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长程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基础读本)

长程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基础读本)

长程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基础读本)
长程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基础读本)

1、退场白

2、投射性认同

3、反移情解释的时机

4、咨询师自我暴露

5、自我暴露的程度

6、评估咨询是否结束

原油胶体分散体系理论

原油胶体分散体系理论 该理论以胶体理论为基础:胶体之间既存在着斥力势能也存在着引力势能[69]。前者是由于带电胶粒相互靠拢时形成双电层交叠产生的静电排斥力,后者是由于长程范德华引力形成的。胶粒之间的总势能U 可用其斥力势能UR和引力势能UA来表示。斥力势能和引力势能的相对大小决定了胶体的稳定性。总势能U、斥力势能UR和引力势能UA随粒子间距的变化如图4-2 所示。在总势能曲线上有一个势能峰值和两个势能最小值。两个势能最小值中,距离原点较近且深的称为第一最小值;距离原点较远而且浅的称为第二最小值。峰值的大小构成了阻碍胶粒聚结的势垒(Umax),如果胶粒要发生聚结,则必须 要越过这一势垒才能实现。通常情况下胶粒在第一最小值处聚结,形成结构、性质较为稳定的物质,但对于较大的粒子,特别是形状不对称的粒子如片状粒子或者棒状粒子,则很容易在第二最小值处聚结,形成结构松散的物质。当原油的温度低于蜡的结晶温度时,液态的蜡质从原油中析出,由于原油中所含有的胶质和沥青质等物质的存在,使得析出的蜡质胶体具有胶粒的性质。这种蜡质晶体胶粒本身的性质,使得位能上有较深的第二最小值的存在。在外磁场作用下,胶粒间的范德华引力势能的增加导致蜡质的聚结在第一和第二最小值处同时发生。蜡质在第一最小值处聚结生成结构致密的晶体,但是在聚结速率较大的条件下,生成的蜡晶结构与蜡晶胶粒在第二最小值处生成的蜡晶聚集体有相似之处,蜡晶间距较大,吸引力不强,结构松散。另外,原油粘度的大小与原油中所含轻馏分的浓度有关。磁处理前原

油中蜡晶胶粒体积小,相对来说表面积较大,有较多的轻馏分油吸附在蜡晶表面,因而游离的轻馏分油的浓度较低,原油的粘度大。而磁处理原油中蜡晶胶粒聚结成为较大蜡晶或蜡晶聚集体,将吸附的轻馏分油完全或部分释放出来,从而增加了轻馏分油的浓度,降低了原油的粘度[70,71] 4.1.3 磁场影响分子间色散作用理论 石油胶体分散体系理论”为“DLVO理论”在磁处理机理探讨中的应用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前提[72]。原油的胶凝过程也就是石蜡等物质的结晶析出并结成网络的过程。对于非极性分子而言,色散力是物质分子间相互吸引的主要原因。长程范德华力是分子间色散力的宏观表现。根据DLVO理论,影响蜡晶颗粒能否发生凝聚的一个重要因素

医学心理学复习参考资料(北医大网络)

09-03-01 1.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建立于( ) A.1 879年 B.1 908年 C.1 911年 D.1 977年 2.下列关于医学心理学的观点不正确的是 ( ) A.是医学的分支学科 B.研究心理与健康和疾病的关系 C.既是理论学科也是应用学科 D.既是自然科学也是社会科学 3.所谓医学模式是指( ) A.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康复医学 B.人对健康和疾病的基本观点和对策 C.内科、外科、妇科和儿科 D.祖国传统医学和西方现代医学 4.当前占据主导地位的医学模式认为,对人 类的疾病、健康有重大影响的因素是( ) A.个体先天的生理素质水平 B.生理因素与心理社会因素的共同作 用 C.个体所处的社会压力状况 D.个体自幼的家庭教育背景 5.当前占据主导地位的医学模式的提出时间 自,、 疋k , A.1 879每 B.1 905年 C.1 977年 D.1 985年 6.当前主导医学模式的提出者是( ) A.美国的恩格尔 B.奥地利的弗洛伊德 C.美国的华生 D.美国的马斯洛 7.功能主义的创始人是( ) A.德国的冯特 B.美国的詹姆士、 C.德国的詹姆士 D.美国的华生 - 8.精神分析学派的主要代表人是( ) A.比奈 B.弗洛伊德 C.卡特尔 D.皮亚杰 9.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 A.智力和情绪 B.心理活动和行为 C.情绪和行为 D.心理过程和观念 10.下列属于心理过程的心理现象是( ) A.意志 1 B.能力 C.兴趣 D.价值观 1 1.下列关于心理实质描述,正确的是( ) A.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客观反映 B.心理是对想象的主观反映 C.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D.心理是对头脑中所思所想的客观反映 1 2.感觉是( ) A.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B.人脑对感觉器官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C.人脑对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反映 D.人脑对作用于感官的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1 3.灰色的纸放在黑色背景上显得比较亮,是 因为( ) A.感觉适应誊 B.感觉相互作用 C.感觉对比 D.感受性提高 14.对于感党和知觉,以下论述不正确的是 ( ) A.感党是知觉的基础 B.知觉是感觉的总合 0.感觉的产生依赖于客观刺激

