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贸易学第三版习题答案

国际贸易学第三版习题答案

国际贸易学第三版习题答案

国际贸易学第三版习题答案

国际贸易学是一门研究国际经济交流和贸易的学科,它涉及到国际贸易的原理、政策和实践等方面。在学习这门学科的过程中,习题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

过解答习题可以帮助我们巩固所学的知识。本文将为大家提供国际贸易学第三

版习题的答案,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第一章: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1. 什么是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它是国家之间经

济联系的重要形式,通过国际贸易,各国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的互

利共赢。

2. 国际贸易的原理有哪些?

国际贸易的原理包括比较优势原理、绝对优势原理和相对优势原理。比较优势

原理是指各国应该专门生产其相对比较优势的商品,然后通过贸易来获取其他

商品。绝对优势原理是指某一国家在生产某种商品上拥有绝对的优势,可以通

过贸易来获取其他商品。相对优势原理是指各国在生产不同商品上存在相对优势,通过贸易可以实现互利共赢。

第二章:国际贸易的制度和政策

1. 什么是国际贸易的制度?

国际贸易的制度是指国际贸易所遵循的规则和机构。国际贸易的规则包括关税

和非关税壁垒的规定,国际贸易的机构包括世界贸易组织(WTO)等。

2. 国际贸易政策的目标有哪些?

国际贸易政策的目标包括促进经济增长、提高就业水平、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等。通过制定适当的贸易政策,国家可以实现这些目标。

第三章:国际贸易的影响因素

1. 国际贸易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国际贸易的影响因素包括比较优势、生产要素的差异、技术水平、市场规模、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等。这些因素会影响国际贸易的规模和结构。

2. 国际贸易对经济的影响有哪些?

国际贸易对经济的影响包括扩大市场规模、促进资源配置的优化、提高生产效率、促进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等。国际贸易对经济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第四章:国际贸易政策的工具和措施

1. 国际贸易政策的工具有哪些?

国际贸易政策的工具包括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关税是对进口商品征收的税费,非关税壁垒包括配额、进口许可证、出口补贴等。

2. 为什么国家会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国家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原因有多种,包括保护国内产业、保护就业、保护国家安全等。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可以帮助国家应对国际贸易的竞争压力。通过解答以上习题,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国际贸易学的知识。国际贸易学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应对考试,更是为了深入了解国际贸易的原理和实践,为将来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对待习题的解答,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

国际贸易学第三版习题答案

国际贸易学第三版习题答案 国际贸易学第三版习题答案 国际贸易学是一门研究国际经济交流和贸易的学科,它涉及到国际贸易的原理、政策和实践等方面。在学习这门学科的过程中,习题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 过解答习题可以帮助我们巩固所学的知识。本文将为大家提供国际贸易学第三 版习题的答案,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第一章: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1. 什么是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它是国家之间经 济联系的重要形式,通过国际贸易,各国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的互 利共赢。 2. 国际贸易的原理有哪些? 国际贸易的原理包括比较优势原理、绝对优势原理和相对优势原理。比较优势 原理是指各国应该专门生产其相对比较优势的商品,然后通过贸易来获取其他 商品。绝对优势原理是指某一国家在生产某种商品上拥有绝对的优势,可以通 过贸易来获取其他商品。相对优势原理是指各国在生产不同商品上存在相对优势,通过贸易可以实现互利共赢。 第二章:国际贸易的制度和政策 1. 什么是国际贸易的制度? 国际贸易的制度是指国际贸易所遵循的规则和机构。国际贸易的规则包括关税 和非关税壁垒的规定,国际贸易的机构包括世界贸易组织(WTO)等。 2. 国际贸易政策的目标有哪些?

国际贸易政策的目标包括促进经济增长、提高就业水平、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等。通过制定适当的贸易政策,国家可以实现这些目标。 第三章:国际贸易的影响因素 1. 国际贸易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国际贸易的影响因素包括比较优势、生产要素的差异、技术水平、市场规模、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等。这些因素会影响国际贸易的规模和结构。 2. 国际贸易对经济的影响有哪些? 国际贸易对经济的影响包括扩大市场规模、促进资源配置的优化、提高生产效率、促进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等。国际贸易对经济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第四章:国际贸易政策的工具和措施 1. 国际贸易政策的工具有哪些? 国际贸易政策的工具包括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关税是对进口商品征收的税费,非关税壁垒包括配额、进口许可证、出口补贴等。 2. 为什么国家会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国家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原因有多种,包括保护国内产业、保护就业、保护国家安全等。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可以帮助国家应对国际贸易的竞争压力。通过解答以上习题,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国际贸易学的知识。国际贸易学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应对考试,更是为了深入了解国际贸易的原理和实践,为将来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对待习题的解答,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

人大最新国际贸易理论作业答案

★国际贸易理论(第三版)(ZK028C) 第一章导论 1、【164096】(单项选择题)在国际贸易中,由商品进口国和出口国通过第三国进行的贸易,对第三国来说,叫做()。 A.总贸易 B.有形贸易 C.直接贸易 D.转口贸易 【答案】D 2、【164097】(单项选择题)在国际贸易中,商品交换国之间从事的纯粹的商品交换,不含任何加工成分,这种贸易称为()。 A.一般贸易 B.加工贸易 C.直接贸易 D.转口贸易 【答案】A 3、【164099】(单项选择题)技术贸易和服务贸易属于()。 A.转口贸易 B.无形贸易 C.总贸易 D.有形贸易 【答案】B 4、【164102】(单项选择题)世界贸易组织建立于()。 A.1995年1月1日 B.1993年1月1日 C.1994年1月1日 D.1996年1月1日 【答案】A 5、【164104】(单项选择题)第八轮多边关税及贸易谈判又被称为()。 A.乌拉圭回合 B.东京回合 C.尼克松回合 D.狄龙回合

