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教育】幼儿时期的6个情感需要

【心理教育】幼儿时期的6个情感需要

【心理教育】幼儿时期的6个情感需要

国内外的许多研究资料表明:孩子在

幼儿

时期有很多情感需要,这些情感需要的满足,对于成长发育中的孩子来说十分重要的。

被别人爱的需要

家长要经常给孩子以鼓励和赞扬,对他提出的正当要求尽可能地接受并帮助解决,从

而让他感受到:父母喜欢我,希望我能进步。

取得好成绩的需要

如果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老是有失败的感受,他就会变的灰心丧气。因此,家长一方面

应注意向幼儿提出的要求不宜过高,以免超出孩子的能力限度而使他受挫;另一方面,在

提要求时要考虑孩子的特点,使他能够在某一方面取得进步成绩,并享受到由此带来的乐趣。

归属集体的需要

孩子往往很喜欢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一起学习,在集体中得到快乐。如果长时间独处,孩子的情绪就会受到压抑产生抑郁情绪。家长应该设法为孩子创造与同伴共同学习和

娱乐的机会。即使孩子暂时不得不离开集体(如生病住院、放假回老家等),家长也要设

法通过捎口信等多种途径,让孩子了解到伙伴对他的思念,从而让他时刻体会到集体的温暖。

自尊的需要

孩子学什么、怎么学,玩什么、怎样玩等不要由家长硬性规定,家长应明智地激发孩

子开动脑筋去想去做,并让他在自我评价中增强责任感。孩子一旦有了进步,则应及时作

出肯定的评价和积极的鼓励。

摆脱过失感的需要

有些孩子犯了过错或经历了几次失败,就精神不振,家长此时若再盲目指责,就更容

易使其形成心理压抑的状态。因此,家长要心平气和地对待孩子的过失,让他知道每个人

都会犯错误,只要改正了就是好孩子。

克服胆怯的需要

当孩子对陌生的活动产生胆怯的心理而不愿参加时,家长的任务不是催逼他去做或吓

唬他,而是有意识地引导他避免不幸和伤害。当孩子不小心跌倒磕破膝盖,这时家长千万

不能大惊小怪地制造恐怖气氛,而是安慰他:不要紧张,血流出来还会在身体里长出来的。对孩子害怕的事情,家长要加以解释,以消除他的顾虑。

情感的建立会形成一种无声的动力,情感过程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家长

心里有了孩子,孩子就愿意和家长在一起,就产生了亲切感,家长尊重、理解、关心孩子,孩子就更加尊敬家长。这样不仅可以促使孩子自觉地接受家长的教诲,还可以使孩子的学

习兴趣得以提高,良好的学习习惯得以养成。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周盼盼:《第十章--学前儿童情绪的发展》教案

第十章学前儿童情绪的发展 第一节情绪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 一、情绪对学前儿童心理活动的动机作用 情绪直接指导着学前儿童的行为。 愉快的情绪往往使他们愿意学习,不愉快则导致各种消极行为。 到学前晚期,情绪对行为的动机作用仍然相当明显。 【补充】动机是一种心理倾向性,踢易拉罐的孩子 二、情绪对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作用 情绪随认知的发展而分化。情绪对认知的发展起着激发、促进或抑制、延缓的作用。学前儿童认识过程的很大特点是“无意性”,无意性更多地受情绪的左右。 情绪对识记和保持的作用。美感情调色彩VS恶感情调色彩的词不同的识记和保持效果。 情绪态度对幼儿语言发展有重要影响。 幼儿最初的话语大多是表示情感和愿望的; 用情绪激动法可以促进儿童掌握某些难以掌握的词。 儿童为了强调某一事物,甚至改变词序。 【自学】孟昭兰的实验研究P287-288 孟昭兰有关婴幼儿情绪状态及其智力操作影响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情绪状态对婴幼儿智力操作有不同的影响。 在外界新异刺激作用下,婴幼儿的情绪可以在兴趣和恐惧之间游动。

愉快强度与操作效果之间呈现倒“u”字形关系。即适中的愉快情绪使智力操作达到最优,这时起核心作用的是兴趣。 恐惧和痛苦的程度与操作效果之间为直线关系,即惧怕和痛苦越大,操作效果越差。 强烈的情绪状态或淡漠无情,都不利于儿童的智力探究,兴趣和愉快的交替,是治理活动的最佳背景,惧怕和痛苦对儿童智力发展不利。 三、情绪对学前儿童意识发展的作用 伊扎德等研究者提出,意识的产生、发展及其复杂组织的形成是情绪的功能。可以说婴儿最初的情绪体验就是最初的意识。 四、情绪对学前儿童个性形成的作用 (一)情绪的品质特征,是个性的性格特征的组成部分,当情绪和认知相互作用而形成一定倾向时,就形成了基本的个性结构,即所谓的内向和外向、主动和被动的个性等等。比如,一时的焦虑,成为焦虑状态,而经常出现稳定的焦虑状态,则形成焦虑品质。 【补充】心理咨询中的状态焦虑与特质焦虑。 (二)婴儿的情绪发展影响到他早期的智力发展和个性特征的形成,甚至影响到以后乃至成人后的行为,早期的情绪损伤,则可能导致怪癖的性格和异常的行为。 五、情绪对学前儿童交往发展的作用 成人对新生儿的了解,几乎完全依靠观察婴儿的表情动作。儿童在掌握语言之前,主要以表情作为交 往的工具,直到幼儿期,表情仍然是一种重要的交流工具,其作用不下于语言。幼儿常常用表情代替语言来回答成人的问题,或用表情辅助自己的语言表述。 第二节儿童情绪发生和分化的理论

