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京故宫馆藏钟表

北京故宫馆藏钟表

北京故宫馆藏钟表
北京故宫馆藏钟表

北京故宫馆藏钟表

故宫博物院是全世界收藏18至19世纪机械钟表最丰富的博物馆,现存一千余件钟表,以其独有的特色吸引着世界各地的观众。这些钟表包括中国钟表和欧洲钟表。中国钟表有当时清宫做钟处以及广州、苏州制造的;欧洲钟表有英国、法国、瑞士以及美国、日本等国制造的。其中英国钟表尤以造型美、变化多、数量大为著。

这些钟表不仅报时准确、造型精美、色彩绚丽,而且融绘画、雕塑、工艺、天文、音乐、机械、科技等于一体,从中可以领略百余年前中外钟表制造的精湛技艺。

兽耳八卦铜壶滴漏,高51cm,上口径32cm,箭尺长48cm,宽2.3cm

此滴漏形似腰鼓,壶外分别有八卦图、洛书图、海水江崖、篆刻铭文等纹饰。壶肩下方设两兽耳式提柄。壶内主体为播水壶、受水壶、箭尺,此外还有与箭尺相连的浮舟、滴漏管、灵气管、虹吸管、长柄活塞、唧筒、寒暑盒等部件。

滴漏是古代利用滴水来计量时间的一种仪器,因壶内附有计时刻的箭尺,故又名漏刻、刻漏、漏毫。利用滴漏受水壶内水位变化而影响浮舟的位置高低,并直接带动着箭尺的升降,当箭尺上升时,人们便在时刻线上得到准确的计时。

兽耳八卦铜壶滴漏制作采用了西方传入的有关唧筒原理,利用活塞抽水的功能,将受水壶内的水重新抽到播水壶中,使壶中的水循环往复使用,进而将传统的多级漏壶,改变成只用两只壶并融为一体。同时箭尺上镌刻96时刻法,取代了中国传统的一日百刻,使计时更趋于精确。因此,这件铜壶滴漏具有近代半机械性能,也是清宫制作漏刻的一次革新。

紫檀嵌珐琅重檐楼阁更钟,面宽70cm,高150cm,厚70cm

钟体为紫檀木制,重檐楼阁式样,须弥式台座。楼阁之雀替、栏板、柱头等处镶嵌珐琅和玉石。楼阁下正面为两针钟盘,嵌于雕莲花的铜镀金面板上,面板上有“乾隆年制”款。钟盘中心嵌珐琅,上方有二小盘,左为定更盘,右为节气盘,是专为夜间打更使用的。此钟共有5组动力源发条,分别带动走时、打时、打刻、发更、打更5套齿轮传动联动系统。白日走时、报刻、报时,夜间打更,打更前先调好节气盘与定更盘。由于一年之中不同的节气使起更时间、更间长短各不相同,因此需要通过定更盘和节气盘起调节作用。每夜起更和亮更都敲108响,亮更结束后,通过人工使打更的滚轮恢复至原处,以便次晚照常打更。更钟通过精确的机械结构将中国传统的夜间计时方法应用在钟表上,这是清宫造钟处的创造。此钟为清宫造钟处的代表作品。

彩漆嵌铜活鼓字盘钟,清乾隆,通高63cm,面宽37cm,厚16cm

木质钟壳,上髹黑漆,漆地上彩绘卷草纹。钟边框、边角处包镶铜镀金神像及卷草纹。钟体正面下方左右两女神各举一手托举钟盘,两女神之间有一小天使。钟盘中央錾刻铜镀金卷草纹,周边镶白地蓝数字珐琅盘一周,较一般钟表上的数字盘鼓且大。钟盘上半部开光处有“乾隆年制”四字款,下半部有两个弦孔。此钟有走时、报时两套系统。钟体下承4个铜镀金杯形足。

从此钟的造型及所嵌铜装饰可以判断其为清宫造办处做钟处用欧洲钟的外壳添配钟盘、钟的构件后组装而成。改造钟表是乾隆时期做钟处的主要任务之一,造办处活计档中常见乾隆帝授意给钟壳添配钟穰的谕旨。此钟除添配钟盘、钟穰外,还在原钟壳的黑漆上加绘了彩色卷草纹。

木楼式时刻更钟,清乾隆,通高100cm,面宽51cm,厚41cm

钟的造型为中国传统楼阁式,通体紫檀木雕西蕃莲花,须弥座。钟正面黄色珐琅钟盘,布局和装饰风格是典型的乾隆御制更钟式样,中上方有“乾隆年制”四字款,下方有5个启动弦孔,其作用从左至右依次为:走时、报时、报刻、打更、发更。钟左、右两侧饰镂空铜镀金花板,上雕“五福捧寿”吉祥图案,间以流云。钟顶平台上端立四柱方形亭子,亭下倒扣铜钟,钟旁附木锤,木锤与钟穰内打更系统相连。此钟白天走时、报时、报刻,夜间打更。报时、报刻时敲钟穰内钟碗,打更时敲亭下铜钟,报更声洪亮,可传至很远。

此钟为乾隆御制钟代表作之一,从中可见此类钟之共性:以色彩深沉的木钟体显示其肃穆,以高大宽厚的形体显示其端庄。由于有不少西洋钟表师在做钟处供职,御制钟的机械性能也是相当精确的。

黑漆描金花木楼更钟,清乾隆,通高79cm,面宽49cm,厚49cm

钟造型仿传统庙宇建筑,钟壳通体在黑漆地上以金漆绘梅、竹、菊等纹饰。开启楼阁门可见钟盘。钟盘具有明显的乾隆御制更钟的特点,中圈施黄色珐琅地彩绘花草,用来启动走时、报时、报刻、发更、打更系统的5个弦孔排列在中圈的下半部,中圈的上半部有描蓝边白珐琅开光,其内有蓝色楷书“乾隆年制”四字款。表示时间的罗马数字写在白色珐琅时刻环上。时刻环外的剩余空间是与中心图案一致的黄珐琅。这样几种颜色相间的表盘比单色珐琅表盘工艺复杂,观赏效果更佳,这也正是御制钟与其它产地钟表的区别之一。

黑漆彩绘楼阁群仙祝寿钟,高185cm,面宽102cm,侧宽70cm

此钟造型为木胎黑漆彩绘二层楼阁。一层正中为双针时钟,写有“乾隆年制”的钟盘上饰以造办处特有的黄色珐琅。钟盘上的5个上弦孔分别控制5种功能:走时、报时、报刻、开关门、打乐。钟盘的左右两侧为变动的布景箱,左边景箱的表演主题是“海屋添筹”,右边景箱的表演主题为“群仙祝寿”。二层为3间房屋,内各有一报时人。每逢3、6、9、12时,房门开启,3人手执钟碗缓步出门,站定后,左边的人敲钟碗发出“叮”声,右边的人敲钟碗发出“当”声,“叮当”声响一次报一刻钟,响两次报两刻,依次类推,报完四刻后,中间的人敲钟碗报时。报时刻完毕,乐曲声起,景箱内的活动装置开始运作。左景箱内重峦叠障间有仙鹤傲立,架着祥云的仙人缓缓升腾,云海中一座琼楼陡然浮起。右景箱内扶杖的寿星正依次接受八仙敬献的宝物。乐止,报时刻人退回门内,楼门关闭,景箱内各活动装置复位。

此钟共有7套机械系统,分别控制走时、报时、景箱内的活动装置等,具有相当高的技术水准。乾隆年间,造办处做钟处荟集了一批具有专业知识的西洋钟表匠和机械师,此钟即可体现他们的水平。造办处活计档记录了这件钟的制作时间和过程,从乾隆八年十二月接旨着手设计到十四年正月完工,历时五年多。

镀金嵌料石迎手钟,高31cm,底见方36cm,钟径8.5cm

这是一件迎手和钟表合二为一的作品。迎手为铜镀金委角墩式,外壳以錾、镂等手法雕刻出极为细密繁缛的连续几何纹和花卉,顶部为用番莲花仿宋锦包裹的软盖,正面安一圆形钟,钟由表盘上的弦孔上弦。迎手钟之机械装置由发条、塔轮、链条、机轴擒纵器、游丝摆轮等组成,音乐装置亦以盒装发条、塔轮、链条为动力源,带动齿轮传动系统。音乐装置的发声由一充气袋及与之相连的一排金属哨完成。当齿轮转动时,气袋的一端充气,气流从另一端冲激哨子发出不同的音响。此钟特别之处是启动音乐装置的方式,用肘部压迫顶部的软盖,盖下的金属接触杆即触及开关,随之响起乐声。

铜镀金空中仙阁祝寿钟,高103cm,长35cm,宽35cm

此钟骨架为铜镀金,各面镶蓝色錾胎珐琅,珐琅上饰缠枝牡丹纹,并在许多部位镶嵌红、白玻璃。

钟的结构分三部分。底座方形,卷叶形足,正面居中为钟盘,钟盘左右开光处及底座两侧均为水法。底座上部平铺水法并雕有翻卷的“浪花”,营造出“海洋”之象,中间一金龙巨首仰起,口中喷出水法,支撑起上部具有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重檐楼阁。楼阁有三面垂帘拱门,中门内有寿星,两侧门内为八仙。

