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已是全面开放市场经济国家

中国已是全面开放市场经济国家

中国已是全面开放市场经济国家
中国已是全面开放市场经济国家

温家宝:尊敬的克劳斯·施瓦布主席,女士们,先生们:首先,我对第五届夏季达沃斯论坛的举办表示衷心祝贺!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

夏季达沃斯论坛已经走过5个年头了。五年的实践使达沃斯论坛形成了一个宗旨,这就是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创新、面向青年。会议多种多样的形式的讨论,开得生动活泼,充满朝气,特别是在金融危机困难的时期,给世界传递了希望的声音,带来了信心和勇气。

本次论坛以“关注增长质量,掌控经济格局”为主题,反映了大家对推动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的共识与期待。我祝愿本次论坛获得圆满成功!

如果以三年前的9月15号雷曼兄弟银行倒闭为标志,国际金融危机已经过去三年了,国际组织、各国政府、企业界和专家学者都在深刻反思,探究危机产生的原因,寻求世界经济和各国经济未来发展之路。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就,有喝彩的,也有怀疑的;对中国经济的未来,有看好的,也有唱衰的。对此,我们的头脑是清醒的,胸中是有数的,信心是坚定的。

新世纪(15.81,0.28,1.80%)头十年,是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大调整、大变革的十年,是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十年,也是我们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辉煌成就的十年。

这十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10.5%,国内生产总值由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二位,对外贸易总额由第七位上升到第二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农业基础不断加强,中西部地区发展加快,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大幅提高。中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迈上新台阶,国家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们坚持用改革的办法破解发展难题,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财税、金融、农村、企业、资源价格等领域推出一系列重大改革,使微观经济活力和宏观管理能力明显增强,市场配置资源效率明显提高。全面推进社会事业发展,实现真正免费的九年义务教育,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形成,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快推进,使“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理想逐步变成现实。通过改革,我们进一步破除了制约发展的各种障碍,调动了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资本、劳动、知识、技术和管理的活力竞相迸发,成为社会财富迅速增加的源泉。

我们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以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契机,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调整进出口结构,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把“引进来”与“走出去”结合起来,推动对外投资与利用外资协调发展。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机制改革和区域合作机制建设,不断深化双边与多边经贸合作。今天的中国,已经是一个全面开放的市场经济国家。对外开放不仅有力促进了中国发展,改善了本国人民福祉,也成为促进区域和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女士们、先生们:步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中国的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仍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深入发展,国内市场潜力巨大,国民储蓄率较高,科技和教

育整体水平提升,劳动力素质改善,改革不断深化,社会大局保持稳定,这些都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开辟了广阔空间。我们也深刻认识到,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仍然突出,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较多。随着经济总量不断扩大,保持我国经济在更长时期内高速增长的难度在加大。但国际国内形势新变化没有改变中国发展的基本面,我们完全有能力、有条件、有信心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推动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

“十二五”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充分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与我国2020年奋斗目标紧密衔接,确立了今后5年发展的总体方向和战略任务,突出体现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要求。

中国将坚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着力调整优化需求结构,增强消费需求拉动力。立足内需是大国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中国有占世界20%的人口,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4000美元,进入到消费结构升级的关键阶段,提高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加强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都孕育着巨大的国内需求。我们将着力构建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营造良好消费环境,改善居民消费预期,增强居民消费能力,促进消费结构升级。把扩大消费与推进城镇化、保障改善民生有机结合起来,与加快发展服务业有机结合起来,力争使城镇化率再提高4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再提高4个百分点,使最终需求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

中国将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全面提高人的素质,把经济发展建立在提高人力资本质量的基础上。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大力提升教育水平,全面提高人的素质,是经济发展的优势、动力和源泉。我们要尽快把经济增长从依靠增加人力资本数量转变到依靠提升人力资本质量上来。这是适应技术进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是适应人口结构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我们要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更好地统筹发展各级各类教育,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力培养创新型人才,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这将为中国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

中国将坚持创新驱动,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大力增强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依靠科技支撑和引领。“十二五”时期,我们要把科技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从根本上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加大科技投入,把研发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75%提高到2.2%。瞄准世界科技发展前沿,加强基础研究和战略高技术研究,集中力量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提升知识产权创造、应用、保护、管理能力,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加快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现阶段重点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力争形成新的支柱性产业,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中赢得发展的主动权。

中国将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走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显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我们将加快构建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

式,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十二五”期间,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1.4%,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16%和17%,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8%至10%。我们要健全法规和标准,强化目标责任考核,理顺能源资源价格体系,加强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大力培育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工业、建筑和交通体系,全面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保护与修复生态,增加森林碳汇,全面增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

中国将坚持以人为本,更加重视保障改善民生,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全体人民生活得更好,这是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标准。我们要以共享发展成果为目标,以保障改善民生为重点,全面推进社会建设。坚持把增加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为全体劳动者创造公平的就业机会。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超过7%。实现城乡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障的制度全覆盖,全国城镇保障性住房覆盖面达到20%。

中国将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坚决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进一步增强可持续发展动力。中国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的发展进步,也必须依靠改革开放。我们要继续推进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财税金融、要素价格、垄断行业等重要领域改革,力争取得明显进展。坚持依法治国,从制度上改变权力过分集中而又得不到制约的状况,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和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需要中国。这里我重申,中国的对外开放是长期的、全面的、互利的,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决不会改变。我们将继续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推动建设公正合理的国际贸易体系和金融体制。我们将继续完善涉外经济法律法规和政策,使中国的投资环境变得更加规范、更加透明、更加有利于各类企业投资兴业。

