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 描述性研究

第三章 描述性研究

第三章 描述性研究
第三章 描述性研究

第三章描述性研究

一、教学大纲要求

掌握:现况研究的概念与目的;普查的概念、目的及优缺点;抽样调查的方法;筛检的概念及筛检试验的评价指标。

熟悉:抽样调查估计样本大小的原则;现况研究中常见偏倚及其防止;筛检的应用原则。

了解:抽样调查估计样本大小的公式;生态学研究的概念、研究方法及应用。二、教学大纲精要

描述性研究是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步骤,常可通过对疾病和健康状态的分布特征的描述,获得有关病因假设的启发。

㈠现况研究

1.概念:是按事先设计的要求在某一人群中应用普查和抽样调查的方法搜集特

定时间内疾病的描述性资料,以描述疾病的分布及观察某些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联。亦称横断面调查或患病率调查。

2.目的:

⑴描述疾病或健康状况的三间分布情况,从而发现高危人群及防制的重点疾病,为疾病的防制提供依据。

⑵描述某些因素与疾病或健康状况之间的关联,以逐步建立病因假设。

⑶为评价防制措施及其效果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⑷为疾病的监测或其他类型流行病学研究提供基础。

3.种类

⑴普查:是在一定时间内对一定范围内的人群中每一成员所作的调查或检查。1)普查时必备的条件2)普查的目的3)普查的优缺点

⑵抽样调查:用有代表性的样本的调查结果估计出该人群某病的患病率或某些特征的情况的调查方法。

1)抽样方法:①单纯随机抽样②系统抽样③分层抽样④整群抽样⑤多级抽样2)样本大小取决于①对调查结果精确性的要求高低②预期现患率或阳性率的高低

3)样品大小的估计公式n= 4s2/d2

①计量资料n-样本量

s-总体标准差的估计值

d-容许误差

②计数资料n= 400*Q/p

P-总体率的估计值Q=1-P

4.现况研究中常见的偏倚及防止

5.(1)常见的偏倚

1)选择性偏倚:①选择性偏倚②幸存者偏倚③无应答偏倚

2)信息偏倚:①调查对象引起的偏倚②调查员偏倚③测量偏倚

⑵防止偏倚的措施:①抽样遵守随机化原则②提高受检率③选用不易产生偏差的仪器、设备④培训调查员、开展互相监督和服查工作

㈡筛检

1、定义:是用快速检验方法主动地自人群中发现无症状病人的措施,以便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病人。

2、应用原则

⑴所筛检的疾病应是当地患病率较高,危害严重的疾病

⑵筛检所用的方法是无害的、简便、易行,可迅速得到准确结果。

⑶有进一步确诊的方法和治疗条件

⑷筛检试验充分考虑收益

3.筛检试验的评价指标

⑵可靠性及其影响筛检结果可靠性的原因

⑶联合试验:①串联②并联

4.预测值

⑴试验阳性预测值=A/A+B?00% ⑵试验阴性预测值=D/C+D?00%

㈢生态学研究

1.定义:是以群体为观察分析单位,通过描述不同人群中某因素的暴露情况与疾病的频率,分析该因素与疾病的关系。

2.生态学谬误:是生态学研究结果与事实不相符。

3.生态学研究方法:①生态比较研究,②生态趋势研究。

4.生态研究的应用:①省时,省人力、物力,获得结果快,②可从群体的角度提供病因假设的线索,③可对生态比较研究中获得的病因,通过干预措施前后比较,从而肯定或否定原先的病因假设。④在疾病检测中常应用生态学研究。

5.生态学研究的局限性:①潜在的混杂因素的控制,②有生态学谬误存在。

三、典型试题分析

(1)普查妇女乳腺癌时测量疾病的频率指标应选用

A.发病率B.发病专率C.罹患率D.时点患病率E.期间患病率

答案:[D]

【评析】

本题考试要点:普查的概念及应用。

普查是在一定时间内,对一定范围内的人群中每一成员所作的调查或检查。普查

的时限不应过长,可在1-2天或1-2周内完成,最长不宜超过2-3个月,否则不能称其为现况研究。故,普查结果应采用时点患病率为宜。本题正确答案为D。(2)临床医生进行社区诊断时最常使用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是

A.个案调查B.典型调查C.现况研究D.生态学研究E.爆发调查

答案:[C]

【评析】

本题考试要点:现况研究的目的、用途。

现况研究可用于描述疾病或健康状况的三间分布情况,从而发现高危人群及防制的重点疾病,为疾病的防制提供依据。即,用于社区诊断,为卫生主管部门找出当前的主要问题和主要对象。所以,临床医生进行社区诊断时最常使用的流行病

学调查方法应是现况研究。本题正确答案为C。

四、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A1]型题

(1) 进行人群高血压普查时应选择的疾病频率测量指标是

A.发病率B.发病专率C.罹患率D. 时点患病率E. 期间患病率

(2) 欲了解某病在某地区的危害状况,进行现况调查时宜选用

A.普查B.抽样调查C.典型病例调查D.住院病例调查E.个案调查(3)根据现况调查资料可计算出

A.发病率B.患病率C.死亡率D.治愈率E.病死率

[A2]型题

(4)对某大城市20-25岁妇女进行的一项现患研究发现:在服用口服避孕药者中,宫颈癌年发病率为5/10万,而未服用者为2/10万。据此研究者认为:服用口服避孕药是引起宫颈癌的危险因素。此结论是

A. 正确

B. 不正确,因为没有区分新发病例与现患病例

C. 不正确,因为没有进行年龄标化

D. 不正确,因为本研究无法确定暴露与发病的时间关系

E. 不正确,因为没有作显著性检验

[A3]型题

1982年某市为了调查老年人中多发病的分布情况,对该市7个区的9个不同地段抽取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6393例进行调查

(5)这是

A. 普查

B. 抽样调查

C. 队列调查

D. 筛检

E. 发病率调查

(6)该调查可计算

A. 发病率

B. 患病率

C. 罹患率

D. 发病专率

E. 存活率

[B]型题

(7)A.为了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宫颈癌

B. 为了调查大学生乙型肝炎感染情况,可不必调查所有大学的全部学生

C.一项在健康人中发现可疑的肺结核患者的调查

D.对个别发生的麻疹病人进行调查

E. 一次因会餐引起的食物中毒调查

1.抽样调查

2.普查

3.筛检

(二)多项选择题

(8)有关筛选试验,以下那些说法不正确:

A. 为了发现罕见的疾病

B. 危害人群健康的严重疾病

C. 发现疾病后,有确实的诊断手段和治疗措施

D. 发现疾病后,尚无有效诊治手段和措施

E. 筛检阳性者就应立即治疗

(9)为在某人群中进行肺癌的筛检试验,以下措施那些不适宜采用:

A.CT

B.磁共振

C.活组织病理检查

D.胸透

E.胸部X光摄影

(10)进行现况研究时,下述那些说法正确:

A.可计算出发病率

B.需要设立对照组进行比较

C.可以发现因果联系

D.可以计

算出现患率

E.可为病因研究提供线索

(三)名词解释

(11)描述性研究(12)现况研究(13)普查(14)抽样调查(15)系统抽样(16)分层抽样

(17)筛检(18)灵敏度(19)特异度(20)试验阳性预测值(21)试验阴性预

测值

(22)生态学研究(23)串联试验(24)并联试验

(四)论述题

(25)现况研究与生态学研究的异同点

(26)普查常在什么情况下应用?目的是什么?比较普查与抽样调查的优缺点。

(27)现况研究的目的与特征是什么?

