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热能动力工程在热电厂运用论文

热能动力工程在热电厂运用论文

热能动力工程在热电厂运用论文
热能动力工程在热电厂运用论文

热能与动力工程在热电厂的运用及探讨【摘要】热电厂的电气设备是电厂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主体。所以,在热电厂的生产运行过程中,必须要做好电气设备的应用和管理工作。本文结合实际,从热电厂电气设备的检修管理的角度,提出了如何通过加强检修来提高电气设备应用运行效率的具体对策。通常情况下,热电厂的主要功能是实现热能转化为动能,然后动能经蒸汽技术推动发电机工作,其中有些动能转化为电能,而另一些则消耗在这个转换中,因此,会产生的热损耗与焓降。研究其产生的相关原因,可有助于节能降耗,以及技术的更新。

【关键词】热能动力工程;热电厂运用及探讨

1.降低热能损耗的措施及手段

对于在热电转换过程时出现的某些现象、技术或方法、为什么会热能损耗及降耗的技巧等概括如下。

重热现象:也就是说重复利用热能,在汽轮机中前一次损耗的热能,能够被下一次运行所应用,这就是所谓的重热。在每次运行中所产生的焓降累加后超过总体运行是所产生的焓降再除以整体

运行所产生的焓降所得到的结果称之为重热系数。虽然各级热能的利用效率都高于单次的利用效率,然而这是以节能降耗为基础的,这能说部分热量得到了利用,并不追求高重热系数。通常在4%至8%之间。正因为如此,重复利用热能可提高每次运行的能量利用率真,降低能量的损耗。合理的利用热能,控制好恰当的系数,既有利于能量利用率,也能增强操作人员对机组的熟悉程度。

对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认识及规划

对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认识通过上网查询和老师的介绍,认识到热能与动力工程 是研究热能的释放、转换、传递以及合理利用的学科,它广泛应用于能源、动力、空间技术、化工、冶金、建筑、环境保护等各个领域。 一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培养目标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培养能源转换与利用和热力环境保护领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实践、适应和创新能力,较高的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的高级人才,以 满足社会对该能源动力学科领域的科研、设计、教学、工程技术、经营管理等各方面的人才需求。学生应具备宽广的自然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流体工程、流体力学、流体机械、动力机械、水利工程等宽厚理论基础、热能动力工程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掌握计算机应用与自动控制技术方面的知识。能从事汽车动力工程、制冷与低温技术、暖通空调,能源与环境工程、电厂热能动力、燃气工程、船舶、流体机械等方面的科研、教学、设计、开发、制造、安装、检修、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方向; 我校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设立了两个方向; 制冷与空调方向和热电方向。 主干学科: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传热学、工程热力学。 主要课程;工程数学、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工程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零件、电工与电子学、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工程经济学,控制工程基础、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单片机原理、测试技术、制造工艺学、优化设计等。 制冷方向专业科目:主要研究制冷与低温技术。主要有制冷与空调测量技术、制冷原理与装置、低温技术、空气调节、制冷压缩机、制冷系统CAD、计算机绘图、泵与风机、制冷空调电气自动控制、冰箱冷库、制冷热动力学、热泵制冷空调故障诊断等有关课程。专业方向培养从事制冷与空调技术和设备设计、科研、开发、制造和管理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方向毕业生可在制冷、低温和空调技术及其相关应用领域的企业和科研院所、高等学校、设计院以及相关政府管理部门从事制冷与空调技术和设备的研究开发、设计制造、运行控制、管理、技术服务和营销等方面的工作。 热电方向专业科目;主要研究大气环境保护理论和技术,主要有电站锅炉原理核电技术、燃气轮机及其联合循环、热力发电厂、循环流化床锅炉、电厂汽轮机原理,发电厂自动化、电机学、发电厂电气设备、继电保护原理等有关课程。 毕业生主要从事热力设备的运行、维护、管理、科研开发以及热力系统的设计等工作,还可以在航天、机械、化工、船舶、核能等行业从事相关工作,也可以在军事部门、核电工业和辐射科学相关的科研设计单位、核电站、高等院校等从事规划、设计、运行、施工、管理、教育和研究开发工作。 三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前景: 伴随现实环境的发展,热能与动力工程的重要性正在日渐突出。 目前全世界常规能源的日渐短缺,人类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节能、高效、降低或消除污染排放物、发展新能源及其它可再生能源成为本学科的重要任务,在能源、交通运输、汽车、船舶、电力、航空宇航工程、农业工程和环境科学等诸多领域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能源动力及环境是目前世界各国所面临的头等重大的社会问题,我国能源工业面临着经济增长、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的重大压力。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国,煤炭占商品煤炭、(%,已成为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已经探明的常规能源剩余储量76能源消费的.

