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饮用水标准 国内外对比

饮用水标准 国内外对比

饮用水标准国内外对比

饮用水标准是保障人们饮用安全水的重要依据。国内外对饮用水标准的要求不尽相同,下面就来对比一下各国的饮用水标准。

中国的饮用水标准分为地表水、地下水、生活饮用水等多个类别,其中最严格的是生活饮用水标准。中国生活饮用水标准包括

GB5749-2006、GB3838-2002和GB/T 20145-2006等多个标准,对水中的微生物、有机物、无机物、放射性物质等指标都有详细规定。

美国的饮用水标准由美国环境保护局制定,包括了微生物、化学物质、辐射等多个方面,对于每一种污染物质都有明确的含量限制和检测方法。其中最重要的标准是Safe Drinking Water Act(SDWA),主要关注水中的化学物质、微生物和辐射。

欧盟的饮用水标准由欧盟委员会颁布,包括了化学物质、微生物、放射性物质等多个方面,对各类污染物质都有详细的含量限制和检测方法。欧盟的饮用水标准是目前全球最为严格的标准之一,旨在确保所有欧洲国家的饮用水质量都符合最高标准。

日本的饮用水标准也十分严格,其标准主要由厚生劳动省和环境省制定,包括了微生物、化学物质、放射性物质等多个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标准是《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和《饮用水健康基准》,对水中的各项指标都有明确规定。

综合来看,国内外的饮用水标准都十分重视水中微生物、化学物质、放射性物质等指标的含量限制,并且都有严格的检测方法。不同国家的标准在具体内容和限制程度上略有不同,但都旨在保障人们饮

用安全水的健康。

纯化水注射水检测依据及国内外对比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 修订版: 第九十六条制药用水应适合其用途,并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质量标准及相关要求。制药用水至少应采用饮用水。 第一百条应对制药用水及原水的水质进行定期监测,并有相应的记录。 在《中国药典》2010 版附录中,有以下几种制药用水的定义和应用范围: 饮用水:为天然水经净化处理所得的水,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纯化水:为饮用水经蒸馏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或其他适宜的方法制得的制药用水。不含任何添加剂,其质量应符合纯化水项下的规定。 注射用水:为纯化水经蒸馏所得的水。应符合细菌内毒素试验要求。注射用水必须在 防止细菌内毒素产生的设计条件下生产、贮藏及分装。其质量应符合注射用水项下的规定。灭菌注射用水:本品为注射用水照注射剂生产工艺制备所得。不含任何添加剂。 在《中国药典》2010 版中,规定纯化水检查项目包括酸碱度;硝酸盐;亚硝酸盐;氨; 电导率;总有机碳;易氧化物;不挥发物;重金属;微生物限度,其中总有机碳和易氧化物两项可选做一项。与2005 版相比,增加了电导率和总有机碳的要求,取消了氯化物、硫酸盐与钙盐的检验项目。 在《中国药典》2010 版中,规定注射用水检查pH 值;氨;硝酸盐与亚硝酸盐、电导率、总有机碳、不挥发物与重金属;细菌内毒素;微生物限度。与2005 版相比,增加了电导率和总有机碳的要求。 在《中国药典》2010 版中,规定灭菌注射用水检查pH 值;氯化物、硫酸盐与钙盐;二 氧化碳;易氧化物;硝酸盐与亚硝酸盐、氨、电导率、不挥发物与重金属;细菌内毒素。表2-

第六节制药用水 GMP 第九十六条制药用水应适合其用途,并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质量标准及相关要求。制药用水至少应采用饮用水。 GMP 第九十七条水处理设备及其输送系统的设计、安装、运行和维护应确保制药用水达到设定的质量标准。水处理设备的运行不得超出其设计能力。 GMP 第九十八条纯化水、注射用水储罐和输送管道所用材料应无毒、耐腐蚀;储罐的通气口应安装不脱落纤维的疏水性除菌滤器;管道的设计和安装应避免死角、盲管。 GMP 第九十九条纯化水、注射用水的制备、贮存和分配应能防止微生物的滋生。纯化水可采用循环,注射用水可采用70℃以上保温循环。 GMP 第一百条应对制药用水及原水的水质进行定期监测,并有相应的记录。 GMP 第一百零一条应按照操作规程对纯化水、注射用水管道进行清洗消毒,并有相关记录。发现制药用水微生物污染达到警戒限度、纠偏限度时应按操作规程处理。 除上述之外,各附录中也有表述。 GMP 附录1 无菌药品 第五十一条原水、制药用水及水处理设施的化学和微生物污染状况应定期监测,必要时还 应监测细菌内毒素。应保存监测结果及所采取纠偏措施的相关记录。

