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智教慧学初高中衔接教材语文

智教慧学初高中衔接教材语文

智教慧学初高中衔接教材语文第一讲初高中语文的区别及应对策略:

考情分析:

一、中考考试能力要求:

中考语文要求测试识记、理解、分析综合、应用和欣赏感受五种能力,这五种能力表现为五个层级:(一)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语文能力最基本的层级。

(二)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三)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四)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五)欣赏感受:指对阅读材料中文学作品的形象和描写,优美精辟语言的欣赏和感受能力。

对A、B、C、D、E五个能力层级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但均以《大纲》为依据,在《大纲》所要求的能力范围之内(渗透新课标精神)。

二、高考考试能力要求:

高考语文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这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

(一)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

(二)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三)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四)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五)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六)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是在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对A、B、C、D、E、F六个能力层级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智教慧学初高中衔接教材语文

智教慧学初高中衔接教材语文第一讲初高中语文的区别及应对策略: 考情分析: 一、中考考试能力要求: 中考语文要求测试识记、理解、分析综合、应用和欣赏感受五种能力,这五种能力表现为五个层级:(一)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语文能力最基本的层级。 (二)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三)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四)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五)欣赏感受:指对阅读材料中文学作品的形象和描写,优美精辟语言的欣赏和感受能力。 对A、B、C、D、E五个能力层级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但均以《大纲》为依据,在《大纲》所要求的能力范围之内(渗透新课标精神)。 二、高考考试能力要求: 高考语文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这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 (一)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

(二)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三)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四)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五)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六)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是在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对A、B、C、D、E、F六个能力层级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文学类文本阅读-初高中语文衔接教材(解析版)

一、认识文学类文本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主要是考察小说、散文,人物传记、新闻等等一些体裁。近几年高考主要是考察小说和散文两种体裁,尤其是以小说居多。 二、悟文学之美,探内在规律——探求文学类文本阅读方法 表达技巧的基本常识 (一)表达方式 1.记叙 顺叙:按照时间或空间顺序较清楚地进行记叙。 倒叙:从结尾或情节中的某一段写起,造成悬念,引人人胜。 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可起到补充、丰富、深化原叙述的作用。 2.描写 (1)肖像描写:描写相貌、神情、打扮,揭示身份个性,甚至还可以暗示人物际遇。 (2)动作描写:描写人物的行为举止,表现人物心理,刻画人物性格。 (3)语言描写:描写人物之间的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特点。 (4)心理描写:描写人物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与性格。 (5)环境描写 (6)细节描写:描写小举动,小事情,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可以生动传神地表现人物个性特点。 (7)描写角度:①动景与静景,②远景与近景,③仰望、平视、俯看,④整体(面)与局部(点),⑤视觉、听觉、味觉与触觉。 3.抒情: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4.议论 5.叙述人称 (1)第一人称:①叙述亲切自然,便于直接抒情,能自由自在地表达思想感情,②能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③第一人称在结构上有线索作用。(鲁迅《藤野先生》《纪念刘和珍君》) (2)第二人称:①拉近距离,形成对话,便于作者直接抒发抒情,③有时运用人格化手法,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朱自清《绿》) (3)第三人称:①能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②可以灵活自由地反映生活。 6.常见的表现手法 (1)虚实结合:把抽象的述说与具体的描写结合起来,或者是把眼前现实生活的描写与回忆、想象结合

语文初高中衔接教案大全

语文初高中衔接教案大全 语文初高中衔接教案大全 经过一段时间的高中语文教育活动,作为高中语文教师的你一定有着许多的收获,那么你知道怎样写语文初高中衔接教案吗?它会对你教学带来积极的影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有关于语文初高中衔接教案,希望你喜欢。 语文初高中衔接教案1 教学目标:1. 学生理解材料,学会选题立意方法。 2.赏析范文,积累事例和优美语句。 教学重点:赏析范文,积累事例和优美语句。 教学难点:学生理解材料,学会选题立意方法。 疑难预设:选题立意方法。 模式与方法:理解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学流程: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个神情忧郁的男子坐在咖啡厅角落里的一张桌子旁,一个人闷闷地喝着咖啡。在他不远处坐着一位老人,老人一直在关注着这个人。 终于,老人走上前去,对这个人说:“你一定遇上什么难题,如果你愿意告诉我,我希望我可以帮助你。” 这个人看老人一眼,冷冷地说:“你帮不了我,我的问题太多了。” 老人掏出名片,递给他,接着说道:“如果你愿意的话,我想带你去一个地方。” 这个人没有拒绝,随老人坐车来到了郊外。下车后,老人指着一排排的墓碑说:“你看见了吗,只有躺在这里的人,才是没有问题的。” 这个人紧皱着的眉头松开了。 读了上面的故事,引起了你怎么一些感想,请把你的感想写下来。 要求:自立文意,自选文体,自拟文题,全文不少于800字。 教师带领学生分析立意:

①没有问题的人生是没有的.你有追求,要奋斗,想在自己短暂而漫长的一生中有所建树,获得辉煌,问题就会接踵而至. ②人生就是一个不断的遇到问题、困难、挫折、打击、磨难,甚至灾难的并且一定要战胜它们的过程。 ③“问题”是上帝馈赠给我们的一笔厚礼,我们珍视它,用好它,就一定会迎接属于我们自己的辉煌。 ④从老人把一个几乎被所谓的“问题”压垮了的青年,通过故事中巧妙的方法,“使他紧皱着的眉头松开了”的角度,我们还可以把观点确立在:总有一种方法是最好的。 开头 1 运用类比切题的方法开头的示例: 小草要茁壮成长,那坚硬的地皮,便是她必须要面对也必须要战胜的“问题”;小溪要流向远方,一路上的沟沟坎坎、悬崖峭壁,便是它必须接受也必须战胜的“问题”……人,“志当存高远”,心事“当拿云”,请记住:鲜花永远不是用来铺路的,而是用来肯定你的勇气,你的付出,点缀辉煌的。 2 “亲爱的(或朋友)”式的开头示例: 亲爱的,请别那样忧郁,别那样眉头紧锁,别那样心事重重……我知道,你正走在“充满荆棘”的人生之路上,迎着“问题”,迎着数不清的困难,迎着甚至足以摧垮一个人的信心意志的磨难,但请听我说,赶快乐观起来吧,因为你也正在走向喷薄的太阳。 题目 一、人生漫漫问题多多(对偶式) 二、阳光总在风雨后(引用歌名式) 语文初高中衔接教案2 一直以来,我校的作文教学面临非常窘迫的现状,一是教师不知道如何去上作文课,二是学生提到作文难,作文整体质量差,精品少。一是因,二是果。下面所说是我作文教学中的一些做法,是否对你有所帮助 一、作文教学的目的是什么

初中语文与高中语文的衔接

初中语文和高中语文的衔接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宋代理学家朱熹的七言绝句《观书有感》中的一句,在这里把它化用而来,引申开去——前一句是指语文学习的成绩、能力和深度,后一句则是指语文学习的方法。即要想在语文学习方面取得“清如许”的好成绩,必须有来自于“活水”的“源头”——好的学习方法。 有相当部分的学生对高中语文的学习感到困惑,因此高中的语文教师有必要在高中开学第一课上讲清高中语文的特点和高中语文学习的思维方式,借以廓清学生的迷惑,让学生对高中语文的学习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一、高中语文学习的特点: 1.从教材上看,中学语文教材,在基础知识方面总体安排两个轮回。语音、字形、词语、语法、修辞、标点、各种文体的阅读和写作,在初中进行第一轮训练;到高中阶段的第二轮,基础知识增加得并不多,但知识面宽,容量大,综合性强了,难度加大了,重点应放在如何运用已学过的知识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概括能力、欣赏能力和写作能力等等能力的培养上。 2.从课时上看,另外,高中语文教学课时少了,老师在课堂上常常是讲重点、教方法,作业少,学生如果还像初中时那样习惯于依赖老师,盲目等待,不能学会自学,不去主动查资料,求方法,变思路,势必就会形成心理上的落差和成绩的下降。 3.从考试上看,高中语文试题一般分为基础、阅读、应用、写

作四个方面,语文学习从知识型到能力型的过渡,语文考试也从水平考试向能力考试过渡。 二、初高中语文学习的衔接 不少同学升入高中后,总觉得在语文学习上与初中阶段相比,有了较大的跳跃,面对注重能力的新题型,茫然不知所措,成绩在下降,心理上也很不平衡。如能适时调整心态,扎实做好这一阶段的工作,就能实现从初中到高中的过渡,就能实现语文学习从知识型到能力型的过渡。 (一)调整“角色”位置,具备“角色”意识 初中阶段是语文学习知识积累的阶段,同学们学习了大量的语文基础知识,初步具备了语文学习的基本能力,这就为高中理解运用阶段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升入高中,应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经常提醒自己:我是一个高中生了,我要把今天的学习与未来的升学和事业目标联系起来。面对二十一世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和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新形势,面对高考“3+X”模式对语文能力要求的重视,要使自己具备较高的素质,就必须在进入高中的初始阶段,尽快调整自己的角色位置,及时具备角色意识,调整学习的思想和方法,自觉克服学习的依赖性和安于现状的思想,就必须学会主动学习,培养自学能力。 举例:怀念初中生活,与初中同学来往过密,不肯融于新的集体,体现在语文学习上,就是还是按照初中的学习方式,被动学习,以完成作业为主,缺乏主动学习、主动研究的精神,从而导致学习成绩下