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概述

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概述 中德心理医院吴江 摘要:本文探讨了心理动力学和精神分析的关系,简要介绍了心理动力学的来源。叙述了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的发展历程和现在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的分类,总结了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的特点。总的来说,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的特点仍然保留了精神分析有关潜意识、移情和反移情的观点,但根据实践的需要进行了必要的适应性变化。 关键词:心理动力学精神分析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移情反移情表达性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支持性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 很肯定,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与精神分析有关。但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和精神分析是否有区别,如果有区别,那又有什么样的区别?如果没有区别,又为何有不同的名称?克拉金(Clarkin)、弗朗西斯(Frances)和佩里(Perry)认为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是精神分析的一种变体,以适应更多病人的需要,这些病人无力提供大量的金钱和时间,或者他们无法忍受移情性神经症的移情状态。从上面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源于精神分析而又具有与精神分析不同的性质。 事实上,心理动力学和精神分析一开始并不是同义词。美国心理学家吴伟士 (R.S.Woodworth 1869—1962)第一个将自己的心理学称为动力心理学,他认为心理学应该是动力学的。他将自己的心理学称为动力心理学。1910年左右,吴伟士开始应用动力心理学这一名词。1917年他发表了《动力心理学》一书。26年间较其他的教科书销路更广,影响颇大。另外一位美国心理家莫顿·普林斯(1854—1929)是1927年哈佛大学心理诊所的创建人,在诊所的捐赠契约中载明诊所应推进“变态心理学和动力心理学”的教学和研究。因此,动力心理学一词正式载入官方史册。但是,现在我们一提到心理动力学(动力心理学)一般都是指的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 波林(Edwin·G·Boring)说,动力心理学的领域非常广阔,并无一个学派,既无领袖,也无创始人,其主要的来源非弗洛伊德莫属。弗洛伊德一生醉心于建立一个完整的心理学体系,尽管他的很多工作是在临床实践中。其研究的对象就是被他称之为精神装置(psychical Apparatus)这一概念上。这一概念贯穿了弗洛伊德从《科学心理学设计》到《精神分析纲要》全部著作的一个中心概念。为揭示他称之为“最神奇奥秘的精神装置”,弗洛伊德运用了独特的元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即动力学的、地形学的和经济学的方法。所以,动力学的观念在精神分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所谓动力学方法旨在揭示人格三大系统是怎样在精神能量的分布和转移过程中生成和发展的。“它假定症状产生于情感的压抑,将症状视为大量能量转换的产物”。弗洛伊德的动力学包括了包括两个重要的方面:能量和本能。弗洛伊德认为,人格动力状态就是由精神能量在整个人格三大系统—本我、自我和超我—中的不同分布和转移所决定的。一个人的本质和行为显然取决于他具有的动力状态。为此他提出了能量贯注和反贯注概念。弗洛伊德还认为,潜意识中的本能欲望是决定人的行为的根本动力。 正因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包含了强烈的动力学意味,所以在精神分析的发展中,很多人无意识或有意识将精神分析称之为动力性心理学。在美国这种倾向更突出。美国精神分析学家哈里·斯塔克·沙利文(1892—1949)在精神分析的基础上发展了自己的理论,他更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动力学意义。基于沙利文的理论特点,霍夫曼(Hoffmann, 2000)就认为心理动力学治疗的概念来自于沙利文学派。美国《精神病学概要》第五版直截了当的说: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起源于美国,目前在全世界

心理治疗师考试基础知识背诵

1.心理学是研究行为和心理过程的科学。 2.心理学流派 xx构造xxxxxx格式塔 xx行为xx机能主义xx 3.人的心理行为是遗传和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生物进化是群体基因的改变,是有机体与环境长期交互作用的结果,适应环境的基因被有选择的保留下来,生存环境提供基因表达的可能性。人的先天性行为包括反射和本能。人的大部分行为是后天习得的。 4.额叶是大脑发育最晚的部分,与时间整合人格相关 5.一个睡眠周期由非快速眼动睡眠开始,至快速眼动睡眠结束,每晚4-6个睡眠周期。 6.知觉是各种感觉的整合。分类:时间、空间、运动知觉。特性:整、理、恒、选。 深度知觉的双眼线索:双眼视差 似动现象:动景运动(老电影电视)诱发运动:相对运动(云和月) 错觉(分外的知觉)和幻觉(无中生有) 注意的两个基本特征:指向性,集中性。功能:选择性,安定性(持续性),分配性。 不随意注意消极被动,引起原因:刺激物特点、人本身的状态(需要,情感,动机...)随意注意积极主动,原因:对目的任务、兴趣人格、活动组织、过去经验的依从性。 学习是先前经验产生的相对永久性的行为改变。 联合学习(经典条件反射、操作条件反射)认知学习(过去的信息解决当前问题)认知学习:顿悟实验(顿悟依靠问题情景的安排,合适的过去经验虽

然必要但不能保证得到答案,只要在答案的基本部分得到一定安排使他们的关系被察觉,顿悟才会更简易到来)、潜伏学习(学习期间没有行为表现,在缺乏奖赏的情况下仍能继续,潜伏学习的实验支持了认知结构的概念) 感觉记忆(瞬时记忆)。编码形式:图像记忆,1秒内。 短时记忆1分钟内。编码形式:听觉、言语。复述是短时记忆储存的有用方法。分机械复述,精致复述。 长时记忆大于1分钟。语义和表象编码。记忆提取:再认和回忆 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均状态,有机体活动的基本动力。 动机是由一种目标或对象所引导的,激发和维持个体行为的内部动力,可通过努力程度和坚持性判断动机强度大小。 马斯洛的5个需要层次(生理安全爱和归属尊崇自我实现) 表象是人脑中关于事物的形象,特征;直观性,概括性,可操作性。想象以表象为素材。 逻辑思维即抽象思维,以词为中介,思维的最本质特征,人与动物心理的根源区别。 动机理论:本能理论,驱力降低理论,唤醒理论,诱因理论。 唤醒理论认为人类活动是为了增加驱力,维持生理激活,感觉剥夺实验证明了该理论。 动机和工作效率的关系呈倒“U”型,难则低,易则高,中等最不利。 母性动机常被看做生理性动机。 挫折后的直接反应:攻击,情绪反应,冷漠,幻想,退行。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和相应的行为。成分:主观体验,外部表现,生理唤醒。研究维度:强度,肌张力,快感度,复杂度。情感强度高大凡肌张力高,也有可能低,如解?(情感强度高)。

