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3章 描述性研究教案

第3章 描述性研究教案

第3章 描述性研究教案
第3章 描述性研究教案

第三章描述性研究

描述性研究(descriptive study)又称描述流行病学。描述性研究利用已有的资料或对专门调查的资料,按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及不同人群特征分组,把疾病或健康状态的分布情况真实地描绘、叙述出来。描述性研究在揭示因果关系的探索过程中是最基础的步骤,可以说,对任何因果关系的确定,无不始于描述性研究。描述性研究中,除现况研究外,尚包括筛检、生态学研究等方法。

第一节现况研究概述

一、概念

现况研究是研究特定时点或时期与特定范围内人群中的有关变量(因素)与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关系,即是调查这个特定的群体中的个体是否患病和是否具有某些变量或特征的情况,从而探索具有不同特征的暴露与非暴露组的患病情况或是否患病组的暴露情况。由于所收集的资料一般不是过去的暴露史或疾病情况,也不是通过追踪观察将来的暴露与疾病情况,故又称为横断面研究(cross-sectional study)。由于这种研究所得到的疾病率,一般为在特定时点或时期与范围内该群体的患病频率,故也称之为患病率研究(prevalence study)。

二、现况研究的目的

(一)掌握目标群体中疾病的患病率及其分布状态

(二)提供疾病的致病因素的线索

(三)确定高危人群

(四)对疾病监测、预防接种效果及其他资料质量的评价

三、现况研究的特点与种类

(一)现况研究的特点

现况研究具有不同于其他研究的显著特点。设计良好的现况研究可以解答许多暴露和疾病的现象。

1、现况研究开始时一般不设有对照组

2、现况研究的特定时点或时期

3、现况研究在确定因果联系时受到限制

4、对不会发生改变的暴露因素,可以作因果推论

5、现况研究用现在的暴露(特征)来替代或估计过去情况的条件

6、现况研究定期重复进行可以获得发病率资料

(二)现况研究的种类

根据研究对象的范围可分为普查和抽样调查。

1、普查:定义、目的、优缺点

2、抽样调查定义、目的、优缺点

第二节现况研究的设计与实施

在现况研究设计中要特别引起重视的是所选择的研究对象的代表性,这是将研究结果向总体推论时的首要前提。此外,有足够的样本含量和避免各类偏倚的介入,也是保证研究对象(样本)具有代表性的重要条件。

一、明确调查目的和类型

二、确定研究对象

三、样本含量和抽样方法

(一)样本含量

决定现况研究的样本大小的因素来自多个方面,但其主要是①预期的现患率(P),如现患率越靠近50% ,样本含量就越小;反之,则要大些。②对调查结果精确性的要求,即允许误差(d)越大,所需样本就越小。

(二)抽样方法

抽样可分为非随机抽样和随机抽样。前者如典型调查。随机抽样的样本的抽取须遵循随机化原则,即保证总体中每一个对象都有同等机会被选入作为研究对象,以保证样本的代表性。若样本含量足够大、调查数据可靠、分析正确,则可以把调查结果推论到总体。

常见的随机抽样方法有单纯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和整群抽样。

1、单纯随机抽样

2、系统抽样(systemic sampling)

3、分层抽样(stratified sampling)

4、整群抽样(cluster sampling)

5、多级抽样(multistage sampling)

四、确定收集资料的方法

在现况研究中,收集科研资料的方法一经确定,就不应变更,在整个科研过程中必须先后一致,以避免研究资料的不同质性。具体而言,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通过测定或检查的方法,如测定HBsAg是否阳性,血压是否正常等。另一是通过直接用调查表询问研究对象,让其回答或回忆暴露或疾病的情况。这种方法用得较为普遍,如吸烟、饮酒等等情况的调查常用此法。资料收集过程中要注意,暴露(特征)的规定(定义)和疾病的标准均要明确和统一。

五、况研究中常见的偏倚与质量控制

(一)现况研究中常见的偏倚

(二)质量控制

六、调查表与调查员

(一)调查表编制方法

(二)调查项目(变量)的规定

(三)调查员

七、现况研究的资料分析

八、实例

九、现况研究的优缺点

(一)优点

现况研究中常用的是抽样调查。抽样调查的样本一般来自人群,即从一个目标群体中,随机地选择一个代表性样本来进行暴露与患病状况的描述研究,故其研究结果有较强的推广意义,以样本估计总体的可信度较高。其次,现况研究是在收集资料完成之后,将样本按是否患病或是否暴露来分组比较,即有来自同一群体的自然形成的同期对照组,使结果具有可比性。最后,现况研究往往采用问卷调查或采样检测等手段收集研究资料,故一次调查可同时观察多种因素,其在疾病病因探索过程中,为不可或缺的基础工作之一。

(二)缺点

现况研究与分析性研究的一个明显区别是其对特定时点和特定范围的规定,因此调查时疾病与暴露因素一般同时存在,难以确定先因后果的时相关系。再则,现况研究调查得到的是某一时点的是否患病的情况,故不能获得发病率资料,除非在一个稳定的群体中,连续进行同样的现况调查。另外,如果在一次现况研究进

行过程中,研究对象中一些人若正处在所研究疾病的潜伏期或者临床前期,则极有可能会被误定为正常人,使研究结果发生偏倚,低估该研究群体的患病水平。第三节生态学研究

一、生态学研究的概念

生态学研究(ecological study)是描述性研究的一种类型,它是在群体的水平上研究某种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以群体为观察和分析的单位,通过描述不同人群中某因素的暴露状况与疾病的频率,分析该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疾病测量的指标可以是发病率、死亡率等;暴露也可以用一定的指标来测量,例如各个地区人群的烟草消耗量可以从烟草局等有关部门获得。