【2020幼儿教师资格证】情绪与情感的发展重点笔记

【2020幼儿教师资格证】情绪与情感的发展重点笔记 第二节幼儿情绪与情感的发展 一、幼儿情绪的发生和分化★★★ (一)原始的情绪反应 1.本能的情绪反应 观察和研究普遍表明,儿童出生后就有情绪。初生的婴儿即可有情绪反应,如新生儿或哭,或安静,或四肢舞动等,可以称为原始的情绪反应。 经过多年的研究,现在人们普遍倾向认为,原始的、基本的情绪是进化来的,是不学就会的,天生的。儿童先天就有情绪反应。这种情绪反应与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有直接关系。 2.原始情绪的种类 行为主义的创始人华生根据对医院500多名婴儿的观察,提出了新生儿有三种主要情绪,即怕、怒和爱。华生还详细描述了这些情绪的原因和表现。 (1)怕 华生认为新生婴儿的怕是由于大声和失持引起的。当婴儿安静地躺着时,在其头部附近敲击钢条,会立即引起他的惊跳,肌肉猛缩,继之以哭;当身体突然失去支持,或身体下面的毯子被人猛抖,婴儿会发抖、大哭、呼吸急促、双手乱抓。 (2)怒 怒是由于限制儿童运动引起的。例如,用毯子把孩子紧紧地裹住,不准其活动,婴儿会发怒,他会把身体挺直,或手脚乱蹬。 (3)爱 爱由抚摸、轻拍或触及身体敏感区域产生。例如,抚摸孩子的皮肤,或是柔和地轻拍他,会使婴儿安静,产生一种广泛的松弛反应,或是展开手指、脚趾。 多数心理学家认为,原始的情绪反应是笼统的,还没有分化。有些人认为新生儿的原始情绪只能区分为愉快和不愉快,所谓愉快,仅是“不是不愉快”的表现而已。 (二)情绪的分化 婴儿情绪的发展表现为情绪的逐渐分化,初生婴儿的情绪是笼统的:不分化的,1岁后逐渐分化,两岁左右已出现各种情绪。 1.布里奇斯的情绪分化理论 加拿大心理学家布里奇斯的情绪分化理论是最有代表性的理论。他认为:初生婴儿只有未分

幼儿期身心发展的需求

幼儿期身心发展的需求 幼儿期是一个人生命中最重要的发展阶段之一,此时,孩子的身体和心理都在快速成长和发展,对于他们的成长过程中的需求,家庭和社会都需要给予足够的关注和支持。本文将探讨幼儿期身心发展的需求,包括幼儿的生理需求、社交需求和情感需求。 一、生理需求 1. 饮食需求 幼儿期是生长迅速的阶段,饮食对于他们的身体发育非常重要。孩子需要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如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以促进骨骼、肌肉和神经系统的健康发展。同时,合理的饮食安排也有助于他们形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 2. 睡眠需求 充足的睡眠对于幼儿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幼儿期的孩子需要每天有足够的睡眠时间,以支持他们的身体生长和大脑发育。一个规律的作息时间表可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并提高他们的学习和注意力。 3. 运动需求 幼儿期是孩子体能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通过适当的运动来促进肌肉和骨骼的健康发展。家长和教育者应鼓励孩子参与各种户外和室内

活动,如游戏、跑步、跳舞等,以满足他们对运动的需求,并促进他 们身体协调性和运动能力的提升。 二、社交需求 1. 探索需求 在幼儿期,孩子对周围环境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极强。他们希望通 过与他人互动和与环境互动来获取新的知识和经验。因此,家庭和学 校应提供适当的环境和资源,鼓励孩子主动参与社交活动和探索世界,以满足他们对新事物的需求。 2. 合作需求 幼儿期是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的关键时期。孩子需要与其他孩 子一起合作,分享资源、玩具和经验。通过团队合作活动,孩子可以 培养和发展自己的社交技能、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社交互动需求 幼儿期的孩子渴望与他人建立亲密的社交关系,包括与家人、朋友 和教育者之间的互动。他们希望获得他人的关注、支持和鼓励,通过 互动交流来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 三、情感需求 1. 爱与安全需求 幼儿期的孩子需要父母和其他关爱者给予他们爱与关怀,以及稳定 的环境和安全感。父母应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提供温暖、关怀和支

儿童心理健康的六个关键因素

儿童心理健康的六个关键因素儿童心理健康一直是父母和教育者们关注的重点。一个良好的心理 状态对儿童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介绍儿童心理 健康的六个关键因素,并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促进儿童的心理健康。 1. 健康的家庭关系 一个稳定、温馨的家庭环境对儿童的心理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家 庭成员之间的亲密无间、相互理解和支持是培养儿童良好心理状态的 基础。父母应该提供稳定的家庭环境,建立积极的家庭氛围,并与孩 子建立亲密的关系。同时,父母之间的良好关系也是儿童心理健康的 重要因素之一。 2. 良好的社交能力 儿童的社交能力对于他们的心理发展至关重要。与同龄人交往可以 促进儿童的情感交流、合作能力和自信心的培养。家长和教育者需要 给予儿童适当的社交机会,鼓励他们主动参与集体活动和团队合作, 并提供指导和支持。 3. 积极的自尊心 儿童的自尊心是他们心理健康的基石。积极的自尊心能让儿童更加 自信、乐观、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挑战。父母和教育者需要给予儿童充 分的肯定和赞扬,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重要性。同时,要避免 过度的批评和否定,以免对孩子的自尊心造成伤害。