第六章-分子间力和长程力

第六章-分子间力和长程力

第六章 分子间力和长程力 要求:掌握分子间力和长程力的含义,范德华力的构成;理解长程力的计算公式和影响因素;掌握溶胶稳定理论——DLVO 理论及其应用;理解影响微颗粒凝聚与分散的各种因素。 §6.1 分子间力与长程力及其之间的关系 1、分子间力 构成任何物质的分子之间都存在着固有引力,将此引力称之为范德华力,该力的作用范围不超过几个分子直径的距离,大约3~5?。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能大约0.1~1千卡/摩尔。 2、长程力 胶体粒子或微颗粒之间,当相隔一定距离时,相互之间也要产生一种固有引力,这种力的作用范围比范德华力大得多,例如:平板Fe 2O 3胶粒层间距离可为8000 ?,玻璃表面吸附水蒸汽膜的厚度约为100 ?以上,故叫长程力或长程范德华力。 3、分子间力与长程力之间的关系 长程力分为长程范德华引力和长程电场引力或斥力。 长程范德华引力:构成胶粒或微颗粒的分子之间的范德华力的加和。 长程电场引力或斥力:胶粒或微颗粒表面上电层之间的作用力。 §6.2 分子间力 1、分子的种类 (1)偶极分子 水分子:强偶极子 (2)非极性分子 气体分子: — + +

±

(3)异极性分子 表面活性物质: 2、分子间力——范德华力的构成 (1)永久偶极子与永久偶极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Keeson 公式)—取向静电力: (2)永久偶极子与诱导偶极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Debye 公式)—诱导力: (3)诱导偶极子与诱导偶极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London 公式)—色散力: 3、范德华力的起因 无论是哪种类型的分子间力,其产生的根本原因均是:一个偶极子产生的电场,对另一个偶极子产生的作用力的结果。 (1) 偶极矩 (2)范德华力的大小 ± + + + + + ± + + + d 电 偶极矩μ=d ·q

医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心理咨询、心理治疗)

( 心理咨医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询、心理治疗)

第六单元心理咨询心理治疗 A 型题:在以下每道试题中,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出1 个最佳答案: 1. 心理治疗的最终目标是使病人向正常方向发展。其主要的内容是 A. 偏离的正常人格 B.偏离的正常情绪 C..偏离的正常行为 D.偏离的正常思想 E.偏离的正常外貌 2. 长程心理治疗所需的时间较长,主要用于改善 A.情绪 B.行为 C.人格 D.认知 E.躯体疾病 3. 短程心理治疗一般不超过 A.3 个月 B.4 个月 C.5 个月 D.6 个月 E.7 个月 4. 在心理治疗领域中影响最大的一种治疗方法是 A. 支持治疗 B.行为治疗 C.生物反馈治疗 D.精神分析治疗 E.认知治疗 5. 弗洛伊德理论认为人们心理障碍的原因在于 A. 潜意识矛盾冲突 B.意识矛盾冲突 C.认知矛盾冲突 D.本我矛盾冲突 E.性矛盾冲突 6. 心理障碍是由于错误的不合理的信念和思考方式所致,如果教会患者校正其非理性认知,问题就会

解决。这是何种心理治疗的主要原理 A.贝克认知治疗 B.合理情绪治疗 C.人本主义心理治疗 D. 行为治疗 E.精神分析治疗 7. 心理障碍至少部分是由于在错误前提和假设 的基础上对现实的认知曲解所致。首先提出这一心理治疗理论的学者是 A.Rogers B.Beck C.Erikson D.Freud E.Skinner 8. 患者能从治疗性医患关系中感受到真诚、协调、医生的通情和无条件的积极关心。在良好的治疗性医患关系中,患者在直接经验、平等协作、促进成长的治疗方式中实现态度和行为的转变。 这种心理治疗方法称为 A. 行为治疗 B.精神分析治疗 C.患者中心疗法D 合理情绪疗法E.系统脱敏疗法 9. 心理咨询的对象大部分是 A.勉强求助的人 B.心身很健康的人 C.有幻觉的人 D. 正常的人 E.思想觉悟不高的人

范德华力

分子间的成键 - 范德华力 本页阐述两种较弱的分子间吸引力——范德华色散力和偶极子-偶极子吸引力。如果你对氢键也有兴趣 ,可以点击它在页面底部的链接。 分子间的吸引力是什么? 分子间成键与分子内成键的比较 分子间 的吸引力指的是分子与它邻近分子之间的吸引力。而分子内的吸引力指的是维持单个分子结构的吸引力(譬如共价键)。这两个词很相近,为了避免混淆,我们决定放弃使用"分子内"这一个词,它将不会再出现于本站中。 无论何种分子皆具有分子间的吸引力,只不过某些种类的分子其分子间的吸引力强一些,某些种类的分子其分子间的吸引力弱一 )这类分子间的吸引力非常弱小的分子,当分子些。即使是氢(H 2 的热运动减慢后,其分子间的吸引力也足以使分子聚集在一起形成液体,甚至是固体。 氢的分子间吸引力非常弱小,当温度下降到21 K (-252°C)之后,氢原子才能在分子间吸引力的作用下凝结为液体。氦的分子间吸引力甚至更弱——当温度下降到4 K (-269°C)以后,才会在分子间吸引力的作用下凝结为液体。 范德华力:色散力 色散力(本页将要介绍的两种范德华力中的一种)也叫“伦敦力”(第一个提出它的产生原因的人叫夫瑞斯·伦敦)。 范德华色散力的来源 不断变动的偶极 范德华色散力与电子的运动有关。像氢原子这样电子对称分布的分子,我们找不出哪个方向上电子呆的时间多一些(或少一些)从而产生了局部的负电荷(或正电荷)。但是,这一观点是建立在平均意义(统计)之上的。 分子,也上图表示的是一个电子对称分布的小分子——可能是H 2 等分子。颜色的均匀分布用来代表在平均意义(统计)有可能是Br 2

