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新生儿窒息复苏应急预案及流程

2020年新生儿窒息复苏应急预案及流程

2020年新生儿窒息复苏应急预案及流程
2020年新生儿窒息复苏应急预案及流程

新生儿窒息复苏应急预案及流程

应急预案:

1、做好抢救新生儿工作,备齐器械、药品。

2、清理呼吸道,对羊水严重粪污染者,胎儿娩出后应在直接喉镜下,清理气管口、气管的胎粪样粘液。

3、建立呼吸:若无呼吸或有呼吸但心率小于100次/分或使用纯氧吸入后仍紫绀,应给予气囊口罩吸氧40-60次/分,气囊口罩加压给氧无效或需长时间加压给氧人工呼吸,须行气管插管。

4、建立正常循环:窒息儿经清理呼吸道有效正压人工呼吸30秒后,心率小于60次/分,应给予胸外心脏按压。

5、药物治疗:纯氧加压人工呼吸,联合胸外心脏按压30秒,心率仍小于60次/分或无心跳者应立即给予:

(1)1:10000肾上腺素0.1-0.3ml/kg静脉注射或0.3-1.0ml/kg气管内给药。

(2)扩容:生理盐水首次剂量为10ml/kg,经脐静脉或外周静脉5—10分钟缓慢推入。必要时可重复扩容1次。

6、复苏后的新生儿应得到继续密切观察体温、呼吸、心率、血压、面色、尿量、抽搐、预防感染、支持治疗。

中毒窒息预案应急预案

附件5 中毒窒息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1事故类型和危险性程度分析 我公司在隧道爆破施工,井巷凿岩爆破等施工过程中人员可能因火灾、爆破炮烟、其它有毒有害气体聚集引发中毒窒息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1 造成人身伤害事故的原因 1.1.1 突发火灾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导致人员中毒窒息; 1.1.2 爆破作业后未进行彻底排烟通风,导致人员中毒窒息; 1.1.3 井下瓦斯的有害气体突然涌出导致人员中毒窒息; 1.1.4 通风系统能力不足或故障,有害气体报警装置失灵,造成有害气体聚集,导致人员中毒窒息; 1.1.5 冒险作业。在有毒气体未排放干净,浓度未达标的情况下,盲目赶进度、抢工期,冒险进入导致人员中毒窒息。 2 应急救援基本原则 2.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把受困人员和救援人员的安全放在第一位; 2.2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2.3 防止事故扩大优先,最大限度的减少事故损失; 2.4受水害威胁的人员应急避险并采取自救的原则; 2.5迅速避开水头冲击,防止冲倒,沿避水灾路线迅速避灾,避灾路线遭破坏不能通过时,迅速进入较高位置避灾,等待救援; 2.6根据水害性质和大小采取逐级撤离的原则。

3 组织机构及职责 3.1组织机构 3.2 职责 3.2.1 指挥部人员组成 指挥:项目部经理 副指挥:项目部副经理 成员:项目部办公室、安全部、工程部、材料部、财务部负责人、施工队队长 救援组:抢险救援组、物资保障组、安全保卫组、医疗救护组、技术保障组、善后处理组 3.2.2 职责: 3.2.2.1 指挥职责: A 组织制定应急救援方案; B 宣布启动和终止本预案; C 负责全面指挥应急救援工作。 3.2.2.2 副指挥职责: A 配合指挥做好应急救援工作;

新生儿窒息复苏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新生儿窒息紧急事件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 1、临产后如发现胎儿宫内缺氧、宫内窘迫立即向家属交代病情,同时通 知二线值班医生采取适当措施纠正缺氧状态,根据具体情况尽快结束 分娩。二线值班医生接通知后10分钟到场。 2、阴道分娩准备接生时,立即通知新生儿科医生,新生儿科医生接通知 后5分钟内到场并做好窒息复苏准备工作。 3、剖宫产术中估计新生儿会发生窒息者,立即通知新生儿科医生,新生 儿科医生接到通知后5分钟内到达手术室,做好窒息准备工作。 4、新生儿科医生到产房或手术室后立即组织新生儿窒息复苏抢救小组, 以备用。抢救小组成员由包括新生儿科医生在内的至少3人组成,并 做好分工,由新生儿科医生领导。 5、病房发生窒息护士立即抱入产房行初步复苏,同时通知产科值班医生 及新生儿科医生。 6、发生新生儿窒息后,严格按窒息复苏抢救流程实施抢救。新生儿出生 5分钟仍未建立自主呼吸者,立即通知新生儿科主任到场指挥抢救。 并再次向家属交代病情。 7、窒息复苏10分钟仍未建立自主呼吸是立即通知医务科或总值班组织 我院抢救小组到场。并再次向家属交待病情。必要时联系转院。 8、窒息复苏后新生儿转儿科进一步诊治。 新生儿窒息复苏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应急预案】 (一)立即通知医师,组成抢救小组进行抢救。 (二)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口鼻腔分泌物,心率<100次/分,给正压人工通气,心率<60次/分,胸外按压30秒,心率<60次/分,遵医嘱给予药物复苏,评价心率<60次/分,应配合麻醉师气管插管药物复苏,心率>60次/分,停止胸外按压,继续正压通气,如心率>100次/分,停止正压人工通气,评价皮肤颜色,四肢青紫或红润,继续观察紫绀、给氧、病情变化。 (三)准备各种抢救药物器械。 (四)复苏后,严密观察生命征及病情变化,加强保暖,做好记录。 【程序】 发现患儿呼吸暂停、心率小于100次/分 ↓ 检查,呼叫医生,摆好体位,垫高头肩部1.5—2cm, 置于鼻吸气位保持呼吸道通畅 ↓ 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先口后鼻 ↓

中毒和窒息应急预案

编号:AQ-BH-00053 ( 应急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中毒和窒息应急预案 Emergency plan for poisoning and suffocation

