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金色的童年是一首歌教案

金色的童年是一首歌教案

金色的童年是一首歌教案
金色的童年是一首歌教案

六年级音乐(下册)第五单元

《金色的童年是一首歌》

执教仁桥小学张怀富20140327

教学内容:唱:金色的童年是一首歌

听:在灿烂的阳光下

教学重点:以唱为主,体会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并且能用歌声表达。

教学难点:1、顿音记号处的演唱要富有弹性。

2、休止符的停顿。

3、切分音的唱法、大跳音程的音准。

教学过程:学生在《蜗牛与黄鹂鸟》的歌声中走进教室。听完后师生问好。一、师:刚才我们欣赏了一首关于童年的歌曲,听到这首我们想到童年的哪些事?我们每个人都有幸福的童年。童年是是一幅画,画里有我们五彩的生活,童年是一首诗,诗里有我们想象和憧憬,童年是一首歌,歌里有我们的幸福和欢乐。今天我们要学唱的歌曲就是《金色的童年是一首歌》。

二、教唱歌曲

1、初听歌曲。

请同学们欣赏这首歌曲,听完以后请回答这首歌曲所体现的情绪是怎么样的?

2、学生交流后回答:体现的情绪是欢快活泼的。

3、所以我们在学唱的过程中要带着欢快活泼的情绪来演唱。下面听老师范唱歌曲,请你找出歌曲中旋律相同的部分。

4、同学们交流后回答旋律相同的部分,就是第一行51 11 21和作者童年做的4件事:摇篮里唱甜蜜,木马上唱欢乐,队旗下唱理想,课堂上唱收获。

5、我们把歌曲分为3个部分。

6、学唱第一部分。出现了一问一答的句子,你能找出来吗?

7、学生回答后问:这4句歌谱上出现了哪些音乐符号?

学生回答:顿音记号和休止符

8、教唱歌谱和歌词,用两种方法演唱歌谱,让学生判断哪种唱法是正确的,体会顿音记号和休止符的作用。

9、学唱这4句回忆童年的歌谱和歌词,注意这4句里切分音的唱法。

10、学唱歌曲最后一部分。后面一部分音有点高,所以我们要注意演唱方法,要轻声演唱,避免扯着嗓子喊唱。

11、用多种形式演唱歌曲。

女问——男答——齐;男问——女答——齐;师问——生答——齐。

12、完整齐唱歌曲。

四、欣赏《在灿烂的阳光下》

我们的童年是幸福快乐的,同学们可曾想过我们幸福的童年是谁赋予的?也许有同学说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给的,你说的没错,可是没有大家哪有小家,有一首歌为我们做了很好的解答,同时也表达了我们心中的感激。请打开课本40页,一起来欣赏歌曲《在灿烂的阳光下》。

五、教学结束

今天我们学会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谢谢同学们也让我和刘校长重温了美好的童年时光,我相信这短短的40分钟将会给同学们留下美好的回忆。《金色的童年是一首歌》,同学们让我们开心地唱起来吧。学生边拍手边排队下课走出教室。

接力版一年级音乐下册五《(演唱)同同飞》教学设计

《同同飞》教案 教学内容: 学唱《同同飞》。激发(学习同同飞童谣儿歌,激发学生喜爱这首歌曲)激活(通过打击乐器、歌词创编、律动多种活动的开展,激活音乐课堂的趣味性)激情(通过学生的合作表演,展示自己的创意,有效激情的课堂,达到课堂气氛小高潮)延伸(湖南民歌)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用自然、活泼、愉悦的声音演唱歌曲。 2、引导学生为歌曲做律动、创编歌词,用器乐为歌曲创编伴奏 教学重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创编歌词并演唱,并给歌曲编配动作。 教具:多媒体课件、打击乐器(铃鼓、木鱼)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1分钟) 课前放松。(坐姿端正,深吸慢呼,抖一抖小手,平放。八颗牙齿晒太阳。) 1、师生问好。 2、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童谣吗?谁来表演朗读一下你喜欢的童谣? 二、学唱歌曲(19分钟) 1、打节奏、学歌词。(5分钟)老师拍手示范(放伴奏音乐)--学生用手打节奏跟学(老师用木鱼)--学生完整朗读歌词(老师用铃鼓)--全班念,男生打乐器。全班念,女生打乐器。(老师及时调整乐器的音量) 师:今天陈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首来自湖南的童谣《同同飞》,(课件第一页出示标题)请同学们欣赏下。看老师示范一遍(播放伴奏,手拍节奏) 师:现在请同学们用手打节奏,跟我念,准备。(老师用木鱼) 师:全班一起响亮的朗读一遍。(老师用铃鼓) 师:同学们,咱们朗读的声音加进了打击乐器,变得怎么样啊?更加动听了。好,现在男生拿起木鱼打节奏,全班一起朗读歌词。 师:男生的节奏打得很准,表扬你们,请把乐器轻轻的放在凳子下,现在请女生轻轻的拿起铃鼓,全班一起朗读歌词。 师:加入乐器打节奏以后,我们的童谣念得更加起劲了。请女生轻轻的把铃鼓放在凳子下面。

《同一首歌》音乐教案

《同一首歌》音乐教案 教学目标: 1、在音乐活动中回忆、抒发、诉说同窗之情,感受同学间的真挚情感,乐于与人交往,学会演唱《同一首歌》,在歌声中与同学、朋友工作周分享《同一首歌》真挚情感。 2、通过学唱歌曲,激发对人间真情的追求,学会与人沟通,关爱他人。能用真挚、深情的歌声表达人们对人间真情的渴望、呼唤,并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来体验、深化歌曲的意境、内涵。 教材分析: 歌曲《同一首歌》由陈哲、迎节作词,孟卫东作曲。1996年,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曾和孩子们在上海举行的特奥会上唱过这首歌,以后中央三台又设置了“同一首歌”栏目,《同一首歌》就是此栏目的主题歌。由此,《同一首歌》就像长了翅膀一样,飞进了千家万户,成了一首风靡全国的歌曲。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学唱歌曲时各个声部之间的配合。能够正确理解歌词的内涵,并能与歌曲产生共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六年的小学生活就要结束了,在其慢慢的人生旅途中,