(28)现况研究常见的偏倚有那些?如何防止?

(29)有一筛检试验,每周可处理1000人,若早期检出此病的患病率为2%,该试验的灵敏度为95%,特异度为90%时,求:一周内可查出多少阳性例数?其中有多少为真阳性?多少为假阳性?

五、答题要点

(一)单项选择题:

(1).D (2 )B (3).B (4)D (5)B (6)B (7) 1B,2A, 3C

(二)多项选择题:

(8)ADE (9)ABC (10)DE

(三)名词解释

(11)是根据日常纪录资料或通过特殊调查所得到的资料,包括实验室检查结果来描述人群疾病或健康状态的人群、时间、地区分布特征。

(12)按照事先设计的要求在某一人群中,应用普查和抽样调查的方法,收集特

定时间内疾病的描述性资料,以描述疾病的分布及观察某些因素与疾病之间的联系。

(13)为了解某病的患病率或健康状况,于一定时间内,对一定范围内的人群中每一成员所作的调查或检查。

(14)为揭示疾病的分布规律,可调查某一人群中有代表性的部分,由此所调查出的结果可以估计出该人群某病的患病率或某些特征的情况。

(15)是按照一定顺序,机械性地每隔一定数量的单位抽取一个单位。

(16)先将研究对象按主要特征分为几层,然后再在各层中进行随机抽样,这样

就保证了各层至少在重要的有关因素方面取得均衡。

(17)是医疗机构和研究人员运用快速检验方法,主动地自人群中发现无症状病人的措施。

(18)筛检方法能将有病的人正确地判定为患者的能力。

(19)筛检方法能将无病的人正确地判定为非患者的比例。

(20)是指筛检阳性者中患该病的可能性。

(21)在筛检阴性者中未患该病的可能性。

(22)是在群体水平上研究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即以群体为观察、分析单

位,通过描述不同人群中某因素的暴露情况与疾病的频率,分析该因素与疾病的联系。)

(23)用两种以上筛检试验,只有全部结果均为阳性者,才定为阳性,凡有一项结果阴性者即作为阴性。可提高特异度。

(24)同时进行几项筛检试验,只要有一项结果阳性,就作为阳性。可提高灵敏

度。

(四)论述题

(25)相同点:二者都是描述性研究,是对某一特定时间,特定范围内的人群的

某疾病或健康状况的横断面研究。

不同点:现况研究是以个体为单位收集资料并进行描述,生态学研究则是以群体作为观察,分析的单位,进行描述。

(26)普查必备的条件:

1)有足够人力、物质、设备,用于发现病例和及时治疗。

2)所普查的疾病患病率较高。

3)疾病的检验方法,操作技术不很复杂,试验的灵敏性和特异性较高。

普查的目的:

1)为了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疾病

2)了解疾病的疫情和分布

3)了解健康水平

4)建立某些生理指标正常值

5)了解某病的患病率及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优点:

1)确定调查对象简单,是某人群的全部成员

2) 所获数据有助于了解疾病的三间分布特征及对疾病流行因素有一定启示

缺点:

1) 调查对象多,期限短,漏查难免

2) 调查人员多,技术方法熟练程度不一,质量难控制

3)对患病率低,诊断技术复杂的疾病不宜普查

抽样调查的优点、缺点与普查相反(参照普查)

(27)目的

1)描述疾病或健康状况的三间分布情况,发现高危人群,为疾病防治提供依据2)描述某些因素与疾病或健康状况之间的关联,逐步建立病因假设

3)为评价防治措施及其效果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4)为疾病监测或其他类型的流行病学研究提供基础

特点:①是在特定时间内进行的,故称横断面调查,②只能求出患病率,不能区分新、旧病例,③调查研究不能得出因果关系的结论,只能对病因提出初步线索,④无需对照组。

(28)常见偏倚:

1)选择偏倚,包括:选择性偏倚、无应答偏倚、幸存者偏倚

2)信息偏倚,包括:调查对象引起的偏倚、调查员偏倚、测量偏倚

防止措施:①抽取调查对象时,必须严格随机化原则,②提高抽中对象的受检率,最好一个不漏地接受调查,③选用不宜产生偏差的仪器、设备,④培训调查员,并进行监督复查工作。

(29)已知:∵患病率=2%,被查人总数=1000人, ∴病人总数

=1000?%=20=a+c

∵灵敏度=95%,∴a= 20?5%=19, c=20-19=1

∵特异度=90%,b+d=1000-20=980, ∴d=980?0%=882, b=980-882=98 ∴一周内可查出的阳性例数=a+b=19+98=117

其中,真阳性数=a=19

假阳性数=b=98

第三章 描述性研究

第三章描述性研究 一、教学大纲要求 掌握:现况研究的概念与目的;普查的概念、目的及优缺点;抽样调查的方法;筛检的概念及筛检试验的评价指标。 熟悉:抽样调查估计样本大小的原则;现况研究中常见偏倚及其防止;筛检的应用原则。 了解:抽样调查估计样本大小的公式;生态学研究的概念、研究方法及应用。二、教学大纲精要 描述性研究是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步骤,常可通过对疾病和健康状态的分布特征的描述,获得有关病因假设的启发。 ㈠现况研究 1.概念:是按事先设计的要求在某一人群中应用普查和抽样调查的方法搜集特 定时间内疾病的描述性资料,以描述疾病的分布及观察某些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联。亦称横断面调查或患病率调查。 2.目的: ⑴描述疾病或健康状况的三间分布情况,从而发现高危人群及防制的重点疾病,为疾病的防制提供依据。 ⑵描述某些因素与疾病或健康状况之间的关联,以逐步建立病因假设。 ⑶为评价防制措施及其效果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⑷为疾病的监测或其他类型流行病学研究提供基础。 3.种类 ⑴普查:是在一定时间内对一定范围内的人群中每一成员所作的调查或检查。1)普查时必备的条件2)普查的目的3)普查的优缺点 ⑵抽样调查:用有代表性的样本的调查结果估计出该人群某病的患病率或某些特征的情况的调查方法。 1)抽样方法:①单纯随机抽样②系统抽样③分层抽样④整群抽样⑤多级抽样2)样本大小取决于①对调查结果精确性的要求高低②预期现患率或阳性率的高低 3)样品大小的估计公式n= 4s2/d2