女士们、先生们:目前,世界经济正在缓慢复苏,但不稳定和不确定性加大。无论发达经济体还是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都出现回落;一些国家主权债务风险增大,引起国际金融市场急剧动荡;主要发达经济体失业率居高不下,新兴经济体通胀压力上升。这些表明了世界经济复苏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2009年年初,我在达沃斯论坛上曾经说过:这是一场全球性的挑战,战胜危机要靠信心、合作和责任,它也检验着国际社会加强合作的诚意和水平,考验着我们的智慧。今天,我的看法没有改变。国际社会要进一步增强信心,加强合作,共同应对挑战。要加强宏观经济政策沟通协调,加快建立公正、合理、健康、稳定的世界经济新秩序。各国政府要真正承担起责任,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主要发达经济体要采取负责任、起作用的财政、货币政策,妥善处理债务问题,保持市场投资安全和稳定运行,维护全球投资者信心。

中国当前的经济形势总体上是好的。今年以来,经济增长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9.6%,贸易顺差减少17.6%,内需的作用增大;城镇新增就业655万人,物价涨幅总体可控,重要商品市场供应

得到较好保障;结构调整积极推进,企业效益和财政收入较快增长;居民收入稳步提高,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二季度后经济增速略为放缓,在很大程度上是主动调控的结果,没有超出预期。我们将针对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根据形势变化提高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前瞻性,切实把握好宏观调控的力度、节奏和重点,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三者的关系,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防止经济出现大的波动,努力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我相信,中国经济一定能够实现更长时期、更高水平、更好质量的发展,并为推动实现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做出新的贡献!我们真诚欢迎各国企业积极参与中国改革开放进程,共享中国繁荣进步的机遇和成果!谢谢大家!(新华网)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历程.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历程 12通信技术:李壮壮建国之初,百废待兴。我国生产力水平低,人民生活水平低下问题尤其突出。在我国确 立社会主义制度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成为共产党执政后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在党的领导下,我们经过60年的不断摸索,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向着小康社会迈进。 在这60年间,我们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确立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共存的分配制度。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即使在当今的次贷金融危机下也能稳步前进。 虽说现在的结果是十分美满的,但这60年间我们走过的道路却是十分崎岖的。 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改革 建国之前,我国绝大部分生产资料掌握在少部分的军阀手中,广大普通群众生活潦倒,生产水平极其低下。建国后,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实行社会主义大改造,废除私有制,实行公有制。在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下,人们吃大锅饭,是情有可原。但与此同时,这种经济制度确实没有调动起人们的积极性。于是,在党的领导下,我们逐步确立起以公有制为基础,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表明,一是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不可动摇,二是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不可或缺,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两方面内容缺一不可。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第二,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第三,根据"三个有利于"的原则,一切符合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应当大胆地为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所用。

非市场经济地位

我们有理由要求反倾销国从实际出发对待中国的“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我们并不是以此来追求反倾销中的优惠地位,只是要求贸易伙伴能够公平地对待中国;只希望为了公平贸易而实施的反倾销措施,不要成为扩大不公平贸易的手段 4月14日,在对外贸易领域,同时发生了两件事情。一件是新西兰正式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从而使中国在获得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上首次取得突破。另一件是美国商务部对出口到美国市场的中国彩电作出终裁,裁定中国企业存在倾销行为。两件事都是有关反倾销中的“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但结果却迥然不同,其所蕴涵的丰富信息值得我们去解读。 入世协议 近年来,国外尤其是西方一些国家在对中国企业的反倾销指控中,总有一个“堂而皇之”的理由:非市场经济国家。为什么在中国经过20多年改革开放,已经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并且加入WTO的情况下,我们仍被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呢? 应该说,这与中美关于中国加入世贸的双边协议,以及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议定书有关。根据协议的规定,中国在入世谈判中同意在入世后的15年内,美国可以继续把中国视为非市场经济体,从而采用对中国不利的反倾销规则,即参照第三国制度,继续维持对入世前的中国出口产品反倾销的机制。 让我们看一看WTO对倾销的定义。所谓倾销,是指一国产品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出口到另一国,并对进口国相关工业造成了损害的行为。 在这里,问题的关键是,什么才是“正常价值”?由于WTO绝大部分成员是市场经济国家,其运作遵循着市场经济规则,因此,毫无疑问,一种产品的“正常价值”当然是以市场经济国家生产的产品价格来衡量。从而,对非市场经济国家,“只要用来确定正常价值的方法是合适与合理的”,就可用某一市场经济国家相似产品的价格作为标准。换言之,反倾销案发起国的调查当局如果认定调查商品的出口国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将引用与出口国经济发展水平大致相当的市场经济国家(替代国)的成本等数据,计算所谓正常价值并进而确定倾销幅度,施以对应的增税措施。 这就是所谓的第三国参照。其理论依据是:非市场经济国家的资源由政府控制,企业多属于政府或受政府干预,其产品的价格是扭曲的,不能反映真实价值。当这些产品流入市场经济国家,即构成对后者相关企业的不公平竞争。 所以,只要被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采用与该国经济毫不相干的第三国(替代国)的市场价格来计算该国产品的正常价值,那么,在反倾销案中,十有八九会使该国出口产品本来没有倾销而被裁定为“倾销”,本来倾销幅度轻微而被裁定为高度倾销,从而给该国出口造成人为的壁垒。这就是一些发达国家频繁祭起“非市场经济国家”大旗,把反倾销变成进行贸易保护或歧视政策的手段和工具的原因所在。 特殊原因 WTO是一个市场经济国家的组织。按理说,中国既然已经加入了WTO,理应是个市场经济国家。事实上,无论从GA TT关于非市场经济的定义还是从中国的市场化进程来看,中国都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市场经济国家。之所以对中国设定一个15年的过渡期,并动辄给中国企业套上非市场经济国家的“紧箍咒”,挥舞起对华反倾销的“武器”,还有以下特殊原因:一是中国是一个崛起中的大国,其不断发展的对外贸易,让许多国家暗怀戒心。 全球化时代,各国面临的外部竞争越来越激烈,当物美价廉的“中国制造”在世界市场“攻城略地”时,必然会与其他国家的企业遭遇冲突。但在中国加入WTO后,一国利用关税壁垒来限制中国产品的空间越来越小,这样,被WTO允许采取的作为维护公平贸易和保护国内安全的合法手段的反倾销,尤其是其中的“非市场经济国家”的说辞,就成了一些国家指控中国企业搞倾销的最好借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是市场经济。中国特色是指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资本主义是以私有制为基础。市场经济本身没有阶级性但我国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公有制、中共的领导、共同富裕相联系就成了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体实践的能动反映,必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背景,以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为指导,以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实践为基础,以借鉴、吸取西方经济学合理因素为方法,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相区别,凸显其理论构建的“中国特色”。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 从经济上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以公有制为主体、包括私人经济在内的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条件下运行的市场经济。现在,资本主义国家实行市场经济,都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一些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原来的社会主义国家,也多是和私有化同时进行的。我国则是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实行市场经济的。既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又要实行市场经济,这是一个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因此,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必须坚持和完善多种多样的公有制经济形式,理顺国家与企业的关系和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这样,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混合所有制结