(语文教案)初高中语文衔接教案

初高中语文衔接教案 背上求索的行囊,奔向知是的海洋。前赴校园的殿堂,学习科学的知识。掌握现代的技术,走向世界的巅峰。开学了,让我们一起学好语文,在这里追逐梦想。一起看看初高中语文衔接教案!欢送查阅! 初高中语文衔接教案1 1、了解--高中语文学习与初中语文学习的联系和区别 2、了解--学科的特点和高考的要求 3、了解--语文学习的习惯和老师的学习要求 4、明确--语文学习的意义和应有的态度 讲授要点: 一、开场白和自我介绍 二、理解语文 1、语文--语言、文字 (1)听(会听课,听懂别人的话,别人说话自己能够专心听) (2)说(大胆说话,大声说话,说得条理明白) (3)读(表情朗读,理解阅读) (4)写(会写各种文体的文章,到达表达的目的) 2、初中语文和高中语文的联系与区别 高中语文学习需要初中语文学习的根底;高中语文学习比初中语文学习要求更高:

(1)初中固定一块教材,高中不固定教材,高中教材分为固定局部叫必修,不固定局部叫选修,还有校本教材叫自修,共三块构成; (2)初中学习只要阅读理解,会写600字作文,高中是阅读赏析,表达与交流,会写不少于800字或1000字的文章; (3)初中学的文体不完全系统,高中完全系统--小说与戏剧,诗歌与散文,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 (4)高中实行学分式学习。 三、语文学科的特点 1、最难学好,因为主要靠自学,老师的作用小; 2、积累要求高,记忆的东西要求多,了解的东西要求多,要记性; 3、语言文字的领悟力难以形成,要悟性; 4、好作文难写,要灵性; 5、个人会时高时低,进步缓慢,不能迅速达成; 6、高考三桩之一,160--200分。 四、学好语文需要好的学习习惯 语文学习的习惯你养成了吗 语文学科的特点是:知识信息量大,自修实践性强。这就告诉我们:第一学好它不容易,第二依赖于学习者自身努力。语文考试在五个层级上考学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运用,赏析评价。中考也好,高考也好,说到底,就是考学生的记性和悟性。 而记性和悟性绝不能在短时间内速成,需要长时期的积累和良好习惯的养成。怕记怕背,懒于动手,是学语文的大忌。要学、会学、坚

初高中语文衔接课程方案

初高中语文衔接课程方案 篇一:初高中语文衔接课程方案 初高中语文衔接课程方案 初高中语文课程衔接·现代汉语语法教学案 高中语文语法教学案编号:01 词的分类·实词 学习目标: 能够判别现代汉语的词性并灵活应用 学习过程 Ⅰ、基础知识: 现代汉语的词类:实词和虚词 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等六类。 虚词:副词、连词、介词、助词、语气词、拟声词等六类。 实词 实词是具有实在意义的词。它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在一定的语言环境里,实词带上语调能单独成句和单独回答问题。

(一)名词 1、定义:名词是表示人、事物、时间、处所或方位等的词。 如:教师、长江、月、房屋、上午、星期六、沿海、周围、上、下、道德、思维等。 2、语法特点:名词一般不受副词(不、很、非常等)修饰。 (二)动词 1、定义:动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心理活动,发展变化、存在消失的词。如:唱、改革、想、高兴、开始、发生、使、等于、能够等。 2、语法特点:能受副词修饰,常做谓语或谓语中心。 (三)形容词 1、定义:形容词是表示人和事物的性质、形状,或动作行为的性质、状态的词。如:大、好、糊涂、宁静、心狠、可惜、书生气、沉甸甸等。 2、语法特点:大多数形容词受程度副词修饰,主要做定语、谓语或谓语中心,不能带宾语。 (四)数词

1、定义:数词是表示数目多少和次序先后的词。 2、分类:基数词、序数词、倍数词、分数词、概数词。 3、语法特点:常与量词组合,构成数量短语充当句子成分。 (五)量词 1、定义:量词是表示事物或动作行为计算单位的词。 2、分类:(1)物量词。表示人或事物数量的单位,如个、张、件、群、伙; (2)动量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单位,如次、回、遍、人次、吨公里。 3、语法特点:一般不能单独运用,只用在数词、指示代词之后构成量词短语充当句子成分。 (六)代词 1、定义:代词是有代替、指示作用的词。 2、分类:人称代词: 有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代词的区别,也有单数代词、复数代词的区别。“我们”、“咱们”有排除和包括的不同。 指示代词: “这”是近指,“那”是远指,“每”、“各”

2023年暑期初高中语文衔接第5课:整本书阅读方法及高中必读书目

一、如何开展整本书阅读? (一)通读与重读 通读是一种最基本的阅读方式,就是从头到尾、一页页地硬读下去。没有这种硬啃的功夫,就无法获得整本书阅读的巨大红利。好书还需要反复读,在一遍遍的阅读过程中,读者可以得到不同的收获,可以使自己的感受更加精微、认识更加深入。 (二)生活化阅读 “生活化阅读”大致有如下两层意思。 1.阅读整本书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每天读几页书,持之以恒,一直读完全书。这就像在生活中完成一项任务,经历某种生活一样。一旦将阅读作为日常生活之必需,每天坚持读一点(例如15分钟),那么,我们的整本书阅读就有可能出现奇迹。 如果每天阅读15分钟会出现什么奇迹呢?假设一个中等程度的读者,阅读一本一般性的书。通常每分钟阅读300字,一天15分钟就能够阅读4500字。一周七天就能够阅读31500字,一个月就是126000字,一年阅读量就达到150万字。按每本书平均10万字计算,只要每天坚持阅读15分钟,一年至少可以阅读15本书。 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成为我们的日常生活方式,这是整本书阅读的应有之意。 2.平常心对待整本书阅读 许多同学面对整本书阅读之所以难以坚持,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平常心。

