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上物理作业本答案

八年级上物理作业本答案

八年级上物理作业本答案
八年级上物理作业本答案

八年级上物理作业本答案【认识运动答案】

基础训练

1、机械;运动;运动;位置

2、分子;运动

3、原子;原子核;行星绕太阳运动

4、固态;液态;气态

5、固态;液态;气态;增大

6、烟分子;请勿吸烟

7、过山车、行星运动;下落的小球

8、A

9、A

10、略

拓展提高

11、C

12、C

13、固态:木头

液态:有体积,没有形状

气态:空气

【运动的描述答案】

基础训练

1、运动;静止

2、运动;静止;运动

3、相同路程比时间;②

4、运动

5、90;25

6、7、8、9、10、

BBBADD

拓展提高

11、静止;小桥

12、30km/h;运动

13、ACD

14、A

【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答案】

基础训练

1、运动;v=s/t;m/s;km/h;0.28

2、不变;不变

3、(1)m/s

(2)km/h

4、16;6.25

5、190

6、30

7、80km/h;0.5

8、9、10、

ACB

拓展提高

11、30;450

12、3.84(0.02);19.2(0.1)

13、(1)40;25

(2)小

(3)不正确;所测时间不是运动中下半程的时间【能量答案】

基础训练

1、电

2、生物

3、热能

4、动能;能量;能量;能量

5、能量

6、光;热

7、核能;核

8、D

拓展提高

9、D

【认识声现象答案】

基础训练

1、振动;介质

2、固体、液体、气体;340

3、振动;Hz;50

4、真空不能传声

5、琴弦;鼓膜

6、振动

7、(1)变小

(2)介质

8、9、10、11、

AABA

12、解:s=vt=340m/s×0.2×60s=4080m

因声音有反射,所以河面宽为:L=s/2=2240m

拓展提高

13、0.15

14、这个成绩不正确,因为声音从起点传播到终点也需要时间。百米赛跑场上,

正确的计时是裁判从看到到发令枪冒白烟开始记录,而不是听到枪声时计时。

如果听到枪声才计时,这样就少了声音从起点传播到终点的那些时间,实际成绩应比12.5s多一些

15、(1)声音传播速度与温度有关

(2)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

16、(1)声音可以在细棉线中传播

(2)金属丝的传声效果比细棉线更好

(3)声音在传播中被阻断了

(4)不能

【乐音的三个特征答案】

基础训练

1、频率;频率;频率

2、密;高

3、振幅;振幅;振幅;远近;远

4、特色;音色;音色

5、音色;响度

6、响度;音色

7、8、9、10、11、

BAABA

拓展提高

12、D

13、不同;音色;响度

14、(1)空气柱的长度越短,音调越高

(2)水快倒满时发出声音的音调较高

15、(1)3

(2)不能;没有控制变量

(3)若能听到其发声,则说明发声是由摆动产生的,反之则不是由摆动产生的

【噪声答案】

基础训练

1、①②③④

2、音调;空气

3、噪声;振动

4、声源处

5、振动;声源处;声;电

6、dB;传播过程中

7、8、9、10、

BBAC

拓展提高

11、C

12、从减弱噪音的三种途径上考虑: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植树造林;

在高速公路两旁修建隔音墙,即是通过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了噪音的传播

13、(1)泡沫塑料、衣服、锡箔纸

(2)表面粗糙、多孔

(3)隔音效果还可能跟填充物的厚度、填充的松紧程度有关

【声与现代科技答案】

基础训练

1、回声;大

2、超声波;声呐

3、能量;振动

4、5、6、7、

BCCD

8、9、10、/

DCD/

课时作业本八年级物理下

课时作业本八年级物理下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现象中,与物理所说的“惯性”有关的是() A.绝大多数人用右手写字 B.向日葵具有“向日”的特性 C.脱离树枝的苹果总是落向地面 D.“助跑”有利于跳远的成绩 2、小熊猫能够轻松地倒挂在竹子上,当它倒挂在竹子上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竹子对小熊猫的作用力和小熊猫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小熊猫对竹子的作用力和小熊猫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C.小熊猫对竹子的作用力和竹子对小熊猫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 D.小熊猫很轻,其重力不需要平衡就能静止在空中 3、下列是小明使用天平的几点做法(图1),其中正确的是() 图1 A.测量前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B.调节横梁平衡时,游码可不在零刻度处 C.用手直接加减砝码D.所测物体质量可以超过天平最大测量值 4、以下图2所示各例能够减小摩擦的是() 图2 5、如图3所示,两个底面积相同、形状不同的容器甲和乙,分别装入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则甲、乙容器底面所受到的压强 ( ) A.P甲> P乙 B.P甲=P乙 C.P甲< P乙 D.无法确定 图3 图4 6、如图4,物体漂浮在液面上,是由于() A. 物体受到的重力小于浮力 B. 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 C. 浮力和重力的合力为零 D. 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大 7、关于重力,下列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就是物体的重力 B.在空中向上运动的物体不受重力作用 C.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 D.抛出去的物体总会落向地面,这是由于物体受到重力作用的缘故 8、下列关于力是否做功的判断,说法正确的是:() A.提着水桶站在地上不动,水桶受提力作用,水桶对地面又有距离,提力做了功 B.重10N的木箱,用3N的水平拉力拉它移动了2m,所以重力做了功 C.手提皮箱上楼,提力对皮箱做了功 D.拨河运动中,双方运动员相持不动时,既有力,又在力的方向上存在距离,所以双方运动员做功相等 9、甲、乙两汽车在同一水平路面上以相同的速度行驶,则() A.两汽车具有的动能一定相同 B.两汽车具有的机械能一定相同 C.甲汽车的动能一定不会小于乙汽车的动能 D.两汽车可能具有相同的机械能 10、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力是保持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原因 B.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C.停止用力,运动物体就会停止下来 D.物体受到力才会运动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 11、手提水桶,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手也会感到疼是因为对施力的结果。这一现象表明。