小学的六年只是短短的一瞬,但同窗的情谊却是难以忘怀的,大家曾经一起学习、一起快乐、一起迷惘、一起长大,今天就让我们在同一首歌的旋律中,回忆述说我们走过的美好时光。(播放学生三年在校的学习生活) 二、教授新课: 1、介绍歌曲 师:歌曲创作于1950年,作为十一届来运会开幕式电视直播的片头曲。播出后受到人们热烈的欢迎。《同一首歌》由陈哲、迎节作词,孟卫东作曲。1996年,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曾和孩子们在上海举行的特奥会上唱过这首歌,以后中央三台又设置了“同一首歌”栏目,《同一首歌》就是此栏目的主题歌。由此,《同一首歌》就像长了翅膀一样,飞进了千家万户,成了一首风靡全国的歌曲。 2、学习歌曲师:这首歌曲大部分同学都熟悉,但是否真正了解歌曲的内涵呢?并且是否能用歌声真切地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呢?4.14青海玉树发生7.1级大地震,全国人民齐心合力度难关,而最能表现此情此景的就是《同一首歌》!因此,我们应该学习一下,为玉树加油!下面我就跟大家一起,把这首歌深入的了解一下。 3、在歌曲旋律的背景中,师生共同有表情地朗诵歌词。 4、学生分组思考 (1)你对歌词“大地知道你心中的每个角落”,“同样的感受给了我们同样的渴望”中的“角落”、“渴望”是如何理解的? (2)歌词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金色的童年是一首歌教案

六年级音乐(下册)第五单元 《金色的童年是一首歌》 执教仁桥小学张怀富20140327 教学内容:唱:金色的童年是一首歌 听:在灿烂的阳光下 教学重点:以唱为主,体会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并且能用歌声表达。 教学难点:1、顿音记号处的演唱要富有弹性。 2、休止符的停顿。 3、切分音的唱法、大跳音程的音准。 教学过程:学生在《蜗牛与黄鹂鸟》的歌声中走进教室。听完后师生问好。一、师:刚才我们欣赏了一首关于童年的歌曲,听到这首我们想到童年的哪些事?我们每个人都有幸福的童年。童年是是一幅画,画里有我们五彩的生活,童年是一首诗,诗里有我们想象和憧憬,童年是一首歌,歌里有我们的幸福和欢乐。今天我们要学唱的歌曲就是《金色的童年是一首歌》。 二、教唱歌曲 1、初听歌曲。 请同学们欣赏这首歌曲,听完以后请回答这首歌曲所体现的情绪是怎么样的? 2、学生交流后回答:体现的情绪是欢快活泼的。 3、所以我们在学唱的过程中要带着欢快活泼的情绪来演唱。下面听老师范唱歌曲,请你找出歌曲中旋律相同的部分。 4、同学们交流后回答旋律相同的部分,就是第一行51 11 21和作者童年做的4件事:摇篮里唱甜蜜,木马上唱欢乐,队旗下唱理想,课堂上唱收获。 5、我们把歌曲分为3个部分。 6、学唱第一部分。出现了一问一答的句子,你能找出来吗? 7、学生回答后问:这4句歌谱上出现了哪些音乐符号? 学生回答:顿音记号和休止符 8、教唱歌谱和歌词,用两种方法演唱歌谱,让学生判断哪种唱法是正确的,体会顿音记号和休止符的作用。 9、学唱这4句回忆童年的歌谱和歌词,注意这4句里切分音的唱法。 10、学唱歌曲最后一部分。后面一部分音有点高,所以我们要注意演唱方法,要轻声演唱,避免扯着嗓子喊唱。 11、用多种形式演唱歌曲。 女问——男答——齐;男问——女答——齐;师问——生答——齐。 12、完整齐唱歌曲。 四、欣赏《在灿烂的阳光下》 我们的童年是幸福快乐的,同学们可曾想过我们幸福的童年是谁赋予的?也许有同学说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给的,你说的没错,可是没有大家哪有小家,有一首歌为我们做了很好的解答,同时也表达了我们心中的感激。请打开课本40页,一起来欣赏歌曲《在灿烂的阳光下》。 五、教学结束

《同一首歌》教学设计

《同一首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歌曲,能用真挚的感情演唱歌曲,从而培养活泼开朗、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 2. 演唱合唱时做到声音和谐、统一,培养合唱能力。 3. 用不同的形式表现歌曲《同一首歌》。 教学重、难点 1. 合唱时声部要和谐、统一。 2. 通过合作讨论的方法,为歌曲设计不同的演唱形式。 教材分析 歌曲《同一首歌》由陈哲、胡迎节作词,孟卫东作曲,创作于1990年。中央电视台在第11届亚运会开幕式之前首次播出,并在春节联欢晚会上向全国推出,受到热烈欢迎。 歌曲以诗一般的语言、抒情的旋律和优美的合唱,表达了胜利、欢乐、团结、友谊的美好主题。歌词里用“鲜花”“大地”“春天”“甜蜜的梦”和“阳光灿烂”等词语,表现了我国人民在新时代里意气风发,欢聚一堂,唱着“同一首歌”,畅叙衷肠,展望未来,为实现更加美好的目标──把祖国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共同奋斗的心愿。歌词里用“每一次相逢和笑脸都彼此铭刻”“我们手拉手啊想说的太多”“春天把友好的故事传说”等深情的话语,表达了在改革开放年代,全国各族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友好相处的真诚愿望。这“同一首歌”倾诉了人民对和平、友谊的渴望,表达了人们美

好、纯洁、憧憬幸福未来的思想感情。 歌曲为E大调,4/4拍。歌曲结构为两段体(带再现的二部曲式)。 A段由四个乐句构成,第一、二乐句(第1─8小节)音乐流畅、平和,主题深沉、亲切、凝重,第三乐句(第9─16小节)是这个乐段的小高潮,接着连接第四乐句结束。A段音乐抒发人们经过辛勤劳动获得丰硕成果、欢聚一堂亲切交流时的真挚感情。 B段也由四个乐句构成,第一乐句(第17─20小节)以下属和弦的分解形式,从高音开始,造成柔和的色彩和热烈的气氛,力度逐渐加强的处理,形成全曲高潮,抒发了人们激动、兴奋的心情,并与A乐段形成对比。第二乐句(第21─24小节)是第一乐句的变化重复,并有“”音的出现,形成暂时的离调,力度逐渐减弱的处理,使感情进一步深化,体现发自内心的倾诉。第三乐句(第25─28小节)是A段音乐主题的变化再现,第四乐句中的九度大跳,再次抒发出人们兴高采烈的喜悦心情。歌曲最后的结束句是一个典型的由下属功能转到主功能的补充终止形式,使歌曲在祥和、喜庆的气氛中结束。B 段音乐揭示了歌曲的主题思想──我们向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目标,唱着“同一首歌”去迎接新的辉煌。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观看歌曲《同一首歌》视频,导入新课教学。 学生谈听后的感受。