中毒和窒息应急预案 备注:应急预案明确了应急救援的范围和体系,有利于做出及时的应急响应,当发生超过应急能力的重大事故时,便于与应急部门的协调,降低事故的危害程度。 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发生中毒和窒息事故的主要原因: 1)爆破后通风散烟不彻底,作业人员提前进入作业面; 2)地下洞室开挖过程中有毒气体大量涌出; 3)人工挖孔桩等有限空间施工时,由于空气流动性差,导致氧气含量不足引起的窒息。 4)氨泄漏导致的中毒。 5)其他原因引起的中毒和窒息。 2应急处置的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原则:切实把职工生命安全作为事故处置的首要任务,有效防止和控制事故危害蔓延扩大,千方百计把事故造成是危害和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2)统一指挥原则:应急救援工作必须在应急领导小组的统一

领导指挥下开展。 (3)安全原则:在事故抢救过程中,应采取措施,确保救护人员安全,严防抢救过程中发生事故。 3组织机构及职责 3.1应急组织体系 参见《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总体应急预案》 3.2指挥机构及职责 参见《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总体应急预案》 4预防与预警 4.1危险源监控 1)普及急救互救训练,添置有效防护面具,并定期对设备进行维修检测,防止泄露。 2)具有窒息性中毒可能的环境要保证足够的通风,悬挂警示标志,必要时装置自动报警设备。 3)制定和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4)进入限制空间作业必须严格遵守相关规定,旅行审批手续后

新生儿窒息复苏操作流程

新生儿窒息复苏操作流程 选手:报告评委,x号选手参加新生儿窒息复苏操作考核,请指示。 评委:开始。 选手:是,首先物品准备,辐射台预热,小枕、纱布、大毛巾,吸痰球、吸痰管、胃管、胎粪吸引器、听诊器,新生儿复苏气囊及新生儿面罩,气囊完好无漏气,功能良好。各种型号喉镜镜片,光源良好。内径2.5-4.0mm气管导管。打开氧源,连接氧管,氧流量5L/min。1:1000肾上腺素、10ml生理盐水各5支。1ml、5ml、10ml、30ml注射器各5支。常规洗手,戴手套,报告,物品准备完毕。 评委:开始。 选手:足月吗?羊水清吗?呼吸好吗?肌张力好吗? 助手:38周,羊水清,无呼吸,肌张力低。 选手:需复苏,置辐射台保暖;开放气道,清理呼吸道、口腔、鼻腔;擦干全身;局部刺激,重新摆正体位。听诊……心率(6s) 助手:80次/分。 选手:无呼吸,皮肤青紫。正压通气,吸2、3……吸2、3……(30s) 助手:30s到。 选手:听诊……心率(6s)。 助手:70次/分。 选手:矫正通气——检查气囊无漏气,重新摆正体位,开放气道,凄厉分泌物,提颏,增加通气压力。吸2、3……吸2、3。 助手:30s到。 选手:听诊……心率(6s)。 助手:50次/分。 选手:行气管插管。继续通气。(舌右边进入)通气,听诊。 助手:双肺尖呼吸音清晰对称。 选手:加胸外心脏按压。 助手:1、2、3——吸……1、2、3——吸……1、2、3——吸…… 选手:30s时间到。听诊,心率。 助手:40次/分。 选手:1:10000肾上腺素1.5ml气管内滴入,再次胸外按压。 助手:1、2、3——吸……1、2、3——吸……1、2、3——吸…… 选手:30s时间到。听诊,心率。 助手:120次/分。 选手:停止通气,观察患儿自主呼吸,患儿自主呼吸恢复,移除导管,常压给氧,保暖,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抢救物品按院内感染处理,手消毒,详细记录复苏过程。报告,操作完毕。

缺氧、窒息应急预案

容器内防腐蚀施工中毒、缺氧窒息应急预案 1. 目的 为了在容器内防腐蚀施工中发生中毒、缺氧窒息时能作出快速反应,控制事故态势,尽可能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将事故的损失控制在最低点,确保职工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应急预案,明确在事件发生时应采取的对策和措施。 2.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容器内防腐蚀施工中发生中毒、缺氧窒息紧急事故的应急处理。3. 事故应急处理人员设置 在每个防腐蚀施工现场均设立事故应急处理领导组及应急分队,明确领导组及应急分队成员名单。领导组组长由主管施工生产的经理担任,成员由质量安全员、驻工地医务代表、保卫人员等组成。 4. 职责 4.1 应急领导组负责组织、指挥处置意外事故。 4.2 应急分队队员要服从领导组的调动,随时准备执行事故处理、疏散人员、保护财物及其它意外事故的抢险任务,任何人不得畏缩不前,贻误战机。 4.3 应急分队队员及防腐蚀施工人员应熟悉应急措施,参加意外事故应急演练和急性中毒及缺氧窒息抢救训练。 4.4 应急领导组负责认真总结应急演练。 5. 事故应急设施 5.1 容器内防腐蚀施工现场必须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消防器材、检测仪器、检修材料等应急设施。主要包括: 5.1.1抢救器具主要有绳缆、梯子、隔离式呼吸保护器具(空气呼吸器、氧气呼吸器、长管面具等); 5.1.2通风换气设备(通风机、换气扇); 5.1.3急救担架; 5.1.4急救药箱(包括常用急救物品、药品); 5.1.5氧气浓度、有害气体浓度检测仪器;

5.1.6通讯联络工具(如手机等); 5.1.7消防灭火器具; 5.1.8警戒牌、隔离带、针对性的抢修使用工具。 5.2 防护设施的服务半径应不小于15m。 6. 中毒、缺氧窒息应急措施 6.1 一旦意外事故发生,现场安全员立即通知应急领导组,同时进行抢救。 6.2 事故应急领导组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做出反应, 根据具体情况立即集合事故救援应急队员奔赴事故现场,在应急领导组长统一指挥下,立即进行人员抢救。 6.2 事故现场确定警戒区,在醒目处设立警示标志,在警戒区内严禁明火,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清除救援障碍。 6.3 抢救程序: 6.3.1 启用应急设施,抢救人员必须立即使用隔离式氧气呼吸保护器,严禁使用净气式面具。利用绳缆、梯子等进入容器内将中毒窒息人员抢救出来,转移至空气新鲜流通处。医护人员对中毒人员进行现场急救。 6.3.2 同时撤离容器内全部工作人员。 6.3.3 加大作业场所通风换气。 6.4 若因人员伤亡重大,必要时向“120”、公司公安处报警。报警时说明:时间、地点、事故发生的性质、大小、周围环境等,并说明路口等候人员的特征、位置等。 6.5 事故发生后,妥善保护好事发现场,确需移动某些物件时,应做好标记,以便查找事故原因,追究事故责任。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制定出纠正预防措施防止同类事故发生。