课时作业本物理答案

课时作业本物理答案 课时作业本物理答案 答案与提示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一、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1.CD 2.B 3.C 4.云地面船岸 5.BC 6.D 7.A 8.2km-3km0 东59.C10.(1)2025152(2)东偏北45°方向作图略11.略 二、时间和位移 1.AC 2.AD 3.A 4.BC 5.BC 6.C 7.ACABOD 8.60m图略 9.6mx轴正方向4mx轴正方向20m10.C11.路程900m位移 500m500m 12.中心点的路程和位移大小相等边缘上一点路程大于位移大小 13.(1)路程(2)位移大小思考略 三、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1.CD 2.B 3.C 4.3m/s53m/s25m/s 5.0 6.AC 7.CD 8.D 9.CD10.ABC11.路程为100m位移0平均速度为012.不同1463km 是路程而非位移从地图上量出两地长度,再由比例尺算出直线距离约1080km,v=1080/14≈71km/h 13.从图中量出车运动路程与车长的线段长,按比例算出实际位移为135m,v≈13504m/s=338m/s121km/h>80km/h,超速 五、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1.C 2.BD 3.B 4.D 5.飞机火车小球 6.98m/s2竖直向下 7.D

8.AB9.150-1510.C11.509m/s2-6m/s2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12.52m/s213.略 第一章复习题 1.A 2.D 3.CD 4.ACD 5.BD 6.D 7.ABC 8.D 9.A10.200m11.t20~t1和 t2~t312.左0308513.(1)第3秒末(2)40m向上 (3)5m向下(4)-35m125m14.路程为80m位移大小为10m,方向向左15.12m/s≤v乙≤206m/s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1.ABD 2.D 3.ACD 4.BCD 5.C 6.B 7.匀加速直线匀速直线匀减速直线向东向东向东 8.53-39.200m/s210.72s11.(1)如图所示 (2)2m/s2(3)2m/s2,相同(4)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1.C 2.B 3.B 4.C 5.D 6.C 7.6 8.29.110.79s253m/s11.(1)8m(2)72m(3)有,求“面积” 12.(1)694s(2)29km(3)4298s 四、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 1.AB 2.B 3.C 4.C 5.0128 6.18 7.5 8.16 9.制动时速度(km/h)反应距离(m)制动距离(m)停车总距离(m) 405681361201677288710.(1)25×106m/s2(2)011m(3)0128m11.(1)12 m/s(2)180m 专题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的`应用

八年级下册数学课时作业设计

一、选择题 1.下列式子中,是二次根式的是() A.- B. C. D.x 2.下列式子中,不是二次根式的是() A. B. C. D. 3.已知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5,那么它的边长是() A.5 B. C. D.以上皆不对 二、填空题 1.形如________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 2.面积为a的正方形的边长为________. 3.负数________平方根. 三、综合提高题 1.某工厂要制作一批体积为1m3的产品包装盒,其高为0.2m,按设计需要,?底面应做成正方形,试问底面边长应是多少? 2.当x是多少时,+x2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3.若+有意义,则=_______. 4.使式子有意义的未知数x有()个. A.0 B.1 C.2 D.无数 5.已知a、b为实数,且+2=b+4,求a、b的值. 第一课时作业设计答案: 一、1.A 2.D 3.B 二、1.(a≥0) 2. 3.没有 三、1.设底面边长为x,则=1,解答:x=. 2.依题意得:, ∴当x>-且x≠0时,+x2在实数范围内没有意义. 3. 4.B 5.a=5,b=-4 第二课时作业设计 一、选择题 1.下列各式中、、、、、,二次根式的个数是(). A.4 B.3 C.2 D.1 2.数a没有算术平方根,则a的取值范围是(). A.a>0 B.a≥0 C.a<0 D.a=0 二、填空题 1.(-)2=________.

2.已知有意义,那么是一个_______数. 三、综合提高题 1.计算 (1)()2(2)-()2(3)()2(4)(-3)2 (5) 2.把下列非负数写成一个数的平方的形式: (1)5 (2)(3)(4)x(x≥0) 3.已知+=0,求x y的值. 4.在实数范围内分解下列因式: (1)x2-2 (2)x4-9 3x2-5 第二课时作业设计答案: 一、1.B 2.C 二、1.3 2.非负数 三、1.(1)()2=9 (2)-()2=-3 (3)()2=×6= (4)(-3)2=9×=6 (5)-6 2.(1)5=()2(2)=()2 (3)=()2(4)x=()2(x≥0) 3. x y=34=81 4.(1)x2-2=(x+)(x-) (2)x4-9=(x2+3)(x2-3)=(x2+3)(x+)(x-) (3)略 第三课时作业设计 一、选择题 1.的值是(). A.0 B. C.4 D.以上都不对 2.a≥0时,、、-,比较它们的结果,下面四个选项中正确的是(). A.=≥- B.>>- C.<<- D.->= 二、填空题 1.-=________. 2.若是一个正整数,则正整数m的最小值是________. 三、综合提高题 1.先化简再求值:当a=9时,求a+的值,甲乙两人的解答如下:甲的解答为:原式=a+=a+(1-a)=1; 乙的解答为:原式=a+=a+(a-1)=2a-1=17.

