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教案

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教案

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教案
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教案

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

教学目的

一、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

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的时间、标志和原因;日本帝国主义战略方针的改变;汪精卫亲日派公开叛国投敌;日本侵略者对沦陷区野蛮的经济掠夺、奴化教育和残暴统治;中国共产党领导沦陷区人民反对日伪殖民统治的斗争。

二、要求学生认识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游击战争的开展和抗日根据地的成长,严重地威胁着敌人的后方,这是抗日战争转入相持阶段的决定性原因。

2.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改变侵华作战方针,对国民党采取政治诱降政策,国民政府内汪精卫亲日派公开叛国投敌。汪精卫集团的叛国和汪伪政权的建立,是日本侵华政策改变的产物。

3.日本为了解决战争所需、维护其殖民统治,加紧对中国沦陷区野蛮的经济掠夺和残暴统治,给沦陷区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4.沦陷区人民不甘做亡国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通过各种形式的斗争,反对日伪殖民统治。

三、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

1.在教师指导下,思考日本改变侵华方针的原因及其产生的后果,培养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日本侵略者对沦陷区的殖民统治种种罪行的讲述,思考“为什么说沦陷区人民过的是亡国奴的生活?”培养学生运用史实、综合概括问题的能力。

重难点

重点:日本侵华方针的改变及其产生的后果:日本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

难点:日本侵略者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

教具

事先在小黑板上画出《日本侵略者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一表的空格:罪行表现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全国抗日战争开始后,中国出现了哪两条不同的抗战路线?结果怎样?导入新课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小结指出)从1937 年卢沟桥事变到1938 年秋,中国军民经过一年多的英勇抗战,粉碎了日本迅速灭亡中国的计划。自1938 年秋,日军占领广州、武汉以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一、汪精卫集团建立伪政权

1.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1938 年秋,日军占领广州、武汉,侵占了大片中国领土,在军事上取得了暂时胜利。但在我国军民英勇抗击下也付出了极大的代价,伤亡44 万多人,损失飞机700 多架,舰船百余艘,耗资100 多亿日元。战争消耗了日本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加深了国内阶级矛盾。随着侵略战争的扩大和战线的延长,其兵力和资源更显不足。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及敌后抗日根据地的迅速发展,严重地威胁着它的后方。日军既要分兵驻守占领地区,又要分兵对付游击队,因而迫使日军不得不停止对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战略进攻而转入保守占领地区。就中国方面来说,由于正面战场连续败退,中国人民面临的又是凶残的日本帝国主义,虽然经过一年多的英勇抗战,但还远没有进行战略反攻的力量。为了准备战略反攻的条件,中国人民还需要经过长期的艰苦奋斗才能打败侵略者。这样,抗日战争进入了战略相持阶段。

2.日本战略方针的改变

(提问)抗战初期,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方针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是“速战速决”,其策略口号是“剿共灭党”(国民党),进攻和打击的重点是国民党,妄图三个月灭亡中国。(提问)结果怎样?(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明)抗战相持阶段的到来,宣告了日本“速战速决”、“武力征服”中国政策的彻底破产。为了对付长期战争的局势,为了拔出其陷在侵华战争深潭中的泥足,日本不得不改变前一阶段的侵略方针。

(提问)迫使日本帝国主义改变侵华方针的原因是什么?(在学生充分

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应强调指出)由于中国共产党实现全面抗战路线,它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深入敌后抗击日本侵略者,使日军后方受到严重的威胁,这是迫使日本改变侵华方针最主要的原因

日本侵华方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第2 自然段,然后归纳指出)抗战相持阶段到来后,日本侵略者在继续坚持灭亡中国的总方针下,把对国民政府以军事进攻为主、政治诱降为辅的方针,转变为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方针;把进攻的主要矛头指向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指导学生阅读《第二次近卫声明》这段史料,结合小字体有关内容教师着重说明)1938 年11 月3 日,日本首相近卫发表第二次对华声明,是日本调整侵华策略的重要标志。它明确表示如果国民政府“更换人事组织”,取得新生的成果,参加“东亚新秩序建设”,日方“并不予以拒绝”。这里所谓的“更换人事组织”,实际暗示日方坚持“扶汪排蒋”的方针。12 月22 日,近卫发表第三次对华声明,又提出“善邻友好”、“共同防共”、“经济提携”三原则,具体提出了招降国民政府的条件。1939 年3 月,日本新任首相平沼更露骨表示:“如果蒋介石能重新考虑其反日态度,与日本共同合作,谋东亚新秩序的建立,则日本准备与之做终止敌对之谈判。”这就表明,日本帝国主义政治诱降的真实意图是用经济上的让步作钓饵,诱使国民政府投降,分裂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以达到其灭亡中国的侵略目的。英、美帝国主义为了推动日本进攻苏联,维护自身利益,也力谋与日本妥协,极力对国民政府进行劝降活动。英国驻华大使卡尔曾和蒋介石密谈七次,劝其与日本“议和”。美国驻日大使公开发表声明说,对于“东亚新秩序”,“切盼其实现”。

(提问)日本侵华方针的改变产生了什么后果?(教师应向学生讲清)日本帝国主义政治诱降产生的后果,是国民政府内发生重大变化,加速了国民党营垒的动摇和分裂,出现了汪精卫亲日派公开叛国投敌的事件。

3.汪精卫亲日派公开叛国投敌

日本帝国主义为了达到“以华制华”的罪恶目的,早在“九·一八事变”后,就着手拼凑、扶植傀儡政权,以利用汉奸维护其在中国的殖民统治。以国民党副总裁、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汪精卫为首的亲日派早就是潜伏在抗战

阵营中的一群内奸,他们的投敌是有准备和有计划的行动。正如汪精卫自己所供认:“自从卢沟桥事变发生以后,我对于中日战争,固然无法阻止,然而没有一刻不想着转圜。”(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小字体内容,教师指出)他们自抗战发生后,不仅到处散布“抗战必败”的亡国论调,而且和日本侵略者秘密地互通函电、往还信使,干着卖国求荣的可耻勾当。在日本的诱降活动下,1938 年12 月29 日,汪精卫在越南河内发表通电,公开表示拥护近卫声明的“三原则”,无耻地为日本侵华辩解,并劝说国民政府应以近卫声明为根据,“与日本政府交换诚意,以期恢复和平”。“通电”的发表,标志着汪精卫集团公开叛国投敌。汪精卫投敌以后,日本帝国主义就着手利用他组织傀儡政府。1940 年3 月30 日,日本把原来在北平设立的“临时政府”和南京的“维新政府”合并,组成以汪精卫为首的“南京国民政府”。(指导学生看课文插图,教师强调指出)这个傀儡政府完全听命于日本帝国主义,它以“和平反共建国”为纲领,协助日本侵略者统治中国人民,从事大量反共反人民的罪恶活动,成为日本侵略中国的凶恶工具。汪精卫集团的叛国投敌引起了全国人民的无比愤怒。(请一学生朗读小字体最后一段有关内容,教师说明)在全国人民舆论的压力下,蒋介石集团于1939 年1 月宣布开除汪精卫的国民党党籍,撤销其一切职务。国民政府也发出了逮捕汪精卫的通辑令。汪精卫成为历史上可耻的头号汉奸卖国贼。