国际饮用水水质标准汇编

《国际饮用水水质标准汇编》简介 2000-4-28 13:24:18 饮用水的安全性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世界有很多国家不同的饮用水水质标准。而最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的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水质准则,它是世界各国制定本国饮用水水质标准的基础和依据。另外,还有比较有影响的欧共体饮水指令(EC Directive)和美国安全饮用水法案(Safe Dringking Water Act )。 WHO于1992年9月在日内瓦举行会议,讨论修改1984年版《准则》,经过35个国家200多位专家的讨论,提出了《饮用水水质指南第2版》(Guidelines for Drinking Water Quality , 2nd Ed),已于1993年颁布实施。该版包括了与健康有关的水质指标135项,其中微生物学指标2项,化学物质指标131项,(无机物36项,有机物31项,农药6项,消毒剂及其副产物28项),放射性2项,有些指标暂未提出指导值,有指导值的指标共98项,135项指标中由于感官可能引发消费者不满的指标31项。这次修订中的主要指导思想为:控制微生物的污染是极端重要的。消毒副产物对健康有潜在的危险性,但较之消毒不完善对健康的风险要小得多。 符合《准则》指导值的饮用水就是安全的饮用水(Safe Water)。 短时间水质指标检测值超过指导值并不意味着此种饮用水不适宜饮用。 在制定化学物质指导值时,既要考虑直接饮用部分,也要考虑沐浴或淋浴时皮肤接触或易挥发性物质通过呼吸摄入部分。 欧共体制定的饮用水水质标准称为EC饮用水指令(Drinking Water Directive)。80/778/EC 指令列出了66项水质参数,分成微生物、有毒物质、过量的有害物质、理化参数及感官参数和饮用软化水的最低浓度指标。其中,对多数参数给出了两种不同的标准值,即指导值(guidelines)和最大允许浓度(maximum acceptable concentration)。该标准是欧洲各国制定本国国家标准的重要参考。1995年,欧共体对用水指令80/778/EEC进行了修正。指标参数由66项减少至48项(瓶装水为50项),包括15项新增参数。新指令更加强调指标值的科学性,与WHO指导标准的一致性,增加了透明度,提出应以用户水龙头处的水样满足水质标准为准。部分参数的指标值调整如下: 铅:指标值从50μg/L降至10μg/L,并要求在15年内更换含铅配水管; 农药:单项农药和总农药值维持不变(0.1μg/L和0.5μg/L),但个别种类农药的指标值更加严格(0.03μg/L); 铜:指标值从3mg/L降至2mg/L; 新标准增加了新的参数,如三卤甲烷类、三氯乙烯、四氯乙烯、溴仿和丙烯酰胺等。指令98/83/EC规定,新标准于1998年12月25日起实施,并要求欧共体成员国要在2000年12月25日前将新指令纳入本国国家标准,2003年12月25日前确保饮用水水质达到标准的规定,除了溴仿(10年)、铅(15年)和三卤甲烷类(10年)外。 美国联邦环境保护局(USEPA)于1986年颁布了《安全饮用水法案修正案》,规定了实施饮用水水质规则的计划,制定了《国家饮用水基本规则和二级饮用水规则》(National Primary and Secondary Drinking Water Regulations)。该规则即为现行美国饮用水水质标准,对饮用水中的污染物规定了最大污染物浓度(MCL)和最大污染物浓度目标值