八下 物 理 课 堂 作 业 本

物理课堂作业本 学校:平罗县第七中学 班级: 姓名:

分层作业布置: 1、踢足球是广大青少年喜爱的运动,下列与踢球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踢球时,脚对球施加了力,球对脚没有力的作用 B.只要脚对球施加的力大小相同,其作用效果一定相同 C.踢出去的球再空中运动的过程中,没有受到任何力的作用 D.守门员使球停下来的过程中,力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 理由: 2.用线将吊灯悬挂在天花板上,线对灯的拉力F=4N。请在图中画出拉力F的示意图。 3.一位同学沿水平方向用75N的力推箱子,请在图中画出这个力的示意图。 4.如图,人坐在小船上,用力推另一艘小船,能够把另一 艘小船推开而自己坐的小船不动吗?为什么? 更正:

分层作业布置: 1、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使用前必须观察它的测量范围和分度值 B.使用前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线 C.使用时指针、弹簧不能与外壳摩擦 D.测量力的大小时,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 2、右侧弹簧测力计的 量程:; 分度值:; 测量值:。 3、常见的弹力有、、。 4、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更正:

分层作业布置: 1、跳高运动员跳起腾空时,如果不考虑空气阻力,则运动员受到 的作用,这个力是由 施加的。 2、玩具“不倒翁”被扳倒后会自动立起来的奥妙是( ) A 、重力太小,可以忽略 B 、重心较低,不易倾倒 C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D 、里面有自动升降的装置 3.下面关于重力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重力的方向是垂直向下的 B.只有与地面接触的物体才受到重力的作用 C.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 D.苹果下落是由于苹果受到的重力较大的缘故 4、一个木块从斜面上滑下,并在水平面上继续滑动。请分 别画出木块在斜面和水平面时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5、质量为2kg 的水受到的重力多大? 6、一个南瓜所受的重力是30N ,它的质量是多少kg ? 7、月球对它表面附近的物体也有引力,这个力大约是地球对地面附近同一物体引力的6 1。若一个连同随身装备共90kg 的航天员到达月球表面,月球对他的引力大约是多少N ? 更正:

八年级下册物理课时作业本答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物理课时作业本答案新人教版 (2021最新版) 作者:______ 编写日期:2021年__月__日 第八章第5课时摩擦力(一)答案 [知识梳理]1、阻碍相对运动滑动摩擦 2、勾速直线二力平衡等于 3、压力压力大粗糙程度大

[课堂作业]1、水平匀速变大 2、压力粗糙程度 3、(1)匀速(或匀速直线)二力平衡 (2)甲和丙接触面越粗糙 (3)不可靠没有控制压力大小不变 [课后作业]4、拉力不在水平方向匀速直线变大 5、10小于 6、D 7、C 8、D 第八章第6课时摩擦力(二)答案

[知识梳理]1、(1)粗糙程度 (2)压力 2、(1)粗糙程度 (2)压力 (3)滚动 (4)分离 [课堂作业]1、增大接触面间的粗糙程度减小压力 2、使接触面分离减小 3、C 4、B 5、C

6、(1)增大 (2)44 (3)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摩擦 [课后作业]7、压力摩擦 8、减小了摩擦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 9、(1)刹不了车; (2)车不能启动; (3)抓不住把手(任选两个即可) 10、D 11、B 12、D

13、A 14、(1)DC (2)用滚动代替滑动,减小摩擦力增大压力,使摩擦力增大 (3)静止 第八章第7课时“运动和力”复习答案 [课堂作业]1、等于做匀速直线运动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具有惯性重力 3、20001.5×10⁴ 4C8D 5D9C 6B10C

7D 12、(1)小车 (2)大小方向 (3)同一直线 (4)如图甲所示的方案对实验结论的影响小一些,因为小卡片的重力可以忽略不计,它只受到两个拉力的作用 13、(1)压力的大小 (2)3.20 (3)等于 [课后作业]14、惯性重力 15、相互阻力地面对它们的支持 16、35

九年级上册物理课时作业本答案

九年级上册物理课时作业本答案 导语】学得越多,懂得越多,想得越多,领悟得就越多,就像滴水一样,一滴水或许很快就会被太阳蒸发,但如果滴水不停的滴,就会变成一个水沟,越来越多,越来越多……本篇文章是为您整理的《九年级上册物理课时作业本答案》,供大家借鉴。 【比热容答案】 基础练习 1、比热容、质量、温度的变化 2、100 3、吸收;比热容 4、0.35kg;29400 5、比热容;4.2×10 6、比热容;沸点 7、8、9、 CBA 10、4.2×10J 拓展提高 11、A 12、解:(1)水吸收的热量 Q=cm(t-t) =4.2×103J/(kg℃)×50kg×(30℃-20℃)=2.1×10J (2)需要燃烧的液化气

(3)因为沸点随气压的减小而降低,高山上气压小,所以水沸点降低,铁锅里的水 尽管沸腾了,但是温度比较低,马铃薯还是煮不软。 14、(1)质量 (2)大于;60 (3)2 15、(1)质量 (2)受热均匀;吸收相同的热量 (3)快;水 【内燃机答案】 基础练习 1、蒸汽机;瓦特 2、化学;内;做功;内 3、汽缸;汽油;柴油 4、A 5、四;2;2;1 6、做功;内;机械;惯性 7、压缩;机械;内;变小;变大;升高 8、增大;后;前;相互的 9、热传递;比热容 10、B 11、大气;噪声;热

拓展提高 12、D 13、A 【热机效率答案】 基础练习 1、有用功;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2、内;28% 3、4.6×10;1.38×10 4、D 5、250 6、7、8、9、 ACAA 拓展提高 10、D 11、30;6.6×10 12、解:(1)W=FS=3.0×103N×5.6×103m=1.68×10J (2)m=ρV=0.8×103kg/m3×1.5×10‐3m3=1.2kg Q=qm=4.6×10J/kg×1.2kg=5.52×10J (=W/Q=1.68×10J/(5.52×10J)≈30.4%