二、日本对沦陷区的野蛮的经济掠夺

日本是个小国,资源贫乏,经不起长期战争的消耗。为了解决战争所需,实现其“以战养战”的目的,尽量使沦陷区经济殖民地化,成为日本经济体系的附庸,加紧对中国沦陷区的经济掠夺。(指导学生阅读本目的四个自然段,然后提问)日本对沦陷区的野蛮的经济掠夺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出示事先备制的小黑板,根据本目教学要点的四个方面加以总结归纳,边讲边填小黑板上的表)

1.大肆掠夺工矿资源

日本侵略者对沦陷区工矿企业掠夺的方式:在华北,采用“军事管理”;在华中,采用“委托经营”(即由被委任的日本“会社”经营)。日本还用所谓“中日合作”的方式,名义上是中日合作投资,实际上,不但所有企业

的经营权全部归日本掌握,而且绝大部分利润也归日本所有。(指导学生阅读小字体中几个典型的数据,观看课文《日军从沦陷区掠夺的大批物资》插图)

2.加紧对土地、农产品的掠夺

日本侵略者强占沦陷区的大量耕地,主要被划作军事用地(修筑封锁沟、飞机场、演习场以及主要供军用的道路用地)或拨作日本移民用地。而移民的主要目的又是配合军事占领的需要。在日本决策者看来,只有通过“农业移民”的定居,才可就地从中抽调“警备满洲的壮丁”,保证兵源;整村的入居,则可转眼间使东北真正成为其“殖民”之地;使移民从事农业,在平时可向日本本国供应粮食等物资,一旦战争发生,随处就地供应日军的军需用品。对农产品的大肆掠夺,造成农村普遍的粮荒。东北虽有“谷仓”之称,却饥民遍地。(指导学生阅读小字体中日本移民人数、圈占土地亩数、华北各地粮食收购价格)

3.大量掠夺劳动力

强调:仅在华北地区被劫走的青壮劳力达600 万以上,这些从事苦役的劳工绝大部分被虐杀。(指导学生观看课文插图《日军奴役下的我国劳工》)4.控制金融,榨取中国人民的血汗

(请一学生朗读本目第四自然段,指导学生观看课文《日本占领中央银行金库》插图)

日本侵略者野蛮的经济掠夺,其后果是大量的工矿资源、资金被掠夺榨取,使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给沦陷区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三、日本在沦陷区推行奴化教育

(提问)日本为什么要在沦陷区推行奴化教育?(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着重说明)日本帝国主义推行奴化教育的罪恶目的,就是企图达到其所谓“掌握民心”、最终灭亡中国的政治目的。因此,实现其同化政策,是推行奴化教育的重要特点。那么,推行奴化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指导学生阅读本目两个自然段,然后归纳总结,并填写小黑板上的表格)1.建立一套殖民化的教育体制

调整学制年限,加大初等教育阶段的比重,通过学校从小就向青少年灌

输奴化思想,企图使青少年学生做他们统治下的“顺民”;伪教育机关编辑一套奴化教育的教材,凡是不利于日伪统治者、易于激发学生爱国思想的内容都被删除尽净,大力宣扬“中日亲善”、“共存共荣”等谬论;日语被定为各级学校的必修课程,节数之多为各门课程之冠,日语学习的好坏被定为考核学生成绩的主要标准。日本帝国主义企图以此消磨和摧残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

2.宣扬封建道德,进行反共宣传

(引导学生阅读本目第二自然段小字体内容,指导观看《日本在沦陷区推行奴化教育》的插图,然后教师强调指出)日本帝国主义企图以此来磨灭中国人民的反抗意志,但是,广大中国人民是不会忘记自己的国家和民族,甘心做亡国奴的,日伪推行奴化教育,并不能达到它们的预期目的。

四、日伪的残暴统治和沦陷区人民的反抗斗争

1.日伪在沦陷区的恐怖政策

日本侵略者为了巩固和扩大占领区,强调要把单纯的军事占领扩大为军事、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全面的殖民统治。为此,他们在华北、华中大规模地推行“治安强化运动”和“清乡运动”。所谓“治安强化运动”就是将华北划分为“治安区”(即沦陷区)、“准备治安区”(即游击区)、“非治安区”(即抗日根据地)。对三种地区分别采取不同的侵略手段。在沦陷区,以“清乡”为主,普遍加强汉奸伪组织的力量,强化基层的保甲制度,扩大警察特务组织,对一切抗日活动严加镇压,妄图彻底肃清抗日力量。与此同时,在华中进行了同样的分时期、分地区的反复“清剿”,名之为“清乡运动”。日军与汪伪军相配合,从军事清乡、政治清乡到经济、文化清乡,企图将长江下游的共产党和新四军等抗日力量摧毁,实现完全的殖民地化。无论是华北或华中,日本侵略者组织“扫荡”使用的兵力之多、次数之频繁、手段之残暴,在中国近代历史上都是罕见的。对抗日爱国人士实行恐怖屠杀政策,上海极斯非尔路76 号的“特工总部”,人称“杀人魔窟”。日本侵略者对沦陷区人民烧杀淫掳,无恶不作,用血腥镇压来维护其殖民统治。中国人民在政治上完全失去人身、居住、信仰、通讯、言论、旅行等各种自由,过着亡国奴的生活。

2.沦陷区人民反对日伪殖民统治的斗争

面对日本侵略者用刺刀维持的殖民统治,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吓倒、被征服。沦陷区人民不甘做亡国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通过罢工、举行暴动、掀起大规模的“消毒”运动、印发漫画传单等各种形式的斗争,反对日伪殖民统治。中华民族是一个困不死、打不散、压不垮的伟大的民族。

课后练习巩固新课:

1.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政策有何变化?为什么?产生了什么后果?

2.请用史实说明沦陷区人民过的是亡国奴的生活。

大家日本语五十音图及发音部分教案

教案 一.導入 1.自己紹介:みなさん、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まず自己紹介をします。私は劉爽と言います。今日からみなさんの日本語授業を担当します。みなさんはこれから「劉先生」と呼んだらいいです。みなさんのご協力を望んでいます。