呼吸科急危重症的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

一、呼吸科急危重症的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 (一)重症哮喘的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 1.若患者哮喘发作,立即协助其取半坐卧位或端坐位,同时通知医生。 2.给予高浓度、高流量氧气吸入(氧流量6~8L/min,氧浓度40%~60%),氧气加温湿化, 遵医嘱给予心电监护。 3.建立静脉通道,给予补液治疗,纠正酸中毒,维持电解质的平衡,若有心力衰竭应控制 补液量和补液速度。 4.遵医嘱使用支气管解痉药物(茶碱类)及糖皮质激素,观察用药效果及有无不良反应。 5.雾化吸入β2受体激动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抗胆碱药物(异丙托溴铵),遵医嘱 给予祛痰剂或雾化吸入,指导患者有效咳嗽,协助叩背。 6.配合医生做好抢救工作,备好紧急气管插管的抢救物品。 7.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用氧、药物疗效,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工作。 8.做好护理记录、心理护理、健康宣教及家属的安抚工作。 附:重症哮喘的应急预案流程图

(二)大咯血的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 1.评估患者: (1)有无气道阻塞情况。 (2)有无自主呼吸,呼吸的频率和节律。 (3)有无脉搏,循环是否充分。 (4)神志是否清楚 2.患者出现气道阻塞及呼吸异常时: (1)头偏向一侧,清楚口鼻及气道血块和异物 (2)保持气道通畅,及时吸出血液及痰液。 (3)行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 3.患者出现呼之不应、大动脉搏动消失、心跳及呼吸暂停时,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4.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取患侧卧位,避免误吸和窒息。窒息者取头低脚高位。 5.行心电监护,监测心率、血压、脉搏和呼吸的变化。 6.紧急配血、备血,做好输血准备。 7.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保持血氧饱和度95%以上。 8.建立2条以上的静脉通道,及时准确执行医嘱。 (1)镇静:地西泮5~10mg肌内或静脉注射,必要时重复使用。 (2)药物止血:垂体后叶素、维生素K1、血凝酶等。 (3)补充血容量:低血容量者,给予快速补液或输血;掌握早期、快速、足量补液的原则。有凝血障碍者给予新鲜冰冻血浆、血小板、冷沉淀(富含凝血因子的血浆沉淀制品)。 9.评估咯血量:大咯血是指24h咯血500ml以上或一次咯血量大于300ml。 10.反复大咯血,经上述处理无效者,做好特检及手术准备。 (1)行CT、支气管镜、血管造影等检查、 (2)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或手术治疗。 11.做好护理记录。 附:大咯血的应急预案流程图

新生儿窒息复苏步骤

新生儿窒息是怎么回事? 胎儿娩出时以及出生后1分钟内,无呼吸或呼吸抑制者称新生儿窒息。是一种由于产前、产时或产后的各种病因,使胎儿缺氧而发生宫内窘迫或娩出过程中发生呼吸、循环障碍,导致出生后1分钟内无自主呼吸或未能建立规律呼吸,以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酸中毒为主要病理生理改变的疾病。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围产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发生窒息后,必须积极抢救和正确处理,因缺氧可对小儿神经系统及各器官造成不利影响。做好新生儿窒息复苏护理,是减少窒息儿并发症,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和伤残率的关键之一! 新生儿窒息的后遗症? 一般来说,胎儿和新生儿对缺氧的耐受力比成人强,如果是短时间缺氧而引起的轻度窒息,是不会留下后遗症的。如果持续时间较长,甚至达到半小时,乃至几小时之上,脑组织缺氧受损严重者,可产生程度不同程度的脑神经系统后遗症,如智力低下、癫痫、瘫痪、肢体强直及发育迟缓等。 新生儿窒息的原因? 窒息的本质是缺氧,凡是影响胎盘或肺气体交换的因素均可引起窒息。可出现于妊娠期,但绝大多数出现于产程开始后。新生儿窒息多为胎儿窒息(宫内窘迫)的延续。 1、孕妇因素: (1)孕妇有慢性或严重疾病,如心、肺功能不全、严重贫血、糖尿病、高血压等。 (2)妊娠并发症:孕妇患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 (3)孕妇吸毒、吸烟或被动吸烟等。 (4)孕妇年龄≥35岁或<16岁及多胎妊娠等。 2、胎盘因素: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和胎盘老化等。 3、脐带因素:脐带脱垂、绕颈、打结、过短或牵拉等 。4、胎儿因素:(1)早产儿、巨大儿等。 (2)先天性畸形:如食道闭锁、喉蹼、肺发育不全、先天性心脏病等。 (3)宫内感染。 (4)呼吸道阻塞:羊水、粘液或胎粪吸人。 5、分娩因素:头盆不称、宫缩乏力、臀位,使用高位产钳、胎头吸引、臀位抽出术;产程中麻醉药、镇痛药或催产药使用不当等。 6、护理因素: (1)妈妈给小宝宝喂完奶后把宝宝仰面来放,宝宝吸进胃内的空气将奶汁漾出,呛入气管内而造成突然窒息。 (2)奶嘴孔太大使奶瓶中的奶汁流速过快,呛入宝宝气管。 (3)妈妈生怕宝宝冷,给宝宝盖上厚厚的大被子,并把大被子盖过宝宝的头部,使宝宝的口鼻被堵住,不能呼吸引起窒息。 (4)妈妈熟睡后,翻身时或是无意将上肢压住宝宝的口鼻而造成窒息。 (5)妈妈夜里躺在被子里给宝宝喂母乳,但由于白天过于劳累而不知不觉地睡着,将乳房堵住宝宝的口鼻而使宝宝不能呼吸。 (6)抱宝宝外出时裹得太紧,尤其是寒冷时候和大风天,使宝宝因不能透气而缺氧窒息。(7)宝宝枕边放塑料布单以防吐奶,塑料布单不慎被吹起,蒙在宝宝脸上,但宝宝不会将其取下而造成窒息。宝宝俯卧时,枕头和身边的毛巾堵住口鼻,使宝宝不能呼吸,又无能力自行移开而造成呼吸困难。 新生儿窒息的症状 1、胎儿娩出后面部与全身皮肤青紫色或皮肤苍白,口唇暗紫。 2、呼吸浅表,不规律或无呼吸或仅有喘息样微弱呼吸。