4. 健康的情绪管理能力 情绪管理是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教会儿童正确地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绪,并提供适当的情绪调节策略是培养他们情绪管理能力的关键。父母和教育者需要倾听儿童的情感需求,并在他们需要时提供指导和支持。 5. 良好的学习态度 儿童的学习态度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健康和学业表现。培养儿童积极的学习态度,让他们对学习感到兴趣和乐趣,是非常重要的。父母和教育者可以通过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树立积极的学习目标,并提供适当的学习支持和指导。 6. 适当的压力处理能力 儿童面临的学业和社交压力可能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消极的影响。父母和教育者需要教会儿童适当的压力处理能力,让他们学会应对压力、解决问题和调整心态。同时,要保护儿童的休息时间,为他们提供放松和娱乐的机会,缓解压力。 总结: 儿童心理健康的六个关键因素包括健康的家庭关系、良好的社交能力、积极的自尊心、健康的情绪管理能力、良好的学习态度和适当的压力处理能力。家长和教育者应该关注这些因素,积极引导儿童的心理发展,从而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迈向健康和快乐的成长之路。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孩子良好的情感和健康的情绪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孩子良好的情感和健康的情绪情感是人在他的需要得到满足或得不到满足时产生的主观反映。满意、兴奋、喜悦、热爱等,是人得到满足时的情感;失望、忧虑、愤怒、憎恨等,是人没有得到满足或在获取满足中遭到挫折时的情感。情绪是人对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反映,是情感的具体形式和直接体验,具有明显的情境性;情感是情结经验的概括,具有显著的稳定性。因此,情绪与情感是密切相关的,都是人的一种态度和心理体验。 良好的情感和健康的情绪能产生巨大的动力,推动人去从事伟大的事业。列宁曾经指出:“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情绪和情感也是影响人健康的心理因素,乐观、平和有益于健康;而忧郁、愤怒有害于身体,人们常说“气大伤身”就是这个道理。许多研究证明,良好的情感和健康的情绪的培养不但有益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而且有利于幼儿良好性格的培养,并能促进智力的发展。 培养幼儿具有良好的情感和健康的情绪,家长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对年纪小的幼儿,应该让他知道:大家都爱他,他也应该爱大家;别人关心你,你也应该关心别人;要尊敬老人,爱护幼小;见了强于自己的不要怕,见了幼小的也不要欺侮;遇到困难要去想办法克服,遭到挫折要不灰心丧气;成功时不自满,失败时不沮丧;对坏人坏事要憎恨,对好人好事要热爱;看到比自己强的,要通过努力去赶上,

而不是嫉妒,更不能愤恨;还要学会抑制,学会自我控制的能力,等等。 1、上述这些情感培养,家长可以采用多种手段和方式。例如,给孩子讲故事,和孩子一起看有益于幼儿的影视节目,看完之后和孩子讨论:喜欢谁?不喜欢谁?为什么?谁做得对?谁做得不对?等等,引导幼儿进行评价,从中培养幼儿爱憎情感。也使幼儿从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作品中学习主人公高尚的道德感和聪慧的理智感。例如:家长在给幼儿讲一些以弱小战胜强暴的故事后,应问一问:为什么小白兔战胜了大灰狼?为什么小山羊战胜了大老虎?等等,让幼儿知道,遇事不慌张,冷静思考就能发挥人的聪明和本领,想出好办法来。 2、丰富幼儿生活是培养幼儿良好情感和健康情绪的途径。家长在节假日里带孩子旅行、参观,饱览祖国大好河山。观大海,心胸旷达;登高山,眼界开阔;入森林、绿野,心灵安宁喜悦;过峡谷、急流,倍感新奇惊险;倘佯青山绿水,无比欢乐;游玩名胜古迹,长见识学问……带孩子旅游观光是培养幼儿良好情感和健康情绪的好办法。其次,可适当地饲养一些小动物,养几条金鱼、养一只或几只小猫、小狗、小鸡、乌龟、鸽子等等,除供幼儿观察之外,要尽量让幼儿饲养和照料,家长引导幼儿耐心饲养,珍惜爱护,使幼儿感到这些小生灵的可爱,培养他们的同情心。此外,家长还引导幼儿与小伙伴交往、与成人交往,在人与人的接触中懂得被爱,也学会去爱别人;在被人关心中,也学着去关心别人;同情不幸的人;憎恨给别

【心理教育】儿童情绪和情感的2个阶段

【心理教育】儿童情绪和情感的2个阶段 4-6岁小儿情绪、情感的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1.第一阶段即4岁开始的儿童,情感的发展有3个特点:(1)易变性,即小儿的情感很容易受外界环境的支配,如遇到不高兴的事易哭闹,稍加劝导又破涕为笑,所以,这时儿童的情感不够稳定。此外,小儿的情感也易受他人的感染,倘别的孩子大声叫嚷,他也大声叫嚷;别的孩子表现害怕,他也害怕。随着小儿生活经验的发展和语言能力的发展,小儿情感的稳定性就逐步增长起来。(2)冲动性,即小儿不善于控制、调节自己的情感。如当小儿第一次看到墙上的电插座后表现出很大的好奇心,虽然大人因危险而不让摸,把孩子支开,但是小儿却大哭大闹,执意要去触摸一下。(3)反应不一致,即同一刺激,有的小儿可以反应强烈,有的则无反应。 2.第二阶段即6岁左右的儿童,情绪、情感的稳定性有了很大的增长,表现出对父母的爱、对 幼儿 园老师的依恋,在集体中热爱小朋友,爱做作业如画图;或喜欢讲故事,爱小动物等情感。其次,情绪、情感的调节能力比过去有了很大的进步,不像过去说哭就哭,说笑就笑,而是能有意地控制自己的情感外露(如疼痛后可忍住不哭),这为今后的个人涵养打下了最初的基础。再有,由于环境需要而产生的情绪、情感开始发生和发展,表现在喜欢与成人一起,成人离开了,就很痛苦;受教育的影响,开始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还知道为什么好和不好,能主动帮助他人,照顾比他小的弟弟妹妹等,这意味着小儿社会性情感中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的形成。此外,也同时出现一些不良的情绪和情感,如当老师表扬某个小朋友时,容易产生嫉妒的情绪,看到别的小朋友穿戴漂亮,他也缠着妈妈要买好看的衣服的虚荣心等,这在教育中应注意克服。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幼儿园儿童身心发展:情绪管理与情感教育

