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胺工艺流程

胺工艺流程

胺工艺流程
胺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

来自尿素工段的液尿先进入尿洗塔,通过尿液泵加压后一部分送往尿洗塔上部,洗涤冷气风机送来的冷气中的粉状三聚氰胺和副产物。一部分进入反应器,在385-395 C的高温下聚合成三聚氰胺气体,反应后的混合气体经热气冷却器降温后进入热气旋分和热气过滤器,分离出副反应产生的高聚物和催化剂残渣后,进入结晶器。在结晶器内与来自尿洗塔的冷气混合降温至210C的结晶点并析出三聚氰胺

粉状成品,经一段捕集器和二段捕集器收集后通过仓泵送往包装工段进行成品灌装。二段捕集器出口的气体经冷气风机加压后送往尿洗塔。尿洗塔出口的气体一部分经冷气旋分进入结晶器和尾气风机,一部分进入载气旋分、载气缓冲罐,经载气风机加压后通过载气分气缸分配气量,一部分进入反应器作为催化剂的流化气,一部分通过防喘振阀调节气量防止载气风机喘振。进反应器的流化气携带生成的三胺及副产物经过热气旋风分离部分高温副产物进入热气过滤器过滤从结晶器顶部,与底部射入的冷气逆向接触降温后三胺以粉沫状析出,然后随工艺气进入一级捕集器,经过一捕旋分结构将生成的三胺分离下来后,下料经过一捕底部仓泵发送至包装车间。剩余工艺气经过冷气风机送至尿洗塔洗涤并降温随之继续循环。方块流程图如下:

三聚氰胺生产的工艺流程及其理化性质

三聚氰胺工艺流程及其理化性质 三聚氰胺英文名MelaMine,别名蜜胺、三聚酰胺,是一种用途广泛的树脂原料。分子式 C N H ,分子量126.13,外观为白色结晶粉末,熔点354℃,升华热19千卡/公斤,燃烧热-469.98千卡/克分子℃,比重1.573,堆积密度≥700Kg/m 。 溶解特性:能溶于甘油、呲啶、热乙二醇、乙醇胺、乙酸、甲醛等;几乎不 溶于乙醚、苯、四氯化碳;微溶于水。 三聚氰胺主要用来与甲醛缩合,生成三聚氰胺树脂,该树脂属于热固性树脂,具有耐热,耐老化,耐酸碱,阻燃、电器性能好,以及强度高,外观光泽好等优点,使用相当广泛,其主要用途在于涂料、装饰板、层压板、模塑料、粘合剂、纤维及纸张处理剂、农药中间体和建筑用防水剂及防渗剂等。 现以三聚氰胺为原料加工的几种主要产品叙述如下: 1、装饰板、层压板 装饰板是装饰板材的统称,可制作装饰板的树脂很多,如:三聚氰胺树脂、酚醛树脂、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聚丙烯树脂、聚氯乙烯树脂等。 由于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制作的装饰板不但外观美观,而且具有良好的耐水性、耐热性及耐化学药品性,广泛用于航空、火车、轮船、建筑物墙壁、家具、厨房等。三聚氰胺装饰板在装饰板生产中占有很大比重。 2、蜜胺塑料 三聚氰胺甲醛塑料,三聚氰胺尿醛塑料统称蜜胺塑料,它与尿醛塑料都属氨基塑料,它们的制备方法和设备都相同,一般都把这两种产品联系起来讨论。 与尿醛塑料相比,蜜胺塑料具有色泽鲜艳,多样,不易褪色,外观手感好,表面强度高,不易发毛,易洗涤,耐溶剂,无毒、无臭味等优点。 3、涂料 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可以作醇酸系、丙烯酸系、环氧涂料的交联剂,主要用于氨基树脂漆中,氨基树脂漆光泽好,室外耐久性强,抗化学药品性强,变色小,主要用于建筑、桥梁、运输、车辆、机器设备、家具及家电产品的面漆,其特点 是色泽光亮,耐腐蚀,耐老化。 4、粘合剂 尿醛胶、三聚氰胺改性尿醛胶是木材工艺的重要粘合剂。尿醛胶是木材工艺用量最大的胶种,在日本三聚氰胺的最大用量是制造三聚氰胺尿醛胶。 用三聚氰胺改性的尿醛胶具有胶合力强,耐水、耐热性能均优于普通尿醛胶。 5、混凝土减水剂 减水剂是一种混凝土的外加剂,在制作混凝土时加,加入减水剂可以减少水和水泥的用量,提混凝土的强度。目前我国有减水剂50多个品种,主要有木质素磺酸盐、磺酸钠甲醛缩合物、磺化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古玛隆树脂、石油树脂 磺酸盐等。 使用高强度减水剂(如SM减水剂),并不是单纯为了节约水泥,而是为了发挥所长,取得普通减水剂达不到的效果。 6、纺织方面 三聚氰胺树脂作为纺织纤维的处理剂,可使纤维具有防水、防老及防皱的性能,使织物挺刮,手感好,具有明亮光泽。 7、造纸方面