二、生态学研究的目的

(一)提供病因线索,产生病因假设

(二)评估人群干预措施的效果

三、生态学研究的方法

(一)生态比较研究

(二)生态趋势研究

四、生态学研究的优点和局限性

(一)优点

(二)局限性

五、生态学研究实例

专业外文词汇:

描述性研究: Discriptive study

现况研究: Prevalence study

普查: census

抽样调查: sampling survey

简单随机抽样: simple random sampling

系统抽样: systematic sampling

分层抽样: stratified sampling

整群抽样: cluster sampling

多级抽样: multistage sampling

调查表: questionnaire

生态学研究: ecological study

生态比较研究: ecological comparison study 生态趋势研究: ecological trend study

生态学谬误: ecological fallacy

第三章 描述性研究

第三章描述性研究 一、教学大纲要求 掌握:现况研究的概念与目的;普查的概念、目的及优缺点;抽样调查的方法;筛检的概念及筛检试验的评价指标。 熟悉:抽样调查估计样本大小的原则;现况研究中常见偏倚及其防止;筛检的应用原则。 了解:抽样调查估计样本大小的公式;生态学研究的概念、研究方法及应用。二、教学大纲精要 描述性研究是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步骤,常可通过对疾病和健康状态的分布特征的描述,获得有关病因假设的启发。 ㈠现况研究 1.概念:是按事先设计的要求在某一人群中应用普查和抽样调查的方法搜集特 定时间内疾病的描述性资料,以描述疾病的分布及观察某些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联。亦称横断面调查或患病率调查。 2.目的: ⑴描述疾病或健康状况的三间分布情况,从而发现高危人群及防制的重点疾病,为疾病的防制提供依据。 ⑵描述某些因素与疾病或健康状况之间的关联,以逐步建立病因假设。 ⑶为评价防制措施及其效果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⑷为疾病的监测或其他类型流行病学研究提供基础。 3.种类 ⑴普查:是在一定时间内对一定范围内的人群中每一成员所作的调查或检查。1)普查时必备的条件2)普查的目的3)普查的优缺点 ⑵抽样调查:用有代表性的样本的调查结果估计出该人群某病的患病率或某些特征的情况的调查方法。 1)抽样方法:①单纯随机抽样②系统抽样③分层抽样④整群抽样⑤多级抽样2)样本大小取决于①对调查结果精确性的要求高低②预期现患率或阳性率的高低 3)样品大小的估计公式n= 4s2/d2

①计量资料n-样本量 s-总体标准差的估计值 d-容许误差 ②计数资料n= 400*Q/p P-总体率的估计值Q=1-P 4.现况研究中常见的偏倚及防止 5.(1)常见的偏倚 1)选择性偏倚:①选择性偏倚②幸存者偏倚③无应答偏倚 2)信息偏倚:①调查对象引起的偏倚②调查员偏倚③测量偏倚 ⑵防止偏倚的措施:①抽样遵守随机化原则②提高受检率③选用不易产生偏差的仪器、设备④培训调查员、开展互相监督和服查工作 ㈡筛检 1、定义:是用快速检验方法主动地自人群中发现无症状病人的措施,以便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病人。 2、应用原则 ⑴所筛检的疾病应是当地患病率较高,危害严重的疾病 ⑵筛检所用的方法是无害的、简便、易行,可迅速得到准确结果。 ⑶有进一步确诊的方法和治疗条件 ⑷筛检试验充分考虑收益 3.筛检试验的评价指标 ⑵可靠性及其影响筛检结果可靠性的原因 ⑶联合试验:①串联②并联 4.预测值 ⑴试验阳性预测值=A/A+B?00% ⑵试验阴性预测值=D/C+D?00% ㈢生态学研究

描述性研究论文

描述性研究 综述: 描述性研究,是目前护理领域应用最多的一种研究方法,主要用来描述人群中疾病或健康状况及暴露因素的分布情况,通过对某个事物、某组人群、某种行为进行观察记录描述其状态、程度,以便从中发现规律,确定可能的影响因素,对其为进一步调查研究提供线索,是分析性研究的基础,如护士对生产行为的调查研究,医院护士心理现状的调查分析 描述性研究(descriptive study)指利用已有的资料或特殊调查的资料,按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及不同人群特征分组,把疾病或健康状态和暴露因素的分布情况真实地描述出来。通过比较分析导致疾病或健康状态分布差异的可能原因,提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或防治策略的设想。 特点:1.资料比较原始或比较初级; 2.影响因素较多,分析后所得出的结论只能提供病因或疾病转归影响因素的线索; 3.不需设立对照; 4.在描述中可进行分析,比较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 描述性研究主要包括横断面研究和纵向研究 一.横断面研究又叫现况研究 概念:在特定的时间内,通过调查的方法,对特定人群中某疾病或健康状况及有关因素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以描述该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与相关因素的关系,是护理描述性研究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横断面研究--举例:居家老年人营养不良患病率、发病率及危险因素的调查 应用范围包括: 1.描述群体中事件的发生率、疾病的患病率与感染率。 2.初步了解与疾病发生的有关因素。 3.研究人需求群中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及其质量的评价。 现况调查包括普查和抽样调查。 1)普查(census)是指在特定的时点或时期、特定范围内的全部人群均