①计量资料n-样本量 s-总体标准差的估计值 d-容许误差 ②计数资料n= 400*Q/p P-总体率的估计值Q=1-P 4.现况研究中常见的偏倚及防止 5.(1)常见的偏倚 1)选择性偏倚:①选择性偏倚②幸存者偏倚③无应答偏倚 2)信息偏倚:①调查对象引起的偏倚②调查员偏倚③测量偏倚 ⑵防止偏倚的措施:①抽样遵守随机化原则②提高受检率③选用不易产生偏差的仪器、设备④培训调查员、开展互相监督和服查工作 ㈡筛检 1、定义:是用快速检验方法主动地自人群中发现无症状病人的措施,以便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病人。 2、应用原则 ⑴所筛检的疾病应是当地患病率较高,危害严重的疾病 ⑵筛检所用的方法是无害的、简便、易行,可迅速得到准确结果。 ⑶有进一步确诊的方法和治疗条件 ⑷筛检试验充分考虑收益 3.筛检试验的评价指标 ⑵可靠性及其影响筛检结果可靠性的原因 ⑶联合试验:①串联②并联 4.预测值 ⑴试验阳性预测值=A/A+B?00% ⑵试验阴性预测值=D/C+D?00% ㈢生态学研究

描述性研究论文

描述性研究 综述: 描述性研究,是目前护理领域应用最多的一种研究方法,主要用来描述人群中疾病或健康状况及暴露因素的分布情况,通过对某个事物、某组人群、某种行为进行观察记录描述其状态、程度,以便从中发现规律,确定可能的影响因素,对其为进一步调查研究提供线索,是分析性研究的基础,如护士对生产行为的调查研究,医院护士心理现状的调查分析 描述性研究(descriptive study)指利用已有的资料或特殊调查的资料,按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及不同人群特征分组,把疾病或健康状态和暴露因素的分布情况真实地描述出来。通过比较分析导致疾病或健康状态分布差异的可能原因,提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或防治策略的设想。 特点:1.资料比较原始或比较初级; 2.影响因素较多,分析后所得出的结论只能提供病因或疾病转归影响因素的线索; 3.不需设立对照; 4.在描述中可进行分析,比较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 描述性研究主要包括横断面研究和纵向研究 一.横断面研究又叫现况研究 概念:在特定的时间内,通过调查的方法,对特定人群中某疾病或健康状况及有关因素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以描述该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与相关因素的关系,是护理描述性研究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横断面研究--举例:居家老年人营养不良患病率、发病率及危险因素的调查 应用范围包括: 1.描述群体中事件的发生率、疾病的患病率与感染率。 2.初步了解与疾病发生的有关因素。 3.研究人需求群中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及其质量的评价。 现况调查包括普查和抽样调查。 1)普查(census)是指在特定的时点或时期、特定范围内的全部人群均

为研究对象的调查。 普查主要用于: 1.早期发现疾病并及时给予治疗,如乳腺癌的普查; 2.了解疾病的病情及分布,如疟疾的普查; 3.了解人群的健康水平,如营养状况普查; 4.建立某些指标的标准值,如血红蛋白等。 普查的应用原则: 1.要明确普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早期发现病例,并给予及时治疗; 2.普查的疾病最好是患病率比较高的,以便短时间内调查能得到足够的病例; 3.普查应具备灵敏度高、特异性强且易于在现场实施的检验或检查的方法; 4.要有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进行普查。 普查的优点: 1.能发现普查人群中的全部病例并给予及时的治疗; 2.能对该地区某病的全貌有一个了解; 3.过普查可进行一次广泛的医学科普宣传。 普查的缺点: 1.不适于患病率低和检查方法复杂的疾病调查; 2.普查对象多,难免漏诊、误诊; 3.工作量大,很难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 2)抽样调查(sampling survey)是指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对特定时点、特定范围内人群总体中,按照一定方法抽取一部分对象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分析,并用其结果来推论该人群状况的一种调查方法 抽样调查基本原理:这种调查方法是从整个研究人群(目标人群)中随机地抽取一部分人。 抽样调查优点:

第3章 描述性研究

第四章描述性研究 一、单项选择题: 1.欲调查某地HbsAg携带情况,可采用:() A 前瞻性调查 B 抽样调查 C 爆发调查 D 回顾性调查 2.下列哪种情况适用于抽样调查?() A 为发现某病全部病例并提供治疗 B 为早期发现癌症患者以降低其死亡率 C 欲知道某地一定时间内某病的患病情况 D 要了解各种疾病的常年发病情况 3.某乡5000户约2万人,欲抽其1/5人口进行某病调查,随机抽取1户开始后,每隔5户抽取1户,抽到的户其每个成员均进行调查,这种抽样方法为: () A 分层抽样 B 系统抽样 C 整群抽样 D 简单抽样 4.在抽样调查中,下列哪种抽样方法的抽样误差最大?() A 单纯随机抽样 B 系统抽样 C 分层抽样 D整群抽样 5.在流行病学研究中,使用较多的一类方法是() A 观察法 B 临床试验法 C 病例询问法 D 干预试验法 6.现患研究主要分析指标是() A 患病率 B 发病率 C 死亡率 D 二代发病率 7.关于暴露时间的推算,下列哪项是不恰当的() A 同源爆发暴露时间的推算,可从流行曲线的高峰处向前推一个常见潜伏期。 B 同源爆发暴露时间的推算,可以从流行曲线的高峰处向前推一个最短潜伏期。 C 同源爆发暴露时间的推算,可从流行曲线的高峰处向前推一个平均潜伏期 D 同源爆发暴露时间的推算,可从第一例发病日期向前推一个最短潜伏期,从最后一个病例的发病日期向前推一个最长潜伏期,这两点之间的时间即为暴露时间。 二、多项选择题: 1.现况调查的目的和用途有:() A 描述疾病的分布特点 B 早期发现病人 C 直接验证病因假设 D 评价疾病的防治效果 E 治疗病人

描述性研究适用范围

描述性研究 描述性研究(descriptive study)是指利用已有的资料或特殊调查的资料,包括实验室检查结果,描述疾病或健康状况在不同时间、地点或人群中的分布特点(三间分布),为进一步开展分析流行病学研究提供病因或流行因素的线索,即提出假设。 描述性研究是最经典的流行病学方法,常常是流行病学调查的第一步,也是分析性流行病学研究的基础。描述性研究常用的方法有:个例调查与病例报告、现况调查、生态学研究等。资料可以来源于已有的常规登记资料,如医院临床记录和疾病监测记录等,也可以通过普查或抽样调查获得。 第一节个例调查、病例报告和病例分析 一、个例调查 ㈠概念 个例调查(case investigation)又称个案调查或病家调查,是指对个别发生的病例、病例的家庭及周围环境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 ㈡调查方法 个例调查的对象数是“1”,可以是一个病人、一个家庭或一个疫源地等。个例调查—般无对照,也无人群有关变量的资料,故一般不宜分析变量与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关系,因而在病因研究方面作用不大。 调查方法主要有访问和现场调查。 ㈢目的和用途 ⒈对病例的调查调查患者发病的经过,从而采取紧急措施,防止或减少类似病例的发生。 ⒉总结疾病分布特征对某种疾病多次的个例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可总结该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特征。 ⒊核实诊断并进行护理指导。 ⒋掌握当地疫情,为疾病监测提供资料。 ㈣调查内容 除了调查一般的人口学资料外,个例调查需要着重调查病人可能的感染日期、发病时间、 地点、传播方式、传播因素和发病因素等,确定疫源地的范围和接触者,从而指导医疗护理、隔离消毒、检疫接触者和健康教育,制订控制策略。必要时可采集生物标本或周围环境的标本供实验室检测、分析之用。 二、病例报告 ㈠概念 病例报告(case report)又称“个案报告”,是临床上对某种罕见病的单个病例或少数病例进行研究的主要形式,也是唯一的方法。病例报告通常是对单个病例或5个以下病例的病情、诊断及治疗中发生的特殊情况或经验教训等的详尽临床报告。 由于病例报告介绍的是新出现的或不常见的疾病或疾病不常见的临床表现,常为医学界所重视,从而可能形成某种新的假设。它是临床医学和流行病学的一个重要的连接点。 病例报告一般首先要说明此病例值得报告的原因,提供所报告病例是罕见病例的证据或指出病例的特别之处;其次要对病例的病情、诊断治疗过程、特殊情况等进行详尽描述,并提出各种特殊之处的可能的解释;最后要进行小结并指出此病例报告给作者和读者以怎样的启示。