八年级数学下册 计算题专项训练 课时作业本 苏科版

计算专项训练 一、不等式(组)计算 1、 8223-<+x x 2、x x 4923+≥- 3、)1(5)32(2+<+x x 4、3 1 222+≥+x x 5、223125+<-+x x 6、12 1 5312≤+--x x 7、?????+>-<-.3342,121 x x x x 8、??????>-<-32 2,352x x x x 9、532(1)31 4(2) 2 x x x -≥?? ?-

11、不等式组? ??+>+<+1, 159m x x x 的解集是x >2,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12、已知方程组? ??-=++=+②① m y x m y x 12,312的解满足x +y <0,求m 的取值范围. 13、关于x 的不等式组? ??->-≥-123, 0x a x 的整数解共有5个,求a 的取值范围. 二、分式的加减乘除计算 1、32b a - 32a a 2、x x y ++y y x + 3、32ab +214a 4、21a -+21 (1)a - 5、2129m -+23m -+23 m + 6、222x x x +--2144x x x --+ 7、21 x x --x-1 8、先化简,再求值:3a a --263a a a +-+3a ,其中a =32 .

9、423 223423b a d c cd a b ? 10、m m m m m --?-+-32 4 962 2 11、22222x y x xy x y x y -+÷++ 12、2544 ()()()m n mn n m -?-÷- 13、)2(216322b a a bc a b -?÷ 14、3 592533522+?-÷-x x x x x 15、 三、分式方程 1、 2、

2020物理初二寒假作业本答案

2020物理初二寒假作业本答案 1、B、2.45 2、28.2 25.1 3、2.5 4、人、河岸 5、运动 6、地面、地面、椅背、车 7、A 8、c 9、C 10、C 11、A 12、D、13、B 14、B 2 1、长、短 2、每秒行驶5米 3、6.25 22.5 4、250 5/3 5、路程、时间、V=s/t 6、0.4 便于测量时间 7、100min 8、路程、时间、速度 9、 6.25m/s 交接棒所用时间少 10、80 22.22 0.45 11、 8 6 大于 12、(1)v=s/t=300m/5h = 60 km/h (2) v=s/t=300m/2.5h=120 km/h (3)t =t1—t2 =5h—2.5h =2.5h 3 1、振动、空气、山间铃响马帮来 2、不能、能 3、快 4、不相同、空气、耳朵 5、小于、波的、泡沫塑料屑在飞舞、在振动 6、C 7、C 8、C 9、音调、音色、音调、响度 10、频率、快慢、频率、高 11、次 数 HZ 20---20000HZ 12、强弱、振幅、振幅、大、远近 13、分贝、90dB 14、慢、低、大、大 15、音色、响度 16、信息、能量 17、C 18、B 19、C 20、A 4

1、A 2、C 3、A 4、A 5、A 6、C 7、空气柱、空气柱、频率、空气 8、(1)能量 (2)音色、 9、(1)无法正常交流 (2)无法听音色 (3)感受不到声音带来的信息 10、(1)声音能够在固体中传播 (2)更好的接收声音 (3)听诊器 5 1、36.4、=、体温计有缩口,水银不会回流 2、A:没有水平放置 B:正 C:接触了容器底 D:没有接触液体 3、甲、38.5 38.5 4、(1)10 (2)是、有固定的凝固点 5、放、低 6、B 7、B 8、D 9、C 10、C 11、d a c b e 12、(1)温度保持不变、(2) 温度继续上升、(3) 图略 探究性学习 1、真空中不能传声 2、B 3、D 4、50 5*10000 5、D 6、折射、虚、火车、地面 7、A 8、11.268 9、吸、熔化、力、熔点 10、惯性、力 11、同意,水滴就像一个凸透镜,把阳光会聚,使树林燃烧,从而引起火灾。 12、因为衣服只能反射它原本的颜色。 13、测得十分钟的路程,用V=S/T的公式求出速度 1、液化、汽化 2、汽化、液化、液化、凝固、 3、吸、不变、大、沸点、不同、增大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课时作业本答案【六篇】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课时作业本答案【六篇】基础练习 1、带了电;电荷;摩擦起电;轻小物体 2、玻璃棒;橡胶棒 3、排斥;吸引 4、相同;排斥 5、是否带电;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6、电荷多少;电荷;库伦;库;C 7、带电;吸引 8、正;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9、摩擦起电 10、摩擦;吸引轻小物体 11、12、13、14、 DCBC 拓展提高 15、可能;一定 16、ABC 17、18、19、20、21、 BDBDD 第十五章第1节两种电荷第2课时答案 基础练习

1、原子核;电子;转移 2、容易;不容易 3、大量的自由电荷;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电荷;自由电子 4、5、6、7、 CCAA 拓展提高 8、导体;弱 9、10、11、12、13、 DCDDCD 第十五第2节电流和电路答案 基础练习 1、定向移动;正;正;负 2、导线;电源、用电器、开关;用电器、开关 3、符号;电动机;电阻;电池 4、自由电子;相反 5、断路;通路;短路 6、开关 7、8、9、10、 DDAD 11、12、13、14、 DCCC

拓展提高 15、断开;闭合 16、17、18、19、20、BDBDB 第十五第3节串联和并联答案 基础练习 1、逐个顺次;并列 2、并;串;并联 3、并 4、相互;不能;互不;能 5、S;S和S 6、7、8、 CCC 9、10、11、 DAB 拓展提高 12、短路;A;并联 13、B 14、D 15、(1)S;S和S (2)S和S;S

