylacrylate copolymer,简称DADMAC)是一种重要的造纸 助剂,具有优良的水溶性、抗静电性、质量稳定性、环境友好等特点。作为一种离子型聚合物,它可以与纤维表面形成带正电荷的脂肪酸盐类物质,使纤维间的静电相互作用减弱和消除,从而有效地提高了纸品的强度和光泽度。 DADMAC的研究和应用已经受到广泛关注。有许多研究者采 用不同的方法来合成和改性化该材料,如采用自由基聚合、射线聚合、乳液聚合等。但是,这些方法通常具有一些缺点,例如反应起来比较慢、配方复杂、操作难度大,同时还会产生一些有害物质,对环境造成污染。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近年来,研究人员采用催化剂和新型反应条件等方法,对DADMAC的合成进行了改进和优化。其中,二乙烯三胺五乙酸的合成研究是较为关键的一环,也是当前最为热门和受关注的一个研究领域之一。

二乙烯三胺(DETA)化 学 品 安 全 技 术 说 明 书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二亚乙基三胺 化学品俗名或商品名:二乙烯三胺 化学品英文名称:Diethylenetriamine 企业名称:爱敬海洋(江西)化工有限公司 地址:江西省宜春市工业园 邮编:336000 电子邮件地址: 传真号码:0086-795-3653666 企业应急电话: 0086-795-3666260 技术说明书编码: 生效日期:2010年3 月5 日 国家应急电话:(0532)3889090;(0532)3889191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化学品名称:二亚乙基三胺纯品 有害物成分浓 度CAS No. 二亚乙基三胺 99% 111-40-0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第8.2类碱性腐蚀品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蒸气或雾对鼻、喉和粘膜有腐蚀性,可引起支气管炎、 化学性肺炎或肺水肿,蒸气、雾或液体对眼有强烈腐蚀性,重者可 导致失明,皮肤接触可造成灼伤;对皮肤有致敏性,口服灼伤口腔 和消化道,出现, 剧烈腹痛、恶心、呕吐和虚脱。 慢性影响:有明显的致敏作用。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若有灼伤,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暖并休息,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服者立即漱口,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能与硝酸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有害燃烧产物:氧化氮、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处置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

乙二胺产品主要生产技术及技术趋势分析

乙二胺产品主要生产技术及技术趋势分析

乙撑胺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用途十分广泛。我国乙撑胺近年来消费增长速度迅速,主要用于环氧树脂固化剂、农药、医药、染料、化学助剂、橡胶塑料助剂、有机溶剂以及低分子量聚酰胺树酯等领域。乙二胺是市场紧俏的化工原料,在环氧树脂固化剂、农药、高分子聚合物等领域具有广泛的用途。乙二胺的生产方法主要有二氯乙烷法(EDC)和乙醇胺(MEA)法。之前国内普遍采用的EDC法,副产大量的氯化钠,设备腐蚀严重,能耗大,基本上处于停产状态。MEA法国内2011年前一直没有工业化装置。2011年大连化物所与山东联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建成了我国自主设计第一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年产1万吨/年EDA的 MEA 法乙撑胺工业化装置,本套 EDA 装置于 2011年8月顺利投产,在我国首次由 MEA 法生产出高品质的乙二胺主产品。 ——乙二胺生产工艺概述 目前乙二胺的合成方法主要有二氯乙烷法( EDC) 、乙醇胺法( MEA) 、乙烯氨化法、甲醛-氢氰酸法、二甘醇氨化法、氯乙酰氯氨化法和氨基乙腈加氢法等。工业化生产乙二胺的方法主要是EDC 法和MEA 法,其他方法由于原料来源以及成本等原因尚未实现工业化生产。原美国UCC公司(后被美国Dow 化学公司兼并)于1936年将EDC法工业化,MEA 法则于20世纪60年代初由联邦德国BASF 公司开发并实现工业化。过去由于二氯乙烷原料价廉,来源广泛,早期乙二胺装置主要采用EDC 法。 乙二胺相关行业标准 资料来源:立鼎产业研究中心整理——乙二胺主要生产工艺简介 一、二氯乙烷法 二氯乙烷法: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二氯乙烷和氨水发生反应生成乙撑胺系列产品。主要反应如下:

葫芦脲的合成及其与二水杨醛二乙撑三胺的分子组装

葫芦脲的合成及其与二水杨醛二乙撑三胺的分子组装 张宝秀;张淑萍;张宇 【摘要】以尿素、乙二醛和甲醛为初始原料合成葫芦脲[6], 再以水杨醛和二乙撑三胺合成二水杨醛二乙撑三胺, 最后将二者进行分子组装;通过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对组装分子进行了初步表征, 结果表明形成了一种新型的准轮烷. 【期刊名称】《长治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8(035)005 【总页数】5页(P13-17) 【关键词】瓜环[6];葫芦脲[6];二乙撑三胺;超分子化学;分子组装 【作者】张宝秀;张淑萍;张宇 【作者单位】长治学院化学系,山西长治 046011;长治学院化学系,山西长治046011;长治学院化学系,山西长治 04601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O62 引言 葫芦脲是一个具有空腔、两端开口的刚性大环分子[1]。1905年,Behrend[2]等人用尿素、乙二醛和过量甲醛在酸性条件下缩合,产生了一种非晶形的沉淀,之后用热浓硫酸处理、冷水稀释,并将所得溶液进行回流,在冷却前即形成了一种晶状固体。经分析得出:该化合物的结构式为C10H11N7O4·2H2O,且对强酸强碱试