描述性研究

1 探索性研究的基本目的是提供一些资料以帮助调研者认识和理解所面对的问题。常常用于在一种更正式的调研之前帮助调研者将问题定义得更准确些、帮助确定相关的行动路线或获取更多的有关资料。这一阶段所需的信息是不精确定义的,研究过程很有灵活性,没有什么结构。例如,向行业专家咨询就是一种探索性的研究。样本量一般较小,也没有什么代表性。原始数据一般是定性的。探索性调研的结果一般只是试验性的、暂时性的,或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开始。 2 描述性的调查研究是结论性研究的一种,顾名思义,这种研究的结果,就是要描述某些事物――通常中事物总体的特征或功能,具体地说就是描述市场的特征或功能。组织描述性调研主要有如下内容: (1)描述有关群体的特证。例如,给出某些名牌商店的“重型使用者”(经常购物者)的轮廓。 (2)估算在某一具体总体中显示某种行为的人群所占的比例。例如,估算既是某些名牌商店的“重型使用者”,同时又光顾减价商店的顾客比例。 (3)确定产品特征的概念。例如,不同家庭是如何按照选择准则的一些重要因子来认识各百货商店的。 (4)确定变量间的联系程度。例如,在百货商店购物与外出就餐之间有什么程度的关联。(5)进行具体的预测。例如,某地区的时装(某特定类别的产品)的零售销量会是多少?描述性调研假定调研者事先已对问题有许多相关的知识。事实上,探索性与描述性调研的主要区别在于后者事先购制了具体的假设。因此,所需的信息是很清楚地定义了的。典型的描述性调研都是以有代表性的大样本(一般在600人以上)为基础的。正式的调研方案的设计规定选择信息来源的方法,以及从这些来源收集数据的方法。 3其目的是要获取有关起因和结果之间联系的证据。因果关系研究的目的包括下述内容: (1)了解哪些变量是起因(独立变量或自变量),哪些变量是结果(因变量或响应)。 (2)确定起因变量与要预测的结果变量间的相互关系的性质。 和描述性研究一样,解释性研究也需要有方案和结构的设计。描述性研究虽然也可以确定变量间联系的紧密程度,但是并不能确定因果关系。要考察因果关系必须将有些可能影响结果的变量控制起来,这样,起因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才能测量出来。研究因果关系的主要方法是实验法。当然还有些高级的统计方法可以用于检验因果关系的模型。例如为了检验包装(自变量)对销售量(因变量)的影响,可将同类商店随机地分为两组,分别出售新包装的商品和原包装的同种商品,最后再进行比较。 虽然解释性研究的方法与其他研究方法不太相同,但也不应将其孤立起来看。事实上,在许多调研中,探索性的研究、描述性研究和解释性研究的设计都是相互补充的。 4三种类型的研究设计并不是绝对互相独立进行的。有些调研项目需要涉及一种以上研究类型的方案设计。如何将不同类型的方案相结合完全取决于调研问题的性质。选择方案设计的一般原则有如下几点: (1)如果对调研问题的情况几乎一无所知,那么调查研究就要从探索性研究开始。下述的

贾俊平统计学 第七版 课后思考题

第一章导论 1.什么是统计学? 统计学是搜集、处理、分析、解释数据并从中得出结论的科学。 2.解释描述统计与推断统计。 描述统计研究的是数据搜集、处理、汇总、图表描述、概括与分析等统计方法。推 断统计研究的是如何利用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的统计方法。 3.统计数据可分为哪几种类型?不同类型的数据各有什么特点? 按照计量尺度可分为分类数据、顺序数据和数值型数据;按照数据的搜集方法,可 以分为观测数据和试验数据;按照被描述的现象与实践的关系,可以分为截面数据 和时间序列数据。 4.解释分类数据、顺序数据和数值型数据的含义。 分类数据是只能归于某一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顺序数据是只能归于某一有序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数值型数据是按照数字尺度测量的观测值,其结果表现为具体的 数值。 5.举例说明总体、样本、参数、统计量、变量这几个概念。 总体是包含所研究的全部个体的集合,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 参数是用来描述总体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统计量是用来描述样本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变量是用来说明现象某种特征的概念。 6.变量可分为哪几类? 变量可分为分类变量、顺序变量和数值型变量。分类变量是说明书屋类别的一个名 称,其取值为分类数据;顺序变量是说明十五有序类别的一个名称,其取值是顺序 数据;数值型变量是说明事物数字特征的一个名称,其取值是数值型数据。 7.举例说明离散型变量和连续型变量。 离散型变量是只能去可数值的变量,它只能取有限个值,而且其取值都以整位数断 开,如“产品数量”;连续性变量是可以在一个或多个区间中取任何值的变量,它的取值是连续不断的,不能一一列举,如“温度”等。 第二章数据的搜集 1.什么是二手资料?使用二手资料需要注意些什么? 与研究内容有关、由别人调查和试验而来、已经存在并会被我们所利用的资料为二 手资料。使用时要评估资料的原始搜集人、搜集目的、搜集途径、搜集时间且使用 时要注明数据来源。 2.比较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的特点。举例说明什么情况下适合采用概率抽样,什么 情况下适合采用非概率抽样。 概率抽样:指遵循随机原则进行的抽样,总体中每一个单位都有一定的机会被选入 样本。当用样本对总体进行估计时,要考虑每个单位样本被抽中的概率。技术含量 和成本都比较高。如果调查目的在于掌握和研究对象总体的数量特征,得到总体参 数的置信区间,就使用概率抽样。 非概率抽样:指抽取样本时不是依据随机原则,而是根据研究目的对数据的要求, 采用某种方式从总体中抽取部分单位对其进行实施调查。操作简单、时效快、成本