【答案】A 6、【164124】(单项选择题)某年世界出口货物贸易额为1.6万亿美元,进口货物贸易额为1.7万亿美元,该年国际货物贸易额为()。 A.0.1万亿美元 B.1.6万亿美元 C.1.7万亿美元 D.3.3万亿美元 【答案】B 7、【164133】(单项选择题)GATT是下列哪个组织的缩写()。 A.世界贸易组织 B.世界银行 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D.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答案】D 8、【164121】(简答题)为什么需要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正式的国际经济贸易组织? 【答案】(1)《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仅是根据《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临时适用议定书》生效的临时协议,并不是正式生效的国际公约。从传统的法律和组织来看,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是众多国际机构中级别最低的一个,没有自己的组织基础,仅是一个政府间的行政协议。 (2)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各缔约方同意临时接受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法律义务,这就使一些国家以此为理由,在自己的贸易立法或政策制定中时常偏离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基本义务,削弱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权威性。 (3)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不能适应国际经贸环境的巨大变化,尤其是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仅管辖货物贸易,而农产品、纺织品和服装还不受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贸易自由化的约束。 (4)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争端解决机制在做出决策时要求所有缔约方“完全协商一致”,只要有一个缔约方不同意解决争端专家小组的仲裁结果,则该解决争端专家小组的报告就不能通过。因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很难在公正、客观基础上按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本身的规则对缔约方之间的贸易争端做出裁决。 (5)《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是各缔约方在经济贸易利益关系调整过程中妥协的产物,是一个“软法律文件”。 9、【164106】(多项选择题)下面属于对外贸易管理制度的有()。 A.关税 B.配额 C.许可证 D.海关估价 E.政府采购 【答案】A,B,C,D,E

国际服务贸易第三版复习思考题答案要点

第一章 1.服务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服务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服务的无形性或不可感知性。(2)服务过程与消费的不可分割性。(3)服务的异质性。(4)服务的不可储存性。(5)所有权不可转让性。(6)服务价格名称多样与不易确定性。 2.服务业是怎样分类的?其发展趋势如何? (1)服务业有理论分类和统计分类两种。 理论分类:以时间序列为基础分为传统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以功能为基础分为消费者服务、生产者服务和分配服务。 统计分类:服务业的范围取决于三大产业的划分,历史上对服务业的统计多等同于第三产业的数据。目前,对三大产业还没有完全统一的划分标准。国际上较有影响的统计分类方法有两种,一是联合国有关组织在1968年提出的标准产业分类法,二是世界贸易组织在1995年提出的对服务业的分类方法。我国国内主要是2003年国家统计局在《行业划分规定》中提出的统计分类方法。 (2)服务业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a.服务业内部结构不断调整,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 b.服务业对工农业的带动作用日益突出; c.以新技术为基础的服务业成为提升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力量。 3.简述国际服务贸易的含义。 国际服务贸易指的是不同国家之间所发生的服务买卖与交易活动。服务的提供国称为服务的出口国,服务的消费国称为服务的进口国,各国的服务出口额之和构成国际服务贸易额。《服务贸易总协定》从服务贸易提供方式的角度给服务贸易下了较为准确的定义,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指导性,并为各国和各界所普遍接受,即服务贸易有四类:跨境交付、境外消费、商业存在和自然人流动。 4.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有哪些特点? (1)科技革命和专业化程度的提高促进国际服务贸易加速发展; (2)国际服务贸易结构进一步优化,技术、知识密集化趋势日益明显; (3)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世界服务贸易的区域与国别差异; (4)全球外国直接投资重点转向服务业,以商业存在形式实现的国际服务贸易规模扩大; (5)国际服务贸易全球化、自由化与贸易壁垒并存。 5.二战后国际服务贸易为什么能得到迅速发展? 二战以后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迅速的主要原因为:(1)科学技术革命促进了国际服务贸易高速发展;(2)经济发展引致的消费需求扩张带动国际服务贸易的扩大;(3)生产力发展推动的产业结构的转换,增加了国际服务供给;(4)服务与商品货物日益密不可分的关系直接带来了国际追加服务的发展;(5)区域贸易一体化为国际服务贸易提供了发展条件。 6.简述影响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般来说,影响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因素主要有:生产力的发展和服务业国际分

(王峰、赵登峰)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第三版)练习题及答案 (15)[7页]