为研究对象的调查。 普查主要用于: 1.早期发现疾病并及时给予治疗,如乳腺癌的普查; 2.了解疾病的病情及分布,如疟疾的普查; 3.了解人群的健康水平,如营养状况普查; 4.建立某些指标的标准值,如血红蛋白等。 普查的应用原则: 1.要明确普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早期发现病例,并给予及时治疗; 2.普查的疾病最好是患病率比较高的,以便短时间内调查能得到足够的病例; 3.普查应具备灵敏度高、特异性强且易于在现场实施的检验或检查的方法; 4.要有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进行普查。 普查的优点: 1.能发现普查人群中的全部病例并给予及时的治疗; 2.能对该地区某病的全貌有一个了解; 3.过普查可进行一次广泛的医学科普宣传。 普查的缺点: 1.不适于患病率低和检查方法复杂的疾病调查; 2.普查对象多,难免漏诊、误诊; 3.工作量大,很难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 2)抽样调查(sampling survey)是指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对特定时点、特定范围内人群总体中,按照一定方法抽取一部分对象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分析,并用其结果来推论该人群状况的一种调查方法 抽样调查基本原理:这种调查方法是从整个研究人群(目标人群)中随机地抽取一部分人。 抽样调查优点:

第3章 描述性研究

第四章描述性研究 一、单项选择题: 1.欲调查某地HbsAg携带情况,可采用:() A 前瞻性调查 B 抽样调查 C 爆发调查 D 回顾性调查 2.下列哪种情况适用于抽样调查?() A 为发现某病全部病例并提供治疗 B 为早期发现癌症患者以降低其死亡率 C 欲知道某地一定时间内某病的患病情况 D 要了解各种疾病的常年发病情况 3.某乡5000户约2万人,欲抽其1/5人口进行某病调查,随机抽取1户开始后,每隔5户抽取1户,抽到的户其每个成员均进行调查,这种抽样方法为: () A 分层抽样 B 系统抽样 C 整群抽样 D 简单抽样 4.在抽样调查中,下列哪种抽样方法的抽样误差最大?() A 单纯随机抽样 B 系统抽样 C 分层抽样 D整群抽样 5.在流行病学研究中,使用较多的一类方法是() A 观察法 B 临床试验法 C 病例询问法 D 干预试验法 6.现患研究主要分析指标是() A 患病率 B 发病率 C 死亡率 D 二代发病率 7.关于暴露时间的推算,下列哪项是不恰当的() A 同源爆发暴露时间的推算,可从流行曲线的高峰处向前推一个常见潜伏期。 B 同源爆发暴露时间的推算,可以从流行曲线的高峰处向前推一个最短潜伏期。 C 同源爆发暴露时间的推算,可从流行曲线的高峰处向前推一个平均潜伏期 D 同源爆发暴露时间的推算,可从第一例发病日期向前推一个最短潜伏期,从最后一个病例的发病日期向前推一个最长潜伏期,这两点之间的时间即为暴露时间。 二、多项选择题: 1.现况调查的目的和用途有:() A 描述疾病的分布特点 B 早期发现病人 C 直接验证病因假设 D 评价疾病的防治效果 E 治疗病人

描述性研究适用范围

描述性研究 描述性研究(descriptive study)是指利用已有的资料或特殊调查的资料,包括实验室检查结果,描述疾病或健康状况在不同时间、地点或人群中的分布特点(三间分布),为进一步开展分析流行病学研究提供病因或流行因素的线索,即提出假设。 描述性研究是最经典的流行病学方法,常常是流行病学调查的第一步,也是分析性流行病学研究的基础。描述性研究常用的方法有:个例调查与病例报告、现况调查、生态学研究等。资料可以来源于已有的常规登记资料,如医院临床记录和疾病监测记录等,也可以通过普查或抽样调查获得。 第一节个例调查、病例报告和病例分析 一、个例调查 ㈠概念 个例调查(case investigation)又称个案调查或病家调查,是指对个别发生的病例、病例的家庭及周围环境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 ㈡调查方法 个例调查的对象数是“1”,可以是一个病人、一个家庭或一个疫源地等。个例调查—般无对照,也无人群有关变量的资料,故一般不宜分析变量与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关系,因而在病因研究方面作用不大。 调查方法主要有访问和现场调查。 ㈢目的和用途 ⒈对病例的调查调查患者发病的经过,从而采取紧急措施,防止或减少类似病例的发生。 ⒉总结疾病分布特征对某种疾病多次的个例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可总结该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特征。 ⒊核实诊断并进行护理指导。 ⒋掌握当地疫情,为疾病监测提供资料。 ㈣调查内容 除了调查一般的人口学资料外,个例调查需要着重调查病人可能的感染日期、发病时间、 地点、传播方式、传播因素和发病因素等,确定疫源地的范围和接触者,从而指导医疗护理、隔离消毒、检疫接触者和健康教育,制订控制策略。必要时可采集生物标本或周围环境的标本供实验室检测、分析之用。 二、病例报告 ㈠概念 病例报告(case report)又称“个案报告”,是临床上对某种罕见病的单个病例或少数病例进行研究的主要形式,也是唯一的方法。病例报告通常是对单个病例或5个以下病例的病情、诊断及治疗中发生的特殊情况或经验教训等的详尽临床报告。 由于病例报告介绍的是新出现的或不常见的疾病或疾病不常见的临床表现,常为医学界所重视,从而可能形成某种新的假设。它是临床医学和流行病学的一个重要的连接点。 病例报告一般首先要说明此病例值得报告的原因,提供所报告病例是罕见病例的证据或指出病例的特别之处;其次要对病例的病情、诊断治疗过程、特殊情况等进行详尽描述,并提出各种特殊之处的可能的解释;最后要进行小结并指出此病例报告给作者和读者以怎样的启示。