发电厂电气部分毕业设计论文

1 引言 近年,我国电力工业发展迅速,电力供应能力显著增强。“十五”期间全国发电装机新增近2亿千瓦,创历史最高水平,2006年又新增装机容量1亿千瓦,总容量超过6亿千瓦,今年投产规模仍将保持在7000万千瓦以上,全国电力供应紧的局面已经得到全面缓解。但是,我国电力工业结构不合理的矛盾仍十分突出,特别是能耗高、污染重的小火电机组比重过高。因此,电力工业将“上大压小”、加快关停小火电机组放在了“十一五”期间工作的首位[9]。 据测算,火电机组容量的不同,反映在煤耗和污染物排放量上差别很大。大型高效发电机组每千瓦时供电煤耗为290克--340克,中小机组则达到380克--500克。5万千瓦机组其供电煤耗约440克/千瓦时,发同样的电量,比大机组多耗煤30--50%。与此同时,小火电机组排放二氧化硫和烟尘排放量分别占电力行业总排放量的35%和52%。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局长小平算了一笔账,“现有的小机组若能够完全由大机组替代,一年可节能9000万吨标准煤,相应减少排放二氧化硫220万吨,少排放二氧化碳2.2亿吨。 目前全国10万千瓦及以下小火电机组占火电装机比重达到29.4%,这些小火电绝大部分是在我国电力供应较为紧的“八五”、“九五”期间建设的,主要分布于经济发达地区和煤炭资源丰富的省份。加速关停小火电机组,一方面是保证节能降耗指标的完成,另一方面有助于保障大机组的开工率,促进电力产业结构改造升级。 关停小火电机组是从国家大局出发,优化电力工业结构的重要举措,对提高电力工业的整体质量和效益,促进电力工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电厂二期工程电气部分设计 ①装机容量:装机两台,总容量600MW; ②机组年利用小时数: Tmax=6000小时 ③气象条件:发电厂所在地最高气温32℃,年平均气温5.65℃,最大风速25m/s ④厂用电率:按6%考虑 ⑤ 220kV电压等级,架空线路2回与系统相连,系统电抗以100MVA为基准折算到220kV 母线为0.028 设计基本要求:

热能动力论文热能动力工程论文

热能动力论文热能动力工程论文 太阳能领域中的机械自动化研究 摘要:能源作为未来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在保障国家安全及人民日常生活具有高度的战略意义,利用太阳能光热的太阳能热水器,越来越广的走进千家万户,竞争日趋激烈。想在未来激烈的产业竞争中取得优势,必须降低生产成本,降低成本的关键就是要提升生产流程的机械自动化程度,机械设备要具备数据采集系统,设备原料远程跟踪系统等。 关键词:热能性机械自动化智能化技术太阳能住宅 太阳能热水器是太阳能成果应用中的一大产业,它以环保、安全、节能、卫生等优点,迅速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中国,是一个能源消耗大国,每年全国能耗约占全世界能耗总量的13,而全国总能耗中,有13是来自建筑能耗。“向屋顶要能源”,太阳能热水器就是吸收太阳的辐射热能,加热冷水提供给人们在生活、生产中使用的节能设备。太阳能热水器把太阳光能转化为热能,将水从低温度加热到高温度,以满足人们在生活、生产中的热水使用。 一.太阳能原理概述