构,特别是国有及由国家控股的大中型骨干企业,将会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保证国民经济的合理布局,节约资源和市场有序运行。 从政治上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由政府有力地进行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现代化建设,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社会的安定,民主的发展,都要依靠党的领导。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必然四分五裂,一事无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条战线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都是在党的领导下的。在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经途径,是一项艰难的开创性事业,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可能取得成功。同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必须有政府的强有力的宏观调控,通过经济社会政策、经济法规、计划指导和必要的行政管理,为市场经济创造一个稳定、安全、有序、公正的社会经济环境。 从奋斗目标上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原则。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以私有制为基础,财产的私人占有必然导致私人资本的无限扩张和社会的两极分化。而我国实行市场经济,虽然允许合理的收入差距,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但最终是要达到共同富裕,不致于导致两极分化,“富的越富,贫的越贫”。这是因为:1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会使私人资本的膨胀受到制度的限制,凭借私人资本参与分配会被限制在一定范围,避免私人资本的扩张。2经济技术的发展,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有助于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减少不同地区、不同企业之间的非劳动因素造成的个人收

中国已是全面开放市场经济国家

温家宝:尊敬的克劳斯·施瓦布主席,女士们,先生们:首先,我对第五届夏季达沃斯论坛的举办表示衷心祝贺!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 夏季达沃斯论坛已经走过5个年头了。五年的实践使达沃斯论坛形成了一个宗旨,这就是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创新、面向青年。会议多种多样的形式的讨论,开得生动活泼,充满朝气,特别是在金融危机困难的时期,给世界传递了希望的声音,带来了信心和勇气。 本次论坛以“关注增长质量,掌控经济格局”为主题,反映了大家对推动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的共识与期待。我祝愿本次论坛获得圆满成功! 如果以三年前的9月15号雷曼兄弟银行倒闭为标志,国际金融危机已经过去三年了,国际组织、各国政府、企业界和专家学者都在深刻反思,探究危机产生的原因,寻求世界经济和各国经济未来发展之路。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就,有喝彩的,也有怀疑的;对中国经济的未来,有看好的,也有唱衰的。对此,我们的头脑是清醒的,胸中是有数的,信心是坚定的。 新世纪(15.81,0.28,1.80%)头十年,是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大调整、大变革的十年,是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十年,也是我们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辉煌成就的十年。 这十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10.5%,国内生产总值由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二位,对外贸易总额由第七位上升到第二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农业基础不断加强,中西部地区发展加快,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大幅提高。中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迈上新台阶,国家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们坚持用改革的办法破解发展难题,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财税、金融、农村、企业、资源价格等领域推出一系列重大改革,使微观经济活力和宏观管理能力明显增强,市场配置资源效率明显提高。全面推进社会事业发展,实现真正免费的九年义务教育,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形成,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快推进,使“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理想逐步变成现实。通过改革,我们进一步破除了制约发展的各种障碍,调动了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资本、劳动、知识、技术和管理的活力竞相迸发,成为社会财富迅速增加的源泉。 我们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以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契机,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调整进出口结构,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把“引进来”与“走出去”结合起来,推动对外投资与利用外资协调发展。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机制改革和区域合作机制建设,不断深化双边与多边经贸合作。今天的中国,已经是一个全面开放的市场经济国家。对外开放不仅有力促进了中国发展,改善了本国人民福祉,也成为促进区域和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女士们、先生们:步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中国的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仍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深入发展,国内市场潜力巨大,国民储蓄率较高,科技和教