窒息事故应急预案_详细

窒息事故应急预案 1目的 为了保障员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防止和减少突发安全事故的发生,并能在事故发生后迅速有效地控制和处理,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结合本工程实际,制订本窒息事故预案。 2 组织机构 指挥部成立窒息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指挥部各部门负责人、调度、安质科全体 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 联系电话:****-**** 手机**** 各经理部亦成立相应领导小组。 3 职责 3.1领导小组职责 1 负责对本单位施工项目的风险评估,完善预测预警机制,建立预测预警系统,开展风险分析,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2 负责组织应急援救队伍; 3 负责为应急援救提供物质和组织保障; 4 负责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对可能发生窒息事故的隐患提出整改措施。 5 负责对员工进行安全知识培训,组织应急疏散的实施和演练。 3.2相关人员职责 1 组长职责:负责启动应急预案,负责应急事故行动期间的协调工作,按照应急预案合理部署应急策略,保证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2 副组长:负责事故现场的指挥、协调,对事故现场存在的危险进行分析,执行有效的操作,保证救援队员的安全,保持与指挥联系。 3 组员:配合现场指挥开展各项工作。 4 应急救援 1 信息报告(报警:当发生突发事故时,要第一时间逐一上报。员工(事故第一发现者

→工班长→经理(或应急领导小组成员→指挥部)。在事故发生后发现有窒息人员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 2 领导小组接到报警后立即赶到现场布控,组织抢救措施。 3 急救措施: 5 应急的解除 经理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解除应急措施,恢复正常秩序。 6处置 1 对突发的各种窒息事故中伤亡的人员进行稳妥的处置,按照规定给予抚恤、补助或补偿,并提供心理及司法援助。 2 对事故起因、性质等问题进行调查,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对事故责任者给予处罚。

新生儿窒息复苏工作制度

新生儿窒息复苏工作制度-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新生儿窒息复苏工作制度 一、新生儿窒息复苏抢救工作 1、建立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与复训制度,确保每位参与新生儿窒息复苏抢救的医务人员均接受培训。 2、产房、手术室均应配备新生儿窒息复苏抢救设备,设备必须专人负责,单独放置,保持设备无损,处于功能状态。 3、产房、手术室均应配备新生儿窒息复苏抢救药品,药品必须专人负责,单独放置,并注明药品的名称、规格、数量、有效期、短缺时应及时补全。 4、产房、手术室均张贴新生儿窒息复苏抢救流程图。 5、产、儿科密切协作,新生儿娩出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抢救过程中分工明确、有条不紊;抢救结束后及时转诊和治疗。 6、做好抢救现场记录工作,认真详实填写复苏现场记录表,记录抢救过程。 7、严格执行新生儿转运程序。危重婴儿转诊时应备转运车,新生儿医生护送,携带抢救设备及药品,并做好转诊记录。 8、危重新生儿和新生儿死亡病例,应及时进行讨论,总结经验教训,并做好讨论记录。 二、新生儿窒息复苏产、儿科协作

1、新生儿窒息复苏领导小组负责协调和组织产、儿科医务人员培训、考核及现场抢救工作。 2、每周至少进行一次产、儿科联合查房,儿(新生儿)科医生及时了解即将分娩的高危产妇病情,产科医生了解已转入新生儿科的危重患儿病情。 3、儿(新生儿)科医生参加高危产妇分娩或手术前讨论。 4、对有高危因素的孕产妇,儿(新手儿)科医生提前进入产房或手术室,现场等待分娩,参加新生儿窒息复苏抢救。 5、对正常分娩的新生儿,若出现窒息或特殊情况,产科医生应及时通知儿(新生儿)科医生,尽快给予处理和抢救。 6、危重新生儿抢救后,应及时转入儿(新生儿)科监护病房,由儿(新生儿)科医生负责窒息患儿的监护和治疗,或转入上级医疗机构。 7、产、儿(新生儿)科每月至少联合进行一次新生儿重度窒息(死亡)病例讨论。 8、产、儿(新生儿)科合作建立重度窒息新生儿病例随访制度,定期对出院后病儿进行追踪,了解恢复情况并做好指导。三、新生儿窒息复苏工作考核

新生儿窒息复苏工作制度

新生儿窒息复苏工作制度 一、新生儿窒息复苏抢救工作 1、建立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与复训制度,确保每位参与新生儿窒息复苏抢救的医务人员均接受培训。 2、产房、手术室均应配备新生儿窒息复苏抢救设备,设备必须专人负责,单独放置,保持设备无损,处于功能状态。 3、产房、手术室均应配备新生儿窒息复苏抢救药品,药品必须专人负责,单独放置,并注明药品的名称、规格、数量、有效期、短缺时应及时补全。 4、产房、手术室均张贴新生儿窒息复苏抢救流程图。 5、产、儿科密切协作,新生儿娩出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抢救过程中分工明确、有条不紊;抢救结束后及时转诊和治疗。 6、做好抢救现场记录工作,认真详实填写复苏现场记录表,记录抢救过程。 7、严格执行新生儿转运程序。危重婴儿转诊时应备转运车,新生儿医生护送,携带抢救设备及药品,并做好转诊记录。 8、危重新生儿和新生儿死亡病例,应及时进行讨论,总结经验教训,并做好讨论记录。 二、新生儿窒息复苏产、儿科协作 1、新生儿窒息复苏领导小组负责协调和组织产、儿科医务人员培训、考核及现场抢救工作。 2、每周至少进行一次产、儿科联合查房,儿(新生儿)科医生