机械启动时,每逢整点,乐声响起,各部分水法均匀转动,上部楼阁各拱门垂帘卷起,中门寿星走出,两侧门内八仙列队而过,形成喜庆、热闹的祝寿场面,使此件钟表更具观赏性。

铜镀金珐琅三人献寿钟,清乾隆,通高100cm,面宽40cm,厚32cm

此钟为铜镀金广珐琅仿欧洲建筑造型,通体饰西洋卷草花纹,嵌红、绿色料石。整个钟体由4只山羊驮起。钟共分3层:上层为圆形三针时钟,钟顶端高足杯中插一束菠萝花,承托钟的支架间有水法。中层方形阁前挂卷帘,帘卷起后可见内部左右各有一串钟碗,每个钟碗的音阶高低不同,敲钟人手持钟锤坐于中间,按时敲击奏乐。下层珐琅架座四面舞台内布置景观,一周共有12个可旋转的牙雕献宝人,两侧舞台景观中装有水法。正面舞台景观中设3人,一人手持“万寿无疆”字联,身前有3只山羊,寓意“三阳开泰”,羊口能张合,尾可摆动,左右各一人手端桃盘。

此钟制作精细,工艺复杂,活动装置较多。从底层背面上弦启动后,中层阁前帘卷起,敲钟人敲击钟碗奏曲,在乐曲的伴奏下,底座内景中的持联人打开字联,捧桃人向前躬身作献桃状,各层水法、菠萝花及献宝人均转动,呈现出一派喜庆热闹的景象。

铜镀金转柱太平有象钟,高85cm,长33cm,宽40cm

此钟为四层钟楼式,嵌金、银花的蓝色珐琅钟面光亮鲜艳。白色表盘镶嵌在第三层正中,有金色的时针和分针,在金、银花的蓝色珐琅衬托下醒目而华贵。

此钟的机械部分为两个各自独立的系统:一个是计时系统,另一个是表演系统,分别由两个上弦孔控制。表演系统机械装置在第一层。启动后,伴随着优美的乐声,钟楼第一层上的玻璃转花和左右两侧玻璃框内的人和水法、第二层正面的三朵转花、第三、四层的立柱以及每层四角花瓶中的转花都运转起来,第四层正面门中的银象鼻子上下翻卷,象尾来回摆动。音乐一止,所有表演动作停止。象,寓意“万象更新”,属吉祥之物。

此钟造型优美,色彩艳丽,机械设计精巧,是乾隆时期我国广州所造钟表的一件代表作品。

铜镀金珐琅楼转花倒球钟,清乾隆,通高104cm,面宽39cm,厚31cm

钟通体铜镀金并饰蓝地金花广珐琅。钟分3层,底层正面内置场景,场景中有3个牙雕小人,中间一人执杖,两端各跪一人持瓶倾倒,两瓶口间铺有弯曲的轨道,背景为转动水法和建筑画。中层正面是彩绘欧洲田园风光的丝织帘子,两侧面镶绘人物故事珐琅板,四角设菠萝转花。上层四角设可转动的料石花束,中央立3针圆形时钟,时钟外侧一周饰铜镀金花叶,顶部亦设可转动的菠萝花束一盆。

此钟的音乐和活动玩意装置安装在底层内。机械启动后,伴随乐声,底层场景中间的持杖人头左右摇摆,似在欣赏表演,有铜球由左边瓶口倒出,沿轨道滚进右边瓶内落入钟穰内。钟穰中装有带套筒的麻花轴,转动的麻花轴把球又搅入左瓶中,由瓶口倒出,周而复始。中层帘子穿在一横杆上,横杆的两端有齿轮与传动系统相连。启动后,杆两端齿轮被拨动,带动帘子渐渐卷起,帘内场景中的转盘上有马驮瓶、象驮塔等献宝人物及翻单杠的杂技表演者,一定时间后,帘又下落,曲终,帘恢复原位。启动时钟体每层四角的珐琅柱、角花、顶花等也随之转动。

此钟工艺精湛,尤其是对活动机械装置部分的制作要求很高。

铜镀金嵌珐琅葫芦顶渔樵耕读钟,通高87cm,面宽46cm,厚38cm

此钟以4只铜镀金山羊为足,钟体共分3层。底层正面内置场景,以山石树木为背景,布置了渔、樵、耕、读四类人物,左右两侧有象征河流的水法,鸭子在其中怡然自得。中层正面是2针时钟,表盘周围放射性光环上饰彩色料石。上层为一铜镀金嵌蓝珐琅葫芦,葫芦下腹部红料石框内有两扇活动门,门上书“大吉”二字,门内有一组转动人物。葫芦上腹饰6种不同字体的金色“寿”字及八宝纹饰。

此钟音乐、活动机械装置在底层,计时装置在中层,可以分别启动。活动装置启动后,伴随音乐,底层两侧水法转动似流水,鸭子循环游动。正面渔翁上下挥动渔杆,樵夫肩扛柴,农夫手扶犁在洞口出入,亭中仕人挥扇。同时,葫芦瓶腹的“大吉”门自开,里边人物转动。

此钟以发条、塔轮和链条为动力源,充分利用机械联动原理使各种活动玩意装置协调运作,说明广州钟的制作已达到较高的水平。

铜镀金珐琅瓶变字转花开花钟,清乾隆,通高83cm,面宽30cm,厚22cm

钟分3层。底层乐箱正面中央有2针钟,钟盘左右两侧各设一朵料石转花。二层箱体正面是四字横幅,字可变换4种,分别为“福与天齐”、“喜报长春”、“福禄万年”、“太平共乐”,平台四角各设一瓶转花。上层是蓝珐琅双兽耳瓶,瓶体饰金色八宝图案和卷草纹,瓶腹部中央圆形窗口内有料石转花,其花瓣形状、颜色均可变换,有红、绿、黄、蓝4种颜色。瓶中插一花树,顶端红色大花的花瓣能开合,花心落一蝴蝶。

机械开启后,在音乐伴奏下,底层正面钟表两侧的料石花旋转,二层四字横幅变换,上层瓶体腹部转花变换形状和颜色,顶端大花花瓣开合有致。

此钟对料石花的处理手法多样,或转动,或开合,更有可变换形状、颜色者。顶层瓶腹部料石花的花瓣上都装有小轮,又以伞轮来推动小轮,并设闸控制,以变换形状及颜色。顶端大花下有牵引杆与机芯相连,由机械控制牵引杆的张弛,使花瓣开合。此钟的机械技术和造型风格体现了广州钟表的整体水平。

铜镀金福禄寿三星钟,清乾隆,通高89cm,面宽41cm,厚33cm

钟整体铜镀金。共分3层。底层四面开光,内绘山水画,以水法象征河流,八仙在四面依次出现。八仙是以金属片绞出形状后再以油漆彩绘。中层是寓意祥瑞的景观。牙雕福、寿、禄三星并立,手各持一笏,分别书“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万寿无疆”。福星、禄星身旁有蝙蝠、鹿。三星身后立一瑞兽,背驮两面表,表口圈镶嵌红黄二色料石。瑞兽身后植松树、桃树各两株。松树枝间立仙鹤、蝙蝠,两树上各虬盘行龙一条,口衔水法作吐水状。顶层是容镜,镜背面彩绘西洋少女牧羊图。

此钟共有计时、音乐、活动玩意3套动力装置系统,其中活动玩意控制装置和音乐装置安设在底层内。弦满开动后,在乐曲伴奏下底层水法转动,八仙环绕底座景观循环游走,中层福禄寿三星徐徐展开手中笏板,树上龙吐水。曲终,各种活动玩意也随之停止。

此钟以装饰性为主,计时功能居次,这正是乾隆时期钟表的一大特色,广州钟表也不例外。

铜镀金龙喷球五子夺莲钟,清乾隆,通高99cm,面宽45cm,厚35cm

钟共分三层,通体铜镀金錾刻精细纹饰。底层正面中央是寓意“多子”的吉祥图案“五子夺莲”,一童子手握莲蓬立于荷花缸中,其身旁4个童子作夺莲状。图两侧有可变换两次的四字对联,分别为“雨顺风调,国泰民安”、“八方向化,九土来王”。钟中层为两扇红漆门的建筑,门上端用铜活做出券门形状,左右两侧錾刻西洋风格的柱子,在机械联动作用下门可自动开启。门内有盘龙一条,扬头张口,龙头被罩在一喇叭形玻璃罩中,罩里有一红色小球。活动玩意装置上弦后,机芯中的一个气囊渐渐冲入空气,气囊另一端有排气孔与龙嘴相通,从龙嘴中释放出的气体冲击小红球,使之飘浮。由于气囊放出的气体强弱不恒定,所以小球忽上忽下,但总有足够强的气体使小球维持着飘浮状态,直到弦松弛,气体不再补充,球也随之跌落。连接钟底层和中层的是一个平台,平台四周有彩色伞状料石花,正面有3朵铜镶彩色料石转花。顶层是双鹿驮3针时钟,钟顶插伞状彩色料石花。

在底层背面上弦后,乐起,对联转换,转花及所有的伞状花旋转,两扇红门自开,盘龙表演喷球。

此钟机械装置复杂,特别是龙吐球部分的设计尤为精巧,是广钟中的珍品。

铜镀金写字人钟,高231cm,底座77×77cm

钟型为铜镀金四层楼阁。顶层圆形亭内,有两人手举一圆筒作舞蹈状,启动后,二人旋身拉开距离,圆筒展为横幅,上书“万寿无疆”四字。第二层是钟的计时部分。第三层有一敲钟人,每逢报完3、6、9、12时后便打钟碗奏乐。底层是写字机械人,是此钟最精彩、新异,结构最繁复的部分,它与计时部分机械不相连,是一套独立的机械设置,只需上弦开动即可演示。控制写字部分的主要机械部件是三个圆盘,盘的边缘有凹、凸槽,长短距离不一,这些盘是按照每个笔划、笔锋而特制的。上下两盘分别控制字的横、竖笔划,中盘控制笔的上下移动动作。写字机械人为欧洲绅士貌,单腿跪地,一手扶案,一手握毛笔,开动前需将毛笔蘸好墨汁,再启开关,写字人便在面前的纸上写下“八方向化,九土来王”八个汉字,字迹工整有神。写字的同时,机械人的头随之摆动。