(3)L (4)S;S 16、(1)不一定;如果是并联的,开关接在干路中即可控制所有支路 (2)拧下其中一盏灯,若另一盏灯仍然发光,则是并联;若另一盏等不发光,则是串联 第十五第4节电流的测量答案 基础练习 1、电流强弱;I;安培 2、(1)200 (2)0.05 (3)0~3A;0.7;0~0.6A;0.42 4、0.48 5、6、7、8、9、 DBDDA 拓展提高 10、L;干路 11、AC 12、甲同学: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乙同学:电流表量程选择太大 丙同学:电流表量程现在太小了

八年级下数学课堂作业本答案人教版2020

八年级下数学课堂作业本答案人教版2020 参考答案第1章平行线【1.1】1.∠4,∠4,∠2,∠5 2.2,1,3,BC 3.C4.∠2与∠3相等,∠3与∠5互补.理由略5.同位角 是∠BFD 和∠DEC,同旁内角是∠AFD 和∠AED6.各4对.同位角有∠B 与∠GAD,∠B 与∠DCF,∠D 与∠HAB,∠D 与∠ECB;内错角有∠B 与 ∠BCE,∠B 与∠HAB,∠D 与∠GAD,∠D 与∠DCF;同旁内角有∠B 与 ∠DAB,∠B 与∠DCB,∠D 与∠DAB,∠D与∠DCB 【1.2(1)】1.(1)AB,CD (2)∠3,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略 3.AB∥CD,理由略 4.已知,∠B,2,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 行5.a与b平行.理由略6.DG∥BF.理由如下:由DG,BF 分别是∠ADE 和∠ABC 的角平分线,得∠ADG=12∠ADE,∠ABF= 12 ∠ABC,则 ∠ADG=∠ABF,所以由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得DG∥BF 【1.2(2)】1.(1)2,4,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1,3,内 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D3.(1)a∥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b∥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a∥b,因为∠1,∠2的对顶角 是同旁内角且互补,所以两直线平行4.平行.理由如下:由 ∠BCD=120°,∠CDE=30°,可得∠DEC=90°.所以∠DEC+∠ABC=180°,AB∥DE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5.(1)180°;AD;BC(2)AB 与CD 不一定平行.若加上条件∠ACD=90°,或∠1+∠D=90°等都可说明 AB∥CD6.AB∥CD.由已知可得∠ABD+∠BDC=180°7.略 【1.3(1)】1.D 2.∠1=70°,∠2=70°,∠3=110°3.∠3=∠4.理由如下:由∠1=∠2,得DE∥B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4(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4.垂直的意义;已知;两直线平行, 同位角相等;305.β=44°.∵AB∥CD,∴α=β6.(1)∠B=∠D (2)由2x+15=65-3x解得x=10,所以∠1=35° 【1.3(2)】1.(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2)两直线平行,内 错角相等2.(1)×(2)× 3.(1)DAB (2)BCD4.∵∠1=∠2=100°,∴m∥n(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4=∠3=120°(两直线平行,

八年级下数学课堂作业本答案浙教版

八年级下数学课堂作业本答案浙教版 参考答案第1章平行线【1.1】1.∠4,∠4,∠2,∠52.2,1,3,BC3.C4.∠2与∠3相等,∠3与∠5互补.理由略5.同位角是∠BFD和∠DEC,同旁内角是∠AFD 和∠AED6.各4对.同位角有∠B与∠GAD,∠B与∠DCF,∠D与∠HAB,∠D与∠ECB;内错角有∠B与∠BCE,∠B与∠HAB,∠D与∠GAD,∠D与∠DCF;同旁内角有 ∠B与∠DAB,∠B与∠DCB,∠D与∠DAB,∠D与∠D CB 【1.2(1)】1.(1)AB,CD(2)∠3,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略3.AB∥CD,理由略4.已知,∠B,2,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5.a与b平行.理由略6.DG∥BF.理由如下:由DG,BF分别是∠ADE和∠ABC的角平分线,得∠ADG=12∠ADE,∠ABF=12∠ABC,则∠ ADG=∠ABF,所以由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得DG∥BF 【1.2(2)】1.(1)2,4,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1,3,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D3.(1)a∥c,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b∥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a∥b,因为∠1,∠2的对顶角是同旁内角且互补,所以两 直线平行4.平行.理由如下:由∠BCD=120°,∠CDE= 30°,可得∠DEC=90°.所以∠DEC+∠ABC=180°,AB∥DE(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5.(1)180°;AD;BC(2)AB与CD不一定平行.若加上条件∠A CD=90°,或∠1+∠D=90°等都可说明AB∥CD6.A B∥CD.由已知可得∠ABD+∠BDC=180° 7.略 【1.3(1)】1.D2.∠1=70°,∠2=70°,∠ 3=110°3.∠3=∠4.理由如下:由∠1=∠2,得DE∥ B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4(两直线平行,同

最新初二年级上学期物理课堂作业本答案【三篇】

初二年级上学期物理课堂作业本答案【三篇】 导语:由于学生在八年级刚开始接触物理,所以初中物理教学带有启蒙的性质。第1节光的直线传播答案 基础训练 1、同种均匀介质;不需要 2、路径;方向;快 3、月食;直线传播 4、3×10³;3×10²;3/4 5、6、7、8、9、 BD C D A B 10、(1)物体通过小孔所成的像与孔的形状无关 (2)小孔成像所成的项的形状由物体的形状决定 (3)倒立;光的直线传播 (4)太阳 拓展提高 11、直线传播;变大 12、直线传播;小孔距地面的高度不同 13、沿直线传播;甲 14、倒立;变大;不变 15、(1)减小 (2)15 (3)慢;基本不变