及时了解即将分娩的高危产妇病情,产科医生了解已转入新生儿科的危重患儿病情。 3、儿(新生儿)科医生参加高危产妇分娩或手术前讨论。 4、对有高危因素的孕产妇,儿(新手儿)科医生提前进入产房或手术室,现场等待分娩,参加新生儿窒息复苏抢救。 5、对正常分娩的新生儿,若出现窒息或特殊情况,产科医生应及时通知儿(新生儿)科医生,尽快给予处理和抢救。 6、危重新生儿抢救后,应及时转入儿(新生儿)科监护病房,由儿(新生儿)科医生负责窒息患儿的监护和治疗,或转入上级医疗机构。 7、产、儿(新生儿)科每月至少联合进行一次新生儿重度窒息(死亡)病例讨论。 8、产、儿(新生儿)科合作建立重度窒息新生儿病例随访制度,定期对出院后病儿进行追踪,了解恢复情况并做好指导。 三、新生儿窒息复苏工作考核 1、新生儿窒息复苏工作纳入科室质量考核管理。 2、新生儿窒息复苏领导小组负责进行工作考核和评定。 3、每年对产、儿(新生儿)科医生、助产士、参与复苏的麻醉人员等考核一次,不合格者予一次补考,补考仍不合格者停岗学习,直至合格后方可上岗。补考不合格者,其本人及所在科室本年度内取消优秀个人及科室的评选资格。 4、对产房、手术室新生儿窒息复苏设备及药品每月至少抽查一

急危重症的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精.doc

一、呼吸科急危重症的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 (一重症哮喘的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 1.若患者哮喘发作,立即协助其取半坐卧位或端坐位,同时通知医生。 2.给予高浓度、高流量氧气吸入(氧流量6~8L/min,氧浓度40%~60%,氧气加温湿化, 遵医嘱给予心电监护。 3.建立静脉通道,给予补液治疗,纠正酸中毒,维持电解质的平衡,若有心力衰竭应控制 补液量和补液速度。 4.遵医嘱使用支气管解痉药物(茶碱类及糖皮质激素,观察用药效果及有无不良反应。 5.雾化吸入β2受体激动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抗胆碱药物(异丙托溴铵,遵医嘱 给予祛痰剂或雾化吸入,指导患者有效咳嗽,协助叩背。 6.配合医生做好抢救工作,备好紧急气管插管的抢救物品。 7.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用氧、药物疗效,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工作。 8.做好护理记录、心理护理、健康宣教及家属的安抚工作。 附:重症哮喘的应急预案流程图 取半坐卧位或端坐位 给予氧气吸入(6~8L/min

给予心电监护 建立静脉通道 遵医嘱给药 雾化吸入平喘药物 备好紧急气管插管的抢救物品 观察生命体征及用氧、药物疗效 做好护理记录、心理护理、健康宣教及家属的安抚工作 (二大咯血的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 1.评估患者: (1有无气道阻塞情况。 (2有无自主呼吸,呼吸的频率和节律。 (3有无脉搏,循环是否充分。 (4神志是否清楚 2.患者出现气道阻塞及呼吸异常时: (1头偏向一侧,清楚口鼻及气道血块和异物 (2保持气道通畅,及时吸出血液及痰液。 (3行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 3.患者出现呼之不应、大动脉搏动消失、心跳及呼吸暂停时,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4.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取患侧卧位,避免误吸和窒息。窒息者取头低脚高位。 5.行心电监护,监测心率、血压、脉搏和呼吸的变化。 6.紧急配血、备血,做好输血准备。 7.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保持血氧饱和度95%以上。 8.建立2条以上的静脉通道,及时准确执行医嘱。 (1镇静:地西泮5~10mg肌内或静脉注射,必要时重复使用。 (2药物止血:垂体后叶素、维生素K1、血凝酶等。 (3补充血容量:低血容量者,给予快速补液或输血;掌握早期、快速、足量补液的原 则。有凝血障碍者给予新鲜冰冻血浆、血小板、冷沉淀(富含凝血因子的血浆沉淀制品。 9.评估咯血量:大咯血是指24h咯血500ml以上或一次咯血量大于300ml。 10.反复大咯血,经上述处理无效者,做好特检及手术准备。 (1行CT、支气管镜、血管造影等检查、 (2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或手术治疗。 11.做好护理记录。 附:大咯血的应急预案流程图 评估患者 出现气道阻塞及呼吸异常

矿井通风、中毒和窒息应急救援预案

矿井通风、中毒窒息应急救援预案 一、应急预案编制目的 为了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减少和避免矿山通风、中毒窒息等事故发生,建立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反应快捷的应急机制、提高对事故的快速抢险救援反映能力,及时有效、有序地开采抢险救援工作,为了防止灾害进一步扩大,保护国家财产和职工的人身安全,维护矿山的正常生产,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应急预案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实施条例》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16423—2006 《金属和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技术规范》AQ2013-2008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2009.5.10 三、应急预案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各大矿业公司矿井通风、中毒窒息等事故应急准备和应急救援工作。 四、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1.预防为主,以人为本的原则 将保障人民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作业救援的重要任务,科学紧急救护遇险人员,把人员伤亡和伤害降到最低程度。 2.统一指挥、分工协作的原则 应急救援工作统一指挥,各单位各负其责,分工协作,使救援工作

能有力、有序展开。 3.安全救援的原则 施救过程中,应采用科学、安全可靠的方式、方法救援,避免产生次生灾害或伤害。 4.自救,社会协助的原则 在遇到灾害时,企业应紧急启动预案,及时组织,采取现场处置措施控制灾害的蔓延扩大或减少损失。 作为中小企业,自身救援能力有限,在遭遇突发特大灾害事故时,可能超越企业自身的救援能力,自救者不能有效控制灾情的发展时,则需启动社会救援协助,动员社会各方力量救援。 5.信息通讯畅通原则 应急救援涉及多方参与者,救援环境和条件处于动态变化中,为了保证系统有效、及时、可靠地组织救援必须保持各方通讯畅通。 五、某矿业公司概况 某矿为一生产矿山,始建于1975年,矿体赋存深度为+40~-500m,主要由Ⅱ、Ⅲ、Ⅵ、Ⅶ号矿体组成。矿山采用上盘斜井开拓,目前有两条明斜井由地面至-150m水平及盲斜井延伸至-302m和-350m水平,(另有恒发矿井-75m水平排水专用)。-302m水平以上已采用房柱法进行了开采其矿间柱和顶底柱已经设计爆破和在进行矿石回收。-350~-302m阶段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开采,其工程正在实施之中,该阶段可采储量约136.0万t,年生产能力30万t。 通风系统现状 目前矿山采用集中抽出式机械通风。新鲜风流斜井和盲斜井进入井下,冲洗工作面后,污风由盲斜井抽出排至地表。风机安装在井下-150m中段斜井落平点附近的通风机硐室内。硐室内设型号为