上电子的均匀分布。 但电子在不断地变换其位置,在任何时刻,电子都可能位于分子的某一端,使那一端呈现- ,而分子的另一端便会由于临时的电子缺乏而呈现出 + 。 注意: "" (读做delta) 代表 "略微" ——因此 "+" 代表 "略微带正电" 。 瞬息之间,电子又可能移动到了分子的另一端,使分子的两极发生颠倒。 电子在分子中的持续运动导致了分子极性的迅速变化,这种变化存在于任何分子中,包括电子分布最为匀称的分子以及单原子分子(惰性气体分子,比如由单个氦原子构成的氦分子)。 氦的两个电子可能在同一时刻出现在原子的同一侧面,那时的原子核不被电子所完整的覆盖。 临时偶极如何使分子间产生吸引 想象一个分子某一时刻完全没有极性,它靠近另一个拥有极性的分子。(分子在某一时刻完全没有极性的可能性十分微小,但我们这样假设能方便理解!绝大多数情况,一个分子在某一时刻比另一个分子的极性更弱——并由此受到另一个分子的影响) 当上图右边没有极性的分子靠近左边有极性的分子时,它的电子被左边分子略微带正电的一端所吸引。 这将导致右边的分子形成诱导偶极,于是,右边分子的-端正对着左边分子的+ 端。

医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心理咨询心理治疗

第六单元心理咨询心理治疗 A型题:在以下每道试题中,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最佳答案: 1.心理治疗的最终目标是使病人向正常方向发展。其主要的内容是 A.偏离的正常人格 B.偏离的正常情绪 C.偏离的正常行为 D.偏离的正常思想E偏离的正常外貌 2?长程心理治疗所需的时间较长,主要用于改善 A.情绪B行为C人格D认知E躯体疾病 3?短程心理治疗一般不超过 A.3个月 B.4个月 C.5个月 D.6个月 E.7个月 4?在心理治疗领域中影响最大的一种治疗方法是 A.支持治疗 B.行为治疗 C.生物反馈治疗 D.精神分析治疗E认知治疗 5.弗洛伊德理论认为人们心理障碍的原因在于 A.潜意识矛盾冲突 B.意识矛盾冲突C认知矛盾冲突D.本我矛盾冲突E性矛盾冲突 6?心理障碍是由于错误的不合理的信念和思考方式所致,如果教会患者校正其非理性认知,问题就会解决。这是何种心理治疗的主要原理 A.贝克认知治疗 B.合理情绪治疗 C.人本主义心理治疗 D.行为治疗E精神分析治疗 7?心理障碍至少部分是由于在错误前提和假设的基础上对现实的认知曲解所致。首先提出这一心理治疗理论的学者是 A.Rogers B.Beck C.Erikson D.Freud E.Skinner 8?患者能从治疗性医患关系中感受到真诚、协调、医生的通情和无条件的积极关心。在良好的治疗性医患关系中,患者在直接经验、平等协作、促进成长的治疗方式中实现态度和行为的转变。这种心理治疗方法称为

A.行为治疗 B.精神分析治疗C患者中心疗法D.合理情绪疗法E系统脱敏疗法 9.心理咨询的对象大部分是 A.勉强求助的人 B.心身很健康的人C有幻觉的人D.正常的人E思想觉悟不高的人 10.综合性医院心理咨询的对象主要是 A.病人 B.护理人员C病人的领导D.病人的亲戚E.医院管理人员 11.患者中心疗法的理论认为,使来访者改变和成长的重要治疗因素是 A.医生通情达理 B.病人有强烈的求助要求C朋确的治疗目标D.医患关系E. 集中的治疗时间 12.选择局部细节作出总体的结论,这种负性自动想法称为 A.非黑即白的绝对思考 B.主观臆断C以偏概全D.过度引申E夸大 13.将一个偶然的事件中取得的信念不恰当地用于其他情况,这种负性自动想法称为 A.选择性概括 B.缩小 C.主观臆断 D.过度引申E以偏概全 14.在综合性医院中医学心理咨询主要处理的对象可以接纳 A.无求助动机者 B.有幻觉的病人 C.伴有妄想的病人 D.意识模糊的病人E人格障碍的病人 15.近代研究表明,病人的疾病与心理因素和生活环境有关的比率是 A.20%~50% B.25%~60% C.30%~70% D.30%~75% E.35%~75% 16.心理治疗中的医患谈话与人们日常的谈话 A.相同B近似C不同D.稍有差别E?十分雷同 17.将不同形式的心理治疗结合起来应用称为 A.折中心理治疗 B.联合心理治疗C混合心理治疗D.多系统心理治疗E优化心理治