以整本书阅读《红楼梦》为例: 面对中国文学的巅峰之作《红楼梦》,许多同学往往会产生望而却步的畏惧心理,事实上,多数经典都淳朴得如同生活本身,你能感受生活,你就能欣赏名著——只要你具备最基本的阅读能力——而你从小学开始的近十年的阅读经验早已养成了阅读的基本能力。细细地读《红楼梦》,其实就是细细地品味生活,或者说,是在体验一种你从未经历过的生活,这又有什么可畏惧的呢? 例如,当我们面对“红楼梦”时,我们只需从最基础的地方入手,从作品本身去欣赏它。摆脱所有的教条,不去计较太多作品以外的因素,全身心地投入到《红楼梦》所描绘的生活场景中去,去呼吸、去感受其中人物的喜怒哀乐。倘能如此,你就已经在欣赏《红楼梦》了。 不要刻意求深、求新,不要过多关注名家学者如何评价。你且把《红楼梦》当作一个家族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故事来读,读懂多少是多少。在此基础上,你再尝试着去分析作品结构的安排、语言的锤炼、蕴含的哲理以及作者的身世、版本的演变……这样的阅读,你还害怕吗?每个读者都能够从《红楼梦》中汲取到无限丰富的精神养料,前提是:完整地阅读《红楼梦》。 (三)专业化阅读 进行整本书阅读,除了要培养自己的阅读习惯之外,很大程度上,还要培养自己的专业化阅读能力。专业化的整本书阅读需要精细化阅读、研究性阅读和专题阅读等。

2020初升高语文衔接(文言文词类活用)知识点梳理 附练习及答案

2020初升高语文衔接(文言文词类活用)知识点梳理 (附练习及答案) 文言文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是文言文中常见的语言现象,要准确阅读文言文,就必须善于辨析文中的词类活用,掌握文言文词类活用的翻译方法,以下按词类活用的类型举例说明。 (一)名词用作动词 1. 用一个相应的动词对译,这个动词的意义与名词表示的意义有关。如: 籍吏民,封府库。(《鸿门宴》) “籍”用作动词,是登记的意思。这个意思与“籍”的名词义“户口册子”有关,户口册子的功用是登记户籍。 2. 用一个动宾短语对译,让原有的名词充当宾语,根据文意,在它的前面加上能恰当支配它的动词。如: 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狼》) “洞”用作动词,译为“打洞”。 3. 用一个状动短语对译,让原有的名词充当介词“以”“在”的宾语,在这个介宾短语的后面加上一个与原有名词的意义相关的动词,如: 驴不胜怒,蹄之。(《黔之驴》) “蹄”用作动词,译为“用蹄踢” (二)名词作状语 1. 普通名词作状语。

(1)表示比喻,译为“像……一样(似的)”。如: 天下云集响应。(《过秦论》) “云”“响”是名词作状语,分别译为“像云一样”“像回声一样”。 (2)表示使用的工具或方式,译为“用……”。如: 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活板》) “木格”是名词作状语,译为“用木格”。 (3)表示处所、趋向,译为“在……”“从……”。如: 刘备、周瑜水陆并进。(《赤壁之战》) “水陆”是名词作状语,译为“从水上和陆上”。 (4)表示对待人的态度,译为“像对待……那样”“把……当作……”。 如: ①吾得兄事之(《鸿门宴》) “兄”是名词作状语,译为“像对待哥哥那样”。 ②人皆得以隶使之。(《五人墓碑记》) “隶”是名词作状语,译为“把……当作奴仆”。 (5)表示行为的根据,译为“按……”。 如: 失期,法皆斩。(《陈涉世家》) “法”是名词作状语,译为“按秦朝的法律”。 2. 方位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的处所或趋向,译为“在……”“向(到)……”。 如: ①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廉颇蔺相如列传》)