金色的童年是一首歌

《金色的童年是一首歌》教学设计 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艺术》(教科版) 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课型:综合课 课时:一课时 单位:海口市第二十七小学 授课教师:周瑜 教材分析: 《金色的童年是一首歌》是一首学唱歌曲。旋律琅琅上口,节奏欢快,情绪活泼,歌词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将一幅幅童年的美好景象展现在人们面前。歌曲充满了童年的生活气息,富含人文性和趣味性,使人不禁回忆起难忘的童年,又能引起学生对幸福生活的热爱,激发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 教学思路: 《金色的童年是一首歌》所在单元题为《照片里的故事》,主要以照片为线索,引导学生看照片、忆人物、品事件,记录下童年的美好足迹,进而引导学生在童年时代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在本课教学中我以课堂的人文性为指导,用生动贴近儿童的语言、亲力亲为的行动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通过与学生的互动教学,引导学生把握金色的童年,激发学生畅想美好未来。 教学目标: 1、以感受为主,倾听、体验、理解不同时期的儿童音乐。激发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热爱生活的积极态度,

2、准确掌握跳音、连音、休止符在歌曲中的运用,用活泼、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培养音乐兴趣,树立终身学习音乐的愿望。 教学重点:以感受为主,倾听、体验、理解不同时期的儿童音乐。 教学难点:激发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热爱生活的积极态度。 教学流程: 情境导入歌曲教学拓展与小结 教学准备 1、学生作业:向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了解长辈的童年都唱些什么歌曲。 2、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手风琴。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导语:同学们,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去寻找童年的歌,课前周老师布置了什么作业呢? 1、学生复述作业内容(了解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童年唱的歌曲,以自己的方式学习并表演。) 师生互动:学生反馈课前作业,以个人、小组的形式展示。教师对歌曲的创作年代、背景等进行简单的介绍并相机鼓励。 2、教师归纳:好的歌曲就像好的文化一样,它会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那么多好听的歌曲伴随着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我们在成长,我们的童年多幸福呀!难怪有一位词作家邓丹心就赞美童年是金色的,赞美童年是一首歌! 二、新课教学 1、出示课题:《金色的童年是一首歌》 2、听、记歌词。 ⑴、师:金色的童年是什么?他是哟一首最美的歌,

八年级音乐下册 第1单元《同一首歌》教案 湘教版

第一单元同一首歌 同一首歌 教学目标 1、在音乐活动中回忆、抒发、诉说同窗之情,感受同学间的真挚情感,乐于与人交往,学会演唱《同一首歌》。 2、通过学唱歌曲,激发对人间真情的追求,学会与人沟通,关爱他人。能用真挚、深情的歌声表达人们对人间真情的渴望、呼唤,并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来体验、深化歌曲的意境、内涵。 教材分析 歌曲《同一首歌》由陈哲、迎节作词,孟卫东作曲。1996年,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曾和孩子们在上海举行的特奥会上唱过这首歌,以后中央三台又设置了“同一首歌”栏目,《同一首歌》就是此栏目的主题歌。由此,《同一首歌》就像长了翅膀一样,飞进了千家万户,成了一首风靡全国的歌曲。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学唱歌曲时各个声部之间的配合。能够正确理解歌词的内涵,并能与歌曲产生共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六年的小学生活早已结束了,在其慢慢的人生旅途中,小学的六年只是短短的一瞬,但同窗的情谊却是难以忘怀的,大家曾经一起学习、一起快乐、一起迷惘、一起长大,今天就让我们在同一首歌的旋律中,回忆述说我们走过的美好时光。 二、教授新课 1、介绍歌曲 师:歌曲创作于1990年,作为十一届亚运会开幕式电视直播的片头曲。播出后受到人们热烈的欢迎。《同一首歌》由陈哲、迎节作词,孟卫东作曲。1996年,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曾和孩子们在上海举行的特奥会上唱过这首歌,以后中央三台又设置了“同一首歌”栏目,《同一首歌》就是此栏目的主题歌。由此,《同一首歌》就像长了翅膀一样,飞进了千家万户,成了一首风靡全国的歌曲。 2、学习歌曲 师:这首歌曲大部分同学都熟悉,但是否真正了解歌曲的内涵呢?并且是否能用歌声真切地

《同一首歌》教案

《同一首歌》教案 教学目标:1根据感情需要用抒情的,连贯的声音或热情激动的声音演唱歌曲<用一首歌〉的一声部。 2.用竖笛演奏〈同一首歌〉一.二声部旋律 3.通过听,看,唱等活动能够知道〈同一首歌〉的词曲作者,歌曲创作的背景,以及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点:能够有感情的演唱〈同一首歌〉。 教学难点:创造性地设计歌曲的演唱形式。尝试用二声部演唱歌曲 教学准备:钢琴课件乐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上课起立问好 二:导入 同学们好,欢迎来到严老师的课堂。首先呢请同学们聆听一段音频。 播放课件音频,〈同一首歌〉 一,同学们通过刚播放的音乐,知道了那些信息。 1,歌曲名,作曲是谁,曲子的创作背景。 2,点题:通过信息点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歌曲就是〈同一首歌〉三:介绍:歌曲及创作背景。 1,歌曲介绍: 歌曲《同一首歌》由陈哲、胡迎节作词,孟卫东作曲,创作于1990年。中央电视台在第11届亚运会开幕式之前首次播出,并在春节联欢晚会上向全国推出,受到热烈欢迎。歌曲以诗一般的语言、抒情的旋律和优美的合唱,表达了胜利、欢乐、团结、友谊的美好主题。 2、作者简介 (出示课件图片) 孟卫东(1955—)作曲家。北京人。1987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主要作品有歌曲《同一首歌》,歌剧《雷雨》,舞剧《长城魂》等。作曲家孟卫东的名字是与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开始曲一起载入史册的。这首短短十六秒的乐曲自从一九八八年三月从孟卫东的手中诞生并被《新闻联播》启用为开始曲之后,便以每天一遍的高播出频率在中央电视台的黄金时间、金牌栏目里播放,至今没有更换过,孟卫东因此被人们誉作“你每天都能听到他的作品”的作曲家。 歌曲分析:

金色的童年是一首歌

金色的童年是一首歌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六年级 2.学科:音乐 3.课时:1课时 二。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 本教材选自苏教版第十二册第五单元。这是一首E大调24拍歌曲。旋律朗朗上口,节奏欢快,情绪活泼,歌词简练,通俗易懂。从摇篮。木马。队旗。和课堂四个不同的时期,唱出了童年的甜蜜温馨。理想和收获,通过对童年的美好回忆。引导学生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歌曲中休止符、跳音的运用,更增添了歌曲的活泼感。三。教学目标 1、能够掌握歌曲中连音,调音不同的演唱要求。 2、引导学生体会歌曲的欢快活泼的情绪。高水平的表演歌曲。 3、通过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激出学生们对快乐童年的回忆,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演唱歌曲,体会歌曲欢快、活泼地情绪。学习音乐记号顿音、切分节奏、休止符。 教学难点:顿音、切分节奏、休止符等在歌曲中的表达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相关音像资料 六。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发现美) 出示【百度MP3】 https://www.doczj.com/doc/184942019.html,/m?f=ms&rf=idx&tn=baidump3&ct=134217728&lf=&rn=&word =%CE%CF%C5%A3%D3%EB%BB%C6%F0%BF%C4%F1&lm=-1、 播放歌曲《蜗牛与黄鹂鸟》,学生在歌声中(音乐声)进教室。 师:同学们,这是一首什么歌曲啊? 生:《蜗牛与黄鹂鸟》 师:我们一起把它欣赏完好吗? [设计意图]:创设氛围,确定教学基调。从学生感兴趣的歌入手展开教学。激起学生对本课学习的兴趣。 在听完歌曲后进行组织教学师生问好、导入 师:刚才我们欣赏了一首关于童年的歌曲。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难忘的童年!童年生活是五彩缤纷的,更是令人无法忘记的! 出示【优酷视频】 https://www.doczj.com/doc/184942019.html,/show/zyAh2UKY4daZTnBB.htm 随着时光的飞逝中,慢慢地我们长大了,那你们还记得自己那时候是什么模样吗?师:前几天许多同学拿来了珍藏在自己家中的照片,,老师把它们制成了相册,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出示多媒体课件)猜一猜照片中的主人公是谁,这些照片可是他

一年级音乐上册《同唱一首歌》教案

第三课祖国您好 教学内容: 1、聆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和《颂祖国》。 2、学唱《国旗国旗真美丽》和《同唱一首歌》,并进行编创与活动。 教学重难点: 慢慢积累熟悉歌曲唱名所获得的音高感受;培养学生边唱边拍能力,感受歌曲的节拍。 教具准备: 电子琴、录音机、录音带、爱国图片。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聆听《颂祖国》后,学生能将自己对乐曲的愉快感受表现在动作上,能够自编动作进行歌表演。 2、用听唱法学唱《同唱一首歌》,在感受歌曲时进行拍手、拍脚,有一定的节拍意识。 3、启发学生自己编创动作,以表达歌曲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做吹喇叭的律动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发声练习。 练声曲:1=C→F3∕4 530∣530∣535∣3 00‖ 布谷!布谷!布谷布谷! 三、学唱歌曲。 1、老师弹琴,学生聆听。 2、老师自弹自唱,学生认真听。 3、老师带学生进行拍手拍腿的动作,第一拍拍手,第二、第三拍拍腿。 4、合着节奏边拍手拍脚边朗读歌词。 5、跟着旋律边拍手拍脚边唱歌词。 6、分小组编创动作,小组交流。 7、一组一组展示编创的动作,以表达自己的情感。 评出优胜组,进行表扬。 四、聆听《颂祖国》。 1、要求学生初听音乐时轻轻拍着手合上音乐。 2、谈一谈,听了这段音乐是想跳舞还是想散步? 3、复听音乐,要求学生动起来,将自己对乐曲的愉快感受表现在动作上。 4、个别上台表演,集体评价。 5、启发学生编创节奏,老师指导。 6、进行交流创编活动。

五、进行课堂小结。 1、表扬大胆创编的学生,鼓励学生要积极上音乐课。 2、我们要热爱伟大的祖国,就要从小做起,从现在热爱学习做起。 教学反思: 课堂里,前面几个环节都还不错,学生兴趣很浓,课堂活跃。但是在填词演唱这一环节里,第一,让学生唱的时间太短,没有把歌曲唱熟;第二,我没有放开,总担心学生没有唱好或者是不会唱,在他们唱的时候,总是有我的声音。学生很被动,没有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导致学生在这一环节中演唱气氛不够高,演唱质量也不够好。如果在前面几个环节里节奏快些,争取一些时间放在填词演唱这一环节中,我改变原有的主动身份,充分展现学生主体,让他们自己唱,使之产生极高的兴趣,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以调动,增强了主体参入意识,形成了教与学的整合。出现乐句错误时,我再单独把错误句弹琴教唱,纠正。那么歌曲掌握的会非常熟练。

1《同一首歌》

郑州二七兴华小学 教案 学科: 音乐 教师: 万宇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表演《同一首歌》 教学目标 1、能够演唱歌曲《同一首歌》,能根据感情需要用抒情的、连贯的声音或热情 激动的声音进行演唱,表现歌曲的感情。 2、通过演唱,能够感受和表现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3、创造性地设计歌曲的演唱形式,尝试用二声部演唱歌曲。 教材分析 《同一首歌》 1.背景资料 歌曲《同一首歌》由陈哲、胡迎节作词,孟卫东作曲,创作于1990年。中央电视台在第11届亚运会开幕式之前首次播出,并在春节联欢晚会上向全国推出,受到热烈欢迎。 歌曲以诗一般的语言、抒情的旋律和优美的合唱,表达了胜利、欢乐、团结、友谊的美好主题。歌词里用“鲜花”、“大地”、“春天”、“甜蜜的梦”和“阳光灿烂”等词语,表现了我国人民在新时代里,意气风发,欢聚一堂,唱着“同一首歌”,畅叙衷肠,展望未来,为实现更加美好的目标——把祖国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共同奋斗的心愿。歌词里用“每一次相逢和笑脸都彼此铭刻”、“我们手拉手啊想说的太多”、“春天把友好的故事传说”等深情的话语,表达了在改革开放年代,全国各族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友好相处的真诚愿望。这“同一首歌”倾诉了人民对和平、友谊的渴望,表达了人们美好、纯洁、憧憬幸福未来的思想感情。 2.作者简介 孟卫东(1955—)作曲家。北京人。1970年参军,1987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长期在中国铁路文工团从事音乐创作工作。主要作品有歌曲《同一首歌》,歌剧《雷雨》,舞剧《长城魂》等。 3.歌曲分析 歌曲为E大调,4/4拍。歌曲结构为两段体(带再现的二部曲式)。