国际贸易习题及答案 配套教材:《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第三版) 》 主编:王峰赵登峰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2020年8月 第十五章 一、填空题 1.国际贸易的基本程序包括进出口交易的准备、进出口交易的磋商、进出口合同的 签订和进出口合同的履行等四个阶段。 2.交易磋商可以分为口头磋商和书面磋商两种。 3.发盘可以分为口头发盘和_书面发盘__。 4.交易磋商的一般程序包括询盘、发盘、还盘和接受四个环节。 5.接受是受盘人在接到对方的发盘之后在发盘的有效期内就发盘所提出的条件以_声明_ 或行为向发盘人作出的表示同意的行为。 6.在实际业务中,接受可以通过口头方式、书面方式和行为方式表示出来。 7.在我国的进出口业务中,书面合同主要有两种形式:正式合同和简式合同。 8.合同格式可以多种多样,一般包括:约首、正文和约尾三部分内容。 9.合同生效的一般性条件可分为实质条件、形式条件和程序条件。 10.合同生效的实质条件主要有:(1)当事人具备法定资格(2)双方意思表示一致(3) 合同内容合法。 11.履行合同义务是合同的一方行使自己的权利的对流条件。 12.出口合同的履行,以出口方履行以信用证方式付款的CIF合同为例,可以划分为四个 主要环节分别用一个字概括就是:“货”、“证”、“船”、“款”。 13.出口合同的履行过程中,卖方落实信用证包括催证、审证和改证三项内容。 14.在我国,出口结汇的方式主要有三种:赎单结汇/买单结汇/出口押汇、收妥结 汇和定期结汇。 15.进出口合同可以是口头形式,也可以是书面形式, 一般都采用书面形式。 16. 交易磋商往往围绕__拟签订的合同__内容展开。 17. 在交易磋商的程序中,__发盘_和__接受__是达成一笔交易不可缺少的两个基本环节。 18. 发盘的撤回,需要使发盘人以更快捷的通信方式使撤回通知_早于或同时_发盘到达受盘人。 19. 货物进出口的海关手续为申报、__受验__、___纳税__和结关四个环节。 20. 涉及结汇的发票主要是商业发票、___海关发票__和__领事发票__。 21. 信用证交易中,银行审单时间是从交单次日起至多__五__个银行工作日。

第九章.国际贸易实务(第三版)习题及案例参考答案

国际贸易实务(第三版)习题及案例 参考答案 第九章进出口合同的履行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A 2.C 3.C 4.A 5.A 6.B 7.C 8.C 9.A 10.A 二、多项选择题 1.AB 2.ABC 3.AB 4.BCD 5.BCD 6.ACD 7.AC 8.ABD 9.ABCD 10.ABC 三、判断题 1.√ 2.√ 3.X 4.√ 5.X 6.√ 7.√ 8.√ 9.√ 10.√ 四、名词解释 1.备货:在订立合同之后,卖方必须及时落实货源,按时、按质、按量地准备好应交付的货物。 2.生产跟单:收到客户订单,外贸企业和生产工厂签订货物购销合同,把客户订单转化为工厂生产通知单。并依据订单,制作材料耗用明细表和含有耗损率的仓库发料通知单。 3.报关单:指出口方向我国海关商检机构申请报检报关出口商品时所填写的包含报检内容并具有56个项目的新报关单打印格式。 4.许可证:国家根据有关规定,对进出口管制的商品实行审批许可制度,签发进出口的许可文件。 5.托运:指出口企业委托运输机构(如对外贸易运输公司或其他有权受理对外货运业务的单位)向承运单位或其代理办理货物的运输业务。 6.场站收据(托运单):货代接受出口企业的订舱委托后即需缮制集装箱货物托运单,是外运机构向船公司订舱配载的依据。其中一联为场站收据。 7.查验:海关为确定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向海关申报的内容是否与进出口货物的真实情况相符,或者为确定商品的归类、价格、原产地等,依法对进出口货物进行实际核查的执法行为。 8.商业发票:出口商开立的发货价目清单,是装运货物的总说明,发票全面反映了合同的内容。 9.审单:在信用证结算业务中,受益人依据信用证的规定向银行提交整套结

国际贸易学练习题与答案

国际贸易学练习题与答案 1、《纺织品与服装协议》允许成员在10年内:() A、分3个阶段逐步取消进口数量限制 B、分4个阶段逐步取消进口数量限制 C、分5个阶段逐步取消进口数量限制 D、分6个阶段逐步取消进口数量限制 答案:A 2、我公司按 CIF 条件出口货物一批共1000箱,允许卖方有5%的溢短装,我实际装 1000箱,提单也载明1000箱,货到目的港后,买方来电反映仅收到948箱,并已取得船公司签发的短量证明,向我索赔。我方正确答复是( )。 A、同意补装52箱 B、同意退2箱货款 C、请与船公司或保险公司联系 D、不予置理 答案:C 3、按照有无随附单据,汇票可分为:____①即期汇票②远期汇票③光票 ④跟单汇票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B 4、国际上最早制定的解释贸易术语的国际贸易惯例是____。 A、《华沙-牛津规则》 B、《美国对外贸易定义》 C、《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 D、《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 答案:A 5、根据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的规定,下列哪个险种承保由于自然灾害造成的部分损失()。 A、平安险 B、水渍险 C、短量险 D、淡水雨淋险 答案:B

6、FOB/CFR术语下,办理租船、订舱者应为< >。 A、买方/卖方 B、买方/买方 C、卖方/买方 D、卖方/卖方 答案:A 7、根据《INCOTERMS2000》的解释, 出口方负责办理进口清关手续的贸易术语是()。 A、FAS B、EXW C、FCA D、DDP 答案:D 8、根据《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若以CFR条件成交,买卖双方风险划分是以()为界。 A、货物交给承运人保管 B、货物交给收货人 C、货物在装运港装上船 D、货物在目的港船上 答案:C 9、()是一项有效的发盘 A、兹报飞鸽牌自行车100辆,88美元/辆CIF纽约,标准出口包装,7至8月份装船,不可撤销信用证付款,限3月25日复到我方有效 B、兹报飞鸽牌自行车100辆,88美元/辆CIF纽约,标准出口包装,7至8月份装船,不可撤销信用证付款,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C、兹报飞鸽牌自行车100辆,88美元/辆CIF纽约,标准出口包装,7至8月份装船,不可撤销信用证付款,具体成交条件以我方最终确认为准 D、兹报飞鸽牌自行车100辆,标准出口包装,7至8月份装船,不可撤销信用证付款,限3月25日复到我方有效 答案:A 10、世界贸易组织(WTO)成立于()。 A、1948年1月1日 B、1995年1月1日 C、1994年1月1日 D、1999年1月15日