太阳辐射透过玻璃盖板,被集热板吸收后沿肋片和管壁传递到吸热管内的水。吸热管内的水吸热后温度升高,比重减小而上升,形成一个向上的动力,构成一个热虹吸系统。随着热水的不断上移并储存在储水箱上部,同时通过下循环管不断补充温度较低的水,如此循环往复,最终整箱水都升高至一定的温度。控制系统把自来水通过控制阀,控制仪等送至太阳能以达到自动化控制。辅助电加热安置在水箱里,已备阴、雨、雪天使用,节电90%,并自动化运行。 影响平板式集热器板芯性能的主要因素,一是结构设计,二是表面吸收涂层。设计良好的集热器的板芯肋片效率应该在93%以上。集热器的板芯肋片效率与板芯结构、表面处理以及集热器整体结构有关。集热器整体结构的影响可以用总传热系数来描述,其影响程度与自身的几何尺寸(肋片厚度、材质)是一样。也就是说,在同等效率的情况下,集热器热损小时板芯可以薄一些。选择性吸收表面可以提高集热效率,但是市面上这类产品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往往肋片较薄。 保温材料的好坏直接关系着热效率和晚间清晨的使用,在寒冷的东北尤其重要。目前较好的保温方式是进口聚氨脂保温,若配料、工艺、环境、温度不适,也会造成发泡不均或泡孔过大、工质缓慢漏失保温性逐渐下降的后果,这就需要厂家有专门的发泡机械、标准化模具和较高的工艺技术水平。水循环管路管径及管路分布的合理性直接

(完整版)2X300MW火力发电厂厂电气一次设计说明书毕业设计论文

内蒙古科技大学 本科生毕业设计说明书(毕业论 文) 题目:2×350MW火力发电厂

厂用电设计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电气07-1班 指导教师:

摘要 本文将针对某火力发电厂的设计,主要是对电气方面进行研究。本次设计的电厂在电网占有重要位置,一旦发生事故将引起主网的解裂,所以对电厂主接线形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比较,以确定一种安全经济成熟的主接线形式。 首先对火力发电的有关内容做以阐述,并对电力主接线中的设备做以描述。依据所给出的原始数据和接线的基本原则进行了主接线形式的设计,选择了低压侧用双母线三分段,而高压侧用双母线的接线形式。简单的介绍了厂用电,对主变压器进行了选择。在三相短路实用计算基本假设的前提下,对三相短路电流进行了计算。根据负荷计算和短路电流计算的结果对断路器等电气设备进行了选择和校验。根据基本原则结合具体要求,绘制完成电气主接线图的一次部分。 本毕业设计只对电气主接线一次部分做了较为详细的理论设计。通过对本次的设计设计,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设计方法,在设计过程中更加稳固了理论知识。

关键词:火力发电电气主接线主要设备 Electrical Design for the primary said of the coal-fired power plant-2*300MW Abstract electrical studies. The design of the power plant to power gri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once accident will cause the solution of the crack. So to wiring form of the power plant carrys on the detailed analysis comparison, to determine a safe and economic mature Lord connection form. First of all the relevant contents of the power to do this,and to the electric wiring the equipment to do argued that description.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data and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the wiring design the wring.Choose the low voltage side with a bus, and three segmentation service, and choose the main transformer. on the premise of the three-phase short-circuit basic assumptions carry out the three-phase short-circuit current calculation.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load calculation and short-circuit current calculation,circuit breaker electrical equipment were chosen and calibration.According to the basic principle with specific requirements,paint the main electrical wiring .