音乐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同一首歌》教案2

音乐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同一首歌》教案2 教学目标: 1、根据感情需要用抒情的,连贯的声音或热情激动的声音演唱歌曲《同一首歌》的一声部。 2、用竖笛演奏《同一首歌》一、二声部旋律。 3、通过听,看,唱等活动能够知道《同一首歌》的词曲作者,歌曲创作的背景,以及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点: 能够有感情的演唱《同一首歌》。 教学难点: 创造性地设计歌曲的演唱形式。尝试用二声部演唱歌曲。 教学准备: 钢琴、课件、乐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上课、起立、问好。 二、导入。 同学们好,欢迎来到严老师的课堂。首先呢请同学们聆听一段音频。 播放课件音频,〈同一首歌〉同学们通过刚播放的音乐,知道了那些信息。 1、歌曲名,作曲是谁,曲子的创作背景。 2、点题:通过信息点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歌曲就是《同一首歌》。 三、介绍:歌曲及创作背景。 1、歌曲介绍: 歌曲《同一首歌》由陈哲、胡迎节作词,孟卫东作曲,创作于1990年。中央电视台在第11届亚运会开幕式之前首次播出,并在春节联欢晚会上向全国推出,受到热烈欢迎。歌曲以诗一般的语言、抒情的旋律和优美的合唱,表达了胜利、欢乐、团结、友谊的美好主题。 2、作者简介 (出示课件图片)。 孟卫东(1955—)作曲家。人。1987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主要

作品有歌曲《同一首歌》,歌剧《雷雨》,舞剧《长城魂》等。作曲家孟卫东的名字是与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开始曲一起载入史册的。这首短短十六秒的乐曲自从一九八八年三月从孟卫东的手中诞生并被《新闻联播》启用为开始曲之后,便以每天一遍的高播出频率在中央电视台的黄金时间、金牌栏目里播放,至今没有更换过,孟卫东因此被人们誉作“你每天都能听到他的作品”的作曲家。 歌曲分析: 歌曲为E大调,4/4拍。歌曲结构为两段体(带再现的二部曲式)。 A段由4个乐句构成,第一、二乐句(第1~8小节)音乐流畅、平和,主题深沉、亲切、凝重,第三乐句(第9~16小节)是这个乐段的小高潮,接着连接第四乐句结束。A段音乐抒发人们经过辛勤劳动获得丰硕成果、欢聚一堂亲切交流时的真挚感情。B段也由4个乐句构成,第一乐句(第17~20小节)以下属和弦的分解形式,从高音开始,造成柔和的色彩和热烈的气氛,力度逐渐加强的处理,形成全曲高潮,抒发了人们激动、兴奋的心情,并与A乐段形成对比。第二乐句(第21~24小节)是第一乐句的变化重复,使感情进一步深化,体现发自内心的倾诉。第三乐句(第25~28小节)是A段音乐主题的变化再现,第四乐句中的九度大跳,再次抒发出人们兴高采烈的喜悦心情。歌曲最后的结束句是一个典型的由下属功能转到主功能的补充终止形式,使歌曲在祥和、喜庆的气氛中结束。B段音乐揭示了歌曲的主题思想——我们向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目标,唱着“同一首歌”去迎接新的辉煌。 四、歌曲教学: 首先我们来看看歌词。请2位同学把歌词读一遍(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作者用了什么样的词语,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1、鲜花。大地。甜蜜的梦。和阳光灿烂等词语,表达了我国人民在新时代里,意气风发,欢聚一堂,唱着“同一首歌”,畅叙衷肠,展望未来,为实现更加美好的目标(把祖国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共同奋斗的心愿。 2、每一次相逢和笑脸都彼此铭刻,我们手拉手啊想说的太多,春天把友好的故事传说,等深情的话语,表达了在改革开放年代全国各族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友好相处的真诚愿望。倾诉了人民对和平,友谊的渴望,表达了人们美好,纯洁,憧憬幸福未来的思想感情。 歌唱教学: 1、听录音范唱,调查学生对歌曲的熟悉程度。 2、学习第一声部: 1)放录音,学生轻声随着歌唱。

《同唱一首歌》教学设计

《同唱一首歌》教学设计 《同唱一首歌》教学设计 《同唱一首歌》教学设计 教材来源:小学一年级音乐教科书/人民音乐出版社2014年版 教学内容来源:小学一年级音乐第三组 教学主题:祖国您好 课时:共两课时,第一课时 授课对象:一年级学生 设计者:一年级 /中牟县荟萃路小学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本科侧重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将热爱祖国的教育内容,融入音乐实践活动中。 本课配合主题编排了维吾尔族风格特点的聆听和演唱歌曲《同唱一首歌》,并在《同唱一首歌》第二段歌词处留出空格让学生填词,在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同时,增强民族大家庭,大团结意识。 2.教材分析

歌曲《同唱一首歌》是一首创作歌曲,四三拍宫调式,四乐句一段体结构。歌曲节奏舒展,旋律清新,用贴近生活的语言节奏和韵律发展而成。歌曲中唱到四名少数民族小朋友,预示各民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建设祖国,共同歌唱祖国妈妈。 3.学情分析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所以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应主要采用设置情境、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玩中体验,玩中创造。针对这一特点,在平日的教学中,恶剧应注重营造愉悦、欢快的学习氛围,运用多种活动增强学生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使他们在亲身体验中进行有效的学习,保持他们学习的欲望和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教学目标 1、能用亲切、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同唱一首歌》,在歌声表达出团结友爱之情和热爱祖国之情。 2、能根据自己最乐于交往的好朋友的名字或少数民族小朋友的名字即兴创编歌词,并会演唱和表演。 3、简单了解我们国家有五十六个民族,并初步懂得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的道理 评价任务 任务一:能用亲切、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同唱一首歌》,在歌声表达出团结友爱之情和热爱祖国之情。