剂均稳定,可对各种金属盐和染料进行包结。1981年,德国化学家Freeman等[3]重新研究,利用X射线衍射测定其晶体结构,重新确定了该化合物的结构,发 现其形状与葫芦相似,故将其命名为葫芦脲(cucurbit[n]uril,CB[n])。国内研 究者习惯称该大环化合物为瓜环,为表明其中的结构单元数,采用类似于杯芳烃的命名规则,可称为葫芦脲[n]或瓜环[n]。Buschmann等[4]优化了合成路线,可以经济安全的制备葫芦脲[6]。直到1995年,针对葫芦脲[6]的自组装体系、超分子 实体及相关应用研究才有了较快的发展。尤其是Kim和Anthony几乎同时发现了五、七、八等其他多元葫芦脲,从而形成了葫芦脲家族。其结构如图1所示,不 同的聚合度构成不同种类的葫芦脲,即随单体数目的增加而具有不同大小的空腔和端口直径。与已报道的冠醚、杯芳烃、环糊精等大环穴状配体相比,它的刚性结构更强,可选择性的包含多种大小不同的无机或有机分子,进而形成稳定的超分子主客体包含物。 葫芦脲不仅是良好的供电子基,且在动力学方面也比较稳定。它们不溶于有机溶剂,极难溶于水[5],易溶于无机酸(盐酸、硫酸)及有机酸(甲酸),且溶解度随酸 度的增强而增大。另外,由于其易与多种金属阳离子形成配合物,故其在碱金属、碱土金属离子的水溶液中均可以溶解,且溶解度随金属离子浓度的增加而提高[6]。葫芦脲的结构具有对称性,其疏水性的空腔可容纳多种分子的疏水部分,且与质子化的有机胺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亲和力。 图1 葫芦脲 图2 Kim课题组首次合成的1D类轮烷 1996年,Kim[7]课题组将葫芦脲作为大环主体首次报道了一种新型的聚轮烷,如图2所示。线性客体分子1穿插进入葫芦脲的空腔中形成类轮烷,随后将此类轮 烷与硝酸铜通过配位作用形成了一维聚轮烷,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确定了其结构。

环氧树脂固化剂

固化剂 1.脂肪族多元胺 1.1 乙二胺(EDA) 由1,2-二氯乙烷(EDC)和氨反应制备。还可由一乙醇胺(MEA)和氨反应制备乙二胺。 对于脂肪胺,伯胺基与环氧的反应速度约为仲胺的2倍。但环氧基与伯胺的反应与生成的仲胺基和环氧基的反应几乎是同时进行的。伯胺易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白色的固体碳酸铵盐,不能与环氧基发生反应,但加热可以放出二氧化碳,可继续反应。 1.2 二亚乙基三胺(DETA) 在25℃下24小时内就能充分固化,7d可以达到最高值,加热进行后固化,其性能可以得到进一步改善。 二亚乙基三胺的粘度非常低,与空气接触生产白烟,环氧当量为185的双酚A型环氧树脂其计算用量为11%。在其化学计算量的当量点附近有最大的交联密度。而实际用量为化学计算量的75%即可,有助于减少固化放热。 以二亚乙基三胺固化的环氧树脂有良好的耐化学药品性。 二亚乙基三胺的变性物: 二亚乙基三胺与环氧乙烷(EO)、环氧丙烷(PO)的加成物。生成N,N’-二羟乙基二亚乙基三胺,由于加成物中含有羟基,加速了环氧树脂的固化速度,其适用期比二亚乙基三胺要短。固化放热温度随羟乙基化程度提高而降低。且改善了固化剂对树脂的溶解性,降低了

固化剂的挥发性和毒性。但其吸湿性变强。 二亚乙基三胺与丙烯晴的加成反应成为氰乙基化反应,加成后反应活性降低,适用期增长,受湿度的影响也变难。随着氰乙基化程度的增加,最高放热温度降低,树脂固化物的耐溶剂性得到改善,特别是耐氯化溶剂性能,但固化物电性能有所下降。 二亚乙基三胺与甲醛或多聚甲醛的反应称作羟甲基化反应,可制成一种低毒性的固化剂,适用期较短,适用于快速固化的要求。 二亚乙基三胺与环氧树脂及单环氧化物反应,生成具有羟基和氨基的胺加成物,由于加成物的分子量较大,挥发性小,没有胺臭味,毒性亦低,与树脂的配合量较多,称量不严格,生成的羟基具有促进其固化的作用,由于胺加成物的粘度高,使适用期变短。 二乙胺基三胺与酚、醛的反应成为曼尼期反应,三元反应生成物成为曼尼期碱。由于反应生成物的分子结构里含有酚羟基、氨基、仲胺基使得该类固化剂固化速度快,可在低温、潮湿或水下固化。 二亚乙基三胺与有机酸、有机酸酯的反应加成物 二亚乙基三胺与桐油、丙烯酸酯、水杨酸甲酯、癸二酸、二元羧酸酯、环氧油酸乙酯、环氧树脂、二酮丙烯酰胺的加成物。 三亚乙基四胺和四亚乙基五胺及其变性物,二者的蒸汽压比二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