第3讲 描述性统计分析

第三讲:描述性统计分析 描述性统计分析是统计分析的第一步,做好这第一步是下面进行正确统计推断的先决条件。SPSS的许多模块均可完成描述性分析,但专门为该目的而设计的几个模块则集中在Descriptive Statistics菜单中,最常用的是列在最前面的四个过程:Frequencies过程,其特色是产生频数表;Descriptives过程则进行一般性的统计描述;Explore过程用于对数据概况不清时的探索性分析;Crosstabs过程则完成计数资料和等级资料的统计描述和一般的统计检验,我们常用的X2检验就在其中完成。 §3.1 Frequencies过程 编制频数分布表是描述性统计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Frequencies过程就是专门为产生频数表而设计的。它不仅可以产生详细的频数表,还可以按要求给出某百分位点的数值,以及常用的条图,圆图以及直方图等统计图。 注:和国内常用的频数表不同,几乎所有统计软件给出的均是详细频数表,即并不按某种要求确定组距和组段数,而是按照数值精确列表。如果想用Frequencies过程得到我们所熟悉的频数表,请先用Recode过程产生一个新变量来代表所需的各组段。 3.1.1 界面说明 Frequencies对话框的界面如下所示: 以下介绍各部分的功能: 1、【Display frequency tables复选框】 确定是否在结果中输出频数表。 2、【Statistics钮】 单击后弹出Statistics对话框如下,用于定义需要计算的其他描述统计量。 现将各部分解释如下:

o(1)、Percentile Values复选框组定义需要输出的百分位数,可计算四分位数(Quartiles)、每隔指定百分位输出当前百分位数(Cut points for equal groups)、或直接指定某个百分位数(Percentiles),如直接指定输出P2.5和P97.5。 o(2)、Central tendency复选框组用于定义描述集中趋势的一组指标:均数(Mean)、中位数(Median)、众数(Mode)、总和(Sum)。 众数(Mode)指所有数值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值,在国内用的非常少。 o(3)、Dispersion复选框组用于定义描述离散趋势的一组指标:标准差(Std.deviation)、方差(Variance)、全距 (Range)、最小值(Minimum)、最大值(Maximum)、标准误(S.E.mean)。 o(4)、Distribution复选框组用于定义描述分布特征的两个指标:偏度系数(Skewness)和峰度系数(Kurtosis)。 o(5)、Values are group midpoints复选框当你输出的数据是分组频数数据,并且具体数值是组中值时,选中该复选框以通知SPSS,免得它犯错误。 3、【Charts按钮】 单击Charts按钮,弹出Charts对话框,用于设定所做的统计图。 o Chart type单选钮组定义统计图类型,有四种选择:无、条图(Bar chart)、圆图(Pie chart)、直方图(Histogram),其中直方图还可以选择是否加上正态曲线(With normal curve)。 o Chart Values单选钮组定义是按照频数还是按百分比做图(即影响纵坐标刻度)。 4、【Format按钮】 弹出Format对话框,用于定义输出频数表的格式,不过用处不大,一般不管。 o Order by单选钮组定义频数表的排列次序,有四个选项: Ascending values为根据数值大小按升序从小到大作频数分布; Descending values为根据数值大小按降序从大到小作频数分布; Ascending counts为根据频数多少按升序从少到多作频数分布;

描述性研究类型和特点

描述性研究类型和特点 概念 描述性研究( descriptive study) 是指利用常规检测记录或通过专门调查获得的数据资 料(包括实验室检查结果),按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及不同人群特征进行分组,描述人群中 有关疾病或健康状态以及有关特征和暴露因素的分布状况,在此基础上进行比较分析,获得疾病三间(人群、地区、时间)分布的特征,进而获得病因线索,提出病因假设和线索。是 流行病研究工作的起点。 类型 描述性研究常见类型主要有:现状研究(横断面研究)、生态学研究、病例报告、病例系列分析、个案研究、历史资料分析、比例死亡比研究等。 特点 1.横断面研究 /现状研究 (cross-sectional study/prevalence study) 在特定时间点与特定范围内,以个人为单位收集并描述人群中的有关变量(因素 )以及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情况;并分析有关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目的:( 1)描述疾病或健康状况、因素的分布特点。(2)研究人群的有关因素与疾 病或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提供病因线索或建立病因假设。( 3 )疾病监测( 4)确定高危 人群( 5)建立某些人体生理指标的参考值范围。 包括普查和抽样调查。 (1)普查:即全面调查,在一定的时间内,对特定范围人群的每一个成员进行调查。目 的: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确定一个人群某种疾病的全部病例。优点:①理论上所有 的病人多能查到,以便能及时治疗(三早)。②无抽样误差。缺点:调查质量不高,效益不高, 费用高。应用条件:疾病患病率高、检测方法简便、又有效的治疗措施、足够的人力等。 (2)抽样调查:从总体中用一定方法抽出一部分研究对象作为样本,对样本人群进行 调查,根据样本的结果来估计总体人群的特征。样本要有代表性:抽样随机化、足够样本含量。抽样方法包括随即抽样和非随机抽样。随机抽样:遵循随机化原则,保证总体中每一个 对象都有同等机会被选入作为研究对象。非随机抽样:试验者根据试验调查的目的、要求和被调查对象的总体情况,有意识地选择某些对象进行试验。常用的抽样方法有:u 单纯随机抽样 (simple random sampling),系统抽样(systematic sampling),分层抽样(stratified sampling),整群抽样(cluster sampling),两级或多级抽样(multistage sampling)。 横断面研究的优点:( 1 )常用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2 )有来自同一群体的自然形成 的同期对照组,结果具有可比性(3)可同时观察多种因素 横断面研究的缺点:( 1 )难以确定暴露与疾病的时间顺序( 2 )研究某个时点上的患 病情况,不能获得发病率资料,除非在一个稳定的群体中,连续进行同样的现况调查(3)难以调查死亡病例、病程短、已痊愈的病例。 2. 生态学研究 (ecological study)

第四章 数据的描述性分析

第四章数据的描述性分析 1.一个车间200 要求:(1)计算工人生产零件的众数、中位数和算术平均数;(2)说明该数列的分布特征;(3)计算工人生产零件的标准差与标准差系数。 2. 要求:(1

3.某企业 要求:(1)计算平均等级指标说明二季度比一季度产品质量的变化情况;(2)由于质量变化而给该企业带来的收益(或损失)。 4 要求:(1)计算两个菜场蔬菜的平均价格;(2)比较价格的高低,并说明原因。

5.打开Ex4_1,其中有15个数据。 要求:(1)计算这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2)比较三种平均数的大小;(3)将这组数据减少10、增加10,计算新生成的两组数列的算术平均数、标准差和标准差系数;(4)将这组数据乘以10、除以10,计算新生成的两组数列的算术平均数、标准差和标准差系数。 6.打开Ex4_2,其中是经济学专业2个班级的微积分的期末考试成绩。 要求:(1)计算这个专业微积分成绩的最高分、最低分、算术平均数和标准差(用工具“描述统计”);(2)分别计算这两个班级微积分成绩的最高分、最低分、算术平均数和标准差(用工具“描述统计”);(3)分别统计并做表列出两个班级各档分数的次数(用函数“Frequency”)与所占比重、列出向上、向下累计的次数与频率。