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是如何形成的

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是如何形成的 所谓市场经济体制是指以市场机制作为配置社会资源基本手段的一种经济体制。它是高度发达的、与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大商品经济,其最基本的特征是经济资源商品化、经济关系货币化、市场价格自由化和经济系统开放化。市场经济体制(主要是指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只能作为经济运行的调节者,对经济运行所起的作用只是宏观调控。 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在不断的历史探索中逐渐找出的一条适合我国的经济发展之路的经济体制,是与社会主义公有制、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紧密相联系的,与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形态有根本的不同。它在历史实践中不断的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体现着它的优越性,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发展出谋划策。本文将就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形成、不断完善、基本内容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优越性等几方面阐述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是如何形成的。 一、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在探索中初步形成 (一)建国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中国计划经济体制是在1953年至l957年期间逐步形成的。那时候社会主义制度刚刚建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就需要相匹配的经济制度来发展中国的经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因此产生。但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单一、限制、排斥甚至消灭非公有制经济;排斥商品货币关系,忽视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经济决策权和管理权高度集中于中央,企业没有生产经营的自主权;政企不分,主要依靠行政手段管理经济;分配上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为了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经济体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毛泽东主席的《论十大关系》,陈云在八大上提出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构想,等等20世纪五六十年代领导人这些创造性的思想观点,为后来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二)以改革开放为背景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构想。 面对老一辈领导人遗留下的问题,邓小平开始进行深入的思考,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明确做出了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拉开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1979年,他就提出,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肯定是不正确的,市场经济在封建社会时期就有了萌芽,社会主义应当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才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针。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决定》首次提出了“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随着社会主义改革实践的发展,邓小平于1992年南方谈话中明确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一精辟论述,为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后来,同年6月江泽民在一次讲话中使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建立新经济体制的建议。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最终形成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中国市场经济研究院

附件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支持郑州建设 国家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 在全国布局建设若干国家中心城市,是引领全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也是完善对外开放格局的重要举措。《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郑州作为中原城市群核心城市,区位优势明显,腹地市场广阔,人力资源丰富,文化底蕴厚重,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具有良好条件和巨大潜力,但经济发展体量、科技创新水平、辐射带动能力等仍需加快提升,迫切需要抢抓机遇、勇担使命,实现更大作为。为加快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引领中原发展、支撑中部崛起、服务全国大局,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重要意义 一是有利于增强综合服务功能,引领中原城市群发展和支撑中部地区崛起。郑州地处国家“两横三纵”城镇化战略格局中陆桥通道和京哈京广通道交汇处,是中原城市群核心城市。但郑州经济首位度不高,高端要素资源集聚力不强,区域辐射带动作用发挥不足。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有利于推动郑州提升综合经济实力,补齐创新发展和高端功能短板,引领中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和支撑中部地区崛起。 二是有利于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带动中部地区供给侧结构性

改革。郑州坐依中原经济区广阔腹地,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拥有郑东新区、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平台,人力资源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潜力巨大。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有利于郑州整合资源和政策,将人力资源、市场空间、功能平台等优势转化为发展新动能,积极探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模式,带动中部地区加快发展。 三是有利于打造内陆开放高地,积极服务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郑州是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主要节点城市,是我国重要综合交通枢纽、商贸物流中心和内陆进出口大市,具有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的先天优势,但开放水平不高、窗口作用不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有利于郑州依托自由贸易试验区、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等,推动对内对外开放联动,不断拓展开放发展新空间,积极服务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二、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积极把握引领新常态,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改革开放促发展、以全面创新促转型,着力发展枢纽经济,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着力增强经济综合实力,努力建设具有创新活力、人文魅力、生态智慧、开放包容的国家中心城市,在引领中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支撑中部崛起和服务全国发展大局中作出更大贡

浅析“非市场经济地位”

浅析“非市场经济地位” [摘要]2001年我国加入了世贸组织,为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公平竞争提供了保障,但是由于中国“非市场经济地位”的问题,使有关国家大开反倾销方便之门,为了维护正常的竞争秩序,保障我国的经济利益,因此急需认清“非市场经济地位”这一国际经济名词。 [关键词]非市场经济;反倾销 2001年11月,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正式成为WTO的成员国。除了获得其他成员方的最惠国待遇外,还可以享受GATT/ WTO多边贸易谈判削减关税以及取消非关税壁垒等优惠待遇,为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公平竞争提供了保障,大大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蓬勃发展。然而,伴随着国际贸易的繁荣,贸易摩擦也将日渐升级,尤其是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各国政府为了保护国内产业,不惜滥用贸易救济措施,以“贸易救济”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尤其是中国的“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已成为中国企业应诉国外反倾销的最大障碍。 一、“非市场经济地位”的由来——“入世议定书”第15条 “非市场经济国家”一词最早出现在美国《1930年关税法》有关规范反倾销调查程序的法律规定中,起源于“国家控制经济”的概念。美国认为,社会主义国家属于国家完全垄断经济,控制全部商品价格,因此,出口产品的价格完全不真实,进口国在反倾销调查中很难按其市场价格来计算倾销幅度,需要寻找第三国的数据作为“替代国”,以此来确定倾销幅度。此后,欧共体、加拿大等世贸组织成员也在其反倾销法中确立了所谓“非市场经济地位”的概念和相关标准。 2001年底,在中国入世谈判的最后阶段,美国提出了“非市场经济”的问题,中国政府当时为了尽快加入WTO,接受美国的提议,同意WTO其他成员方可在15年之内,将中国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这一妥协即前文提到的隐患,具体规定在中国签署的入世议定书第15条(关于“确定倾销时的价格可比性”)。 从该项规定来看,WTO对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既没有肯定也没有否定,而是把我国当作一个“经济转型国家”,规定了15年的经济转型期。这就赋予了其他国家在这15年内,即2016年之前,在本国国内法,尤其是反倾销反补贴等对外贸易法中,确认中国经济属性的自由裁量权。可想而知,目前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美国、欧盟、澳大利亚、加拿大、印度、巴西、阿根廷等许多国家(地区)都没有正式承认我国是市场经济国家,特别在反倾销问题上把我国视同非市场经济国家对待,从而给我国出口企业和对外贸易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中国市场经济发展形势