三聚氰胺工艺流程

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川化)从1981年开始建设国内第1套引进的大型三聚氰胺装置以来,近年来又陆续建成投产了几套三聚氰胺装置。目前三聚氰胺的年生产能力已达63.8 kt,形成了以化肥为主业,三聚氰胺为次主业的产业结构,从而牢牢把握住了尿素营销的主动权,继续保持全国最大的三聚氰胺生产和出口基地的地位。 川化第4套三聚氰胺生产装置年生产能力26kt,总投资2.2亿元,采用北京清大华业科技公司改良气相淬冷常压法三聚氰胺生产工艺,全部技术和设备均实现国产化。2005年4月25日装置动工兴建,12月31日投料试车成功,生产出合格产品,创下国内同行业建设周期最短,一次开车成功的新纪录。原拟建的第5套三聚氰胺装置,已于2005年10月18日在四川泸州西部化工城合江工业园区内破土动工,该项目由川化股份有限公司、泸天化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天华股份有限公司和四川天然气化工厂共同出资建设,采用意大利欧洲技术工程承包公司的高压法生产工艺,年生产能力为30 kt,总投资4.97亿元,预计在2006年年底建成投产。 目前国内三聚氰胺生产工艺主要有荷兰DSM低压法、北京清大华业常压法和意大利欧技公司高压法3种,川化前3套三聚氰胺生产装置分别采用了这3种工艺技术。正是在总结前3套三聚氰胺装置设计、制造、建设、开车及运行等方面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川化第4套三聚氰胺装置得以顺利开车投产。 2 荷兰DSM低压法生产工艺装置 川化第1套三聚氰胺装置采用荷兰DSM公司低压催化法生产工艺,年生产能力12 kt,在当时是国内规模最大、工艺最先进的生产装置,也是目前国内唯一的1套DSM工艺三聚氰胺装置。 该工艺自身带有1套尿素装置,以处理三聚氰胺反应产生的副产物,避免对外部尿素装置的依赖,有利于连续稳定生产和降低原材料消耗。装置于1981年12月2日建设,1983年5月 31日建成,1984年1月18日试生产。由于在工艺和设计上都存在着严重缺陷(特别是汽提塔),先后投料试车17次,均未能取得成功。在与外商交涉无果的情况下,川化自行组织工程技术人员攻关,经过反复试验和理论核算,并借鉴合成氨老系统铜洗塔改造的经验,决定采用非均匀开孔三相塔板代替原塔内件的技术方案;经过短期调试,于1984年12月9日首次生产出了合格产品。 在开车试运转期间,又对装置作了一些改造,如对高压空压机的自动控制系统、结晶旋流器的内壁和引流管、一段甲铵冷凝器气体分布板等进行了改造,其中最重要的是对汽提塔的2次改造。 第1次是采用非均匀开孔率穿流板新技术,塔板由固定连接改为定距杆连接,终于打通流程,成功开车。第2次是将塔径扩大,降低氨损耗,使生产能力提高了50%。 自装置投产后,由于自身存在的一些缺陷,长期以来一直达不到设计能力,1985年的年产量只有设计能力的20%。通过对装置在运行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技术攻关和改造,解决了原工程设计和设备结构存在的100多个大小隐患,使装置的运行状态有了很大的改善。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产量直线上升,创造了连续日产40t的纪录,1996--1998年连续