幼儿园儿童身心发展:情绪管理与情感教育 幼儿园阶段是儿童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而情绪管理和情感教育在这 个时候显得尤为重要。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从多个角度深入探讨幼 儿园儿童的情绪管理和情感教育,以及如何帮助他们建立积极健康的 情绪和情感发展。 一、幼儿园儿童的情绪管理 在幼儿园阶段,儿童的情绪管理能力正在逐渐形成。他们常常因为各 种各样的原因而情绪激动,如失落、愤怒、焦虑等。幼儿园教育应该 注重帮助儿童学会正确的情绪表达和情绪调节。这就需要老师和家长 们积极引导儿童认识自己的情绪,了解情绪的表达方式,并且学会应 对情绪的方法。 1.1 让儿童触摸、感受情绪 在幼儿园中,老师们可通过让儿童触摸不同材质的表情图标,感受表 情标识的情感,并用他们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这些情感。这样可以让幼 儿们更直观地认识和感受不同情绪的表达方式,从而促进他们对情绪 的认知和理解。 1.2 通过游戏体验情绪表达 游戏是幼儿园教育中重要的一环,可以通过一些情绪主题的游戏活动,让儿童在玩耍中体验并表达不同的情绪,比如“情绪表情贴画”、

“情绪表达角色扮演”等,让他们在愉快的游戏中学会正确地表达情感。 1.3 引导儿童学会情绪调节 对于儿童来说,情绪调节是一项艰难的任务。老师和家长应该从他们 的行为出发,引导他们学会逐渐调节情绪。当儿童遇到挫折或困难时,可以通过安慰和鼓励,引导他们学会自我安慰和情绪调节,帮助他们 建立积极的情绪管理机制。 二、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情感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培养儿童社交能力 和人格发展的基础,也是帮助他们建立健康自信的关键。在幼儿园中,情感教育应该贯穿于日常教育活动中,让儿童在生活中学会情感表达、情感交流和情感管理。 2.1 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 在幼儿园中,儿童开始接触到社会,接触到不同的人和事物,情感教 育应该着重培养儿童良好的人际关系。老师们可以通过一些情感交流 的活动,让儿童学会共享、合作和关爱,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合作 精神,使他们能够在社会交往中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2.2 培养健康的自尊心 幼儿园儿童正处在自我认知和人格构建的关键时期,情感教育也需要

幼儿园情绪管理:儿童心理疏导与情感表达指导

幼儿园情绪管理:儿童心理疏导与情感表达指导 一、引言 幼儿是一个情感、思维和行为全面发展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幼儿对 情绪表达的方式和情感处理的能力的培养都至关重要。而幼儿园作为 幼儿成长的重要场所,承担着对幼儿情绪管理和心理疏导的重要责任。本文将从幼儿园情绪管理的角度出发,深入探讨儿童心理疏导与情感 表达指导的重要性。 二、幼儿的情绪管理需求 1. 幼儿的情感世界 幼儿的情感世界十分丰富多彩,他们会经历各种各样的情绪,包括愤怒、快乐、悲伤、惊讶等。而幼儿园作为幼儿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所, 需要提供一个能够容纳这些情绪的环境。 2. 情感表达的方法 幼儿需要学会用适当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而这也包括了积极的 情绪表达和有效的情感宣泄。 3. 情绪管理的重要性 幼儿的情绪管理能力对其日后的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一个能够妥善

处理情绪的幼儿,往往也能更好地适应和应对各种情境。 三、儿童心理疏导的方法 1. 情感引导 在幼儿园中,老师可以通过情感引导的方式,帮助幼儿理解并应对自 己的情感。通过绘画、手工、音乐等方式,让孩子们有一个对情感的 认知和表达。 2. 情绪示范 老师可以通过自身的情感表达,来示范给幼儿正确的情绪表达方式。 当幼儿遇到困难时,老师可以表现出对问题的理解和解决的乐观态度,以此来引导幼儿正确的情感应对方式。 3. 儿童心理疏导 面对幼儿的不同情绪,老师需要作为一个心理疏导者,进行及时的引 导和关怀。在这个过程中,言传和身教兼顾,能够更好地帮助幼儿顺 利度过情感难关。 四、情感表达的指导 1. 情感识别 幼儿园老师可以通过游戏、歌曲等形式,帮助幼儿识别自己的情感,

