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热交换器能效测试与评价规则

热交换器能效测试与评价规则

热交换器能效测试与评价规则
热交换器能效测试与评价规则

TSG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20XX

热交换器能效测试与评价规则

Energy Efficiency Test and Evaluation Regulation for Heat

Exchanger

(征求意见稿)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

20XX年XX月XX日

前言

2016年7月,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以下简称特种设备局)委托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特检院)组织起草《热交换器能效测试与评价规则》(以下简称规则)。 2016年7月,中国特检院组织成立了起草组,在西安召开第一次工作会议,讨论了规则的制定原则、重点内容以及主要问题、结构(章节)框架,并且就起草工作进行了具体分工,制定了起草工作时间表。2016年9月,起草组在上海召开第二次工作会议,对规则内容进行了调整,并形成了规则征求意见稿。2016年XX月,特种设备局对征求意见稿进行审查后,以质监特函[2016]XX 号文对外征求基层部门、有关单位和专家及公民的意见。201X年XX月,根据征求到的意见起草组进行修改形成送审稿,并提交给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技术委员会审议,起草组根据审议意见进行修改后形成报批稿,201X年XX月XX日,由国家质检总局批准颁布。

本规则主要起草单位和人员如下:

甘肃蓝科石化高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张延丰周文学

西安交通大学白博峰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冷浩

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管坚刘雪敏

中国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促进会王为国

上海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汤晓英

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严勇

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张迎恺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高桥分公司蔡隆展

西安市热力总公司唐涤

上海蓝海科创检测有限公司王纪兵

上海板换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张永德

目录

1总则·····························································································(- 1 -)2通用要求·······················································································(- 3 -)

3 能效测试与评价报告········································································(-

4 -)

4 附则 (5)

附件A (6)

1 总则

1.1目的

为了规范热交换器能效测试与评价工作,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监督管理办法》,制定本规则。

1.2 适用范围

本规则适用于热交换器产品的能效测试与评价。在用热交换器的能效评价可参照本规则进行。

1.3 引用标准

满足本规则热交换器性能测试与能效评价基本要求的标准称为本规则引用标准。本规则的主要引用标准如下:

(1) GB/T 151《热交换器》;

(2) GB/T 27698.1《热交换器及传热元件性能测试方法第1部分:通用要求》;

(3) GB/T 27698.2《热交换器及传热元件性能测试方法第2部分:管壳式热交换器》;

(4) GB/T 27698.3《热交换器及传热元件性能测试方法第3部分:板式热交换器》;

(5) GB/T 27698.4《热交换器及传热元件性能测试方法第4部分:螺旋板式热交换器》;

(6) GB/T 27698.5《热交换器及传热元件性能测试方法第5部分:管壳式热交换器用换热管》;

(7) GB/T 27698.6《热交换器及传热元件性能测试方法第6部分:空冷器用翅片管》;

(8) GB/T 27698.7《热交换器及传热元件性能测试方法第7部分:空冷器噪声测定》;

(9) GB/T 27698.8《热交换器及传热元件性能测试方法第8部分:热交换器工业标定》;

(10) NB/T 47004《板式热交换器》;

(11) NB/T 47007《空冷式热交换器》;

(12) NB/T 47045《钎焊板式热交换器》;

(13) NB/T 47048《螺旋板式热交换器》。

1.4术语和定义

GB/T 27698中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符号和定义适用于本规则。

1.4.1热交换器

在不同温度的流体之间实现热量传递的设备,如板式热交换器、空冷式热交换器、螺

- 1 -

TSG 20xx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旋板式热交换器、管壳式热交换器、板壳式热交换器、板式空冷器等。

1.4.2 能效指标 (Energy Efficiency Index,EEI)

综合考虑热交换器传热与流动特性,基于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采用测试数据数理统计等方法,确定的用于判定热交换器能效的数值。

1.4.3热交换器能效目标值

判定热交换器为高效产品的指标值。

1.4.4热交换器能效限定值

允许的热交换器产品的最低能效值。

1.4.5定性温度

确定热交换器流体物性参数的参考温度。

1.4.6热平衡条件

热交换器能效测试达到热平衡时,冷、热流体换热量的允许偏差范围。

1.5符号和单位

表1列出的符号和单位适合于本规则。

表1 符号和单位

- 2 -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20XX

2 通用要求

2.1测试与评价机构

测试与评价机构应当对能效测试质量进行严格控制,对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公正性和可溯源性负责;具备所开展热交换器能效测试与评价的仪器设备;测试与评价负责人员应当由具有热交换器测试经验的工程师担任。

2.2测试系统

(1)具备固定的测试试验场地及配套的水、电、气、热源和冷源等公共条件;

(2)满足热交换器热力性能参数测量范围的能力,测试工况可以调节并能保持稳定状态,测试数据准确可靠并能自动采集和存储。

2.3测量仪表

(1)压力、压差、流量测量仪表的精度不低于0.5级,流体温度的测量精度不低于±0.2℃。

(2)测量仪表应在检定/校准有效期内使用。

2.4数据采集

(1)每个测试工况应稳定5分钟以上,且热平衡条件ΔΦC的绝对值不大于5%时,方可进行数据采集;

(2)每个测试工况至少重复测量3次,每次间隔5分钟以上,测量结果取平均值。

- 3 -

TSG 20xx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2.5评价方法

综合考虑热交换器传热与流动特性,基于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采用测试数据数理统计等方法,确定热交换器能效指标(EEI)。以能效指标作为依据,评价热交换器的能效水平。各种类型热交换器的能效测试与评价方法见附件。

2.6 能效指标

热交换器产品的能效水平分为三个等级,能效指标(EEI)高于能效目标值的为高效产品,低于能效限定值的为低效产品,介于两者之间的为中等能效产品。各种类型热交换器的能效指标要求见附件。

2.7特殊要求

当热交换器产品型号或主要结构参数发生变化时,应重新进行能效测试与评价。

3测试与评价报告

3.1测试与评价报告

一般格式见附件,并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1) 委托方;

(2) 产品制造单位及产品编号;

(3) 测试与评价机构;

(4) 测试评价负责人和主要参加人员;

(5) 测试产品技术数据(名称、型号、结构参数等);

(6) 测试环境条件(当地大气压、环境温度、环境湿度);

(7) 设计文件(含工艺计算);

(8) 测量参数与测点布置图(冷、热两侧流体进口、出口温度与压差,进口压力);