第2节光的反射答案 基础训练 1、光的反射 2、光的反射;漫反射 3、凹凸不平;遵循 4、入射光线;光路是可逆的 5、镜面;入射光线;发射光线;法线;∠AON;∠NOB 6、光的反射;光的直线传播 7、粗糙;漫 8、30°;0°;10°;10° 9、D 10、A 拓展提高 13、45°;增大 14、垂直;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上 15、B 16、D 17、①B ②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③不能 18、(1)光源

(2)沿光路用铅笔相隔一定距离在纸板上各打两个点,在过两点用直尺、铅笔将光的路径画在纸板上 (3)给对应的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编号 (4)在纸板上看不到反射光线 (5)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第3节平面镜成像答案 基础训练 1、4;不变;衣领 2、1.68;1 3、凸面镜;凹面镜;光的传播方向 4、5、6、 A C B 7、(1)茶色玻璃板;薄;小华的理由是点燃的蜡烛像清晰 (2)B;不能;虚 8、(1)薄玻璃板;相同 (2)不同;完全重合 (3)无关 10、略 拓展提高 11、反射;与平面镜2等高的正前方 12、(1)虚 (2)6

高一物理必修一作业本答案

高中新课程作业本物理必修1 答案与提示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一、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1.CD 2.B 3.C 4.云地面船岸 5.BC 6.D 7.A 8.2km-3km0 东59.C10.(1)2025152(2)东偏北45°方向作图略11.略 二、时间和位移 1.AC 2.AD 3.A 4.BC 5.BC 6.C 7.ACABOD 8.60m图略 9.6mx轴正方向4mx轴正方向20m10.C11.路程900m位移500m500m 12.中心点的路程和位移大小相等边缘上一点路程大于位移大小13.(1)路程(2)位移大小思考略 三、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1.CD 2.B 3.C 4.3m/s53m/s2 5m/s 5.0 6.AC 7.CD 8.D 9.CD10.ABC11.路程为100m位移0平均速度为012.不同1463km是路程而非位移从地图上量出两地长度,再由比例尺算出直线距离约 1080km,v=1080/14≈71km/h 13.从图中量出车运动路程与车长的线段长,按比例算出实际位移为13 5m,v≈13 50 4m/s=33 8m/s121km/h>80km/h,超速 五、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1.C 2.BD 3.B 4.D 5.飞机火车小球 6.9 8m/s2竖直向下 7.D 8.AB9.1 50-1 510.C11.509m/s2-6m/s2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12.5 2m/s213.略 第一章复习题 1.A 2.D 3.CD 4.ACD 5.BD 6.D 7.ABC 8.D 9.A10.200m11.t20~t1和t2~t312.左0 30 8513.(1)第3秒末(2)40m向上 (3)5m向下(4)-35m125m14.路程为80m位移大小为10m,方向向左15.12m/s≤v 乙≤20 6m/s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1.ABD 2.D 3.ACD 4.BCD 5.C 6.B 7.匀加速直线匀速直线匀减速直线向东向东向东 8.53-39.200m/s210.7 2s11.(1)如图所示 (2)2m/s2(3)2m/s2,相同(4)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1.C 2.B 3.B 4.C 5.D 6.C 7.6 8.29.110.7 9s25 3m/s11.(1)8m(2)72m(3)有,求“面积” 12.(1)69 4s(2)2 9km(3)429 8s 四、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 1.AB 2.B 3.C 4.C 5.0 128 6.18 7.5 8.16 9.制动时速度(km/h)反应距离(m)制动距离(m)停车总距离(m)405 6813 612016 77288 710.(1)2 5×106m/s2(2)0 11m(3)0 128m11.(1)12m/s(2)180m 专题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的应用 1.D 2.ABC 3.D 4.BD 5.B 6.BD 7.AB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课时作业:18.2.1 第2课时 矩形的判定

第2课时矩形的判定 知识点 1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1.如图,要使平行四边形ABCD成为矩形,需要添加的条件是 () A.∠A+∠B=180° B.∠B+∠C=180° C.∠A=∠B D.∠B=∠D 2.如图是一个平行四边形的活动框架,对角线是两条橡皮筋.若改变框架的形状,则∠α也随之变化,两条橡皮筋的长度也在发生改变.当∠α是度时,两条橡皮筋的长度相等. 3.如图所示,E是?ABCD的边AB的中点,且EC=ED.求证:四边形ABCD是矩形. 知识点 2 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4.在数学课上,老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图,∠ABC=90°,如何找一点D使得四边形ABCD是矩形呢?小明的作法如下:过点C作BC的垂线,过点A作AB的垂线,两线交于点D,则四边形ABCD是矩形. 老师说:“小明的作法是正确的.”那么小明这样做的依据是. 5.如图,在?ABCD中,∠DAB,∠CBA的平分线交于点M,N是AB边上一点,NE⊥MA,NF⊥MB,垂足分别为E,F.求证:四

边形MENF是矩形. 知识点 3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6.在?ABCD中,AC,BD是对角线,如果添加一个条件,即可推出?ABCD是矩形,那么这个条件可以是() A.AB=BC B.AC=BD C.AC⊥BD D.AB⊥BD 7.用一把刻度尺来判定一个零件是矩形的方法是先测量两组对边是否分别相等,然后测量两条对角线是否相等,这样做的依据是. 8.已知两根长度相同的木棒的中点被捆在一起,如图所示拉开一个角度,判断四个顶点围成的四边形ABCD是一个什么图形,并证明.