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从上世纪80年代到如今,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已经搞了30多年了,从现在中国经济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上来看,无疑是成功的。1979年 11月 26日,邓小平在会见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出版公司编委会副主席吉布尼和加拿大麦吉尔大学东亚研究所主任林达光时,十分鲜明地提出了“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这是一个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科学论断,它奠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 现在谈谈我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 1.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有制经济共同发展。2.分配制度上: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3.在宏观调控上:由于公有制为主体,因而国家的宏观调控具有强硬的物质基础。牢固的政治基础和广泛的群众基础。 所有制结构有利于各类经济共同繁荣发展;分配制度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共同富裕的原则;宏观调控把人们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个人利益与激集体利益结合起来。发挥了计划与市场的两个长处。从理论上看,社会主义也是可以搞市场经济的。 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指出:“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至今一个也没有解决。”据联合国有关机构统计:世界上富国与穷国人均收入之比已从1960年的30:1和1990年的60:1扩大到现在的74:1。其二,发展不够的根本原因并不是社会制度出了问题,

而是具体体制造成的。传统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严重地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使社会主义失去了应有的生机和活力。 而在当时我国严格执行的是计划经济,计划经济是完全的统一,限制了地方和企业的主动性,限制了企业的活力。另一方面是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管理者和生产者的积极性都不能很好的发挥。这两方面都是对生产力的束缚。要摆脱束缚,必须通过改革,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经济体制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就说明了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紧迫性和必然性。 邓小平于1992年初在南方谈话中进一步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这就打破了过去那种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的观点,提出了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的重要论断。 “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我们是计划经济为主,也结合市场经济,但这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虽然方法上基本上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相似,但也有不同,是全民所有制之间的关系,当然也有同集体所有制之间的关系,也有同外国资本主义的关系,但是归根到底是社会主义的,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市场经济不能说只是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

创新科技基地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中国市场经济研究院-工程咨询-甲级资质)

https://www.doczj.com/doc/1314252544.html,/

创新科技基地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国家发改委甲级资质 1.成功丰富的案例 我们的项目团队已完成多个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编制工作,为客户完满完成了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研究项目涉及行业达三十余个,为客户解决了企业融资、对外招商合作、国家发展和改革委(以前的计委)立项、银行贷款、境外投资项目核准等需求。 2.专业撰写的团队 由行业资深专家、博士、高级工程师、注册会计师、造价师、咨询师等专业人士组成的项目小组,为您编制专业、高水准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 3.行业专家团队 我们拥有高素质的、专业化的行业研究团队,我们的研究人员具有不同背景和资历,拥有多种专业学历背景:社会学,统计学,心理学,营销,贸易,数学等,其中三分之二以上具有相关行业的多年从业经验,研究员对市场趋势具有敏锐的洞察力。 4.国家发改委甲级资质 按国家发展和改革委相关规定,用于立项审批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需要有具有国家发改委颁发的工程咨询资格的单位编写,本机构可提供国家发改委颁发的甲级工程咨询资质,保证项目顺利的通过发改委审核立项。主要专业资质范围(参考第六章)。

【报告目录】第一章创新科技基地项目基本情况 第一节、项目概况 一、项目单位 二、拟建地点 三、建设必要性 四、建设方案 五、建设期 六、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七、环境影响 八、资源利用 九、征地搬迁及移民安置 十、社会环境概况 十一、投资及资金筹措 第二节、评估依据 第三节、评估主体 一、拟建项目的评估主体指定方 二、评估主体的组成及职责分工 第四节、评估过程和方法 第二章创新科技基地项目评估内容 第一节、风险调查评估及各方意见采纳情况

中国目前还不是是市场经济国家

市场经济(又称为自由市场经济或自由企业经济)是一种经济体系,在这种体系下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及销售完全由自由市场的自由价格机制所引导,而不是像计划经济一般由国家所引导。市场经济也被用作资本主义的同义词。 中国经济发展概况: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中国犹如一个极度贫弱的巨人,近5亿人口,960万平方公里国土的国家,全国主要工业品最高年产量仅为:纱44.5万吨,布27.9亿米,原煤6188万吨,发电量60亿千瓦小时;粮食最高年产量也只有1.5亿吨,棉花84.9万吨。此为新中国经济发展的起步点。 通过有计划地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50余年后的今天,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国之一,人民生活也整体达到小康水平。从1953年到2000年,中国已陆续完成九个“五年计划”,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而1979年以来的改革开放,则使中国经济得到前所未有的快速增长。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中国经济继续保持稳步高速增长,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0万亿元,增长速度达8%。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最重要的改革内容之一。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中国政府一直推行计划经济体制,由国家专门机构“计划委员会”来规划和制定经济发展各个领域的目标。工厂按照国家计划生产产品,农村按照国家计划种植农作物,商业部门按照国家计划进货和销售,所有的品种、数量和价格都由计划部门统一制定。这种体制使中国经济能够有计划有目标地稳定发展,但也严重地束缚了其本身的活力和发展的速度。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期,当时的中国领导人注意到中国经济及其发展速度与世界的差异,作出重大决策:对中国实行了几十年的经济体制进行改革。