国内外饮用水水质对比分析

国内外饮用水水质对比分析 一、国内外饮用水水质标准项目的比较 世界卫生组织(WHO)、美国、欧盟、日本等饮用水水质标准代表了当今世界饮用水标准方面的最高水平。分析其指标可以发现有机物指标的数目均超过水质指标总数的2/3左右,特别是消毒副产物项目的增加,反映了人类对控制有害有毒有机物认识的加深及其有关分析检测技术的进步。 我国的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与国外饮水标准项目的比较见表1。从指标数量来看,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基本与世界接轨,表明我国的饮用水卫生标准已经向前迈出了一大步。从检测项目上看,这次标准的修改,增加了大量的有机污染物的毒理学指标,这与国际上水质标准的总体发展趋势相一致。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总体上克服了以前标准中有毒有害项目偏少、指标值不严、感官项目重视不够、微生物项目尤其是致病原生动物检测指标过于简单的缺点。 表1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与国外饮水标准项目比较 项目分类中国WHO USEPA EC 日本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GB5749-2006 2004 2004 1999 2004 1995 2004 2004 感官和 一般化 学 20 27 16 15 19 15 17 19 无机物18 18 16 14 12 12 18 18 有机物30 28 29 9 19 11 28 30 农药20 37 24 6 10 12 20 18 消毒剂 副产物 10 18 12 2 10 10 10 10 微生物 6 2 6 4 2 8 8 8 放射性 2 2 4 2 0 2 29 10 总计106 132 107 52 72 68 139 111 说明42项常规项 目,64项非 常规项目,大 幅度增加有 机物,微生物 和消毒副产 物指标 在世界范 围内提供 技术依 据,如微 生物,放 射性指 标。多项 指标供 参考 一级87 项,二级 15项,标 准的制 定非常 科学 数量少 但严格 建立了 一些综 合性指 标 根据实 际情况 增加项 目 标准强 调微生 物对人 体健康 的高风 险 对放射 性污染物 质非常重 视 对消毒剂 及其副产 物非常重 视

国内外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的现状与比对

国内外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的现状与比对如今,人们对水质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因为水是人类生活的基本需求之一。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存在着各种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这些标准在确保人们饮用安全水源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探讨国内外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的现状,并对其进行比对。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国内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的现状。在中国,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规定了生活饮用水的水质要求。根据该标准,生活饮用水应保证具有透明、无异味、无色、无污染等基本特征。此外,生活饮用水还应符合一定的化学和微生物指标,如总大肠菌群、重金属、农药残留等。这些要求旨在保证人们的饮水安全,防止各种水源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然而,尽管有严格的水质标准,但在中国仍然存在着一些水质问题。一方面,地下水受到工业和农业废水的污染,导致地下水中存在较高的重金属、硝酸盐等物质。另一方面,城市供水管网老化、污染物外泄等问题也会造成水质污染。因此,尽管水质标准相对较高,但保证水质安全仍然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与此同时,让我们来比对一下国外的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在欧洲,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由欧盟指令《水质框架指令》(Directive 2000/60/EC)规定。该指令要求欧盟成员国制定适用于国内的水质标准,并确保水质达到指定的健康和环境目标。此外,欧洲还有一些其 他的饮用水标准,如英国的《水质指南》(Drinking Water Standards)和德国的《饮用水条例》(TrinkwV)。这些标准在水源 保护、水处理、水质监测等方面提供了详细的指导,能够有效保障居 民的日常生活用水质量。 与中国相比,欧洲国家在水质监测、水处理技术以及水源保护等 方面更为成熟。他们在建立和实施监测体系、开展科学研究、完善法 律法规等方面投入了大量精力。此外,欧洲国家还注重公众参与,鼓 励居民积极参与水质保护的行动,提高水质问题的整体解决能力。 综上所述,国内外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的现状存在一定的差异。 国内的标准相对较高,但仍然面临水质污染和保障居民饮水安全的挑战。而国外标准更为成熟,不仅在技术上有所突破,而且在监测体系、法规制定和公众参与等方面也更加完善。因此,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

国内外饮用水水质标准中微生物指标的比较综述

国内外饮用水水质标准中微生物指标的比较综 述 国际饮用水水质标准中的微生物指标 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环境的恶化,保护水资源的汞相关的迫在眉睫。国际关于饮用水质量的一致性标准制定,不仅有利于促进全球水资源保护观念的普及,而且还有助于促进国际间在水质安全等相关科学研究方面的合作。值得一提的是,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监督和审查,关于国际饮用水水质标准的讨论会议,以及在这种标准下的相关文件等可溯源,有关微生物指标的国际一致性标准有些许不同,这一点也需要我们更加重视。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国际饮用水水质标准中的微生物指标如下: 1、多种集合细菌 多种集合细菌是同一种水域共存的多种细菌种类,其中可能包含致病菌等有害细菌,是检测饮用水中,许多有毒、有害物质的重要指标。多种集合细菌中,尤其重要的是尼莫因细菌和肠杆菌群。 2、总菌落数, 细菌总数和大肠杆菌