9.下列关于矩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B.矩形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 C.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矩形 D.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 10.以下条件中不能判定四边形ABCD是矩形的是() A.AB=CD,AD=BC,∠A=90° B.OA=OB=OC=OD C.AB=CD,AB∥CD,∠B=∠C D.AB=CD,AB∥CD,OA=OC,OB=OD 11.如图,在矩形ABCD中,BC=20 cm,点P和点Q分别从点B和点D同时出发,按逆时针方向沿矩形ABCD的边运动,点P和点Q的速度分别为3 cm/s和2 cm/s,则最快s后,四边形ABPQ成为矩形. 12.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E,F为BC上两点,且BE=CF,AF=DE. 求证:(1)△ABF≌△DCE; (2)四边形ABCD是矩形. 13.如图,在△ABC中,O是边AC上的一个动点,过点O作直线MN∥BC,交∠ACB的平分线于点E,交△ABC的外角∠

高中新课程作业本物理选修3-4选修3-5

高中新课程作业本物理选修3-4选修3-5 一、简谐运动 1.AC 2.CD 3.D 4.不是 5.AB 6.(1)8cm(2)2s(3)A位置速度最大,A、B位置速度沿x轴正方向(C位置时速度为零) 7.略 8.甲 二、简谐运动的描述 1.BD 2.AD 3.A 4.C 5.96 6.2∶12∶1 7.20 0.125 -103 8.x=4cosπ4tcm9.AB10.AC11.10cm 三、简谐运动的回复力和能量 1.ACD 2.B 3.BCD 4.BC 5.AB 6.C 7.BC 8.C 9.C 四、单摆(一) 1.D 2.B 3.C 4.C 5.D 6.D 7.2+34T 8.AD 9.397410.(1)略(2)T2=kl≈4l(3)986 单摆(二) 1.D 2.D 3.C 4.C 5.B 6.T=2πLsinαg 7.1001T 8.C 9.AC 五、外力作用下的振动 1.D 2.B 3.C 4.AB 5.C 6.玻璃杯发生了共振 7.25r/s 8.3×10-3J9.AC10.C 第十一章复习题 1.AD 2.A 3.C 4.AC 5.AD 6.B 7.C 8.AD 9.AC10.AD11.AD12.201013.1014.当手对盆耳的摩擦频率与“鱼洗”盆腔的固有频率相同时,会使盆发生

共振15.A.要用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直径d,摆长l等于摆线长加上d2。B.周期应为T=t29.5。C.只测一次重力加速度就作为最终结果不妥当,应改变摆长多测量几次,然后取g的平均值作为实验的最后结果16.h=TT0-1R 第十二章机械波 一、波的形成和传播 1.ABC 2.D 3.B 4.AD 5.略 6.波本质上传播的是能量 7.略 8.B 9.(1)B摆(2)61875km二、波的图象 1.D 2.BC 3.AC 4.BD 5.C 6.略 7.(1)8020(2)-8 8.略 9.C10.(1)向x轴正方向传播(2)5m/s,方向向上 三、波长、频率和波速(一) 1.BC 2.D 3.AC 4.C 5.AD 6.D 7.A 8.由B向A0615 9.AC10.BD11.D12.AB 波长、频率和波速(二) 1.BC 2.D 3.B 4.A 5.ABD 6.D 7.C 8.23415 9.AD 10.B11.t甲=l4v,t乙=l16v,t丙=l6v,t丁=l8v 四、波的反射与折射 1.ACD 2.ACD 3.dvπd2v 4.略 5.17m 6.略 7.20×103m 8.2∶3 五、波的衍射 1.波可以绕过障碍物继续传播的现象缝、孔的宽度或障碍物的尺寸跟波长相差不多,或者比波长更小 2.C 3.AB 4.D 5.CA 6.水因为频率相同的声波在水中的波长比在空气中长 7.约为11cm或比11cm更小 8.ABC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课时作业本及答案提示

第六章电压电阻 §6.1 电压 一、填空: 1.国际上用字母表示电压,电压的单位是,符号是,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家庭电路的电压是。 2.电压表测量电压时必须在被测电路的两端。通过电压表的电流必须从它的____ __接线柱流入,___ ___接线柱流出,因此电压表的“+”接线柱必须连在被测电路靠近电源____ __极的一端,否则指针会___ ___。 3.如图6-1-1,甲电压表的示数是;乙电压表的示数是。 4.某同学在用有两个量程的电压表(0~3 V、0~15 V)测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时,记录的是 5 V,他出现错误的原因图6-1-1 ,实际电压应是。 二、选择: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一节干电池的电压约为1.5V B.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一般不高于36V C.电子手表中氧化银电池的电压约为1.5mV D.电视机显像管的电压约为10kV 6.关于如图6-1-2所示的电表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它是一个电压表 B.它的示数是1.7V C.它的示数可能是8.5V D.它有一个负接线柱和两个正接线柱 7.如图6-1-3是用电压表测灯泡两端电压的电路,其中电压表使用正确是()图6-1-2 图6-1-3 8.如图6-1-4所示为一个正确的电路图,其中a、 b是电表,则() A.a、b 均为电流表 B.a、b均为电压表 C.a 是电流表,b是电压表 D.a 是电压表,b是电流表图6-1-4 9.在用电压表测量电压时,如果不能估计出被测电压的范围,应该先用电压表的大量程进行