中国现在不是市场经济国家

黄晨 安全工程1201 93 周三晚、周五下午3、4节 中国现在不是市场经济国家 中国拥有超过5000万家大大小小的公司,中国全年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了20万亿元,这些都是从中国各地大大小小的消费品市场上销售出去的。中国有数不清的商场、超市和零售店,也就是有形市场。甚至,中国还有数十年历史的股票交易市场,以及期货交易市场。中国有公司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反垄断法等等市场经济必备的法规。要说如此中国尚不能叫市场经济国家,很多人难以理解,尤其是许多西方国家至今仍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让许多中国人怀疑是敌对势力对于中国的刁难。其实不是,中国的确还不是市场经济国家,这是符合事实的。为什么这么说?那要先明白什么叫市场经济。这个问题有很专业的解释,如果将世界上经济学家对于市场经济的定义和详细解释汇集在一起,可能可以写满一百多页A4的稿纸。但是,用不着,可以用平常人的思路来说清这个定义。举一个例子。张三自己会编竹篮子,今天他带了十个竹篮子到乡里的集市里,换回了五十斤白面,够家里人吃半个月。同时,他在集市上发现竹席卖得价格高,一张竹席竟然可以换得一百五十斤白面,而他打一张竹席的时间只要三天,用一根毛竹,三天他只可编二十个竹篮子,要用一根半毛竹。于是,张三开始不编竹篮子,改打竹席。半个月后,张三再次带着他打好的五张竹席来到集市上,想用这些竹席换回四百五十斤白面,但是,李四横插一杆,要张三按每张竹席一百斤白面的价格由他统统收购,李四说,在这块地盘上,李四说得到做得到。但张三不想让李四收购他的竹席,他知道一张竹席可换得一百五十斤白面,而不是一百斤。于是两人吵了起来。这时,王五出现了,他是集市的警察,专门维护市场交易秩序,了解了情况后,他警告了李四,说如果李四再强行收购张三的竹席,他就会将李四逐出这个集市。李四灰溜溜地退走了,张三与其它人得以顺利交易,拉着四百五十斤白面回家了。什么叫市场经济,上面这位张三就是市场经济。细细分析起来,张三这个市场经济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论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现状

1、如何看待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现状? 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市场化程度大幅度提高,宏观调控体系更为健全,我国经济发展已经处于一个新的起点上。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运行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问题如下: 1)市场秩序不规范,以不正当手段谋取经济利益的现象广泛存在。例如低价售房骗局的出现,各种诈骗者的出现(尤其是对独住的老年人)等。 2)生产要素发展滞后,要素闲置和大量有效需求得不到满足并存。举个例子来说:有调查数据显示,在某时间段内中小企业亏损率面达15.8%,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上升了22.3%,与此同时,中小企业歇业倒闭的传闻不断出现,有报道甚至称这些企业面临的经营困境“甚于国际金融危机来袭时”。中小企业生存何以堪忧?时下盛传“四荒”说——“用工荒”、“用地荒”、“用电荒”和“用钱荒”。中小企业所有的生产要素都面临短缺,肯定是言过其实。但无风不起浪。“用工荒”传闻后面紧跟着的是劳动力薪酬的较大幅度增加。宏观调控中的土地闸门和收紧银根,首当其冲的,就是中小企业贷款更难、借贷利息更高了。最近东部和中部地区不同程度存在着“电荒”,几乎所有的错峰限电方案都首先将中小企业列为拉闸对象。企业是靠利润存活的。中小企业面临的这些难题,最终都归结到了一点,就是盈利难——成本在持续上涨,而销售价格并没有水涨船高甚至还在下跌。用工、融资、原材料等成本上涨是刚性且持续的;如果是外贸企业,还涉及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商品实际贬值问题,要是类似的“四荒”问题久拖不决,中小企业的歇业倒闭就在所难免。由于我国生产要素的市场化还相对滞后,行政力量的干预往往导致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在资源的获取上处于不完全平等的地位,致使小企业往往处于政策的弱势。 3)市场规则不统一,部门保护主义和地方保护主义大量存在;市场竞争不充分,阻碍优胜劣汰和结构调整。 针对这些现状,要解决这些问题,进一步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关键就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而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实际上就是处理好资源配置中谁起决定作用这个问题。经济发展就是要提高资源尤其是稀缺资源的有效配置,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投入生产尽可能多的产品,获得尽可能多的收益。理论和实践证明,市场配置资源是有效率的形式,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当然强调市场不是不要政府,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不是起全部作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要发挥市场作用,也要发挥政府作用,起两者的职能是不一样的。政府的职责

非市场经济地位对中国外贸的影响及对策(一)