(9) 测量仪表及精度;

(10) 测试数据表;

(11) 测试曲线;

(13) 能效指标(EEI)计算过程;

(14) 能效评价结果及等级。

- 4 -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20XX

4 附则

4.1规则解释权

本规则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负责解释。

4.2施行时间

本规则自201X年XX月XX日起施行。

- 5 -

TSG 20xx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附件A

板式热交换器能效测试与评价方法及能效指标A1范围

本附件适合于在液-液工况状态下的可拆卸板式热交换器、半焊式板式热交换器、钎焊板式热交换器的能效测试与评价。

A2产品型号及参数

板式热交换器进行能效测试时应明确产品型号及以下参数:

(1) 板片波纹形式 (波纹角度、波纹深度、波纹间距、混合角度);

(2) 板片几何尺寸(长度、宽度、角孔直径、纵向与横向中心距);

(3) 单板传热面积;

(4) 当量直径;

(5) 板间距;

(6) 流道截面积;

(7) 板片数;

(8) 板片厚度;

(9) 板片材质;

(10) 流程组合;

(11) 设计温度;

(12) 设计压力。

当产品型号或(1)至(6)任一参数发生变化时,应重新进行能效测试与评价。

A3性能测试要求

A3.1测试系统设置

测试系统见图A.1。测试流体为水,按水—水无相变逆流测试工况进行。首先将冷、热流体的流量调整到设定值,再将热交换器的热流体进口温度通过加热器调整至60±0.5℃,热交换器的冷流体进口温度通过冷却器调整至35±0.5℃。

所测试板式热交换器的板片数应不少于7片。

- 6 -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20XX

- 7 -

图A.1 热交换器测量参数及测点布置图

A3.2 测量项目

(1) 冷、热流体的体积流量或质量流量;

(2) 冷、热流体的进、出口温度;

(3) 冷、热流体的进口压力及进出口之间的压差。

A3.3 测试方法

测试工况稳定后,按以下测试要求进行测试:

(1)两侧流体的流速从0.1m/s ~1.0m/s 均匀等流速变化,变化间隔为0.1m/s ;

(2)固定一侧(热侧或冷侧)流体的流速不变,固定点宜选在0.5m/s 左右,另一侧流体

的流速应从0.1m/s ~1.0m/s 变化,变化间隔为0.1m/s ;

A3.4 热平衡条件

冷、热流体的换热量允许偏差范围根据冷、热流体流速为0.5m/s 时的测试结果确定,

具体步骤如下:

(1)按表A.1计算热交换器冷、热流体进口温度比τ;

(2)按表A.1计算效能 ε;

(3)计算热平衡条件的下界ΔΦC ; ()()11C τε?Φ=--- (A.1)

1-冷却塔;2-冷却器;3-热交换器试件;4-加热器;5-分离器; 6-过冷器;7-液体储槽;T -测温口;P -压力测口

TSG 20xx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4)确定该热交换器能效测试允许的热平衡条件:

若ΔΦC≤-5%,热平衡条件为{-5%,5%};

若-5%<ΔΦC≤-1%,热平衡条件为{ΔΦC,5%};

若ΔΦC>-1%,热平衡条件为{-1%,5%}。

A3.5热交换器传热性能

按表A.1计算热交换器传热性能。

(1)确定不同流速u下的总传热系数k;

(2)建立努塞尔数Nu与雷诺数Re间的准则关联式。

A3.6 热交换器流动阻力性能

按表A.1计算热交换器流动阻力性能。

(1)确定不同流速u下的压力降Δp;

(2)建立欧拉数Eu与雷诺数Re间的准则关联式。

- 8 -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20XX

- 9 -

A3.7 冷热侧压力降Δp

在定性温度热流体50℃、冷流体30℃、冷热流体流速在0.5m/s 标准状态下,根据所

建立的Nu 准则关联式、板片厚度及其导热系数,计算出总传热系数k ,根据Eu 准则关联式

计算冷热侧压力降Δp 。

A3.8 测试报告

测试报告应满足按A4.1的要求进行计算,且内容不少于附表A-1的要求。

A4 能效评价

A4.1 能效指标计算

板式热交换器的能效值按下式计算:

EEI=k cal /?p 0.31 (A.2)

式中:

?p =ωc Δp ccal /l c + ωh Δp hcal /l h ,Pa ·m -1

k cal ——按A3.8确定的总传热系数,W·m -2·K -1;

ωc 、ωh ——冷、热流体压力梯度的权重系数,ωc =ωh =0.5;

l c 、l h ——纵向角孔中心距,m

Δp ccal 、Δp hcal ——按A3.8确定的冷、热流体侧压降,Pa 。

A4.2 能效等级划分

能效目标值EEI=227;

能效限定值EEI=168;

板式热交换器能效等级分为三级,见表A.2。

表A.2能效等级

A5 板式热交换器的能效测试与评价报告格式参见附表A-1。

TSG 20xx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附表A-1

能效测试与评价报告

产品名称:XXXX板式热交换器

型号规格:

委托单位:

制造单位:

检验类别:

(能效测试评价机构名称、盖章)

(测试评价日期)

- 10 -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20XX

注意事项

1.报告无“能效测试与评价报告专用章”或能效测试评价机构公章无效。2. 内容缺少、摘录或部分复制报告无效。

3. 报告无编制、审核、批准人签章无效。

4. 报告涂改无效。

5. 若对报告有异议,应于收到报告之日起十五个工作日内向能效测试评价机构提出。

6. 结果仅与被检测样品有关。

7. 能效测试机构信息:

地址:

电话:

邮政编码:

传真:

- 11 -

TSG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 12 - 能效测试与评价报告

No. 第页共页

批准:审核:编制: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20XX No. 第页共页

- 13 -

TSG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No. 第页共页

- 14 -

表A 板式热交换器测试数据

表A 板式热交换器测试数据(续)