有机胺法脱硫工艺流程

有机胺法脱硫工艺 1、工艺流程 本烟气脱硫装置采用湿法有机胺脱硫工艺,装置采用有机胺浓液稀释到一定浓度后作为脱硫剂。该工艺主要分为4个过程,即烟气的预处理、SO2的吸收、SO2的再生和胺液的净化。 烟气预处理的目的是降低进入脱硫塔烟气温度和洗涤烟气中的酸雾及粉尘等杂质,为烟气在脱硫塔采用有机胺脱硫剂高效脱硫奠定基础。烟气预处理设置洗涤塔一座,采用空塔喷雾洗涤降温除尘。 二氧化硫吸收系统是烟气脱硫系统的核心。在吸收装置中吸收剂与烟气相接触,吸收剂与SO2发生可逆性反应。为了达到最大的吸收效果,采用高效耐腐蚀规整填料塔和空喷吸收相结合的形式。烟气经过洗涤塔洗涤降温净化后,将烟气中的粉尘和部分SO3等杂质洗涤下来,烟气温度被降低至约40℃,进入脱硫塔下段,与从喷头处循环喷淋的脱硫液逆流接触,气体中60%的SO2被吸收。未被吸收的烟气进入脱硫塔中部,在两段分布的规整填料中实现气液的逆流接触和SO2的高效吸收,吸收液为再生塔再生后温度35~45℃的贫液。未被吸收的净化气进入脱硫塔上部,经回收液回收夹带的溶液后,从塔顶引出,经塔顶烟囱送至硫酸尾气总管。 SO2再生装置包含一个再沸器、一座再生塔及二氧化硫、蒸汽冷凝冷却系统和二氧化硫真空系统,将吸收了SO2的富液从吸收装置通过换热后进入再生装置,减压再生后返回脱硫塔。从脱硫塔底部出来

的吸收液温度约43~45℃,经富液泵打入再生塔一级冷凝器、贫富液换热器升温至约60~65℃,进入再生塔上部,塔釜经再沸器加热至75~85℃再生。从再生塔底部出来的溶液经贫液泵加压,进入贫富液换热器换热、贫液冷却器冷却后,大部分进入脱硫塔吸收SO2,小部分送溶液净化装置,以除去溶液中的热稳定性盐。 贫液经脱盐前冷却器冷却后,进入脱硫液净化系统除去系统中的SO42-和Cl-。净化后的脱硫液进入系统继续使用。 2、工艺原理 有机胺湿法烟气脱硫技术是一种新兴的烟气脱硫技术、具有处理二氧化硫浓度低、脱硫效率高、吸收剂可以循环利用、不产生二次污染、能有效解决烟气制酸的稳定性问题等优点。 有机胺脱硫化学原理为:在水溶液中,溶解的SO2会发生式(1) 、(2) 所示的可逆水合和电离过程。 在水中加入有机胺缓冲剂,通过和水中的氢离子发生反应,形成胺盐,反应(1)、(2) 方3程式向右发生反应,增大了SO2的溶解量如反应(3),可以增加SO2的溶解量。采用蒸汽加热,可以逆转(1) ~(3) 的方程式,再生吸收剂,得到高浓度的SO2气体,对SO2进行回收利用。 一元胺的吸收功能过于稳定,以至于无法通过改变温度再生SO2,一旦一元胺与SO2或其他的强酸发生化学反应便永久的生成一种非常稳定的胺盐。二元胺在烟气脱硫上具有更大优势,二元胺在工艺过程中首先与一种发生反应:

醇胺法脱硫工艺流程图

1.醇胺法脱硫工艺流程图。 (一) 工艺流程 醇胺法脱硫脱碳的典型工艺流程见图2-2。由图可知,该流程由吸收、闪蒸、换热和再生(汽提)四部分组成。其中,吸收部分是 将原料气中的酸性组分脱除至规定指标或要求;闪蒸部分是将富液 (即吸收了酸性组分后的溶液)在吸收酸性组分时所吸收的一部分烃 类通过闪蒸除去;换热是回收离开再生塔的贫液热量;再生是将富液 中吸收的酸性组分解吸出来成为贫液循环使用。 图2-2中,原料气经进口分离器除去游离液体和携带的固体杂质后进入吸收塔底部,与由塔顶自上而下流动的醇胺溶液逆流接 触,吸收其中的酸性组分。离开吸收塔顶部的是含饱和水的湿净化气, 经出口分离器除去携带的溶液液滴后出装置。通常,都要将此湿净化 气脱水后再作为商品气或管输,或去下游的NGL回收装置或LNG生产 装置。 由吸收塔底部流出的富液降压后进入闪蒸罐,以脱除被醇胺溶液吸收的烃类。然后,富液再经过滤器进贫富液换热器,利用热贫 液将其加热后进入在低压下操作的再生塔上部,使一部分酸性组分在 再生塔顶部塔板上从富液中闪蒸出来。随着溶液自上而下流至底部, 溶液中剩余的酸性组分就会被在重沸器中加热汽化的气体(主要是水 蒸气)进一步汽提出来。因此,离开再生塔的是贫液,只含少量未汽 提出来的残余酸性气体。此热贫液经贫富液换热器、溶液冷却器冷却 和贫液泵增压,温度降至比塔内气体烃露点高5~6℃以上,然后进 入吸收塔循环使用。有时,贫液在换热与增压后也经过一个过滤器。 从富液中汽提出来的酸性组分和水蒸气离开再生塔顶,经冷凝器冷却与冷凝后,冷凝水作为回流返回再生塔顶部。由回流罐分出 的酸气根据其组成和流量,或去硫磺回收装置,或压缩后回注地层以 提高原油采收率,或经处理后去火炬等 2.甘醇法吸收脱水工艺流程 1. 工艺流程 图3-5为典型的三甘醇脱水装置工艺流程。该装置由高压吸收系统和低压再生系统两部分组成。通常将再生后提浓的甘醇溶液称为贫甘醇,吸收气体中水蒸 气后浓度降低的甘醇溶液称为富甘醇。