这件精美的大型钟是英国伦敦的威廉森(Williamson)专为清宫制作的。

铜镀金雉鸡山石骑士牵马表,英国詹姆斯·考克斯制造,高238cm,长114cm,宽71cm。清宫旧藏这件钟表由上下两部分分体组合而成。下部为底座,近似方形,四角以高大、粗壮的铜镀金棕榈树为主柱,托起一方形平面,上部可随意置放各式尺寸相宜的钟表。底座下部置假山石,四只鼍龙布列其间,山石正中高处立有一羽毛华丽的雉鸡。底座顶部悬挂一铜镀金卷叶与玻璃花组成的吊环,上栖一只口衔玻璃花的铜镀金鹦鹉。上部为一镶嵌彩色玻璃的铜镀金帐幔,帐顶为彩色玻璃拼合的宝星花,帐内衬玻璃镜以形成双重影象。幔帐所罩的乐箱上有一骑士手牵骏马,马披彩色玻璃镶嵌花纹的鞍,其上置小表一块。马身旁植有棕榈树一株。乐箱正面布景为海滨风景画,有忙碌的人们与远去的帆船。机械装置在乐箱内部。启动机械,于整点报时,乐声响起,布景人行船航,帐幔上宝星花转动。

这件钟表由海关采买贡进宫廷,应是1769-1781年英国的钟表匠詹姆斯·考克斯(James Cox)制造。

铜镀金四羊驮表,1770年,通高59cm,面宽36cm,厚30cm

钟体铜镀金质,4只山羊驮乐箱立于铜镀金底座上,四羊神态一致。乐箱四面内设舞台场景,其中为欢聚的绅士和淑女。机械装置在箱内布景后。箱顶上饰围栏一周,四角立水晶玻璃柱,正中为一方形化妆盒,盒壁正面镶嵌珐琅画,绘一位女海神立于贝壳上驾驭海兽。盒盖正面有4枚圆形玛瑙装饰,中间设一粉色料石装饰的按钮。盒内有玻璃香水瓶、铜镀金剪刀、镊子等化妆用品。化妆盒盖顶上两个双翼天使捧二针瓶式表,表上挂金属花环链。当钟内机械开动时,音乐响起,乐箱布景内的男女人群起舞。此表既可用作化妆盒,又是报时钟表。

铜镀金少年牵羊钟,18世纪,通高93cm,面宽51cm,厚39cm

钟底座为长方“”字形,配8足。正面中央是三针时钟,瓷盘正面写有英文“ROB T·WARD LONDON”字样。钟盘两侧各有一小指示盘,左盘上的数字1-8表示这件钟表所配置的8首曲子;右盘上的“SILENT”表示止乐,“STRIKE”表示起奏。此钟可活动的部分全在底座两侧显示。左景窗内是一辆跑动的马车和转动的小花,右景窗内展现斗鸡场景。底座正面饰以稻穗,委角处饰以叉、镰、铲等农具及酒桶等,以示丰收。乐箱上站立着镀金少年,双目平视前方,身着多扣上衣,两手牵一头硕大的山羊,绳索满嵌红、蓝、绿各色料石。

钟的音乐装置设于底座中。机械启动,伴随乐曲声,左、右景窗内的卷帘同时卷起,马车奔跑,小花转动,公鸡争斗。音乐每开动一次,帘起落三次,曲终,动作结束。此钟特别之处是拨动左右两指示盘的指针不仅可以调换不同的曲子,而且可选择是否用音乐伴奏。此钟造型别致,工艺精细。

铜镀金葡萄架人举表,1780-1795年,通高54cm,面宽24cm,厚24cm

钟体铜镀金质,底座下以仿山石腿支撑,乐箱呈六棱形,其中三面内嵌椭圆形漆饰人物画,画面背景为欧洲田园风光。乐箱上置葡萄架,有绿色金属叶片,葡萄由珍珠组成,架上停落料石镶嵌的蜻蜓和小鸟。葡萄架顶部饰一只嵌料石绶带鸟。葡萄架前一神态端庄的女子坐于山石上,右手举一银壳两针时钟。女子身后置水法。山石下有3只银色山羊嬉戏。

机械开动时,乐箱布景中人物行走,水法转动,蝴蝶、小鸟微微抖动。此钟是英国著名钟表大师威廉森(Williamson)专门为中国制造的,他的名字刻于钟表的机芯上。

铜镀金嵌珐琅钟,高81cm,底座35×35cm

钟体造型为欧洲古典建筑风格。其机械装置放在底层方形箱内。箱的前面有抽屉,放置刀、剪、尺、笔、望远镜、瓶子等十件小型用具。钟盘上的刻度显示的是秒,盘中心的长针是秒针。盘上又有四个小盘,上为走时、分的盘;左为阳历月盘;右为太阴历月盘;下为选乐曲盘,顺时针方向拨动指针,便可以按盘上所示奏出六支乐曲。时钟为三套,可走时、报时、奏乐。

钟体的四周装饰有十六幅大小不一的珐琅画片,内容大多取材于希腊神话故事,如底座正中为《阿克泰翁和狄安娜》,底座两侧为《欧罗巴嬉牛》、《维纳斯的诞生》,钟盘背面为《路克雷西亚自杀》等。

用珐琅装饰钟表是18世纪通用的手法之一,但一件钟表上用如此多的希腊神话故事情节的珐琅画,还是罕见的。

北京故宫馆藏钟表

北京故宫馆藏钟表 故宫博物院是全世界收藏18至19世纪机械钟表最丰富的博物馆,现存一千余件钟表,以其独有的特色吸引着世界各地的观众。这些钟表包括中国钟表和欧洲钟表。中国钟表有当时清宫做钟处以及广州、苏州制造的;欧洲钟表有英国、法国、瑞士以及美国、日本等国制造的。其中英国钟表尤以造型美、变化多、数量大为著。 这些钟表不仅报时准确、造型精美、色彩绚丽,而且融绘画、雕塑、工艺、天文、音乐、机械、科技等于一体,从中可以领略百余年前中外钟表制造的精湛技艺。 兽耳八卦铜壶滴漏,高51cm,上口径32cm,箭尺长48cm,宽2.3cm 此滴漏形似腰鼓,壶外分别有八卦图、洛书图、海水江崖、篆刻铭文等纹饰。壶肩下方设两兽耳式提柄。壶内主体为播水壶、受水壶、箭尺,此外还有与箭尺相连的浮舟、滴漏管、灵气管、虹吸管、长柄活塞、唧筒、寒暑盒等部件。 滴漏是古代利用滴水来计量时间的一种仪器,因壶内附有计时刻的箭尺,故又名漏刻、刻漏、漏毫。利用滴漏受水壶内水位变化而影响浮舟的位置高低,并直接带动着箭尺的升降,当箭尺上升时,人们便在时刻线上得到准确的计时。 兽耳八卦铜壶滴漏制作采用了西方传入的有关唧筒原理,利用活塞抽水的功能,将受水壶内的水重新抽到播水壶中,使壶中的水循环往复使用,进而将传统的多级漏壶,改变成只用两只壶并融为一体。同时箭尺上镌刻96时刻法,取代了中国传统的一日百刻,使计时更趋于精确。因此,这件铜壶滴漏具有近代半机械性能,也是清宫制作漏刻的一次革新。

紫檀嵌珐琅重檐楼阁更钟,面宽70cm,高150cm,厚70cm 钟体为紫檀木制,重檐楼阁式样,须弥式台座。楼阁之雀替、栏板、柱头等处镶嵌珐琅和玉石。楼阁下正面为两针钟盘,嵌于雕莲花的铜镀金面板上,面板上有“乾隆年制”款。钟盘中心嵌珐琅,上方有二小盘,左为定更盘,右为节气盘,是专为夜间打更使用的。此钟共有5组动力源发条,分别带动走时、打时、打刻、发更、打更5套齿轮传动联动系统。白日走时、报刻、报时,夜间打更,打更前先调好节气盘与定更盘。由于一年之中不同的节气使起更时间、更间长短各不相同,因此需要通过定更盘和节气盘起调节作用。每夜起更和亮更都敲108响,亮更结束后,通过人工使打更的滚轮恢复至原处,以便次晚照常打更。更钟通过精确的机械结构将中国传统的夜间计时方法应用在钟表上,这是清宫造钟处的创造。此钟为清宫造钟处的代表作品。