2010空调能效检测报告

2010空调能效检测报告 2010/6/29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邢静 | 北京、上海报道 能效标识与财政补贴挂钩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更会刺激一些企业铤而走险、虚标能效标识2004年8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发布的《能源效率标识管理办法》,标志着中国能效标识制度正式建立。从2005年3月起,国家相继对空调、冰箱、洗衣机、热水器和电磁炉等产品正式实施了能效标识制度。 能效标识成了“金标” 2009年6月1日,国家正式在空调行业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对达到定频空调能效比标准1、2级的空调实施300元~850元的财政补贴销售。 无疑,这一政策的出台使能效标识不再只是一个生产厂家为获取消费者青睐而广而告之的宣传噱头,对空调厂家而言,能效标识成了能实实在在带来巨大利益的“金标”。 据财政部统计,截止到2010年4月底,“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已发放财政补贴资金70多亿元。 这种真金白银的财政杠杆对高效节能空调市场的撬动立竿见影。2008年以前,中国能效等级为1、2级的高效节能空调市场份额一直徘徊在5%左右,70%以上为不节能的5级空调。在财政补贴的推动下,高效节能空调销售量大幅攀升,市场占有率迅速提高,今年5月已达到80%以上。据不完全统计,一年来,高效节能空调推广数量超过1500万台,为2002年的10倍以上。 2010年6月1日起,空调能效新国标正式实施。按照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联合发布的新《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强制性国家标准,定频空调能效等级将由原来的5个等级(分体式空调器标准规定值1级3.40,2级3.20,3级3.00,4级2.80,5级2.60)调整为3个等级(分体式空调器标准规定值1级3.60,2级3.40,3级3.20),原3级以下能效空调将被确定淘汰,原2级能效降为新3级,并成为行业准入门槛,原1级降为新2级,新能效标准将能效限定值提高了23%左右。同时,针对定频空调能效比新标准1、2级的国家高效节能空调的财政补贴政策继续延长一年,但补贴额度有所调整,从原先的300~850元下调至150~250元。 监管之惑 但自能效标识制度实施之日起,就有业内人士忧虑,企业轻而易举就能获得能效标识,为监管困难埋下了伏笔。 由于能效标识制度上采取的是“生产者或进口商自我声明、备案,政府有关部门加强监督管理”的实施模式,也就是说,能效标识上的各种数据都是由生产厂家自己标注的,备案时虽要求企业出具相关检测报告,但检测数据并没要求出于第三方检测机构,具备检测能力的企业可在企业实验室进行检测。 因此,这其实是企业的自我声明。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能效标识与财政补贴挂钩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更会刺激一些企业铤而走险、虚标能效标识。 有鉴于此,本刊编辑部在空调能效新国标实施之际选取11个市场主流品牌、随机抽取30个空调器样本,分别委托国家家用电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电器能效与安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进行空调实际能效比检测。 在历时两个多月的抽取样本和检测中,本刊选取各品牌样本的数量主要根据各品牌占据的市场份额:格力6台、美的6台、志高4台、海尔3台、奥克斯3台、科龙2台、格兰仕2台、三菱重工1台、松下1台、LG1台、月兔1台。 在本刊选取的30个空调器样本中,除松下KFR-28GW/SC1为2级(6月1日前实施的能效标准)能效样本,其他29个样本均为1级(6月1日前实施的能效标准)能效样本。6月1

锅炉外部检验协议

编号:AQ-BH-00587 ( 文档应用)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锅炉外部检验协议 Boiler external inspection protocol

锅炉外部检验协议 说明:合同有效的约定了合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对合同的履行有积极的作用,能够较为有效的约束违约行为, 能够最大程度的保障自己的合法权利,可下载收藏或打印使用(请先阅读并同意条款后使用)。 根据《锅炉定期检验规则》的规定和威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的授权,威海市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所(以下称乙方)将对 -----------------------------------------------------(以下称甲方)的台(蒸汽、热水、有机热载体)T/H(MW)工业(电站)锅炉进行外部检验,经双方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一、检验时间:年月日 二、检验方式:逐台检验 三、检验依据: 1、《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热水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2、《锅炉定期检验规则》 3、《有机热载体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4、《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规程》

5、《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安全检验规程》 6、其它有关标准、规范 7、本所检验方案 四、检验内容: 1、审查资料 2、部件外部宏观检验 3、相关人员持证情况和有关记录 4、炉墙保温检查 5、电器仪表、辅机检验 6、安全附件检验 7、其它必要的检验 五、双方职责: 甲方: 1、受检单位应备齐锅炉技术资料,主要有锅炉使用登记证,锅炉质量证明书及图纸,锅炉上年度(或本年度)内部检验报告,对检验报告所提问题的整改记录、锅炉运行状态自检记录,锅炉修理改造记

换热器性能综合测试实验

第一章实验装置说明 第一节系统概述 一、装置概述 目前我国传热元件的结构形式繁多,其换热性能差异较大,在合理选用和设计换热器的过程中,传热系数是度量其性能好坏的重要指标。本装置通过以应用较为广泛的间壁式换热器(共有套管式换热器、螺旋板式换热器、列管式换热器和钎焊板式换热器四种)为实验对象,对其传热性能进行测试。。 二、系统特点 1.采用四种不同结构的换热器(分别为套管式换热器、螺旋板式换热器、列管式换热器和钎焊板式换热器)作为实验对象,对其进行性能测量。 2.实验装置可测定换热器总的传热系数、对数传热温差和热平衡误差等,并能根据不同的换热器对传热情况和性能进行比较分析。 3.实验装置采用工业现场的真实换热器部件,与实际应用接轨。 三、技术性能 1.输入电源:三相五线制 AC380V±10% 50Hz 2.工作环境:温度-10℃~+40℃;相对湿度<85%(25℃);海拔<4000m 3.装置容量:<4kVA 4.套管式换热器:换热面积0.14m2 5.螺旋板式换换热器:换热面积1m2 6.列管式换热器:换热面积0.5m2 7.钎焊板式换热器:0.144m2 8.电加热器总功率:<3.5kW 9.安全保护:设有电流型漏电保护、接地保护,安全符合国家标准。 四、系统配置 1.被控对象系统:主要由不锈钢钢架、热水箱、热水泵、冷水箱、冷水泵、涡轮流量计、PT100温度传感器、板式换热器、列管式换热器、套管式换热器、螺旋板式换热器、冷凝器、电加热棒、电磁阀、电动球阀、黄铜闸阀以及管道管件等。 2.控制系统:主要由电源控制箱、漏电保护器、温度控制仪、流量显示仪、调压模块、开关电源以及开关指示灯等。 第二节换热器的认识 一、换热器的形式 能使热流体向冷流体传递热量,满足工艺要求的装置称为换热器。换热器的形式有很多,