非市场经济地位对中国外贸的影响及对策(一) 摘要:中国在加加入世贸组织贸组织8年的过程中,中国遭遇反倾销的数量和幅度越来越大,并形成对我国的贸易壁垒,严重影响了我国出口贸易的发展,给企业造成的危害越来越大。究其原因,则是世界贸易组织的一些成员在对我国进行反倾销时常常“认定”我国为非市场经济国家。从经济、政治等方面分析“非市场经济地位”的性质及由来问题对我国外贸的影响,并从政府、行业、企业角度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使中国出口企业在国际市场上与外国企业处于平等竞争的地位。 关键词:非市场经济地位;反倾销;中国对外贸易;对策2009年2月,加拿大边境服务署发布公告,决定对我国防水胶鞋发起反倾销调查。2009年3月,印度商务部指定的权威机构宣布,根据一项完成的初步调查,将对来自中国和中国香港的亚麻织物征收临时反倾销税。美国总统奥巴马2009年9月11日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所有小轿车和轻型卡车轮胎实施为期三年的惩罚性关税。在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下,中国外贸“内忧外患”,不仅面临外需萎缩的问题,也同样必须应对之前遗留下来的反倾销问题。因此,探讨“非市场经济地位”对我国外贸的影响,以及需要采取何种应对措施,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的由来 1.“非市场经济”——加入世贸组织贸组织谈判遗留问题 WTO的性质决定了加入该组织的成员都必须是市场经济国家,那为什么中国面临该困境呢?我国在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从计划经济转型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在当时条件下,改革开放带来中国经济的腾飞,但同时相应的内部动力却开始趋弱,亟须加强国际合作来增加改革的动力。而拖延十多年之久的加入世贸组织贸组织的谈判,更是拖累了中国走向世界的步伐。当时中国与美国、欧盟等在一般保障条款、特殊保障条款和反倾销条款方面的要价相距甚远,如果双方继续互不相让就必然导致两败俱伤。同时中国也认识到,要让西方国家全部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估计还要消耗相当长一段时间。基于现实与大局的考虑,中国只能在非市场经济地位上先作妥协。 1999年11月,经过25轮的艰苦谈判,中国与美国达成“反倾销条款”,即“中国和美国同意美国可以维持它目前的反倾销方法,该方法将中国作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对待,这一条款的有效期为15年”;中国可以要求美国调查当局按照美国法律审查某个特定经济部门或整个经济是否属于“市场导向”,从而争取排除“非市场经济”方法的适用。在“反倾销条款”中的让步,为后来中国面临“非市场经济地位”的问题埋下了伏笔。 2001年11月,经历了长达15年之久的谈判后,中国成为WTO的成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WTO议定书》中,我国签署了四个带有附加性的条款。其中第15条“确定补贴和倾销时的价格可比性”规定:“如接受调查的生产者不能明确证明生产该同类产品的产业在制造、生产和销售该产品方面具备市场经济条件,则该WTO进口成员可使用不依据与中国国内价格或成本严格比较的方法。”此项规定“应在加入后15年内终止”。这就意味着,在其他世贸成员方对中国国内商品发起反倾销时,除非进口国承认中国具有市场经济地位,或者中国的企业能够“明确证明生产该同类产品的产业在制造、生产和销售该产品方面具备市场经济条件”,中国企业并不能适用出口国价格。 因此,根据“中美反倾销条款”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WTO议定书》第15条,中国以非市场经济国家的地位成为WTO的成员,也开始了漫长的争取市场化的进程。 2.中国争取“市场经济地位”的进程 2009年2月27日几内亚政府正式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至此,全世界已有77个国家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其中,如下表所示,截至2008年10月,中国前十位贸易伙伴中,有四个承认了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其中韩国和东盟十国是中国千亿美元以上贸易伙伴中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的国家。但居于前三的三大贸易伙伴欧盟、美国和日本

《国家发展改革委委托投资咨询评估管理办法(2015年修订)》--中国市场经济研究院

附件 国家发展改革委委托投资咨询 评估管理办法(2015年修订) 第一条 为加强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提高投资咨询评估的质量和效率,根据《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2004〕20号)和投资审批制度改革的相关要求,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以下事项的咨询评估: (一)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批或核报国务院审批的发展建设规划; (二)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批或核报国务院审批的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 (三)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或核报国务院核准的项目申请报告; (四)国家发展改革委委托的其他事项。 第三条 经国家发展改革委确认的工程咨询机构(以下简称评估机构),可以承担第二条规定事项的咨询评估任务。 第四条 申请成为承担国家发展改革委咨询评估任务的评估机构,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具有所申请专业的甲级评估咨询资格,连续3年执业检查合格;

(二)近3年开展所申请专业总投资2亿元以上项目的评估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工作不少于20项(特殊行业除外); (三)所申请专业专职从事工程咨询业务的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10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经济职称的人员不少于50%,获得登记的咨询工程师(投资)人员不少于30%; 对于特殊事项的咨询评估任务,国家发展改革委可委托特定评估机构承担。 第五条 国家发展改革委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组织有关机构和专家,对自愿提出申请并符合第四条规定条件的工程咨询机构进行审查,根据需要,择优确定评估机构名单。 国家发展改革委根据投资管理需要,以及咨询评估工作年度总结、评估机构工作质量和监督检查等情况,对评估机构名单进行动态调整。 第六条 国家发展改革委委托评估任务时,要认真核查评估机构与拟委托事项的编制单位之间、评估机构与承担行业(部门)审查任务的咨询机构之间、评估机构与项目业主之间的关联关系,切实做好回避,以保证公平、公正地开展评估工作。 承担某一事项编制任务、行业(部门)审查任务的评估