总菌落数是检测饮用水中细菌数量的主要指标,是估算什么细菌存在的指标。细菌总数是检测污染饮用水的细菌数量的主要方法,是表明细菌的存在量指标。而大肠杆菌则可用来检测饮用水中的人类致病性细菌的存在,是检测饮用水是否有害的指标。 3、各种传染病原体 传染病原体可以直接通过饮用水传染给消费者,所以,对传染病原体是重要的检测指标,也是世界卫生和国际公约认可的指标。 国内饮用水水质标准中的微生物指标 在国内一些专业的饮用水水质标准中,将微生物污染的标准分为安全类、低风险类和高风险类,其中安全类的饮用水标准包括各种细菌、水虫、致病原体等指标。考虑到家庭饮用水主要是用深层地下水给而来,因此国家和各地也建立了重点监测深层地下水质量的指标。

国内外建水规范对比1

国内外建水相关规范比较 摘要:本文重点研究了国外给水排水方面的两个现行标准:DIN-EN-15161-2007和国际建筑给水排水规范。并与国内相应的规范作了比较,分析了两者的差别。指出国外的规范对国内给水排水工程施工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欧美规范;给水排水;建筑施工 1背景 给水排水工程是建筑行业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各国家地区都对此有严格的法定标准来对施工上的每个环节进行规范管理。研究欧美发达国家的建筑设计规范,有助于国内给水排水技术与行业与世界接轨。同时,由于国内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欧美发达国家的设计理念不断引进,而国内建筑工程的现行标准未必能够满足新的工程设计理念的具体需求。因此,学习研究欧美国家地区的建筑施工标准对于我国的建筑行业的现状与未来的发展前景具有现实与深远的意义。 2国外相关标准内容 目前,欧洲国家给水排水工程一般都执行DIN—EN一15161—2007(Wate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inside buildings installation ,operation ,maintenance and repair),美国给水排水工程一般都执行国际给水排水规范(International Plumding Code)。本文就此与国内相应标准进行比较,分析国外标准的特殊规定,以及与国内标准的不同点,希望给我们给水排水工程有参考作用。 2.1欧美标准中给水系统的特殊规定 (1)DIN—EN一15161—2007中关于给水有以下特殊规定。 在DIN—EN一15161—2007中的5.2条明确规定了安装的位置:给水系统要安装在适当的位置,如干净、通风、有照明、防止害虫、鸟兽和霜冻的地方,并要远离热源,或有隔热材料保护。要考虑到现存的给水系统与其他系统如地面排水等接近,以省材料,便于施工,并为以后的维修带来方便。系该规范5-3条说明中,规定了系统水力连接:①提供适当的防止回流设施;②要提供用于正常检查和操作运行、维护、修理的装置和相关的附件,如水表止回阀、防止真空阀、空气间隙、压力表、截止阀等,并容易接近,没有东西家具阻挡;③有压连接要

2006年制定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2006年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全面评估及深度解读 一、前言 生活饮用水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严重影响着国家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为保障人民群众的饮用水安全,2006年,我国制定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这一标准对我国的饮用水质量监测与评价提供了重要依据,对维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国家的社会稳定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深度评估 1.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制定背景 2006年《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制定,是我国对饮用水质量问题高度重视的体现。当时,我国城市和乡村的饮用水质量问题较为严重,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及经济社会的发展。为此,对饮用水标准的制定不仅是国家层面的重大举措,也是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有力保障。 2.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内容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囊括了饮用水的各项指标要求,其中包括有

机物、无机物、微生物、放射性物质等多项指标。这些指标对饮用水 的质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保障了饮用水的健康、安全和适用性,为 全国人民提供了高品质的饮用水资源。 3.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对饮用水行业的影响 2006年《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实施,对我国的饮用水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一标准的制定使得饮用水生产企业不得不严格按照标 准要求进行生产,提高了饮用水生产企业的生产质量和管理水平;另 这一标准的出台也提高了人民群众对饮用水质量的关注度,使得整个 饮用水行业更加注重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三、总结与回顾 2006年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制定意义重大,对我国的饮用水质量监测和评价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为人民群众提供了更加健康、安全的饮用水资源。这一标准的实施也对饮用水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整个行业的规范化和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 作为一项关系到国民身体健康的基础工作,《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的制定是必不可少的。通过这项标准的实施,我们可以更加放心地饮