发电厂电气一次系统设计-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发电厂电气一次系统设计 系别电力工程系 专业班级电气07K1班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梁海平 ××××年六月

发电厂电气一次系统设计 摘要 发电厂是电力系统中生产电能、控制电力的流向和调整电压的电力设施。它通过其变压器将各级电压的电网联系起来,将电能输送出去。 本设计是对一高压侧110kV,2回出线;中压侧35kV,4回出线;低压侧10kV,12回出线的发电厂一次系统进行的初步设计。该发电厂属于小型发电厂,它除承担向系统供应电能的任务外,还提供地区负荷。 本设计首先进行了原始资料的分析。通过分析,了解该发电厂的类型、负荷情况等;然后,再依据发电厂的电压等级、出线数目及其负荷大小,拟定出多种接线方案,再通过初步技术和经济比较,确定一个最优方案;再根据选择主变的原理和所给的该发电厂各电压等级的最大负荷量,确定了主变容量、台数及型号;然后,选择各个短路点,进行短路电流计算,为下面的电气设备选择打下基础;再次,便是根据上述设计成果确定各电气设备,确定配电设备。 最后根据这地区的雷雨情况配置避雷与接地装置及配电装置,完成电气主接线、电气平面布置、防雷与接地图。 关键字:发电厂设计;短路计算;设备选择;防雷保护

A DESIGN OF ELECTRIC MAIN SYSTEM FOR POWER STATION Abstract Power Stations are producing electricity in the power system, controlling the power flow and adjusting the voltage. It will link all levels of voltage power grid through its transformer and will supply power to the transmission system. The tentative design is to the first system of the power station which has high-tension side 110kV, four output connections; middle-tension side 35kV, four output connections, low-tension side 10kV, twelve output connections. The power station belongs to one middle-size station. In addition to assume the supply of power to the power system also to content the region loads. The design has firstly been carried on the analysis of primary source. Passing through the analysis, we can understand the type of this power station, load condition and so on. Secondly, based on the voltage level of power station, load size and the number of outline, we can obtain a wide range of wiring, and then through the preliminary technical comparison, the two options identified. In the light of the principle of choosing main transformer,we can choose the main transformer’s number, capacity and type .Next, selecting each short circuit point and carrying on the calculation of short circuit current, it is the foundation that has been conquered in the selection of the electric installation of next. Then, based on the above results of designed we can determine the electrical equipment, through the economically optimal choosing the best plan and determining the distributed equipments of the power base on the design achievement mentioned above. According to the situation in this region of the thunderstorm, lightning protection and grounding device are configured. The final completion of the main electrical wiring, the electrical layout, lightning protection and access map are draw. Keywords: Power station design; Short current calculation; Equipment selection; Lightning Resistant protection; Distribution devic