【情商培养】5 6岁幼儿情绪发展与教育

【情商培养】5 6岁幼儿情绪发展与教育【情商培养】5-6岁幼儿情绪发展与教育 一、情绪发展的特点 (一)情绪整体表现 1、情绪表现的社会性增强 5-6岁幼儿的情绪稳定性和急于性进一步进一步增强,产生了一些比较稳定的情感,并且也存有了一定的控制能力,并能够运用语言去调节情绪。同时,这个年龄段幼儿情绪反应的社会性进一步强化。他们期望引发他人的特别注意。尤其就是获得他们心目中的权威人物的注重;渴求与同伴游戏并创建较为平衡的友谊关系。在这一时期。他人的态度整体表现可以直接影响幼儿的情绪反应。成人的表彰会令他们惊讶高兴。同伴的婉拒可以使他们情绪低落。 他们喜爱和同伴一起游戏,能从容地应付日常生活中发生的新情况。开始懂得关心同伴,例如幼儿有时告诉父母:“××生病了”,有时问生病的同伴:“头还疼吗?” 他们已经开始具备较好的自造能力,对成人亲近的抨击也能够拒绝接受,但是有时须要适度的提示信息。 他们已经开始学习管理自己的表情。他们在不同的对象面前有着不同的情绪表达。 当孩子们期盼拒绝接受人们的人际积极支持的时候,他们可以抒发情绪。在人际积极支持的结果希望上,5-6岁幼儿指出父母比教师更能够明白自己的情绪体会。但那些女性主义于不能抒发消极情绪的幼儿指出抒发消极情绪就是不被他人认知的。 在保护他人情感方面,5-6岁幼儿已经表现出明显的亲社会倾向,他们表现出对父母和同伴的感受非常敏感,并根据对象的感受来调节自己的情绪表达,决定表达或者掩饰自己的真正情绪,意识到表达消极情绪可能会对他人造成伤害。 2、情绪整体表现手段多样 5-6岁幼儿能使用语言、图画、音乐、舞蹈等来表达自己的各种情绪情感。 (二)情绪认知发展步入成熟期 1、对消极情绪具有较好理解 5-6岁幼儿对情绪的认知已经比较全面,不仅对高兴等积极情绪具备较好心智,对惊讶、伤心等消极情绪的心智也比5岁以下的幼儿存有了根本性的质的横跨。当然,相对而言,对高兴、伤心、疑惑的辨识较好,而对惧怕、喜欢和生气的辨识极差。

幼儿园心理健康课程的情感教育

幼儿园心理健康课程的情感教育 一、引言 幼儿期是人类生命周期中最重要和最关键的时期之一,也是培养孩子终身发展的基础阶段。情感教育作为幼儿园心理健康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的心理发展和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情感教育,幼儿可以学会正确表达自己的情感,接纳他人的情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获得更好的心理健康。 二、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1. 心理健康的基石 情感教育是幼儿园心理健康课程的基石。在幼儿期,孩子们经历着丰富多变的情感体验,包括喜怒哀乐等。良好的情感教育可以帮助幼儿正确认识和表达情感,提高情绪管理能力,为其心理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 2. 促进人际关系的建立 情感教育还可以促进幼儿与他人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建立。通过情感教育,幼儿可以学会尊重他人的情感,理解他人的感受,培养同理心和合作精神,从而建立亲密的友谊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3. 培养自信心和积极心态 情感教育能够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自我价值观和自信心,培养积极的心态。通过情感教育,幼儿可以学会正确评价自己,接受失败和挫折,激发潜能,增强自信和勇气。 三、情感教育的课程内容与方法 1. 情感认知和表达 在情感认知和表达方面,可以通过幼儿园心理健康课程中的故事、游戏和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幼儿学会识别和表达情感。例如,教师可以通过故事讲述的方式,引导幼儿认识和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幼儿身临其境地体验不同情感状态。 2. 同理心和合作精神的培养 同理心和合作精神是幼儿园心理健康课程中的重要内容。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团队活动、合作游戏等形式,培养幼儿的同理心和合作精神。例如,在合作游戏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需要幼儿相互帮助和合作才能完成的任务,让幼儿体验到合作的乐趣和意义。

幼儿园老师对孩子心理的疏导方法

幼儿园老师对孩子心理的疏导方法 幼儿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之一,幼儿园老师扮演着重 要角色,需要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并对孩子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 本文将探讨一些幼儿园老师对孩子心理的疏导方法。 1. 倾听孩子的心声 幼儿时期是孩子情感和心理发展最重要的阶段,孩子经常会出现情绪 波动,有时感到紧张、沮丧、愤怒和孤独等情绪。幼儿园老师应时刻 保持共情能力,耐心地倾听孩子的心声,用言语和肢体语言传递爱和 关怀,让孩子感受到他们被认真倾听,被关注到了。 在倾听孩子的发泄时,老师需要注意自己的表情和语气,不要出现轻 蔑或不耐烦的语气,尽量用平静的语气回应孩子的话题,让孩子感到 自己的感受被尊重和认同。 2. 鼓励孩子表达情感 幼儿时期的情感表达能力较为单一和生硬,他们有时无法用语言表达 自己的需要和感受,这时候,老师需要通过多种方式鼓励和支持孩子,使他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老师可以引导孩子用画画、手工、唱歌等方式表达情感,也可以和孩 子进行朗诵、表演和讲故事等活动。这样能够帮助孩子放松身心,表 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增强情感交流和联系。 3. 注重孩子的情绪教育 对幼儿来说,情绪的正常表达和管理是十分重要的。在幼儿教育中, 老师要注重孩子的情绪教育,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 老师可以通过绘本、游戏等形式,让孩子了解不同的情绪类型,帮助 孩子认识和表达自己的情感,提高自我调节和表达的能力。 4. 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自信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品质之一,孩子的自信心越强,越容 易取得成功。老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如赞美和 鼓励孩子的努力和成就,带领孩子参加多种活动,让孩子多试多练等。 在孩子In遇到失败或挫折时,老师要耐心倾听,鼓励孩子勇敢面对困难,不要让孩子失去自信。老师还可以通过游戏、绘本等活动,帮助 孩子了解和接受失败和错误,培养积极的心态,增强自我意识和倔强 的精神。