5750.2-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

生活饮用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对于保障人们的健康 至关重要。为了确保生活饮用水的质量安全,国家颁布了一系列的生 活饮用水标准,其中包括了5750.2-2006的标准。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对5750.2-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进行全面评估,并探讨其在保障人们饮用水安全方面的重要意义。 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5750.2-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以及其内容和要求。5750.2-2006是我国生活饮用水标准中的重要一部分,它对生活饮用 水的各项指标、监测和评价方法等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其中包括了对 水质的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有毒有害物质指标等方面的要求,以 及对水源地、水处理工艺、供水设施等方面的要求。 在评估这一标准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我们 可以从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和有毒有害物质指标等方面逐一评估这 一标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我们可以对比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生活饮用 水标准,看看5750.2-2006标准在国际上的地位和水平。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对相关案例和事故的回顾,来探讨5750.2-2006标准在实际应用中的有效性和局限性。 在文章的具体撰写中,我们需要对5750.2-2006标准中的各项指标逐一进行解释和分析,强调其中的关键内容,并结合具体的案例或实验 数据进行论证。我们还需要对标准的制定背景和历史进行回顾,指出 其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中的重要意义。我们还可以结合自身或他人的经

历和感受,来阐述对于生活饮用水标准的重要性和个人认识。 撰写一篇全面评估5750.2-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的文章是一项重要而复杂的任务。我们需要以严谨的态度和深入的研究来剖析这一标准的 科学性和实用性,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生活饮用水标准,从而保障 人们饮用水的安全和健康。让我们深入了解5750.2-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的内容和要求。这一标准对生活饮用水的质量进行了全面的规定,包括了对水质的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有毒有害物质指标等方面的 要求。在理化指标方面,标准涵盖了颜色、浊度、气味、味道、电导率、硬度、pH值等指标的要求;在微生物指标方面,标准规定了总大肠菌群、大肠埃希菌、致病菌的检测方法和限量要求;在有毒有害物 质指标方面,标准对重金属、农药、药物残留等有害物质的限量要求 也做出了详细规定。 在评估这一标准时,我们需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我们可以从科 学性和合理性的角度对标准中的各项指标进行评估。通过比对相关的 科学研究和国际标准,来验证5750.2-2006标准的科学性和先进性。我们可以通过对一些历史事故、水质事件的回顾来探讨5750.2-2006 标准在实际应用中的有效性和局限性。这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标 准的实际效果和改进空间。 我们还可以通过对标准的制定背景和历史进行回顾,指出其在不断发 展和完善中的重要意义。5750.2-2006标准的制定离不开国家对人民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新版和旧版对比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新版和旧版对比 介绍 饮用水是人类生活中的必需资源,其卫生质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为了确保人们饮用的水源安全可靠,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饮用水卫生标准。本文将对比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新版和旧版,探讨其变化和影响。 新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制定 制定背景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新的环境问题和健康风险不断出现,因此旧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逐渐不能满足人们对饮用水卫生质量的要求。为了更好地保障公众健康,新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得以制定。 制定过程 制定新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问题调研:对旧版标准存在的问题进行调研和分析,了解公众对饮用水卫生 的需求和期望。 2.依据国内外研究: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和经验,借鉴其他国家的标准制 定经验。 3.专家评审:组织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评审,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4.公众参与:邀请公众参与标准的制定过程,听取公众的意见和建议。 5.最终确定:在经过多轮修订和讨论后,确定最终的标准内容。

新版和旧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对比 标准内容 新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相比旧版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更新和调整: 1.健康指标:新版标准加强了对水中污染物的限制,增加了一些新的健康指标, 如重金属和有机物的限制。 2.气味和味道:新版标准对水的气味和味道的要求更加严格,力求提供口感更 好的饮用水。 3.僻氏体和防腐剂:新版标准进一步规定了僻氏体和防腐剂的使用限制,以降 低对人体健康的潜在风险。 边界值限制 新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相比旧版在边界值限制方面进行了调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重金属限制:新版标准对一些重金属的限制值进行了调整,更加注重人体对 重金属的长期暴露风险。 2.微生物指标:新版标准对微生物污染物的限制更加严格,提高了饮用水的微 生物安全性。 3.化学物质限制:新版标准增加了对一些新型化学物质的限制,以防止其对人 体健康产生潜在危害。 实施方案 新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实施方案通常由相关部门制定,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检测方法:制定新版标准的实施方案需要配套的检测方法和技术,以保证标 准的有效实施和监测。 2.检测频率:新版标准通常规定了饮用水质量的监测频率,以确保饮用水的持 续安全性。 3.监督机制:制定新版标准的实施方案还需要建立相关的监督机制,对饮用水 供应单位进行定期抽查和监督。