浅述热能动力工程在锅炉方面的发展

浅述热能动力工程在锅炉方面的发展 发表时间:2017-10-18T18:07:19.400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17期作者:赵俊平[导读]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面临的能源问题以及由此引发的环境问题越来越多。中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在能源和环境的双重压力下,都要求火力发电机组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供电煤耗,减少污染物排放。锅炉是火力发电机组的三大核心设备之一,它通过燃烧和传热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蒸汽的热能。因此,如何让电厂锅炉的燃烧效率达到市场经济的要求,对于电厂 来讲,运用热能动力技术推动电厂锅炉的技术进步就 (內蒙古第一电力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內蒙古包头 014030)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面临的能源问题以及由此引发的环境问题越来越多。中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在能源和环境的双重压力下,都要求火力发电机组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供电煤耗,减少污染物排放。锅炉是火力发电机组的三大核心设备之一,它通过燃烧和传热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蒸汽的热能。因此,如何让电厂锅炉的燃烧效率达到市场经济的要求,对于电厂来讲,运用热能动力技术推动电厂锅炉的技术进步就显得尤为关键。 关键词:热能动力;工程;锅炉;发展 一、热能与动力工程 热能与动力工程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应用起来十分广泛,结合当前经济发展,我们可以看出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应用在解决实际能源录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直接关系着我国电力企业的发展方向以及经济效益的实现情况。并且热能与动力工程充分利用了各个学科之间的相互关系,有效的支持了各种能量之间的转化,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从热能与动力工程的专业角度来看,研究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同时,还要注意对机械能力、物理能量的研究,把热能与机械能量之间的转化作为重中之重。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热能与动力工程也逐渐朝着自动化化和智能化发展。 二、对锅炉结构及动力原理的分析 锅炉的燃气控制、锅炉的外壳及锅炉的生产配套部分共同构成了锅炉,而燃气锅炉外壳还包括底壳和面壳两方面,每个部分都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其中底壳主要负责锅炉燃烧,也是锅炉燃烧的关键环节,因底壳上有电控盒和热交换器等部件,锅炉通过底壳与其他部分更好的进行连接,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结构。而面壳的作用主要是防止灰尘等杂物进入锅炉,更好的保护锅炉,进而使其使用寿命得到延长。除此之外,锅炉的核心部件电气控制也在锅炉的运行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其主要任务是保障锅炉各项工作和锅炉燃烧的正常运转。近年来,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使锅炉行业得到较快发展,目前锅炉业均已实现自动化控制,这样就能很好的控制锅炉的热平衡及锅炉的燃烧,从而使锅炉的燃烧效率得到提高,保证热能的利用率,从而有效地减少能源浪费。 三、我国电厂锅炉中存在的问题 在工业锅炉发展的过程中也加深了对热能与动力功能之间的转化研究,转化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是当前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保证工业锅炉的正常使用。锅炉的构成部件十分复杂,其中风机是通过把电能转化为动能并向锅炉内部输送氧气的重要部件,风机的工作承受度是有限的,随着人们对能源需求量的逐年增加,企业为了追求更多的利益,开始盲目地增加锅炉的工作量,进而超过风机工作的承受度,导致风机出现损坏的现象,不仅对锅炉整体设备造成不良影响,同时也中断了企业的生产。由于风机内部构造十分繁杂,工作人员很难准确判定风机内部的温度,所以应该加强对锅炉中风机内部温度测量的研究,目前最为常用的方法就是通过对不同方向上流入风机叶片的燃烧速度进行测量,根据测量的数据进行建模并划分出网络结构,直观地观察风机和其他部件之间的联系,并逐渐完善风机的设计,提高风机的工作能力和效率,进而提高整个锅炉的运转能力。 四、热能与动力工程在锅炉中的应用 4.1锅炉燃烧控制技术的创新 如何有效地调节能量转换是锅炉燃烧控制中的重要部分。早期工业生产中,我国的锅炉填充燃料绝大多数是采取人工添加的方式,从而保障锅炉相关工作的正常稳定运转。不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绝大部分企业已从人工填料方式向步进式的自动化转变,而连续控制系统是主要的锅炉燃烧方式,其主要由各种气体的分析装置及燃烧的控制器等部分构成,通过热电偶的有效检测来设定合理数值,再利用计算机准确计算出所测数值偏差,从而保证输出结果的准确性,与此同时,还能够有效且合理的对锅炉燃烧进行控制。 4.2在锅炉风机监控中的应用 要想实现锅炉的良好运转,必不可少的装置便是风机的安装,风机将外界含有氧气的气体传送到锅炉内,实现燃料的有效燃烧。然而现阶段对能源的需求逐渐增加,风机运行的压力越来越大。因为风机的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很大的热量,锅炉整体与风机的距离较近,风机得不到降温,就会产生工作负荷,导致风机被烧坏,这种情况不仅没有实现增加能源供应的目的,还严重影响了锅炉的正常运转。然而锅炉风机装备结构较复杂,采用常规的测量方式很难测到风机的温度,它需要采用高科技对温度进行智能监控。目前我们还没有找到解决这种问题的技术对策。现阶段,采取的是应用热能与动力工程研发出相应的软件,从而对风机的温度进行有效计算。 结语 综上所述,热能动力工程是工业发展过程中需要重点研究的一个方面,这种热能动力工程的发展的价值和意义是比较明显的,能够为工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具体到锅炉的使用中来看,这种热能动力工程也能够发挥出较强的应用价值和效果,对于改善和提升锅炉应用效果具备着较为突出的积极作用,值得在今后的锅炉应用中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尤其是对于炉内燃烧控制技术以及软件仿真锅炉风机翼型叶片的使用来说,其积极价值更为明显,这些优势的体现也就促使人们不断的加强对于热能动力工程及其相关应用的研究,进而最大程度上提升其应用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吴江,郑莆燕,任建兴,等.关于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1. [2]魏齐欣,程光宇,刘艳珍,曹华.热能与动力工程在电厂中的合理运用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 [3]张晓杭.新形势下电厂锅炉应用在热能动力工程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