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展

202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中职专业技能课程一组教学设计

5、情感日益深刻 ——随着认识的提高,情感的深刻性也发展起来。 【案例分析】 中班的伟伟吃饭时不乖,老师要他周围的小朋友都不要跟他玩,结果小朋友们真的不再理他,不论伟伟怎么讨好都不行,伟伟很生气,他趁大家睡午觉时把小朋友的鞋从窗户扔了出去。 二、幼儿高级情感的发展 1、幼儿的道德感 ——幼儿的道德感是不深刻的,大都是模仿成人、执行成人的口头要求。 2、幼儿的理智感 ——理智感与人的求知欲、认识兴趣、解决问题的需要等满足与否相联系,幼儿期是儿童理智感开始发展的时期。教师提问: 请结合幼儿 情绪的发展 趋势,分析 下面这个案 例反映了幼 儿什么样的 情绪发展特 点?说说老 师应如何正 确对待这种 情况? 教师出示 【案例分 析】,学生 围绕所学内 容进行分析 并回答。 幼儿高级情

3、幼儿的美感 ——美感是人对事物审美的体验,它是根据一定的美的标准而产生的。 三、影响幼儿情绪、情感的因素 1、生活环境 生活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 2、游戏活动 活动可以提高大脑神经系统的觉醒水平,使人精力充沛,从而产生积极愉快的情绪。 3.成人的态度 成人对幼儿的态度是影响幼儿情绪、情感健康发展的一个

主要因素。对幼儿有较大影响的是父母和教师的态度。 四、积极情绪、情感对幼儿发展的作用 1、积极的情绪、情感能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2、积极的情绪、情感能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 3、积极的情绪、情感能促进幼儿个性的发展 五、幼儿情绪、情感的培养 1、了解幼儿的情感需要并合理满足,激发积极情绪、情感的产生 2、了解关注幼儿的情绪反应,正确、及时地做出回应 3、创造各类能激发积极情绪、情感的活动让幼儿充分体验,促进其积极情绪、情感的发展 4、用教师自身的积极情绪、情感来影响和调节幼儿的情绪、情感

幼师需培养幼儿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幼师需培养幼儿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指出:幼儿园的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主,注意潜移默化的影响,并惯穿于幼儿生活以及各项活动之中。明确指出情感教育在幼儿道德教育中的重要性,这就要求每个幼教工作者必须重视幼儿良好情感的培养。 一、什么是幼儿情感教育? 情感是指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包括人的喜、怒、哀、乐、爱、恶、欲等各种体验。它在幼儿的各项活动中直接或间接地发挥着作用,并影响幼儿的心理和行为的健康发展。情感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对外界刺激作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如喜欢、愤怒、悲伤、恐惧、爱慕、厌恶等;二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社会感情,它具体包括情绪的自控性、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挫折的承受力、自我的了解程度以及对他人的理解与宽容。 二、幼儿情感教育的意义 幼儿期是情感智慧培养的重要时期,与其他心理过程相比,幼儿期情感发展相对较快,作用也较大。心理学家戈尔曼指出:“童年是塑造人生情感倾向的重要时机。”幼儿情感教育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幼儿期是萌发各种情感的重要时期。幼儿的情绪具有易冲动性、不稳定性、外露性,情感内容不丰富,情绪的调控能力比较薄弱,因此加强情感教育就显得更重要。人的情感发展决不是自然成熟的结果,而是教育促进的产物。如果孩子在这头几年中得不到合适的

教育引导,则会产生与不良影响相应的消极情感,而这些又将影响其以后的人生。 第二、情感教育是向幼儿进行一切教育的基础。有人说幼儿是情感的俘虏,在他们的活动中充满着情绪色彩。例如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行为习惯的培养时,如果能从道德情感入手,则往往是事半功倍,若在他们的智力体操、语言学习、个性形成以及社会交往等活动中,伴有愉快的情绪,都可提高活动的效果。这正是情感的辐射作用在幼儿认知过程、社会性发展进程中的具体体现,在幼儿阶段,情感教育既是教育目的,也是教育手段。 第三、情感素质是一个人获得成功的核心因素。情感发展是幼儿健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我们的社会正在快速发展,未来的社会竞争激烈,变化急速,压力倍增。为了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的教育最根本的目标和任务必须是培养出身心健全的人。所谓身心健全,从整体上说,就是要拥有完整的健康,即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等方面的完美结合,良好的情感素质当然是其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戈尔曼指出:“真正决定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关键是情商能力而不是智商能力。”许多研究者也发现,在一切成功要素中,智力和机遇各占20%,剩下的60%就是情感因素了。这个结论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承认。 总之,未来的一代不仅仅需要具备良好的智力、熟练的技能,更需要具有健全的人格。而拥有良好的情感素质正是儿童人格健全的体现。诺尔曼·丹森说:“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必须是有情感的人。”

【心理教育】婴幼儿心理健康关键词

【心理教育】婴幼儿心理健康关键词 婴儿心理健康关键词:母爱 婴儿期(一岁以下)的心理健康是成人心理健康的起点。它不仅对婴儿的生长发育有 重要影响,而且对成年人的心理素质也有深远的影响。婴儿对周围的事物、人和环境有相 应的知觉和运动能量。良好的客观条件会使婴儿产生快乐的情绪和情绪,相反,会产生易 怒和恐惧。 婴儿期母爱的温暖是首要的因素,如护理、哺乳时母亲的微笑面孔、爱抚动作、亲切 的语言,不仅为婴儿提供物质营养同时又培育了心理健康。除母爱外,家庭人员、托儿所 保育员等,同样给婴儿以母爱般的护理、照顾,使婴儿情绪愉快,对周围人物产生信任感;反之,则使婴儿变得呆滞、胆小恐惧。 儿童心理健康关键词:语言 幼儿期(1-3岁)大脑生理结构逐渐发育完善,机体各系统器官加强了调节作用;并且断奶后,开始摄取幼儿饮食,接触周围环境日渐增多,促使情感、想象等心理活动逐渐发育,语言发育更为迅速。 除了母爱,家庭和护理教育人员也应该 幼儿 交流语言,防止口吃。这一时期是关键时期。在回答问题或满足合理要求时,我们应 该友善、耐心和有说服力,使儿童能够生活在轻松、愉快和友好的环境中,这对儿童语言、思维、想象力和性格的正常发展非常重要。 学龄前儿童心理健康关键词:性格 学龄前儿童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功能逐渐平衡,大脑结构不断发育,为大脑功能的 改善提供了生理基础。然而,兴奋过程仍然占主导地位,注意力很容易分心和兴奋。这是 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的发展过程,不能被误认为多动症。 此期安排学习,应在游戏活动、手工作业中。父母要善于发现儿童的兴趣爱好,如练琴、学画。要因人施教,不能强迫儿童多种内容一起学。 学龄前儿童开始形成性格。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和父母所采用的培养方法可以使孩子 形成不同的性格特征。例如,父母是善良的,鼓励向上。正确的培养容易引导孩子形成自强、活泼开朗的性格;相反,如果孩子们经常受到谴责和责骂,他们很容易形成焦虑和叛 逆的性格。家长和学前教育机构对儿童进行不合理的健康教育,对学龄前儿童的心理发展 和人格特征产生了极其不利的影响。