中日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比较

中日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比较 (刘晓茹李贵宝李文奇) 刘晓茹李贵宝李文奇 摘要:本文比较了中国《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和日本《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各自的特点,以及二者在水质指标分类、指标数目和指标值等方面的异同。中国《规范》基本上符合国情,且与国际接轨。 关键词:生活饮用水;标准;日本;比较 自来水是城市人民生活所必需的基本物品,它应是安全、无害,并且清洁卫生、无嗅无味、可口好喝的。“饮用水水质标准”就是为达到此目的而制定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以及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水质标准也在不断修改与完善。 我国加入WTO后,水环境监测也必须逐渐与国际接轨。2001年中国国家卫生部发布了《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以下简称中国《规范》),该规范从2001年9月1日起实施。《规范》的水质卫生部分,在检测项目和指标值方面都有较大变化,与国际同类标准比较,基本上是一个符合国情又与国际接轨的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 日本作为中国的邻国,又是经济高度发展的国家,其《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以下简称日本《标准》)的制订同时参考了世界卫生组织(WHO)、欧盟(EC)和美国环保局(USEPA)的相关标准,并进行了多次修订。 本文就这两个规范和标准进行对比,以反映中日两国在标准制定方面的差异,促使我国进一步加强对饮用水水质卫生的监督检查工作。 1 中国《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概述 中国《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的发展 上海是我国最早制定地方性饮用水标准的城市之一,“上海市饮用水清洁标准”于1928年10月修订公布。1950年上海市人民政府颁布了《上海市自来水水质标准》,共有16项指标。 1954年我国卫生部拟订了一个自来水水质暂行标准草案,有16项指标,于1955年5月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十二个大城市试行,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的一部管理生活饮用水的技术法规。1959年经国家建设部和卫生部批准,定名为《生活饮用水卫生规程》。1976年国家卫生部组织制定了我国第一个国家饮用水标准,共有23项指标,定名为《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编号为TJ 20-

我国饮用水水质标准

我国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 我国《生活坎用水卫生标准(6B5749—85)》共规定了35项水质标准,并将它们分成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毒理学指标、细菌学指标、以及放射性指标四组。其中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主要是为了保证水的感官性状良好毒理学指标和放射性指标是为了保证水质对人体健康不产生毒性和潜在危害,细菌学指标是为了保证水质在流行病学上安全而制订的。各项标准制订的主要依据如下。 (一)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 1.水色水色大于15度时,多数人用杯子喝水时即可察觉;色度较深的地下水,经净化后一般可降至15度以下。故规定,水色不超过15度。但水源受工业废水污染后,可使水呈现其他颜色,故标准同时规定,不得呈现其他异色。 2.浑浊度 10度时居民普遍反映水质浑浊。据调查,源水经水厂处理后出厂水一般均不超过5度,多数能达3度以下。降低浑浊度对于去除某些有害物质(如多氯联苯、苯并(a)芘等),减少细菌、病毒含量,提高饮水消毒效果,都有积极作用,因而规定浑浊度不超过3度,特殊情况下不超过5度;条件较好的水厂,应力求供给浑浊度更低的水。 3.臭和味异臭和异味会使人产生厌恶感,同时还能提示原水受污染或水质处理不充分,故规定:不得有异臭和异味。 4.肉眼可见物指不得含有肉眼可见的沉淀物、水生生物等令人厌恶的物质。 5.pH值 pH在6.5-9.5范围内,并不影响饮用和健康。但过低可腐蚀管道,影响水质;过高可使溶解盐类析出,并降低氯消毒效果。根据各地供水情况,其上限很少超过8.5,故规定pH值为6.5-8.5. 6.总硬度硬度过高可引起胃肠道功能的暂时性紊乱。国内报道,饮用总硬度为707-935mg /L(以CaCO3计)的水,次日即出观腹胀、腹泻和腹痛等症状,持续一周左右开始好转,20天恢复正常。硬水对日常生活影响较人,可形成水垢,影响茶味,消耗肥皂等。我国饮用水的硬度,大都不超过450mg/L,且人们对此反应不大。故规定硬度不超过450mg/L。 7.铁水铁为0.3-0.5mg/L时,无任何异味; 1mg/L时有明显金属味;0.5mg/L 时,色度可大于30度。为防止衣服、器皿着色及产生沉淀,规定饮水铁不超过0.3mg/L。 8.锰水锰超过0.15mg/l时,能使衣服和白色瓷器着色,故规定饮水锰不超过0.1mg /L。 9.铜水铜1.5mg/L时,具有明显金属味,超过1mg/L时,可使衣服及白色瓷器染上绿色。故规定不超过1.0mg/L。