北京故宫馆藏陶瓷器赏析4

五彩耕织图瓶,高46.5cm,口径12.3cm,足径13.2cm 瓶洗口,直颈,折肩,直腹,圈足,形似捣衣用的木棒槌,故俗称“棒槌瓶”。瓶身彩绘4组纹饰。口部以绿彩墨线勾画回纹一周。颈部绘通景山水人物纹。肩部绘梅花锦纹及4个开光,开光内绘琴棋书画。瓶身以五彩绘养蚕、碓米2组主题纹饰,每组绘6人于室外劳作,并题“舂碓”、“分箔”及五言诗2首。 舂碓图题诗为: 娟娟月过墙,簌簌风吹叶。田家当此时,村舂响相答。 行闻炊玉香,会见流匙滑。更须水转轮,地碓劳蹴踏。 分箔图题诗则描写了织布养蚕的劳动过程: 三眠三起余,饱叶蚕局从。众多旋分箔,早晚磓满屋。 郊原过新雨,桑拓添农绿。竹间快活吟,惭愧麦饱熟。 图纹空间补以松柳及六月星辰等纹饰。足内青花双圈,无款识。 康熙瓷器中反映农耕题材的纹饰较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朝廷对农业的重视。此瓶纹样即出自康熙时所绘的耕织图中的两个片断,其情景描绘得真实生动,器物制作精致,是康熙五彩器中一件写实风格的艺术佳作。

墨彩竹节式臂搁,清康熙,长17.2cm,宽6.9cm。清宫旧藏 臂搁长方形,上下等宽,通体施白釉,正面上下两道竹节纹之间以墨彩绘竹叶图,画旁题有“琅玕枝竿疏”五言诗句。画面上端竹节外凸饰鼓钉一周。 臂搁又名“秘搁”,竹质居多,但瓷质臂搁更具特色。此器为文具中的稀有作品,竹节形状模拟逼真,墨彩浓重,画笔疏简,文人气质极浓,为清康熙朝墨彩瓷器的代表之作。 冬青釉五彩加金花鸟纹大花盆,清康熙,高33.3cm,口径61cm,足径39cm

花盆呈圆形,折沿,深腹,撇足,底心有一圆形渗水孔。花盆以冬青釉为地,外壁通体描绘五彩加金花鸟纹饰。桃树枝干苍劲,花叶繁茂,小鸟栖于枝上,烘托出鸟语花香之意境。口沿上描绘相间排列的云鹤、桃树纹,足边饰以桃树枝干花叶的局部,与盆身纹饰相呼应。口沿下以青花料自右向左横书“大清康熙年制”六字楷书款。 此花盆体大规整,构图舒展,画笔既工细严谨又苍劲老练,色彩浓重艳丽,体现出较高的工艺水平。 五彩十二月花卉纹杯,清康熙,高4.9cm,口径6.7cm,足径2.6cm 杯撇口,圈足。外底青花双圈内署“大清康熙年制”双行六字楷书款。杯胎轻体薄,色彩清新淡雅,釉面细润洁白。十二月花卉纹杯以12件为一套,按照一年12个月分别在杯上描绘代表各月的花卉,再配以诗句加以赞美。其分别是: 一月水仙春风弄日来清书,夜月凌波上大堤。 二月玉兰金英翠萼带春寒,黄色花中有几般。 三月桃花风花新社燕,时节旧春浓。 四月牡丹晓艳远分金掌露,暮香深惹玉堂风。 五月石榴花露色珠簾映,香风粉壁遮。 六月荷花根是泥中玉,心承露下珠。 七月兰花广殿轻发香,高台远吹吟。 八月桂花枝生无限月,花满自然秋。 九月菊花千载白衣酒,一生青女香。 十月芙蓉清香和宿雨,佳色出晴烟。 十一月月季不随千种尽,独放一年红。 十二月梅花素艳雪凝树,清香风满枝。 每首诗后均有一方形篆书“赏”字印。将诗、书、画、印结合起来装饰瓷器,体现了古人对多种艺术形式融会贯通、相互借鉴的艺术创作思想。十二月花卉纹杯构思巧妙,风格新颖,使人在品味美酒的同时能感受到美器的韵味。

故宫简介

故宫,又名紫禁城,位于北京市中心,今天人们称她为故宫,意为过去的皇宫。故宫东西宽750米,南北长960米,面积达到72万平方米,为世界之最;故宫的整个建筑被两道坚固的防线围在中间,外围是一条宽52米,深6米的护城河环绕;接着是周长3公里的城墙,墙高近10米,底宽8.62米。城墙上开有4门,南有午门,北有神武门,东有东华门,西有西华门,城墙四角,还耸立着4座角楼,角楼有3层屋檐,72个屋脊,玲珑剔透,造型别致,为中国古建筑中的杰作。 故宫太和殿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为故宫“三大殿”之首,建立在五米高的汉白玉台基上,台基四周矗立着雕龙石柱。这是宫殿群中最大的建筑。殿高36米,宽63米,面积为2380平方米。大殿正中两米高的台子上是金漆雕龙宝座,宝座背后是高雅的屏风,还有沥粉金漆的龙柱和精致的蟠龙藻井,富丽堂皇。明清两代皇帝即位、诞辰以及春节、冬至等庆典,均在此举行。 故宫中和殿 中和殿在太和殿后,是故宫“三大殿”之一。该殿是一座单檐攒尖顶的方形殿。每边21米,各三间,走廊列柱20根,黄琉璃瓦四角攒尖顶,正中有鎏金宝顶。皇帝有事去太和殿先在此小憩,接受内阁、礼部及侍卫等的朝拜,每逢各种大礼的前一天,皇帝也在此阅览奏章和祝辞。 故宫保和殿 保和殿位于中和殿之后,是故宫“三大殿”之一。清朝每年除夕和元宵,皇帝在此宴请王

公贵族和文武大臣,到乾隆年间,把三年一次的殿试由太和殿移至这里举行。保和殿东西两侧的庑房现改为历代艺术陈列馆,陈列有从原始社会到清代约六千年的中华艺术瑰宝。 故宫乾清宫 乾清宫是内廷正殿,殿中设宝座,上有“正大光明”匾,是明清两代皇帝的寝宫及平日处理政事的地方,雍正以后搬出。每年元旦、灯节、端午、中秋、冬至、万寿等节,按例在此举行家族宴,另外皇帝死后棂柩停在此殿。 故宫交泰殿 交泰殿在乾清宫后,是明清时为皇后举办寿庆的地方。殿内存玉玺25块;西侧陈设乾隆年间造的自鸣钟;东侧为铜壶滴漏,清世祖顺治禁止内官干预政事的铁牌也立于此殿。 故宫坤宁宫 坤宁宫在明朝时是皇后的寝宫,又叫中宫,顺治年间仿照沈阳清宁宫重建,同时将西暖阁改为祭神的场所,经常在此举行朝祭、夕祭、春秋大祭等;东暖阁则作为皇帝新婚的洞房,清朝的顺治、康熙、同治、光绪四帝都在此举行过大婚。 故宫御花园 御花园原名宫后苑,今俗称御花园,占地一万一千多平方米,有建筑二十余处。以钦安殿为中心,园林建筑采用主次相辅、左右对称的格局,布局紧凑、古典富丽。殿东北的堆秀山,为太湖石叠砌而成,上筑御景亭,每年重阳节帝后在此登高。 故宫博物院是在明、清两代皇宫及其收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国综合性博物馆。其位于北京市中心,前通天安门,后倚景山,东近王府井街市,西临中南海。1961年,经国务院批准,故宫被定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故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依照中国古代星象学说,紫微垣(即北极星)位于中天,乃天帝所居,天人对应,是以故宫又称紫禁城。明代第三位皇帝朱棣在夺取帝位后,决定迁都北京,即开始营造这座宫殿,至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落成。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最后的封建帝制--清王朝,1924年逊帝溥仪被逐出宫禁。在这前后五百余年中,共有24位皇帝曾在这里生活居住和对全国实行统治。 紫禁城,四面环有高10m的城墙和宽52m的护城河。城南北长961m,东西宽753m,占地面积达720,000㎡。城墙四面各设城门一座,其中南面的午门和北面的神武门现专供参观者游览出入。城内宫殿建筑布局沿中轴线向东西两侧展开。红墙黄瓦,画栋雕梁,金碧辉煌。殿宇楼台,高低错落,壮观雄伟。朝暾夕曛中,仿若人间仙境。城之南半部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两侧辅以文华、武英两殿,是皇帝举行朝会的地方,称为“前朝”。北半部则以乾清、交泰、坤宁三宫及东西六宫和御花园为中心,其外东侧有奉先、皇极等殿,西侧有养心殿、雨花阁、慈宁宫等,是皇帝和后妃们居住、举行祭祀和宗教活动以及处理日常政务的地方,称为“后寝”。前后两部分宫殿建筑总面积达163,000㎡。整组宫殿建筑布局谨严,秩序井然,寸砖片瓦皆遵循着封建等级礼制,映现出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在封建帝制时代,普通的人民群众是不能也不敢靠近它一步的。 辛亥革命后,这座宫殿本应全部收归国有,但按照那时拟定的《清室优待条件》,逊帝

智慧树知到《走进故宫》2018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走进故宫》2018章节测试答案第一章 1.故宫作为明清两代的皇宫,一共有()年? 491 2.清代紫禁城内主要的宗教形式是? 藏传佛教 3.故宫博物院成立多久? 90 4.德避暑山庄是中国现存占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宫苑吗? 对 5.“正大光明”牌匾是由哪位皇帝御笔亲书? 顺治皇帝 第二章 1.我们俗称的景泰蓝学名是: 掐丝珐琅 2.横梁和立柱一层层组合成的建筑骨架用术语讲叫什么? 框架结构 3.紫禁城现有四所花园分别是? 建福宫花园、御花园、慈宁宫花园、宁寿宫花园(后称乾隆花园)4.斗拱有以下哪几个构件? 斗#拱#翘、昂#木方 5.镏金斗拱只能用在庑殿和歇山屋顶下。