(王峰、赵登峰)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第三版)练习题及答案 (3)[8页]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习题及答案 配套教材:《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第三版) 》 主编:王峰赵登峰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2020年8月 第三章 一、填空题 1、从国际经济地理的分布上看,发达国家大都分布在北方,发展中国家大都分布在南方,因此,国际经济学界有时将这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产业间贸易称作南北贸易。 2、外部规模经济指企业的平均成本随着整个行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而下降。 3、不以要素禀赋差异为基础,而以规模经济和差异产品为基础的国际贸易是产业内贸易。 4、外部规模经济下的国际分工与贸易模式是不可预测的,在很大程度上由历史或偶然因素决定。 5、从技术转移的角度探讨比较优势动态演变的贸易理论是技术差距理论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6、重叠需求理论认为,收入水平是影响一国需求结构的最主要因素。 7、1961年瑞典经济学家林德提出了重叠需求理论,从需求的角度探讨了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 8、国际贸易理论最新的发展方向之一是将技术作为贸易的内生变量来分析,既研究技术变化的原因,也研究作为生产和贸易结果的技术进步对贸易模式与社会福利的影响。 9、在国内投资乘数理论的基础上,凯恩斯的追随们引申出对外贸易乘数理论。 10、战略性贸易理论的基本内容是利用关税分享外国企业的垄断利润和通过补贴获得市场份额。 11、贸易政策有两大基本类型,即自由贸易政策和保护贸易政策。 12、美国1988年在《综合贸易法》中修订过301条款。 13、进口替代政策就是以国内生产的工业品代替进口产品的政策。 14、出口替代政策指用工业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的出口代替初级产品出口的政策。 15、除比较优势外,规模经济成为国际贸易的一个独立的基础和源泉。 16、某种商品的进口大国设置一定程度的关税会使贸易条件向有利于本国不利于外国的方向转化,使国内实际收入最大化,这种程度关税叫最优关税。 17、美国1988年《综合贸易法》中的“特别301条款”是专门针对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18、对外贸易乘数理论认为,边际消费倾向越_大_,平均税率和边际进口倾向越_低_,对外贸易乘数就越大。 19、_先发优势_是指一个国家率先进入某一行业,逐步积累并形成外部规模经济后,外部规模经济会巩固其作为大生产者的优势地位,阻碍其他国家进入这一行业。 20、如果两国的要素禀赋差异小,那么两国间的贸易以__产业内贸易_为主,反之,如果两国的要素禀赋差异大,那么两国的贸易就以__产业间贸易____为主。 21、1936年凯恩斯出版的代表作是__《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_____。 22、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在成熟期,产品生产中,资本和技术不再是最重要的因素,产品变成了___劳动密集型__产品。 23、新贸易保护理论中较有代表性的是对外贸易乘数理论和战略性贸易理论。 24、自由贸易的福利效应和__竞争效率_是支持自由贸易的主要理由。

O国际贸易教程(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

国际贸易教程(第三版) 导论 1、国际贸易的特点是什么? (1)困难大。由于各国语言、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法律和贸易法规不同,世界市场上贸易障碍多,交易技术困难多,交易接洽不方便,贸易对手资信调查和市场调查不易,所以国际贸易的困难大于国内贸易。(2)复杂。国际贸易在内容、程序等方面均比国内贸易复杂得多多,货币与度量衡制度、商业习惯、海关制度,以及国际汇兑、货物运输与保险等也均比国内贸易复杂。(3)风险多。经营国际贸易可能发生的风险多,包括信用风险、商业风险、汇兑风险、运输风险、价格风险及政治风险等。 2、国际贸易中常用的基本概念有哪些? (一)出口与进口:出口与进口是对外贸易的两个组成部分。对运进商品和劳务的国家(地 区)来说是进口;对运出商品和劳务的国家(地区)来说是出口。 (二)贸易差额:一个国家(地区)在一定时期(如一年)内,出口额与进口额的相差数, 叫做贸易差额。 (三)贸易额与贸易量:贸易额又叫贸易值,是一个用货币表示的反映贸易规模的指标,各 国一般用本国货币表示。贸易量是用进出口商品的计量单位(如数量、重量等)表示的反应贸易规模的指标。 (四)贸易条件:贸易条件一般指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之间的比率。 (五)贸易的地理方向:从一国对外贸易的角度来说,地理方向是指一国对外贸易额的地区 分布和国别分布的状况,即指该国的出口商品流向和进口商品来自哪些国家(地区)。 (六)贸易的商品结构: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如一年)内,各类进出口商品在进出口贸易 总额中所占的比重。 理论篇 第一章国际分工(上) 1、影响国际分工产生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各占什么地位? (1)生产力因素:生产力的变化对国际分工的形成与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它推动着国际分工的发展,也决定着国际分工的形式、广度和深度。在生产力因素中,科学技术的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2)生产关系因素:主要指参与国际分工国家的社会生产关系,以及参与国际分工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或生产的国际关系。(3)自然条件因素:包括地理环境、气候、自然资源、国土面积等,在一定程度上对某种具体的生产活动有着决定性的制约作用。 2、论述李嘉图比较利益理论的重要内容及其局限性? 比较利益的核心思想是:国际分工中若两国生产力不等,甲国生产任何一种商品的成本均低于乙国,处于绝对优势,而乙国相反,其劳动生产率在任何商品的生产中均低于甲国,处于绝对劣势。这时,两国间贸易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因为两国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差距并不是在任何商品上都一样,这样处于绝对优势的国家不必生产全部商品,而应集中生产在本国国内具有最大优势的商品,处于绝对劣势的国家也不必停产全部商品,而只应停产本国处于最大劣势的商品,通过自由交换,可以增加世界产品,提高生产率,参与交换过也可以节约社会劳动,增加茶品消费。 局限性在于:比较利益学说并没有从根本上揭示出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比较利益学说赖以成立的许多假设前提过于苛刻,并不符合经济现实,这就大大削弱了比较利益学说的适用性;比较利益学说与现实的国际贸易实际不相符合。 3、什么是比较利益理论的现代说明? 比较利益学说的现代说明,是以机会成本概念、生产可能性曲线和社会无差别曲线作为分