同一首歌教案

同一首歌音乐教案 教学目标: 一、通过演唱和欣赏活动,能够感受和表现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喜爱不同形式的歌唱祖国、歌颂友谊的歌曲。 二、聆听欣赏曲《我的祖国》和《大中国》,能够背唱歌曲的音乐主题;辨别并说出歌曲中速度和力度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与表现歌曲情感的关系;能够辨别这两首歌曲明显不同的风格。 三、能够演唱歌曲《同一首歌》,能根据感情需要同抒情的、连贯的声音或热情激动的声音进行演唱,表现歌曲的感情,并创造性地设计歌曲的演唱形式,尝试用二声部演唱此曲。 四、学习秧歌知识,创造性地为歌曲《大中国》编配秧歌舞的动作。 五、学习有关合唱知识,知道合唱的声部及各声部位置。 教学重、难点: 1、继续能用和谐、统一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二声部歌曲。 2、自己设计秧歌动作。 3、学习合唱的声部及其位置。 教学时间: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观看在《同一首歌》录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跟着录象中的音乐,轻声哼唱《同一首歌》,营造歌曲深情、真挚的意境。

二、寓教于乐: 1、跟音乐,轻声演唱歌曲。 2、老师随机指导。 3、学习二声部旋律及其演唱。 4、练习两个声部配合。 三、创造表现: 1、听听、唱唱《同一首歌》,讨论歌曲分成几段。用色笔在乐谱上标出。哪些地方要唱得亲切抒情?哪些地方要唱得热情激动?试着自己设计演唱形式。 2、表演。 四、完美结课学生唱着《同唱一首歌》下课。 第二课时 一、激情导入:课前练唱《同一首歌》。 二、寓教于乐: 教师播放歌曲,学生聆听 《我的祖国》、《大中国》 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旋律。 2、随录音唱歌词。 3、引导学生对比《我的祖国》两个乐段的情绪。 4、随音乐模仿指挥。 三、创造表现: 学生分组表演《我的祖国》、《大中国》。

苏教版小学音乐六下《金色的童年是一首歌》教案 (2)

《金色的童年是一首歌》教学案例教材: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课型:技能课 课时:一课时 单位: 授课教师: 教材分析: 《金色的童年是一首歌》是一首欢快、活泼的歌曲,旋律琅琅上口,节奏欢快,情绪活泼,歌词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并且一问一答的节奏完全相同,形象的将一幅幅童年的美好景象展现在人们面前。歌曲中休止符、顿音的使用,更加增添了歌曲的活泼感。后半部分出现了较多的节奏重复。整首歌曲需要注意顿音和休止符,还有后半部分的切分节奏。歌曲充满了童年的生活气息,富含人文性和趣味性,使人不禁回忆起难忘的童年,又能引起学生对幸福生活的热爱,激发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 教学思路: 《金色的童年是一首歌》所在单元题为《灿烂阳光下》,主要以照片为线索,引导学生看照片、忆人物、品事件,记录下童年的美好足迹,进而引导学生在童年时代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在本课教学中我以课堂的人文性为指导,用生动贴近儿童的语言、亲力亲为的行动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通过与学生的互动教学,引导学生把握金色的童年,激发学生畅想美好未来。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金色的童年是一首歌》,感受乐曲活泼、欢快的情绪,回顾童年的幸福时光。以感受为主,倾听、体验、理解不同时期的儿童音乐。激发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热爱生活的积极态度, 2、准确掌握跳音、连音、休止符在歌曲中的运用,能唱准歌曲中的“大跳音程”。用活泼、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培养音乐兴趣,树立终身学习音乐的愿望。 教学重点: 1、感受乐曲活泼、欢快的情绪,回顾童年的幸福时光。 2、运用不同的艺术形式来表现歌曲的内涵。 教学难点: 1、顿音记号处的演唱要有弹性。 2、切分音节奏的正确演唱。 3、大跳音程演唱时的音准。 教学过程: 一、共享童年的故事: 师:今天这节课我给大家带来了一首流行歌曲,下面请同学们来听听。同学们可以跟着音乐唱一唱、动一动,让我们一起来感受感受歌曲中快乐的气氛。 播放罗大佑版本的《童年》。 让学生说出歌曲的名字 师:是呀,童年是多彩的,童年是愉快的。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难忘的童年!在童年的歌声中,我们慢慢长大了。那你们还记得自己小时候的样子吗? ……

教育最新八年级初中音乐同一首歌教案

《同一首歌》 教学目标: 1、根据感情需要用抒情的,连贯的声音或热情激动的声音演唱歌曲《同一首歌》的一声部。 2、用竖笛演奏《同一首歌》一、二声部旋律。 3、通过听,看,唱等活动能够知道《同一首歌》的词曲作者,歌曲创作的背景,以及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点: 能够有感情的演唱《同一首歌》。 教学难点: 创造性地设计歌曲的演唱形式。尝试用二声部演唱歌曲。 教学准备: 钢琴、课件、乐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上课、起立、问好。 二、导入。 同学们好,欢迎来到严老师的课堂。首先呢请同学们聆听一段音频。 播放课件音频,〈同一首歌〉同学们通过刚播放的音乐,知道了那些信息。 1、歌曲名,作曲是谁,曲子的创作背景。 2、点题:通过信息点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歌曲就是《同一首歌》。 三、介绍:歌曲及创作背景。 1、歌曲介绍: 歌曲《同一首歌》由陈哲、胡迎节作词,孟卫东作曲,创作于1990年。中央电视台在第11届亚运会开幕式之前首次播出,并在春节联欢晚会上向全国推出,受到热烈欢迎。歌曲以诗一般的语言、抒情的旋律和优美的合唱,表达了胜利、欢乐、团结、友谊的美好主题。 2、作者简介 (出示课件图片)。 孟卫东(1955—)作曲家。北京人。1987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主要作品有歌曲《同一首歌》,歌剧《雷雨》,舞剧《长城魂》等。作曲家孟卫东的名字是与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开始曲一起载入史册的。这首短短十六秒的乐曲自从一九八八年三月从孟卫东的手中诞生并被《新闻联播》启用为开始曲之后,便以每天一遍的高播出频率在中央电视台的黄金时间、金牌栏目里播放,至今没有更换过,孟卫东因此被人们誉作“你每天都能听到他的作品”的作曲家。 歌曲分析:

同一首歌音乐教案

同一首歌音乐教案 《同一首歌》音乐教案 教学目标 在音乐活动中回忆、抒发、诉说同窗之情,感受同学间的真挚情感,乐于与人交往。学会演唱《同一首歌》,在歌声中与同学、朋友工作周分享《同一首歌》真挚情感,通过学唱歌曲,激发对人间真情的追求,学会与人沟通,关爱他人。能用真挚、深情的歌声表达人们对人间真情的渴望、呼唤,并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来体验、深化歌曲的意境、内涵。教材分析 歌曲《同一首歌》由陈哲、迎节作词,孟卫东作曲。1996年,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曾和孩子们在上海举行的特奥会上唱过这首歌,以后中央三台又设置了“同一首歌”栏目,《同一首歌》就是此栏目的主题歌。由此,《同一首歌》就像长了翅膀一样,飞进了千家万户,成了一首风靡全国的歌曲。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学唱歌曲时各个声部之间的配合。能够正确理解歌词的内涵,并能与歌曲产生共鸣。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三年的初中生活就要结束了,在其慢慢的人生旅途中,初中的三年只是短短的一瞬,但同窗的情谊却是难以忘怀的,大家曾经一起学习、一起快乐、一起迷惘、一起长大,今天就让我们在同一首歌的旋律中,回忆述说我们走过的美好时光。 (播放学生三年在校的学习生活) 二、教授新课 1、介绍歌曲

师:歌曲创作于1950年,作为十一届来运会开幕式电视直播的片头曲。播出后受到人们热烈的欢迎。《同一首歌》由陈哲、迎节作词,孟卫东作曲。1996年,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曾和孩子们在上海举行的特奥会上唱过这首歌,以后中央三台又设置了“同一首歌”栏目,《同一首歌》就是此栏目的主题歌。由此,《同一首歌》就像长了翅膀一样,飞进了千家万户,成了一首风靡全国的歌曲。 2、学习歌曲 师:这首歌曲大部分同学都熟悉,但是否真正了解歌曲的内涵呢,并且是否能用歌声真切地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呢,4.14青海玉树发生7.1级大地震,全国人民齐心合力度难关,而最能表现此情此景的就是《同一首歌》~因此,我们应该学习一下,为玉树加油~下面我就跟 1 大家一起,把这首歌深入的了解一下。 3、在歌曲旋律的背景中,师生共同有表情地朗诵歌词。 4、学生分组思考 (1)你对歌词“大地知道你心中的每个角落”,“同样的感受给了我们同样的渴望”中的“角落”、“渴望”是如何理解的, (2)歌词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生: ——失意、孤独、无助感受——对人间真善美的感悟沟通、理解、鼓励师: 角落 渴望——友谊、友情、真情主题思想——人间真情 同时请同学们思考回答: 5、教师有表情的范唱, (1)A、B前后两段的旋律,在节奏、音区上有什么不同, (2)教师在演唱过程中,A段与B段有什么不同的处理,

金色的童年是一首歌作文

金色的童年是一首歌作文 金色的童年是一首歌作文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金色的童年是一首歌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金色的童年是一首歌作文1 “让我们拥有一个金色的童年吧!”这是我最想对老师和家长们说的.话。 不知老师和家长们注意了吗?最近报道,一个11——12岁的男孩儿,因为经受不住学习上的压力,写退学申请了。难道我们现在的学习压力还不够大吗?整天考试,尤其是到了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的时候,老师们几乎疯狂了,每天做卷子。后来,我们同学间相互说一说对考试的印象,所有的同学几乎回答一样:“我们看见卷子就想吐,再也不想看见卷子了!”可是,该考试还是得考试。唉,倒霉! 老师啊!家长们啊!让我们拥有一个金色的童年吧!

金色的童年是一首歌作文2 今天妈妈拿了几张照片,第一张是我一百天的,胖乎乎的,没头发,噘着嘴。妈妈说:“因为摄影时给我摆了好多姿势,我很生气。”第二张是我上幼儿园学会用筷子挟花生豆,多神气呀,正得意的笑着厉害呢,第三张是我幼儿园毕业戴着博士帽,穿着博士服时,我已经开始换牙了,虽然没有门牙,但我依然笑得很开心,第四张是现在有我戴着红领巾神气地站在天安门广场上,两个羊角辫,高兴得笑弯了腰。 金色的童年是一首歌作文3 记得五岁那年,爸爸、妈妈带我去“天使宝贝”照相。 我们先看看别人的照片。看完之后,服务员阿姨领我和妈妈去二楼,爸爸在一楼。我们到二楼后,化妆师给我盘头、化妆、戴上皇冠,去照相。我选了一件公主裙,穿上白皮鞋站在黑色的背景上面,做着各种动作。 叔叔把钢琴和小白凳搬过来,我现在很激动!开始照相啦!叔叔让我坐在小白凳上,弹着钢琴,我把头扭过来,叔叔让我笑,可我却笑不出来,于是,叔叔逗逗我,我开心地笑了,叔叔让我保持这个造型。叔叔把照相机对准我。“咔”的一声,我的照片拍好了!我多么想看看我的照片啊!可是,照片还没洗出来。 这又是我的快乐童年!“咔”!

《同一首歌》的教学设计

《同一首歌》的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在音乐活动中回忆、抒发、诉说同窗之情,感受同学间的真挚情感,乐于与人交往。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演唱《同一首歌》,在歌声中与同学、朋友分享《同一首歌》真挚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唱歌曲,激发对人间真情的追求,学会与人沟通,关爱他人。能用真挚、深情的歌声表达人们对人间真情的渴望、呼唤,并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来体验、深化歌曲的意境、内涵。 教材分析: 歌曲《同一首歌》由陈哲、迎节作词,孟卫东作曲。中央三台设置了“同一首歌”栏目,《同一首歌》就是此栏目的主题歌。由此,《同一首歌》就像长了翅膀一样,飞进了千家万户,成了一首风靡全国的歌曲。 教学重、难点: 学唱歌曲时各个声部之间的配合。能够正确理解歌词的内涵,并能与歌曲产生共鸣。 教学方法: 讲授式教学法、引导式教学法、情景式教学法等。 教具:多媒体、电子琴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六年的小学生活很快就要过去了,现在是我们在小学阶段的最后一年在其慢慢的人生旅途中,小学六年只是短短的一瞬,但同窗的情谊却是难以忘怀的,大家曾经一起学习、一起快乐、一起迷惘、一起长大,今天就让我们在《同一首