对 第三章 1.珍贵文物占在国所有文物94%。 错 2.收藏大家张伯驹,捐的是以下哪副作品。 《平复帖》#《游春图》# 3.乾隆皇帝对宗教画进行了编目,叫《石渠宝笈》。 错 4.皇家的家谱叫玉牒。 对 5.陶瓷、玉器这两种藏品必须存放再恒温恒湿的环境下。错 第四章 1.下面哪些是国画的分类方式? 画科#技法#装潢# 2.平远和平视属于绘画的哪个要素? 构图 3.清亡时,紫禁城藏有多少书画? 6万余件 4.《苦瓜鼠图卷》表现的内容为: 明宣宗庆贺“三十”得子 5.《千里江山图》表现的内容为:宋徽宗鄱阳湖看庐山

第五章 1.关于殷墟妇好墓的说法,以下正确的是() 殷墟妇好墓没有被盗掘过,保存非常完整 2.楚王问鼎的故事中,王孙满的答词表明了什么态度?() 周王室依旧是正统 3.关于青铜器的说法,以下正确的是() 青铜器器类丰富,各有用途 4.“国之重器”指的是这个器物的尺寸大,重量大。 错 5.周代时,九鼎只有王侯贵族可以使用。 错 第六章 1.陶瓷是“土与火”的艺术,它蕴含着中国传统的()思想。 五行思想 2.以下吉祥图案的寓意不正确的一项是() 牡丹寓意富贵、桃子寓意长寿、鹿寓意福寿= 3."五大名窑”瓷器和唐、宋官窑瓷器堪称故宫博物院所藏陶瓷器中的强项。 错 4.孙瀛洲先生主张坚持的“三心”和“三多”分别指() 虚心、恒心、信心#多看、多比、多问 5.2008年“陶瓷馆”改陈完整呈现了新石器时代磁山文化——清代宣统三年(1911年)陶瓷发展历史。 对

北京故宫馆藏雕塑(明清)[五]

北京故宫馆藏雕塑(明清)[五] 铜铸释迦牟尼像,高21cm,宽15.8cm 像高螺髻,眉间有白毫,低眉信目,尖鼻,大耳,著袒右肩袈裟,左手施禅定印,右手施触地印,结跏趺坐于仰覆莲座上。座后刻铭云:“出家释子智威睐丁男仲仁贵仲仁智仲仁寿信眷杨氏单奇一家善眷等发心铸释迦佛一家南无诸 佛加被星天护持此世来生福报无尽岁次丙子至元二年八月 望日谨题。” 元代金铜佛像具纪年者比较少,此像具有典型的“梵式” 造像特征,是研究元代佛教造像的珍贵资料。 铁罗汉像,明弘治十年(1497年)造,高117cm,宽74cm 罗汉前额突出,长眉,眉间有白毫,双眼略向下视,鼻直口方,耳垂阔大。双手残,身穿袈裟,结跏趺坐。袈裟前右下铸阳文“大明弘治丁巳年造,太监姚举施”13字铭文。该像原应有座,现已失。 这是一尊由太监姚举出资铸造的罗汉像,至于施主的具体情况现已无从查考。太监信佛,历朝皆有,如唐朝著名太监高力士曾多次向寺院布施,但如明朝信佛太监之众却比较少见。从《日下旧闻考》等文献中可知京城及其附近的许多庙宇都与太监有关,如北京大钟寺博物馆所藏明代铜钟,

由太监捐钱铸造者为数不少,涉及人数约在百人以上;故宫博物院所藏一件明朝泥塑人物像,原藏北京房山上方山兜率寺,明万历间,司礼兼掌印太监冯保等人曾施舍重建该寺,据传该像便是冯保供养像。太监尊崇佛教,除本身笃信佛教、期冀来世人性不再被扭曲外,更重要的是向帝后邀宠。有明一代,帝后信佛者不乏其人,太监投其所好,许多发愿文中都明确写有奉为某某皇帝、皇后敬造,或者皇帝万岁万万岁等字样,而相应的寺额则多为皇帝所赐,由此可见太监们的施舍得到了一定的回报。 铜水月观音造像,高15cm 该像眉间白毫相,头戴花蔓冠,宝缯于两侧垂肩而过,胸前饰缨络,左胸处雕刻人头样饰物。披帛绕过肩臂后,右手将其一端提起并垂吊于下,另一端顺左臂而垂下。像身着长裙,下摆覆座垂于足上。水中观音以磐石为座,呈游戏坐姿,左足垂蹬于石上,右足上曲支地,右臂搭放于右膝上,左手掌心撑地,神态安详宁静,犹如正观赏水中月影一般。 水月观音为三十三观音之一,在密教中即现胎藏界曼荼罗观音院之水吉祥菩萨。水月观音像在我国的一些寺院中多有供奉。唐代著名画家周昉曾赞美水月观音“颇极丰姿,全法衣冠还近闾里。衣裳劲简,彩色柔丽。菩萨端严,妙创水月之体。”这对晚唐五代时期的造像产生了相当的影响。宋元

故宫

故宫 (课程论文) 学院: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专业:动物科学技术 姓名:李波 学号:A05110095 2012年11 月12 日

故宫的殿堂楼阁 概况 北京故宫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面积约为725000平方米。四周为宽52米的护城河。城墙高12米,底厚10米,顶厚6米至7米,由52米宽的护城河保护。有四门:正南为午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北为玄武门(神武门)。现玄武门为故宫博物院正门。城墙高9.9米厚8.26米。 明朝初期有殿宇1630余座,清朝乾隆时期有殿宇1800余座,现存殿宇约2631座;紫禁城各宫殿样式图细画至“寸”,自康熙起雷氏家族代代测量、绘制典藏到民国初年。相传故宫共有9999.5座屋,实际据1973年专家现场测量故宫有大小院落90多座,房屋有980座,共计8704间。而此“间”并非现今房间之概念,此处“间”指四根房柱所形成的空间。 故宫在辛亥革命之前被称为“紫禁城”。它的名字来自“紫微星垣”,中国古代星像学家把天上的星星分为三垣,四象,二十八星宿等。其中三垣指紫微星垣,太微星垣和天市星垣。紫微星垣居于正中,据传皇天上帝的居所(紫宫)就在紫微星垣中,人间皇帝自称“天子”便仿皇天上帝居所的名字用其“紫”字为紫禁城。故宫是以黄瓦、红墙、金饰、白石构成的建筑群。其中黄色琉璃瓦是天子的象征。 紫禁城最初的建设投入工匠23万人,民工士兵上百万,前后延续了15年之久。 紫禁城名称由来 “紫禁城”这个名称跟中国古代哲学与天文学有关。“紫”是指古代天文学中三垣中的紫微星垣,意思是正中央,也代表着紫禁城位处中国乃至世界的中央地位。 外朝及三大殿 太和殿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为北京故宫三大殿南面第一座,该殿是明清两代北京城内最高的建筑,开间最多、进深最大和屋顶最高的大殿,堪称中华第一殿。因皇帝登基、册立皇后等重大仪式都在此进行。它是皇权的象征,因而在各种形式上都刻意追求,以示与众之不同。 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都建在三层汉白玉石建成的基台上,合称“三大殿”。“三大殿”和东面的文华殿、西面的武英殿合称“外朝”。三大殿建立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太和殿的皇帝宝座正好就在这条中轴线上。这条中轴线正是明朝时北京城的中轴线。 历史 太和殿始建于明永乐四年(1406年),建成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原名奉天殿。“广三十丈,深十五丈”,即长95米,宽48米,面积达4522平方米。而明代太和殿则是神乐观的正殿,也就是清代康熙之后的天坛神乐署凝禧殿。 永乐十九年(1421年)遭雷击焚毁,正统元年(1436年)至正统六年(1441年)重建。 嘉靖三十六年四月丙申(1557年5月11日),遭雷击焚毁。四十一年(1562年),完成重建,改名为皇极殿。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大火,天启七年(1627年)重建。清顺治二年

台北故宫的国宝瓷器

台北故宫的国宝瓷器 台北故宫的国宝瓷器2015-12-22 古玩收藏 台北故宫博物院老院长秦孝仪说:“中国之美,美在文化艺术,文化艺术之美,尽在故宫”。台北故宫博物院文物是北京故宫博物院文物的一部分,两院只有合在一起,才是一个完整的故宫。两院孰优?应该说是各有千秋,但都不完整。台北故宫博物院70万件藏品堪称中国文化艺术之宝库,北京故宫博物院超过了100万件的珍藏同样无人匹敌。当时,陶瓷只拿走了一部分,计17934件,但却集中了北京故宫博物院各瓷器陈列室与敬事房的精品,可谓名窑毕备;不过留下的42万件中同样精品荟萃,北京故宫又弥补了唐以前陶瓷器、元代瓷器、历代民窑瓷器等清宫缺项。青花缠枝花纹瓜棱瓶青花缠枝花纹瓜棱瓶,明成化,高27.8cm,口径4.3cm,足径6.7cm黄地青花折枝花果纹盘黄地青花折枝花果盘,高4.6cm,口径26.1cm青花荷塘游龙纹碗青花荷塘游龙纹碗,高7cm,口径16cm,足径6cm黄釉描金双兽耳罐黄釉描金双兽耳罐,高32cm,口径19cm,足径17.5cm黄釉描金双耳罐黄釉描金双耳罐,明弘治,高31.6cm,口径18.8cm,底径17cm霁蓝釉梅瓶霁蓝釉梅瓶,高27.4cm,口径3.8cm,足径8.6cm白釉塑贴红蟠螭纹蒜头瓶白釉塑贴红蟠螭纹蒜 头瓶,明嘉靖,景德镇窑制品,高30cm,口径2.6cm,足