【高中语文】初高衔接+词语+语病+标点+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高中语文备考-词语、语病、标点初高衔接拓展变式进阶 词语 初高中知识衔接 1.初中侧重对词语含义的理解和近义词的辨析。 2.高中侧重成语、俗语、谚语、近义词在具体语境下的运用。 高中新知拓展 高中考查对成语、俗语、谚语的理解和运用,以及对近义词的辨析。 1.词语运用辨析 (1)辨析词语意义;(2)辨析词语色彩;(3)辨析词语用法。 2.根据语境填写词语:体味语境,初步推断;结合细节,筛选成语;回归语境,代入核查。 3.俗语、谚语考查:在语言文字运用中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对俗语、谚语的理解和运用。 教材变式题 (统编版教材必修上册P44文章内容改编)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钟扬毕生致力于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足迹踏遍青藏高原,收集了上千种植物的4000多万颗种子,弥补世界种质资源库缺乏西藏种子的严重不足,为人类储存下绵延后世的“基因”宝藏。 对于钟扬来说,采集种子这件事让他①。“作为一个植物学家,我最喜欢的植物是蒲公英,如果发现它开花并且结了种子,我会用手抓一把,一摊开里面一般有200颗。我最讨厌的植物是什么呢?椰子。那么大一颗,8000颗的样本数量,我们需要两台卡车把它们拉回来。”钟扬道。 钟扬在西藏大学理学院的一位同事说:“每次和钟老师采种子都是和惊喜并存。” “那次我们跟着钟老师去采集高山雪莲。从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营出发向更高的山地时,钟老师出现了严重的高原反应,头痛欲裂,呼吸急促,全身无力,②。”这位同事回忆。 大家都钟扬待在帐篷里,他却说:“我对植物的情况③,我不去的话,你们更难找。你们能爬,我也能爬。”最终,钟扬带着学生在海拔6000多米的珠峰北坡,采集到了被认为是世界上生长在海拔最高处的种子植物——鼠曲雪兔子,也攀登到了中国植物学家采样的最高点。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新初升高语文衔接知识(1)精品资料

初升高语文衔接知识第3讲 文言句式、高中文言文阅读中的高频词 (一)常见文言句式主要有以下四种: 1. 判断句 现代汉语一般用“是”联系判断句中的两部分,文言文则不用这种形式来表示判断。一般地说,它有以下七种形式: (1)在主语后面用语气词“者”表示提顿,在谓语后面用语气词“也”煞尾来帮助判断,形成“……者,……也”格式,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只在谓语后面用语气词“也”帮助判断,形成“……者,……也”格式,如:夫战,勇气也。 (3)只在主语后面用语气词“者”表示提顿,谓语后不用“也”字,形成“……者,……”格式,如:天下者,高祖天下。 (4)主语后既没有“者”字也没有“也”字来帮助判断,只是一个名词性的短语,如;刘备,天下枭雄。 (5)表示否定的判断句是在谓语之前用一个否定副词“非”,用来否定整个谓语,如:人非圣贤,孰能无惑? (6)在谓语前用“乃”“即”“则”“必”“皆”“悉”等副词来加强肯定语气,表示判断,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7)“为”用在主语与谓语之间表示判断,如:在药则未为良时。 2. 被动句 所谓“被动句”,是就句子中主语和谓语之间的关系而言的。主语和谓语动词之间有两种关系,一种主语是谓语动词的主动者,或称施事者;另一种主语是谓语动词的被动者,或称受事者。常见的被动句式主要有以下四种: (1)在谓语动词之后,用介词“于”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前面的主语具有被动性,“于”相当于“被”,如:而君幸于赵王。 (2)在谓语动词之前,用介词“为”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主语具有被动性质,“为”相当于“被”,如:吾属今为之虏矣。 (3)在谓语动词前用助词“见”,构成“见+动词”格式,或“见……于……”格式,表示被动,如:“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4)不用任何表示被动的标志,意念上表示被动的句子,如;兵败地削,亡其六郡。 3. 倒装句见前一期内容 4. 成分省略 古汉语和现代汉语一样,句子中某些成分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可以省略,只是省略的情况比现代汉语更多,更复杂。省略情况大致有六种: (1)主语省略:主语省略主要有主语承前省略、蒙后省略和对话省略三种形式, 如: ①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蛇)触草木,(草木)皆死。(主语承前省略) ②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人。”(主语蒙后省略) ③(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不若与人。”(主语对话省略) (2)谓语省略:在并列的句子里,如果一句用了某个动词,另一句同样的动词就可以省略。常见省略谓语的句子有以下三种,如:

2021初升高语文衔接校本教材:专题01-高中知识初探(含答案)

1.2021初升高语文衔接专题1 高中知识初探 学习读书三境界 为什么读书,其实是一个关于眼界的问题,一个关于目标的问题,它将决定你读书时候的心态和境界。被逼的人将读书视为畏途,为生存的人将无暇顾及书籍中散发出来的滋润灵魂的芳香,为心灵自由的人会带着感恩的情怀来聆听先人的抚慰和教诲,为创造奉献的人将有舍我其谁的气概,满怀豪情其乐无穷地从书籍中获得源源不断的滋养,使自己成长为一个勇敢自信坚强的人并为社会为他人播散出自己的智慧。 古代有个钱思公虽然家里非常富贵,但很少其他嗜好,曾跟朋友说:“平生惟好读书,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则阅小辞,盖未尝顷刻释卷也。”宋代的欧阳修在《归田录》中说:“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盖惟此尤可以属思尔。”这就是著名的“三上”的由来。可见古人阅读写作思考之勤。 学习读书三境界: 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提到:“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 (1)“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 (2)“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 (3)“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 晏殊的《蝶恋花》,原意是说,“我”上高楼眺望所见的更为萧飒的秋景,西风黄叶,山阔水长,案书何达?在王国维此句中解成,做学问成大事业者,首先要有执着的追求,登高望远,瞰察路径,明确目标与方向,了解事物的概貌。这自然是借题发挥,以小见大。那如果按原词解,这几句是情感堆积、蕴酿期,是对下文“望尽天涯路”一种铺垫。 柳永的《蝶恋花》。原词是:“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王国维在这里,显然也已超出了原诗相思怀人的情绪了。他想说明,对事业,对理想,要执着追求,忘我奋斗,为了达到成功的彼岸,一切都要在所不惜。所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的词句。辛弃疾的原词是:“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王国维用在此处,是指在经过多次周折、多年磨练之后,就会逐渐成熟起来,就能明察秋毫,豁然领悟。这就达致了最后的成功。所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这是厚积薄发、功到自然成。 语文的魅力 语文学科的魅力在于语音的抑扬顿挫,文字的象形意会,词语的丰富多彩,话语的妙趣横生。 --朱学坤《语文的魅力》 语文让我们富有文采 语文是那一篇篇精美的诗词文章,语文是李白的诗——浪漫飘逸,想象奇特,带你上天入地,与神仙