心理动力学基本概念

心理动力学基本概念 psychodynamic perspective 心理动力学的历史根源源于十九世纪末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类行为是由无意识和本能所决定的,这样的因素贯穿于心理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人类本能包括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所有这些构成了人类行为的决定因素。在这里,人的精神健康是可以被了解的,人的行为经常会被无意识的因素控制,童年的成长经验对成年人的性格有深远的影响。 本我:生物成分,人格的原始系统,基于本能,由无意识所决定,遵循快乐原则。 本我遵循“快乐原则”,它完全不懂什么是价值,什么是善恶和什么是道德,只知道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不惜付出一切代价。 自我:心理成分,负责与现实世界协调,是本我和外界环境的调节者,它奉行现实原则,它既要满足本我的需要,又要制止违反社会规范、道德准则和法律的行为。 超我:遵循道德原则,象征的是理想,是一种内化。它包括两个层面: 一是良心,即界定什么是不应该做的 二是自我的理想,即规定什么事应该做的。 对社会典范的效仿,是接受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社会理想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 如果三者之间的关系出现障碍,人格就会失调。本我,自我,超我构成了人的完整的人格。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可以从他们之间的联系中得到合理的解释,自我是永久存在的,而超我和本我又几乎是永久对立的,为了协调本我和超我之间的矛盾,自我需要进行调节。若个人承受的来自本我、超我和外界压力过大而产生焦虑时,自我就会帮助启动防御机制。 精神分析的主要目标是加强自我的功能,使自我独立于超我的严格考虑,增强它处理本我所压抑或隐藏的问题。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不是一种静态的能量系统,而是一种动态的能量系统,它一旦形成,便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与发展之中。人格的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动力来自心理能量,心理能量来自本能,即人的欲望与冲动。本我是心理能量的储藏库。它通过反射活动和愿望满足来释放能量。在本我释放能量的过程中会遇到自我和超我的阻力,如果本能冲破阻力,自我的理性活动过程便遭受破坏,如果冲破受挫,本我的能量就转化为自我和超我活动的原动力。 弗洛伊德认为,无论是个体的成长发育,还是整个人类认识的发展,都是自我逐渐征服本我、打破本我“自恋”状态的过程。正是由于自我对心理能量的充分而有效的约束和控制,形成新的对象性发泄作用,使人们能够将满足本能之外的能量用来发展人的心理过程,使能量从本我的非理性心理过程转化为理性心理过程。超我的自我理想和良心具有奖励和奖励机制,它把能量投入到对理想的能量发泄作用上。概括地说,心理能量通过求同机制由本我进入自我、再进入超我,心理能量同样遵循能量守恒与转换定律,它在人格中的不同分布状态决定着一个人行为活动的本质。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包括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部分。前意识和潜意识又可合称为无意识。 意识(conscious),就是和直接感知有关的心理部分,即人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觉察到的想

第11章心理治疗师(心理治疗师中级)

第11章心理治疗师 第一节心理治疗师的成长与培养 一、心理治疗师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 1.应具备的知识 (1)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包括普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 (2)其他社会科学的基础知识,如哲学、社会学、文化、宗教等。 (3)相关的专业基础知识,如精神病学、心理评估与测量、健康心理学基础、临床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与心理治疗工作相关的法律、伦理道德等知识。 (4)专业知识,包括心理治疗的一般理论、心理治疗的基本方法、心理治疗的各个理论流派的理论与方法,如精神分析学派、行为主义学派、人本主义学派、认知学派等。 (5)不同心理障碍的诊断与治疗,其中包括:焦虑症、恐怖症、强迫症等神经症的诊断与治疗,人格障碍的诊断与治疗,性心理障碍的诊断与治疗,精神分裂症等重性精神病的诊断与治疗,危机干预等。 2.应具备的技能 (1)诊断的能力。 (2)程序操作的能力。 (3)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4)通过言语和非言语手段向他人交流自己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5)敏感性。 二、自我体验与成长 治疗师个人的成长与发展,治疗师个人的心理健康状态是关系到心理治疗成功与否的重要影响因素。不少的学者和治疗师认为,治疗师自身的素质和人格整合的程度比技术和方法还要重要。自我体验是准备成为治疗师的专业人员提高对自我的认识,得到自身成长的重要途径。 1.自我体验是指治疗师在接受培训前、受训中接受心理治疗专业人士的心理治疗的经验过程。心理治疗师以来访者的身份接受心理治疗,是了解自己、探索自己的重要途径。 2.自我体验的目的接受自我探索的机会,一是帮助受训的治疗师去评估自己踏入心理治疗领域的动机;二是探讨自己的价值观、需求、态度及人生经验;三是解决自己的内心冲突或心理创伤;四是体会作为来访者、患者的内心感受;五是能清晰地了解从帮助别人的工作中自己能获得什么。特别重要的是,这种自我探索可以使自己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去干预别人的生活,这样才可能在自己今后的工作中避免进入这样的陷阱,即出现感觉不断地给予别人而自己毫无所获的空虚感。 对于精神分析学派来讲,接受自我体验是治疗师的必修内容,因为精神分析学派强调治疗的工具就是精神分析师本人,处理移情和反移情是治疗师的重要的治疗技术与方法。所以在分析别人之前必须要自己接受过分析,也就是做过自我体验,只有这样才能对移情和反移情有很好的洞察与理解,真正做到在移情和反移情中治疗。 3.自我体验的形式自我体验主要的方式是个别自我体验和小组自我体验。个别自我体验是一对一的体验方式,即由一个有着专业经验或有督导资格的心理治疗专业人员对受训者的治疗。小组自我体验,是专门为接受自我体验的受训者或治疗师举办的体验小组。小组成员在小组中主要做自我内心世界的探索,促进个人的自我认识和成长发展。在一些国家,临床心理学专业会设置一些有关自我体验

范德华力的量化

1 范德华力的计算模型 1.1 Lennard-Jones理论 范德华力由三个部分组成:取向力、诱导力和色散力。取向力,即极性分子晶体的结合力,是由于极性分子在永久点偶极矩而产生的。诱导力是诱导偶极矩于极性分子偶极矩之间的作用力。非极性分子之间存在着瞬间、周期变化的偶极矩,这种瞬间偶极矩间的相互作用产生了非极性分子晶体的结合力,即色散力。 一般情况下,对于非极性分子,或惰性元素的单原子分子来说,只存在色散力。而对于极性分子来说,则上述三种力都存在。但是不管哪一种力,引起的吸引能均与分子间距r的6次方成反比,即: (1) 当两分子靠得很近时,同样也会参数排斥力,排斥能与分子间距r的12次方成反比,即: (2) 因此,两分子间的吸引力和排斥力产生的能力可表示为: (3) 而常用的表示方式为: (5) 式中, , 式(5)就是Lennard-Jones势能。 忽略高阶项,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势能可表示为: (6) 其中,Λ为常数,z为分子间的距离。 如图1,范德华力的总势能表示为: (7) 图1 两个粒子间的相互作用示意图