お互いの努力で日本語の授業を楽しく、よくするように願っています。2.質問を出す 刚才我用日语讲了几句,可能有部分学过日语的同学听明白了。也看到有部分同学发笑了。这叽里咕噜地在说什么,我们今后要学的就是这个吗?对,正是这个,现在我想让大家谈谈对我刚才所说的感想。比如,我说的内容是什么?大家可自由发言,不必拘束。 下面我再用中文解释一遍。 大家谈谈对日语有何印象或感觉。 3.在这个班级里,大部分同学没有接触过日语,对日语的印象可能仅仅是从日本电视连续剧,杂志、漫画上得来的,可能有些同学是因为觉得有趣才选择日语的,也有的同学可能原来选择的是其他专业,后来被分配到这个专业来的,不管怎样,既然你已经来到了这个班级,坐在这个教室,就要定下心来,不管你从前怎样,其他成绩多么优秀,现在都是从零起步,大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至于谁能先达到取决于你的毅力和耐力以及技巧的运用发挥了。不过这里要说明的是,学习日语决非易事,我上大学时,也是从没有学过日语,我们老师对我说的第一句就是:学习日语,笑着进来,哭着出去。没有吃苦的准备是不行的。越是后面,越是辛苦。当然大家也不必害怕,日语也并非洪水猛兽,没有学不会的,只有不愿学的,一切看你的努力。 4.学习目的:我要问问大家,学习日语是为了什么。因为有明确的目标才会有正确的行动。有一点是肯定的,掌握一门技能为以后的就业打下基础。大家可以看到,在宁波有许多日资企业,与日本的交流活动也越来越频繁,密切,这些都需要懂日语的人才。因此,现在学习日语的人越来越多。我们学校日语专业毕业的学生在社会上很抢手,所以大家对自己所学的专业要有信心。当然,还有一句话,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我们的目标就是学好日语,同时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能胜任相应的工作。在学习日语的同时,我们也要了解日本的文化,礼仪等等,这样才能全方位的学好这门语言。 5.要求:任何游戏都有规则。上我的课,必须遵循我制定的规则。至于课外大家可以和我随意交流,但是课上必须按我的规则来办。我的要求不是太高,相信大家也经过了12年的教育很容易可以做到。 (1)上课不迟到,这是大家从小学开始就懂的规则。不要以为上了大学,就可

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教案

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 教学目的 一、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 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的时间、标志和原因;日本帝国主义战略方针的改变;汪精卫亲日派公开叛国投敌;日本侵略者对沦陷区野蛮的经济掠夺、奴化教育和残暴统治;中国共产党领导沦陷区人民反对日伪殖民统治的斗争。 二、要求学生认识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游击战争的开展和抗日根据地的成长,严重地威胁着敌人的后方,这是抗日战争转入相持阶段的决定性原因。 2.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改变侵华作战方针,对国民党采取政治诱降政策,国民政府内汪精卫亲日派公开叛国投敌。汪精卫集团的叛国和汪伪政权的建立,是日本侵华政策改变的产物。 3.日本为了解决战争所需、维护其殖民统治,加紧对中国沦陷区野蛮的经济掠夺和残暴统治,给沦陷区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4.沦陷区人民不甘做亡国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通过各种形式的斗争,反对日伪殖民统治。 三、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 1.在教师指导下,思考日本改变侵华方针的原因及其产生的后果,培养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日本侵略者对沦陷区的殖民统治种种罪行的讲述,思考“为什么说沦陷区人民过的是亡国奴的生活?”培养学生运用史实、综合概括问题的能力。 重难点 重点:日本侵华方针的改变及其产生的后果:日本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 难点:日本侵略者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 教具 事先在小黑板上画出《日本侵略者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一表的空格:罪行表现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全国抗日战争开始后,中国出现了哪两条不同的抗战路线?结果怎样?导入新课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小结指出)从1937 年卢沟桥事变到1938 年秋,中国军民经过一年多的英勇抗战,粉碎了日本迅速灭亡中国的计划。自1938 年秋,日军占领广州、武汉以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一、汪精卫集团建立伪政权 1.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1938 年秋,日军占领广州、武汉,侵占了大片中国领土,在军事上取得了暂时胜利。但在我国军民英勇抗击下也付出了极大的代价,伤亡44 万多人,损失飞机700 多架,舰船百余艘,耗资100 多亿日元。战争消耗了日本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加深了国内阶级矛盾。随着侵略战争的扩大和战线的延长,其兵力和资源更显不足。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及敌后抗日根据地的迅速发展,严重地威胁着它的后方。日军既要分兵驻守占领地区,又要分兵对付游击队,因而迫使日军不得不停止对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战略进攻而转入保守占领地区。就中国方面来说,由于正面战场连续败退,中国人民面临的又是凶残的日本帝国主义,虽然经过一年多的英勇抗战,但还远没有进行战略反攻的力量。为了准备战略反攻的条件,中国人民还需要经过长期的艰苦奋斗才能打败侵略者。这样,抗日战争进入了战略相持阶段。 2.日本战略方针的改变 (提问)抗战初期,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方针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是“速战速决”,其策略口号是“剿共灭党”(国民党),进攻和打击的重点是国民党,妄图三个月灭亡中国。(提问)结果怎样?(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明)抗战相持阶段的到来,宣告了日本“速战速决”、“武力征服”中国政策的彻底破产。为了对付长期战争的局势,为了拔出其陷在侵华战争深潭中的泥足,日本不得不改变前一阶段的侵略方针。 (提问)迫使日本帝国主义改变侵华方针的原因是什么?(在学生充分

日本在东北沦陷区的奴化教育

摘要 为了配合日本在东北的殖民统治,并支持其在华北地区的侵略活动,日本在沦陷区东北实行了一系列麻痹人们意识、泯灭民族思想、建立起日满一德一心信仰的活动。通过建立初、中、高级学校,秘密监察机构,恐怖政策来实现其奴化方针,造成了普遍的恐慌,但是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民族交往、认同是不会被轻易打碎的,日本侵略者的思想侵入并未完全如其所愿,随着战争的结束,东北地区除了留下殖民的痕迹之外,与祖国其他区域并无太大差别。 关键词:奴化、民族思想、恐怖控制 日本在东北沦陷时期的奴化教育 1931年,日本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九一八”事变,开始了侵略中国东北的局部战争。1932年日本扶植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在长春建立“伪满洲国”,将长春改称为“新京”作为满洲国的首都。从此,东北三省沦为日本帝国的殖民地,被持续统治长达14年。中国东北人民是殖民统治的最大受害者。 作为日本殖民地的东北是以建立傀儡政权的形式进行统治的,在名义上它是独立的满洲国,甚至拥有自己的邦交国,日本人用这一理念缓和了其与东北人民间的尖锐矛盾,并在一定意义上淡化了东北人民作为殖民地人民的屈辱感,试图淡化其民族情节,这一理念征服了溥仪使得他相信自己只是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并没有叛国,可是在事实上谁也无法否认其殖民性质,同日本打交道的溥仪自然比谁都清楚这一操作过程。除了在政治、经济、外交、军事方面完全受日本节制,毫无自主权外,在思想文化领域更是极尽所能,通过控制教育机构,紧抓初等教育,试图将新一代中国人民培养成其殖民代言人。日本教员充斥在各大初、中、高等学校,在学校建立起秘密监察组织,很多职员、学生遭受跟踪、迫害、屠杀,造成恐慌。甚至于使家长也不敢教育自己的子弟,父兄们不敢确定受了日寇长期教育的自己的子弟是否作了日本的走狗和密探,更怕教育子弟以后,子弟们会把父兄的话原样的告诉别人而惹得全家遭祸。1家不再是轻松惬意的居所,人民不会轻易发表任何政治言论。然而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压迫,并没有完全压制得了东北人民的民族情怀,自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从来都没有停止过抗争,涌现出“东北义勇军”、“东北抗日联军”等抗日武装,随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联合国的成立,中国人民在自身的努力和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帮助下赶走了日本侵略者,东北地区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以下我们就从社会宣传、学校教育等方面来解说日本为彻底奴役东北人民以支持其掠夺战争的奴化教育。我们这里所讲的奴化教育包括所有的尝试灌输奴化思想的活动。 日本在社会上宣称满洲国人民与日本人民的深厚情谊、中日亲善、共存共荣、东亚新秩序、日满不可分等奴化思想。“日本侵略者把日本形容成自古就是中国 1萧平.《苦难中的东北学生》[J].反攻,1940,8(4)