锅炉定期检验规则TSGG7002-2015

TSG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TSG G7002—2015 锅炉定期检验规则 Boiler Periodical Inspection Regulation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 2015年7月7日

前言 2010年2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以下简称特种设备局)下达修订《锅炉定期检验规则》的立项计划。2010年3月,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特检院)组织有关专家成立了修订工作组并且在北京召开第一次工作组会议,讨论了《锅炉定期检验规则》修订的原则、重点内容、主要问题以及结构(章节)框架,并且就起草工作进行了具体分工,制定了起草工作时间表。2010年8月,在北京召开了各起草小组组长会议,对汇总稿进行讨论。2011年6月,在广东召开全体起草人员参加的会议,形成了《锅炉定期检验规则》征求意见稿。2011年9月,特种设备局以质检特函[2011]79号文征求基层部门、有关单位和专家以及公民的意见。起草组根据征求的意见,研究处理形成送审稿。2013年8月,特种设备局将送审稿提交给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技术委员会审议,起草组根据审议意见修改后形成了报批稿。2015年7月7日,本规则由国家质检总局批准颁布。 本次修订工作的基本原则,是结合《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提出的要求补充、调整相关内容,对原《锅炉定期检验规则》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与实际工作不相适应的一些问题进行改进,保留原来的行之有效的主体内容,突出定期检验工作的可操作性。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如下: 1.取消原规则中以提示性附录规定的锅炉定期检验报告格式,仅给出锅炉内(外)部检验结论报告和水(耐)压试验报告; 2.修改检验结论,调整检验周期; 3.增加首次内部检验的规定; 4.增加不能按期停炉检验的处理规定; 5.明确电站锅炉范围内管道的检验范围; 6.增加电站锅炉外部检验内容和要求; 7.针对大型电站锅炉的特点,补充相关检验内容; 8.增加对检验过程中发现缺陷处理的原则规定。 参加本规则修订工作的主要单位和人员如下: 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钱公陈新中王兴胜 曹宏伟窦文宇 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李军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王建华

换热器综合实验报告

实验四换热器综合实验报告 一、实验原理 换热器为冷热流体进行热量交换的设备。本次实验所用的均是间壁式换热器,热量通过 固体壁面由热流体传递给冷流体,包括:套管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和管壳式换热器。针对上述三种换热器进行其性能的测试。其中,对套管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和管壳式换热器可以进行顺流和逆流两种方式的性能测试。换热器性能实验的内容主要为测定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对数传热温差和热平衡温度等,并就不同换热器,不同两种流动方式,不同工况的传热情况和性能进行比较和分析。 传热过程中传递的热量正比于冷、热流体间的温差及传热面积,即Q = KAΔT (1) 式中:A—传热面积,m2 (1)套管式换热器:0.45m2 (2)板式换热器:0.65m2 (3)管壳式换热器:1.05m2 电加热器:6kV ΔT—冷热流体间的平均温差,℃ K—换热器的传热系数,W/(m·℃) Q—冷热流体间单位时间交换的热量,W.冷热流体间的平均温差ΔT 常采用对数平均温差。对于工业上常用的顺流和逆流换热器,对数平均温差由下式计算 除了顺流和逆流按公式(2)计算平均温差以外,其他流动形式的对数平均温差,都可 以由假想的逆流工况对数平均温差乘上一个修正系数得到。修正系数的值可以由各种传热学书上或换热器手册上查得。 换热器实验的主要任务是测定传热系数K。实验时,由恒温热水箱中出来的热水经水泵

和转子流量计后进入实验换热器内管。在热水进出换热器处分别用热电阻测量水温。从换热 器内管出来的已被冷却的热水仍然回到热水箱中,经再加热供循环使用。冷却水由冷水箱经 水泵、转子流量计后进入换热器套管,在套管中被加热后的冷却水排向外界,一般不再循环 使用。套管外包有保温层,以尽量减少向外界的散热损失。冷却水进出口温度用热电阻测量。 通常希望冷热侧热平衡误差小于3%。 实验中待各项温度达到稳定工况时,测出冷、热流体进出口的温度和冷、热流体的流量, 就可以由下式计算通过换热面的总传热量 根据计算得到的传热量、对数平均温差及已知的换热面积,便可由公式(1)计算出传热系数K 。 换热器类型 方式 热进温度 热出温度 冷进温度 冷出温度 热流体流量 冷流体流量 板式 顺流 57.1 43.5 22.8 31.8 78 72 逆流 56.5 35.9 23.1 33.1 76 72 套管式 顺流 57.6 40.7 22.5 31.6 72 78 逆流 56.8 35.2 22.1 33 72 64 管壳式 顺流 57.1 40.5 22.5 31.3 76 72 逆流 57.2 41.1 22.6 32 74 65 计算传热系数K 和换热器效率 TA Q K ?=

能效测试报告

报告编号:NMSB-DX-RG-11-0204 锅炉能效测试报告 项目名称:武川热力有限公司第三热源厂3#炉能效测试 测试方法:锅炉运行工况热效率简单测试(反平衡法) 锅炉型号:130-70-AⅡ 委托单位:武川热力有限公司第三热源厂 测试地点:武川热力有限公司第三热源厂 测试日期:2011年11月9日 内蒙古自治区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所 注意事项 1、本报告书应当由计算机打印输出,或者用钢笔、签字笔填写,字迹要工整,涂改无效。

2、本报告书无审核、批准人员签字无效。 3、本报告书无测试机构的试验专用章或者公章无效。 4、本报告书一式三份,由测试机构和使用单位分别保存。 5、受检单位对本报告结论如有异议,请在收到报告书之日起15日内,向测试机构提出书面意见。 单位地址: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呼伦南路261号 邮政编码:010020 联系电话: 传真: 目录 一、锅炉能效测试综合报告..........................第 1 页 二、锅炉能效测试项目..............................第 2 页

三、锅炉能效测点布置及测试仪表说明................第 3 页 四、测试数据综合表................................第 5 页 五、锅炉设计数据综合表............................第 8 页 六、能效测试结果汇总表....................... .. .第 10 页

一、锅炉能效综合测试报告 报告编号:NMSB-DX-RG-11-0204

热交换器能效测试与评价规则

TSG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20XX 热交换器能效测试与评价规则 Energy Efficiency Test and Evaluation Regulation for Heat Exchanger (征求意见稿)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 20XX年XX月XX日