三聚氰胺生产工艺

三聚氰胺生产工艺 以尿素为原料生产三聚氰胺分为高压法、中压法、低压法和常压法四种工艺。 ( 1)低压尿素分解法(见图 1) 肥料级尿素在贮罐中熔融后,用几个喷嘴喷入反应器中,以流态 化的氧化铝为催化剂,将预热至400℃的循环氨气通入反应器保持流态化,反应压力为常压或稍高于大气压。反应吸热,反应器内装有加热盘管,以熔融盐作为加热介质,维持反应温度380℃左右。喷入的尿素自行蒸发,反应生成三聚氰胺、二氧化碳和氨,转化率为95%。反应气体从反应器顶部出来,先进入气体冷却器,冷却后的温度在三聚氰胺的露点以上。在此温度下,密勒胺和密白胺等高沸点副产物结晶析出,和催化剂粉末一起经过滤器除去。过滤后的气体进升华器,以冷却至140℃的循环气使升华器的温度维持在170℃~200℃,98% 的三聚氰胺以微粒状结晶析出,而未转化的尿素仍留在气体中,三聚氰胺晶体和气体通过旋风分离器分离,得到的产品纯度达 99.9%,分离效率为 99%[4]。 从旋风分离器出来的循环气体进入尿素洗涤塔,冷却至140℃,循环气中未被回收的固体和气体三聚氰胺及未转化的尿素在尿素洗涤塔内被洗涤回收。从洗涤塔出来的气体,一部分作为升华器的介质,一部分加压预热后循环入反应器,另一部分可返回尿素装置。

( 2)中压尿素分解法(见图 2)肥料级尿素以熔融状加入内热式的一段反应器中,与氧化铝催化剂进行流化接触反应,反应压力 0.7MPa,反应温度390℃,反应吸热,以熔盐载体循环加热。气体氨经加压升温至与反应器相同的温度后进入反应器,作为载体和流化介质。反应气体从反应器顶部放出并进入饱和器(操作压力与反应器同),在饱和器中立即被母液骤冷,骤冷后生成饱和氨和二氧化碳以及稀的三聚氰胺结晶料浆。料浆经洗涤器后到组式分离器,获得浓缩的三聚氰胺结晶料浆,分离出的母液回饱和器。浓缩浆液送入蒸出塔,将溶解在料浆中的氨汽提吹出。吹出之氨气,以系统生成的冷凝水吸收,后与新鲜氨混合,作为吸收塔上部的吸收液。 骤冷后的气体(主要为氨、二氧化碳与水蒸汽)去吸收塔,吸收后