国际贸易实务(第三版)第二章习题解答.docx

第二章国际贸易交易前的准备 一、名词解释 1、国际商品市场调研:是指为了发现一种或一组产品的销售趋势,找出取得销售成功的方法而进行的调查国际商品市场的活动。它不仅是市场状况和统计数字的罗列,而且还要对它们进行全面分析与研究,为企业的营销与经营管理提供科学决策。 2、直接出口:是指生产企业不通过中间人,而自己直接从事一切出口营销活动。在直接出口方式下,企业的一系列重要业务活动都是由其自身完成的。 3、间接出口:是指企业将产甜卖给国内的岀口商或委托国内的外贸代理机构,由他们负责经营出口业务。 4、海外生产:是指在目标市场国家或地区就地生产、就地销售。它也是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一条非常重要及有效的渠道。 5、出口商品经营方案:是对外洽商交易、推销商品和安排出口业务的依据。其主要内容大致包括下列几方而:货源情况、国外市场情况、出口经营情况、推销计划和措施等。 6、国际注册商标:是指企业通过马德里协定和议定书办理商标国际注册。 7、商标国际注册体系:在商标国际注册体系中,主要有两个条约:一是《商标国际注册马徳里协定》,简称马徳里协定;另一是《商标国际注册马徳里协定有关议定书》,简称马德里议定书。它们共同组成商标国际注册的马德里联盟。 二、简答题 1、在进行国际贸易Z前,为什么要进行国际市场调研?国际市场调研包括哪些内容? 答:国际商品市场是世界各国之间商品流通与交换的场所。由于它与国内商品市场在构成、变动规律、市场环境和交换方式等方面的差界,任何企业若要参与国际商品市场营销活动并期望得到成功,就必须首先要进行国阪商品市场调研。国际商品市场调研的内容比较广泛,归纳起来有两类:国际商品市场环境调研和国际商

国际贸易学习题(附参考答案)

国际贸易学习题(附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FOB/CFR术语下,办理租船、订舱者应为< >。 A、卖方/卖方 B、买方/卖方 C、买方/买方 D、卖方/买方 正确答案:B 2、背书人在汇票背面只有签名,不记载被背书人,这是: A、限制性背书 B、空白背书 C、记名背书 D、特别背书 正确答案:B 3、出口人得到托运确认后,应填制()连同发票等相关单据向海关申报出口货物。 A、入境货物报检单 B、汇票 C、出口货物报关单 D、装货单 正确答案:C 4、国际贸易中最主要的运输方式是< > A、航空运输 B、海洋运输 C、公路运输 D、铁路运输 正确答案:B 5、按照国际惯例,如果合同中没有相关规定,数量机动幅度的选择权归()。 A、船方 B、卖方 C、保险公司 D、买方 正确答案:B

6、按照《2010通则》的解释,以CIP条件成交,买卖双方风险划分是以( )为界。 A、目的港船舷 B、货交承运人 C、货交买方处置 D、装运港船舷 正确答案:B 7、某公司与英国一家公司以 CFR Landed 的条件成交一笔交易,按国际惯例,该笔交易的在目的港的卸货费用、驳船费用应由____承担。 A、港务部门 B、船方 C、卖方 D、买方 正确答案:C 8、我国某公司出口A商品7000件,对外报价每件17美元FOB上海,每件进货成本人民币100元(包括17%的增值税),退税率为9%。该批货物国内运杂费共计2600元,出口商检费300元,报关费100元,银行手续费为1000元,其他各种费用共计5000元。(当前银行外汇买入价为1美元=7.02元人民币)其中出口总成本为()元。 A、655163.85 B、655253.85 C、655263.85 D、655153.85 正确答案:D 9、海关发票及领事发票( )。 A、前者由买方国家提供,后者由卖方国家提供 B、前者由卖方国家提供,后者由买方国家提供 C、都是由买方国家有关部门提供的 D、都是由卖方国家有关部门提供的 正确答案:D 10、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容积单位的是() A、蒲式耳 B、公升 C、加仑