初高语文衔接教材(全)

郑州市扶轮外国语学校 语文初高中衔接材料(讨论稿) 初中得语文学习,要求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本学科得知识体系,培养学生得学科能力,因此还多就是限制于课本。学生只要认真听课做笔记,课后认真复习并完成课后及补充练习,一般来讲,平时得测验考试基本就不成问题了。 而高中阶段最终得目得就是高考,高中得课文(尤其就是文言文)篇幅长,思想深刻,对学生得阅读速度、理解能力得要求比起初中提高了很多,课堂容量明显加大。学生从高一开始就应逐步训练模拟高考题型,这些考试按《高中课标》与《高考说明》得要求“主要就是以考学生得能力为主”,不再像中考那样有具体得考试范围。这样,随着知识层次得加深,知识容量得扩大,强调能力得培养,高中生就应该掌握科学得学习方法,并逐渐培养与发展自身得学习能力(包括自学能力、抽象逻辑思维与创新能力等),广泛阅读,拓宽知识面,掌握各种文体得写作技巧,进一步提高自己得语文能力,才能把高中语文学好。 初中阶段得语文学习与高中阶段得语文学习两个阶段得落差就是巨大得,或者说就是呈几何级数增长得。高中阶段语文学习不但深度与广度增加了,而且随着数理化学习任务得加重,语文学习得态度与方法也要做出相应得改变,变得更自觉与更讲方法、更重实效。高中阶段得语文学习还要为高考做好准备,这就要求我们把语文学习放到与高考地位相当得位置,语文学习就是日积月累得,切不可抱着“来日方长”与“现场发挥”得思想。只有从现在起踏踏实实学好语文,在将来得高中学习乃至高考中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因此,初高中得衔接就尤为重要。希望大家在假期有限得时间里,充分利用手中得初中课本,夯实基础,为高中学习做好准备。 具体要求: 1.字词 掌握初中教材中出现得所有字词(不只限于《中考说明》与附录《词语表》)得音、形、义。重点复习多音字、多义词、形近字得辨析、成语使用等。 2.文学常识及文化常识 复习初中课本中涉及得古今中外著名作家作品及相关知识,包括各种文体知识(如诗歌、小说得分类,戏剧得特点等),作家得名、字、号、别称、合称,国籍、籍贯、时代、作品等,积累名句、作家生平轶事作为将来得写作素材。 整理课本中出现得文化常识,例如传统节日习俗、历史朝代演变、纪年计时方法、名胜古迹等。 试题举例: 得一项就是 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得表述,有误 .. A.《诗经》就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得诗歌300余首,就是我国 浪漫主义文学得源头。 B.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倡导“新乐府”运动,创作了不少感叹时事反映人民疾苦得诗篇,其代表作有《卖 炭翁》《观刈麦》等。 C.《牡丹亭》就是明代戏剧家汤显祖得杰出代表作,作品通过杜丽娘与柳梦梅生死离合得爱情故事,呼唤 个性解放,感人至深。 D.美国著名作家欧·亨利,与契诃夫、莫泊桑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短篇小说《最后一片藤叶》 就是她得代表作之一。 2、对下列对联所指得文学家,判断正确得一项就是 ①长沙不久留才子,宣室求贤访逐臣

2023年高中语文教考衔接:部编教材选必修上+中+下教材版注释文化知识

1.〔黑天鹅〕比喻非常难以预测的不寻常事件。(P35,《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钟华论) 2.〔灰犀牛〕比喻大概率且影响巨大的潜在危机。(P35,《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钟华论) 第3—6,P42,《论语》十二章 3.〔史〕虚饰,浮夸。 4.〔一日〕一旦。 5.〔小子〕老师对学生的称呼。 6.〔怨〕指讽刺时政。 7.大学之道,指穷理、正心、修身、治人的根本原则。(P43,《礼记·大学之道》) 8.“三纲”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P43,《礼记·大学之道》) 第8—11,P44,《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孟子 9.不忍人,即怜爱别人。忍人,狠心对待别人。 10.〔内交〕结交。内,同“纳”。 11.〔要誉〕要,求取。 12.〔贼〕伤害。 第12—18,P46,《老子》四章 13.〔毂〕车轮的中心部位,周围与辐条的一端相接,中间的圆孔用来插车轴。 14.〔户牖〕门窗。 15.〔自伐〕和下文的“自矜”都是自我夸耀的意思。