大家日本语第12课教案

教案 一.復習 1.数詞をまとめる 枚薄い物や平たい物を数える台機械や乗り物などを数えるつ物の数を言う人人数を数える

例:紙を三枚ください。部屋にテレビが2台あります りんごを5つ買いました。教室に学生が3人います 2.練習 1)事務所先生46)シャツ2洗います 2)テーブルの上ラジオ27)箱みかん3 3)事務所机68)家冷蔵庫1 4)庭自動車29)昨日80円の切手買いました5)卵10買います10)教室いす何 3.宿題を説明して、間違いをなおす ※日本語で数詞はよく動詞の前に置く わたしは卵を2つ食べました。 二.新しい単語 1.テープを聞いて読む。発音に注意をする 2.意味と使い方の説明 1)どちらも:両方とも肯定、あるいは否定であることを示す 例:日本語と英語と、どちらが難しいですか。どちらも難しいです。 どちらもいいです。どちらもよくないです。 表示两者都怎样。后接续肯定表示两者都,接续否定表示两者都不。 2)ずっと:ずっと多いです。後ろは形容詞、或いは形容動詞である。 昨日は寒かったです。今日はずっと暖かいです。 3)はじめて:はじめて+動詞例:はじめてさしみを食べました。 はじめて日本へ行きます。はじめて王さんに会います。これははじめて見ます。4)「ただいま」家に帰ったときに言う。家にいる人は「おかえりなさい」と言う。 5)すごいですね:ほめるときに使う わたしは昨日4キロ走りました。すごいですね。 6)でも:接続詞、逆接を表す。さしみはおいしいです。でも、高いです。二.新しい文法 1.目標:過去の出来事や経験について、簡単な感想や印象が述べられる。身近なものや、自国と日本などに関しての簡単な比較ができる。

新版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初级下第36课教案 遅くなってすみません

第36課遅くなってすみません 我们在第36课中将主要学习四个语言表达形式。第一是表示原因和理由的“で”的用法。第二是表示用途、基准的助词“に”的用法。第三是表示限定的“ばかり”用法。第四是在日语中的一部分自动词需要有表示对象的成分。在句子中,对象成分经常使用“动词+の”、“动词+が”这种形式来表示。 日语的词汇的特色之一是有许多拟声词和拟态词,在本课中将对日语的拟声词和拟态词作一个介绍。 下面,我们就先来学习应用课文的内容。 应用课文中出现的人物有三个:小李,小野,和太田夫人。地点是长安街上,应用课文设立的话题有三个,第一个是看到放风筝,第二个是太田夫人谈起了在北京的生活,第三个是关于旅行的事。 下面我们按照应用课文中出现的顺序来解释本课要学习的重点。 在第一段的对话中有三个例句表示自动词的对象的用法,看一下这个句型的句子结构。 / 聞こえます 常用的表示自动词对象的标志是助词“が”,可以前接名词或者名词性小句,名词表达的是静止的物体,小句表达的是运动的事情,我们来看一下应用课文的例句:*何か変な音が聞こえませんか?/你们听到了一种奇怪的声音了吗? *ほら、あそこで凧を揚げているのが見えるでしょう。 /你们瞧,那在放风筝,看见了吧。 *あら、ほんと。凧が鳴っているのが聞こえたんですね。 /啊,真的,刚才我听到的是风筝的声音啊。 下面我们根据前面接的成分不同来分别看一下新的例句: /聞こえます *ほら、凧が見えるでしょう?/你们瞧,那在放风筝,看见了吧。 /聞こえます *空港の入り口に警官が立っているのが見えます。 /可以看到机场的入口处站着警官。 *隣の部屋でいる子供たちが騒ぐのが聞こえますか。 /能听到隔壁房间孩子们吵嚷的声音吗? --はい。よく聞こえます。/能,听得很清楚。 *彼が車に乗ったのが見えました。/我看到他上了车。 除了动词“見えます”、“聞こえます”以外,动词“わかります”也经常使用 *森さんがうれしいのがわかります。/我知道森先生很高兴。 *日本語が簡単なのがよく分かりました。/我知道了日语很简单。 下面学习第二个语法重点 大家还记得格助词“に”有多种用法。 格助词“に”的功能: 场所:*部屋に机と椅子があります。/屋子里有桌子和椅子。

试述赖和对台湾的贡献

试述赖和对台湾的贡献? 赖和幼年习汉文,旧文学根底深厚。五四运动后,他理解到一代有一代的文学精神,新时代的来临理应有相对的新文学形式与内涵;并在加入台湾文化协会后,因积极投入抵抗运动的对日文化斗争及思想启蒙运动,开始改写新体诗和小说。一九二五年开始,陆续以白话文发表随笔、新诗和小说,成为日治时代上的主要作家。一九二六年发表的小说,借台湾乡俗的迎神赛会,指出台湾人愚昧、浪费及逞凶斗狠的丑陋性格,成为日据时代台湾新文学里中文小说的滥觞。赖和在台湾新文学运动初期,不仅是最有力的实践者,也是运动价值观的主导者,他把新文学定位成台湾人民在日本帝国主义统治下,进行抵抗压迫、文化斗争的手段,以及台湾人民思想的启蒙运动。对台湾第一件农民运动中的战友表示敬意;进而肯定他们反抗的意义与价值。赖和不仅毕生以医道救人,诊治人的肉体,而且以文学的良知,反抗日本的殖民政权,唤醒被压迫者的灵魂。赖和的诗、文,都建筑在为了抵抗强横无理的凌辱、压迫、剥削的动机上,站在人民的立场发言,把文学创作的意义,定位在社会运动。他的小说人物都以一般平民为主,包括农民、庶民、菜贩、妇女,批判、谴责的矛头,则指向警察、士绅、殖民官吏等。平民受到后者经济的压榨、剥削,人格的摧残、凌辱,政治的迫害,反映了日治时代台湾人民被殖民统治下衍生的共同遭遇。然而赖和之所以被人称为台湾新文学之父,台湾新文学运动的领导者,就是因为他开风气之先,领导文学加入抵抗运动的文学观,树立了台湾新文学运动最主要的精神标竿。 文学是动态的、精神的文化现象,避免地与时代的现实发展相互干涉; 文家内容与形式的变他,各有其复杂的过程,因社会的、思想的和广义文化的变动所导致。起源于日本统治下的台湾新文学运动,其外因素无疑占有主导性的决定作用。赖和处身于民族运动与阶级运动的两条政治路线中,以坚强的抗日决心,以不具领袖欲的性格及其包容力,支持日据下台湾左右两翼的社会运动从而呈现在异民族殖民统治下,台湾人民挣扎的痕迹。每每历史告诉我们,在强势的侵犯者或是支配者那恐怖统治之下,被统治的哀民大多数会认而为明哲保身,不得不成为顺民,但有一部份自私贪心的会认为「不为乱世民,宁为太平犬」,而不惜出卖自已的心灵良知,变成统治者的走狗鹰犬,这此奸人们不但未曾受到惩罚,反而其后代至今仍旧是政要权贵,而赖和被昔日奸人的后裔诬告而被挂上了匪名,发生了在台湾的忠奸颠倒的怪事,乃是在人类史上罕见的愚民法术。 赖和不只是台湾文学之父,他也是社会改革运动工作者,反抗日本政府的人权勇士。不管他是写小说或写诗,他都是站在被日本政府各种迫害下的台湾人立场。他对台湾社会各种落伍封建的思想提出强烈的反抗。他建立了台湾文学的抗议精神,我认为是他对台湾最大的贡献。