220KV变电站电气部分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论文题目:220KV变电站电气部分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热能与动力工程毕业论文热能与动力工程毕业论文

热能与动力工程毕业论文 目录 1 绪论 (3)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3) 1.1.1 强化传热技术概述 (3) 1.1.2 翅片管换热器强化传热技术 (4) 1.2 翅片管强化传热的数值解法 (6) 1.3 平直翅片管换热器的研究进展及成果 (9) 1.3.1 平直翅片管实验研究进展及成果 (10) 1.3.2 平直翅片管数值研究进展及成果 (11)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3) 2 平直翅片管换热流动模型建立与分析 (14) 2.1平直翅片管换热与流动特性物理过程的描述 (14) 2.2平直翅片管换热器物理模型的建立 (14) 2.3.1物理模型的几何尺寸 (14) 2.3.2计算区域的选取 (14) 2.3平直翅片管数学模型描述与简化假设 (15) 2.3.3基本简化假设与定解条件 (15) 2.3.4基本控制方程 (16) 2.3.5相关参数的确定 (17) 2.3.6物理模型的边界条件及初始条件 (18) 3 基于Fluent平直翅片管数值模拟及CFD简介 (20) 3.1常用数值计算方法简介 (20) 3.2CFD概述 (22) 3.2.1 计算流体动力学简介 (22) 3.2.2 计算流体动力学的工作步骤 (22) 3.2.3 计算流体动力学的特点 (23) 3.2.4 CFD软件介绍 (23) 3.3FLUENT软件概述及GAMBIT简介 (24) 3.3.1 FLUENT程序结构 (25) 3.3.2 利用FLUENT的求解步骤 (25) 3.4平直翅片管基于FLUENT数值模拟 (26) 3.4.1 计算区域网格的划分 (26) 3.4.2 求解器的选择 (27) 3.4.3 控制方程的离散及收敛标准 (27) 4 平直翅片管数值计算结果及数据分析 (29) 4.1 迭代残差图 (29)

2021年锅炉及能源领域的热能动力工程发展现状探讨

锅炉及能源领域的热能动力工程发展现状探讨 能源动力的发展,是影响国家经济发展的重点,下面是搜集的一篇探究热能动力工程发展现状的,供大家阅读参考。 伴随着我国科技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其相应的产业正在不断的扩展,这对基本的经济生产能力,以及社会的现代化建设,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能量来进行供给,而现代能源领域的发展,还主要通过热能来进行驱动,如果驱动存在问题,那么就可能影响到现代化建设的进程。而从我国近年来的社会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就对这一形式的建设提出了需求上的调整。本文针对锅炉以及能源领域的热能动力工程开发进行简要的讨论。 就现阶段的世界能源使用情况来看,积极的开发新能源,已经成为了一项重要的责任指标,我们从能源的利用率出发,对其工程的能源资源利用率来说,其高低就决定了工程的合理性。专业领域在研究的过程中,会影响到自身能源资金的有效性,因工程领域内的环境来说,其所发挥出的基本能力以及供给发挥作用,都能够对其运行效率有所提升。下面我们对锅炉与能源领域额热能动力工程进行简要分析。