中国为什么要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中国为什么要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2年,党的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这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邓小平等老一代革命家支持下,总结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鲜经验,总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的历史教训,把握当今时代的特征和发展潮流,作出的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决策。这一决策打破了传统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和思路,开辟了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天地、新境界,也使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走上了一条前无古人的艰辛探索之路。 确定和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方向,是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世界经济发展的实践经验而得出的科学结论,是改革开放实践发展的必然结果。 新中国成立后的一个较长时期,我国实行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体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起过重要作用。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经济联系的日益复杂,这一体制统得过死的弊端逐渐显露出来,阻碍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改革从农村到城市的不断深入,我们对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也不断深化。特别是1992年春天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就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因此,党的十四大明确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成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种必然选择 (1)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适应现代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社会主义经济仍然是商品经济,而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充分发展的产物。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市场在配置社会资源方面发挥作用。 (2)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要实现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而市场经济是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的必然形式。(3)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客观需要。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脱离世界经济体系之外来谈自己的发展。世界经济运行离不开市场机制的调节。我们要走向世界,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利用国内和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只能实行市场经济体制。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已经被实践证明了的具有生机和活力的经济体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经济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引人市场机制,进行市场化的改革不能不说是其中的一个根本性原因。大量的事实证明,凡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比较充分的地方,市场机制发挥作用比较充分的时候,经济的活力就比较强,经济增长就比较快,经济效益就比较高,人民生活改善的幅度就比较大,社会发展态势就比较好。综上所速,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实践,既有效地发挥了市场经济的优势,又充分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社会全面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实践已经证明并将进一步证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通往富裕和繁荣的必由之路。

刍议非市场经济国家

刍议非市场经济国家 摘要:在反倾销调查过程中,往往通过比较产品的出口价格与正常价值,来确定企业是否存在倾销行为以及倾销幅度的大小。而对于所谓的“非市场经济国家”,国际上常采用“替代国”或“类比国”标准确定。本文结合美国、欧盟等相关立法现状,阐明相关国家将我国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的行为是有失公允的。 关键词:非市场经济国家;替代国;市场导向型产业 从2001年12月11日加入WTO至今,仍有包括美国、欧盟在内的许多国家(或经济体)不承认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对我国采取歧视性贸易政策,该问题已构成了我国国际贸易发展的一大障碍。 一、“非市场经济国家”概述 (一)“非市场经济国家”的概念 在WTO反倾销法律体系中,“非市场经济国家”仅是简单而模糊地体现在《GATT1994》附件I里第6条注释中:“应当承认,对于一个贸易完全或实际上完全由国家实行垄断,并且所有产品的国内价格均由政府决定的国家出口商而言,在为第一款的目的(确定正常价值)而确定可比价格时,可能存在着特殊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进口缔约国有必要考虑这种可能性,即与这种国家的国内价格进行严格的比较并不总是合适的。”[1] 美国《1930年关税法》第772节(18)段规定:非市场经济国家指由美国商务部确定的那些不按成本和价格结构的市场原则运作,商品在该国的销售不能反映其公平价值的国家。[2]欧盟反倾销法中没有对“非市场经济国家”进行明确的界定,而是在其第519/94号理事会条例的附录中一次性列出“非市场经济国家”的名单。[3] 为了便于研究,通常我们将“非市场经济国家”定义为:实行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企业的生产、销售活动和产品价格由政府决定,货币不能自由兑换的国家。 [4] (二)“非市场经济国家”的特征 1. 美国《关税法》1677节第18条的判断标准。美国商务部在界定市场经济国家时,考虑的因素主要包括:(1)该国货币与其他国家货币的可兑换程度;(2)企业与劳工通过谈判方式,自由确定工资率的程度;(3)外国公司举办合营企业或进行其他投资被获准的程度;(4)政府对生产资料所有或控制的程度;(5)政府对资源配置及对企业在价格、产量决定权上的控制程度;(6)商务部认为适当的其他条件。[5]

对我国的非市场经济国家待遇的分析及对策

对我国的非市场经济国家待遇的分析及对策 王玉秀 由于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发展速度减缓,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正在抬头。从1979年欧共体对中国糖精率先发难以来,针对中国的反倾销调查迅速增加。而我国则成为世界上出口产品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我国则成为世界上,也成为部分国家滥用反倾销措施最大的受害者。到目前为止,累计已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出口产品发起近500起反倾销调查,涉及五矿、化工、轻工、纺织、土畜、机械电子、医保等4000多种商品,直接影响我国出口金额达100亿美元以上。我国在改革开放二十多年内遭到如此众多而广泛的倾销指控和倾销制裁,使国人不得不分析和思考其原因。原因是多方面的和复杂的,但可以肯定的说,美国以及欧共体等国家和地区的反倾销法对我国的不公平的非市场经济待遇难辞其咎。所以,笔者希望对我国的非市场经济国家待遇作一些分析。 那么,什么是倾销呢?各个国家的定义不完全一致。在WTO反倾销法中是这样定义的。WTO 反倾销法是指WTO反倾销协议即关于执行《关贸总协定》第6条的协议。依据该协议规定:“用倾销的手段将一国产品以低于正常价值的办法挤入另一国的贸易内,如果因此对某一缔约国领土内已建立的某项工业造成重大损害,或对某以国内工业产生严重阻碍,这种倾销应当受到谴责。倾销是指一产品以低于他的正常价值挤入进口国的贸易内,系指从一国向另一国出口产品的价格。 (甲) 低于相同产品在出口国的用于国内消费时在正常情况下的可比价格;或 (乙) 如果没有这种国内价格,低于: (1)相同产品在正常贸易的情况下向第三国出口的最高可比价格; (2)产品在原产国的生产成本价合理的推销费用和利润。 但对每一具体事例的销售条件的差异、赋税的差异以及影响价格可比性的其他差异,必须予以适当考虑。” [1] 这里规定了倾销的定义,也规定了构成了反倾销的实质条件即(1)倾销;(2)对进口国相同或类似产品的产业造成了质损害;(3)倾销进口产品与所称损害的之间的存在因果关系。来自外国的进口产品价格低于正常价格或者公平价格在本国市场销售是倾销的成立的必要条件。所谓的正常价值或公平价格是该产品在出口国国内市场的销售价格或者销往第三国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