国内外净水用活性炭产品标准发展历程与对比分析

国内外净水用活性炭产品标准发展历程与对比分析 段友丽 【摘要】通过广泛调研国内外净水用活性炭产品标准,纵向对比了我国新老标准的指标体系和限值,横向对比了现行国内外最新标准的差异,深入剖析我国标准现状。分析认为,我国现行标准正逐步与国际接轨,对各项关键技术指标的限值要求均有所提高,均达到甚至超过国际标准,这对保障净水用活性炭的安全高效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但高标准的净水用活性炭产品也会造成应用企业和制水成本的增加。因此,应用企业应根据自身水源情况、水处理工艺特点、出厂水质要求、制水成本等因素进行选炭试验,合理选择净水用活性炭产品及技术指标要求。%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for activated carbon used in water purification are investigated broadly. The indexes system and limit values of the new and old domestic standards are compared vertically. And,differences of current domestic and foreign standards are also compared horizontally. Besides,the level of domestic standards is deeply analyzed. Result shows domestic standards are gradually in line with international practice. Limit values of many key technical indexes in domestic standards have been improved, and have reached or exceeded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ensure the safe and efficient application of activated carbon for water purification. However,the standards level for activated carbon products will also result in the increase of water production costs for the related enterprises. Therefore,the enterprises should carry on the activated carbon selection experiments to reasonably select activated carbon products and the related technical

国内外饮用水标准中部分指标的比较

国内外饮用水标准中部分指标的比较 饮用水是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资源,国内外的饮用水标准是保障人 民健康的重要法规。本文将就国内外饮用水标准中部分指标的比较展 开讨论。 1. pH值 我们要关注的是饮用水的pH值。国际上的饮用水标准通常要求pH值在6.5-8.5之间,这是保证水体中无毒有害物质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中国的标准则要求在6.0-9.0之间,相比国际标准稍宽松一些。个人认为,这体现了国内对饮用水质量的更加严格的把控,对饮用水的安全更加 重视。 2. 重金属含量 重金属是影响饮用水安全的关键元素之一。国际标准通常规定,镉、汞、铅等重金属的含量应当严格控制在规定范围内,这些重金属对人 体健康有害。而中国的饮用水标准对这些重金属的含量也有详细的规定,要求更加严格,这表明了中国对饮用水质量的高标准要求。 3. 微生物指标 微生物指标也是评价饮用水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国际标准通常对大 肠杆菌、菌落总数等微生物指标有严格要求,这些指标的合格与否直

接关系到水的卫生安全。中国的标准对这些微生物指标也有详细的规定,同样要求非常严格。这一点体现了国内对饮用水卫生安全的高度重视。 总结回顾 通过上述比较可以发现,国内外的饮用水标准在pH值、重金属含量和微生物指标等方面都有着相似之处,但也存在一些细微的差异。在我看来,这些差异反映了各国对饮用水安全的重视程度,也反映了各国的环境、地理等方面的特殊因素。 个人观点 作为文章写手,我认为饮用水是与人们的生命和健康息息相关的重要资源,因此其质量的确需要得到严格把控和规范。国内外对饮用水标准的比较也能够促使各国在这方面进行经验和技术的交流,共同提高全球饮用水的安全质量。在未来,希望各国能够在饮用水安全方面更加紧密地合作,共同推动全球饮用水安全事业的进步。 结语 相信随着全球饮用水安全标准的不断提高和完善,我们的生活将会变得更加健康和安全。希望本文的讨论能够引起更多人对饮用水安全的重视和关注。 在未来,希望各国能够在饮用水安全方面更加紧密地合作,共同推动