径10cm。清宫旧藏。青花云龙纹四方盖罐青花云龙纹四方盖罐,明嘉靖,通高15.5cm,口径4.8cm,足径5.4cm青花花鸟纹梅瓶青花花鸟纹梅瓶,高44cm,口径6.5cm,足径13.8cm青花双龙纹盖罐青花双龙纹盖罐,通高54.2cm,口径25.2cm,底径30cm青花三羊纹碗青花三羊纹碗,明嘉靖,高10.5cm,口径16.3cm,足径5.5cm黄地红彩缠枝莲纹葫芦瓶黄地红彩缠枝莲纹葫芦瓶,高45.1cm,口径 5.1cm,足径13.4cm青花团龙纹提梁壶青花团龙纹提梁壶,通高30cm,口径10.5cm,足径15.3cm明隆庆青花龙凤纹盒粉玫瑰明隆庆青花龙凤纹盒,高15.3cm,口径20.9cm,足径19.2cm五彩镂空云凤纹瓶五彩镂空云凤纹瓶,高 49.5cm,口径15cm,足径17.2cm青花缠枝莲八宝纹三足炉青花缠枝莲八宝纹三足炉,高9cm,口径10cm,足距9.5cm 炉呈鼓式,直腹,下承三蹄形足。口及足边分别饰一周鼓钉纹,腹部为青花缠枝莲托八宝纹。炉底中央双圈内青花楷书“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款。三足炉式在宋代龙泉窑已有烧制,明初龙泉窑延续,景德镇窑亦有烧制。明成化时的三足炉与明初比较体积明显减小,莲花上八宝纹的双勾画法也带有成化时的特有风格。青花团花纹卧足碗青花团花纹卧足碗,明成化,高5cm,口径13.7cm,足径6.9cm素三彩海蟾纹三足洗素三彩海蟾纹三足洗,高10.8cm,口径23.7cm,足距17.8cm鲜红釉盘鲜红釉盘,高4.9cm,口径20.3cm,足径

《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优质课课案)

《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优质课课案) 篇一:故宫博物院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 了解故宫博物院的整体特征 学习以空间为序的说明方法。学习确定立足点和准确使用方位词学习文章围绕中心突出重点的写作方法 通过对故宫的认识,培养对祖国传统建筑艺术的热爱和自豪感教学重点: 了解故宫博物院的总体情况 按空间顺序说明建筑物 教学难点: 以空间为序的说明方法。学习确定立足点和准确使用方位词 作业内容 预习:查阅相关资料准备“图文并茂说皇城” 写自己的家 教学过程 师:请同学们介绍故宫 生:故宫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皇宫,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198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位于北京市中心,前通天安门,后倚景山,东近王府井街市,西临中南海。1961年,经国务院批准,故宫被定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

护单位。1987年,故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依照中国古代星象学说,紫微垣(即北极星)位于中天,乃天帝所居,天人对应,是以故宫又称紫禁城。明代第三位皇帝朱棣在夺取帝位后,决定迁都北京,即开始营造这座宫殿,至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落成。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最后的封建帝制--清王朝,1924年逊帝溥仪被逐出宫禁。在这前后五百余年中,共有24位皇帝曾在这里生活居住和对全国实行统治。 师:同学们的介绍都很精彩。我们现在学习说明文,你觉得刚才的发言怎么修改,就算是合格的说明文了? 生:1说明顺序2说明对象的特征3围绕特征介绍4一些说明方法,使介绍更直观整体感知: 师:阅读课文,根据内容顺序在故宫平面图上标记主要建筑物名称。 师:故宫的特点是? 生: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师: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 生:空间顺序:主要南——北,辅以不同方位 师:说明结构? 生:总-分-总首尾呼应 细节探究 师:作者重点介绍了哪个建筑? 生:详写了三大殿,其中详写了太和殿

北京故宫的资料_参考资料完美版

《北京故宫的资料》 参考资料一: 北京故宫资料大全北京故宫简介 故宫,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明清两个朝代二十四位皇帝的皇宫,占地 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明成祖朱棣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营建, 永乐十八年(1420年)落成。 历史 太和殿北京故宫为明成祖朱棣于公元1406年在元朝大都皇宫的基础上开始建设的,设计 师为木匠出身的蒯祥,公元1420年正式落成,从1420年落成到1911年清帝逊位五百年间,共有明清两代二十四帝在故宫生活过。明朝初期有殿宇1630余座,清朝乾隆时期有殿宇 1800余座,现存殿宇约1500座。 紫禁城又名紫金城或宫城,现称故宫。它的名字来自紫微星,紫微星属土,在五方属中, 古人坚信紫微星位于苍穹的中心。紫禁城位于北京的中心,同时又是国家权力的中心,因而得名。 宫殿建筑 北京故宫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面积约为725000平方米。四周为宽52米的 护城河。城墙高12米,底厚10米,顶厚6米至7米。有四门,正南为午门,东为东华门, 西为西华门,北为玄武门(神武门)。现玄武门为故宫博物院正门。 外朝 雨中太和殿午门:平面呈倒凹字型,分上下两部分。下部为敦台,正中开三门,两侧各有 一掖门。上部正中为门楼一座,面阔9间,进深5间,重檐庑殿顶。两侧有重檐攒尖顶的方亭。 内金水河 太和门:面阔9间,进深3间,重檐歇山顶。 太和殿:面阔11间,进深5间,重檐庑殿顶。檐角10个走兽,为中国古建筑之特例。 前三殿之第一殿 中和殿:面阔、进深各3间。攒尖顶。 保和殿:面阔9间,进深5间。重檐歇山顶。 文华殿 武英殿 内廷

智慧树知到《走进故宫》2020章节测试答案

1、故宫作为明清两代的皇宫,一共有()年? A、450 B、491 C、502 D、516 答案:B 2、清代紫禁城内主要的宗教形式是? A、藏传佛教 B、汉传佛教 C、萨满教 D、道教 答案:A 3、故宫博物院成立多久? A、70 B、80 C、90 D、60 答案:C 4、承德避暑山庄是中国现存占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宫苑吗?答案:√ 5、“正大光明”牌匾是由哪位皇帝御笔亲书?

B、康熙皇帝 C、乾隆皇帝 D、顺治皇帝 答案:D 第二章测试 1、我们俗称的景泰蓝学名是: A、掐丝珐琅 B、簪铜鎏金 C、乌木镶嵌 D、百宝嵌 答案:A 2、横梁和立柱一层层组合成的建筑骨架用术语讲叫什么? A、框架结构 B、木质结构 C、立式结构 D、框筒结构 答案:A 3、紫禁城现有四所花园分别是? A、建福宫花园 B、御花园 C、慈宁宫花园

D、宁寿宫花园(后称乾隆花园) 答案:ABCCD 4、斗拱有以下哪几个构件? A、斗 B、拱 C、翘、昂 D、木方 答案:ABCD 5、镏金斗拱只能用在庑殿和歇山屋顶下。 答案:√ 第三章测试 1、珍贵文物占在国所有文物94%。 答案:X 2、收藏大家张伯驹,捐的是以下哪副作品。 A、《平复帖》 B、《出师颂》 C、《游春图》 D、张先的《十咏图》 答案:AC 3、乾隆皇帝对宗教画进行了编目,叫《石渠宝笈》。答案:X 4、皇家的家谱叫玉牒。

答案:X 5、陶瓷、玉器这两种藏品必须存放再恒温恒湿的环境下。答案:X 第四章测试 1、下面哪些是国画的分类方式? A、画科 B、技法 C、装潢 D、花鸟 答案:ABC 2、平远和平视属于绘画的哪个要素? A、构思 B、构图 C、造型 D、笔墨 答案:B 3、清亡时,紫禁城藏有多少书画? A、2万余件 B、5万余件 C、6万余件 D、15万余件 答案:C

「新部编人教版」六上语文11《故宫博物院》优质课教案

「新部编人教版」六上语文11《故宫博物院》优质课教案 第二则材料则补充介绍了太和殿的毁坏和修复; 第三则材料引用了故宫博物院官方*站出示的对故宫博物院的简单介绍和参观引导,第四则材料则出示了故宫博物院的平面示意图。课文前的导读部分提出了两个阅读任务,引导学生有目的地阅读。学习这篇课文,既可以从中获得对故宫的一般性了解,又可以增强我们对祖国传统建筑艺术的自豪感。同时,在根据阅读任务进行阅读的过程中,也能指导学生有效阅读材料,建立整体把握、重点理解的阅读意识。 [教学目标]1.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筛选阅读材料。 2.从各种相关材料中提取重要信息,完成故宫参观路线图的设计。 3.对材料中重要信息进行组合,并搜集相关资料。 [教学重难点]1.从各种相关材料中提取重要信息,完成故宫参观路线图的设计。 2.从各种相关材料中提取重要信息,并对材料中重要信息进行组合。 [教学课时]1课时一、熟悉任务,筛选材料(一)情境导入,认识故宫同学们,在中国有一座城中之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为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至今已有近六百年的历史。如果你去参观了,肯定会情不自禁地赞叹它规模的宏大、建筑的精美、布局的统一,特别是那些珍藏着的无数稀世珍宝,更和其建筑艺术一样闻名于世。每个参观者都能从中深刻地了解到封建帝王生活的奢华靡费,并为古代广大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惊叹不已。这座城中之城就是“故宫博物院”。(出示图片,板书课题)(二)读取任务,浏览全文 1.打开课本,同学们会发现课文前的导读提示有两项任务,请同学们来读一读。并和同学交流,你会根据不同的任务怎样选择阅读材料。 2.同学们做出判断之前请先读一读材料,看看材料分别讲述了什么?(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并把你的发现与同桌分享。 预设:同学们发现这篇课文是由四篇材料组成的,类型不同,有文字,有图片; 出处也不同,材料一是选自黄传惕的《故宫博物院》,材料二选自姜舜源的