其中,n表示单位体积中包含的分子数。上式可进一步表示为: (8) 式中,是Hamaker。 上式中,假设,如图2,就能得到粒子和平面之间相互作用的势能和范德华力: (9) (10) 式中,d=2r。 图2 粒子和平面相互作用示意图。 如果z相对于r足够小,上式可近似为: (11) 1.2 针尖与样品接触模型的选择 探针针尖与样品接触过程中,会产生变形,弹性变形理论中涉及到表面力,有三种理论模型:JKSR模型、DMT模型、MYD/BHW模型。一般只选择JKSR模型和DMT 模型。JKSR模型适合于大半径、高粘附能和低模量体系。DMT模型适用于曲率半径小、粘附能低、弹性模量高的体系。 DMT模型中,弹性球体和刚性平面的作用力为 (12) H是Hamaker长沙,d为弹性球体的直径,z0是弹性球体与刚性平面表面刚接触式的分子间距,h是球体和平面接触后的分子间距,K是等效刚度,E和σ是杨氏模量和泊松比。 我们知道探针针尖也是由很多原子组成的。分析探针于样品原子的作用力时,样品是由很多原子组成,那么这些原子肯定都会对探针产生力的作用,如图3。所以,我们可以把针尖和样品的作用简化成探针最尖端的原子和平面的作用。

医学心理学测试题及答案(1)

医学心理学测试题及答案(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50题) 1、情绪由哪三个要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E】 A、环境、心境、生理变化 B、情景、心境、条件反射 C、情景、刺激、生理过程 D、认知、反应、结果评价 E、情景、认知、生理变化 2、从心理或行为角度研究躯体疾病的预防和健康促进,该项工作属于以下哪个范畴【B】 A、临床心理学 B、健康心理学 C、行为医学 D、心身医学 E、神经心理学 3、应用心理学的方法影响或改变病人的感受、认识、情感和行为,调整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平衡,称之为【B】 A、心理诊断 B、心理治疗 C、心理卫生 D、心理咨询 E、心理适应

4、人类能创造出“猪八戒”这一并不客观存在的文学形象,这恰好说明了【D】 A、心理是脑的功能 B、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C、心理是极其复杂的 D、心理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主观能动的反映 E、动物进化中产生了神经结构这一物质基础之后才有了心理机能 5、H.Selye认为对机体有害的各种应激源,可引起以什么为主的非特异性反应【B】 A、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轴 B、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 C、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 D、下丘脑-垂体-性腺轴 E、下丘脑-垂体后叶轴 6、给来访者以心理上的指导和帮助的过程,叫做【E】 A、心理评估 B、心理诊断 C、心理治疗 D、心理支持 E、心理咨询 7、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自已的理想与抱负的需要是【E】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爱与被爱的需要

D、尊重的需要 E、自我实现的需要 8、医学心理学是哪一门科学的分支学科【C】 A、医学 B、社会学 C、心理学 D、生理学 E、生理心理学 9、儿童病人的求医行为属【B】 A、主动型 B、被动型 C、强制型 D、参与型 E、合作型 10、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属于【A】 A、人格测验问卷 B、智力测验 C、人格投射测验 D、评定量表 E、神经心理学测验 11、一男性,某省厅干部,平时不嗜烟酒,生活规律;但性情急躁,易激动,工作认真,争强好胜,雄心勃勃。一年前单位减员时调入某厂工作,常因小事上火,发脾气。三日前因心绞痛入院,诊断为冠心病。病前病人的人格类型是【A】

防御机制与心理治疗

防御机制与心理治疗 李孟潮,上海林紫心理咨询中心 讲座内容 1防御的定义及动力学心理治疗 2口欲期的防御:3种 3肛欲期的防御:15种 4性蕾期的防御:21种 5潜伏期的防御:11种 6青春期及成人期的防御:6种 7其他防御:45种 8防御机制在心理病理学诊断中的使用; 9心理发育的精神分析诊断性用表; 10动力性支持性治疗的技术及防御机制的使用;(备择) 11动力学探索性治疗及解释动力学简介(备择) 教材: Blackman, J.S. 101 defenses: how the mind shields itself. 2004, New Y ork , Taylor and Francis books Glen. O Gabbard , 2001,Psychoanalysis and psychoanalytic psychothrapy , Kaplan & Sadock's Comprehensive Textbook of Psychiatry WHY??? 1)防御机制的分析是精神分析治疗的核心和基础; 2)防御机制是通往精神分析理论的捷径; 3)防御机制理论是精神分析的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点,是古典精神分析和现代精神分析的结合点;4)防御机制也是自我分析的起点。 1防御的定义及动力学心理治疗 防御是阻止各种想法、冲动、情绪进入意识层面的心理操作,某些防御机制也同时是心理结构形成的重要机制。 1.1精神分析性心理治疗的共有成分 精神分析(psychoanalysis)一般是指每周4-5次,多使用躺椅的精神分析。 Psychoanalytic psychotherapy 或psychodynamic therapy从1-4次不等,是心理治疗的一种。 动力学心理治疗的共有成分 1)来分析者可分析性的判定 2)治疗进程。 治疗早期、中期和后期的划分 治疗师-患者的配对。(自由联想-均匀悬浮注意) 治疗同盟的联系 移情-反移情配对,阻抗的出现 3)分析性解释 阻抗解释,移情解释,沉默反移情解释,梦的解释 此时此地解释,起源学解释 1.2精神分析和动力学心理治疗技术发展的历史 1900-1920 弗洛伊德:释梦,自由联想,移情 阿德勒:心理教育