三聚氰胺贴面板生产工艺

三聚氰胺贴面板生产工艺 作者:lidare提交日期:2010-2-8 11:33:00 | 分类:未分类 | 访问量:31 三聚氰胺板,全称是三聚氰胺浸渍胶膜纸饰面人造板。是将带有不同颜色或纹理的纸放入三聚氰胺树脂胶粘剂中浸泡,然后干燥到一定固化程度,将其铺装在刨花板、中密度纤维板或硬质纤维板表面,经热压而成的装饰板。三聚氰胺板不是新产品,名称花哨不代表产品新鲜。北京市木材家具质量监督检验站长说,此种板材早已在国内生产,最初是用来做电脑桌等办公家具,多为单色板,随着家庭中板式家具的流行,它逐渐成为各家具厂首选的制造材料,表面色彩和花纹也更多。目前市场上的板式家具采用进口和国产两种板材。“三聚氰胺”是制造此种板材的其中一种树脂胶粘剂,带有不同颜色或纹理的纸在树脂中浸泡后,干燥到一定固化程度,将其铺装在刨花板、中密度纤维板或硬质纤维板表面,经热压而成的装饰板,规范的名称是三聚氰胺浸渍胶膜纸饰面人造板,称其三聚氰胺板实际上是说出了它的饰面成分的一部分。 将各种具有特殊性能的原纸,经过浸渍无色透明的三聚氰胺树脂,而底层纸浸渍酚醛树脂胶,通过浸渍后使胶料均匀地渗透到纸质纤维中去,然后将浸渍纸进行干燥,排除水分及溶剂等挥发物。 各种原纸的浸渍及干燥是装饰板制造的关键工序,必须要使原纸充分、均匀地浸渍树脂液达到要求的树脂含量,浸渍胶液后经干燥装置除去溶剂及一些挥发物,使树脂的缩聚进行到某种程度,并残留一部分挥发分,以保证浸渍纸在热压过程中,树脂呈熔融状态时有足够的流动。 各种原纸经浸渍干燥后,用塑料薄膜密封放在恒温恒湿环境中保存。温度约为20摄氏度,湿度约为50—60%的保存条件。后按产品规格要求的厚度,将 各种浸渍纸配成坯。并在热压机中进行加热加压,一般加热温度为135—150摄氏度,为了得到良好的表面光泽,可采用冷—热—冷的热压工艺,即板坯进入压机时热板温度低于50摄氏度,以免树脂局部固化,然后升温加压,在卸压前先要将热压温度降下来,降至50摄氏度时才能降低压力,张开热板。使用压力约6—8MPa。待压成板后,再在纵横裁边机上裁边,后在装饰板背面进行砂光。便生产成三聚氰胺树脂装饰板。

三聚氰胺工艺流程图

精品资料 三聚氤胺生产工艺 可编辑

二 H ■斜韵就M JB 气引风 机 启位嵯冠需 噥 吹 柱 氨出玲却器冷却水 〒冷却木 冲却 X 金一刖拎却器 S & 秸氨本右 冷 即球 5? 金冷却木 fe J 尾气談佩矶 来自 $令 聂弁 m 叙i 誨z 厂 *n 耳目肪唏掾冒薙 X r —冷却贰 >A> 蒸汽冷凝器 y ?□净却 武 _ V 4^ 喑 eE 冷气 貳机

二 H ■斜韵就M JB 气引风 机 启位嵯冠需 噥 吹 柱 氨出玲却器冷却水 〒冷却木 冲却 X 金一刖拎却器 S & 秸氨本右 冷 即球 5? 金冷却木 fe J 尾气談佩矶 来自 $令 聂弁 m 叙i 誨z 厂 *n 耳目肪唏掾冒薙 X r —冷却贰 >A> 蒸汽冷凝器 y ?□净却 武 _ V 4^ 喑 eE 冷气 貳机

二 H ■斜韵就M JB 气引风 机 启位嵯冠需 噥 吹 柱 氨出玲却器冷却水 〒冷却木 冲却 X 金一刖拎却器 S & 秸氨本右 冷 即球 5? 金冷却木 fe J 尾气談佩矶 来自 $令 聂弁 m 叙i 誨z 厂 *n 耳目肪唏掾冒薙 X r —冷却贰 >A> 蒸汽冷凝器 y ?□净却 武 _ V 4^ 喑 eE 冷气 貳机

二 H ■斜韵就M JB 气引风 机 启位嵯冠需 噥 吹 柱 氨出玲却器冷却水 〒冷却木 冲却 X 金一刖拎却器 S & 秸氨本右 冷 即球 5? 金冷却木 fe J 尾气談佩矶 来自 $令 聂弁 m 叙i 誨z 厂 *n 耳目肪唏掾冒薙 X r —冷却贰 >A> 蒸汽冷凝器 y ?□净却 武 _ V 4^ 喑 eE 冷气 貳机