《国际贸易学》习题及答案参考

第一章导论 1.为什么说从地理大发现开始才形成了真正意义的“世界贸易” 思路:真正意义的“世界贸易“不仅发生在洲内,而且要求各州之间更加广泛的贸易往来; 在15世纪之前,由于技术和知识的局限,贸易主要局限于各州内以及亚欧间;15世纪开始的地理大发现是欧洲人开辟的一系列新土地、新航道,它联系亚欧非大陆,为洲际贸易创造了便利的地理条件,从此引发了真正意义的“世界贸易”,出现了专门从事贸易的商业机构; 2.工业革命对世界贸易的主要影响是什么工业革命后的世界贸易与以前有什么主要的区 别 思路:工业革命对世界贸易的主要影响表现为 (1)加大贸易需求;工业革命提高生产率,促进生产,从而使贸易成为配置剩余产品的必要手段; (2)为贸易提供物质便利;工业革命促进交通和通讯的发展,加强了世界的联系; (3)改变贸易模式;世界从单一的农业社会转向以工业生产为主的现代经济,从而使贸易建立在各国分工的基础上; 工业革命后的世界贸易与以前有主要的区别表现为 (1)贸易量迅猛增长; (2)贸易依存度加大; (3)改变贸易的产品结构; 3.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贸易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哪些除了本章中列举的因素以外, 你还有哪些补充 思路:二战后世界贸易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有 (1)战后和平稳定的政治环境是贸易发展的保障; (2)第三次科技革命和信息产业革命促进生产和分工,使贸易成为必然; (3)经济增长带来的收入增长促进了对贸易的需求; (4)战后较为健全的国际经济秩序减少贸易摩擦,推动贸易发展; 补充:可能政府的出口鼓励、人口迅速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全球投资自由化等因素大大推进世界贸易; 4.简述战后国际贸易发展的新趋势; 思路:新趋势包括 (1)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比重加大; (2)服务贸易越来越普遍; (3)发达国家间的贸易成为主流; (4)行业内贸易发展迅速; (5)区域性自由贸易得到加强; 5.中国的对外贸易早于西欧国家,但为什么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速度和规模都不及西欧 思路:长期以来中国都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加上中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对西方所求不多,贸易动机长期都是互通有无;特别到了明清时期,中国政府实行闭关锁国的政

国际贸易实务第三版倪军答案

国际贸易实务第三版倪军答案 即问即答: 商业广告能否视为发盘? 答:不能视为发盘。因为广告的对象是广大社会公众,不属于特定的人。因此,一般不能构成发盘,而仅能视为发盘邀请。 课堂讨论: 美某公司接到来电:货号134方巾5000打,每打CIF纽约10美元,每10打一纸箱,8月装船,即期信用证支付,限5月20日复到。请问这是否为一项有效的发盘? 解答要点:这是有效发盘。因为符合构成有效发盘的条件。 案例分析: 我某公司于8月1日上午以电报向一伦敦商人就某项商品发出实盘,限8月3日复到有效。电报刚一发出,收到总公司紧急通知:该商品自8月1日起提高价格20%。我公司当即以电传通知对方撤回我原发盘。2日上午公司收到对方发来的电传通知,表示无条件接受我方8月1日发盘。试分析根据国际惯例,我方是否只得以原发盘条件与对方达成交易。 分析:我方不需以原发盘条件与对方达成交易。因为本案例中我方发盘撤回通知必定先于发盘或同时到达受盘人,发盘未生效,所以无需以原

发盘条件与对方达成交易。 案例分析: 我出口企业于3月5日用电传向英商发盘销售商品,限3月9日复到。3月6日收到英商发来电传称:如价格减10%可接受。我尚未对英商作出答复,由于该商品国际市价剧涨,英商又于3月7日来电传表示:无条件接受你3月5日发盘,请告合同号码。试问:在此情况下,我方应如何处理? 分析:我方与英商的交易不成立。英商在6日答复时,已经更改了我方发盘中的价格条件,应视为还盘,我方的发盘就此失效,不再受该发盘约束,我方掌握该交易的主动权,可以选择接受、拒绝或是再还盘。 即问即答: 口头发盘怎样接受才有效?答:口头立即接受。 课堂讨论: 受盘人表示接受时,是不是不能对发盘内容作丝毫的变更? 解答要点:不是。《公约》中将接受时对发盘条件的变更分为实质性变更和非实质性变更发盘条件。如属非实质性变更,例如,要求提供装箱单、产地证书等单据,或要求增加某些单据的份数,要求在包装上刷制指定的标志等,除发盘人在不过分迟延的期间内以口头或书面及时反对其间的差异外,仍可构成有效的接受,使合同得以成立。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后习题答案第3版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第三版(傅龙海主编) 第一章至第十章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国际贸易的基础知识 1、什么是国际贸易?它的研究对象及内容是什么? 国际贸易: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货物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研究对象及内容:有形商品(实务产品)交换,也包含无形产品(劳务、技术、咨询等)的交换。 2、直接贸易和间接贸易,转口贸易和过境贸易的不同之处是什么? 直接贸易和间接贸易:直接贸易的商品生产国和商品消费国不通过第三国而直接买卖商品;间接贸易的商品生产国和消费国则需通过第三国进行商品买卖。 转口贸易和过境贸易:在转口贸易中,商品的所有权先从生产国出口者那里转到第三国的商人手中,在转到最终消费该商品的进口国商人手中。而过境的商品所有权则无需向第三国商人转移。转口贸易以盈利为目的,而过境贸易只收取少量的手续费。 3、总贸易体系和专门贸易体系有何区别? 总贸易以国境为标准划分进出口,专门贸易是以关境为标准划分进出口。 4、对外贸易值和对外贸易量是如何计算的? 对外贸易值=一定时期内从国外进口商品总额+同一时期内向国外出口的商品总额 对外贸易量=对外贸易值/进出口价格指数