心理治疗师考试题

《心理治疗》参考题 一.判断题 1.法国的皮埃尔医生于18世纪末从解除精神病患者的锁链开始,推行了精神病治疗的改革。(√) 2.越是经济不发达,社会越动乱的地区精神疾患的发病率越高。(√)3.戒毒治疗最大的挑战在于戒除对毒品的心理依赖。(√) 4.精神病患者不属于社区服务对象。(×) 5.认知治疗仅适合西方文化背景的来访者。(×) 6.以人为中心的治疗有一种不变的诊断,即认为所有心理问题及困扰均是由于个人自我实现倾向的阻滞所造成的。(√) 7.人格障碍的来访者都不适合实施心理治疗。(×) 8.对精神病患者的家属进行综合性心理干预,也是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重要内容。(√) 9.心理防御机制的强化是心理治疗的疗效机制。(×) 10.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法是心理治疗。(×) 11.心理防御机制的加强是心理治疗的疗效机制。(×) 12.精神分裂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法是心理治疗。(×) 13.如果一个人自感情绪困扰,就肯定是有心理障碍,需要接受心理治疗。(×)14.心理障碍或精神疾患不需要做物理或生化检验。(×) 15.人格障碍的来访者都不适合实施心理治疗。(×) 16.心理防御机制的加强是心理治疗的疗效机制。(×) 17.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法是心理治疗。(×) 二.单选题 1.中世纪处置精神疾病的主要手段是(A)。 A “驱魔” B 抗精神疾病药物 C 精神外科手术 D 心理治疗

2.不宜进行临床会谈的空间是(D)。 A 公园 B 求诊者家里 C 办公室 D 受到干扰的场所 3.认知治疗的一般疗程为(C)。 A 3—5次 B 5—10次 C 10—15次 D 15—20次 4.以下哪种来访者不适合接受心理治疗(D)。 A 焦虑者 B 遭受心理挫折的人 C 行为适应不良 D 偏执性人格素质5.年轻的弗洛伊德曾经向(A)学习催眠。 A 沙科 B 麦斯麦 C 皮埃尔 D 克雷佩林 6.弗洛伊德主要采用(B)来治疗心理障碍。 A 催眠 B. 自由联想 C 导泻 D 催吐 三.多选题 1.认知治疗的特点(A B C D) A 结构明确 B 疗程简短 C 操作性强 D 疗效显著 E 对象局限 2.指出下列属于精神分析的治疗方法(A B C D)。 A 自由联想 B 释梦 C 阻抗分析 D 移情分析 E 脱敏治疗 3.理性情绪疗法中最常见,也是区别于其它心理治疗的最具有特色的治疗技术是(C D E) A 自由联想法 B 代币管制法 C 认知家庭作业 D 合理的情绪想象技术 E 与不合理信念辩论的方法 4.支持性心理治疗包括(ABD) A 解释 B 指导 C 规劝 D 鼓励 E 保证 5.认知治疗的特点(ABCD) A结构明确 B 疗程简短 C 操作性强 D 疗效显著 E 对象局限

学医学心理学看法

学习医学心理学的感受 学习医学心理学对我启示很大,让我终身收益。我认为这是一门对于每个学医的人都很重要也很必须的学科。无论怎样学好它是作为一个负有责任心、有医德心的医生最为重要。因为它教会我们很多东西,帮助我们更好的去理解人复杂的内心,更好的去帮助内心挣扎的人减轻他们的痛苦,为他们从新获得自信与快乐而努力。 学了这门科学,我们都知道心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它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而医学心理学是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研究心理因素与健康及其在疾病发生、诊断、治疗、预防和护理中相互作用规律的科学。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健康的重视及要求愈来愈高。过去,人们对健康的认识仅仅理解为“没有病,就是健康”,而有的疾病早期并没有症状,对健康的判断应从生物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各个角度来认识和理解。 当今社会,随着社会的进步,竞争越来越大,经济的飞速发展,各种各样的压力加在人们的身上,人们需要有强大的内心来应对。因此我们在注重身体健康的同时还要注重心理健康。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带来了一些新的疾病。在以往,大家都认为生理疾病只是因为身体的某个部位出现问题,和心理扯不上任何关系,但是在学习了医学心理学以后我对心理学又有了新的认识,以往一直认为心理学就是帮助人们释放心中的压力解决一些精神上的问题,它和医学没有什么多大

的联系。但是现在我对心理学有了一个更彻底的认识。 在我们学习的课程当中包括了心理过程、心理障碍、心理评估、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五个部分。其实人的生理与心理是息息相关的,心理过程中我们学习了认识过程,学习和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记忆最深刻的是情绪情感过程,心理的波动影响情绪的起伏,而情绪的起伏又会引起生理的变化。例如七情伤,具体是指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悲忧伤肺,恐伤肾,惊伤心。 在没学习医学心理学之前,对于很多东西我都不是很理解,提到心理障碍我的第一反应时精神病患者。而现在对心理障碍有了新的认识。心理障碍是指一个人由于生理、心理或社会原因而导致的各种异常心理过程、异常人格特征的异常行为方式,是一个人表现为没有能力按照社会认可的适宜方式行动,以致其行为的后果对本人和社会都不适应的。其实一些存在心理障碍的人并不是精神上出现了问题,只是一些特殊的环境在心里留下阴影,从而导致行为上为常人所不能接受。例如强迫症,强迫症也分为很多种,强迫意念、强迫动作、强迫意向以及强迫情绪。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洁癖,这个大家都知道是一个人很强调卫生,这没什么不好,注重卫生对自己的健康有好处,但是有的人不是单纯的注重卫生那么简单。有的人反复多次洗手,心里总感觉自己的手上有脏东西,明知已经洗干净了却不能自制,非洗手不可。这个就是强迫症的一种,强迫洗涤。导致该症状的原因可能是患者的压力过大,而这却与生理病变无关,是心理问题。通过对心理障碍的学习,