故宫博物馆藏玉玺印

皇后之宝,通高10cm,纽高6cm,印面 14×14cm,重1800k。 金质,交龙纽,附系黄色绶带,满汉 文篆书。 清朝对皇后之宝有严格的规定,据《大 清会典》载:“皇后金宝,清、汉文玉筯 篆,交龙纽,平台,方四寸四分,厚一 寸二分,用三等赤金五百两。宝盝高七 寸八分,方八寸;宝色池,高二寸,方 四寸八分,均金制。外椟绘凤文。”制作 亦有严格的程序,首先由礼部依据成例 奏报皇帝,然后由造办处制成印样,手 写宝文,呈皇帝御览。皇帝钦定后,再 由礼部发印样于铸印局,铸印局官会同 内务府官于造办处祭炉监造。铸造完毕 后交广储司银库以待镌字。镌字时,由 钦天监选择吉期,礼部奏报批复,届时 把宝印送至内阁,在内阁大堂行礼后, 按内阁翰林院预先撰发的宝文镌刻,竣 工后,收存内阁大库,待行礼时提用。 最后再由工部办理制造宝盝、印池等一 应物件。 皇后之宝作为皇后身份的证据,只有 在举行了相应的册封礼之后才有效。经 过册封程序后,宝玺便被置于皇后宫中, 以证皇后的身份和地位。 清二十五宝为清代乾隆皇帝指定的代表国家政权的二 十五方御用国宝的总称。 乾隆以前,御宝一般没有规定确切的数目。乾隆初年,可称为国家御宝之印玺已达二十九种三十九方之多,且因有关文献的记载失实,用途不明,认识错误甚多,造成混乱状况。针对这种情况,乾隆十一年(1746年),乾隆皇帝对前代皇帝御宝重新考证排次,将其总数定为二十五方,并详细规定了各自的使用范围。这二十五方御宝分别为:大清受命之宝、皇帝奉天之宝、大清嗣天子宝、皇帝之宝二方、天子之宝、皇帝尊亲之宝、皇帝亲亲之宝、皇帝行宝、皇帝信宝、天子行宝、天子信宝、敬天勤民之宝、制诰之宝、敕命之宝、垂训之宝、命德之宝、钦文之玺、表章经史之宝、巡狩天下之宝、讨罪安民之宝、制驭六师之宝、敕正万邦之宝、敕正万民之宝、广运之宝。重新排定后的二十五宝各有所用,集合在一起,代表了皇帝行使国家最高权力的各个方面。 乾隆十一年厘定之御宝的宝文,除青玉“皇帝

故宫简介

故宫简介 故宫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皇宫,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故宫占地72万平方米,屋宇9999间半,建筑面积15.5万平方米为一长方形城池,四角矗立、风格绮丽的角楼,墙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环绕,形成一个森严壁垒的城堡。建筑气势雄伟、豪华壮丽,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198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紫禁城是严格按照儒家礼制思想设计的,建筑上依照“皇权至上”的原则,保持了中心突出、严格对称的格局。所以其主要建筑物都分布于北京城的南北中轴线上或是有序地排在中轴线两侧。紫禁城的建造是不惜工本的。在皇帝的旨意下,能工巧匠云集北京,用从全国各地征集而来的上等建材,精雕细琢出了天下只此一家的紫禁城。所以仅是建筑这一项,就值得细细赏看。此外,明、清两代皇帝积聚的奇珍异宝,绝大多数也收藏于故宫博物院内,琳琅满目的古珍宝,让人叹为观止。来到故宫我特意租了解说器,方便了解紫禁城更多的历史故事。每走到一处景点,解说器就自动感应,开始解说,当你走过的地方灯就会暗掉,这样就不会走重复,还能做地图用,很实用。 天安门是紫禁城的正门,两侧分别为太庙和社稷坊。在举行盛大庆典的日子(如皇帝大婚),便会有一道昭书告示天下,诏书摆在“龙亭”——一顶特制的轿子中,从深宫一直抬到天安门前。礼部官员在高高的城楼上,向臣民宣告庆典消息。巍峨的午门高达80.42米。门楼高耸,左右分两翼向前突出。两翼之上,在转角和顶端处共有四座方亭守望。每年十月,皇帝在午门颁发下一年的历书。 午门门楼下有三个门,当中那个只供皇帝出入。不过也有例外,在皇帝成亲之日,皇后可以由这个门进入紫禁城;而科举考试的头三元得主,即状元、榜眼、探花,在考试结果宣布之后,也可经由中门走出皇城。 走过雄伟壮丽的午门,就进入了一个宽阔的矩形广场。这是紫禁城内最大的广场。它的正前方横着一条河,河上有五座拱桥,北边平台上矗立着太和门——只有皇帝可以进出。太和门东边是给武官用的昭德门,西边则是给王公大臣用的贞度门。走过这些大门,眼前又出现一处巨大的广场,足可容纳两万人。这个广场是供皇帝朝会大典时使用的。北边,三层汉白玉栏杆环抱一个八米高的宽阔台基,高台上自南而北依次屹立着三座大殿。第一座,也是最大的一座,便是太和殿。皇帝的登基大礼、大婚、元旦庆贺等大典,都在这里举行。 中和殿座落在太和殿后,是一个较小的方殿。皇帝去太和殿前,要先在这里接受执事官员的朝拜。每年一开春,种子和农具便被送到殿里,进行仪式性的检审,以此祈望有个风调雨顺的大丰年。保和殿是外朝三大殿的末殿。其结构设计与太和殿相似,只是规模较小、等级稍低,但它却是个气派颇大的待客殿堂,遇国者大典和新年佳节,皇帝会在这里宴请外国使臣和少数民族首领。而科举考试的最后一级——殿试,也在这里举行。 从保和殿出来后往北,可以看到一个东西横长的广场,东、西、北三面都有门。北面的就是乾清门,进得此门,即是内廷。内廷是皇帝、皇后以及嫔妃们的生活起居场所,外人不得擅入。 1912年中国结束帝制、实行共和后,内廷与外朝之间便以一堵墙分隔开来,外朝三大殿为新政府所占据,内廷仍为逊帝溥仪所居,直至1924年他被赶出皇宫。内廷第一座宫殿就是乾清宫,在明朝和清初时,这里是皇帝的寝宫。清晨五点,皇帝起身,用毕早膳,便到乾清宫处理国事。 中间那个不太大的宫殿是交泰殿,里面珍藏着二十五颗宝玺。殿内挂有铁牌,刻有“太监不得干预政事”的皇帝御旨。宫中还有一座1798年制造的大型自鸣钟和一个古时用以计时的铜制水漏壶。这三宫一组的建筑的末座是坤宁宫,明朝时是皇后的寝宫,清朝用作帝、后的结婚洞房。依照传统规矩,帝、后新婚,要在这个殿堂里度过三天。坤宁宫后有坤宁门

2018走进故宫答案知到走进故宫单元测试答案

【2018知到走进故宫答案】走进故宫智慧树答案 智慧树走进故宫答案doc 走进故宫网课答案 1 【单选题】(20分) 故宫作为明清两代的皇宫,一共有()年? A. 450 B. 491 C. 502 D. 516 正确答案:B 2 【单选题】(20分) 清代紫禁城内主要的宗教形式是? A. 藏传佛教 B. 汉传佛教 C. 萨满教 D. 道教

正确答案:A 3 【单选题】(20分) 故宫博物院成立多久? A. 70 B. 80 C. 90 D. 60 正确答案:C 4 【判断题】(20分) 承德避暑山庄是中国现存占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宫苑吗? A. 对 B. 错 正确答案:A 5 【单选题】(20分) “正大光明”牌匾是由哪位皇帝御笔亲书? A. 同治皇帝

B. 康熙皇帝 C. 乾隆皇帝 D. 顺治皇帝 正确答案:D ————————————————————————需要购买完整版答案联系QQ 201805998 需要购买完整版答案联系QQ 201805998————————————————————————1 【单选题】(20分) 我们俗称的景泰蓝学名是: A. 掐丝珐琅 B. 簪铜鎏金 C. 乌木镶嵌 D. 百宝嵌 2 【单选题】(20分) 横梁和立柱一层层组合成的建筑骨架用术语讲叫什么? A. 框架结构 B. 木质结构 C. 立式结构 D. 框筒结构

3 【多选题】(20分) 紫禁城现有四所花园分别是? A. 建福宫花园 B. 御花园 C. 慈宁宫花园 D. 宁寿宫花园(后称乾隆花园) 4 【多选题】(20分) 斗拱有以下哪几个构件? A. 斗 B. 拱 C. 翘、昂 D. 木方 5 【判断题】(20分) 镏金斗拱只能用在庑殿和歇山屋顶下。 A. 对 B. 错 1 【判断题】(20分) 珍贵文物占在国所有文物94%。 A. 对