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教案

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日本改变侵华的战略方针;汪精卫亲日派集团投敌叛国建立伪政权;日本侵略者对沦陷区的经济掠夺及奴化政策;日伪的残暴统治和沦陷区人民的反抗。 2.通过指导学生分析日本改变侵华战略方针的原因及其产生的后果,培养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列举日本侵略者在沦陷区殖民统治的种种罪行,培养学生整理历史知识、归纳概括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日本首相平沼所说的一段话的三个问题的分析,学生能够将第一个子目内容加以整理,从而使知识系统化。 2.通过小结时对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的归纳,可以将本课内容加以整理,形成整体认识。 3.注重音乐及影像资料的运用,尽量让枯燥的历史通过现代化的媒体生动起来。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汪精卫集团投敌卖国,成为可耻的汉奸卖国贼,汪伪政权也就成了日本统治中国人民的工具。汪精卫等人是历史的罪人,他们的行为将受到中国人民永远的谴责和唾骂。 2.日本侵略者在沦陷区进行野蛮的经济掠夺,推行奴化教育,实施残暴的法西斯统治,给沦陷区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激发学生坚决地反对侵略、维护和平的情感;同时对今天和平安宁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应该倍感珍惜。 3.沦陷区人民的反抗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斗争精神,一定程度上打击和动摇了日伪的统治。正是因为近百年来中华民族的不断反抗,我们才迎来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日本侵华战略方针的改变及其后果;日本对沦陷区野蛮的经济掠夺。 难点:日本对沦陷区掠夺的内容、方式和手段。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方面:查阅相关资料,制作多媒体,包括 .影像资料:《铁道游击队》片断。 2.音乐资料:歌曲《在松花江上》、《游击队之歌》。 3.图片资料:《日本在沦陷区推行奴化教育》等相关图

云南省芒市中学世界近现代史上册《第一章 第二节 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优秀教案

一、内容及其解析 1.内容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日本改变侵华的战略方针;汪精卫亲日派集团投敌叛国建立伪政权;日本侵略者对沦陷区的经济掠夺及奴化政策;日伪的残暴统治和沦陷区人民的反抗。2.解析 (1)通过对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的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全面、客观地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2)通过对日本帝国主义改变侵华战略方针的教学,培养学生运用史料分析问题的能力。讲述汪精卫集团建立伪政权的过程及其卖国行径,使学生认识汪伪政权是日本统治中国的工具,汪伪集团是中华民族的败类,从而激发学生对卖国贼的仇恨,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责任感和正义感。(3)通过对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的教学,培养学生归纳总结历史知识的能力。讲述日本在沦陷区的野蛮经济掠夺、推行奴化教育和残暴统治,使学生体会到沦陷区人民过着水深火热般的亡国奴生活,培养学生坚决反对法西斯、反对侵略战争的情感。 二、目标及其解析 1、目标 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及其原因;日本侵华战略方针的改变;汪精卫集团公开叛国投敌;日本侵略对论陷区的经济掠夺、奴化教育和残暴统治;中国共产党领导沦陷区人民对日伪殖民统治的斗争。 2、解析 (1)正确分析抗战相持阶段到来后,日本改变侵华方针的原因及其产生的后果 (2)归纳概括日本侵略者在沦陷区殖民统治的种种罪行,分析日本对沦陷区经济掠夺的手段及方式。 (3)掌握中国共产党领导沦陷区人民反对日伪殖民统治的特征。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的原因是重点。1938年秋,日军占领广州、武汉以后,迫于战线太长,兵力、财力、物力不足和抗日根据地的严重威胁,基本上停止对正面战场大规模的进攻。就中国方面看,正面战场连续败退,人民抗日力量还需要经过长期的艰苦斗争才能打败侵略者。这样,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所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的原因是双方面的。学生在分析这一问题时,容易出现片面性。教师在讲解时,应引导学生全面、客观地分析历史现象。

标准日本语版 教案 第三课

基本课文 1.ここはデパートです。 2.食堂はデパートの七階です。 3.あそこもJC企画のビルです。 4.かばん売り場は一階ですか、二階ですか。 甲:トイレはどこですか。 乙:あちらです。 甲:ここは郵便局ですか、銀行ですか。 乙:銀行です。 甲:これはいくらですか。 乙:それは5,800円です。 甲:あれは? 乙:あれも5,800円です。 应用课文 小野:ここはコンビニです。隣は喫茶店です。 李:あの建物はホテルですか、マンションですか。小野:あそこはマンションです。 李:あの建物は何ですか。 小野:マンションの隣は? 李:マンションの隣は病院です。 李:本屋はどこですか 小野:そこです。そのビルの2階です。 李:あのう、東京の地図はどこですか。 店員:地図ですか。そちらです。 李:いくらですか。 店員:五百円です。 新出単語: デパート…名?百货商店 しょくどう(食堂)…名?食堂 ゆうびんきょく(郵便局)…名?邮局 ぎんこう(銀行)…名?银行 としょかん(図書館)…名?图书馆 マンション…名?(高级)公寓 ホテル…名?宾馆 コンビニ…名?便利店 きっさてん(喫茶店)…名?咖啡馆 びょういん(病院)…名?医院 ほんや(本屋)…名?书店 レストラン…名?餐馆,西餐馆 ビル…名?大楼,大厦 たてもの(建物)…名?大楼,建筑物 うりば(売り場)…名?柜台,出售处 トイレ…名?厕所,盥洗室 いりぐち(入り口)…名?入口 じむしょ(事務所)…名?事务所,办事处うけつけ(受付)…名?接待处 バーゲンかいじょう(~会場)…名?降价处理大卖场 エスカレーター…名?自动扶梯 ふく(服)…名?衣服コート…名?风衣,大衣 デジカメ…名?数码相机 くに(国)…名?国,国家 ちず(地図)…名?地图 となり(隣)…名?旁边 しゅうへん(周辺)…名?附近,周边きょう(今日)…名?今天 すいようび(水曜日)…名?星期三もくようび(木曜日)…名?星期四ここ…代?这里,这儿 そこ…代?那里,那儿 あそこ…代?那里,那儿 こちら…代?这儿,这边 そちら…代?那儿,那边 あちら…代?那儿,那边 どこ…疑?哪里,哪儿 どちら…疑?哪儿,哪边 あのう…叹?请问,对不起 シャンハイ(上海)…专?上海 とうきょう(東京)…专?东京 -------------------------------------------- いくら多少钱 お~∕~階かい∕~円えん∕~曜日ようび

从吕赫若小说透视日据时期的台湾文学(一).