2020年心理治疗师[代码:212]基础知识真题精选

2020年心理治疗师[代码:212]基础知识真题精选 [材料题]1、 A.感觉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E.无思维阶段 [配伍选择题]1. "已经知道了物体的常在性"所处的心理发展阶段是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考点定位】本题出自人卫版心理治疗学教材第二章人来心理发展第二节人类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中所提及的知识点。 【题眼解析】皮亚杰把儿童心理或思维发展分为特征不同的四个阶段: 1、感觉运动阶段(0~2岁)初生婴儿只能靠感觉和动作去认识世界,6 个月以前,婴儿认为看不见的东西是不存在的,到2岁时,已经知道了物体的常在性 2、前运算思维阶段(2~7岁)个体开始用语言符号去吸收知识,也可运 用符号从事思考活动,只是从表现上总是从其自己的观点看世界 3、具体运算思维阶段(7~11岁)个体能按具体事例,从事推理思考。 有了完全心理运算的能力,数学方面超越了简单的机械加减水平,对自己的行为控制能力增强,并加强了对他人行为的敏感性。 4、形式运算思维阶段(12~15岁)个体能运用抽象的、合于形式逻辑的 演绎和归纳等推理方式去思考解决问题,认知能力的发展接近于成熟的程度。 故正确答案依次为A、C、A

【知识拓展】结合教材掌握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突出表现在他的各个阶段理论上。 [配伍选择题]2. "数学方面超越了简单的机械加减水平"所处的心理发展阶段是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考点定位】本题出自人卫版心理治疗学教材第二章人来心理发展第二节人类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中所提及的知识点。 【题眼解析】皮亚杰把儿童心理或思维发展分为特征不同的四个阶段: 1、感觉运动阶段(0~2岁)初生婴儿只能靠感觉和动作去认识世界,6 个月以前,婴儿认为看不见的东西是不存在的,到2岁时,已经知道了物体的常在性 2、前运算思维阶段(2~7岁)个体开始用语言符号去吸收知识,也可运 用符号从事思考活动,只是从表现上总是从其自己的观点看世界 3、具体运算思维阶段(7~11岁)个体能按具体事例,从事推理思考。 有了完全心理运算的能力,数学方面超越了简单的机械加减水平,对自己的行为控制能力增强,并加强了对他人行为的敏感性。 4、形式运算思维阶段(12~15岁)个体能运用抽象的、合于形式逻辑的 演绎和归纳等推理方式去思考解决问题,认知能力的发展接近于成熟的程度。 故正确答案依次为A、C、A 【知识拓展】结合教材掌握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突出表现在他的各个阶段理论上。 [配伍选择题]3. "认为看不见的东西是不存在的"所处的心理发展阶段是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考点定位】本题出自人卫版心理治疗学教材第二章人来心理发展第二节人类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中所提及的知识点。

医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精编版

……………………………………………………………最新资料推荐………………………………………………… 第六单元心理咨询心理治疗 A型题:在以下每道试题中,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最佳答案: 1.心理治疗的最终目标是使病人向正常方向发展。其主要的内容是 A.偏离的正常人格 B.偏离的正常情绪 C..偏离的正常行为 D.偏离的正常思想 E.偏离的正常外貌 2.长程心理治疗所需的时间较长,主要用于改善 A.情绪 B.行为 C.人格 D.认知 E.躯体疾病 3.短程心理治疗一般不超过 A.3个月 B.4个月 C.5个月 D.6个月 E.7个月 4.在心理治疗领域中影响最大的一种治疗方法是 A.支持治疗 B.行为治疗 C.生物反馈治疗 D.精神分析治疗 E.认知治疗 5.弗洛伊德理论认为人们心理障碍的原因在于 A.潜意识矛盾冲突 B.意识矛盾冲突 C.认知矛盾冲突 D.本我矛盾冲突 E.性矛盾冲突 6.心理障碍是由于错误的不合理的信念和思考方式所致,如果教会患者校正其非理性认知,问题就会解决。这是何种心理治疗的主要原理 A.贝克认知治疗 B.合理情绪治疗 C.人本主义心理治疗 D.行为治疗 E.精神分析治疗 7.心理障碍至少部分是由于在错误前提和假设的基础上对现实的认知曲解所致。首先提出这一心理治疗理论的学者是 A.Rogers B.Beck C.Erikson D.Freud E.Skinner 8.患者能从治疗性医患关系中感受到真诚、协调、医生的通情和无条件的积极关心。在良好的治疗性医患关系中,患者在直接经验、平等协作、促进成长的治疗方式中实现态度和行为的转变。这种心理治疗方法称为 A.行为治疗 B.精神分析治疗 C.患者中心疗法 D.合理情绪疗法 E.系统脱敏疗法 9.心理咨询的对象大部分是 A.勉强求助的人 B.心身很健康的人 C.有幻觉的人 D.正常的人 E.思想觉悟不高的人 10.综合性医院心理咨询的对象主要是 A.病人 B.护理人员 C.病人的领导 D.病人的亲戚 E.医院管理人员 11.患者中心疗法的理论认为,使来访者改变和成长的重要治疗因素是 A.医生通情达理 B.病人有强烈的求助要求 C.明确的治疗目标 D.医患关系 E.集中的治疗时间 12.选择局部细节作出总体的结论,这种负性自动想法称为 A.非黑即白的绝对思考 B.主观臆断 C.以偏概全 D.过度引申 E.夸大 13.将一个偶然的事件中取得的信念不恰当地用于其他情况,这种负性自动想法称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