价格指数=报告期价格/基期价格*100% 5、贸易条件是如何计算的? 当年贸易条件系数=出口价格指数/进口价格指数*100% 6、对外贸易额和国际贸易额的计算有什么区别? 对外贸易额是把一国同一时期的进出口总额加在一起 国际贸易额则是把世界上所有国家和地区的出口额相加 7、什么是对外贸易量? 为准确反映一国对外贸易的实际数量变化而制定的一个指标 第二章国际贸易基本理论 1、什么是重商主义? 重商主义认为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态,认为一国积累的金银越多,就越富强。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禁止金银输出,增加金银输入。 2、亚当斯密绝对优势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每一个国家都有适宜于生产某些特定产品的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因为生产这些产品的成本会绝对低于别国,因而在该产品的生产和条件上处于绝对有利地位。 3、李嘉图比较优势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核心内容是:两优取其重,两劣取其轻 第三章国际贸易政策 1、各国制定对外贸易的政策的目的是什么? (1)保护本国的市场。 (2)扩大本国产品的出口市场。

国际贸易学练习题库+答案

国际贸易学练习题库+答案 一、单选题(共60题,每题1分,共60分) 1、当空运货物为重货时,一般按货物的()作为计费重量。 A、较高重量较低运价的分界点重量 B、体积重量 C、实际净重 D、实际毛重 正确答案:B 2、小件急需品和贵重货物,其有利的运输方式是() A、邮包运输 B、航空运输 C、铁路运输 D、海洋运输 正确答案:B 3、不属于仲裁的特点的是()。 A、程序简便、结案较快、费用开支较少 B、当事人意思自治 C、解决国际商事争议的最主要的方法 D、非公开审理 正确答案:C 4、象征性交货指卖方的交货义务是< > A、不交货 B、实际交货 C、凭单交货 D、既交单又交货 正确答案:C 5、根据UCP600, 无需注明承运人名称和身份的运输单据是: A、公路运单 B、海运提单 C、租船提单 D、航空运单 正确答案:C 6、属于顺汇方法的支付方式是 A、托收

B、信用证 C、银行保函 D、汇付 正确答案:D 7、进口商向银行买入外汇时使用()。 A、银行买入价 B、中间价 C、银行卖出价 D、以往汇率的平均值 正确答案:C 8、必答海运提单的抬头是指提单的() A、Carrier B、Shipper C、Notify Party D、Consignee or order 正确答案:D 9、战争险下,若货物不卸离海轮或驳船,则保险责任从海轮到达目的港当日午夜起算满()天之后责任终止。 A、15 B、90 C、30 D、60 正确答案:A 10、根据《INCOTERMS2000》的解释,在下列术语中,术语后接装运港的是() A、FAS B、DAF C、CPT D、DDP 正确答案:A 11、《农业协议》对成员农产品出口补贴:() A、完全禁止 B、没有规定 C、不禁止,但要削减

国际贸易学练习题及答案

国际贸易学练习题及答案 1、根据《2010通则》的规定,CFR术语仅适用于水上运输,若卖方先将货物交到货运站或使用集装箱运输时,与CFR相对应,应采用( )为宜。 A、FCA B、CPT C、CIP D、DAF 答案:B 2、买方有复验权时,复验期限实际上是索赔期限。( )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3、CPT与CFR的区别仅在于二者适用的运输方式不同。( )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4、由于关税同盟对外实行保护贸易,导致从外部非成员国低成本的进口,转向从成员国的较高成本的进口,它是关税同盟的()。 A、贸易创造效应 B、贸易转移效应 C、关税同盟的动态效应 D、都不是 答案:B 5、贸易逆差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 A、本年度进口额高于上年度进口额 B、出口总额小于进口总额 C、进口总额小于出口总额 D、本年度出口额高于上年度出口额 答案:B 6、超保护贸易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 A、亚当.斯密 B、大卫.李嘉图 C、李斯特 D、凯恩斯 答案:D

7、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 A、1947年 B、1986年 C、1995年 D、2001年 答案:C 8、用班轮运输货物,在规定运费计收标准时,如果采用“W”的规定办法,则表示按货物的( )计收运费。 A、毛重 B、体积 C、价值 D、净重 答案:A 9、某公司的进口设备到货后,发现与合同规定不符,但卖方及时对设备进行了修理,使设备达到了原定标准。在此情况下,买方就不能提出任何损害赔偿要求。( )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10、在FOB条件下,卖方可以接受买方委托,代理租船订舱手续。( )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11、下列危险不属于意外事故的有() A、搁浅 B、触礁 C、爆炸 D、雷电 答案:D 12、按照大陆法系的法律规定,违约金可分为罚金和预约的赔偿金两种,其中罚金是不被承认的。( )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13、在国际货物运输中,使用最多的是( )运输。

国际贸易学考试题(附答案)