新生儿窒息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新生儿窒息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生效日期:2012 年06月01 日 修订日期:年月日 应急预案: (一)初步复苏 1、将新生儿放在预热的辐射保温台上。 2、摆正体位,肩押部垫高3 厘米,呈鼻吸气位。 3、清理呼吸道,先口后鼻(必要时气管插管) 。 4、擦干全身,给予刺激,重新摆正体位,肩押部垫高 3 厘米,呈鼻吸气位。 5、必要时给氧。 6、评价呼吸、心率、肤色,根据评价结果采取措施。 (1) 如有自主呼吸,心率》100 次/分,肤色红润,继续给予支持护理,加强病情监测。 (2) 呼吸暂停或心率《100 次/分,肤色青紫,立即给予气囊面罩正压人工呼吸。 (二)气囊面罩正压人工呼吸 1、选择气囊,接上氧源,选择合适型号的面罩。 2、检查气囊(压力、减压阀、性能等) 。 3、站在新生儿的一侧或头部,将新生儿的头部摆正到鼻吸气位。 4、将气囊和面罩放置在新生儿面部,查气道密闭性(用正确压力通气2-3 次,观察 胸廓扩张情况) 。 5. 100%氧开始气囊面罩正压人工呼吸30 秒后,评价: (1) 有自主呼吸,心率〉100次/分,肤色红润,可停止加压给氧,并给予触觉刺激,使其大声啼哭后,继续给予支持护理,加强病情监测。 (2) 无自主呼吸或呼吸微弱,心率V 60次/分或介于60-80次/分无上升,肤色青紫,需要实行胸外心脏按压。 (三)胸外心脏按压 1 、手的正确位置在胸骨下1/3 处(两乳头连线中点下方) 2、双指法(用中指和食指或无名指指尖,垂直压迫) 3、拇指法(两拇指可并排放置或重叠,拇指第 1 节应弯曲,垂直压迫,双手环抱胸廓支撑. 4、压迫深度为前后胸直径1 /3,放松时指尖或拇指不离开胸骨,下压时间应稍短于放松时间,节奏每秒按压 3 次呼吸 1 次,频率为120 次/分. s. 30 秒胸外按压后,评价: (1) 心率〉80次/分,停止胸外心脏按压继续人工呼吸,如有自主呼吸,肤色红润,可停止加压给氧改为常压给氧,送入新生儿病房继续护理,与当班护士交接、记录. (2) 心率V 60次/分或介于60-80次/分无上升,无自主呼吸或呼吸微弱,肤色青紫,重新开始胸外心脏按压,并进行气管插管和使用药物。 (四)气管插管 1 、气管插管指征: (1 )需要气管内吸引清除胎粪时; (2) 气囊面罩人工呼吸无效或要延长时; (3) 经气管注入药物时; (4) 特殊复苏情况,如先天性AA 病或超低出生体重儿。 2、选择合适型号的镜片( 1 号足月儿用,0 号早产儿用

有限空间作业中毒窒息应急预案

进入有限空间作业中毒窒息事故应 急预案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管理部

进入有限空间作业中毒窒息事故应急预案 总则 为预防在进入有限空间施工作业中毒窒息事故的发生,提高员工在事故突发状态下快速、高效、有序的应急处理能力,最大限度地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防止事故的扩大,特制定本预案。 一、应急指挥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联系电话:急救电话:120 消防电话:119 东方医院总值班室: 急救中心:86919300 二、突发事故应急处理现场指挥小组职责 组长:督促指导各部门制订事故处置预案,组织职工进行反事故演练习;督促有关部门对施工、检修现场进 行安全监督检查,消除事故隐患,确保安全生产; 负责救援事件总安排,确定是否上报业主、监理、 联系社会救援等事宜。 副组长:负责现场救助总体安排;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现场救助、保护好作业现场;负责救险人力、物资和车辆

的调配工作 组员: 1)听从组长、副组长安排,积极参与组织人员进行救援。 2)组员做好救援防护物品日常检查工作,保证正常使用。 中毒窒息的应急 一.主要危害物质 主要危害物质和因素有:氮气、硫化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氨化合物以及相应的烃类物质和高温、粉尘。 二、危险化学品理化性质及危险性 氮气常压下无毒,大于90%时可引起单纯性窒息,严重时迅速发生昏迷,使人窒息死亡。 硫化氢为无色是有臭鸡蛋味的气体。比重1.19(空气为1)。在空间易聚积,不易飘散。易溶于水,也溶于醇类。硫化氢化学性质活泼,能与许多金属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化合物,当空气中硫化氢含量达0.035毫克/米3,人们即可嗅到,当浓度超过10毫克/米3,臭鸡蛋味反而减弱,不易察觉,往往会出现“闪电式”中毒死亡。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臭窒息性毒气。比重0.968(空气为1)。当空气中一氧化碳含量达到11.7克/米3,呼吸55分钟,可引起死亡。一氧化碳主要由呼吸道进入肺泡,在肺泡中通过气体交换而进入血液循环系统。与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生成碳氧血红蛋白,影响