歌》的旋律中,回忆述说我们走过的美好时光。下面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首歌曲。 (播放歌曲,全班共同感受歌曲并哼唱) 问题:同学们在哪些场合听到的这首歌? 答案:很多公益性演出…… 我们在很多公益演出中听到过这首歌曲,大家都很喜欢这首歌,哪位同学能告诉老师这首歌曲表达了什么样的主题呢?给我们传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呢?友谊、团结……介绍歌曲:《同一首歌》创于1990年,中央电视台在第十一届运动会开幕式之前首次播出,受到热烈欢迎。歌曲以诗一般的语言、抒情的旋律表达了胜利、欢乐、团结、友谊的美好主题。 二、新课学习 1、朗读歌词。 在歌曲旋律的背景中,师生共同有表情地朗诵歌词。 2、范唱,同时请同学们思考回答: (1)A、B前后两段的旋律,在节奏、音区上有什么不同? (2)教师在演唱过程中,A段与B段有什么不同的处理? (1)A段节奏疏缓,起音在5旋律起伏不大,B段节奏相对紧凑,旋律起音在1,且有几处是八度、九度大跳。 (2)A段情绪较为平缓,是用叙述的口吻演唱的,B段情绪较为激动,是用呼唤的口吻演唱的。 2、学唱歌曲。 (1)感受歌曲,体会歌曲速度和情绪。 (2)学习歌曲,电子琴弹奏,全班齐唱歌曲。

初中音乐《同一首歌》教案2

《同一首歌》教案 教学目标: 1、根据感情需要用抒情的,连贯的声音或热情激动的声音演唱歌曲《同一首歌》的一声部。 2、用竖笛演奏《同一首歌》一、二声部旋律。 3、通过听,看,唱等活动能够知道《同一首歌》的词曲作者,歌曲创作的背景,以及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点: 能够有感情的演唱《同一首歌》。 教学难点: 创造性地设计歌曲的演唱形式。尝试用二声部演唱歌曲。 教学准备: 钢琴、课件、乐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上课、起立、问好。 二、导入。 同学们好,欢迎来到严老师的课堂。首先呢请同学们聆听一段音频。 播放课件音频,〈同一首歌〉同学们通过刚播放的音乐,知道了那些信息。 1、歌曲名,作曲是谁,曲子的创作背景。 2、点题:通过信息点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歌曲就是《同一首歌》。 三、介绍:歌曲及创作背景。 1、歌曲介绍: 歌曲《同一首歌》由陈哲、胡迎节作词,孟卫东作曲,创作于1990年。中央电视台在第11届亚运会开幕式之前首次播出,并在春节联欢晚会上向全国推出,受到热烈欢迎。歌曲以诗一般的语言、抒情的旋律和优美的合唱,表达了胜利、欢乐、团结、友谊的美好主题。 2、作者简介 (出示课件图片)。 孟卫东(1955—)作曲家。北京人。1987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主要作品有歌曲《同一首歌》,歌剧《雷雨》,舞剧《长城魂》等。作曲家孟卫东的名字是与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开始曲一起载入史册的。这首短短十六秒的乐曲自从一九八八年三月从孟卫东的手中诞生并被《新闻联播》启用为开始曲之后,便以每天一遍的高播出频率在中央电视台的黄金时间、金牌栏目里播放,至今没有更换过,孟卫东因此被人们誉作“你每天

金色的童年是一首歌150字

金色的童年是一首歌150字 金色的童年是一首歌150字 每个人的童年生活都很丰富多姿,我现在就来说说我的童年生活。 我五岁的时候,妈妈带我去秦皇岛旅游。秦皇岛是一个海滨城市,我们住的宾馆就是挨着海边的,早晨起来我们就可以到海边玩。有一天,我们跟着旅游团去了山海关的老龙头,老龙头的意思就是说-长城的最头上,我们跟着旅游团在龙头上走,从城墙望下,就是一望无际的大海和沙滩,非常美丽。我们又跟着旅游团走了一会儿,我看见了一个买玉米的,我对妈妈说:"我想吃玉米!",妈妈挑了一个玉米正在装袋子时,我也拿起一个玉米,拿起来后我不小心烫了一下,玉米掉落到地上时又碰到我肚子上,顿时我感到一股火烧火燎的感觉。我跟妈妈说:"妈妈,我刚才烫了一下,好疼啊!",妈妈就让我忍着,说:"咱们找着大部队,在沙滩上玩一会,你就不疼了"。到了晚上,回到宾馆的时候,我感觉又开始疼痛,我就跟妈妈说肚子又开始疼了,妈妈赶紧去给我买了烫伤膏。晚上睡觉时因为疼痛困扰着我,我没有立刻睡着。本来是我可以很快乐的玩,但是,我的不小心,让我旅游增加了一股疼痛的感觉。虽然有一点疼痛,但是并没有影响我快乐的感觉。 我五岁那年的一个不小心,从此给我留下了难以忘怀的深刻印象。 金色的童年是一首歌150字 童年是一首歌,唱出欢乐的音符;童年是一幅画,画着生活的喜怒哀乐:童年是一条小溪,成长的足迹在里面流淌...... 风和日丽,阳光明媚。那天真是个好天气。我和妈妈去鸟语林玩那里的鸟类都是散养的。我一进门,就看见一只鹅向我走来。我本想喂它点食,没想到它一见我,就就朝我飞来,在我头上乱扑腾。我慌了手脚,往头上乱拍,妈妈立刻用相机照了下来。 上幼儿园中班的时侯,老师教我们啄木鸟的好处,说:"啄木鸟是益鸟,能把树里的虫子啄出来。" 我说:"那人行吗?" 老师说:"当然不行了!" 全班人哄堂大笑 我回到家,就去院子里用牙啃树,啃着啃着,突然听见"喀吧"一声,牙掉了!血一个劲的往外流。我吓坏了,哇哇的哭了起来。并发誓永远不再给树捉虫了。 现在想起来这些事,忍不住会笑出声来。童年真像一壶酒,越藏越醇,味越浓。 金色的童年是一首歌150字 记的在小时侯,我骑小自行车出去和小朋友们玩。我邻居家的小孩推着我,推的太用力了,我刹不住车了,掉进了水坑里。那个坑是雨冲的,深一米多。我在雨中奋力狰扎,可还是被水给淹没了。在我狰扎的时侯,有一个叔叔跳入了水中把了上来,妈妈赶紧抱着我回家换衣服我笑了笑,你们知道我为什么笑吗?因为我为有这么叔叔而自豪。 我回到家后,躲在被窝里直哆嗦,我穿上了妈妈给我换洗的衣服,又高高兴兴的去玩了。还有一次,我和朋友们玩捉迷藏,我为了不让朋友找到我,我藏到了一条缝隙之中,除了我,剩下的小伙伴都被找到了,这时我自己出来了,他们也看见了我,我快出来时脚卡住了,小伙伴们把我拽了出来。 我为有这么一个童年而自豪。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