能源动力工程是对现代热能工程以及热力发动机的研究,其主要包括了对基本工程技术与热物冷藏等多个工程方面的合理化设计,这一点与热能的动力转化形式来说,可根据其技术的热能工程以及热力发动机的多个方面,其作用在于对热能和动力发动机的综合设计。在我国的煤炭资源丰富建设上,可结合企业的节制性质来看,可结合世界范围内的场景分析,并完善其在废气的处理,根据土壤环境的诸多危害,改善对脱硫技术等多方面的改进,对于基本的威胁作用,都会严重影响到资源的使用率,在应用的过程中,我们从环境的污染情况进行综合发展研究,其利用率是影响其转化率的重点。 就我国近年来的社会发展程度来说,对于工业锅炉的电站锅炉发展情况,其作用对于锅炉的使用来说,作用也可以确保其基本的设施需求,在连接上,根据整体的能应用渠道进行整体检测控制,这从基本的燃气阀冰箱调控等,都会产生主体形式上的调控失调,从配件的通过率上,可满足其整体的设计。其作用技术形式,对热力的发动机以及工程物理作用等,都会形成一套有效的促进作用,这在我国的人口基数以及促进的煤炭效应等方面,根据其科技水平的发展,也逐渐的影响到了对科技水平的实践作用。对于存储量的资源设施受益建设,其科技的进步是确保电脑控制方法得体的根本所在。

火电厂集控运行毕业论文

火电厂集控运行毕业论文 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0 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实习报告题目:生物能发电概述系部:动力工程系专业:火电厂集控运行姓名:张敏班级:07 集控(2)班学号:070302215 指导教师:王祥微教师单位: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题目类型:毕业论文实习报告2010 年5 月7 日√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1 生物能发电概述摘要:随着石油、煤炭等不可再生资源的不断减少,核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能等新能源被提上日程,而最具费效比的则是生物能。将从生物能的起点、发展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关键字:起点发展未来机炉电目录绪论一、生物能的发展1、生物能发展的起点……………………………………….2 2、生物能在我国的发展……………………………………….2 二、国能浚县生物能发电厂机、炉、电1、汽轮机的基本参数……………………………………….3 2、锅炉参数及其辅助设备……………………………………….4 3、发电机的基本参数……………………………………….7 三、生物能的优缺点及发展趋势1、生物能的优缺点……………………………………….7 2、生物能的发展趋势……………………………………….8 四、结论1、生物能的巨大潜力……………………………………….9 2、实际与理论的差异……………………………………….9 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2 绪论生物能生物能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在生物中的一种能量形式,一种以生物质为载体的能量,它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在各种可再生能源中,生物质是独特的,它是贮存的太阳能,更是一种唯一可再生的碳源,可转化成常规的固态、液态和气态燃料。生物质所含能量的多少与下列诸因素有密切的关系:品种、生长周期、繁殖与种值方法、收获方法、抗病抗灾性能、日照的时间与强度、环境的温度与湿度、雨量、土壤条件等,在太阳能直接转换的各种过程中,光合作用是效率最低的,光合作用的转化率约为0.5%-5%,据估计温带地区植物光合作用的转化率按全年平均计算约为太阳全部辐射能的0.5%-2.5%,整个生物圈的平均转化率可达3%-5%。生物质能潜力很大,世界上约有250000 种生物,在提供理想的环境与条件下,光合作用的最高效率可达8~15%,一般情况下平均效率为0.5%左右。以生物质为载体的能量.生物界一切有生命的可以生长的有机物质,包括动植物和微生物.所有生物质都有一定的能量,而作为能源利用的主要是农林业的副产品及其加工残 余物,也包括人畜分粪便和有机废弃物.生物质能为人类提供了基本燃料。一.生物能发展1、丹麦生物能的发展20 世纪70 年代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后,一直依赖能源进口的丹麦,着手推行能源多样化政策,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能源发展战略,积极开发生物能以及风能、太阳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丹麦农作物主要有大麦、小麦和黑麦,这些秸秆过去除小部分还地或当饲料外,大部分在田野烧掉了。这既污染环境、影响交通,又造成生物能源的严重浪费。为建立清洁发展机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丹麦政府很早就加大了生物能和其他可再生能源的研发和利用力