抢救应急预案及流程

抢救应急预案及流程 患者发生呼吸心跳骤停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应急预案】 1.患者发生呼吸心跳骤停时,应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 快速建立静脉通道,根据医嘱应用抢救药物。同时呼叫其他医务人员帮助抢救。在抢救过程中应注意心、肺、脑复苏,必要时开放两条静脉通道。 2.患者出现呼吸心跳骤停时,先行胸外心脏按压术,未行气管插 管的患者,应立即行气管插管辅助呼吸,必要时再开放一条静脉通道。 3.参加抢救人员应听从指挥,密切配合,有条不紊,严格查对, 并保留各种液体、安培及药瓶等,做到据实准确的记录抢救过程。 4.护理值班人员严格遵守科室各项规章制度,坚守岗位,密切观 察病情变化,及时采取抢救措施。 5.急救物品做到“四固定”(定位置、定数量、定专人管理、定期 检查),班班清点,完好率达 100% ,保证应急使用。 6.护理人员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流程及各种急救仪器的使用方法和 注意事项。 【程序】 立即抢救→胸外按压→气管插管→快速输液→遵医嘱用药→密切配合→对症处理→及时记录→及时上报院办 发生输液反应时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应急预案】 1.立即停止输液或者保留静脉通路,改换其他液体和输液器。 2.报告主管医师并遵医嘱给药。 3.病情危重者就地抢救,必要时行心肺复苏。并报告医务科,组 织抢救。 4.记录患者生命体征、一般情况和抢救过程。 5.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科、医务科、护理部。 6.保留输液器和药液分别送消毒供应室和药剂科,进行检测。 7.患者家属有异议时,立即按有关程序对输液器具进行封存、送 检。 【程序】 立即停止输液→更换液体和输液器→报告医生→遵医嘱给药→就地抢救→观察生命体征→记录抢救过程→及时上报→保留输液器和药液→送检 发生输血反应时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应急预案】 1.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液管,改换生理盐水。 2.报告医生并遵医嘱给药。 3.若为一般过敏反应,情况好转者可继续观察并做好记录。 4.怀疑溶血等严重反应时,保留血袋并抽取患者血样一起送检验科。 5.患者家属有异议时,立即按有关程序对输血器具进行封存。 【程序】

新生儿窒息复苏流程图

新生儿窒息复苏流程图

新生儿窒息复苏流程图 ↓ ↓ ↓ ↓

1.确保每次分娩时至少有1名熟练掌握新生儿复苏技术的医护人员在场。 2.加强产儿科合作,在高危产妇分娩前,儿科医师要参加分娩或手术前讨论;在产床前等待分娩及实施复苏;负责复苏后新生儿的监护和查房等。产儿科医师共同保护胎儿完成向新生儿的平稳过渡。 3.在卫生行政领导干预下降复苏指南及常规培训制度化,以进行不断的培训、复训、定期考核,并配备复苏器械;各级医院须建立由行政管理人员,产科、儿科医师,助产士(师)及麻醉师组成的院内复苏领导小组。 4.在ABCDE复苏原则下,新生儿复苏可分为4个步骤:⑴快速评估和初步复苏;⑵正压通气和氧饱和度监测;⑶气管插管正压通气和胸外按压;⑷药物和(或)扩容。 第二部分新生儿复苏指南

一、复苏准备 1.每次分娩时有1名熟练掌握新生儿复苏技术的医护人员在场,其职责是照顾新生儿。 2.复苏1名严重窒息儿需要儿科医师和助产士(师)各1名。 3.多胎分娩的每名新生儿都应有专人负责。4.复苏小组每个成员需有明确的分工,均应具备熟练的复苏技能。 5.新生儿复苏设备和药品齐全,单独存放,功能良好。 二、复苏的基本程序 此评估-决策-措施的基本程序在整个复苏中不 断重复,见图1。 评估主要基于3个体征:呼吸、心率、氧饱和度。评估 ↗↖ ╱ ╲

措施 ←─────── 决策 图1 复苏的基本程序 通过评估这3个体征中的每一项来确定每一步骤是否有效,其中,心率对于决定进入下一步骤是最重要的。 三、复苏的步骤 复苏的步骤见流程图(图2)。 (一)快速评估 出生后立即用几秒钟的时间快速评估4项指标:1.足月吗? 2.羊水清吗? 3.有哭声或呼吸吗? 4.肌张力好吗? 以上4项中有1项为“否”,则进行以下初步复苏。 (二)初步复苏

人员窒息应急救援措施预案

人员窒息应急救援措施 预案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人员窒息应急救援措施预案 一、人的因素 1、违章指挥;无专项的施工方案和安全措施;对工人未进行安全生产教育;未做安全技术交底; 2、违章操作;不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不正确配带劳动保护用品;不正确使用安全防护设施、设备; 二、环境因素 1、工作现场存在有毒、有害气体; 2、施工现场空气不流通;作业场地封闭、狭小; 3、天气闷热、持续高温; 三、材料因素: 1、施工中使用的材料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挥发性物质;如氯气、二氧化硫、氨、甲醛、氮氧化合物等。以及窒息性气体:一氧化碳、硫化氢、氰及氰类化合物等。 2、劳动保护用品、防毒面具不合格;未达到安全防护使用标准; 四、安全措施不到位: 1、在进行坑、槽、沟、孔桩的开挖作业时,未制定安全有效的措施方案;未按排专人进行现场警戒; 2、混凝土护壁未达到设计强度和规定的养护时间时就进行下一步工序作业;

3、下孔作业前未进行有害气体的检测;就盲目的下孔作业孔下作业时未安置有效的通风设施; 4、油漆工交叉作业;无安全有效的防护用品和通风措施; 5、宿舍内违章使用煤火炉、煤气炉具,未按规定安装风斗,煤气阀门未关闭严密发生泄漏; 6、在密闭的容器内进行焊接作业时无通风设施;容器外无人看管职守; 五、产生的后果:中毒、窒息极易造成人员死亡或留有后遗症; 六、应急救护组织机构: 总指挥:孟彦敏、孟建保 急救组成员:公司科室长 七、职责划分: 总指挥: 1、负责组织对本项目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 2、定期组织本项目管理人员对施工现场、宿舍的检查;明确现场宿舍的管理负责人。 3、督促本项目的安全措施落实情况;落实新置设备的所需资金。 4、在发生中毒、窒息等安全事故时,担任现场应急救援工作的总指挥。 八、救护组成员分工: 1、组长带领组员负责对伤员实施的现场救护工作。