前言 2016年7月,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以下简称特种设备局)委托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特检院)组织起草《热交换器能效测试与评价规则》(以下简称规则)。 2016年7月,中国特检院组织成立了起草组,在西安召开第一次工作会议,讨论了规则的制定原则、重点内容以及主要问题、结构(章节)框架,并且就起草工作进行了具体分工,制定了起草工作时间表。2016年9月,起草组在上海召开第二次工作会议,对规则内容进行了调整,并形成了规则征求意见稿。2016年XX月,特种设备局对征求意见稿进行审查后,以质监特函[2016]XX 号文对外征求基层部门、有关单位和专家及公民的意见。201X年XX月,根据征求到的意见起草组进行修改形成送审稿,并提交给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技术委员会审议,起草组根据审议意见进行修改后形成报批稿,201X年XX月XX日,由国家质检总局批准颁布。 本规则主要起草单位和人员如下: 甘肃蓝科石化高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张延丰周文学 西安交通大学白博峰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冷浩 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管坚刘雪敏 中国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促进会王为国 上海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汤晓英 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严勇 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张迎恺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高桥分公司蔡隆展 西安市热力总公司唐涤 上海蓝海科创检测有限公司王纪兵 上海板换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张永德

液-液换热器传热性能测试与计算方法( )

Q/SH1020 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企业标准 Q/SH1020 ××××-×××× 液—液换热器传热性能测试 与计算方法 2005-××-××发布 2005-××-××实施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发布

Q/SH1020××××-×××× 目次 前言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总则 (1) 4 术语和定义 (1) 5 测试 (1) 6 换热器热负荷和传热性能指标计算 (2) 7 测试报告主要内容 (4) 附录A(资料性附录)测试计算数据综合表 (5) 附录B(资料性附录)测试数据汇总表 (6) 附录C(提示性附录)符号 (6) I

Q/SH1020××××-×××× 前言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附录C为提示性附录。 本标准由胜利石油管理局节能专业标准化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批准。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技术检测中心能源监测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许涛、宋鑫、王强、王贵生、周长敬、李忠东、邓寿禄、冯国栋、郑召梅。 II

液-液换热器传热性能测试与计算方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液-液换热器传热性能的测试方法、技术要求、测试用仪器仪表、计算方法及测试报告主要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液-液换热器(以下简称换热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GB 151-1999 管壳式换热器 GB16409-1996 板式换热器 3 总则 3.1 换热器传热性能测试体系是由被测试换热器、冷热流体循环系统及测试仪表组成。 3.2 换热器型号表示方法符合GB 151-1999中3.10和GB16409-1996中3.5的规定。 3.3 换热器传热性能测试分级:一级测试为鉴定新投产换热器的测试,二级测试为换热器运行中的测试。 4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4.1 液-液换热器 指水-水、水-油、油-油等以液体与液体之间进行热交换的换热器。 4.2 换热器一次侧 指热量的提供侧,即高温介质端。 4.3 换热器二次侧 指热量的接收侧,即低温介质端。 4.4 换热器传热性能指标 4.4.1 对数平均温差 指冷热流体平均温差的表示,表征换热器传热的动力。 4.4.2 传热效率 指实际传热量与最大理论传热量之比值。 4.4.3 传热面积 指从放热介质中吸收热量并传递给受热介质的表面积。 4.4.4 传热系数 指单位传热面积上,冷热流体的平均温差为1℃时,两流体通过换热器所传递的热量。 4.5 额定热负荷 指换热器使用设计的介质流体,在设计参数下运行,即在规定的介质流量、温差和一定的传热效率下连续运行时,单位时间的传热量。 4.6 运行热负荷 指在换热器连续运行工况下,单位时间的传热量。 4.7 热平衡相对误差 指一次侧热负荷与二次侧热负荷之差值与一次侧热负荷之比。 4.8 传热系数误差 指在额定热负荷工况下测试两次所得的传热系数,两值之差与其中较大的传热系数之比。 5 测试 5.1 测试技术要求 1

热交换器能效测试与评价规则

热交换器能效测试与评价规则

TSG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20XX 热交换器能效测试与评价规则Energy Efficiency Test and Evaluation Regulation for Heat Exchanger (征求意见稿)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 20XX年XX月XX日

前言 2016年7月,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以下简称特种设备局)委托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特检院)组织起草《热交换器能效测试与评价规则》(以下简称规则)。 2016年7月,中国特检院组织成立了起草组,在西安召开第一次工作会议,讨论了规则的制定原则、重点内容以及主要问题、结构(章节)框架,并且就起草工作进行了具体分工,制定了起草工作时间表。2016年9月,起草组在上海召开第二次工作会议,对规则内容进行了调整,并形成了规则征求意见稿。2016年XX月,特种设备局对征求意见稿进行审查后,以质监特函[2016]XX 号文对外征求基层部门、有关单位和专家及公民的意见。201X年XX月,根据征求到的意见起草组进行修改形成送审稿,并提交给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技术委员会审议,起草组根据审议意见进行修改后形成报批稿,201X年XX月XX日,由国家质检总局批准颁布。 本规则主要起草单位和人员如下: 甘肃蓝科石化高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张延丰周文学 西安交通大学白博峰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冷浩 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管坚刘雪敏 中国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促进会王为国 上海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汤晓英 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严勇 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张迎恺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高桥分公司蔡隆展 西安市热力总公司唐涤 上海蓝海科创检测有限公司王纪兵 上海板换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张永德

电站锅炉定期检验规范

发放号: 电站锅炉定期检验规范 XTJ/Z2-G06-2016 (第二版) 编制:张希旺 审核:谈春华 批准:殷先华 湖南省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研究院发布

电站锅炉定期检验规范 1目的 1.1为保证对在用电站锅炉定检工作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锅炉定期检验规则》等有关规定,特制订本规范。 1.2本规范附录作为本规范的组成部分,与本规范具有同等效用。 2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以发电或热、电联产为主要目的的锅炉(一般指额定工作压力大于等于3.8MPa的锅炉)的定期检验。 本规范所指定期检验包括内部检验、外部检验、水压试验。 3检验工作主要依据 下列文件是本规范的编制依据,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 3.1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 3.2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以下简称《条例》) 3.3TSG G0001-2012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以下简称《锅规》) 3.4TSG G7002-2015锅炉定期检验规则(以下简称《检规》) 3.5TSG G3001锅炉安装改造单位监督管理规则 3.6TSG G7001-2015锅炉监督检验规则 3.7TSG G5001锅炉水(介)质处理监督管理规则 3.8TSG G5002锅炉水(介)质处理检验规则 3.9TSG G5003锅炉化学清洗规则 3.10DL/T912超临界火力发电机组水汽质量标准 3.11GB/T12145火力发电机组及蒸汽动力设备汽水质量 3.12DL612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监察规程(以下简称《电检规》) 3.13DL647电站锅炉压力容器检验规程 3.14DL438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