从吕赫若小说透视日据时期的台湾文学(一) 日本从明治维新(1868)开始了资本主义的历程,它迅速选择了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国家走过的道路:首先是国内的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接着是为了掠夺资源而贪婪地向外扩张,通过武力来建立自己的殖民地。从甲午战争以后,直到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拥有了包括中国的台湾澎湖列岛、东北三省(满洲)、朝鲜半岛等地区和国家在内的主要的殖民地。1937年,更进一步全面侵华,试图建立日本历史上最大的统治“版图”。在这个版图上,它开始野心勃勃地构建起一套“现代国家”的制度——包括在“经济统合”的层面上建立一套现代化的交通网、土地制度、租税、市场和统一的货币一度量衡;在“国家统合”层面上建立一套“现代化”的宪法、国民议会、政府、地方自治体、裁判所、警察一刑务所、军队等;在“国民统合”的层面上建立一套“现代化”的户籍一家庭、学校一教会、博物馆、新闻等;最后,在“文化统合”的层面上,则试图通过其“现代化”的教育制度,通过强制性地推行“国语”,而创造“现代”的文学、艺术等等[1]——这些“现代化”的经济、政治、国民观念和文化观念,是文艺复兴,特别是法国大革命以后西方现代国家的主要特征。非常具有讽刺性的是,当日本试图通过这些“现代化”手段来圆自己的“强国梦”时,它却采取了对自己的“内地”与“殖民地”分别对待的双重标准:不是要有“国民议会”和“地方自治”吗?然而,当林献堂、蒋渭水等人策动台湾议会设置请愿运动时,却被日本政府以违反治安警察法提起公诉(1924年);不是需要有“国民”的“言论自由”与“政治平等”吗?可是当《台湾民报》于1927年8月由东京迁到台湾发行以后,有关民族问题和社会运动的言论和主张,都被台湾总督府的“文化统合”政策给“统合”掉了[2]。 日据时代的台湾,面对的正是这些“统合”的压力。而台湾文学也正是在这些权力的压力下,积极参与了本民族的文化启蒙与解放运动,它也充分利用了“现代性”的策略,来消解这些压力。在20世纪20年代,是赖和为代表的台湾作家以中文来抵抗日本统治者的“文化统合”,直接地抨击了日本人建立的所谓的“现代制度”,譬如《一杆秤仔》对于“度量衡”和“警察制度”之虚伪性的无情揭露。到了三四十年代,面对日本统治者强行废止汉文,推行“皇民化运动”,台湾知识分子退而采取了间接的文化抵抗。这方面最为突出的,就是使用日语创作的台湾作家。他们使用殖民者的语言来描写本民族的生活,创造了另外一种文学的、文化的想象,并逐渐形成了一条用“弱小民族”的“现代性”来对抗统治强权的“现代性”的左翼的现实主义传统。 日据时期,尤其是战时(1937—1945)使用日文创作成就较高的几个作家(如张文环、龙锳宗、王昶雄等)当中,吕赫看(1914—1951)是十分引人注目的一位。他的身世,在林至洁编译的《吕赫若小说全集》[3]出版之前,我们知道得不多;就是关于他的作品,大陆的了解恐怕也不能说十分透彻。我对吕赫若感到兴趣,其一由于他对当代台湾作家的影响。他的《牛车》[4]所描写的30年代社会变革中的乡村背景,在六七十年代仍然成为王祯和、黄春明重新表现的对象。这不仅仅是某种文学母题的延伸,也是一个漫长的社会发展过程在不同时期的作家作品上面的投影。其二由于他的写作方式。他的日文写作和作为中国人的民族情结,或者说,日文的表现形式与中国的内在焦虑,这两者构成的

《新版标准日本语初级上册》教案

教案 第一課李さんは中国人です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目的:掌握新句型和新单词的用法。 要求:能够用标准的语音读出新单词,用新句型造简单的句子。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词汇:先生、社員、父、出迎え、課長 2.句型:(1)~~は~~です; (2)~~は~~ではありません; (3)~~は~~ですか。 (4)はい、そうです/いいえ、そうではありません。 3.格助词「の」的用法。 4.词语用法说明:(1)~~さん;(2)はじめまして;(3)~~人 难点:判断助动词「です」的变化。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 方法:日汉对比法。 手段:课堂面授。讲练结合。 四、教学设备和仪器:CD录音机。五、授课内容:(四号加黑) 1.重点词汇的讲解: (1)先生:“老师、教师”的意思。日语中「教師」也是“老师、教师”的意思,郑重场合使用。此外,「先生」一词还有“大夫”的意思。 例:先生、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老师,早上好。) 川崎さんは病院の先生です。(川崎是医院的大夫。) (2)社員:“职员”的意思。表示具体某一个公司的人。「会社員」表示一种职业,意思是“公司职员”“在公司工作的人”。 例:この会社は社員が多い。(这个公司职员多。) 小野さんは会社員です。(小野是公司职员。) (3)父:“父亲、爸爸”的意思。在向他人提起自己父亲时称「父」;而提起他人的父亲时则称呼为「お父さん」。 例:父は今年50歳です。(我爸爸今年50岁。) お父さんはおいくつですか。(您父亲今年多大岁数了?) (4)出迎え:是由「でる」「迎える」组成的复合动词「出迎える」的连用形作名词的形式。

“迎接”的意思。 例:空港へお客さんを出迎えに行きます。(去机场迎接客人。) 出迎えの人(迎接的人。) (5)課長:“科长”的意思。日语中的职务级别的称呼中比较常用的有:「社長」(总经理、社长);「次長」(相当于副社长的级别);「部長」;「班長」;「係長」(相当于车间主任)等。2.讲解句型 (1).~~は~~です 李さんは中国人です(小李是中国人) 「は」是提示助词,读作。接在体言(名词、代词和数量词)后与「体言です」构成判断句,相当于汉语的“┄是┄”的意思。「は」与前面的体言构成句子的主题。句中的「です」是判断助动词,相当于汉语的“是”,接在另一体言的后面,起着断定或判断的作用。例:田中さんは会社員です。(田中是公司的职员。) 李さんは東京大学の留学生です。(小李是东京大学的留学生。) 森さんは学生です。(森先生是学生。) 私は王です。(我是小王。) (2)~~は~~ではありません 森さんは学生ではありません。(森先生不是学生。) 「体言+は+体言+ではありません」相当于汉语的“┄不是┄”的意思。「ではありません」是判断助动词「です」的否定形式。 例:私は会社員ではありません。(我不是公司职员。) 李さんは日本人ではありません。(小李不是日本人。) 田中さんは北京大学の留学生ではありません。(田中不是北京大学的留学生。) 私は王ではありません。(我不是小王。) (3)~~は~~ですか。 森さんは日本人ですか。(森先生是日本人吗?) 「体言+は+体言+ですか」构成疑问句,相当于汉语的“┄是┄吗”的意思。「か」是终助词,接在句末表示疑问,相当于汉语的“吗”。肯定回答时往往与「はい」呼应,否定回答要与「いいえ」呼应。 例:◎あなたは学生ですか。(你是学生吗?) はい、私は学生です。(是的,我是学生。) いいえ、私は学生ではありません。(不,我不是学生。) ◎田中さんは日本人ですか。(田中是日本人吗?) はい、田中さんは日本人です。(是的,田中是日本人。) いいえ、田中さんは日本人ではありません。(不,田中不是日本人。) ◎王さんは留学生ですか。(小王是留学生吗?) はい、私は留学生です。(是的,我是留学生。) いいえ、私は留学生ではありません。(不,我不是留学生。) ◎田中さんは旅行社の社員ですか。(田中是旅行社的职员吗?) はい、田中さんは旅行社の社員です。(是的,田中是旅行社的职员。) いいえ、田中さんは旅行社の社員ではありません。(不,田中不是旅行社的职员)应注意,日语中[田中さんは旅行社の社員ですか]这类疑问句有两种解释:一种是问话人直接向田中提出疑问;一种是对第三者询问田中情况。此句的回答应由两种情况。 ◎田中さんは旅行社の社員ですか。(田中是旅行社的职员吗?) はい、私は旅行者の社員です。(是的,我是旅行社的职员。)