描述性研究

1 探索性研究的基本目的是提供一些资料以帮助调研者认识和理解所面对的问题。常常用于在一种更正式的调研之前帮助调研者将问题定义得更准确些、帮助确定相关的行动路线或获取更多的有关资料。这一阶段所需的信息是不精确定义的,研究过程很有灵活性,没有什么结构。例如,向行业专家咨询就是一种探索性的研究。样本量一般较小,也没有什么代表性。原始数据一般是定性的。探索性调研的结果一般只是试验性的、暂时性的,或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开始。 2 描述性的调查研究是结论性研究的一种,顾名思义,这种研究的结果,就是要描述某些事物――通常中事物总体的特征或功能,具体地说就是描述市场的特征或功能。组织描述性调研主要有如下内容: (1)描述有关群体的特证。例如,给出某些名牌商店的“重型使用者”(经常购物者)的轮廓。 (2)估算在某一具体总体中显示某种行为的人群所占的比例。例如,估算既是某些名牌商店的“重型使用者”,同时又光顾减价商店的顾客比例。 (3)确定产品特征的概念。例如,不同家庭是如何按照选择准则的一些重要因子来认识各百货商店的。 (4)确定变量间的联系程度。例如,在百货商店购物与外出就餐之间有什么程度的关联。(5)进行具体的预测。例如,某地区的时装(某特定类别的产品)的零售销量会是多少?描述性调研假定调研者事先已对问题有许多相关的知识。事实上,探索性与描述性调研的主要区别在于后者事先购制了具体的假设。因此,所需的信息是很清楚地定义了的。典型的描述性调研都是以有代表性的大样本(一般在600人以上)为基础的。正式的调研方案的设计规定选择信息来源的方法,以及从这些来源收集数据的方法。 3其目的是要获取有关起因和结果之间联系的证据。因果关系研究的目的包括下述内容: (1)了解哪些变量是起因(独立变量或自变量),哪些变量是结果(因变量或响应)。 (2)确定起因变量与要预测的结果变量间的相互关系的性质。 和描述性研究一样,解释性研究也需要有方案和结构的设计。描述性研究虽然也可以确定变量间联系的紧密程度,但是并不能确定因果关系。要考察因果关系必须将有些可能影响结果的变量控制起来,这样,起因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才能测量出来。研究因果关系的主要方法是实验法。当然还有些高级的统计方法可以用于检验因果关系的模型。例如为了检验包装(自变量)对销售量(因变量)的影响,可将同类商店随机地分为两组,分别出售新包装的商品和原包装的同种商品,最后再进行比较。 虽然解释性研究的方法与其他研究方法不太相同,但也不应将其孤立起来看。事实上,在许多调研中,探索性的研究、描述性研究和解释性研究的设计都是相互补充的。 4三种类型的研究设计并不是绝对互相独立进行的。有些调研项目需要涉及一种以上研究类型的方案设计。如何将不同类型的方案相结合完全取决于调研问题的性质。选择方案设计的一般原则有如下几点: (1)如果对调研问题的情况几乎一无所知,那么调查研究就要从探索性研究开始。下述的

贾俊平统计学 第七版 课后思考题

第一章导论 1.什么是统计学? 统计学是搜集、处理、分析、解释数据并从中得出结论的科学。 2.解释描述统计与推断统计。 描述统计研究的是数据搜集、处理、汇总、图表描述、概括与分析等统计方法。推 断统计研究的是如何利用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的统计方法。 3.统计数据可分为哪几种类型?不同类型的数据各有什么特点? 按照计量尺度可分为分类数据、顺序数据和数值型数据;按照数据的搜集方法,可 以分为观测数据和试验数据;按照被描述的现象与实践的关系,可以分为截面数据 和时间序列数据。 4.解释分类数据、顺序数据和数值型数据的含义。 分类数据是只能归于某一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顺序数据是只能归于某一有序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数值型数据是按照数字尺度测量的观测值,其结果表现为具体的 数值。 5.举例说明总体、样本、参数、统计量、变量这几个概念。 总体是包含所研究的全部个体的集合,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 参数是用来描述总体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统计量是用来描述样本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变量是用来说明现象某种特征的概念。 6.变量可分为哪几类? 变量可分为分类变量、顺序变量和数值型变量。分类变量是说明书屋类别的一个名 称,其取值为分类数据;顺序变量是说明十五有序类别的一个名称,其取值是顺序 数据;数值型变量是说明事物数字特征的一个名称,其取值是数值型数据。 7.举例说明离散型变量和连续型变量。 离散型变量是只能去可数值的变量,它只能取有限个值,而且其取值都以整位数断 开,如“产品数量”;连续性变量是可以在一个或多个区间中取任何值的变量,它的取值是连续不断的,不能一一列举,如“温度”等。 第二章数据的搜集 1.什么是二手资料?使用二手资料需要注意些什么? 与研究内容有关、由别人调查和试验而来、已经存在并会被我们所利用的资料为二 手资料。使用时要评估资料的原始搜集人、搜集目的、搜集途径、搜集时间且使用 时要注明数据来源。 2.比较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的特点。举例说明什么情况下适合采用概率抽样,什么 情况下适合采用非概率抽样。 概率抽样:指遵循随机原则进行的抽样,总体中每一个单位都有一定的机会被选入 样本。当用样本对总体进行估计时,要考虑每个单位样本被抽中的概率。技术含量 和成本都比较高。如果调查目的在于掌握和研究对象总体的数量特征,得到总体参 数的置信区间,就使用概率抽样。 非概率抽样:指抽取样本时不是依据随机原则,而是根据研究目的对数据的要求, 采用某种方式从总体中抽取部分单位对其进行实施调查。操作简单、时效快、成本