试触.某次实验中,只知道电压不超过安全电压,所用电压表如图6-1-5所示.关于试触后的操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如果示数大于15 V,则需调换接线柱重新试触图6-1-5 B.如果示数大于15 V,则必须换用另一个量程更大的电压表 C.如果示数在3 V与15 V之间,则需调换接线柱重新试触 D.如果示数小于3 V,则必须换用另一个量程更小的电压表 三、实验题: 10.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实物图6-1-6,使电压表能测出 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并画出相应的电路图。 图6-1-6 §6.2 探究串、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 一、填空题 1.串联电池组的电压是各节电池的电压的,并联电池组的电压跟每节电池的电压。 2.小明的一玩具电动火车要9V的电压才能起动,他要买节干电池并将它们联使用才行。 3.串联电路的总电压各部分电路两端的,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的电压。 4.四只完全相同的灯泡串联后直接接在某一电源两端而正常发光,用电压表测出一只灯两端电压为3.8V,则该电源电压约为;如果将四只灯泡并联在该电源两端,则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5.如图6-2-1甲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后两灯都能发光,并且两块电压表的指针所指的位 置如图6-2-1乙所示,则L1两端的电压是_______V,L2两 端的电压是_______V。图6-2-1甲图 6-2-1乙 二、选择题 6.把两种不同的金属片插入柠檬,制成“水果电池”.用 电压表测量水果电池的电压,如图6-2-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片B是水果电池的正极 B.水果电池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水果电池把内能转化为电能 D.水果电池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图6-2-2 7.如图6-2-3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只闭合S2时,电压表的示数为3V,当只闭合S1时,电压表的示数为4.5V,则此时L1、L2两端的电压分别是() A.3V和7.5V B.1.5V和4.5V C.3V和1.5V D.1.5V和3V

初二年级下册数学课堂作业本答案

初二年级下册数学课堂作业本答案 参考答案第1章平行线【1.1】1.∠4,∠4,∠2,∠5 2.2,1,3,BC 3.C4.∠2与∠3相等,∠3与∠5互补.理由略5.同位角是∠BFD 和∠DEC,同旁内角是∠AFD 和∠AED6.各4对.同位角有∠B 与∠GAD,∠B 与∠DCF,∠D 与∠HAB,∠D 与∠ECB;内错角有∠B 与∠BCE, ∠B 与∠HAB,∠D 与∠GAD,∠D 与∠DCF;同旁内角有∠B 与∠DAB, ∠B 与∠DCB,∠D 与∠DAB,∠D与∠DCB 【1.2(1)】1.(1)AB,CD (2)∠3,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略3.AB∥CD,理由略 4.已知,∠B,2,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5.a与 b平行.理由略6.DG∥BF.理由如下:由DG,BF 分别是∠ADE 和∠ABC 的角平分线,得∠ADG=12∠ADE,∠ABF= 12 ∠ABC,则∠ADG=∠ABF, 所以由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得DG∥BF 【1.2(2)】1.(1)2,4,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1,3,内错 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D3.(1)a∥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b∥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a∥b,因为∠1,∠2的对顶角 是同旁内角且互补,所以两直线平行4.平行.理由如下:由 ∠BCD=120°,∠CDE=30°,可得∠DEC=90°.所以 ∠DEC+∠ABC=180°,AB∥DE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 行)5.(1)180°;AD;BC(2)AB 与CD 不一定平行.若加上条件∠ACD=90°,或∠1+∠D=90°等都可说明AB∥CD6.AB∥CD.由已知可得 ∠ABD+∠BDC=180° 7.略 【1.3(1)】1.D 2.∠1=70°,∠2=70°,∠3=110°3.∠3=∠4.理 由如下:由∠1=∠2,得DE∥B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4(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4.垂直的意义;已知;两直线平行, 同位角相等;305.β=44°. ∵ AB∥CD,∴ α=β6.(1)∠B=∠D (2) 由2x+15=65-3x解得x=10,所以∠1=35°

八年级上物理作业本答案

八年级上物理作业本答案【认识运动答案】 基础训练 1、机械;运动;运动;位置 2、分子;运动 3、原子;原子核;行星绕太阳运动 4、固态;液态;气态 5、固态;液态;气态;增大 6、烟分子;请勿吸烟 7、过山车、行星运动;下落的小球 8、A 9、A 10、略 拓展提高 11、C 12、C 13、固态:木头 液态:有体积,没有形状 气态:空气 【运动的描述答案】 基础训练 1、运动;静止 2、运动;静止;运动 3、相同路程比时间;②

4、运动 5、90;25 6、7、8、9、10、 BBBADD 拓展提高 11、静止;小桥 12、30km/h;运动 13、ACD 14、A 【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答案】 基础训练 1、运动;v=s/t;m/s;km/h;0.28 2、不变;不变 3、(1)m/s (2)km/h 4、16;6.25 5、190 6、30 7、80km/h;0.5 8、9、10、 ACB 拓展提高 11、30;450 12、3.84(0.02);19.2(0.1)

13、(1)40;25 (2)小 (3)不正确;所测时间不是运动中下半程的时间【能量答案】 基础训练 1、电 2、生物 3、热能 4、动能;能量;能量;能量 5、能量 6、光;热 7、核能;核 8、D 拓展提高 9、D 【认识声现象答案】 基础训练 1、振动;介质 2、固体、液体、气体;340 3、振动;Hz;50 4、真空不能传声 5、琴弦;鼓膜 6、振动 7、(1)变小

(2)介质 8、9、10、11、 AABA 12、解:s=vt=340m/s×0.2×60s=4080m 因声音有反射,所以河面宽为:L=s/2=2240m 拓展提高 13、0.15 14、这个成绩不正确,因为声音从起点传播到终点也需要时间。百米赛跑场上, 正确的计时是裁判从看到到发令枪冒白烟开始记录,而不是听到枪声时计时。 如果听到枪声才计时,这样就少了声音从起点传播到终点的那些时间,实际成绩应比12.5s多一些 15、(1)声音传播速度与温度有关 (2)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 16、(1)声音可以在细棉线中传播 (2)金属丝的传声效果比细棉线更好 (3)声音在传播中被阻断了 (4)不能 【乐音的三个特征答案】 基础训练 1、频率;频率;频率 2、密;高 3、振幅;振幅;振幅;远近;远 4、特色;音色;音色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