6万吨三聚氰胺项目工艺流程说明

6万吨三聚氰胺项目工艺流程说明新疆心连心化工能源有限公司年产6万吨三聚氰胺项目 ,,,,,,,,,,,,,,,,,,,,,,,,,,,,,,,,,,,,,,,,,,, 工艺流程说明 新疆心连心化工能源有限公司年产6万吨三聚氰胺项目 目录 1. 化学反应过 程 ..................................................................... ............................................................... 1 1.1 三聚氰胺反 应 ..................................................................... (1) 主要副反 应 ..................................................................... ............................................................. 1 1.2 2. 流程描 述 ..................................................................... ....................................................................... 3 2.1 三聚氰胺合 成 ..................................................................... ......................................................... 3 2.2 三聚氰胺急 冷 ..................................................................... ......................................................... 4 2.3 尾气急

有机胺法脱硫工艺流程

有机胺法脱硫工艺流程-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有机胺法脱硫工艺 1、工艺流程 本烟气脱硫装置采用湿法有机胺脱硫工艺,装置采用有机胺浓液稀释到一定浓度后作为脱硫剂。该工艺主要分为4个过程,即烟气的预处理、SO2的吸收、SO2的再生和胺液的净化。 烟气预处理的目的是降低进入脱硫塔烟气温度和洗涤烟气中的酸雾及粉尘等杂质,为烟气在脱硫塔采用有机胺脱硫剂高效脱硫奠定基础。烟气预处理设置洗涤塔一座,采用空塔喷雾洗涤降温除尘。 二氧化硫吸收系统是烟气脱硫系统的核心。在吸收装置中吸收剂与烟气相接触,吸收剂与SO2发生可逆性反应。为了达到最大的吸收效果,采用高效耐腐蚀规整填料塔和空喷吸收相结合的形式。烟气经过洗涤塔洗涤降温净化后,将烟气中的粉尘和部分SO3等杂质洗涤下来,烟气温度被降低至约40℃,进入脱硫塔下段,与从喷头处循环喷淋的脱硫液逆流接触,气体中60%的SO2被吸收。未被吸收的烟气进入脱硫塔中部,在两段分布的规整填料中实现气液的逆流接触和SO2的高效吸收,吸收液为再生塔再生后温度35~45℃的贫液。未被吸收的净化气进入脱硫塔上部,经回收液回收夹带的溶液后,从塔顶引出,经塔顶烟囱送至硫酸尾气总管。 SO2再生装置包含一个再沸器、一座再生塔及二氧化硫、蒸汽冷凝冷却系统和二氧化硫真空系统,将吸收了SO2的富液从吸收装

置通过换热后进入再生装置,减压再生后返回脱硫塔。从脱硫塔底部出来的吸收液温度约43~45℃,经富液泵打入再生塔一级冷凝器、贫富液换热器升温至约60~65℃,进入再生塔上部,塔釜经再沸器加热至75~85℃再生。从再生塔底部出来的溶液经贫液泵加压,进入贫富液换热器换热、贫液冷却器冷却后,大部分进入脱硫塔吸收SO2,小部分送溶液净化装置,以除去溶液中的热稳定性盐。 贫液经脱盐前冷却器冷却后,进入脱硫液净化系统除去系统中的SO42-和Cl-。净化后的脱硫液进入系统继续使用。 2、工艺原理 有机胺湿法烟气脱硫技术是一种新兴的烟气脱硫技术、具有处理二氧化硫浓度低、脱硫效率高、吸收剂可以循环利用、不产生二次污染、能有效解决烟气制酸的稳定性问题等优点。 有机胺脱硫化学原理为:在水溶液中,溶解的SO2会发生式(1) 、(2) 所示的可逆水合和电离过程。 在水中加入有机胺缓冲剂,通过和水中的氢离子发生反应,形成胺盐,反应(1)、(2) 方3程式向右发生反应,增大了SO2的溶解量如反应(3),可以增加SO2的溶解量。采用蒸汽加热,可以逆转(1) ~(3) 的方程式,再生吸收剂,得到高浓度的SO2气体,对SO2进行回收利用。 一元胺的吸收功能过于稳定,以至于无法通过改变温度再生 SO2,一旦一元胺与SO2或其他的强酸发生化学反应便永久的生成一

甲胺工艺流程设计

甲胺工艺流程设计 一、产品概述 一甲胺: CSC编号:0178 CAS号:74-89-5 化学式:CH3NH2 相对分子质量:31.10 性状:无色液化气体,有特殊气味(商品:40%水溶液)沸点:-6.8℃ 熔点:-93.5℃ 相对密度:0.66(水=1);1.09(空气=1) 蒸气压:202.65KPa(25℃) 溶解度:易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等 闪点:-10℃ 自然温度:430℃ 爆炸极限:爆炸下限4.9(V%);爆炸上限20.8(V%)油水分配系数:-0.173 二甲胺: CAS 号:124-40-3 分子式:C2H7N 分子量:45.08