7.打开Ex4_3,其中是2005年江苏省52个县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要求:计算各项指标,并选择答案: (1)江苏省52个县市的平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是多少元? A. 20725 B. 18674 C. 15721 D. 19711 E.85124 (2)江苏省52个县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标准差是多少? A. 36023 B. 11969 C. 9837 D. 5632 E. 21773 (3)江苏省52个县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中位数是多少? A. 6923 B. 4292 C. 13119 D. 5798 E. 14992 (4)江苏省52个县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偏态系数是多少? A. 0.55 B. -1.23 C. 2.56 D. 2.48 E. -0.10 (5)江苏省52个县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峰度系数是多少? A. 8.92 B. -5.28 C. 2.02 D. 6.57 E. -0.54 (6)江苏省52个县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全距是多少? A. 10964 B. 108647 C. 108586 D. 32948 E. 25124 (7)根据斯透奇斯规则对52个县市数据进行分组,组数是多少? A. 9 B. 5 C. 7 D. 6 E. 8 (8)若采用等距数列,根据组数和全距的关系,确定的组距是多少? A. 18500 B. 16300 C. 29400 D. 17000 E. 23200 (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在20600~36900元之间的县市个数是多少? A. 35 B. 8 C. 5 D. 6 E. 20 (10)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大于20600元的县市个数占全部县市比例是多少? A. 32.7% B. 20.2% C. 25.0% D. 15.6% E. 28.8%

描述性研究

精品文档常常用于探索性研究的基本目的是提供一些资料以帮助调研者认识和理解所面对的问题。1 帮助确定相关的行动路线或获在一种更正式的调研之前帮助调研者将问题定义得更准确些、没有什么这一阶段所需的信息是不精确定义的,研究过程很有灵活性,取更多的有关资料。也没有什么代表性。样本量一般较小,例如,结构。向行业专家咨询就是一种探索性的研究。或作为进一步研暂时性的,原始数据一般是定性的。探索性调研的结果一般只是试验性的、究的开始。2 描述性的调查研究是结论性研究的一种,顾名思义,这种研究的结果,就是要描述某些事通常中事物总体的特征或功能,具体地说就是描述市场的特征或功能。组织描述性调――物研主要有如下内容:(经常购物者)的轮(1)描述有关群体的特证。例如,给出某些名牌商店的“重型使用者”廓。)估算在某一具体总体中显示某种行为的人群所占的比例。例如,估算既是某些名牌商(2 店的“重型使用者”,同时又光顾减价商店的顾客比例。)确定产品特征的概念。例如,不同家庭是如何按照选择准则的一些重要因子来认识各(3 百货商店的。)确定变量间的联系程度。例如,在百货商店购物与外出就餐之间有什么程度的关联。(4 (5)进行具体的预测。例如,某地区的时装(某特定类别的产品)的零售销量会是多少?描述性调研假定调研者事先已对问题有许多相关的知识。事实上,探索性与描述性调研的 典型的主要区别在于后者事先购制了具体的假设。因此,所需的信息是很清楚地定义了的。人以上)为基础的。正式的调研方案的描述性调研都是以有代表性的大样本(一般在600 设计规定选择信息来源的方法,以及从这些来源收集数据的方法。 3其目的是要获取有关起因和结果之间联系的证据。因果关系研究的目的包括下述内容: 。1)了解哪些变量是起因(独立变量或自变量),哪些变量是结果(因变量或响应)( )确定起因变量与要预测的结果变量间的相互关系的性质。(2 和描述性研究一样,解释性研究也需要有方案和结构的设计。描述性研究虽然也可以确定 要考察因果关系必须将有些可能影响结但是并不能确定因果关系。变量间联系的紧密程度,研究因果关系的主要方这样,起因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才能测量出来。果的变量控制起来,例如为了检验包装法是实验法。当然还有些高级的统计方法可以用于检验因果关系的模型。(自变量)对销售量(因变量)的影响,可将同类商店随机地分为两组,分别出售新包装的商品和原包装的同种商品,最后再进行比较。 虽然解释性研究的方法与其他研究方法不太相同,但也不应将其孤立起来看。事实上,在 许多调研中,探索性的研究、描述性研究和解释性研究的设计都是相互补充的。 类型的研究设计并不是绝对互相独立进行的。有些调研项目需要涉及一种以上研究三种4选择 方案设计如何将不同类型的方案相结合完全取决于调研问题的性质。类型的方案设计。的一般原则有如下几点: )如果对调研问题的情况几乎一无所知,那么调查研究就要从探索性研究开始。下述的(1. 精品文档如果要确定备选如果要对调研问题作更准确的定义;几种情况就需要首先进行探索性研究:的行动路线;如果要制定调查问答或理论假设;如果要将关键的变量分类成自变量或因变量。 )在整个研究方案设计的框架中,探索性研究是最初的步骤。在大多数情况下,还应继(2通 过探索性研究得到的假设应当利用描述性研究续进行描述性研究或因果关系研究。例如,或因果关系研究的方法进行统计检验。 )并不是每一个方案设计都要从探索性研究开始。是否要用探索性研究取决于调研问题(3每 年都要搞的消费者满意以及调研者对处理问题途径的把握程度。例如,定义的准确程度,度调查就不再需要由探索性研究开始。 )一般探索性研究都是作为起始步骤的,但有时这类研究也需要跟随在描述性研究或因4 (当

第四章数据的描述性分析

第四章数据的描述性分析 1 要求(1)计算零件的众数、中位数和均值; (2)说明该数列的分布特征。 2.某公司所属三个企业生产同种产品, 2002年实际产量、计划完成

3 (2)由于质量变化而给该企业带来的收益(或损失)。4 试计算比较两个菜场价格的高低,并说明理由。

5. 根据上述资料计算平均成绩、标准差及标准差系数。 6.根据下表资料,试用动差法计算偏度系数和峰度系数,并说明其偏斜

7、计算5、13、17、29、80和150这一组数据的算术均值、调和均值和几何均值,并比较它们之间的大小。

8、根据2005年江苏省52个县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进行如下计算:(1)计算江苏省52个县市的平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是多少元?1分A:20725 B:18674 C:15721 D:19711 E:85124 (2)计算江苏省52个县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标准差是多少?1分A:36023 B:11969 C:9837 D:5632 E:21773 (3)江苏省52个县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中位数是多少?1分A:6923 B:4292 C:13119 D:5798 E:14992 (4)江苏省52个县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偏态系数是多少? 1分A:0.55 B:-1.23 C:2.56 D:2.48 E:- 0.10 (5)江苏省52个县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峰度系数是多少? 1分A:8.92 B:-5.28 C:2.02 D:6.57 E:- 0.54 (6)计算江苏省52个县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全距是多少?1分A:10964 B:108647 C:108586 D:32948 E:25124 (7)根据斯透奇斯规则对52个县市数据进行分组,组数是多少?1分A:9 B:5 C:7 D: 6 E:8 (8)若采用等距数列,根据组数和全距的关系,确定组距是多少?1分A:18500 B:16300 C:29400 D:17000 E:23200