患者窒息应急预案.docx

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209病区 护理应急预案演练记录 演练时间:2016-11-28 演练地点:209病区抢救室 演练内容:患者窒息应急预案 参加人员:顾巧华、王缘、王倩、王锦、张灿、印健 演练场景及记录 场景:患者进餐时发生窒息 演练记录:患者67床 xxx女,57岁,因“一天内解血便两次,量约500g”入院,既往脑梗塞病史。入院第三天家属喂稀饭时速度快,护士王倩巡回时发现患者呛咳,立即呼叫主班王锦护士,并使患者头低足高俯卧位,轻拍背部,但患者还是不能咳出,王锦立即电话通知印健医生,张灿护士上床上迅速抱住患者上腹部,使患者身体前倾,另一只手用力扣背部,但患者仍然咳不出,立即准备吸引器清除口腔内痰液、分泌物,王缘建立静脉通道,予氧气吸入、心电监测,印健医生到达现场配合医生实施各种抢救措施后血氧饱和度下降至60%,口腔分泌物吸引器不能吸出,大动脉搏动消失、无呼吸,立即予心脏按压、简易呼吸器辅助呼吸,急请麻醉科插管,观察生命体征,做好抢救记录,向家属交代并讲解相关知识,组织讨论,预防再次发生。 演练效果评价人员到位情况□√迅速准确□基本按时到 位 □个别人员不到位□重点岗位人 员不到位 履职 情况 □√职责明确,操作熟练□职责明确, 操作不够熟练 □职责不明,操作熟练 物资到位情况现场物资□√物质充分,全部有效□

感谢你的观看 感谢你的观看现场准备不充分□现场物资严重缺乏个人防护□√全部人员防护到位□个别人员防护不到位□大部分防护不到位 协调组织情况整体组织□√准确高效□协调基本 顺利,能满足要求□效率低,有待改进 应急小组分工□√合理、高效□基本合 理能完成任务□效率低,没有完成任务实战效果评价□√达到预期目标□基本达到目 的,部分环节有待改进 □没有达到目标,需重新演练 部门配合协作报告上级□√报告及时□报告不 及时□联系不上 配合部门□√配合协作好,能及时到达 □配合协作差,未及时到达 处理结果□√处理到位□部分处理不到位□大部分处理不到位 急救意识□√急救意识强□急救意识薄弱□急救意识差 护士长点评:窒息特别对有吞咽障碍的患者发生的几率更高些,特别是神经科是高发的科室,目前人口老龄化,我们科也时有发生,这就要求每位护士必须掌握窒息的应急预案,知道如何妥善处理,此次考核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护理人员能熟练掌握误吸的应急处理流程,医护间密切配合,病

新生儿窒息复苏规范

新生儿窒息复苏规范 本诊疗规范的制定是以邵肖梅、叶鸿瑁,丘小汕主编《实用新生儿学》,第四版,2016年,北京修订“新生儿复苏指南”为依据,结合本科室实际情况制定。 一、复苏准备 1. 每次分娩时有 1 名熟练掌握新生儿复苏技术的医护人员在场,其职责是照料新生儿。 2. 复苏1 名严重窒息儿需要儿科医师和助产士(师)各1 人。 3. 多胎分娩的每名新生儿都应由专人负责。 4. 复苏小组每个成员都需有明确的分工,每个成员均应具备熟练的复苏技能。 5. 检查复苏设备、药品齐全,并且功能良好。 二、复苏的基本程序 此程序贯穿复苏的整个过程。 评估主要基于以下3 个体征:呼吸、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 新生儿复苏流程图

三、复苏的步骤(一)快速评估

出生后立即用几秒钟的时间快速评估4 项指标: 1. 足月妊娠? 2. 羊水清? 3. 有哭声或呼吸? 4. 肌张力好? 如以上任何1 项为“否”,则进行以下初步复苏。如羊水有粪染,进行有无活力的评估和决定是够气管插管吸引胎粪。 (二)初步复苏 1. 保暖 2. 体位:置新生儿头轻度伸仰位(鼻吸气位); 3. 吸引:必要时(分泌物量多或有气道梗阻)应限制吸管的深度和吸引时间(< 10 s),吸引器的负压不超过100 mm Hg( 1 mm Hg =0. 133 kPa); 4.羊水胎粪污染时的处理:不再推荐羊水胎粪污染时常规气管内吸引,我国新生儿复苏专家组推荐:当羊水胎粪污染时,仍首先评估新生儿有无活力,当有活力是继续初步复苏,无活力时,应在20s内完成气管插管及用胎粪吸引管吸引胎粪,如不具备气管插管条件,而新生儿无活力时,应快速清理口鼻后立即开始正压通气。

骨科应急预案及流程

骨科应急预案及流程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

第一节颈椎外伤的应急预案与流程 一、应急预案 1、颈椎损伤患者(由各种突发事件中暴力所致,如交通事故、工伤事故、高处坠落物等)入院后将患者安置在观察室,同时通知医生。 2、立即颈托或颈围领固定颈部,迅速建立静脉通道。 3、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吸氧,痰液较多者给予有效吸痰,必要时备气管切开包、呼吸机等抢救器材和药品,协助医生救治。 4、留置导尿,观察尿液的量、性质和色。 5、如有高热时给予冰块等物理降温。 6、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并做好抢救记录。 二、流程

第二节颈椎术后患者发生窒息时的应急预案与流程 一、应急预案 1、患者一旦发生窒息,立即报告医生,同时,应立即将患者置侧卧位,松解衣领及腰带,清理口中污物、义齿及呕吐物。 2、用吸痰器吸出呼吸道内的痰及呕吐物。 3、面罩加压吸氧,心电监护。 4、准备好抢救药品,配合医生进行紧急救治。 5、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 6、及时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7、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8、做好护理记录。 二、流程 第三节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应急预案及流程 一、应急预案 1、及时通知医生的同时,迅速为患者建立静脉通路,补充血容量,必要时遵医嘱输血,准确及时应用药物。 2、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

3、患肢用石膏固定的患者,应给予适当松解石膏等外固定,同时协助医生处理创口,无菌敷料包扎,了解患者的全身情况。不可抬高患肢.不可冰袋降温,否则会加重肌肉坏不死。 4、心理护理:做好患者心理护理,病情危重者,专人陪伴,使其有安全感,听取并解答患者或家属的疑问,以减轻他们的恐惧和焦虑心情。 5、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并做好记录。 6、积极为患者做好术前准备,进行手术治疗。 二、流程 第四节髋关节假体脱位的应急预案及流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