国内外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的现状与比对

国内外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的现状与比对水是生命之源,饮用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如何保障饮用水的安全和质量是各国政府和民众都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将对国内外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的现状进行比对分析。 一、国内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 我国对饮用水的质量要求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 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该标准是我国饮用水最基本的卫生标准,规定了饮用水的监测指标和限值要求,包括总大肠菌群、致病菌、化学物质等多个方面。 2. 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该标准是针对地表水环境质量制定的,对饮用水源水质的要求有一定的影响。 3. GB3097-1997《工业用水水质标准》:虽然是针对工业用水的标准,但其中的一些指标对饮用水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以上标准虽然有一定的门槛,但并不完全能够保证水质的安全。在实际水源中,由于污染和其他因素的影响,饮用水质量并不稳定,时常发生超标现象。 二、国外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 与我国相比,发达国家的饮用水水质标准更加严格,保障了民众的饮水安全。以下是一些国际上常用的饮用水水质标准: 1. WHO(世界卫生组织)《饮用水质量指南》:该标准是国际上关于饮用水质量的权威参考,涵盖了饮用水的微生物、化学物质、放射性物质等多个方面。 2. EPA(美国环境保护署):美国的饮用水质量标准非常严格,由EPA负责制定和监督执行,包括了微生物、消毒副产物、化学物质等多个方面。 3. EU(欧盟)饮用水指令:欧盟对饮用水质量制定了一系列的指令,要求成员国制定相应的标准,并进行监测。这些标准与WHO的饮用水质量指南相似。 三、国内外饮用水水质标准的比对分析

生活用水新国标

解读新国标《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5749-2006 卫生部和国家标准委于2006年12月29日联合发布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以下简称新国标),该标准属于国家标准,具有强制性,自2007年7月1日起实施。这是该标准自1985年首次发布后的第一次修订,总指标从以前的35项增加到106项。新国标不但符合我国现行国情,而且体现了以人为本,和谐社会,从标准本身而言也基本接近了世界先进水平。本文拟从新国标出台的背景,新国标的具体内容和水质监测管理三大方面进行解读,以增加对新国标的理解。 一.新国标出台的背景 新国标可谓是千呼万唤始出来,自从1985年首次颁布以来,这是它第一次修改,历时21年。老国标总项目为35项,有机项目为4项,与当时水污染主要是无机污染的现象相吻合,体现了要喝卫生水,防止肠道流行病的理念。当社会发展到今天,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水质也越来越重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饮用水不但要卫生,更要安全,有益健康,要与国际水质接轨。而与此相对应的水质现状却是水源水的污染现象日趋严重,据调查,全国75%的湖泊有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90%的城市水域污染严重,有机污染为主要现象。所以老国标已严重滞后于社会的发展,不符合现行国情。为更好的进行水质监督,卫生部在2001年颁布并实施了《生活

饮用水卫生规范》(共96项),建设部在1992年颁布《城镇供水2000年规划》中要求一类水司检验88项,二类水司检验51项,三类和四类水司为35项,并在2005年颁布并实施了《城市供水水质标准》(CJ/T206-2005)(共103项),这些标准虽然能较老国标提高供水水质,但因都属于行业标准,不具备强制执行力,不能从根本上提高我国饮用水的水质。 国家标准化委员会于2005年5月召开了由各有关部委参加的“生活饮用水系列标准研讨会”,会议决定启动对老国标的修订工作,由卫生部牵头,建设部、水利部以及环保等部门组成,国标委归口。2005年12月完成标准的报批稿,2006年在全国公开征求意见,于2006年12月获得批准,在2007年7月1日开始实施。新国标的修订本着兼顾国情,城乡同一标准,注重安全卫生,体现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的原则,参考了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上发达国家的水质标准,并结合我国实际最终确定下来,比较符合我国目前的发展需要,在整体指标结构和数量上基本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二.新国标的具体内容 新国标较老国标而言,首次明确提出生活饮用水的定义:供人日常生活的饮水和生活用水。饮水包括用作日常生活饮水的桶装水和瓶装水,但不包括饮料和矿泉水,纯净水首先应符合新国标,在此基础上,再符合相关的纯净水标准。新国标的一大进步是提出了生活用水应符合标准,以免危害人体健康,这是人们长期以来所严重忽略的。生活用水(主要是洗澡,洗漱,洗涤等用水)通过呼吸和皮肤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