16.〔处〕为,做。 17.〔累土〕一筐土。累,同“蔂”,土筐。 18.〔几〕接近。 19.〔复众人之所过〕复,弥补、补救。 第19—23,P47,《五石之瓠》庄子 20.石,计算容量的单位,十斗为一石。 21.〔掊〕击破。 22.〔虑〕用绳结缀。 23.〔樽〕盛酒器。这是说大瓠像大樽,缚于身,可使人漂浮渡水。 24.〔蓬之心〕比喻不通达的见识。蓬,一种草,弯曲不直。 第24—28,P49,《兼爱》墨子 25.〔攻〕治疗。 26.〔当〕同“尝”,尝试。 27.〔家〕卿大夫的封地。 28.〔恶施〕怎么实行。恶,相当于“何”“怎么”。 29.〔劝〕鼓励。 第29—31,P99,《无衣》诗经·秦风 30.〔袍〕长袍,类似于斗篷。行军者白天当衣服穿,晚上当被子盖。 31.〔泽〕同“襗”,贴身穿的衣服。 32.〔甲兵〕铠甲和兵器。 第32—34,P100,《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初高中语文衔接课程方案

初高中语文衔接课程方案 1.在的教育改革需要教师们精心设计合理的衔接课程,增强学生抗适应能力,才能让学生在从小学转到初高中就读时,轻松应付这个重要的转折点。《初高中语文衔接课程方案》,旨在加强教育质量,以科学的角度把握教学的连贯性,使学生能够迅速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2. 《初高中语文衔接课程方案》的目标在于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以培养学生的文学理解能力,扩大学生的语文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针对目标,提出了三个主要方案内容: ①教师培训内容; ②教学内容; ③课堂教学管理方式。 3.先,《初高中语文衔接课程方案》要求老师们进行专业性的培训,加强对新知识的理解,密切跟踪教育改革的最新动态,掌握教学方法,增强教师的教学能力,更好地指导学生成长。 其次,《初高中语文衔接课程方案》提出了教学内容要求:适当引入新课程,抢救可能遗漏的内容,强调文化内涵,重视语文思维训练,针对性讨论,大量练习,强调综合应用,重视语文教学质量。 最后,《初高中语文衔接课程方案》着重提出了及时处理课堂教学管理的方法:注重课堂教学的科学化、素质化,积极激发学生的

学习热情以及提高学生的抗适应能力,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应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率。 4.之,《初高中语文衔接课程方案》旨在提高学生的适应性,加快学生适应新环境的步伐,加强教师培训,提高学生学习能力,进而确保学生能够在初高中之间轻松转折,顺利完成学业。希望通过此次课程方案,可以更好地推进教育改革,促进中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为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做出积极有益的贡献。

初高中衔接教材之古代汉语语法

初高中衔接教材之古代汉语语法 初中文言文是高中文言文的基础,掌握必要的古代汉语语法知识是学习文言文的必备武器。古代汉语语法主要包括词法和句法。古代汉语的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常见实词的用法包括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偏义词、一词多义等。 (一)通假字 通假现象是文言文中的一种常见的现象。在解释通假字的时候,应先说“x”通“x”,再解释其意思。如:“窥谷忘反”,“反”通“返”,返回,回来。 1、不亦说乎“说”(yuè) 通“悦”高兴《〈论语〉十则》 2、诲女知之乎“女”(rǔ) 同“汝”你《〈论语〉十则》 3、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zhì) 通“智”聪明《〈论语〉十则》 4、尊君在不“不”(fǒu) 通“否”《陈太丘与友期》 5、对镜帖花环“帖”(tiē) 通“贴”粘贴《木兰诗》 6、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yé) 通“耶”呢《孙权劝学》 7、孰为汝多知乎“知”(zhì) 通“智”智慧《两小儿辩日》 8、满坐寂然“坐”(zuò) 通“座”座位《口技》 9、止有剩骨“止”(zhǐ) 通“只”《狼》 10、公输盘不说“说”(yuè) 通“悦”高兴《公输》 11、子墨子九距之“距”(jù) 通“拒”抵御《公输》 12、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圉”(yù) 通“御”抵挡《公输》 13、公输盘诎“诎”(qū) 通“屈”理屈《公输》 14、亲戚畔之“畔”(pàn) 通“叛”背叛《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5、曾益其所不能“曾”(cēng) 通“增”增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6、困于心,衡于虑“衡”(héng) 通“横”梗塞,不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7、入则无法家拂士“拂”(bì) 通“弼”辅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8、故患有所不辟也“辟”(bì) 通“避”躲避《鱼我所欲也》 19、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辩”(biàn) 通“辨”辨别《鱼我所欲也》 20、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得”(dé) 通“德”感激《鱼我所欲也》 21、乡为身死而不受“乡”(xiāng) 通“向”以前《鱼我所欲也》 22、小惠未徧“徧”(biàn) 通“遍”普遍,遍及《曹刿论战》 23、始一反焉“反”(fǎn) 通“返”返回《愚公移山》 24、汝之不惠“惠”(huì) 通“慧”聪明《愚公移山》 25、河曲智叟亡以应“亡”(wǘ) 通“无”没有《愚公移山》 26、一厝朔东“厝”(cuò) 通“措”放置《愚公移山 27、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適”(zhé) 通“谪”强迫守边《陈涉世家》 28、为天下唱“唱”(chàng) 通“倡”首发《陈涉世家》 29、固以怪之矣“以”(yǐ) 通“已”已经《陈涉世家》 30、将军身被坚执锐“被”(pī) 通“披”穿《陈涉世家》 31、故不错意也“错”(cuò) 通“措”放《唐睢不辱使命》 32、仓鹰击于地上“仓”(chāng) 通“苍”青色《唐睢不辱使命》 33、欲信大义于天下“信”(xìn) 通“伸”伸张《隆中对》 34、自董卓已来“已”(yǐ) 通“以”《隆中对》