大家日本语第10课教案

教案 一.復習 1.第9課の文法を確かめる ~は~が好きです。例:わたしは中国が好きです。~は~が上手です。例:王さんは日本語が上手です。

~は~がわかります。例:田中さんは英語がわかります。 ~は~があります。例:スミスさんは車があります。 2.宿題を説明する 3.標準問題集を説明する 4.次の文を日本語に訳す 1)你喜欢什么菜?我喜欢意大利菜。 どんな料理が好きですか。わたしはイタリア料理が好きです。 2)小王懂得日语吗?不太懂。 王さんは日本語が分かりますか。いいえ、あまりわかりません。 3)我一点也不喜欢日本。 わたしは日本が全然好きじゃありません。 4)米勒先生懂中文吗?懂一点中文。 ミラーさんは中国語がわかりますか。少しわかります。 5)小王有车子吗?是的,有一辆白色的本田车。 王さんは車がありますか。はい、白い本田の車があります。 二.新しい単語 1)いろいろ:形容動詞いろいろな果物いろいろな人 2)屋:专门出售某商品的店。例:花屋、靴屋、パン屋、薬屋 3)県:43県1都1道2府 東京都北海道大阪府京都府 4)中、間:包围起来的里面是「中」,两者之间的是「間」 5)いちばん:いちばん+形容詞/形容動詞/方向詞 一番高い、一番きれい、一番上、一番下 6)段目:一段目、二段目 7)間:AとBの間 例:本屋とパン屋の間、王さんと李さんの間 三.新しい内容 目標 自分の国、町や現在住んでいる環境について、簡単な描写ができる。人(動物)や物の所在が言える。

提出項目 1~に~がいます 2~に~があります 3~は~にいます 4~は~にあります 1.あそこに佐藤さんがいます。 場所にN(人·動物)がいます。 「います」は人や動物の存在を述べる場合に用いられる。存在の主体となる名詞は助詞「が」で示される。それらが存在する場合は助詞「に」によって示される。 導入:~に~がいます 例1T:ここは教室です。学生がいます。 ?教室に学生がいます。 王さんがいます。?教室に王さんがいます。 例2T:ここは公園です。子供がいます。?公園に子供がいます。 犬がいます。?公園に犬がいます。 練習1)庭犬2)あそこ山田さん 3)事務室先生4)ロビー佐藤さん 5)部屋李さん6)食堂学生 7)銀行山田さん7)いすの上猫 展開1だれがいますか 例T:公園にだれがいますか。 S:子供がいます。 T:教室に誰がいますか。 S:学生がいます。 T:部屋にだれとだれがいますか。 S:ワットさんとスミスさんがいます。 練習1)事務所だれ後藤先生 2)会議室だれ佐藤さん

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 人教版必修

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的原因。 2.掌握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侵华方针的变化。 3.了解汪精卫亲日派集团叛国投敌建立伪政权的情况。 4.掌握日本侵略者对沦陷区的经济掠夺及推行奴化教育的内容。 5.掌握日伪政权在沦陷区进行残暴统治的手段。 6.掌握沦陷区人民反抗斗争的主要形式。 二、德育目标 1.在认识和揭露汪精卫亲日派集团叛国投敌可耻行径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不畏强暴、不受利诱,保持民族气节的精神。 2.通过对沦陷区人民反抗日伪残暴统治斗争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和继承中华民族勇于斗争的优良传统。 三、能力目标 1.通过指导学生分析日本改变侵华战略方针的原因及其产生的后果,培养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指导学生认识和掌握日本在沦陷区进行殖民统治的几方面表现,培养学生整理历史知识,归纳概括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日本侵华方针的改变及其产生的后果。 2.日本对沦陷区野蛮的经济掠夺。 ●教学难点 日本对沦陷区进行野蛮经济掠夺的方式和手段。 ●教具准备 1.小黑板(课前在上面画好《日本侵略者在沦陷区殖民统治》的一张空表)。 2.投影仪。 ●教学方法 1.讲述法:注意叙述的流畅、系统,概述语言要精确、合理。 2.谈话法:对于教材中理性分析内容,由教师引导学生,以问答形式进行。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堂构思 本课内容比较枯燥,形式上比较“散”,并且缺少用以连缀教学过程的具体历史事件和过程,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精心设计教学语言,增强教师讲述对学生的吸引力。 2.多问学生一些“为什么”,以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学过程,可穿插一些练习题,使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所学知识。 4.如有条件的话,以多媒体形式展示一些有关的影音资料,以增强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之一,导入语例示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国共双方的抗战情况。这一时期,国民党的抗战是比较努力的,但由于其片面抗战路线、敌强我弱等原因,不断丧师失地,使大片国土沦陷,而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则将主力转向敌后,开辟了广阔的敌后抗日根据地。这样从空间角度来看,依据不同的控制力量,当时的中

标准日本语版 教案 第二课

基本课文 1、これは本です。 2、それは何ですか。 3、あれはだれの傘ですか。 4、このカメラはスミスさんのです。 甲:これはテレビですか。 乙:いいえ、それはテレビではありません。パソコンです。甲:それは何ですか。 乙:これは日本語の本です。 甲:森さんのかばんはどれですか。 乙:あのかばんです。 甲:そのノートは誰のですか。 乙:わたしのです。 应用课文家族の写真 小野:李さん、それは何ですか。 李:これですか。家族の写真です。 小野:この方はどなたですか。 李:わたしの母です。 小野:お母さんはおいくつですか。 李:五十二歳です。 李:小野さん、これ、どうぞ。 小野:えっ、何ですか。 李:お土産です。 小野:わあ、シルクのハンカチですか。 李:ええ。スワトウのハンカチです。中国の名産品です。 小野:どうも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 新出単語: ほん(本)…名?书 かばん…名?包,公文包 ノート…名?笔记本,本子 えんぴつ(鉛筆)…名?铅笔 かさ(傘)…名?伞 くつ(靴)…名?鞋 しんぶん(新聞)…名?报纸 ざっし(雑誌)…名?杂志 じしょ(辞書)…名?词典 カメラ…名?照相机 テレビ…名?电视机 パソコン…名?个人电脑 ラジオ…名?收音机 でんわ(電話)…名?电话 つくえ(机)…名?桌子,书桌 いす…名?椅子 かぎ…名?钥匙,锁 とけい(時計)…名?钟,表 てちょう(手帳)…名?记事本 しゃしん(写真)…名?照片 くるま(車)…名?车 じてんしゃ(自転車)…名?自行车 おみやげ(お土産)…名?礼物 めいさんひん(名産品)…名?特产,名产シルク…名?丝绸 ハンカチ…名?手绢 かいしゃ(会社)…名?公司 かた(方)…名?(敬称)位,人ひと(人)…名?人 かぞく(家族)…名?家人,家属 はは(母)…名?(我)母亲 おかあさん(お母さん)…名?母亲 にほんご(日本語)…名?日语 ちゅうごくご(中国語)…名?汉语,中文これ…代?这,这个 それ…代?那,那个 あれ…代?那,那个 どれ…疑?哪个 なん(何)…疑?什么 だれ…疑?谁 どなた…疑?哪位 この…连体?这,这个 その…连体?那,那个 あの…连体?那,那个 どの…连体?哪个 えっ…叹?啊 わあ…叹?哇 ええ…叹?(应答)嗯,是 ながしま(長島)…专?长岛 にほん(日本)…专?日本 スワトウ…专?汕头 ロンドン…专?伦敦 -------------------------------------------- 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谢谢 おいくつ多大 何なん~∕~歳さい