第四章 描述性统计分析_表格法

第4章表格法 在统计分析里,一般用来做统计表的命令有PROC FREQ和PROC TABULATE两种,一般用来做统计图的命令为PROC CHART。 1、PROC FREQ(次数分配表) FREQ是对类别变量进行归纳的程序。它的一般形式为: PROC FREQ OPTION1; 必需语句 TABLES 变量/OPTION2; BY 变量; WEIGHT 变量; □PROGRAM解释 -proc freq:次数分配表制作过程中的必需语句,如果仅有此语句,则生成输入数据集中每个变量的单向频数表。□OPTION1 -data=资料名 -order= :界定各类别出现的次序。

order=freq,次序先后依据各类别次数多少而定; order=data,次序就是它们在输入数据时出现的次序。 order=internal,类别先后由英文字母先后决定。 order=formatted,类别次序由外在格式确定。 省略此选项时,内设置为order=internal,另外,缺省值数据总是排在最前面。 -formchar(1 2 7)=‘画表格的符号’,1代表纵轴,2代表横轴,7代表中心点。若无此选项,各位置上的符号系统有内设置。 □TABLES 语句 -tables 变量:指定做频数表的变量。用tables指令时,后边可以是一个变量,也可以是多个变量。根据变量设计一元、二元或多元变量的频数表。 -tables a;做的是变量a为行变量的频数表。 -tables a*b;做的是变量a为行变量,变量b为列变量的频数表。 -tables a*b*c;做的是以变量a分类,变量b为行变量,变量c为列变量的频数表。如果是三元以上的频数表,则倒数第二

描述性研究精选版

描述性研究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1 探索性研究的基本目的是提供一些资料以帮助调研者认识和理解所面对的问题。常常用于在一种更正式的调研之前帮助调研者将问题定义得更准确些、帮助确定相关的行动路线或获取更多的有关资料。这一阶段所需的信息是不精确定义的,研究过程很有灵活性,没有什么结构。例如,向行业专家咨询就是一种探索性的研究。样本量一般较小,也没有什么代表性。原始数据一般是定性的。探索性调研的结果一般只是试验性的、暂时性的,或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开始。 2 描述性的调查研究是结论性研究的一种,顾名思义,这种研究的结果,就是要描述某些事物――通常中事物总体的特征或功能,具体地说就是描述市场的特征或功能。组织描述性调研主要有如下内容: (1)描述有关群体的特证。例如,给出某些名牌商店的“重型使用者”(经常购物者)的轮廓。 (2)估算在某一具体总体中显示某种行为的人群所占的比例。例如,估算既是某些名牌商店的“重型使用者”,同时又光顾减价商店的顾客比例。 (3)确定产品特征的概念。例如,不同家庭是如何按照选择准则的一些重要因子来认识各百货商店的。 (4)确定变量间的联系程度。例如,在百货商店购物与外出就餐之间有什么程度的关联。 (5)进行具体的预测。例如,某地区的时装(某特定类别的产品)的零售销量会是多少 描述性调研假定调研者事先已对问题有许多相关的知识。事实上,探索性与描述性调研的主要区别在于后者事先购制了具体的假设。因此,所需的信息是很清楚地定义了的。典型的描述性调研都是以有代表性的大样本(一般在600人以上)为基础的。正式的调研方案的设计规定选择信息来源的方法,以及从这些来源收集数据的方法。 3其目的是要获取有关起因和结果之间联系的证据。因果关系研究的目的包括下述内容: (1)了解哪些变量是起因(独立变量或自变量),哪些变量是结果(因变量或响应)。 (2)确定起因变量与要预测的结果变量间的相互关系的性质。 和描述性研究一样,解释性研究也需要有方案和结构的设计。描述性研究虽然也可以确定变量间联系的紧密程度,但是并不能确定因果关系。要考察因果关系必须将有些可能影响结果的变量控制起来,这样,起因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才能测量出来。研究因果关系的主要方法是实验法。当然还有些高级的统计方法可以用于检验因果关系的模型。例如为了检验包装(自变量)对销售量(因变量)的影响,可将同类商店随机地分为两组,分别出售新包装的商品和原包装的同种商品,最后再进行比较。

【流行病学试题及答案】第三章描述性研究

第三章描述性研究一、作业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A1型题] 1. 描述性研究具有以下哪项特征 A. 描述性研究以个体为单位收集和分析资料 B. 描述性研究选择不同性质的人群进行对比 C. 被调查人群是以随机抽样的方式获得的 D. 描述疾病分布的特点,可提供疾病的病因线索 E. 描述性研究可以验证病因假设 2. 描述性研究主要适用于 A. 确定病因 B. 疾病分布调查 C. 预防效果研究 D. 确定疾病危险因素 E. 疾病自然史研究 3. 现况研究的优点正确的是 A. 可以确定疾病的病因 B. 调查时可以同时测定多种因素 C. 抽样调查时样本数量都比较小 D. 不存在幸存者偏倚 E. 调查偏倚较少 4. 下述不属于现况研究目的的是 A. 揭示人群患病状况 B. 提供疾病致病因素线索 C. 分析疾病危险因素 D. 确定高危人群 E. 对疾病监测等资料质量评价 5. 不属于普查的优越性是 A. 可以早期发现和诊断疾病 B. 能寻找出全部病例 C. 没有抽样误差 D. 可以普及医学卫生知识 E. 资料比较全面细致 6. 以群体为观察分析单位的研究方法是 A. 监测 B. 个案调查 C. 现况研究 D. 生态学研究 E. 暴发调查 7. 抽样调查的特点不包括 A. 不适于患病率低的疾病 B. 调查进度快、工作量相对较小 C. 设计、实施较复杂

D. 样本量小容易发现遗漏 E. 用样本统计量估计总体参数 8. 为保证样本能反映总体状况,在设计时需考虑 A. 调查对象变异是否比较大 B. 样本量是否足够大 C. 样本是否具有代表性 D. 抽样方法是否可行 E. 以上都是 9. 样本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样本量宜大不宜小 B. 样本量越大资料越准确 C. 样本量足量就好 D. 样本量大小由调查可行性决定 E. 样本量估计不能采用经验法 10.Minimum error of sampling study: A. Simple random sampling B. Systematic sampling C. Stratified sampling D. Cluster sampling E. Double blind method 11. 能够实现早期发现和治疗患者的方法是 A. 普查 B. 抽样调查 C. 生态学研究 D. 纵向研究 E. 个案调查 [A2型题] 12. 欲调查某市居民高血压患病情况,应采用哪种调查设计方法 A. 所有医院病例报告 B. 生态学研究 C. 全市住院或门诊病人普查 D. 全市住院或门诊病人抽样调查 E. 现况调查 13. 某地区为调查中、小学生近视率以及在不同年级、城乡中的分布状况, 在全区60所中、小学中进行抽样调查。较合理的抽样方法是 A.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 B. 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 C. 先整群抽样,再分层抽样 D. 分层抽样,再整群抽样 E. 以上均不对 [A3型题] (14~16题共用题干) 某乡有人口2万人约5000户,欲以户为单位抽取其中2000人进行某病的调查。 14. 该研究的抽样比是