描述性研究类型和特点

描述性研究类型和特点 概念 描述性研究( descriptive study) 是指利用常规检测记录或通过专门调查获得的数据资 料(包括实验室检查结果),按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及不同人群特征进行分组,描述人群中 有关疾病或健康状态以及有关特征和暴露因素的分布状况,在此基础上进行比较分析,获得疾病三间(人群、地区、时间)分布的特征,进而获得病因线索,提出病因假设和线索。是 流行病研究工作的起点。 类型 描述性研究常见类型主要有:现状研究(横断面研究)、生态学研究、病例报告、病例系列分析、个案研究、历史资料分析、比例死亡比研究等。 特点 1.横断面研究 /现状研究 (cross-sectional study/prevalence study) 在特定时间点与特定范围内,以个人为单位收集并描述人群中的有关变量(因素 )以及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情况;并分析有关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目的:( 1)描述疾病或健康状况、因素的分布特点。(2)研究人群的有关因素与疾 病或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提供病因线索或建立病因假设。( 3 )疾病监测( 4)确定高危 人群( 5)建立某些人体生理指标的参考值范围。 包括普查和抽样调查。 (1)普查:即全面调查,在一定的时间内,对特定范围人群的每一个成员进行调查。目 的: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确定一个人群某种疾病的全部病例。优点:①理论上所有 的病人多能查到,以便能及时治疗(三早)。②无抽样误差。缺点:调查质量不高,效益不高, 费用高。应用条件:疾病患病率高、检测方法简便、又有效的治疗措施、足够的人力等。 (2)抽样调查:从总体中用一定方法抽出一部分研究对象作为样本,对样本人群进行 调查,根据样本的结果来估计总体人群的特征。样本要有代表性:抽样随机化、足够样本含量。抽样方法包括随即抽样和非随机抽样。随机抽样:遵循随机化原则,保证总体中每一个 对象都有同等机会被选入作为研究对象。非随机抽样:试验者根据试验调查的目的、要求和被调查对象的总体情况,有意识地选择某些对象进行试验。常用的抽样方法有:u 单纯随机抽样 (simple random sampling),系统抽样(systematic sampling),分层抽样(stratified sampling),整群抽样(cluster sampling),两级或多级抽样(multistage sampling)。 横断面研究的优点:( 1 )常用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2 )有来自同一群体的自然形成 的同期对照组,结果具有可比性(3)可同时观察多种因素 横断面研究的缺点:( 1 )难以确定暴露与疾病的时间顺序( 2 )研究某个时点上的患 病情况,不能获得发病率资料,除非在一个稳定的群体中,连续进行同样的现况调查(3)难以调查死亡病例、病程短、已痊愈的病例。 2. 生态学研究 (ecological study)

描述性研究

精品文档常常用于探索性研究的基本目的是提供一些资料以帮助调研者认识和理解所面对的问题。1 帮助确定相关的行动路线或获在一种更正式的调研之前帮助调研者将问题定义得更准确些、没有什么这一阶段所需的信息是不精确定义的,研究过程很有灵活性,取更多的有关资料。也没有什么代表性。样本量一般较小,例如,结构。向行业专家咨询就是一种探索性的研究。或作为进一步研暂时性的,原始数据一般是定性的。探索性调研的结果一般只是试验性的、究的开始。2 描述性的调查研究是结论性研究的一种,顾名思义,这种研究的结果,就是要描述某些事通常中事物总体的特征或功能,具体地说就是描述市场的特征或功能。组织描述性调――物研主要有如下内容:(经常购物者)的轮(1)描述有关群体的特证。例如,给出某些名牌商店的“重型使用者”廓。)估算在某一具体总体中显示某种行为的人群所占的比例。例如,估算既是某些名牌商(2 店的“重型使用者”,同时又光顾减价商店的顾客比例。)确定产品特征的概念。例如,不同家庭是如何按照选择准则的一些重要因子来认识各(3 百货商店的。)确定变量间的联系程度。例如,在百货商店购物与外出就餐之间有什么程度的关联。(4 (5)进行具体的预测。例如,某地区的时装(某特定类别的产品)的零售销量会是多少?描述性调研假定调研者事先已对问题有许多相关的知识。事实上,探索性与描述性调研的 典型的主要区别在于后者事先购制了具体的假设。因此,所需的信息是很清楚地定义了的。人以上)为基础的。正式的调研方案的描述性调研都是以有代表性的大样本(一般在600 设计规定选择信息来源的方法,以及从这些来源收集数据的方法。 3其目的是要获取有关起因和结果之间联系的证据。因果关系研究的目的包括下述内容: 。1)了解哪些变量是起因(独立变量或自变量),哪些变量是结果(因变量或响应)( )确定起因变量与要预测的结果变量间的相互关系的性质。(2 和描述性研究一样,解释性研究也需要有方案和结构的设计。描述性研究虽然也可以确定 要考察因果关系必须将有些可能影响结但是并不能确定因果关系。变量间联系的紧密程度,研究因果关系的主要方这样,起因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才能测量出来。果的变量控制起来,例如为了检验包装法是实验法。当然还有些高级的统计方法可以用于检验因果关系的模型。(自变量)对销售量(因变量)的影响,可将同类商店随机地分为两组,分别出售新包装的商品和原包装的同种商品,最后再进行比较。 虽然解释性研究的方法与其他研究方法不太相同,但也不应将其孤立起来看。事实上,在 许多调研中,探索性的研究、描述性研究和解释性研究的设计都是相互补充的。 类型的研究设计并不是绝对互相独立进行的。有些调研项目需要涉及一种以上研究三种4选择 方案设计如何将不同类型的方案相结合完全取决于调研问题的性质。类型的方案设计。的一般原则有如下几点: )如果对调研问题的情况几乎一无所知,那么调查研究就要从探索性研究开始。下述的(1. 精品文档如果要确定备选如果要对调研问题作更准确的定义;几种情况就需要首先进行探索性研究:的行动路线;如果要制定调查问答或理论假设;如果要将关键的变量分类成自变量或因变量。 )在整个研究方案设计的框架中,探索性研究是最初的步骤。在大多数情况下,还应继(2通 过探索性研究得到的假设应当利用描述性研究续进行描述性研究或因果关系研究。例如,或因果关系研究的方法进行统计检验。 )并不是每一个方案设计都要从探索性研究开始。是否要用探索性研究取决于调研问题(3每 年都要搞的消费者满意以及调研者对处理问题途径的把握程度。例如,定义的准确程度,度调查就不再需要由探索性研究开始。 )一般探索性研究都是作为起始步骤的,但有时这类研究也需要跟随在描述性研究或因4 (当