初高中语文衔接教学资料

初高中语文衔接教学资料(总61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初高中语文衔接教学资料 前言 语文是容易的:母语习得,自然天成; 语文又是艰难的:微言大义,弦外有音。 语文是有趣的:唐诗宋词,英雄美人: 语文又是枯燥的:古文百篇,成语如山。 语文是快乐的:风花雪月,刀枪剑戟: 语文又是痛苦的:咬文嚼字,浩如烟海。 诗人艾青说过,“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往往只有几步,特别是在人年轻的时候。” 同学们,高一就是其中紧要处的紧要一步:一方面,大家刚刚通过了人生中的第一次重大考试——中考,刚刚享受到“彻底获得自由”的感觉,正想好好休息休息、娱乐娱乐;另一方面,在没有什么准备甚至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崭新的高中生活就杀到了大家眼前。处于休闲状态的我们,不免有点儿措手不及:新的学习环境、新的老师与同学、新的学习内容、新的学习方法、新的学习要求……总之,一切都是新的。 此外,初、高中语文教材知识体系的脱节,更是给大家在新阶段的学习带来了新障碍。 《初高中语文衔接教学资料》的初衷,就是想解决上面提到问题中的一些。为此:一、本资料尽力弥补初、高中语文知识体系的脱节;二、尝试解决初、高中教材编排体例、学习内容及要求的异同问题,尝试解决学习方法等方面的衔接问题;三、本资料既回顾初中语文学习的重点内容,又初步介绍高中语文学习的新内容。 本资料原始来自于相关教学书籍、杂志、网站,由南外仙林李欣于二〇〇九年暑假根据江苏高考以及本校的具体情况修订,增加了某些个人的观点和具体实践。本资料的一切不足,敬请同行和同学们谅解、指正! 本资料欢迎大家下载、引用、分发及再编辑等一切操作。

初高中衔接教案(语文)

初高中衔接教案(语文)

衔接之一——心理篇用心学语文 学习目的: 1、认识语文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掌握一些学习语文的方法。 学习重点: 1、自我介绍,建立良好的师生初次见面印象。 2、谈语文学习的作用,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3、提学习语文的要求,规范学习行为。 学习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过去初三的三百多个日子里的一点一滴,正如一朵一朵姹紫嫣红的小花,开在每个人的心里。不是每朵花都美丽得惊天动地,不是每朵花都香艳得惊世骇俗,也并非每朵花都能结出丰硕的果实。但那些花儿的确真真实实地在每个人心中最柔软的地方绽放过一回,也确确实实留下过一些花开的甜香。这些花儿的影子连同初三带给我们的,是今天我们用来看世界的一双成熟的眼睛,这份刻骨铭心会影响我们今后在人生路上的

每一个选择,每一次决定。花儿开过了。我们承认也好,忽略也好,只要花开,就会不败。 二、走进语文 (一)语文是什么? 1、问大家一个应该非常简单的问题: 什么是语文?(自由回答)组织讨论。 2、刚才的回答我们似乎是在力求科学。我们能不能改变一个风格,回答得尽可能诗意一些,这样,我们以“语文是……”的形式在练习本上尽可能地多地写一些话,给大家三分钟时间,然而小组内交流,请把大家认为精彩的话作上记号,待会儿请一个同学组织一下代表小组发言。 A.独立书写,小组交流; B.各组奉献,前面已经被人讲过的就不必再说(发言者自己先报姓名。老师遇到十分精彩的,要问这个创作者的姓名,要求课后交上来)。3、出示有关语文一段话,请大家大声地朗读。 语文是炫目的先秦繁星,是皎洁的汉宫秋月;是珠落玉盘的琵琶,是高山流水的琴瑟;是“推”“敲”不定的月下门,是但求一字的数茎须;是庄子的逍遥云游,是孔子的颠沛流离;是魏王的老骥之志,是诸葛的锦囊妙计;是君子好逑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