描述性研究具有以下哪项特征

描述性的调查研究是结论性研究的一种,顾名思义,这种研究的结果,就是要描述某些事物――通常中事物总体的特征或功能,具体地说就是描述市场的特征或功能.组织描述性调研主要有如下内容:(1)描述有关群体的特证.例如,给出某些名牌商店的“重型使用者”(经常购物者)的轮廓. (2)估算在某一具体总体中显示某种行为的人群所占的比例.例如,估算既是某些名牌商店的“重型使用者”,同时又光顾减价商店的顾客比例. (3)确定产品特征的概念.例如,不同家庭是如何按照选择准则的一些重要因子来认识各百货商店的. (4)确定变量间的联系程度.例如,在百货商店购物与外出就餐之间有什么程度的关联. (5)进行具体的预测.例如,某地区的时装(某特定类别的产品)的零售销量会是多少? 描述性调研假定调研者事先已对问题有许多相关的知识.事实上,探索性与描述性调研的主要区别在于后者事先购制了具体的假设.因此,所需的信息是很清楚地定义了的.典型的描述性调研都是以有代表性的大样本(一般在600人以上)为基础的.正式的调研方案的设计规定选择信息来源的方法,以及从这些来源收集数据的方法. 3其目的是要获取有关起因和结果之间联系的证据.因果关系研究的目的包括下述内容: (1)了解哪些变量是起因(独立变量或自变量),哪些变量是结果(因变量或响应). (2)确定起因变量与要预测的结果变量间的相互关系的性质. 和描述性研究一样,解释性研究也需要有方案和结构的设计.描述性研究虽然也可以确定变量间联系的紧密程度,但是并不能确定因果关系.要考察因果关系必须将有些可能影响结果的变量控制起来,这样,起因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才能测量出来.研究因果关系的主要方法是实验法.当然还有些高级的统计方法可以用于检验因果关系的模型.例如为了检验包装(自变量)对销售量(因变量)的影响,可将同类商店随机地分为两组,分别出售新包装的商品和原包装的同种商品,最后再进行比较. 虽然解释性研究的方法与其他研究方法不太相同,但也不应将其孤立起来看.事实上,在许多调研中,探索性的研究、描述性研究和解释性研究的设计都是相互补充的. 4三种类型的研究设计并不是绝对互相独立进行的.有些调研项目需要涉及一种以上研究类型的方案设计.如何将不同类型的方案相结合完全取决于调研问题的性质.选择方案设计的一般原则有如下几点:(1)如果对调研问题的情况几乎一无所知,那么调查研究就要从探索性研究开始.下述的几种情况就需要首先进行探索性研究:如果要对调研问题作更准确的定义;如果要确定备选的行动路线;如果要制定调查问答或理论假设;如果要将关键的变量分类成自变量或因变量. (2)在整个研究方案设计的框架中,探索性研究是最初的步骤.在大多数情况下,还应继续进行描述性研究或因果关系研究.例如,通过探索性研究得到的假设应当利用描述性研究或因果关系研究的方法进行统计检验. (3)并不是每一个方案设计都要从探索性研究开始.是否要用探索性研究取决于调研问题定义的准确程度,以及调研者对处理问题途径的把握程度.例如,每年都要搞的消费者满意度调查就不再需要由探索性研究开始. (4)一般探索性研究都是作为起始步骤的,但有时这类研究也需要跟随在描述性研究或因果关系研究之后进行.例如,当描述性研究或解释性研究的研究结果让管理决策者很难理解时,利用探索性研究将可能提供更深入的认识从而可以帮助理解调研的结果.

03章描述性研究-讲稿

第三章描述性研究(3学时) 讲稿 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将给大家讲解第三章描述性研究的内容。 首先,我们一起回顾下绪论中讲到的一些重要知识点,之前讲到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和实验法,其中以观察法最为重要,那么今天我们讲述的描述性研究它属于什么研究方法?它处于流行病学研究任务的哪个阶段、哪个工作范畴? 讲解绪论部分的时候,我们提到一个著名的流行病学家John Snow,他在伦敦宽街霍乱暴发的时候巧妙地运用“标点地图法”,根据疾病分布进行分析,发现该区霍乱爆发与宽街供水站的水井有密切关系。这个研究实际上描述性研究的经典案例。以后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假说。 通过以上简单的复习我们知道,描述性研究属于观察法,当揭示现象时,我们采用描述性研究的方法。什么是描述性研究?本章的学习目的和要求有哪些呢? 1、了解普查、生态学研究的概念; 2、掌握现况研究中常见抽样调查方法、偏倚及控制; 3、掌握生态学研究的用途、种类及优缺点。 第一节概述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描述性研究,究竟什么是描述性研究? 描述性研究又称描述流行病学,是利用常规监测记录或通过专门调查获得的数据资料(包括实验室检查结果),按照不同地区、时间及不同人群特征进行分组,描述人群中有关疾病或健康状态以及有关特征和暴露因素的分布状况,在此基础上进行比较分析,获得疾病三间分布的特征,进而获得病因线索,提出病因假设。 因此,我们可以概括,描述性研究是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中最基本的类型,主要是研究疾病的三间分布,目的是为病因学研究提供线索,是分析性研究的基础。 知道了什么是描述性研究以后,我们简单介绍描述性研究的种类和特点。描

述性研究主要包括现况研究、病例报告、病例系列分析、个案研究、历史资料分析、随访研究和生态学研究。后面将重点介绍现况研究和生态学研究。 描述性研究在揭露暴露和疾病因果关系的过程中是最基础的步骤。相对于其他的流行病学研究,它的主要特点有: 1. 仅通过观察、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分析和总结研究对象或事件的特点。 2.描述性研究中,其暴露因素的分配不是随机的,不设立对照组,暴露与 结局的时序关系不能确定,因果推断存在局限,但仍可作为初步的比较 性分析,为后续研究提供线索。 描述性研究的主要用途: 1.描述疾病或者某种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发生发展的规律。 2.获得病因线索,提出病因假设。 第二节现况研究 接着给大家介绍描述性研究中比较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现况研究。 大家知道描述性研究包括很多研究类型,其中,现况研究是比较重要的一种研究方法,又称为横断面研究,还称为患病率研究。 现况研究相比于其他描述性研究,具有自己显著的特点。 1.现况研究在设计阶段不设对照组。 2.对特定的时间点或特定时期不作强调。 3.现况研究在确定因果关系时受到限制。 4.对研究对象固有的暴露因素可以作因果推断。 5.现况研究用现在的暴露(特征)来替代或估计过去情况的条件。 6.现况研究定期重复进行可以获得发病率资料。 现况研究根据涉及研究对象的范围可分为普查和抽样调查。 下面分别介绍两种重要的现况研究方法。 (1)普查即全面调查,是指在特定时点或时期、特定范围内的全部人群(总体)均为研究对象的调查。目的是为了疾病的早期发现和诊断、寻找某病的全部病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