幼儿园情绪情感的教案

幼儿园情绪情感的教案

幼儿园情绪情感的教案 【篇一:幼儿园大班教案:看得见的情绪】 【活动设计】 现在的家长和老师都很重视孩子的智力培养,对孩子在情绪情感方面关注得不够。在日常生活中我常常发现孩子在活动中有时候出现情绪不稳定,不能够作及时的自我调节。幼儿园的生活相对于幼儿来说,还是很轻松和愉快的,压力不是很大,而小学的生活和幼儿园的生活存在着很大的区别,从作息时间和作业量上幼儿可能不能一时适应。因此,我设计了情感教育活动“看得见的情绪”,让幼儿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初步的调节情绪的方法。 【活动目标】 1、知道每个人都有情绪,并能辨认几种基本情绪。 2、能对自己的情绪作出确切的表达。 3、了解不同情绪对人身体健康的影响,初步知道调节自己的情绪。 【活动准备】 1、六个情绪脸谱(兴奋、高兴、悲伤、愤怒、害怕、烦恼)。 2、做有六个情绪脸谱的大色子。 3、每个幼儿一个情绪温度计。 【活动过程】 一、幼儿听两段音乐(高兴和悲伤的)。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曲子,请小朋友仔细听,听好后告诉老师你的感觉怎么样?

听曲子“赶花会”。 提问:听后你的感觉怎样?(高兴、快乐) 再请小朋友听一首曲子,告诉老师听的感觉怎样? 听曲子“北风吹,扎红头绳”。 提问:听后你的感觉怎样?(伤心、难过)。 教师小结:“伤心、高兴都是人的情绪,今天教师给小朋友带来了几张表情脸谱。小朋友看一看,说一说你看到的是什么情绪,并学一学。” 幼儿学完后,个别提问:说出你什么时候兴奋?什么时候高兴??? 二、游戏:玩色子。 1、请小朋友上来扔色子,色子扔到一处情绪时,这位小朋友要试着做也这种表情,并说说在怎样的情况下会有这种情绪。 2、玩色子的小朋友根据指到的情绪,做相应的表情,让其他小朋友猜猜,他扔到的是什么表情。 三、讨论如何调节不良情绪。 1、你喜欢哪一种情绪,哪些情绪你不喜欢? 2、如果你生气、害怕、难过的时候,你会怎么做呢?怎样才能让自己有个好心情? 3、教师小结。 每个人遇事都会产生不同的情绪,那是很自然的现象。但是愤怒、悲伤、痛苦等不良情绪对人的身体健康是不好的,而愉快、平静等良好的情绪是有利人的身体健康的。当我们生气难过的时候,要想想快乐的事情,或找别人谈谈自己的心情、感受,让自己保持一个好心情。我们小朋友快要离开幼儿园变成一个小学生了,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还会遇到许多的困难,发生许多不开心的事,小朋友要想办法让自

【教育】幼儿情感的功能与情感教育

【关键字】教育 幼儿情感的功能与情感教育 作者:马言青 人的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情感作为认知过程和意志过程的随同因素,具有独特的功能和特点。同时,它在主体的个性发展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就幼儿情感的功能以和如何对幼儿进行正确的情感教育谈点看法。 一、幼儿情感功能分析 幼儿的情感具有易激动、易转移和易感染等特点。但是,其复杂程度和社会化程度等方面却有所发展。情感在幼儿的各项活动中已直接或间接地发挥着作用,并影响其心理、行为的健康发展。 1.幼儿情感的信号功能。早在婴儿期个体就会利用哭和笑这两种情绪表示(初级情感)向成人展示其需要或对客观事物的体验,使情感表示出信号功能。到幼儿期,幼儿在与周围人的交往中,已能较正确地领会他人的情感信号并作出相应的反应。比如,一个小朋友的哭声作为悲伤的信号会迅速传送给其他幼儿,并被他们理解接受,引起一起悲伤体验。 2.幼儿情感的发明功能。幼儿情感的发明功能集中体现在游戏的过程中。幼儿对自身喜爱的游戏百玩不厌,会不时发明出新花样。比如,自制游戏中所需的“道具”,布置游戏场所,装扮角色,假造新奇愉快的游戏情节等等。这些发明性活动的开展完全是建立在幼儿喜爱该活动这一情感根底上的。因此,成人应慎重地评价幼儿持积极情感的游戏,对他们的积极情感予以充分肯定,鼓励并协商他们在游戏过程中发展发明力。 3.幼儿情感的催化功能。幼儿假如对活动充溢积极情感,那么,他们在活动中往往会表示得很主动,很有勇气和智慧,会取得出乎意料的好结果。相反,则会表示出心不在焉、愚钝木纳、出错率高,甚至故意捣乱以求被取消活动资格来逃避活动。所以,成人应特别注意激发幼儿对活动的积极情感,尽量防止或减弱消极情感的不良影响。 4.幼儿情感的取向功能。幼儿情感的取向功能是指:情感能够直接引导个体选择行为的方向并能决定维持此方向时间的长短。幼儿情感的取向表示出不稳定的特点。他们最初的情感取向经常受成人暗示,后来在具体活动中又经常出现情感削弱或转移的情况,使原始取向中断。因此,成人在加强自身情感修养的前提下,应特别注意加强幼儿情感取向的自主性和稳定性的培养。 以上分析显示,情感不只是幼儿各项活动的随同因素,而且已经作为一个独立的功能系统制约着活动的进行,并在幼儿的人际交往、智力和个性发展等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我们可以根据幼儿的情感去判断他们的个性特征,也可以根据主导情感分析他们对家庭、社会和成人的态度倾向。情感功能的释放为我们对幼儿进行正确的情感教育提供了可能。