换热器性能试验大纲

换热能力验证 1、试验目的 验证换热器的换热性能流体阻力特性。 2、实验依据 JB/T 10379-2002 换热器热工性能和流体阻力特性通用测定方法。 3、试验单位资质 ISO17025 4、实验条件 4.1试验地点 4.2 试验对象 4.3 实验设备 序号名称数 量型号测试厂家鉴定单位合格证 到期日期 1 涡轮流量传 感器 1 LWGY-40 2 压力传感器 1 DW115DP0-500Kpa 3 水银温度计 2 50-100 4 温度传感器 6 PT100 5 风速仪 1 VT100 6 压力传感器 1 475-0 MARK III 4.4状态要求 乙二醇溶液额定流量15 l/min 冷风额定流量0,475 m3/s 乙二醇溶液配比48/52%(体积比)

4.5环境要求 测试环境温度为20 .....+45 ℃左右 5、试验步骤 5.1 换热量测试—变冷介质流量(在100%通风面积和90%通风面积两种条件下分别测试) 5.1.1 将换热器按照JB/T 10379-2002 图2安装到测试台上。 5.1.2 冷介质进口温度为环境温度a℃ 5.1.3 热介质进口温度为a+20℃。 5.1.4 调节热介质在15 l/min 5.1.5 将冷却介质(冷却风)分别调节到0.5m3/s,0.9m3/s,1.3m3/s,1.76m3/s,2.2m3/s, 2.64m3/s, 5.1.6 按照JB/T10379-2002 记录各项测试参数值。 5.1.7 计算换热量 冷介质热流量 热介质热流量 平均换热量 热平衡误差 5.2 换热量测试-变热介质流量

5.2.1 将换热器按照JB/T10379-2002 要求安装到测试台上。 5.2.2 冷介质进口温度为环境温度a ℃ 5.2.3 热介质进口温度为a+20℃ 5.2.4 按照下表调节冷热测流量 5.2.5 按照JB/T10379-2002 记录各项测试参数值 5.2.6 计算换热量 冷介质热流量 热介质热流量 平均换热量 热平衡相对误差 5.3 风侧阻力曲线 5.3.1 换热面积100% 5.3.1.1 将换热器按照JB/T10379-2002 图2要求安装到测试台上 5.3.1.2 冷风测试温度:环境温度20-45℃ 5.3.1.3 控制热介质(乙二醇溶液)在15 l/min 5.3.1.4 控制热介质(乙二醇溶液进口温度为75℃,进出口平均温度72℃。 5.3.1.5 冷风变化范围0.15m3/s-0.6 m3/s(0.15,0.25,35,0.475,0.6) 5.3.1.6 记录不同介质流量下对应的压降 5.3.2 换热面积90% 5.3.2.1 将换热器按照JB/T10379-2002 图2要求安装到测试台上 5.3.2.2 冷风测试温度:环境温度20-45℃ 5.3.2.3 控制热介质(乙二醇溶液)在15 l/min 5.3.2.4 控制热介质(乙二醇溶液进口温度为75℃,进出口平均温度72℃。 5.3.2.5 冷风变化范围0.5m3/s-2.64 m3/s(0.5,0.9,01.3,1.76,2.2,2.64) 5.3.2.6 记录不同介质流量下对应的压降 5.4 热侧(乙二醇溶液)阻力曲线 5.4.1将换热器按照JB/T10379-2002 图2要求安装到测试台上

能效测试 法规 汇总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49号:《国务院关于修改<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规定》已经2009年1月14日国务院第46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 总理温家宝 二00九年一月二十四日 第十条特种设备生产单位,应当依照本条例规定以及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制订并公布的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生产活动。 特种设备生产单位对其生产的特种设备的安全性能和能效指标负责,不得生产不符合安全性能要求和能效指标的特种设备,不得生产国家产业政策明令淘汰的特种设备。 第二十条锅炉、压力容器、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的安装、改造维修竣工后,安装、改造、维修的施工单位应当在验收后30日内将有关技术资料移交使用单位,高耗能特种设备还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提交能效测试报告。使用单位应当将其存入该特种设备的安全技术档案。 第二十八条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定期检验要求,在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1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 检验检测机构接到定期检验要求后,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及时进行安全性能检验和能效测试。 未经定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不得继续使用。 第四十八条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进行特种设备检验检测,发现严重事故隐患或者能耗严重超标的,应当及时告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并立即向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报告。第五十八条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对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和检验检测机构进行安全监察时,发现有违反本条例规定和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行为或者在用的特种设备存在事故隐患、不符合能效指标的,应当以书面形式发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指令,责令有关单位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改正或者消除事故隐患。紧急情况下需要采取紧急处置措施的,应当随后补发书面通知。 第八十三条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又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使用或者停产停业整顿: (一)特种设备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未向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管理部门登 记,擅自将其投入使用的; (二)未依照本条例第二十六条的规定,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的; (三)未依照本条例第二十七条的规定,对在用特种设备进行经常性日常维护保养和定期 自行检查的,或者对在用特种设备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 关附属仪器仪表进行定期检验、检修,并作出记录的; (四)未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定期检验要求,在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1个月向特种设 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的; (五)使用未经定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的; (六)特种设备出现故障或者发生异常情况,未对其进行全面检查、消除事故隐患,继续 投入使用的; (七)未制定特种设备事故应急专项预案的; (八)未依照本条例第三十一条第二款的规定,对电梯进行清洁、润滑、调整和检查的; (九)未按照安全技术规范要求进行锅炉水(介)质处理的; (十)特种设备不符合能效指标,未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整改的。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使用未取得生产许可的单位生产的特种设备或者将非承压锅炉、非压力容