外观与性状:无色气体或液体,高浓度的带有氨味,低浓度的有烂鱼味。 熔点(℃):-92.2 沸点(℃):6.9 相对密度(水=1):0.68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1.55 饱和蒸气压(kPa):202.65(10℃) 燃烧热(kJ/mol):1741.8 临界温度(℃):164.5 临界压力(MPa):5.31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0.38 闪点(℃):-17.8 引燃温度(℃):400 爆炸上限%(V/V):14.4 爆炸下限%(V/V): 2.8 溶解性:易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 三甲胺: 常温下为无色气体,有鱼腥恶臭,溶于水,乙醇,乙醚,易燃,有毒,相对密度(水=1)0.66(-5℃)、(空气=1)2.09。分子式为C3H9N 国标编号21045 CAS号75-50-3

分子量59.11 闪点-17.78 熔点-117.1℃ 沸点24℃ 甲胺是一类重要的基本精细有机化工原料,在化学工业领域有着广泛用途,是业内人士建议的100种重点发展的精细化工产品之一。1996年全球甲胺需求为42.8万吨,其中国内需求量在6万吨左右,尽管缺乏最近的统计数据,但仍可预计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甲胺消费量将呈缓慢而稳定的增长趋势。甲胺的3 种产品一甲胺、二甲胺和三甲胺各有其独特的用途,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进步,市场对3 种甲胺产品的需求比例与传统的甲胺产品结构的矛盾越来越尖锐了。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对水处理剂二甲基甲酞胺(DMF) 的用量持续上扬,直接拉动了对该产品主要原料二甲胺需求的稳步增长,此外,二甲胺还是生产二甲基乙酞胺的重要原料,据专家分析,“十二五”期间,由于其终端应用领域的需求前景看好( 水处理化学、农业化学、表面处理剂和溶剂等) 。使得对二甲胺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总之,市场变化改变了对3 种甲胺产品的需求比例。自甲胺工业化生产以来,有过多种工艺技术路线,目前工业上多采用甲醇与氨催化胺化法合成甲胺,使用的是具有脱水功能的酸性催化剂,如γ-Al2O3、Si-Al2O3、MgO 、ThO2等。这类催化剂均属于平衡型催化剂,产品分布受热力学平衡控制,产物中三甲胺所占比例明显偏高,如400℃,N/C=1(mass ),甲醇转化率为99% 时,其产物的重量平衡组

三聚氰胺生产工艺简介整理版

三聚氰胺生产工艺简介[ 整理版]三聚氰胺生产工艺 , 以尿素为原料生产三聚氰胺分为高压法、中压法、低压法和常压法四种工 艺。 ,(1) 低压尿素分解法(见图1) , 肥料级尿素在贮罐中熔融后,用几个喷嘴喷入反应器中,以流态化的氧化铝为催化剂,将预热至400?的循环氨气通入反应器保持流态化,反应压力为常压或稍高于大气压。反应吸热,反应器内装有加热盘管,以熔融盐作为加热介质,维持反应温度380?左右。喷入的尿素自行蒸发,反应生成三聚氰胺、二氧化碳和氨,转化率为95%。反应气体从反应器顶部出来,先进入气体冷却器,冷却后的温度在三聚氰胺的露点以上。在此温度下,密勒胺和密白胺等高沸点副产物结晶析出,和催化剂粉末一起经过滤器除去。过滤后的气体进升华器,以冷却至140?的循环气 使升华器的温度维持在170?,200? ,98%的三聚氰胺以微粒状结晶析出,而未转化的尿素仍留在气体中,三聚氰胺晶体和气体通过旋风分离器分离,得到的产品纯度达99.9%,分离 [4] 效率为99%。 , 从旋风分离器出来的循环气体进入尿素洗涤塔,冷却至140?,循环气中未被回收的固体和气体三聚氰胺及未转化的尿素在尿素洗涤塔内被洗涤回收。从洗涤塔出来的气体,一部分作为升华器的介质,一部分加压预热后循环入反应器,另一部分可返回尿素装置。