国际贸易学考试题(附答案) 一、单选题(共60题,每题1分,共60分) 1、支票上的受票人是( )。 A、收款人 B、债权人 C、存款客户 D、银行 正确答案:D 2、国际铁路货物联运保价运输的特点是( )。 A、保证货物运输及时运到 B、只负责我国境内的运输过程内责任 C、可对境内运输的全过程管理 D、保障全程运输中的一切风险 正确答案:D 3、经过背书才能转让的提单是()。 A、指示提单 B、清洁提单 C、不记名提单 D、记名提单 正确答案:A 4、商检部门对进出口商品的质量、规格、等级进行检验后出具的是< >。 A、重量检验证书 B、数量检验证书 C、品质检验证书 D、卫生检验证书 正确答案:C 5、出口报关单上对于“200美元”的运费单价填报正确的为: A、303/200/3 B、110/200/1 C、502/200/3 D、502/200/2 正确答案:D 6、我公司星期一对外发盘,限星期五复到有效,客户于星期二回电还盘并邀我电复,此时,国际市场价格上涨,我未予答复。客户又于星期三

来电表示接受我星期一的发盘,则() A、如我方未提出异议,则合同成立 B、接受有效 C、接受无效 D、属于有条件的接受 正确答案:C 7、一项还盘,它的法律效力 A、有条件地接受构成一项还盘 B、原发盘因还盘而失效 C、是对原发盘的拒绝和否定 D、构成一项新的发盘 正确答案:C 8、李斯特认为,即使是处在农工业时期的国家,也不应该保护所有产品,而只应该对国内的()实行保护。 A、奢侈品为主的精制品工业 B、畜牧业 C、幼稚工业 D、农业 正确答案:C 9、以下不属于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的是()。 A、技术标准 B、外汇管制 C、商品包装和标签的规定 D、卫生检疫规定 正确答案:B 10、佣金的支付对象是()。 A、船方 B、中间商 C、买方 D、保险公司 正确答案:B 11、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 A、前者是两笔交易,后者是一笔交易。 B、前者是一笔交易,后者是两笔交易。

国际贸易实务:原理与案例(第三版)参考答案人大版

各章案例参考答案(第三版) 第1章国际贸易概述 【案例1-1】2010通则规定,CIF成交的合同,货物在装运港装上船后风险即由卖方转移到买方。该合同要卖方负责货物按时安全到达目的港,与2010通则对CIF的规定有矛盾。但国际商事惯例的使用遵循“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原则”,如果当事人在合同中作出了与国际商事惯例不同的规定,即按双方的约定办。 第3章国际贸易术语 【案例3-1】按2000通则由买方负责,因为在2000通则中,FOB风险转移的界限是装运港买方指定的船舶的“船舷”,货物落在甲板上说明货物已经越过“船舷”;按2020通则应由卖方负责,因为,从2010通则开始,已将FOB、CFR、CIF三个术语风险转移的界限改为“船上”,货物落在甲板上说明货物还未交到船上,因此应由卖方负责。 【案例3-2】 M公司的申辩无道理。货物变质虽然是装上船后发生的,但经商检机构检验是包装不良所致,是卖方的过失造成的损失。FOB风险转移的规则只适用于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造成的损失,不适用卖方过失造成的损失,因此货损应由卖方负责。 【案例3-3】FOB为一些不法进口商与不法承运人或货代勾结起来骗取货物提供了可乘之。该案例卖方的失误有:(1)没有把握好承运人,对买方指定的越南籍货轮资信没有调查;(2)未及时备货,只好向买方请求推迟船期;在这种情况下,买方提出将付款方式改为随证托收就只好答应,从而埋下了隐患。如果信用证不过期,只要单证相符银行就必须付款,这种损失就可以避免;而托收是商业信用,进口商不付款,银行没有责任。 【案例3-4】有矛盾。2020通则规定,CFR的交货点是装运港船上,卖方只要在指定装运港将货物装上了船,即完成了交货义务。本案要求卖方负责货物在12月2日前到达,与2020通则的规定有矛盾,出口公司可以要求修改信用证。 【案例3-5】 2020通则规定,如果运输涉及多个承运人,双方应约定卖方在何处完成交货义务,风险在何处发生转移;如果未约定,则推定卖方将货物交给第一承运人时完成交货义务,风险转移给买方。因此,本案例卖方在香港将货物交给承运人时完成交货义务,风险转移给买方。 【案例3-6】日商的要求不合理。2020通则规定,CIF合同的交货点和风险转移的界限是装运港船上;现海轮失火是发生在海上,风险已经转移给买方。因此,日商不能要求我

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程(第三版)课后答案解析

Unit 1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international trade Key I. Answer my questions 1. International trade is business whose activities involve the crossing of national borders. It includes not only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foreign manufacturing but also encompasses the growing services industry in areas such as transportation, tourism, banking, advertising, construction, retailing, wholesaling, and mass communications. It includes all business transactions that involve two or more countries. Such business relationship may be private or governmental. 2. Sales expansion, resource acquisition and diversification of sales and supplies. 3. To gain profit. 4. To seej out foreign markets and procurement. 5. There are four major forms which are the following: Merchandise exports and Imports, Service Exports and Imports, Investment and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 6. It is the account which is a summary statement of the flow of all international economic and financial transactions between one nation (eg.the United States ) and the rest of the world over some period of time, usually one year. 7. Merchandise Exporting and Importing. 8. Yes. There are grea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 1) direct investment takes place when control follows the investment. It usually means high commitment of capital, personnel, and technology abroad. It aims at gaining of foreign resources and foreign markets. Direct investment may often get higher foreign sales than exporting. And sometimes it involves two or more parties. 2) While portfolio investments are not under control. And they are used primarily for financial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