2020新版锅炉能效测试作业人员考核大纲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2020新版锅炉能效测试作业人 员考核大纲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2020新版锅炉能效测试作业人员考核大纲 锅炉能效测试作业人员考核大纲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锅炉能效测试工作的管理,提高锅炉能效测试作业人员的技术水平,规范锅炉能效测试作业人员的考核工作,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核规则》、《锅炉节能技术监督管理规程》等,制定本大纲。 第二条锅炉能效测试作业人员是指从事锅炉能效测试并出具结果或者数据的人员。 第三条锅炉能效测试作业人员分为Ⅰ级锅炉能效测试作业人员和Ⅱ级锅炉能效测试作业人员(以下简称Ⅰ级人员和Ⅱ级人员)。 第四条Ⅰ级人员的职责如下: (一)从事测试大纲所规定项目的测试测量工作; (二)根据测试项目正确选用测量仪表和测量方法,并对测量结

果负责。 第五条Ⅱ级人员除正确履行Ⅰ级人员职责外,还具有以下职责: (一)对Ⅰ级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工作指导和考评; (二)负责现场测试工作全过程的组织安排,监督测试过程与相关规范、标准的符合性、审查测量结果的正确性等; (三)编制和审核测试大纲、测试报告,并对报告内容的正确性负责。 第六条申请Ⅰ级人员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年龄18周岁以上(含18周岁),60周岁以下(含60周岁,取证或者换证时); (二)身体健康,能够胜任本岗位工作; (三)理工科大专以上(含大专)学历,并且具有锅炉性能试验或锅炉设计、运行、调试、检验等1年以上(含1年)工作经历;或者学历为理工科中专(含同等学历),并且具有锅炉性能试验或锅炉设计、运行、调试、检验等5年以上(含5年)工作经历; 第七条申请Ⅱ级人员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压力容器篇-----劳动部关于颁发《在用锅炉定期检验规则》的通知

劳动部关于颁发《在用锅炉定期检验规则》的通知 【颁布单位】:劳动部 【颁布日期】:1988-08-01 【正文】: 【题目】劳动部关于颁发《在用锅炉定期检验规则》的通知 【颁布单位】劳动部 【颁布日期】1988.08.01 【生效日期】1989.01.01 【失效日期】 【时效性】有效 通知 为了统一全国在用锅炉定期检验工作的程序和内容,提高检验工作质量,保证锅炉结构上的可靠性,巩固锅炉定期检验制度,我们参照一些地方定期检验工作的做法,制订了《在用锅炉定期检验规则》。现印发给你们,请于一九八九年开始执行。在执行中有什么问题,望及时告诉我部 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局。 附:在用锅炉定期检验规则 附:在用锅炉定期检验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提高在用锅炉定期检验工作质量,保证锅炉结构上的可靠性,根据《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及有关规程的规定,特制订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则适用于下列在用的固定式工业锅炉和生活锅炉的定期检验工作。 1.以水为介质的承压蒸汽锅炉; 2.以水为介质、额定供热量大于或等于0.06Mw(5×100000kcal/h)的热水锅炉。 本规则不适用于发电锅炉、电加热蒸气发生器和核能蒸气发生器。 第三条在用锅炉的定期检验工作应由省级以上(含省级)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考核批准的检验员担任。检验员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令、法规,坚持原则,廉洁奉公,实事求是地做好检验工作。 第二章检验前的准备 第四条在用锅炉定期检验有效期前2个月,检验单位应向锅炉使用单位发出《锅炉定期检验通知书》(附件一)。锅炉使用单位在锅炉定期检验有效期终止前40天内向检验单位提交《锅炉定期检验申请书》(附件二)。检验单位综合各使用单位希望的检验日期做出检验计划,并通 知受检单位。 第五条使用单位应准备好受检锅炉有关技术资料:锅炉登记表、锅炉运行记录、水质化验记录、上年度检验报告。 检验前,检验员应认真查阅上述有关资料,以便了解锅炉使用情况和管理中的问题。

换热器性能综合测试实验教学内容

换热器性能综合测试 实验

第一章实验装置说明 第一节系统概述 一、装置概述 目前我国传热元件的结构形式繁多,其换热性能差异较大,在合理选用和设计换热器的过程中,传热系数是度量其性能好坏的重要指标。本装置通过以应用较为广泛的间壁式换热器(共有套管式换热器、螺旋板式换热器、列管式换热器和钎焊板式换热器四种)为实验对象,对其传热性能进行测试。。 二、系统特点 1.采用四种不同结构的换热器(分别为套管式换热器、螺旋板式换热器、列管式换热器和钎焊板式换热器)作为实验对象,对其进行性能测量。 2.实验装置可测定换热器总的传热系数、对数传热温差和热平衡误差等,并能根据不同的换热器对传热情况和性能进行比较分析。 3.实验装置采用工业现场的真实换热器部件,与实际应用接轨。 三、技术性能 1.输入电源:三相五线制 AC380V±10% 50Hz 2.工作环境:温度-10℃~+40℃;相对湿度< 85%(25℃);海拔<4000m 3.装置容量:<4kVA 4.套管式换热器:换热面积0.14m2 5.螺旋板式换换热器:换热面积1m2 6.列管式换热器:换热面积0.5m2 7.钎焊板式换热器:0.144m2 8.电加热器总功率:<3.5kW 9.安全保护:设有电流型漏电保护、接地保护,安全符合国家标准。 四、系统配置 1.被控对象系统:主要由不锈钢钢架、热水箱、热水泵、冷水箱、冷水泵、涡轮流量计、PT100温度传感器、板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换热器、列管式换热器、套管式换热器、螺旋板式换热器、冷凝器、电加热棒、电磁阀、电动球阀、黄铜闸阀以及管道管件等。 2.控制系统:主要由电源控制箱、漏电保护器、温度控制仪、流量显示仪、调压模块、开关电源以及开关指示灯等。 第二节换热器的认识 一、换热器的形式 能使热流体向冷流体传递热量,满足工艺要求的装置称为换热器。换热器的形式有很多,用途也很广泛。诸如为高炉炼铁提供热风的热风炉,就是一座大型蓄热式陶土换热器;热电厂锅炉上的高温过热器是以辐射为主的高温换热器,而省煤器是以对流为主的交叉流换热器;冶金工厂安装在高温烟道中的热回收装置常用片状管式、波纹管式、插件式等型式换热器;制冷系统上的冷凝器、蒸发器属于有相变流体的换热器,这类换热器无所谓顺流或逆流;内燃机的冷却水箱属于交叉流间壁式换热器的一种。 二、几种主要的换热器 1.列管式换热器(图1) 列管式换热器是目前化工及酒精生产上应用最广的一种换热器。它主要由壳体、管板、换热管、封头、折流挡板等组成。列管式换热器可以采用普通碳钢、紫铜或不锈钢进行制作。在进行换热时,一种流体由封头的连结管处进入,在管道中流动,从封头另一端的出口管流出,这称之管程;另-种流体由壳体的接管进入,从壳体上的另一接管处流出,这称为壳程。 列管式换热器有多种结构形式,常见的有固定管板式换热器、浮头式换热器、填料函式换热器及U型管式换热器。 2.螺旋板式换热器(图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年锅炉安全定期检验制度