描述性研究精选版

描述性研究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1 探索性研究的基本目的是提供一些资料以帮助调研者认识和理解所面对的问题。常常用于在一种更正式的调研之前帮助调研者将问题定义得更准确些、帮助确定相关的行动路线或获取更多的有关资料。这一阶段所需的信息是不精确定义的,研究过程很有灵活性,没有什么结构。例如,向行业专家咨询就是一种探索性的研究。样本量一般较小,也没有什么代表性。原始数据一般是定性的。探索性调研的结果一般只是试验性的、暂时性的,或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开始。 2 描述性的调查研究是结论性研究的一种,顾名思义,这种研究的结果,就是要描述某些事物――通常中事物总体的特征或功能,具体地说就是描述市场的特征或功能。组织描述性调研主要有如下内容: (1)描述有关群体的特证。例如,给出某些名牌商店的“重型使用者”(经常购物者)的轮廓。 (2)估算在某一具体总体中显示某种行为的人群所占的比例。例如,估算既是某些名牌商店的“重型使用者”,同时又光顾减价商店的顾客比例。 (3)确定产品特征的概念。例如,不同家庭是如何按照选择准则的一些重要因子来认识各百货商店的。 (4)确定变量间的联系程度。例如,在百货商店购物与外出就餐之间有什么程度的关联。 (5)进行具体的预测。例如,某地区的时装(某特定类别的产品)的零售销量会是多少 描述性调研假定调研者事先已对问题有许多相关的知识。事实上,探索性与描述性调研的主要区别在于后者事先购制了具体的假设。因此,所需的信息是很清楚地定义了的。典型的描述性调研都是以有代表性的大样本(一般在600人以上)为基础的。正式的调研方案的设计规定选择信息来源的方法,以及从这些来源收集数据的方法。 3其目的是要获取有关起因和结果之间联系的证据。因果关系研究的目的包括下述内容: (1)了解哪些变量是起因(独立变量或自变量),哪些变量是结果(因变量或响应)。 (2)确定起因变量与要预测的结果变量间的相互关系的性质。 和描述性研究一样,解释性研究也需要有方案和结构的设计。描述性研究虽然也可以确定变量间联系的紧密程度,但是并不能确定因果关系。要考察因果关系必须将有些可能影响结果的变量控制起来,这样,起因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才能测量出来。研究因果关系的主要方法是实验法。当然还有些高级的统计方法可以用于检验因果关系的模型。例如为了检验包装(自变量)对销售量(因变量)的影响,可将同类商店随机地分为两组,分别出售新包装的商品和原包装的同种商品,最后再进行比较。

【流行病学试题及答案】第三章描述性研究

第三章描述性研究一、作业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A1型题] 1. 描述性研究具有以下哪项特征 A. 描述性研究以个体为单位收集和分析资料 B. 描述性研究选择不同性质的人群进行对比 C. 被调查人群是以随机抽样的方式获得的 D. 描述疾病分布的特点,可提供疾病的病因线索 E. 描述性研究可以验证病因假设 2. 描述性研究主要适用于 A. 确定病因 B. 疾病分布调查 C. 预防效果研究 D. 确定疾病危险因素 E. 疾病自然史研究 3. 现况研究的优点正确的是 A. 可以确定疾病的病因 B. 调查时可以同时测定多种因素 C. 抽样调查时样本数量都比较小 D. 不存在幸存者偏倚 E. 调查偏倚较少 4. 下述不属于现况研究目的的是 A. 揭示人群患病状况 B. 提供疾病致病因素线索 C. 分析疾病危险因素 D. 确定高危人群 E. 对疾病监测等资料质量评价 5. 不属于普查的优越性是 A. 可以早期发现和诊断疾病 B. 能寻找出全部病例 C. 没有抽样误差 D. 可以普及医学卫生知识 E. 资料比较全面细致 6. 以群体为观察分析单位的研究方法是 A. 监测 B. 个案调查 C. 现况研究 D. 生态学研究 E. 暴发调查 7. 抽样调查的特点不包括 A. 不适于患病率低的疾病 B. 调查进度快、工作量相对较小 C. 设计、实施较复杂

D. 样本量小容易发现遗漏 E. 用样本统计量估计总体参数 8. 为保证样本能反映总体状况,在设计时需考虑 A. 调查对象变异是否比较大 B. 样本量是否足够大 C. 样本是否具有代表性 D. 抽样方法是否可行 E. 以上都是 9. 样本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样本量宜大不宜小 B. 样本量越大资料越准确 C. 样本量足量就好 D. 样本量大小由调查可行性决定 E. 样本量估计不能采用经验法 10.Minimum error of sampling study: A. Simple random sampling B. Systematic sampling C. Stratified sampling D. Cluster sampling E. Double blind method 11. 能够实现早期发现和治疗患者的方法是 A. 普查 B. 抽样调查 C. 生态学研究 D. 纵向研究 E. 个案调查 [A2型题] 12. 欲调查某市居民高血压患病情况,应采用哪种调查设计方法 A. 所有医院病例报告 B. 生态学研究 C. 全市住院或门诊病人普查 D. 全市住院或门诊病人抽样调查 E. 现况调查 13. 某地区为调查中、小学生近视率以及在不同年级、城乡中的分布状况, 在全区60所中、小学中进行抽样调查。较合理的抽样方法是 A.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 B. 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 C. 先整群抽样,再分层抽样 D. 分层抽样,再整群抽样 E. 以上均不对 [A3型题] (14~16题共用题干) 某乡有人口2万人约5000户,欲以户为单位抽取其中2000人进行某病的调查。 14. 该研究的抽样比是