发电厂电气部分常规设计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1.此毕业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取得的成果。除了特别加以标注地方外,本文不包含他人或其它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与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2.本人完全了解学校、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与学院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此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学院可以将此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文。 3.若在大学学院毕业论文审查小组复审中,发现本文有抄袭,一切后果均由本人承担,与毕业论文指导老师无关。 4.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论文中凡引用他人已经发布或未发表的成果、数据、观点等,均已明确注明出处。论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成果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论文中已明确的方式标明。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年月

关于毕业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所完成的论文及相关的资料(包括图纸、实验记录、原始数据、实物照片、图片、录音带、设计手稿等),知识产权归属华北电力大学。本人完全了解大学有关保存,使用毕业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存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纸质版或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或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毕业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任何复制手段保存或编汇本毕业论文。如果发表相关成果,一定征得指导教师同意,且第一署名单位为大学。本人毕业后使用毕业论文或与该论文直接相关的学术论文或成果时,第一署名单位仍然为大学。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如下各项内容: 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采用影印、缩印、扫描、数字化或其它手段保存或汇编本学位论文;学校有权提供目录检索以及提供本学位论文全文或者部分的阅览服务;学校有权按有关规定向国家有关部门或者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学校有关数据库和收录到《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进行信息服务。在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学校可以适当复制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用于学术活动。 论文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英语论文(强化对流传热)

Enhancement of Forced Convection Heat Transfer Rongzhen You Class 1202 of Power Engineering In my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ve Project, we are supposed to adopt some methods to enhance the forced convection heat transfer on the plain surface. Although we have taken several technical methods into consideration, most of them are too difficult for us to apply in our project. Therefore, I would like to make an introduction to these methods here. Firstly, machining some grooves or dimples on the plain plates is one of important methods to enhance the convection heat transfer. The grooves or dimples can change the flow field of the fluid near the surface, for which the fluid would be turbulent than before. In this way, the Nusselt number of the near surface fluid would be raised, and than the convection heat-transfer coefficient would increase. This method can enhance the convection heat transfer on the plain plate to some extent, but it’s still ineffective for the reason that the improvement of heat-transfer coefficient of the fluid in the near wall region can not enhance the heat-transfer of the mainstream. Secondly, some researchers come up with an idea that using spiral fine ribs (SFRs) in plate channel to enhance the convection heat transfer. They equally placed the SFRs in the channel, which can form a packing layer resembling a kind of quasi-porous media with large porosity and can produce efficient disturbance both to the boundary layer and the mainstream. The operation principle of SFRs is that the multi-longitudinal vortices induced by SFRs can significantly increase the tangential velocity components in the cross section, which is helpful to promote the micro-fluctuation in the fluid. What’s more, the transport action caused by the longitudinal vortices can improve the mass exchange between the boundary layer and the mainstream. These two factors can not only speed up the heat migration from the channel walls, but also enhance the heat diffusion in the mainstream. This improves the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uniformity in channel. Thirdly, the most efficient way to enhance the convection heat transfer is installing fins on the plain plate. Base on this thought, some researchers have fabricated many different types of fins, such as columned pin fins, conical pin fins, elliptical pin fins, cross-cut pin fins and longitudinal vortex generator arrays (LVG). Nowadays, fins with geometric shape pins have been commonly used to in the engineering. As for the vortex generator, it can disturb the flow field by the vortex and generate vortex after the generator, which can break the boundary lay on the surface and transfer the heat into mainstream quickly. Nowadays, many researchers have proved that the LVG effect is much better than the straight fins within a certain limit of Reynolds number, as well as that the multi rows LVG can improve the whole heat transfer effect. The methods mentioned above sounds pretty advanced, but it’s quiet difficult for us, regular college students, to apply these methods in our project. Because we couldn’t analysis the complex flow field in these special structure, unless we use the FLUENT software to build up their mathematic model. As the advanced usage of FLUENT is out of our ability, we have no choices but to install the straight fins on the heat transfer surface. Some researchers have found that the overall thermal resistance of straight fins is lower than other geometric pin fins, due to the combination effect of enhanced later conduction along the fins and the lower flow bypass characteristics. At last, our experiment also proved that the straight fin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the enhancement of forced convection heat transfer.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