,(2)中压尿素分解法( 见图 2 ) ,肥料级尿素以熔融状加入内热式的一段反应器中,与氧化铝催化剂进行流化 接触反应,反应压力0.7MPa,反应温度390?,反应吸热,以熔盐载体循环加热。 气体氨经加压升温至与反应器相同的温度后进入反应器,作为载体和流化介质。反 应气体从反应器顶部放出并进入饱和器(操作压力与反应器同),在饱和器中立即被 母液骤冷,骤冷后生成饱和氨和二氧化碳以及稀的三聚氰胺结晶料浆。料浆经洗涤 器后到组式分离器,获得浓缩的三聚氰胺结晶料浆,分离出的母液回饱和器。浓缩 浆液送入蒸出塔,将溶解在料浆中的氨汽提吹出。吹出之氨气,以系统生成的冷凝 水吸收,后与新鲜氨混合,作为吸收塔上部的吸收液。 阳Z 节瞬JF 井悟注曲三書湎曲讳遵 ,骤冷后的气体(主要为氨、二氧化碳与水蒸汽)去吸收塔,吸收后大部分不含 氧化碳的氨气从顶部以干气逸出,然后经预热循环入反应器。反应生成的二氧化 二——;iftS i-q A 1 si 酝更尿韦讥加.恪「輦au 〒牛严硏f

论文三胺生产工艺路线的分析比较(1)

三聚氰胺生产工艺技术路线的分析比较 袁雷晴 山西晋丰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山西高平 048400 摘要以尿素为原料生产三聚氰胺的工艺技术路线有多种,代表性的有欧技高压法、常压气相淬冷法、加压气相淬冷法以及新型中压法。选择适合的生产工艺路线,是化工企业延伸产业链,发展高端精细化工的趋势。 关键词三聚氰胺;工艺路线;分析;比较 三聚氰胺俗称蜜胺,是尿素在高温下缩合反应生成的一种用途广泛的有机化工中间体。近年来,随着原材料、能源价格的不断上涨,尿素的生产成本不断增加,加上产能过剩,竞争激烈,导致整体行业利润急剧下滑。企业通过延伸产业链,生产三聚氰胺来消耗一部分尿素产能,缓解市场压力,但工艺路线的选择必须因地、因企制宜[1]。 1 三聚氰胺的生产工艺介绍 以尿素为原料生产三聚氰胺的工艺技术路线有多种,目前国内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欧技高压法、常压气相淬冷法、加压气相淬冷法以及新型中压法。这几种生产工艺都在不断的优化升级,从单耗、环保、操作、安全、投资、成本等多个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步。从本质上说三聚氰胺具有同质性,各种工艺的产品质量差异并不明显,除用于电子级以外的其余全部领域。现对欧技高压法、加压气相淬法和新型中压法分析比较。 1.1欧技高压法 液相反应生成三聚氰胺,精制过程需大量蒸汽是最大弱点,但尾气压力较高与尿素联产不影响水碳比,回收成本相对较低。该法反应快、体积

小,不用催化剂。设备为高压、腐蚀大、材质要求高、一次性投资大,维修费用高。经过第一代、第二代和第三代技术的演变改进,最新第四代技术尾气含水量为10%,净尿素消耗为1.43吨/吨。 1.2新型中压法 气相催化反应生成三聚氰胺。以纯氨气作为流化载气,采用高温再生和低温气氨冷却。尾气压力高,联产尿素较易。理论上该法是最近乎完美的工艺,没有大型转动设备、没有道生系统,将三聚氰胺合成与水溶液尿素中压回收工段创新相结合设计。最大缺点,未经中试装置检验。 1.3加压气相淬冷法 气相催化反应生成三聚氰胺。以结晶气为流化载气,经冷却、过滤、气相淬冷结晶、气固分离等过程直接得到三聚氰胺成品。投资省、费用低、压力适中、目前单套装置产能达5万吨/年,尾气回收与尿素联产容易。2、三聚氰胺的生产工艺分析 2.1欧技高压法 该法反应压力高,液相反应中氨耗和蒸汽耗较高,产品需精制,但电耗低,系统运行和产品质量稳定,能实现长周期运行;尾气中的水碳比约1.6,可联产尿素直接进入中压吸收工段;母液循环量大蒸汽消耗约12吨左右,最新的四代工艺也需4吨。 2.2新型中压法 该法以纯氨作为流化气,提高反应器内的氨分压,减少反应器内脱氨产物的生成。流程简单、设备体积小、设备数量少、总投资低。无大型转动设备电耗低,无道生系统安全性高,装置维修费用低。易于建设大型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