描述性研究具有以下哪项特征

描述性的调查研究是结论性研究的一种,顾名思义,这种研究的结果,就是要描述某些事物――通常中事物总体的特征或功能,具体地说就是描述市场的特征或功能.组织描述性调研主要有如下内容:(1)描述有关群体的特证.例如,给出某些名牌商店的“重型使用者”(经常购物者)的轮廓. (2)估算在某一具体总体中显示某种行为的人群所占的比例.例如,估算既是某些名牌商店的“重型使用者”,同时又光顾减价商店的顾客比例. (3)确定产品特征的概念.例如,不同家庭是如何按照选择准则的一些重要因子来认识各百货商店的. (4)确定变量间的联系程度.例如,在百货商店购物与外出就餐之间有什么程度的关联. (5)进行具体的预测.例如,某地区的时装(某特定类别的产品)的零售销量会是多少? 描述性调研假定调研者事先已对问题有许多相关的知识.事实上,探索性与描述性调研的主要区别在于后者事先购制了具体的假设.因此,所需的信息是很清楚地定义了的.典型的描述性调研都是以有代表性的大样本(一般在600人以上)为基础的.正式的调研方案的设计规定选择信息来源的方法,以及从这些来源收集数据的方法. 3其目的是要获取有关起因和结果之间联系的证据.因果关系研究的目的包括下述内容: (1)了解哪些变量是起因(独立变量或自变量),哪些变量是结果(因变量或响应). (2)确定起因变量与要预测的结果变量间的相互关系的性质. 和描述性研究一样,解释性研究也需要有方案和结构的设计.描述性研究虽然也可以确定变量间联系的紧密程度,但是并不能确定因果关系.要考察因果关系必须将有些可能影响结果的变量控制起来,这样,起因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才能测量出来.研究因果关系的主要方法是实验法.当然还有些高级的统计方法可以用于检验因果关系的模型.例如为了检验包装(自变量)对销售量(因变量)的影响,可将同类商店随机地分为两组,分别出售新包装的商品和原包装的同种商品,最后再进行比较. 虽然解释性研究的方法与其他研究方法不太相同,但也不应将其孤立起来看.事实上,在许多调研中,探索性的研究、描述性研究和解释性研究的设计都是相互补充的. 4三种类型的研究设计并不是绝对互相独立进行的.有些调研项目需要涉及一种以上研究类型的方案设计.如何将不同类型的方案相结合完全取决于调研问题的性质.选择方案设计的一般原则有如下几点:(1)如果对调研问题的情况几乎一无所知,那么调查研究就要从探索性研究开始.下述的几种情况就需要首先进行探索性研究:如果要对调研问题作更准确的定义;如果要确定备选的行动路线;如果要制定调查问答或理论假设;如果要将关键的变量分类成自变量或因变量. (2)在整个研究方案设计的框架中,探索性研究是最初的步骤.在大多数情况下,还应继续进行描述性研究或因果关系研究.例如,通过探索性研究得到的假设应当利用描述性研究或因果关系研究的方法进行统计检验. (3)并不是每一个方案设计都要从探索性研究开始.是否要用探索性研究取决于调研问题定义的准确程度,以及调研者对处理问题途径的把握程度.例如,每年都要搞的消费者满意度调查就不再需要由探索性研究开始. (4)一般探索性研究都是作为起始步骤的,但有时这类研究也需要跟随在描述性研究或因果关系研究之后进行.例如,当描述性研究或解释性研究的研究结果让管理决策者很难理解时,利用探索性研究将可能提供更深入的认识从而可以帮助理解调研的结果.

03章描述性研究-讲稿

第三章描述性研究(3学时) 讲稿 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将给大家讲解第三章描述性研究的内容。 首先,我们一起回顾下绪论中讲到的一些重要知识点,之前讲到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和实验法,其中以观察法最为重要,那么今天我们讲述的描述性研究它属于什么研究方法?它处于流行病学研究任务的哪个阶段、哪个工作范畴? 讲解绪论部分的时候,我们提到一个著名的流行病学家John Snow,他在伦敦宽街霍乱暴发的时候巧妙地运用“标点地图法”,根据疾病分布进行分析,发现该区霍乱爆发与宽街供水站的水井有密切关系。这个研究实际上描述性研究的经典案例。以后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假说。 通过以上简单的复习我们知道,描述性研究属于观察法,当揭示现象时,我们采用描述性研究的方法。什么是描述性研究?本章的学习目的和要求有哪些呢? 1、了解普查、生态学研究的概念; 2、掌握现况研究中常见抽样调查方法、偏倚及控制; 3、掌握生态学研究的用途、种类及优缺点。 第一节概述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描述性研究,究竟什么是描述性研究? 描述性研究又称描述流行病学,是利用常规监测记录或通过专门调查获得的数据资料(包括实验室检查结果),按照不同地区、时间及不同人群特征进行分组,描述人群中有关疾病或健康状态以及有关特征和暴露因素的分布状况,在此基础上进行比较分析,获得疾病三间分布的特征,进而获得病因线索,提出病因假设。 因此,我们可以概括,描述性研究是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中最基本的类型,主要是研究疾病的三间分布,目的是为病因学研究提供线索,是分析性研究的基础。 知道了什么是描述性研究以后,我们简单介绍描述性研究的种类和特点。描