锅炉安全定期检验制度 1、目的和范围 1、1目的 为使锅炉保证正常的、安全的工作状态,防止由锅炉而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和重大设备事故的发生。 1、2范围 1、2、1适合于按国家规定的要求向国家法定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申请锅炉定期检验。 1、2、2也适合于按单位内部设备的规定要求进行的定期检查的报检工作。 2、职责 锅炉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向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报告电梯定期检验工作。 3、定期报检制度

3、1锅炉安全管理人员在锅炉定期检验(外部检验、内部检验、水压试验)合格有效期满前一个月向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申请定期检验。 3、2锅炉停用一年后重新启用,或发生重大的设备事故和人员伤亡事故,或经受了可能影响其安全技术性能的自然灾害(如火灾、水淹、地震、雷击、大风等)后也应由锅炉安全管理人员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申请检验。 3、3锅炉经较长时间停用,但尚未超过一年时间的,有检验有效期内的,锅炉安全管理人员可向单位设备管理部门申请内部安全检验,认为有必要的可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申请定期检验。 3、4申请锅炉定期检验应以书面的形式,一份报送执行检验的部门,另一份由锅炉安全管理人员负责保管,作为锅炉管理档案保存。 配合现场检验制度(锅炉) 1. 准备有关锅炉技术资料:

1.1锅炉制造和安装的技术资料; 1.2锅炉使用登记证和锅炉登记卡; 1.3锅炉房记录(包括:①锅炉及附属设备的运行记录;②交接-班记录;③水处理设备运行及水质化验记录;④设备检修保养及改造记录;⑤自控及保护装置定期试验记录;⑥事故记录;⑦单位主管领导和锅炉房管理人员的检查记录等); 1.4历次的锅炉检验资料,尤其是本次内部检验或修理、改造后的检验记录和报告; 1.5最近一次安全阀、压力表的检定合格证书。 1.6锅炉安全管理人员、司炉人员和水质化验人员资格证。 2、锅炉内部检验时应做好以下准备: 2.1提前停炉,放净锅炉内的水,打开锅炉上的人孔、头孔、手孔、检查孔和灰门等一切门孔装置,卧式燃油锅炉的烟室门和回燃室检查孔的砖块,使锅炉内部得到充分冷却,并通风换气;

能效测试报告

报告编号:NMSB-DX-RG-11-0204锅炉能效测试报告 项目名称:武川热力有限公司第三热源厂3#炉能效测试测试方法:锅炉运行工况热效率简单测试(反平衡法) 锅炉型号:130-70-AⅡ 委托单位:武川热力有限公司第三热源厂 测试地点:武川热力有限公司第三热源厂 测试日期:2011年11月9日 内蒙古自治区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所

注意事项 1、本报告书应当由计算机打印输出,或者用钢笔、签字笔填写,字迹要工整,涂改无效。 2、本报告书无审核、批准人员签字无效。 3、本报告书无测试机构的试验专用章或者公章无效。 4、本报告书一式三份,由测试机构和使用单位分别保存。 5、受检单位对本报告结论如有异议,请在收到报告书之日起15日内,向测试机构提出书面意见。 单位地址: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呼伦南路261号 邮政编码:010020 联系电话: 传真:

目录 一、锅炉能效测试综合报告..........................第 1 页 二、锅炉能效测试项目..............................第 2 页 三、锅炉能效测点布置及测试仪表说明................第 3 页 四、测试数据综合表................................第 5 页 五、锅炉设计数据综合表............................第 8 页 六、能效测试结果汇总表....................... .. .第 10 页

一、锅炉能效综合测试报告

二、锅炉能效测试项目

三、锅炉能效测试点布置及测试仪表说明 1. 测点布置

锅炉定期检验规则TSGG7002-2015

锅炉定期检验规则TSGG7002-2015

TSG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T S G G7002—2015 锅炉定期检验规则 Boiler Periodical Inspection Regulation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

2015年7月7日 前言 2010年2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以下简称特种设备局)下达修订《锅炉定期检验规则》的立项计划。2010年3月,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特检院)组织有关专家成立了修订工作组并且在北京召开第一次工作组会议,讨论了《锅炉定期检验规则》修订的原则、重点内容、主要问题以及结构(章节)框架,并且就起草工作进行了具体分工,制定了起草工作时间表。2010年8月,在北京召开了各起草小组组长会议,对汇总稿进行讨论。2011年6月,在广东召开全体起草人员参加的会议,形成了《锅炉定期检验规则》征求意见稿。2011年9月,特种设备局以质检特函[2011]79号文征求基层部门、有关单位和专家以及公民的意见。起草组根据征求的意见,研究处理形成送审稿。2013年8月,特种设备局将送审稿提交给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技术委员会审议,起草组根据审议意见修改后形成了报批稿。2015年7月7日,本规则由国家质检总局批准颁布。 本次修订工作的基本原则,是结合《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提出的要求补充、调整相关内容,对原《锅炉定期检验规则》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与实际工作不相适应的一些问题进行改进,保留原来的行之有效的主体内容,突出定期检验工作的可操作性。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如下: 1.取消原规则中以提示性附录规定的锅炉定期检验报告格式,仅给出锅炉内(外)部检验结论报告和水(耐)压试验报告; 2.修改检验结论,调整检验周期; 3.增加首次内部检验的规定; 4.增加不能按期停炉检验的处理规定; 5.明确电站锅炉范围内管道的检验范围; 6.增加电站锅炉外部检验内容和要求; 7.针对大型电站锅炉的特点,补充相关检验内容; 8.增加对检验过程中发现缺陷处理的原则规定。 参加本规则修订工作的主要单位和人员如下: 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钱公陈新中王兴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