故宫博物馆藏玉玺印

皇后之宝,通高10cm,纽高6cm,印面 14 Xl4cm,重1800k。 金质,交龙纽,附系黄色绶带,满汉文篆书。 清朝对皇后之宝有严格的规定,据《大清会典》载:“皇后金宝,清、汉文玉筯篆,交龙纽,平台,方四寸四分,厚 一寸二分,用三等赤金五百两。宝盝高七寸八分,方八寸; 宝色池,高二寸,方四寸八分,均金制。外椟绘凤文。”制 作亦有严格的程序,首先由礼部依据成例奏报皇帝,然后由 造办处制成印样,手写宝文,呈皇帝御览。皇帝钦定后,再由 礼部发印样于铸印局,铸印局官会同内务府官于造办处祭炉 监造。铸造完毕后交广储司银库以待镌字。镌字时,由钦天 监选择吉期,礼部奏报批复,届时把宝印送至内阁,在内阁 大堂行礼后,按内阁翰林院预先撰发的宝文镌刻,竣工后, 收存内阁大库,待行礼时提用。最后再由工部办理制造宝盝、 印池等一应物件。 皇后之宝作为皇后身份的证据,只有在举行了相应的册封礼之后才有效。经过册封程序后,宝玺便被置于皇后宫中, 以证皇后的身份和地位。 清二十五宝为清代乾隆皇帝指定的代表国家政权的二十五方御用国宝的总称。 乾隆以前,御宝一般没有规定确切的数目。乾隆初年,可称为国家御宝之印玺已达二十九种三十九方之多,且因有关文献的记载失实,用途不明,认识错误甚多,造成混乱状况。针对这种情况,乾隆十一年(1746 年),乾隆皇帝对前代皇帝御宝重新考证排次,将其总数定为二十五方,并详细规定了各自的使用范围。这二十五方御宝分别为:大清受命之宝、皇帝奉天之宝、大清嗣天子宝、皇帝之宝二方、天子之宝、皇帝尊亲之宝、皇帝亲亲之宝、皇帝行宝、皇帝信宝、天子行宝、天子信宝、敬天勤民之宝、制诰之宝、敕命之宝、垂训之宝、命德之宝、钦文之玺、表章经史之宝、巡狩天下之宝、讨罪安民之宝、制驭六师之宝、敕正万邦之宝、敕正万民之宝、广运之宝。重新排定后的二十五宝各有所用,集合在一起,代表了皇帝行使国家最高权力的各个方面。 乾隆十一年厘定之御宝的宝文,除青玉“皇帝之宝”为满文篆书外,其余全部为满文本字和汉文篆书两种文字。乾隆十三年,创制满文篆法。为使御宝上的满汉文字书体协调,乾隆皇帝特颁旨:除“大清受命之宝”、“皇帝奉天之宝”、“大清嗣天子宝”、青玉“皇帝之宝”四宝因在清入关以前就已使用,“不宜轻易” 外,余二十一宝一律改镌,将其中的满文本字全部改用篆书,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二十五宝。 二十五宝平时密藏于紫禁城交泰殿的宝盝中,一宝一盝。宝盝为两重,皆木质,制作精美。宝盝置木几上,外罩绣龙纹的黄缎罩,分列于御座左右。

故宫图文详解

北京故宫(图文详解)

北京故宫平面图

北京故宫知识 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旧称紫禁城。于明代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古建筑群。故宫全部建筑由“前朝”与“内廷”两部分组成,四周有城墙围绕。四面由筒子河环抱。城四角有角楼。四面各有一门,正南是午门,为故宫的正门。 故宫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一(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1406年(永乐四年),明成祖颁诏迁都北京,下令仿照南京皇宫营建北京宫殿。 1420年(永乐十八年),北京宫殿竣工。次年发生大火,前三殿被焚毁。 1441年(正统六年),重建前三殿及乾清宫。 1557年(嘉靖三十六年),紫禁城大火,前三殿、奉天门、文武楼、午门全部被焚毁,至1561年才全部重建完工。 1597年(万历二十五年),紫禁城大火,焚毁前三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复建工程直至1627年(天启七年)方完工。 1644年(崇祯十七年),李自成军攻陷北京,明朝灭亡。李自成撤退前焚毁紫禁城,仅武英殿、建极殿、英华殿、南熏殿、四周角楼和皇极门未焚,其余建筑全部被毁。同年清顺治帝从沈阳迁都至北京。此后历时14年,将中路建筑基本修复。 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开始重建紫禁城其余被毁部分建筑,至康熙三十四年基本完工。 1735年(雍正十三年),清高宗(乾隆帝)即位,此后六十年间对紫禁城进行大规模增建和改建。

1813年(嘉庆十八年),天理教教徒林清率起义军攻打紫禁城。 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八国联军在紫禁城阅兵。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清帝退位。但按照与中华民国签订的优抚条件,仍然居住于紫禁城内。 1923年,建福宫发生火灾。 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驱逐清帝爱新觉罗·溥仪。 1925年,在原紫禁城的基础上建立故宫博物院。 1933年,故宫博物院文物南迁,以躲避日本侵略。 1948年,故宫博物院南迁文物部分运往台湾。 1949年1月,北平(即北京)稳定后,故宫博物院恢复开放。 1961年,经国务院批准,北京故宫被定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7年,北京故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2002年,北京故宫开始进行为期19年的大修。

北京故宫旅游资料 故宫平面图

北京故宫旅游资料故宫平面图 各位朋友: 故宫是世界著名的旅游景观,被世界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它闪烁着东方文明的光辉。 故宫从明代开始作为统治中心,但它的初建者却不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而是他的四儿子明成祖朱棣。故宫建在北京城南起永定门北至鼓楼长16华里的中轴线上,南北为主,左右对称,建造中遵循《周礼。考工记》中“前朝后室,左祖右社”的建造原则。故宫在建造手法上突出皇权,其基本做法是突出以前三殿和后三宫为主的中轴线,其他建筑拱卫中央。故宫的建造可以说是集全国的人力物力,木材砖瓦取自全国各地,耗费极其巨大。宫殿内墁地的砖被称作“金砖”,制作工艺极为复杂,从取土到成泥要6道工序,到成砖则需17道工序,最后还要把砖放到桐油里浸泡处理。这种砖铺在地上越磨越亮,由于制作复杂,价格昂贵,在当时一砖合一石米。年以有“金砖”之称。可以说故宫每座宫殿都浸透着人民的血汗它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优秀传统和独特风格,充分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和创造才能。故宫是我国保存到现在最完整,最辉煌的一组皇家建筑群,而今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 现在展现在我们眼前的这座红墙黄瓦,飞檐宏丽的建筑就是故宫的正门——午门。它平面呈“凹“字形,上有崇楼五座,正楼是9开间的重檐庑殿顶大殿,东西是四座重檐四角攒尖顶方形亭楼,各以廊庑相连,辅翼正楼。整个建筑气势巍峨,充分体现了皇帝的威严。午门全部建筑,高下错落,左右映对,势若朱鸟展翅,翱翔天空,故又常被人称作五凤楼。正楼设有宝座,左右设有钟鼓楼,过去皇帝在太和殿举行大典时,钟鼓齐鸣,肃穆森严。 一提起午门,常令人想起“推出午门斩首示众”这句话。其实午门前并未斩过人。因为明朝行刑在西市9今西四),清代在菜市口,但在这里却打死过人。明代有一种罚刑——廷杖,就在午门下举行。如果大臣触怒皇帝就要被批“逆鳞”。被子批“逆鳞”的大臣被子打掉乌纱帽穿上囚衣推出午门,行刑就在这御路东侧。起初只是象征性的打,主要在于对大臣的羞

故宫博物院优秀教案

故宫博物院优秀教案 故宫博物院优秀教案是今天查字典语文网小编极力给 大家推荐的,故宫博物院优秀教案设计之精彩、教学环节之精致、教学问题之精当,令人耳目一新,回味无穷。下面一起来学习下吧! 故宫博物院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1、理清本文说明顺序,初步了解故宫博物院2、了解故宫建筑群的宏伟壮丽,激发对祖国传统建筑艺术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理清本文说明顺序,初步了解故宫博物院 体会文章方位词语的准确性和说明的条理性 【教学难点】体会文章方位词语的准确性和说明的条理性【课前准备】布置学生认真预习课文,画出有关游览的方位词语。查找故宫博物院的资料,下载故宫资料或图片 【教学媒体】投影仪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安排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同学们下载的故宫图片。 看得出,同学们是经过一番精心准备的。下面,请打开课本,让我们按照作者给我们安排的游览路线,去参观一下这座宏大壮丽的古代建筑群。

二、出示目标 三、检查预习情况,“读一读,写一写”,教师正音 四、找一名同学读课文,同学们画出有关方位词,并理清游览路线。 学生听读课文,自主学习思考后,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填写完成练习一的图。 全班讨论明确: 文章的顺序,也就是参观的路线,故宫的建筑顺序。故宫的建筑顺序是由南到北,作者的参观路线正是沿着由南到北的中轴线前进,同时将线路上的建筑物分成几个部分,总体,个别介绍相结合。在这同时,还辅以前后左右,东西南北等方位词,使人对路线、方位、各组建筑物 的特点与联系,有比较清晰明白的了解。说明顺序的安排,取决于说明导入并要求学生出示图片 出示 检查并正音 出示并交流 齐读 读写 听读并画出有关方位词 完成练习一3分钟 2分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