述性研究主要包括现况研究、病例报告、病例系列分析、个案研究、历史资料分析、随访研究和生态学研究。后面将重点介绍现况研究和生态学研究。 描述性研究在揭露暴露和疾病因果关系的过程中是最基础的步骤。相对于其他的流行病学研究,它的主要特点有: 1. 仅通过观察、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分析和总结研究对象或事件的特点。 2.描述性研究中,其暴露因素的分配不是随机的,不设立对照组,暴露与 结局的时序关系不能确定,因果推断存在局限,但仍可作为初步的比较 性分析,为后续研究提供线索。 描述性研究的主要用途: 1.描述疾病或者某种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发生发展的规律。 2.获得病因线索,提出病因假设。 第二节现况研究 接着给大家介绍描述性研究中比较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现况研究。 大家知道描述性研究包括很多研究类型,其中,现况研究是比较重要的一种研究方法,又称为横断面研究,还称为患病率研究。 现况研究相比于其他描述性研究,具有自己显著的特点。 1.现况研究在设计阶段不设对照组。 2.对特定的时间点或特定时期不作强调。 3.现况研究在确定因果关系时受到限制。 4.对研究对象固有的暴露因素可以作因果推断。 5.现况研究用现在的暴露(特征)来替代或估计过去情况的条件。 6.现况研究定期重复进行可以获得发病率资料。 现况研究根据涉及研究对象的范围可分为普查和抽样调查。 下面分别介绍两种重要的现况研究方法。 (1)普查即全面调查,是指在特定时点或时期、特定范围内的全部人群(总体)均为研究对象的调查。目的是为了疾病的早期发现和诊断、寻找某病的全部病例。

描述性研究的评价

对“从两个独立的全国性健康调查中得出的关于成年糖尿病患者运动减少及抑郁症状的结果”一文的评价 一、研究目的 研究目的是检测社会中的糖尿病患者出现抑郁症状与运动减少之间的关系。 选题针对当前发病率均很高的糖尿病和抑郁症,且已有大量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发生抑郁症的几率明显增高。同时患有糖尿病与抑郁症的患者与诸如残疾、血糖控制不佳及死亡等各种不良后果有关。在糖尿病患者的自我治疗中,规律性运动是很重要的一种改变生活习惯的治疗手段,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另一方面,研究也显示较少运动的个体更易罹患抑郁症。然而,关于糖尿病患者出现抑郁症与运动减少之间关系的研究很有限,而这方面的研究会对寻求更有效的促进糖尿病患者进行规律运动的方法大有裨益。有几项横断面及长期研究显示在糖尿病患者中,高水平的抑郁症状与低运动量水平相关。但这些研究大部分都是临床研究,关于社区中糖尿病患者的研究则是少之又少。而控制好的人群样本又非常重要,因为他们可以减少在临床研究中的选择性偏倚,可见此研究兼具科学性和可行性。从这一实验的研究目的来看,糖尿病、抑郁症都是患病率高、危害大的疾病,如果能弄清糖尿病患者中运动减少与抑郁症状之间的关系,从而为糖尿病和抑郁症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以达到提高生存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的结果,必然对社会有重大意义。 二、研究设计的评价 研究者对两个以色列成年人(≥21岁)的代表性样本进行了分析:INHIS-1(样本量为9509)和INHS(样本量为4859)。采集的信息包括过去一个月的抑郁症状,糖尿病的诊断和运动量。运用多元回归模型来检测糖尿病成年患者的运动减少及抑郁症状之间的关系,并校正了潜在的混杂因素。INHIS-1采取了随机抽样的方法,以色列94%的家庭装有电话,在21,326个合格家庭中,有4980家(23.4%)无法找到。在16,346个电话调查的家庭中,有9509个人(58.2%)完成了问卷。不应答包括直接拒绝、部分完成调查和持续拖延。研究采用随机电话抽样的方式,会产生选择性偏倚,例如装不起电话的贫穷家庭或者一些不使用电话的家庭被排除在外,而且应答率仅为58.2%,应答率不够理想,不应答包括直接拒绝、部分完成调查和持续拖延,可能把一些因疾病而无法完成问卷的患者排除在外。所以此项研究的代表性不强。在防止偏倚方面,研究共采取了三部质控:一是问卷由英语翻译成希腊语再由希腊语翻译回英语以确保翻译准确,二是问卷由希腊语翻译成阿拉伯语和俄语后再翻译回希腊语以确保翻译准确,三是调查者均经过培训。 三、观察或测量 糖尿病的诊断采取被测试者自我报告的方式,最终有683(INHIS-1)和423(INHS)个被测试者报告患有糖尿病。在INHIS-1研究中,抑郁症状用SF-36的MHI-5来测量,被测试者被问及面试前4周的感觉,用五种状态来描述:非常紧张,极度抑郁以至于完全无法振作,平静平和,沮丧伤心,高兴。用1-6分来表示感受的程度,1分表示总是,6分表示一点也没有,分数相加得到总分。分数波动于5-30分,分数越高表示精神症状越轻微。被计算出的分数最终转化为Ware et al量表中的百分制。根据以往研究的经验,选取60分作为临界值,分值为0-59分的患者被归为有典型抑郁症状,60分及以上的患者被归为没有抑郁症状。为了把被测试者分为运动群体和不运动群体,他们首先被问及是否定期进行至少20分钟的运动,无论是走路、跑步、游泳、球类运动或任何其他运动都可以。然后被问及他们进行运动的频率。那些定期进行至少20分钟运动,并且每周至少运动1-2次的患者被归为运动群体,那些不定期进行运动及那些尽管定期进行运动,但每周运动次数少于1-2次的患者被归为不运动群体。在INHS研究中,糖尿病患者被测试前30天的心理健康状态用GHO-12量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