日据时期台湾人前往大陆的原因探究

日据时期台湾人前往大陆的原因探究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一、求发展 日据台湾时期,总督府高级官吏都是日本人,各县市高官职位也由日本人垄断,人数更多。台湾人不仅在日本帝国议会没有代表,而且也没有机会参与台湾的立法或行政机构。台湾人要进入官僚系统,必须参加普通文官考试、高等文官考试。若非经由上述管道,就业机会非常有限,尤其在军校毕业或学飞行者,更是求职无门。如谢文达虽毕业于日本千叶县伊藤飞行学校,但因参与台湾民族运动,因而不得不投入中国河南的空军任务;又如同工不同酬,如任职教育界,但日人的薪水比台人多六成,同毕业于台北工业学校,但分发到电力公司服务后,所领到的津贴,台湾人也要比日本人少,至于找不到职业的更是比比皆是。而此时,日本采取“以汉制汉”的方式在大陆各地成立伪政权,再加上日本为控制中国在各地设的特务机关需要人手,部分台湾人因此在各伪政权、特务机关中担任职务。如跟随“满洲”皇帝溥仪在东北的人,如邓孝婿、谢介石及其部下陈文山、林景文等一些台湾人。

日据时期,台湾与大陆仍然有着贸易往来,因此有大量的商人活跃于大陆,战时他们大发横财。也有一些到大陆地区求学而后就业的人,比如在满洲就学,在大同学院、建国大学毕业的,这些人大都是台北高商、高工毕业在台湾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向大陆发展。同时,还有因对祖国的思念之情,而前往大陆的知识分子。此外,还有从事于其他各种行业的台湾人。 二、战争期间台湾总督府的征召与招募 在台湾人前往大陆的过程中,有些人是自愿前往,有些则是被日人征召无法拒绝。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为了协助将攻陷南京而受伤的军人送医,12月台湾总督府第一次在台招募军夫。随着日军在我国战线的深入,日本殖民当局继续在台征召台湾青年充当军夫。1942年4月公布招募“陆军特别志愿兵志”,当时共录取1000多名台湾人,分两期入伍。日本海军在1943年战争陷入困境,在不得已情况下,1943年8月1日开始实施“海军特别志愿兵制度”,第一次募集海军志愿兵多达31600余人。1944年8月22日台湾总督府宣布台湾正式进入战争状态。9月1日正式施行征兵制度。根据日本厚生省于1973年4月14日的报告记录,昔日征调参战的台湾军人有80433名,军属和军夫则有127750名,共计207183名。到1945

大家的日本语第一课教案

第一课 一、单词 ~さん是可以用于任何场合的,对别人的称呼。 ~ちゃん是对比较亲密的朋友的,还有孩子,多用于女生。 ~くん是用于男士的,不是是上对下得称呼。 せんせい是称呼,在日本,可以表示教师,律师,医生等职业。 自己不能称呼自己为せんせい,只能是别人称呼你,或你称呼别人时候用。 きょうし只是指教师,是名字,不是称呼。 注意でんき的发音,不要和てんき混淆。 しつれいですが的这个が是助词,有引出下文和开场白的作用。 ~からきました。的から表示从哪里哪里来。 二、语法 A-1 我是学生。 わたしはがくせいです。 这里は是提示主语用的,です是表示肯定形。 例: 我是教师。わたしはきょうしです。 我是公司职员。わたしはかいしゃいんです。 我是中国人。わたしはちゅうごくじんです。 让学生跟读练习A-1,并且翻译,注意纠正发音,然后让学生做练习B的1和2。 A-2 前面我们学习了一般肯定句我是学生,那现在我们要学一般否定句,我不是学生。 我不是学生 わたしはがくせいじゃありません。 这里我们说じゃありません是否定形。 这里じゃありません是口语化的,也是比较常用的,用于书面的时候我们也可以用ではありません。 例: 我不是小王。わたしはおうじゃありません。 我不是日本人。わたしはにほんじんじゃありません。 让学生跟读练习A-2,并且翻译,然后做练习B-3。 A-3 学习完了肯定句和否定句以后我们要来学习什么呢? 那接下来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一般疑问句。 ~ですか。 我们还是说

你是学生吗? あなたはがくせいですか。 在这里我们要注意两点。 这个か是疑问助词,在中文中,我们用吗来解释。 还有日语中的疑问句并不用?做为结尾符号,我们还是用。来结尾。 例: 那个人是中国人吗?あのかたはちゅうごくじんでうか。 你是工程师吗?あなたはエンジニアですか。 让学生跟读练习A-3,并且翻译,然后做练习B-4。 A-4 我们前面学习了我是学生 那比如说小王说我是学生后,小李说我也是学生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说呢? 我也是学生。 わたしもがくせいです。 那我们说这里的も就是代替は成为了提示主语的助词。 在这里表示也的意思。 例: 田中先生是日本人。たなかさんはにほんじんです。 山田小姐也是日本人。やまださんもにほんじんです。 我是老师。わたしはきょうしです。 小徐也是老师。じょさんもきょうしです。 让学生跟读练习A-4,并且翻译,然后做练习B-5。 A-5 我们学习了我是学生。那如果说我要表示,我是AAA的学生时,我们怎么说呢? 我是ABC的学生。 わたしはABCの学生です。 我们说这个の是一个助词,用于连接名词。中文意思是的。 例: 我是中国银行的职员。わたしはちゅうごくぎんこうのかいしゃいんです。 我是ABC的老师。わたしはABC のきょうしです。 我是你的朋友。わたしはあなたのともだちです。 让学生跟读练习A-5,并且翻译,然后做练习B-6。 A-6 最后我们要教的是问年龄,和说自己的年龄。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数字,先复习一下,让他们按顺序数数到10。 你几岁了? あなたはなんさいですか。/ あなたはおいくつですか。 疑问句中的疑问助词か是必不可少的。 那么なんさい和おいくつ有什么区别呢,おいくつ是比较礼貌的问法。 在回答几岁时候要注意 1岁,8岁,10岁是有促音的,20岁比较特殊要特别记住,不是にじゅうさい而是はた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