《0~3岁婴幼儿心理发展与教育》教案 第16课 掌握婴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要点

课题掌握婴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要点课时2课时(90 min)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 (1)了解婴幼儿情绪情感的概念、关系和情绪的表达(2)掌握婴幼儿典型情绪情感的发展 (3)掌握婴幼儿情绪情感的社会化发展 思政育人目标: (1)培养积极、正面的情绪情感 (2)提高情绪管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婴幼儿情绪情感的概念、关系和情绪的表达,婴幼儿典型情绪情感的发展教学难点:婴幼儿情绪情感的社会化发展 教学方法问答法、讨论法、讲授法 教学用具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 教学设计第1节课:课前任务→考勤(2 min)→案例导入(10 min)→传授新知(18 min)→课堂讨论(15 min)第2节课:问题导入(5 min)→传授新知(20 min)→课堂实训(15 min)→课堂小结(3 min)→作业布置(2 min) 教学过程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设计意图 第一节课 课前任务⏹【教师】布置课前任务,和学生负责人取得联系,让其提醒同学通过学习软 件,观看婴幼儿日常生活的相关视频,观察婴幼儿哭笑的行为,分析哭笑背 后的原因及想传递的信息,并在学习平台上留言讨论 ⏹【学生】按照要求完成课前任务 通过课前的预热, 让学生了解所学课 程的大概内容,激发 学生的学习欲望 考勤(2 min)⏹【教师】使用APP进行签到 ⏹【学生】按照老师要求签到 培养学生的组织 纪律性,掌握学生的 出勤情况 案例导入(10 min)⏹【教师】讲述“洋洋为什么哭闹?”的案例,并随机邀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你认为婴幼儿通常为什么哭?刚出生的婴幼儿有自己的情绪情感吗? ⏹【学生】聆听、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导入本节课课题:婴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要点 通过案例导入,引 导学生思考,调动学 生的主观能动性 传授新知(18 min) ⏹【教师】讲解新知,介绍婴幼儿情绪情感的基础知识 一、婴幼儿情绪情感的基础知识 (一)情绪情感的概念与关系 1.情绪和情感的概念 情绪是指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较短暂的态度反映。它既包括因满足自身需要而引 起的积极的态度及体验,如愉快、高兴、满足等,也包括因违背自身意愿而引起的消 通过教师讲解、课 堂互动等教学方式, 让学生了解婴幼儿 情感的概念、关系和 婴幼儿情绪的表达

学前儿童的情绪和情感

第七章学前儿童的情绪和情感 教学目标: 1.掌握学前儿童情感发展的基本理论和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 2.把握学前儿童情感发展的基本特点 3.初步学会运用学前儿童情感发展的基本理论知识,分析幼儿园的教学活动、评价幼儿情感发展的能力及促进学前儿童情感发展的策略; 教学重点: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特点 教学难点:学前儿童情感的培养 教学准备:幼儿各种表情图片若干;小班入园录像片段;幼儿情绪发展案例;幼儿情感研究资料 教学方法:自我分析法;照片观察法;录像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实践操作法; 理论讲解法 教学课时: 6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节情绪和情感概述 一、什么是情绪和情感 (一)情绪和情感的定义 【自我分析】你们今天的心情怎样?为什么会这样? 由此分析并引出情绪和情感的定义。(心情和心境就是情绪) 在分析过程中并把握几个关键词: 主观体验。情绪和情感是人的主观体验,即人对自己心理状态的自我感觉。主体不同,每一个人的情绪体验就不一样,因此大家的心情也就不同。 需要。情感的产生以需要为中介,人对客观事物来取什么态度,决定于该事物是否能够满足人的需要。如果某一事物能够直接或间接满足的需要,人对其产生肯定的态度和体验,如果某事物不能满足或违背人的需要,人对其产生否定的态度和体验。 由此可见,情绪和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二)情绪和情感的区别 一般情况下,情绪与情感是时刻地联系在一起的统一体,尽管如此,二者仍存在一定的差异,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需要的角度看差异。情绪一般与人的较低级的需求即生理性需要相联系,而情感往往与人的高级需求即社会性需要相联系。如婴儿饥渴或身体不舒适时就会有“哭”的情绪体验,吃过奶会做出“笑”的情绪体验。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会化的进展,会产生对父母,对祖国爱的情感,并形成理智感,道德感和美感等高级情感体验。 2.从发生早晚的角度看差异。情绪发生得早,而情感产生得晚,两者有着先后之分。以一例简单证实即用刚出生的婴儿。 3.从反映特点看差异。情绪是主要从当时的情况好与坏来下结论,所表现的心境反映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